内蒙古师范大学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成果交流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建设方法探析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建设方法探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第二课堂作为学生在校教育之外的重要学习平台,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注重第二课堂教育,并逐渐建立起了相关的评价体系。
而第二课堂成绩单作为评价学生在第二课堂活动中所取得成绩的重要依据,也逐渐受到了教育界的关注。
针对目前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学界和教育部门开始探讨如何更科学、客观地评价学生在第二课堂活动中的表现。
对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建设方法进行探析,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在第二课堂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更有助于为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提供更科学的参考依据。
本文旨在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探讨如何建立更为完善的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为学校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建设方法探析对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建设方法进行深入探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可以帮助学校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综合素质状况,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更有效的指导。
可以促进学生更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和服务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
可以为学校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提供有力支持。
研究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建设方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意义。
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建立健全的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将对学生个人发展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产生积极影响。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当前高校教育体制下,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作为评价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工具,其建设方法的研究至关重要。
本研究旨在探究如何科学合理地建立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提高其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准确度和可信度。
通过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高校制定更加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提供参考,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个人成长机会和发展空间。
研究目的也在于促进第二课堂教育的深入发展,激发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校园活动的积极性,为其未来的职业发展和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提供支持。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建设方法探析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建设方法探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第二课堂教育愈发受到重视。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作为对外展示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方式,也逐渐成为学校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本文将探讨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建设的方法,以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制定明确的评价标准是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建设的基础。
评价标准应当充分考虑学生在课外活动中所表现出的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领导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表现。
评价标准应该与学校的教育教学目标相匹配,体现出学校对学生素质教育的要求。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是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建设的关键。
评价体系应当包括多种评价方式和工具,如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以及社会评价等,多角度全方位地评价学生在第二课堂活动中的表现。
评价体系还应充分考虑学生个体特点和兴趣爱好,注重发现和培养学生的特长,全面展现学生的个性和潜能。
建立完善的数据采集和管理系统是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建设的基础保障。
学校应当建立健全的第二课堂活动档案管理系统,统一规范学生课外活动报名、备案、评价和档案管理流程,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还应当建立学生第二课堂成绩单查询平台,方便学生和家长实时了解学生在第二课堂活动中的表现和成长情况。
积极开展相关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对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认识和应用能力也是制度建设的重要环节。
学校应当组织相关教师参加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培训,使教师全面了解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意义、目的和操作流程,掌握相关评价工具的使用方法,提高第二课堂成绩单评价质量和水平。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是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建设的重要保障。
学校可以通过设立相关奖学金、荣誉称号、学分认定等激励措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推动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全面提升。
在总结了上述建设方法后,我们不难发现,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建设需要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
学校应当将第二课堂教育融入到学校教育教学体系之中,不断完善相关政策和机制,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第二课堂成绩单评价体系

第二课堂成绩单评价体系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中,传统的考试成绩已经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许多学校开始探索第二课堂成绩单评价体系,以弥补传统评价体系的不足。
本文将探讨第二课堂成绩单评价体系的意义、特点及实施方法,并提出一些实施建议。
第二课堂是指学生在课堂之外参与的各种课外活动、社会实践和科技创新等,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
第二课堂成绩单评价体系通过记录学生在这些活动中的表现和成果,来评估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与传统评价体系相比,第二课堂成绩单评价体系更加全面、客观和公正,能够更好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和潜力。
1. 评价主体多元化:第二课堂成绩单评价体系打破了传统评价中教师单一评价的局面,引入学生自评、互评和社会评价等多元主体,更加全面地反映学生的表现和潜力。
2. 评价内容多样化:第二课堂成绩单评价体系涵盖了学生在各种课外活动、社会实践和科技创新等方面的表现和成果,评价内容更加丰富和多样化。
3. 评价标准个性化: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特点和优势,第二课堂成绩单评价体系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优势制定个性化的评价标准,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潜力。
1. 制定评价标准:根据学校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可操作的第二课堂成绩单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
2. 记录学生表现:学生在参与各种课外活动、社会实践和科技创新等过程中,相关老师或负责人应及时记录学生的表现和成果,并上传至成绩单评价体系中。
3. 多元主体评价:鼓励学生自评、互评和社会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4. 定期反馈和总结:学校定期对第二课堂成绩单评价体系进行反馈和总结,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和完善。
四、实施建议1. 重视宣传和引导:学校应加强第二课堂成绩单评价体系宣传和引导工作,让学生和家长了解该评价体系的意义和作用。
2. 注重过程管理和监督:学校应加强对第二课堂活动的过程管理和监督,确保评价体系的公平、公正和客观。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探索与实践

Li xing tan suo“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探索与实践----------------------------------------------------------------------------------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刘永恩江俞希“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是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打造“三全育人”新模式的重要举措之一。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将“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列入学生培养方案,结合学院的专业特色和雅安地方经济文化特色,制定了“第二课堂成绩单”操作策略。
一、“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内涵解读职业教育以促进就业、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坚持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2016年11月,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联合印发的《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将“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作为了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
内容设计方面要求涵盖党团学工作履历、志愿公益经历,团学活动情况,实践活动经历以及创新创业创优等五个部分。
“第二课堂成绩单”是对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数据记录,也是对学生综合发展的主要评价体系之一。
高职院校实践“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后,学生可根据特长或兴趣爱好逐步找准自身发展的目标,在就业中获得竞争优势。
二、“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建设与实践雅安职业技术学院“第二课堂成绩单”在内容设计上包括了思想成长、技术技能拓展、社会实践、文体素质、创新创业和学生工作等六个版块。
积分标准涉及志愿服务、文艺表演、社团活动等。
考核积分在0.5分至20分之间。
学院要求学生至少修满60个第二课堂成绩单项目积分方可毕业。
学生在校参与活动的情况以积分的方式换算为学分,并计入学生毕业成绩单。
“第二课堂成绩单”积分构成为必修46个积分,选修14个积分。
必修积分的构成是,思想成长15个积分,技术技能拓展15个积分,社会实践10个积分,文体素养拓展4个积分,创新创业能力2个积分。
在信息化平台建设中,雅安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务学工系统”增设了“第二课堂成绩单”管理模块。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特色经验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特色经验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特色经验第一部分:引言近年来,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在我国的高校教育中逐渐受到重视。
作为一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体系,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丰富个人经历、提高综合素质的评台。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探讨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特色经验,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这一话题。
第二部分: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概念和意义第一,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概念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是指将学生在课堂之外、校园之外的各种实践、锻炼和社会活动中所取得的成绩加以记录和评价,形成一份综合性的成绩单。
这些实践包括但不限于学生社团、志愿活动、科研项目、创新创业等。
第二,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意义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不仅仅是对学生社会实践的一种表彰和激励,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学校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追求。
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第三部分: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特色经验第一,从简到繁的记录方式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特色经验之一在于其记录方式的从简到繁。
学校可以按照学生参与的实践项目的种类和时长进行记录,同时也可以根据学生在实践中展现的能力和成长,进行详细的评价和描述。
这种记录方式既保证了简洁性,又兼顾了全面性和详细性。
第二,评价体系的连贯性和可比性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特色经验之二在于其评价体系的连贯性和可比性。
学校可以建立一套科学、客观、公正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第二课堂实践活动进行评价,从而形成一个可比较的标准,使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更加具有说服力。
第三,学生自主选择和参与的激励机制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特色经验之三在于其激励机制的学生自主选择和参与。
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第二课堂实践项目,并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并积极参与其中,从而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四部分:总结和回顾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作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全面评价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关于高校“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思考

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对大学生的重要价值已经逐步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共识。
同时,当前大数据的时代特征,敦促着“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与数据共享理论有效衔接,共同打造数据化、信息化多元化的育人平台。
一、“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构建原则(一)共享性原则当前,国内大部分高校都加强了网络化、信息化的建设,但是高校中的各类信息数据出现了信息冗杂、应用冗余、师生使用不便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应在各类数字化校园信息系统中秉持共享性原则。
首先,为避免各个业务部门信息管理系统各自为政,应打通各个部门的信息系统,实现部门之间信息的开放共享。
其次,在信息共享的基础上,实现各个业务部门的信息集成,建立权威的共享信息中心。
共享信息中心作为数字化校园的核心部分及“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重要基石,应严格参照国家标准,以便更好地提取与分析与学生第二课堂成绩单相关的各类数据。
(二)系统性原则“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系统性原则,是从共青团第二课程成绩单制度的计划、内容、过程、机制、手段和方法着手,建立校团委、院团委、团总支、团支部四级联动的综合性、系统性的管理格局,系统记录工作方案落实、实施细则下发、具体课程开设、学生活动参与、教师活动评价、累计学时认证、考核记录结果等各个模块的翔实可靠的数据,形成一条完整的链式结构。
这一方面有利于提高第二课堂成绩单各相关部门之间的信息耦合度,简化了数据的录入、导出、分析程序。
另一方面,自上而下的系统化教育格局相配套的管理模式及实践范式,有利于协同各类课程,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科学性原则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的科学性原则,指的是在第二课堂实施的过程中要做到活动目标细致化、活动内容层次化、考核标准量化、考核手段多样化、考核结果综合化[1]。
落实科学性原则,需要坚持“三步走”策略,第一步,在共青“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施之前,要尽量将可第二课堂实施目标细化,为后期活动开展提供可供参考的目标指向。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第二课堂有效开展的思考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第二课堂有效开展的思考作者:吴泳成李忠芳来源:《科技创业月刊》 2018年第2期摘要:第二课堂活动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提供了实践载体,培养了非智力因素,促进了个性化发展;同时也存在不足,缺乏统筹、呈碎片化、记录不完整。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作为高校共青团改革的龙头项目和创新举措对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第二课堂有其独特优势:一是高校共青团力推,组织优势突出;二是促使创新创业教育第二课堂课程化、规范化、系统化;三是利于创新创业教育第二课堂得到客观记录和科学评价。
关键词关键词:第二课堂成绩单;创新创业教育;第二课堂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G647.38文献标识码:ADOIdoi:10.3969/j.issn.16722272.2018.02.022基金项目*基金项目: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课题"高校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途径研究"(2017LX260);广东省高职教育创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课题"高校共青团组织服务创新创业教育的途径与实践研究"(CYQN2017047)作者简介作者简介:吴泳成(1986),男,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经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李忠芳(1983),女,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第二课堂教育。
收稿日期收稿日期:20180114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背景下,全国各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十分重视,大学生已成为创新创业生力军。
麦可思公司撰写的《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的数据显示,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比例已经从2013届的2.3%上升至2015届的3.0%。
高校共青团作为学校里人数最多、覆盖面最广、战斗力最强的青年群众组织,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非常支持。
2015年共青团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高校共青团积极促进大学生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强调,促进大学生创业是高校共青团服务党政工作大局、服务国家改革发展、服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工作内容。
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试点工作实施办法

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试点工作实施办法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群团工作部署,贯彻落实《共青团中央改革方案》部署要求,切实推动高校共青团深化改革,团中央学校部将在全国高校中逐步推行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以下简称“第二课堂成绩单”),并将选择部分地区和高校进行为期2个学期的试点工作。
现就试点工作的实施办法制定如下。
一、总体要求(一)实施意义在共青团深化改革的形势和背景下,作为高校共青团改革的龙头项目和创新举措,“第二课堂成绩单”是高校共青团顺应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潮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找准定位、彰显价值的“牛鼻子”;是吸引凝聚青年学生,扩大组织覆盖面和影响力,发挥基础性、源头性、战略性作用的“指挥棒”;是直接联系服务引领青年学生,帮助青年学生提高综合素质、获得社会认可的“通行证”;是促进高校共青团优化工作理念,推动机制创新和工作创新,提升工作专业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的“发动机”。
(二)实施原则1.明确定位。
服务高校立德树人中心工作,将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有机补充、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推进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互动互补、互相促进。
2.打造引擎。
以推行“第二课堂成绩单”为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深化改革的牵动,统一认识,全力推动。
3.统一品牌。
名称逐步统一为“ⅹⅹ大学(学院)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集中力量打造品牌。
4.因地制宜。
尊重各地各高校实际,在内容设计、工作实施、平台建设等方面不作过多硬性规定,鼓励探索和创新。
5.注重实效。
本着忠于事实、便于操作、易于推广的原则,在工作设计中重科学实用、重用户体验、不贪大求全。
(三)实施目标经过在课程设计、系统开发、制度构建、理论研究等方面探索,厘清“第二课堂成绩单”的科学内涵、工作内容、运行逻辑,努力形成行之有效的工作理念、工作机制和工作方法。
通过客观记录、有效认证、科学评价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经历和成果,促进“第二课堂成绩单”成为学校人才培养评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社会单位选人用人的重要依据。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下的高校学风建设研究

教育管理714289877@作者简介:王凯浩(1991-),男,汉族,山西左权人,硕士研究生,桂林理工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团委副书记,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㊂第二课堂成绩单 制度下的高校学风建设研究ʏ㊀桂林理工大学㊀王凯浩㊀㊀摘要: 第二课堂 是我国教育体系针对大学生在校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学习风气建设的重要途径,对于学生来说发挥着独特的且不可替代的功能㊂桂林理工大学学生专业和来源存在多样性和差异化,因此学校的学风建设尤为重要㊂本文从实际出发,研究 第二课堂成绩单 制度下的高校学风建设,目的是为了打破传统教育单一化的形式,也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使 第二课堂 充分发挥其在高校学风建设上的功能㊂关键词:第二课堂;高校;学风建设第二课堂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人力开发与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衔接,是推进高等教育学风建设这一核心任务的重要途径㊂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学风是高校的立校之本,更是高校进行学生管理的重要抓手㊂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直接影响高等教育的高质量㊁高效率培养机制㊂ 第二课堂 活动的开展有助于丰富老师和学生的校园生活,也可作为桥梁纽带,促进师生交流,有利于 教风 建设㊁学风建设㊁促进 生 与 生 之间的良好的关系,甚至可以辐射到老师身上,尤其对于我们理工科大学,更是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㊂学校作为试点高校(广西唯一),面对新时代的需求和新青年的成长,就如何统筹推进 第二课堂 教育教学㊁提高实效性㊁融入社会等重点问题的开展研究上,学校在全区做了很好的示范㊂在国家高等教育战略和建设的实施带动下,建立现代大学教育生态系统,是大学实施全面深入改革,培养新青年人才的必要条件,那么就需要推进 第一课堂 与校园文化的衔接融汇㊂探索以 创新 和 实践 为导向,以 创新性㊁多样性㊁复合型㊁应用型㊁个性 人才教育培养为目标,突出 素质教育㊁社会需求㊁人才培养 的重点要素,构建立体化㊁规范化㊁ 第二课堂 常规化㊁制度化㊁创新化㊁科学化的校园文化育人体系,对高校深化改革高等教育和提高大学生培养质量上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取向㊂1㊀校园文化建设中的 大学生 主体地位现今,高校中学习风气的一落千丈,据了解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大部分学生学习总体目标不明确,甚至出现开学没多久便提出退学,声称和他想象中的大学不一样,从而失落,不能树立正确的受教育态度㊂例如,有的学生入校前因学习总体目标模糊不清,对个人学习放松要求,产生了 怠惰 ;有的学生只求混一张毕业证;有的甚至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有的逃课㊁旷课,有的甚至考试作弊,导致学业成绩非常差㊂那么,根据上述现象,学院便结合学生实际,从摇篮里便开展发挥 第二课堂 思想政治工作的品牌优势㊂通过形式多样㊁内容丰富的二课活动,有目标地对于新入学大学生展开思想政治教育㊂例如学院在国庆假期组织开办了 风华学子大讲堂 系列活动,组织学生与优秀学长学姐交流,多举办类似的活动,首先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够起到价值引领的作用㊂第二课堂的性质,本身就是应由大学生自发自愿的参与㊂有组织地系统学习专业知识以及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此类学习便涵盖了大学生的事业规划㊁专业技能㊁社会实践㊁人情世故㊁日常生活等具体内容,对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㊁自信心㊁社交能力㊁团队合作等方面有较大的引导作用㊂因此,第二课堂不但应当是对于第一课堂教学具体内容的补充及深化,而且更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及载体㊂2㊀高校教学模式改革不断深化的问题倒向新局势㊁新形势下,国家积极推进创新创业发展,当代大学生应积极学习新知识,成为实现 中国梦 的生力军㊂不但可以改善以往的 被动式 的学习形式,而且可以提升学习兴趣及创新创业实践能力㊂然而,就目前现阶段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状况来看,学生的自学及实践能力尚有待提升㊂近年来,高校教学方式变革一直深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㊁创新创业项目能力㊁动手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水平不断提高㊂对学校来说,学校积极响应改革号召,大力推动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相较以往,现已得到不小进步,然而仍然存在滞后性㊂一般来说,良好的校园文化意味着大学生对特定的学习过程充满热情,具有极好的主动性和自律性,能够设定自己的学习目标,以及通过分析解决问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714289877@教育管理题的能力㊂据调查,许多学生缺乏创新思想以及兴趣和察看能力和思维能力,求职面试时才看到高校所学的书本知识与实际工作岗位工作相差甚远,甚至对方因为其缺乏的知识而拒绝学生,此问题值得反思㊂对于 第二课堂成绩单 制度的理论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笔者研究如下几点㊂2.1㊀重视程度的转向人们对 第二课堂 重视度还不够,相关支持机制和保障被边缘化㊂21世纪初至今,全球经济㊁文化等领域的融合与交流,以及外来价值观的影响,高等教育的 第二课堂 成绩单制度越来越受到关注㊂大部分高校都将 第二课堂 作为培养大学生人才的重要载体㊂2.2㊀研究程度的转向分析结果发现,学术研究多集中在大学 第二课堂 的特征㊁意义和功能的理论研究层面,而对具体的实施方法和应用方法的实践研究相对薄弱㊂自从全国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启动以来,大部分的试点学校才开始对 第二课堂 开始进行深入㊁多方面的研究㊂2.3㊀应用程度的转向早期大学于 第二课堂 主要充当 补课 的角色,是师生课外再学习的场所;全国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启动,以及受重视程度等多方面影响, 第二课堂 逐步应用于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㊁培养创新意识㊁激发潜能㊁促进专业实践中㊂现今,在 互联网 业务飞速发展的今天,新事物层出不穷,大学生们为了跟上社会的发展,都在积极学习和消化新知识㊂学风建设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当今大学的主要具体任务是教书育人,而教书育人也取决于课堂教学㊂但是,以往的教学方式使大学生处于被动意识的学习状态,个体思维逐渐形成模式化,自主学习和创新实践的能力下降㊂为此,我校充分利用二课活动,培养大学生学习积极性,改善大学生学习方式,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以适应现代综合社会的高要求㊂3㊀工作实际下的指导实践校园文化不仅是一种学习气氛,与此同时也是一种群体行为,不但会促使学员不知不觉的熏染及感染,也会之内化成一种向上的精神驱动力㊂在优良校园文化的环境里边,学生的品德㊁价值观念㊁意志感情等都会发生变化,而反过来对于自身的成长成才及职业生涯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㊂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㊂3.1㊀变 客体 为 主体 ,把学生自主能力提升作为重点第二课堂 活动的主体是大学生,开展各种课外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㊂更好地展示学生的组织和思维管理能力,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个人综合能力,支持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第二课堂 应是激起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习积极性的最佳方法,因为其开放㊁包容㊁多元,尤其针对我院学生每天面对枯燥的实验,此类课堂更能引起学生兴趣㊂3.2㊀以学长学姐组带 新生 ,创造良好学风氛围在展开大学生 第二课堂 活动过程中,应当有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员参加其中㊂根据具体教学科研,项目组组员间可以相互共享网络平台,畅所欲言的沟通交流讨论,所谓的由学长学姐 传㊁帮㊁抱 新生,不同专业不同分工,优势互补㊂我们需要变 被动 为 主动 ,把学习当成一个兴趣㊂现在的大学生普遍对课本㊁考试或自学不感兴趣㊂面对这样的问题,高校应就 第二课堂 课程的时间平台,给予学生综合测评的奖励等保障措施,积极鼓励和鼓励学生实践创新,增加学生对知识的兴趣㊂3.3㊀ 以文化人 ,发挥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作用高校是重要的育人场所,大学生是国家的宝贵资源,在视觉文化㊁新媒体时代给高校党建工作带来了新挑战和新问题背景下,高校应该紧抓 第二课堂 丰富的文化内容,发挥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作用,抓好线上㊁线下阵地平台,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㊂高校应当深入开掘社会主义核心内容价值观念的丰富传统文化,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人才队伍作用,坚持方法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营造高校物质文化㊁精神文化㊁机制文化㊁行为文化㊁典礼文化㊁视觉效果文化建设,演变成子系统的㊁科学的 以文化人 形式,潜移默化㊁循序渐进地感染人㊁影响人㊁转化人,还要注意寓教于乐,作好价值引领作用㊂3.4㊀以思想政治教育倡学风,帮助学生确立学习目标增强学员思想品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㊁人生观及价值体系,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充分发挥班主任(辅导员)的作用,帮衬学员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制定合理的大学学习时间表及职业生涯规划;加强班级建设,充分发挥学生集体在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的影响作用㊂展开学术活动,提升学员的人文素质及语文能力,发挥学生党员以及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大力树立勤奋学习㊁学术研究创新的学生典型;激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员对于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及亲自动手实践能力㊂4㊀ 第二课堂成绩单 制度下的高校学风建设的意义第二课堂 活动的开展利于提升学生的精神风貌㊂大学生 第二课堂 活动不仅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还可以通过创新项目的讨论,让大学生体验项目组组建㊁项目搭建㊁数据收集㊁信息内容分析㊁项目实践㊁实验改进㊂以及项目经验总结㊁项目展示等过程,不仅可以学到很多课本上没有的具体内容和知识,还能显著提高和增强学生的发散思维㊁组织㊁实践和沟通能力㊂大幅改善学生的生活态度和日常行为㊂进一步要求大学生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整体精神面貌,促进全面发展,成长为踏实的人,打好基础㊂因此,要充分利用并发挥 第二课堂 活动在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整体水平方面的作用,激发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促进校园文化建设㊁学风建设,在校园内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㊂参考文献[1]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中心.高校共青团研究[M].中国青年出版社,2019.[2]刀波.高校辅导员班会工作指南[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责任编辑㊀孙晓东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高校德育创新研究——以内师大青年政治学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为载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高校德育创新研究——以内师大青年政治学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为载体
魏丹
【期刊名称】《青年与社会:中》
【年(卷),期】2018(000)012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高校德育工作开展的指导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高校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始终肩负着将广大学生培养成为具有正确的、积极的政治意识形态、思想意识形态、道德意识形态等任务。
第二课堂作为德育教育创新的载体,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协同育人、实践育人功效与德育教育生活化、综合化、开放性的特点相结合,积极引导广大学生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
【总页数】2页(P159-160)
【作者】魏丹
【作者单位】[1]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年政治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1
【相关文献】
1.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途径研究——以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年政治学院为例 [J], 艾春洋
2.再议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r——以内师大青年政治学院速录专业为例 [J],
付岩
3.面向创新创业活动的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研究——以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年政治学院图书馆为例 [J], 李静
4.内蒙古师范类高校大学生普通话水平现状探究——以内师大青年政治学院为例[J], 李晓雯
5.高校"青年领导力"培育视域下辅导员工作路径探析——以山东青年政治学院"青年领导力学位班"为例 [J], 王正坤;于晓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教育模式创新创业模块的优化研究——以内蒙古高校使用现状为例

二 第二课堂 系统创新创业模块使用现状与存在问题 本项目使用横断面调查研究使用电子问卷形式设计问 题 $1 项分别针对内蒙古自治区高校使用 第二课堂 系统 情况进行调查 问卷分为电子问卷和纸质版问卷其中电子 问卷回收数量 0QQ 份 内蒙古医科大学 0%T 份内蒙古大学 $% 份内蒙古财经大学 $) 份内蒙古师范大学 0 份内蒙古 工业大学 0 份其他内蒙古自治区高校 $( 份 纸质版问卷 回收数量 $3Q 份 内蒙古医科大学 13 份内蒙古财经大学 )1 份内蒙古师范大学 )3 份内蒙古工业大学 )% 份 共 T%% 份 去除掉无效问卷有效问卷回收数量为 11( 份问卷回 收率为 '0&0(f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了使用过程中存在三个主要问题 $ 在调查问卷中((&$)f的同学认为在 第二课堂 的 七大模块中创新创业加分困难 例如内蒙古医科大学作为 一所专业性的医学类院校学生们具有很高的专业理论知识 储备而专业的特殊性使得学生们对于创新创业实践方面的 要求更宽更广他们更希望能有机会参与一些高质量高水 平高层次的实践技能比赛 因此增加医学类实验研究项 目的数量以及实践技能比赛的次数提高各项目比赛的含金 量对于医学类院校显得格外重要 当前医学教育的趋势更 加倾向实践技能的培养医学生不能仅止步于理论的层面 更要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研究中才能为医学事业做出贡 献实现医学生的价值 同时增加其他类型的创新创业活动提升学生的全面素 质发展也势在必行 当代社会中人才的发展必然不是单一 的方向高校也应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培养多元化的人才 开拓创新使得学生在高校中不仅获得专业文化知识更获得 第二课堂素质能力的提升满足现代社会对学生综合素质的 要求 这也是契合学生需求服务学生成长的必然选择 ) 问卷调查显示1T&3f的同学对于高校共青团 第二 课堂成绩单 的了解都来源于周围的同学和老师在其他渠
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学分认定与置换暂行办法

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学分认定与置换暂行办法第一条为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实践与创新创业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大力推行“学校育人与企业用人深度融合、技能培养与学历提升深度融合、通识教育与第二课堂深度融合、专业教学与思想教育深度融合”可行路径,打造“思想道德好、实践技能高、综合素质高、就业质量高”的人才培养特色,促进学校“德才兼备,技能突出,全面发展”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第二课堂活动学分是指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参加符合学校第二课堂活动项目(见附件)的课外实践活动,并达到相应学分项目的要求,经学校职能部门认定后所取得的学分。
第三条学校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确定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项目与学分标准。
第四条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学分认定与置换工作实行由教学科研部统筹负责、学生发展部(团委)及各二级学院(部)齐抓共管、全校学生主动参与的运行机制。
各二级学院(部)和职能部门均应当重视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学分项目的组织与实施工作,切实加强领导,确保学生第二课堂活动项目的实施效果;全校学生应当主动参加第二课堂活动,切实加强自我能力的培养,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第五条学校每学期第18周组织一次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学分认定。
学生申请第二课堂活动学分,需于每学期第16周前填写《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学分认定表》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以学生所在二级学院为单位,统一收齐、汇总后交教学科研部审核,经认定后给予学分。
第六条学生所取得的第二课堂活动学分,既可用作毕业所需最低第二课堂学分(由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
该部分学分不得再用于置换必修课程或选修课程学分),也可以置换相应必修课程或选修课程的学分(该部分学分不得再用作毕业所需最低第二课堂学分),还可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第七条本办法由教学科研部负责解释。
第八条本办法在2021年秋季学期及以后入学的学生中开始实施,此前有关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附件:学生第二课堂活动项目与学分标准注:1.同一学期同一项目累次获奖,只以最高值计算一次,不累计;特等奖在同类一等奖基础上增加0.5学分;表中未列明的项目,按就近原则计算。
我校第二课堂成绩单包括的五个模块

我校第二课堂成绩单包括的五个模块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教育理念和目标,课堂学习只是教育的一部分。
为了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许多学校都设立了第二课堂。
我校也不例外,我们的第二课堂成绩单包括了五个模块,这些模块旨在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人发展。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深入探讨这五个模块,并分享我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第一个模块是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在校外参与社会活动、实践或实习的过程。
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社会、增加社会经验,培养社交和沟通能力。
社会实践能够帮助学生将课堂学习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我个人认为,社会实践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
第二个模块是艺术体验。
艺术体验是指学生通过参观展览、观看演出、参与艺术活动等方式,来感受和欣赏艺术的过程。
艺术体验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它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美的力量,培养对文化和艺术的尊重。
我个人认为,艺术体验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还能够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培养他们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第三个模块是体育锻炼。
体育锻炼是指学生通过参与体育运动、健身活动等方式,来锻炼身体、强身健体的过程。
体育锻炼有助于学生保持健康的体魄,培养他们的体力和意志品质。
体育锻炼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我个人认为,体育锻炼是培养学生坚强意志和积极心态的有效途径,它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第四个模块是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指学生通过参与科技竞赛、开展科研项目等方式,来提高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过程。
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培养实验能力和科研思维,掌握科学方法和技能。
科技创新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个人认为,科技创新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也能够促进社会的繁荣和进步。
最后一个模块是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是指学生通过无偿参与社区服务、帮助他人等方式,来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的过程。
应用型本科院校“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践探析——以河套学院为例

应用型本科院校“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践探析 ——以河套学院为例发布时间:2021-01-15T14:55:18.593Z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8期作者:魏卉甜,王敏,吕锦[导读] 实施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魏卉甜,王敏,吕锦(河套学院,内蒙古巴彦淖尔,015000)摘要:实施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重视和加强第二课堂建设”重要要求、贯彻落实团十八大精神的必然举措,是持续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纵深推进高校共青团改革、不断完善学生发展体系的迫切需要,本文通过分析河套学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施现状,对“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从而推动“第二课堂成绩单”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的实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践探析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是高校深化共青团改革和全面落实创新型人才本科教育培养体系的重要举措。
2018年团中央、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在高校实施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意见》,在全国高校中全面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通过客观记录、有效认证、科学评价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经历和成果,使第二课堂成绩单成为学校人才培养评定、学生综合素质考核、用人单位选人聘任的重要依据。
一、“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施现状(一)制度先行、逐层落实作为内蒙古西部一所综合类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河套学院于2018年9月正式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制定了《河套学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施意见》《河套学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施办法(试行)》,依托“到梦空间”APP管理系统(团中央学校部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中心研发)作为大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主要平台。
通过平台实现第二课堂活动的线上发布、记录、评价和审核,并最终形成“第二课堂成绩单”。
学院规定自2018级本专科学生开始,试运行“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必须修满规定积分方可毕业,且第二课堂成长记录单和第一课堂成绩单一并装入学生档案。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建设方法探析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建设方法探析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教育理念也在不断更新和改变。
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之外,第二课堂教育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第二课堂教育是指学生在学校之外,通过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科技文化活动等,积累社会经验和锻炼能力的教育活动。
对于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表现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
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势在必行。
一、第二课堂成绩单的意义第二课堂成绩单是对学生在课堂之外参与各项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科技文化活动的综合评价。
通过成绩单可以直观地了解学生在第二课堂中的表现和成长,为学校和家长提供参考依据。
第二课堂成绩单也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一部分,有助于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塑造良好的品格和品质。
1.明确评价标准第一步,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第二课堂成绩评价标准。
这个标准应该立足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既包括学生的个人表现,也要包括团队合作、社会责任等方面。
评价标准要求既能量化,又能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成长潜力。
2.建立完整的数据系统在建立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过程中,应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数据系统,对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进行全面、细致的记录和统计。
这不仅有利于成绩单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也可以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数据支持。
3.多元化评价方式第二课堂成绩单应该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既包括定量成绩的评定,也要包括定性特长的评价。
评价方式要兼顾学校的整体需要和学生的个性特长需求,给予学生充分的展示和发挥空间。
4.充分的参与和沟通在建立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过程中,学校、家长、学生应该充分参与并加强沟通。
学校要积极吸纳家长和学生的意见建议,形成一种共识和共动态。
只有全体参与者都能认同和支持这个制度,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适时调整和优化成绩单制度的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教育理念的发展不断做出调整和优化。
学校要不断观察和思考,进行改革和创新,使得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更加符合实际需求和时代要求。
基于“三全育人”的“第二课堂成绩单”实施策略探讨

基于“三全育人”的“第二课堂成绩单”实施策略探讨
程海艳
【期刊名称】《科学咨询》
【年(卷),期】2024()8
【摘要】进入新时期,高校需要继续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三全育人”理念融入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全过程中,做到全员、全方位育人。
第二课堂作为高校深入
开展共青团活动的平台,能够有效补充“第一课堂”存在的不足,并且是“三全育人”工作模式中的必要环节,对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积极影响。
然而,在实际工
作中,“第二课堂成绩单”的实施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高校思政
教育未能做到因时而新、因势而新,依然存在较大的完善空间。
基于此,本文就“三
全育人”背景下的“第二课堂成绩单”实施策略展开探究,旨在与广大同仁共同探
讨行之有效的策略。
【总页数】5页(P18-22)
【作者】程海艳
【作者单位】甘肃中医药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
【相关文献】
1.“三全育人”视阈下高校“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施探索
2.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研究
3.“三全育人”背景下贵州高校“第二课堂
成绩单”体系建设研究4.“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育人作用5.“三全育人”背景下“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育人路径优化探究——以南华大学X学院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素质拓展 体系
形成了三位一体的校 园文化活动格局。
1.大型活动校级化、精品 化 2.中型活动学院化、特色 化 3.小型活动社团化、经常 化
权益服务 体系
形成了以5+N志愿服务体 系(开展一次“雷锋精神大家 谈”活动、开展一次“身边的 雷锋”故事讲述活动、开展一 次学雷锋志愿者结对活动、开 展一次志愿服务项目创意比赛 活动、开展一次“清朗网络•青 年力量”网络文明志愿活动、 开展N次学雷锋志愿服务实践 活动)为统领,28个网格化的 “三下乡”社会实践基地为依 托,线上“三微两端一站”, 线下“青年爱里”双线联动并 进为载体的权益服务工作体系。
四、三项措施促进制度落地
三个举措
1.线上宣传推广
2.线下培训答疑
3.多轮次全覆盖调研督导培训
五、三大举措推进内涵建设与发展
1.科学规划第二课堂活动项目(固化什么时间开展什么工作和活动)
内蒙古师范大学共青团每年都会科学规划全年工作,培育出一棵专属内蒙古师范大学共青团工作的年度时光树。时光树, 按月份划分主题,进一步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全年第二课堂项目,将每年三月定为志愿服务月、四月定为思想引领月、五月定 为红五月(文艺活动月)、六月定为“三走”月(体育活动月)、七月、八月定为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月、九月定为开学季迎新 月、十月定为社团文化月、十一月定为示范评选培训月、十二月定为学风建设科技创新月、一月定为考核评估月、二月定为总 结规划月,每月都设置不同主题的第二课堂活动,科学构建了全校第二课堂课程项目库。
“清朗网络·青年力量”网络文明志愿活动
“5+N”志愿服务体系
(三)实践育人
“身边的雷锋”故事讲述活动
“学雷锋志愿者结对”活动
“5+N”志愿服务体系
(三)实践育人
志愿服务项目创意比赛
N次学雷锋志愿服务实践活动
“5+N”志愿服务体系
(四)创新创业
(五)技能特长
(五)技能特长
(六)社团活动
传统射箭协会
学校“第二课堂成绩单”
制度实施工作指导委员会, 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 设在校团委。
各学院“第二课堂成绩 单”制度实施工作领导小组。
各团支部“第二课堂 成绩单”制度实施工作小 组。
主要负责全校本、专科 生“第二课堂成绩单”的管 理、审定、活动的统筹规划、 指导、监督、考评和网络系 统管理培训等工作。
第二课堂课程项目的标准化建设
2.推出第二课堂系列文化产品
创意来源 以第二课堂“到梦空间”标 志为基座,共青团员形象与陀螺 形象结合,7颗五角星代表第二课 堂的7个模块,蜜团怀抱云朵提取 于到梦空间元素。脚尖俏皮后抬, 形象亲和。
内蒙古师范大学第二课堂专属形象
第二课堂动画产品
“玩转二课”口袋书
形成形了成“了1+“X”1+制X”度制保度障保体障系体,系1个,纲1 个领纲性领指性导指制导度制,度即,《即内《蒙内古蒙师古范师大范学 大“学第“二第课二堂课成堂绩成单绩”单制”度制实度施实办施法办》, 法X个》实,施X个细实则施,细即则27,个即二2级7个学二院级结学合院专 结业合特专点业和特自点身和情自况身制情定况并制通定过并学通院过党 学政院联党席政会联出席台会了出27台个了《2内7个蒙《古内师蒙范古大 师学范X 大X 学X院X“学第院二“课第堂二成课绩堂单成”绩制单度”实 制施度细实则施》细。则》。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施的情况
文体活动
创新创业
社团活动
思想成长
实践育人
技能特长
其他
内蒙古师范大学共青团工作体系化建设
思想引领 体系
形成了以两个品牌工 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主题宣传工程和青马工程) 为重点, 三进校园(名人 名家进校园、高雅艺术进 校园、传统文化进校园) 为带动,三项教育(主题 教育特色化、示范教育榜 样化、网络教育矩阵化) 促进三类教育(爱国主义 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民 族团结教育)为主线的思 想引领工作体系。
3.第二课堂教育体验中心
1 制度介绍区 2 精品项目展示区 3 多功能互动交流区 4 自助打印系统体验区 5 咨询接待区
盛乐校区第二课堂教育体验中心
1 制度介绍区 2 精品项目展示区 3 多功能互动交流区 4 自助打印系统体验区 5 咨询接待区
赛罕校区第二课堂教育体验中心
02第二部分
我们持续发力的----制度实施
以高校共青团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施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内蒙古师范大学团委书记——贾世琦
共青团内蒙古师范大学委员会
目录
CONCENTS
01
我们全力以赴的(制度建设)
02 我们持续发力的(制度实施)
03
我们仰取俯拾的(实施成果)
04
我们久久为功的(后续安排)
01第一部分
我们全力以赴的----制度建设
一、三个步骤实现制度出台
多层次多 轮多层次次 征求
意见
2016. 9
召开团委 全体委员
会
2017. 9
提交校长 办公会
2017. 10
出台文件: 校发〔2017〕 87号
二、本科学分制体系中的设置
第二课 堂活动 10积分
=
“第二 课堂成 绩单” 1学分
三、三个体系助力科学实施
1.三级工作部每周学 习交流和工作部署制度为 主要途径全面实现常态化 集体学习提素质,以“百 秒讲坛”主题团日活动观 摩为主要抓手全覆盖基层 团组织增活力,以5项直 接联系团员青年工作项目 (“1+100团干部直接联 系青年”、“大宣传大调 研”“常态化下沉基层 ”“向基层服务对象报到 ”“驻校蹲班”)为主要 举措全员调动转作风。
(一)思想成长
部分活动照片
(一)思想成长
(一)思想成长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
(二)文体活动
(二)文体活动
(二)文体活动
(三)实践育人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三)实践育人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三)实践育人
志愿服务活动
(三)实践育人
“雷锋精神大家谈”活动
d文学社
负责组织全院“第二课 堂成绩单”制度实施工作和 学生“第二课堂成绩单”管 理、审核、认定等工作。
负责所属学生“第二课 堂成绩单”成绩的初审、统 计、上报等工作。
2.“4+1”工作实施体系
课程项目体系 记录评价体系 数据管理体系 工作运行体系
+ 4个体系
1个产品
第二课堂成绩单
3.“1+X”制度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