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协议ppt课件
合集下载
《TCPIP协议》PPT课件

TCP帧结构 帧结构
0 1 2 3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 +-------------------------------+-------------------------------+ | Source Port | Destination Port | -------------------------------+-------------------------------+ +-------------------------------+-------------------------------+ | Sequence Number | ---------------------------------------------------------------+ +---------------------------------------------------------------+ | Acknowledgment Number | +-------+-----------------------+-------------------------------+ -------+-----------------------+-------------------------------+ | Data | |U|A|P|R|S|F| | | Offset| Reserved |R|C|S|S|Y|I| Window | | | |G|K|H|T|N|N| | -------+-----------------------+-------------------------------+ +-------+-----------------------+-------------------------------+ | Checksum | Urgent Pointer | -------------------------------+---------------+---------------+ +-------------------------------+---------------+---------------+ | Options | Padding | -----------------------------------------------+---------------+ +-----------------------------------------------+---------------+ | data | ---------------------------------------------------------------+ +---------------------------------------------------------------+
《TCPIP协议》课件

数字签名应用
数字签名可以应用于数据的完整性验证和身份认证过程,如数字证书用于验证网站的身份 ,数字签名用于验证软件和文件的来源和完整性等。
06
TCP/IP协议的发展趋势
IPv6的发展与推广
IPv6是下一代互联网协议,具有更大的地址空间和更高的安全性,能够解决IPv4 地址耗尽的问题。IPv6的推广和应用已经成为全球互联网发展的重要趋势。
发给收件人的邮件服务器,收件人通过邮件客户端应用程序下载和阅读邮件。
文件传输协议(FTP)
总结词
文件传输协议是TCP/IP协议中用于文 件传输的标准协议,它使用FTP命令 来传输文件。
详细描述
FTP允许用户在本地计算机和远程服 务器之间上传、下载和管理文件。 FTP服务器通常需要用户名和密码进 行身份验证,以确保文件的安全性。
IP数据报的路由选择
路由选择的概念
路由选择的原则
路由选择是指数据报在网络中的传输 路径选择,由路由器根据路由表进行 决策。
路由选择的原则包括最短路径、最少 跳数、最低成本等,路由器根据这些 原则选择最佳路径进行数据报的转发 。
路由表的构建
路由表是路由器中存储的路径信息表 ,根据路由协议(如RIP、OSPF等) 动态构建。路由器根据路由表选择最 佳路径转发数据报。
网络安全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网 络安全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已经成为互联网技术的重要方向 之一。
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加密技术等 。这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可以有效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可 靠性,保护用户的信息安全和隐私。
THANKS
TCP的流量控制与拥塞控制
TCP流量控制
流量控制是为了防止发送方把接收方的接收能力浪费掉而设置的机制。TCP使用滑动窗口机制进行流量控制。当 接收窗口为0时,发送方停止发送数据;当接收窗口大于0时,发送方继续发送数据。
数字签名可以应用于数据的完整性验证和身份认证过程,如数字证书用于验证网站的身份 ,数字签名用于验证软件和文件的来源和完整性等。
06
TCP/IP协议的发展趋势
IPv6的发展与推广
IPv6是下一代互联网协议,具有更大的地址空间和更高的安全性,能够解决IPv4 地址耗尽的问题。IPv6的推广和应用已经成为全球互联网发展的重要趋势。
发给收件人的邮件服务器,收件人通过邮件客户端应用程序下载和阅读邮件。
文件传输协议(FTP)
总结词
文件传输协议是TCP/IP协议中用于文 件传输的标准协议,它使用FTP命令 来传输文件。
详细描述
FTP允许用户在本地计算机和远程服 务器之间上传、下载和管理文件。 FTP服务器通常需要用户名和密码进 行身份验证,以确保文件的安全性。
IP数据报的路由选择
路由选择的概念
路由选择的原则
路由选择是指数据报在网络中的传输 路径选择,由路由器根据路由表进行 决策。
路由选择的原则包括最短路径、最少 跳数、最低成本等,路由器根据这些 原则选择最佳路径进行数据报的转发 。
路由表的构建
路由表是路由器中存储的路径信息表 ,根据路由协议(如RIP、OSPF等) 动态构建。路由器根据路由表选择最 佳路径转发数据报。
网络安全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网 络安全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已经成为互联网技术的重要方向 之一。
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加密技术等 。这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可以有效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可 靠性,保护用户的信息安全和隐私。
THANKS
TCP的流量控制与拥塞控制
TCP流量控制
流量控制是为了防止发送方把接收方的接收能力浪费掉而设置的机制。TCP使用滑动窗口机制进行流量控制。当 接收窗口为0时,发送方停止发送数据;当接收窗口大于0时,发送方继续发送数据。
《TCPIP协议详解》课件

04
05
链路层负责处理网络接口和 硬件细节,如以太网协议。
02
网络接口层
物理层
物理层功能
物理层负责传输原始比特流,实现比特流的 传输与接收。
物理层设备
物理层设备包括各种传输媒介,如双绞线、 同轴电缆、光纤等。
物理层协议
物理层协议定义了比特流传输的电气特性、 机械特性、功能特性等。
物理层与数据链路层的关系
层次,每个层次都有明确的任务和功能。
TCP/IP协议的层次结构
应用层负责处理特定的应用 程序细节,如HTTP、FTP等
协议。
TCP/IP协议分为四个层次: 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和
链路层。
01
02
03
传输层负责提供端到端的数 据传输服务,如TCP和UDP
协议。
网络层负责数据包的路由和 寻址,如IP协议。
《TCPIP协议详 解》PPT课件
目录
• TCP/IP协议概述 • 网络接口层 • 网际层 • 传输层 • 应用层 • TCP/IP协议的应用与发展
01
TCP/IP协议概述
TCP/IP协议的起源
TCP/IP协议起源于上世纪70年 代,最初是为了满足
ARPANET网络的需求而开发 的。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 TCP/IP协议逐渐成为全球范 围内广泛使用的通信协议标
POP协议用于从邮件服务器接收电子 邮件,允许用户下载邮件到本地计算 机上。
POP命令
POP协议定义了一组命令,用于在邮 件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进行通信和控 制邮件下载和管理。
06
TCP/IP协议的应用与发 展
TCP/IP协议的应用场景
互联网通信
TCP/IP协议是互联网的基础, 用于实现全球范围内的数据传
《TCP协议》课件

3 拥塞避免
TCP协议在数据传输过程 中,根据网络状况动态调 整发送窗口的大小。
4 快重传
TCP协议通过接收到冗余确认来判断是否丢 失数据,并进行快速重传。
5 快恢复
TCP协议在发生拥塞时使用快恢复机制来恢 复数据的传输。
TCP协议的应用及优化
HTTP传输
TCP协议作为HTTP的底层传输协议,保证了Web页面的重要的协议,用于保证可靠的数据传输。本课 件将详细介绍TCP协议的定义、特点以及各个方面的功能和应用。
TCP协议简介
定义
TCP协议是一种面向连接、可靠的、基于字节 流的传输协议。
常用端口
TCP协议在计算机网络中使用端口号来识别不 同的应用程序。
作用及特点
TCP连接建立与终止
1
三次握手
TCP协议使用三次握手来建立连接,确保双方都准备好进行通信。
2
四次挥手
TCP协议使用四次挥手来终止连接,保证双方都完成了数据传输。
TCP协议中的拥塞控制
1 拥塞控制机制
TCP协议使用拥塞控制机 制来避免网络拥塞和数据 丢失。
2 慢开始
TCP协议在数据传输开始 时,逐渐增加发送窗口的 大小来控制数据流量。
TCP协议通过提供可靠的、有序的数据传输来 保证通信的质量和完整性。
可靠性
TCP协议使用序号和确认机制来保证数据的可 靠传输。
TCP协议的数据传输过程
1
段及序号
TCP协议将数据分割成段,并为每个段分配一个唯一的序号。
2
确认应答
TCP协议使用确认应答机制来保证数据的正确接收。
3
流量控制
TCP协议使用窗口机制来控制数据发送的速度,以避免网络拥塞。
计算机网络通信协议 ppt课件

客户端 请求建立控制连接 接受请求 FTP服务器 Port:21
控制 连接
我打开了9999端口,你来连接我 好的,建立连接 Port:9999 数据 连接
FTP的被动模式
PPT课件 8
FTP数据连接主动模式和被动模式
• 当进行FTP连接时,IE通常被设置为被动模式, 而FTP客户端软件(如:FlashFXP、cutFTP等) 一般为主动模式。如果服务器和客户端之间存在 防火墙,主动模式经常会引起一些麻烦。如:客 户端位于防火墙之后,通常防火墙允许所有内部 向外部连接通过,但是对于外部访问内部发起的 连接却有很多限制。在这种情况下,客户端可以 正常地和服务器建立控制连接,而如果使用主动 模式的数据连接,一些数据传输命令就很难成功 运行,因为防火墙会阻塞从服务器向客户发起的 数据传输连接。因此在使用主动模式的FTP数据 连接时,防火墙上的配置会比较麻烦。
PPT课件
6
FTP数据连接主动模式和被动模式
• 主动模式是从服务器端向客户端发起连接
客户端 请求建立控制连接 接受请求 FTP服务器 Port:21
控制 连接
我打开了9999端口,你来连接我 好的,建立连接 FTP的主动模式
PPT课件 7
Port:20
数据 连接
FTP数据连接主动模式和被动模式
• 被动模式是客户端向服务器发起连接
• • • • •
PPT课件
3
HTTP
• HTTP是一个应用层的、面向对象的协议,它 适用于分布式超媒体信息系统。WWW服务 器使用的主要协议就是HTTP
WEB服务器 超文本链接 WEB服务器 超文本链接 FTP服务器
TCP端口80 TCP端口80
TCP端口23
控制 连接
我打开了9999端口,你来连接我 好的,建立连接 Port:9999 数据 连接
FTP的被动模式
PPT课件 8
FTP数据连接主动模式和被动模式
• 当进行FTP连接时,IE通常被设置为被动模式, 而FTP客户端软件(如:FlashFXP、cutFTP等) 一般为主动模式。如果服务器和客户端之间存在 防火墙,主动模式经常会引起一些麻烦。如:客 户端位于防火墙之后,通常防火墙允许所有内部 向外部连接通过,但是对于外部访问内部发起的 连接却有很多限制。在这种情况下,客户端可以 正常地和服务器建立控制连接,而如果使用主动 模式的数据连接,一些数据传输命令就很难成功 运行,因为防火墙会阻塞从服务器向客户发起的 数据传输连接。因此在使用主动模式的FTP数据 连接时,防火墙上的配置会比较麻烦。
PPT课件
6
FTP数据连接主动模式和被动模式
• 主动模式是从服务器端向客户端发起连接
客户端 请求建立控制连接 接受请求 FTP服务器 Port:21
控制 连接
我打开了9999端口,你来连接我 好的,建立连接 FTP的主动模式
PPT课件 7
Port:20
数据 连接
FTP数据连接主动模式和被动模式
• 被动模式是客户端向服务器发起连接
• • • • •
PPT课件
3
HTTP
• HTTP是一个应用层的、面向对象的协议,它 适用于分布式超媒体信息系统。WWW服务 器使用的主要协议就是HTTP
WEB服务器 超文本链接 WEB服务器 超文本链接 FTP服务器
TCP端口80 TCP端口80
TCP端口23
网络通信PPT课件

(2) 调制技术
调制和解调技术是无线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通常信号源的编码信 息(即信源)含有直流分量和频率较低的频率分量,称为基带信号。基带 信号往往不能作为传输信号,因而要将基带信号转换为相对基带频率而 言频率非常高的带通信号,以便于进行信道传输。通常将带通信号称为 已调信号,而基带信号称为调制信号。
(3)能量管理。 在传感器网络中电源能量是各个结点最宝贵的资源。为了 使传感器网络的使用时间尽可能长,需要合理、有效地控制结点对能量 的使用。每个协议层次中都要增加能量控制代码,并提供给操作系统进 行能量分配决策。
2. 网络管理平台
(4)安全管理。 由于结点随机部署、网络拓扑的动态性和无线信道的不稳 定,传统的安全机制无法在传感器网络中适用,因而需要设计新型的传 感器网络安全机制,采用诸如扩频通信、接入认证/鉴权、数字水印和数 据加密等技术。
1.物理层的基本概念
物理层的主要功能如下: (1)为数据终端设备(Data Terminal Equipment,DTE)提供传送数据 的通路。
(2)传输数据。 (3)其他管理工作。
1.物理层的基本概念
通常物理接口标准对物理接口的四个特性进行了描述,这四个特性的内 容是指:
(1)机械特性。。 (2)电气特性。 (3)功能特性。 (4)规程特性。
2. 无线通信物理层的主要技术
无线通信物理层的主要技术包括介质的选择、频段的选择、调制技 术和扩频技术。
(1)介质和频段选择 无线通信的介质包括电磁波和声波。电磁波是最主要的无线通信
介质,而声波一般仅用于水下的无线通信。根据波长的不同,电磁 波分为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和光波等,其中无线电波在无线网 络中使用最广泛。无线电波的传播特性与频率相关。
《TCPIP协议详解》PPT课件

—SNMP 域名管理
— DNS
传输层协议
1、传输控制协议 TCP: TCP将数据分成数据报,用能够到达目的地的路径 信息连行包装,接收端则将这些数据进行重组。它 提供可靠的、面向连接的数据报传递服务。 TCP协议位于IP协议的上层,为数据提供错误校验, 流量控制及序列信息用以补充IP协议的不足。
传输层协议
1、传输控制协议 TCP: TCP是面向连接的协议。所谓连接,就是两个对 等实体为进行数据通信而进行的一种结合。面 向连接服务是在数据交换之前,必须先建立连 接。当数据交换结束后,则应终止这个连接。 面向连接服务具有:连接建立、数据传输和连 接释放这三个阶段。在传送数据时是按序传送 的。
TCP/IP的分层及基本工作原理
HTTP
FTP
应用层
TCP
UDP
传输层
IP
ICMP
IGMP
ARP
Internet 层
ATM
Ethernet
网络接口层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链路层 物理层
TCP/IP的分层及基本工作原理
TCP/IP的分层及基本工作原理
TCP/IP体系结构与协议栈之间关系
1
发送 SYN (seq=100 ctl=SYN)
Host B
接收 SYN
TCP 三次握手
第二次握手:
服务器收到syn包,必须确认客户的SYN
(ack=j+1),同时自己也发送一个SYN包(syn=k),
即SYN+ACK包,此时服务器进入SYN_RECV状态。
TCP 三次握手
Host A
1
发送 SYN (seq=100 ctl=SYN)
— DNS
传输层协议
1、传输控制协议 TCP: TCP将数据分成数据报,用能够到达目的地的路径 信息连行包装,接收端则将这些数据进行重组。它 提供可靠的、面向连接的数据报传递服务。 TCP协议位于IP协议的上层,为数据提供错误校验, 流量控制及序列信息用以补充IP协议的不足。
传输层协议
1、传输控制协议 TCP: TCP是面向连接的协议。所谓连接,就是两个对 等实体为进行数据通信而进行的一种结合。面 向连接服务是在数据交换之前,必须先建立连 接。当数据交换结束后,则应终止这个连接。 面向连接服务具有:连接建立、数据传输和连 接释放这三个阶段。在传送数据时是按序传送 的。
TCP/IP的分层及基本工作原理
HTTP
FTP
应用层
TCP
UDP
传输层
IP
ICMP
IGMP
ARP
Internet 层
ATM
Ethernet
网络接口层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链路层 物理层
TCP/IP的分层及基本工作原理
TCP/IP的分层及基本工作原理
TCP/IP体系结构与协议栈之间关系
1
发送 SYN (seq=100 ctl=SYN)
Host B
接收 SYN
TCP 三次握手
第二次握手:
服务器收到syn包,必须确认客户的SYN
(ack=j+1),同时自己也发送一个SYN包(syn=k),
即SYN+ACK包,此时服务器进入SYN_RECV状态。
TCP 三次握手
Host A
1
发送 SYN (seq=100 ctl=SYN)
《UDP协议》课件

1
安全问题
UDP协议的不可靠性和容易被攻击的特
解决方案
2
点使得其存在一些安全问题,如数据篡 改、拒绝服务攻击等。
为了解决UDP协议的安全问题,可以采
取加密、身份验证、防火墙等多种安全
措施。
UDP协议未来发展方向
探索UDP协议的未来发展方向,为我们了解网络通信的进展提供一些思考。
未来趋势
UDP协议在物联网、边缘计算和实时通信等领域仍 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UDP使用校验和来验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是否发生了错误,以保证数据完整性。
UDP协议的优缺点
了解UDP协议的优点和缺点有助于我们在实际应用中做出明智的选择。
优点
UDP协议具有低延迟、高效率、简单、灵活等 优点,非常适合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
缺点
UDP协议在传输过程中无法保障数据的可靠性 和顺序性,容易导致数据丢失或乱序,不适合用 于可靠传输和重要数据。
可靠性差异
UDP协议无法保障数 据的可靠性和顺序性, 而TCP协议能够提供 可靠的数据传输。
UDP协议的应用
UDP协议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介绍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
DNS协议
UDP协议常用于域名解析,将域名转换为对应 的IP地址。
TFTP协议
UDP协议在Trivial File Transfer Protocol中用 于快速传输小文件。
SNMP协议
UDP协议在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 t o co l中用于网络设备的监控与管理。
DHCP协议
UDP协议在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 t o co l中用于动态分配IP地址。
第3章--TCPPPT优秀课件

(1)矢量距离选路(v-d) (2)链路状态选路SPF(也称为最短路径
优先)
38
3.路由选择协议
(1)RIP路由选择信息协议 (2)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OSPF
39
3.2.5 子网与超网
1.子网(subnet)
135.13.1. 0
135.13.3. 0
135.13.2. 0
路由器 路由器
28
01 234567
拷贝
选项类
选项号
图3-6 选项代码字节分成长度1、 2、5比特的三个字段
29
整个字段由1比特的拷贝(COPY)标
志、2比特的选项类(OPTION CLASS)
以及5比特的选项号(OPTION NUMBER)
组成。拷贝标志控制路由器在分片过程中
对选项的处理。该比特置1时,说明该选项
数据。TCP的首部包括固定部分有20个字
节、可变部分选项和填充。可变部分的长
度为4个字节的整数倍,但是这一部分是可
选部分,因此TCP报文的首部最小为20个
字节,具体的格式如图3-13所示。
49
TCP 首部
0
16
源端口
序号
确认序号
首部长度 (HLEN)
保留
码元比特
校验和
任选(如果有)
数据 ……
31 目的端口
6
Internet网络用TCP/IP协议来克服网
络体系的异质性问题,使所有加入的机器
都能共享Internet资源。当然TCP/IP协议亦
可用于任何其它(不加入到Internet的)网
络,实现异种机联网或异构网络互联。
7
3.1.2 TCP/IP的内容
TCP是为同一网络上的计算机之间进 行点到点通信而设计的,其详细说明在 RFC 793中可以找到;而IP是为连接在不 同网络或者WAN上的计算机之间能够相互 通信而设计的,其详细说明在RFC 791中 可以找到。
优先)
38
3.路由选择协议
(1)RIP路由选择信息协议 (2)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OSPF
39
3.2.5 子网与超网
1.子网(subnet)
135.13.1. 0
135.13.3. 0
135.13.2. 0
路由器 路由器
28
01 234567
拷贝
选项类
选项号
图3-6 选项代码字节分成长度1、 2、5比特的三个字段
29
整个字段由1比特的拷贝(COPY)标
志、2比特的选项类(OPTION CLASS)
以及5比特的选项号(OPTION NUMBER)
组成。拷贝标志控制路由器在分片过程中
对选项的处理。该比特置1时,说明该选项
数据。TCP的首部包括固定部分有20个字
节、可变部分选项和填充。可变部分的长
度为4个字节的整数倍,但是这一部分是可
选部分,因此TCP报文的首部最小为20个
字节,具体的格式如图3-13所示。
49
TCP 首部
0
16
源端口
序号
确认序号
首部长度 (HLEN)
保留
码元比特
校验和
任选(如果有)
数据 ……
31 目的端口
6
Internet网络用TCP/IP协议来克服网
络体系的异质性问题,使所有加入的机器
都能共享Internet资源。当然TCP/IP协议亦
可用于任何其它(不加入到Internet的)网
络,实现异种机联网或异构网络互联。
7
3.1.2 TCP/IP的内容
TCP是为同一网络上的计算机之间进 行点到点通信而设计的,其详细说明在 RFC 793中可以找到;而IP是为连接在不 同网络或者WAN上的计算机之间能够相互 通信而设计的,其详细说明在RFC 791中 可以找到。
《网络通信协议》课件

《网络通信协议》PPT课 件
欢迎来到《网络通信协议》PPT课件。在这个课件中,我们将介绍网络通信 协议的定义、作用以及OSI参考模型和TCP/IP协议栈。让我们一起探索网络 通信的奥秘!
网络通信协议简介
定义和作用
了解通信协议的含义和重要性,以及它们在网络通信中的作用。
OSI参考模型
深入探讨OSI参考模型的分层结构、各层功能和协议,并通过示例进一步理解。
4 HTTP协议
深入探讨HTTP协议SL/TLS协议
详细讲解SSL/TLS协议,揭示它在安全通 信中的重要性。
总结
1 网络通信协议的重要性
强调网络通信协议在现代通信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2 各协议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总结各协议的特点,并讨论它们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
3 未来发展趋势
3 RIP,OSPF和BGP协议
介绍RIP、OSPF和BGP等常见的路由协议,讲解它们的工作原理。
其他协议和技术
1 DHCP协议
探讨DHCP协议,解释 它在网络中自动分配IP 地址的作用。
2 DNS协议
了解DNS协议,揭示它 在解析域名和IP地址之 间的作用。
3 FTP协议
介绍FTP协议,解释它 在文件传输中的应用。
展望网络通信协议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可能的创新方向。
TCP/IP协议栈
介绍TCP/IP协议栈的概述以及各层的功能和作用。
TCP和UDP协议
1 TCP的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
详细解释TCP协议的连接建立和断开过程,包括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
2 UDP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探讨UDP协议的特点,以及在哪些应用场景中可以使用UDP。
IP协议
1 IP地址的分类和寻址
欢迎来到《网络通信协议》PPT课件。在这个课件中,我们将介绍网络通信 协议的定义、作用以及OSI参考模型和TCP/IP协议栈。让我们一起探索网络 通信的奥秘!
网络通信协议简介
定义和作用
了解通信协议的含义和重要性,以及它们在网络通信中的作用。
OSI参考模型
深入探讨OSI参考模型的分层结构、各层功能和协议,并通过示例进一步理解。
4 HTTP协议
深入探讨HTTP协议SL/TLS协议
详细讲解SSL/TLS协议,揭示它在安全通 信中的重要性。
总结
1 网络通信协议的重要性
强调网络通信协议在现代通信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2 各协议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总结各协议的特点,并讨论它们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
3 未来发展趋势
3 RIP,OSPF和BGP协议
介绍RIP、OSPF和BGP等常见的路由协议,讲解它们的工作原理。
其他协议和技术
1 DHCP协议
探讨DHCP协议,解释 它在网络中自动分配IP 地址的作用。
2 DNS协议
了解DNS协议,揭示它 在解析域名和IP地址之 间的作用。
3 FTP协议
介绍FTP协议,解释它 在文件传输中的应用。
展望网络通信协议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可能的创新方向。
TCP/IP协议栈
介绍TCP/IP协议栈的概述以及各层的功能和作用。
TCP和UDP协议
1 TCP的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
详细解释TCP协议的连接建立和断开过程,包括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
2 UDP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探讨UDP协议的特点,以及在哪些应用场景中可以使用UDP。
IP协议
1 IP地址的分类和寻址
自由口模式通信协议-最全资料PPT

任务5
自由口模式通信协议(Freeport Mode) 自由口模式通信是S7-200PLC独特的一种通信方式。自由口协议是指通过编写用
户程序来控制CPU通信端口的操作模式,可以用自定义的通信协议连接多种智能设备。 自由口通信可以使S7-200与任何通信协议公开的设备、控制器进行通信,即S7-200可 以由用户自己定义通信协议(如ASCII协议)。波特率为1.2~115.2 Kb/s。
自S7由-2口00协自议由是口指通通信过范编围写是用任何具有串行通信接口的设备,如打印机、变频器、 S7-200自系由列口PL通C,信用范于围两是个任P何L具C间有的串简行单通数信据接交口换的时设,备用,户如可打以印通机过、编变程频的器方、
缆 自自连由由接口 口可进 模协行 式议以自 通是由 信指通口 协通通 议过过信 编(Fr。写e双e用po绞rt Mo线de)进行连接;如果连接的智能设备具有RS-232接口,可以用PC/PPI电
自缆由连口 接协进议行是自指由通口过通编信写。用 S7-200系自列由P口L通C,信用范于围两是个任P何L具C间有的串简行单通数信据接交口换的时设,备用,户如可打以印通机过、编变程频的器方、
缆连接进行自由口通信。 自由口协议是指通过编写用
缆连接进行自由口通信。 如果连接的智能设备具有RS-232接口,可以用PC/PPI电
任务5
如果连接的智能S设7备-具2有0R0S自-232由接口口,可以通用P信C/P范PI电围是任何具有串行通信接口的设备,如打印机、变频器、
如果连接的智能设备具有RS-232接口,可以用PC/PPI电 可以通过双绞线进行连接;
条码阅读器、调制解调器、上位计算机等。当连接的智能设备具有RS-485接口时, 如自果由连 口接协的议智是能指设通备过具编有写用RS-232接口,可以用PC/PPI电
自由口模式通信协议(Freeport Mode) 自由口模式通信是S7-200PLC独特的一种通信方式。自由口协议是指通过编写用
户程序来控制CPU通信端口的操作模式,可以用自定义的通信协议连接多种智能设备。 自由口通信可以使S7-200与任何通信协议公开的设备、控制器进行通信,即S7-200可 以由用户自己定义通信协议(如ASCII协议)。波特率为1.2~115.2 Kb/s。
自S7由-2口00协自议由是口指通通信过范编围写是用任何具有串行通信接口的设备,如打印机、变频器、 S7-200自系由列口PL通C,信用范于围两是个任P何L具C间有的串简行单通数信据接交口换的时设,备用,户如可打以印通机过、编变程频的器方、
缆 自自连由由接口 口可进 模协行 式议以自 通是由 信指通口 协通通 议过过信 编(Fr。写e双e用po绞rt Mo线de)进行连接;如果连接的智能设备具有RS-232接口,可以用PC/PPI电
自缆由连口 接协进议行是自指由通口过通编信写。用 S7-200系自列由P口L通C,信用范于围两是个任P何L具C间有的串简行单通数信据接交口换的时设,备用,户如可打以印通机过、编变程频的器方、
缆连接进行自由口通信。 自由口协议是指通过编写用
缆连接进行自由口通信。 如果连接的智能设备具有RS-232接口,可以用PC/PPI电
任务5
如果连接的智能S设7备-具2有0R0S自-232由接口口,可以通用P信C/P范PI电围是任何具有串行通信接口的设备,如打印机、变频器、
如果连接的智能设备具有RS-232接口,可以用PC/PPI电 可以通过双绞线进行连接;
条码阅读器、调制解调器、上位计算机等。当连接的智能设备具有RS-485接口时, 如自果由连 口接协的议智是能指设通备过具编有写用RS-232接口,可以用PC/PPI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总线被释放后,5k上拉电阻将单总线拉高。在单总线器 件检测到上升沿后,延时15-60μs,接着通过拉低总线60240μs,以产生应答脉冲
7
3.1 初始化序列
M
S0…SN
Recovery
Legend:
Pull Up Master
Slave
Reset Pulse > 480uS
Presence Pulse
14
4.4 写时序
void write_byte(char val) { unsigned char i; unsigned char temp; for (i = 0; i < 8; i++) // writes byte, one bit at a time { temp = val>>i; // shifts val right ‘i’ spaces temp &= 0x01; // copy that bit to temp write_bit(temp); // write bit in temp into } delay(5) }
状态。如果在此期间采样为高电平,则逻辑1被写入该器 件;如果为0,则写入逻辑0
12
4.2 写时序
13
4.3 写时序
void write_bit(char bitval) { DQ = 0; // pull DQ low to start timeslot if(bitval==1) DQ =1; // return DQ high if write 1 delay(5);// hold value for remainder of timeslot DQ = 1; }// Delay provides 16μs per loop, plus 24μs Therefore, delay(5) = 104μs
入0。 写时隙至少需要60μs,且在两次独立的写时隙之间至少需
要1μs的恢复时间。 产生写1时隙的方式:主机在拉低总线后,接着必须在
15μs之内释放总线,由5k上拉电阻将总线拉至高电平; 而产生写0时隙的方式:在主机拉低总线后,只需在整个
时隙期间保持低电平即可(至少60μs)。 在写时隙起始后15-60μs期间,单总线器件采样总线电平
9
4 读/写时隙
在写时隙期间,主机向单总线器件写入数 据;而在读时隙期间,主机读入来自从机 的数据。在每一个时隙,总线只能传输一 位数据
10
4 读/写时隙
Write 1 Write 0
M
Slave device(s) sample line
M
Slave device(s) sample line
RESET SEQUENCE ROM CMD SEQUENCE FUNCTION SEQUENCE
8-BIT ROM CMD
ROM ID
8-BIT F-CMD
R/W DATA
DEVICE(S) PRESENCE PULSE MASTER RESET PULSE
RESET SEQUENCE 5
2 单总线命令序列
时序
ARM(32-B RISC)
1
第二章 1-Wire通信协议
概述 标准模式和高速模式 复位脉冲 写0时隙 写1时隙 读时隙 强上拉供电时隙(为总线提供额外的电源电流,用于
EPROM/EEPROM编程、温度转换、SHA-1计算等)
2
1 概述
单总线要求外接一个约5k的上拉电阻 ;
3
1 概述
单总线的闲置状态为高电平 ; 传输过程需要暂时挂起,且要求传输过程
还能够继续的话,则总线必须处于空闲状 态; 总线保持低电平超过480μs,总线上的所有 器件将复位; 位传输之间的恢复时间没有限制,只要总 线在恢复期间处于空闲状态。
4
2 单总线命令序列
主机发起读写命令并控制整个过程。 读写命令分三个阶段: 初始化 ROM命令(跟随需要交换的数据) 功能命令(跟随需要交换的数据)
每次访问单总线器件,必须严格遵守这个 命令序列,如果出现序列混乱,则单总线 器件不会响应主机;
这个准则对于搜索ROM命令和报警搜索命 令例外,在执行两者中任何一条命令之后, 主机不能执行其后的功能命令,必须返回 至第一步。
6
3.1 初始化序列
主机初始化过程,主机通过拉低单总线至少480μs,以产 生(Tx)复位脉冲。接着,主机释放总线,并进入接收模 式(Rx)。
15
4.5 读时序
单总线器件仅在主机发出读时隙时,才向主机传输数 据,在主机发出读数据命令后,必须马上产生读时隙, 以便从机能够传输数据。
读时隙至少需要60μs,且在两次独立的读时隙之间至 少需要1μs的恢复时间。
M
Read 1
Master samples line at 15uS
M
Legend:
Read 0
Pull Up Mive resistor
15uS < T < 60uS
T=0 T=15
T=60
11
4.1 写时隙
存在两种写时隙:“写1”和“写0”。 主机采用写1时隙向从机写入1,而采用写0时隙向从机写
15uS<T<60uS 60uS<4T<240uS 45uS<3T<180uS
8
3.2 复位和应答脉冲
unsigned char ow_reset(void) { unsigned char presence; DQ = 0; //pull DQ line low delay(29); // leave it low for 480μs DQ = 1; // allow line to return high delay(3); // wait for presence presence = DQ; // get presence signal delay(25); // wait for end of timeslot return(presence); // presence signal returned } // presence
7
3.1 初始化序列
M
S0…SN
Recovery
Legend:
Pull Up Master
Slave
Reset Pulse > 480uS
Presence Pulse
14
4.4 写时序
void write_byte(char val) { unsigned char i; unsigned char temp; for (i = 0; i < 8; i++) // writes byte, one bit at a time { temp = val>>i; // shifts val right ‘i’ spaces temp &= 0x01; // copy that bit to temp write_bit(temp); // write bit in temp into } delay(5) }
状态。如果在此期间采样为高电平,则逻辑1被写入该器 件;如果为0,则写入逻辑0
12
4.2 写时序
13
4.3 写时序
void write_bit(char bitval) { DQ = 0; // pull DQ low to start timeslot if(bitval==1) DQ =1; // return DQ high if write 1 delay(5);// hold value for remainder of timeslot DQ = 1; }// Delay provides 16μs per loop, plus 24μs Therefore, delay(5) = 104μs
入0。 写时隙至少需要60μs,且在两次独立的写时隙之间至少需
要1μs的恢复时间。 产生写1时隙的方式:主机在拉低总线后,接着必须在
15μs之内释放总线,由5k上拉电阻将总线拉至高电平; 而产生写0时隙的方式:在主机拉低总线后,只需在整个
时隙期间保持低电平即可(至少60μs)。 在写时隙起始后15-60μs期间,单总线器件采样总线电平
9
4 读/写时隙
在写时隙期间,主机向单总线器件写入数 据;而在读时隙期间,主机读入来自从机 的数据。在每一个时隙,总线只能传输一 位数据
10
4 读/写时隙
Write 1 Write 0
M
Slave device(s) sample line
M
Slave device(s) sample line
RESET SEQUENCE ROM CMD SEQUENCE FUNCTION SEQUENCE
8-BIT ROM CMD
ROM ID
8-BIT F-CMD
R/W DATA
DEVICE(S) PRESENCE PULSE MASTER RESET PULSE
RESET SEQUENCE 5
2 单总线命令序列
时序
ARM(32-B RISC)
1
第二章 1-Wire通信协议
概述 标准模式和高速模式 复位脉冲 写0时隙 写1时隙 读时隙 强上拉供电时隙(为总线提供额外的电源电流,用于
EPROM/EEPROM编程、温度转换、SHA-1计算等)
2
1 概述
单总线要求外接一个约5k的上拉电阻 ;
3
1 概述
单总线的闲置状态为高电平 ; 传输过程需要暂时挂起,且要求传输过程
还能够继续的话,则总线必须处于空闲状 态; 总线保持低电平超过480μs,总线上的所有 器件将复位; 位传输之间的恢复时间没有限制,只要总 线在恢复期间处于空闲状态。
4
2 单总线命令序列
主机发起读写命令并控制整个过程。 读写命令分三个阶段: 初始化 ROM命令(跟随需要交换的数据) 功能命令(跟随需要交换的数据)
每次访问单总线器件,必须严格遵守这个 命令序列,如果出现序列混乱,则单总线 器件不会响应主机;
这个准则对于搜索ROM命令和报警搜索命 令例外,在执行两者中任何一条命令之后, 主机不能执行其后的功能命令,必须返回 至第一步。
6
3.1 初始化序列
主机初始化过程,主机通过拉低单总线至少480μs,以产 生(Tx)复位脉冲。接着,主机释放总线,并进入接收模 式(Rx)。
15
4.5 读时序
单总线器件仅在主机发出读时隙时,才向主机传输数 据,在主机发出读数据命令后,必须马上产生读时隙, 以便从机能够传输数据。
读时隙至少需要60μs,且在两次独立的读时隙之间至 少需要1μs的恢复时间。
M
Read 1
Master samples line at 15uS
M
Legend:
Read 0
Pull Up Mive resistor
15uS < T < 60uS
T=0 T=15
T=60
11
4.1 写时隙
存在两种写时隙:“写1”和“写0”。 主机采用写1时隙向从机写入1,而采用写0时隙向从机写
15uS<T<60uS 60uS<4T<240uS 45uS<3T<180uS
8
3.2 复位和应答脉冲
unsigned char ow_reset(void) { unsigned char presence; DQ = 0; //pull DQ line low delay(29); // leave it low for 480μs DQ = 1; // allow line to return high delay(3); // wait for presence presence = DQ; // get presence signal delay(25); // wait for end of timeslot return(presence); // presence signal returned } // pres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