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 茎尖培养技术

合集下载

植物的茎尖培养

植物的茎尖培养

植物的茎尖培养姓名: 李希东专业: 植物学学号: 200808201 日期: 2009.4.25 成绩:一、实验目的:1. 掌握茎尖培养的原理和方法;2. 练习使用实体显微镜剥离茎尖;二、实验原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即每个植物细胞含能产生完整植株的全部遗传基因。

理论上讲,只要条件合适,含全部遗传基因的细胞都能分裂分化,产生完整植株。

在茎尖和根尖的分生组织中一般是无毒或仅含极低浓度的病毒粒子,而较老的组织中,病毒含量随离茎尖距离的增加而提高。

据此原理采用茎尖组织培养可获得无毒植株。

三、实验材料、器皿:实验材料:冬青顶芽实验器皿:高压蒸汽灭菌锅、电子天平、微波炉、三角瓶、培养皿、超净工作台、实体显微镜、酒精灯、烧杯、量筒、移液器、pH试纸、橡皮筋、解剖针、滤纸、剪刀、容量瓶、长柄镊子、酒精四、实验步骤:1.培养基配制配制母液:(按照培养基配方,配置不同扩大倍数的培养基母液)大量元素:母液扩大20倍;微量元素:母液扩大1000倍;CaCl2·2H2O:母液扩大100倍;铁盐:母液扩大200倍。

培养基配制方案:1. MS2. MS+BA 0.5 mg/L3. MS+BA 0.5 mg/L+IAA 0.1 mg/L4. MS+BA 1.5 mg/L+IAA 0.1 mg/L5. MS+BA 0.5 mg/L+NAA 1.0 mg/L6. MS+BA 1.5 mg/L+NAA 1.0 mg/L按方案依次加入大量元素、微量元素、铁盐和有机物质,加入蔗糖30g/L,琼脂6.0g/L,肌醇50mg/L,水解乳清蛋白300 mg/L,和不同浓度的激素,定容到400ml,混合后微波炉加热溶解,再按配方加入各种激素,调节pH值为5.8-6.0,分装到锥形瓶中,每瓶20-25ml,用锡箔纸封口。

本实验选取1,4,6号培养基。

2. 灭菌:高压锅灭菌,121℃,保温20min,冷却,凝固,用于实验。

3. 接种(实体显微镜剥离茎尖-接种)(1)材料表面消毒:植物茎尖(顶芽或侧芽)用自来水水冲净,70%的酒精漂洗材料半分钟,然后放入0.1%的升汞中进行表面消毒8-10min,用无菌水冲洗材料3-5次。

茎尖培养脱毒技术

茎尖培养脱毒技术

植物脱毒技术
一、茎尖培养脱毒 3.剥取茎尖与接种 在超净工作台上,将已消毒的芽放在垫有无菌滤纸的培养 皿中(已灭菌)。在双筒解剖镜下,用解剖针或镊子将材料固 定于视野中,用解剖刀尖仔细剥去幼叶,至出现裸露的生长点。 用刀尖切下带1~2个叶原基的生长点(约0.3~0.5mm)。用解剖 针或解剖刀尖将切下的茎尖转至培养基上(顶部向上),每管接 1~2个茎尖。 为防止茎尖失水,可用无菌水润湿滤纸。操作中注意随时 更换滤纸和接种工具,剥取茎尖时切勿损伤生长点。
植物脱毒技术
一、茎尖培养脱毒 5.生根诱导 一些植物茎尖培养形成绿芽后,基部很快发生不定根。而 另一些植物不产生不定根,必须将无根绿苗再诱导才能生根成 为完整植株。诱导生根的方法是将2~3cm高的无根苗转入生根 培养基,继续培养1~2个月即可形成根。一些植物茎尖离体培 养极难生根,即使转入生根培养基诱导也难奏效(如桃、苹 果),这类植物的无病毒绿芽可通过微体嫁接法获得完整植株。 如果取茎尖脱毒试管苗的茎尖(可大于第一次切取的茎尖), 再培养,即二次茎尖培养脱毒率可达 100%。
植物脱毒技术
一、茎尖培养脱毒
植物脱毒技术
一、茎尖培养脱毒 2.茎尖大小与脱毒效果
用于脱毒的茎尖外植体可以是顶端分生组织即生长点,最 大 直 径 0.lmm ; 通 常 是 带 1 ~ 3 个 叶 原 基 的 茎 尖 ( 约 0.3 ~ 0.5mm)。 茎尖外植体的大小与脱毒效果成反比。但不带叶原基的过 小,外植体离体培养存活困难,生长缓慢,操作难度大。茎尖 分生组织不能合成自身需要的生长素,而分生组织以下的1~3 个幼叶原基可合成并供给分生组织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因而 带叶原基的茎尖生长快,成苗率高。但茎尖外植体过大,脱毒 效果差。
植物脱毒技术

茎尖培养的基本原理

茎尖培养的基本原理

茎尖培养的基本原理
嘿,让我们来聊聊茎尖培养的基本原理吧!想象一下,植物就像一个小小的王国,而茎尖呢,就是这个王国里超级重要的一部分。

茎尖培养的原理其实就像是给植物王国进行一次特别的“升级改造”。

我们都知道,植物的茎尖有着非常神奇的力量,那里藏着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关键信息。

就好像是一个宝藏盒子,里面有着各种让植物茁壮成长的秘密。

通过茎尖培养,我们可以把这个小小的茎尖取出来,放在一个特别的“培养皿家园”里。

这就像是给它提供了一个专属的小天地,让它可以安心地生长和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茎尖会展现出它强大的生命力,开始分裂、生长,逐渐形成新的植物组织和器官。

可以把茎尖想象成一个小小的“魔法种子”,只要给予它合适的环境和条件,它就能生根发芽,长出全新的植物来。

而且哦,这个魔法种子还很纯净,因为茎尖的细胞一般还没有受到外界的各种“干扰”,所以可以培养出健康、纯正的植物呢。

比如说,我们想要培育出一种特别漂亮的花朵,就可以通过茎尖培养,让它从一个小小的茎尖开始,慢慢长成我们心目中那美丽的模样。

这是不是很神奇呀?就好像我们是植物的魔法师,用我们的魔法让它们变得更加美好!总之,茎尖培养的基本原理就是利用茎尖的神奇力量,让植物开启新的生长之旅,创造出更多的美好和惊喜呢!。

茎尖培养脱毒的原理

茎尖培养脱毒的原理

茎尖培养脱毒的原理茎尖培养是将植物茎尖作为外植体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培养的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用于脱毒、繁殖、遗传改良等方面。

在进行茎尖培养时,需要采用无菌的培养基,包括营养盐和植物生长因子,以支持植物的生长和分化。

虽然茎尖培养可以提高植物繁殖率,促进遗传改良,但植物在自然环境中存在各种病毒和微生物的感染,如果不加以处理,这些感染会对植物生长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为了保证繁殖的品质和数量,需要进行脱毒处理。

茎尖培养脱毒的原理是通过对植物进行体细胞培养和细胞选择,帮助植物去除体内的病毒和微生物。

茎尖培养可以分为四个步骤:外植物质的选择、外植物的消毒、外植物体的消化和茎尖的培养。

第一步是外植体的选择。

首先需要选择健康的植物组织作为外植体进行培养,最好是从没有感染过病毒和微生物的植株中选取。

要选择完整、无损伤、新生的芽或茎尖,以保证外植体的健康和完整性。

第二步是外植体的消毒。

在消毒前需要将外植体剪成适当大小并于无菌实验室中进行操作。

将外植体浸泡于含有消毒剂的溶液中,如70%酒精、0.1%汞溴素、0.1%过氧化氢等,在消毒前也需要去除外植体的表层污垢。

消毒的目的是避免残留的病毒和微生物在培养培养过程中再次感染植株,从而保证培养过程的无菌。

第三步是外植体的消化。

在消毒后,外植体的细胞壁依然存在,需要进行消化,使得细胞易于分离和重新生长。

可采用不同的消化酶,如植物生长调节剂,酶解作用可以促进外植体的细胞分离。

这种操作可以改变细胞壁的结构,使得外植体的细胞容易分离和重新生长。

消化过程中要慎重,避免过度消化。

第四步是茎尖的培养。

在消化完成后,取出外植体中的营养组织或茎尖,置于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和分化。

在培养的过程中要注意维护培养基的无菌和营养条件,以支持茎尖生长和分化。

茎尖要发生新的细胞分化,从而产生更多的细胞,从而最终保证植株生长健康。

总之,茎尖培养脱毒是一种重要的技术。

它可以将健康的植物组织进行体细胞培养和细胞选择,清除体内的病毒和微生物。

茎段培养实验报告(3篇)

茎段培养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茎段培养的方法和技术,理解茎段培养形成幼苗的基本原理。

2. 学习并操作茎尖剥离的技巧,认识茎尖生长点的形态特征。

3. 了解不同植物激素对茎段生长的影响。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 材料:某植物幼嫩茎段、茎尖、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再生培养基、植物激素(生长素、赤霉素等)。

2. 仪器:无菌操作台、剪刀、镊子、解剖针、显微镜、培养箱、天平、酒精灯、高压灭菌锅等。

三、实验方法1. 茎段培养(1)选取健康的某植物幼嫩茎段,剪成约1-2cm长的切段。

(2)将切段放入75%酒精中消毒30秒,再用无菌水冲洗3次。

(3)将切段接种到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中,置于培养箱中培养。

(4)观察并记录愈伤组织的形成和生长情况。

2. 茎尖剥离(1)选取健康的某植物茎尖,用解剖针剥离出茎尖生长点。

(2)将茎尖生长点放入75%酒精中消毒30秒,再用无菌水冲洗3次。

(3)将茎尖生长点接种到再生培养基中,置于培养箱中培养。

(4)观察并记录茎尖生长点的生长情况。

3. 植物激素对茎段生长的影响(1)将茎段接种到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和赤霉素的培养基中。

(2)置于培养箱中培养,观察并记录茎段生长情况。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茎段培养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中的切段逐渐形成愈伤组织,并逐渐生长。

2. 茎尖剥离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再生培养基中的茎尖生长点逐渐生长,形成新的植株。

3. 植物激素对茎段生长的影响(1)生长素对茎段生长的影响:低浓度生长素能促进茎段生长,高浓度生长素则抑制茎段生长。

(2)赤霉素对茎段生长的影响:赤霉素能促进茎段生长,其促进作用随浓度增加而增强。

五、实验结论1. 通过茎段培养实验,掌握了茎段培养的方法和技术,理解了茎段培养形成幼苗的基本原理。

2. 通过茎尖剥离实验,学习了茎尖剥离的技巧,认识了茎尖生长点的形态特征。

3. 通过植物激素对茎段生长的影响实验,了解了生长素和赤霉素对茎段生长的促进作用及其浓度依赖性。

003实验三 植物茎的培养

003实验三   植物茎的培养

三、实验用品
1、 MS+0.5mg/L NAA(萘乙酸);也再可加入BA 16mg/L来合用. 2.材料:植物的茎(如10-15cm高芦荟幼苗) 3.消毒药品:用70%乙醇;10%次氯酸钠 4. 接种工具的准备:镊子(长)、剪刀、酒精灯。 手术刀片 5. 培养容器的准备:三角瓶、试管、培养 6、组培室配套设备等
实验四 植物茎的培养
一、实验目的:
掌握植物茎尖培养的方法 掌握无菌操作技术
二、实验原理:
茎是植物的营养器官。 常用植物的茎尖进行组织培养。茎尖培养是切取 茎的尖端部分或茎尖分生组织部分,进行无菌培 养。 茎尖培养根据培养目的和取材大小可分为微茎尖 培养和普通茎尖培养。 1 微茎尖指带有1-2个叶原基的生长锥,其长度不超 过0.5mm。 2 普通茎尖指较大的茎尖(如几mm到几十mm)、芽 尖及侧芽。这种培养技术简单,操作方便,茎尖察 10-14 天后继代一次
五 思考讨论
1 离体茎培养的注意事项 2 那些植物最适合做离体茎培养
四 芦荟茎的组织培养
1 将准备好的芦荟幼苗在无菌水中冲洗数次 2、取茎尖部分,再冲洗1-2次,淋干,紫外灭菌30 分钟 3、在超净台上,用75%的乙醇将茎尖浸泡30-60s 4、在次氯酸钠中浸8-l0min,最后用无菌水冲洗数 次。无菌纱布吸干水份 5、用解剖刀取出茎尖生长点的组织切块,接种到愈 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上MS+0.5mg/L NAA。 6、培养条件:光照 10-16h,光照度为 1500一 2500Lx,温度(25士)2℃。

实验三 茎

实验三  茎
实验三、茎
一、实验目的
1、认识茎的基本特征,茎尖结构 2、掌握草本双子叶植物茎和禾本科植物茎的初生结构 3、掌握双子叶植物茎次生结构 4、掌握裸子植物茎的结构,识别具缘纹孔 5、通过简易方法探究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的速率及途经 6、了解根茎转换部位及过程 7、识别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 次生保护组织,侧生分生组织
四、实验内容与方法:
(一)、茎的基本形态:毛白杨枝条观察 (二)、茎尖结构:黑藻(或洋紫苏、草石蚕)茎尖纵切制 片观察 (三)、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 1.向日葵幼茎横切制片观察 2.选作蓖麻、大豆及向日葵茎横切徒手切片 (四)、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结构:椴树茎横切制片观察 (五)、禾本科茎结构:小麦、玉米、水稻茎横切制片观察
五、作业 拍摄所观察的典型结构图像(不同放大倍数),制作 PPT,注明每个图像的详细结构。
顶芽 侧芽 叶迹 叶痕 节 节间 皮孔
叶芽 花芽
毛白杨枝条
芽鳞痕
黑藻茎尖纵切
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
表皮(epidermis) 皮层(cortex)
维 管 柱( vascul a der) r cylin
(六)、裸子植物茎的结构及茎的三切面:松树茎三切面制片观察 (七)、茎的运输速度及途径(结构判断): 在红墨水中插入旱伞草、蓖麻,约1小时后作茎杆横切徒手切片,观察旱 伞草及蓖麻茎的结构及红墨水的运输途径。 (八)、根茎转换整体观察:取大豆芽从根端向茎端做横切面观察 (九)、组织观察:结合以上内容观察输导组织、机械组织、 次生保护组织、次生分生组织等 A. 输导组织:1.南瓜茎横、纵切制片观察 横切制片中观察双韧维管束(外韧皮部、束中形成 层、木质部、 内韧皮部),导管分子,筛管分子及伴胞。 纵切制片中观察导管分子中的五种类型;筛管分子的筛板,筛孔 及筛域等结构。 2.杨树茎木材离析、松树茎木材离析观察 3.大豆芽胚轴横、纵切徒手切片观察 B.次生保护组织:观察椴树茎的周皮结构(木栓层、木栓形成层和栓内层) 和皮孔等结构。 C.侧生分生组织:各种茎横纵切面中观察维管形成层、木栓形成层特点

实验三-茎尖培养技术

实验三-茎尖培养技术

4. 酒精灯、培养皿、灭菌滤纸、镊子、解剖刀等。
三、实验原理:
以茎尖为外植体经表面灭菌处理后,接种于诱导培养基 上,促进茎尖萌发成苗,获得无菌系,并可在适当浓度的 植物激素和生长调节剂的作用下进一步增殖和生根,获得 完整植株。 茎尖培养包括起始培养、增殖培养和生根培养及驯化移 栽等阶段,不同培养阶段要求不同的植物激素和生长调节 剂条件。 茎尖培养主要用于优质种苗和脱毒种苗的繁殖。
2.超净工作台使用前用75%的乙醇擦拭,打开鼓风机20分 钟左右; 3.接种前用品摆放合理; 4.接种过程中工具应充分灼烧,镊子、解剖刀及瓶口要在 酒精灯上灼烧; 5. 接种前用75%乙醇擦拭手和手臂,以减少污染。
六、思考题:
1. 以种苗快繁为目的的茎尖培养包括哪些阶段,各个 阶段对培养基条件有哪些要求,外植体选取要注意哪 些问题? 2. 无菌操作过程中需注意哪些问题?
四、实验步骤:
1. 外植体的准备:去除老化叶片,保留1-2片幼叶,洗净 后在流水中冲洗10-20分钟; 注意选取幼嫩茎尖,大小要适当;选取生长旺盛的茎尖。

2. 表面灭菌:将茎尖材料放到灭国菌的罐头瓶内,加入 75%的乙醇处理30秒,然后倒出,加入1%的次氯酸钠 灭菌10分钟(大蒜处理20min),处理后用无菌水冲 洗4-5次;
以茎尖为外植体经表面灭菌处理后接种于诱导培养基上促进茎尖萌发成苗获得无菌系并可在适当浓度的植物激素和生长调节剂的作用下进一步增殖和生根获得完整植株
实验三 植物茎尖培养技术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并掌握植物茎尖离体培养的原理和方法;
2. 学习并掌握无菌操作技术。
二、实验材料:
1.大蒜、小白菜;
2. 培养基:MS+6-BA 1.0mg/L+NAA 0.05mg/L+蔗糖 3%+ 琼脂7.0g/L。 3. 75%的乙醇,1%次氯酸钠。

植物茎尖培养脱毒技术

植物茎尖培养脱毒技术

茎尖培养脱毒的操作流程
剥取茎尖
8-40倍的解剖镜
剥去小叶片
接种到培养基
切下带1-2个叶原基的分生组织
茎尖培养脱毒的操作流程
培养与鉴定
生长点长出幼芽
2-3cm高的无根苗
生根培养
快速繁殖与驯化移植
病毒鉴定
指示植物法 抗血清鉴定法 电镜检测法 分子检测法
菊花脱毒苗
茎尖培养脱毒的操作流程
关键技术环节
运移动 速度慢
病毒在植物体内的移动
长距离转运 速度快
近看维管束
顶端分生组织
病毒
病毒在植物体内的分布特点
生长点(约0.1-1.0 mm 区域)或者无
毒,或者只携有浓度很低的病毒



生长点












病毒分布 不均匀
茎尖分生组织区域内维管束不健全 病毒赶不上分生细胞不断分裂和 活跃的生长速度
量和品质均明显下降,怀疑是病毒引起的。请你设计 一个该草莓品种的脱毒技术方案。
谢谢
植物茎尖培养脱毒技术
植物病毒的危害
终生带毒 难用药物治愈 反复感染病毒
植物病毒的危害
黄化 坏死
严重降低农 作物的产量
与品质
枯斑 畸形
植物病毒的危害
植物病毒 1000多种
经济损失 400亿美元
培育无病毒苗
植物病毒的传播途径
菟丝子
营养 繁殖
花粉
昆虫
传染 途径
螨类
病叶 汁液
种子
线虫
病毒在植物体内的移动
剥取适当大小的茎尖。通常培养茎尖越小,产生 幼苗的无毒率越高,而成活率越低。

茎尖培养实验报告

茎尖培养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茎尖培养实验课程名称:植物组织培养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专业班级:植物科学专业姓名:[你的姓名]小组成员:[小组成员姓名]日期:[实验日期]指导老师:[指导老师姓名]一、实验目的1. 掌握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熟悉无菌操作技术,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3. 观察茎尖在培养基上的生长和分化过程,了解植物细胞全能性及再生机制。

4. 分析影响茎尖培养的因素,为植物繁殖和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原理1.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通过在无菌条件下,将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等在人工培养基上进行培养,使其再生出完整植株的过程。

2. 茎尖培养:利用茎尖细胞的全能性,将其接种到含有植物激素的培养基上,诱导其分化成完整植株。

3. 植物激素:植物激素在植物生长和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如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等。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新鲜植物茎尖、无菌水、70%酒精、无菌滤纸、无菌手术刀、镊子、培养皿、培养箱、显微镜等。

2. 试剂:MS培养基、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琼脂、葡萄糖等。

四、实验步骤1. 材料准备:选取新鲜植物茎尖,用70%酒精消毒后,用无菌滤纸吸干水分。

2. 茎尖接种:将消毒后的茎尖用无菌手术刀切成约0.5cm长的小段,接种到含有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MS培养基中。

3. 培养条件:将接种后的培养基放入培养箱中,保持温度25℃、光照12小时/天。

4. 观察记录:定期观察茎尖的生长和分化情况,记录生长速度、叶片颜色、根系发育等。

5. 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析不同处理对茎尖培养的影响。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茎尖生长:接种后3-5天,茎尖开始生长,出现明显的芽点;接种后7-10天,芽点逐渐增多,茎尖高度达到1-2cm。

2. 茎尖分化:接种后10-15天,茎尖分化出叶片,叶片颜色逐渐变绿;接种后20-25天,茎尖分化出根系,根系发达。

3. 影响因素分析: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浓度对茎尖培养有显著影响。

茎尖分生组织培养

茎尖分生组织培养

三、无病毒苗的保存和繁殖
(一)无病毒苗的保存 无病毒植株并不是有额外的抗病性,它们有 可能很快又被重新感染。所以一旦培育得 到无病毒苗,就应很好保存,这些原原种 或原种材料保管得好可以保存利用5~10年。 1.隔离保存
• 通常无病毒苗应种植在隔虫网内,使用300目,即 网眼为0.4~0.5mm大小的网纱,也可用盆栽钵, 可以防止蚜虫、叶蝉、土壤线虫进入。栽培用的 土壤也应进行消毒,周围环境也要整洁,并及时 喷施农药防治虫害,以保证植物材料在与病毒严 密隔离的条件下栽培。•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到海岛 或高冷山地种植保存,那里气候凉爽,虫害少, 有利于无病毒材料的生长,繁殖。另一种更便宜 的方法,是把由茎尖得到的并已经过脱毒检验的 植物通过离体培养进行繁殖和保存。
4
茎尖分生组织培养
一、概念和意义 1.概念 茎尖分生组织培养:指对不超过0.1mm的茎 尖或几十微米的茎尖进行的培养。 特点:可获无病毒苗,操作困难,成苗时间 长。 普通茎尖培养:对几毫米至几十毫米长的茎 尖、芽尖及侧芽的培养。操作技术简单、 易成活、成苗时间短、繁殖速度快。
2.意义 茎尖培养在园艺植物离体培养中最常见,可 快速繁殖无性系、培养无病毒苗、品种改 良。 二、茎尖分生组织培养一般方法 1.材料的制备 健壮枝梢 去除叶片 分成1-2cm 自来水冲洗 消毒 75%的酒精30秒 0.1%升汞或20倍 次氯酸钠消毒8-10min 无菌水 修剪剥离茎 尖,通常切割下顶端0.2~0.5 mm叶原基的 茎尖(无菌水) 接种。
(四)、其他脱毒方法 1.热处理结合茎尖培养脱毒 2.微体嫁接脱毒
微尖嫁接技术(micrografting shoot-tip),指在 人工培养基上培养实生砧木,嫁接无病毒茎尖 (0.14-1.0mm,带3-4个叶愿基)以培养脱毒苗的技 术。 主要脱毒程序是:无菌砧木培养 茎尖准备 嫁 接 嫁接苗培养 移植。

《茎尖培养脱毒技术》课件

《茎尖培养脱毒技术》课件

蔬菜:如 番茄、黄 瓜、辣椒 等
水果:如 苹果、梨、 葡萄等
花卉:如 玫瑰、百 合、菊花 等
观赏植物: 如绿萝、 吊兰、多 肉等
药用植物: 如人参、 枸杞、金 银花等
经济作物: 如棉花、 油菜、大 豆等
观察植株生长情况, 选择生长健壮、无 病虫害的植株
检查植株叶片, 选择叶片完整、 无病斑的植株
培养基配 制:选择 合适的培 养基配方, 如MS培养 基、B5培 养基等
接种:将 消毒后的 茎尖分生 组织接种 到培养基 中
培养:在适 宜的温度、 光照和湿度 条件下进行 培养,观察 生长情况并 记录数据
取样:从脱毒苗中随机抽取样 本
检测:使用PCR技术检测病毒
鉴定:根据检测结果判断脱毒 苗是否成功
,
汇报人:
01
02
03
04
05
06
茎尖培养脱毒 技术是一种植
物脱毒技术
通过培养植物 的茎尖,使其 在无菌环境中
生长
脱毒过程包括 病毒检测、病 毒清除和病毒
鉴定
脱毒后的植物 具有更强的抗 病性和更高的
产量
原理:通过茎尖培养,去除植物体内的病毒 过程:将植物茎尖切下,进行培养,使其再生 优点:脱毒效果好,速度快,成本低 应用:广泛应用于蔬菜、果树、花卉等作物的脱毒
甘薯茎尖培养脱毒 技术原理
甘薯茎尖培养脱毒 技术的操作步骤
甘薯茎尖培养脱毒 技术的效果评估
甘薯茎尖培养脱毒 技术的推广应用
水稻:通过茎 尖培养脱毒技 术,可以减少 水稻的病虫害, 提高产量和质
量。
小麦:通过茎 尖培养脱毒技 术,可以减少 小麦的病虫害, 提高产量和质
量。
玉米:通过茎 尖培养脱毒技 术,可以减少 玉米的病虫害, 提高产量和质

利用茎尖培养脱毒苗的原理

利用茎尖培养脱毒苗的原理

利用茎尖培养脱毒苗的原理
利用茎尖培养脱毒苗的原理是通过在无菌环境中培养植物的茎尖,去除植物体内的病毒和细菌,最终得到健康的植株。

这项技术在植物繁殖、育种和保护植物健康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这一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选择健康的母株:选择生长健康、没有病害和病毒感染的母株作为培养材料。

这是确保后续培养的脱毒苗质量的重要一步。

2.表面消毒:采用适当的消毒剂对所采集的茎尖进行表面消毒,以去除表面的微生物污染。

通常使用含氯或含醇的消毒液,例如漂白水或酒精。

3.茎尖切割:在无菌条件下,使用无菌工具对茎尖进行切割。

茎尖是植物生长点的组织,含有高度分化的细胞,有助于培养成新植株。

4.培养基的准备:准备无菌培养基,包括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植物激素等。

培养基要保持无菌状态,通常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灭菌。

5.茎尖培养:将消毒过的茎尖放置在培养基上,利用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和植物激素促使茎尖分化和生长。

这个阶段需要严格的无菌操作,以防止外界微生物的污染。

6.分化和生长:在培养基上,茎尖逐渐分化为新的组织,形成新的植株。

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具体取决于植物的种类和培养条件。

7.脱毒:通过检测新植株是否含有病毒和细菌,筛选出脱毒的植株。

通常采用生物学检测或分子生物学方法,例如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等。

8.移栽:将脱毒的植株从培养基中移植到土壤中,使其继续生长并发育为正常植株。

《茎尖培养脱毒技术》课件

《茎尖培养脱毒技术》课件

05
茎尖培养脱毒技术的发展前景
技术创新与改进
自动化与智能化
通过引入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技术 ,实现茎尖培养脱毒技术的自动 化和智能化,提高工作效率和准 确性。
高效快速繁殖
研究更高效的繁殖方法,缩短培 养周期,提高脱毒苗的繁殖速度 ,以满足大规模生产的需求。
基因编辑技术
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对植物进行精 确的基因改造,提高茎尖培养脱 毒技术的成功率和应用范围。
《茎尖培养脱毒技术》PPT 课件
目录
• 茎尖培养脱毒技术简介 • 茎尖培养脱毒技术的操作流程 • 茎尖培养脱毒技术的优缺点 • 茎尖培养脱毒技术的应用实例 • 茎尖培养脱毒技术的发展前景
01
茎尖培养脱毒技术简介
茎尖培养脱毒技术的定义
茎尖培养脱毒技术是一种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对植物的茎尖 进行离体培养,诱导产生无病毒的植株,进而实现脱除病毒的目 的。
降低技术难度
简化操作步骤,降低对操作人员的技 术要求。
增强遗传稳定性
研究如何减少茎尖培养脱毒技术获得 的植株在遗传上的变异,提高其后代 的稳定性。
扩大适用范围
进一步探索该技术在更多种类的植物 上的应用,以扩大其适用范围。
04
茎尖培养脱毒技术的应用实例
在马铃薯脱毒中的应用
总结词
茎尖培养脱毒技术在马铃薯脱毒中应用广泛,有效解决了马铃薯病毒病问题,提高了马铃薯产量和品 质。
详细描述
除了马铃薯和草莓,茎尖培养脱毒技术还可应用于其他作物的脱毒处理,如甘蔗、葡萄 、花卉等。该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这些作物的抗病性和产量,改善品质,为农业生产和 园艺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拓展,茎尖培养
脱毒技术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农业和园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茎尖培养与微体快繁(总结)PPT课件

茎尖培养与微体快繁(总结)PPT课件

2021/5/5
2
(一)建立无菌材料
按照离体培养的基本操作方法,对外植体的 选择原则,严格挑选茎尖培养材料,从健康 植株上选取健壮的枝梢,除去叶片,用自来 水冲洗污物,再进行消毒处理。
常用消毒剂:消毒剂既要有良好的消毒效果, 又要易被无菌水冲洗掉或能够自行分解的物 质,而且不会损伤材料,影响生长。
热处理脱毒
为了克服茎尖培养脱毒法带来的弊 病,提高脱毒效率,热处理脱毒法与 茎尖培养脱毒法结合。
植物组织处于高于正常温度的环境 中,组织内部的病毒受热之后部分或 全部钝化,但寄主植物的组织很少或 不会受到伤害。
2021/5/5
17
愈伤组织热处理
植物组织处于高于正常温度的环境中,组织 内部的病毒受热以后部分或全部钝化,但寄 主植物的组织很少或不会受到伤害。但每种 植物都有其临界温度范围,超过这一临界范 围或在此范围内处理时间过长,都会导致寄 主植物组织受伤。为此可使用变温的处理方 法,高(40℃)和低温(16-20℃)交替处 理,既能保证植物材料不受伤害,又能除去 病毒。
2021/5/5
15
通常加入一些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并 调节两者的配比,是调节茎尖发育方向 的关键
采用细胞分裂素KT、6-BA或ZT与IBA、 NAA或2,4-D进行配比试验。茎尖在不 同的处理组合中的有不同发育趋势。据 此,可以确定调节茎尖发育方向及其增 殖的较佳生长调节剂组合。
2021/5/5
16
2021/5/5
3
消毒剂使用原则
防止伤害材料,经常采用少量 多次,或多种药剂交替使用。
2021/5/5
4
几种常用的灭菌方法:
茎尖、茎段及叶片等的消毒:流水冲 洗—去污粉洗涤—酒精消毒—无菌水冲 洗—升汞灭菌—无菌水冲洗

茎尖培养脱毒

茎尖培养脱毒

茎尖培养脱毒
茎尖培养脱毒是一种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用于去除植物中的病毒,以获得无病毒的健康植株。

该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植物茎尖生长点的分生组织具有较高的分裂能力和较低的病毒感染率的特点,将茎尖组织切下并进行培养,使其分化成新的植株。

在培养过程中,病毒无法复制,从而达到脱毒的目的。

茎尖培养脱毒的具体步骤如下:
1. 选择健康的植株:选择生长健康、无病虫害的植株作为培养材料。

2. 消毒处理:将植株进行消毒处理,以避免外部病菌的污染。

3. 切取茎尖:用解剖刀或显微镜下的微切割工具切取植株的茎尖生长点。

4. 培养茎尖:将切取的茎尖组织放在适宜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提供适当的营养和环境条件,促使其分化成新的植株。

5. 鉴定和筛选:对培养出的植株进行病毒检测,筛选出无病毒的健康植株。

茎尖培养脱毒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果树、蔬菜、花卉等植物的脱毒和育种工作中,是一种有效的植物病毒防治方法。

3 实验三 茎

3 实验三 茎

二、实验材料
1. 新鲜材料: 大豆,蚕豆,蓖麻,向日葵等植株、毛白杨枝条、旱伞 草; 杨茎、松茎木材的离析材料;黄豆芽。 2. 永久制片: 草石蚕茎尖、黑藻茎尖;向日葵或棉幼茎横切、玉米茎 横切、小麦、水稻茎横切;3-4 年椴树茎横切、松茎木材 三切面制片,南瓜茎纵、横切制片
三、实验用品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双面刀片,培养皿 吸水纸等. 试剂:红墨水
实验三、茎的结构与物质运输
一、实验目的:
1、认识茎的基本特征,茎尖结构
2、掌握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生长过程和初生结构 3、掌握禾本科植物茎结构 4、掌握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生长过程和次生结构 5、掌握裸子植物茎的结构,识别具缘纹孔
6、通过简易方法探究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的速率及途经
7、了解根茎转换部位及过程 8、识别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 次生保护组织,侧生分生组织
毛白杨木材离析, 示导管、管胞(输导组织)、 木纤维(机械组织)及木薄壁细胞(薄壁组织) A导管; B管胞; C木纤维; D薄壁细胞
杨茎木材离析的导管、管胞和纤维等
松茎木材离析的管胞
束 间 形 成 层
维管束
厚角组织
什么植物?双子叶?单子叶?
实验预习自查题
1.借助枝条上的 可以判断其生长年限。 2.茎尖生长锥表面1-2层细胞主要进行垂周分裂称 为 ,其内方细胞进行各向分裂,称为 。 3.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由表皮, , 和 组成。初生木质部为 发育方式,初生韧 皮部为 发育方式。 4.茎中维管形成层形成时由 和 两部分组 成,从细胞类型角度出发,由 细胞和 细 胞组成。 5.玉米茎中 散布在基本组织细胞间。 6.维管射线是 射线。 7.茎中木栓形成层第一次发生可由 细 胞脱分化而形成。 8.温带生长的木本茎一个生长季形成的次生木质部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去除老化叶片,保留1-2片幼叶,洗净 后在流水中冲洗10-20分钟; 注意选取幼嫩茎尖,大小要适当;选取生长旺盛的茎尖。
2. 表面灭菌:将茎尖材料放到灭国菌的罐头瓶内,加入 75%的乙醇处理30秒,然后倒出,加入1%的次氯酸钠 灭菌10分钟(大蒜处理20min),处理后用无菌水冲 洗4-5次;
3. 茎尖分离及接种:用镊子和解剖刀分离茎尖,用镊子 将分离的茎尖组织接种到培养基上,盖好瓶盖,贴好 标签。
4. 接种材料的培养:接种后的材料放到25℃,12h光照 条件下培养,3-4天可以观察到茎尖开始萌发生长。
五、无菌操作注意事项:
1. 保持接种室的洁净,使用前打开紫外灯照射20-30分钟, 然后关闭紫外灯,排出臭氧等气体;
实验三 植物茎尖培养技术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并掌握植物茎尖离体培养的原理和方法;
2. 学习并掌握无菌操作技术。
二、实验材料:
1.大蒜、小白菜;
2. 培养基:MS+6-BA 1.0mg/L+NAA 0.05mg/L+蔗糖 3%+ 琼脂7.0g/L。 3. 75%的乙醇,1%次氯酸钠。
4. 酒精灯、培养皿、灭菌滤纸、镊子、解剖刀等。
2011年4月19日
三、实验原理:
以茎尖为外植体经表面灭菌处理后,接种于诱导培养基 上,促进茎尖萌发成苗,获得无菌系,并可在适当浓度的 植物激素和生长调节剂的作用下进一步增殖和生根,获得 完整植株。 茎尖培养包括起始培养、增殖培养和生根培养及驯化移 栽等阶段,不同培养阶段要求不同的植物激素和生长调节 剂条件。 茎尖培养主要用于优质种苗和脱毒种苗的繁殖。
2.超净工作台使用前用75%的乙醇擦拭,打开鼓风机20分 钟左右; 3.接种前用品摆放合理; 4.接种过程中工具应充分灼烧,镊子、解剖刀及瓶口要在 酒精灯上灼烧; 5. 接种前用75%乙醇擦拭手和手臂,以减少污染。
六、思考题:
1. 以种苗快繁为目的的茎尖培养包括哪些阶段,各个 阶段对培养基条件有哪些要求,外植体选取要注意哪 些问题? 2. 无菌操作过程中需注意哪些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