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造船技术的重大发明创造(三、船尾舵)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造船技术的重大发明创造(三、船尾舵)
中国古代造船技术的重大发明创造
三、船尾舵
船尾舵是设在船尾正中改变和稳定船舶航向的装置,古人称舵为“凌波至宝”。

舵是由船尾操纵桨演变而来的。

桨不仅可以用来推船前进,还可以用来控制船的航向。

设置在船尾用来控航向的桨称为船尾操纵桨或船尾舵桨。

将船尾操纵桨的桨柄增长就成了艄;进一步增加桨叶的面积、改变其在船上的安装方式以提高操纵效率,便产生了舵。

在殷商时代至迟在春秋末年,我国船只已经使用船尾舵桨。

甲骨文中的“般”字,有手持木桨划船并操纵方向的形象和含义。

《说文》解释说:“般,辟也,象舟之旋。


甲骨文中的“般”有“盘旋”之意
春秋末年,伍子胥所说的大翼战船,有战卒,有划桨手,还有“舳舻三人”。

汉代扬雄解释:“后曰舳。

今江东呼拖为舳,舳制水也。

”表明大翼战船已经在船尾设置专人操纵的舵桨了。

伍子胥大翼战船,船尾设舵桨
1973年在湖北西汉墓中出土过一个木船模型。

从这个木船模型可以看出,船上有五支长桨,四支在船前部,做划桨用,另一支在船尾一侧,做舵桨用。

这是公元前1世纪中国有舵桨的文物证据。

1973年湖北江陵出土的西汉木船模型,船尾设舵桨
我国出现真正意义上的舵大约在公元2世纪。

1955年于广州东郊的东汉墓中出土一只陶质船模,首有碇,尾有舵。

这个舵虽然不是沿着竖直的舵杆轴线转动的,仍残留着以桨代舵的痕迹,但它因叶面积的宽展已经不是桨,而是专用于操纵航向的舵。

东汉刘熙《释名·释船》中有关于舵及其作用和操作部位的论述。

在《释名》中舵被称为柂,南北朝梁代顾野王著《玉篇》中称称舵为
柁,均同音。

广州东汉墓出土的灰陶船模船尾舵
首有碇尾有舵的广州东汉灰陶墓葬船模型图片
具有垂直轴线的舵何时出现尚无确切考证,但唐开元年间郑虔所画的山水画中出现了具有垂直轴系的舵,证明至少在唐代或以前,舵的轴线垂直化。

唐代船舶中有垂直轴系的舵
宋代船舶大多使用长方形门舵。

为了转舵省力,宋代造船工匠在舵面上打了许多孔,叫开孔舵。

由于水的表面张力作用,舵面开孔不影响性能,却可以减小水的阻力。

所以,开孔舵称得上是一件别具匠心的发明,如今还普遍使用。

广船上的开孔舵,舵叶上开有较多小孔
最迟北宋时期还出现了一种平衡舵。

这种舵将一小部分舵面移到舵杆前面,这样能够缩小舵面的摆动力矩,使操纵更灵活轻便。

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就绘有平衡舵;1978年天津静海县出土过北宋平衡舵实物。

清明上河图所绘平衡舵
北宋汴河客船,船尾设平衡舵,
根据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复原模型
静海宋船中的平衡舵复原图
不平衡舵
平衡舵
南宋海船上还出现了可随水深浅而升降的升降舵。

为了舵的升降,
在舵上开有吊舵孔。

吊舵索一端系在吊舵孔上,另一端系于船尾绞关上。

舵杆穿过舵承座,舵杆上端装有舵柄。

操作舵柄可以操作舵叶转向。

船尾绞关、舵杆与舵柄
舵是保证船舶正常航行必不可少的设备。

如果“舵失针迷,如坐积薪而待燃”。

船尾舵是中国造船技术的一个重大发明,公元10世纪,阿拉伯航海者引用中国舵,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中国舵经阿拉伯传入欧洲。

中国舵成为开创15世纪人类大航海时代的技术条件之一。

直到今天,舵仍然是船舶的主要操纵工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