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5.1 买电器 精编教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买电器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买电器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1b44f445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0e.png)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买电器北师大版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买电器我是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下面是我根据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5.1节《买电器》的内容,为学生们准备的教案。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来自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5.1节《买电器》。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们掌握用减法计算在购买电器时找回零钱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用减法计算在购买电器时找回零钱的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们掌握用减法计算在购买电器时找回零钱的方法。
教学难点是如何让学生们理解并能够运用减法计算找回零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减法计算找回零钱的方法,我准备了一些的教具和学具。
教具有计算器和一些电器模型的图片,学具有练习本和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在课堂上引入一个实践情景,比如模拟一个购买电器的场景,让学生们观察并思考如何计算找回零钱。
2. 讲解:我会通过展示电器模型的图片,向学生们解释在购买电器时如何使用减法计算找回零钱。
我会用实际的例子来说明,比如购买一个价值30元的电器,给了50元,如何计算找回20元。
3. 练习:我会给学生们一些随堂练习题,让他们亲自计算找回零钱的方法。
我会鼓励学生们互相交流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在课堂上,我会利用板书来帮助学生们理解和记忆减法计算找回零钱的方法。
我会用简洁明了的图表和公式来展示计算过程。
七、作业设计为了让学生们巩固所学的内容,我会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题。
例如:1. 小明购买了一个价值25元的玩具,给了30元,请计算小明找回的零钱是多少?答案:小明找回的零钱是5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并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拓展延伸。
我会鼓励学生们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比如在购买物品时尝试自己计算找回零钱。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5.1买电器(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5.1买电器(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a0d3d58b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e0.png)
5.1买电器(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教案:5.1买电器一、教学内容1. 认识货币单位元、角、分,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 学会用元、角、分表示钱数,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
3. 结合生活实际,学会解决简单的购物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货币单位元、角、分的基本概念,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元、角、分进行简单加减法计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解决购物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货币单位元、角、分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进行换算。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运用元、角、分进行简单加减法计算,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货币模型、购物场景图等。
2. 学具:练习本、笔、计数器、货币模型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个现实的购物场景引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同学们,你们去过超市吗?购物时怎样付钱呢?”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购物经验。
2. 新课导入:介绍货币单位元、角、分的基本概念,并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如:1元=10角,1角=10分。
3. 课堂讲解:讲解如何用元、角、分表示钱数,并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
如:2元+3角=2.3元,4角2分=3.8角。
4. 练习环节: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随堂练习,例如:1元+2角+3分=?,4元5角+2分=?等。
5. 应用拓展: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解决购物问题。
如:妈妈给了你10元,你买了2元5角的文具,还剩多少元多少角?六、板书设计1. 货币单位元、角、分的关系:1元=10角,1角=10分。
2. 简单加减法计算示例:2元+3角=2.3元,4角2分=3.8角。
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本上的相关练习题,如:1元+2角+3分=?,4元5角+2分=?等。
2. 结合生活实际,解决购物问题。
如:妈妈给了你10元,你买了2元5角的文具,还剩多少元多少角?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货币单位元、角、分的认识及简单计算有了初步了解,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需加强练习。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买电器-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买电器-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3d092194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6a.png)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买电器-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元、角、分的概念,能够进行简单的货币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生活技能。
3. 培养学生良好的购物习惯和理财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认识货币单位:元、角、分。
2. 货币的换算:1元=10角,1角=10分。
3. 购买电器的计算方法。
4. 优惠券的使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货币的换算和购买电器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优惠券的使用和找零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器图片、货币模型、计算器、优惠券。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电器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电器价格。
2. 新课导入:讲解货币单位,让学生认识元、角、分。
3. 案例分析:讲解购买电器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4. 活动设计: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购物场景,让学生实际操作。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买电器2. 板书内容:- 货币单位:元、角、分- 货币换算:1元=10角,1角=10分- 购买电器计算方法- 优惠券的使用七、作业设计1. 填空题:让学生填写适当的货币单位。
2. 计算题:让学生计算购买电器的总价和找零。
3. 应用题: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时如何使用优惠券。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对货币单位及换算的掌握程度,及时纠正错误。
2. 通过角色扮演活动,观察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是否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3. 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以提高教学效果。
4. 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和理财意识,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学以致用。
总结:本节课通过讲解货币单位、换算和购买电器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通过模拟购物场景,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和理财意识。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1买电器(7)-北师大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1买电器(7)-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bb583880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f4.png)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1 买电器(7)北师大版教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1 买电器(7)北师大版我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今天要分享的是二年级数学下册的第五章第一节《买电器》。
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让同学们能够理解和掌握简单的加减法运算,以及能够将实际生活中的购物场景与数学知识相结合。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本节课主要内容是第五章第一节《买电器》。
这部分内容通过介绍购买电器的过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难点是让学生能够将加减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PPT、黑板、粉笔、电器图片、计算器等教具,以及练习本、铅笔等学具。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通过向同学们展示一张购物清单,引导学生思考购物时如何计算总价。
2. 讲解:我通过PPT展示买电器的过程,引导同学们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例如,如果我要买一个电视和一个冰箱,需要支付多少钱?我会用加法来计算:电视的价格+冰箱的价格=总价。
如果我要买一个电视和一个洗衣机,需要支付多少钱?我会用减法来计算:电视的价格洗衣机的价格=总价。
3. 练习:我会给出一些购物场景,让同学们运用加减法进行计算。
例如,买一个篮球需要支付18元,买一个足球需要支付25元,那么买一个篮球和一个足球需要支付多少钱?同学们可以用计算器或者手算来得出答案。
六、板书设计我会在黑板上写出买电器的过程,并用加减法来表示。
例如:电视(价格)+ 冰箱(价格)= 总价;电视(价格)洗衣机(价格)=总价。
七、作业设计1.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买电器的过程,并运用加减法来计算总价。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买电器 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买电器 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a42af5a7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23.png)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买电器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和掌握货币的概念和使用方法;2.能够认识并比较电器的价格;3.能够通过实际情境模拟购物流程,提高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认识和比较电器的价格;2.学会使用货币。
三、教学难点1.通过实践模拟购物流程,提高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观察法:教师让学生观察电器商场中各类电器的价格,并引导学生比较价格的高低、优劣等方面的异同点;2.模拟法:将学生分成数个小组,在实际情境中模拟购买电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五、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发放一些硬币和纸币,让学生用手中的货币来算出几种货币的组合方式,并带领学生进入数学当中。
2. 观察电器价格教师提供电器商场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观察电器的价格和各种电器之间的差异,并让学生讨论对比各个电器之间的优缺点。
3. 比较商品价格教师给出一些电器的名称和价格,让学生组成数个小组并分配相同的资金,让学生自主选择不同电器,并通过组合交流、分析对每种电器的购买进行比较。
4. 实践模拟购物让学生通过自由组合的方式在实际情境下模拟购买电器,学生在购物过程中,需要使用货币进行购买,学习如何用货币进行购物,并逐渐建立起基本的交换价值观念。
5. 练习让学生用自己搜集的电器价格,进行小组间比较,并找出最佳购买方案。
6. 总结让学生总结本次课程所学习的内容和感受,并加深对货币和购物过程的理解。
六、课后作业1.回到家中,观察周围的电器,并进行价格对比;2.自己写出不同货币的组合方式,并计算出其总价值。
七、教学反思本课程采用实际情境中的模拟购物方式进行教学,在学生参与的过程中,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到学习中,并能够提高学生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观察学生的反应,并及时进行课堂控制,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5.1《买电器》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5.1《买电器》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d91cfb6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e5.png)
- 重点知识点:交换加数位置、加0不改变结果
- 关键词:交换、加0、计算方法
- 板书设计:用直观的图示或示例展示交换加数位置和加0的计算方法,可以用不同颜色或形状的图形表示不同的加数。
3. 整数加减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 重点知识点:购物场景中的加减法问题
- 关键词:购物、价格、实际问题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买电器》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
设计预习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买电器》内容做好准备。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买电器》教学目标和《买电器》重难点。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买电器》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1. 学生参与度不高:部分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的积极性不高,影响教学效果。
2. 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方法过于依赖讲解和示范,缺乏多样性和趣味性。
3. 评价方式不够全面:评价方式主要依赖随堂测试和作业完成情况,缺乏对学生课堂表现和小组讨论成果的全面评价。
(三)改进措施
1. 提高学生参与度:通过设计更多的互动环节和小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买电器》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买电器》学习状态。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加法内容,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加法的掌握情况,为《买电器》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4. 加减法的运算规则:让学生掌握整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包括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或从低位减起等。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设计-买电器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设计-买电器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0c17b22f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c4.png)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设计买电器北师大版教案设计: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设计买电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主要涉及到第五章《买电器》的学习。
本章主要让学生学会通过观察和比较,找出相同和不同的物品,并能用适当的方式进行表示。
具体内容包括:1. 认识电器及价格;2. 学会比较价格,找出最便宜的电器;3. 学会计算购买电器所需的总价;4. 学会通过实践活动,提高观察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各种电器,了解它们的价格,并能够进行简单的价格比较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思考、交流等方法,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够认识各种电器,了解它们的价格,并能够进行简单的价格比较和计算。
难点: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提高观察和思考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电器图片、价格标签。
学具:学生作业本、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会在课堂上引入一个生活情境,比如:“小明想要买一个玩具,他看到了两个不同商店的玩具,一个是15元,另一个是20元,他应该选择哪一个呢?”让学生思考,引发学生对价格比较的兴趣。
2. 认识电器及价格:我会展示一些电器图片,并附上价格标签,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和价格。
3. 价格比较:我会给出两个电器的价格,让学生比较哪个更贵,哪个更便宜,并说明理由。
4. 计算总价:我会给出一个购买场景,比如:“妈妈想要买一个洗衣机和一个电冰箱,洗衣机是1200元,电冰箱是2500元,妈妈需要支付多少钱?”让学生进行计算。
5. 实践活动:我会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电器,然后用彩笔、剪刀和胶水制作出这种电器,并贴上价格标签,进行展示和交流。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电器价格洗衣机 1200元电冰箱 2500元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列出自己家里拥有的电器,并写下它们的价格。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5.1《买电器》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5.1《买电器》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2995827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82.png)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5.1《买电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能够了解电器商店中常见的家用电器产品。
2.能够掌握购买家用电器所需要的基本数学运算,如加减乘除、比较大小等。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购买家用电器时的计算和比较。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基本数学运算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良好的消费观念,合理使用家用电器,节约能源。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掌握购买家用电器所需要的基本数学运算。
2.学生能够了解电器商店中常见的家用电器产品。
2.教学难点1.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购买家用电器时的计算和比较。
2.学生能够培养良好的消费观念,合理使用家用电器,节约能源。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1.教学内容1.家用电器的种类、功能及价格。
2.针对电器商店中的常见促销策略,如打折、买一送一等,进行实际比较。
2.教学方法1.以实物为例,让学生感知家用电器的种类和功能,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家用电器的作用和特点。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购买家用电器的计算和比较练习,让学生感受到合作与分享的乐趣。
四、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环节(10分钟)通过展示不同的家用电器,询问学生对家用电器的认识,引导学生了解家用电器的基本种类和功能。
2.讲授环节(30分钟)1.介绍家用电器的种类、功能及价格,让学生熟悉家用电器的发展历程和应用情况。
2.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会购买家用电器所需要的基本数学运算,如加减乘除、比较大小等。
3.练习环节(35分钟)1.将学生分为小组,让每个小组购买一个家用电器,要求计算价格、比较价格、选出最优惠的电器等。
2.每个小组根据选出的电器,描述电器的功能和使用情况,并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对电器进行改造或创新。
4.归纳总结环节(15分钟)1.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学习的内容,回顾课堂所学知识。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买电器 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买电器 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9abcfa7b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e9.png)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买电器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买电器这一生活情境,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2.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乘法口诀的应用。
2. 买电器问题的解决方法。
3. 加法和减法在买电器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解决买电器问题。
2. 教学难点:理解买电器问题的数量关系,正确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器图片,计算器。
2. 学具:乘法口诀表,练习本。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电器图片,引导学生进入买电器这一生活情境。
2. 新课导入:讲解乘法口诀的应用,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乘法口诀。
3. 案例分析:分析买电器问题,让学生理解买电器问题的数量关系。
4. 实践操作:让学生运用乘法口诀解决买电器问题,教师进行指导。
5. 总结讲解: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进行总结,讲解买电器问题的解决方法。
6. 巩固练习:让学生进行买电器问题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堂小结: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乘法口诀在买电器问题中的应用。
板书设计:1. 乘法口诀的应用。
2. 买电器问题的解决方法。
3. 加法和减法在买电器问题中的应用。
作业设计:1. 让学生运用乘法口诀解决买电器问题。
2. 让学生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买电器问题。
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对乘法口诀的掌握程度,及时进行指导。
2. 教师应关注学生对买电器问题的理解,引导学生正确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3. 教师应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以上是一份关于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买电器的教学设计,内容丰富,用词严谨,段落衔接流畅,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共八部分内容,共计2000字以内。
希望能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因为这是整堂课的核心环节,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买电器》|北师大版(2023秋)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买电器》|北师大版(2023秋)](https://img.taocdn.com/s3/m/5cb1fe47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6a.png)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元、角、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元、角、分之间的换算关系和在购物中的应用。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买电器相关的实际问题,如计算多个电器的总价。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角色扮演活动,模拟在商店购买电器的场景,使用真实的货币进行支付。
4.了解电器价格标签上的信息,培养学生的信息识别能力;
5.结合实例,渗透环保意识,教育学生节能减排,爱护电器。
二、核心素养目标
《买电器》|北师大版(2023秋)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5单元“生活中的数学”。本节课核心素养目标如下:
1.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购物问题的能力,提升数学应用意识;
2.增强学生对货币的认识和换算能力,发展数感和符号意识;
-举例:当学生面对一个价格为127元的电器时,需要理解这是“一百二十七个一元”,并能进行相应的支付和找零计算;
-解决购物中的实际问题,如计算多件商品的总价,进行优惠后的价格计算等;
-举例:当学生购买多个电器时,需要将每个商品的价格加起来得到总价,并在考虑优惠活动的情况下计算出最终需要支付的金额。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重点关注学生对货币换算的理解和应用,以及他们在实际购物情境中的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反复练习和情境模拟,帮助学生克服难点,确保他们能够独立完成购物相关的数学计算。
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教案-5.1《买电器》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教案-5.1《买电器》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3bc5bc95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44.png)
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教案5.1《买电器》北师大版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教案5.1《买电器》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57页,主要包括了《买电器》这一章节。
在这一章节中,学生将通过学习以“元”为单位的货币计算,掌握加减法在实际购物中的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认识各种面值的硬币和纸币,理解货币单位“元”的概念,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解决实际购物中的支付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认识各种面值的硬币和纸币,理解货币单位“元”的概念。
2. 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解决实际购物中的支付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加减法在实际购物中的应用,难点是理解货币单位“元”的概念和进行准确的加减法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1. 教学课件:通过课件展示各种面值的硬币和纸币,以及相关的购物场景。
2. 学具:每名学生准备一些硬币和纸币,以及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实际购物的场景,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果我要买一个5元的玩具,我需要支付多少钱?我可以用哪些硬币和纸币来支付?2. 讲解:通过课件展示各种面值的硬币和纸币,讲解货币单位“元”的概念,让学生理解1元等于10角,1角等于10分。
然后,通过一些例题,讲解如何进行加减法计算,例如:如果我有3元,我要买一个2元的玩具,我需要支付多少钱?答案是1元,因为我可以用3元减去2元得到1元。
3. 练习:让学生分成小组,互相模拟购物场景,进行加减法计算练习。
每组准备一些硬币和纸币,然后选择一个学生扮演顾客,一个学生扮演售货员,进行购物场景的模拟。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货币单位“元”硬币:1元、5角、1角纸币:10元、5元、2元加减法计算示例:3元 2元 = 1元5元 3元 = 2元5元 2元 = 3元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第57页的练习题。
二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下册 第五单元《5.1买电器》教学设计 教案(1)
![二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下册 第五单元《5.1买电器》教学设计 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454feea3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40.png)
第五单元加与减课题第一课时买电器课型新授课内容分析使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的口算,并能正确地计算;同时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的算理。
课时目标知识与能力1.探索并掌握整百、整十数的加减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初步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结合具体情境,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2.体会算法多样化,提高口算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在不断地尝试中体会成功的喜悦,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正确计算整百、整十数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整百、整十数的加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计数器教学媒体选择PPT教学活动提问,师生讨论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老师最近买了新房,想要去买一些电器,谁愿意做小参谋陪老师去?不如这样,大家先告诉我你家都有哪些电器?师:看来小朋友们对电器都很熟悉,那老师想请小朋友们跟我去买电器,帮我参考一下价钱,好吗?(板书课题:买电器)(课件显示:四幅电器图)【设计意图】正式上课前提出生活中身边的一些事情,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导入新课,进入主题。
二、合作交流,探究算理师:现在谁能告诉大家,图上都有哪些数学信息?生:图上告诉了我们洗衣机、电冰箱、电视机和风扇的价钱是多少。
师:那你们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看来小朋友们提的问题可真不少。
现在老师想买一台洗衣机和一台电视机,共花多少钱呢?请你在练习本上写出算式。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算式:500+800=1300(元)师:你们是怎样算出1300元的?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学具,请你们利用学具在小组内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学生进行讨论。
师:谁能先说说本小组内其他同学的算法,再说自己的?课件演示两种算法的计算过程。
(1)5个百加8个百是13个百,13个百就是1300,所以500+800=1300,(好,我们用计数器来演示一下看是不是这样)出示计数器。
(2)5+8=13,所以500+800=1300师:看来呀,小朋友们的想法都很正确,现在,老师还想知道一台电视机比一台洗衣机贵多少钱?你们能解决吗?试一试。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1买电器 北师大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1买电器 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2ba12fe590c69ec3d5bb75f8.png)
买电器〖教学目标〗1.让学生结合具体情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发展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 探索并掌握整百、整十数加减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重难点〗掌握整百、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学生状况分析〗我班的学生来自郊区,对各种电器非常熟悉而且大多数学生都有和家长一起逛家电商场的经历。
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百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也是以后进一步学习万以内加减法的基础。
对于一些学生来讲整百、整十数的加减口算他们已经能够正确计算但是对算理的理解还比较欠缺。
所以这节课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口算的方法。
〖教学设计〗(一)复习旧知口算16+20= 54+7 = 21+8 =36+5 = 48+10= 30+23=(二)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同学们我们的好朋友淘气最近搬了家。
今天他们全家要到商场买电器咱们和淘气一块去好吗?今年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买电器》(板书课题)请看淘气想买哪些电器。
(教师在黑板上贴出洗衣机冰箱电视机电扇的图片。
)1.猜价钱师同学们你们想猜一猜每种电器的价钱是多少吗?1. 洗衣机的价钱是1个整百数它在400元和600元之间。
(500元)2. 电冰箱的价钱是由9个百和6个十组成的。
(960元)3. 电视机的价钱相当于8张100元的人民币。
(800元)4. 电风扇的价钱是1个三位数它的百位是2十位是和个位都是0。
(200元)(教师说一个、学生猜一个并把价钱写在对应图片的下面。
) (没有直接告诉学生每种电器的价钱而是用猜一猜的形式出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时复习了数的认识的知识。
)2.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看着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用加减法解决的一步问题吗?学生提出问题:买一台洗衣机和一台电视机共花多少钱?一台洗衣机比一台电冰箱便宜多少钱?…………(以问题情境方式引入,让学生提出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积极性,同时真正体现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既然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来解决问题吧。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买电器》|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买电器》|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53d8765e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d3.png)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买电器》|北师大版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买电器》|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五章的第一节《买电器》。
本节课我们将会学习如何使用人民币进行购物,并通过买电器这个实践情景来熟悉各种人民币的面值以及如何进行找零。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各种人民币的面值,包括1元、5角、1角、5分、1分。
2. 能够正确进行加减法运算,解决购物找零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使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各种人民币的面值以及如何进行找零。
难点是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购物中的找零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1. 教学课件:通过课件展示各种人民币的图片以及购物找零的场景。
2. 人民币模型:准备一些真实的人民币模型,让学生们能够亲自触摸和认识。
3. 练习题:准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们在课堂上进行实际操作和练习。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通过一个简单的引入,向学生们展示一个购物的情景,引导他们思考如何使用人民币进行支付和找零。
3. 示范:我会通过一个实例,向学生们展示如何使用人民币进行购物并找零。
例如,如果一件商品的价格是25元,而我有50元,我应该如何支付并找回25元。
4. 练习:然后,我会让学生们进行一些练习题,让他们亲自动手进行支付和找零的操作,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六、板书设计在课堂上,我会利用黑板进行板书设计,将各种人民币的面值以及购物找零的步骤进行展示,以便学生们能够清晰地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为了巩固学生们的学习成果,我会布置一些作业题,让他们回家后进行练习。
作业题目包括:1. 列出各种人民币的面值。
2. 给出一个购物场景,让学生们进行支付和找零的操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会对今天的教学进行反思,看看学生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以及是否需要进行一些拓展延伸的教学。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买电器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买电器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99904a7b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3d.png)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买电器北师大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买电器”这一单元,通过具体的购买场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元、角、分的换算,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此外,还涉及到找零、价格比较等实际问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元、角、分的换算关系,能够熟练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教学难点1. 元、角、分之间的换算关系。
2. 在实际问题中,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和解决。
教具学具准备1. 电器商品图片或模型。
2. 元、角、分的货币。
3. 计算器。
4. 黑板、粉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电器商品图片或模型,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思考如何购买电器。
2. 新课导入:讲解元、角、分的换算关系,以及在实际购买中的运用。
3. 案例分析:分析购买电器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和解决。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合作意识。
5. 总结讲解: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讲解正确答案和计算方法。
6. 练习巩固: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板书设计1.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买电器北师大版2. 教学内容:买电器3. 教学目标:掌握元、角、分的换算关系,能够熟练进行计算;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4. 教学难点:元、角、分之间的换算关系;在实际问题中,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和解决。
5.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导入、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总结讲解、练习巩固、课堂小结。
作业设计1. 请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电器,了解其价格,并尝试用元、角、分进行表示。
2. 请学生用所学知识,帮助家长计算购买电器的找零金额。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买电器》|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买电器》|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f7338b88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86.png)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买电器》|北师大版教学目标本节课旨在让学生理解货币的使用,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简单的购买活动,并掌握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1. 理解货币的基本概念,知道货币在交易中的作用。
2. 学会在购买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3. 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购买活动。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1. 货币的基本概念及其在交易中的作用。
2. 购买活动中的加减法运算。
3. 日常生活中购买电器的实例分析。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货币的基本概念及其在交易中的作用。
2. 购买活动中的加减法运算。
难点1. 货币的换算。
2. 加减法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1. 货币模型或图片。
2. 计算器。
3. 电器图片或模型。
4. 黑板和粉笔。
教学过程第一阶段:导入1. 向学生展示货币模型或图片,引入货币的概念。
2. 讲解货币在交易中的作用。
第二阶段:讲解与示范1. 讲解购买活动中的加减法运算。
2. 通过实例示范加减法运算在购买活动中的应用。
第三阶段:练习1. 让学生进行加减法运算的练习。
2. 通过实例让学生进行购买活动的模拟。
第四阶段:总结与反思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
2. 让学生分享他们在练习中的体验和感受。
板书设计1. 货币的基本概念及其在交易中的作用。
2. 购买活动中的加减法运算。
3. 日常生活中购买电器的实例分析。
作业设计1. 完成加减法运算的练习题。
2.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进行购买活动的模拟。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货币的基本概念,学会在购买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并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和反馈,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因为这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关键环节。
以下是针对“教学过程”的详细补充和说明:教学过程详细说明第一阶段:导入1. 引入货币概念:通过展示不同面值的货币模型或图片,让学生对货币有直观的认识。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买电器5.1第五单元买电器课程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买电器5.1第五单元买电器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c16175b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da.png)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买电器5.1第五单元买电器课程设计一、课程背景电器是现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孩子们也常常对电器充满了好奇。
因此,在二年级下册的生活大目标中,有一个主题为“物与物之间的联系”,其中的“买电器”单元可以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学习和了解各种家用电器的机会。
在学习这一单元时,不仅可以通过认知电器的外形、名称来了解其功能和用途,更能够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对家用电器的简单购买和使用能力。
二、课程目标1.能够认知五种家用电器的外形、名称和用途(电视机、烤箱、洗衣机、电风扇、电冰箱);2.能够理解购买电器所需的注意事项,并且能够在简单的情境中进行电器的购买、安装和使用;3.能够借助观察现象和调查、研究的方法,进一步探究电器使用的原理和科学知识。
三、教学内容3.1 电器外形、名称和用途的认知•通过图片、声音、视频、图书等多种形式,让孩子们初步认知电视机、烤箱、洗衣机、电风扇、电冰箱等常见家用电器的外形和名称;•通过老师的引导和操作实例,学习电器的基本用途和特点。
3.2 购买电器的流程及注意事项•通过图文的方式,呈现孩子们去商场购买电器的情景,让孩子了解购买电器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如:了解自己需要的电器的型号、前往商场、对比选择等;•通过角色扮演、游戏等形式,让孩子们切身体验购买电器的流程和事项。
3.3 简单的电器安装和使用•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让孩子们初步认知电器的安装和使用方法;•通过实验、游戏等形式,教孩子们对电器进行简单的安装和使用。
3.4 电器使用的探究•通过实验、观察现象等形式,让孩子们更深入地了解电器使用的原理和科学知识。
四、教学方法和技巧1.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孩子在情境中认识和探究电器;2.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如视频、游戏、实验等,增强孩子们的参与性和兴趣性;3.采用示范教学和启发式教学,既指导孩子们掌握知识和技能,又启发孩子们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五、教学资源准备1.图书、图表等幼儿读物;2.电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3.游戏道具、实验器材等教育用品。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买电器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买电器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ee29efd5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64.png)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买电器北师大版
教学目标
1.了解购买电器的基本知识;
2.能够正确使用人民币及计算货币;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判断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
1.购买电器的基本知识;
2.计算货币。
教学难点
1.计算找零;
2.团队协作。
教学准备
1.学生课本;
2.教师课件;
3.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4.课堂中所需要的实物。
教学过程
导入环节
1.师生互动:询问学生最近是否购买过电器,学生能否谈一谈自己的购物经历。
基础知识讲解
1.介绍各种电器的种类和功能;
2.介绍货币种类及人民币的基本知识;
3.给学生演示一下计算购物物品总价、计算找零的操作。
小组活动
1.学生配成小组,分工合作把电器的价格和名称列成一张表格;
2.每个小组选举一位组长,组织小组成员选择购物清单上的电器,并计算购物总价及找零;
3.组长作为购物员,向其他小组打听他们需要购买的电器,与其他小组协商交易的过程中,学生进行货币的计算。
总结讲解
1.整理小组活动中遇到的问题;
2.解释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3.小结购买电器的基本知识。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深入了解购物的过程及货币计算,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判断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注重实践操作,加强团队合作和互动学习;同时,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电器知识,促进他们对物品质量和使用效果的认识,更好地引导学生在听、看、读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实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1 买电器(7)-北师大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1 买电器(7)-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d8ce4087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d6.png)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1 买电器(7)-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人民币及其单位,能够进行简单的货币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热情。
二、教学内容1. 人民币及其单位2. 人民币的简单计算3. 解决实际问题:买电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人民币及其单位,能够进行简单的货币计算。
2. 教学难点:解决实际问题,如买电器时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图片等。
2. 学具:练习本、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各种电器,引导学生关注价格,从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买电器。
2. 新课:讲解人民币及其单位,让学生了解元、角、分的关系。
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掌握人民币的简单计算。
3. 活动:分组讨论,让学生在组内分享自己购买电器的经历,讨论如何计算价格。
4. 练习: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讲解:针对学生练习中的问题,进行讲解和指导。
6. 应用:展示实际问题,如购买电器时的计算,让学生尝试解决。
7.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8. 作业布置:布置与课堂内容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1 买电器(7)-北师大版2. 人民币及其单位3. 人民币的简单计算4. 解决实际问题:买电器七、作业设计1. 填空题:填写适当的人民币单位。
2. 计算题:进行人民币的简单计算。
3. 应用题:解决实际问题,如购买电器时的计算。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学生对人民币及其单位有了明确的认识,能够进行简单的货币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方法:通过实例演示、分组讨论、练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 改进措施:针对学生练习中的问题,加强个别辅导,提高教学效果。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1 买电器(8)-北师大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1 买电器(8)-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0b145f21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3a.png)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1 买电器(8)-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人民币及其单位,能够进行简单的货币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人民币的认识,包括人民币的单位、换算以及简单的计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人民币及其单位,能够进行简单的货币计算。
难点:进行人民币的换算和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视频、人民币实物。
2. 学具: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各种电器,引导学生进入买电器的情境。
2. 新课导入:介绍人民币及其单位,让学生对人民币有初步的了解。
3. 案例分析:通过PPT展示买电器的案例,让学生理解人民币的换算和计算。
4. 实际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人民币的换算和计算,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总结:对今天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人民币的换算和计算方法。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今天学习的内容。
六、板书设计1. 人民币及其单位2. 人民币的换算3. 人民币的计算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题。
2. 观察家里的电器,估算它们的价格,并记录下来。
八、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人民币有了初步的了解,能够进行简单的货币计算。
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对人民币的换算还不太熟悉,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同时,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探索新知的欲望。
重点关注的细节:人民币的换算和计算补充和说明:人民币的换算和计算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学生容易混淆和出错的地方。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如案例分析、实际操作等,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和计算方法。
一、人民币的换算人民币的换算包括将大面额的人民币换成小面额的人民币,以及将小面额的人民币换成大面额的人民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买电器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数加减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培养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
重难点:掌握整十、整百数加减法的口算方法。
教具学具
计数器、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了,家用电器也已经走进千家万户了。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电器商店看看,说说从中你们知道了些什么。
(出示课件:教材第43页情景图)
生:1台洗衣机500元,1台电冰箱960元,1台电视机800元,1台电扇200元。
师:买1台洗衣机和1台电视机一共要花多少元?解决这一问题应该用什么方法呢?
生:加法。
师:对!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要把500和800加起来,而这里的500和800都是整百数,比以前我们学过的两位数都要大,该怎么计算呢?今天我们就学习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
二、自主探究
师:同桌互相讨论一下,500+800该怎样计算呢?
学生讨论后交流汇报。
可以画图,每一段为一百,在500的基础上这样一百一百地数,600、700、800、900、1000、1100、1200、1300,数了8个一百后,结果是1300,所以一共要花1300元。
·可以借助计数器进行计算,5个百加8个百,就是在百位上一共拨13个珠子,因为满十进一,所以千位上是一个珠子,百位上是3个珠子,也就是1300元。
我是这样想的,500加800,就是5个一百加8个一百,5+8=13,有13个一百,所以500+800=1300,一共要花1300元。
……
只要学生的算法合理,教师就要给予肯定,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
师:买1台洗衣机比买1台电视机少花多少元?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可能会说:
1台电视机800元,1台洗衣机500元,我们可以画出线段图,并且标上数,这样一百一百地数,700、600、500,相差了3个一百,所以少花300元。
·还可以借助计数器来计算,在百位上拨8个珠子表示电视机的800元,比洗衣机的500元(也就是百位上的5个珠子)在百位上多了3个珠子,所以1台洗衣机比1台电视机少花300元。
还可以这样想,8个一百减去5个一百,剩3个一百,所以是300元。
……
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在今后解决问题时,同学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师: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试着解答。
现在在小组里交流。
学生在小组里交流提问题并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
只要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价值,解答正确,就要给予肯定。
同时教师组织好其余学生做评价。
【设计意图:因为学生已经有计算这方面的经验,所以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和交流。
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机会去探索交流,鼓励算法多样化,在交流中促使学生优化算法。
】
三、总结提升
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知道了什么?
【设计意图:课末总结帮助学生对课堂知识进行梳理,回顾知识点的同时让学生学会数学思考的方法。
】
板书设计
买电器
500+800=1300(元)
想:5+8=13
500+800=1300
答:买1台洗衣机和1台电视机一共花1300元。
800−500=300(元)
想:8-5=3
800−500=300
答:买1台洗衣机比买1台电视机
少花300元。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口算下面各题。
400+300= 700+500= 900-300= 200+900= 1300+800= 1800-900= 500+3000= 1000+900= 1800+200= 130-70=
1300-800= 600+500= 1700-800= 2400-100= 360-200= (考查知识点: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能力要求:正确口算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
) B类
在圆圈里填上合适的整百数,使每条线上三个数的和都是1500。
(考查知识点: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能力要求:能正确计算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
)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700 1200 600 1100 2100 900 3500 1900 2000 60
500 1100 900 2300 160
B类:
(答案不唯一)
教材习题
第44页“练一练”
1.900 760 400 380 画一画略
2.430 70 1230 2000 250 610 230 1600
3.(1)820-800=20(米) 850-820=30(米)
(2)周四比周三多跑多少米?950-850=100(米)(答案不唯一)
4. 略
5.500~530 270~300 150~180
500~520 280~300 420~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