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50例分析

合集下载

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50例疗效观察

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50例疗效观察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参 考 文 献
… 乐杰. 1 妇产科学 [ ] ( 版) . :人 N2 生出版社 , 0 :1 M 6 北京 1 1 2 3 2. 0 [ 2 】王尉之. 常见疾病诊断依据 与疗 效判断标 准 【】 湖南省 医院管理 s.
协会编印 ,19 9 9:4 7 4 8 6—6 .
2广 东省 中医院 药学部 ,广 东 广 州 502 ; . 110
3 .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广 东 广州 50 2) 110
【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加用中药治疗的患者 5 例为治疗组,未加用中药治疗 0
的患者 4 例作 为参照组 ,两者对比分析 。结果 :加 用 中药治疗 的疗效为 9%。未加 用 中药治疗的 为 7 . 3 8 8 %。结论 :加用 中药 5
妊娠 ,月经 异常 ,有 时低热 ,肛 门坠胀 ,腰 骶通 ,性交 痛 ,
3疗 效观 察
31 效判定 .疗 根据 《 常见疾 病诊 断依据 与疗 效判断标 潍 嘲拟定。痊愈 :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消失 。好转 :临床症 状 明显减 轻 ,炎性包块及囊肿缩 小。双附件无压痛 ,附件增
粗增厚好转 。无效 :症状体 征无改善 。
香附 1g 2 ,莪术 1g 5 ,蒲公英 3 g 0 ,败酱 草 3 g o ,桃 仁 8 ,三 g 棱 8 ,延胡索 1g g 2 ,附片 9 ,泽泻 3 g g 0 ,薏苡仁 1 g 5 ,每剂加 水 10 m ,文火煎 煮至 20 l 00 l 0 m ,药 温保 持 5 ℃左右 ,患者左 O
岁 4例 ;5 0岁以上者 2例 。病程最短为 35 ,最长为 8年 , .月 平均为 1  ̄ . .1 5 2年。冰冻 骨盆样盆腔炎 3例 ,合并包块及囊肿 5 ,囊 肿直径小 于 5m,附件增粗增厚 ,宫体有 明显 压痛 , 例 e B超显示 伴有 盆腔积液 4 2例 ,两组年龄 、病程 、病情经 t 检 验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 ,P 00 ,疗效具有可 比性 。 >. 5

简易中药灌肠法治疗盆腔炎50例临床观察

简易中药灌肠法治疗盆腔炎50例临床观察
肛 门 口 的刺 激 大 大 减 少 , 病 人 能 顺 利 完 成 1 3个 疗 ~ 程长 期反 复的灌 肠治疗 。
次性输 液器 导 液 针 直 接 插 入 中 药 袋 一 角 ( 缓 慢 插 宜 入 ,过快 易渗 漏 ) ,关 好 调 节 器 ,然 后 将 插 针 的 对 角
用 钳 夹 挂 于 输 液 架 上 ,剪 去 输 液 器 终 末 端 过 滤 器 部 分 ,使 输 液 器 管 的 断 端 成 光 滑 的 圆 形 ,用 石 蜡 油 润 滑
2小 时 以 上 有 效 时 间 等 问 题 。 我 科 从 2 0 0 5年 4月 ~ 20 0 8年 4月 采 用 了 一 种 简 易 的 中 药 灌 肠 方 法 ,对 5 O
注 :与 对 照 组 比较 , *P< O O 。 . 1
腹 胀 感 发 生 率 的 比 较 :见 表 1 。 表 1 两组 肛 门疼 痛 不 适 感及 腹 胀 感发 生 率 比较 [ ( ) 例 ]
染 ,用 调 节 器 调 节 滴 液 速 度 方 便 , 输 液 器 管 径 是 原 肛
袋 ,棉 签 ,石 蜡 油 ,剪 刀 ,血 管 钳 1把 。具 体 操 作 :
① 做 好 解 释 工 作 ,说 明 中 药 灌 肠 的 目的 , 灌 肠 前 后 患 者 应 注 意 事 项 ,心 理 安 慰 。② 嘱 患 者 灌 肠 前 排 空 大 小 便 。③ 将 袋 装 中 药 剂 用 热 水 加 温 到 3 ~ 4 ℃ 。④ 将 一 9 1
浙 江 中医 杂 志 2 0 0 9年 4月 第 4 4卷 第 4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8 ・ 1
简 易 中药灌 肠 法 治 疗 盆 腔炎 5 临床 观察 O例
赵 巧英 周 南 燕 浙 江 省 诸 暨 市 人 民 医 院 浙 江 诸 暨 3 10 18 0

中药足浴联合中药保留灌肠及微波治疗慢性盆腔炎50例疗效观察

中药足浴联合中药保留灌肠及微波治疗慢性盆腔炎50例疗效观察

学分 析 , 两组 等级 疗 效评 价 的统计 学方 法 为非参 数检 验 。
2 结 果
Gy e o .2 0 ;1 : 9 4 3 n c 1 0 3 02 3 -9 9.
21 . 疗效标准 : 参照( 妇产科疾病诊断治愈标准) 。痊愈 : 制定 临床
【 I Sm s J S p esaP l c i a ma r ds s 4 im , M 1 t hn o .e i e v n m ty l f o i ae e eie i l y ht ow nw a dw a d en e nw J pdm c o : a d e k o n h t ow ed t k o ?【 . o gw O 1
o ~ l0 进 行 中药 保 留灌肠 1 。 0 2 :0 次 1 .对 照 组采 用 晚 1 :0 2 :0中药 保 留灌 肠 1 , 波治 疗 .2 3 90 ~ l0 次 微
【] s o LJeof 2Wet m , se R,en ls r o R yod G,t 1 e i i a e a. l c n mmao Pv l f tr y dsae n i e t i A ch r td o 18 4 o n i ies a d n r—i竹. f l o ot u y f ,4 w me w t s h
煎 后 取 10 L 10 L加温 至 3℃~ 1 , 行保 留灌肠 , 1 : 0 m 一 5m 9 4℃ 进 晚 9
ta mitd ds ae -r dNe Yo k rns te ie s3d e . w r :M e a s Gr wHi .9 97 3 0 l 1 9 :8 —8 9. 1
表 1 两组疗 效比较
慢 性 盆腔 炎 (PD是 女 性 较 常 见 的 生殖 系统 疾 病 之 一 , CI) 为 2 . 2治疗 结果 : 表 1 见

中药汤剂灌肠结合贴敷疗法在女性盆腔炎中的实施效果

中药汤剂灌肠结合贴敷疗法在女性盆腔炎中的实施效果

中药汤剂灌肠结合贴敷疗法在女性盆腔炎中的实施效果盆腔炎是女性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通常表现为下腹疼痛、白带异常、月经不调等症状。

盆腔炎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性生活不洁、月经期间卫生不当、宫颈炎、子宫内膜炎等。

盆腔炎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导致生殖器官感染、不孕不育以及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

盆腔炎的治疗至关重要。

一、中药汤剂灌肠结合贴敷疗法的基本原理中药汤剂灌肠结合贴敷疗法是中医治疗盆腔炎的经典疗法之一。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中药的渗透作用和药性作用,改善盆腔血液循环,消炎利湿,达到清热解毒、祛瘀通络、舒筋活血的疗效。

通过灌肠可以直接将中药汤剂输送到患者的盆腔部位,发挥直接作用,缓解盆腔炎症状。

贴敷可以加速中药成分的吸收,提高治疗效果。

1. 中药汤剂灌肠中药汤剂灌肠是采用中药汤剂制成灌肠液,通过肛门插管将中药液导入患者的肠道,再通过肠道吸收作用,让患者的盆腔直接得到中药的治疗效果。

2. 贴敷在灌肠后,患者在下腹部和腰部贴敷中药膏药,使中药成分通过皮肤的吸收作用,渗透到患者的盆腔部位,起到调理和治疗的作用。

通过实际的临床病例观察发现,中药汤剂灌肠结合贴敷疗法在女性盆腔炎中有着良好的实施效果。

以下是两例具体病例:病例一:患者女性,34岁,主要症状为下腹疼痛、白带异常。

患者历经多次抗生素治疗,症状缓解不明显。

经过3个疗程的中药汤剂灌肠结合贴敷疗法治疗后,患者的症状明显改善,下腹疼痛明显减轻,白带恢复正常。

复查发现盆腔炎炎症指标明显下降。

中药汤剂灌肠结合贴敷疗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女性盆腔炎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其临床应用前景广阔,可以为盆腔炎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中药汤剂灌肠结合贴敷疗法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严格掌握中药浓度、温度和灌肠液量等因素,同时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制定。

在治疗期间,还需要对患者进行严密的观察和随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治疗效果。

中药结合灌肠辨证施治慢性盆腔炎

中药结合灌肠辨证施治慢性盆腔炎

素 , 使证 候 发 生 变 化 , 素 体 阳 虚 , 外 寒 直 伤 冲 任 而 损 伤 常 如 或
阳气 , 急 性期 过 用 苦 寒 清 热 药 物 , 致 阳 气 受 损 , 之 脾 胃 或 以 加
运 化 失 司 , 湿 内停 , 成 寒 湿 凝 结 之 证 ; 有 嗜 食 辛 热 之 品 水 而 又 而 致 湿 邪 与 热 互 结 , 湿 热 邪 毒 直 入 胞 宫 , 成 湿 热 瘀 结 之 或 而 证 。另 有 为 湿瘀 相 合 所 致 , 性粘 滞 缠 绵 难 祛 , 而 本 病 病 程 湿 因
2 病 因病 机
的病 理 产 物 , 是 导 致 慢 性 盆 腔 炎 下 腹 疼 痛 诸 症 发 生 的 主 要 也
发 病 机 制 [1l 。 3o 1 .,] 3 中 医 中 药 辨 治
祖 国医 学 无 慢 性 盆 腔 炎 这 一 病 名 , 据 本 病 的 临 床 表 现 根
及 特 点 , 属 于 中 医妇 科 学 “ 人 腹 痛 ” “ 下 ” “ 经 不 调 ” 应 妇 、带 、月 、 “ 瘕 ” “ 经” 及 “ 孕 ” 范 畴 。本 病 多 因 虚 致 湿 为 患 , 微 、痛 、 不 等 ] 患 者 素体 不 足 , 胃虚 弱 , 平 素 忧 思 郁 结 , 烦 劳 过 度 , 饮 脾 或 或 或 食 不节 , 及 后 天 之 本 , 胃受 损 , 化 失 司 , 湿 失 运 而 聚 于 损 脾 运 水 内, 内生 之 湿 易 下 注 于 胞 宫 胞 脉 , 脉 瘀 阻 ; 见 脾 胃虽 不 亏 , 胞 偶 但 久 居 湿 地 , 时 常 冒雨 涉 水 , 房 事 不 洁 , 致 湿 邪 来 袭 , 或 或 招 下
影 响 妇 女 的健 康 , 降低 其 生 活 质 量 , 引起 不 孕 症 、 可 异位 妊 娠 等 疾 病 , 胁 妇 女 生 命 安 全 , 家庭 与 社 会 带 来 负 担 。现 代 医 学 对 威 给 本 病 治 疗 效 果 尚不 理 想 , 医治 疗 则 有 独 到 之 处 。现 就 中 医药 结 合 灌 肠 治疗 综 述 如 下 。 中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观察及护理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观察及护理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观察及护理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5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给予中药保留灌肠每晚1次,1-3个疗程。

结果:总有效率为98%。

结论: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显著且经济安全。

标签:中药保留灌肠;盆腔炎;护理慢性盆腔炎是指盆腔生殖器官包括子宫体部、输卵管、卵巢及腹膜和子宫周围的结缔组织发生的反复发作的炎症,是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

[1]慢性盆腔炎久治不愈、反复发作,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

笔者在治疗和护理慢性盆腔炎患者时,采用中药保留灌肠,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50例,经妇科及B超检查,均明确诊断,年龄22-49岁,平均年龄31.7岁,病程最长10年,最短1月。

2.治疗方法2.1药物组成红藤30g、蒲公英30 g、败酱草30g、白花蛇舌草30 g、晚蚕砂30 g、银花30 g、紫花地丁30 g,炎性包块或附件增厚者加三棱、莪术、桃仁各10g,腹痛严重者加延胡索、制香附、木香各10g。

2.2煎法方法诸药用清水浸泡30分钟,水量以浸没药物为准,文火煎2次,每次30分钟,将2次的药汁一起煎至150ml后滤渣备用。

每晚1次,1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月经期停用,月经干净3日后再开始第2疗程。

3.操作方法3.1 用物准备灌肠筒1个、一次性长肛管数根(或用胃管代替)、石蜡油、水温计、一次性垫单1张等。

3.2 操作方法每晚睡前嘱患者排空大小便,取去枕左侧卧位,臀部抬高10-15cm,将中药汤剂100ml倒入灌肠筒中,温度38℃-40℃,嘱患者排空大小便,液面距肛门不超过30cm,肛管插入15-20cm,15分钟内将药液缓慢灌入,灌肠完毕后改为平卧位,药液尽量保留2小时以上。

3.3注意事项灌肠药液温度适宜,温度过高会损伤肠粘膜,影响药液在肠道吸收,过低使肠管收缩,致腹痛加剧,同样不利于吸收,使用灭菌的肛管或一次性肛管,一人一次一管,避免感染,灌肠高度不超过30cm。

盆腔治疗仪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50例的疗效观察

盆腔治疗仪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50例的疗效观察
38 9
G a g i e ia o ra , a. 0 9 V 13 , . u n x d c l un lM r2 0 , o. 1 No 3 M J
发展 , 已趋向于早 期进行 E N支 持 ] E 。本 研究 术后 2 4 h即
给入 能全 力 肠 内营 养 , 到 良好 效 果 。 收
慢性 盆腔 炎主要 表现 下腹部 坠 痛 , 、 部 胀痛 , 交痛 腰 骶 性 或痛经 , 常在经前或劳动后加重 , 白带 增多 , 月经 不调 , 极少部 分患者无 明显症 状。妇科 检查 多见 子 宫后屈 , 活动 差甚 至完 全固定 , 可扪及增 粗的输卵管或输 卵管与卵 巢形成 的包块 , 有 压痛 , 如合并 盆腔结 缔 组织 炎 , 子宫 一 侧 或 两侧 有 片状 增 则
厚、 压痛 , 宫骶韧带增厚 、 变硬 , 触痛 … 。慢性 盆腔炎 的治疗 有
主要 有 药 物治 疗 及 物 理 治 疗 等 , 单 一 的 治 疗 方 法 疗 效 均 不 但
12 诊 断标 准 .
() 1下腹部 坠胀 、 疼痛及腰骶部疼痛 , 伴有
月经失调 1 以上 或不 孕史 , 状常 反复 发作 , 年 症 劳累 、 性交后
( ) 2 6— 6 . 5 :5 2 0
[ ] 黎介寿. 2 肠功能障碍[ ] 肠外 与肠 内营养 , 9 , ( )6 — 5 J. 1 8 5 2 :3 6 . 9
[ ] 李元新 , 3 黎介寿. 内营养支持 的进展 [ ] 江苏临床 医学杂志 , 肠 J.
20 6 2 :O一9 . 0 2,( )9 5
及月经前后加重 ;2 患者 自觉下腹部有肿块 、 () 压痛 、 变硬 ;3 ()
妇科检查下腹部可触及单侧 或双侧增粗 的呈条索状或片状轻 度增厚物或囊性肿 物 , 压痛 , 骶韧 带增粗 、 有 宫 变硬 、 触痛 、 有 子宫活动度受 限 ;4 B超检查 : () 盆腔 内有边 界不清 , 实质不均

中医药灌肠治疗盆腔炎的临床分析

中医药灌肠治疗盆腔炎的临床分析
效 ;本 次 研 究 中 的 5 6例 盆 腔 炎 不 孕 患 者 经 中 药 1号 方 联合 西 药抗生素治疗后, 成 功了 4 1 例, 有 1 5例 失 败 。 2号 方 出 自 《 阳 和 解 凝 膏 》化 裁 ,具 有 活 血止 痛 、抗 炎 利水 功效 ,可 促进 机 体
同时应 用西药进行治疗 ) ;其中 ,盆腔炎导致不孕 、输卯管堵 塞者应用 自拟 1号中药方 :桂枝 6 g ,郁金 9 g ,路路通 9 g ,丹 参 炒赤药 9 g ,炮 山甲 9 g ,败酱草 1 5 g ,皂角刺 1 5 g ,制乳 香 6 g ,制没药 6 g ;对于盆腔积液、附件 炎患者应用 自拟 2号
例;应用 2号方的 1 2 4例盆腔炎患者总有效率为 8 9 %。
3 讨 论 ຫໍສະໝຸດ 的盆腔炎患者 ,年龄 为 2 0  ̄5 4岁,平均年龄为 3 5岁 ,病程为
此 治疗 手 段 自从 在 盆 腔 炎 领 域 应用 以来 ,就 取得 了女 性 患
6个月~8年 ,平均为 3 . 1年;其 中,急性盆腔炎 7 8例 ,慢性
郑 朝 晖 韦桂 梅 罗鲜 兰 ( 广 西 宜 州 市 中 医院 ,广 西 宜州 ,5 4 6 3 0 0 )
中图分类号 :R 7 1 1 . 3 3 【 摘
广应 用。
文献标识码 :A
文 章编号 :1 6 7 4 . 7 8 6 0( 2 0 1 3 )0 6 . 0 0 6 6 . 0 1
1 . 1一 般 资 料 1 8 0例 研 究对 象 均 为 我 科 2 0 1 0年 2月  ̄2 0 1 2年 2月 诊 治
2 结

l 8 0例 急慢性盆腔炎患者总有效率为 9 1 %,无效率为 9 ‰

中药内服及灌肠配合西药治疗慢性盆腔炎50例

中药内服及灌肠配合西药治疗慢性盆腔炎50例

[ ] 乐 杰 . 产 科 学 , 5版 . 京 : 民 卫 生 出 1 妇 第 北 人 版 社 ,0 1 3 3 2 0 :0 ( 稿 2 0 — 3l ; 回 2 0—6 1 ) 收 0 60 一O修 0 60 —4
盆 腔炎能 够起 到活 血化 瘀 , 消炎 止痛 的功效 , 并且
蒸热 疗法 廉价 、 简便 、 全 、 效 , 安 有 配合丹 莪妇 康煎
主题 词 : 宫 附件 炎/ 医药疗 法 清热 解毒荆 / 疗应 用 投 药 , 子 中 治 直肠 慢 性 盆 腔 炎 为妇 科 常 见 病 , 病 多 , 院于 多 我 20 0 3年 1月 一0 5年 8月 , 20 采用 中药 内 服及 灌 肠
炎性 包 块 消失 ; 转 : 好 自觉 症 状 明显 减 轻 , 宫及 子
膏 口服 是 治疗 慢 性 盆 腔炎 的 良好 方 法 , 于 临床 便
中药 内服 及 灌肠 配 合 西药治 疗 慢 性盆 腔 炎 5 例 O
陈丽 华 江 苏省滨 海县 五汛 中心卫 生 院( 2 5 2 24 3 )
摘 要 : 目的 : 察 中药 内服及 灌肠 配 合西 药治 疗慢 性 盆腔 炎的 疗 效 。方法 : 疗组 5 观 治 O 例 , 用 中药汤剂 ( 采 大黄 、 丹皮 、 仁 、 桃 冬瓜仁 、 红藤 、 败酱 草等 ) 内服 及 灌肠 , 配合
维普资讯
陕西 中医 2 0 0 7年第 2 8卷第 3 期 全身 和盆 腔 局 部血 液 循 环 , 进 了药 物பைடு நூலகம்进入 炎 症 促
推广。 参 考 文献
28 7
组 织深处 , 改善 了局部 组织 新 陈代谢 , 有利 于炎 性
组织 的吸收和 消退 。因此 两种疗 法配 合 治疗 慢 性

活血化瘀为主治疗慢性盆腔炎50例

活血化瘀为主治疗慢性盆腔炎50例
4 体 会
选 取 住院病 例 5 0例 年 龄 最小 2 0岁 . 大 5 最 4 岁; 程最 短 4个月 , 长 l 病 最 0年 ; 诊断依据 高等 医学
院 校教材《 妇产科 学 》 慢性 盆 腔 炎的 诊断标 准 。临
床表 现下 腹 部坠 胀 、 痛及 腰 骶 部酸 痛 , 疼 常在 劳 累、 性 交后 及 月经 前 后 加剧 , 常伴 有 低热 、 易疲 劳 、 月经 增 多、 月经 失调 、 白带增 多 盆腔检 查可见 子宫 活动 受 限或 粘连 固定 ; 子宫 一 侧或 两 侧触 到增 粗 的 输卵 管. 呈索 条状 , 有 轻度 压痛 ; 并 或在 盆 腔一 侧或 两侧 摸 到囊性 肿 物 。 2 治 疗方 法 灌肠 中 药 : 炎症 型 : 藤、 酱 草 、 红 败 丹参 、 蒲公 英 备 3 g 赤芍 、 胡、 0, 元 生大 黄 、 柏各 1g 黄 5 。功效 : 活血
效 : 血 化 瘀 , 热 利 湿 。 每 日 1剂 , 成 浓 汁 活 清 煎 10 . 5 m] 药液 温 度 保持 在 3 ℃左 右 , 晚保 留灌 汤 , 7 每 1 0天为 1疗 程 , 期 不 停 药 . 月经 过 多 者经 期停 经 但
止灌肠 。
瘀为主 , 以清热 利湿 , 气 止痛 。 辅 行 若病 久湿 阻经脉 , 与 寒结台 , 成 寒湿凝 滞 , 而 则辅 以温通 祛湿 。 中药 保 留灌肠 加 中药 内服 治疗 是 根 据妇 女 生 理特 点 , 阴道 子 宫后方 紧邻直 肠 . 由于直 肠粘 膜血管 丰 富 , 组织 疏
3 治 疗 结 果
治疗 1 ~3个疗 程 。 愈 为症状 、 痊 体征 消 失 , B超 检 查子 宫 、 件均 正 常 , 1 附 计 ; 7例 好转 为症 状 消 失 , 体 征及 B超 检 查 附件 增厚 或增 粗 减 轻 . 块 明显 缩 包 小. 3 计 3倒 ; 效 为治疗 前后 症状 、 征无 改 变 . 无 体 计 0例 。本组 总有 效率 为 l 0 。 O

中药内服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50例疗效观察

中药内服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50例疗效观察
盆腔炎疗效显著 , 副作 用小, 毒 安全 可靠。
关键词
慢性盆腔炎 ; 中药灌肠 ; 疗效观察 ; 瘕瘕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6 10 5 ( 0 7) 3 0 3 - 2 17 - 2 8 2 0 0 - 0 8 0
中图分类号 : 7 1 3 R 1. 3
慢性 盆腔炎 指女 性 内生殖器 官慢 性炎 症 , 由于长期 炎 症刺激 , 器官 周 围 粘 连 , 炎 药 物 不易 进 入 , 情 迁 延 不 抗 病 愈 。近年来我 们采用综 合疗法 治疗慢性 盆腔 炎 5 0例 , 效 疗 显著 , 现报 道如下 。
注 : 疗后 组 闻 比较 , < . 治 - 05 P 0
3 . 两组 患者 治 疗前 后症 状 体征 积 分 变化 比较 .3 2 见 表 3 。
表 3 两组 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变化 比较
结 果
者加芡 实 、 车前子 各 2 : 包块 及条 索状物 者 加三棱 、 0 有 g 莪 术 各 9g 热毒 甚 者加 金 银花 1 , ; 5g 鱼腥 草 2 ; 0g 大便 干 结 者加 大黄 , T6g 槟榔 1 。 剂,, 0g 1 d 水煎服 , 分早 晚温服 。 另 将第 3煎浓 缩 为 10mL 于每 晚睡前 保 留灌肠 ( 5 , 经期 停止 使用 ) 7d 1 疗程 , 。 为 个 治疗 1 一 个 3个疗程 。 3个疗 程后观 察 两组 患 者 治疗 后疗效 、 主要 症 状 改善 情 况 、 状 体征 积 症 分 变化 、 治疗后 复发率及 不 良反 应 。计量 资料 、 治疗前 后积
结 果见 表 1 。
表 1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 %) 例( ] 组别 例数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 %

中药灌肠结合口服、外敷治疗慢性盆腔炎100例的开题报告

中药灌肠结合口服、外敷治疗慢性盆腔炎100例的开题报告

中药灌肠结合口服、外敷治疗慢性盆腔炎100例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慢性盆腔炎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主要表现为下腹部不适、疼痛、白带增多等症状。

该疾病对女性的健康有很大的影响,容易导致不孕不育等严重后果。

目前,西医治疗慢性盆腔炎主要采用抗生素等药物进行治疗,但长期使用会产生耐药性,同时也会对身体产生一定的副作用。

因此,中药灌肠结合口服、外敷治疗慢性盆腔炎成为了一种备受关注的治疗方法。

二、选题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中药灌肠结合口服、外敷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及安全性,为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1. 研究对象选取1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50例采用中药灌肠结合口服、外敷治疗,50例采用传统药物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和安全性。

2. 实验设计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开放性的临床试验设计,随机分组进行治疗,并进行比较分析。

3. 实验方法(1)中药灌肠:选取逍遥散、丹参、黄芪、牛膝等药物,按比例配制中药灌肠液,每日进行灌肠。

(2)口服治疗:选取桂枝汤、四物汤、八珍汤等中药方剂进行口服治疗。

(3)外敷治疗:选取艾叶、广木香等药物,加工制成艾条、木香袋,对患者进行外敷治疗。

(4)传统药物治疗:针对盆腔炎的症状进行治疗,核心治疗药物为头孢曲松钠、甲硝唑等抗生素。

4. 数据统计与分析通过搜集患者的基本资料、主诉症状、体征检查结果、治疗方法、疗效评价等信息,采用SPSS等软件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方法的疗效和安全性。

四、预期结果预计中药灌肠结合口服、外敷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将优于传统药物治疗,且疗效稳定,对患者的安全性也更为可靠,能有效减少药物副作用,提高治疗质量。

五、研究意义这项研究有助于探索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慢性盆腔炎治疗方法,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并将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中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50例临床分析

中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50例临床分析

#- .6P 00 , 间总有效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1 , < .12组 7 22 不 良反应及 随访情 况 . 治疗 组有 2例 轻微腹 泻 ; 对
照组 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4例 , 胃肠道反应较 重 2例。1年后 随 访 2组基本治愈患者 , 治疗组有 1 例复发 , 对照组有 8 例复发。
3 讨 论
般资料 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O 5 , . )具有可 比性 。 0 1 病例选择标准 . 2 根 据 PD的诊断标准 f06年 美 国 I 20
慢性盆腔炎是 由于急性盆腔炎未正规有效治疗 , 因体质 或 差而使病程延误所致 。在基层 , 由于个人 卫生 条件 以及 医疗条
件 的限制或在妇科小手 术和计划生 育手术 中无菌操作 观念淡
反复发作等 PD的后遗症 , I 严重影 响妇女健康 , 增加 了家庭与
社会 的经济负担【 1 ] 。急性发作者使用抗 生素效果好 ,I PD后遗症 者采用中医疗法则疗效较好 ,且复发率低。我院 20 年 1 05 月一
采 用 检验 , 检验水准 P O0 <. 5为差异
20 年 1 0 8 2月应用 中药灌肠治疗 慢性盆腔炎 5 例 , 0 取得 了较好
指导原则》 评定 。 有效 : 治疗后下腹疼痛及腰骶胀痛等消失或症
状减轻 。妇 科检查 : 附件增厚 有所减轻 , 无压痛 或正常 。盆腔 B超 : 附件增厚减轻或炎性块物缩小 , 积液减少 。无效 : 治疗前 后症状 、 体征等无改变。 1 统计学方法 . 5
有 统 计学 意义 。 2 结 果
疾病预防与控制 中, ( D ) 断标准 选择病例 : L C C诊 , 年龄 l 岁 ~ 8 4 岁 , 程 1 一 。基本标准 : 6 病 年 5年 宫体压痛 、 附件 区压痛 或宫 颈触痛 。 附加标准 : 宫颈或阴道有异常黏液分泌物 ; 阴道分泌物 生理盐水涂 片见 到白细胞 。B超提示一侧或双侧输 卵管增粗 ,

盆腔炎灌肠方

盆腔炎灌肠方

盆腔炎灌肠方金银花15g,连翘15g,败酱草15g,桃仁10g,牡丹皮15g,乳香8g,没药8g,黄柏10g益母草15g,薏苡仁30g。

湿热重者,加车前子15g,栀子10g;肿块明显者,加皂刺15g,浙贝母15g,三棱10g,莪术10g。

盆腔炎是妇女常见的疾病,也是一种比较难以根治的疾病,多发于经期、产后、人流上环、剖宫产或妇科手术后,细菌进入创面感染而得病。

中药灌肠盆腔炎如何治疗?本病以湿热阻滞者为多,治疗原则利湿清热解毒,佐以活血止痛。

肿块明显者,增加化瘀散结之品。

药物组成:金银花15g,连翘15g,败酱草15g,桃仁10g,牡丹皮15g,乳香8g,没药8g,黄柏10g益母草15g,薏苡仁30g。

湿热重者,加车前子15g,栀子10g;肿块明显者,加皂刺15g,浙贝母15g,三棱10g,莪术10g。

以上药加水500ml,浸泡30min煎成100ml倒出,再加水300~400ml,煎成100ml,两煎合并,分2次灌肠,保留2h以上,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月经期停药。

连续用药2~3个疗程。

中药灌肠盆腔炎治疗效果疗效标准痊愈:症状、体征消失,妇科检查正常,B超检查正常,半年内无复发;好转:自觉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妇科内诊检查子宫和附件压痛明显减轻但仍有,或半年内偶有复发;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与治疗前无多大改变。

-现代医学认为,急性盆腔炎症期主要是组织充血水肿、粘连、炎性分泌物渗出,大量的炎细胞浸润,甚至形成脓肿;慢性盆腔炎症期主要是组织粘连、水肿或兼有不同程度的充血。

祖国医学没有“盆腔炎”病名。

此病散见于“月经失调”、“崩漏”、“痛经”、“带下”、“不孕”、“癜瘕”等病范畴。

从中医理论上分析,其病因为经期、产后及手术后血室大开,机体正气虚弱,邪毒乘虚而袭,加之官腔手术若操作不当,损伤胞脉,外邪也会乘虚而人,由于个体差异,邪毒种类不同,病情也就有缓急轻重之分,因而造成急性或慢性盆腔炎。

急性的大体分为发热期与瘕瘕期;而急性盆腔炎未经彻底治疗,或部分病人起病缓慢,忽视治疗而成为慢性盆腔炎的,其大体可分为:湿热蕴结型,寒湿瘀阻型,气滞血瘀型,肝肾不足型等。

中药内服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80例临床分析

中药内服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80例临床分析

【 关键词 】 慢性盆腔炎 ;清宫汤 ;保留灌肠方 ;疗效 【 中图分类号】R 1. 3 7 13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10 8 1 (0 0 3— 18 0 0 7— 5 7 2 1 )2 0 8 — 2
慢 性 盆 腔炎 是 是 女 性最 常 见 的生 殖 系 统 疾 病 ,是 指 女性
年 ,均为 已婚妇女 。临床表现 以下腹 坠涨 、腰骶部痛 为主 , 疼 痛常在劳 累 、性交 后 及月 经前 后 加剧 ,伴有 月 经紊 乱 、 白带增 多或 脓性 白带 、经量 增多 或经期 延长 、不 孕 ,部分 患者伴乳房 胀痛 ,失 眠 、烦躁 易怒 ,神 经衰 弱。妇科 检查
苓 3g 0 、海藻 1 g 5 、香 附 1g 0 、桂 枝 1g 0 、乳 香 1g I 膝 0 、川 牛 1g 0 、桃仁 1g 0 、生 蒲 黄 1 g 0 、五灵 脂 ( ) 1g 包 0 、炮 山 甲
1g 0 、延胡 索 1g 0 。加减 :气虚 加 黄芪 ;子宫 直肠 窝 积液 ,
中 国 民 族 民 间 医 药

临 床 研 究
Cl ia  ̄ e l h i c l l S ax n 3
18・ 8
C i s o ma o tnm dc e ad e np amay hn eju l fe o e in n t oh r c e h i h
中药 内服 配 合 灌肠 治 疗 慢 性 盆 腔 炎 8 0例 临床 分 析
20 09年 6月在 西 医 治疗 的基 础 上 采用 中药 内 服 配合 灌 肠 治疗
虫 ;脾虚加炙甘草 、白术 、大枣 ;肾 阴虚加枸 杞子 、熟地 ;
血虚加紫河 车 、鸡 血藤 ;少 腹冷 痛加 干姜 、小 茴香 ;大 便 干结加大黄 。1剂/ ,水煎服 ,一个 月经周期 连服 1 2 d d 0— 0 为 1疗程 ,应 用 3~ 6个疗 程。②保 留灌 肠方 :紫地丁 3 g 0、 鸭跖草 3 g 0 、蒲公英 3g 0 、王不 留行 3 g 0 、红藤 3 g 0 、败酱 草 3g 0 ,乌药 1 g 0 、附子 1 g 0 。加减 :子 宫直肠 窝积液 加泽泻 、 薏苡仁 ;有包块加莪术 、三棱 。上药 加水 10 m ,煎 2次 , 00 l 将上方浓煎 至 10 ,药 液温 度 3 0 ml 8—3  ̄ 9C,每 日晚上大 便

中药红藤液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继发不孕症50例体会

中药红藤液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继发不孕症50例体会

中药红藤液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继发不孕症50例体会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红藤液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继发不孕症的临床体会。

方法将慢性盆腔炎性病例100例随机分2组;试验组(中药灌肠组)50例,对照组(单纯抗炎治疗)50例,两组分别中药灌肠.西药单纯治疗3个疗程(共3个月)。

结果试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成功怀孕率高于对照组。

结论应用中药红藤液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性有较好疗效,能够有效地改善临床症状,是值得临床普及推广应用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中药红藤液灌肠不孕症怀孕率慢性盆腔炎性是指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慢性炎性病变所引起的症状和体征,为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具有病程长、病情缠绵、复发率高等特点,属中医“妇人腹痛”、“癥瘕”、“月经不调”、“不孕症”、“带下病”等范畴妇科常见病之一,随着改革开放,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加之环境因素的影响,此病发病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而对不孕症的治疗,目前还没有更多很好的办法。

从2003~2007年,我院妇科门诊采用中药红藤液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继发不孕症5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门诊已确诊为慢性盆腔炎继发性不孕症、曾经有妊娠史、有正常夫妻生活、丈夫精液正常、结婚2年以上不孕患者100例,临床症状有腰骶部坠胀痛、白带增多、时有痛经及性交疼痛、盆腔粘连、输卵管阻塞及闭锁等症状。

将其分为试验组(中药灌肠组)50例及对照组(单纯抗炎治疗)50例,两组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试验组:中药败酱草、川楝子、红藤、蒲公英、延胡、桃仁、丹皮等,根据辨证进行加减配伍,每剂加水800~1000ml,蒸煮为50~80ml浓缩液,放置温热状态,每晚睡前排空直肠,用一次性50ml注射器吸取药液,用一次性肛管插入直肠深约8~12cm,将药液推入直肠内,拔除肛管,以不排出药液为度,保留灌肠,24~28天为一疗程,经期停用,连用3个月。

中医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47例临床观察

中医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47例临床观察

中医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 4 7例 临床观察
杨 华
( 乌兰察布市 中心 医院, 内蒙古 乌兰察布 0 1 2 0 0 0 )
【 摘 要 】 目的 观察 中医灌 肠治 疗慢性 盆腔 炎的 临床疗
效。方法 4 7 例慢性盆腔 炎患者采用中药每 日 1 剂煎汤灌肠 ,
减轻 , 症状减轻 ; 无效 : 下腹痛及带下病及发作次数无改善或加重。
直接原 因 : 分娩者 占 1 O例 , 流产者 1 3 例, 官腔手术者 1 8例 , 经
期不 洁者 6例 。
药: 败酱草辛 、 苦、 微寒 , 人 胃、 大肠 、 肝经 , 辛能散结 , 寒能泄热 ,
又有活血 之功 ; 红 藤苦 、 平, 人 胃、 大肠经 , 长 于清热解毒 散结 ; 黄芩 、 黄柏性味苦寒。 五药共奏清热解毒泻火之效 。 丹参 、 赤芍 、 仙鹤草 、 茜草 、 大黄为佐 药 , 诸药共奏止血活血不 留瘀之效 。皂 角刺性味辛温、 活血消肿、 排毒散结 , 其温性反佐余药苦寒之性 , 相合共奏清热化湿 、 活血散结之效 。 由于盆腔 内静脉丰富 , 且与
2 结 果
每 日1 次, 4 5 d为 1 疗程。 结果 1 2 例, 有效 5 例, 无效 2 例。结论
4 7 例 患者临床治愈 2 8 例, 显效 慢性盆腔 炎 中医灌肠 治疗可
本组 4 7例患者临床治愈 2 8例 ,占 5 9 . 6 %,显效 1 2 例, 占
2 5 . 5 %, 有效 5 例, 占1 0 . 6 %, 无效 2 例, 占4 . 3 %。
一 0固回圈国目雹回国国
分注意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 这对患者的健康恢复有着极大 的帮 助。心理疏导 能对 患者 的诊疗过 程产 生积极的影响 , 其技 巧也 很重要 , 对患者 的心 理进行疏通 引导 , 从 而治疗及 预防心理疾 病, 促进身心健康I 5 1 。要求医生要学会换位思考 , 使 患者打开心 结, 以达到健康积极 向上的 目的。 中西药结 合并辅 以心 理治疗焦虑 症状在 临床 上有不 可替 代的疗效 , 本文结果显示 , 焦虑量表评分 比较 , 观察组 与对照组 在治疗后有 显著差异 ( P < O . O 1 ) ; 观察组 总有效率 为 9 5 . 5 5 %, 对

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护理配合分析

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护理配合分析
治 疗慢 性 盆 腔 炎 。 同时 在治 疗 中需 要 很好 无 效 0 例, 总 有 效率 为 1 0 0 . 0 %。对 照组 痊 愈 1 0 例, 显 效 6例 , 有
无 效 5例 , 总 有效 率 为 8 0 . 0 %。两 组 对 比差 异 有 统 计 学 的 护理 配 合 ,本 文 为 此具 体 探讨 了保 留灌 肠 治 疗 盆腔 炎 的 护理 效 4例 , 意义 ( 尸 < < 0 . 0 5 ) , 见表 2 。 配 合方 法 与 效 果 , 现报 告 如 下 。
辛 辣 刺激 之 品 以免 阻碍 气 血运 行 。 同 时 中 度为 2 5 ~ 3 0 e m。灌 肠 时 取 左 侧 卧位 , 灌肠 后 嘱 患 者平 卧 半 小 时 , 炎 病人 忌食 生 冷 酸 涩 、 医强调七情致病 , 慢性盆腔炎患者的抑郁 、 焦虑情绪发生率高 , 灌 肠 时 间 为早 上 7 : o 0 — 8 : 0 o 。
表 1 两 组 患 者 的 基本 资 料对 比
3 讨 论
慢 性 盆 腔炎 是 指 女 性 盆 腔 生殖 器 官 及 其 周 围结 缔 组 织 、 盆 腔 腹膜 发 生慢 性 炎症 性 病 变 ,多为 急 性 盆腔 炎 未 彻底 治 愈 或感
染 所致 , 临床 表 现多 样 。
中医学 认 为 , 盆 腔位 于人 体 下 焦 , 当病 邪 经 阴 户侵 袭 并 壅遏
灌 肠 以控 制灌 肠 压 力 和 时间 ,根 据灌 肠 仪 的 使用 说 明 统一 设 定
与 西 医相 比 , 中医 护 理 的成 本 低 , 效益高 , 且 其 护 理方 法 灵
灌肠压力为 7 . 2 K P a , 时 间为 9 0 s , 药液温度为 3 4 O ℃左 右 , 插 入 深 活 多样 。 其 中食 疗 在我 国起 源 很早 , 素有 “ 药 食 同源 ” 之 说 。盆腔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52例临床分析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52例临床分析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52例临床分析
顾传茂;顾丽
【期刊名称】《中医药临床杂志》
【年(卷),期】2010()4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101例确诊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2例,采用抗生素配合中药保留灌肠;对照组49例,单纯用抗生素治疗;2组均7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评价疗效。

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4%,对照组80%,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有很好的疗效、且方法简单、费用低廉、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总页数】2页(P320-321)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中药;保留灌肠
【作者】顾传茂;顾丽
【作者单位】安徽省六安市寿县双庙集镇卫生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9.746.2
【相关文献】
1.中药熏蒸治疗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观察及护理 [J], 吴战英
2.中药保留灌肠配合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分析 [J], 钱佩玲
3.中药保留灌肠配合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分析 [J], 钱佩玲;
4.中药保留灌肠配合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分析 [J], 何文娟
5.分析中药保留灌肠联合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 [J], 王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50例分析
发表时间:2010-08-10T16:12:11.250Z 来源:《中国医药卫生》杂志 作者: 黄群 [导读]
黄群 独山县中医院 (贵州 独山558200 ) 【摘要】 目的 探讨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10味中药浓煎每日1次灌肠,10天1疗程 结果 经过治疗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所有患者均无明显副作用。疗效判定:全部临床症状好转。 结论 中药灌肠可以清热解毒、活血祛瘀、消痛散结、通经止痛,该灌肠副作用小、安全有效,可获得满意疗效。 【关键词】 慢性盆腔炎 保留灌肠 中药 [中图分类号]R3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0-5734(2010)4-0093-01 慢性盆腔炎为急性盆腔炎治疗不及时不彻底发展所致。临床症状:1、全身症状不明显,有时可有低热, 易感疲乏。如病程较长,部分患 者可有神经衰弱症状,如精神不振、失眠等。当抵抗力差时易有急性或亚急性发作。2、下腹坠痛及腰骶部胀痛;3、性交痛或痛经由于盆腔 组织充血及盆腔器官粘连所致;4、白带增多;5、子宫后位,活动度差,宫旁组织增厚或扪及增粗的输卵管或肿块并有压痛。我院从 2008.6-12,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取得较好疗效。 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全部50例慢性盆腔炎均为我院门诊患者,年龄25-40岁,平均35岁,病程最长1年,最短2月均有5个症状。 1.2 诊断标准:全部患者治疗前均作B超,实验室检查并结合临床作出诊断,全部病变在盆腔,按病情分轻度17例,中度25例重度8例。 1.3 治疗: 方法:中药:公英20G、地丁20G、黄柏15G、红藤20G、败酱草30G、连翘10G、苦参20G、黄连6G、桃仁10G、红花6G、加水 500ML煎液浓缩到250ML,每日1次保留灌肠,灌肠前排空大便,10天为一疗程。 1.4 疗效判定:经过治疗临床症状基本消失,B超复查双侧输卵管无增粗,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正常。白带减少,腰骶部轻度酸胀为好转
2 结果 根据临床症状和B超结果判定,50例患者临床症状全部好转,所有患者无明显副作用。 3 讨论 3.1 慢性盆腔炎发病源于急性盆腔炎治疗不彻底或患者体质较差病变迁延演变所致,或无明显急性发作史,起病缓慢,病情反复所致。当机 体抵抗力弱时,可有急性发作,其发生病因有以下: 3.1.1 有急性盆腔炎病史; 3.1.2 有产后或流产后感染史 3.1.3 宫腔内手术操作后感染史 3.1.4 宫内节育器引发感染史 3.1.5 经期卫生不良 3.1.6 感染性传播疾病史 3.1.7 有原发或继发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不孕等病史。该病的病变局限于盆腔,B超结合结合临床是可靠的诊断方法,由于该病变多累积于盆腔,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往往取得较 好效果。
将红花、桃仁、连翘、红藤、败酱草、地丁、公英、苦参、黄连、黄柏混合煎成灌肠液每晚1次保留灌肠。红花、桃仁具有活血祛瘀、通 经止痛,连翘、红藤、败酱草、地丁、公英具有清热解毒,消痛散结,黄连、黄柏、苦参具有清热燥湿、泻火杀虫,全方协同共奏清热解 毒、活血祛瘀、消痛散结、通经止痛,对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更好,该灌肠液副作用小,安全有效,适合门诊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