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物流系统
物流规划与设计第3章 物流系统战略规划
东北财经大学物流管理专业课程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
3.2.3 物流系统战略规划的制定模式
物流系统战略制定模式没有现行的范例可以遵循,同时也没有必要 遵循范例来行事。这里介绍的两种规划模式,便于大家参考 • 以差异分析为中心的战略规划模式
东北财经大学物流管理专业课程 本 章小结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
物流系统战略规划的基本内容包括:战略目标、战略导向、战略优势、 战略类型、战略态势以及战略措施和战略步骤等内容
一个企业物流系统战略通常表现在五个重要层次上 (1)战略层 (2) 经营层 (3)结构层 (4)职能层 (5)执行层
企业物流系统可以分为先驱型、机能整合型、业务代理型和缝隙型四 种类型的企业物流系统战略规划。
东北财经大学物流管理专业课程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
3.2.1系统战略制定的要点(续)
避免那种只能在乐观的环境下取得胜利的战略 追求那种不灵活的战略更要小心 不要低估竞争对手的反应或者承诺 避免在没有强大的竞争优势和充足的财务强势的情况下对实力雄厚、 资源丰富的竞争对手发动进攻 攻击竞争强势和攻击竞争弱势相比,前者所能够获得的利益更多一 些,所冒的风险更小一些 在没有既定成本优势的情况下降低价格要谨慎明智 时刻注意:为了从竞争对手那里攫取市场份额而采取的进攻性行动 常常会激起下列形式的报复:市场营销战和价格战 在追求差别化战略的时候,尽力在质量、性能、特色、服务上同竞 争对手拉开距离
利形势和地位 4.物流系统战略态势。是指物流系统的服务能力、营销能力、
市场规模在当前的有效方位及沿战略逻辑过程的不断演变过 程和推进趋势 5.物流系统战略类型
第3章 物流系统
阐明问题
分析研究
评价比较
系统分析的逻辑结构包括: 五个环节:(1)阐明问题;(2)谋划备选方案;(3)预测未来环境;(4)建模和估计后果; (5)比较备选方案。 三个过程:阐明问题、分析研究、评价比较三个阶段。
3、系统分析的特点
(1)以整体为目标 系统的各个分系统,都具有各自不同的功能和目标,它们彼此分 工合作,形成系统整体的目标和功能。在系统分析中,整体的目 标应放在首要地位,各分系统的功能和目标必须服从整体目标。 (2)以特定问题为对象 系统分析是处理问题的一种方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其目的是 寻求解决特定问题的最佳策略。 (3)运用定量方法 系统分析,不能单靠想象、臆断、经验和直觉来解决问题。在许 多情况下,需要可靠的数字、资料和量化的指标作为决策的依据。 (4)凭借价值判断 在掌握可靠信息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对某些不确定的事情(如对 预测),由于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此时,需要在现有资料的基 础上,运用各种知识和价值观念进行判断和选优。
我国系统科学界对系统的定义是:
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形成 系统的形成应具备下列条件: 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而这个整体又是它从属的更大 (1)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要素组成; 系统的组成部分。 (钱学森)。 (2)各要素间相互联系,使系统保持相对稳定;
(3)具有一定结构,保持系统的有序性,从而使系统具有特定功能。
从以上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系统分析的根本目的在于 提出并比较各种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形成最优方案,为决
策提供依据。
系统问题
系统分析
最优系统方案
2、系统分析的过程
预测 未来环境
约束
原始情况
阐明 问题
第三章 物流信息系统规划
6
二、物流信息系统规划的步骤
确定问题
形成最终 文档
信息收集
因素识别
物流信息系统 规划的步骤
高层决策
提出实施 进度计划
7
明确战略 目标
选择开发 方案
物流信息系统规划结论大致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企业概述及战略目标 物流流程分析 现有系统状况 拟解决问题 开发方案 进度计划 各方成员
▪ 特点: (1)全球化
全球化使企业进行全球布局,跨国经营对系统可靠性、适应性有极 高要求。企业战略要粘在全球化的高度,物流信息系统也要相应地支 持这一战略,否则必将在全球化浪潮中被淘汰出局。
(2)标准化
企业要注重对标准化的研究,物流信息系统尽量采用国际、国家标 准和行业标准。
(3)实时化
企业规划和系统规划要从全局出发,以整个供应链为出发点,消 除其中的瓶颈环节,提高物流实时性。
13
14
3.3.2 关键成功因素法
关键成功因素法(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CSF)就是以关键 因素为依据来确定系统信息需求的一种信息系统规划的方法。 通过对关键成功因素的识别,找出实现目标所需的关键信息集 合,从而确定系统开发的优先次序。
15
关键成功因素的主要来源 产业结构
▪ 三个特性:根本性、彻底性、戏剧性
25
3.5 业务流程重组 3.5.2 业务流程重组与物流信息系统规划 ▪ 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推动了企业业务流程再造,
业务流程再造为物流信息系统的规划、开发和 实施提供了基础。
26
3.5 业务流程重组
业务流程重组(BPR) 是一个全新的企业经营过程,这 个过程要不受现有部门和工序分割的限制,以一种最简单、 最直接的方法来设计企业经营过程,要面向经营过程设置 企业的组织结构,以实现企业的重组。
第3章物流系统网络结构规划设计
(2)衔接功能
物流结点不仅将各条物流线路连接成一个系统,使各条线路 通过物流结点形成相互贯通的网络,而且将各种活动有效地 联系起来,使各种物流活动通过物流结点的整合实现无缝链 接。 物流结点的衔接作用表现在: ① 通过物流结点将不同运输方式或同一运输方式连接 起来,通过多式联运,实现集疏运输与干线运输、干线运输 与干线运输的衔接; ② 通过物流结点将运输、仓储、加工、搬运、包装等 物流功能联系起来,实现物流作业一体化。
物流系统网络是物流系统的空间网络结构,是物流活动的载体。 是指货物从供应地到需求地的整个流通渠道的结构。包括物流节
点的类型、数量与位置、节点所服务的相应客户群体、节点的连 接方式以及货物在节点之间空间转移的运输方式等。
从运筹学图论的观点,可以把物流系统的网络结构抽象为点和线
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联系所构成的网络。
物流系统网络化原理
Principles of Network of Logistics
3.物流系统要素要组成网络
系统的要素必须根据物流系统的要求以网络的形式存在,一 个仓库如果不与运输车辆等相关要素结合起来发挥功能,它就只 是一个仓库,而不可能成为一个物流系统网络中的配送中心,因 此,物流系统的系统要素要以网络中的要素的身份发挥作用。
(1)转运型物流结点
它是以连接不同运输方式或相同运输方式为主要功能的结点,是处 于运输线路上的结点,如铁路货站(或货场)和编组站;水运的港 口码头;航空空港;公路货站等。
一般来说,由于这种结点处于运输线路上,以转换不同运输方式或 同一运输方式为主,所以货物在这种结点上的停留时间较短。随着 物流服务的快速、准时、低成本的发展趋势,转运型物流结点已成 为物流服务目标实现与否的关键因素。
物流系统 3章 [兼容模式]
物流系统要素举例——食品冷链物流系统要素
24
8 利用 pdfFactory Pro 测试版本创建的PDF文档
物流系统要素举例——食品冷链物流系统要素
主体要素
客体要素
设施设备要 素
25
物流系统要素举例——食品冷链物流系统要素
主体要素
客体要素
设施设备要 素
26
u内部系统要素的集成
u外部系统集成
合资、收购、兼并 • 中远哈飞(汽车)物流 有限公司 • 中远孚宝(液体化工品) 物流有限公司
强强合作、优势互补,又有效控制公司的运行
37
第三章 要点小结:
1、物流系统的概念理解 2.物流系统的特征: 物流系统的可分性、 动态性(跨时域性、跨地域性) 效益背反性 3、物流系统要素的冲突 案例1-1讨论:惠普公司库存管理系统方法 P12 案例1-2: P13
18
6 利用 pdfFactory Pro 测试版本创建的PDF文档
二、物流系统的特征
(4)物流系统的效益背反性 Trade-offs, ——指物流系统若干功能要素之间存在着损益的矛盾 ——此涨彼消、此盈彼亏的现象
19
Ø效益背反特性举例: 包装简化对装卸、储存、运输性能的影响
8
Ä城市物流系统的功能
(二)物流系统构成要素简介 Ø 网络要素构成 •节点---仓库、物流中心、批发点、零售店… •线路---运输线路
9
3 利用 pdfFactory Pro 测试版本创建的PDF文档
(二)物流系统构成要素 Ø按作业环节构成:
运输子系统 储存子系统 包装子系统 装卸子系统 流通加工子系统 信息处理系统
信息控制中心 (生产厂) (零售店) (客户)
物流信息系统的设计
4 配送信息系统
配送信息系统有一定的综合性;主要目的有: 向各营业点提供配送物资的信息;根据订货 查询库存及配送能力;发出配送指示;发出结算 指示及发货通知;汇总及反馈配送信息
配送系统是国外开发较多的;成效较大的物流 信息系统 配送的成败决定着企业和经营部门 对市场的占有和控制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综 合信息及销售管理系统是配送系统中较有名 的例子
3 物流信息传递
物流信息传递是指从信息源出发;经过一定的 媒介和信息通道输送给接收者的过程 信息传 递最基本的要求是迅速 准确和经济
信息传递方式有:从信息传递方向看;分为单 向信息和双向信息传递方式;从信息传递层 次看;分为直接传递和间接传递方式;从信息 传递时空来看;分为时间传递和空间传递方式; 从信息传递媒介看;分为人工传递和非人工的 其他媒体传递方式
3将订货信息项预测部门和生产部门反映;特别 是要提前一段时间进行某种程度的计划订货 时;要建立能力较强的能向生产反映订货信息 的系统
4把物流信息中心的计算机和控制仓库 的计算机连接起来;或把分类装置作为信 息系统的一个环节;用计算机进行控制; 使物流机械相互连接;以提高装卸作业效 率
5计算物流费;整理和选择出最优运输手 段的资料;以降低物流费用
一个决策支持系统允许管理者在给定资金或 管理参数的情况下进行如果怎样;就······的分 析 一个决策支持系统也能联合多种多样的管 理科学模型和图解
2 运输信息系统
主要处理各种运输问题;目的在于选择最 接近用户的仓库;然后对用户实行快速直 达的运输;以降低流通费用为目标;用计 算机进行数据处理;以取得宏观及微观的 双重效益
3 与其它系统的连接
1通过大批定期订货信息 自动交付物流 费 联机通讯信息及银行进款信息等的收 集;与其它企业建立信息系统和互相交流 信息成为必然
物流仓储系统规划与设计
第二节 物流仓储系统规划
一、物流仓储系统 规划概述
(一)物流仓储系 统旳规划目旳
1.经济优先 2.需求导向 3.协调建设 4.易于操作
(二)物流仓储 系统规划原则
1.流程简化原则 2.平面设计原则 3.信息分离原则 4.弹性原则 5.绩效原则
5
(三)物流仓储系统规划 设计内容
(四)物流仓储系统规划 流程
1.规划准备阶段 2.系统规划设计阶段 3.方案评估拟定阶段 4.局部规划设计阶段 5.规划设计执行阶段
6
二、物流仓储系统规划选址 (一)物流仓储系统选址旳原则 (二)物流仓储系统选址考虑原因 1.建设原因 2.物流原因 (三) 物流仓储系统选址程序 (四) 物流仓储系统选址措施 1.单仓储设施选址 2.多仓库设施选址
三、物流仓储局部设计
1.面积与方位拟定
2.实体限制调整
(1)环境调整;
(2) 供水排水 需求配置;
(2)构造调整; (3)道路调整;
(3) 照明需求 配置;
(4)法规调整。
3.外围设施整合
(1) 电力需求与电控箱
配置;
(4) 消防需求 配置;
(四、物流仓储内部库位设计 1.物流仓储内部库位旳基本设计原则
(1)单元化原则; (6)节省原则; (2)简朴化原则; (7)生态原则; (3)原则化原则; (8)空间利用原则; (4)机械化原则; (9)安全原则; (5)人本原则; (10)信息化原则。
13
(二)物流仓储内部库位分区 1.物品特殊属性分区 2.物品自然属性分区 3.物品流向分区 4.物品质量分区
7
第三节 物流仓储系统旳设计
一、物流仓储总体布局设计 (一)物流仓储总体布局旳基本设计
物流系统概述
• “效益背反”(也称二律背反,Trade-offs)指的 是物流系统的若干功能要素之间存在着损益的矛 盾,即某一功能要素的优化和利益发生的同时, 必然会存在另一个或另几个功能要素的利益损失, 反之亦然。
(a)确定安全库存水平
(b)物流系统内仓库数量
成
总成本
本
成 本
库存持有成本
(一)要素集成的目的 • 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物流系统的整体最优。
(二)要素集成的范围 1.物流自身的集成化 2.微观物流的集成化 3.宏观物流物流 制造支持 实物配送
顾客
信息流
• 图3-3 供应链物流要素的集成
二、物流要素集成的过程
(一)从物流要素集成商的角度看
(1)物流要素集成商调查和发掘市场上的物流服 务需求;
二、要素产权冲突
• (一)物流要素载体的产权冲突
• 作为物流基础设施的载体,大多是由国家、集体 和个人共同投资兴建的,其产权状况十分复杂, 如果是在高度发达的自由市场经济国家,载体的 产权都可以在发达和完善的市场上交换,并且通 过在市场上购买载体一段时间、一定区域内的使 用权来集成物流载体系统。
• 对于载体产权严重分割、且物流载体市场不发达 的国家,忽略载体的产权状况就不可能建立一个 能够进行商业运作的物流系统。
• 现代物流的最新趋向是进一步向外围延伸,与通关、商检 相连,与商流、资金流、信息流捆绑在一起,将物流纳入 到生产、流通与消费的整个经济领域;它包含了产品从 “生”到“死”的整个物理性的流通过程,即从采购物流 开始,经过生产物流,再进入销售物流,与此同时,要经 过包装、运输、仓储、装卸、加工配送到达客户手中,最 后,还有回收物流。
一、物流系统的流动要素
物流系统的节点选址 图文
第一节 物流节点的类型和功能
2、按规模分类: 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 物流园区:在几种运输方式衔接地形成的物流节点活动的空
间集散体,是在政府规划指导下多种现代物流设施和多 家物流组织机构在空间上集中布局的大型场所,是具有 一定规模和多种服务的新型物流业务载体。 物流中心:综合性、地域性、大批量的货物物理位移转换集 散的新型设施设备的集合,它把物流、信息流融为一体 成为产销企业之间的中介组织和现代物流活动的主要载 体。
固定权重/可变权重(单纯选址问题/选址 – 分配问题):新设施与已存 在设施的关系(权重)与新设施的位置无关/有关。
0 反中心点=2.5
中心点=3.5
4 选址约束
有能力约束/无能力约束 不可行区域约束
5
6
中值=5.5
7
18
第二节 物流节点选址概述
IV. 选址问题中的距离计算
一般采用两种方法计算节点之间的距离:直线距离 (欧几里得距离);折线距离(城市距离)
一般为公司内部服务
9
第一节 物流节点的类型和功能
三、物流节点的功能
储运 衔接 管理信息 配套延伸
10
第一节 物流节点的类型和功能
三、物流节点的功能 1、储运功能 最基本功能,货物保管、安全库存、整合、分发、发运 2、衔接功能 物流活动需要若干环节,在不同线路间进行转换,不同线路之间的
输送形态、输送装备、输送数量不同。节点将各个物流线路连 接成一个系统,使各线路通过节点变得更为贯通 1)通过转换运输方式衔接不同运输手段;2)通过加工、分拣、 配货,衔接干线物流及配送物流;3)通过储存、保管衔接不 同时间的供应和需求物流;4)通过集装箱、托盘等集装处理 衔接整个“门到门”运输
物流系统规划(高级物流师)
• 二、物流系统规划的流程 • 现代物流系统试图回答做什么、何时做和如何做的问题
企业目标和战略 客户服务需求 整体物流规划
一体化物流管理系统设计
物流系统的个别环节
•设施选址 •物流组织架构
•运营战略 •库存管理 •信息系统 •物料搬运 •运输管理
总体绩效评估
物流系统规划(高级物流师)
物流系统规划(高级物流师)
物流系统设计层次
决策内容
选址 运输 订单处理 客户服务 仓储 采购 生产
战略层次
设施数量、规模和位置
选址运输方式 设计订单录入系统
设定标准 布局、地点选择 制定采购战略 生产管理模式
决策层次
策略层次 库存定位 运输服务的内容
处理客户订单的先后顺序
存储空间选择 洽谈合同,选供应商 生产物流系统布局
两大基础平台
(1)物流基础设施平台规划 o 物流基础设施平台的构成包括:
A.物流园区 B.货运通道 C.外部交通设施 D.配送道路体系
(2)物流信息平台规划 o 物流基础信息平台任务是为企业的物流信息系统提供基础信息服务,
承担供应链管理过程中不同企业间的信息交换枢纽支持,提供车辆 跟踪、定位等共享功能服务,提供政府行业管理决策支持等。
• 单一物流中心选 址的重心法
物流中心设施 规划设计
• 物流中心设施规 划设计概述
• 物流中心区域配 置规划设计
• 物流中心作业分 区规模设计
• 物流中心作业区 域布局规划
物流系统规划评 价和方案选择
物流中心项目可 行性研究
• 物流系统规划方 案评价(理论)
• 物流项目经济效 益评价(理论和 计算都有)
1客20 户服务水平
第3章物流系统的战略规划
企业战略:对企业总的发展方向、达到目标、完成使命 的综合计划,具有全局性、长远性的谋划;
经营战略(竞争战略):它发展在事业部或是产品层次 上,强调的是提高企业产品或服务的某个产业或事业部 所处的细节中的竞争地位; 职能战略:客户服务、运输、仓库管理、研发等各职能 领域所采用,它们通过最大限度提高资产产出率来实现 企业和事业部的目标和战略。
专家总结:“五年前你的成功要素是团队,三年前是人际关系,请继续。”
老板接着说:“可惜一年前,企业的业务一落千丈,因为副市长和处长被免职了,直接影响了 企业的业务。” 专家:“你已经找到了成功因素和阻碍因素,现在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结论为企业制定战略规划 了。”
南开大学滨海学院物流管理专业
5
一、物流系统战略规划的概念
企业所处的技术环境、研究和开发能力、新技术的保护与运用等
南开大学滨海学院物流管理专业
19
2、外部因素评价矩阵
外部因素评价矩阵(External Factor Evaluation Matrix,
EFEM):评价外部环境机会与威胁的综合办法。 步骤:列出外部环境因素(10~20,先列机会,后列威胁),赋
南开大学滨海学院物流管理专业
6
导入案例:中远集团国际物流战略规划
南开大学滨海学院物流管理专业
背景
中远集团是以航运和物流为主业的多元化经营的跨国企业集 团。
在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航运、物流等优质服务的同时,还 能够为客户提供船代、货代、船舶工业、码头、贸易、金融 、房地产和IT等多个行业的服务。 2002.1.8中国远洋物流公司(COSCO LOGISSICS) 在京宣告成立。
3、波士顿矩阵分析图
波士顿矩阵是由美国大型商业
第三章物流管理信息系统
(1)以解决组织所面临的问题为目的。 (2)以数据库和数据处理为基础。 (3)能够向组织的各层次、各部门提供 所需的信息。
第三章物流管理信息系统
第一节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一、管理信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涉及到三个技术领域: (1)计算机技术包括软件、硬件、算法和程序设计等; (2)通信技术包括各种网络设备、网络构成、网络协议以及 软件等; (3)信息技术包括对信息的提取、收集、分析、表示和系统 设计开发的各种技术。
信息系统结构示意图(^_^)
输 入
客户与 供应链 企业经 营战略 公 信 共 息 企 员 业 工
数据来源 数 据 管 理
数据存取 数据处理 数据分析
输 出
各种报表
分析结果
单据及其他
分析、计划、执行、控制
2.管理信息的概念(^_^)
• (1)、管理信息
– 定义 管理信息(management information)是组织在管理 活动过程中收集的,经过加工处理后,对组织的决策 产生影响的各种数据的总称。 – 作用
• 是管理活动的基础和核心,有利于系统目标的设立。 • 是组织和控制管理活动的重要手段,是联系各个管理环节的纽带, 对系统目标实现过程进行有效控制。 • 是提高管理效益的关键,对组织资源作出合理安排。
– 表现形式
管理信息的形式多种多样,如报告、报表、表格、单据等。
(2)管理信息的特征(^_^)
• 管理信息除具有信息的特征外,还具有自身的特征: –目的性:与特定组织目标和管理过程相关联。 –时间性:管理信息具有时间性,其价值随时间变 化。 –有效性:反映客观事物的状态及其变化规律,并为 管理所用。 –不完全性:认识无穷尽,需求有目的。 –层次性:不同层次的管理信息具有不同特点。 –管理信息一般分为战略层信息、战术层信息和作 业层信息。在不同层次,信息的内容、来源、精 度、加工方法、使用频率、保密程度等方面都不 相同。
第三章物流系统分析31系统分析概述32系统分析要素
第三章物流系统分析31系统分析概述32系统分析要素用系统观点来研究物流活动是现代物流学的核心问题。
系统分析(ytem analyi)是利用系统科学原理,针对已有系统进行研究、探索,从中找出规律的具体方法。
它的应用范围已从早期的武器系统扩展到企业经营管理系统中,被企业用做经营管理的决策工具。
特别是随着应用数学的发展与深化,以及大容量、高速运算的电子计算机的出现,使系统分析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它的应用范围目前仍在继续扩大之中。
物流系统分析是指在一定时间、空间里,将所从事的物流活动和过程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用系统的观点、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以实现其空间和时间的经济效应。
3.1 系统分析概述系统是普遍存在的。
系统思想、系统概念和系统理论得到了普遍承认和广泛传播。
但是,对于一个同样的问题,不同的分析者由于其知识水平和专业经验的差异,可能采取不同的分析方法,即便采用相同的分析方法,也会由于主观因素的影响,得到不同的结论。
尽管如此,系统分析在总体上仍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3.1.1 系统分析的概念系统分析的目的在于:帮助决策者对所要决策的问题逐步提高清晰度。
系统分析的过程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采用定性和定量的工具,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系统目标、系统结构和状态的分析,提出各种可行方案,并进行比较、评价和协调,作出决策。
3.1.2 系统分析方法的起源为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
一般认为,系统分析的方法是兰德公司首创的。
系统分析方法是指把要解决的问题作为一个系统,对系统要素进行综合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案的咨询方法。
兰德公司认为,系统分析是一种研究方略,它能在不确定的情况下,明确问题的本质和起因,确立咨询目标,找出各种可行方案,并通过一定标准对这些方案进行比较,帮助决策者在复杂的问题和环境中做出科学抉择。
3.2 系统分析的要素1系统分析的基本要素有6个,分别为:目标、备选方案(可行方案)、费用和效益、模型、准则和结论。
第三章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第三章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本章内容3.1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概述3.2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开发3.3各种开发方法的具体内容3.4不同方法的集成应用第一节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概述1. 1 由本企业自行开发•这种开发方式需要有出色的领导和自己的开发队伍,包括系统分析师、程序设计员、计算机技术人员和有经验的管理人员等各类人员。
•自行开发的主要优点如下。
(1) 用户的需求可以得到充分满足。
(2) 系统维护容易。
(3) 可锻炼本企业计算机开发应用的队伍。
•自行开发的主要缺点如下。
(1) 系统开发周期一般较长。
(2) 难于摆脱本企业长期形成的习惯性的管理方式的影响。
(3) 用于企业内部的开发费用高。
1.2 委托开发•利用外部专门提供信息系统建立和维护的公司,来实现信息系统的开发。
在开发过程中,企业应派出精通管理业务的人员参与开发方案的研究、监督,控制工作的进展,以保证工作的质量。
•委托开发的优点如下。
(1) 开发周期短。
(2) 企业不必组织本企业的开发队伍,如果选择了好的开发单位,企业能密切配合系统开发管理工作,使之符合现代信息处理要求,则可开发出水平较高的系统。
•委托开发的缺点如下。
(1) 由于要由软件公司对企业的系统进行专门的开发,需要的费用很高。
(2) 当企业管理发生变化或扩展时,系统维护工作困难。
1.3 企业与软件公司合作开发•企业抽出部分出色的领导和业务骨干,包括计算机技术人员和有经验的管理人员等,同时外部信息系统开发公司也派出相应的系统分析师、程序设计员等各类专业人员。
双方共同组建一个临时的团队,来实现信息系统的开发。
•合作开发的优点如下。
(1) 在合作开发中,可发挥软件公司技术力量强、本企业人员对管理业务熟悉的优势,共同开发出具有较高水平而适用性又强的系统。
(2) 有利于企业计算机应用队伍的培养与提高。
当企业管理发生变化或扩展时,系统维护工作变得比较容易。
•合作开发的缺点如下。
(1) 系统开发周期一般较长。
第3章物流系统规划
• 区域经济理论强调区域经济增长需要区域 内和区 域之间的物流、商 流 、信息流、资金流。没有高 效的物 资流动,就不会有增长的极化和扩散 效应, 梯度推移也就不会实现;没有 物资的合理流动, 就不能促进区域经 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 面,区 域经济理论可以应用于物流产业的 定位分 析,指导区域物流发展。例如, 将增长极理论应用到区域物流规划, 可集中在以 下几个方面:物流基础设 施建设,应注 资源增长 极”、“产业 增长极”和“城市增长极”有机结 合, 避免重复建设;物流园区的建设,应注重增 长极的诱发效应、极化效应、 渗透效应和扩散效 应;重点物流园区的建设,应注重“增长极核效 应”
二、区域物流系统结构
三大 服务领域
一个 企业群体
两个 基础平台
—个产业宏观发展政策环境
• 物流基地是一个或多个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在空间上集中 布局的场所,是具有一定规模和综合服务功能的物流集结 点。物流基地一般位于城乡结合处,其用地面积较大,并 且应是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两种或两种以上运输方 式的结点。物流基地可以减轻城市交通压力,减少城市环 境污染,提高物流规模经济效益,满足物流仓储大型化的 要求,满足货物运输联运的要求。 物流中心是指从事物流活动的场所或组织。物流中心应基 本符合下列要求:主要面向社会服务;物流功能健全;完 善的信息网络;辐射范围大;少品种、大批量;存储、吞 吐能力强;物流业务统一经营、管理。 配送中心是指从事配送业务的物流场所或组织。配送中心 应基本符合下列要求:主要为特定的用户服务;配送功能 健全;完善的信息网络;辐射范围小;多品种、小批量; 以配送为主,储存为辅。
TDC(Distribution Center built by Trucker)
货运公司所成立的物 流中心
国际物流系统课件( 52页)
一、国际物流系统的一般要素
一、劳动者要素。二、资金要素。三、物的要素。
二、国际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
国际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
运输子系统
核心: 创造商品的时空效益。外贸运输两段性: 国内运输+国际运输运输业技术革命重要标志: 大宗货物散装化、杂件货物集装箱化。港口等设备设施的现代化
储存子系统
一、国际物流信息系统的含义
二、国际物流信息系统的功能
三、国际物流信息处理的主要环节
四、国际物流信息系统的组成
五、国际物流信息系统的设计
以计算机为工具, 对国际物流信息进行收集、存储、检索、加工和传递的人机交互系统。国际物流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导, 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物流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 以国际物流企业战略竞争、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 支持国际物流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
案例: 快递物流——美国联合包裹运送服务公司UPS
UPS公司是一家大型的国际快递公司, 它除了自身拥有几百架货物运输飞机外, 还租用了几百架货物运输飞机, 每天运输量达1000多万件。UPS公司还在全世界建立了10多个航空运输的中转中心, 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数万个快递中心, 公司的员工达到几十万人, 年营业额可达到几百亿美元, 在世界快递行业中享有较高的声誉。UPS公司是专门从事信函、文件及包裹快递传递业务的公司。它在世界各国和地区 均取得了进出的航空权。在中国, 它已建立了许多快递中心, 自2001年4月起, UPS公司就已经可以直航中国大陆, 这样它在中国的业务量猛增, 此外, 为了适应中草药业务量快速增长的要求, UPS公司又采取了多种措施, 包括增加了直航中国的航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物流系统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物流管理》第三章物流系统
物流系统
什么是系统
让我们在考虑物流系统化问题之前,首先谈谈什么是系统
所谓系统是指"为达成某种共同的目的、若干构成要素相互有机地结合成的复合体"。
它具以下特点:
(1)各个系统都具有一定的目的。
(2)在系统中通常有多种要素存在。
(3)各要素之间,互相关联。
作者认为系统是"为有效地达到某种目的的一种机制",也就是为了达成某一目的,把人力、物力、金钱、信息等资源作为指令输入(Input)使它产生某种结果(output)的功能。
因此,物流系统可以认为是"有效达成物流目的的机制"。
作者认为物流的目的是"追求以低物流成本向顾客提供优质物流服务"的机制。
物流系统化的目的
物流系统的目的在于以Speed(速度)、Safety(可靠)、Low(低费用)的3S1L原则,即以最少的费用提供最好的物流服务。
物流系统化的目的
(1)按交货期将所订货物适时而准确地交给用户。
(2)尽可能地减少用户所需的订货断档。
(3)适当配置物流据点,提高配送效率,维持适当的库存量。
(4)提高运输、保管、搬运、包装、流通加工等作业效率,实现省力化、合理化。
(5)保证订货、出货、配送的信息畅通无阻。
(6)使物流成本降到最低。
密西根大学的斯麦基教授倡导的物流系统的目的。
Right Quality(优良的质量)Right Quantity(合适的数量),Right Time(适当的时间),Right Place(恰当的场所),Right Impression(良好的印象)Right Price (适宜的价格),Right Commodity(适宜的商品)。
物流系统的组成
物流系统由"物流作业系统"和支持物流系统的信息流动系统,即"物流信息系统"两个分系统组成。
(1)物流作业系统。
在运输、保管、搬运、包装、流通加工等作业中使用种种先进技能和技术,并使生产据点、物流据点、输配送路线、运输手段等网络化,以提高物流活动的效率。
(2)物流信息系统。
在保证订货、进货、库存、出货、配送等信息通畅的基础上,使通讯据点、通讯线路、通讯手段网络化,提高物流作业系统的效率。
"效益背反"问题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物流的各项活动(运输、保管、搬运、包装、流通加工)之间存在"效益背反"(Trad off),所谓"效益背反"是指"对于同一资源(例如成本)的两个方面处于相互矛盾的关系之中,想要较多地达到其中一个方面的目的,必然使另一方面的目的受到部分损失"。
(1)减少库存据点并尽量减少库存,势必使库存补充变得频繁,必然增加运输次数。
简化包装,则包装强度降低,仓库里的货物就不能堆放过高,这就降低了保管效率。
而且在装卸和运输过程中容易出现破损,以致搬运效率下降,破损率增多。
(2)将铁路运输改为航空运输,虽然运费增加了,而运输速度却大幅度提高了。
不但减少了各地物流据点的库存,还大量减少了仓储费用。
(3)由于各物流活动之间存在着"效益背反",因而就必须研究总体效益,使物流系统化。
前面我们已经指出,物流系统是为达成物流目的的有效机制。
物流的各项活动如运输、保管、搬运、包装、流通加工等都各自具有提高自身效率的机制,也就是具有运输系统、保管、系统、搬运系统、包装系统、流通加工系统等分系统。
因此,我们必须使各个系统以实现其最佳效益为目的。
这些系统之间存在着"效益背反",因而物流系统就是以成本为核心,按最低成本的要求,使整个物流系统化。
也就是说,物流系统就是要调整各个分系统这间的矛盾,把它们有机地联系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整体,使成本变为最小以追求和实现部门的最佳效益。
如何推进物流的系统化
物流系统是物流逻辑的产物
目的在于追求部门最佳效益,道理本来十分浅显,但由于认识不足就引起了许多问题。
前边我们谈到,物流系统是以尽可能低廉的价格,提供尽可能优良服务的机制。
这里,这种"尽可能优良的物流服务",正是物流系统化的前提条件。
即在物流服务水平决定之后,物流的方式也会随之改变。
因此,一个企业在决定所希望达到的物流服务水平之后,为此目的而进行的物流系统化必须在整个公司取得共识,因此物流系统化的关键是确定物流服务水平。
物流服务与物流成本之间的关系
不仅物流各部门和各功能之间存在"效益背反",物流成本与物流服务之间也存在"效益背反"。
(1)一般来说,提高物流服务,物流成本即上升,成本与服务之间受"收获递减法则"的支配。
物流服务如处于低水平阶段,追加成本X,物流服务即可上升为Y;如处于高水平阶段,同样追加X,则服务水平只能上升至Y'。
(2)处于高水平的物流服务时,成本增加而物流服务水平不能按比例地相应提高。
与处于竞争状态的其它企业相比,在处于相当高的服务水平的情况下,想要超过竞争对手,提出并维持更高的服务标准就需要有更多的投入,所以一个企业在作出这种决定时必须慎重。
众所周知,1965年--1974年,一般认为物流只是一种降低成本的手段。
然而1973年石油危机以后,人们在认识上发生了变化,作为经营管理一环的物流管理,必须首先设定作为物流目的的必要而充分的物流服务水平,然后再以较低的成本构筑物流系统进行运作。
美国市场权威P.科特勒提出"物流目的必须引进投入与产出的系统效率概念,才能得出较好的定义。
"决策层虽然可以提出降低物流成本的要求,但这时必须认真考虑物流成本下降与物流服务之间的关系。
一般说来物流服务与成本的关系有下述四个方面:
(1)在物流服务不变的前提下考虑降低成本。
不改变物流服务水平,通过改变物流系统来降低物流成本,这是一种尽量降低成本来维持一定服务水平的办法,亦即追求效益的办法。
(2)为提高物流服务,不惜增加物流成本。
这是许多企业提高物流服务的作法,是企业在特定顾客或其特定商品面临竞争时,所采取的具有战略意义的作法。
(3)积极的物流成本对策,即在成本不变的前提下提高服务水平。
在给定成本的条件下提高服务质量。
这是一种追求效益的办法,也是一种有效地利用物流成本性能的办法。
(4)用较低的物流成本,实现较高的物流服务。
这是增加销售、增加效益,具有战略意义的办法。
以上办法,企业究竟如何选择,应通盘考虑下述各方面的情况后再作决定。
通盘考虑商品战略和地区销售战略;通盘考虑流通战略和竞争对手;通盘考虑物流成本、物流系统所处的环境,以及物流系统负责人所采用的方针等等。
服务与成本的关系及实现物流服务水平的能力
(1)应充分考虑企业的经营方针、销售战略、生产战略、行业环境、商业范围、商品特性、流通渠道、竞争对手以及与全社会有关的环境保护、节能问题、劳动力状况等社会环境。
(2)企业还应从物流所处的环境,企业的物流观念以及物流与采购、生产、销售等部门的关系等等层面加以把握。
企业应清楚地了解物流体制,特别是物流部门的现状、物流据点(库存据点、配送据点)怎样运输,信息的情况如何等等。
(3)企业应明确物流在企业内所占的地位、作用以及经营决策层的方针。
为实现物流系统化,企业需要标准化、规模化、计划化、一体化、信息化、简单化,为彻底消除浪费,提高效率,特别要注意提高物流活动的软硬件两个方面的"标准化"程度,并使其呈螺旋形提高。
企业容易把物流系统化看成是物流专业人员参加的底层活动的物流改良运动,这其实是一种改良主义的观点,即IE观
点、"工业工程"的观点。
为了实现物流系统化,应该从革新的角度建立一种有效的、理想的物流机制。
因此,为了以较低的成本,实现较好的服务水平,应当完全推倒现有的运输、配送、保管、包装等作法,从零开始。
从这个意义来说,决策层对理想的物流系统形象的创造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