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同步练习(含答案)

合集下载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同步指导》参考答案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同步指导》参考答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同步指导训练与检测》参考答案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第一单元微小世界1-1放大镜科学概念:1.放大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边缘较薄。

一、填空。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

放大镜被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边缘薄)。

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的器皿(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4.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有(移动放大镜)和(移动被观察的物体)。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大小)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放大镜的(凸度越大,放大倍数也越大)。

5.人类最早使用的凸透镜就是用(透明水晶)琢磨而成。

在13世纪,英国一位主教格罗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培根)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二、判断。

1.放大镜是牛顿发明的。

(×)2.放大镜是一种中间凹、四周凸的玻璃制品。

(×)3.放大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让我们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4.科学家用放大镜观察细胞。

(×)5.眼镜是英国人培根发明的。

(√)三、选择。

1.凸透镜是( A )并且透明的镜片。

A.中间厚边缘薄B.中间薄边缘厚C.一样厚2.下列物体中,运用到放大镜的是( C )。

A.穿衣镜B.天平C.眼镜3用放大镜观察电视机屏幕,发现它们由许多( B )构成。

A.圆片B.小点C.方块4.放大镜发明了( A )年。

A.1000 多B.100多C.不确定5.最早使用的透镜是用( C )磨成。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宇宙第7课时在星空中(二)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宇宙第7课时在星空中(二)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教科版⼩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宇宙第7课时在星空中(⼆)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教科版⼩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宇宙第7课时在星空中(⼆)⼀、填空题1.________是观察星座的好季节,天空中有许多亮星。

其中有三颗亮星构成了⼀个巨⼤的三⾓形,⼈们称之为夏季⼤三⾓。

这三颗星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夏季的夜晚,我们还可以看到⼀条乳A⾊的“银河”横贯天空。

在“银河的东“岸”有⼀颗明亮的星星,叫做________.在“银河”的西“岸”,与它隔河相望的有⼀颗特别显眼的亮星,叫做________.3.在南部天空有⼀颗红巨星,属于________座。

⼆、判断题。

4.在夏季,我们看不到北极星。

5.银河是把⽜郎星与织⼥星隔开的⼀条闪亮的光带。

6.浙江⼀年四季都能看到银河。

7.活动观星图的活动底盘是⼀张全天星座图,可以⽤来观察四季不同的星座。

8.在夜晚观星时,要将活动观星图放在桌上观察。

三、选择题9.与如图故事有关的两颗星是( )。

A. 织⼥星和⽜郎星B. 天狼星和北极星C. ⾓宿⼀和轩辕⼗四D. 北河三和南河三10.星座的主要标志是( )。

A. 含有神话故事B. 星星发光的明暗C. 亮星构成的图形D. 星星的多少11.制作活动观星图的过程中,有⼀个很重要的步骤:把活动星图第⼀⾯“按学校所在纬度的部分”剪去。

想⼀想,剪去这⼀部分是为了( )。

A. 留下的“窗⼝”可以查到当地某时的星图B. 剪去当地不可能观测到的星图C. 便于把活动星图的第⼀⾯钉在第⼆⾯上12.如图中的⽜郎星和织⼥星分别位于( )。

A. ⼤熊座和天鹅座B. 天鹰座和天琴座C. 仙后座和⼩熊座D. 猎户座和天琴座13.写出下列星座的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14.读下⾯的星图,并回答问题。

(1)图中外⾯的椭圆“窗⼝”是 .(2)A,B,C,D四个⽅位分别是: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3)“窗⼝”中的星空随着时间的变化是________.答案解析部分⼀、填空题1.【答案】夏季;天津四;织⼥星;⽜郎星【解析】【解答】夏季天空中有许多亮星,其中的三颗亮星天津四属于天鹅座,织⼥星属于天琴座和⽜郎星属于天鹰座构成了⼀个巨⼤的三⾓形,⼈们称之为夏季⼤三⾓.【分析】牢记夏季⼤三⾓是天津四、织⼥星以及⽜郎星。

六年级下册科学试题 1.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教科版(含解析)

六年级下册科学试题 1.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教科版(含解析)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1.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一、选择题1.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和观察蜗牛爬行用到的工具分别是( )。

A. 显微镜、放大镜B. 放大镜、放大镜C. 显微镜、显微镜D. 放大镜、显微镜2.下面四幅图是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的基本过程,正确的顺序是( )。

A. ①③④②B. ②④①③C. ②③①④D. ③④②①3.使用显微镜时的正确步骤是( )。

①调节准焦螺旋和光线,看清标本.②把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

③将显微镜向着光摆在平坦的桌面上。

④慢慢移动载玻片,观察标本。

⑤调节反光镜,能从目镜内看到一个亮的光圈。

A. ③⑤②①④B. ③②⑤④①C. ③②④⑤①D. ③⑤④①②4.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玻片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 )。

A. 相同B. 相反C. 无关5.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的人是()。

A. 罗伯特•胡克B. 列文虎克C. 贝克兰6.如果老师要求你用显微镜观察洋葱的细胞,你应该取( )做成玻片。

A. 洋葱叶B. 洋葱根C. 洋葱表皮D. 任意部位7.看图回答问题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洋葱表皮细胞中的小黑点是( )。

A. 细胞核B. 细胞膜C. 液泡D. 细胞质8.()的发明使人们能够观察到非常小的物体及像生物细胞那样的精细结构。

A.放大镜B.望远镜C.显微镜二、填空题9.在显微镜下观察物体,对观察材料有特殊的要求,显微镜下观察的物体必须制成________,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它的精细结构。

10.分别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仔细观察洋葱表皮,用________观察时看到的细节更多,看得更清楚。

11.请在下图中填出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

12.下面是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的实验过程,请选择恰当的实验材料填空。

盖玻片镊子小刀滴管碘酒吸水纸清水载玻片第一步:先用________把洋葱切开。

第二步:在一块干净的载玻片的中央用________滴一滴________。

第三步:用刀片在洋葱内表皮划一个“#”字,用________轻轻撕取中间表皮。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配套练习答案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配套练习答案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配套练习答案1-1、放大镜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1、放大镜就是一种常用的观察工具,也叫凸透镜。

2、用放大镜可以瞧到很多肉眼瞧不到的细节。

3、哪些工作要经常用到放大镜?用放大镜做什么工作?(网状图)二、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1、正确的使用方法:⑴眼、物不动而镜动。

⑵眼、镜不动而物动。

2、放大镜下的新发现:⑴书上的图像就是由彩色点组成的。

⑵电视机与显示器上的图像就是由红、绿、蓝的色点组成。

⑶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

三、放大镜的特点。

1、特点:透明;中间厚,周围薄。

2、名词:直径、凸度、焦点、焦距、放大倍数、视野3、几个数量之间的关系:4、什么样的放大镜放大倍数大?(中间越厚,周围越薄;透明球体的放大倍数最大。

)⑴放大倍数=明视距离/焦距⑵怎样测量:a测焦距 b比较放大前后的字数 c 比较放大的格数 d 比凸度⑶还有哪些物体有类似的作用?1-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一、放大镜下昆虫奇特的身体构造。

1、昆虫的耳朵:蟋蟀的“耳朵”在足内侧,蝉的在腹部,雄蚊、蚂蚁的在触角上、蟑螂的在尾须上。

2、昆虫的眼睛:分为单眼与复眼,复眼就是由一个个小眼组成,不同昆虫小眼的个数不同。

每个小眼都只能瞧到物体的一部分,有复眼的昆虫瞧到的就是一个物体的拼图。

昆虫的视力有限,但对移动的物体反应十分敏感。

3、昆虫的触角:蝴蝶的棒状,蟋蟀的丝状,蚕蛾的羽状,天牛的鞭状。

不同昆虫触角的形状不同(会画蝴蝶、蚕蛾、蝗虫、天牛的触角);昆虫触角的形状与着生点不同就是鉴别昆虫种类的重要特征;昆虫依靠触角分辨气味,嗅觉比人的鼻子还要敏锐。

昆虫触角的作用:感触物体,分辨气味,平衡身体。

4、昆虫的翅膀:布满彩色的小鳞片,小鳞片由许多扁平的细毛组成。

5、昆虫的口器:咀嚼式,蜻蜓、蝗虫;刺吸式,蚊子、牛虻;舐吸式,苍蝇;虹吸式,蝶与蛾;嚼吸式,蜜蜂。

6、昆虫的足:步行足,蟑螂;跳跃足,蝗虫;游泳足,龙虱;挖掘足,蝼蛄;携粉足,蜜蜂。

二、蚜虫与它的天敌——草蛉1、会画蚜虫与草蛉。

(完整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2.7控制铁生锈的速度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完整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2.7控制铁生锈的速度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 2.7控制铁生锈的速度一、选择题(共12题;共24分)1.如图所示,在烧杯中放入一枚铁钉,使其一半在液面以上,一半在液面以下,然后置于空气中,则铁钉最容易生锈的部位是( )。

A. 液面下的部分B. 空气中的部分C. 液面和空气交界处的部分D. 以上都一样2.在车、船的表面刷油漆的目的是( )。

A. 防止钢铁生锈且美观B. 增大硬度,防止撞坏C. 增大厚度,防止磨损D. 减少的光辐射的热量3.铁制菜刀在下列情况下发生锈斑的程度由重到轻是( )。

①切酸菜后放置②切完菜后洗净擦干③切完菜后用水冲洗④切完菜后洗净擦干,再抹一点花生油A. ①②③④B. ④①②③C. ④③①②D. ①③②④4.在下列各种环境中,铁管道被锈蚀速度最慢的是( )。

A. 沼泽地中B. 空气中C. 河流附近的酸性地中D. 干燥、有黏性、透气性差的土中5.下列哪个地方的房屋铁窗容易生锈?()A. 干燥的沙漠B. 潮湿的热带海边C. 干燥的高原 C.干燥的平原6.铁钉在有腐蚀条件的情况下容易生锈,( )不能防止和减缓铁生锈。

A. 刷油漆B. 抹油C. 放入盐水中7.在下列环境中地下铁管道被腐蚀最慢的是()。

A. 沼泽地中B. 含较多沙粒、潮湿透气的土中C. 河流附近酸性土中D. 干燥、透气性差的土中8.下列方法不可以有效地防止铁器生锈的是( )。

A. 涂上油漆B. 放在干燥处C. 一半放人水中D. 完全放入食用油中9.如图所示的铁钉生锈最严重的是( )。

A. 干燥空气中的铁钉B. 水中的铁钉C. 一半浸在水中的铁钉D. 食盐水中的铁钉10.影响铁生锈的因素()。

A. 只是空气B. 只是水C. 是水和空气的共同作用D. 只是金属内部结构11.铁生锈是()变化。

A. 化学B. 物理C. 特殊变化D. 无变化12.在脸盆等铁制品表面烧制陶瓷的目的是()。

A. 增大硬度防止撞坏B. 增大厚度防止磨损C. 防止铁生锈且美观D. 美观和杀菌杀毒二、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3.铁生锈较慢,所以我们不必担心其产生的危害。

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试题 3.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同步练习(含答案)教科版

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试题  3.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同步练习(含答案)教科版

六年级下册科学3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同步练习(含答案)教科版一、填空题1.含淀粉的物质遇到碘酒变_______,含淀粉的物质有________。

(举例一个)。

2.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写出两种淀粉含量较多的食物:(________)、(________)。

3.我们每天吃的食物只有经过(______)变化,才能变成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4.米饭中有一种叫(______)的东西,在我们的咀嚼过程中发生了变化,变得有甜味了。

5.淀粉是一种(______)的粉末状固体物质,是植物体内贮存的养分。

6.碘酒是一种(______)的液体,一般可用于皮肤的消毒。

7.长时间咀嚼米饭能感觉到有甜味是因为米饭中含有(______),这种物质和唾液会发生(______)反应。

二、选择题8.古代用米汤写密信。

再用碘酒来涂抹显字,其实是利用了淀粉遇到碘酒变成()的反应原理。

A.黑B.蓝C.紫D.黄9.我们在课堂上用碘酒检验下列食品时,能使碘酒变成蓝黑的是()A.土豆B.菠菜C.番茄10.与碘酒相遇能出现蓝黑物质的是()。

A.蛋白质B.脂肪C.淀粉11.我们发现碘酒滴落到()上时,会出现蓝黑。

A.食盐B.白糖C.土豆片12.下面都含有淀粉的一组是()。

A.萝卜、马铃薯、苹果B.马铃薯、米饭、菠菜C.馒头、米饭、马铃薯13.下列各种食物或饮料中不含淀粉的是()。

A.米饭B.方便面C.汽水14.米饭在嘴巴中会变甜主要是因为()。

A.米饭本来就甜的B.嘴巴里有糖C.米饭和唾液反应的结果15.下列食物中含有大量淀粉的是()。

A.白萝卜B.红萝卜C.白菜D.米饭16.含淀粉的物质遇碘酒会变()。

A.蓝B.黑C.棕17.在面包上面滴上碘酒会变,这种变的物质是()。

A.仍是面包B.是碘酒C.既不是面包也不是碘酒三、判断题18.米饭、淀粉遇到碘酒,颜发生了变化,这蓝的物质是一种不同与米饭和淀粉的新物质。

(完整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1.8微小的世界和我们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完整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1.8微小的世界和我们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 1.8微小的世界和我们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世界上第一只克隆动物是( )。

A. 克隆牛B. 克隆羊C. 克隆猪2.微生物对人类是( )。

A. 有害的B. 有益的C. 有的有害,有的有益3.下列( )不属于人类探索微小世界成果的领域。

A. 医药B. 食品C. 克隆D. 重工业4.世界上第一架金属架显微镜制造者是()。

A. 罗伯特胡克B. 列文虎克C. 培根5.()发明了眼镜。

A. 格罗斯泰斯特B. 牛顿C. 培根6.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跟镜片的()有关。

A. 凸度B. 材料C. 面积7.下列不属于晶体的是()。

A. 食盐B. 雪花C. 玻璃8.下列仪器中,()适合观察细菌。

A. 显微镜B. 放大镜C. 望远镜二、填空题9.在放大镜和显微镜没有发明以前,人们只能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种感觉器官探知世界。

10.放大镜和显微镜的发明,让我们看到了________和________。

11.随着显微镜的发明和不断改进,科学家陆续发现了许多危害人类的________和________,并从此开始了与它们的斗争。

12.杂交水稻要在水稻花的花蕊上进行,水稻开的花很小,因此寻找雄性不育的野生稻和进行杂交工作都必须使用________和________。

13.排序题将下列观察范围按观察工具发展顺序排列________。

A.蚂蚁的外形B.蚂蚁的细胞结构C.蚂蚁细胞内的分子结构D.蚂蚁触角上的绒毛E.蚂蚁的触角形状我的排列顺序是:三、判断题14.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观察的范围扩大,发现了仅靠肉眼无法发现的自然界的许多秘密。

15.人们通过生物技术,不仅能克隆出牛、羊等动物,还可以生产大量胰岛素,用于治疗糖尿病。

16.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

17.显微镜未发明前人们只能依靠眼睛观察世界。

完整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2.1我们身边的物质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完整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2.1我们身边的物质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 2.1 我们身旁的物质一、填空题(共 5 题;每空 2 分;共 28 分)1.物质老是在不停地________,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有些变化产生了 ________。

2.以以以下图所示,水在不同样条件下会发生三态变化,依据图示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水的状态________(填“变化”或“未变化 "), ________(填“有”或“没有”)生成新物质。

3.观察下边每一项物质的变化,把观察的结果记录下来。

4.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质存在的东西都是________,我们的整个世界都是由________构成的。

5.物质老是在不停地________,世界上没有一种物质是永久不变的。

二、选择题(共 2 题;共 4 分)6.以下变化中,没有产生新物质的是()。

A. 火柴燃烧B. 蜡烛燃烧C. 水结冰7.以下变化中,产生新物质的是()。

C铁.皮做成铁桶A. 玻璃破碎B铁.钉生锈三、判断题(共11 题;每题 2 分;共 44 分)8.有些物质会发生变化,有些物质永久不会变化。

9.空气、水、火、电等也是物质。

10.人也是由物质构成的。

11.水变为水蒸气,它的形态发生变化,但没有产生新物质。

12.把纸折了,它没有产生新物质13.由于我们摸不到空气,因此它不是物质。

14.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没有物体振动就不可以产生声音,因此声音也是由物质构成的。

15.最坚硬的岩石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16.我们身旁的书、橡皮、桌子都是物质。

17.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质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

18.最坚硬的岩石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四、解答题(共 3 题;每题各 8 分;共 24 分)19.简答题说一说,木条燃烧发生的变化与木条折断发生的变化有什么不同样点。

20.木条燃烧发生的变化与木条折断发生的变化有什么同样点和不同样点?21.自然界中岩石会发生哪些变化?答案解析部分一、 <b>填空题(共 5 题;每空 2 分;共 28 分) </b>1.【答案】变化;形状;大小;新的物质【解析】【解答】世界老是在不停地变化。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全册经典练习题(共28课)(附参考答案)(2022新版) - 复件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全册经典练习题(共28课)(附参考答案)(2022新版) - 复件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课堂经典练习题(2022新版)第一单元小小工程师1.了解我们的住房【判断题】1.住房中的承重结构主要是墙体和承重梁。

( )2.住房中的采光结构主要是窗户。

( )3.住房中供电系统可以独立工作。

( )4.供水系统和排水系统是一个系统。

( )5.住房建造完成后需要验收,验收合格后才能交付使用。

( )【选择题】1.住房结构中,可以缺少的是( )。

A.餐桌B.承重C.框架2.住房中( )系统与网络系统没有相互关系。

A.供电B.排水C.电路3.( )不是住房建造的主要过程。

A.选址B.设计C.人住4.下列住房系统中,不存在直接相互作用关系的是( )。

A.供水系统与排水系统B.供电系统与电路系统C.煤气系统与网络系统【材料分析题】阅读下列短文,回答相关问题。

“鸟巢”体育馆是北京的一座标志性建筑,形态如同孕育生命的“巢”,它更像一个摇篮,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

“鸟巢”钢结构总重4.2万吨,最大跨度343米。

建造过程中需要解决抗震、露水、雷击等多方面问题,才能保证工程完美验收。

为我们提供一座安全、可靠的体育场所。

(1)“鸟巢”建造的主要过程有()、()、()、()。

(2)“鸟巢”主体的设计结构是()。

(3)“鸟巢”建造中需要解决露水问题,这个问题与()系统有关。

2.认识工程【判断题】1.工程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设计阶段,在这个阶段需要解决在建造过程中将要遇到的问题。

( )2.限制条件是人为添加的,设计无法完成时可以适当减少限制条件,使设计正常进行。

( )3.技术与工程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

( )4.每一项重大工程完成,都离不开技术的支持。

( )5.埃菲尔铁塔采用的是木质镂空结构。

( )【选择题】1.关于港珠澳大桥,下列说法错误的( )。

A.横跨伶仃洋,连接香港与珠海、澳门B.大桥全长55千米,包含桥、岛、隧C.大桥在修建过程中利用了两座天然岛屿2.工程与技术的关系是( )。

A.技术决定工程B.工程决定技术C.相互影响又相互促进3.工程最重要的阶段是( )。

六年级下册科学试题--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同步练习(含答案)教科版

六年级下册科学试题--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同步练习(含答案)教科版

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同步练习(含答案)教科版一、填空题1.硫酸铜是一种(_______)、(______)的溶液。

2.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常伴随一些现象,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3.打火机打火后,里面的液化气便燃烧变成了无色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在打火机打火后伴随的现象是(______),属于(______)变化。

4.在硫酸铜和铁钉的反应中,铁钉的变化是铁钉的表面有(______)色的物质附着,溶液的变化是颜色慢慢(______);我们的结论是硫酸铜溶液与铁钉反应时发生的变化是(_____)变化,因为(______)。

5.蜡烛燃烧的时候(如图),既有物理变化又会发生化学变化,发生物理变化的现象有(____________);发生化学变化的现象有(____________)。

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有产生气体、(_________)、(_________)、产生沉淀物等。

7.崭新的铁钉是(______)色的,硫酸铜溶液是(______)色透明的液体。

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反应,这个过程中(______)新物质,属于(______)变化。

8.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常见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9.下列现象,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滴水成冰B.米饭变馊C.蜡烛燃烧D.铜钱变绿10.把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能看到()。

A.产生大量气体B.溶液变白色C.铁钉上有物质附着11.将打磨洁净的铁钉三分之一插入到新配制的硫酸铜溶液中,过了几分钟取出铁钉,()。

A.铁钉在溶液中的部分出现了绿色B.铁钉在溶液中的部分出现了紫铜色C.溶液中出现了黄绿色沉淀物12.把铁钉侵入硫酸铜溶液中,不能看到的现象是()。

A.产生大量气泡B.硫酸铜溶液的颜色变浅C.接触硫酸铜溶液的铁钉表面变色D.溶液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逐渐变为红褐色1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4.7美丽的化学变化同步练习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4.7美丽的化学变化同步练习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4.7美丽的化学变化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红烧肉是小明的最爱,以下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有________(多选)。

A.将猪肉切成块状B.锅里加入冰糖,小火熔化C.冰糖烧至呈黄色D.加入水和调料将猪肉烧熟2.下列关于科学研究的说法正确的是()。

A.要仔细观察,善于提出问题B.是科学家的事,我们无法研究C.我们需要做好实验,记录数据,等待老师进行数据分析和归纳结论3.化学变化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利用这种变化可以制造出很多方便人类生活的物品。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利用化学变化,人类制造出塑料袋,它轻便易携带,我们应该多多使用B.化学变化的产物只要能方便我们的生活,就该大力推广C.科学家正在利用化学变化,开发新的清洁能源,为我们创造一个绿色未来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变化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B.二氧化碳是无毒的,所以大量排放也不会造成什么危害C.可以利用化学变化开发新的清洁能源5.下列诗句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C.爆竹声中一岁除,春分送暖入屠苏6.世界万物一直在变化中,以下现象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植物光合作用B.紫甘兰与白醋混合C.酸雨形成D.水沸腾7.下列能让紫甘蓝叶变蓝的物质是()。

A.橙子B.西红柿C.肥皂水D.桃子二、填空题8.化学家常常在实验室里做各种各样的实验,研究物质的_______、_______,并制造新物质。

9.生成新物质时一般伴有___________、发热或改变颜色等现象。

10.物质的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产生种种现象,常见有改变颜色、_____、产生气体、产生_____等。

11.将紫甘蓝汁滴到小苏打溶液中,溶液会变成_______色。

12.世界是由_______构成的。

并且物质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三、综合题13.我揭示的变色花的秘密。

花瓣变红是因为_________。

叶子变绿是因为_________。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单元复习测试题全套(1-4单元)(含答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单元复习测试题全套(1-4单元)(含答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单元复习测试题全套(1-4单元)(含答案)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单元复习测试题全套(1-4单元)(含答案)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期末复习题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_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跟镜片的_______有关,它的特点是透明的,中间______,边缘______。

2、最早使用的透镜就是用透明______琢磨而成。

3、科学研究表明,昆虫的“鼻子”是它的______,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4、人们把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叫做______,如厨房里的食盐、白糖、面碱等。

5、显微镜下可以看到花岗岩中的______、______、______等矿物的晶体。

6、17世纪,______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到了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

7、世界上最早的显微镜是________制成的,可以放大近300倍。

8、显微镜下观察到洋葱表皮上一个个小房间似的结构是洋葱的_____,每个房间里的小黑点是_____。

9、大量的研究事实说明生命体都是由______组成的,_______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10、鱼缸里的水变绿了,可能是______繁殖的结果。

11、罗伯特·胡克最早发现并提出“_______“这个名称。

12、在观察叶的表皮细胞时,我们发现了______;在观察叶的叶肉细胞时,我们发现了_______,它们分别与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有关。

13、微生物是______,具有同其他生物一样的共同特征。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每题1分,共10分)1、放大镜越大,放大的倍数越大。

()2、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3、苍蝇的复眼由许多小眼组成,每只小眼都是六角形的。

()4、胰岛素是利用细菌能在短期内大量繁殖的优势来生产的。

()5、我们可以从瓶装矿泉水中采集微生物,也可用干草培养微小生物。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 3.2月相变化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 3.2月相变化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 3.2月相变化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下列有关月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上半月月球亮面在右侧,下半月月球亮面在左侧B. 上半月月球亮面在左侧,下半月月球亮面在右侧C. 人们看到的月球总是亮面在右侧D. 人们看到的月球总是亮面在左侧2.月相最圆的时间大约是农历的每月()。

A. 三十B. 十五或十六C. 初八D. 三十3.晚上,小明同学睡觉前到院子里散步,发现晴朗的夜空挂着一轮弯月(如图),请你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蛾眉月,农历上半月B. 蛾眉月,农历下半月C. 残月,农历上半月D. 残月,农历下半月4.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

A. 月相B. 月貌C. 月亮D. 月陆5.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大约是( )。

A. 一年B. 一个月C. 一天D. 一周6.在月相变化的模拟实验中,一半被涂亮的皮球代表( )。

A. 月球绕着地球公转B. 地球上的观察者C. 被太阳照亮的月球D. 月球绕着太阳公转7.农历下半月的月相变化规律是()。

A. 由缺变圆B. 由圆变缺C. 由缺变圆,再变缺D. 无变化8.把观察到的月相按农历月初到月末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⑤④③②①B. ④⑤③①②C. ③②⑤④①D. ②③⑤④①9.月球的明亮部分总是向着太阳的。

()10.我们只有在晚上能看到月亮,在白天是看不到月亮的。

()11.月相变化是在月亮绕地球公转的过程中形成的。

()12.我们看到的月相是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

()13.每个月的农历十五都是上弦月。

()14.月相变化是没有规律的。

()15.月球是一个不发光、透明的球体。

()三、填空题(共7题;共17分)16.月球自转的方向是________,月球绕地球运动,使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的变动,而地球上人们看到的太阳光照亮的月球部分形状发生有规律的变化,从而产生________17.回答下列关于月相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同步练习1.1放大镜同步练习、选择题1•下列不需要用放大镜的是()。

A.开发计算机程序B.观察植物的花C.修理精密仪器2•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跟镜片的哪一部分有关。

( )A.凸度B.材料C.面积3.1号放大镜直径3cm,2号5cm,3号7cm,三个放大镜的凸度是一样的,放大倍数最大的是() A. 1号大B. 2号大C. 3号大D.—样大4•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我们能看到的范围()10. 下列物体不具有放大镜功能的是()11. 用下面三个放大镜,放大倍数最大的是( )A.相同B.大C.小5. 用圆形的鱼缸养鱼,从侧面观赏鱼缸内的鱼,看到的鱼应该( A.比实际的鱼小 B.比实际的鱼大6.用眼睛和放大镜分别看树叶和报纸,获得信息较多的是()。

A.用放大镜观察获得的信息多B.用眼睛观察获得的信息多)。

C.没有变化C. 二者获得的信息7. 用放大倍数较大的放大镜观察电视屏幕图像,看到的是A.较清晰的图像B.许多点状物质()。

C.许多条状物质A.格罗斯泰特B.牛顿C.培根A.装上水的透明塑料袋B. 没装水的透明塑料袋C. 装上水的透明塑料袋8.下列透明玻璃片具有放大作用的是()9.()发明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A.B.、判断题-毫米大小的微小物体 13.人类最早使用的透镜是用透明水晶琢磨而成的。

()14.清晨出现在树叶上的小露珠,也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15.放大镜能显现物体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

()16•中间厚两边薄的透明物体都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

()17. 放大镜越大,放大的倍数也一定越大。

() 18.近视镜的镜片能放大物体的图像。

()三、填空题1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类最早使用的透镜是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磨而成的,能增进视力的眼镜是由 ___________ 设计制 造的。

20. ______________ 放大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镜,能把物体的图像 ,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 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

2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放大镜是我们常用的观察工具,它的特点是中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边缘 _________ 。

2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放大镜的镜片特点是 、中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边缘 _________ 凡是和12•眼睛是人的主要观察工具,但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 24.借助 ________ 察到电视机或计算机屏幕画面由 ____________ ?________ 种颜色甲 乙组成放大镜镜片具有同样特点的器物,都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2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使用放大镜时,既可以______________ 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变,手持放大镜在_________ 和________ 间来回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楚(如图甲);也可「以把放大镜移至_________ ,移动________ ,直至图像大而清楚(如图乙)。

四、综合题25.科学探究题实验材料:透明的塑料纸、筷子、一杯清水、一张报纸。

实验过程:①把透明的塑料纸铺在桌子上,用筷子在上面滴一个水滴(直径约5 mm)。

②双手平拿着塑料纸,透过水滴看报纸上的字。

实验结果:__________原理:__________26.放大镜怎么样使用?27.说一说从侧面观赏圆形鱼缸内的鱼时,看到的鱼为什么比实际的鱼大。

答案解析部分一、<b>选择题</b>1.【答案】A【解析】【解答】修理精密仪器、观察植物的花一般是观察花粉之类的微小物体,用放大镜观察即可看到物体的图像,开发计算机程序在开发的过程中只要需用到肉眼即可,无需放大镜的帮助。

【分析】放大镜能够观察到毫米级别的物体,对观察的物体具有放大的作用。

2.【答案】A【解析】【解答】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放大镜的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也越大,。

【分析】本题考查放大镜放大倍数与凸度的关系。

3.【答案】D【解析】【解答】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放大镜的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也越大,和放大镜的直径无关。

本题放大凸度是一样的,所以放大倍数也一样。

【分析】本题考查放大镜放大倍数与凸度的关系。

4.【答案】C【解析】【解答】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物体放大的越大,我们看到的范围就越小。

相反, 如果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物体放大的越小,我们看到的范围就越大。

【分析】本题考查放大镜放大倍数与看到范围的关系。

5.【答案】B【解析】【解答】圆形的鱼缸是凸的,里面装了水,它具有放大功能。

【分析】本题考查能放大物体的特点。

6.【答案】A【解析】【解答】肉眼只能看到昆虫等大小般的物体,无法看到更多的东西,而放大镜能够放大物体,让人们观察到更细小的物体,在同样的环境下,放大镜观察到的物体更多。

【分析】肉眼最多只能观察到虫子左右大小的物体,放大镜能够观察到毫米级别的物体。

7.【答案】B【解析】【解答】用放大镜去观察电视机或者是电脑的屏幕,会看到很多点状的物质,是物体的三基色造成的散装光束。

【分析】放大镜对物体具有放大作用,能够观察到肉眼看不清的很多微小物质。

8.【答案】C【解析】【解答】A.平面镜不具有放大作用,不符合题意。

B.凹透镜不具有放大作用,不符合题意。

C.凸透镜巨涌放大作用,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的作用,其放大的倍数与其凸度有关,凸度越大,凸透镜的放大倍数越大。

9.【答案】C【解析】【解答】在13世纪,英国一位主教格罗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培根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分析】本题考查能放大物体的历史。

10.【答案】B【解析】【解答】装上水的透明塑料袋和装上水的透明塑料袋都是凸而且透明的,具有放大的功能。

没装水的透明塑料袋虽然透明但是不凸,没有放大功能。

【分析】本题考查能放大物体的特点。

11.【答案】C【解析】【解答】放大镜凸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C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0【分析】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

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

二、<b>判断题</b>12.【答案】正确【解析】【解答】人类看清世界的物体主要是依赖眼睛,但是眼睛所能看到的物体有限,一般只能看到以厘米为单位的微小物体,最好的也只有几毫米大小左右,如果想看到原子、分子之类更加细小的物体,需要借助于显微镜的帮助。

【分析】人们用肉眼只能看到昆虫大小般的物体,借助于显微镜可以观察到细胞或者微生物。

13.【答案】正确【解析】【解答】透明水晶的特点是中间厚,两边较薄,具有放大物体的功能。

这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透镜,用来放大物体进行观察。

【分析】世界上最早的显微镜是列文虎克制成。

最早使用的透镜是透明水晶制作而成。

14.【答案】正确【解析】【解答】清晨出现在树叶上的小露珠,也具有凸透镜的结构,具有放大物体的作用。

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凡是具有中间厚两边薄的结构的物体都具有放大物体的作用。

15.【答案】正确【解析】【解答】放大镜可以放大物体,能显现物体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

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放大镜具有中间厚两边薄的结构,属于凸透镜,可以放大物体。

16.【答案】正确【解析】【解答】中间厚两边薄的透明物体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的作用。

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凸透镜的结构特点和作用。

17.【答案】错误【解析】【解答】影响放大镜放大倍数的因素是放大镜的凸度,与放大镜本身的大小无关。

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影响放大镜放大倍数的因素。

18.【答案】错误【解析】【解答】近视镜不具有放大物体的作用。

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分析】近视镜属于凹透镜,具有分散光线的作用。

三、<b>填空题</b>19.【答案】水晶;培根【解析】【解答】人类很早就发现某些透明的宝石可放大物体的影像,最早使用的透镜就是用透明水晶琢磨而成。

在13世纪,英国一位主教格罗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 他的学生培根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分析】本题考查放大镜的历史。

20.【答案】凸;放大【解析】【解答】放大镜属于凸透镜,能够放大所看到的物体,用凸透镜来观察物体,能够看到我们用肉眼看不到的东西。

【分析】凸透镜对物体有放大功能,两个凸透镜叠加在一起可以制成简易的显微镜。

21.【答案】厚;薄【解析】【解答】放大镜是凸透镜,它的特点是中间厚,边缘薄。

【分析】本题考查放大镜的特点。

22.【答案】透明;厚;薄【解析】【解答】放大镜(凸透镜)的镜片特点是;透明,中间镜片比较厚,两边周围镜片相对而言较薄,这样的镜片可以放大物体,都可以被当作放大镜来进行使用。

【分析】重点掌握放大镜(凸透镜)的物体形态,这是考察的常考点。

23.【答案】观察对象;距离;物体;人眼;眼前;物体【解析】【解答】在使用放大镜时,可以通过移动放大镜到物体的距离来寻找最合适的观察点,即物体最清晰的位置。

【分析】放大镜属于凸透镜,具有中间厚两边薄的结构,可以放大物体,可以帮助人们观察到物体精细的结构。

24.【答案】放大镜;红;绿;蓝【解析】【解答】电视机显示屏的画面由红、绿、蓝三种颜色组成。

【分析】色光三原色为:红、绿、蓝。

光线会越加越亮,两两混合可以得到更亮的中间色:黄、品红(或者叫洋红、紫)、青。

三种等量组合可以得到白色。

四、<b>综合题</b>25.【答案】透过水滴看到报纸上的字是放大的;水滴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放大镜可以把物体的图像放大。

【解析】【解答】凡是具有中间厚两边薄的结构的透明物体都是放大镜,都具有放大物体的作用。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凸透镜的结构和作用26.【答案】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把放大镜移至眼前,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解析】【解答】放大镜是常用的观察工具。

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把放大镜移至眼前,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分析】本题考查放大镜的使用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