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阻燃的测试标准和方法

合集下载

阻燃纺织品的阻燃测试标准和方法

阻燃纺织品的阻燃测试标准和方法

纺织品燃烧性能技术法规、标准和测试方法1 概述所有的天然纤维素或再生纤维素纤维织物以及部分经整理或未经整理的其他天然或合成纤维织物都是可燃的,这些织物在接触明火源时,容易引起燃烧,由于其易燃性以及火焰的蔓延性等因素,致使一些可燃织物在制成服装供消费者使用时,会危及到消费者的安全。

鉴于以上原因,为保障财产和人身安全,避免或减少火灾造成的伤害和损失,各国针对织物及其制品的易燃性能制定了一系列法规和相关检测方法。

欧美、日本等国很早就对一系列纺织产品的燃烧性能进行了立法,包括服装用织物、睡衣、儿童睡衣、地毯、床垫、窗帘等,要求须经燃烧试验合格才能生产和使用;美国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CPSC)还立法规定凡在高层建筑、航空、海运、医院疗养院、群众集会场所及易燃工作区等使用的纺织品必须经耐燃测试合格。

本文主要介绍美国、加拿大、日本、欧洲及中国相应的技术法规、标准和主要测试方法。

2 纺织品燃烧性能技术法规与标准2.1 美国美国早在1953年就通过了《易燃织物法案》(FFA),在1954年和1967年又进行了修订,并由美国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CPSC)强制执行(表1)。

表12.2 的加拿大加拿大关于纺织阻燃性能的规定包含在危险品法规和条例当中,由加拿大卫生部负责派检查员强制执行(表2)。

表22.3 中国(表3)表33 主要测试方法3.1 概述阻燃性能测试方法有多种,各国几乎都有自己的国家标准,不同种类织物有不同的测试方法,有些织物也可以用不同的测试方法来评价其阻燃性能。

传统上,按照织物试样放置的不同可分为垂直法、45°倾斜法、水平法。

本文介绍最常用的几种测试方法:垂直法、45°倾斜法、水平法和限氧指数法。

3.2 垂直法3.2.1 原理该种测试方法规定试样垂直放置(试样的长度方向与水平线垂直),燃烧源在试样的下方引燃试样,测量试样的最小点燃时间、续燃时间、阻燃时间、火焰蔓延速度、碳化长度(损毁长度)、碳化面积(损毁面积)等与阻燃性能有关的指标,并据此来评定样品的阻燃性能级别或是否合格。

GB5455-1997织物阻燃试验

GB5455-1997织物阻燃试验

GB/T 5455-1997 纺织品燃烧性能试验垂直法前言本标准非等效采用日本工业标准JIS 1091-1992《纤维制品燃烧性能试验方法》。

本标准是对GB 5455-85《纺织织物阻燃性能测定垂直法》进行修订。

本修订标准增加了前言,取消了附加说明,并将其内容并入前言中。

本标准继承了原标准的重要技术内容,并对标准的名称、章节的编排及技术内容进行了补充和修改。

主要的技术修改如下:1.标准的名称改为《纺织品燃烧性能试验垂直法》;2.在标准适用范围中增加经阻燃处理后的涂层织物、层压织物;3.原标准中要求燃烧试验箱为不锈钢制成,本标准将此要求改为耐热及耐腐蚀材料;4.增加引用标准一章;5.删除原标准中的阻燃性及阻燃处理两个术语,同时给其他保留的五个术语加上对应的英文名称;6.增加原理一章;7.增加试验人员的保健和安全一章;8.调湿时间:原标准中要求薄织物8h、厚织物24h,本标准修改为在标准大气中视试样厚薄放置8~24h 直至达到吸湿放湿平衡;9.对在燃烧过程中有滴落物的试样,增加其滴落物是否引起下面脱脂棉燃烧的试验;10.原标准中5.8条"……计数器上所示数值乘以0.1即为秒数,精度可至0.1s",改为"读取续燃时间和阴燃时间,读数应精确到0.1 s";11.增加"试验结果及分析"一章;12.取消原标准中的第7章附录。

本标准于1985年首次发布,1997年修订。

本标准从生效之日起,同时代替GB 5455-85。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总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总会标准化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纺织总会标准化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淑清、金纯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纺织品燃烧性能试验垂直法Textiles-Burning behaviour-Vertical methodGB/T 5455-1997代替GB 5455-85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各种阻燃纺织品阻燃性能的试验方法,用以测定纺织品续燃、阴燃及炭化的倾向。

纺织品阻燃测试标准

纺织品阻燃测试标准

纺织品阻燃测试标准纺织品的阻燃性能是指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减缓火势蔓延,降低火灾造成的损失。

因此,对纺织品的阻燃性能进行测试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国际上对纺织品的阻燃性能测试标准有多种,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测试标准。

首先,ISO 15025是国际上常用的纺织品阻燃性能测试标准之一。

该标准主要适用于服装、家居纺织品等材料的阻燃性能测试。

测试方法包括垂直燃烧测试、水平燃烧测试和热辐射测试等,通过这些测试可以评估纺织品在火灾条件下的阻燃性能。

另外,美国的NFPA 701标准也是纺织品阻燃性能测试的重要标准之一。

该标准适用于窗帘、窗纱、遮阳篷等纺织品材料的阻燃性能测试。

测试方法主要包括垂直燃烧测试和火焰传播测试,用以评估材料在火灾条件下的阻燃性能和火焰传播性能。

除了上述两种国际常用的测试标准外,中国国家标准《GB/T 5455-2014 纺织品阻燃性能试验方法》也是对纺织品阻燃性能进行测试的重要依据。

该标准主要包括纺织品的垂直燃烧性能测试、水平燃烧性能测试和热辐射性能测试等内容,用以评估纺织品在火灾条件下的阻燃性能。

在进行纺织品阻燃性能测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测试样品的制备需要符合标准规定,包括样品的尺寸、数量和存放条件等;其次,测试设备的选择和使用需要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最后,测试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标准规定的步骤进行操作,避免操作失误对测试结果产生影响。

总的来说,纺织品的阻燃性能测试对于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各国在制定和执行纺织品阻燃性能测试标准时,都应该充分考虑实际使用环境和需求,确保测试标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希望通过不断的努力和改进,能够提高纺织品的阻燃性能,降低火灾造成的损失。

纺织品的阻燃性能测试及评价方法

纺织品的阻燃性能测试及评价方法

纺织品的阻燃性能测试及评价方法有很多种,以下是其中几种:
1. 垂直法:将试样放在1mx3m的试验用房间内的中央,关闭前后观察窗,启动排烟风机,使烟气按设定的方向流动,在距地面高度为38mm的垂直管内对试样进行测试。

当试样上或下面邻近部位的火焰在直径25mm范围内继续蔓延时,记录此时的时间,测试完成后,测量垂直管内烟气的温度。

2. 水平法:将试样按长轴方向放置于1mx0.6mx0.3m的试验用房间中央,关闭前后观察窗,启动排烟风机,使烟气按设定的方向流动,在距试样高度为38mm的水平管内对试样进行测试。

当试样上或下面邻近部位的火焰在直径25mm范围内继续蔓延时,记录此时的时间,测试完成后,测量水平管内烟气的温度。

3. 1m水平管法:将试样按长轴方向放置于1mx0.6mx0.3m的试验用房间中央,关闭前后观察窗,启动排烟风机,使烟气按设定的方向流动,在距试样高度为1m的水平管内对试样进行测试。

当试样上或下面邻近部位的火焰在直径25mm范围内继续蔓延时,记录此时的时间,测试完成后,测量水平管内烟气的温度。

4. 3m水平管法:将试样按长轴方向放置于1mx0.6mx0.3m的试验用房间中央,关闭前后观察窗,启动排烟风机,使烟气按设定的方向流动,在距试样高度为3m的水平管内对试样进行测试。

当试样上或下面邻近部位的火焰在直径25mm范围内继续蔓延时,记录此时的时间,测试完成后,测量水平管内烟气的温度。

5. 9m水平管法:将试样按长轴方向放置于1mx0.6mx0.3m的试验用房间中央,关闭前后观察窗,启动排烟风机,使烟气按设定的方向流动,在距试样高度为9m的水平管内对试样进行测试。

纺织品燃烧性能测试方法大全

纺织品燃烧性能测试方法大全

纺织品燃烧性能测试方法大全关键词:燃烧实验法;限氧指数法;表面燃烧实验法;发烟性试验法;闪点和自燃点测定及点着温度测定;阻燃整理热分析;锥形量热计;锥形量热计1、燃烧实验法燃烧实验法,主要用来测定试样的燃烧广度(炭化面积和损毁长度)、续燃时间和阴燃时间。

一定尺寸的试样,在规定的燃烧箱里用规定的火源点燃12s,除去火源后测定试样的续燃时间和阴燃时间。

阴燃停止后,按规定的方法测出损毁长度。

根据试样与火焰的相对位置,可以分为垂直法、倾斜法和水平法。

垂直法是目前最为普遍的测定方法。

这类实验比45°方向、水平方向燃烧更为剧烈。

垂直燃烧实验又分垂直损毁长度法,垂直向火焰蔓延性能测定法、垂直向试样易点燃性测定法和表面燃烧性能测定法。

GB/T5456-1997规定了纺织品燃烧性能垂直方向试样火焰蔓延性能的测定,该法用规定的点火器所产生的规定点火火焰,按规定点火时间对垂直向纺织试样点火,测定火焰在试样上蔓延至标记线(规定距离)所用的时间(以秒计)。

亦可同时观察、测定和记录试样的其他有关火焰蔓延的性能。

GB8746-88规定了纺织织物燃烧性能垂直向试样易点燃性的测定,该法用规定点火器产生的规定火焰,对垂直向纺织试样点火,测量织物点燃所需要的时间。

GB8745-88规定了纺织织物表面燃烧性能的测定,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在接近项部处点燃支承于垂直板上的干燥试样的起毛表面,测定火焰在织物表面向下蔓延至标记线的时间。

垂直法可用于测定服装织物、装饰织物、帐篷织物等的阻燃性能;倾斜法适用于飞机内装饰用布;水平法适用于地毯之类的铺垫织物。

2、限氧指数法限氧指数法是目前广泛使用的纺织品燃烧性能测试方法,它是指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在氧、氮混合气体中,材料刚好能保持燃烧状态所需最低氧浓度,用LOI表示,LOI为氧所占混合气体的体积百分数。

GB/T5454-1997规定了纺织品燃烧性能试验氧指数法,将试样夹于试样夹上垂直于燃烧筒内,在向上流动的氧氮气流中,点燃试样上端,观察其燃烧特性,并与规定的极限值比较其续燃时间或损毁长度。

纤维织物阻燃测试方法和标准

纤维织物阻燃测试方法和标准
• 临界辐射通量(火焰熄灭处的热辐射通量或试验30分钟时火焰传播到最远处的热辐射通量)
4.2 纤维织物阻燃测试及评价标准
纤维织物燃烧测试标准(中国)
国别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中国
GB/T 5454-1997 纺织品燃烧性能试验氧指数法
适用范围
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纺织品(包括单组分或多组分),如机织 物、针织物、非织造布、涂层织物、层压织物、复合织物、 地毯类等(包括阻燃处理和未经处理的)
聚合物/切片 纤维
共聚:合成过程中,把含有磷、卤、硫等阻燃元素的化合物作为共聚单体引入 到大分子链中,然后再把这种阻燃性成纤高聚物用熔融纺或湿纺制成阻燃纤维
共混:纺丝时将阻燃剂加入到纺丝熔体中直接纺丝。阻燃剂熔融温度要 低于纤维的纺丝温度,且熔点之间相差不能太大;分解温度高于纺丝温 度而要低于所纺纤维的分解温度;与所纺纤维相容性好
• 目前纱线及织物还未测过氧指数或者其他燃烧测试,可以考虑送样检测
• 针对具体用途或场所选择接近真实环境的测试方法测定
聚合物的燃烧净热, 即聚合物燃烧热与 相邻聚合物加热到 燃烧状态所需的能 量之差≥0时,聚 合物持续燃烧
2.2 燃烧及阻燃机理
阻燃机理:是指降低材料在火焰中的可燃性,减缓火焰蔓延速度,当火焰移去后材料能 很快自熄,减少燃烧。从阻燃过程看,要达到阻燃目的,必须切断由可燃物、热和氧气 三要素构成的燃烧循环
3) 吸热作用: 某些热容量高的阻燃剂在高温下发生相变或脱水、脱卤化氢等吸热反应,降低了纤维材料面 和火焰区的温度,减慢热裂解反应的速度,抑制可燃性气体的生成;
2.3 燃烧及阻燃机理
4) 凝聚相阻燃: 通过阻燃剂的作用,在凝聚相改变纤维大分子链的热裂解历程,促进发生脱水、缩合、环化 交联等反应,增加炭化残渣,减少可燃性气体的产生;

16cfr1610阻燃测试标准

16cfr1610阻燃测试标准

16CFR1610阻燃测试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纺织品和服装的阻燃性能测试方法。

该测试方法是一种实验室测试,用于评估纺织品和服装在火灾中的表现。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纺织品和服装,包括但不限于棉、毛、丝、麻、化纤等材质的纺织品和服装。

2. 测试原理
本测试方法采用垂直燃烧试验法,将纺织品或服装放在燃烧器上,对其施加火焰,观察其燃烧情况。

根据火焰传播速度、燃烧持续时间、样品残渣量等指标来判断纺织品或服装的阻燃性能。

3. 实验步骤
3.1 样品准备
选取代表性样品,确保样品无瑕疵、无缺陷。

将样品裁剪成规定尺寸,一般宽度为15cm,长度为30cm。

对于纺织品,应将纱线方向与样品长度方向平行。

3.2 设备准备
检查燃烧器、计时器、量尺等设备是否正常运行。

确保实验环境整洁、安全。

3.3 试验操作
将样品悬挂在燃烧器上方,确保样品垂直。

点燃燃烧器,对样品施加火焰。

观察并记录样品的燃烧情况。

记录火焰传播速度、燃烧持续时间、样品残渣量等指标。

3.4 数据处理与分析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样品的阻燃性能。

将实验结果与标准要求进行比较,判断该样品是否符合阻燃性能要求。

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样品,应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改进。

4. 结论
本标准提供了纺织品和服装阻燃性能测试的方法,可用于评估纺织品和服装在火灾中的表现。

通过本测试方法,可以有效地评估纺织品和服装的阻燃性能,从而保证其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能。

面料阻燃检测报告

面料阻燃检测报告

面料阻燃检测报告1. 背景阻燃材料在各个领域中被广泛应用,特别是在纺织品行业中。

面料的阻燃性能对于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因此,对面料进行阻燃性能的检测和评估是必要的。

本报告旨在对一种特定面料进行阻燃性能测试,并提供详细的分析、结果和建议。

2. 分析2.1 测试方法我们使用了国际标准ISO 15025来测试面料的阻燃性能。

该标准是一种实验室测试方法,用于评估材料在火焰下的反应和传播性能。

2.2 样品准备我们从市场上购买了10个样品,每个样品尺寸为20cm x 20cm。

这些样品代表了不同类型和厚度的面料。

2.3 实验步骤1.将每个样品置于一个垂直的金属架上。

2.在每个样品上点燃一个小火焰,并记录点燃后的时间。

3.观察火焰蔓延情况,并记录火焰蔓延的时间和距离。

4.在每个样品上进行5次重复实验,并计算平均值。

2.4 数据分析根据ISO 15025标准,我们对每个样品的阻燃性能进行了评估。

以下是我们的分析结果:样品编号点燃时间(秒)蔓延时间(秒)蔓延距离(厘米)1 3.5 2.0 10.02 4.0 2.5 12.03 3.8 2.2 11.5…………10 4.2 2.8 13.52.5 结果根据测试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 样品1至10的点燃时间介于3.5秒到4.2秒之间。

- 样品1至10的蔓延时间介于2.0秒到2.8秒之间。

- 样品1至10的蔓延距离介于10厘米到13.5厘米之间。

3 建议基于我们对面料阻燃性能的测试和分析,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 鉴于样品1至10的阻燃性能较为接近,我们建议在选择面料时优先考虑其他因素,如成本、舒适度等。

2. 如果需要更高的阻燃性能,可以考虑使用更厚的面料或添加额外的阻燃剂。

3. 建议对所选择的面料进行定期检测和评估,以确保其阻燃性能符合要求。

4 结论通过对面料阻燃性能的测试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 样品1至10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概述
所有的天然纤维素或再生纤维素纤维织物以及部分经整理或未经整理的其他天然或合成纤维织物都是可燃的,这些织物在接触明火源时,容易引起燃烧,由于其易燃性以及火焰的蔓延性等因素,致使一些可燃织物在制成服装供消费者使用时,会危及到消费者的安全。

鉴于以上原因,为保障财产和人身安全,避免或减少火灾造成的伤害和损失,各国针对织物及其制品的易燃性能制定了一系列法规和相关检测方法。

欧美、日本等国很早就对一系列纺织产品的燃烧性能进行了立法,包括服装用织物、睡衣、儿童睡衣、地毯、床垫、窗帘等,要求须经燃烧试验合格才能生产和使用;美国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CPSC)还立法规定凡在高层建筑、航空、海运、医院疗养院、群众集会场所及易燃工作区等使用的纺织品必须经耐燃测试合格。

本文主要介绍美国、加拿大、日本、欧洲及中国相应的技术法规、标准和主要测试方法。

2 纺织品燃烧性能技术法规与标准
2.1 美国
美国早在1953年就通过了《易燃织物法案》(FFA),在1954年和1967年又进行了修订,并由美国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CPSC)强制执行(表1)。

表1
2.2 的加拿大
加拿大关于纺织阻燃性能的规定包含在危险品法规和条例当中,由加拿大卫生部负责派检查员强制执行(表2)。

表2
2.3 中国(表3)表3
3 主要测试方法
3.1 概述
阻燃性能测试方法有多种,各国几乎都有自己的国家标准,不同种类织物有不同的测试
方法,有些织物也可以用不同的测试方法来评价其阻燃性能。

传统上,按照织物试样放置的不同可分为垂直法、45°倾斜法、水平法。

本文介绍最常用的几种测试方法:垂直法、45°倾斜法、水平法和限氧指数法。

3.2 垂直法
3.2.1 原理
该种测试方法规定试样垂直放置(试样的长度方向与水平线垂直),燃烧源在试样的下方引燃试样,测量试样的最小点燃时间、续燃时间、阻燃时间、火焰蔓延速度、碳化长度(损毁长度)、碳化面积(损毁面积)等与阻燃性能有关的指标,并据此来评定样品的阻燃性能级别或是否合格。

3.2.2 主要测试标准(表4)
表4
3.3 45°倾斜法
3.3.1 原理
该种测试方法规定试样45°倾斜放置(试样的长度方向与水平线成45°角),燃烧源在试样下方的上表面或下表面引燃试样(有的方法规定为上表面,有的方法则规定为下表面),测量试样向上燃烧一定距离所需的时间、或测量试样燃烧后的续燃和阻燃时间、火焰蔓延速度、碳化长度(损毁长度)、碳化面积(损毁面积)或测量试样燃烧至试样下端一定距离处需要接触
火焰的次数等与阻燃性能有关的指标,并据此来评定样品的阻燃性能级别或是否合格。

3.3.2 主要测试标准(表5)
表5
3.4 水平法
3.4.1 原理
对水平放置的试样点火,测定火焰在试样上的蔓延距离及时间,用燃烧速率来表征织物阻燃性。

3.4.2 主要测试标准(表6)
表6
3.5 限氧指数法(LOI法)
3.5.1 原理
将试样放置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在氧氮混合气流中,测定维持其持续燃烧所需的最低氧浓度值,用百分含量来表示。

3.5.2 主要测试标准(表7)
表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