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损伤的护理常规
肾挫伤的护理措施

肾挫伤的护理措施引言肾挫伤是指由于外力作用导致肾脏受损的一种疾病,其发生率逐年增高。
肾挫伤可能会影响肾脏的功能,导致尿液异常、腰痛等症状。
为了保护患者的肾脏功能和促进康复,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肾挫伤的护理措施,旨在帮助护理人员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一病情。
护理措施1. 病情评估•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观察患者是否有腰部疼痛、血尿或尿频等症状。
•检查患者的血压、心率、体温等生命体征,并及时记录。
•进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如血液尿素氮和肌酐浓度、尿常规等,以评估肾功能是否受损。
2. 卧床休息•对于肾挫伤患者,在早期阶段应推荐卧床休息,以减少对肾脏的进一步刺激。
•建议患者注意保持舒适的姿势,避免腰部过度用力或受伤。
•医护人员应定期观察和记录患者的睡眠质量、疼痛程度等,并根据需要调整护理措施。
3. 合理饮食•肾挫伤患者应采取恰当的饮食调理,以保护肾脏功能。
•建议限制摄入高蛋白食物,如鱼、肉、蛋等,以减轻肾脏负荷。
•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以提供足够的维生素和纤维。
•患者应饮食多样化,注意保持合理的体重,避免过度肥胖或消瘦。
4. 液体管理•液体管理是肾挫伤患者护理中的重要一环。
•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控制患者的液体摄入量,并监测患者的尿液输出量。
•在液体管理中要注重平衡患者的水盐含量,避免出现电解质紊乱等情况。
5. 规范药物应用•药物治疗在肾挫伤患者的护理中起着重要作用。
•医护人员应根据医嘱合理使用药物,如止痛药、抗生素等,并注意药物的剂量和给药方式。
•在使用药物时要关注患者的肾功能,如有必要应进行肾功能监测。
6. 疼痛管理•肾挫伤患者可能会出现腰痛等疼痛症状,需要采取积极的疼痛管理措施。
•医护人员应根据疼痛程度和患者的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的止痛药物,并定时观察疼痛缓解效果。
•应尽量避免使用依赖性药物,并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适当的替代治疗方法。
7. 康复护理•肾挫伤患者在康复阶段需要得到适当的护理和指导,以促进恢复。
肾损伤护理措施

肾损伤护理措施因肾脏位于第十二胸椎和第三腰椎之间两侧的腹膜后间隙,后面有腰大肌,外侧有10—12肋骨,前面有腹膜及腹腔脏器,一般情况下不易受伤;在但强烈的外力作用下可使肾脏受损。
肾脏损伤多见于20-40岁的男性,分开放性和闭合性两种。
开放性肾损伤是战伤中腹部外伤较常见的损伤之一,临床上常见的为闭合性损伤。
一、护理1、同泌尿外科一般护理常规及手术前、后护理常规。
2、病情观察(1)观察生命体征:协助患者立即卧床休息,并测量其血压、脉搏、体温、呼吸。
如有血压明显降低,脉搏细数,四肢厥冷,出冷汗等症状出现时,应立刻给予静脉输液、吸氧,并同时通知医师及时进行抢救处理。
(2)观察血尿情况:患者入院后立即留取尿标本送检。
轻度血尿时,嘱患者多饮水、卧床休息,并观察其尿量。
血尿严重时,配合医师进行止血治疗。
(3)观察疼痛情况:观察患者疼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
急腹症患者,不得盲目给予止痛药,以防药物掩盖病情。
待检查后,疼痛仍不缓解者,可遵医嘱给予止痛镇静药。
(4)观察出血情况:应严密观察患者创伤局部肿块的变化。
如腰腹部肿块不断增大,提示有活动性出血,需立即报告医师,及时处理。
3、预防褥疮及肺部感染嘱患者卧床休息,给予一级护理。
出血严重者,为其翻身时勿用力过猛,防止引起新的出血。
做好晨、晚间护理,对禁食者每日进行口腔护理。
4、饮食护理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饮食。
5、心理护理肾损伤的患者,因受伤突然又有肾区剧烈的疼痛、肿胀、出血及血尿等症状,故心情紧张、恐慌、烦躁不安。
有的患者不能配合检查治疗,医护人员应耐心解释安静休息的重要性和各种检查治疗的目的、意义及注意事项,使其主动配合。
必要时,按医嘱给予镇静止痛药。
二、出院指导1、疾病知识指导:肾损伤2周左右,可因感染造成继发性大出血,且不易控制,常需手术切除肾脏。
故对2周内出院的患者应交代,一方面注意继续休息,另一方面观察体温及腰部症状的变化,如发现有发热、疼痛等感染征象,应及时到医院就诊,防止感染的进一步发展而发生意外。
急性肾损害护理措施

急性肾损害护理措施引言急性肾损害(Acute Kidney Injury,简称AKI),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脏突然发生功能障碍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它是一种常见的、严重的疾病,对患者的生命威胁较大。
本文将介绍急性肾损害的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1. 多次评估尿量和尿液状况对于急性肾损害的患者,监测尿量是十分重要的。
护士应该密切关注患者的尿量和尿液状况,并及时记录相关数据。
如果患者发生少尿或尿液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以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2.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急性肾损害患者往往存在水电解质紊乱的情况。
护士需要定期监测患者的电解质水平,如血钠、血钾、血钙等,并根据监测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
此外,护士还需要注意患者的液体摄入和排出情况,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3. 药物管理在处理急性肾损害的护理过程中,护士需要对患者的药物管理进行严密的监控。
首先,护士应该要了解患者的用药史,并与医生协商药物的选择和剂量。
此外,护士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并及时记录和报告患者的不良反应。
4. 血液透析的处理对于需要进行血液透析的急性肾损害患者,护士需要在透析过程中给予相应的护理。
首先,护士需要监测透析机器的工作状态,并确保透析过程的顺利进行。
其次,护士还需要观察患者在透析过程中的生命体征,如血压、脉搏等,并监测患者的透析指标,如血液清洗率等。
最后,护士还需要在透析结束后,及时清洗透析器和留置部位。
5. 预防感染急性肾损害患者由于肾功能受损,免疫力下降,容易发生感染。
因此,护士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如保持患者环境的清洁,加强手卫生,避免使用交叉感染风险的医疗器械等。
此外,护士还需要监测患者的体温和炎症指标,并及时发现和处理感染症状。
6. 营养支持和饮食控制急性肾损害患者的饮食控制对于临床治疗十分重要。
护士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饮食方案。
通常情况下,护士应该限制患者的钠、磷和蛋白质摄入,避免对肾脏造成额外的负担。
肾损伤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肾损伤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肾损伤是肾位于腹膜后,位置较深,通常不易损伤,但是常因刀刺及枪弹伤而致开放性损伤,也可因腰部或上腹部的直接打击,或激烈的振荡致使肾实质损伤,称为闭合性损伤。
由于肾血供丰富,一旦损伤极易引起出血及尿液外渗到组织间,发生休克和感染。
【护理常规】1.术前(1)非手术治疗及护理:①体位,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一般2~4周;②给予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预防压疮;③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及尿液的颜色、性质及量,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师。
(2)心理护理:主动关心、帮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治愈疾病的方法,消除患者紧张焦虑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饮食护理:给予高蛋白质、高热量、高维生素、营养丰富的饮食,以利于伤口愈合。
(4)对症处理:高热患者给予物理降温,必要时进行药物降温,腰腹部疼痛明显者给予镇痛、镇静治疗。
(5)手术患者做好术前备皮、配血等术前准备。
2.术后(1)术后体位:肾部分切除术、肾修补术、肾周引流术后,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2~4周,肾切除术后患者平卧6~8h,血压平稳者,可以改变卧位。
(2)病情观察:观察生命体征,术后每30分钟测脉搏、呼吸、血压,密切观察患者神志、尿量、体温变化,生命体征平稳后改成每2小时测量血压1次。
(3)伤口护理:保持切口清洁干燥,伤口敷料渗湿应及时更换。
(4)管路护理:保持各引流管通畅,避免引流管扭曲受压,观察引流物的量、色、性状并记录,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师。
(5)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①坠积性肺炎:鼓励患者深呼吸,按时翻身、拍背,每2~4小时1次,协助咳嗽咳痰,必要时雾化吸入。
②下肢静脉血栓、肺栓塞:鼓励早期下床活动,卧床期间加强双下肢的活动。
③出血:肾损伤修补术或肾部分切除术后,如患者床上翻身活动或咳嗽、用力排便使腹压增高都可引起未修复的肾出血,应特别注意观察肾造瘘管和伤口引流管的液体量、颜色,如果颜色鲜红,量逐渐增多或突然增多,说明有活动性出血,应立即通知医师给予处理。
肾损伤的治疗与护理

泌尿系损伤—肾损伤的治疗与护理一、定义肾位置较深,受到腰部肌肉、椎体、肋骨和腹腔脏器的保护,不易受到损伤。
但肾实质脆弱,包膜薄,受暴力打击时会发生破裂,造成肾损伤;肾在脂肪囊内有一定的活动度,被暴力推移时会牵拉肾蒂,造成肾蒂损伤。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肾损伤分为闭合性损伤和开放性损伤两种类型,可由下列原因引起。
①闭合性肾损伤:包括直接暴力、间接暴力、肌肉强力收缩及医源性等原因。
直接暴力系肾区受到直接暴力打击致伤,如车祸、打击伤或跌倒时肾区碰及硬物等引起,是肾损伤最常见的原因。
间接暴力多见于坠落伤,双足或臀部着地时肾受到剧烈震动所致。
在肾积水、肾囊肿、结石或肿瘤等病理情况下,如搬运重物、剧烈运动或身体突然猛烈转动引起肌肉强烈收缩。
可造成自发性肾破裂。
自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及腔内泌尿外科开展以来,由于碎石时盲目升高电压或增加轰击次数、输尿管导管插入过深、肾盂逆行造影注入过量造影剂等不当操作可造成医源性肾损伤。
②开放性肾损伤:因刀、枪、弹片贯穿致伤,常合并胸腹部其他脏器损伤。
三、临床表现①病史:有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外伤史。
②休克:因肾血液供应非常充足,正常人的肾每分钟通过的血流量为1200ml,相当于安静时心排血量的20%~25%。
故肾损伤患者都伴有不同程度的休克,特别是开放性创伤患者,休克发生率高达60%~80%。
③血尿:为肾损伤的常见症状。
发生率为80%~97%。
轻度肾挫伤时血尿轻微,重度肾损伤呈肉眼血尿。
但血尿与肾损伤程度不一定呈正比,在肾蒂血管损伤、肾盂广泛离裂伤、输尿管断裂或被血块堵塞时,血尿可以不明显,甚至无血尿。
④疼痛:受伤部位软组织损伤、肾实质损伤、肾包膜激惹均可引起腰部或上腹部疼痛。
血液、尿液渗入腹腔或伴有腹部器官损伤时,可出现全腹腔疼痛和腹膜刺激症状。
⑤发热:尿外渗继发感染,形成肾周围脓肿或化脓性腹膜炎,可出现高热并有全身中毒症状。
血肿吸收可出现中等程度的吸收热。
⑥辅助检查:B超、CT检查均可显示肾实质情况和血肿部位。
医院肾损伤患者护理常规

医院肾损伤患者护理常规一、概述肾损伤多见于成年男子,根据病因分为开放性、闭合性、自发性及其他如医源性肾损伤等。
根据肾损伤的程度可分为肾挫伤、肾部分裂伤、肾全层裂伤、肾蒂损伤。
临床上以闭合性肾损伤、肾挫伤及裂伤多见。
【临床表现】与创伤、出血和尿外渗密切有关。
主要症状有休克、血尿、腰部疼痛、腰腹部肿块,合并感染时可出现发热及全身中毒症状。
【治疗方法】轻微肾挫伤经短期休息可治愈,多数肾挫裂伤多能经非手术疗法治愈,包括绝对卧床休息、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血尿颜色和腰腹部肿块的变化,使用镇痛、镇静和止血等药物,及时补充血容量,应用广谱抗菌药预防感染等。
重者需手术治疗,手术方式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采用肾周引流术、肾修补术及肾部分切除术、血管修补术、肾切除术。
二、常规护理1.术前护理(1)配合完成各项检查。
(2)治疗护理:肾损伤的患者要绝对卧床休息,及时补充血容量和热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保持足够尿量。
必要时输血。
(3)饮食指导:予清淡、易消化、适当热量的饮食,术前晚禁食。
(4)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神志变化,定时测量血压、脉搏、呼吸、体温,注意腰、腹部肿块范围有无增大,注意有无出现腹膜炎症状。
观察每次排出尿液颜色深浅的变化,定期检测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尿液分析及肾功能测定。
(5)心理护理:给予患者或家属介绍肾损伤的治疗方法、目前采取的相关措施和目的,如需手术治疗应讲述手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解除思想顾虑,以取得配合。
(6)健康教育:用药、治疗、活动宣教及讲解手术治疗的目的和重要意义。
2.术后护理(1)体位:去枕平卧6h,完全清醒后予抬高床头30°~40°。
(2)治疗护理:遵医嘱正确使用抗生素及止血药物。
(3)饮食指导:术后有肛门排气后开始进食,恢复期患者应鼓励其多饮水。
(4)病情观察1)密切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
2)观察伤口敷料,了解伤口出血情况。
3)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量、气味及严格记录。
肾损伤护理常规

肾损伤护理常规【概述】当人体受到枪弹伤、刀刺伤、交通事故或受到直接暴力、间接暴力的打击而导致的肾脏组织结构的异常改变称为肾损伤。
可分为闭合性和开放性损伤两大类,以闭合性损伤最为常见。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1、恐惧与焦虑与外伤打击、害怕手术、担心疾病预后有关。
2、组织灌流量改变与肾损伤、肾蒂裂伤或其他脏器损伤引起的大出血有关。
3、潜在并发症:感染。
【护理目标】1、病人恐惧与焦虑程度减轻,情绪稳定。
2、病人的有效循环血量得以维持。
3、未发生并发症,或并发症得到及时发现和处理。
【护理措施】(一)非手术治疗护理1、一般护理绝对卧床休息2—4周,待病情稳定,血尿消失后可离床活动。
过早,过多离床活动,均有可能再度发生出血。
2、观察要点(1)观察血尿颜色的变化,若血尿颜色逐渐加深,说明出血加重。
(2)准确测量并记录腰腹部肿块的大小,观察腹膜刺激症状的轻重,以判断渗血,渗尿情况,若肿块逐渐增大,说明有进行性出血或尿外渗。
(3)定时观察体温和血白细胞计数,以判断有无继发感染。
(4)观察疼痛部位及程度。
3、维持体液平衡、保证组织有效灌注量。
4、对症护理给予高热者物理降温,腰腹部疼痛明显者,给予止痛镇静剂,以减轻疼痛,避免躁动而加重出血。
(二)手术治疗病人的护理1、术前护理(1)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每隔1—2小时测量血压,脉搏,呼吸一次,并注意病人全身症状。
(2)防治休克:保证休克病人输血输液的通畅,补充血容量。
(3)术前准备:有手术指征者,在抗休克同时,积极进行各项术前准备。
危重病人尽量减少搬动,以免加重损伤和休克。
(4)心理护理2、术后护理①观察要点(1)生命体征观察,病情较重或有休克者应及时观察病人神志、尿量、体温等。
(2)胃肠减压及腹腔引流管是否固定,通畅,引流液颜色性质及量(3)刀口敷料有无渗血(4)腹部情况,有无剧烈腹痛,及严重腹胀。
(5)观察有无胸闷憋喘,痰液是否容易咳出②一般护理:麻醉作用消失后血压平稳者,为利于引流和呼吸,可取半卧位。
急性肾损伤护理常规

急性肾损伤护理常规相关知识急性肾损伤(AKI)是对既往急性肾衰竭概念的扩展和向疾病早期的延伸,是指病程<3个月的肾脏功能或结构异常,包括血、尿、组织学、影像学及肾脏标志物检查的异常,GFR下降的同时伴有氮质废物如肌酐和尿素氮等潴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及全身各系统并发症。
病因多样,可分为肾前性、肾性和肾后性三大类,肾前性氮质血症是最常见病因。
护理问题/关键点1 体液过多(水肿)2 有感染的危险3 肾功能衰竭4 高钾血症5 呼吸困难6 心衰7 肾穿刺活检8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9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10 恶心呕吐11 活动无耐力12 焦虑/恐惧13 教育需求初始评估1神志、生命体征2全身水肿情况,尿量、体重情况3活动能力4实验室检查:肾功能、电解质、血气分析等5辅助检查:影像学检查,必要时肾活检6用药情况,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持续评估1 生命体征及神志2 全身营养状况3 心理状况4 专科疾病症状及体征4.1全身浮肿情况、进出量、体重4.2神经系统:神志情况4.3呼吸系统:有无胸闷、气促,咳嗽、咳痰,深大呼吸,呼吸困难、憋气、胸痛等4.4心血管系统:心率、心律,血压波动情况,心力衰竭,水肿消长情况4.5感染的症状体征,有无高钾、酸中毒的表现,有无其他脏器功能衰竭5 活动情况及安全措施6 血透置管情况7 实验室检查:血肌酐、尿素氮,血电解质钾、钠、氯、钙、磷等,动脉血气分析,尿液分析,肌酐清除率等8 辅助检查:泌尿系B超、肾活检等9 治疗效果干预措施1休息和活动1.1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可减少代谢产物生成。
1.2尿量增加、病情好转时,可逐渐增加活动量。
1.3保持病室的安静和整洁,避免着凉,感冒。
2饮食2.1能进食者尽量利用胃肠道补充营养,给予清淡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为主。
AKI患者每日所需能量为147KJ(35kcal)/kg,由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供应,蛋白质应限制在0.8g/(kg·d)。
肾内科疾病的一般护理常规

肾内科疾病的一般护理常规肾内科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内科疾病,包括慢性肾脏疾病、肾衰竭、泌尿系统感染等。
对于这些疾病,正确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肾内科疾病的一般护理常规。
一、饮食护理1. 控制蛋白质摄入:对于肾脏功能不全的患者,应减少蛋白质摄入,避免加重肾脏负担。
2. 控制钠盐摄入:合理控制钠盐的摄入量,避免水钠潴留,加重水肿。
3. 补充维生素:患者可以增加维生素的摄入,如维生素C、维生素B等,有助于身体的康复。
二、药物护理1. 定时用药:患者应按时按量服药,避免漏服或过量。
2. 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患者不应自行增加或减少药物剂量,如有需要应咨询医生。
3.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有些药物之间存在相互作用,患者在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时应注意避免不良反应。
三、情绪护理1. 积极乐观:患者要保持积极的心态,不要过分焦虑或消沉。
2. 与家人沟通:患者可以通过与家人朋友的沟通,减轻心理压力。
3. 参加康复活动:适当参加一些康复活动,如音乐疗法、绘画疗法等,有助于身心康复。
四、生活护理1. 合理作息:患者要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
2. 适量运动:适量运动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促进康复。
3. 避免损伤:患者要避免受凉、感冒等,以免加重疾病。
综上所述,肾内科疾病的一般护理常规包括饮食护理、药物护理、情绪护理和生活护理。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以上各项护理措施,保持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当然,在具体的护理过程中,患者还需密切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及时调整护理措施,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肾损伤病人护理常规

肾损伤病人护理常规【护理评估】1、评估疾病病因为开放性损伤还是闭合性损伤。
2、评估病人病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判断肾损伤严重程度,同时要注意有无其它复合伤存在。
3、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有无焦虑、恐惧等情绪。
【观察要点】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如有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细速、四肢厥冷, 提示病情危重,应即时手术治疗。
监测体温,观察全身中毒症状。
2、每天留取尿标本进行化验,动态掌握病情变化,如血尿颜色加深说明出血加重。
3、观察疼痛的性质、部位、程度及腰部肿胀程度变化,了解肾周出血、渗尿情况。
【护理措施】1.非手术治疗及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帮助病人和家属了解治愈疾病的方法,讲解手术治疗的重要性,减轻恐惧与焦虑。
(2)卧位:肾挫伤保守治疗需绝对卧床休息2-4周,待病情平稳后,镜下血尿消失后才能离床活动,过早活动可能再度出血,加重肾脏的损害。
卧床期间,加强皮肤护理,预防压疮发生。
(3)病情观察: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呼吸、体温及全身情况,有无休克表现;每30分钟-2小时留取尿液于编号的试管内,观察尿色深浅变化,若颜色加深,说明出血加重;观察腰痛是否加剧,肾区肿块是否增大,及有无腹膜刺激征出现,积极做好术前准备。
(4)维持体液平衡,保证组织有效灌注量,建立1-2条静脉通道,遵医嘱输液、输血,维持有效循环血量。
(5)对症处理高热病人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腰腹部疼痛明显予止痛、镇静治疗。
2.术后护理(1)病情观察密切注意有无手术后出血及休克表现,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血。
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色泽、量是否正常,当引流液颜色鲜红、量>100ml/h时,立即通知医生处理。
根据引流液的量及性状决定拔管的时间。
(2)肾功能的观察术后准确记录尿量,静脉输液维持体液平衡,防止水、电解质紊乱,调节输液速度,避免加重健侧肾脏负担。
(3)肾动脉栓塞术后要密切观察足背动脉的搏动、肢体温度及肢体肿胀情况,(4)不同手术方式,对卧床休息时间不同,肾部分切除术、肾修补术、肾周引流术后,病人需绝对卧床休息2-4周;肾切除术后取平卧位,血压平稳改半卧位。
泌尿系统损伤患者的护理常规

泌尿系统损伤患者的护理常规泌尿系统损伤以男性尿道损伤最多见,其次为肾和膀胱,输尿管损伤最少见。
由于泌尿系统受到周围组织和器官的较好保护,一般情况下不容易受到损伤,因此泌尿系统损伤多见于复合伤,如胸、腹、腰部或骨盆的严重损伤。
一、肾损伤肾深藏于肾窝,上被膈肌所覆盖,前有腹壁和腹腔内脏器,后有肋骨、脊椎和背部的肌肉,受到较好的保护。
正常肾脏有1〜2cm的活动度,通常不易受到损伤。
但肾脏是一个实质性器官,质地较脆,包膜薄,加之周围的骨质结构,一旦受到暴力打击也可引起肾损伤(rena1injuries)。
肾损伤多发生于成年男性,常是复合性损伤的一部分。
【病因】1.开放性损伤因刀、枪弹等锐器致伤,常伴有胸、腹等其他脏器的损伤,损伤严重且复杂。
2,闭合性损伤因直接暴力(如撞击、跌打、挤压等)、间接暴力(如对冲伤、突然暴力扭转等)所致损伤。
临床上闭合性肾损伤较多见。
3.自发性肾破裂(WUnderIieh综合征)是指肾本身有病变后更容易发生损伤,如肾积水、肾肿瘤、肾结核或囊性肾疾病等,有时轻微的创伤也可造成严重的“自发性”肾破裂。
4.医源性损伤肾穿刺、腔内泌尿外科检查或治疗、开放性手术等情况下可发生肾损伤。
【病理】根据肾损伤的程度可分为4种病理类型。
1肾挫伤是肾损伤中较轻的病理改变,损伤仅局限于部分肾实质,形成肾包膜下血肿或肾瘀斑,肾包膜及肾盂黏膜完整。
一般症状轻微,多可自愈,若损伤累及集合系统可见轻微血尿。
大多数患者属此类损伤。
5,肾部分裂伤肾实质部分裂伤并伴有肾包膜破裂,可有肾周血肿或明显血尿。
通常不需手术,给予绝对卧床休息,止血、抗感染治疗,在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情况下多可自行愈合。
6,肾全层裂伤肾实质深度裂伤,外及肾包膜,内达肾盂肾盏黏膜,有广泛的肾周血肿、尿外渗和明显血尿,肾横断或碎裂时可导致部分肾组织缺血,需要紧急手术治疗,否则后果严重。
7.肾蒂损伤较少见,常容易被忽略,可因失血性休克而失去救治的机会导致死亡。
肾损伤的观察及护理

T O D A Y N U R S E2.1.3术后使用镇痛泵,抑制肠蠕动:由于镇痛泵使用的止痛药是吗啡、芬太尼等阿片类药物,抑制肠蠕动。
尤其是腹部手术的病人会感到腹胀,排气时间延长,便秘等情况。
2.1.4营养物质缺乏,电解质紊乱,特别是血钾过低,导致腹胀。
术前长期迸食受影响,甚至有呕肚、消化道出血;术后禁食,电解质补充不足,导致电解质紊乱,出现血钾降低,引起腹胀。
腹部手术前后禁食,营养物质的补给不足;腹部手术的创伤;机体的应激以及术后胃肠功能不全等都可造成机体的营养障碍,特别是微量元素或某些营养素代谢过程中中间产物的缺乏等,是引起腹胀的可能因素。
2.1.5腹腔积液积气:由于低蛋白血症导致腹水,手术吻合渗液、渗血导致腹腔积液,胃肠道手术后吻合口瘘,胃肠腔气体外溢入腹腔引起腹胀,术后腹腔感染引起腹腔脓肿,急性胰腺炎导致胰腺假性囊肿等,均是引起腹胀的原因。
2.1.6膀胱尿潴留:术中损伤骶丛神经,麻醉药品,术后使用镇痛泵或使用解痉止痛药物,均可能引起尿潴留而导致腹胀。
3护理3.1一般护理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保持腹腔引流管通畅.尿管通畅,及时发现腹腔出血、尿潴留等异常情况,对意识障碍患者,要警惕因腹胀引起的呼吸及心率改变。
重点观察肠鸣音恢复及肛门排气的时间。
密切观察病人有无腹胀、呕吐及其发生时间、过程。
3.2心理护理当病人出现焦虑和急燥等不良情绪,护士应耐心讲解疾病知识,以亲切的语畜安抚病人,鼓励病人按医嘱适当活动。
通过心理上的安慰、支持、劝解,尽量消除与减轻病人不必要的恐惧和紧张情绪,安心地接受治疗。
对使用镇痛泵的病人讲解镇痛泵的副作用,告知停用后肠蠕动抑制的现象会逐渐消失,消除其紧张的情绪。
3.3禁食、有效胃肠减压腹胀严重时禁食,取半坐卧位,及时放置胃管行负压吸引,引流出胃肠道内的积液积气,降低胃肠内的压力和肠管的膨胀程度,减轻管壁水肿和充血程度。
3.4预防尿潴留术后病人多带有尿管,在拔除尿管时应先夹住尿管,待病人膀胱充盈,病人有尿意时先放出水囊中的水,让病人试排尿,如病人能顺利排出尿液,则可将尿管拔除。
肾损伤的护理PPT课件

遗传因素:某些 遗传性疾病可能 导致肾脏损伤
肾损伤的症状
血尿:尿液中可见红色或棕色的血丝 疼痛:腰部或腹部疼痛,可能伴随恶心、呕吐
水肿:下肢、眼睑、面部等部位出现水肿 高血压:血压升高,可能伴随头痛、头晕等症状
尿量减少:尿量减少,可能伴随尿色加深 发热:体温升高,可能伴随寒战、乏力等症状
肾损伤的诊断
4. 避免滥用药物,特别是对肾脏有 损害的药物
5.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 肾脏疾病
健康教育
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等 2 避免滥用药物,尤其是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 3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肾脏疾病 4 预防感染,如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 5 避免外伤,尤其是腰部外伤,以防止肾脏损伤
02
饮食调理:合理饮食,避 免高盐、高蛋白食物
03
运动锻炼:适当进行有氧 运动,增强体质
04
心理辅导:保持乐观心态, 积极配合治疗
05
药物治疗:遵医嘱,按时 服药,控制病情
康复效果评估
01
尿量:观察尿量变化,评估肾脏功
能恢复情况
02
肌酐:检测肌酐水平,评估肾脏功
03
电解质:监测电解质水平,评估肾
能恢复程度
脏功能恢复情况
04
肾功能指标:观察肾功能指标变化,
05
患者生活质量:评估患者生活质量,
评估肾脏功能恢复程度
包括饮食、睡眠、运动等方面
4
肾损伤的预防
预防措施
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 过度劳累
2.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高盐、 高糖、高脂肪食物
3. 保持良好的运动习惯,增强体质, 提高免疫力
定期检查
肾损伤的护理

肾损伤的护理患者,刘XX,男,25岁,在下班骑车回家途中,被一载重汽车撞到,腹部被挤在载重汽车车轮与一砖墙之间,救出后,病人面色苍白,呻吟不止,被急送医院,查体腰腹部肿块,疼痛,BP85/50mmhg,R25次/分,T36˚5,CT示肾脏血肿,诊断为重度度肾损伤。
【护理评估】(一)身体状况1、血尿是肾损伤的重要症状。
表现为全血尿,即排尿全过程均有血。
肾损伤时为镜下血尿,每高倍视野中可见2-3个以上红细胞。
2、疼痛肾包膜下积血或血、尿渗入肾周围组织可出现腰腹部疼痛,凝血块堵塞输尿管可引起肾绞痛,尿液、血液渗漏入腹膜腔,可出现全腹疼痛和腹膜刺激征。
3、腰腹部肿块血液和尿液外渗到肾周围组织可使局部肿胀,形成具有压痛的包块,且有周围肌强直。
4、休克肾损伤出血较多或合并其他脏器损伤,可引起休克。
5、发热由于血、尿外渗易继发感染,甚至引起肾周围脓肿或化脓性腹膜炎,出现全身中毒症状。
(二)实验室及其他检查尿液检查中红细胞增多,甚至呈肉眼血尿,肾组织损伤可释放大量乳酸脱氢酶,尿中含量可增高。
血常规检查时,血红蛋白及血细胞比容进行性降低提示有活动性出血,其他检查如B超、CT、MRI、排泄性尿路造影和肾动脉造影等影像学检查,可显示肾损伤的部位/程度和尿外渗情况。
(四)治疗与效果肾损伤一般绝对卧床休息、止血、抗休克、防感染等非手术治疗而愈。
肾损伤后可因持久性外渗形成腹膜后尿囊肿,还可因血肿和尿外渗引起组织纤维化,压迫输尿管交界处而引起肾积水,若肾蒂周围纤维化压迫肾动脉可引起肾血管性高血压。
手术方式包括肾修补术,肾部分切除术、肾切除术和肾周引流术。
多数病人治疗效果满意。
(五)心理状态焦虑、紧张是病人与家属发现血尿后的常见心理反应。
病人的焦虑、紧张可随血尿的多少而变化,病人还常对手术的安全性,以及创伤和手术对未来身体、生活和工作的影响担忧。
另外,肾区的疼痛也会给病人造成压力。
【护理诊断】1、焦虑或恐惧与创伤、血尿以及休克等因素有关2、不舒适与肾周围血肿、尿外渗刺激、血块堵塞输尿管等因素有关3、潜在并发症休克、感染4、自理缺陷【护理目标】病人情绪稳定,疼痛等不适感减轻或消除,休克感染发生的危险性小,或有并发症发生时可被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肾损伤护理常规
(一)定义
肾损伤,肾脏损伤约占所有泌尿生殖道损伤的65%左右.原因有钝性损伤(80%),贯通伤(战争期间及高犯罪地区增加),以及医源性损伤(由于手术,体外震波碎石或肾活检),并发症包括出血不止,尿外渗,脓肿形成和高血压。
(二)临床表现
1、休克早期多因剧烈疼痛所致,后期与大量失血有关,其程度与伤势、失血量及有无其他器官合并伤有关,肾损伤出现休克症状占30%----50%。
2、血尿是肾损伤的主要症状之一,90%以上伤者有血尿,多数是肉眼血尿,也可为镜下血尿。
3、腰腹部包快及疼痛伤后出现同侧肾区及上腹部疼痛,轻重程度不一,一般为钝痛、腰痛多系腰部挫伤。
4、感染发热血肿及尿外渗吸收可致发热,但多为低热,若继发感染,形成肾周围脓肿或化脓性腹膜炎,可出现高热,寒战并有全身中毒症状,严重者可并发感染性休克。
(三)护理诊断/护理问题
1、焦虑或恐惧,与创伤、血尿以及休克等因素有关
2、组织灌流量改变,与创伤、肾裂伤引起的大出血、尿外渗或腹膜炎有关
3、潜在并发症,与休克、感染有关
(四)观察要点
1、生命体征
2、出血情况
3、引流管情况
4、心理状况
(五)护理措施
1、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帮助病人和家属了解治愈疾病的方法,讲解手术治疗的重要性,减轻恐惧与焦虑。
(2)卧位:肾挫伤保守治疗需绝对卧床休息2-4周,待病情平稳后,镜下
血尿消失后才能离床活动,过早活动可能再度出血,加重肾脏的损害。
卧床期间,加强皮肤护理,预防压疮发生。
(3)病情观察: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呼吸、体温及全身情况,有无休克表现;每30分钟—2小时留取尿液于编号的试管内,观察尿色深浅变化,若颜色加深,说明出血加重;观察腰痛是否加剧,肾区肿块是否增大,及有无腹膜刺激征出现,积极做好术前准备。
(4)维持体液平衡,保证组织有效灌注量,建立1-2条静脉通道,遵医嘱输液、输血,维持有效循环血量。
(5)对症处理:高热病人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腰腹部疼痛明显予止痛、镇静治疗。
2、术后护理
1.病情观察:引流管通畅,观察色泽、量是否正常,当引流液颜色鲜红、量>100ml/h时,立即通知医生处理。
根据引流液的量及性状决定拔管的时间。
2.肾功能的观察:术后准确记录尿量,静脉输液维持体液平衡,防止水、电解质紊乱,调节输液速度,避免加重健侧肾脏负担。
3.肾动脉栓塞术后要密切观察足背动脉的搏动、肢体温度及肢体肿胀情况,
4.不同手术方式,对卧床休息时间不同,肾部分切除术、肾修补术、肾周引流术后,病人需绝对卧床休息2-4周;肾切除术后取平卧位,血压平稳改半卧位。
5.饮食护理:术后肛门排气后,鼓励病人进高蛋白、富含维生素、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饮食,改善全身营养状况。
(六)健康教育
1、心理指导
由于病人生活不能自理,伤口疼痛,易产生焦虑情绪。
如果进行肾切除手术,病人短时间内更难接受现实,因此,应积极主动做好病人的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安慰鼓励病人,讲解疾病知识,告知肾脏有较强的代偿功能,有一个健康的肾脏即可能正常生活和工作,以消除病人的疑虑,积极主动配合治疗。
2、健康指导
出血是肾修补术或肾部分切除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
如果病人在肾损伤修补术或肾部分切除术后不能坚持绝对卧床休息,床上翻身活动或咳嗽、用力大便使腹压增高都可引起未修复的肾脏出血,因此,应特别注意观察肾造瘘管和伤
口引流管的液体量、颜色、如果颜色鲜红且量突然增多,说明有活动性出血,此时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立即配合医生对病人制动、止血、输液、输血等治疗。
先进行保守治疗,如果保守不能止血,可采用手术止血。
3、出院指导
(1)肾切除术后病人应注意保护孤肾,避免使用对肾有损害的药物,注意多饮水,预防感染和结石。
(2)定期复诊。
(3)保持心情愉悦,注意饮食。
4、健康促进
大部分肾损伤病人经非手术治疗可以治愈。
出院后仍需继续卧床休息,因肾组织较脆弱,过早活动易使血凝块脱落,继发出血,所以至少3个月内不能参加体力劳动和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