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断桩的措施及处理方法
灌注桩断桩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案
灌注桩断桩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案在钻孔灌注桩施工中,由于操作失误设备不良及水文地质条件等的影响,极容易发生断桩现象,造成重大工程事故。
一、常见的断桩形式常见的断桩形式有以下四种:1.混凝土桩体与基岩之间被不凝固的混凝土软件充填。
原因是,由于导管下距孔底过远,混凝土被冲洗液稀释,使水灰比增大,造成混凝土不凝固。
2.桩身中段出现混凝土不凝体。
原因是受地下水活动的影响或导管密封不良,冲洗液浸入使混凝土水灰比增大。
3.桩身中岩渣沉积成层,将混凝土桩上下分开。
原因是由于在浇注混凝土时,导管提升和起拔过多,露出混凝土面,或因停电、待料等原因造成夹渣。
4.桩身出现空洞体。
原因是未采用“回顶”法灌注,而是采用从孔口直接倒入的办法灌注混凝土,产生离析造成凝固后不密实坚硬,个别孔段产生疏松、空洞现象。
二、断桩的常用处治方法:1.原位复桩:对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发现和超声波检测出的断桩,采用彻底清理后,在原位重新浇筑一根新桩,做到较为彻底处理。
此种方法效果好、难度大、周期长、费用高,可根据工程的重要性、地质条件、缺陷数量等因素选择采用。
2.接桩:为确保工程质量,停止混凝土的浇筑并提前拔出导管。
确定接桩方案,首先,对桩进行声测确定好混凝土的部位;其次,根据设计提供的地质资料确定井点降水-开挖-20#素混凝土进行护壁,护壁内用钢筋箍圈进行加固。
第三,挖至合格数处利用人工凿毛,按挖孔法混凝土施工方法进行混凝土的浇注。
3.桩芯凿井法:这种方法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即边降水边采用风镐在缺陷桩中心凿一直径为80cm的井,深度至少超过缺陷部位,然后封闭清洗泥沙,放置钢筋笼,用挖孔混凝土施工方法浇筑膨胀混凝土。
此方法日进度缓慢,如果遇到个别桩水处理不好、降不下去,更是困难重重,导致质量、工期和经济上的重大损失。
4.补送结合法:当打入桩采用分节连接,逐根沉人时,差的接桩可能发生连接节点脱开的情况,此时可采用送补结合法。
首先是对有疑点的桩复打,使其下沉,把松开的接头再顶紧,使之具有一定的竖向承载力;其次,适当补些全长完整的桩,一方面补足整个基础竖向承载力的不足,另一方面补打的整桩可承受地震荷载。
钻孔灌注桩断桩预防及处理
钻孔灌注桩断桩预防及处理钻孔灌注桩是一种常见的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广泛应用于桥梁、高层建筑、港口码头等工程领域。
然而,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会出现断桩这一严重的质量问题,给工程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和经济损失。
因此,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和合理的处理方法至关重要。
一、钻孔灌注桩断桩的原因1、地质条件复杂在施工过程中,如果遇到地质条件复杂的情况,如地下溶洞、流沙层等,可能会导致桩孔坍塌,从而引起断桩。
2、施工工艺不当(1)清孔不彻底:如果孔底沉渣过厚,在灌注混凝土时,沉渣会混入混凝土中,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和桩身的整体性,容易导致断桩。
(2)灌注时间过长:混凝土灌注时间过长,会使混凝土的流动性降低,甚至出现初凝现象,从而导致灌注不畅,形成断桩。
(3)导管堵塞或拔出混凝土面:导管堵塞会导致混凝土无法顺利灌注;而导管拔出混凝土面则会使混凝土混入泥浆,造成桩身质量缺陷,引发断桩。
3、混凝土质量问题(1)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如果混凝土的配合比不当,如水泥用量过少、水灰比过大等,会导致混凝土强度不足,容易出现断桩。
(2)混凝土搅拌不均匀:混凝土搅拌不均匀会使混凝土的性能不稳定,影响桩身质量。
4、钢筋笼上浮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如果钢筋笼上浮,会使钢筋笼与混凝土的粘结力降低,从而影响桩身的承载能力,严重时可能导致断桩。
二、钻孔灌注桩断桩的预防措施1、做好地质勘察工作在施工前,应详细了解工程所在地的地质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对于地质条件复杂的区域,应采取必要的预处理措施,如注浆加固、钢护筒跟进等。
2、优化施工工艺(1)严格控制清孔质量:在清孔过程中,应多次测量孔底沉渣厚度,确保沉渣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2)合理安排灌注时间:根据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和灌注量,合理安排灌注速度,确保混凝土在初凝前完成灌注。
(3)加强导管的管理:在灌注前,应对导管进行严格的检查和试压,确保导管无堵塞和漏水现象;在灌注过程中,应密切关注导管的埋深,防止导管拔出混凝土面。
公路桥梁钻孔灌注桩断桩的预防与处治措施
NO , 1户
工 业 技 术
象二 NC E & T E O 俐自 OG Y IN 「 氏弓 IO N 1〔 Cf 八T
公路桥梁公司
5 50 00 1 )
提 摘 要: 对桥梁钻孔灌注桩在施工中出 现的断桩问题产生的原因, 出了预防与防治措施。 关键词: 桥梁 钻孔灌注桩 质量缺陷 中图分类号: T U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一 3791(2007)04(c卜0033一 1 0
部分沉淀土。在拔出最后一段导管时, 拔管速 度应较慢些, 以防泥浆挤人桩内。
3.2 处治 措施 ( 1 灌注初期的断桩 ) 在开盘后, 仅仅灌注了数米就因故中止, 而且确实不能在短时间内恢复灌注, 则应立即 拔出导管, 用气举法吸渣将孔内尚未凝结的混 凝土清除干净, 不宜采用二次剪球的方法, 因 为这样处理易造成夹泥的缺陷。如断桩时, 孔内混凝土已 有相当 数量, 气举法难以吸除而
混凝土面离护筒底还有一定距离。这种情况 下可考虑割除部分钢筋笼, 趁混凝土强度低时 用冲击钻将混凝土连同钢筋全部冲碎清除。 钢筋碎断后可用电磁铁吸除。 (2 内套钢护筒, ) 清水接桩 在灌注中止时, 混凝土面离孔口 不足20 米, 可采用一个比钢筋笼直径稍小的牙轮钻, 从混凝土面钻人 1 米以清除表层混凝土, 然后 制作一条比现有护筒稍小而比钢筋笼直径稍 大, 尽量接近设计桩径的钢护筒, 从外护筒与 钢筋笼之间放人孔内, 可直至混凝土面。 (3 旋喷帷幕法 ) 要在桩身周围连续钻孔后旋喷灌桨, 桨与 砂土固结后形成一帷幕, 然后用小钻头扫除桩 经内 1 米后混凝土表层, 将泥浆置换为清水, 由潜水员下去将余渣清除干净, 最后在清水中 第二次灌注水下混凝土。如果钻孔间距 20 一 砂粒中 大卵 ( 水泥混凝土的和易 有 石; 3 ) 性差, 3 断桩的预防与处治措施 流动性差;( 清孔工作不彻底;(5得管埋得过深 ) 4 针对上述分析, 我们应从预防与处治两方 6 0 米不等, 依具体地质情况而定。为稳妥期 间, 要防止液窜人孔内, 还应向孔内回填上才 或过浅;( 导管进水了;( 由 ) 6 ) v 于机械故障、 施工 面采取措施: 机具配置、劳动力组织不合理, 致使灌注时间 3 . 1 采取预防措施 能保证质量。 过长。 ) 1 ( 要选用初凝时间不早干 2 . s h 的水泥, (4) 冻结法 对于桩较长, 桩径大, 灌注时间较长者, 可在首 要用人工制冷技术, 在桩外周钻孔, 放置 2 产生断桩的原因分析 批混凝 掺入缓凝剂。 土中 冷混凝土, 将混凝土以上护筒以下的孔壁土体 断桩作为产生严重质量事故的重要原 ) 2 ( 严格把好材料关, 严格控制粗骨料最大 中的水冻结, 形成强度约为5一 MPa 的冻土帷 0 1 因。对于诱发断桩的因素, 我们必须在施工初 粒径不大于导管内径的 1/ 6 一 1/ 8 和钢筋最 幕, 达到人工处理断面并在千处浇注混凝土的 期就彻底清除其隐患, 同时又必须准备相应的 小净距的1/ 4 , 细骨料的级配选择良 好的中砂, 目 的。 在冷冻孔内宜采取降低水化热措施, 并 搀加防冻早强剂, 从而以免混凝土遭冻害及产 对策, 预防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事故, 就要 同时注意剔除细骨料中的大卵石。 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分析起来, 断桩产生的原 ) 3 ( 最大限度地降低实际生产与试验之间 生温度裂纹。 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的偏差, 施工过程中 要及时做好材料含水量的 2. 1 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 检测, 应该做到每车集料都要过秤, 采取重量 4 结语 总之, 从上面的分析看, 虽然断桩的产生 由 于测定已 灌混凝土 表面标高错误, 导致 比控制, 保证用水量和含砂率不至产生较大偏 只要我们认真分析清楚断桩产 导管埋深过小, 出现拔脱提漏现象, 形成央层 差, 保证混凝土的和易性和流动性, 其坍落度 有着很多原因, 生的原因, 找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断桩是可以 断桩。 特别是钻孔灌注桩后期, 超压力不大或 控制在18 m一 C m 之间. c 20 如果产生了 断桩, 我们还应采取相应 探测仪器不精确时, 易将泥浆中混合的坍土层 ) 4 ( 要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清孔。由于孔 避免的。 误认为是混凝土表面。因此, 必须严格按照 规 内沉淀层厚度对于摩擦桩不大于 0 . 5 倍的桩 的处治理措施。 程规定的测深锤测量孔内混凝土表面高度, 并 径, 对于柱桩不大于设计规定, 泥浆的比重在 认真核对, 保证提升导管不出现失误。 1.0 一 5 1.20 之间, 含砂率小于4%, 粘度17 一 参考文献 5 2 .2 在灌注过程中 2飞。 灌注前, 必须对孔底沉淀层厚度 再进行一 【 张涛. 桥梁钻孔灌注桩质量缺陷的分析与 ] 1 导管的埋置深度是一个重要的施工指 次测定, 如厚度超过规定, 需再次清孔, 可用灌 处治[J】 . 山西建筑, 2005(6) . ] 2 标。由 导管埋深过大, 于 以及灌注时间过 长, 注导管 做吸泥管用 空气吸泥 机清孔, 或对孔底 【 王仁. 桥梁钻孔灌注桩常见质量缺陷原因 导致已 灌混凝土流动性降低, 从而增大混凝土 高压射水或射风3mi 一 n , n smi 使沉渣悬浮, 然 分析及防治【 L 西建筑, J]. I J 2004(4) . 与导管壁的摩擦力, 加上导管采用已很落后且 后立即灌注混凝土, 【 卫正红. 浅谈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施工 ] 2 汇 . [ 西建筑, J」J 2004(8) , 提升阻力很大的法兰盘连接的导管, 在提升 ) 5 ( 灌注即将结束时, 如出现混凝土顶升困 时, 因为连接螺拴拉断或导管破裂而产生断 难时, 除按规范保证漏斗底口高出井孔水面 桩 。 4m二 外,应在孔内加水稀释泥浆, 6m 并掏出
混凝土断桩的原因及处理措施
混凝土断桩的原因及处理措施
1. 原因:混凝土断桩可能是由于钢筋数量或直径不足,混凝土质量不佳或未充分振捣等原因所致。
处理措施:应加强工程监控和验收,确保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混凝土搅拌、浇筑和振捣工作。
遇到混凝土质量不佳或存在空鼓、砂眼等情况时,应及时进行修补或更换。
2. 原因:在钻孔施工中,如果发现施工现场地质条件较复杂,钻孔深度较深,地下水位较高等情况,容易出现混凝土断桩的情况。
处理措施:应在施工前进行充分的地质勘察和技术方案设计,采用符合要求的钻具,严格控制混凝土浇注质量,同时在桩身周围施加压力,避免混凝土断桩。
3. 原因:由于施工过程中的设计或执行问题,导致混凝土断桩可能是由于振动少,钢筋排布不当,钢筋绑扎不严格或模板破损等原因。
处理措施:应加强施工过程的现场管理和监督,加强施工质量控制,确保混凝土浇筑均匀、钢筋布局合理,避免模板破损等情况。
同时,及时发现并排除周围环境因素对施工质量的影响。
4. 原因:当地基土壤受力不均匀、开挖深度超过预期或气候温度变化较大时,混凝土断桩也可能发生。
处理措施:应在施工前进行充分的地质勘察和技术方案设计,采用符合要求的施工方法,注意环境应力影响,如采用试压、凿岩等技术措施。
保证混凝土在正确的温度下进行浇筑,避免出现水分蒸发引起的混凝土裂缝。
钻孔灌注桩桩身混凝土夹渣或断桩的防治措施
钻孔灌注桩是一种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它可以有效地提高土壤的承载力和抗拔强度,是目前土木工程中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之一。
然而,由于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原因,钻孔灌注桩桩身可能出现混凝土夹渣或断桩的情况,这将对工程质量和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有必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1. 混凝土夹渣的防治措施混凝土夹渣是指灌注桩桩身中混凝土中夹杂有外来杂质或者过多的含泥量,严重影响灌注桩的承载能力和结构稳定性。
为了防止混凝土夹渣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1 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水泥、骨料等材料,避免因材料质量不过关导致混凝土夹砂、夹石等情况的发生。
1.2 严格控制水灰比,合理搭配配合比,避免水灰比过大或过小导致混凝土质量不均匀。
1.3 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混凝土的振捣和浇注,保证混凝土密实度和均匀性,减少混凝土夹渣的可能性。
1.4 增加现场的监测和检测,利用超声波、放射性探测等技术手段对混凝土质量进行检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纠正措施。
2. 断桩的防治措施断桩是指在灌注桩施工过程中,桩身断裂或折断的情况,严重影响灌注桩的承载能力和整体稳定性。
为了防止断桩的发生,需要采取以下措施:2.1 合理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振捣参数和施工速度,避免因振捣不当导致桩身过早抗压或者抗拉而发生断桩的情况。
2.2 增加桩身钢筋的配筋密度,合理设计桩身钢筋的布置方式,增强桩身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抗压能力,有效减少断桩的可能性。
2.3 严格控制挖孔和灌注混凝土的工艺参数,确保桩身的整体质量和稳定性,避免因施工工艺不当导致桩身断裂或折断。
2.4 加强现场监测和检测,利用声波、位移监测等技术手段对灌注桩的质量和稳定性进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纠正措施。
钻孔灌注桩桩身混凝土夹渣或断桩的防治措施需要从材料质量控制、施工工艺控制、现场监测等方面全面考虑,才能有效预防和减少这些问题的发生,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在实际工程中,相关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应加强对钻孔灌注桩施工的质量管理和监督,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意识,以保障工程的安全稳定和可靠性。
浅析钻孔灌注桩断桩的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
浅析钻孔灌注桩断桩的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汇报人:日期:•引言•钻孔灌注桩断桩原因分析•钻孔灌注桩断桩预防措施目录•钻孔灌注桩断桩处理方法•案例分析与实践经验分享•结论与展望01引言目的和背景目的本文旨在分析钻孔灌注桩断桩的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以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减少断桩事故的发生。
背景钻孔灌注桩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桥梁、高层建筑等土木工程的基础形式。
然而,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导致钻孔灌注桩断桩,给工程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和损失。
因此,研究钻孔灌注桩断桩的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钻孔灌注桩断桩的危害钻孔灌注桩断桩会导致基础承载力下降,影响结构安全。
断桩事故会延误施工进度,增加工程成本。
断桩事故会导致工程返工或加固,造成经济损失。
断桩事故会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影响企业声誉。
结构安全施工进度经济损失社会影响02钻孔灌注桩断桩原因分析地层中可能存在软弱夹层、破碎带、空洞等不良地质条件,导致桩身在传递荷载过程中出现应力集中,引发断桩。
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位过高时,可能使桩身受到浮力作用,降低桩身承载能力,增加断桩风险。
地下水位高钻孔过程中未采取有效的护壁措施,导致孔壁坍塌;清孔不彻底,孔底沉渣过多;灌注过程中未及时提升导管等,均可能导致断桩。
钻孔机械、灌注设备等出现故障,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也可能导致断桩。
施工机械故障施工方法不当混凝土强度不足、配合比不合理、外加剂使用不当等,均可能导致混凝土在灌注过程中出现离析、堵管等问题,进而引发断桩。
钢筋质量不合格钢筋强度不足、规格不符、焊接质量差等,可能影响桩身承载能力,增加断桩风险。
03钻孔灌注桩断桩预防措施详细地质勘察在施工前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了解地质条件、地下水位、土层分布等信息,为设计提供准确依据。
合理设计根据地质勘察结果,合理设计钻孔灌注桩的直径、长度、配筋等,确保桩的设计能够满足承载力和稳定性要求。
地质勘察与设计优化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和技术,如旋挖钻、冲击钻等,提高成孔质量和效率。
沉管桩断桩原因和预防措施
沉管桩断桩原因和预防措施
沉管桩是一种常用的基础工程设施,能够有效增强地基的稳固性和承载力。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沉管桩断桩的情况,对工程造成不利影响,因此需要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和预防。
一、沉管桩断桩原因
1. 土层承载能力不足,沉管桩受到超荷压力而发生断裂。
2. 沉管桩施工过程中未考虑到地质构造的变化,导致沉管桩错位或者偏斜,增加了其受力和挠曲的难度。
3. 土层水含量过高,土层承载能力下降,同时沉管桩下部受到液压的作用,可能导致沉管桩的弯曲和断裂。
4. 沉管桩自身质量不足,或者采用悬浇法施工,导致混凝土浇筑质量不佳,也可能导致沉管桩发生断裂。
5. 沉管桩与基础工程其他部分的衔接处没有进行足够的加强,颜料影响了其整体的受力能力,也可能导致沉管桩断裂。
二、沉管桩断桩的预防措施
1. 施工前需要对沉管桩的质量、尺寸、工艺等进行充分的检查,确保其质量达到施工要求。
2. 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对沉管桩位置、深度以及偏斜等进行严密的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 在进行沉管桩施工前,对地质状况进行全面细致的勘察,充分了解地质构造,准确分析地质风险。
4. 在进行沉管桩浇筑时,需要使用高质量的钢筋和混凝土材料,确保沉管桩的质量和强度。
5. 在进行沉管桩施工时,需要对其与基础工程其它部分的衔接处进行特殊的加强,从而增加其整体的受力能力。
6. 在实际使用中,需要对沉管桩的受力和承重情况进行全面监控和检测,及时发现和修正问题。
总之,沉管桩断裂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解决,既需要对前期的施工质量、细节问题进行把握,也需要对实际的工程使用过程进行严格的监控和检测,以确保沉管桩的长期稳定性和使用效果。
钻孔灌注桩断桩预防及处理措施
( 9 ) 处理堵 管时 , 将 导管提升到最小埋置深度 , 猛提猛插导管 , 使导 管 内混凝 土连续下 落与表 面的浮浆 、 泥土相结合 , 形成夹泥缩孔。
( 1 ) 断桩后 如果能够提 出钢筋笼 , 可迅速 将其提 出孔外 , 然后用 冲 击钻重新钻孑 L , 清孔后下钢筋笼 , 再 重新灌 注混凝土 。 ( 2 ) 如果 因严重堵管造成 断桩 , 且 已灌 混凝土还未初凝 时 , 在提 出 并清理 导管后可使用测 锤测量 出已灌 混凝土顶面位置 , 并准确计算 漏 斗 和导管容积 , 将 导管下沉 到已灌混凝土顶 面以上大 约 1 0 e m处 , 加 球 胆 。继续灌注时观察漏 斗 内混凝 土顶 面的位置 , 当漏 斗 内混凝 土下 落 填满 导管的瞬间 ( 此 时漏斗 内混凝 土顶面位置可 以根 据漏斗和导 管容 积事先计算确定 ) 将导管压人已灌混凝土顶 面以下 , 即完成湿接桩 。 ( 3 ) 若 断桩位置处 于距地表 1 0 m以下 , 且混凝土 已终 凝 , 可使用 直 径 略小 于钢 筋笼内径的冲击钻在原桩位 进行冲击钻孑 L 至钢筋笼底 口以 下l m处 , 然后往孔 内投 放适量炸药 , 待钢筋笼松 动后 整体 吊出或一根 根吊出。然后再进行二次扩孑 L 至设计直径 , 清 L 后 重新灌 注混凝 土。 ( 4 ) 若 断桩位 置处 于距地表 5 m以内 , 且 地质条 件 良好时 , 可开挖至 断桩位 置 , 将泥 浆或掺杂 泥浆 的混凝 土清除 , 露 出 良好 的混凝 土并凿 毛, 将钢 筋上的泥浆清 除干净后 , 支模浇筑 混凝土 , 拆模 后及时 回填并 夯实 。 ( 5 ) 若 断桩位置 处于地表 5 m以下 、 1 0 m以内时 , 或虽 距地表 5 m以
过程中 , 一般控制导管的埋置深度在 2~6 m范围内为宜 , 要适时提拔导 管, 不要使 其埋置过深 。 ( 8 ) 灌入首批 昆 凝 土 的初凝 时间不得早 于灌 注桩的全部混 凝土灌 注完成时 间。灌 注达到桩顶 时应 高出设计标高 0 . 5 ~ l m, 高出标 高部分 接桩前必须全 部凿除。 四、 桩 基 检 测 方 法 桩基检测方法应根据工程需要和检测 目的 、 内容确定 , 为保证检测 结论的可靠性 , 可根据不 同被检对象和检测要求 , 选用多种测试方法进
钻孔桩断桩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大,增强砌体整体性,抵抗部分水平力。
内纵墙的厚度也应从克服变形需要做相应考虑。
端部房间的外纵墙的窗洞口不宜过宽,内纵墙尽量不开窗洞,确需开洞时,洞口面积应尽量减小,并在洞口两侧作构造柱与过梁相连。
2.3.3当采取预制板屋面时,建筑房屋端单元与中单元分界处的屋盖空心板板头的空隙处不灌缝,应填充松散材料,如蛭石、沥青砂浆或麻丝沥青,该部位如遇有挑檐板时需断开,用麻丝沥青嵌缝。
当采取现浇屋面时,应每隔15m左右设置后浇温度缝一道,缝宽约600-800mm,温度缝内混凝土断开,钢筋不断,待需做保温层前(一般控制不少于三周时间)再灌注混凝土,混凝土强度应提高一级并加膨胀剂。
2.3.4采取加强措施以抵抗墙体的开裂。
顶层砌体砂浆强度等级不低于M5。
为增强顶层端部及内外墙交接处砌体强度,在顶层圈梁下0.3m和每隔0.5m增设三道砖砌体水平缝钢筋。
一般370mm墙加冷轧带肋钢筋3¢4;240mm墙加2¢4。
其具体位置如下:①顶层端部从山墙起两间范围内的内外纵墙及承重横墙。
②变形缝两端两间范围内的上述墙体。
③顶层的内横墙靠外墙一边2m范围内(伸入外纵墙每侧500mm)。
鉴于建筑物端部两间是裂缝多发区,因此应重点加强。
外纵墙与内横承重墙交叉处及山墙与内纵墙交叉处均应设构造柱。
内纵墙与内横承重墙交叉处应增设抗裂柱,抗裂柱仅在顶层设置,其上下锚固于相应的上、下圈梁内。
3结束语通过对建筑物常见裂缝的分析研究和实践证实,引起墙体裂缝的原因经常是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的结果,在处理裂缝时,应首先判断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分析其危害性,注意观察裂缝是否发展,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同时应防范于未然,只要设计合理,确保施工质量,材料选用得当,建筑物的裂缝基本上是可以得到控制的。
参考文献:[1]许俊民,严兵.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墙体裂缝的成因及预防[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3(05).[2]李慧民,吴敏敏.砖混房屋墙体裂缝的成因与防治[J].价值工程,2010(04).[3]董鹤亮,朱林.砖混结构房屋墙体开裂原因浅析[J].煤炭技术,2002(09).[4]张玉梅.温度应力对顶层墙体的损坏及防治[J].煤炭技术,2008(10).[5]申向东.砖混结构房屋顶层墙体与屋盖板温度应力分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1999(04).[6]陈小川.温度应力对砖混结构的危害及防治措施[J].有色金属设计,1999(02).[7]GB50003-201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S].摘要:钻孔灌注桩凭借成本适中、施工简便、适应性强等特点,在公路、桥梁及其它工程领域被广泛地应用。
断桩处理方案
断桩处理方案断桩是指在建筑工程中,由于施工操作不当或其他原因导致的桩体断裂现象。
断桩的出现对工程造成了一定的困扰,需要进行适当的处理方案,以确保工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见的断桩处理方案。
一、原因分析断桩的原因有多种,包括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不到位、桩身设计不合理、土体条件异常等。
在确定断桩处理方案之前,首先需要对断桩的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二、桩体切割与拔出对于较短的断桩,可以采用桩体切割和拔出的方式进行处理。
首先,使用金刚石锯片将断桩切割成合适的长度,然后利用拔桩机等专用设备将桩体从地下拔出。
这种方式适用于桩体断裂位置较浅、混凝土强度较弱的情况。
三、桩体修补对于部分断裂的桩体,可以通过修补的方式使其恢复正常。
修补断桩时,首先需要清理断裂面,去除残留的混凝土碎片和污染物。
然后,在断裂面涂刷适当的修补材料,如环氧树脂胶水或快干水泥浆等,填充断裂部位,并确保修补材料与原桩体充分粘合。
修补后的桩体应进行适当的养护,以保证修复效果的稳定性。
四、补强加固对于较为复杂的断桩情况,如断裂位置较深、土体条件较差等,需要进行桩体补强加固。
常见的加固措施包括喷浆补强、钢板包裹、加设钢筋等。
喷浆补强可以利用高压喷射混凝土将断桩周围的土体和桩体连接起来,增加桩体的整体强度。
钢板包裹则是将断裂部位用金属钢板固定,以增强桩体的受力能力。
加设钢筋是在断桩的周围区域埋设钢筋,增加桩体的受力面积和稳定性。
五、桩体更换在某些情况下,如果断桩的损坏严重或加固效果不理想,可能需要考虑更换桩体。
桩体更换需要进行严密的计划和施工操作,包括选择适当的更换方案、进行现场勘测和测量、拆除原桩体、施工新桩体等。
在更换桩体时,对原桩体的处理也需要考虑环保因素,避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六、预防措施除了采取断桩处理方案,还应加强预防工作,以降低断桩的发生率。
预防断桩可以从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入手,包括合理的桩身设计、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严格遵守施工规范等。
钻孔灌注桩断桩的预防
钻孔灌注桩断桩的预防导言:钻孔灌注桩是一种常用的地基加固方法,然而,在实际工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钻孔灌注桩的断桩现象偶尔也会发生。
断桩不仅会给工程造成损失,还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因此,预防钻孔灌注桩断桩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一些预防钻孔灌注桩断桩的方法和措施。
一、合理设计和施工方案1. 桩身材料的选择和配合比例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桩身材料,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配制搅拌物。
合理的配合比例能够保证钻孔灌注桩的强度和稳定性,降低断桩风险。
2. 合理控制施工参数合理控制施工参数包括桩身直径、钻孔深度、注浆量和注浆压力等。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地质条件和工程要求合理确定这些参数。
过大或过小的参数都可能导致钻孔灌注桩断桩的风险增加。
二、严格的质量控制1. 桩身检测在施工完成后,应进行桩身的检测。
可以采用无损检测方法,如声波检测和超声波检测,来评估桩身的质量。
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如空洞、裂缝等,应及时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
2. 系统化的监测在施工过程中,应设置监测点对钻孔灌注桩进行监测。
通过监测能够及时了解桩身的变形和位移情况,以便进行及时的处理和调整。
此外,还可以利用现代化的监测设备,如应变计和测斜仪等,进行连续监测,以便实时掌握桩身的安全状况。
三、合理的施工操作1. 钻孔过程的控制钻孔过程是决定钻孔灌注桩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
在钻孔过程中,应注意控制钻孔速度、清理孔内杂质和坚固岩石等。
避免钻孔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如夹砾、变质岩层等,以减少断桩的风险。
2. 注浆过程中的配合注浆是钻孔灌注桩施工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在注浆过程中,应合理控制注浆量和注浆压力,并确保注浆材料的质量。
注浆材料需要均匀分布到孔隙中,以提高钻孔灌注桩的整体强度。
结论:钻孔灌注桩断桩的预防是确保地基工程安全和质量的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设计和施工方案、严格的质量控制以及合理的施工操作,可以有效降低钻孔灌注桩断桩的风险。
同时,应加强监测和检测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
钻孔桩断桩、不合格桩控制措施
目录一、成立应急处理小组 (1)二、应急处理程序 (1)三、钻孔灌注桩断桩处理 (2)1.断桩原因 (2)2.可采取的预防措施 (3)3.处理断桩的几种方法 (4)四、不合格桩处理 (6)1.判别桩身完整性 (6)2.抽芯检测 (6)3.补强措施 (6)4.补强施工 (8)5.补强结果检测 (8)6.无法补强桩处理 (9)五、其余常见问题及预防处理方法 (9)钻孔灌注桩断桩及不合格桩应急处理预案一、成立应急处理小组成立以作业队队长为组长,作业队副队长、总工程师、党委书记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组员的应急处理小组,小组成员名单如下:组长:XX副组长:XX XX XX XX XX XX组员:XXX XXX二、应急处理程序当出现不合格桩时,工点技术主管应立即收集现场情况,确定不合格桩的编号、桩长、施工日期、灌注记录等,并及时上报作业队总工程师。
作业队总工程师根据提供的资料,带领应急处理小组到现场进行再次确认,了解施工过程及相关概况,有必要时需再次邀请第三方检测单位进行重新检测,判别桩身完整性类别,确定桩基缺陷情况。
由作业队总工程师根据调查资料,组织应急处理小组编制质量事故报告,质量事故报告应详细叙述施工过程,分析可能造成质量事故的因素,并提出可行性处理方案。
质量事故报告经总工程师审核后交作业队长批示,再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由施工单位、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及监理单位会商,确定处理方式,并形成会议纪要,作业队长组织施工现场按照处理方案进行质量处理,监理见证。
三、钻孔灌注桩断桩处理1.断桩原因断桩是指钻孔灌注桩在灌注混凝土的过程中,泥浆或砂砾进入水泥混凝土,把灌注的混凝土隔开并形成上下两段,造成混凝土变质或截面积受损,从而使桩不能满足受力要求。
常见的断桩原因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由于混凝土坍落度过小,或由于石料粒径过大、导管直径较小,在灌注过程中堵塞导管,且在混凝土初凝前无法疏通好,不得不提起导管,形成断桩。
工程桩断桩注浆处理方案
工程桩断桩注浆处理方案一、背景介绍在施工过程中,工程桩因周边环境变化、荷载超载、桩身质量问题等原因,可能会发生断桩现象,这不仅影响工程进度,也对工程质量和安全产生严重影响。
为了解决工程中桩断桩问题,注浆处理成为一种重要的修复方式。
本文将从桩的类型、断桩原因、注浆处理方案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断桩原因分析1.施工过程中- 施工不规范:安装桩时未按要求进行预制件绑扎和混凝土浇筑;- 准备不足:材料和设备准备不足导致质量问题;- 存在隐藏隐患:施工前未能充分了解地下情况,导致桩的质量受到影响。
2. 工程使用阶段- 超载作用:使用阶段中桩所受荷载超过设计要求;- 地下水位变化:地下水位变化导致桩体周围土壤流失,从而影响桩的承载能力。
三、桩的类型1. 钻孔灌注桩2. 预应力桩3. 桩基础4. 抗拔桩四、断桩注浆处理方案1. 断桩位置确认对桩进行全面检测,确定桩的具体断裂位置和形式,大致分为桩头断裂、桩身断裂、桩底断裂等。
2. 测量桩孔针对桩的不同类型和断裂方式,采用合适的测量工具进行桩孔的测量,包括孔深、孔径等参数的测量,为后续注浆工作提供准确数据。
3. 清理桩孔使用适当的清理设备对断裩孔进行清理,确保桩孔内的杂物和淤泥清除干净,使桩孔内壁光滑、干净。
4. 实施注浆- 选择合适的注浆材料:根据桩的断裂情况、荷载要求等,选择合适的注浆材料;- 注浆方法:包括单向注浆、双向注浆、压浆注浆等不同方式;- 浆体配方:根据桩的具体情况,调配合适的浆体,保证注浆浆体的流动性和均匀性;- 注浆施工:根据设计要求,采取合适的注浆工艺。
5. 桩头修复针对桩头断裂情况,进行桩头的修复工作,包括打磨、补充材料等处理,保证桩头与混凝土之间具有足够的粘结力。
6. 桩体保护- 开展防腐工作:经过注浆处理的桩体需要进行防腐处理,延长桩体的使用寿命;- 加装环保措施:对注浆处理的桩体进行环保措施加固,提高桩体的抗破坏能力。
7. 桩基完善在完成注浆处理后,对桩基地面做相应的修整工作,保证桩基地面平整、坚实,使桩体承载力能得到充分保证。
预防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断桩的措施
预防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断桩的措施钻孔灌注桩是一种常用的基础施工方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由于施工中各种原因,有时会出现断桩现象,给工程质量和进度带来严重影响。
其中,泥浆护壁是断桩的常见原因之一。
因此,为预防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断桩,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具体如下:1.合理选择泥浆配比泥浆配比是泥浆护壁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施工前要根据地层情况和施工要求,确定合理的泥浆配比。
过高或过低的浆液黏度都会影响泥浆护壁效果,甚至引起断桩。
因此,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确保泥浆配比合理。
2.加强钻孔前的勘探和试验在施工前,进行充分的地质勘探和实验,了解地下情况和地质特征。
同时,对泥浆的流变性能、黏度等进行试验,确保泥浆性能符合要求。
通过勘探和试验,可以对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做出预判和处理措施。
3.加强现场管理和施工监督现场管理和施工监督是预防断桩的重要环节。
在施工中要严格按照规范操作,遵循施工程序和安全规定。
对泥浆护壁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控,并加强泥浆质量监测,确保泥浆质量符合要求。
同时,要加强现场管理,保证施工场地清洁、整齐,防止现场混乱、杂乱。
4.使用优质材料和设备在施工中,要选用优质的泥浆、水泥和钢筋等材料,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同时,使用先进的设备和工具,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对设备的维护保养也十分重要,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转,避免因设备故障引起断桩等问题。
5.加强安全意识和培训安全意识和培训是预防断桩的重要措施。
在施工前要进行安全培训,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确保施工过程中安全可控。
同时,要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针对各种突发情况做好应对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预防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断桩需要我们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合理选择泥浆配比、加强钻孔前的勘探和试验、加强现场管理和施工监督、使用优质材料和设备以及加强安全意识和培训等。
只有全面落实这些措施,才能有效预防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断桩,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混凝土断桩的原因及处理措施
混凝土断桩的原因及处理措施混凝土断桩是指在桩基工程中,桩身或者桩顶出现了裂缝或者折断等问题,导致整个桩基的承载力减少或者丧失。
混凝土断桩的原因很多,包括施工不规范、材料问题、设计错误等多种因素,下面将针对这些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解决方案的介绍。
一、施工不规范1.施工中振动过度:在施工过程中,如过度使用振动器或振拍器等设备,就有可能导致混凝土内部的骨架受到严重损伤,从而导致桩身结构出现质量问题。
改进措施:在施工时,应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操作,适量使用振动设备,避免振动时间过长或振动频次过高,同时要注意对于长桩或者桩径较小的桩进行特殊处理,以避免过度振动损伤。
2.混凝土配合比不适当:如果混凝土配合比不合适,会导致桩身内部的骨架结构不够牢固,从而在施工中或后期使用中易出现桩身破裂或者抗压、抗弯等指标下降的问题。
改进措施:在施工前,应确定合适的混凝土配合比,并在施工中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调配,避免出现偏差。
二、材料问题1.混凝土强度不达标:如果混凝土强度不达标,会导致桩身在使用中出现折断或者脆裂等问题,进而导致桩基安全风险增大。
改进措施:在混凝土材料出厂前,应进行充分的检测和质量控制,确保其强度和质量达到要求。
在施工中,应对混凝土强度进行跟踪监测,并对于强度欠佳的混凝土桩及时进行更换或其他处理。
2.钢筋质量差:如果钢筋质量差,不仅会影响混凝土桩的抗压、抗袭击等性能指标,也会导致验收不合格或者出现品质问题。
改进措施:在材料采购前,应对钢筋的供应商进行评估和筛选,确保钢筋质量可靠。
在施工过程中也要注重钢筋的质量把控,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和验收。
三、设计错误1.桩长计算不准确:如果在设计过程中,桩长计算不准确,就有可能导致桩身长度不足或过长,从而导致桩基承载力不符合要求。
改进措施:在进行桩基设计时,应该对于地质条件、土层性质等进行规范的测试和分析,确定合理的桩长,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监测,遇到问题及时处理。
2.孔洞处理不当:在桩基施工过程中,如果对于孔洞的处理不当,会导致混凝土桩与孔壁之间的距离不同,从而导致桩身结构出现问题。
钻孔桩施工中出现塌孔、断桩等质量事故的预防及处理方法
头不严,接头间橡皮垫被导管高压气囊 粗集料集中而造成导
挤开或焊缝开裂,水从接头或焊接缝中 管堵塞。
流入;导管提升过猛,或测深出错,导
处理办法可用长
管底口超出原混凝土面,会发生中期导 杆冲捣管内混凝土,用
管进水。对这种情况可按下面方法进行 吊绳抖动导管,或提升
处理。
导管迅速下落振冲,或
拔换原管重下新管。在操作时必须 用钻杆加配重冲击导
将导管连同堵塞物一齐拔出输送管直径100150mm且水下连接一未初凝时可将导管拔出用吸泥机或潜若原灌混凝土表层尚未初凝可用新导段钢管的混凝土泵泵送余下的混凝土水泥泵将原灌混凝土拌和物表面的沉淀管插入原灌拌和物内土全部吸出将装有底塞的导管压重插浆泵下入导管孔底将底部水泵出再用为防止此类事故的发生应严格控入原混凝土拌和物表面下25m深处然后在无水导管中继续灌注
持或加大水头、移开重物、排除振动等相 定终孔还是重新开孔
应的措施,以防继续塌孔。对少量塌孔, 的方案。
44 TRANSPOWORLD 2006 / 8
重新下放骨架、导管并投入足够储量的 漏水、雨天运送混凝土
首批混凝土或改正操作工艺,重新灌注。 未加遮盖等,使混凝土
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由于导管接 中的水泥浆被冲走,剩
当钢筋笼出现上浮时,立即停止灌 内,然后抽水、除渣,接浇普通混凝土; 抽干泥浆,凿出新混凝土面,再按无水混
注混凝土,利用护筒、钻机等设施对其进 或用高压水将泥渣和松软层冲松,再用 凝土浇筑至设计标高。对于钢护筒可边
行控制;当上浮高度较小时,控制住后放 吸泥机将混凝土表面上的泥浆沉渣吸除 浇注边拔护筒。若地质条件许可,在保证
方法
形成了梅花孔,或钻锥磨损未及时焊补、
导管进水分初灌导管进水和中期导
桥梁钻孔灌注桩断桩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全文)
桥梁钻孔灌注桩断桩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全文)范本一:正文:1. 桥梁钻孔灌注桩断桩的原因1.1 地层条件:地层不均匀、地质构造复杂、地下水位变化等地层条件会影响钻孔灌注桩的稳定性,从而导致断桩。
1.2 施工过程: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如不合理的施工操作、施工技术不熟练、施工质量不过关等因素,都可能导致断桩。
1.3 设计因素:钻孔灌注桩的设计不合理,如桩径、桩长、桩间距等参数选择不当,也可能导致断桩。
1.4 外力作用:外界因素,如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以及交通载荷、风力等外力的作用,都可能导致钻孔灌注桩断桩。
2. 桥梁钻孔灌注桩断桩的防治措施2.1 前期调查:对地层情况进行详细的前期调查,确保对地质和水文条件的准确了解,为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
2.2 合理设计:针对具体桥梁工程,根据地层条件、施工环境等因素,合理设计钻孔灌注桩的参数,确保其稳定性。
2.3 施工质量控制:加强施工质量控制,严格执行施工规范,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操作符合要求,提高工程质量。
2.4 监测和维护:在施工后,加强对钻孔灌注桩的监测和维护,定期进行检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止断桩的发生。
附件:1. 地质勘察报告;2. 施工图纸;3. 施工规范;4. 监测报告。
法律名词及注释:1. 施工规范:指针对特定行业或特定工程的施工要求和规范。
2. 钻孔灌注桩:一种常见的桥梁基础工程建设方法,通过在地基中钻孔并注入灌浆材料,以增加地基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3. 地质勘察报告:对工程所在地的地质状况进行详细的勘察和研究,并对其特点进行描述和分析的报告。
范本二:正文:1. 桥梁钻孔灌注桩断桩的原因1.1 施工方法选择不当:不同地质条件下,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方法有所不同。
如果选择的施工方法与地层条件不适配,就容易导致断桩现象的发生。
1.2 施工现场管理不严格:施工现场的管理不严格,如施工人员技术熟练度不够、施工过程中操作不规范等因素,都可能导致钻孔灌注桩断桩。
造成断桩的原因及断桩处理方法
造成断桩的原因及断桩处理方法随着城市化的推进,道路、桥梁、建筑等工程的建设和维护大量使用钢筋混凝土,也就有了断桩这种常见的问题。
断桩是指在工程建设或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钢筋混凝土柱子因受力过大、设计问题等导致柱子正常结构被破坏,成为一段短小的柱子,这就是所谓的断桩。
那么什么原因会导致断桩呢?面对断桩,有哪些处理方法呢?一、造成断桩的原因1、设计原因设计是工程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设计不合理的情况下很容易导致断桩问题的出现。
在混凝土柱子设计中未考虑柱子所处的地质情况、建筑结构等因素,或是过分追求美观、经济等标准,也可能导致断桩的出现。
2、施工原因施工是工程建设中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在施工过程中如未按照柱子设计要求严格施工,施工质量不到位也会导致断桩的出现。
3、使用原因使用过程中,如超负荷使用,变形频繁、冲击性载荷的输入等会导致混凝土柱子内部发生破坏,从而发生断桩。
二、断桩处理方法1、重建柱子当混凝土柱子出现断桩现象时,可以考虑对柱子进行重建。
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选择钢筋混凝土或是预制混凝土进行重建。
2、添加钢材当混凝土柱子没有完全断裂或者断裂情况不是很严重时,可以考虑在柱子的外围加钢筋或加助剂。
这种方式可以增加柱子的承重能力,并防止柱子的进一步断裂。
3、弥补设计缺陷如果是由于设计原因引起的断桩,我们需要进行重新设计,修复设计缺陷。
例如,重新选择材料、增加纵筋配筋量等方式来改善现有的设计缺陷,以避免混凝土柱子出现断桩的问题。
4、增加附加设施增加附加设施是断桩处理中常用的一种方式,如在柱子的附近安装支承、增加抵抗载荷的连接构件等可以有效增加柱子的承载能力,从而弥补断桩造成的损失。
总之,断桩是工程建设中常见的问题,在工程建设和使用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每一个细节,避免出现断桩的问题,并根据不同情况灵活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断桩处理方法1 基本情况焦郑高速公路是由焦作市公路局自筹资金投资兴建的地方性高速公路,全长56.274km,分两期修建。
一期开工建设的工程内容有43.6km的路基工程及桥涵通道等构造物,共有钻孔灌注桩711根。
项目所在地区地貌主要处于黄河、沁河冲积平原内,地质较不稳定。
K0~K20范围内,20m以内地层土体主要为黄土状亚砂土、亚粘土及细、中砂,地下水位深1.0m左右,黄土状亚砂土软塑或流塑,细中砂以松散为主,局部中密,属于较差地质段落。
该工程发生的18根缺陷桩较集中分布于这一区间内,占总量的2.53%。
1 几种缺陷桩的形成与处治2.1 断桩2.1.1 形成断桩原因分析断桩是严重的质量事故。
对于诱发断桩的因素,必须在施工初期就彻底清除其隐患,同时又必须准备相应的对策,预防事故的发生或一旦发生事故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断桩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灌注混凝土过程中,测定已灌混凝土表面标高出现错误,导致导管埋深过小,出现拔脱提漏现象形成夹层断桩。
特别是钻孔灌注桩后期,超压力不大或探测仪器不精确时,易将泥浆中混合的坍土层误为混凝土表面。
因此,必须严格按照规程用规定的测身锤测量孔内混凝土表面高度,并认真核对,保证提升导管不出现失误。
(2)在灌注过程中,导管的埋置深度是一个重要的施工指标。
导管埋深过大,以及灌注时间过长,导致已灌混凝土流动性降低,从而增大混凝土与导管壁的摩擦力,加上导管采用已很落后而且提升阻力很大的法兰盘连接的导管,在提升时连接螺栓拉断或导管破裂而产生断桩。
(3)卡管现象也是诱发断桩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于人工配料(有的机械配料不及时校核)随意性大,责任心差,造成混凝土配合比在执行过程中的误差大,使坍落度波动大,拌出混合料时稀时干。
坍落度过大时会产生离析现象,使粗骨料相互挤压阻塞导管;坍落度过小或灌注时间过长,使混凝土的初凝时间缩短,加大混凝土下落阻力而阻塞导管,都会导致卡管事故,造成断桩。
所以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缩短灌注时间,是减少和避免此类断桩的重要措施。
(4)坍塌。
因工程地质情况较差,施工单位组织施工时重视不够,有甚者分包或转包,施工者谈不上有什么经验,在灌注过程中,井壁坍塌严重或出现流砂、软塑状质等造成类泥沙性断桩。
这类现象在本工程的断桩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较为严重。
而且位置深、难处理,是导致工期无限延期及经济上大量浪费的重要因素之一。
(5)另外,导管漏水、机械故障和停电造成施工不能连续进行,突然井中水位下降等因素都可能造成断桩。
因此应认真对待灌注前的准备工作,这对保证桩基的质量很重要。
2.1.2 断桩处理的几种方法(1)原位复桩。
对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发现和超声波检测出的断桩,采用彻底清理后,在原位重新浇筑一根新桩,做到较为彻底处理。
此种方法效果好、难度大、周期长、费用高,可根据工程的重要性、地质条件、缺陷数量等因素选择采用。
如K32+686.5万花分离立交桥1#-3桩及K19+110共产主义总干渠大桥7 #-6桩分别采用将孔内回填土经沉淀后用冲击锥二次成孔或直接用冲击锥对已浇成的坏桩进行冲击二次成孔,重新浇注。
(2)接桩。
如K7+954.5小桥0#-6桩,在灌注过程中发生导管焊口破裂,裂缝长30cm,宽0.5cm。
设计桩长为26m,当时水下混凝土已灌注17m,为确保工程质量,停止混凝土的浇筑并提前拔出导管。
确定接桩方案,首先对桩进行声测确定好混凝土的部位;其次,根据设计提供的地质资料表明桩顶以下10m均为粘土层,确定井点降水-开挖-20#素混凝土进行护壁,护壁内用?12的钢筋箍圈以20cm间距进行加固,护壁间连接筋用?12钢筋以20cm间距布置。
第三,挖至合格数处利用人工凿毛,按挖孔法混凝土施工方法进行混凝土的浇注。
(3)桩芯凿井法。
这种方法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即边降水边采用风镐在缺陷桩中心凿一直径为80cm 的井,深度至少超过缺陷部位,然后封闭清洗泥沙,放置钢筋笼,用挖孔混凝土施工方法浇筑膨胀混凝土。
此方法日进度0.6m,如果遇到个别桩水处理不好、降不下去,更是困难重重,导致质量、工期和经济上的重大损失。
如K19+110共产主义大桥6#-3、3#-4、1#-2等几根桩及K12+087乔庙分离式立交桥3#-1桩均采用此方法,个别桩处理工期长达近6个月,费用达20万元。
2.2 缩颈在钻孔过程中,由于钻锥磨损或焊补不及时,再或地层中遇到膨胀的软土、粘土、泥岩等,容易产生缩孔现象。
如K10+028.8京广立交桥2#-4桩,设计桩长46m,直径1.5m,在28~30m处出现缩孔,即出现膨胀性软土,俗称探头泥,成孔检验不太仿事,但至下钢筋笼时钢筋笼下不去,拔出钢筋笼用钻锥上下冲扩后仍下不去,回填重新钻孔反复3次,最后下决心在锥头上加焊8cm的合金钢,再度扩大孔径,成孔后重新浇筑,增加混凝土80余方。
2.3 灌注时发生井壁坍落成孔后灌注水下混凝土时发生坍孔现象,若坍塌不止,应将导管拔出,以粘土回填重新成孔;轻微坍落在施工中不易被察觉,声测时发现局部裹泥或夹砂现象。
如K30+286白马泉小桥1#-3桩,在距声测管顶端6.5~7.0m断面处出现异常情况,AB测面读数均匀正常,但BC、AC面无读数,判定此两面交汇处可能出现裹泥块。
该标在C声测管处用钻机干钻一直径为1.2m,距桩顶7m的井,用木板和钢筋圈加固后,派人从距桩顶6.5m处开凿,发现C声测管处有一高32cm、宽14cm、深16cm的黏土块。
采用清除-凿出新鲜混凝土2cm-清洗(饱和面干)-高标号混凝土修补,保证了桩的整体性和完整性。
根据实际情况还可以采用压浆、旋喷等工艺处理桩芯局部夹泥砂或空洞等缺陷,不再赘述。
3 钻孔灌注桩的质量控制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上部结构的稳定与安全。
部颁《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 7198对 钻孔灌注桩的质量作了严格的要 求,增加了6.3.1.5和6 .3.1.6条,明确规定了钻孔灌注桩进行无破损检测,这一结果需由设计单位的确认。
对钻孔灌注桩的质量控制,我们认为在现时代仍应强调以下几点:(1)对质量控制应注重预防为主,即在施工前做好充分准备工作,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并责任到人。
(2)严把队伍进场关。
"一流队伍投标、二流队伍进场、三流队伍干活儿"的现象在建筑市场上仍然存在。
只有从严把关,使一流人才、先进的工艺,过硬的设备进场,就为优良工程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3)严把检测关。
桥梁钻孔灌注桩无破损检测是确保施工质量的一个重要技术检测手段,我们的做法是:A、对承担本工程桩基无破损检测任务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资格审查;B、逐根桩作超声波法检测;C、对处理后的缺陷桩做二次声测,若声测仍有缺陷,则该桩再辅以承载试验(大应变),以确保成桩质量及工程的安全性。
**桥桩基施工处理方案(断桩)**桥1-4#桩基施工处理方案**桥1-4#桩桩径φ1.2米,桩顶标高1.1米,桩底标高为-63米,桩长64.1米,由于在混凝土灌注至-12. 5米左右时,导管脱节,灌注停止,后用粘土回填。
为了确保该桩质量,我部决定按陆上接桩的要求对该桩剩余部分进行浇筑,具体挖孔、清桩头及浇筑的工艺方法如下:一、挖孔、护壁1、人工结合冲抓机械将孔内泥下挖3-4米,割去孔内钢筋笼5米左右,再把原先打入的钢护筒割掉3米左右,并用冲抓机拉出。
钢护筒拨出后,用全站仪进行桩位中心放样,在东南西北分别设置保护桩并加以保护,以便随时进行十字拉线作为临时桩位复核。
然后进行第一截护筒的埋设,护筒的壁厚8mm,直径1.4m,护筒的位置和竖直度调整到位后,用振动设备将护筒全部打入土中。
2、在第一截护筒内进行第二截护筒的埋设,护筒的壁厚8mm,直径1.3m,用全站仪进行桩位中心放样,也重新复核上次设置保护桩。
如不吻合,则说明保护桩已松动,需重新调整,护筒的位置和竖直度调整到位后,用振动设备将护筒全部打入土中(打入过程中不断检测护筒的位置和竖直度,以免发生偏位)。
打入护筒过程中用吸沙泵结合冲抓机械,进行孔内泥和沙的挖除。
再把原先打入的剩余5米左右的钢护筒拨出(为了便于上拨,在拨出之前先沿竖直方向割一条缝),并用冲抓机拉出。
钢护筒拨出后,3、人工结合冲抓机械,再次将孔内泥下挖5-6米,割去孔内钢筋笼5米左右,再把原先打入的剩余5米左右的钢护筒拨出(为了便于上拨,在拨出之前先沿竖直方向割一条缝),并用冲抓机拉出。
钢护筒拨出后,用全站仪进行桩位中心放样,也重新复核上次设置保护桩。
如不吻合,则说明保护桩已松动,需重新调整。
然后在第一截护筒内进行第二截护筒的埋设,护筒的壁厚8mm,直径1.3m,护筒的位置和竖直度调整到位后,用振动设备将护筒全部打入土中,打入过程中不断检测护筒的位置和竖直度,以免发生偏位。
此段桩基砼应作施工缝处理工作。
该孔目前上段套有一只φ1.2米长约8米的钢护筒,内留有钢筋笼至桩顶设计标高。
二、施工处理方案施工处理程序方案:A挖孔至已浇筑桩基砼顶面 B原桩基施工缝处理C桩基钢筋笼绑扎处理 D上段桩身砼浇捣。
1、挖孔至已浇筑桩基砼顶面该步的主要工作是冲压定做钢护筒,封地下流砂层。
2、先期工作:3、施工操作:桩机桩位校正无误后开始挖孔工作。
A、桩孔段3米左右挖至直径φ1.5米左右,再把定做做1.4米钢护筒垂直放入并校正钢护筒中心,垂直度偏差情况,满足要求后进入下步工作。
B、 A工作完成后,放φ1.3米钢护筒,长约5.3米。
重复做先期工作,并把桩孔内水抽出,用冲抓机边压护筒边流砂至预定标高。
φ1.3米钢护筒中心,垂直度偏差应满足施工验收规范要求。
C、重复上述B项工作,放置φ1.2米钢护筒,桩中心垂直应校正满足施工规范要求。
护筒下口压桩砼顶面封住流砂层,然后护筒内土层清挖干净,进入施工缝处理工作。
**桥2-6#桩的处理由于我部桥梁施工人员在**桥2-6#桩的灌注过程中指挥失误,在未到设计标高即停止灌注,实际混凝土顶面标高与设计标高相差约2.6米,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现有机械设备,结合以往的经验对该桩进行如下处理:1、在该桩周围打入一排木桩围堰,木桩长度5-6m,木桩距该灌注中心约1.5米。
2、在木桩围堰内侧,灌注桩外侧套一水泥护筒,护筒直径为1.7米,然后将护筒内的土予以挖除,边挖土边下沉护筒,直到露出桩顶。
3、桩顶砼按正常接桩要求用风镐予以凿除(凿除长度约80cm),实际以凿桩顶四周不松散,强度满足要求,经监理工程师认可为准。
4、桩头凿到位后再按接桩要求安装Ф1.2m的钢护筒,钢护筒安装前后进行测量放样、复核。
5、按接桩的要求进行砼的浇筑。
6、拆除钢护筒,7天后拆除木桩围堰并用粘土予以回填。
一、最彻底的方法是,回填重新钻孔,一般用冲击钻,质量绝对没问题,和重新施工一样,但成本相对最高,且工期长!二、根据是否单桩,如单桩,还需要看断的位置,如离孔口较近,用水泵控制水头,凿出新鲜混凝土骨料,进行钢筋焊接,浇筑,不会有质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