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史和物理方法单位制
高中物理必修一-力学单位制
![高中物理必修一-力学单位制](https://img.taocdn.com/s3/m/885ea228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e6.png)
力学单位制知识集结知识元力学单位制知识讲解1.单位制: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共同组成了单位制.(1)基本单位:基本物理量的单位.力学中的基本物理量有长度、质量、时间,它们的国际单位分别是米、千克、秒.(2)导出单位是由基本单位根据物理关系推导出来的其他物理量的单位.有力(N)、速度(m/s)、加速度(m/s2)等.2.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物理量和基本单位物理量名称物理量符号单位名称单位符号长度l米m质量m千克kg时间t秒s电流I安(培)A热力学温度T开(尔文)K物质的量n摩(尔)mol发光强度I坎(德拉)cd特别提醒:(1)有些物理单位属于基本单位,但不是国际单位,如厘米、克、小时等.(2)有些单位属于国际单位,但不是基本单位,如米/秒(m/s)、帕斯卡(Pa)、牛(顿)(N)等.3.单位制在物理学中的应用(1)简化计算过程的单位表达:在解题计算时,已知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计算过程中不用写出各个量的单位,只要在式子末尾写出所求量的单位即可.(2)检验结果的正误:物理公式既反映了各物理量间的数量关系,同时也确定了各物理量的单位关系.因此,在解题中可用单位制来粗略判断结果是否正确,如单位制不对,结果一定错误.例题精讲力学单位制A.米尺、弹簧秤、秒表B.米尺、测力计、打点计时器C.量筒、天平、秒表D.米尺、天平、秒表例2.在下面是力学中的几个物理量和单位:①秒②牛顿③厘米④千克⑤长度⑥力⑦质量有关上述物理量和单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属于基本物理量的是⑤⑥⑦B.属于基本单位的是①④⑤C.属于国际单位的是①②④D.属于国际单位的是①②③例3.在解一道由字母表达结果的计算题中,一个同学解得位移结果的表达式为:x=,其中FA.可能是正确的B.一定是错误的C.如果用国际单位制,结果可能正确D.用国际单位,结果错误,如果用其他单位制,结果可能正确当堂练习单选题练习1.下列各组单位符号中,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符号的是()A.kg、m、J B.N、kg、mC.kg、m、s D.s、g、m练习2.可以用来测量国际单位制规定的三个力学基本物理量的仪器是下列哪一组()A.米尺、弹簧秤、秒表B.米尺、测力计、打点计时器C.量筒、天平、秒表D.米尺、天平、秒表练习3.实验研究表明降落伞所受的阻力与速度v、伞的半径r,空气密度ρ等因素有关,下面几个有关阻力的表达式可能正确的是(式中K为比例常数,无单位)()A.Kv2r3ρB.Kv2r2ρC.Kv2r4ρD.Kvr2ρ练习4.在下面是力学中的几个物理量和单位:①秒②牛顿③厘米④千克⑤长度⑥力⑦质量有关上述物理量和单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属于基本物理量的是⑤⑥⑦B.属于基本单位的是①④⑤C.属于国际单位的是①②④D.属于国际单位的是①②③练习5.关于单位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练习6.由位移和时间求速度时,所用的关系式为v=,如果位移用米做单位,时间用秒做单位,得出的速度单位就是米每秒.因此,我们说“物理学的关系式确定了物理量的关系”时,也指它确定了物理量的单位之间的关系.由此可以得出,弹簧的劲度系数的国际单位为()练习7.在解一道由字母表达结果的计算题中,一个同学解得位移结果的表达式为:x=,其中F表示力,t表示时间,m表示质量,用单位制的方法检查,这个结果()。
物理学史与物理方法知识点
![物理学史与物理方法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6cac6ab0242a8956aece43f.png)
物理学史和物理学研究方法知识点必修1部分1.1705年,英国天文学家哈雷根据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正确预言了哈雷彗星的回归。
(课本第5页)2.洛伦兹于1960年发现,一个复杂系统初始条件的微小差异可能使结果产生巨大偏差。
即“蝴蝶效应”。
(课本第5页)3.亚里士多德简介。
(课本第8页)4.在物理学中,突出问题的主要方面,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并将其作为研究对象,是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
质点就是这种物理模型之一。
(课本第10页)5.描述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就是变化率。
(28页)6.用微元法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公式。
(课本第38-39页)7.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课本第46-49页)(1)伽利略设想,斜面的倾角越接近90°,小球沿斜面滚下的运动越接近自由落体运动。
(2)伽利略首先采用了以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
这些方法的核心是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演算)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发展了人类的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方法。
(3)《从伽利略的一生看科学与社会》8.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万有引力,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使原子核紧密地保持在一起),弱相互作用(β衰变的原因)。
(课本第52-53页)9.英国科学家胡克发现了胡克定律。
10.牛顿第一定律。
(课本第68-69页)(1)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静止在一个地方。
(2)伽利略利用理想斜面实验,并通过合理推理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3)法国科学家笛卡尔指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
(4)牛顿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牛顿第一定律以及力和惯性两个重要的物理概念。
11.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12.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
(课本第79页)必修2部分1.火车拐弯的向心力的来源。
(26页)离心与向心运动。
2013届高考物理模拟新题精选分类解析(第2期)专题17 物理学史和物理方法
![2013届高考物理模拟新题精选分类解析(第2期)专题17 物理学史和物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a1c490652ea551810a6870f.png)
专题17 物理学史和物理方法1.(2013上海徐汇测试)关于力学单位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kg、N、m/s都是导出单位(B)kg、m、N是基本单位(C)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kg,也可以是g(D)在国际单位制中,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可以写成F=ma2.(2013上海徐汇测试))伽利略为了研究自由落体的规律,将落体实验转化为著名的“斜面实验”,从而创造了一种科学研究的方法.利用斜面实验主要是考虑到()(A)实验时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速度(B)实验时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时间(C)实验时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路程(D)斜面实验可以通过观察与计算直接得到落体的运动规律3.(2013中原名校联考)在力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
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谷通过对天体运动的长期观察,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定律B.牛顿认为力的真正效应总是改变物体的速度,而不仅仅是使之运动C.牛顿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笛卡尔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了贡献答案:BD解析:第谷通过对天体运动的长期观察,积累了资料,开普勒分析研究这些资料,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定律,选项A错误;牛顿认为力的真正效应总是改变物体的速度,而不仅仅是使之运动,笛卡尔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了贡献,伽利略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选项BD正确C错误。
4.(2013广东汕头金山中学测试)在科学的发展史上,很多科学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下列符合事实的是A.哥白尼首先提出了日心说B.开普勒提出了行星运行的三个规律C.伽利略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D.牛顿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5. (2013河南三市联考)某同学通过以下步骤测出了从一定高度落下的排球对地面的冲击力:将一张白纸铺在水平地面上,把排球在水里弄湿,然后让排球从规定的高度自由落下,并在白纸上留下球的水印。
再将印有水印的白纸铺在台秤上,将球放在纸上的水印中心,缓慢地向下压球,使排球与纸接触部分逐渐发生形变直至刚好遮住水印,记下此时台秤的示数,然后根据台秤的示数算出冲击力的最大值。
高一物理力学单位制知识点
![高一物理力学单位制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0b751c0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94.png)
高一物理力学单位制知识点高一物理:力学单位制知识点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和受力情况。
在学习力学的过程中,了解与掌握力学单位制是非常重要的。
力学单位制是物理学所使用的一套计量单位系统,用于描述和计算与力学相关的物理量。
下面将介绍一些高一物理力学单位制的重要知识点。
1. 基本物理量和基本单位物理量是用以描述物体特征和物理现象的概念,例如长度、质量、时间等。
而基本物理量则是构成物理量体系的基础,包括长度、质量、时间、电流强度、热力学温度、物质的物质的量和发光强度。
国际单位制(SI)中,基本单位有七个,分别为米、千克、秒、安培、开尔文、摩尔和坎德拉。
2. 密位密度是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是一个常用的物理量。
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kg/m^3)。
密度的计算公式为密度=质量/体积。
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可以计算出物体的密度。
密度可以有助于我们区分不同的物质,例如密度大的物质通常比较重。
3. 力和牛顿定律力是描述物体受到的作用或压力的物理量,用牛顿(N)作为单位。
牛顿定律是描述力与物体运动关系的重要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指出,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定律)指出,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力的方向相同。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指出,任何一个力都会有一个相等大小、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4. 动能和功动能是描述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是物体运动能量的一种形式。
动能的单位是焦耳(J)。
动能可以由公式动能=1/2 * 质量 * 速度的平方计算得出。
功是力在物体上所做的功率,是能够对物体做功的能力。
功的单位也是焦耳(J)。
功可以由公式功=力 * 距离* cosθ计算得出,其中θ是力的方向和位移方向之间的夹角。
5. 弹性力和胡克定律弹性力是物体由于形变而产生的恢复力。
弹性力的大小和方向与变形力成正比。
高考物理 专题十 单位制 物理学史课件
![高考物理 专题十 单位制 物理学史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26b2a4958fb770bf78a5596.png)
D.以上说法都是正确的
4.(单选Ⅰ)关于力学单位,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A.kg、m/s、N 等单位是导出单位 B.kg、m、s 等单位是基本单位 C.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 kg D.只有在国际单位制中,牛顿第二定律才能表达为 F=ma
A.长度、力、时间 B.长度、质量、时间 C.长度、力、质量、时间 D.速度、加速度、力关于加速度
7.(单选Ⅰ)在下面的物理量和单位中( B ) ①密度 ②牛 ③米/秒 ④加速度 ⑤长度 ⑥质量 ⑦千克 ⑧时间 A.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是①⑤⑥⑧ B.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是⑦ C.属于国际单位制单位的是②③⑦⑧ D.属于国际单位制单位的是④⑤⑥
辅助记忆式
备注
B=ΦS U=ΔΔΦt U=LΔΔIt ΔΦ=LΔI
1 T=1 Wb/m2 1 Wb=1 V·s 1 H= 1 Wb/A
单位制
【例题】(单选Ⅰ)下列电学单位中,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
本单位的是( )
A.安培 B.伏特
C.韦伯 D.库仑
[解析]电学中有一个基本单位,就是电流的单位,即安培,
5.(单选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在力学单位制中,若采用 cm、g、s 作为基本单位,力 的单位是 N B.在力学单位制中,若力的单位是 N,则采用 m、g、s 为基本单位 C.牛顿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基本单位 D.牛顿是力学单位制中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的一个导出 单位
6.(单选Ⅰ,2014年惠州学业水平模拟)国际单位制中规定, 力学量所选用的基本量是( B )
法拉、法 欧姆、欧
欧米
单位 符号
高考物理学史、常识、单位制基础训练含详解
![高考物理学史、常识、单位制基础训练含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933a25937fd5360cbb1adb7b.png)
A.
F
hcS d4
B.
F
hcS 2 d4
C.
F
hS cd 3
D.
F
hcS 2 d5
30.如图所示,不计质量的光滑小滑轮用细绳悬挂于墙上 O 点,跨过定滑轮的细线连
试卷第 7页,总 15页
C.开普勒观测出了行星的轨道数据,并总结出了行星运动三大定律
D.牛顿总结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用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
5.下列单位属于国际单位制(SI)中基本单位的是( )
A.N
B.kg
C.J
D.T
6.下列说法符合物理学史的是( )
A.开普勒在研究第谷的天文观测数据的基础上,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试卷第 1页,总 15页
a
加速度
m / s2
密度
kg m3 / A s2
L
长度
m
B
磁感应强度
kg / A s2
A.A
B.B
C.C
D.D
25.用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表示静电力常量的单位,下列符合要求的是( )
A.kg·m3·s-4·A-2
B.N·m2·C-2
C.kg·m3·s-2·C-2
D.kg-2·m3·s-2A2
B.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找到了行星按照这些规律运动的原因 C.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出了引力常量 G
D.卡文迪许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被誉为“称量地球质量的人”
7.电梯、汽车等交通工具在加速时会使乘客产生不适感,其中不适感的程度可用“急动
度”来描述。急动度是描述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即
A.伽利略首先建立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等描述运动的概念
B.胡克提出如果行星的轨道是圆形,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物理学史和物理方法单位制.docx
![物理学史和物理方法单位制.docx](https://img.taocdn.com/s3/m/76a91e47581b6bd97f19ea97.png)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专题20物理学史和物理方法、单位制
(2012 北京)20. “约瑟夫森结”由超导体和绝缘体制成.若在结两加恒定电压U ,则它会辐射频率为v 的电磁波,且与U 成正比,即v =kU .已知比例系数k 仅与元电荷e 的2倍和普朗克常量h 有关。
你可能不了解此现象为机理,但仍可运用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
在下列选项中,推理判断比例系数k 的谊可能为 ( ) A. e h 2 B. h e 2 C. he 2 D. he
21
20B 解析:物理公式表达了各物理量间的质量和单位双重关系,所以可以用单位来衡量称为量纲法。
光子的能量与光的频率成正比 νh E =
电场力对电子所做电功为 eU W =
e W h E U k //==∴ν
,由于E 和W 有相同的单位,所以k 的单位与h e
的单位相同。
根据题意k 仅与元电荷e 的2倍和普朗克常量h 有关,答案B 。
(2012 山东)14.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B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速度大的物体惯性一定大
C .牛顿最早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必然结果
D .感应电流遵从楞次定律所描述的方向,这是能量守恒定律的必然结果
【考点】物理学史
【答案】AD
【解析】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A 正确,关系是固体的固有属性,物体的质量决定其惯性大小与速度无关;B 错;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C 错;楞次定律可以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楞次定律所涉及的“阻碍”暗含克服安培力做功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换为电能。
所以楞次定律的与能量守恒定律是统一的,D 正确。
【学霸笔记】物理必修一4.4力学单位制
![【学霸笔记】物理必修一4.4力学单位制](https://img.taocdn.com/s3/m/489b1e1927284b73f3425013.png)
第四节力学单位制
一、单位制
1、定义: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一起组成单位制。
2、基本单位:选定的基本物理量的单位。
基本量:被选定的能够利用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其他一切物理量单位的一些量。
3
4、导出单位:导出物理量的单位。
导出量:根据物理公式中基本物理量和其他物理量的关系。
5、力学中的导出量和导出单位
6、注意:
从根本上说,所有导出量都是由基本量构成的,而所有的导出单位都可以由基本单位来表示。
二、国际单位制
1、定义:1960年第11届国际计量大会制定的,国际通用的、包括一切计量领域的单位制.
三、单位制应用
1.简化计算过程的单位表达:
在解题计算时,已知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计算过程中不用写出各个量的单位,只要在式子末尾写出所求量的单位即可.
2.推导物理量的单位:
物理公式在确定各物理量的数量关系时,同时也确定了各物理量的单位关系,所以我们可以根据物理公式中物理量间的关系推导出物理量的单位.
3.判断比例系数的单位:
根据公式中物理量的单位关系,可判断公式中比例系数有无单位,如公式F=kx中k的单位为N/m,F f=μF N中,μ无单位,F=kma中k无单位.
4.比较物理量的大小:
比较某个物理量不同值的大小时,必须先把它们的单位统一,再根据值来比较.。
物理思想方法和物理学史
![物理思想方法和物理学史](https://img.taocdn.com/s3/m/fed70020eefdc8d377ee3202.png)
物理思想方法和物理学史1.(2013·福建卷·)在国际单位制(简称SI)中,力学和电学的基本单位有:m(米)、kg(千克)、s(秒)、A(安培).导出单位V(伏特)用上述基本单位可表示为( ).A .m 2·kg·s -4·A -1B .m 2·kg·s -3·A -1 C .m 2·kg·s -2·A -1 D .m 2·kg·s -1·A -1 2.物理学中有许多物理量的定义,可用公式来表示,不同的概念定义的方法不一样,下列四个物理量中,定义法与其他物理量不同的一组是( ).A .导体的电阻R =ρl SB .电场强度E =F qC .电场中某点的电势φ=E P qD .磁感应强度B =F IL3.类比法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通过归类和比较,有助于理解和掌握新概念、新知识.下列类比说法错误的是( ).A .点电荷可以与质点类比,都是理想化模型B .电场力做功可以与重力做功类比,两种力做功都与路径无关C .电场线可以与磁感线类比,都是用假想的曲线形象化地描绘“场”D .机械能守恒定律可以与能量守恒定律类比,都是在满足一定条件下所遵循的物理规律4.16世纪末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时,提出了著名的斜面实验,其中应用到的物理思想方法属于( ).A .等效替代B .实验归纳C .理想实验D .控制变量5.在物理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开普勒进行了“月—地检验”,说明天上和地下的物体都遵从万有引力定律B .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并发现了太阳系中行星沿椭圆轨道运动的规律C .伽利略不畏权威,通过“理想斜面实验”,科学地推理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 .奥斯特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使人类从蒸汽机时代步入了电气化时代6.物理学的发展带来了社会的巨大变革,近300年物理学经历了三次重大突破,每一次突破都给科学技术带来革命性的发展变化,下面叙述中不属于这三次突破的内容是( ).A .牛顿力学的建立和热力学的发展B .麦克斯韦创立了电磁理论C .相对论、量子力学的创立D .计算机的发明和发展7.物理学的发展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促进了物质生产的繁荣与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关于科学家对物理学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表述正确的是( ).A .伽利略根据客观实验数据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结论B .法拉第提出电荷周围存在“场”,并创造性地用“电力线(即电场线)”形象地描述电场C .库仑利用扭秤装置,发现了点电荷间的作用力与电荷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D .开普勒在前人积累的数据上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8.物理学中的许多规律是通过实验发现的,下列说法中符合史实的是( ).A .库仑用扭秤测出了引力常量B .牛顿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发现了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C .奥斯特通过实验发现了电流的热效应D .法拉第通过实验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9.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维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说法、建立理想模型法、微元法等.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B .根据速度定义式v =Δx Δt ,当Δt 非常非常小时,Δx Δt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 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维法C .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实验应用了控制变量法D .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10.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的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为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为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位移相加代表整个过程的位移,物理学中把这种方法称为“微元法”。
物理学史、物理方法、物理单位专题
![物理学史、物理方法、物理单位专题](https://img.taocdn.com/s3/m/a2830a2f58fb770bf78a55dd.png)
物理学史、物理方法、物理单位制(力学)●物理学史和物理方法是新课标选择题中常出的一种提醒。
●物理学史包括物理学家发现物理规律的历史进程和物理实验。
●物理方法:物理学家发现物理规律的思路和方法;物理学中一般研究方法,主要有观察、实验、抽象、理想化、比较、类比、假说、模型、数学方法等等:主要思维方法:类比法、等效法、理想模型法、图象法、合成与分解法、逆向思维法、假设法、微元法、极限法、对称法、外推法、数学(函数、几何、归纳、数列等)法。
●部分物理量的单位:1.力学基本物理量:长度,质量,时间2.力学基本单位:力学基本物理量的单位:如cm,m,g,kg,t,s,h等3.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m,kg ,s4.其它物理量的单位:(括号内的不是国际单位)加速度:m/s2 力:牛顿N 功率:瓦特w (千瓦kw )功(能):焦耳J(电子伏特ev,度KW·h)电场强度:牛/库N/C,伏/米v/m磁感强度:特斯拉T 磁通量:韦伯Wb自感系数:亨利H 电量:库仑C【物理学史】(一)以年代为主线:★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并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2、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牛顿三大运动定律).★3、17世纪,伽利略通过构思的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关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观点.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4、20世纪初建立的量子力学和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表明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5、人们根据日常的观察和经验,提出“地心说”,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是代表;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大胆反驳地心说.★6、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大定律;★7、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二)以人物为主线★伽利略(意大利物理学家)对物理学的贡献:①发现摆的等时性②物体下落过程中的运动情况与物体的质量无关③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将实验与逻辑推理结合在一起探究科学真理的方法为物理学的研究开创了新的一页(发现了物体具有惯性,同时也说明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经典题目伽利略根据实验证实了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错)伽利略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错)伽俐略首先将物理实验事实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对)伽利略根据理想实验推论出,如果没有摩擦,在水平面上的物体,一旦具有某一个速度,将保持这个速度继续运动下去(对)★胡克(英国物理学家)对物理学的贡献:胡克定律经典题目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对)★牛顿(英国物理学家)对物理学的贡献①牛顿在伽利略、笛卡儿、开普勒、惠更斯等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归纳与演绎、综合与分析的方法,总结出一套普遍适用的力学运动规律——牛顿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建立了完整的经典力学(也称牛顿力学或古典力学)体系,物理学从此成为一门成熟的自然科学②经典力学的建立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经典题目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并总结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用实验测出了引力常数(对)牛顿认为力的真正效应总是改变物体的速度,而不仅仅是使之运动(对)牛顿提出的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天体力学的基础(对)牛顿接受了胡克等科学家关于“吸引力与两中心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的猜想(对)牛顿根据地球上一切物体都以相同加速度下落的事实,得出物体受地球的引力与其质量成正比,即F ∝m的结论(对)牛顿根据F∝m和牛顿第三定律,分析了地月间的引力关系,进而得出F∝m1m2(错)牛顿根据大量实验数据得出了比例系数G的大小(错)★卡文迪许贡献:测量了万有引力常量典型题目牛顿第一次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错)卡文迪许巧妙地利用扭秤装置,第一次在实验室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的数值(对)★亚里士多德(古希腊)观点:①重的物理下落得比轻的物体快②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经典题目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的自然状态是静止的,只有当它受到力的作用才会运动(对)★开普勒(德国天文学家)对物理学的贡献开普勒三定律经典题目开普勒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和行星运动规律(错)★托勒密(古希腊科学家)观点:发展和完善了地心说★哥白尼(波兰天文学家)观点:日心说★第谷(丹麦天文学家)贡献:观测天体的运动【自我演练】1、下列说法符合物理史实的是()A.牛顿最早论证了重物体不会比轻物体下落得快B.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万有引力的引力常量GC. 牛顿应用“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观点D. 亚里士多德认为两个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的物体,重物体与轻物体下落一样快3、类比法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通过归类和比较,有助于理解和掌握新概念、新知识。
物理学史与物理研究方法、单位制剖析
![物理学史与物理研究方法、单位制剖析](https://img.taocdn.com/s3/m/90729b4aaef8941ea66e0522.png)
物理学史与物理研究方法、单位制第一部分:物理学史一、力学1.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1)亚里士多德:(物体的下落快慢是由它们的重量决定的,重物比轻物落得快), 来自生活观察和经验。
(2)伽利略(意大利):(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 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研究方法: 巧妙的推理→猜想与假说→数学推理2s t ∝→实验验证→合理外推→得出结论.(3)伽利略对物理学的贡献: ①发现摆的等时性②物体下落过程中的运动情况与物体的质量无关③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将实验与逻辑推理结合在一起探究科学真理的方法为物理学的研究开创了新的一页(发现了物体具有惯性,同时也说明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经典题目伽俐略首先将物理实验事实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对)伽利略根据理想实验推论出,如果没有摩擦,在水平面上的物体,一旦具有某一个速度,将保持这个速度继续运动下去(对)2胡克:(胡克定律)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的大小跟弹簧的形变量(伸长或压缩)成正比,F kx =. 3.牛顿运动定律的提出(1)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静止在一个地方.(2)伽利略:(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
(3)笛卡儿:(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创立了直角坐标系,最初提出动量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速率(4)牛顿:(牛顿运动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它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经典力学的建立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经典题目牛顿认为力的真正效应总是改变物体的速度,而不仅仅是使之运动(对) 牛顿提出的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天体力学的基础(对)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的自然状态是静止的,只有当它受到力的作用才会运动(对) 4.万有引力定律的研究(1)托勒密:(地心说)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是静止不动的,太阳、月球以及其他行星都绕地球运动。
物理学史和物理学研究方法、单位制
![物理学史和物理学研究方法、单位制](https://img.taocdn.com/s3/m/cfb27d3c87c24028915fc33b.png)
物理学史和物理学研究方法、单位制1.许多科学家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事实的是A.伽利略,笛卡尔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发现做出了重要贡献B.开普勒在第谷的观测结果基础上得出了行星运动三大定律C.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D.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提出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2.在电磁学发展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B.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楞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C.库仑发现了点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定了元电荷的数值D.安培发现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规律;洛仑兹发现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规律3.下列叙述中符合历史事实的是()A.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核有复杂结构B.玻尔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各种原子的发光现象C.爱因斯坦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D.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通过对天然放射性的研究,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钋(Po)和镭(Ra)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汤姆生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核有复杂的结构。
B.卢瑟福在 粒子散射实验中发现了质子。
C.查德威克在原子核人工转变的实验中发现了中子D.约里奥—居里夫妇首先通过原子核人工转变生成了人工放射性同位素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普朗克在研究黑体辐射问题时提出了能量子假说B.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C.在康普顿效应中,当入射光子与晶体中的电子碰撞时,把一部分动量转移给电子,因此光子散射后波长变短D.电子束的衍射证明了物质波的存在6.关于电磁波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物体都能辐射红外线,温度越高的物体辐射红外线波长越短B.紫外线能杀菌,可以俱进钙质吸收,具有荧光效应C.X射线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可以使包在黑纸内的底片感光;可以用来用来检查人体内的器官,CT是计算机辅助X射线断层摄影的简称;工业上可进行工业探伤。
第十七章 物理学史 物理学方法 单位制
![第十七章 物理学史 物理学方法 单位制](https://img.taocdn.com/s3/m/b5ff84e8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de.png)
运动的原因”的科学家是( B )
A.亚里士多德 B.伽利略 C.笛卡尔 D.牛顿
解析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打破了亚里士多德认为的“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结论,故选B。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4.(2016·天津,6,6 分,难度★)(多选)物理学家通过对实验的深入
解析查德威克通过用α粒子轰击铍核的实验发现了中子,选项
B错误;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
型,选项D错误。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5.(2014·全国2,35(1),5分,难度★)(多选)在人类对微观世界进行探索
的过程中,科学实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
实的是( ACE )
0
0
0 1 0 0 0 0 0 0 0 0 0 1
0
2
0 1 0 1 0 2 0 0 1 0 1 6
1.命题热度:本章属于基础内容,10年来,从命题频次上看,全
国卷10年2考,地方卷10年11考。
2.考查方向:物理学史、物理学方法、单位制。作为一个独
特的教育资源宝库,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素材,高考
解析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得了电子的电荷量,选项A正确;贝克勒
尔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表明原子核具有复杂结构,选项B错误;居
里夫妇发现了钋(Po)和镭(Ra)两种元素,选项C正确;卢瑟福的α粒子
散射实验说明原子中存在原子核,选项D错误;汤姆逊发现阴极射线,
并测出了组成阴极射线粒子的比荷,选项E正确。
考情概览
m/s) ( C )
A.1019 kg
物理学史双单位的提集
![物理学史双单位的提集](https://img.taocdn.com/s3/m/49a48856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8b.png)
物理学史双单位的提集(原创实用版)目录1.物理学史概述2.物理学史双单位的概念3.物理学史双单位的提集过程4.物理学史双单位的意义5.结语正文【物理学史概述】物理学是人类探索自然规律的学科,自古以来,人类就对自然现象进行观察和思考。
从亚里士多德到伽利略,从牛顿到爱因斯坦,物理学家们不断研究、发现和创新,为我们揭示了自然界的奥秘。
在漫长的物理学发展历程中,学者们为物理学研究建立了严谨的科学体系,并设立了各种物理单位,以便更好地描述物理现象。
【物理学史双单位的概念】物理学史双单位,是指在物理学史上,某一物理量同时采用两位科学家的名字作为单位。
这种单位设立旨在纪念这些科学家在物理学研究中的杰出贡献,同时也是对后世学者的激励和鞭策。
例如,力的单位是牛顿(Newton),压强的单位是帕斯卡(Pascal)等。
【物理学史双单位的提集过程】物理学史双单位的提集过程是复杂的,需要经过严格的评审和实验验证。
一般来说,一个物理学史双单位的确立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1.科学家提出新的理论或发现新的物理现象;2.学术界对这一理论或现象进行验证和讨论;3.如果理论或现象被广泛接受,学术界会建议将该物理量的单位以提出者的名字命名;4.经过国际计量大会的审议和表决,确立新的物理学史双单位。
【物理学史双单位的意义】物理学史双单位的设立,不仅表达了对科学家们的尊重和敬意,同时也有助于传承和弘扬科学精神。
物理学史双单位是对科学家们辛勤工作的肯定,也是对后世学者的鼓舞。
通过使用这些单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理学史,激发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结语】物理学史双单位的提集不仅仅是对科学家们的纪念,更是对科学精神的传承。
高考物理《常识、科学史、物理思维与方法》知识点总结
![高考物理《常识、科学史、物理思维与方法》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3ece901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d6.png)
高考物理《常识、科学史、物理思维与方法》知识点总结一、矢量与标量1.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且加减运算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常见矢量:位移、速度、加速度、力、电场强度、磁通量、磁感应强度2.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且加减运算遵循代数运算定则.常见标量:时间、时刻、路程、电流、功、能量、电势、电势能、功率、速率3.平行四边形定则:以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用力的图示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代表合力的大小和方向.4.三角形:将两个力头尾相连,则合力由第一个力的起点指向第二个力的终点.二、国际单位制1.基本量:被选定作为基本单位的物理量,它们的单位叫基本单位.2.导出量:由基本量根据物理关系推导出来的其他物理量,推导出来的相应单位叫作导出单位3.单位制: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组成了单位制.技巧点拨:①在解题计算时,已知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计算过程中不用写出各个量的单位,只要在式子末尾写出所求量的单位即可.②单位制可以帮助我们检查记忆中的物理公式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三、各种粒子及其符号α粒子H42、质子H11、中子n10、电子e01 、氘核H21、氚核H31四、物理学史简化必背版1.万有引力定律→牛顿2.“库仑扭秤”研究电荷之间的作用,发现了“库仑定律”→库仑3.利用带电油滴在竖直电场中的平衡,得到了基本电荷e →密立根4.研究阴极射线,发现电子,测得了电子的比荷e/m;提出了“枣糕模型”→汤姆生5.发明了威尔逊云室以观察α、β、γ射线的径迹→威尔逊6.单摆的等时性→伽利略7.首先用电场线描述电场→法拉第8.分子电流假说→安培9.建立了电磁场理论→麦克斯韦10.光的微粒说→牛顿11.光的电磁说→麦克斯韦12.电流的磁效应→奥斯特13.质子的发现→卢瑟福14.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15.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卢瑟福16.光电效应规律,光子说相对论,质能方程→爱因斯坦17.采用了理想实验和逻辑推理的方法→伽利略18.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4 力学单位制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4 力学单位制](https://img.taocdn.com/s3/m/e9287670852458fb760b563e.png)
量 单位 单位 名称 符号
定义
质 千克 Kg 千克等于国际千克原器的质
量
量。
量 单位 单位
定义
名称 符号
秒是铯-133原子基态的两个
时 间
秒
超精细能级之间跃迁所对应 s 的辐射的 9 192 631 770个
周期的持续时间。
电流单位——安培(A) 热力学温度单位——开尔文(K) 物质的量单位——摩尔(mol) 发光强度单位——坎德拉(cd)
米制
米 (metre): 1790年:巴黎会议约定:通过巴黎的地球子
午线全长的四千万分之一定义为1米。
铂铱合金制成的国际米原器
千克 (kilogram):
(1791)
1立方分米的水在其密度最大时
的温度(约为4摄氏度)下的质量。
铂铱合金制成的国际千克原器
时间的单位
年:地球绕太阳一周所用的时间。 月:月球绕地球一周所用的时间。 日: 地球自转一周所用的时间。 秒:一个平太阳日的1/86400为一秒
《小尔雅》:“掬,一升 也。” 十升为斗
新莽始建国铜方斗
全长23.92cm,高11cm, 口方14.75cm。容积1978ml。
秦始皇诏文权
通高5.3cm, 径4.7cm, 重260g
《说文》:“斤,斫(zhuo)木斧也。” 人们常常借用斧的重量作为一个单位,与其他
交换物相比较从事交易活动,后来,斧便逐渐地过 渡为一个重量单位——斤
10m/s<12m/s
思 7.4147 考 英尺 : 姚 明 的 身 高 是 多 少
2.26米
1英尺=0.3048米
88.9763 英寸
1英寸=0.0254米
一个原来静止的物体,质量是7kg,在14N的恒力作用下: a:5s末的速度是多大?b:5s内通过的路程是多大?
高中重要物理单位的来历及高中物理学习方法
![高中重要物理单位的来历及高中物理学习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96394e9b90d6c85ed3ac64e.png)
高中重要物理单位的来历与常用结论1、牛顿(Isaac Newton,1643~1727)英国物理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和自然哲学家,经典力学体系的奠基人,被称为力学之父。
在物理学的很多分支都有很大的成就。
他在伽利略等人工作的基础上,对力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建立了牛顿三定律,奠定了经典力学的基础。
他还发展了开普勒等人的工作,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在光学方面,他于1666年用三棱镜分析日光,发现白光是由不同颜色的光构成的,成为光谱分析的基础,于1675年观察到牛顿环。
关于光的本性,他主张光的微粒说。
在热学方面,他确定了冷却定律;在天文方面,1671年创制了反射望远镜,初步考察了行星运动规律,解释了潮汐现象,说明了岁差现象等。
牛顿还最早提出了发射人造卫星的设想。
牛顿在数学上的最大功绩是和莱布尼兹同时发明了微积分。
后人为纪念他,将力的单位定名为牛顿。
2、帕斯卡(Blaise Pascal,1623~1662)法国数学家和物理学家。
帕斯卡在物理方面的主要成就就是对流体静力学和大气压强的研究。
1653年发现了液体传递压强的规律,但到1663年他去世后一年后才正式发表。
他还指出盛有液体的容器的器壁所受的压强也跟深度有关,还做了大气压随高度变化及虹吸现象等实验。
此外,还证明了空气有质量,驳倒了当时流行的“大自然厌恶真空”的错误说法。
他父亲是一位受人尊敬的数学家,在其精心地教育下,帕斯卡很小的时候就精通欧几里得几何,他自己独立地发现出欧几里得的前32条定理,而且顺序也完全正确。
12岁独自发现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
17岁时帕斯卡写成了数学水平很高的《圆锥截线论》一文,这是他研究德扎尔格关于综合射影几何的经典工作的结果。
1642年,刚满19岁的他,设计制造了世界上第一架机械式计算装置——使用齿轮进行加减运算的计算机,原本只是想帮助他父亲计算税收用,这是他为了减轻父亲计算中的负担,动脑筋想出来的,却因此而闻名于当时,它成为后来的计算机的雏型。
全国高考物理:专题二十三、物理学史、单位制、物理学研究方法
![全国高考物理:专题二十三、物理学史、单位制、物理学研究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f3dc9fef524ccbff121847b.png)
专题二十三、物理学史、单位制、物理学研究方法1. (2013全国新课标理综II第19题)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观测、实验、假说和逻辑推理等方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下列叙述符合史实的是A.奥斯特在实验中观察到电流的磁效应,该效应揭示了电和磁之间存在联系B.安培根据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的相似性,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C.法拉第在实验中观察到,通有恒定电流的静止导线附近的固定导线圈中,会出现感应电流,D.楞次在分析了许多实验事实后提出,感应电流应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1.ABD【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电学中重要物理学史及其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考生对物理学重要史事的知道情况。
【解题思路】奥斯特在实验中观察到电流的磁效应,该效应揭示了电流能够产生磁场,电和磁之间存在联系,选项A正确。
安培根据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的相似性,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选项B正确。
法拉第在实验中观察到,通有恒定电流的静止导线附近的固定导线圈中,由于导线圈中磁通量不变,不会产生感应电流,选项C错误。
楞次在分析了许多实验事实后提出,感应电流应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这就是楞次定律,选项D正确。
【考场捷径】了解知道重要的物理学史可快速解答此题。
2. (2013全国新课标理综1第14题)右图是伽利略1604年做斜面实验时的一页手稿照片,照片左上角的三列数据如下表。
表中第二列是时间,第三列是物体沿斜面运动的距离,第一列是伽利略在分析实验数据时添加的。
根据表中的数据,伽利略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物体具有惯性B.斜面倾角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无关C.物体运动的距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D.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成正比【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伽利略斜面实验等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考生应用相关知识定量分析物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答案:C解析:根据表中的数据,第一列与第三列数据存在比例关系,第一列数据是第二列数据的二次方,伽利略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物体运动的距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选项C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积一时之跬步 臻千里之遥程《《《《《《《《《《《《
马鸣风萧萧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马鸣风萧萧**整理制作)
专题20物理学史和物理方法、单位制
(2012 北京)20. “约瑟夫森结”由超导体和绝缘体制成.若在结两加恒定电压U ,则它会辐射频率为v 的电磁波,且与U 成正比,即v =kU .已知比例系数k 仅与元电荷e 的2倍和普朗克常量h 有关。
你可能不了解此现象为机理,但仍可运用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
在下列选项中,推理判断比例系数k 的谊可能为 ( ) A. e h 2 B. h e 2 C. he 2 D. he
21
20B 解析:物理公式表达了各物理量间的质量和单位双重关系,所以可以用单位来衡量称为量纲法。
光子的能量与光的频率成正比 νh E =
电场力对电子所做电功为 eU W =
e W h E U k //==∴ν
,由于E 和W 有相同的单位,所以k 的单位与h e
的单位相同。
根据题意k 仅与元电荷e 的2倍和普朗克常量h 有关,答案B 。
(2012 山东)14.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B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速度大的物体惯性一定大
C .牛顿最早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必然结果
D .感应电流遵从楞次定律所描述的方向,这是能量守恒定律的必然结果
【考点】物理学史
【答案】AD
【解析】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A 正确,关系是固体的固有属性,物体的质量决定其惯性大小与速度无关;B 错;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C 错;楞次定律可以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楞次定律所涉及的“阻碍”暗含克服安培力做功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换为电能。
所以楞次定律的与能量守恒定律是统一的,D 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