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民族概论》模拟试卷一

合集下载

民族概论考研试题及答案

民族概论考研试题及答案

民族概论考研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民族这一概念最初是由哪位学者提出的?A. 马克思B. 恩格斯C. 斯大林D. 列宁答案:C2. 下列哪一项不是民族的特征?A. 共同的语言B. 共同的地域C. 共同的经济活动D. 共同的宗教信仰答案:D3. 民族关系的核心内容是什么?A. 政治关系B. 经济关系C. 文化关系D. 法律关系答案:A4. 民族平等原则在哪个国家的宪法中得到了明确规定?A. 美国B. 中国C. 俄罗斯D. 印度答案:B5. 民族自决权是指什么?A. 民族有权决定自己的政治地位B. 民族有权决定自己的经济制度C. 民族有权决定自己的文化传统D. 民族有权决定自己的宗教信仰答案:A6. 民族融合的主要方式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通婚B. 战争C. 经济交流D. 文化同化答案:B7. 下列哪个理论不是民族主义的理论来源?A. 社会契约论B. 民族精神论C. 民族国家论D. 阶级斗争论答案:D8. 民族识别的主要依据是什么?A. 血统B. 语言C. 文化D. 地域答案:C9. 民族问题的根本解决途径是什么?A. 经济发展B. 政治改革C. 文化交流D. 法律保障答案:A10. 世界上民族最多的国家是?A. 中国B. 印度C. 尼日利亚D. 巴西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民族的基本特征包括哪些?()A. 共同的语言B. 共同的地域C. 共同的心理素质D. 共同的经济活动答案:A, B, C12. 民族平等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A. 法律地位平等B. 政治权利平等C. 经济机会平等D. 文化传统尊重答案:A, B, C, D13. 民族政策的主要目标包括哪些?()A. 促进民族团结B. 保障民族权益C. 维护国家统一D. 推动经济发展答案:A, B, C14. 民族关系的调节机制包括哪些?()A. 法律机制B. 行政机制C. 文化交流D. 经济合作答案:A, B, C, D15. 民族冲突的原因可能包括哪些?()A. 资源分配不均B. 文化差异C. 政治压迫D. 历史积怨答案:A, B, C, 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民族与种族的区别。

民族概论考研试题汇总及答案

民族概论考研试题汇总及答案

民族概论考研试题汇总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民族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社会历史过程,其基本标志是()。

A. 共同的语言B. 共同的地域C. 共同的经济生活D. 共同的心理素质答案:D2. 民族平等原则是指各民族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享有()。

A. 同等的权利和义务B. 不同的权利和义务C. 高等的权利和义务D. 低等的权利和义务答案:A3. 我国民族政策的核心是()。

A. 民族平等B. 民族团结C. 民族区域自治D. 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4. 民族的基本特征包括()。

A. 共同的语言B. 共同的地域C. 共同的宗教信仰D. 共同的心理素质答案:ABD5. 我国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包括()。

A. 民族平等B. 民族团结C. 民族融合D. 民族互助答案:AB三、简答题6. 简述我国民族政策的基本内容。

答案:我国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1)坚持民族平等,保障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平等权利;(2)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支持;(3)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保障少数民族在自治地方行使自治权;(4)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文化水平;(5)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队伍建设;(6)发展少数民族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

四、论述题7. 论述民族认同感的形成机制及其对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答案:民族认同感的形成机制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和社会过程,它涉及到个体对自己所属民族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的一致性。

民族认同感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历史传统、文化传承、语言交流、宗教信仰、教育背景等。

民族认同感对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1)民族认同感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2)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可以促进民族成员对国家法律和政策的认同,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3)民族认同感的培养和强化有助于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4)在全球化背景下,民族认同感的培养有助于保护民族文化的多样性,防止文化同质化的趋势。

民族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民族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民族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民族理论是一门研究民族现象、民族关系以及民族政策的学科,它对于理解和处理多民族国家中的各种社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份民族理论考试的试题及答案示例,供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1. 民族是指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_________的稳定的共同体。

A. 语言B. 文化C. 地域D. 宗教信仰答案:B2. 民族平等的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权利平等B. 机会平等C. 经济平等D. 尊严平等答案:C3. 在多民族国家中,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主要依靠以下哪个因素?A. 经济发展B. 文化交流C. 政治制度D. 法律保障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4. 民族理论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A. 民族的形成与发展B. 民族的分类与识别C. 民族政策的制定与实施D. 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答案:A, B, C5. 民族认同感的构成要素包括哪些?A. 语言B. 宗教C. 历史D. 风俗习惯答案:A, C, D三、判断题6. 民族融合是指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特征完全消失,形成一种全新的文化。

答案:错误7. 民族自决权是指一个民族在不受外来干涉的情况下,自由决定自己的命运和发展道路的权利。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8. 简述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

答: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通常包括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和民族繁荣发展。

民族平等是指所有民族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享有相同的权利和义务。

民族团结强调不同民族之间的和谐相处,共同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

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自治制度,保障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事务的权利。

民族繁荣发展则是指国家采取措施,促进各民族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

9. 论述民族歧视的危害及其应对措施。

答:民族歧视是指基于民族身份的不公平对待,它不仅损害了个人的尊严和权利,还可能导致社会分裂和冲突。

民族歧视的危害包括破坏社会和谐、引发民族矛盾、阻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应对民族歧视的措施包括加强法律的制定和执行,确保所有民族平等权利的实现;通过教育提高公众对民族平等的认识;鼓励文化交流,增进不同民族之间的理解和尊重;以及建立有效的社会监督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歧视行为。

民族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民族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民族理论考试题及答案民族理论是一门研究民族现象、民族关系以及民族政策的学科,它涉及到历史、文化、社会、政治等多个领域。

考试题目通常包括对民族理论基本概念的理解、民族政策的分析以及对民族问题的实际应用等。

以下是一份民族理论考试题及答案的示例: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民族是指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

A. 社会B. 集体C. 集团D. 阶层答案:B2. 民族平等原则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

A. 基本原则B. 次要原则C. 辅助原则D. 临时原则答案:A3. 在我国,民族自治区域分为()。

A. 自治县、自治乡、自治村B.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C. 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D. 自治区、自治市、自治镇答案:B4. 我国民族政策的核心内容是()。

A. 民族平等B. 民族团结C. 民族区域自治D. 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文化事业答案:C5. 我国民族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

A. 保障少数民族权益B. 促进民族融合C.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D. 实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我国民族政策的主要特点。

答案:我国民族政策的主要特点包括:(1)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

(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各少数民族在自己的聚居地区实行自治。

(3)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自由。

(4)支持和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5)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干部,保障少数民族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

2. 阐述民族认同感对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答案:民族认同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所属民族的归属感和忠诚感。

它对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1)增强民族凝聚力:民族认同感能够增强个体对本民族的归属感,从而增强民族内部的凝聚力。

(2)促进社会稳定:强烈的民族认同感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减少民族间的矛盾和冲突。

中国文化概论模拟试卷和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模拟试卷和答案
31、标准答案:
(1)道教与中国古代诸文化形式中关系最密切的,首先当推古代科学。中国古代科学中不少学科(如化学、医学)与道教关系十分密切;
(2)道教对于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3)道教对于中国古代民俗的影响尤为广深、深刻,有些影响甚至延续至今。
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课件第三章第六节
32、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诗经中提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周人的维新属于( )。
[A]文化维新
[B]经济维新
[C]政治维新
[D]国防维新
2、带“女”部首的姓,如“姚”、“姬”等,一般是和( )。
(2)在平面布局上以“间”为单位构成单体建筑,再以单体建筑组成庭院,然后以庭院为单元构成组群建筑。但不论单体建筑还是组群建筑,在设计上多取方形或长方形,而且常常以南北为纵轴线,以东西为横轴线安排主要建筑和次要建筑,以围墙和回廊构成封闭式的整体。这种布局是古代封闭性的思维模式和小农经济意识在建筑中的反映;
25、五经是孔子整理的古代文献,包括《周易》、《尚书》、《礼》、《乐》、《春秋》。()
26、金文是刻在钟鼎等青铜器上的文字,线条硬朗,苍劲有力。()
27、楚辞是公元4世纪在中国南方形成的诗歌,六言体,句末以“兮”结尾。()
28、相对于儒家,道家对个体生命与个体自由予以了更多的关注。()
29、董仲舒在《传习录》中对道德理性之外的事实表示了贬抑的态度:“大端惟在复心体之同然,而知识技能非所与论也。”()
[A]秦汉[B]汉唐[C]宋元[D]明清
9、“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体现了()。

2023年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文学概论》模拟试卷一

2023年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文学概论》模拟试卷一

2023年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文学概论》模拟试卷一1. 【单选题】狭义文化概念的含义是()A(江南博哥). 民族生活的种种方面B. 个人的素养及其程度C. 人类的符号活动及其产品D. 人所需要、制作和发明的一切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文化是个人的素养及其程度,包括人受教育的程度、知识的多少、涵养的高低等,这是狭义的文化概念。

2. 【单选题】“语言是纯粹人为的、非本能的,凭借自觉地制造出来的符号系统来传达观念、情绪和欲望的方法。

”语言的此定义出自()A. 索绪尔B. 但丁C. 黑格尔D. 萨丕尔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有个著名定义:"语言是纯粹人为的、非本能的,凭借自觉地制造出来的符号系统来传达观念,情绪和欲望的方法。

”这个定义突出了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一特点:语言是人类创造的、旨在表达意义(观念、情绪和欲望)的符号系统。

3. 【单选题】对于声调和语调之间的关系,提出著名的“代数和”的是()A. 陈望道B. 赵元任C. 汪曾祺D. 老舍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赵元任提出了著名的“代数和”论,认为声调(字调)加在语调的起伏上面就像海浪上的微波,即滚滚浩荡的波涛之上还有轻微起伏的小波,二者达成“音高运动的代数和”,从而有助于形成汉语音律美。

4. 【单选题】构成意境论的“两大因素”是()A. 意与境B. 情与景C. 意与情D. 情与境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我国意境论的基本内容和理论框架大致在唐代已经确立。

总的来说它有两大因素、一个空间,即情与景两大因素和审美想象的空间。

5. 【单选题】意境的美感特征是()A. 情景交融B. 虚实相生C. 呈现生命律动D. 韵味无穷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意境以它情景交融的形象特征、虚实相生的结构特征、韵味无穷的美感特征和呈现生命律动的本质特征,集中体现了华夏民族的审美理想。

6. 【单选题】黑格尔说“艺术的形式就是诉诸感官的形象”,他的意思是说()A. 文学形象不能融合抽象思维B. 文学形象是具体可感的C. 文学形象应该逼肖自然D. 文学形象只为感官的愉悦而存在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黑格尔说:“艺术的内容就是理念,艺术的形式就是诉诸感官的形象。

民族概论考研试题及答案

民族概论考研试题及答案

民族概论考研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民族的定义是什么?A. 具有共同语言、地域、经济生活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B. 具有共同宗教信仰的群体C. 具有共同政治理念的群体D. 具有共同文化传统的群体答案:A2. 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A. 地理环境B. 社会制度C. 经济基础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3. 民族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A. 人类社会B. 个体行为C. 特定民族D. 特定文化答案:C4. 民族主义的兴起与下列哪个历史事件有关?A. 法国大革命B. 第一次世界大战C. 工业革命D. 冷战答案:A5. 民族认同感的构成要素包括以下哪项?A. 语言B. 宗教C. 历史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6. 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主要依靠什么?A. 法律B. 文化交流C. 经济合作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7. 民族政策的核心目标是什么?A. 维护国家统一B. 保障民族平等C. 促进民族团结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8. 民族自决权是指什么?A. 民族有权决定自己的政治地位B. 民族有权决定自己的经济制度C. 民族有权决定自己的文化习俗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A9. 民族融合的过程通常包括哪些阶段?A. 语言融合B. 文化融合C. 经济融合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10. 民族问题的处理原则是什么?A. 尊重和保护B. 平等和公正C. 和谐和稳定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民族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A. 民族起源B. 民族发展C. 民族关系D. 民族政策答案:ABCD2. 民族问题的处理方式通常包括哪些?A. 法律手段B. 行政手段C. 经济手段D. 文化手段答案:ABCD3. 民族认同感的表现形式有哪些?A. 语言使用B. 宗教信仰C. 服饰习惯D. 节日庆典答案:ABCD4. 民族政策的实施需要哪些条件?A. 法律保障B. 政策支持C. 社会认可D. 经济基础答案:ABCD5. 民族融合的积极影响包括哪些?A. 促进文化交流B. 增强民族团结C. 推动经济发展D. 维护社会稳定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民族与国家的关系。

民族学概论(考试复习册)

民族学概论(考试复习册)

民族学概论(考试复习册)(注:完全按照老师的勾画重点顺序编排!!!)1、民族学的研究对象:民族及其文化。

2、“民族”一词最早的提出人物及时间:列宁于1912年第一次系统完整的在《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一书中提出。

3、马克思主义民族学的创立标志:恩格斯作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

4、“进化论学派”的相关内容:(1)主要观点:文化发展按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逻辑发展演进。

(2)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着作:英国的斯宾塞、泰勒【代表作:《原始文化》、《人类学》】、弗雷泽;美国的摩尔根【代表作:《易洛魁联盟》、《古代社会》】。

5、“英国功能学派”的相关内容:(1)主要观点:民族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是把每一种文化都作为在功能上相互联系的系统,要在弄清楚各部分对整体所做贡献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试图找出作为整体人类社会功能的一半法则。

(任何一种文化现象,不论是抽象还是具体,都有满足人类实际生活需要的作用,即都有一定的功能。

)(2)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着作:英国的马林诺夫斯基【代表作:《西太平洋的探险队》、《野蛮社会的犯罪与习俗》】、拉德克利夫-布朗【代表作:《安达曼岛人》、《社会人类学方法》】。

6、我国最早提出“民族学”一词的人物及时间:1926年蔡元培在《一般》杂志上发表《说民族学》。

7、我国民族学发展历程的几个重大事件:(1)1928年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民族学组设立。

(2)1951年6月中央民族学院成立。

(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得以重生,1980年10月中国民族学研究会在贵阳成立,1984年改名为中国民族学会,1991年改名为中国民族学学会。

(4)1981年中国人类学学会在厦门中山大学成立。

8、“种族”的相关内容:(1)概念:在体质形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

(2)类型:蒙古人、欧罗巴人、尼格罗-澳大利亚人。

(3)特征:①蒙古人→黄皮肤、黑发、面部扁平、鼻梁不高、嘴唇厚度适中。

②欧罗巴人→柔软的波状头发或直发、发色不一、肤色较钱、体毛和胡须发达、鼻梁很高、嘴唇厚度较薄。

《世界民族概论》模拟试卷一

《世界民族概论》模拟试卷一

《世界民族概论》模拟试卷一《世界民族概论》模拟试卷一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120分钟站点:_________ 姓名:_ 学号: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题号填入空格内,每空1分,共20分):1、最早对人类种族(人种)进行分类的学者是(A)人(B)。

A. 1.英国2意大利3美国4瑞典B 1摩尔根2达尔文3马林诺斯基4林奈2、尼格罗人种主要分布范围是(A)、(B)、东南亚及(C)等地。

A 1中亚2西亚红海沿岸地区3东亚4撒哈拉以南非洲B 1北亚2南亚次大陆部分地区3撒哈拉以北非洲4中亚C 1美洲北极圈一带2东欧平原3西亚4澳大利亚及西南太平洋地区3、中国云南的傣族信奉(A),回族信奉(B)。

A 1天主教2小乘佛教3喇嘛教4伊斯兰教B 1伊斯兰教2天主教3藏传佛教4小乘佛教4、欧洲的英语属于印欧语系的(A)语族,俄语属(B)语族,意大利语属(C)语族。

A 1凯尔特2拉丁3日耳曼4波罗的B 1斯拉夫2日耳曼3伊朗4亚美尼亚C 1凯尔特 2 希腊3拉丁4阿尔巴尼亚5、中国各少数民族语言中,属(A)语系的居多,而蒙古族语言则属(B)语系,台湾高山族语言属(C)语系,新疆俄罗斯族语言属(D)语系。

A 1印欧2汉藏3南岛4闪含B 1汉藏2南亚3阿尔泰4印欧C 1南亚2汉藏3南岛4阿尔泰D 1印欧2高加索3南亚4汉藏6、斯里兰卡民族冲突双方的族属分别是(A)人和(B)人。

A 1孟加拉2僧伽罗3泰卢固4旁遮普B 1泰米尔2旁遮普3拉其普特 4 犹太7、纵贯欧亚大陆中间的乌拉尔山脉粗略构成了一条天然的人种分界线,居住在该线东、西两侧的大部分居民分别属于(A)人种和(B)人种。

A 1欧罗巴2尼格罗3蒙古B 1蒙古2欧罗巴3尼格罗8、美洲现代民族除土著居民之外,大体上是以(A)及其后裔为主构成的,既有来自欧洲的白种人、非洲的黑种人、亚洲的移民,还有大量不同种族成员经过长期混融后形成的(B)。

A 1外来移民 2 渔猎居民3游牧居民4航海居民B 1泰米尔人2保加利亚人3混血种人4阿拉伯人二、简答题(共25分):1、请举出欧洲和亚洲国家共五个民族问题的名称?(5分)2、简述阿拉伯人在西亚和北非分布国家的10个国名。

世界民族学史复习题大题答案-精品

世界民族学史复习题大题答案-精品

世界民族学史复习题大题答案-精品2020-12-12【关键字】情况、思路、方法、条件、成就、空间、领域、模式、传统、认识、问题、系统、密切、充分、整体、现代、合理、优良、文明、民主、健康、沟通、统一、发展、建立、提出、发现、了解、研究、规律、特点、位置、关键、稳定、意识、思想、力量、成果、根本、精神、要素、基础、需要、权利、环境、途径、倾向、重点、体系、能力、制度、方式、特色、作用、标准、结构、科学性、任务、关系、分析、着眼、主张、倡导、把握、形成、尊重、树名词解释和论述题1.万物有灵论亦称“泛灵论”。

英国人类学家泰勒于1871年在《原始文化》一书中对该理论做出系统阐述。

他认为原始人在形成宗教之前先形成“万物有灵”的观念。

人们基于对影子、水中映象、回声、呼吸、睡眠,尤其是梦境等现象的感受,觉得在人的物质身体之内存在着一种非物质的东西,使人具有生命;当这种东西离开身体不复返时,身体便丧失活动能力和生长能力,呼吸也随之停止。

2. 简述马林诺夫斯基的学术成就a培养了一大批学生并后来成为著名的人类学家,如埃文思普里查德,利奇,费孝通等。

b 从不同的角度解释文化的功能理论;认为文化是由于需要而产生的理论;先开始研究民族学、人类学、经济生活制度方面的内容。

C 开创了“参与观察”式的田野调查工作,并在方法论上做出科学的规则(学习当地语言,生活一年或一个季节性周期以上)。

d 通过学科训练树立科学的态度;开创学习并使用土著语言进行参与观察和记录等。

3.泛埃及主义这是一个被称为英国传播学派所倡导的理论及它的学术代表,只因为其倡导者G.E.史密斯是曼彻斯特大学解剖学教授,所以学术界又俗称之为曼彻斯特学派。

其学术主张是:地球上的人类文明和文化,全部以古埃及为中心和发祥地,人类社会所有的文化,包括所有的高级文化的元素,都是从埃及尼罗河流域的文化传播开去形成的,所以被称做“泛埃及主义”的传播论。

这种近乎武断的传播论在学术界又被称为“极端”的传播主义或“超传播主义”,借以指责它过分强调传播而忽视各地各民族自身的文化创造潜能。

云南省红河州弥阳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

云南省红河州弥阳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

云南省红河州弥阳中学2014-201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00分)一、积累与应用(1—5每题2分, 第6题每空1分, 共18分)1.下列词语中, 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 屏息(pǐng) 蜷曲(quán ) 荫蔽(yìn) 莽莽榛榛(mǎng)B. 偌大(ruò) 栅栏(zhà) 尴尬(gāng) 骇人听闻(hài)C. 迸溅(bèng) 冰雹(pào)酝酿(niàng) 瘦骨嶙峋(xún )D. 档案(dàng) 枯涸(hé) 潜行(qián) 头晕目眩(xuàn)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 决别暗哑翻来复去鸦雀无声B.嘹.. 啜...一丝不.. 更胜一筹C. 峰峦感概独具惠眼恍然大悟D.宽.. 骸...花团锦.. 洗耳躬听3.下面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骇人听闻的校园伤害案一再发生, 它提醒同学们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B.晚会结束前, 她献上了一曲《烛光里的妈妈》, 唱得栩栩如生。

C.新年假日, 外出度假的游客们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

D.在外漂泊十多年的他见到亲人时终于忍俊不禁, 流下了辛酸的眼泪。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2分)A.通过这次社会调查, 使我认识到人类要与动物和谐共处。

B.这场足球赛的胜败取决于队员们的齐心协力。

C.近年来, 频发的雾霾天气不仅给人的身体带来巨大威胁, 而且使空气透明度降低。

D. 一个连教育都得不到尊重的民族, 是很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道家经典著作之一,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B.朱自清, 字佩弦, 现代小说家、诗人、学者。

民族理论的试题及答案

民族理论的试题及答案

民族理论的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民族理论是研究民族现象的科学,其主要研究对象是:A. 民族的起源与发展B. 民族的经济与文化C. 民族的语言与文字D. 民族的宗教信仰答案:A2. 民族理论认为,民族的形成主要取决于以下哪个因素?A. 地理环境B. 政治制度C. 经济基础D. 语言文字答案:C3. 民族理论中,民族认同感的形成主要基于:A. 共同的地域B. 共同的语言C. 共同的文化D. 共同的宗教答案:C4. 民族理论认为,民族主义的产生与以下哪个因素有关?A. 民族压迫B. 民族平等C. 民族融合D. 民族分裂答案:A5. 民族理论中,民族的消亡主要是指:A. 民族人口的减少B. 民族语言的消失C. 民族文化的消失D. 民族的地理分布改变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民族理论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A. 民族的起源B. 民族的发展C. 民族的关系D. 民族的消亡答案:ABCD2. 民族理论认为,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受到以下哪些因素的影响?A. 地理环境B. 历史传统C. 经济基础D. 政治制度答案:ABCD3. 民族理论中,民族认同感的表现形式包括:A. 民族语言的使用B. 民族服饰的穿着C. 民族节日的庆祝D. 民族宗教的信仰答案:ABCD4. 民族理论认为,民族主义的表现形式包括:A. 民族独立运动B. 民族统一运动C. 民族分裂运动D. 民族压迫运动答案:ABC5. 民族理论中,民族的消亡可能表现为:A. 民族语言的消失B. 民族文化的消失C. 民族人口的减少D. 民族地理分布的改变答案:AB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民族理论的研究意义。

答案:民族理论的研究意义在于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民族现象,促进民族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维护民族平等和团结,以及推动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2. 民族理论中,如何理解民族与国家的关系?答案:民族与国家的关系是复杂的,民族是国家内部的组成部分,国家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政治实体。

最新世界民族概论复习题

最新世界民族概论复习题

世界民族概论复习题名词解释:1.种族:是指具有共同起源并在体质形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类群体,它属于生物学和体质人类学的范畴。

2.种族主义:是一种认为人类各种族在智力上和发展能力上有高有低,种族差异决定社会历史和文化发展的反科学理论。

3.宗教:宗教是一个包含有教义、场所、信仰者、仪式、职业或半职业人员、艺术、情感、圣物法器等等要素组成的文化系统,其最原本的意义在于人对自身生命的关怀。

4.欧盟:欧洲国家联盟简称欧盟,成立于1950年,现在27个成员国最早是经济联合体,现在已建成为一个政治经济军事联合体。

5.奥运会:起源于祭祀宙斯神的竞技活动,后来渐渐世俗化,公元前776年召开第一届,最初比赛只有一天,后来发展到五天,现代奥运会起始于1896年,但圣火乃取自希腊的虔林皮斯山。

6.马拉松:公元前490年,雅典1万人在马拉松战胜波斯10万人后,首领派战士斐里托得斯回城报信,该战士跑了公里把此消息告诉国民,后为纪念此举遂有了此比赛项目。

7.拉丁美洲:通常用来指称美国以南的美洲大片以罗曼语族语言作为官方语言或者主要语言的地区。

因为罗曼语族衍生于拉丁语,拉丁美洲由而得名。

拉丁美洲由墨西哥、大部分的中美洲、南美洲以及西印度群岛组成。

自然资源丰富但经济水平较低。

本区居民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

工业以初级加工为主,本区国家均为发展中国家。

8.耶路撒冷:基督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三教共同的圣地,也是这三大宗教的活动中心,是三教的发源地。

9.古文明:一般指有政权,有文字,有城市等基本要素的古代文化。

简答题1.例举摩西十诫的内容?它是犹太人早期假托摩西与上帝订立的十条诫律,它成为了犹太人乃至基督教教义的基础,也成为了犹太人及信仰基督教的人们的基本行为规范,这十条诫律分别是:(1)承认上帝耶和华是唯一的真神;(2)不能为自己及他人雕刻塑像;(3)不能直呼上帝耶和华的名字;(4)星期天为圣日,是安息日,不从事世俗活动;(5)孝敬父母;(6)不可杀人;(7)不可奸淫;(8)不可偷盗;(9)不可做假见证陷害人;(10)不可觊觎别人的财物和一切所有的东西。

世界民族学史复习题大题答案

世界民族学史复习题大题答案

世界民族学史复习题名词解释和论述题1.万物有灵论亦称“泛灵论”。

英国人类学家泰勒于1871年在《原始文化》一书中对该理论做出系统阐述。

他认为原始人在形成宗教之前先形成“万物有灵”的观念。

人们基于对影子、水中映象、回声、呼吸、睡眠,尤其是梦境等现象的感受,觉得在人的物质身体之内存在着一种非物质的东西,使人具有生命;当这种东西离开身体不复返时,身体便丧失活动能力和生长能力,呼吸也随之停止。

2. 简述马林诺夫斯基的学术成就a培养了一大批学生并后来成为著名的人类学家,如埃文思普里查德,利奇,费孝通等。

b 从不同的角度解释文化的功能理论;认为文化是由于需要而产生的理论;先开始研究民族学、人类学、经济生活制度方面的内容。

C 开创了“参与观察”式的田野调查工作,并在方法论上做出科学的规则(学习当地语言,生活一年或一个季节性周期以上)。

d 通过学科训练树立科学的态度;开创学习并使用土著语言进行参与观察和记录等。

3.泛埃及主义这是一个被称为英国传播学派所倡导的理论及它的学术代表,只因为其倡导者G.E.史密斯是曼彻斯特大学解剖学教授,所以学术界又俗称之为曼彻斯特学派。

其学术主张是:地球上的人类文明和文化,全部以古埃及为中心和发祥地,人类社会所有的文化,包括所有的高级文化的元素,都是从埃及尼罗河流域的文化传播开去形成的,所以被称做“泛埃及主义”的传播论。

这种近乎武断的传播论在学术界又被称为“极端”的传播主义或“超传播主义”,借以指责它过分强调传播而忽视各地各民族自身的文化创造潜能。

4.法兰克福学派法兰克福学派是以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的“社会研究中心”为中心的一群社会科学学者、哲学家、文化批评家所组成的学术社群。

被认为是新马克思主义学派的一支。

其主要的人物包括第一代的阿多诺、马尔库塞、霍克海默、弗洛姆以及第二代的柏格、尤尔根·哈贝马斯等人。

社会研究中心成立于1924年,但要到1930年由霍克海默成为机构主任之后,才转向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考方式,包括以马克思及黑格尔、卢卡奇、葛兰西等人的理论为基础,对于20世纪的资本主义、种族主义及文化等等作进一步的探讨,并借助马克斯·韦伯的现代化理论和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

《民族》 导学案

《民族》 导学案

《民族》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民族的定义、特征和形成过程。

2、掌握世界上主要民族的分布和特点。

3、理解民族与文化、语言、宗教的关系。

4、探讨民族问题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和影响。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民族的概念和特征。

(2)主要民族的分布和特点。

2、难点(1)民族与文化、语言、宗教的复杂关系。

(2)分析和解决民族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三、知识梳理(一)民族的定义民族是指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群共同体。

(二)民族的特征1、共同语言是民族成员之间进行交流和沟通的工具,也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2、共同地域长期共同生活的地域,是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3、共同经济生活在共同地域内形成的经济联系和生产方式。

4、共同心理素质表现为民族成员在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共同特点。

(三)民族的形成过程民族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通常经历了氏族、部落的发展阶段,在生产力发展、社会分工深化、阶级分化等因素的作用下逐渐形成。

(四)世界主要民族的分布和特点1、汉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国。

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

2、蒙古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以及蒙古国等地区。

是一个以游牧为主要生产方式的民族,具有豪放、勇敢的性格特点。

3、藏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西藏自治区、青海、四川等地。

有着独特的宗教信仰和文化艺术,如藏传佛教、唐卡等。

4、回族在中国分布广泛,是一个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在饮食、节日等方面有独特的习俗。

5、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能歌善舞,有着独特的音乐、舞蹈和手工艺品。

(五)民族与文化1、民族文化是民族的重要标志,包括语言、文学、艺术、习俗、宗教等方面。

2、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对于维护民族的独特性和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

(六)民族与语言1、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成员交流的工具。

世界民族概论期末考试试题

世界民族概论期末考试试题

世界民族概论期末考试试题# 世界民族概论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世界上最大的民族是:A. 汉族B. 印度斯坦族C. 俄罗斯族D. 阿拉伯族2. 以下哪个民族属于游牧民族?A. 汉族B. 马赛族C. 蒙古族D. 印第安人3. 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A. 英语B. 汉语C. 西班牙语D. 阿拉伯语4. 以下哪个国家拥有最多的民族?A. 中国B. 俄罗斯C. 印度D. 巴西5. 民族的三大基本特征包括:A. 语言、宗教、文化B. 地域、宗教、文化C. 语言、地域、文化D. 语言、宗教、地域##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是________。

7.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________。

8. 民族的共同体特征包括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地域、共同的________。

9. 民族的形成是一个________的过程。

10. 民族的多样性是________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民族与种族的区别。

12. 描述一个你了解的民族,包括其主要分布地区、文化特点等。

13. 解释民族融合的过程及其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影响。

## 四、论述题(20分)14. 论述全球化背景下民族认同感的变迁及其对现代社会的意义。

## 五、案例分析题(20分)15. 阅读以下案例,分析民族冲突的原因,并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

案例:某地区两个民族因宗教信仰和文化差异产生了冲突,导致社会不稳定。

注意:请在答题纸上作答,保持字迹清晰,格式规范。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完)。

民族学概论论述题【精选】

民族学概论论述题【精选】

《民族学论述》谈谈你对民族学学科的理解民族学是一门对民族的社会文化特征及其形成演化规律进行综合研究的社会学科,为我们认识多元文化社会问题提供理论指导和观察视角,为人们更好解决多民族社会的政治问题、经济问题、社会问题提供理论,为民族政治学、经济社会学、民族经济学、民族宗教学、民族语言学,民族考古学和相关学科提供理论基础。

对于民族学研究什么的问题,各学术流派民族学家有不同理解,当今中国学者按照研究领域和研究范围的广泛程度可分为狭义民族学和广义民族学,狭义民族学主要以民族文化的诸方面为研究内容,广义民族学是民族学横向上与其他学科交叉借鉴而产生的一个综合性学科群。

学习民族学有利于我们认识人类自身及文化、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我们正确的对待不同民族文化的生存和发展模式,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发挥民族学在社会生活服务的功能。

民族学的研究对象1、广义的民族二战以前,民族特质,一些发展程度较低的原始民族,二战以后有没有原始民族扩展到现代民族。

我国民族学研究的民族包括处于一切社会发展阶段的民族共同体。

2、民族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有其形成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表现出一定的运行规律考察民族历史变化过程及其规律就成为民族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

3、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文化表现形式民主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文化群体,一方面共同的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民族凝聚力的来源,另一方面,民族是人类文化传播和成长的重要载体。

4、是民族在社会结构中其他的要素形式与特征广义的民族学从民族和社会的互动关系出发研究民族在社会结构中的要素、形式和特征。

五是多学科的方法、视角研究民族的社会、文化现象和生活广义民族学研究在坚持实地调查方法同时,也吸收借鉴了相关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

民族学的学科观①普同论:全人类的一致性和共同性。

各个地理区域的人民,无论肤色是否相同,还是民族是否相同,都属于同一物种,因此人人都是平等的同类。

②整体观(全貌观):从社会的、文化的角度和生物的、生理的两个角度分析问题,既关注现时的问题,也关照历史的因素。

大学民族学导论试卷B

大学民族学导论试卷B

中央民族大学——学年第一学期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系)民族学、博物馆专业级班《民族学导论》期末试题(B1卷)一、填空题(共10分,每题1分)1.人类的原始社会,由原始群时期发展到前氏族公社时期。

人类本身的发展,也是由以南方古猿为代表的从猿到人的过渡阶段,发展到真正的人类,也就是段。

2.从直立人间智人阶段的转化,大约发生在距今年。

3.种族主义是策源于近代欧洲的一种的思潮。

这种思潮基于一种毫无科学报据的信念。

4.词义分析法。

就是通过对词义特点的分析来认识其中包含的民族和文化特点,这一方法的认识论基础在于民族语言与的紧密联系。

5.畜牧生计的生态学原理就是在人与地、人与植物之间通过牲畜建立起一种特殊的关系,构成一条以植物为基础,以,以人为最高消费等级的长食物链。

这一点与狩猎生计不无相似之处6.文化相对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出现的民族学和人类学流派。

该服认。

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具有其,都是柞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并与其经济条J4“相适应的。

7.所谓实地调查,是经过专门训练的民族学工作者,通过直接观察、具体访问、住居体验等方式获取第一手研究资料的过程。

8.问卷法是社会学调查研究中为观察研究而采用的一种的方法。

9.持“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三分法者认为,在文化的结构上,物质文化届于表层,精神文化届于深层,在它们之间,还应分出一个属于中层的。

二、名词解释(共20分,每题5分)1.能人2.主位与客位3.文化分化4.经济文化类型5.基因突变、选择说三、简答题(共20分,每小题5分)1.什么是功能学派?2.什么是涵化3.什么是形的标准和量的标准?4.什么是谱系调查法?四、论述题(共50分,每题25分)1.简述实地调查的类型。

2.试论民族学研究文化的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民族概论》模拟试卷一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120分钟
站点:_________ 姓名:_ 学号: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题号填入空格内,每空1分,共20分):
1、最早对人类种族(人种)进行分类的学者是(A)人(B)。

A. 1.英国2意大利3美国4瑞典
B 1摩尔根2达尔文3马林诺斯基4林奈
2、尼格罗人种主要分布范围是(A)、(B)、东南亚及(C)等地。

A 1中亚2西亚红海沿岸地区3东亚4撒哈拉以南非洲
B 1北亚2南亚次大陆部分地区3撒哈拉以北非洲4中亚
C 1美洲北极圈一带2东欧平原3西亚4澳大利亚及西南太平洋地区
3、中国云南的傣族信奉(A),回族信奉(B)。

A 1天主教2小乘佛教3喇嘛教4伊斯兰教
B 1伊斯兰教2天主教3藏传佛教4小乘佛教
4、欧洲的英语属于印欧语系的(A)语族,俄语属(B)语族,意大利语
属(C)语族。

A 1凯尔特2拉丁3日耳曼4波罗的
B 1斯拉夫2日耳曼3伊朗4亚美尼亚
C 1凯尔特 2 希腊3拉丁4阿尔巴尼亚
5、中国各少数民族语言中,属(A)语系的居多,而蒙古族语言则属(B)
语系,台湾高山族语言属(C)语系,新疆俄罗斯族语言属(D)语系。

A 1印欧2汉藏3南岛4闪含
B 1汉藏2南亚3阿尔泰4印欧
C 1南亚2汉藏3南岛4阿尔泰
D 1印欧2高加索3南亚4汉藏
6、斯里兰卡民族冲突双方的族属分别是(A)人和(B)人。

A 1孟加拉2僧伽罗3泰卢固4旁遮普
B 1泰米尔2旁遮普3拉其普特 4 犹太
7、纵贯欧亚大陆中间的乌拉尔山脉粗略构成了一条天然的人种分界线,居住在该线东、西
两侧的大部分居民分别属于(A)人种和(B)人种。

A 1欧罗巴2尼格罗3蒙古
B 1蒙古2欧罗巴3尼格罗
8、美洲现代民族除土著居民之外,大体上是以(A)及其后裔为主构成的,既有来自欧洲的白种人、非洲的黑种人、亚洲的移民,还有大量不同种族成员经过长期混融后形成的(B)。

A 1外来移民 2 渔猎居民3游牧居民4航海居民
B 1泰米尔人2保加利亚人3混血种人4阿拉伯人
二、简答题(共25分):
1、请举出欧洲和亚洲国家共五个民族问题的名称?(5分)
2、简述阿拉伯人在西亚和北非分布国家的10个国名。

(10分)
3、亚洲诸民族中影响最大的是哪五大语系?试从每个语系中各举两例(族名或语言)说
明。

(10分)
三、论述题(共55分):
1、什么是民族?民族与种族之间的关系如何?试举例论述。

(25分)
2、世界上民族问题的产生一般都有哪些原因?能否结合具体事例给予一定分析?(30
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