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速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

合集下载

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模板

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模板

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模板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一、背景介绍公路在现代交通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公路建设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为了保护土地资源,减少水土流失等不良影响,制定并实施水土保持方案已成为公路建设的必要条件。

本报告将就公路水土保持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一套模板,以便各地能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运用。

二、基本情况1. 项目概况描述公路项目所处的位置、规模以及建设目的等。

2. 气候特点分析项目所在地的气候特点,包括降雨情况和季节变化等。

3. 土地条件介绍公路项目所涉及的土地类型、土壤特征和坡度等。

三、水土保持方案制定1. 目标确定确定公路水土保持的总体目标,例如减少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等。

2. 保护标准根据土地类型、降雨情况等因素,制定合理的水土保持标准,具体包括土壤保持率、径流控制等。

3. 方案选择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保护标准,选择适用的水土保持技术和措施,如植被恢复、坡面处理和沟道建设等。

四、水土保持措施实施1. 施工前准备包括场地清理、土壤改良和施工设施设置等。

2. 技术措施详细介绍各项水土保持技术的施工步骤、操作方法和效果评估等。

3. 监测与评估建立监测体系,定期对水土保持工程进行监测,评估其效果,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

五、经济分析1. 投资估算根据方案实施所需的人力、材料和设备等,进行经济投资的估计。

2. 成本效益分析对方案实施后的影响进行经济评估,包括土地利用效益和环境效益等。

六、风险及应对措施1. 风险评估评估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如自然灾害和施工难度等。

2. 应对措施针对各类风险,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以确保水土保持方案的顺利实施。

七、总结与建议对公路水土保持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总结,并提出后续改进的建议,以便在今后类似项目中能够更好地应用水土保持的技术和措施。

八、参考文献列出本报告中所参考的相关文献和资料。

以上是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一个范本模板,具体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不同的地区和项目特点进行相应的调整与完善。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关于贵港至岑溪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审批准予行政许可的通知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关于贵港至岑溪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审批准予行政许可的通知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关于贵港至岑溪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审批准予行政许可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公布日期】2024.06.14•【字号】桂水审批〔2024〕71号•【施行日期】2024.06.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利综合规定,行政许可正文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关于贵港至岑溪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审批准予行政许可的通知广西贵岑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我厅于2024年6月12日受理你公司提出贵港至岑溪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项目代码:2207-450000-04-01-576754)审批申请。

经审核,该申请符合法定条件,决定准予行政许可。

一、水土保持总体意见(一)同意本阶段确定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为1565.79公顷(其中港北区187.47公顷,桂平市646.71公顷,容县482.21公顷,岑溪市249.40公顷)。

(二)同意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执行南方红壤区建设类项目一级标准。

(三)同意水土流失防治目标为:水土流失治理度达到98%,土壤流失控制比达到1.0,渣土防护率达到97%,表土保护率达到92%,林草植被恢复率达到98%,林草覆盖率达到26%。

(四)基本同意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安排。

(五)基本同意弃渣场选址,严格按照技术规范,开展弃渣场设计,复核堆渣容量,查明水文地质条件,确定弃渣场防护措施,确保弃渣场安全。

(六)同意建设期水土保持补偿费为17,223,690.00元(其中港北区2,062,170.00元、桂平市7,113,810.00元、容县5,304,310.00元、岑溪市2,743,400.00元)。

二、生产建设单位在项目开工前应一次性缴纳水土保持补偿费。

三、生产建设单位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应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的各项要求,并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按照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做好水土保持后续设计,加强施工组织等管理,切实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

江西省某一级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江西省某一级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1 前言xx省xx市上乐线xx段一级公路是xx省重点公路建设项目,是320国道与206国道以及xx高速公路与xx高速公路的重要连系线。

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开发中西部地区的战略决策和《xx省干线公路网规划(199l~2020年)》的基本要求,对完善xx省交通网络体系,缓解省道317线的交通紧张状况,改善xx市到上饶市的交通条件,加快xx市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步伐,加强xx市与上饶市及周围各县市区域间的横向联系,改善沿线投资环境,促进沿线的经济发展,开发沿线的旅游资源,形成区域旅游经济圈,都将起到重大的作用。

本项目路线起点位于xx市206国道xx大连路与金源路交叉口,起点桩号K0+000,途经xx市金鹅山、浯口镇、临港镇古田、高家镇桐林街、官庄、洪岩镇吴家村,终于省道317线xx市与德兴市香屯街镇交界处,终点桩号K36+440;路线全长36.440km,全部位于xx市境内。

项目建设占用土地总面积170.54hm2(其中征用土地125.80hm2,租用土地34.21hm2,原有土地管辖范围10.53hm2);拆迁建筑物1.05万m2,拆迁电力、电讯线15.45km;路基土石方214.33万m3(其中土方178.61万m3,石方35.72万m3),水泥砼路面715.26千m2;大桥105.04m/1座,中小桥313.520m/7座,跨铁路桥250.080m/2座,涵洞138道,挂线5.000km,平面交叉8处,管理服务设施1处。

项目建设总投资估算30702.52万元,平均每公里造价842.55万元。

计划于2004年1月开工建设,2005年12月底建成通车,总工期24个月。

本项目地处我国南方红壤侵蚀区,土壤侵蚀类型以水力侵蚀为主,路线穿越区域属于平原微丘区,地貌类型以岗地、平原为主。

根据xx 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本项目沿线经过的xx市为xx省水土保持重点预防保护区和重点监督区。

公路水土保持方案范例

公路水土保持方案范例

公路水土保持方案范例
以下是一个公路水土保持方案范例:
1. 分析环境特点:首先,需要对公路所处的环境特点进行全面的分析。

这包括地形、
气候、土壤类型等因素,以了解潜在的水土流失风险。

2. 路线设计:根据环境特点,设计公路线路,考虑地形的起伏、斜坡的陡峭程度等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土壤的裸露面积。

3. 建设措施:在公路建设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护水土资源。

这包括:
- 土壤保护:尽量保留原有植被覆盖,减少土壤裸露面积。

在斜坡上采取梯田种植、草地覆盖等方法,防止水土流失。

- 河道调整:对于穿越河流的公路,要进行河道调整,确保道路与河流的合理交叉,并采取河道整治措施,防止水流侵蚀河岸。

- 排水设计:合理设计公路路面排水系统,防止雨水在公路上积聚,导致洪水和侵蚀。

- 施工管理: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土方开挖、填方、边坡爆破等工程的监管,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土壤保护。

- 后期管理:公路建设完成后,要加强对公路进行定期维护和巡检,及时处理路面沉陷、裂缝等问题,防止土壤侵蚀。

4. 教育宣传: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和周边居民的水土保持意识教育,提高他们在公路
水土保持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以上是一个公路水土保持方案范例,具体的方案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公路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

公路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

公路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一、前言公路工程建设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

在公路工程建设中,水土保持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旨在保护土壤免受水的侵蚀和保持地表水的稳定。

为此,本报告旨在提出在公路工程建设中的水土保持方案,保证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对水土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二、水土保持的重要性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而水土保持是保护土地的一种重要手段。

水土保持是指对土壤和水资源进行保护和合理利用,以确保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稳定。

在公路工程建设中,水土保持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带来大量的土壤侵蚀和水资源污染,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损害。

因此,要在公路工程建设中充分重视水土保持工作,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保护土地和水资源。

三、水土保持的现状目前,我国的公路工程建设中普遍存在水土保持问题。

一方面,由于缺乏足够的水土保持措施,导致土壤侵蚀严重、地表水资源的污染和土地的退化。

另一方面,一些水土保持措施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存在不足,无法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

因此,建立科学的水土保持方案对于公路工程建设来说尤为重要。

四、分析与评价1. 地形特征分析在确定水土保持方案时,首先需要对公路工程的地形特征进行分析和评价。

如公路工程的区域地形、地下水位、植被状况等,这些因素将直接影响水土保持的具体方案选择。

2. 土地利用状况分析土地利用状况是影响水土保持方案的重要因素。

根据当地的土地利用状况,需要选择合适的水土保持措施。

例如,在森林地区可以采取植树造林等措施,而在农田地区则需要采取农田水土保持的措施。

3. 岩土情况分析公路工程的岩土情况对水土保持方案也有较大的影响。

例如,在岩石丰富的地区可以采取岩石护坡等措施,而在土质较松散的地区需要采取土壤保持的措施。

4. 气候和降雨情况评估气候和降雨情况是影响水土保持方案的重要因素。

在降雨量较大的地区,需要采取防雨水侵蚀的水土保持措施。

洛三高速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

洛三高速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

河南省淮河流域2007年灾后重建实施方案编制大纲前言河南省淮河流域面积、人口、耕地,2007年汛期受灾范围、水毁工程、经济损失概况,国家对灾后重建工程的重视和工作安排,灾后重建工程实施方案编制情况等。

1汛情1.1雨情全省淮河流域7月1日8时至15日8时降雨过程,流域平均降雨量,信阳、驻马店、周口主要雨区的累计降雨量,超过300mm大暴雨的笼罩范围面积,主要暴雨中心3、7天降雨量,淮干淮南、洪汝河、沙颍河重点雨区最大3、7天暴雨重现期估算。

并与1991年和2003年作对比分析。

1.2水情主要骨干河道和重要支流二次洪水涨落过程,主要水文测站实测最大洪峰流量、最高洪水位、超警戒水位和超保证水位的超高值、超保证水位持续时间等(淮干、洪汝河、沙颍河主要水文测站)。

水库:大型水库最大入库洪峰流量、最大下泄流量,最高库水位及超汛限水位运行时间,7月1日至15日大型水库拦蓄水量,超汛限水位或高水位运行溢洪道泄流的中小型水库数量。

滞洪区:老王坡滞洪区分洪运用时的河道水情、分洪时间,分洪最大流量,分滞洪水量、滞洪区淹没面积。

并与1991年和2003年作对比分析。

2灾情2.1受灾面积及受灾人口淹没耕地面积(受灾面积、成灾面积、农作物绝收面积)、受灾乡、村数量、受灾人口。

地市行政区按淮干淮南支流、洪汝河、沙颍河水系分县统计,(填附表1)。

2.2受灾程度重点洼地、淮干滩区及沿淮圩区的最大淹水深度、淹水持续时间、(列举淹水深1m以上的重点区域),灾区房屋倒塌数量(分县、乡统计),(填附表2)。

2.3受灾成因分析1)干流洪水量大,高水位持续时间长,支流及洼地受干流水位顶托,排水困难;2)平原洼地排水沟道治理标准低,工程不配套,缺乏沟口防洪排涝闸、排水涵闸提排设施不足或老化失修,形成洪水倒灌或积水难排;3)支流堤防漫溢决口;4)沿淮滩区居民村庄高程低于淮干设计行洪水位;5)沿淮圩区提排站数量少和排水标准低,形成圩区内涝(针对不同成灾类型列举实例)。

高速公路水土保持专项方案样本

高速公路水土保持专项方案样本

某高速公路水土保持专项方案前言阳泉至左权公路位于山西省阳泉市和晋中市境内, 跨越阳泉市的平定县和晋中市昔阳、和顺、左权三县。

项目路线全长93.477km。

全线采用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 设计速度80km/h, 路基宽度24.5m。

本项目的建设对完善区域高速公路网, 增强山西省东纵主干线运输能力, 促进区域公路、铁路交通一体化发展, 加快区域经济发展, 适应通道交通量快速增长的需要, 加快区域旅游业发展, 加强国防建设和抗灾防险能力等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为了切实加强施工期内水土保持工作,严格落实本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中的相关内容, 当前是雨水旺盛季节, 结合本项目部环境保护工作与水土保持管理工作的施工方案, 对施工范围主体工程和附属工程监理进行水土保持管理, 特此制定本方案。

1 编制依据本标准规定了编制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的任务、内容、程序、方法、成果整理等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大面积总体规划和小面积实施规划。

前者指大、中流域或省、地、县级的规划( 面积几千、几万到几十万平方公里) , 后者指小流域或乡、村级的规划( 面积几十到几百平方公里) 。

1.1 方案编制的目的与意义××高速公路工程建设项目, 具有工程量大、投资大, 建设时间长、扰动地表面积大、扰动形式复杂、影响范围大等特点, 在主体工程及配套设备的施工过程中, 将不可避免地破坏、扰动、再塑项目区原地形地貌及土壤植被、改变土地的利用方向, 必将产生新增水土流失。

因此, 结合本项目工程特点、依法编报水土保持方案, 采取十分有效的措施进行水土流失的治理。

1.2 编制依据编制规划必须贯彻”预防为主, 全面规划, 综合防治, 因地制宜, 加强管理, 注重效益”的水土保持方针。

本规划通则以治理为主。

在综合调查的基础上, 根据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方向, 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 针对水土流失特点, 因地制宜地配置各项水土保持防治措施, 提出各项措施的技术要求。

某高速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

某高速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

风险评估
自然风险
极端天气如暴雨、台风等可能导致水土流失 加剧,需要加强监测和应急响应。
技术风险
水土保持技术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技术难题 ,需要专业团队进行技术支持。
管理风险
项目管理不善可能导致实施效果不佳,需要 建立有效的项目管理机制。
法律风险
可能面临环保法规的制约和处罚,需要遵守 相关法律法规。
05
监测与评估
监测方案
监测点设置
在高速公路沿线设置多个监测点,包括坡面、排水沟、植被等区 域,以全面监测水土流失状况。
监测内容
监测内容包括土壤侵蚀量、植被覆盖率、土壤理化性质、降雨量等 ,以评估水土流失状况及其影响。
监测频率与周期
根据项目进展情况,制定合理的监测频率与周期,确保数据的准确 性和完整性。
某高速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 告
汇报人: 2024-01-07
目录
• 项目背景 • 水土保持方案设计 • 实施计划 • 预期效果与效益分析 • 监测与评估 • 结论与建议
01
项目背景
项目介绍
项目名称
01
某高速公路水土保持方案
项目地点
02
某高速公路沿线区域
项目目标
03
通过实施水土保持措施,减少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保障
公路安全运行。
水土流失现状
01
02
土壤侵蚀类型
水力侵蚀、风力侵蚀和重力侵 蚀
侵蚀程度
中度侵蚀至重度侵蚀
03
04
流失面积
沿线区域约XX平方公里
流失特点
以轻度流失为主,部分区域存 在中度或重度流失。
水土保持的必要性
保护土地资源
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土地资源 ,维护土地生产能力。

高速公路施工水土保持方案

高速公路施工水土保持方案

高速公路施工水土保持方案以下是一个可能的高速公路施工水土保持方案模板:一、项目概况本项目为XXX高速公路,起点位于XXX,终点位于XXX,全长约XXX公里。

本项目的建设将有助于改善区域交通状况,促进经济发展。

二、水土流失预测根据预测,本项目施工期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主要包括开挖、填筑等施工活动造成的土壤扰动和裸露,以及施工废水、废渣等废弃物的排放。

主要预测结果如下:1.水土流失类型:主要为水力侵蚀和重力侵蚀。

2.水土流失量:预计本项目施工期水土流失总量为XXX吨/平方公里,其中水力侵蚀量为XXX吨/平方公里,重力侵蚀量为XXX吨/平方公里。

三、水土保持目标与指标本项目的水土保持目标为将施工期水土流失量控制在最低水平,并采取有效措施恢复原有地貌和植被。

具体指标如下:1.水土流失量:施工期水土流失量不得超过预测值的XX%。

2.植被覆盖率:施工结束后,项目区植被覆盖率不得低于原有植被覆盖率。

3.土壤质量:施工结束后,项目区土壤质量不得低于原有土壤质量。

四、水土保持措施设计根据本项目的水土流失预测结果和指标,设计以下水土保持措施:1.施工组织措施: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减少对地表的扰动和破坏;合理设置施工临时设施,尽量减少占地。

2.工程措施:在高速公路的路基和边坡处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如铺设草皮、种植灌木等;在高速公路两侧设置排水沟或截水沟,将雨水引入附近的水体中;对废弃的土石方进行回填、整平等。

3.植被恢复措施:在施工结束后,对施工场地进行土地整治,将废弃的土石方进行回填、整平,然后进行植被恢复。

主要采取植树、种草等方法。

4.监测与监管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对水土流失情况进行监测和监管,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水土保持意识。

高速公路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高速公路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高速公路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目录1、工程慨况、地形地貌 (2)2、水土保持工作报告编制依据 (2)3、水土保持工作领导小组 (3)4、水土保持管理机构框图 (3)5、水土保持工作制度及管理目标 (4)6、路基、桥涵、土石方弃渣现状情况分析 (11)7、水土保持分区防治措施总体布局 (12)8、水土保持施工详细方案和措施 (14)9、定期检查、不断完善 (22)附:谷竹高速公路一合同段水土保持工作相关照片一、工程概况、地形地貌某省谷竹高速公路第一合同段起点位于谷城县石花镇陡坡村二组,与福银高速公路襄樊至十堰段交叉设臵谷城西枢纽互通,交叉中心设计桩号K0+000,对应福银高速公路桩号K1295+688.592。

路线向南下穿福银高速公路后,在陡坡村四组以东上跨襄渝铁路及其复线,走巩湾村二组以西,陶湾以西,在石花镇总体规划以西蔡家湾设臵石花互通连接国道G316.路线向西跨越国道G316、溪河后至本合同段终点-凉水井村二组(设计桩号K5+900),路线全长5.9Km. 合同段范围内包含大桥3座;中桥1座;互通桥7座。

本合同段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热充足,雨量充沛,春夏雨热同步,秋冬阳光互补,气温多年均值摄氏9-16度,极端气温最高43.4度,极端最低气温-5度。

日照时间长,年平均日照1890小时,严寒期短、无霜期长,年无霜期一般在230天左右。

本区降水多集中在夏季,冬季雨量很少,年平均雨量920毫米左右,年最大为1750毫米,年最小为470毫米。

本区风向六、七月份多为东南风,其余月份多为北风或偏北风,年平均风速1.5-2.1米/秒,最大风速为27米/秒,最大风力可达九级。

二、水土保持工作报告编制依据某省谷竹指质[2010]195号文件《某省谷竹高速公路水土保持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相关规定,《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国务院及交通部、地方政府相关的环境保护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以及设计部门对本工程《某省谷城至竹溪高速公路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等,这些文件是水土保持工作重要的法律依据。

某高速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

某高速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

某高速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某高速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为了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针对某高速公路项目,进行水土保持方案编制。

该方案旨在有效地管理地质、土壤、水资源,同时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步骤一:环境评价首先对地区环境进行评价,以确定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可能发生的问题,编制既定的环境保护方案。

针对该高速公路项目的环境评价,发现有以下问题:水土流失、土地覆盖率的下降、植被退化、废弃物处置、采矿和石材加工,这些因素都对环境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减轻这种影响。

步骤二:分析对策根据环境评价的结果,对于高速公路所在地区的复杂地质特征、微微起伏的土地和水资源特征,设计采取以下措施:1. 植树造林通过植树造林作为水土保持的核心实施方案,创造自然生物群落,加强对土壤的保护。

2. 水资源管理规划建设一定数量的水库或蓄水池,储存一定量的雨水,以应对干旱和旱季。

另外,还需要对高速公路沿线进行管理,制定相关工作计划并确保水管理的合理使用。

3. 减少挖掘减少挖掘对于保持土壤的结构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对于必须发生的挖掘,需要进行相应的管理措施以确保福利。

4. 废弃物管理对于废弃物的处置,需要进行特别的监督和管理。

需要在高速公路周边区域建立固废处理厂,采用先进的处理技术,处理含有化学物质的废弃物,最大限度地保护环境。

步骤三:应对方案对于高速公路的建设和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方案,还需要一个全面规划,考虑到这一点,应对方案应包括:1. 每年的环境监测和评估,以评估方案的质量和总体目标。

2. 最好采用自然系统和机械补强系统,以确保方案的可操作性和持续实施性。

3. 及时更新和调整方案,因为环境是多变的,方案的效果也随之变化。

结论某高速公路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报告指出了高速公路建设的环境影响,并提出针对性的措施。

通过植树造林、水资源管理、减少挖掘和废弃物管理等方案的实施,可以有效地保护水和土壤资源,减轻环境影响,并增加公众对高速公路建设的支持。

五峰宜来高速水土保持报告书

五峰宜来高速水土保持报告书

五峰宜来高速水土保持报告书报告书编号:2022-XXXX五峰宜来高速水土保持报告书一、报告目的和背景本报告书的主要目的是对五峰宜来高速公路水土保持进行评估和规划,保障工程建设期间和运营期间水土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工程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和管理建议。

二、项目概况五峰宜来高速公路位于某市,起点为五峰县,终点为宜昌市宜昌县,全长XX公里。

该高速公路设计标准为XX级公路,双向四车道,设计时速XX公里/小时。

三、水土资源现状评估1. 土壤通过对区域土壤的采样和实验室分析,发现五峰宜来高速公路沿线土壤多为黏土和黏土质土壤,具有一定的保持水分和抗侵蚀能力,但在施工过程中容易被水流冲刷,造成土壤侵蚀。

2. 水源五峰宜来高速公路沿线存在多条小溪流和水塘,这些水源对于施工和运营期间的水土保持起到了重要的补给和调节作用。

但需要注意的是,存在一些水体污染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治理。

四、环境影响评价1. 施工期影响由于施工过程中的土方开挖、道路堆放等活动,会导致土壤侵蚀和水体污染。

在施工阶段,需要采取合适的措施对土壤进行保护和修复,并对废弃物和污水进行合理处理。

2. 运维期影响高速公路建成后,车流量和运营期将对水土资源产生一定的影响。

可能导致的问题包括土壤压实、水体受污染等。

因此,在运维期间,需要加强水土保持的监测和管理,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五、防治措施和管理建议1. 施工阶段(1)合理开展土方开挖和填筑,避免大面积的土壤裸露。

(2)设置拦沟和挡土墙等防护设施,有效控制水流冲刷。

(3)对施工现场产生的废弃物和污水进行正确处理和处置,确保环境不受污染。

2. 运营阶段(1)定期检查和维护高速公路边坡和排水系统,及时修复和清理。

(2)加强车辆管理,防止车辆从高速公路上抛撒垃圾。

(3)建立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六、结论五峰宜来高速公路水土保持工作的正确实施对于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某省级高速公路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

某省级高速公路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

****高速公路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2012年1月前言****高速公路起点接****至****止点(起点桩号K63+904.24-****K63+904.24),经大竹、庙坝、柑子铺、邻水、刘家坝,止点位于****河,接****段(止点桩号K151+748.23=重庆段K152+030.94),路线全长88. 394km,主要控制点有大竹、庙坝、柑子铺、邻水、刘家坝、邱家河(重庆界)。

工程挖方1441. 92万m³,填方1332. 50万m³,借方9. 41万m³,弃方118.83万m³(自然方),折算弃渣(松方)总量为175.69万m³。

工程共占用土地602.91hm²,全线共设置桥梁6020m/50座,互通式立体交叉4座,弃渣场69处,取土场3处,新建施工便道6.6km。

工程总投资26.0507亿元,于2001年7月开工,2004年6月建成通车,工期3年。

项目区位于四川盆地东部平行岭谷区,地貌总体为低山丘陵地貌,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具有冬暖、春早、夏热、秋多绵雨的特点。

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058~1170mm,主要集中在5~9月份,约占全年降雨量的82.7~85.4%。

沿线经过的大竹县和邻水县主要土壤有冲积土类、紫色土类、黄壤土类和水稻土类4种,区内植被主要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沿线植被覆盖率虽达40%~60%,但森林覆盖率只有15%~25%。

水土流失以中度水力侵蚀为主,属嘉陵江中上游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容许土壤流失量为500t/km²·a。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高速公路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滞后,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水利部第16号令《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和水利部12号令《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文件的规定,有水土流失防治任务的开发建设项目,建设和管理单位应设立专门的专项监测点对水土流失状况进行监测,并定期向项目所在地监测管理机构报告监测成果。

高速公路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专项方案

高速公路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专项方案

高速公路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专项方案一、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速公路建设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然而,高速公路建设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也日益凸显。

为了加强对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视,制定专项方案实施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高速公路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的专项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二、目标与原则1. 目标•减少高速公路建设对水土的破坏•保护周边自然生态环境•降低高速公路建设对环境的负面影响2. 原则•生态优先原则,保护原有植被和动物栖息地•循环利用原则,尽量减少资源浪费•绿色施工原则,优先采用环保材料和工艺三、主要措施1. 生态修复•对高速公路修建前的原生植被进行保护和转移,确保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在施工完成后,对破坏的植被进行生态修复,恢复原有的生态环境2. 水土保持•设计合理排水系统,避免雨水冲刷造成的水土流失•利用植被和覆盖物覆盖坡面,减少土壤侵蚀•定期检查排水设施,保证其畅通有效3. 垃圾处理•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和废弃物,及时清理•建立垃圾分类回收系统,促进资源的再利用4. 绿化工程•在范围内进行植被的绿化,增加氧气供给和吸收废气•选择适宜的植物,结合周边自然环境,打造绿色走廊四、实施步骤1. 规划设计阶段•在规划设计阶段制定明确的环境保护方案,纳入水土保持措施•制定施工图纸,明确施工要求和检验标准2. 施工阶段•严格按照设计方案施工,强化现场监督和管理•定期组织环保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3. 竣工验收阶段•对整个工程进行综合验收,确保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得到有效执行•制定相应的保护管理措施,持续监测和改善环境状况五、总结高速公路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支持。

制定专项方案、明确目标与原则、实施科学措施是有效做好该项工作的关键。

只有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我们才能实现高速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局面。

以上便是关于高速公路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专项方案的详细内容,希望对相关人士有所帮助。

某公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

某公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

【引言】《某公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研究内容包含建设项目建设概况、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水土流失预测结果、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水土保持监测、水土保持投资效益估算等各部分,详细评估项目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结果,并提出项目水土保持方案,为企业和相关监管部门提供科学可靠的水土保持建议。

【项目简介】XX西路南北段道路工程位于XX港XX市本项目分为两端分别为XX西路南段到XX西路北段工程道路总长2.64km其中XX西路南段工程(XX大道至XX大道)2.12km北段工程0.52kmXX西路南段工程按城市主干道II级建设道路红线宽度40cmXX西路北段工程按照城市支路建设道路红线宽度19cm计算行车速度40km/h。

路面结构水泥混凝土路面,道路沿线起伏不大,占地类型主要为荒凉草地,旱地,躶地,宅基地,交通用地及林地。

项目水土流失防止责任范围面积10.12hm²,其中项目建设区域面积为8.87hm²,直接影响面积为1.25hm²。

【某公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大纲】第一章综合说明1.1 工程概况1.1.1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1.1.2 工程概况1.1.3 项目区概况1.1.4 前期工作进展情况1.1.5 方案设计深度及设计水平年1.2 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情况、防治标准执行等级1.3 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结论1.4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1.5 水土流失预测结果1.6 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及工程量1.7 水土保持监测1.8 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1.9 结论与建议第二章方案编制依据2.1 方案编制的目的和意义2.2 编制依据2.2.1 法律法规2.2.2 部委规章2.2.3 规范性文件2.2.4 规范标准2.2.5 设计文件2.3 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执行等级2.4 方案编制指导思想2.5 编制原则2.6 方案编制深度和设计水平年第三章项目概况3.1 基本情况3.1.1 项目组成3.1.2 地理位置3.1.3 项目主要经济特性指标3.2 项目总体布置3.3 施工总布置3.4 工程占地情况3.5 拆迁与居民安置3.6 土石方工程量汇总3.7 施工总进度第四章项目区概况4.1 项目区环境概况4.1.1 地质4.1.2 地形地貌4.1.3 水文条件4.1.4 气象4.1.5 植被4.1.6 土壤4.2 社会经济概况4.2.1 社会经济状况4.2.2 土地利用现状4.3 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现状4.3.1 水土流失现状4.3.2 水土流失成因4.3.3 水土保持现状4.3.4 水土流失危害4.3.5 值得借鉴的经验第五章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5.1 主体工程制约性因素分析及评价5.2 主体工程方案比选分析与评价5.3 主体工程设计的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5.4 工程建设与生产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分析5.5 结论性意见、要求与建议第六章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防治分区6.1 工程占地6.1.1 工程永久占地6.1.2 施工临时占地6.2 责任范围确定的依据6.3 防治责任范围6.3.1 项目建设区6.3.2 直接影响区6.4 水土流失防治分区第七章水土流失预测7.1 水土流失成因、类型及分布7.2 水土流失预测范围、单元及时段划分7.2.1 水土流失预测范围及单元划分7.2.2 水土流失预测时段划分7.3 预测内容及方法7.4 预测参数的确定7.4.1 扰动前土壤侵蚀模数背景值的确定7.5 预测结果7.6 水土流失预测结果综合分析7.7 水土流失的危害分析与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布设指导性意见第八章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8.1 水土流失防治目标8.2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设原则8.2.1 措施布设原则8.2.2 水土保持方案设计原则8.3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和总体布局8.4 不同类型防治工程的典型设计8.5 水土保持措施及工程量8.5.1 施工组织设计原则8.5.2 工程条件8.5.3 水保措施施工方法8.6 水土保持实施进度安排第九章水土保持监测9.1 水土保持监测的意义及目的9.2 水土保持监测实施原则9.3 监测内容及方法9.3.1 监测内容9.3.2 监测方法9.4 监测点设置、时段及频率9.4.1 监测点设置9.4.2 监测时段及频率9.5 监测设备及设施9.5.1 监测设备9.5.2 监测设施9.6 监测机构及费用9.6.1 监测机构9.6.2 监测投资费用9.7 水土保持监测成果要求9.7.1 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要求9.7.2 水土保持监测成果报告第十章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10.1 水土保持投资估算10.1.1 估算编制说明10.1.2 编制原则和依据10.1.3 基础价格编制10.1.4 工程单价及费率10.1.5 植物工程单价10.1.6 估算编制10.2 防治效果预测10.3 水土保持工程效益分析第十一章实施保障措施11.1 组织领导与管理11.2 后续设计11.3 水土保持工程招标、投标11.4 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监理11.5 水土保持监测11.6 施工管理11.7 水保工程的检查与验收11.8 资金来源及使用管理第十二章结论和建议12.1 水土保持方案总体结论 12.1.1 工程概况12.1.2 总体结论12.2 建议。

高速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

高速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

高速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1河责某高速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1 方案编制总则1.1 简介在建某高速公路(以下简称某高速)是A至B国道主干线的组成部分,东起某庄(C至D高速公路终点),西至E西部某县与F市交界处附近的城村,建设里程136.2km,工程总投资41.33亿元。

该工程于1998年1月开工,预计全线通车。

某高速属于国家限期完成的重点建设项目的组成部分。

建成某高速,对加速国家公路网的建设,促进河南及A市、某峡两市乃至西北各省的经济发展,缓解A市至某峡间现有公路运输紧张状况,适应今后国民经济发展对运输能力的需求,并承担铁路的短途运量,发挥运输综合效益,都是十分必要的。

某高速位于河南省西部山岭重丘区,沿线岩土类型较多,沟谷发育,地形地貌十分复杂。

作为一种线型工程,某高速在其建设过程中,无论填方或挖方路段都将破坏原地表植被,其扰动、破坏地面的类型较多。

某高速全线136.2km,无一处隧道工程,穿越山岭均采用劈山开路,最大挖方深度达35m。

与其它公路工程相比,某高速的弃土、弃石方量相对更大。

这些弃土、弃石由于受地形及运输条件的限制,很多就近弃于附近的沟岔内、山坡上,有的甚至顺河倾倒。

这些松散的废弃物,孔隙大、结构疏松,遇到洪水将极易产生水土流失,淤塞河道,影响行洪,直接威胁着附近的陇海铁路、310国道甚至某高速自身的安全,威胁沿线城镇、村庄的安全,影响当地人民群众的生产及生活。

因此,尽快编制某高速公路水土保持方案,迅速对沿线的弃土、弃石场采取防护措施,恢复由于高速公路建设而破坏的土壤植被,不但是为了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减少水土流失,同时也是为了保障沿线铁路、公路、村庄、城镇的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1.2 编制依据1.2.1 法律法规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1995年5号令(<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4)<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5)<河南省水土保持补偿费、水土流失防治费征收管理暂行办法>。

公路工程水土保持方案

公路工程水土保持方案

公路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总52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甬台温高速公路象山连接线(象山段境内)公路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第一章编制总则项目由来甬台温高速公路象山连接线(象山丹城至宁海冠庄(梅林)公路),是沟通象山与宁波及远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之一。

它的兴建将完善干线公路网络,改善象山县的投资环境。

受象山指挥部委托,宁波市交通设计研究院于1998年1月~5月完成初步设计工作。

1998年5月14日~15日省计委在象山丹城主持召开了“沿海国道主干线象山连接线公路工程初步设计会审会议,形成了《沿海国道主干线象山连接线初步设计审查会议纪要》,以此为依据,在初步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详细化,于1998年7月完成施工图设计工作。

为减免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危害,象山指挥部于1999年5月,委托我院进行水土保持方案报告编制工作。

2我院受托后,依照水土保持工作规程、规范和文件的要求,进行了调查、分析、预测和方案拟定等各项设计工作,并在此基础上编制完成了本报告书。

编制目的甬台温高速公路象山连接线公路工程,跨越范围大,施工过程中土石方开挖回填数量较大,如不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防治措施,流失的土石进入莲花河、下沈港,将引起河床淤积,影响防洪。

同时造成工程区及其周围表土流失,土层变薄,肥力降低。

并且地表植被被破坏后,不仅影响了水土保持能力,还影响工程景观。

编制本报告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工程建设区和影响区的水土保持现状,对工程建设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及其危害进行预测,并在此基础上对水土流失区实施防治措施并提出设计方案。

编制依据本报告编制依据主要包括:(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4)《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5)《国务院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国发[1993]5号文);3(6)《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水利部[1995]5号文);(7)《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浙江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五十号);1.4设计规范和标准(1)GB/~——《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2)GB/T154774——《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3)SL204-98——《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4)SL190-96——《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5)《浙江省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水土流失防治费征收和使用管理办法》(浙价费[1997]107号(1997)财综37号);(6)《公路绿化设计标准》(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T216-1998)。

高速公路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报批稿)

高速公路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报批稿)

水保资证甲字第号工程设计资质段高速公路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报批稿)建设单位:高速公路开发总公司编制单位:年 5 月目录第 1 章综合说明1 1.1主体工程概况1 1.2项目区水土流失区划2 1.3水土流失预测结论2 1.4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结论2 1.5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3 1.6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3 1.7水土保持监测4 1.8水土保持新增工程与投资估算4 1.9主要结论及建议5第 2 章总则7 2.1编制的目的和意义7 2.2编制依据7 2.3方案水土流失执行标准9 2.4方案编制指导思想9 2.5方案编制原则9 2.6方案编制深度11 2.7方案设计水平年11第 3 章项目概况12 3.1工程概况12 3.2路线方案13 3.3推荐方案建设内容及主要工程量14 3.4工程土石方量15 3.5筑路材料及运输条件18 3.6取弃土场安排18 3.7工程占地及拆迁19 3.8施工组织及施工工艺20 3.9工程投资及来源24 3.10 工期初步安排24第 4 章项目区概况25 4.1 自然环境254.2社会经济状况27 4.3土地利用现状32 4.4水土流失现状及防治情况33 4.5区域内生态建设与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可借鉴的经验37第 5 章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405.1主体工程方案比选及制约因素分析与评价40 5.2主体工程占地分析与评价41 5.3施工组织设计的分析与评价42 5.4主体工程设计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工程的分析与评价43第 6 章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496.1工程占地49 6.2防治责任范围的确定原则49 6.3防治责任范围确定依据49 6.4水土流失防治分区50第 7 章水土流失预测527.1工程建设对项目区水土流失的影响分析52 7.2水土流失预测时段划分54 7.3预测内容及结果56 7.4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预测65 7.5预测结果及综合分析65第 8 章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678.1方案防治目标67 8.2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设原则68 8.3 水保措施总体布局68 8.4新增水土流失防治措施70 8.5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工程数量88 8.6水土保持措施实施计划90第 9 章水土保持监测939.1监测内容93 9.2监测点、监测方法94 9.3监测成果98 9.4监测机构、人员98 9.5监测设备及投资估算99 9.6监测制度100第 10 章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10110.1编制原则101 10.2估算结果104 10.3效益分析110第 11 章方案实施保证措施113 11.1落实设计113 11.2明确施工责任113 11.3水保监理机构和人员114 11.4监理内容115 11.5水土保持监测115 11.6监督管理与方案组织实施方式115 11.7资金来源与管理办法115 11.8竣工验收116第 12 章结论与建议117 12.1结论117 12.2建议118附件:附件 1:拟建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工程特性表(附前)附件 2:关于委托编制段高速公路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函附件 3:估算附件附图:附图 1:项目路线方案比选图附图 2:拟建工程平纵面缩图及工程总体布置图附图 3: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图附图 4:拟建工程水土保持防治责任范围、防治分区及其措施和水土保持监测布点图附图 5:项目区水系图附图 6:工程临时防护措施设计图附图 7:重力式挡渣墙典型设计图附图 8:弃土场截、排水沟典型断面设计图附图 9:弃土场工程措施设计图(1#、2#)附图10:弃土场植物措施设计图(1#、2#)附图11:取土场工程措施设计图(1#、2#)附图12:取土场植物措施设计图(1#、2#)段高速公路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第 1 章综合说明第 1 章综合说明1.1 主体工程概况段高速公路工程是国家高速公路规划网“五纵七横”中的组成部分、骨架公路网的最核心部分。

某高速公路水土维持方案报告

某高速公路水土维持方案报告

某高速公路水土维持方案报告书
1方案编制总那么
简介
在建某高速公路(以下简称某高速)是A至B国道骨干线的组成部份,东起某庄(C至D高速公路终点),西至E西部某县与F市交壤处周围的城村,建设里程,工程总投资亿元。

该工程于1998年1月动工,估量2001年全线通车。

某高速属于国家限期完成的重点建设项目的组成部份。

建成某高速,对加速国家公路网的建设,增进河南及A市、某峡两市乃至西北各省的经济进展,减缓A市至某峡间现有公路运输紧张状况,适应尔后国民经济进展对运输能力的需求,并承担铁路的短途运量,发挥运输综合效益,都是十分必要的。

某高速位于河南省西部山岭重丘区,沿线岩土类型较多,沟谷发育,地形地貌十分复杂。

作为一种线型工程,某高速在其建设进程中,不管填方或挖方路段都将破坏原地表植被,其扰动、破坏地面的类型较多。

某高速全线,无一处隧道工程,穿越山岭均采纳劈山开路,最大挖方深度达35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责某高速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1 方案编制总则1.1 简介在建某高速公路(以下简称某高速)是A至B国道主干线的组成部分,东起某庄(C至D高速公路终点),西至E西部某县与F市交界处附近的城村,建设里程136.2km,工程总投资41.33亿元。

该工程于1998年1月开工,预计2001年全线通车。

某高速属于国家限期完成的重点建设项目的组成部分。

建成某高速,对加速国家公路网的建设,促进河南及A市、某峡两市乃至西北各省的经济发展,缓解A市至某峡间现有公路运输紧张状况,适应今后国民经济发展对运输能力的需求,并承担铁路的短途运量,发挥运输综合效益,都是十分必要的。

某高速位于河南省西部山岭重丘区,沿线岩土类型较多,沟谷发育,地形地貌十分复杂。

作为一种线型工程,某高速在其建设过程中,无论填方或挖方路段都将破坏原地表植被,其扰动、破坏地面的类型较多。

某高速全线136.2km,无一处隧道工程,穿越山岭均采用劈山开路,最大挖方深度达35m。

与其它公路工程相比,某高速的弃土、弃石方量相对更大。

这些弃土、弃石由于受地形及运输条件的限制,很多就近弃于附近的沟岔内、山坡上,有的甚至顺河倾倒。

这些松散的废弃物,孔隙大、结构疏松,遇到洪水将极易产生水土流失,淤塞河道,影响行洪,直接威胁着附近的陇海铁路、310国道甚至某高速自身的安全,威胁沿线城镇、村庄的安全,影响当地人民群众的生产及生活。

因此,尽快编制某高速公路水土保持方案,迅速对沿线的弃土、弃石场采取防护措施,恢复由于高速公路建设而破坏的土壤植被,不仅是为了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减少水土流失,同时也是为了保障沿线铁路、公路、村庄、城镇的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1.2 编制依据1.2.1 法律法规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1995年5号令(《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4)《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5)《河南省水土保持补偿费、水土流失防治费征收管理暂行办法》。

(6)《土地管理法》;(7)《公路法》。

1.2.2 河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提供的某高速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施工图设计报告》。

1.2.3 某高速水土保持编制单位“河南省水利勘测设计院”编制的《某高速水土保持方案大纲》及水利部对大纲的审查意见。

1.2.4 某高速水土保持编制单位“河南省水利勘测设计院”与方案编制委托单位“河南省交通厅”关于编制某高速水土保持方案共同签订的《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合同书》。

1.3 采用技术标准(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2)《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 190-96;(3)《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GB/T 15772-1995);(4)《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验收规范》(GB/T 15773-1995);(5)《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 15774-1995);(6)《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 16453.1~16453.6-1996);(7)《防洪标准》(GB 50201-94);(8)《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 50286-98);(9)《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44-93);(10)《河南省中小流域设计洪水暴雨洪水图集》;(11)《水利工程水利计算规范》(SL 104-95);2 建设项目及周边地区概况2.1 建设项目规模、防治责任范围、工程布局某高速公路位于河南省西部,东起A市东头庄,西至某峡西部陕县与灵宝交界的城村,建设里程136.2km,全程共分8个合同段。

本段公路路线布设与陇海铁路、310国道相距不远,自东而西成并行之势。

A市至渑池段,路线布设在陇海铁路、310国道北侧,至渑池县英豪镇连续跨过310国道和陇海铁路后,路线走在陇海铁路、310国道南侧,在某峡市南部再次跨越陇海铁路和310国道,直至某峡市西该段路线终点。

该项目主要工程量包括:路基填方2435万m3,路基挖方3328万m3,特大桥10座长10610m,大桥37座长8132m,中桥3座长285m,涵洞122道,交叉工程互通式立交7处,分离式立交88处,通道129处。

本段公路按重丘区高速公路标准设计,路基宽度24.5m,双向四车道2×7.5m;硬路肩及土路肩分别为2×2.5m、2×0.75m,中央分割带为2m。

本项目路基占地总面积13831.8亩,养护、管理、服务设施占地共计735亩,全线征地总面积为14566.8亩。

2.2 项目区地形、地貌、地质、土壤、地面物质、植被等某高速贯穿A市、某峡两市,整体地势西高东低。

东部多为黄土丘岭,中西部则山峦重叠,溪涧纵横。

沿线岩土类型较多,沟谷发育,地形地貌十分复杂,大致可分为两个地质段:A市到新安段为黄土丘陵,多呈梁、峁地貌,局部呈黄土塬,冲沟发育,岸高达20~40m以上;新安到某峡段穿越崤山山脉,为山岭重丘区,沟谷发育,局部呈鸡爪地形。

某高速位于黄河南侧陇海铁路附近区域,沿线属我国第二台地的山地丘陵区,地层主要由第四系及局部的三叠系、二叠系、奥陶系、中元古界等组成。

(1)黄土:某峡市绝大部分为中更新统黄土状亚粘土夹棕红色古土壤薄层,仅塬梁顶部残存少量上更新统浅黄色黄土状亚粘土,泥化程度高,无湿限性;但沟谷两侧垂直裂隙发育,多呈陡壁。

(2)岩石:在义马、新安县局部地段,出露有第三系砾岩、砂岩和泥岩,三叠系红色砂岩和泥岩。

在观音堂附近为二叠系灰黄色泥质砂岩及泥岩,寒武系石灰岩及泥页岩,元古界安山岩及安山玢岩。

上述岩石风化壳厚3~5m,多为残积含泥碎石土和红色粘土。

某高速沿线经过的区域多数为农田耕地,另有部分荒坡地及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区,地面物质主要由农作物及林草组成。

地面植被包括天然植被和人工栽培植被两类。

天然植被主要是少量的原始次生林和天然草地,主要树种乔木有落叶松、水曲柳、栓皮栎、楠斗树等,灌木有紫穗槐、连翘、白腊条、胡枝子、杭子稍等,天然草类主要为黄倍草、白羊草、茅草、芥草等;人工栽培植被主要为人工林地和人工种草,人工林包括用材林和经济林,用材林主要是松、柏、桐树、杨树、榆树、柳树、椿树、刺槐等,经济林主要是苹果、梨树、桃树、核桃、柿树、大枣等,人工种草主要为人工牧草。

2.3 项目及周边地区气象、水文、河流等情况项目通过地区具有明显的暖温带气候特征,属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气温温和,四季分明。

年平均气温为12.6~13.9℃,一月份最低(月平均气温为-0.3~1.2℃),七月份最高(月平均气温为28℃左右),极端最高气温38.4℃,极端最低气温-18.8℃。

年平均降水量467~543mm,雨季集中在6~9月份,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0%~80%,其它月份则降雨量稀少。

初霜期在每年的10月中旬,终霜期在每年的5月初,无霜期167~218天,地面最大冻结深度20~30cm。

风向夏季多东南风,冬季多偏北风,春秋两季为过渡区,风向多变,年平均风速3.5~4.0m/s。

某高速处在黄河流域,自东向西沿线穿越的主要河流有金水河、洪阳河、涧河、青龙涧河及苍龙涧河。

涧河属于洛河支流,发源于陕县北段村,汇流面积1430km2,河道长度104km。

与某高速在k76+860处相交,交叉断面以上集流面积42.7km2。

金水河属于涧河支流,发源于新安县正村乡上坡,经五头东入孟津及A市市郊区,汇入涧河,河道全长30km,流域面积226km2,与某高速在k11+025处相交,交叉断面以上河道长19.5km,控制流域面积112.7km2。

洪阳河也为涧河支流,发源于渑池县正村乡北部的轿顶山,河道全长23km,与某高速在k41+225处相交,交叉断面以上河道长度21km,控制流域面积110km2。

青龙涧河属黄河一级支流,发源于陕县南部的大南山、方山和三角山下,汇流面积487km2,干流长度起40km。

路河交叉位置处高速公路桩号为k113+450。

河道上游有总库容2327万m3的中小型水库6座,控制流域面积140km2。

苍龙涧河也为直接入黄河道,发源于陕县南部的甘山北坡,与高速公路在k125+452处相交,流域面积178km2,河道长度约40km。

河道上游支沟发源,并有张家河、后河、吊坡及张家坡4座小型水库。

2.4 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及发展规划项目区现状土地利用情况大致分为农业耕地、林地和荒地三大部分,另外还包括少量的水域和草地。

农业用地一般占总土地面积的21%~28%。

农业用地存在的主要矛盾是:川台地少,坡耕地多,广种薄收。

特别是在大于25°的陡坡地上开垦种植,不仅农业产量低而不稳,而且加剧了水土流失。

林业用地一般占到28%左右,大多经营管理粗放,产材产果率低。

项目区内荒地面积占到29%左右。

荒地一般为荒坡荒岭,自然植被多为荒草野树,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

项目区土地利用规划是整个水土保持规划的实质部分。

第一,规划首先考虑基本农田用地。

沟台地、川地、水平梯田都尽可能发展为水浇地,坡度平缓土质较好的坡耕地改造成水平梯田,作为基本农田用地。

第二,林业用地主要布置在沟坡、山坡、沟头及大于25°的坡耕地上,利用退耕的土质较好坡耕地及坡度较缓的荒坡,建造经济林,发展果园。

第三,牧业用地规划。

利用退耕的部分坡耕地及原来的天然草地和立地条件较差的土地,人工种植优良牧草;利用野草丰富的荒山、荒坡、荒沟进行野草改良,发展畜牧业。

通过土地利用结构的合理调整,使农、林、牧比例趋于合理,逐步形成一个良好的农业生态系统,促进农、林、牧各业快速协调发展。

2.5 项目区及周边地区和会经济状况某高速贯穿A市、某峡两市,除A市、某峡两市外,沿途经过的县级城市还包括孟津、新安、义马、渑池及陕县。

A市位于河南省中西部,人称“九朝古都”,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全市面积15208.6km2,人口607万人。

A市是一个以机械工业为中心、国家大型骨干厂矿为主体的新兴工业城市。

目前已形成石油化工、机械电子、冶金、建材、轻纺、食品等六大支柱产业,34个工业部门。

其中拖拉机、轧路机、铜材、平板玻璃、水泥、单晶硅、耐火材料等支柱产品的质量和数量在全省及全国都占有重要地位。

1997年A市市工业总产值525.15亿元,占全省的9.31%,国内生产总值335.01亿元,占全省的8.21%。

某峡市位于河南西部,面积10496.6km2,人口216万人。

某峡市是东南沿海及中原地区与西北五省区联系的咽喉,是晋、陕、豫三省交界三角地带的经济文化中心,是一个以轻纺、电力、机械制造、冶金、化工为主的新兴工业城市。

1997年某峡市工业总产值176.05亿元,占全省的3.12%,国内生产总值130.93亿元,占全省的3.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