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墙上的斑点》的现代主义美学蕴涵

合集下载

《墙上的斑点》赏析

《墙上的斑点》赏析

《墙上的斑点》赏析作者:卓芹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0年第02期[摘要]《墙上的斑点》是弗吉尼亚,伍尔夫于1919年发表的第一篇意识流小说,是一篇实践了作者描绘内在真实的艺术主张的作品。

这篇看似无序可循的作品并非只是作者毫无目的的思绪飞扬,其中也隐含着深刻的思想。

本文即从文章结构的分析着手,对其进行初步的分析解读。

[关键词]墙上的斑点;弗吉尼亚·伍尔夫:意识流小说一、作者介绍弗吉尼亚·伍尔夫是英国的一位女作家和女权主义者。

她生于1882年,其父是一位学识渊博、颇具声望的哲学家和评论家。

她自幼身体孱弱,没有上学,是自学成才的,最好的学校就是她父亲的图书馆。

从小就经常与维多利亚时期的文人墨客见面。

伍尔夫1905年开始职业写作生涯,开始为《泰晤士报文学增刊》撰稿。

1912年与雷纳德·伍尔夫结婚,他是一位公务员、政治理论家和出版商。

在丈夫的鼓励下,伍尔夫开始了小说的创作。

三年后,她的第一部小说《远航》问世。

伍尔夫抨击传统和陈旧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在小说创作上,成功地运用了意识流理论和手法,成为英国文坛的意识流小说大师。

但不幸的是她患有严重的精神分裂症,并多次发病。

也许这与她早年受到的许多精神创伤有关:首先是1904年她父亲的去世;还有她幼年时曾受到过同父异母兄长的性侵害,身心受到极大的摧残;她的第一次婚姻也是不幸的,她的第一任丈夫是同性恋,他们结婚后不久就离婚了。

可以想象这一系列的打击对一颗细腻敏感的心是何等的残酷。

不过,她的第二任丈夫雷纳德先生一直无微不至地照顾她、爱护她,他们共同生活了29年,这一段时期也是伍尔夫创作上的丰收季节,但这并没有减轻她的病情,她的精神分裂症越来越严重了。

1941年3月28日,这位20世纪公认的意识流创作大师在衣服口袋里装满石块,一步一步走进了乌斯河,结束了她59岁的生命。

二、意识流小说介绍“意识流”一词首先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提出的。

《墙上的斑点》

《墙上的斑点》

真实与幻象
主题描述
该小说探讨了真实与幻象之间的模糊边界,展现了主人 公在追求真实自我和陷入幻觉之间的内心矛盾和挣扎。
文本证据
小说中通过描述主人公的幻觉和梦境,展现了真实与幻 象之间的转换和交替,同时也揭示了主人公对真实自我 认知的探索和追求。
主题意义
该主题揭示了人类对真实认知的追求和对幻觉的迷惑, 突显了人类对自我认知和社会现实之间的冲突和矛盾。
03
人物分析主人公弗吉尼亚Fra bibliotek1 2 3
人物背景
弗吉尼亚是一个典型的英国中产阶级妇女,她 拥有一定的财富和社会地位,生活安逸。
性格特点
弗吉尼亚是一个敏感、多疑、内心孤寂的人。 她常常陷入对生活的沉思和对自己内心的探索 。
行为表现
弗吉尼亚在小说中经常表现出对斑点的奇怪反 应,她不断地猜测斑点的来源和意义,这反映 了她的内心孤独和迷茫。
内心独白的表达效果
作者通过内心独白的运用,直接呈现了主人公内心深处的感受 和思想,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内心世界的揭示
内心独白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包括 他的情感、欲望、恐惧和希望等。
塑造人物形象
通过内心独白的运用,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主人公的形象,使他 成为一个具有深刻内心世界的复杂人物。
了人类内心世界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02 03
叙述方式的独特性
意识流手法突破了传统叙述方式的限制,以更加自由、灵活的方式展 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主人公的感受和思 考。
表现人性的深度
通过意识流手法的运用,作者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深度,使 读者对人性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内心独白运用
作品概述

走进意识的世界——小说《墙上的斑点》的解读

走进意识的世界——小说《墙上的斑点》的解读


( 一) 想 象 的世 界 意 识 流 并 不 像 其 它 小 说 一 般 ,对 客 观 存 在 的 世 界 进 行 浓
蒙 太奇 ( mo n t a g e ) 原 是 法 国建 筑 术 语 , 后 也被 应 用 到 电影 中。蒙太奇分为时间和 空间蒙太奇。 时间蒙太奇将人物安排在 一个 特定的空 间内,意识 不受 时间限制 , 实现 过去 、 现在 、 未来的三重跨越 ; 空 间蒙太奇是 同
关键词 : 墙上的斑点 意识流 维吉尼亚 ・ 伍尔夫
天, 人 生 的神 秘 , 思 想 的模 糊 , 人 类 的无 知 ! ” 这 种 通 篇 采 用 内心 独 白 的 处理 无 疑 是 一种 大胆 的 尝试 ,它 是 一 场对 意 识 流 写作
手 法 的 集 中的体 验 。 ( 二) 时 间蒙 太 奇
《 墙 上 的 斑 点》 是 英 国著 名 女 作 家 维 吉 尼 亚 ・ 伍 尔 夫 的 一 部 代 表 性 作 品 , 这部 小 说 也 是 早 期 意 识 流 表 现 手 法 的 经 典 之 作 。小 说 的 故 事 由 一 个墙 上 的斑 点 引发 , 主 人公 透过 墙 上 的斑 点 开启 了新 世 界 的 大 门 ,无 限 想 象 ,天 马 行 空任 意 识 无 限流 动 。 而作 者 伍 尔 夫 则通 过对 主 人 公 的 想 象、 意识流动 , 来 阐述 她 认为人类世界、 生活 的真 实 状 态 。 意识流小说的神 奇存在
想” 的技巧。 ( 二) 意识 的 飞跃
在 墙上 的斑点》中, 每个人物都没有具体 的身份 信息 , 只 描绘 他 们 个 人 在 特 定 的 时 空 内所 出现 的 意识 流 动 ,形 象化 的 凸显 了作者在 某一 瞬间对人生的感悟。这种描述手 法叫“ 重要

从《墙上的斑点》

从《墙上的斑点》

从《墙上的斑点》看现代派文学的精神20世纪前期,西方社会开始动荡不安,传统的社会结构趋于瓦解,与此同时,西方文学也是空前的活跃,各种文学流派纷至沓来,形成了西方现代派文学思潮。

尤为引人瞩目的是,一批先锋作家能够主动打破传统小说的束缚,进行大胆的革新,打破了从理性和逻辑推理解释世界和人的传统观点,注重探索人的灵魂世界,通过非理性的内心独白发掘人的内心层次的奥秘以及暗藏其后暗流涌动又瞬息万变的意识活动,进而创造出独具一格的意识流小说。

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就是举世公认的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家。

伍尔夫的代表作《墙上的斑点》堪称现代主义与意识流小说的经典,它的题目与创作体现了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流派的意识流小说的共同特征,它以意识流小说所特有的一些基本手法和表现技巧,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眺望西方现代派文学的窗口。

这部作品对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同时通过这部代表作我们也不难发现现代派文学所体现的精神。

本文将以《墙上的斑点》为文本探讨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学的精神。

反传统从传统的文学观来看,小说需要具备情节、人物和环境三要素,但是现代派文学在创作上具有明显的反传统的倾向。

作为现代主义文学流派的意识流小说,打破了传统小由作家出面介绍人物、安排情节、评论人物的心理活动的方式,在人物塑造、情节内容、艺术方法等方面都打破了传统小说的规范。

《墙上的斑点》这部意识流小说通篇以人物绵延不绝的意识流动为主要内容,叙述了主人公面对墙上的一个斑点而引发的一系列天马行空、令人匪夷所思的联想和想象,最终如梦初醒,发现所谓的斑点只是一只蜗牛,小说就此便告终。

通篇小说没有引人入胜的情节,没有具有鲜明形象的人物,也没有描绘细致的环境。

伍尔夫认为:“小说的‘恰当素材’并不存在;一切都是小说的恰当素材,一切感情、一切思想,头脑和精神的一切属性都听候调遣,一切感官知觉也无不合用。

”她的主张突破了小说创造长期形成的艺术规范。

《墙上的斑点》中,虽然也有人物的出现,“我”和另一个到了结尾处才出现的、只说了两句话的人物,但却不以刻画人物为主要目的;虽然也有一些可以称之为情节的内容,但相比波澜起伏的传统情节要简单得多。

从文体学角度分析《墙上的斑点》

从文体学角度分析《墙上的斑点》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语言学研究本栏目责任编辑:谢媛媛1概述弗吉尼亚·沃尔夫是一位英国著名的女作家、文学批评家和文学理论家,是意识流文学的典型代表人物,被誉为二十世纪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先锋。

《墙上的斑点》是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沃尔夫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部作品。

弗吉尼·亚沃尔夫作为一位意识流小说家,她注重探索人物的内心世界与心灵世界,往往通过作品中人物的内心独白和自由联想来发掘人物内心深处的奥秘,并且人物的意识活动不受客观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具有很大的跳跃性。

《墙上的斑点》这部作品以墙上的一个斑点作为出发点展开联想与想象,但最后发现是一只蜗牛,墙上的那个斑点一直贯穿于小说始末,因而是人物思想意识流动的一条线索。

《墙上的斑点》是一篇典型的意识流小说,作者抓住人物瞬间的没有行动的印象感觉和沉思冥想使读者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与精神世界。

2从文体学角度分析作品文体学是一门研究文本体裁的特征、文本的本质及其规律的学科,介于语言学、文艺学、美学及心理学等学科之间,并且用以阐述文学的主题意义及美学价值,着重探讨作品作者是如何通过对语言的精确选择来表达和阐述作品的主题意义和美学效果。

本文将以文体学为基础从词汇,句法和修辞等层面来分析弗吉尼亚·沃尔夫的意识流小说《墙上的斑点》,从而使读者对意识流小说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

2.1词汇文学作品的价值主要体现在语言运用上,极其注重分析具体语言和细节所产生的效果,因而词汇与文体的关系非常密切,在小说中词汇是作品的主要组成部分,而作者词汇的使用数量及其形式反映了作品的风格和特征。

在弗吉尼亚·沃尔夫的这部意识流小说中,通过对人称代词、名词及颜色词的分析,充分地展现了意识流小说的特点,使读者更好的理解这部作品及意识流小说。

2.1.1人称代词的使用人称代词是指直接指代人或者事物的代词,而在《墙上的斑点》整部小说中并没有出现具体的固定人物,而是以第一人称“I ”为主并采用人物内心独白的方式,进而从中可以推测出小说中的人物很可能是一位女性、一位妻子,但是否有具体的主人公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当人物“I ”看到墙上的斑点以后所引发的一系列联想及内心活动。

墙上的斑点

墙上的斑点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赏鉴
(3)打破时空界限,进行立体交叉式的叙述以及多层次结构是意识流小 说的又一特点。传统小说的回忆倒叙,虽然也有将时序颠倒的,但在具体“回 忆”时,时序依然是正常有序的。意识流小说则不同,它们在表现人物的内心 世界时,把过去、现在和未来互相倒置,甚至互相渗透,而导致作品在时间与 空间上形成多层次的结构,颇具立体感。意识流小说的“回忆”是大量的,而 且常常是许多回忆互相冲击碰撞,用以显示人物意识活动的突兀变化。 (4)传统小说通过描写环境、塑造人物、编排故事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 格,展示社会历史风貌。意识流小说则着重表现人的意识活动 ,特别是潜意 识的活动(外部现实世界的面貌是模糊不清的)。它以意识流动为内容和结 构,打破了时空的局限,仿佛在心灵网的主页上不停地点击、链接,一张张心 理页面,甚至是潜意识的页面,在读者面前瞬间闪现,令人应接不暇、美不胜 收。
背景助读
知识梳理
2.写汉字
词语 箭 zú cù拥 yà n品 荣 yīng 雄 yīng 易错字 镞 簇 赝 膺 鹰 词语 都 duó 翻 yì chāi 解 干 chè 金 tuò 易错字 铎 译 拆 坼 柝
背景助读
知识梳理
3.解词义 (1)斑点:一种颜色的物体表面夹杂的别种颜色的点子;变色之处。 (2)赝品:伪造的文物或艺术品。 (3)箭镞:箭前端的尖头,多用金属制成。 (4)怂恿:从旁劝说鼓动。 误区警示:注意与“唆使”区分。后者指挑动别人去做坏事,贬义词;前 者为中性词。 (5)噩梦:引起极度不安或惊恐不已的梦。
墙上的斑点
背景助读
知识梳理
《墙上的斑点》是弗吉尼亚· 伍尔芙于 1919 年发表的第一篇意识流小 说。 在 1915 年,伍尔芙发表了《论现代小说》一文,开始阐述意识流的基本 观点,表达了她的真实观和艺术观。她认为,小说创作不应停留在对客观事 物的表面摹写上,而应追寻生活的内在真实。 这种内在真实就是生活现象在 人们内心深处引发的“变化多端、不可名状、难以界说的内在精神”。小说 家的职责,就是要把这种内在的真实“用文字表达出来并且尽可能删除外部 的杂质,而要做到这一点,小说家就要抛弃常规,采取一种新的方式”,“让我 们按照那些微尘纷纷坠落到人们头脑中的顺序,把它们记录下来,让我们追 踪这种模式,不论从表面上看来它是多么不连贯,多么不一致;按照这种模式, 每一个情景或细节都会在意识中留下痕迹”。《墙上的斑点》正是一篇实 践了作者描绘内在真实的艺术主张的作品。它描写了主人公从看到墙上有 一个斑点而引发的一连串漫无边际的遐想。作者通过描述人物头脑中的这 种意识流动的状况,表现她所认为的人类真正的生活状态。

墙上的斑点读后感_读后感_模板

墙上的斑点读后感_读后感_模板

墙上的斑点读后感_读后感_模板墙上的斑点读后感(一)浅谈意识流小说的“形散神聚”潘新亚意识流小说不是一个统一的文学流派,也没有公认的统一的定义。

对于这种手法的运用也不尽相同:有的作家整部作品都用这种手法,有的则在部分章节或某些片断使用;有的作家使用这种方法重点在于再现外部世界,有的则侧重对问题的思索或表达一种感情状态;有些作品的特点是同化性质的,但并不是所有运用意识流手法的人都用回忆的办法,有些作品既有回忆也有对未来的憧憬和遐想。

总的说来,这些作品的结构与传统的写实主义作品的结构是不同的。

它打破了传统小说基本上按故事情节发生的先后次序或是按情节之间的逻辑联系而形成的单一的,直线发展的结构,故事的叙述不是按时间进展依次循序直线前进,而是随着人的意识活动,通过自由联想来组织实施。

意识流小说中故事的安排和情节的衔接,一般不受时间、空间或逻辑、因果关系的制约,往往表现为时间、空间的跳跃、多变,前后两个场景之间缺乏时间、地点方面的紧密的逻辑联系。

时间上常常是过去、现在、将来交叉或重叠。

英国著名小说家维吉尼亚·伍尔芙是意识流小说的奠基者,伍尔芙小说不注重表现事件、人物之间的关系,而把创作重点放在对人物思想和感情流程的再现上,讲究环境和景物的印象效果。

1919 年,伍尔芙发表了第一部意识流小说《墙上的斑点》,该作品通过一个妇女看到墙上一个模糊不清的斑点而引起无限联想的意识流动过程,揭示人类内心世界的丰富和变化莫测。

与大多数意识流小说一样,初读往往不能理清头绪,可是细读后就会发现也不是毫无组织的一片混乱,自由联想也不是毫无依据或漫无边际。

小说常常是以一件当时正在进行的事件为中心,通过触发物的引发,人的意识活动不断地向四面八方发散继而又收回,经过不断循环往复,形成一种枝蔓式的立体结构,可谓是乱中有法。

(一)“形散”——“形聚”《墙上的斑点》这篇小说除了主人公一人外,没有其他人物,也没有任何故事情节。

小说在开始,即主人公第一次看见墙上斑点时,便使读者开始进入她的潜意识深处,在大约四千字的文章中我们遨游在主人公纷繁复杂的意识流之中。

从《墙上的斑点》看意识流小说的表现技巧及其翻译

从《墙上的斑点》看意识流小说的表现技巧及其翻译

从《墙上的斑点》看意识流小说的表现技巧及其翻译【摘要】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终生致力于小说写作的形式与技巧的研究,在成功地运用意识流技巧写作的同时还注意突出自己的个性,最终以娴熟的技巧与对人物的精神世界颇有新意的描写当之无愧地成为意识流写作大师。

《墙上的斑点》是伍尔夫早期的一篇意识流短篇小说,虽为早期作品,其中所体现的意识流技巧已较为全面。

【关键词】弗吉尼亚·伍尔夫;意识流;《墙上的斑点》弗吉尼亚·伍尔芙是英国现代著名女作家、散文家和评论家,其小说以独特的创卓手法和富有魅力的表现手法对意识流小说的写作手法进行了传承和创新。

在现代小说的发展过程中,意识流小说成为几种主要小说流派的代表之一,伍尔芙凭借其意识流创作手法对英国文学界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伍尔芙出生于文学家庭,其父亲是伦敦的一位文学评论家,学识渊博以及颇有见地,对伍尔芙的文学生涯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伍尔芙的文学创作从1915 年开始产生影响,其文学评论文《论现代小说》通过伍尔芙对当时英国小说流派以及小说风格的特点进行评论,并在文章中表达出自己独立的文学观,表达出伍尔芙在小说构架方面追求真实性和独立性的特点,并对小说所具备的艺术风格提出了自己的见地。

《墙上的斑点》是伍尔芙在1919 年发表的短篇小说,小说从写作风格特征方面已经将意识流小说表现手法发挥出来,意识流小说是建立在一个真实的世界观基础上的,但意识流小说又不仅仅停留在对事物客观性的阐述方面,伍尔芙意识流小说从客观到艺术性的升华,小说是一种文学创作和思维构拟,必须从现实到理想进行升华,写实小说的确有其写实性的魅力感官所在,能给予读者真实自然的感受,但文学是建立在人文理想主义基础上的,尤其是在欧洲文艺复兴以后,关于浪漫主义小说构拟对后来的意识流小说具有深远的影响。

一、意识流小说的表现技巧1、对传统艺术的反叛小说开始“我”注意到墙上的斑点,它去除了“我”童年时代的城堡塔楼上飘扬着一面鲜红的旗帜,无数红色骑士潮水般地骑马跃上黑色岩壁的侧坡的幻觉,这是一种战争的幻象,在伍尔芙看来,这并不是快乐的体验,这种意识与后文所提到的该死的战争,让这次战争见鬼去吧相互呼应。

从《墙上的斑点》看伍尔夫的意识流创作_墙上的斑点,原文及赏析

从《墙上的斑点》看伍尔夫的意识流创作_墙上的斑点,原文及赏析

从《墙上的斑点》看伍尔夫的意识流创作_墙上的斑点,原文及赏析摘要:伍尔夫《墙上的斑点》无论在形式还是内容上皆极大地突破了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创作,其“重精神,轻物质”的观念深刻揭示了战时英国人的精神危机,更充分体现了作者非凡的创新能力及独特的审美意识。

关键词:伍尔夫;意识流创作;文学观念英国文学历史上,以伍尔夫为代表的意识流创作彻底颠覆了传统小说的写作手法,标志着英国文学的又一个高峰。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墙上的斑点》的结构与写作方式,结合伍尔夫的创作理念,简要评析其意识流写作。

瑞士心理学家罗夏提出了观察人潜意识的“墨渍测试”。

①只要被试者面对墨渍图画,忘掉一切外部压力,凭直觉讲出他所观察到的东西,便能透露出他的潜意识和人格基本特征。

这种理论与《墙上的斑点》在文化范畴上不谋而合。

从形式上看,小说意识流的结构特征也十分明显。

作品以墙上的斑点作为现实主干,不断由主干泛漾到非现实的意识中去,又不断回到现实,如此循环反复,彰显了意识飘逸流漾的本质特征。

伍尔夫认为,外在的事实不重要,重要的是人的意识和感觉。

在文学观念上,伍尔夫比较关注怎样了解生活的真实和怎样使文学具有灵性的问题。

她控诉现实主义作家编织情节,歪曲了生活的一般性质,好像生活的发展方式与情节如出一辙,把生活变成了虚假的东西;同时批判他们只注重生活的外壳,抓不住现实的基本精神。

她在剑桥大学一篇题为《贝内特先生和布朗太太》的著名演讲中指出,传统小说家“制造工具,订立了章法”,但是,“对于我们来说,这些章法无疑是毁灭,这些工具也等于是死亡。

”她说:“这是因为他们不关心精神,只关心躯壳……他们描写不重要的东西,花了大量的技巧和功夫来使琐碎和短暂的东西看上去像是真实和永久的。

”②从这可以看出,伍尔夫强调生活与人的意识都具有与确定秩序不相容的多样性,小说的职能就是要超越具体现象去把握生活的基本精神,文学应尽可能挖掘和开发心灵的奥秘。

《墙上的斑点》中,精神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区别非常明显。

《墙上的斑点》的主题意蕴与教学方法

《墙上的斑点》的主题意蕴与教学方法

《墙上的斑点》的主题意蕴与教学方法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刘洪涛人教社新版高中语文教材收入英国现代作家伍尔夫的短篇小说《墙上的斑点》,是颇有见识的。

这篇小说长短适度,文体典型,信息密集,是一篇难得的语文佳作。

惟教材中设计的练习题侧重引导学生掌握一般意识流小说的技巧,教参中对此作品的分析介绍也选取这一角度,《中学语文教学》杂志2002年9期刊登的《〈墙上的斑点〉解析与教学》一文同样遵循教材教参的思路,我认为这有失偏颇。

伍尔夫绝不是为意识流而意识流的,她有深邃的思想寄托,因此理解这篇小说的重点应该是主题意蕴,这是“纲”,“纲”举才能“目”张。

在此,我尝试分析小说的主题意蕴,并就教学方法谈几点看法。

一《墙上的斑点》的大意是一个管家身份的女子在冬日的炉火旁闲坐,看到墙上有一个小斑点。

她在猜测这个小斑点是什么,思绪也由这个斑点牵引着神游八极,浮想联翩。

后来有个男子进到房间中来,把现实生活也带了进来。

他看到墙上的那个斑点,惊讶怎么有一只蜗牛在墙上。

叙述人这才弄清楚那斑点是蜗牛。

一切幻想都消失了,小说到此结束。

小说的主旨是什么?伍尔夫想表达什么意思?从表面上来看,小说的含义似乎难以捉摸,想想似乎很无聊,叙述人明明可以起身去看看墙上的斑点到底是什么,但仍在那里想入非非,不肯动一动。

叙述人神思飘渺,不着边际。

小说有意义吗?回答是肯定的。

它的意义就在于叙述人的意识流中。

具体讲,在叙述人的思绪中呈现出两条大致平行且对立的线索。

第一条线索围绕着客观世界展开。

这个世界包括原先的房客、打断叙述人思绪的男子、莎士比亚、伦敦星期日的午餐、散步和聚会、桌布、衣服时尚、说话的方式、泰晤士报的社论、内阁大臣、上校带着队伍考古、与牧师通信、惠特克尊卑序列表等。

这个现实的世界代表着秩序、规则、理性、知识、概括。

小说中的叙述人想到:“每件事情都有一定的规矩。

在那个特定的时期,桌布的规矩就是一定要用花毯做成,上面印着黄色的小方格子,就像你在照片里看见的皇宫走廊里铺的地毯那样。

从_墙上的斑点_看意识流小说的结构美学特征

从_墙上的斑点_看意识流小说的结构美学特征

文章编号:1671-5977(2008)02-0043-06从《墙上的斑点》看意识流小说的结构美学特征收稿日期:2008204210作者简介:谌晓明(19712),男,湖北随州人,上海交通大学成教学院讲师,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谌晓明(上海交通大学 成教学院,上海 200030) 摘 要:意识流小说以其细致入微的叙述手法和独特的人物刻画而傲立现代主义文坛,而它结构安排上的“随物赋形、寓形于物”的能力也进一步增强了其美学意义。

以伍尔夫的《墙上的斑点》为例,分析了意识流小说在文理结构、“重要的瞬间”、象征性意象和音乐相似性方面的审美特性,从结构美学的角度验证了伍尔夫的艺术审美观。

关键词:意识流小说;结构美学;重要的瞬间;象征性意象中图分类号:I561.45 文献标识码:A 引言文学不仅美在其文采华丽、意蕴丰厚,也在于结构安排上精巧细致、相得益彰。

孔子的“言之无文,行而不远”[1]与刘勰的“言以文远,诚哉斯验”从正反两面强调了文采的重要性;刘勰还从结构美学的角度阐释了立文之道:即形文(五色的渲染)、声文(五音的运用)与情文(五情的抒发)[2]。

他的论述十分精辟,这里的“形”与“声”合称为“采”,属于文学中的“形式”,而“情”则为“内容”,情采合一,即达到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

对于结构美,清代文论家张竹坡有精辟的比喻:“做文如盖造房屋,要使梁柱笋眼,都合得无一缝可见;而读人的文字,却要如拆房屋,使某梁某柱的笋,皆一一散开在我眼中也。

”[3]意识流小说家们与建筑师一样,在小说创作中也十分重视其艺术的结构美。

他们从幽微的个人体验入手,放眼广博的人世,用独特的小说外形定格鲜活的生活。

这种“随物赋形、寓形于物”的工夫,就是我们所理解的小说结构。

乔伊斯从中世纪意大利经院哲学家阿奎纳(1225~1274)的论述中获得灵感,在小说创作中践行其“完整、和谐、辐射”的美学思想。

[4]在他看来,“艺术是出于某种美学的目的对可感觉的或可理解的事物的人工处理。

外国文学鉴赏《墙上的斑点》

外国文学鉴赏《墙上的斑点》
通过对斑点的解读和思考,引发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考和探讨。
自我认知
通过对斑点的自由联想和内心独白,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主 人公的内心世界和思想动态。
社会批判
通过对斑点意义的探讨,隐喻性地批判了社会现实和人性问题,呼 吁人们关注和思考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
03
人物形象分析
主要人物形象
主人公
小说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典型的英国中 产阶级男性,他通过墙上的斑点这一 意象,展开了一场关于生命、自由和 意义的思考。
结构特点
01
开放式结构
小说的结构非常开放,以墙上的斑点为起点,不断引出新的思考和回忆,
没有明确的结局或结论,使得作品具有很大的解读空间。
02 03
片段式叙述
小说由许多片段组成,每个片段都独立成章,但相互之间又有机地联系 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这种结构特点使得小说的叙述更加灵 活多变。
反复和循环
配角
小说中的配角包括主人公的朋友、家 人等,他们的存在丰富了故事情节, 也为主人公的思考提供了不同的视角。
人物塑造手法
01
心理描写
作者通过主人公的内心独白和心 理活动,展现了人物复杂的内心 世界和思想感情。
语言描写
02
03
行为描写
作者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和对话, 展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思想观 念。
作者通过描写人物的行为和动作, 展现了人物的生活态度和处事方 式。
生命意义
通过对斑点意义的探讨, 引发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 探索。源自主题表现手法意识流手法
通过主人公的内心独白和自由联想,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思 想动态。
象征手法
通过墙上的斑点这一象征,暗示了更深层次的主题和意义。

《墙上的斑点》解析与教学建议

《墙上的斑点》解析与教学建议

《墙上的斑点》解析与教学建议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李春颖进入了新的世纪,中学语文教材也终于有了新的面貌。

新版高中语文教材编选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西方现代文学作品,是非常有利于培养中学生文学鉴赏力的举措。

这些作品的入选,可以让中学生通过对具体文本的阅读体验到小说艺术的多样性,以便较全面地认识世界文学的丰富多彩,从而使学生摆脱对小说叙事的单一审美认识,不会再把传统小说的叙事模式——情节模式当做小说的惟一形态,而是去重新认识小说叙事艺术的美感。

本文试图通过对《墙上的斑点》的解析,来认知“意识流小说”这一样式。

一、关于意识流小说《墙上的斑点》是早期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品之一。

“意识流小说”是20世纪世界文坛上一个重要的创作流派。

“意识流”作为一种文学表现手法或表达技巧,20世纪20年代起,被广泛地运用于小说、诗歌、戏剧等创作中,并得到了很大发展,尤其在小说创作领域的成就最为突出,形成了一个独立的意识流小说流派。

“意识流”这个名称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1842—1910)提出来的。

他在1884年发表的论文《论内省心理学所忽略的几个问题》中首次使用“意识流”这一概念,随后在1890年的《心理学原理》一书中,又多次使用这一词语,并对其作了进一步阐释。

他在书中指出:“意识在它自己看来并非是许多截成一段一段的碎片。

乍看起来,似乎可以用‘链条’或‘系列’之类字眼来描述它,其实,这是不恰当的。

意识并不是一节一节地拼起来的。

用‘河’或者‘流’这样的比喻来描述它才说得上是恰如其分。

此后再谈到它的时候,我们就称它为思维流、意识流或主观生活之流吧。

”①他认为,人类的思维活动是一种斩不断的“流”,而不是片段的衔接,因此称之为“意识流”;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事物是不存在的,每个人所谓的事物只是他自己从“意识流”中任意划分出来的片段。

这一观点为小说家进行意识流小说的创作奠定了理论基础。

理论界还认为,关于“意识流”理论的形成,法国哲学家亨利·柏格森(1859—1941)提出的“心理时间”论和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1939)的“无意识结构”和梦的理论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浅谈《墙上的斑点》的意蕴

浅谈《墙上的斑点》的意蕴

浅谈《墙上的斑点》的意蕴模糊理论自1965年产生以来便逐渐被运用于文学理论与批评,解释文学中长期而广泛存在的思维与语言的模糊现象,有其独到之处。

无论是与中国文学中的风骨、神韵、格调、境界、意象、意境诸说,还是与西方现代文论中的象征、表现、无意识、非理性、语义学等等都存在理论精神上的相通契合之处。

而用它来审视先于它产生并风靡西方的意识流小说,也会在新的高度得到新的沟通、整合。

意识流小说是20世纪初期兴起于西方,以表现人的意识流动、展示恍惚迷离的内心世界为主的小说,它以象征、暗示、内心独白、自由联想等意识流的创作方法为主要特征。

由于它重在精神流动的形象描述,因此展现出思维的模糊变异和语言表达上的模糊多义性。

下面以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课本《外国小说欣赏》中的《墙上的斑点》为例子,谈谈意识流小说教学中怎样运用模糊理论来指导学生的多义性解读与创造性解读。

《墙上的斑点》描写的是主人公由墙上的一个斑点而引发的一连串漫无边际的遐想。

我们可以根据文章的特点分层次地进行模糊解读。

一、利用模糊效应,开创审美境界模糊效应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读者可以通过它多义性创造性地拓掘文本的整体世界。

这类似于传统语文教育的主题分析,但由于读者也是积极的创作者,因此我们不能局限于作者的意图或文本本身所表达的中心,而应将这种审美行为指向更丰富的关联性。

鉴于此,将它称为意蕴观照更为稳妥,而这正是模糊性的表现。

《墙上的斑点》是无法用一般意义上的“主题”来分析的,因为它只是描述人思维的自由流动,反映所谓的“内心真实”,在逻辑思考之上更多的是形象的跳跃以及生命的玄思妙想,而绝没有什么事先设好的主题圈子要钻进去。

所以我们必须运用我们理性的模糊恰如其分地处理这感性的模糊。

既然无法用简单的抓思想核心的方法,那么将其思想碎片就其原貌进行观照,并在其澄明以后相互串联寻找其思想特征,就应是符合意识流动规律并且进行有效的方法了。

细读原文可以发现许多模糊的哲理性的论述,而且具有一致的理性倾向。

解析伍尔夫的《墙上的斑点》

解析伍尔夫的《墙上的斑点》

解析伍尔夫的《墙上的斑点》作者:马丽来源:《文学教育》2008年第10期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1882-1941)是英国著名的现代主义女作家和文学批评家,意识流小说的杰出代表。

在其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九部长篇小说,若干短篇小说,以及大量的文艺随笔、书信和日记。

作品种类多样,涉及内容广泛,其中较为著名的有《达罗卫夫人》、《到灯塔去》、《海浪》和《一间自己的屋子》。

伍尔夫是女权主义的先驱人物,所以妇女问题是她作品中常见的主题。

但在其小说中,除这一主题外,还充满了不断的形式探索和实验,努力将其对生命的意义、生与死、和谐与混乱的种种思考与多样的形式表达融为一体。

伍尔夫一生致力于文学的改革和创新,形成了自己的创作理论。

本文通过分析其经典作品《墙上的斑点》,以期对她小说中所表现的人生观和生活本质的认识有更深层的理解。

《墙上的斑点》(The Mark on the Wall,1917)是伍尔夫摒弃传统写作规范,采用意识流手法的实验之作,历来被视为意识流短篇的典范之作。

它集中展示了伍尔夫所开拓的新的创作方式和艺术风格。

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了“我”看见火红的炭块而思绪联翩,并把注意力转到墙上的一个斑点所引起的回忆与遐想,凌乱的思绪竟然“一哄而上”。

“我”想到了人生的无常,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以及无处不在的等级体制。

作者的思绪时而飘向远古,时而回到现在,从古代的希腊人到莎士比亚,从植物学到大主教……海阔天空,漫无际涯。

想到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在他人的想象中创造着自己。

接着想到人们在儿童时期就接受了人人都必须遵循正统的观念,“每件事都有一定的规矩”,而“我”却对这些“规矩”表示怀疑。

最终这些思绪突然被喧哗打断,从旁人的话里得知:墙上的斑点原来是一只蜗牛。

小说随之嘎然而止,让人读来意犹未尽,浮想联翩。

小说中只有主人公的意识在活动,至于传统小说中的环境,主人公的身份、社会特征、个性爱好统统不着一字。

《墙上的斑点》_墙上的斑点,原文及赏析

《墙上的斑点》_墙上的斑点,原文及赏析

《墙上的斑点》_墙上的斑点,原文及赏析一、课文悟读1941年3月28日,一位年届59岁,拥有高贵典雅气质的贵族妇女,在她的上衣口袋里装满鹅卵石,然后毫无留恋地走进了英国罗德梅尔附近萨塞克斯乡间住处旁的乌斯河,慢慢地沉人了水的深处,沉人生命黑暗而神秘的本原。

她活着时,为世人创造了一部部不朽的著作,即使死也要让一条原本寻常的河流从此名扬天下。

她就是被誉为现代小说高贵的女祭司,意识流文学的创始人,伟大的女权主义者弗吉尼亚·伍尔夫。

《墙上的斑点》是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之作,坦率地讲,在我第一次接触到这篇小说的时候,我读得非常艰难,而且硬着头皮读了三遍以后,最终却只能以痴人说梦、不知所云来概括,而且也正是从它开始,我害怕阅读意识流作品,包括法国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英国乔伊斯的《尤里西斯》和美国福克纳的《喧嚣与愤怒》等这些大学生必读的意识流经典名著。

但是,在经历了多年的教学生涯后,当我再一次细读这部作品时,我却有了一种异样的感觉,或者说获得了某种感受与启迪,又或者说与这部作品产生了共鸣。

全篇没有故事,没有情节,没有场面,没有冲突,没有时间、地点、场面等的介绍,甚至没有人物——只有一个在自我世界里自由驰骋的“我”,而且你都看不出这个“我”的性别,“我”(或者她)几乎与外部世界切断了一切联系。

根据我们传统的分析法来判断,这个“我”其实也算不得人物,最多起到线索的作用,是这个“我”将看似毫不关联的意象组合成块;此外,在小说的结尾还出现了“一个人”,只说了一句话,我们同样也不可能以传统的小说人物形象来框定他。

小说中我们所能看到的只是绵绵不绝的思绪,是跳跃性很大的联想,是从生命的深潭里泛起的涟漪。

总之,作为小说,它全然没有我们通常所说的小说要素,我们对它的性质大约也只能作这样的界定:反小说的小说,用流行的术语表示就是意识流小说。

由此,我们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墙上的斑点》只有思绪的飞扬、思维的流动,却也能称之为小说,因为它要捕捉的正是人们的潜意识,要向读者客观地呈现那一刻自己意识流动的过程。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_墙上的斑点_的现代主义美学蕴涵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_墙上的斑点_的现代主义美学蕴涵

第20卷第7期长春大学学报Vol.20No.72010年7月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July 2010收稿日期:2010-04-08作者简介:杨晨(1987-),男,山东定陶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英美生态文学研究。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墙上的斑点》的现代主义美学蕴涵杨晨(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200444)摘要:作为英美意识流小说的一位杰出代表,弗吉尼亚·伍尔夫一生致力于小说的改革和艺术的创新,追求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并且成功地将意识流技巧运用于现代小说。

《墙上的斑点》就是她最早发表的意识流短篇小说,正如“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它其中所展现的现代主义时空观念、现代主义叙事技巧和现代主义阐释空间使我们对现代主义美学特征有了更透彻的理解,也更加感受到了现代主义小说世界的魅力。

关键词:弗吉尼亚·伍尔夫;《墙上的斑点》;现代主义美学中图分类号:I561.07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3907(2010)07-0073-03黑格尔曾在《美学》中谈到小说,认为“关于现代民族生活和社会生活,在史诗领域有最广阔天地的要算长短程度不同的各种小说。

”[1]他肯定了现实主义小说给我们带来了美感,面对其中展现的社会现实和生活原貌,我们或似曾相识,或感同身受,或沉浸其中,仿佛与作品共相守、共依存、共命运。

然则,西方二三十年代流行的“意识流小说”则在“一战”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由此拉开文学由现实主义向现代主义转向的大幕。

与詹姆斯·乔伊斯和威廉·福克纳并称为“意识流小说三杰”的弗吉尼亚·伍尔夫终生致力于小说形式和技巧的探索上。

《墙上的斑点》是她于1917年发表的第一篇意识流小说,短小精悍,正如鲁迅所言,优秀的短篇小说“只顷刻间,仍可借一斑略知全豹,以一目尽传精神”[2],短短三千言的《墙上的斑点》就能让我们一窥现代主义小说的全貌,把握现代主义小说的美学特点———现代主义时空观念,现代主义叙事技巧,现代主义阐释空间———可谓是一叶落而知秋,微尘中见大千,刹那间而显始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己所处 的具体 方位 , 大 约是 在今 年 一月 中旬 , “ 我抬 起 来 头 来 , 一 次 看 见 了墙 上 的 那 个 斑 点 ” 2 第 J ,
本原 存在 , 成为 他七 日创造 的开始 。古典 主 义文学 、 中世 纪文学 和文 艺复兴 时期 文学 中 的时 空观仍 然 比 较含 混 , 为 “ 间是 物 理 的 、 维 的 , 时性 不 可 认 时 一 共
收 稿 日期 :00— 4— 8 2 1 0 0
在《 墙上的斑点》 一文中, 外部静止的斑点和人 物 的不 动状 态更加 与 内心 的意 识流动 形成 了鲜 明对 比。文章开头点明主人公看到斑点的具体时间和自
是 真实 和 自然 的 , 与 意识 融 为 一体 。一 直 富 有革 它 新 思想 的弗吉 尼亚 ・ 尔夫 深 受 这种 思 潮 的影 响 , 伍
积极 响应 , 不懈 实验 , 抛弃 物理 时空 , 抱心理 时空 。 拥
说形 式 和 技 巧 的 探 索 上 。《 上 的斑 点 》是 她 于 墙
杨 晨
( 上海 大学 外 国语 学 院 , 海 20 4 ) 上 0 44

要: 作为英 美意识流小说 的一位 杰出代表 , 弗吉尼 亚 ・ 尔夫一 生致 力于小说 的改革和 艺术 的创新 , 伍 追求表现
人物的精神世界 , 并且成功地将 意识 流技巧运 用于现代 小说 。《 墙上的斑 点》 就是她 最早发表 的意识流短篇 小说 , 正如“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 它其 中所展现的现代主义时空观念 、 代主 义叙 事技 巧和现代主 义阐释空 间使 我们对 。 现
现 代 主 义 美 学特 征 有 了更 透 彻 的 理 解 , 更加 感 受 到 了现 代 主 义 小 说世 界 的 魅 力 。 也
关键词 : 弗吉尼亚 ・ 尔夫; 墙上的斑点》 现代 主义关学 伍 《 ;
中 图分 类 号 : 6 . 7 I 10 4 5 文 献 标 志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9— 9 7 2 1 )7—07 o 10 30 (00 0 0 3一 3
然 则 , 方 二 三 十 年 代 流 行 的 “ 识 流 小 说 ” 在 意 则


能存 在 ”3。及 至 现 实 主义 作 家 的 作 品 , 们 注 重 l j 他 表现 理性 的 时空 观 , 为 “ 表 时 间 和地 域 空 间 始 认 钟 终是 主宰作 品框 架 、 支配 故 事情 节 的统 治力 量 ” 。

战” 的大背景 下应 运而 生 , 由此拉 开 文学 由现实
主义 向现 代主 义转 向的大幕 。
种刻 板 、 械和人 为 的时间观 念 , 心理 时间才 机 只有
与詹姆 斯 ・ 乔伊 斯 和威 廉 ・ 克 纳并 称 为 “ 福 意
识 流小说 三杰 ” 的弗 吉 尼亚 ・ 伍尔 夫终 生 致 力 于小
11 9 7年发 表 的第 一 篇 意 识 流 小说 , 小 精 悍 , 如 短 正 鲁迅所 言 , 秀 的短篇 小 说 “ 顷刻 间 , 可借 一 斑 优 只 仍 略知 全豹 , 以一 目尽 传 精 神 ”2, 短 三千 言 的 《 l 短 J 墙
《 上 的斑点 》 开 意识 流小 说 心 理 时 空描 写 之 滥 墙 则
1 从 物 理 时 空到 心 理 时 空 : 代 主 义 时 空观 现 念
作 为一种先 在 , 间 和 空 间一 直都 是 人 类 冥思 时
多现 代主义 作家影 响颇 大 。
苦想 的问题 。追 溯 英 国文 学 发 展 的源 流 , 在 《 早 创 世 纪》 , 间 和 空 间 就 已经作 为上 帝 心 中 的一 种 中 时
念, 现代 主 义叙事技 巧 , 代 主义 阐释空 间— —可 谓 现
是一 叶落而 知秋 , 尘 中见大干 , 微 刹那 间而 显始终 。
憬在 未来 , 回忆 、 真实 和想象 相互交 叉 , 互渗透 , 相 相 互辉 映 , 分难解 , 却 围绕 着 统一 的结构 以至 “ 难 但 形
散而 神不散 ” 即 “ 理 时 间 ” 构 。这 种 以一 个 支 , 心 结 点为 轴心 向 四周 辐射 的结 构 为伍 尔 夫所 独 创 , 许 对
觞, 为现代 主 义作家所 瞩 目。
作者 在《 上 的斑 点 》 墙 一文 中 似 乎有 意 打 破 时
空关 系 , 读者 或徜 徉 在 过 去 , 品味 在 当下 , 憧 使 或 或
上 的斑 点》 能 让 我 们 一 窥 现 代 主 义 小 说 的 全 貌 , 就 把握现 代 主义小说 的美学 特点— — 现代主 义时空 观
黑 格尔 曾在 《 学 》中谈 到小 说 , 为 “ 于 现 美 认 关 代 民族 生活 和社会 生 活 , 在史 诗 领 域 有最 广 阔天 地 的要 算 长 短 程 度不 同 的各 种 小说 。 … 他 肯 定 了 现 ” 实主义 小说 给我们 带 来 了美 感 , 对 其 中展 现 的社 面 会现实 和生活原 貌 , 们 或 似 曾相 识 , 感 同身受 , 我 或 或沉 浸 其 中 , 佛 与 作 品 共 相 守 、 依 存 、 命 运 。 仿 共 共
第2 O卷
第 7期






Vo. O No 7 12 .
21 0 0年 7月
J RNAL O HANG OU FC CHUN UN VE I Y I RS T
J l 0 0 uy2 1

叶 落 而 知 天 下 秋
《 上 的斑 点》 墙 的现 代 主义 美学 蕴 涵
虽然 现实 主义文学 不乏 皇皇 巨著 , 随着 时代进 步 , 但
其传 统僵硬 的 时空观 难 以满 足现 代 社会 的需要 , 遂 成 了现代 主义小说 发展 的桎梏 。 历 史行进 到 2 0世纪初 , 觉主义 者柏格 森就认 直 为, 由过去 、 在 和将 来一 条直 线表示 的钟 表时间是 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