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合集下载

化学工程与工艺论文(精选8篇)

化学工程与工艺论文(精选8篇)

《化学工程与工艺论文》化学工程与工艺论文(一):题目:关于绿色化学工程与工艺对化学工业节能的促进作用探析关键词:绿色化学工程;工艺;化学工业节能摘要:在处理有害、有毒物质时,采用传统化化学生产方法具有必须的滞后性,严重影响了化学工业的发展速率。

所以,应结合应用绿色化学工程和工艺,这样一来方可减少成本费用的支出,进而提升资源利用率。

本文主要探讨了绿色化学工程与工艺对化学工业节能的作用,并提出了个人见解,对今后的研究具有必须的参考好处。

在当前社会的发展中,科技水平得到了飞速发展,而经济发展速度也随之加快,在这一背景条件的影响下,环境污染也在不断加剧,而自然生态系统也遭到了破坏。

因此,我们务必要提高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力度,合理应用各项资源和能源,提升其应用效率,这样一来方可到达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本文主要探讨了绿色化学工程与工艺对化学工业节能的作用,而这也是减少化工污染以及能源消耗的主要渠道,并对人类的发展具有必须的现实好处。

1绿色化学工程与工艺对化学工业节能的促进作用1.1正确选取清洁生产技术结合当前社会的发展形势进行思考,由于清洁生产技术所需的成本比较高,当对生产原料进行相应的处理之后,能够有效提升资源利用率,进而提升化学生产的综合品质。

现阶段,比较常见的清洁生产技术可包括以下几种,即:脱硝技术与脱硫技术,透过采用合理的方式对垃圾物质以及具有必须污染性的化学物质等采用此种方式处理后,均会使其变为沼气。

在此过程中,也务必要合理应用自然发电技术,例如风能等,研发出更多的新型技术手段,尤其是应加大生物工程的研发力度,推出很多全新的清洁生产技术,方可提升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状况,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1.2合理应用生物技术透过对化学工程生产进行分析后可发现,应用比较广泛的生物技术主要可包括两个方面,即:生物化工以及化学仿生学、例如,在正确使用生物酶后,结合相应的绿色化工工程以及工艺,能够有效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促使再生资源能够得以使用,进而提高产品质量。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毕业论文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毕业论文

内容摘要本文是对年产8万吨甲醇装置的Aspen模拟及工艺设计。

本设计依据锦西天燃气有限责任公司甲醇生产工段的工艺过程,在实际生产理论的基础上,制定合理可行的设计方案。

本文主要阐述了甲醇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工业生产方法、生产原理、工艺流程。

采用Aspen对主要设备如:混合器、反应器、闪蒸塔、换热器、精馏塔等进行物料衡算,对甲醇反应器,进料-产品第一换热器,冷却器等六个设备进行热量衡算,并对甲醇反应器和换热器进行设备计算。

并使用CAD绘制相应的工艺流程图。

最后对此工艺过程的安全及环保问题做了简要说明。

关键词:甲醇;Aspen模拟;工艺设计;反应器;精馏塔;AbstractIn this paper, This is an update to 80,000 t/Aspen simulation of methanol plant and process design. This design was based on Jinxi natural gas Corporation Limited section petrochemical ethylene plant of methanol production process, in theory on the basis of actual production, develop reasonable feasible design. This article mainly on the status and role of methanol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industrial production method, principle, technological process of production. Aspen on major equipment such as: flashing Tower, mixers, reactors, heat exchangers, distillation, such as material balance, on methanol reactor, feed-product of the first heat exchanger, cooler heat six devices such as accountancy, and device evaluation methanol reactor and heat exchangers. And using CAD drawing the flow chart.In the last, make a short illumination for the problem of security and environmentalist.Keywords: Methanol; Aspen simulation; design; reactor;rectify;目录内容摘要 (i)Abstract (ii)目录 (iii)1文献综述 (1)1.1甲醇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1)1.2甲醇在国内外的发展动向 (1)1.2.1生产技术 (1)1.2.2技术发展动向 (1)1.3甲醇的市场需求状况 (2)2工艺概述 (3)2.1甲醇的性质 (3)2.1.1甲醇的物理性质 (3)2.1.2甲醇的化学性质 (3)2.2生产方法的评述及选择 (3)2.2.1高压法 (3)2.2.2低压法 (4)2.2.3中压法 (4)2.3合成甲醇催化剂的种类及性能 (4)2.3.1几种国外催化剂种类及性能 (4)2.3.2几种国内催化剂的性状 (5)2.4甲醇的生产原理 (6)2.4.1合成反应原理 (6)2.4.2精馏工艺原理 (7)2.5工艺流程描述 (7)3物能衡算 (8)3.1物性数据 (8)3.2设计依据 (8)3.3Aspen模拟循环系统的物料衡算 (8)3.3.1进料组分的摩尔百分数 (8)3.3.2Aspen模拟工艺流程图的设备一览表 (9)表3.3 合成甲醇装置的Aspen的模拟设备统计表 (9)3.3.3 Aspen模拟工艺流程的数据衡算表 (11)4设备计算 (20)4.1反应器R301 (20)4.1.1反应器设计依据 (20)4.1.2反应器的计算依据 (20)4.1.3反应器R301 (22)4.1.4反应器的设计Aspen模拟流程图 (22)4.1.5反应器的设计和灵敏度分析 (23)4.2换热器的设计 (28)4.2.1换热器设计概述 (28)4.2.2管壳式换热器的简介 (29)4.2.3 换热器E302 (30)4.3精馏塔塔T401 (34)4.3.1精馏塔的设计依据 (34)4.3.2精馏塔的设计的Aspen的模拟流程图 (35)4.3.3精馏塔T401的设计和灵敏度的分析 (35)4.3.4精馏塔设计 (39)5设计结论 (48)5.1设计结论 (48)5.2安全问题的设计 (48)5.3三废处理 (48)5.4厂址的选择 (49)致谢 (51)参考文献 (52)附录 (53)1 文献综述1.1甲醇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甲醇,又名:木精、木酒精;英文名:Methanol;分子式CH3OH;分子量:32;是一种无色、易燃、易挥发的有度液体,常温下对金属无腐蚀性(铅、铝除外),略有酒精气味。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毕业论文标题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毕业论文标题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毕业论文标题新材料在化学工程与工艺中的应用研究摘要: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新材料在化学工程与工艺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通过系统性的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对新材料在化学工程与工艺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探讨。

首先,介绍了新材料的概念和分类,并深入解析了新材料在化学工程与工艺中的作用和优势。

然后,重点分析了新材料在化学反应、分离与纯化、催化等方面的应用,并列举了相关的研究案例。

最后,对新材料在化学工程与工艺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关键词:新材料;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研究;化学反应;分离与纯化;催化1. 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迅速进步,新材料在化学工程与工艺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新材料是指在物质组成、结构和性能上具有新的特点和用途的材料。

在化学工程与工艺中,新材料的应用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源消耗、改善产品性能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新材料在化学工程与工艺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 新材料在化学工程与工艺中的作用和优势2.1 新材料的概念和分类新材料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以高技术为基础的新兴材料,具有智能化、功能化、复合化等特点。

根据其结构和组成的不同,可以将新材料分为金属材料、陶瓷材料、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等。

不同类型的新材料在化学工程与工艺中具有不同的应用领域和优势。

2.2 新材料在化学工程与工艺中的作用新材料的应用可以改善传统工艺的效率、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且能够开发出具有特殊功能和性能的高新技术产品。

例如,使用新材料可以提高化学反应的效率和选择性,减少催化剂的使用量;在分离与纯化过程中,新材料能够提高分离效率和选择性,减少传统分离方法的能耗和废物产生;在催化反应中,新材料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可以实现更高效的催化转化反应。

2.3 新材料在化学工程与工艺中的优势相比传统材料,在化学工程与工艺中应用新材料具有以下优势:首先,新材料具有更高的温度稳定性和耐腐蚀性,可以在更苛刻的工作条件下使用;其次,新材料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可以实现更高效的化学反应和分离过程;此外,新材料的可控性和反应速度较高,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化学工程专业论文选题

化学工程专业论文选题

化学工程专业论文选题选题背景化学工程是一门研究化学过程和工艺的学科,广泛应用于能源、材料、制药、环境等领域。

选择一个合适的论文选题对于研究生的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提供几个化学工程专业的论文选题,供研究生参考。

1. 新型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提高反应速率和选择性。

本论文选题可以探究新型催化剂的合成方法和在不同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通过研究新型催化剂的性能和机制,可以为工业生产中的化学反应提供更高效和环保的解决方案。

2. 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与优化废水处理是化学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本论文选题可以研究不同废水处理技术的原理、效果和优化方法。

通过对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可以提高废水处理效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 绿色化学工程的发展与应用绿色化学工程是近年来兴起的一个研究领域,旨在开发环境友好、可持续的化学工程技术。

本论文选题可以探究绿色化学工程的原理、方法和应用领域。

通过研究绿色化学工程,可以为化学工程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和解决方案。

4. 新型材料在能源存储与转换中的应用能源存储与转换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领域,新型材料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论文选题可以研究新型材料在能源存储与转换中的应用。

通过对新型材料的性能和机制的研究,可以为能源领域的发展和应用提供新的突破。

5. 化学反应过程的模拟与优化化学反应过程的模拟与优化是化学工程中的重要内容,可以提高化学反应的效率和产物的选择性。

本论文选题可以研究化学反应过程的模拟方法和优化策略。

通过模拟和优化化学反应过程,可以提高化学工程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以上是几个化学工程专业的论文选题建议,希望对研究生的选题有所帮助。

在选择论文选题时,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和专业领域来进行选择,同时要考虑选题的可行性和实际应用性。

祝愿研究生们在论文选题上取得优秀的成果!。

化学工程与工艺论文(精选8篇)

化学工程与工艺论文(精选8篇)

《化学工程与工艺论文》化学工程与工艺论文(一):题目:关于绿色化学工程与工艺对化学工业节能的促进作用探析关键词:绿色化学工程;工艺;化学工业节能摘要:在处理有害、有毒物质时,采用传统化化学生产方法具有必须的滞后性,严重影响了化学工业的发展速率。

所以,应结合应用绿色化学工程和工艺,这样一来方可减少成本费用的支出,进而提升资源利用率。

本文主要探讨了绿色化学工程与工艺对化学工业节能的作用,并提出了个人见解,对今后的研究具有必须的参考好处。

在当前社会的发展中,科技水平得到了飞速发展,而经济发展速度也随之加快,在这一背景条件的影响下,环境污染也在不断加剧,而自然生态系统也遭到了破坏。

因此,我们务必要提高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力度,合理应用各项资源和能源,提升其应用效率,这样一来方可到达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本文主要探讨了绿色化学工程与工艺对化学工业节能的作用,而这也是减少化工污染以及能源消耗的主要渠道,并对人类的发展具有必须的现实好处。

1绿色化学工程与工艺对化学工业节能的促进作用1.1正确选取清洁生产技术结合当前社会的发展形势进行思考,由于清洁生产技术所需的成本比较高,当对生产原料进行相应的处理之后,能够有效提升资源利用率,进而提升化学生产的综合品质。

现阶段,比较常见的清洁生产技术可包括以下几种,即:脱硝技术与脱硫技术,透过采用合理的方式对垃圾物质以及具有必须污染性的化学物质等采用此种方式处理后,均会使其变为沼气。

在此过程中,也务必要合理应用自然发电技术,例如风能等,研发出更多的新型技术手段,尤其是应加大生物工程的研发力度,推出很多全新的清洁生产技术,方可提升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状况,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1.2合理应用生物技术透过对化学工程生产进行分析后可发现,应用比较广泛的生物技术主要可包括两个方面,即:生物化工以及化学仿生学、例如,在正确使用生物酶后,结合相应的绿色化工工程以及工艺,能够有效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促使再生资源能够得以使用,进而提高产品质量。

化工工艺毕业论文题目(推荐100个)

化工工艺毕业论文题目(推荐100个)

化工工艺毕业论文题目(推荐100个)化工工艺毕业论文题目(推荐100个)人类与化工工艺的关系十分密切,普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到文化艺术、娱乐等精神生活,都需要化工产品为之服务。

本文为大家分享100个优秀的“化工工艺毕业论文题目”,以供参考。

化工工艺毕业论文题目一:1、浅谈水性防腐涂料常见缺陷的防治2、结晶法纯化叶酸的条件优化3、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耐硫阳极的制备与性能4、单壁碳纳米管模板法快捷制备高纯度氮化硼纳米管技术5、直接接触换热过程中液滴群混沌行为与传热系数耦合关系6、花岗岩废渣微晶玻璃的析晶过程7、基于强抗积碳的CO_2重整镍基催化剂的研究进展8、混合胺溶剂吸收CO_2的内冷流程模拟9、自密实混凝土性能及工程应用研究10、椭圆形内伸自紧密封高压快开人孔可行性分析11、双效气液并流工艺中海水脱硫特性的模拟研究12、陶瓷膜制备及在水处理中的应用13、双液滴同时撞击液膜的动力学演变14、高强混凝土单轴压缩声发射频率特征试验研究15、基于离子凝胶技术制备微米级氮化硅蜂窝陶瓷16、铌酸铋锶基铋层状结构复相陶瓷的介电弛豫性能17、铒镱双掺钇钪铝石榴石纳米粉体的制备与发光性质18、放电等离子烧结SiC/BN复相陶瓷的制备及力学性能19、晶核剂对高炉渣微晶玻璃晶化行为的影响20、热泵除霜技术发展研究21、以碳酸钙为模板制备空心羟基磷灰石微球及其表征22、镁铝尖晶石粉体的制备与表征23、冷却设施循环水系统节水潜力分析24、玻璃微珠球化炉流场及粉料球化数值模拟研究25、石墨烯改性LiFePO_4/C正极材料低温电化学性能研究26、纳米薄片状氯氧化铋的制备及其热解行为研究27、低浓度电解液管电极电解加工冷却孔实验研究28、二段炉及一段炉冷集气管联合烘炉29、内浮顶甲醇储罐液位计的选型30、关于氨压机的工艺应用及其布置与配管设计的研究31、烧结烟气氨法脱硫与氧化脱硝复合技术32、某反应再生管系柔性问题的分析及对策33、稻壳灰改性铝酸盐水泥的试验研究34、化工机械事故的控制与分析35、连接短节法兰开裂的失效分析36、电解锰粉制备高纯氯化锰除杂工艺研究37、油墨印刷方法对浮选脱墨的影响研究38、改性骨炭对含锌废水的吸附研究39、哌啶基氯代苯甲酰胺非肽类小分子的合成及表征40、丙酮保护法合成单硬脂酸甘油酯研究41、含苯并噻唑链段耐热环氧树脂材料的制备及其固化动力学研究42、木质纤维素基吸油树脂插层有机蒙脱石吸油性能研究43、黏结剂相对分子质量对浇注PBX固化应力的影响44、山东省丛藓科苔藓植物研究45、槲皮素自微乳制剂的制备46、涤纶网络丝生产工艺对其网络牢度及M率的影响47、通过强化职业技能鉴定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探索48、类石墨结构氮化碳的制备及光催化降解造纸废水的研究49、光诱导电子转移反应在有机合成的运用与实践探讨50、单向碳化硅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吸波性能的研究化工工艺毕业论文题目二:51、两性离子型水性聚氨酯构效关系研究52、共混与同轴静电纺载药纳米纤维的制备、表征及比较53、高碳低氧型碳化硅纤维的表面性能研究54、蒙脱石表面电荷特性研究及模拟55、木质纤维素喷爆过滤的试验研究56、丙烯酸酯/聚氨酯三层核壳复合乳液的合成与表征57、人参皂苷与环糊精包合物的研究进展58、表柔红霉素的补料发酵工艺59、染料木素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体外评价60、口服葛根素阳离子介孔硅纳米粒的研制及体外评价61、阻燃聚酯树脂/天然水镁石复合材料热分解动力学62、低温甲醇洗工艺中换热设备的布置与配管63、高能发射药动态力学强度的影响因素研究64、微米级硝酸钾粉体的制备及防结块研究65、一种用于电子雷管的电点火头的研究66、初始缺陷的随机统计规律在三元乙丙本构模型中的应用67、生物质连续式分段热解炭化设备研究68、煤炭分质利用探讨69、水合物法分离催化裂化干气的相平衡研究70、煤制代用天然气镍基催化剂研究进展71、硝化纤维素/硝化甘油共混体系力学状态的温度依赖特性72、复合油相材料对低温快速化学敏化乳化炸药的影响73、煤制天然气甲烷化工艺温控优化74、焦化二甲苯残液的分离工艺研究75、气相色谱法测定生物柴油中甲醇和乙醇的残留量76、不同金属含量Ni-W催化剂的煤焦油加氢脱硫脱氮性能研究77、浅谈煤质化验中发热量与挥发分的测定78、气化中煤灰熔点和黏度预测模型79、低阶煤温和液化-炭化耦合转化过程及产物性质80、多级孔板扰流泡沫发生器流场模拟分析81、煤中汞迁移规律及其形态分布研究82、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路用性能研究83、炼焦煤运输过程中的破碎情况研究84、脱硫塔阻力增大的原因及预防措施85、浅谈煤的工业分析误差来源86、石油化工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实验室管理研究与探讨87、提高电脱盐脱盐效率88、中石化干气净化新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89、柴油、甲醇和水三相乳化液粒径分布预测模型及实验验证90、微藻培养方法研究进展91、硫化学发光检测器氢中毒的研究92、过氧钼酸离子液体合成及催化性能93、碱性催化剂催化热解的生物油特性分析94、臭氧氧化苯并噻吩及其衍生物的反应机理的量子化学研究95、新型硝酸铵连续粉碎设备的研究和设计96、焦炉上升管水封盖改造及效果97、煤质分析新方法和设备综述98、果胶酶液体发酵条件优化与酶学特性研究99、美藤果油氧化稳定性研究及其货架期预测100、基于热重法的植物油氧化动力学-甘油三酯相关性研究。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优秀毕业论文范本催化剂在化学合成中的应用研究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优秀毕业论文范本催化剂在化学合成中的应用研究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优秀毕业论文范本催化剂在化学合成中的应用研究随着工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毕业生们需要在毕业论文中展现出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研究成果。

本篇文章将以"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优秀毕业论文范本:催化剂在化学合成中的应用研究"为题,来探讨催化剂在化学合成中的应用研究。

引言: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到许多化学反应和工艺过程的研究。

而催化剂作为化学合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显著提高反应速率、改善产物选择性、降低反应温度等。

因此,催化剂在化学工程与工艺中的应用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一、催化剂的定义和分类催化剂是指能够参与化学反应但在反应结束时仍能恢复原状的物质。

根据其在化学反应中的状态,催化剂可分为固体催化剂、液体催化剂和气体催化剂。

二、催化剂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研究1. 催化剂在醇醛合成中的应用研究醇醛合成是有机合成中常见的一种反应。

通过引入催化剂,可以大大提高醇醛合成的速率和选择性,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率。

2. 催化剂在烯烃合成中的应用研究烯烃合成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类反应。

催化剂在烯烃合成中的应用研究,可以有效提高反应的转化率和选择性,并降低能耗和环境污染。

三、催化剂在无机材料合成中的应用研究1. 催化剂在纳米材料合成中的应用研究催化剂在纳米材料合成中起到重要作用。

通过合适的催化剂选择和反应条件优化,可以在无机材料合成过程中控制其尺寸、形貌和晶态结构,从而获得具有特定功能的纳米材料。

2. 催化剂在陶瓷材料合成中的应用研究陶瓷材料是一种重要的无机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电子和能源等领域。

催化剂在陶瓷材料合成中的应用研究,可以优化反应条件,提高材料的烧结性能和物理化学性质。

结论:催化剂在化学合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合适的催化剂选择、反应条件优化和催化机理研究,可以实现高效、绿色和可持续的化学合成过程。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毕业生们应该加强对催化剂在化学合成中的应用研究,努力将其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相结合,为化学工程和工艺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毕业论文一、引言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是应用化学原理和工程原理,对化学物质的生产、转化和研究的一门专业。

本文旨在探讨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相关议题,并提出可行的研究方向。

二、研究领域1. 化学反应工程化学反应工程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核心领域之一。

本科毕业论文可以通过研究不同反应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反应转化率等来优化反应工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物纯度等。

2. 化学过程模拟与优化化学过程模拟与优化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中的关键内容。

本科毕业论文可以利用化学工程软件,模拟不同工艺条件下的化学反应过程,通过数值计算和优化算法,改善工艺流程,提高工艺效率。

3. 化学品设计与绿色化学工程化学品设计与绿色化学工程是当前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热门研究领域。

本科毕业论文可以通过设计新型化学品,研究其性质、合成途径和应用,以及绿色化工工艺的开发和应用,推动绿色化学工程的发展。

4. 反应器设计与传递现象反应器设计与传递现象研究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重点研究领域之一。

本科毕业论文可以研究不同类型的反应器,优化反应器结构和传递现象,提高反应器的反应效果和传热传质性能,推动反应器的性能提升。

三、研究方法1. 文献综述在选择论文题目之后,首先进行文献综述。

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期刊、会议论文和专业书籍,了解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前沿进展,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思路。

2. 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根据研究内容的具体要求,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记录实验条件、数据和观察结果,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合理的结论。

3. 数值模拟与优化算法如果研究内容涉及化学过程模拟和优化,可以利用化学工程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和优化算法。

通过优化计算和参数调整,得出最优的工艺条件和工艺参数。

4. 调研与问卷调查在相关领域内,除了实验和数值计算外,调研和问卷调查也是获取研究数据的有效方法。

可以通过与相关企业、机构进行合作,收集实际生产情况和问题,为研究提供现实的数据支持。

化学论文题目有哪些

化学论文题目有哪些

化学论文题目有哪些化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与选题_化学论文题目有哪些化学制药技术论文题目1、关于无菌制剂无菌检查方法验证的探讨2、加强药品无菌检查和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的对策3、__制剂处方工艺探讨4、简述药物的不良反应5、胶囊的仓储与养护6、胶囊的制剂工艺研究7、胶囊的质量标准的研究8、胶囊剂型研究进展9、局部给药制剂的控制菌检查方法概况10、__缓释片质量控制方法11、__检验方法确定12、__胶囊的工艺流程13、某药物的合成工艺的改进14、某药物的生产工艺的改进15、浅谈目前无菌检查和微生物限度检查存在的问题16、浅论制药企业对高职制药技术专业人才的要求17、现代酶工程的应用18、__酶制剂的生产工艺改进19、__培养基的优化20、制药企业进行GMP认证的重要性21、压片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办法22、酶工程发展概况23、青霉素菌种选育及发酵工艺的研究现状24、无菌制剂无菌检查方法验证的探讨25、生物药物的研究发展前景26、浅谈发酵工程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27、发酵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与发展28、浅谈药物的仓储与养护29、浅谈库存药品的温湿度控制30、__菌的发酵研究31、__微生物多糖生产工艺32、__药物的微生物检查33、__发酵工艺研究34、__发酵工艺优化35、__发酵条件控制36、__药物的生产工艺及改进37、__基因工程药物的发展前景38、大枣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含量测定39、大枣多糖复合铁的制备及表征40、大枣多糖复合铁生血片制剂工艺研究41、紫苏叶挥发油提取工艺研究42、紫苏叶与紫苏子中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比较43、核桃蛋白的提取分离及含量测定44、核桃蛋白酶解工艺研究45、大枣多糖泡腾片的制备46、马齿苋多糖部位的制备工艺研究47、马齿苋总黄酮部位的制备及化学成分研究48、洋葱蛋白的提取分离及含量测定49、洋葱蛋白酶解工艺研究50、洋葱蛋白及酶解产物抗氧化作用研究化学论文题目[1]新型N-[2-((取代苯基)氨基)吡啶-3-基]嘧啶甲酰胺的合成、杀菌活性及分子对接[2]一种比率型酸响应发光材料的合成及性质研究[3]催化剂相关概念的辨析[4]含三苯胺铱(Ⅲ)配合物对硝基芳香化合物的高效发光检测[5]金纳米电极对多巴胺和5-羟色胺的电化学富集和拉曼光谱检测[6]不同类型水质对龙井茶汤风味品质及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7]茉莉花茶特征香气成分研究[8]基于亲水相互作用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研究白茶萎凋过程中代谢物的变化[9]SPE-GC-MS/MS法检测铁皮石斛中5种三唑类农药的残留量[10]纳米Ag和载Ag材料的灭活病菌作用评述[11]天然雌激素雌酮、雌二醇和雌三醇的分析检测进展[12]一种苯炔前体的合成研究[13]SnO_2/Fe_2O_3-rGO三元复合材料催化葡萄糖脱水制备5-羟甲基糠醛[14]以浓厚卤水为原料制备半水硫酸钙晶须的研究[15]蝉蜕HPLC定量分析方法的建立和质量评价研究[16]利用锶同位素对农产品原产地溯源的研究[17]三基发射药干燥过程总挥含量的快速检测方法[18]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紫花地丁中82种农药多残留[19]Co掺杂ZnO薄膜的制备及其红外反射性能研究[20]立德树人理念下农科有机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21]三谈氧化数[22]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饮用水中17种半挥发性有机物[23]物理化学全线上教学的策略与实践[24]火焰原子吸收标准曲线法与标准加入法测定水中锌铜镉铅元素的比较研究[25]基于苯亚甲基丙二腈D-π-A型化合物纳米粒子的Fe~(3+)亲水荧光探针[26]“核磁共振法定量测定酚氨咖敏药片中各组分”实验的改进[27]非晶镍磷合金助剂的三乙醇胺调控光沉积制备及其增强氮化碳光催化产氢活性[28]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与二维相关光谱法检测鸡肉中恩诺沙星残留[29]软颗粒在液-液界面吸附及界面催化[30]基于“开-闭”环的铁离子探针的合成及性能研究[31]无过渡金属的烯烃和芳烃C-H键的巯基化反应[32]电催化合成2,5-二取代1,3,4-噁二唑衍生物[33]基于皮克林乳液聚合四环素磁性分子印迹—生物炭微球的研制[34]生长碳纳米管用碳化物催化剂的浮动制备新方法[35]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清肺颗粒中甘草酸的含量[36]超声辅助提取山桃仁中苦杏仁苷的工艺优化[37]美洛昔康与溶菌酶作用机制的光谱分析及理论模建研究[38]金属-电介质复合结构实现荧光远场增强(英文)[39]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H_2S、CO_2、CH_4在Fe-MoS_2上的吸附性能[40]十六烷-水乳液界面电位极大值的理论计算[41]密度泛函理论研究MN@H_2O (M=Ga, Ge, In, Sn, Sb; N=M, Al)团簇的特性[42]碳纳米管-石墨烯纳米带过渡连接处的力学稳定性与热传导性质研究[43]碱土金属吸附二维α_1硼烯结构和性质研究[44]MALDI-TOF MS定性分析啤酒中糖类条件的优化[45]ZIF衍生多孔碳纳米纤维用于高效电容去离子的研究[46]多孔炭基二氧化碳电催化材料研究进展[47]多库酯钠与人血清蛋白的非共价相互作用[48]一类新型含平面四配位碳、硅和锗化合物的结构与成键性质[49]聚苯胺/贵金属复合纳米材料的可控合成及催化应用[50]逆体积排阻色谱法在评价色谱介质孔径结构方面的应用教育类化学本科毕业论文题目1、化学创新实验的设计与应用研究2、基于化学创新实验的互动式教学模式研究3、生化学科学论证水平调查研究4、生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研究5、支架式教学在化学计算教学中的应用6、基于抛锚式教学模式的化学教学设计研究7、“转识成智”理念在化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8、中美两国化学实验对比研究9、PBL化学教学模式对生化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影响研究10、化学前沿知识融入化学教学的应用研究11、SOLO分类理论在化学教学设计中的应用研究12、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内容研究13、在化学解题中提高学生元认知水平的实践研究14、化学教师教学研究现状的调查研究15、化学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及其应用研究16、应用基于核心素养的“问题串”突破化学教学难点17、化学积件式“移动课堂”的构建18、促进化学观念建构的教学实践研究19、化学科学探究实验评价的研究20、支架式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21、微课在化学基本操作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22、中美两版本化学教材中科学探究活动的比较研究23、思维导图在化学反应方程式教学中的应用24、视觉思维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25、化学微课应用现状的调查和对策研究26、高考化学实验试题对化学实验教学影响的调查研究27、思维导图在化学选修1《化学与生活》教学中的实践研究28、数字化实验在化学科学探究教学案例中的开发和应用研究29、融入手持技术实验的化学微课教学案例的开发与应用研究30、化学教科书中化学史习题分析及案例开发31、以多模态角度研究化学书中的图片32、化学引导探究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研究33、基于核心素养的化学支架式教学设计研究34、中美化学教材间元素化合物部分的比较研究35、化学实验校本课程开发研究36、化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实践研究37、化学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教学衔接的研究38、化学优质课教学行为对特征研究39、化学探究性虚拟实验的设计与开发40、生化学迷思概念的诊断及转化策略研究41、化学微课程的设计与应用研究42、基于STS教育的化学教学策略研究43、化学微课程的设计和实现研究44、生解决化学开放性实验试题的思维水平及培养策略研究45、基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师范生学科教学知识的研究46、化学教科书教学内容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分析47、师范生化学实验教学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研究48、高考化学开放题分类和统计分析研究49、化学教辅材料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分析50、生化学认知障碍的探查及对策研究化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与选题相关文章:。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优秀毕业论文范本基于绿色化学技术的化工过程优化与安全控制研究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优秀毕业论文范本基于绿色化学技术的化工过程优化与安全控制研究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优秀毕业论文范本基于绿色化学技术的化工过程优化与安全控制研究在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领域,优秀的毕业论文范本可以给学生提供巨大的帮助和参考。

本文将基于绿色化学技术,探讨化工过程优化与安全控制的研究。

第一部分:引言化学工程是一门关于化学反应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的学科。

随着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提高,绿色化学技术逐渐受到广泛重视。

在化工过程中,优化和控制是确保安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第二部分:绿色化学技术的介绍绿色化学技术是一种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为目标的化学技术,它主张使用更环保、更可持续的方法来进行化学反应。

绿色化学技术可以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减少废弃物产生、使用可再生资源等方式来实现。

第三部分:化工过程的优化化工过程的优化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和资源利用率,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优化可以通过合理的设计反应条件、改进反应器结构和操作参数、选择适当的催化剂等方式实现。

同时,使用模拟和优化软件工具可以帮助工程师在化工过程中进行系统分析和优化。

第四部分:安全控制在化工过程中的重要性化工过程中的安全控制是保障人员和设备安全的重要环节。

采取有效的安全控制措施可以预防事故的发生,并减少损失。

安全控制包括风险评估、事故预防、事故应急响应等方面,其中,使用先进的仪表设备和自动控制系统可以提高安全性能。

第五部分:基于绿色化学技术的化工过程优化与安全控制研究本部分将结合绿色化学技术的理念,探讨如何在化工过程中进行优化和安全控制。

首先,可以通过优化反应条件来提高反应效率和产率,减少废弃物的生成。

其次,可以采用新型的催化剂和溶剂,实现对有害物质的选择性催化。

此外,使用计算机模拟和优化软件可以辅助工程师进行化工过程的系统分析和优化,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此外,建立完善的安全控制体系也是确保化工过程安全的关键,包括风险评估、事故预测和应急响应等方面。

结论:绿色化学技术在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中的应用越来越重要。

化学工程工艺专业毕业论文

化学工程工艺专业毕业论文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毕业论文题目:年产8万吨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生产车间初步工艺设计学院:材料与化工学院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摘要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简称DOP。

分子式C H O是重要的通用型增24384塑剂是目前国内外用量最大的增塑剂之一广泛用于橡胶、塑料和医药工业用途广泛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经过分析比较各种生产原料、合成工艺后本设计工艺流程是采用串联多釜反应器连续酯化技术催化剂是采用氧化铝与辛酸亚锡以1:1比例复配催化剂年产8万吨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以满足国内需求。

本设计遵循“技术成熟、工艺先进、设备配置科学、环保安全、经济效益”等原则。

在比较国内外各种先进生产方法、工艺流程和设备配置基础上。

选用是从苯酐和异辛醇出发经过酯化反应、脱醇、精制得到产品的工艺路线生产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设计的重点是生产工艺设计论证、工艺计算及设备设计选型,附有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主要生产设备结构尺寸图�生产车间的设备配置图。

最后部分考虑环境保护和劳动安全�以达到减少“三废”排放�加强“三废”治理�确保安全生产�消除并尽可能减少工厂生产对职工的伤害。

关键词�DOP异辛醇苯酐工艺设计工艺计算设备选型C HAbstractDioctyl phthalate ,referred to as DOP, Molecular Formula: O .It is important to general-purpose plasticizer and has24384become the largest amount used of plasticizerthe at home and abroad, now it is widely used in rubber, plastics and pharmaceuticalindustr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After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various raw materials, synthesis, the design process is the use of multi-tank reactors in series continuous esterification technology, the catalyst is alumina witha 1:1 ratio of Sn catalyst compound annual output of 100,000 tons Dioctyl phthalate, to meet domestic demand.The design follows the "mature technology, advanced technology, equipment configuration scientific, environmental safety, economic efficiency," the principle of reciprocity. After comparing domestic and foreign advanced production methods, process and equipment configuration , the choices are starting from phthalic anhydride and iso-octanol after esterification, de alcohol, refined by product line production process octyl phthalate. Design for production process design argument, the design of facilities and process selection, with a flow chart with control points, the main production equipment and size chart, workshop equipment configuration diagram. The last part is abou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labor safety, in order to achieve reduction of the "three wastes" emissions, strengthen the "three wastes" treatment, to ensure safe production purposes.Key word:DOP Ethylhexanol Phthalic Process DesignProcess Calculation Equipment Selection目录一�总论 (7)1�概述 (7)1.1增塑剂DOP的性质 (7)1.2产品用途 (7)1.3DOP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 (7)1.4DOP的市场需求 (8)2�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8)3�设计依据和原则 (8)3.1设计依据 (8)3.2设计原则 (8)4�设计范围 (9)5�DOP生产能力及产品质量标准 (9)5.1生产能力 (9)5.2产品质量标准 (9)二�生产工艺流程设计与论证 (10)1�生产工艺选择与论证 (10)2�工艺参数的确定 (11)2.1酯化工序 (11)2.2中和、洗涤工序 (11)2.3脱醇工序 (12)2.4干燥、过滤工序 (12)3�产工艺流程图及其说明 (13)3.1 DOP生产工艺流程图 (13)3.2 生产工艺流程说明 (13)三�工艺计算 (14)1.物料衡算 (14)1.1设计生产能力 (14)1.2二级酯化段釜1物料计算 (15)1.3酯化工段物料衡结果 (16)2�热量衡算 (17)四�主要设备设计与选型 (18)1�反应釜的设计与选型 (19)1.1反应釜体积确定 (19)1.2反应釜高度与底面直径 (20)1.3反应釜温度与压力 (20)1.4反应釜壁厚度计算 (21)1.5搅拌器的设计及选型 (22)1.5.1搅拌器型式适用条件表 (23)1.5.2 搅拌器的选用及尺寸 (23)1.5.3搅拌功率的计算 (23)1.6夹套传热面积的计算与核算 (23)1.6.1 被搅拌液体侧的对流传热系数 (23)1.6.2夹套冷却水对流传热系数 (24)1.6.3夹套传热面积 (25)1.7 反应釜的主要技术特性汇总 (26)2�冷凝器的设计与选型 (27)2.1选择换热器的类型 (28)2.2流动空间及流速的确定 (28)2.3传热面积的确定 (28)2.4冷凝器工艺尺寸的计算 (29)2.4.1管子数n的确定 (29)2.4.2管子的排列方式�管间距的确定 (30)2.4.3 壳体直径的确定 (30)2.4.4折流板 (30)2.4.5接管 (30)2.5.壳体厚度 (31)2.6换热器封头的确定 (31)2.7容器法兰的选择 (31)2.8开孔补强 (31)2.9支座 (31)2.10冷凝器设计汇总 (31)五�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 (32)1�DOP三废处理 (32)2.DOP安全生产 (33)六�设计结果评析与总结 (34)致谢 (35)参考文献 ................................................................ .. (35)一�总论1�概述1.1增塑剂DOP的性质DOP化学名为邻苯二甲酸二辛酯�是一个带有支链的侧链醇酯�无色油状液体�有特殊气味。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优秀毕业论文范本基于反应动力学的新型催化剂研究与应用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优秀毕业论文范本基于反应动力学的新型催化剂研究与应用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优秀毕业论文范本基于反应动力学的新型催化剂研究与应用在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中,优秀的毕业论文对于学生的学术成就和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根据题目“基于反应动力学的新型催化剂研究与应用”,探讨新型催化剂的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

一. 引言随着工业的发展和对环保要求的提高,传统催化剂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因此,研究和开发新型催化剂成为了当前化学工程与工艺领域的热点之一。

基于反应动力学的新型催化剂研究与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进行探讨。

二. 反应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反应动力学是研究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机理的学科。

在催化剂研究中,了解反应动力学参数可以帮助我们优化催化剂的设计和合成。

本节将对反应动力学的基本概念进行介绍,包括反应速率、反应级数、反应活化能等。

三. 新型催化剂研究方法1. 合成方法:介绍不同类型新型催化剂的合成方法,如溶液法、沉淀法、气相沉积法等。

重点分析合成方法对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2. 表征方法:介绍常用的催化剂表征方法,如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

详细描述这些表征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四. 催化剂的应用领域1. 工业领域:介绍新型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如合成氨、合成甲醇、氧化反应等。

重点讨论催化剂对反应速率、选择性和稳定性的影响。

2. 环境保护领域:探讨新型催化剂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如废水处理、废气处理、催化还原等。

分析催化剂对有害物质的降解效果和环境友好性。

五. 挑战与展望新型催化剂的研究与应用面临一些挑战,如催化剂的选择、催化剂寿命等。

本节将对这些挑战进行分析,并给出未来发展的展望。

六. 结论本文基于反应动力学的理论,系统地探讨了新型催化剂的研究和应用。

新型催化剂的研究对于提高化工生产效率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希望该论文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参考和启示。

参考文献:[1] Smith, J. K. (2010). Reactor design and reaction kinetics. AIChE Journal, 56(10), 2658-2672.[2] Wang, Y., Li, M., & Zhao, H. (2018). Advances in Catalyst Design: New Insights from Theory and Experiments. Chemical Reviews, 118(13), 6209-6289.[3] Cheng, J., Tang, Y., & Martin, M. L. (2016). Catalyst design from theory and experiments: A review. Catalysts, 6(6), 87.。

化学工程硕士毕业论文选题(100个)

化学工程硕士毕业论文选题(100个)

化学工程硕士毕业论文选题VOCs鼓泡流态化吸附过程实验与仿真分析构建生产三碳化合物的大肠杆菌细胞工厂除草剂的杂草防效、残留特性及对葵花生长的影响高炉煤气精脱硫技术实验研究磁性氧化锆对剩余污泥中磷的吸附效率与作用机制研究汾河临汾段典型河岸带氮磷时空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某城市污水厂A~2O工艺沿程水质特征分析与提质增效方案研究河道黑臭底泥的稳定化与重金属固化研究硫酸盐侵蚀下防腐型高延性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海水侵蚀对水工沥青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基于过程数据的氨法脱硫建模与优化控制硬碳包覆合金钠离子负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金属氢氧化物改性多壁碳纳米管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吸气剂在高真空多层绝热设备中工作机理及性能优化研究新型复合氧化剂在石油污染场地修复的应用研究膜蒸馏系统的热质传递强化分析与特性对比研究钴基磷化物的结构设计与电化学性能研究再生剂在老化沥青中扩散及再生效果研究选区激光熔化成形IN738LC合金的热腐蚀与高温氧化行为研究温度梯度作用下非饱和硫酸盐渍土水盐迁移及其变形特性研究石灰粉煤灰水泥稳定砂砾基层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石灰-硅灰改良硫酸盐渍土工程特性试验研究及机理分析弯曲金属表面碳基薄膜制备及摩擦学性能研究间歇加热定向脉冲气流TG-CVI法制备C/C复合材料工艺与性能研究镍包莫来石粉末制备及涂层性能研究旋转均温间歇式液相汽化TG-CVI法制备C/C复合材料工艺及组织性能研究镍基钙钛矿型混合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制备及其储能行为的研究空调除湿系统性能比较及热力学分析LNG超低温阀门隔离滴盘结构优化数值模拟NdFeB油泥废料中稀土的回收工艺研究高温合金废料中稀贵金属的浸出工艺及过程优化研究NaODFB基醚类电解液与硬碳负极及磷酸钒钠正极的相容性研究化学链技术在煤制甲醇过程中的集成研究改性好氧颗粒污泥生物炭对盐酸多西环素的吸附机理研究白银红质黏土特性分析及其应用研究镍钴基硫化物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与电催化析氢性能研究硬碳负极电极材料的制备及其在超级电容器和钠离子电池中的应用修饰改性的纳米零价铁吸附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纳米零价铁复合材料对水体污染物去除性能研究聚丙烯酰胺降解真菌的筛选及对其降解性能的研究Zr基吸气剂的制备与吸附性能研究天然气基化学链气化合成尿素过程设计与系统分析液相法制备镍/钴/铂基薄膜及电催化析氢性能研究甘草中活性成分连续提取纯化及多孔灰材料制备工艺研究掺杂类金刚石薄膜在溶液作用下的摩擦学性能研究高性能工程胎用MPU/ESBR复合材料的构筑与性能研究不同ZrO2添加量搪瓷涂层制备及耐腐蚀摩擦性能研究低硅铝比ZSM-5分子筛的水热稳定性能及P改性研究含磷硼Salen基席夫碱阻燃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聚四氟乙烯等离子体和碳薄膜改性及结构和性能研究高性能碗头挂板的研究钒钛铁尾矿高强烧结透水砖的制备及机理研究铜尾矿胶凝材料的制备及水化机理尿液膜蒸馏性能评估与膜污染机制研究大连市华南商圈的红粘土特性分析黑臭河道综合治理技术方案研究——以海门老城区黑臭水体治理为例钢渣膨胀性处理方法及其路用性能研究循环流化床灰渣注浆充填材料应用研究危险化学品运输的半开放式路径优化研究有机酸对高浓度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的淋洗技术研究大型石化仓储清罐清舱废水处理工艺研究制浆造纸废水处理工艺研究与实践盐度的快速提升对生物膜硝化能力的影响白洋淀沟壕系统水陆交错区生物质磷形态特征与影响因素探究单价选择性阳离子交换膜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高盐度冲击后SAD生物脱氮工艺恢复特性与数学模拟民用燃煤排放颗粒物的单颗粒演变特征及金属元素组成铋基光催化剂合成及光催化降解性能研究调质高强度Q890D钢板制备工艺及其焊接特性研究宁武煤田刘家梁煤矿煤中稀土元素富集特征及主控地质因素东胜煤田东部延安组富惰质组煤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古沉积环境分析温和条件下纳米Janus乳液、粒子的批量制备及工艺优化燃煤过程中关键元素的赋存特征及迁移转化规律过渡金属磷化物表界面工程调控及其电催化应用高强度聚谷氨酸导电水凝胶的制备与表征新型纳米球形聚电解质刷反渗透膜阻垢剂的开发研究脱除芳烃中微量烯烃的铜基加氢催化的研究与应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扩链增韧研究As3+掺杂BiVO4光电极的研制及其光电化学氧化水性质的研究矿化剂对煤石墨化影响及机制探究煤系石墨微观结构特征研究——以湖南鲁塘矿区为例多孔氮化碳材料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以杂多酸为客体的超分子材料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滏阳河流域邯郸段浅层地下水化学特征及可更新能力评价金属有机框架改性及其富集放射性核素和重金属的研究基于突触可塑性的复杂系统中信息传输机制的研究基于木糖的木糖酸与3,4-二羟基丁酸生物法生产微区腐蚀电化学高通量表征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昆明市数字经济核算方法研究及应用大肠杆菌合成L-5-甲基四氢叶酸工程菌的构建及发酵条件的初步研究水凝胶电子皮肤及可穿戴设备的制备和应用研究基于纳米纤维素模板制备多级孔ZSM-5分子筛及催化热解废弃塑料的研究芳环和杂环的自由基脱氢热力学和动力学研究基于微纳流控技术的二氧化碳-癸烷体系的相行为及传质研究双环戊二烯的解聚与加氢研究氢氧化钙的制备工艺及其碳化产物性能研究钴、锰氧化物纳米酶传感器的表面工程构筑及其分析检测应用磨屑演变行为对TC4合金微动磨损性能的影响TC4钛合金微动磨损损伤及DLC薄膜防护机理研究岩溶管道涌水封堵材料研发及扩散规律研究。

论文参考选题

论文参考选题

一、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1.光催化反应器数学模型研究进展2.渗透汽化分离乙酸的研究进展3.双溶剂进口的双釜间歇萃取精馏4.大型加压环流反应器的冷模试验不同结构活性炭对CO2、CH4、N2及O2的吸附分离性能5.HTV新型浮阀塔板在催化分馏塔的应用设计6.高压三相计量分离器的设计二、能源加工与技术1.原油破乳剂研究进展2.两段式回转炉热解菜籽饼实验研究3.叔戊醇体系酶促大豆油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4.催化裂化装置结焦原因分析及对策5.老化法精制催化柴油的研究6.C5馏份综合利用的工艺分析7.半再生重整装置的扩能改造技术8.芳烃抽提装置技术改造9.防锈乳化油的研制三、工业催化1.茂金属化合物催化极性烯类单体活性聚合的研究进展2.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共掺杂的协同效应3.丙烷脱氢催化反应机理的研究4.非碱性氮化合物催化裂化转化规律的研究四、材料科学与技术1.功能氧化物薄膜液相沉积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2.反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研究进展3.低堆密度过碳酸钠的湿法合成与稳定技术4.石油焦制备高比表面积活性炭及其工艺条件的研究、5.重质渣油沥青树脂的耐热性五、生物化工1.鬼臼毒素的提取实验研究2.聚乙二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萃取猪胰蛋白酶3.生物柴油合成工艺的研究六、精细化工1.MDI清洁合成工艺研究进展2.乳化体系中无溶剂合成环氧棉籽油3.高性能水性氟金属效应涂料的研制4.××的合成及应用5.××的合成工艺研究6.××的制备7.××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8.××的合成及其机理研究9.××法制备××的研究七、应用技术1.隔膜压滤机在颜料生产中的应用2.利用工业生产废酸制间二苯酚注:以上题目作为学生选题的参考,可选择作为论文题目,也可就自己感兴趣或平时关注的其他问题与指导老师交流另行选题,但选题应在专业范围之内。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一、化工过程与装备1、光催化反应器数学模型研究进展2、渗透汽化分离乙酸的研究进展3、双溶剂进口的双釜间歇萃取精馏4、大型加压环流反应器的冷模试验5、不同结构活性炭对CO2、CH4、N2及O2的吸附分离性能6、HTV新型浮阀塔板在催化分馏塔的应用设计7、高压三相计量分离器的设计8、××吨/年××的设计9、××吨/年××系统的设计二、能源加工与技术1、原油破乳剂研究进展2、两段式回转炉热解菜籽饼实验研究3、叔戊醇体系酶促大豆油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4、催化裂化装置结焦原因分析及对策5、老化法精制催化柴油的研究6、C5馏份综合利用的工艺分析7、半再生重整装置的扩能改造技术8、芳烃抽提装置技术改造9、防锈乳化油的研制三、工业催化1、茂金属化合物催化极性烯类单体活性聚合的研究进展2、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共掺杂的协同效应3、丙烷脱氢催化反应机理的研究4、非碱性氮化合物催化裂化转化规律的研究四、材料科学与技术1、功能氧化物薄膜液相沉积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2、反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研究进展3、低堆密度过碳酸钠的湿法合成与稳定技术4、石油焦制备高比表面积活性炭及其工艺条件的研究5、重质渣油沥青树脂的耐热性五、生物化工1、鬼臼毒素的提取实验研究2、聚乙二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萃取猪胰蛋白酶3、生物柴油合成工艺的研究六、精细化工1、MDI清洁合成工艺研究进展2、4-(5-氨基-6-羟基-2-苯并口恶口坐基)苯甲酸的合成3、乳化体系中无溶剂合成环氧棉籽油4、高性能水性氟金属效应涂料的研制5、××的合成及应用6、××的合成工艺研究7、××的制备8、××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9、××的合成及其机理研究10、××法制备××的研究七、应用技术1、隔膜压滤机在颜料生产中的应用2、利用工业生产废酸制间苯二酚3、株洲清水塘地区工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技术注:以上题目作为学生选题的参考,可选择作为论文题目,也可就自己感兴趣或平时关注的其他问题与指导教师交流另行选题,但选题应在专业范围之内。

化学工程与工艺方向

化学工程与工艺方向

化学工程与工艺方向——石油北京1108毕业论文批次具体题目1、“新型液体燃料”——二甲醚在国内外的开发概况2、1-丁烯共聚的研究进展3、21世纪生物化工发展及对策4、21世纪涂料工业发展趋势及对策5、21世纪以煤和天然气为原料的C1化学6、ABS树脂技术发展趋势7、CO_2驱油提高采收率技术8、PMMA超细粉体的发展与应用9、TiO_2光催化反应体系中几个问题的探讨10、ZSM-5分子筛用于汽油催化裂解制低碳烯烃性能研究11、半导体光催化剂及其改性技术进展12、铋系光催化剂研究进展13、表面活性剂驱的驱油机理与应用14、表面活性剂在三次采油中的应用与展望15、表面活性剂在油田开采中的应用16、柴油超深度脱硫技术研究17、柴油低温流动改进剂综述18、柴油机燃油添加剂的研究进展19、柴油加氢脱硫催化剂研究进展20、柴油降凝剂的发展现状及其研究热点21、柴油降凝剂的合成方法及影响因素22、柴油降凝剂的研究进展23、柴油蜡晶分散剂的合成24、柴油十六烷值改进剂研究综述25、柴油添加剂的现状及发展趋势26、柴油稳定剂的现状与开发动向27、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材料的发展28、超临界萃取技术的应用29、超临界技术在化学工业中的应用30、超临界技术在石油中的应用研究31、超临界流体技术的开发及应用32、超细粉体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现状33、超细粉体分级技术现状及进展34、超硬材料薄膜涂层研究进展及应用35、稠油化学降粘技术的研究进展36、稠油乳化机的合成及应用37、磁性催化剂的研究进展38、从重油加氢脱硫废催化剂中回收钼和钒的研究39、催化裂化汽油降烯烃技术的研究40、电化学脱硫技术研究综述41、丁香油—海藻酸钠可食性抗菌膜的研制42、酚醛树脂应用研究综述43、复合材料的发展和应用44、甘油的生产应用现状及技术开发新进展45、高触变性环氧树脂胶粘剂的研究46、高含蜡原油降凝机理研究47、高蜡原油复配降凝剂的研究进展48、高蜡原油降凝剂的发展概况49、高凝原油降凝剂的制备50、高酸原油催化脱酸工艺研究51、高吸水性树脂的性能及应用52、高性能环氧型建筑结构胶粘剂的研制53、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研究综述54、工艺条件对汽油催化裂化反应的影响55、功能化聚炔的合成及其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56、功能性纳米复合材料的开发与应用57、国内外催化裂化催化剂技术新进展58、国内外聚苯乙烯的现状及发展动向59、国内外生物柴油的应用60、国内原油降凝剂的研究概况61、国内原油降凝剂的研究进展62、国内原油降凝剂研究概况63、海藻纤维的制备及结构与性能研究64、含蜡原油的降凝剂研究进展65、含蜡原油结构抑制机理研究66、几种增粘剂的性能比较67、加成型硅橡胶增粘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68、加氢脱硫催化剂的研究69、甲醇汽油的技术进展及应用70、降凝剂对柴油中蜡晶形态的影响71、降凝剂对原油蜡相变的影响72、降凝剂与蜡晶作用研究方法综述73、胶黏剂的合成及研究进展74、焦炉煤气转换天然气方案的探讨75、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综述76、金属氢化物贮氢技术研究与发展77、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在污染物处理及环境分析中的应用研究78、聚丙烯催化剂技术进展及发展趋势79、聚丙烯酸钠絮凝剂生产现状综述80、聚丙烯酸酯类降凝剂的应用研究81、聚合物缓蚀剂的研究进展82、聚合物空心微球制备技术综述83、聚合物类型降凝剂及其应用84、聚合物驱后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85、聚合物驱油技术研究86、聚合物驱油技术研究综述87、聚合物驱油提高采收率的技术研究88、聚碳酸酯发泡剂的制备89、抗氧剂合成技术进展90、可分解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91、可再生氢能应用前景-- 氢的制取92、沥青加氢研究进展93、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方法及应用现状94、硫化氢治理技术研究进展95、硫磺微胶囊的制备96、绿色表面活性剂现状及研究进展97、绿色化学的研究进展及前景98、绿色阻垢剂的研究进展99、论环氧树脂产品结构调整的必要100、煤制油技术研究进展101、纳米材料改性塑料的研究进展102、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103、纳米材料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104、泡沫铝制备过程中增粘剂的选择105、破乳剂的合成及应用106、汽油脱硫方法概论107、氢能利用与高表面活性炭吸附储氢技术108、清洁柴油生产技术研究109、燃料电池的新进展110、燃料电池的研究进展与应用背景111、燃料油脱硫技术研究综述112、乳化汽油的制备工艺研究113、润滑油降凝剂的合成与应用效果研究114、润滑油降凝剂的合成与应用研究115、润滑油降凝剂及降凝机理的研究116、润滑油降凝剂研究进展117、润滑油抗氧化剂的制备与机理研究118、润滑油倾点稳定性的研究119、润滑油脱蜡技术及工艺研究120、润滑油增稠剂研究综述121、润滑油粘度指数改进剂的研究进展122、生物柴油的现状与发展前景123、生物柴油的制备方法及研究进展124、生物柴油合成技术的研究综述125、生物柴油化学制备方法研究126、生物柴油降凝方法的研究127、生物柴油降凝剂的研究进展128、生物柴油制备方法研究进展129、生物脱硫技术研究进展130、生物质废弃物催化气化制取富氢燃料气131、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132、生物质燃料的开发与应用研究133、石油产品中碱性氮测定方法研究134、石油开采中乳化剂的研究135、世界1,4丁二醇的发展及对中国的影响136、双子表面活性剂的研究现状137、水处理阻垢剂的发展及展望138、碳纳米管的电化学性质及应用研究139、碳纳米管的应用研究进展140、提高柴油安定性的研究进展141、提高原油采收率研究142、天然高分子海藻酸盐成膜研究143、天然气处理技术研究进展144、天然气化工应用技术研究综述145、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与开发146、天然气水合物调查和研究现状147、甜菜碱型硅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和应用149、微波作用下天然气水合物分解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150、微生物驱油技术研究151、我国甘油工业和市场综述152、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153、吸水性凝胶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154、新型纳米电子材料的发展及应用155、新型润滑油降凝剂的合成156、新型透明疏水硅丙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157、新型增粘剂的研制158、新型增粘剂——酰胺酯159、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的性质及应用研究160、阳离子可聚合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161、液化石油气低NOx燃烧技术进展162、液化石油气汽车的前景、市场及其对策163、液氢的生产及应用164、一种新型环氧树脂室温固化体系研究165、乙丙橡胶生产工艺及其技术经济分析166、乙烯三元共聚合研究现状及展望167、影响降凝剂效果的因素探讨168、影响汽油辛烷值的因素研究169、影响原油乳状液稳定性的因素研究170、油品脱蜡方法综述171、油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172、油田污水处理工艺进展173、油田污水处理技术研究综述174、油页岩干酪根热降解的动力学性质及其地球化学意义175、油质对重油制气生产的影响176、有机固废厌氧消化技术研究进展177、有机硼酸酯润滑油抗磨剂的制备179、原油及燃料油品生物腐蚀的研究180、原油降凝剂的种类及应用181、原油降凝剂的作用机理与影响因素182、原油降凝剂作用机理的研究183、原油流变学研究184、原油破乳剂的研究进展185、原油脱硫技术研究186、原油脱硫技术研究进展187、增粘剂的合成及研究进展188、增粘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189、粘合剂的合成及研究进展190、直接发泡法制备碳纤维增强泡沫铝191、中国发展天然气汽车的潜力和问题192、中空型聚合物微球的应用进展193、重油催化加氢脱氮催化剂的研究进展194、重油催化裂化柴油加氢改质的研究195、重油催化裂化柴油加氢精制催化剂的选择196、重油催化裂化催化剂研究进展197、重油催化裂化原料变重的措施与对策198、重油催化裂化装置加工加氢精制蜡油的技术分析199、重油高压加氢裂化技术的特点及发展趋势200、重油加工技术研究综述201、重油加氢技术特点和发展趋势202、重油加氢脱硫化学的发展203、重油生物脱硫研究综述204、重油脱硫催化剂的研究进展205、重油悬浮床加氢技术进展206、重油制气污水处理系统(A/O)技术改造备注: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工作背景自拟题目,所拟题目须经指导老师同意后方可选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一、化工过程与装备
1、光催化反应器数学模型研究进展
2、渗透汽化分离乙酸的研究进展
3、双溶剂进口的双釜间歇萃取精馏
4、大型加压环流反应器的冷模试验
5、不同结构活性炭对CO2、CH4、N2及O2的吸附分离性能
6、HTV新型浮阀塔板在催化分馏塔的应用设计
7、高压三相计量分离器的设计
8、××吨/年××的设计
9、××吨/年××系统的设计
二、能源加工与技术
1、原油破乳剂研究进展
2、两段式回转炉热解菜籽饼实验研究
3、叔戊醇体系酶促大豆油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
4、催化裂化装置结焦原因分析及对策
5、老化法精制催化柴油的研究
6、C5馏份综合利用的工艺分析
7、半再生重整装置的扩能改造技术
8、芳烃抽提装置技术改造
9、防锈乳化油的研制
三、工业催化
1、茂金属化合物催化极性烯类单体活性聚合的研究进展
2、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共掺杂的协同效应
3、丙烷脱氢催化反应机理的研究
4、非碱性氮化合物催化裂化转化规律的研究
四、材料科学与技术
1、功能氧化物薄膜液相沉积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2、反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研究进展
3、低堆密度过碳酸钠的湿法合成与稳定技术
4、石油焦制备高比表面积活性炭及其工艺条件的研究
5、重质渣油沥青树脂的耐热性
五、生物化工
1、鬼臼毒素的提取实验研究
2、聚乙二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萃取猪胰蛋白酶
3、生物柴油合成工艺的研究
六、精细化工
1、MDI清洁合成工艺研究进展
2、4-(5-氨基-6-羟基-2-苯并口恶口坐基)苯甲酸的合成
3、乳化体系中无溶剂合成环氧棉籽油
4、高性能水性氟金属效应涂料的研制
5、××的合成及应用
6、××的合成工艺研究
7、××的制备
8、××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9、××的合成及其机理研究
10、××法制备××的研究
七、应用技术
1、隔膜压滤机在颜料生产中的应用
2、利用工业生产废酸制间苯二酚
3、株洲清水塘地区工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技术
注:以上题目作为学生选题的参考,可选择作为论文题目,也可就自己感兴趣或平时关注的其他问题与指导教师交流另行选题,但选题应在专业范围之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