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28课《观潮》

合集下载

语文:第28课《观潮》(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PPT课件

语文:第28课《观潮》(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PPT课件
6.作者在描写了浙江潮的雄伟壮观的景象之后,又写水军演习的 动人情景和吴中健儿高超的弄潮技术,使得两者相得益彰。 这 样的描写,使雄伟之上更添雄伟,壮观之上更添壮观;使自然美 与人文美相互融合,相互映衬,给读者极其美妙的感受,在身临 其境中受到美的熏陶。 作者如此着意刻画出人是自然的精灵, 人是自然的主宰,自然风景因有了人的活动而更加精彩美丽,表 现了人敢于和自然搏斗的大无畏精神。
练习中考资源网解释加点的字
1、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
(租用)
(许、让)
2、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马)(树立、举)
3、一舸无迹; (船)
4、吞天沃日;(用水淋洗)
5、披发文身;(名词用作动词,刺花纹;)
6、倍穹常时; (高)
7、倏尔黄烟四起;(忽然)
8、艨艟数百;(战船)
9、以此夸能;
(用,凭借) (夸耀,显示)
中考资源网
钱塘潮形成原因
天文学家指出:海宁潮是由 于月球的引力和杭州湾“喇叭形” 的出海口共同的作用而形成的。 钱塘江大潮特大涌潮必须同时符 合三个条件:一是必须是“朔”、 或“望”,即地球、月球和太阳 三者连成一条直线;二是这“朔” 或“望”必须最靠近“秋分”节 气;三是这“朔”或“望”必须 发生在月球最接近地球的时候。 农历八月初三的钱塘江大潮,则 同时符合以上三个条件。因此, 同是钱塘江大潮,农历八月十八 的将比八月初三的逊色得多。
探中究考资归源纳网二
4.“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机雄豪。”是渲 染钱塘江大潮的“伟观”,增强了艺术效果。烘托又称“衬 托”,“映衬”,如“饮食百物皆倍穹于常时”是烘托观潮 人极多和观潮盛况。“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 尾略不沾湿”是对比,突出了吴中健儿弄潮表演技艺超凡。

初中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8课:《观潮》课件

初中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8课:《观潮》课件

初中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8 课:《观
潮》课件
观潮周密观潮
宋•周密
学习目标
会翻译课文,积累重点实词、虚词
学习本文的写作方法
八堡碰头潮
盐官一线潮
老盐仓回头潮
气势雄伟的碰头潮
徐邦达钱塘观潮图(国画)
蒋孝游奇观海宁潮(国画)浪淘沙刘禹锡
八月涛声吼地来,
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
卷起沙堆似雪堆。

天下奇观——海宁潮
钱江涌潮从海宁角度看最为壮观。

每年的中秋节前后,海宁潮潮头壁立,波涛汹涌,势如万马奔腾;云移至岸,浪卷轰雷,卷起“千堆雪”。

双龙相扑“碰头潮”、白练横江“一线潮”、蛟龙脱锁“回头潮”和月影银涛“夜半潮”吸引着无数来自海内外的观光游客。

为此,海宁市在每年中秋节前后,都要举办规模盛大的“观潮节”,现在已成为闻名于世的一大胜景。

初中语文文言文《观潮》原文、译文、疑难解析

初中语文文言文《观潮》原文、译文、疑难解析

初中语文文言文《观潮》原文、译文、疑难解析钱塘江潮是一大胜景。

古人称之为“壮观天下无”。

钱塘江大潮与其独具的自然条件密切相关。

【原文】《观潮》宋代:周密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朦幢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

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

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

【译文】钱塘江的潮水,是天下雄伟的景观。

从(农历)八月十六日到十八日潮水是壮观的。

当潮水远远地从钱塘江入海口涌起的时候,(远看)几乎像一条银白色的线;不久(潮水)越来越近,玉城雪岭一般的潮水连天涌来,声音大得像雷霆万钧,震撼天地,激扬喷射,吞没天空,冲荡太阳,气势极其雄伟豪壮。

杨万里的诗中说的“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就是指这样的景象。

每年(农历八月)京都临安府长官来到浙江亭教阅水军,几百艘战船分列两岸;不久水军的战船演习五阵的阵势,忽而疾驶,忽而腾起,忽而分,忽而合,极尽种种变化,同时有在水面上骑马、舞旗、举枪、挥刀的人,好像踩在平地上一样安稳。

忽然黄色的烟雾从四面升起,人和物彼此一点儿也看不见,只听得水爆的轰鸣声,声音像山崩塌一样。

(等到)烟雾消散,水波平静,就一条船的踪影也没有了,只剩下被火烧毁的“敌船”,随波而去。

几百个善于泅水的吴地健儿,披散着头发,身上画着文彩,手里拿着十幅大彩旗,争先恐后,鼓足勇气,逆流迎着潮水而上,在万仞高的巨浪中忽隐忽现,翻腾着身子变换各种姿态,但是旗尾却一点也不被水沾湿,凭借这种表演来显示他们高超的技能。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8课《观潮》教案5篇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8课《观潮》教案5篇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8课《观潮》教案5篇Lesson 28 "watching the tide" teaching plan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8课《观潮》教案5篇前言: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

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观潮模板通用版2、篇章2:观潮文档(通用版)3、篇章3:观潮模板规范版4、篇章4:观潮模板通用版5、篇章5:观潮模板标准版篇章1:观潮模板通用版(一)吟诵古诗,导入新课:1.同学们,古代诗人王在晋曾经在《望江台》中写道: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水自天来。

唐代大诗人刘禹锡也曾经写道: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的脚步去钱塘江观潮。

(评析:古诗的引入,可以让学生了解古人赞美钱塘江大潮的诗句,知道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自古以来就被人们称颂,同时,为学生营造出了一种浓郁的学习语文的氛围,让孩子们能够在一点一滴中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

)2.课件出示:引导学生体会“观潮”和“天下奇观”两个“观”字各是什么意思?(评析:让学生体会到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思是不一样的,从而感受到中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同时,也夯实了学生的基础知识。

)(二)自主读文,探究识字:1.自由小声读课文,画出生字和新词,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学生字。

2.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自学生字的情况,争取做到把字音读准确。

3.全班齐读生字和新词。

4.全班共同交流生字中比较复杂的字形和容易读错的字音。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8《观潮》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8《观潮》课件

第三自然段用了哪些动词来描写吴中 健儿在惊涛骇浪中所作的精彩表演? 请摘记出来。
运用了 披、持、争、鼓、溯、迎、出没、 腾身等动词。
你认为第三自然段中哪一句是赞叹弄 潮儿本领的?
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
这句话是对吴中健儿 弄潮本领的称颂和赞 叹。游泳健儿们的勇 气和技艺令人叫绝。
“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 “虽席地不容闲也。” 说明了什么?
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分列两岸;然后演习五阵的阵势,忽而疾驶,忽而腾起,
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
忽而分,忽而合,尽其种种变化,同时在水面上骑马、舞旗、举枪、挥
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
刀的人,好象踩在平地上。忽然黄烟四起,人和物一点儿也看不见了,
水爆轰震, 声如崩山。 烟消波静,
四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
车马堵塞了道路,饮食百货之物, 价格比平时加倍的高,
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
租用看棚的人(非常多),即使是 一席之地也不会空闲。
潮来前:人山人海
潮来时
闷雷滚动
形成一道白色城墙
犹如千万匹战 马齐头并进
潮去时余韵犹在
雄 伟 壮 观
全文分为四个自然段,请同学们概 括出每一段的大意。
钱塘江的秋潮,比其他地方的秋潮更壮观,这是 由于杭州湾的地形特殊。钱塘江入海的地方叫杭 州湾。杭州湾外宽内狭,出海处宽达一百公里, 而往西到海宁县盐官镇附近,只有三公里宽。潮 水刚进杭州湾,水面宽阔,越往西就越受到河流 两岸地形的约束,只好涌积起来,潮头越积越高, 好像一道直立的水墙,向西推进。同时,由于潮 流的作用,把长江泻入海中的大量泥沙,不断地 带到杭州湾来,在钱塘江口形成一个体积庞大, 好像门坎一样的“沙坎”。当海水推着江水向钱 塘江口内涌去的时候,沙坎挡住了潮水,就形成 后浪赶前浪、一浪叠一浪的壮观景象。钱塘潮高 达八米到九米。潮水到来的时候,汹涌澎湃,像 千军万马。这就是举世闻名的钱塘潮。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8课《观潮》课件(12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8课《观潮》课件(12张PPT)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12、本文以 观潮
融合,
正面描写
为线索, 记叙 和 描写 相

侧面描写 相结合。
13、作者写“观潮”,为什么要写“校阅水军” 和“吴中健儿弄潮”?
作者在描写了钱塘江潮的雄伟景象之后,有浓墨重彩描绘水 军演戏的宏大场面和吴中健儿高潮的弄潮技巧,既写了风景, 又写了民俗,人借水势,水借人势,人助水势,水助人势, 使两者相得益彰,巧妙融合。这样的描写,是自然之美与人 文之美相互映衬,使读者如身临其境一般。
28 观潮
一、基础知识
作者是 周密 , 南宋 词人,字



等,宋亡不仕。本文选
自 《武林旧事》 。
二、重点翻译
1、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当潮远远地从海口涌起的时候,几乎像一条(横画的)银白色的线; 不久逐渐逼近,就像玉城雪岭一般的潮水连天涌来
2、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三、理解性默写
1、演习战船之多的句子是:艨艟数百,分列两岸 2、阵势变化之多的句子是: 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3、水兵演练技艺之高的句子是:
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
4、双方演习战之激烈的句子是: 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 5、演习声势之大的句子是: 水爆轰震,声如崩山。 6、描写吴儿外形和风俗的句子是:披发文身。 7、最能体现吴中健儿弄潮之技的句子是:
旗尾略不沾湿。
8、点明在潮水暴涨时表演的句子是:
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
9、从侧面烘托观潮之盛的句子是:
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和虽席地不容间也。
• 不习惯读书进修的人,常会自满于现状,觉得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学习,于是他们不进则退2022年4月13日星期三上午11时56分9秒11:56:0922.4. 13

28 《观潮》课件八年级语文上册 新人教版

28 《观潮》课件八年级语文上册 新人教版

学习目标
1、背诵并默写全文。 2、记住仅、沃日、穷、尽、 舸与等重点词解释。 3、会翻译重点句子。 4、理 清文章结构
模块一:文学常识 词语解释 模块二:句子翻译、课文背诵(重点) 感情理解(难点)
周密,字公谨,号草窗,又号四水潜夫、弁 阳老人、华不注山人,南宋词人、文学家。 祖籍济南,流寓吴兴(今浙江湖州)。宋德 右间为义乌县(今年内属浙江)令。入元隐 居不仕。自号四水潜夫。他的诗文都有成就, 又能诗画音律,尤好藏弃校书,一生著述较丰。 著有《齐东野语》、《武林旧事》、《癸辛 杂识》、《志雅堂要杂钞》等杂著数十种。 其词远祖清真,近法姜夔(kuí ),风格清雅秀 润,与吴文英(梦窗)并称“二窗”,词集 名《频洲渔笛谱》、《草窗词》。存词150余 首。
杭州在南宋时称临安,是国都。观潮 地当时在临安城南,每年农历八月十 八日举行观潮盛典。迎潮前有水军演 习,潮到时又有吴地少年弄潮争标的 表演,当日从宫廷到民间争相观看, 万人空巷,十分热闹。
潮来前:人山人海
潮来时
闷雷滚动
形成一道白色城墙
犹如千万匹战 马齐头并进
潮去时余韵犹在
雄 伟 壮 观
当……时 发、起
几乎,将近
5.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连接着天 6.吞天沃日 用水淋洗
7.艨艟数百,分列两岸
战船
8.既而尽奔腾合五阵之势 穷尽
9.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
马 舞动
10. 略不相睹

彼此一点也看不见
11.倏尔黄烟四起 忽然
12.人物略不相睹 一点儿也不 13.随波而逝

14.一舸无迹
每岁京尹(yǐn)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méngchōng)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并有乘骑(jì)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 山。烟消波静,则一舸(gě)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课件:28《观潮》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课件:28《观潮》
以此夸能 (本领)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能够)
词类活用
1.皆披发文身 (名词作动词,刺刻花纹。) 2.天下之伟观也 (动词作名词,景观,景象) 3.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形容词作动词,穷尽。) 4.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 (名词作动词,树立,举) 5.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 (形容词作动词,高过)
3.“江干上下十余间...... 观潮的热烈火爆场面, 车马塞途”“席地不容间” 一览无余。
4.尽奔腾分合五战之 势
卓鬼变幻,间其调度 之神速,操控之机灵。
5.文中第一句说“浙江之潮,天下 之伟观也。”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 作用? 总领全文,点明主旨。
6.杨万里的诗句有什么作用?
上句写江涛汹涌的近景,下句写愿望所见。
文言句式
判断句: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也”表示判断语气) 省略句:
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省略主语“潮”) 倒装句: 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状语后置,应为“于鲸波万仞中出没”) 被动句: 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为……所表被动)
精读课文
1.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每段的段意。
第一段:海潮的雄伟壮观。 第二段:水军演习的动人情景。 第三段:弄潮健儿的英姿。 第四段:观潮人众之多。
5.《观潮》是 一篇精彩灵 动的美文, 表现在哪几 个方面?
1.清晰的层次之美 2.精彩的描摹之美 3.精妙的映衬之美
句子赏析
1.手持十幅大旗...... 寥寥数笔,便使弄潮儿激流
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勇进、果敢好胜的心理态势 跃然纸上。
2.腾身百变,而旗尾 略不沾湿
传神地再现了他们精湛 的表演艺术。
2.全文着眼点在“潮”上,立足点在 “观”上,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观 潮”的?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28.《观潮》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28.《观潮》课件
四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
车马堵塞了道路,饮食百货之物, 价格比平时加倍的高,
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
租用看棚的人(非常多),即使是 一席之地也不会空闲。
潮来前:人山人海
潮来时
闷雷滚动
形成一道白色城墙
犹如千万匹战 马齐头并进
潮去时余韵犹在
雄 伟 壮 观
全文分为四个自然段,请同学们概 括出每一段的大意。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
钱塘江潮,是天下雄伟的景象。从农历(八月)十六到
十八为盛。
方其远出海门,
十八日为最盛。当潮水从浙江入海口涌起的时候,
仅如银线;
既而渐近,

几乎像一条银白色的线;不久潮水越来越近,就像
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
玉城雪岭一般连天涌来,声音大得像雷霆万钧,
第三自然段用了哪些动词来描写吴中 健儿在惊涛骇浪中所作的精彩表演? 请摘记出来。
尽,穷尽,形作动。
披发文身。文,刺花纹,名作动。 争先鼓勇。 鼓,激发。
一词多义
际天而来
而 随波而逝 溯迎而上
而,表修饰
而旗尾略不沾湿
而僦赁看幕
而,表转折
仅 仅如银线 仅,几乎,将近 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仅,只有
自即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为,是 为 海涌银为郭 为,成为
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为,被
方其远出海门 方,当……时
方 方出神
方,正
方其远出海门 出,发、起 出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 出,来到
人物略不相睹 略 而旗尾略不沾湿
略,一点儿
表时间词语
既而渐近。 既而,一会儿。 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
并,同时。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8课_观潮》优秀课件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8课_观潮》优秀课件
鲸波万仞rè n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 此夸能。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qǐ ﹨溢目, 车马塞sè 途,饮食百物﹨皆﹨倍穹qió ng常时,而﹨
僦赁jiù lì n 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
掌握读音
雷霆 tíng 艨艟 méngchōng 僦赁 jiù lìn 杨诚斋 zhāi 倏尔 shū 一舸无迹 gě
画着花纹

( 逆流迎着潮水而上 )
时现时隐 江岸
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
) )
合作交流
作者在第一段是从哪几个方面对潮来之状进行 描写的?找出与下面图片对应的文字具体分析。
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
颜色形状
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形状颜色
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
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语,组内讨论,不能解决的,班内讨论。
掌握重点词语:
吞天沃日 倏尔黄烟四起 人物略不相睹 ( 用水淋洗) ( 忽然 ) ( 一点也不) 高 ) 满 ) 农历十六日 ( )
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 珠翠罗绮溢目 (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掌握重点词语:
方其远出海门 (当……时 )( 发、起 ) 如履平地 ( 踩,走) 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被 去往 ) 皆披发文身 ( 溯迎而上
(4)观: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6)能: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3)几乎,将近
只, 仅仅 (4)景象 (7)腾起
看 (5)气势
句式: ①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判断句) ②方其远出(于)海门(省略句) ③(潮)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省略句) ④ 仅有“敌船”为火所焚(被动句)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8课《观潮》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8课《观潮》课件

第一段:钱塘潮的雄伟景象。
3、理解各段内容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 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 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 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 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第二段:水军演习的精彩场面。
3、理解各段内容
可是 一点也不
可是旗尾一点也不沾湿。 以
凭借



夸耀
能。
本领
凭借这显示(夸耀)本领。
江干
江岸
上下
上游下游
十 余 里间,
多 之间
江岸 珠翠
上游下游十多里之间, 罗绮
华丽的衣服
溢目,
满目
妇女的首饰
(戴着)珠宝首饰(穿着)华丽衣服的(游客)满眼都是。
车马塞 途, 饮食 百物
阻塞
路途 吃喝


倍穹 常时
加倍的高 平时
各种物品
车马阻塞了路途,吃的喝的各种物品都(比)平时加倍的高,

可是
僦赁 看幕,
租用 观潮帐篷
可是租用观潮帐篷(的人), 虽
即使
席地
一席之地
不容
容许
闲也。

(中间)即使是一席之地也不容许有空的。
3、理解各段内容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 以至十八日 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 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 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 系腰”者是也。
观 潮
钱塘江是浙江省最大的河流,其入海 口成喇叭状,每逢涨潮海水倒灌,水势受 阻,形成著名的“钱塘潮”。波澜壮阔, 气势磅礴,古人赞曰“天下壮观无”。

初二语文上册《第28课观潮》课件新人教版

初二语文上册《第28课观潮》课件新人教版

•整体感知
•文章写了哪些内容?全文分为四个自然段
,请பைடு நூலகம்学们概括出每一段的大意。
•1、写海潮的雄伟壮观。
•2、写水军演习的精彩场面 。 •3、写弄潮健儿的英姿。
•4、写观潮人数之多。
•第一节
•第一句“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 也。”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总起全 文
•第一节
•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进行了正面描绘?
•腾起身子,变换着种种姿势,而那彩旗末梢却一点不湿, 他们就是以此来夸耀自己的本事。
•4.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
•头戴珠翠首饰,身穿绮罗衣裳的游人满目皆是,车马堵塞了道 路,饮食百货价格都比平常高出一倍。
•用现代汉语翻译第三段。
•几百个善于泅水的吴中健儿,披散着头 发,浑身刺着花绣,手里拿着十幅大彩 旗,争相奋力逆流迎潮而上,(他们的 身影)在万仞高的惊涛骇浪中浮沉,翻 腾着身子变换着各种姿态,而旗尾却一 点也不被水沾湿,凭借这种(表演)来 显示他们(高超)的技能。
•5.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连接着天
•6.吞天沃日 •用水淋洗
•7.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 •年
•8.既而尽奔腾合五阵之势 •穷尽
•9.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

•马 •舞动 •举
•踩,走
•10.如履平地
•忽然
•11.倏尔黄烟四起 •一点儿也
•12.人物略不相•睹去 不
•14.吴儿善泅者数百 •游泳 •15.皆披发文身 •画花纹,动词 •16.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巨波 •17.珠翠罗绮溢目 •满 •18.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 •高 •19.而僦赁看幕 •租用 •20.虽席地不容间也 •许,使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课文中的语句:

人教八语上册28课《观潮》.ppt.ppt

人教八语上册28课《观潮》.ppt.ppt

六、拓展延伸:
海潮诗句集锦: 1.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作雪堆。 ——刘禹锡 2.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苏轼 3.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曹操 小组交流各自收集的咏海潮诗句; 或者描述片段精彩场面。
七、作业:
1. 第一段从形、色、声、势四个角度写
2、课文第1段是怎样写海潮雄伟壮观的景象的?
先总起
钱塘观潮的壮观景象
交代海潮最盛时 描写潮来时的样子 引用杨诗作结
3、作者从哪几个角度描写潮来的样子的?
形: 仅如银线 色: 玉城雪岭 描写角度 声: 声如雷霆
绘声绘色,生动地 表现了海潮的壮美
势:吞天沃日
(二) 课文是怎样描写水军演习的?—小组讨论
船只众多 水军演习 阵势变化 水兵技艺 战斗情况


(三)哪些语句描写吴儿弄潮的壮士形象?
突出了勇士逆水弄潮的高超本领?
吴的 儿场 弄面 潮
披发文身 争先鼓勇 手持大旗 溯迎而上 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腾身百变 旗尾略不沾湿
壮士形象
高超本领
(四)课文是怎样写观潮人数之多的?
十里余间 观 潮 之 车马塞途 人多 数 席地不容间
出潮水的壮观,第四段写观潮人数之多也是 为了突出潮水的壮观,同样是写潮水,这两 段的描写有什么不同?
第一段是写景,从正面描写潮水的雄伟壮观 第四段是记事,从侧面衬托潮水的雄伟壮观
2.改写练习: 请你展开想像,把文中的四幅画面改 写成四个场景描写的片断,用第一人称 改写。
《观潮》
作者:周密
一、情景回顾:钱 塘 江 大 潮
钱 塘 江 观 潮
玉城雪岭
吞天沃日
江横玉系腰

《观潮》周密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观潮》周密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观潮》周密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作品简介:《观潮》是南宋文人周密的经典作品,节选自《武林旧事》第三卷。

本文通过描写作者耳闻目睹钱塘江大潮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以及观潮的盛况,将自然美、人情美巧妙地交织在一起,用十分精练的笔墨,分四段描绘出海潮的壮观景象,水军演习的动人情景,弄潮健儿的英姿飒爽和观潮人群的惊叹不已,使读者身历其境。

这篇短小精悍的文言文赞美了钱塘江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真挚感情。

本文现已被人民教育出版社列入八上语文28课。

作品原文:观潮浙江之潮1,天下之伟观也。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2。

方其远出海门3,仅如银线4;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5,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6,势极雄豪。

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7。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8,艨艟数百9,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10,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11,如履平地。

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12,水爆轰震13,声如崩山。

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14,仅有“敌船”为火所焚15,随波而逝16。

吴儿善泅者数百17,皆披发文身18,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19,出没于鲸波万仞中20,腾身百变21,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而豪民贵宦,争赏银彩。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22,珠翠罗绮溢目23,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24,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也25。

禁中例观潮于天开图画,高台下瞰,如在指掌。

都民遥瞻黄伞雉扇于九霄之上,真若箫台蓬岛也。

词句注释:重要解释:1.浙江:就是钱塘江。

2.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从农历(八月)十六日到十八日。

既望,农历十六日(十五日叫望)。

3.方其远出海门:当潮从入海口涌起的时候。

方,当…时。

其,代词,指潮。

出,发、起。

海门,浙江入海口,那里两边的山对峙着。

4.仅如银线:几乎像一条(横画的)银白色的线。

仅,几乎,将近。

5.既而:不久。

6.玉城雪岭:形容泛着白沫的潮水像玉砌的城墙和白雪覆盖的山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班级: 姓名:
课题:《观潮》
一、学习目标
1、掌握文言基础知识(字词及语句翻译);
2、探究本文的写作手法。

- 1 -
- 1 - 【当堂训练】
一、给下列字注音
艨艟( ) 履( ) 倏( ) 僦( ) 二、解释句中加粗词语
1.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 2.方其远出海门: 3.溯迎而上:
4.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 三、解释下列句中相同的词语
1234.仅如银线有“敌船”为火所焚.观浙江之潮,天下之伟也可远而不可亵玩焉.势极雄豪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能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未复有与其奇者仅仅观观势势能能⎧⎨
⎩⎧⎨
⎩⎧⎨
⎩⎧⎨

四、翻译下列句子
1.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2.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

五、阅读后回答问题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

倏尔黄烟四起,人物各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

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1.写参演船舰之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阵势变化多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水兵在船上演练技艺之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写双方习战之激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声势之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主反思】
知识盘点: 心得描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