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岩气革命与油气地质理论创新
美国页岩油气革命的内涵、影响与谋略
![美国页岩油气革命的内涵、影响与谋略](https://img.taocdn.com/s3/m/da056107c281e53a5802ff6a.png)
通过与沙特和以色列等国结盟,确保对中东地区油气资源的控制权
二、美国页岩油气革命的谋略
1、上世纪末,美国能源政策出现重大转变,事出有因 (2)本世纪初以来,对本土资源转向“优先开发利用”
一、美国页岩油气革命内涵与影响
3、主要影响
(1)大幅减少美国对中东油气的依赖,助推其实施军力东移
美国来自波斯湾地区石油净进口量
2.5
1.5
大幅减少对中东油气的依赖(从波斯湾石油净进口量由 2.51.5百万桶 /天,降幅 40%) ,减少了美国控制中东的成本
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助推美国军力东移 ( 2020年前, 60%海军舰艇、本土以外 60% 空中力量),牵制中国的发展
一、美国页岩油气革命内涵与影响
3、主要影响
(3)诱发低油价,削弱OPEC地位和影响,并形成对中国、俄 罗斯和伊朗经济发展的牵制
中原油进口量与金额
低油价对中国的利弊影响
利:原油进口以2014年平均价格
101美元/桶 2016年41美元/桶 (59%)计算,同等进口量节省外汇 1666亿美元
2003-2016年全国石油工业主营收入增长态势
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对页岩油气实施大规模开发利用
2007年开始页岩气产量快速增加;2011年开始致密油产量快速增加
2010年奥巴马颁布法令,部分解禁延续近30年近海油气开采 2015年参众两院通过法案,解除延续40年石油出口禁令 2017年特朗普颁布“第一能源计划”,尽量开发本土资源 放弃对中东原油的控制,实施中东碎片化战略
页岩气革命改写传统油气地质勘探学理论
![页岩气革命改写传统油气地质勘探学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a280ead5d15abe23482f4d08.png)
页岩油 气 的开发 打破 了传统 的 生 、储 、盖层 的概 念 。根据 对页 岩
油气 开发 的新认 识 ,暗色页 岩既 是
但不 把页 岩作 为找 油气 的对 象 ,而 且 把其 他 渗透性 孔 隙度低 ( 油气地
质上 称物性 差 )而影 响油 气顺 利 汇 入井筒 的 岩石排 除在 外 。从开 采 角 度 定 义 了严 格 的物性 下 限 ,低 于此 限的 即归 为致密 、超 致密 储层 ,甚 至包 括部 分粗碎 屑岩 ( 砂 岩 、砂砾 岩) 。这 样 一来 ,能 列 为有 效储 层
du s t r i e s J行业
页岩气革命 改写传统油气地质勘探学理论
口 张 抗
以 页 岩 气 为代 表 的 非 常规 油 气 的 发展 改 变 传 统 油气 地 质 学对 油 气 存储 及 勘 探开 发 的 认识 ,正 在引发油 气地质学和勘 探掌躞论的革 命 。
美 国 能 源 消 费 、油 气 进 口长
创新。
改写油气地质理论
传统油气地质学的理论可简单
概括 为著 名 的 “ 六字 真言 ” :生储
盖运聚保。第一 ,认为有经济价值
口 美国常规 天然 气和 页岩 气产量预测 ( 数据 来源 :美国莱斯 大学 贝克研 究所 ) 刘 国宇 供 图
油气 的 主体来 源 于地质 上 富含 有机
烃 源 岩又 是储层 ,其 本 身也 就是 盖 层 ,我们 可 以把 部 分运 移后 仍保 留
在细碎屑岩 系中的油气开采 出来 。
被 封 存而 不散 失 , 需 要 上方 或周 围 有 良好 的遮盖保 护 层 ,于是 分散 的 油气 得 以聚集 而成 单位 面积 内油 气 含量 相 当高 的可供 开采 的油 气藏 。 第三 ,形 成 的油气 聚集 要保 障在 其
页岩气革命
![页岩气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686271dc6529647d272852ba.png)
页岩气革命作者:林楠陈少智来源:《财经国家周刊》2011年第09期4月上旬,贵州省岑巩地区的青山之畔,一口1500米深的钻井在机器的轰鸣声中徐徐开钻。
这口钻井被命名为“岑巩一号”,由国土资源部出资近六七千万建设,是国土资源部第一口超千米的深页岩气勘探钻井。
随着国际油价的攀升,国土资源部加大了对页岩气等非常规天然气的勘探和开发力度。
几乎在“岑巩一号”开钻的同时,国土资源部召开了全国页岩气资源的专题会议。
会议透露,全国范围内页岩气资源战略调查与选区的项目全部通过技术审查。
“这意味着,国土资源部全国页岩气资源战略调查已进入实施阶段。
”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大伟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资源摸底国土部勘查司的一位相关负责人透露,对于页岩气的勘探已经列入国土资源部今年的工作计划,预计会在2013年完成页岩气资源潜力评价。
“中国页岩气资源潜力巨大,但资源家底还摸不清,不同部门的预估值都不一样:26万亿(立方米)的,30万亿的,50万亿的,100万亿的,没有一个权威数据。
”国土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大伟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说。
不过这一状况有望在2013年改变。
在3月25日举行的“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与评价项目2010年度成果报告评审会”上,上报的综合研究项目全部通过审查。
这些项目覆盖川东南、渝东南、渝东北、鄂西、上中下扬子、滇黔桂、黔北、华北、东北、西北、青藏等区域。
据美国能源信息署估算,全球32个拥有页岩构造国家的可开采页岩气资源约为5.76万亿立方英尺,其中中国约有1.3万亿立方英尺的页岩气资源,是除美国以外全球最大的页岩气资源国。
然而,中国大规模着手页岩气的试验研究较发达国家晚了近20年。
2007年,中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与美国新田石油公司签署页岩气开发对外合作的第一份协议《威远地区页岩气联合研究》。
据张大伟透露,此前国土资源部联合中石油、中石化等国有石油企业在川南、川东南、黔北、渝北等地开展页岩气先导试验,其中多口钻井已初见成效。
美国“页岩气革命”从何而来
![美国“页岩气革命”从何而来](https://img.taocdn.com/s3/m/bf28b158fd0a79563d1e72cb.png)
美国“页岩气革命”从何而来作者:暂无来源:《党政论坛》 2016年第8期2009—2014年,美国页岩气依然保持快速增长态势,2014年美国天然气总产量约30万亿立方英尺,较2009年增长了约20%,而页岩气的总产量达到13万亿立方英尺,较2009年增加了33倍。
这场“页岩气革命”大幅提高了美国能源自给率,美国天然气和原油进口降至历史低位。
同时,美国天然气价格长期低于欧洲和亚洲,为美国经济复苏提供了大量廉价能源供应。
美国为何能够在全球率先迎来和享受到这场化石能源革命的成果?政府大力推动页岩气是一种非常规天然气资源,19世纪就被发现,但由于开采难度大,一直无法进行有效商业开发。
直到上世纪90年代,随着水平钻井和水力压裂技术的突破和大范围使用,大规模开采页岩气终于在美国得以实现,美国天然气产量随之快速攀升,并于2009年取代俄罗斯成为全球最大天然气生产国。
美国页岩气开发的早期科研和资源勘探活动是由联邦政府主导的。
1970年代爆发的中东危机,一度导致美国国内原油供应紧张、油价飞涨,美国政府因此开始重视寻找替代能源,页岩气便是其中之一。
相关资料显示,从1970年代开始,美国联邦政府就开始支持位于得克萨斯州的阿巴拉契亚盆地页岩气资源的评估和技术示范,该盆地在1990年代成为美国最早实现页岩气商业化开采的地区。
1986年,美国能源部承担了在西弗吉尼亚州开钻的美国第一口多级压裂水平井的部分费用。
如今,尽管企业已成为页岩气开采技术革新的主力,但联邦政府依然维持着对页岩气开发的科研投入,研究重点则放在了进一步提高页岩气井的生产效率和降低开采页岩气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上。
除了科研支持, l 9 8 0 年到2002年,美国联邦政府还为进入页岩气行业的企业提供了约为当时天然气市场价格2O%至60%的税收补贴。
中小公司是主角如今,美国“页岩气革命”对美国乃至世界能源供给格局的影响已越来越明显,但这场“革命”的主角却并不是埃克森美孚、雪佛龙和康菲这些大型综合油气公司,而是大批中小型油气公司。
中国石化地质工程一体化发展方向
![中国石化地质工程一体化发展方向](https://img.taocdn.com/s3/m/7ab5e827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26.png)
2021年第11卷第3期油气藏评价与开发PETROLEUM RESERVOIR EVALUATION AND DEVELOPMENT中国石化地质工程一体化发展方向孙焕泉1,周德华1,赵培荣1,李王鹏2,冯动军2,高波2(1.中国石化油田勘探开发事业部,北京100728;2.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摘要:通过地质工程一体化的技术研究与应用,北美取得了页岩革命的胜利,美国实现了能源独立,并主导全球能源格局。
北美页岩革命的发展历程及经验,对我国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中国石化探区油气资源丰富,有利目标类型多,加快勘探开发对改善我国能源结构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四川盆地海相页岩气通过地质工程一体化已实现效益开发,围绕超深层海相碳酸盐岩、致密砂岩和页岩等重点领域的高效勘探开发,需要加强隐蔽油气藏精细描述和勘探开发适应性压裂技术攻关,加强超深层碳酸盐岩储层预测和优快钻井技术体系攻关,利用大数据对致密砂岩气藏开展高效调整和优化完井方式,发展海相页岩油气多层系立体开发技术,开展向深层、常压、陆相页岩油气领域攻关。
中国石化将持续加强地质理论基础研究与工程技术攻关,加强技术装备升级,坚持地质工程一体化发展思路,建立一体化运行协同机制,加强项目全过程一体化管理,切实推进各油气田降本增效,实现高质量勘探和高效益开发。
关键词:地质工程一体化;页岩革命;超深层海相碳酸盐岩;致密油气;隐蔽油气藏中图分类号:TE122文献标识码:AGeology-engineering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SinopecSUN Huanquan 1,ZHOU Dehua 1,ZHAO Peirong 1,LI Wangpeng 2,FENG Dongjun 2,GAO Bo 2(1.Sinopec Oilfield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Division,Beijing 100728,China;2.Sinopec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Production Research Institute,Beijing 100083,China )Abstract:With 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the geology-engineering integration technologies,North America has won the victory of shale revolution,and the United States has realized energy independence,playing a dominant role in the global energy market.Its history and experience in shale revolution are the references of great value to the exploration and production of hydrocarbon resources in China.With abundant oil and gas in the exploration areas of Sinopec and various types of favorable targets,accelerating exploration and produc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China ’s energy structure and ensure national energy security.The application of geology-engineering integration has brought benefit development for the marine shale gas in the Sichuan Basin.In terms of realizing efficient exploration and production of the ultra-deep marine carbonate,tight sandstone and shale,five key studies are suggested to be strengthened:①fine reservoir description and adaptive fracturing technology of exploration and production for complicated reservoirs,②ultra-deep carbonate reservoir prediction and optimal drilling technology system,③application of big data in realizing efficient adjustment and optimize completion program for tight sandstone gas reservoirs,④development of multi-layer and three-dimensional production technology for marine shale oil and gas,⑤research on the key problems in the deep,normal-pressure and continental shale oil and gas.To achieve high quality exploration and efficient production of oil and gas,Sinopec will keep strengthening the basic geological research and engineering technology innovation,upgrading technical equipment and following the idea of geology-engineering integration.And then,Sinopec will establish integrated operation coordination mechanism and emphasize 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whole process in order to cut costs and increase efficiency.Key words:geology-engineering integration,shale revolution,ultra-deep marine carbonate,tight reservoir,subtle reservoir引用格式:孙焕泉,周德华,赵培荣,等.中国石化地质工程一体化发展方向[J].油气藏评价与开发,2021,11(3):269-280.SUN Huanquan,ZHOU Dehua,ZHAO Peirong,et al.Geology-engineering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Sinopec[J].Petroleum Reservoir Evaluation and Development,2021,11(3):269-280.DOI:10.13809/32-1825/te.2021.03.001收稿日期:2021-01-07。
页岩气革命
![页岩气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5d314ae50975f46527d3e1ab.png)
状况 、 开发 政策 、 采技 术 等多 种 因 开 素 决定 的。 《 页岩 气 发展 规 划 ( 0 1 0 5 2 1 ~2 1
握 。 、 键技 术 有待 突破 。 岩气 勘 2关 页 探开 发需要 水平 井分段 压裂 等专 门技 术 ,目前我 国尚未完 全 掌握 相关 核 心
等 扶持 政策 , 以引导 和推 动页 岩油气
产业 化 发展 。
展 ,做 好 协 调 服务 。 从 投资 角度来 讲 ,行业 分析 师都
年 )也 明确指 出了当前存国具 有 页岩 政 策 实 行 页 岩 气 市 场 定 价 、 自主 销 、 我 气 大规模 成 藏 的基本 条 件 , 尚未 系 但 统开 展全 国范 围 内页 岩气资 源调查 和 售 ;减免 资源税 、 源补偿 费 、 资 矿业
岩 气革 命 ” ,带来 中 国能 源新 格 局 。
“ 过 先导 项 目的研 究 发 现 ,山 通 西 境 内 的 鄂 尔 多 斯 盆 地 和 沁 水 盆 地
都 具 有 页岩 气 赋存 特 征 。 ”先 导项 目 的参 与 者 、中 国 石 油 大 学 副 教 授 韩 国庆说 ,“ 尔 多 斯 盆地 山西 有利 区 鄂 页 岩气 资源 量 大致 为 1 4 万亿 立 方 .3
研究制定资源勘探开发准入资质和门 立方 米 ,远 未完 成 “ 十一 五 ” 目标 。
槛, 以加 快 其发 展 。 、 面建 设 条件 4地
较 差 。 我 国页 岩气 藏 普遍 埋 藏 较深 ,
中联煤 层气公 司相关 责任人李
美国的“页岩气革命”
![美国的“页岩气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f27ef2c3998fcc22bcd10d80.png)
美国的“页岩气革命”作者:程宇航来源:《老区建设》2015年第07期以价格战为表象的石油战争从去年6月开始,已经快一年了,至今尚无停歇的迹象。
对于这场石油战的缘由,有一种“阴谋论”的说法,包括两个版本:一是美国与沙特阿拉伯联手压低油价,以打击在乌克兰问题中陷于困境的俄罗斯,使之雪上加霜;二是沙特阿拉伯压低油价,为的是要摧垮美国的新型能源页岩油,使之入不敷出,不再生产。
因为一旦页岩油生产成了气候,那将给依靠传统能源石油为命根子的沙特以致命打击。
现在看来,第一个阴谋论有点不着边际,第二个阴谋论倒像是越来越真。
君不见,在沙特一再压低油价的打击下,美国有些页岩气开采企业已经宣布停产了。
那么,页岩气到底是怎么一个东东,竟然惹得石油霸王大发雷霆、进而大动干戈?一、话说页岩气页岩气(shale gas)是蕴藏于页岩层中的天然气资源,是一种以游离或吸附状态藏身于页岩层或泥岩层中的非常规天然气。
成分以甲烷为主,与“煤层气”、“致密气”同属一类。
它有两种状态:一是游离状态,一是吸附状态,各占大约一半。
页岩气发育具有广泛的地质意义,存在于几乎所有的盆地中。
只是由于埋藏深度、含气饱和度等差别较大,而具有不同的工业价值。
页岩气的形成和富集有着自身独特的特点,往往分布在盆地内厚度较大、分布广的页岩烃源岩地层中。
与常规天然气相比,页岩气开发具有开采寿命长和生产周期长的优点,大部分产气页岩分布范围广、厚度大,且普遍含气,这使得页岩气井能够长期地以稳定的速率产气。
但页岩气储集层渗透率低,开采难度较大。
页岩气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资源和化工原料,主要用于民用和工业燃料,化工和发电等,具有广阔开发前景。
页岩气的开发和利用有利于缓解油气资源短缺,增加清洁能源供应,是常规能源的重要补充。
从全世界范围看,泥、页岩约占全部沉积岩的60%,页岩气资源前景巨大。
主要分布在北美、中亚和中国、拉美、中东和北非、前苏联。
美国页岩气地质储量约28万亿立方米。
地质工程一体化现场技术应用
![地质工程一体化现场技术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a9f0854e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54.png)
地质工程一体化现场技术应用摘要:中国非常规油气资源十分丰富,但其地表及油藏情况复杂多样,对其勘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对于美国,我国的页岩气开采存在着地表多山、埋藏深度大、非均质性强、技术难度大、开采成本高等问题。
近年来,随着北美“页岩气革命”的成功实践,针对非常规油气藏高效开采中的关键科技问题,开展了“地-机-机”相结合的研究。
2011年, Cipolla等人率先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了“从地震到数值模拟”的集成工作流程,实现了从地震资料解释到产能模拟的无缝衔接。
关键词:地质工程一体化研究应用现状引言随着我国页岩油气勘探与开发技术的日趋成熟,其大规模开采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的问题,而“地质工程集成”是实现其高效开采的前提与唯一途径。
在开发实践中,系统地、持续地对工艺组合及求解方案进行了系统的、持续的优化,能够有效地改善单井的产量、改善运行效率、减少单位石油、天然气的生产成本。
一、国内外地质工程一体化应用现状自加拿大 Montney、美国 Eagle Ford、墨西哥油田、里海盆地Zanazour油田,以及我国长宁、威远、昭通、库车、三塘湖等地,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油气产量、可钻遇率均提高了好几倍,建设时间也大幅缩短。
如扎那苏1口集成实验井H8,在450天内达到日产油量113 t,450天累计产油量为2.1×104 t,平均日产油量46.7 t;在库车地区,由于地质与工程的整合,克拉苏结构的整体钻探速度有了显著的提高,单井产量提高了3-5倍。
二、浅层页岩气井返排试气一体化技术1.研发精准压裂技术,极限激活“甜点”一是对常规压裂概念进行了突破。
前期因对“压后产水”的担忧,采取了小规模压裂措施,造成了气井产能低的问题。
随着“大排量、短周期、高砂比”技术的大规模压裂技术的突破,单井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
在此基础上,竖井提高了1.72立方米/天,增加了56%;水平井提高到了3.1×104立方米/天,提高了39%.产能的最大释放,使单井内产出大幅提高,单井星级也随之提高。
页岩气革命
![页岩气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076aa823ccbff121dd3683d6.png)
事实上,自岩页气将进行二轮招标的消息传出后,市场热度一直未减,而有关其招标的具体时点,也受到市场密切关注。
“页岩气第二轮招标准备工作早已就绪,原本计划在8月初进行,但由于安排不开,所以推至9月初。”上述权威人士向记者透露。
页岩气探矿权首次公开招标是在2010年6月27日,当时邀请了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和延长油矿、中联煤、河南煤层气等6家国有企业,参与竞标四个区块的探矿权。最后,中国石化和河南省煤层气开发利用有限公司各竞得一区块,另两个区块流标。
天然气是清洁能源,中国是一个富煤缺油少气的国家,常规天然气储量较少。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常规天然气探明剩余可采储量3万亿立方米,天然气人均剩余可采储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7.1%。但据美国能源署初步估算,中国页岩气可采资源量世界第一,达到36万亿立方米。而国土资源部去年对外公布的数据是,中国页岩气可采资源量大约25万亿立方米。
记者了解到,70多家企业意向报名者中,有国企,也有民企,民企如广汇能源、宏华集团、浙江海越等。此外,名单中不乏非油气经营企业,如五大电力央企和神华中煤等煤炭央企。
据潘继平透露,页岩气有望成为我国天然气改革的一个试金石或者尝试。比如,国家页岩气“十二五”规划已经明确,开采的页岩气价格实行市场化定价。而目前传统天然气仍然以政府定价为主导(仅在广东广西两地试行最高限价试点),这使中国天然气价格长期处在低位。页岩气作为天然气改革试金石地位可以窥见一斑。
第二轮招标有望下月开启或成天然气改革试金石
一场页岩气革命正以美国为中心波及全球,从欧洲到南美、亚洲,从发达国家到新兴市场,都渐渐卷入其中,体验到这场“革命”的力量与冲击。中国作为页岩气储量最大的国家,则更深切感受到其中的机遇与挑战。目前,页岩气第二轮公开招标准备工作已经就绪,9月初有望正式启动。中国页岩气勘探与开发力度究竟如何?煤炭行业如何应对或将到来的需求萎缩?一场涉及全局的能源调整已是蓄势待发。
发展页岩油气的石油地质意义及决定因素
![发展页岩油气的石油地质意义及决定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c80ddea7910ef12d2af9e7ec.png)
页岩气的发展始于同属非常规的致密油气,将其开发中以水平井和压裂为主体的技术系列引入同样岩性致密的暗色页岩中,并逐渐适应页岩的诸多特点后,就促成了页岩气、页岩油的大发展。
1 页岩油气发展对传统石油行业的影响1.1 页岩油气的成功勘探开发使传统的油气地质理论不再权威在页岩油气的开发过程中,圈闭的概念不再适用于页岩油气的开发,在圈存概念中强调的运移与保存条件,在页岩油气的开采中已经不再适用。
在常规油气的开采勘探中,依据的是经典的油气地质理论,理论认为油气的产生与聚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且总结为六个要素:生、储、盖、圈、运、保;并认定这六个要素是进行常规油气勘探的必要条件。
然而页岩油气的勘探与开采则不在这一理论范围内,原位滞留油气的聚集,形成了页岩油气,由于页岩层系的特殊性,不符合六个要素的体系,因为在页岩层系当中,生、储、盖这三个要素是一体的,同时存在与页岩层系中。
1.2 页岩油气对石油工业的空间和生命周期的影响由于页岩油气的成功勘探开采,使得我们发现了更多的可以开采与勘探的岩性,烃源岩油气的开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然而在传统的地质勘探理论的认知中,烃源岩这种岩性一直处于油气勘探开采的黑名单中。
页岩油气会被不断的开发利用,极大提高了可勘探与开采的油气资源的总量。
它的成功开采使得更多以前不被重视的岩层的油气资源得到开发,使得勘探的层系得到拓展,使得地下更深部位的油气资源也能得到勘探开发。
因此极大地拓宽了石油工业的勘探空间,并且随着页岩油气的地质储量的探明,地球的油气资源绝不仅仅局限于常规油气资源,使得石油工业的生命周期得到了充足的延长。
2 决定页岩油气开发的重要因素2.1 核心技术的使用经典油气地质理论的推行得益于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而页岩油气资源长期被忽视的根本原因是受限于当时勘探与开发技术的制约,由于技术达不到要求,页岩油气勘探开发难度大,成本居高不下,这些严重制约了对页岩油气的勘探开发。
随着石油勘探技术的发展,水平井钻井、压裂、微地震监测等核心技术的出现与完善,尤其是中国初步形成了长水平井优快钻井技术、压裂试气工程技术、废液与油基钻屑处理技术以及桥塞技术等自主技术后,页岩气勘探和开发成本已大幅降低。
页岩油形成机制地质特征及发展对策
![页岩油形成机制地质特征及发展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98e8c40779563c1ec5da7165.png)
页岩油形成机制地质特征及发展对策能源情报按:加州页岩油储量下调曾引起激烈讨论,页岩油在国内是什么情况?带你了解一下。
文/邹才能杨智等,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引言世界石油工业正在从常规油气向非常规油气跨越。
非常规油气主要为页岩系统油气,包括致密油和气、页岩油和气。
致密油和气是储集在致密砂岩或灰岩等储集层中的石油和天然气,油气经历了短距离运移。
页岩油和气是指富集在富有机质黑色页岩地层中的石油和天然气,油气基本未经历运移过程,目前页岩气已成为全球非常规天然气勘探开发的热点,页岩油的相关研究也正在兴起。
笔者在充分调研国内外页岩油气、致密油气最新勘探开发和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根据对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延长组等中国陆相湖盆页岩油的研究,系统总结页岩油的基本内涵和基本特征,详细阐述了页岩油形成的沉积环境、地球化学特征、储集空间和聚集机制等基本石油地质问题,最后预测中国页岩油的资源潜力,提出页岩油“核心区”评价标准和“三步走”的具体发展思路。
1 研究背景全球油气工业发展正在不断突破油气生成最高温度极限、突破油气储集最小孔喉极限、突破油气聚集最大深度极限,“3 个极限”的突破,推动油气发展地域由陆地向深水区、深度由中浅层向深层—超深层、资源由常规油气向非常规油气快速延伸,大于3 000 m海洋超深水等新区、超过6 000 m 陆地深层等新层系、小于1 000 nm 孔径超致密储集层等新类型,将成为石油工业发展具有战略性的“三新”领域。
目前,以页岩气为代表的非常规油气引发了一场重大石油科技革命,其有3 个显著特征:理论的颠覆性,技术的突破性,生产的工业性。
勘探开发非常规油气是从常规寻找圈闭向寻找大面积储集层转变,颠覆了传统圈闭油气聚集理论;从常规直井开发向水平井规模压裂转变,突破了直井传统开采方法;从常规单井开采向平台式多井“工厂化”开采转变,打破了一个井场单井开采模式。
非常规油气突破具有3 大战略意义:①延长石油工业的生命周期,突破了传统资源禁区和成藏理论,增加了资源类型与资源量;②引发了油气科技革命,推动整个石油工业理论技术升级换代;③改变了全球传统能源格局,形成以中东为核心的东半球“常规油气版图”,以美洲为核心的西半球“非常规油气版图”,影响世界发展秩序。
美国
![美国](https://img.taocdn.com/s3/m/95d6668ce53a580216fcfedc.png)
美国“页岩气革命”的影响及启示上世纪70年代爆发的石油危机,对以石油输入国为主体的市场经济国家产生了强烈冲击,导致了二战后波及全球的一次经济危机,美国受到的影响首当其冲。
作为反思和对策,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提出了能源独立的目标设想,其后的美国政府也一直秉承这一思想,并以不同形式推动这一进程。
近十年来,一直追求能源独立的美国掀起了一场浩大的能源革命,其页岩气产量井喷式增长,并逐步成为美国天然气的主力。
美国也因此在2009年超越俄罗斯,成为世界第一大天然气生产国。
页岩气革命,为美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动力(310328,基金吧),也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
如何看待美国“页岩气革命”的影响,以及我国从中能获得哪些启示,是本文将要回答的问题。
一、“页岩气革命”的由来页岩气是从页岩层中开采出来的天然气,是一种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
页岩气以吸附或游离状态存在于富有机质泥页岩及其夹层中,开采难度较大。
世界上对页岩气资源的研究和勘探开发最早始于美国。
1997年,Mitchell能源公司在Barnett盆地页岩带作业中首次使用水力压裂技术,由此拉开美国“页岩气革命”的序幕。
2003年,水平井技术的应用使美国页岩气的开发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目前,美国依靠技术、资源和管网基础设施优势,成为世界上唯一实现页岩气大规模商业化开采的国家。
2011年,美国页岩气产量达到1800亿立方米,占天然气总产量的25%。
2012年4月,美国联邦能源管理委员会批准了切尼尔能源公司的液化天然气(LNG)出口申请,这是四十多年来美国第一个天然气出口项目,也是美国“页岩气革命”的标志性事件。
美国有专家表示,页岩气使得美国100年无后顾之忧。
加拿大是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对页岩气进行勘探与商业开发的国家。
加拿大的页岩气资源主要位于其西部地区,与美国西部地区地质结构类似,美国发展起来的成熟技术可以较为方便地在当地移植与应用,这是加拿大页岩气能够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
非常规油气突破源于三大科技创新
![非常规油气突破源于三大科技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e8993b0b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b6.png)
非常规油气突破源于三大科技创新
佚名
【期刊名称】《断块油气田》
【年(卷),期】2012(19)4
【摘要】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副院长邹才能日前撰文指出,非常规油气突破源于三大科技创新:纳米孔喉储层系统连续型油气聚集地质理论的创新、人造渗透率水平井多级压裂的核心技术创新和平台式"工厂化"经济开发模式的创新。
非常规油气突破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
以页岩气突破"三个传统"价值为例,一是突破了传统资源禁区,增加了资源类型与资源量。
常规勘探开发中将页岩作为生气层,而非储层,
【总页数】1页(P536-536)
【关键词】非常规油气;科技创新;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经济开发模式;地质理论;油气聚集;技术创新;多级压裂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122.12
【相关文献】
1.非常规油气突破引发世界石油工业科技新革命——访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地质师邹才能博士 [J], 王大锐
2.为非常规油气藏打造钻完井利器--记石油工程公司非常规油气藏钻完井技术攻关创新团队 [J], 孙世高;张向东
3.河南:非常规油气勘探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伊川盆地发现非常规油气 [J],
4.创新理论提升实践实现非常规油气技术的突破——《非常规油气》发刊词 [J], 戴金星;
5.传统油气地质理论的突破与创新及非常规油气资源潜力 [J], 苗钱友;朱筱敏;姜振学;李卓;陈磊;张昆;原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页岩气勘探开发的发展与新技术
![页岩气勘探开发的发展与新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8dcebc8ab9d528ea81c77996.png)
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与发展前景姓名:赵春平班级:石工11-10 学号: 11021467摘要:页岩气是一种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
页岩气是以多种相态存在、主体上富集于泥页岩地层中的天然气聚集。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对油气资源需求量的不断增长以及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难度的不断加大,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在油气供给中的比例将日益增加。
全球页岩气技术可采资源量约207万亿立方米,计入页岩气使全球总天然气资源量提高约47%,达到648万亿立方米。
发达国家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技术日渐成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将继续引领全球页岩气油气勘探另外,我国已探明陆域页岩气地质资源量1344200亿m3,可采资源量为250000亿m3,潜力巨大,如何有效地探勘并开发页岩气成为关键。
中国页岩气开发面临页岩气的资源量和富集区有待明确、评价研究方法需更准确、探索压裂技术诀窍和重视商业管理模式四大问题。
从我国地质条件、国内环境等出发,客观认识页岩气资源基础,循序渐进,加强勘探开发技术和商业模式研究与推广应用,积极开展先导试验,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未来5—10年中国页岩气开发有望取得突破和发展。
文中介绍了目前页岩气勘探开发中的主要技术,包括页岩气测井技术、水平井多级压裂技术、超临界CO2开发页岩气技术、同步压裂技术等,同时总结了存在的问题。
我国页岩气资源非常丰富,但在勘探开发过程中,还急需新技术、新方法的突破。
关键词:页岩气;现状;开发技术;存在问题;发展前景页岩气是指主体位于暗色泥页岩或高碳泥页岩中,以吸附或游离状态为主要存在方式的天然气聚集。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清洁能源需求的不断扩大、天然气价格的不断上涨、对页岩气藏认识的不断深化,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正由北美向全球扩展。
页岩气在非常规天然气中异军突起,成为全球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新亮点。
加快页岩气资源勘探开发,已经成为世界页岩气资源大国的共同选择。
1、国内外现状页岩气的勘探开发历史悠久.已有近200年的历史,目前正迈入快速发展期。
页岩油气革命及影响
![页岩油气革命及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6e1c6f77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ab.png)
页岩油气革命及影响随着科技的进步,页岩油气革命在全球范围内悄然兴起,为能源市场带来了一场深刻的变革。
页岩油气作为一种非常规能源,其开发利用不仅对传统油气开发提出了挑战,也催生了一系列新兴产业。
本文将围绕页岩油气革命及其影响展开讨论,展望全球能源市场的未来。
页岩油气革命是指在页岩层开发出来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这种非常规能源的开发利用,主要依赖水平钻井和压裂等技术,能够大幅提高油气采收率。
页岩油气革命对传统油气开发产生了巨大挑战,使得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开发更加困难,但也为全球能源市场带来了一场技术革命。
页岩油气开发利用对相关产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页岩油气资源的开发催生了一系列新兴产业,如压裂设备制造、咨询服务等。
其次,页岩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对石油替代品市场产生了影响,推动了新能源汽车、生物燃料等产业的发展。
最后,页岩油气革命还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能源安全讨论,促使各国政府和企业更加重视能源多元化和能源安全。
页岩油气革命对全球能源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
首先,页岩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大幅增加了全球油气储备,对传统油气开发造成了冲击。
其次,页岩油气革命使得全球能源供应更加多元化,减轻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最后,页岩油气革命也带来了全球能源安全的挑战,使得各国政府和企业更加重视能源的多元化和安全问题。
对于中国来说,页岩油气革命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一方面,中国拥有丰富的页岩油气资源,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能源保障。
另一方面,中国在页岩油气开发方面起步较晚,技术和经验相对不足,需要加大投入和支持。
此外,页岩油气开发也面临着环境问题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挑战,需要加强管理和监管。
总之,页岩油气革命是全球能源市场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
它不仅增加了全球油气储备,推动了能源供应的多元化,也催生了一系列新兴产业,为全球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页岩油气革命也带来了全球能源安全的新挑战,需要各国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应对。
中国“页岩气革命”该如何上演
![中国“页岩气革命”该如何上演](https://img.taocdn.com/s3/m/6b37052aa5e9856a56126010.png)
质富 集 、以热 解气 或 生物 甲烷 气 为主 、以游 离气 形式 赋存 于 孔隙 和裂缝
中,或者 以吸 附气 或游离气形 式聚集于 有机质或 黏土 中 、连续 的 自生 自储 的非常规 油气资源 ,成分 以甲烷为主 ,是一种清 洁、城市供热 、发 电 、汽车燃料 和化工生产 等 ,
总技术可 采储 量为 1 6 3 万亿立方 米 ,加上美 国技术可采储 量2 4 万亿 立方米 , 全球 页岩 气技术 可采 储量 为 1 8 7 万亿 立 方米 。其 中中 国技 术可采 储量 位列
3 2 国 中的第 一 ( 3 2 国 中不包 括 俄 罗斯 以及 中东 国家 ),达 到3 6 万 亿 立方
非和 拉 丁美 洲等 地 区 。2 0 1 1 年4 月 ,美 国能 源信 息署 ( E I A)在其 《 全 球
1 4 个地 区页岩气 资源初评结 果 》报 告中表 明 ,全球除美 国之外 的3 2 个 国家
岩气 革命 ”被誉 为 “ 一 百年来 石油 [ 业最
重 大 的事 件 ” ,正 在 激 活 美 国 工 业 复 兴 的
仅可 以一改天 然气大 量进 口的局 面 ,还有
望成 为液化 天然气 的 } H口国 。美国专 家认 为 ,有 了页岩气 ,美国 1 0 0 年 内将 无后顾之 忧 。美 国的 “ 页岩气 革命 ” 已经动摇 了世 界液 化天然 气市场格 局 ,美 国正 是靠 “ 页 岩气 革命 ”实现 了能源独 立 。美国 “ 页岩 页岩气 是指聚集 于细粒 ( 包 括黏土及 致密砂 岩 )低渗透 油藏 中 、有 机 气革 命”对 全球 天然气市 场 、能 源供应 格 局 、气候 变化政 策甚至地 缘政治 都有 十分 重要 的影 响 。在全 球 页岩气开 发史上 ,美 国页岩气开发被评价为 “ 成就辉煌 ”。
致密砂砾岩油藏开发中地质工程一体化实践与思考
![致密砂砾岩油藏开发中地质工程一体化实践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af429e0c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32.png)
致密砂砾岩油藏开发中地质工程一体化实践与思考摘要:砂砾岩是一种含砾成分较高的砂岩,也称为含砾砂岩,国内外一般是将砾岩、砾状砂岩等粗碎屑岩为主的油气藏统称为砂砾岩油气藏。
致密砂砾岩油藏具有储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储层展布规律复杂等特点。
从国内外致密油气开发积累的经验来看,进行地质工程一体化研究,使地质认识和工程实践最大限度地紧密结合,能够更有效挖掘各个开发环节的效益。
通过建立精细地质模型、采用随钻实时调节的地质导向钻井开展水平井随钻跟踪轨迹调整、基于差异化射孔及分段分簇优化的体积压裂改造策略等一系列举措,将区块地质认识和工程实践紧密结合,攻克了区块效益开发过程中的一系列挑战,现场实践获得了显著成效。
关键词:砂砾岩油藏;地质工程;一体化实践引言地质工程一体化本质上是一种技术管理模式,其核心是实现地质、工程跨学科、跨部门多元协作,实现快速高效科学决策与实施。
成功的地质工程一体化项目,往往具备一支多学科扁平化、高效一体化的团队,具有现场作业协同化运作机制和地质工程一体化工作平台,从而降低工程风险、提高工作效率,增加经济效益。
1地质工程一体化的效果页岩是指由黏土和极细粒矿物堆积固化而形成的岩石,一般富含有机物,是一种生油气母岩。
页岩油气与常规油气相比,具有源—储一体、储层物性差、自然产能低、产量递减快等特点,这要求特殊的理论和技术,从而实现油气资源的高效勘探和效益开发。
兴起于美国20世纪70年代的页岩革命,带来了页岩油气理论的创新和一系列勘探开发技术的突破,使得页岩油气产量快速增长,极大降低了油气对外依存度,最终实现了能源自给。
页岩革命起先局限在“页岩气革命”,后来在页岩油的开采上也取得了成功,统称“页岩革命”。
1821年,在美国纽约州的弗里多尼亚镇(Fredonia)首次发现页岩气。
1914年,在阿巴拉契亚(Appalachia)盆地泥盆系俄亥俄(Ohio)页岩中,发现世界第一个页岩气田——大桑迪(BigSandy)气田。
页岩气革命及其影响与对策
![页岩气革命及其影响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dce505280912a21614792992.png)
国土资源部 钟自然
二○一三年六月七日
页岩气是一种清洁高效的新兴非常规能源资源,
是经国务院批准的独立矿种
美国页岩气成功开发对全球能源格局产生了重要
影响,全球有30多个国家启动了页岩气勘查开发
我国页岩气勘 查开发处在探索起步和先导试验阶
段,初步评价资源潜力大,加快发展有基础,通
23亿吨。
资料来源:World Energy Council
非常规油气发展前景广阔
超重油:
超重油:通常定义为密度在(API)10°以下(密 度大于水),储层黏度不超过10Pa·s的石油。
世界超重油探明地质储量2933亿吨,主要分布在委
内瑞拉(奥利诺克重油带),其探明地质储量为2881 亿吨,占世界总量的98%。
2012年全球煤层气产量
约800亿立方米 美国:约500亿立方米;
70 60 50 万 亿 40 立 方 30 米 20 10 0
大 兰 乌 克 兰 坦 俄 罗 斯 国 国 国 非 国 中 美 德 波 英 南 亚 斯 克 萨 澳 大 利 印 度
中国:25.7亿立方米;
加拿大:约100亿立方米;
积极发展页岩气
美国环保署(EPA)2012年4月发布首部页岩气开采环保法 规,要求到2015年1月,所有采取水力压裂法进行页岩气 开采的气井都安装相关设备,减少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及 其它有害空气污染物的排放; 印度确定6个盆地为页岩气勘探开发区;
波兰已向埃克森美孚、雪佛龙等颁发109个页岩气探矿权。
油砂:出露地表或近地表包含有烃类的砂岩和碳酸 盐岩。油砂油则是油砂中所含的烃类物质,一般为重 油、固体沥青等,且烃类的含量(含油率)不低于 3%。
论非常规油气对经典石油天然气地质学理论的突破及意义
![论非常规油气对经典石油天然气地质学理论的突破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0fca5c15de80d4d8d15a4fb7.png)
理论和实践意义。
产量突破 600×108 m3,1998 年突破 1 000×108 m3,2011
石油勘探与开发 1 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重大进展 非常规油气在全球油气产量中的作用和地位不断 加强,继油砂、致密气和煤层气等资源规模有效开发
年达到产量峰值 1 300×108 m3;之后致密气产量保持稳 定,2015 年产量 1 200×108 m3 [9]。另外,加拿大、中 国等也实现了致密气资源的有效开发,2015 年全球致 密气产量 2 450×108 m3。
油开发在美国率先突破,引领非常规油产量快速增长。 气产量为 1 000×108 m3 [12]。
西加拿大盆地聚集了全球 70%以上的油砂资源。
页岩气有效开发具有革命性意义,推动非常规油
1968 年采用地面开采技术实现油砂油产量 8.6×104 t, 气发展进入全新阶段。早在 1821 年美国陆上就钻探了
1.1.1 全球非常规石油产量
源 意 外 获 利 法 》, 有 效 促 进 了 煤 层 气 资 源 的 开 发 。 到
非常规油主要包括油页岩、油砂及重油、致密油 1992 年美国煤层气产量达到 260×108 m3 [12]。裸眼洞穴
(含页岩油)等资源。2015 年,全球非常规油产量 完井技术和多分支水平井技术促进了煤层气产量快速
2017 年 2 月
石油勘探与开发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Vol.44 No.1 1
文章编号:1000-0747(2017)01-0001-11 DOI: 10.11698/PED.2017.01.01
论非常规油气对经典石油天然气地质学理论的 突破及意义
之后,近年来美国“非常规油气革命”实现了页岩气、
能源革命的弄潮儿--页岩气
![能源革命的弄潮儿--页岩气](https://img.taocdn.com/s3/m/dc287b31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3f.png)
地球I特别策划‘能源革命的弄潮儿—页岩气文I李飞碳减排需要清洁能源在过去的200年里,人类向大气层排放了数 万亿吨的二氧化碳,如同给地球建造了一个大棚,让地球无法散热。
遏制全球变暖,减少二氧化碳 的排放,缓解人类的气候危机,使用清洁能源是 一个重要举措。
人类能源使用历史人类对能源的利用主要有三大转换:第一次 是煤炭取代木材等成为主要能源;第二次是石油 取代煤炭而居主导地位;第三次是20世纪后半叶 开始出现的向多能源结构的过渡转换。
化石能源 在人类能源的利用历史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化石能源是一种碳氢化合物或其衍生物。
它 由古生物沉积而来,是一次能源。
化石能源所包 含的天然资源有煤炭、石油和天然气。
化石燃料不 完全燃烧后,都会散发出有害的气体,然而化石 燃料却在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
目前,全球能源结构中占主导的是石油。
然而 地球上石油的储量有限,石油的大量消费,使得资蓝金”新宝贝页岩气的身世与煤炭、石油相比,天然气是一种清洁、高效 的能源,因其主要成分甲烷,燃烧时火焰呈明亮 的蓝色,又是很清洁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故在 化石能源中被誉为“蓝金”。
近年来,全球大规模 新开发的一种新型清洁能源,属于“蓝金”家族的 非常规天然气资源,成分与天然气相同,并且甲烷 含量更高,更加绿色环保,你知道是什么吗?那就是——页岩气。
12 I IEARTH特别策划I地球〇非常规油气与常规油气的空间分布(据Pollastro2001修改)在介绍页岩气是什么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 下富含有机质的黑色页岩——页岩气的生成和藏 身之处。
黑色页岩是深水环境下泥质、硅质、钙质等 等长期沉积形成的细粒岩石,含有丰富的生物遗 骸等有机物,在还原(缺氧)条件下得以保存,随 着埋深的增加,温度和压力的增高,通过成岩作 用形成富有机质页岩,一般呈页状或板状,有机物 通过热解、裂解生成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因此,富含有机质页岩被称为油气母岩。
“蓝金”新宝贝页岩气的居处黑色页岩致密坚硬,肉眼看不到孔隙,但在 电子显微镜下可以见到丰富的纳米孔隙,虽然这 些孔隙很小,其孔径仅2 ~ 200纳米,但是对于直 径仅有0.38纳米的甲烷分子来说已经足够大了,页 岩气就储存在这些孤立互不连通的纳米孔隙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页岩气革命与油气地质理论创新
传统油气地质学生储盖运聚保“六字真言”失去了认识油气赋存的指导意义,圈闭的确定和优选也不再作为勘探的必经程序从目前的勘探成果分析,每一种非常规油气资源的规模都大于常规油气,全部非常规油气资源蕴藏量,比常规油气蕴藏量至少大一个数量级。
从人们对地下资源认识的发展过程看,页岩油气的成功开发,使人们对非常规油气的认识更加深化和系统化,推动了石油地质学基本理论的创新。
传统油气地质学理论可简单概括为“六字真言”:生储盖运聚保。
地质学家认为,有经济价值的油气主体来源于地质上富含有机质的岩层,主要是指暗色细碎屑岩,即人们俗称的“页岩”,油气地质上称烃源岩或生烃(油气)岩。
生成的油气与地层水一起从源岩中排出,运移至赋存油气的储层内。
这就要强调“保”字。
按此认识形成以下结论:一是生烃岩(页岩)内残存的油气因分散且难以流出而无法形成有经济价值的油气藏;二是如果地层因致密使孔隙少而小、气(特别是油)则被迫分散难以采出,不能形成有效储层,比如致密砂岩;三是如果油气藏后期被破坏,轻质组分首先散失,剩下流动性差的重油甚至是半固态的沥青砂,常规技术难以开采。
传统石油地质学要求寻找地下富集而易采的油气聚集区,而页岩
油气的发展打破了传统的生、储、盖概念,暗色页岩既是烃源岩又是储层和盖层。
过去,人们仅注重于排烃、运聚,认为没有排出而“残留”在页岩系内的油气量不大。
但深入研究发现,黏土类矿物的超细微颗粒,拥有巨大的颗粒总表面积,因而具有超大的吸附能力。
从宏观上看,页岩具非渗透性。
但从微观上分析,却有着大量纳米级的孔洞和裂隙,其中的流体(油气和水)在正常情况下没有运移流动的可能。
这种油气因没有富集而以低丰度形态分散于整个页岩层系内,但巨大的体积,使其拥有高丰度油气赋存总量。
在传统石油地质理论中,烃源岩层系特别是单层厚度过大,不利于排烃,甚至将其归入“无效烃源岩”。
而页岩油气单层厚度大,不仅保留的油气量大且容易进行水平井和压裂施工,往往是首选的勘探对象。
显然,在页岩油气赋存上生、储、盖合为一体,圈闭不再是必须的条件,运、聚的地位消失了,“六字真言”从根本上发生了动摇。
传统油气地质学将勘探目标锁定在高丰度且可流入钻井井筒内的油气赋存上,因而不会把页岩作为找油对象,在开采上设定了物性下限,低于此限的即归为致密、超致密储层。
这样一来,能列为有效储层的岩石就相当少了。
非常规油气打破了储层概念,使对岩层孔、渗性的研究由肉眼、偏光显微镜的级别进到显微镜的纳米级别。
于是,找油气的领域宽广了。
显然,以页岩气革命为代表的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进一步推动了传统地质理论革命性的创新。
油气勘探是利用已知地质信息探索未知油气藏的过程,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地质学家对地质信息的甄别与判断是否符合客观地质实际,勘探技术能否实现地质目的。
在一个半世纪的近-现代油气工业发展过程中,科研人员从含油气盆地评价的大面积出发,确定利于油气藏形成的区带,进而寻找可供油气富集的圈闭。
然后,在圈闭上钻探井判断是否具有经济价值的油气藏。
这种勘探程序有一个通俗的概括:物探画圈、地质定点、钻井打眼。
由于地质的复杂性,人们难以精确地掌握地下情况,一般而言,预探井成功率达30%就不错了。
客观地说,能够按“六字真言”的严格条件而富集成藏的概率也不是很大的,在“面中求点”如同大海寻宝,要经过艰难的摸索过程,甚至这个过程也会出现曲折反复,因而完成勘探程序往往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段(几年、十几年甚至数十年)。
目前,地表地下条件容易找的目标大多已被发现,常规油气勘探难度越来越大。
而非常规油气可以摆脱“圈闭”这一条件的束缚。
在新油气区进行非常规油气勘探,仍要从盆地区域评价开始,在此基础上优选区带,确定预探井井位。
而在老油田,科研人员对非常规油气赋存的层位已有许多基础性认识,因此,区域评价可以弱化,可直接进入优选区带钻探井以获取页岩层含气性等参数。
在勘探过程中,钻探井发现油气并不难,关键在于能否找到“甜点”。
“甜点”对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尤为重要。
非常规油气多为低品位油藏,含油气性对经济效益影响较大。
低品位使非常规油气的经济可采性,对地质情况的横向变化异常
敏感,因而难以像常规油气勘探那样,以少量评价井探明储量。
这就需要以较密的评价井,控制一定面积的含油气性变化。
综合国外页岩气资源勘探开发中的经验教训,我国在页岩气勘探开发中,不能孤立地看待页岩气资源,而应重视综合勘探开发效应,尽可能将其共生和伴生资源一起通盘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