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列车制动系统的基本要求
CRH制动系统的概述

组成:空气压缩机和总风缸;给风阀;自动制动阀;制动管;三通阀; 副风缸;制动缸;基础制动装置;闸瓦,车轮和钢轨。 原理:如图所示了自动空气制动系统的内部结构。每两节或者四节车 厢就安装有一台空气压缩机,空气首先被压缩至700-900kpa,然后压 厢就安装有一台空气压缩机,空气首先被压缩至700-900kpa,然后压 缩空气被送入储气缸(air reservoir)。通过压力调节器可以将压缩空 缩空气被送入储气缸(air reservoir)。通过压力调节器可以将压缩空 气的气压降低至490kpa,再依次通过制动阀、制动导管和控制阀,最 气的气压降低至490kpa,再依次通过制动阀、制动导管和控制阀,最 后到达辅助储气缸。当制动导管和辅助储气缸的压缩空气压力在 490kpa时,制动器不启动。然而,当制动阀切断来自压力调节器的空 490kpa时,制动器不启动。然而,当制动阀切断来自压力调节器的空 气时,控制阀就会监测到制动导管的气压降低情况,从而根据气压降 低的幅度,调节从辅助储气缸到制动汽缸的压缩空气流量。制动汽缸 会驱动制动系统使列车减速。控制阀会根据制动管道气压降低的幅度 相应调节从辅助储气缸到制动汽缸的空气流量。图4 相应调节从辅助储气缸到制动汽缸的空气流量。图4显示了直通空气 制动机(straight brake)的运作流程。与自动空气制动系统不同的 制动机(straight air brake)的运作流程。与自动空气制动系统不同的 是,直通空气制动机没有控制阀或辅助储气缸。制动阀通过将压缩空 气输送到制动汽缸,来完成列车制动。
微机控制的模拟式电空制动系统
DKCDKC-1型电空制动控制器是铁路直通式电空 制动系统微机控制单元。它采用196系列微 制动系统微机控制单元。它采用196系列微 处理器,根据制动指令、车辆载重、速度 及电制动力大小进行动态制动力复合,自 动调整电空摩擦制动力的大小,减轻列车 摩擦制动的负荷,基本实现制恒减速度的 制动控制。具有动态响应快,控制精确, 制动操纵平稳,适用于提速列车和高速列 车制动控制系统。
高速列车制动系统

高速列车制动系统第一节制动方式一、按列车动能转移方式分类:1.热逸散闸瓦制动(踏面制动)摩擦制动盘形制动磁轨制动液力制动电阻制动动力制动轨道涡流制动旋转涡流制动(涡流盘形制动)2.列车动能转变为可用能再生制动飞轮贮能制动二、按制动力形成方式分类:闸瓦制动(踏面制动)盘形制动液力制动粘着制动电阻制动旋转涡流制动(涡流盘形制动)再生制动飞轮贮能制动磁轨制动非粘着制动轨道涡流制动三、闸瓦制动、盘形制动闸瓦制动—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制动方式。
但在高速运行时不宜采用,因为高速时闸瓦摩擦系数较小,制动力不够。
高速列车中闸瓦制动只能发挥很小的制动力效果,一般作为盘形制动的补充形式,起改善踏面粘着的作用,或配合其它制动起到低速制动的作用。
盘形制动—UIC规定:当动力制动失效时,摩擦制动必须保证高速列车在规定距离内停车。
经UIC研究,闸瓦制动只能适应于速度低于140km/h的场合。
因此,大功率盘形制动成为所有高速列车必备的制动方式,但在高速列车动车上也只起辅助制动作用。
盘形制动的优点:①大大减轻了车轮踏面的机械和热作用;②制动功率极限比踏面制动大;③可按制动要求选择最佳“摩擦副”,能在从高速到低速的制动过程中充分利用粘着。
盘形制动的缺点:①粘着系数有所降低,为防止车轮滑行擦伤,要考虑安装踏面清扫器;②在运行时制动盘要消耗一定的功率;③制动盘使转向架簧下重量增加,在高速运行时对动力学性能产生不良影响。
四、动力制动—电阻制动、再生制动电阻制动—在制动时将原来驱动轮对的牵引电动机逆转为发电机,将列车的动能转变为电能,并在制动电阻上转变为热能散发掉。
电阻制动广泛用于电力机车、电动车组和电传动内燃机车。
电阻制动的优点:①制动力随列车运行速度增高而增大,保证高速列车在运行中有可靠的制动效能;②可以实现良好的制动力特性调节;③控制方便、作用快、制动平稳。
再生制动—在制动时将原来驱动轮对的牵引电动机逆转为发电机,将列车的动能转变为电能,并将电能反馈到供电系统。
高速列车制动系统的基本要求

高速列车制动系统的基本要求近年来,在我国客货列车的提速研究中已经充分反映了制动问题的重要性,特别是盘形制动装置和防滑器作为旅客列车提速的关键技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随着我国铁路向高速化发展,制动问题将更为突出,制动距离随列车速度非线性增长的问题暂且不论,仅现有的空气制动装置从制动能量和舒适性方面考虑也远远不能满足300 km/h高速列车的运用要求。
因此,对于高速列车的制动系统,必须彻底改变过去对于制动系统的陈旧观念和思考模式,根据国外经验以及我国发展高速列车的具体条件,从提高高速列车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舒适性这3项基本要求出发,采用各种新技术,并综合考虑机车车辆制动性能和运输、通信、线桥建筑有关的系统工程问题。
1 高速列车制动系统的基本要求1.1 安全性紧急制动距离是检验列车制动性能和安全性的最基本条件。
我国已研究制定了各种高速列车的基本技术条件,在考虑了必要的安全裕量的情况下,对紧急制动距离的要求如表1所示。
表1 高速列车的制动装置和紧急制动距离为此,高速列车制动系统必须具有高速停车时足够的制动功率,以保证尽可能短的制动距离。
1.2可靠性高速列车必须随时保证有必要的停车制动能力。
包括计算机网络或电空制动故障、供电网络失电(无动力制动)、下坡道停车时的可靠性设计,表1所示的不良状态距离就是考虑了可靠性的纯空气制动作用距离。
在该距离设计中,考虑了失电情况下空走时间延长和盘形制动摩擦因数误差对延长制动距离的影响,例如京沪300 km/h高速列车按计算距离4 100 m增加10%左右后为4 500 m,可以保证在失电情况下制动停车的可靠性。
为此,高速列车必须采用多种制动装置的复合制动模式。
1.3舒适性高速列车的制动作用时间和制动减速度远大于普通旅客列车,而这些参数是判断旅客舒适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由于高速列车制动系统采用微机控制的电气指令制动方式和盘形制动装置,故其纵向舒适性指标较高,如表2所示。
表2 旅客列车纵向舒适性的评定指标比较列车类型高速列车TB/T2370-93紧急制动时的最大减速度/(m.s-2)≤1.4≤1.4常用制动时的平均减速度/(m.s-2)≤0.6≤1.2最大纵向冲动/g≤0.6 ≤1.0~1.2达到上述技术指标的关键技术问题是:采用电气指令控制方式;合理设计复合制动的模式;尽量减少列车中各车辆制动率的差别;采用摩擦特性良好的盘形制动装置等。
浅析CRH380B型动车组制动系统控制技术

浅析CRH380B型动车组制动系统控制技术CRH380B型动车组是中国铁路总公司自主研发的一种高速列车,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完全自主品牌。
它是中国高速铁路的主力车型之一,采用了最新的制动系统控制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列车的制动性能和安全性。
CRH380B型动车组的制动系统采用了电气-液压联合制动技术,具有高速列车制动控制技术的特点。
制动系统由列车控制器、可调节气制动器和电气-液压转换器等组成。
制动信号由列车控制器发送到气制动器,然后通过转换器转化成液压能量,推动制动盘对车轮进行制动。
这种制动系统能够快速、可靠地实现列车的制动,提升了列车的制动安全性和运行效果。
在制动过程中,CRH380B型动车组采用了电制动和气制动相结合的方式。
电制动主要应用于初级制动,可以通过调节电制动力和抑制力来达到特定的制动效果。
气制动主要应用于停车制动和紧急制动,通过调节气制动强度和气制动距离来实现快速的制动效果。
通过电气-液压联合制动技术,CRH380B型动车组能够在不同的制动条件下实现精确的制动控制,提高了列车的制动效果和制动安全性。
CRH380B型动车组的制动系统还具有智能化和自适应等先进控制技术。
制动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列车的运行状态和制动效果,根据不同的运行条件和制动要求进行智能的调整。
制动系统还能够根据列车的负载和速度等参数自动调整制动力和制动距离,以提供更好的制动性能和运行效果。
CRH380B型动车组的制动系统控制技术采用了电气-液压联合制动技术,并且结合了电制动和气制动的方式。
通过智能化和自适应等先进控制技术,该制动系统能够提供精确的制动控制,提高列车的制动效果和安全性。
这些技术的应用为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和运营提供了有力支持。
浅析CRH380B型动车组制动系统控制技术

浅析CRH380B型动车组制动系统控制技术CRH380B型动车组是中国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高速动车组之一,具有着先进的制动系统控制技术。
制动系统是动车组运行安全的重要部分,制动系统控制技术的先进与否直接影响着动车组的行车安全和性能。
本文将从制动系统控制技术的角度对CRH380B型动车组的制动系统进行浅析。
CRH380B型动车组的制动系统采用了先进的电子制动技术。
在制动系统控制技术的基础上,结合了传统的空气制动和现代的电子制动,实现了多种制动方式的智能切换,从而保证了动车组在不同运行状态下的制动性能。
采用了电子制动的动车组在发电制动和再生制动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不仅提高了制动效率,还减少了对制动片的磨损,延长了制动系统部件的使用寿命。
在制动系统控制技术方面,CRH380B型动车组的制动系统采用了智能化的控制系统,实现了制动力的精确控制和调节。
当动车组进行紧急制动或制动力调节时,控制系统能够根据列车的速度、负载和制动要求实时调整制动力,充分保证了动车组的行车安全和平稳性。
CRH380B型动车组的制动系统还配备了先进的防抱死系统(ABS)和牵引力控制系统(TC),这些系统通过集成传感器和智能控制单元,可以实时监测车轮的转速和牵引力的变化,从而实现了对车辆制动和牵引力的自动调节,避免了车轮的抱死和滑移现象,提高了动车组的行车稳定性和安全性。
CRH380B型动车组的制动系统在制动系统控制技术方面还具有一定的节能环保特点。
采用了电子制动和再生制动技术,可以将列车制动时产生的能量转化为电能并回馈到供电系统中,实现了能量的再利用和节能减排。
这不仅符合现代社会对节能环保的要求,还降低了列车的运行成本。
CRH380B型动车组的制动系统控制技术具有较高的先进性和完善性,通过采用先进的电子制动技术、智能化的控制系统以及先进的防抱死系统和牵引力控制系统,实现了对列车制动力的精确控制和调节,提高了动车组的行车安全性和运行性能。
高速列车的十大关键技术

(二)、盘形制动装置
轴盘式
1—制动盘 2—闸片 3-闸片托 4-单元制动缸 5-杠杆
轴盘式
轮盘式
CRH2-T(拖车)转向架 CRH2-M(动力车)转向架
CRH2-T车轮对轮盘/轴盘制动卡钳装置
盘形制动的特点:
1、减少了车轮的磨耗,延长了车轮的使用寿命; 2、散热性能比较好,可获得较高的制动功率; 3、自由选择制动盘和闸片材料,从而减轻制动装置的重量; 4、磨耗小,运用经济; 5、使簧下重量增加,受轮轨黏(粘)着的限制。
盘(旋转)
由相对运动在盘上产生 涡电流
涡电流 电磁涡流转子制动
由相互磁力作用产生 制动力
涡流制动装置的具体结构和在转 向架上的安装位置
涡电流制动线圈 (电磁铁)
涡电流制动盘
日本新干线300系列高速 动车组
涡流制动特点
1、是非接触式,避免了磨损; 2、当动车组发生故障导致整车失电时,涡流制动将 不能工作,只能依靠车载蓄电池提供励磁电流,对 蓄电池容量要求较高; 3、结构复杂、重量大、耗电量大; 4、属于黏着制动范畴,制动力受黏着系数的制约。
日本新干线100系动车组
接触网 受电弓 主变压器 变流器
牵引电机
(六)、再生制动
1、原理:与电阻制动类同,
唯不同的是产生的电能不是
消耗在制动电阻上而是将电
再
能反馈到时供电系统。
生
制
2、特点:
动
(1)可以节约大量电能
(2)对逆变技术和动力车 主电路系统要求较高。
(三)、涡流制动
电磁铁(固定)
电磁铁励磁
* 倾摆式车体技术
* 复合制动技术
高速动车组的紧急制动距离
高速列车车辆制动系统的制动命令传递技术研究

高速列车车辆制动系统的制动命令传递技术研究随着高铁技术的不断发展,高速列车的安全性和效率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焦点。
在高速列车的制动系统中,制动命令的精确传递是确保列车安全行驶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对高速列车车辆制动系统的制动命令传递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原理、现有技术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高速列车车辆制动系统的原理高速列车的制动系统主要由车辆制动器、制动传感器、制动控制装置和制动命令传递系统组成。
当列车需要停车或减速时,驾驶员会通过控制装置发送制动命令,制动命令需要传递到车辆制动器才能实现制动效果。
制动命令传递技术的目标是确保制动命令能够准确、及时地传达到每个车辆的制动器,以实现整个列车的协调制动。
二、现有的高速列车制动命令传递技术目前,高速列车的制动命令传递技术主要分为有线传输和无线传输两种方式。
1. 有线传输有线传输是一种较为传统的传输方式,通过电缆将制动命令从控制装置传递到各个车辆的制动器。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传输可靠、准确,几乎没有传输延迟和信号干扰的问题。
同时,有线传输也相对成本较低。
然而,有线传输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对电缆布线的要求较高,需要保证电缆的质量和连接的可靠性。
此外,电缆的敷设也会增加车辆的自重,降低列车的运营效率。
2. 无线传输无线传输是一种新兴的传输方式,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将制动命令传递到车辆的制动器。
无线传输方式具有灵活性强、布线简单等优点,可以减少对车辆结构的干扰,并且对列车的自重影响更小。
无线传输技术可以分为红外线传输、无线电传输和激光传输等多种方式。
这些传输方式各有优劣,例如红外线传输需要保证视线的通畅,无线电传输存在干扰的风险,激光传输在长距离传输时需要解决光信号衰减等问题。
因此,无线传输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还面临一些挑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三、未来高速列车制动命令传递技术的发展方向随着高速列车的快速发展,高速列车的制动命令传递技术也需要不断提升。
以下是未来发展的一些可能方向:1. 多重传输方式的组合由于无线传输方式存在一些限制,未来的发展方向可能是将多种传输方式进行组合,利用各自的优点来实现制动命令的传递。
高速列车牵引及制动系统的控制

高速列车牵引及制动系统的控制引言高速列车是一种现代交通工具,其速度飞快,行驶过程中需要稳定而高效的牵引和制动系统,以确保乘客和货物的安全并提高运行效率。
本文将针对高速列车牵引和制动系统的控制方面进行讨论。
一、高速列车的牵引系统高速列车的牵引系统是指将能源转化为动力,使列车在轨道上运行的关键部件。
其包括牵引电机、变速器、控制电缆和驱动轮组等多个部分。
下面将逐一介绍各部分的作用和特点。
1. 牵引电机牵引电机是高速列车牵引系统的核心部件,其作用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轮组旋转,实现列车运行。
高速列车通常采用交流异步电机来作为牵引电机。
该电机具有起动时冲击小、占用空间小、质量轻等优点,在高速列车牵引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2. 变速器变速器是将牵引电机输出的电能转换为合适的机械功率输出到驱动轮组的装置。
其可以将电机的力矩大小、转速进行调整,以适应列车运行的不同条件。
高速列车的变速器一般采用先进的电子变速系统,其能够根据列车的速度和负载自动调整变速器的工作状态,达到最佳的牵引效果。
3. 控制电缆控制电缆是高速列车中采用的电气传输系统,其作用是将列车运行所需的电能、信号传输到各个部件。
高速列车中的控制电缆通常采用高可靠性、耐压、耐磨损和耐高温的特殊材料制作,以确保其在高速列车运行过程中稳定可靠地传输信号和电能。
4. 驱动轮组驱动轮组是高速列车运行的关键部件之一,它通过与铁路轨道摩擦的方式转动,将机械能转化为动能,推动列车前进。
高速列车通常采用6轴式车辆,每个轴上配备2个驱动轮组,以确保列车的牵引能力。
二、高速列车的制动系统高速列车的制动系统是为了提高列车安全性而设计的。
它主要负责控制列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刹车和停车,以确保列车停车的速度和平稳性。
1. 机械制动系统机械制动系统是高速列车制动系统的最为基础的部分,它包括制动器、制动齿轮等部件。
通常情况下,高速列车在进站、刹车的过程中会采用机械制动系统,这样可以保证列车在短时间内停车,并且具有重复性好、故障率低等优点。
浅析CRH380B型动车组制动系统控制技术

浅析CRH380B型动车组制动系统控制技术CRH380B型动车组是中国铁路的高速动车组列车,其制动系统控制技术是保证列车安全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动车组制动系统的组成和原理、制动系统的控制技术及其特点等方面进行浅析。
CRH380B型动车组制动系统由空气制动系统和电磁制动系统组成,具有双重制动能力。
空气制动系统是动车组主要的制动系统,它利用空气压力通过管路和刹车软管传输到制动装置上,从而实现车辆的制动。
电磁制动系统则是在空气制动系统的基础上进行升级和改进,能够在高速行驶时提供更快速的制动效果。
空气制动系统的原理是通过空气压力来传送力量,从而实现列车的制动。
当司机操作制动手柄时,通过阀门控制空气压力的流动,进而控制制动装置的工作。
制动装置包括制动鼓、制动片、汽缸等部件,当汽缸内充满空气时,制动片受力挤压制动鼓,从而达到制动的目的。
电磁制动系统则是通过电磁力来实现列车的制动,在高速行驶时能够更加快速、更加安全地实现列车的制动。
电磁制动系统通过电磁线圈产生磁场,从而产生制动力,在列车行驶时通过控制电磁制动的力度实现列车的制动。
1. 制动控制系统CRH380B型动车组的制动控制系统主要采用自动控制和手动辅助控制相结合的方式。
在自动控制模式下,列车的制动系统能够自动根据车速、列车状态等信息实现制动操作,从而保证列车在各种运行情况下都能安全平稳地制动。
在手动辅助控制模式下,司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手动控制,以应对特殊情况或紧急情况。
CRH380B型动车组的制动力分配系统能够根据列车的实际负载、运行速度等参数,自动调整每个车厢的制动力分配,从而保证列车整体制动效果的均衡和平稳。
这种智能化的制动力分配系统能够提高列车的运行安全性和舒适性。
CRH380B型动车组还配备有多种制动辅助系统,如防抱死系统、牵引制动系统等,这些系统能够在列车制动时提供额外的辅助性能,从而提高列车的制动效果和安全性。
防抱死系统能够根据车轮速度和阻滞情况实时调整制动力度,从而避免车轮因过度阻滞而失去牵引力。
我国铁路机车车辆现代化的关键技术

我国铁路机车车辆现代化的关键技术前言高速铁路正在全世界如火如萘地发展,2002年底统计世界新建高速铁路已达5435km,2004年4月1日韩国首条高速铁路开通,速度达300km/h,2005年中国台湾省首条高速铁路也将开通,到2007年全世界新建高速铁路还要增加3267km。
高速列车是高速铁路的技术核心,是机车车辆现代化的具体载体。
如果说高速铁路是现代高新技术的综合集成,则高速列车是机械、电子、材料、计算机、控制等现代技术综合集成的集中体现。
根据国务院批准执行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要求,2020年前我国将修建四纵四横客运专线及三个城际快速客运系统共计达12000km以上,为此研究开发并攻克高速列车的关键技术,推进我国机车车辆现代化已成为当前摆在铁路科技工作者面前的紧迫任务。
高速列车如按列车动力轮对分布和驱动设备的设置来分类,可分为动力集中型和动力分散型,如按列车的转向架布置、车辆联结方式来分类,可分为独立转向架式和铰接转向架式,各种类型的高速列车各有其优、缺点,但总体上均取得成功。
随着高速列车速度提高到300km/h以上,动力集中与动力分散两种类型正在相互靠拢,界线逐渐模糊,动力分散式相对集中,动力集中式将动轴扩展,粘着利用更加充分而性能价格比提高,正向着综合型式发展。
各型高速列车不论具体结构及设备如何,其关键技术是一致的,可以列出如下十大技术领域:一、交流传动技术1. 高速列车牵引传动装置的特殊要求高速列车在高速下运行,其基本阻力大大增加,尤其是空气阻力与速度成二次函数关系,其功率与速度成三次函数关系,因此,必须具备大功率的牵引动力。
高速列车牵引传动装置的特殊要求是:◆大的额定输出功率。
◆牵引电机重量轻,易维修,耐恶劣环境条件。
◆速度控制方便。
◆电机的转矩—速度特性较陡,可抑制空转,提高高速下粘着利用。
◆电机无换向,不会引起电气、机械损耗,无环火故障。
2. 交—直—交变换系统交—直交变换系统是将单相交流电通过整流转变为直流电,又通过逆变器将直流电转变为可改变频率与电压的三相交流电,供交流牵引电机牵引所用,高速列车的交流传动系统与一般工业领域的变流装置相比,有其技术上的特点:◆调速范围宽,可从0速度一直到最高速度300km/h以上,而且调频连续无冲击。
高速铁路列车控制系统的技术介绍与使用方法

高速铁路列车控制系统的技术介绍与使用方法一、技术介绍高速铁路列车控制系统是保障高速列车安全、稳定、高效运行的重要技术之一。
该系统由多个子系统组成,包括列车信号控制系统、列车保护系统、列车通信系统等。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子系统的功能与原理。
1. 列车信号控制系统列车信号控制系统是高速铁路列车正常行驶的基础。
它通过线路上的信号设备向驾驶员发出不同的车速指令,确保列车运行在设定的速度范围内,遵守相应的安全规定。
该系统主要由信号灯、信号机、道岔等设备组成。
在列车行驶过程中,当驾驶员看到信号灯发出的信号后,会根据信号的含义调整列车的速度和行驶方向。
2. 列车保护系统列车保护系统是确保列车运行安全的重要防护屏障。
它使用了现代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控制技术,能够实时监测列车的运行状态,并在必要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自动制动、限制车速等。
该系统主要包括列车位置监测系统、列车防撞系统、列车悬挂系统等。
列车位置监测系统通过车辆上的传感器获取列车的位置信息,确保列车在轨道上行驶。
列车防撞系统则可以根据前方障碍物的距离和速度自动判断是否需要紧急制动,以避免碰撞事故的发生。
3. 列车通信系统列车通信系统是实现列车与地面指挥中心和其他列车之间的实时通信的关键技术。
它能够传递列车运行的相关信息,如车速、位置、信号指令等。
该系统主要使用了卫星通信和无线通信技术,确保高速列车在运行过程中能够及时接收到相关的指令和信息。
通过列车通信系统,地面指挥中心可以及时掌握列车的运行状态,并进行相应的调度和指挥。
二、使用方法高速铁路列车控制系统的使用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了解系统结构与原理在使用高速铁路列车控制系统之前,使用人员应该首先了解系统的结构和原理。
通过学习相关的技术文献和培训课程,掌握系统的工作原理、各个子系统的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只有深入了解系统的工作原理,才能更好地掌握其使用方法。
2. 熟悉操作界面与操作流程高速铁路列车控制系统通常会提供一个用户友好的操作界面,使用人员需要熟悉这个界面,并掌握系统的操作流程。
高速列车车辆制动系统的结构与组成部件解析

高速列车车辆制动系统的结构与组成部件解析概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高速列车的制动系统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高速列车的制动系统对于确保列车行车安全和减少制动时的能量消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高速列车车辆制动系统的结构与组成部件进行详细解析。
一、制动系统的作用和原理制动系统是高速列车行车安全的重要保障,主要作用是通过减速和停车来确保列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安全。
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施加制动力或阻力来减慢或停止列车的速度。
制动系统一般包括制动装置、控制装置、供应装置和监控装置。
二、制动系统的结构与组成部件1. 制动装置制动装置是制动系统中最核心的部分,主要由制动器、制动齿轮和制动盘组成。
制动器通过施加压力将制动齿轮紧密地压在制动盘上,产生摩擦来减速或停止列车。
高速列车的制动器一般有电子控制制动器和气压制动器两种。
2. 制动盘与制动齿轮制动盘是制动装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车轮相连,并根据列车运行速度和制动力的要求进行设计和制造。
制动盘一般采用高强度的合金材料,以确保其在高速运行过程中的耐磨性和耐高温性能。
制动齿轮则负责将制动力传递给制动盘,通过摩擦产生的阻力来减速或停止列车。
3. 制动控制装置制动控制装置是高速列车制动系统中起控制和调节作用的组成部分。
它通过控制制动装置的工作状态和工作力度,以实现列车的减速、停车和保持行车安全。
制动控制装置一般采用电子控制和气动控制两种方式,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响应速度快和控制精度高的特点。
4. 制动供应装置制动供应装置是供给制动系统所需的压力和能量的装置。
在高速列车的制动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液压或气压能量来提供制动装置所需的制动力度。
制动供应装置一般采用液压泵或空气压缩机等设备,通过输送液压油或压缩空气来提供制动装置的动力。
5. 制动系统监控装置制动系统监控装置用于监测和控制整个制动系统的工作状态和性能。
它通过传感器和控制器来实时监测制动器的工作压力、制动盘的温度和制动力的变化等参数,并对其进行处理和分析。
浅析高速动车组制动系统

浅析高速动车组制动系统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高速列车组的平均运行时间和速度一直在稳步提高。
因此,对制动测试系统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
然而,由于测试操作等许多技术问题,已基本无法完全满足各种不同形式的高铁动车组的动力试验系统要求。
本文通过高速动车组的制动系统来探究它的特点及其作用。
关键词:高速动车组制动系统特点作用高速动车组安全制动系统不仅在高速行车安全防护方面为其提供了根本技术保障,而且在高速行车运营自动化过程控制、运营管理效率的不断提高及运营工作自动化等各个方面,提供了完善的服务功能,并向着交通运输行业综合管理自动化的发展方向不断发展。
高速铁路动车组紧急制动系统主要技术是我国现代化高速铁路的重要技术标志之一,它在高速铁路、城市轨道高速交通、磁浮等技术领域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主导作用,有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高速动车组制动系统1.1制动系统组成制动系统控制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列车制动系统信号数据生成控制装置;列车制动系统信号数据传输控制装置;制动系统控制管理装置(内部分别集成了列车电子制动控制管理单元和列车制动系统控制管理单元、空气增压制动器和管路上所有必需的各种空气阀门及制动风缸等[1])。
1.2制动控制方式当低速行驶区域的动车电机制动系统停止工作或动车电机制动失效时,动力不足部分由制动气停和动力补偿补充系统实现。
制动时,列车首先充分利用高压电力制矩和动力对高速列车进行制动,减轻制动拖车的内部空气压和制动机械负荷,减少制动拖车的内部机械空气制动和零部件的严重磨损。
1.3制动控制装置制动单元控制系统装置主要包括液压制动控制器、空气增压制动器和相关调节阀门及制动储气缸等可实现制动单元化,吊装装置在电动车下。
制动负荷控制处理单元(bcu)系统采用单片微处理器进行数字编码运算串行处理方式,来自机车工作台的机车制动操作指令通过机车中央控制装置、传输控制终端由高纤光缆进行传输,根据各车厢的制动负荷控制信号及机车速度控制信息并由计算机给出其所需要的机车制动力。
列车制动距离规定范本

列车制动距离规定范本列车制动距离是指列车在刹车后停下来所需的距离。
它是列车运行安全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确保列车的停车安全起着关键作用。
为了保证列车制动距离的准确计算和规范化执行,各国铁路部门都制定了相应的规定和标准。
一、列车制动距离的定义列车制动距离是列车从切断牵引力后,经过一定距离后停止所需的距离。
它包括列车的刹车反应时间和停车距离两个部分。
刹车反应时间是指列车司机接收到刹车指令后,从发出指令到刹车应用时间的间隔。
司机的刹车反应时间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司机的反应速度、刹车系统的响应时间等。
停车距离是指列车从开始刹车到完全停止的距离。
它受列车的速度、制动装置的性能、轨道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二、列车制动距离的计算方法列车制动距离的计算一般采用以下公式:制动距离 = 刹车反应距离 + 刹车距离刹车反应距离 = 刹车反应时间× 列车速度刹车距离 = (列车速度² - 列车停车速度²)/(2 × 制动加速度)其中,刹车反应距离是司机在接收到刹车指令后所行驶的距离,可以根据司机的反应时间和列车的速度计算得出。
刹车距离是列车从开始刹车到完全停止所需的距离,它与刹车加速度和列车速度的平方成反比。
三、列车制动距离的规定范围不同类型的列车和不同运行条件下,对列车制动距离都有相应的规定和范围。
根据国家铁路标准和企业自身的要求,列车制动距离一般按照以下范围来进行控制:1. 常规列车在普通列车的制动距离规定中,一般将速度分为多个区间,每个区间都有相应的刹车距离要求。
例如:当列车速度大于等于120公里/小时时,刹车距离要求为800米以内;当列车速度小于80公里/小时时,刹车距离要求为300米以内。
2. 高速列车对于高速列车,由于列车速度较高,因此制动距离的要求也更加严格。
一般要求高速列车的刹车距离在500米以内,以确保列车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停止。
3. 特殊情况下的制动距离要求在特殊情况下,如雨雪天气、斜坡道、曲线区段等条件限制下,列车制动距离的要求会更加严格。
CRH2型动车组制动系统分析

CRH2型动车组制动系统分析自从1825年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建成并通车开始,铁路逐渐成为了交通运输中的重要运输方式之一。
快速、可靠、舒适、经济和环保是铁路在与其他运输方式的竞争中取胜的先决条件,许多国家都在通过新建或改建既有线发展高速铁路。
国际上一般认为,高速铁路动车组是最高运行时速在200公里以上的铁路运输系统。
所谓动车组就是由若干动力车和拖车或全部由动力车长期固定连挂在一起组成的车组。
高速动车组的牵引动力配置基本上有两种型式,即集中配置型和分散配置型。
传统的机车牵引形式就是牵引动力集中配置,列车由一台或几台机车集中于一端牵引。
由于机车总功率受到限制,难以满足进一步提高速度的要求。
动车组编组中的车辆全部为动力车,或大部分为动力车,即牵引动力分散配置。
由于动车组可以根据某条线路的客流量变化进行灵活编组,可以实现高密度小编组发车以及具有安全性能好、运量大、往返不需掉转车头、污染小、节能、自带动力等优点,受到国内外市场的青睐,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被称为铁路旅客运输的生力军第六次铁路大提速,以“和谐号”为代表的高速动车组,如梭箭般穿行于大江南北,将中国铁路带入高速时代,我国既有线路列车运行速度也一举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铁路运输事业呈现飞速发展全新局面,高速动车组以其安全,准时,快速,舒适,节能,环保,等诸多优点,高速动车组是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同时也带动并促进了科学技术发展,高速动车组有别于现在运用的内燃,电力机车。
其区别在于动车组各部件大量运用高新技术,特别是在转向架结构,车体轻量化,列车动力分配,电传动控制技术,列车信息网络及制动系统都具有各自的高科技含量。
高速动车组制动系统具有先进科技技术,其中以CRH2型动车组最为出名。
CRH2型高速动车组制动系统采用电气指令是微机控制直通式电控制动,制动指令的接收,处理和电气制动与空气制动协调配合等,一般都是有微机来完成,动车组各车辆上的制动控制装臵由制动控制单元,EP阀,中继阀,空重调整阀,紧急制动电磁阀等组成,载荷调压装臵直接来自空气簧空气压力,空气弹簧压力通过传感器转化为与车重相应的电信号,制动控制单元根据制动指令及车重信号计算出所需的制动力,并向电气制动控制装臵发出制动信号,电气制动控制装臵控制电气制动产生作用,并将实际制动力的等值信号反馈到制动控制器,制动控制器进行计算,并把与计算结果相应的电信号送到中继阀,中继阀进行流量放大后,使制动缸获得相应的压力,拖车常用制动时,制动控制装臵的动作过程与动车的基本相同,但是因为没有电气制动,所有不必进行电气制动与空气制动的协调,所需制动力全部通过EP阀转化为相应的空气压力信号,然后由中继阀使制动缸产生相应的制动力。
动车组 制动系统 标准

动车组制动系统标准The standard for the braking system of high-speed trains, also known as electric multiple units (EMUs), is crucial to ensuring the safety and efficiency of train operations. It is essential for the braking system to meet strict requirements and standards to guarantee the safety of passengers and crew members. The braking system of EMUs plays a vital role in controlling the speed of the train, ensuring smooth and timely stops, and preventing accidents. Therefore, the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comprehensive standard for the braking system of EMUs are of utmost importance.高速列车,也被称为电力动车组,制动系统的标准对于保证列车运行的安全和效率至关重要。
制动系统必须满足严格的要求和标准,以确保乘客和机组人员的安全。
电力动车组的制动系统在控制列车速度、确保平稳及及时停车以及预防事故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制定和实施电力动车组制动系统的全面标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From a technical perspective, the standard for the braking system of EMUs should cover various aspects, including the design and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of the braking equipment, the brakingcontrol system, and the integration of the braking system with other train systems. The standard should address the compatibility of different components of the braking system, the response time ofthe braking system, and the reliability of the braking equipment under different operating conditions. Furthermore, the standard should also consider the maintenance and inspection requirementsof the braking system to ensure its long-term reliability and safety.从技术角度来看,电力动车组制动系统的标准应该涵盖各种方面,包括制动设备的设计和性能要求、制动控制系统以及制动系统与其他列车系统的集成。
浅析CRH380B型动车组制动系统控制技术

浅析CRH380B型动车组制动系统控制技术CRH380B型动车组是中国目前最先进的高速列车之一,其制动系统控制技术是其运行安全和稳定性的重要保障之一。
本文将对CRH380B型动车组制动系统控制技术进行浅析,以期能更好地了解这一先进技术的应用和意义。
一、制动系统概述CRH380B型动车组的制动系统包括气制动系统、电制动系统和再生制动系统。
气制动系统主要包括空气制动和风压释放系统,用于列车的常规制动。
电制动系统通过调整牵引电机的工作状态来实现列车的制动。
再生制动系统则是通过将列车运行中的动能转化为电能来实现制动,既减轻了制动系统的负担,又实现了能源的节约和环保。
二、制动系统控制技术1. 制动力分配技术CRH380B型动车组采用了先进的制动力分配技术,能够根据列车的加载情况和运行速度自动调整制动力的分配,保证列车在不同情况下的制动性能始终稳定。
这一技术的应用,使得列车在高速运行中能够保持稳定的制动性能,提高了列车的运行安全性和稳定性。
CRH380B型动车组的制动系统还配备了先进的监控技术,能够对列车的制动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和处理制动系统的异常情况,保证列车的运行安全。
监控技术的应用使得列车的制动系统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避免了因制动系统故障而引发的安全事故。
三、总结CRH380B型动车组制动系统控制技术的先进应用,使得列车的制动操作更加精准、安全和稳定,为列车的运行安全和稳定性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制动力分配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监控技术和参数化控制技术的应用,使得列车的制动系统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的运行环境和工况,提高了列车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CRH380B型动车组制动系统控制技术将会更加完善和先进,为中国高铁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动车组的设计标准和规范解读

动车组的设计标准和规范解读动车组是现代高速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标准和规范对于确保列车安全、提高运行效果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动车组设计标准和规范进行解读,讨论其在列车车身、车辆牵引、车内设施等方面的要求和指导。
一、列车车身设计标准1. 车辆结构强度:动车组车辆在高速运行过程中需要承受较大的外部荷载和振动力,因此车身结构必须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性,以保证列车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空气动力学设计:动车组的车头和车身外形必须经过空气动力学优化设计,以减小空气阻力、降低风噪音和能耗。
同时,车身外形还需具备良好的防风能力,确保列车在强风环境下的稳定运行。
3. 碰撞安全设计:动车组需要满足碰撞安全性能指标,确保乘客在碰撞事故中的生命安全。
车体结构应采用可吸能设计,通过吸能结构的变形来缓冲碰撞能量,减轻乘客受到的冲击力。
二、车辆牵引和制动系统设计标准1. 牵引系统:动车组的牵引系统需满足高速运行的需求,提供足够的牵引力和加速度。
牵引系统还需兼顾能耗和环境因素,应采用高效的电力或传动系统,以达到更好的能源利用效率和减少排放。
2. 制动系统:动车组的制动系统应具备快速、准确、可靠的制动性能,以确保列车在紧急情况下的紧急制动和停车。
常见的制动系统包括电阻制动、再生制动和空气制动等,不同制动系统的采用应根据列车类型和运行速度来决定。
三、车内设施设计标准1. 车厢布局和座椅设计:动车组的车内布局应充分考虑行车舒适性和乘客的座椅需求。
座椅设计应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提供足够的坐姿支撑和舒适度。
同时,车厢布局还应兼顾站立空间和通道的设置,以满足乘客的乘车需求。
2. 空调和通风系统:动车组的空调和通风系统需能够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提供适宜的温度和空气质量,确保乘客在列车内的舒适感。
系统设计还应考虑到噪音控制,以减少噪音对乘客的影响。
3. 信息显示系统:动车组的信息显示系统需要清晰、准确地提供列车运行信息和相关服务信息,方便乘客了解列车的运行状态和终点站等信息。
高速动车车辆制动系统设计方案研究

高速动车车辆制动系统设计方案研究1. 引言高速动车是现代化铁路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动系统是保障列车运行安全的关键技术之一。
本文将研究高速动车车辆制动系统的设计方案,包括制动装置的选型、刹车压力的控制、制动力平衡的优化等内容,旨在提高高速动车车辆的刹车性能和行车安全。
2. 制动装置的选型制动装置是车辆制动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功能是将动车的动能转化为热能,并通过摩擦力减速动车。
根据高速动车的特点和运行条件,选择适合的制动装置对于提高行车安全至关重要。
常见的高速动车制动装置包括电磁制动器、气液制动器和电液制动器。
3. 刹车压力的控制刹车压力的控制是影响高速动车刹车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合理控制刹车压力可以提高刹车效果、减少制动距离,并保证列车的停车稳定性。
刹车压力的调节可以通过变换刹车阀的开度来实现,同时需考虑各车辆之间的压力平衡。
4. 制动力平衡的优化制动力平衡是指车辆各轮之间的制动力分配是否合理,对于高速动车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制动力不均衡会导致制动力的浪费和轮胎磨损不均,进而影响行车安全和运行成本。
通过调整制动力分配阀门的开度和设置合适的制动力分配算法,可以优化制动力平衡,提高车辆的制动性能。
5. 刹车系统的故障检测与诊断高速动车的制动系统故障检测与诊断是保障列车运行安全的重要环节。
刹车系统的故障可能导致制动失灵、制动力异常等情况,因此需要建立有效的故障检测与诊断机制。
利用传感器监测刹车系统的工作状态,结合故障检测算法和数据处理技术,可以及时发现制动系统的故障,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修复。
6. 制动系统的性能评估与优化为了保证高速动车车辆的行车安全和制动性能,对制动系统进行性能评估与优化是必要的。
通过实际运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对制动系统的各项指标进行评估,从而发现潜在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
同时,利用仿真技术可以模拟不同工况下的制动性能,并对系统参数进行优化,以提高制动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7. 结论本文对高速动车车辆制动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了研究,包括制动装置的选型、刹车压力的控制、制动力平衡的优化、故障检测与诊断以及性能评估与优化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速列车制动系统的基本要求
为保证列车正常运行和停车制动,并在意外故障或其他必要情况下具有尽可能短的紧急制动距离,高速列车必须装备高效率和高安全性的制动系统。
由于列车的制动能量和速度成平方关系,因此,速度为200~350 km/h的高速列车的制动能量是普通列车(速度为100~140 km/h)的4~9倍,从而在制动系统的性能要求和组成方面均有很大区别。
对高速列车制动系统的基本要求如下:
(1)制动距离的要求。
制动距离是指列车从开始施行制动作用到完全停止所行驶的路程,分为常用制动距离和紧急制动距离。
常用制动距离完全由司机或全自动驾驶系统的制动控制决定,而紧急制动距离往往取决于列车制动系统的制动能力。
高速列车的制动作用包括调速制动和停车制动,其制动能力首先表现为停车制动时对制动距离的控制。
根据列车制动系统的结构特点和司机操纵作用,停车制动有各种不同的方式,在同样的制动装置、操纵方式和线路条件下,其制动距离基本上与列车制动初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关系。
所以,随着列车速度的提高,必须相应地改进列车制动装置和制动控制方式,才能满足缩短制动距离的要求。
在各种不同的制动方式中,又以紧急制动距离为最短。
紧急制动距离是检验列车制动能力和运行安全性的基本技术条件,也是通信信号系统设计和运输组织的重要依据。
紧急制动距离的设计值是世界各国根据本国铁路情况(主要是列车速度、牵引质量、信号和制动技术等)以及乘座舒适度(加速度)制定出来的。
此外,还应该考虑必要的安全裕量,特别是在动力制动作用不良状态下的紧急制动能力,并以此值作为对轮轨间制动黏着的利用、基础制动装置的热容量及制动控制性能等各种制约因素所容许的最大紧急制动能力提出要求的依据。
国外300 km/h高速列车的紧急制动距离均为3 000~4 000 m。
根据制动黏着利用和热负荷等理论计算的结果,我国高速列车在初速300 km/h条件下的复合紧急制动距离可保证在3 700 m以内。
(2)乘座舒适度的要求。
从列车动力学的观点出发,乘座舒适度包括横向、垂向和纵向3方面的指标,高速列车纵向运动的特点除起动加速度较快外,主要是制动作用的时间和减速度远大于普通旅客列车。
制动时,乘座舒适度主要体现在列车减速度和减速度变化率等指标上。
根据经验,列车制动时的瞬时减速度在1.8~2.0 m/s2以下时,旅客是能够承受的。
而目前高速列车制动的设计减速度基本不会超过这个值,因此在制动情况下,列车减速度不会对乘座舒适度产生严重影响。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减速度的变化率。
研究发现,当减速度的变化率不超过0.6 m/s2时,旅客不会产生明显的不适感;当减速度的变化率大于0.6 m/s2但不超过0.75 m/s2时,基本还是可接受的;当减速度的变化率超过1.0 m/s2时,对没有准备且处于无倚靠站立的旅客来说,存在着摔倒的危险。
因此,必须采取相应措施来控制旅客纵向乘座舒适度指标。
由于高速列车对制动平均减速度、最大减速度和纵向冲动的指标均远高于普通旅客列车,因此为满足纵向乘座舒适度高的要求,高速列车制动系统必须采用下述关键技术:
①采用微机控制的电气指令制动系统来实现制动过程的优化控制,并在提高平均减速度的同时尽量减小减速度的变化率。
②对复合制动的模式进行合理设计,使不同形式的制动力达到较佳的匹配作用。
③缩小同编组列车中不同车辆制动力的差别,以缓和车辆之间的纵向动力作用。
④采用摩擦性能良好的盘形制动装置和强有力的动力制动装置,以提供足够的制动力。
(3)可靠性的要求。
制动系统作用的可靠性是列车行车安全的基本保证。
特别是高速运行时制动系统失灵的后果将不堪设想。
为此,制动系统的可靠性要求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①组成制动系统的零部件和软件必须具备一定的可靠性,这是整个系统可靠的基础。
②系统的可靠性。
系统的重要支系统或关键(薄弱)部件是否有冗余,如指令传输方式的冗余、
备用制动(冷备或热备)相对常用制动的冗余、非常制动相对紧急制动的冗余等。
故障是否导向安全。
零部件的可靠性是相对的,不可靠是绝对的。
只有在故障导向安全的前提下,才能在零部件故障时保证系统的基本功能。
也只有在这一前提下,冗余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要设计一个可靠的制动系统,除选择尽量可靠的零部件、精心编制的软件外,更为重要的是运用可靠性理论,进行可靠性设计、可靠性试验和可靠性计算,并将其贯穿于制动系统的研制过程,并在制动系统的运用过程中加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