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康复__再整理版

合集下载

中西医康复再整理版

中西医康复再整理版

康复医学复习资料总论1、中医康复的三观:整体观/辨证观/功能观(填空)2、康复医学原则:功能训练、整体康复、重返社会(1-9可能在同一大题)康复、康复医学概念、康复医学的特点、康复医学的组成:康复:通过综合、协调地应用各种措施,消除或减轻病伤残者的身心、社会功能障碍,达到和保持生理、感官、智力、精神和社会能力上的最佳水平,从而使病伤残者能重返社会,提高其生存质量。

康复医学:具有基础理论、评定方法及治疗技术的独特医学学科,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促进病伤残者康复的医学。

特点:1、功能取向 2、跨科干预 3、社会性强组成:康复医学理论基础、康复评定、康复治疗技术、临床康复。

康复范畴、康复服务方式、康复服务对象:范畴包括医疗康复、教育康复、社会康复、职业康复。

方式:康复机构内康复、上门康复服务、社区康复。

康复医学对象主要是由于损伤以及急慢性疾病和老龄带来的功能障碍者和先天发育不良者。

2、功能障碍:是指身体、心理不能发挥正常的功能。

3、功能障碍分类:功能障碍分为器官水平的病损、个体水平的残疾、社会水平残障4、康复的最终目标:康复以提高生存质量最终融入社会为目标。

5、康复措施:康复的各种措施包括医学的、工程的、教育的、社会的、职业的一切手段。

6、全面医学—保健、预防、临床、康复医学7、康复治疗方案中常用的治疗方法: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常用三个)、心理辅导与治疗、文体治疗、中国传统治疗、康复工程、康复护理、社会服务8、(大题)康复评定定义:是对功能障碍的原因、性质、部位、范围、严重程度、发展趋势、预后和转归进行客观、准确的评定。

9、肌张力及肌力评定:(1)肌张力定义:肌肉静止松弛状态下的紧张度称为肌张力。

(3)肌张力增高的两种类型:痉挛、强直痉挛性的肌张力增高伴发于锥体系损害,脊髓反射受到易化。

痉挛是一种由牵张反射高兴奋性所致的,以速度依赖的紧张性牵张反射增强伴腱反射亢进为特征的运动障碍。

折刀现象。

中西医康复概述ppt课件

中西医康复概述ppt课件

学习交流PPT
6
(二)对象、范围
对象——康复医学的对象主要是由于损伤 以及急、慢性疾病和老龄带来的功能障碍者, 先天发育障碍的残疾者。
功能障碍——是指身体、心理不能发挥正 常的功能,这可以是潜在的或现存的,可逆 的或不可逆的,部分的或完全的。可以与疾 病并存或为后遗症。
学习交流PPT
7
功能障碍的三个层次:
学习交流PPT
18
三、康复治疗
(一)物理疗法
多指电、光、声、磁、水、蜡、压力等物理 因子治疗。
(二)运动疗法
即徒手或借助器械,让患者进行各种运动以 改善功能的方法。
学习交流PPT
19
(三)作业疗法
即针对患者的功能障碍,从日常生活 活动、手工操作劳动或文体活动中,选出 一些针对性强、能恢复患者功能和技巧的 作业(常常合并有让患者感兴趣的因素), 让患者按照指定的要求进行训练,以逐步 复原其功能的方法。
学习交流PPT
21
(六)文体治疗
选择患者力所能及的一些文娱、体育活动, 对患者进行功能恢复训练。
(七)中国传统治疗
按摩、气功、针灸、导引、中药等治疗方 法用于康复中。
学习交流PPT
22
(八)康复工程
是应用现代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恢复、代 偿或重建患者的功能。
(九)康复护理
是除治疗护理手段外,采用与日常生活活动 有密切联系的运动治疗、作业治疗的方法, 帮助残疾者自理生活的护理方法。
❖康复机构的康复 ❖上门康复服务 ❖社区康复或称社基康复或基层康复
学习交流PPT
5
二、康复医学
(一)定义 ➢康复医学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促进
病、伤、残者康复的医学学科。 ➢为了康复的目的,研究有关功能障碍的预

中医养生康复学 重点整理(1) (1)

中医养生康复学   重点整理(1) (1)

养生:根据人类生命发展的规律,在整个生命过程,综合协调多种能够保养身体、防御疾病、延缓衰老的手段或方法,以达到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目的的一种自觉的保健活动。

康复:是指对于伤病、残疾者综合地、协调地应用各种措施,尽最大可能以减轻病残的影响,最大限度地恢复其身心功能及生活与工作能力,使其重返社会。

中医康复:是指采用精神调节、合理饮食、体育锻炼、针灸推拿、服用药物以及沐浴、娱乐等各种措施,对先天或后天各种因素造成的机体功能衰退或障碍进行恢复,以提高或改善病残者的生命质量。

1、康复的要素(选择+简答)(1)康复的对象(2)康复的领域(3)康复的措施(4)康复的目的(5)康复的提供(1)康复的对象:主要是残疾病人、慢性病人和老年病人。

(2)康复的领域:包括“医学康复”或称“医疗康复”(利用医疗手段促进康复),“教育康复”(通过特殊教育和培训以促进康复),“职业康复”(恢复就业能力,取得就业机会),“社会康复”(在社会的层次上采取与社会生活有关的措施,促使残疾人重返社会)。

实现以上四个领域的康复也就是“全面康复”。

(3)康复的措施:一切有用的措施。

包括所有能消降或减轻身心功能障碍的措施,以及其他有利于教育康复、职业康复和社会康复的措施,不但使用医学科学的技术,而且也使用社会学、心理学、工程学等方面的技术和方法(4)康复的目的:全面康复、重返社会。

实现全面康复,着重在提高生活素质,恢复独立生活、学习和工作的能力,能在家庭和社会上过有意义的生活,重返社会。

(5)康复的提供:提供康复医疗、训练和服务的不仅有专业的康复工作者,而且也包括社区的力量、残疾人及其家属也参与康复工作的计划和实施。

康复不仅是训练残疾、残障患者,提高其功能,以适应环境;还需要环境和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参与,以利于他们重返社会。

要求残疾、患者本人,其家庭及所在社会均参与康复服务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2、康复的对象(选择)(1)部分急性伤病患者(2)各类残疾者(3)部分慢性病患者(4)年老体弱者康复是主要对象:残疾病人3、康复的基本观点(填空)整体康复观——“天人相应”、“形神合一”功能康复观——加强或恢复脏腑功能组织功能,加强或恢复生活自理能力以及功能补偿。

发布后对中西医结合康复体系的归纳与总

发布后对中西医结合康复体系的归纳与总

发布后对中西医结合康复体系的归纳与总
中西医结合康复体系是一种综合性的康复体系,它将中西医学的优势相结合,以达到更好的康复效果。

该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中西医结合的理论基础
中西医结合康复体系的理论基础是中西医学的结合。

中医强调整体观念,注重治疗疾病的根本原因,而西医则注重疾病的病因、病理和病理生理机制。

中西医结合康复体系将两种医学的优势相结合,以达到更好的康复效果。

二、中西医结合的康复技术
中西医结合康复体系的康复技术包括中医的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技术,以及西医的物理治疗、康复训练、手术治疗等技术。

这些技术相互结合,可以更好地促进患者的康复。

三、中西医结合的康复治疗
中西医结合康复体系的康复治疗包括中医的中药治疗、针灸治疗等,
以及西医的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这些治疗方法相互结合,可以更好地促进患者的康复。

四、中西医结合的康复管理
中西医结合康复体系的康复管理包括康复评估、康复计划制定、康复监测等。

这些管理方法相互结合,可以更好地促进患者的康复。

五、中西医结合的康复团队
中西医结合康复体系的康复团队包括中医师、西医师、康复师、护士等。

这些专业人员相互协作,可以更好地促进患者的康复。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康复体系是一种综合性的康复体系,它将中西医学的优势相结合,以达到更好的康复效果。

该体系的理论基础是中西医学的结合,康复技术包括中医和西医的技术,康复治疗包括中医和西医的治疗方法,康复管理包括康复评估、康复计划制定、康复监测等,康复团队包括中医师、西医师、康复师、护士等。

中西医结合康复体系的应用,可以更好地促进患者的康复。

中西医康复医学知识点

中西医康复医学知识点

中西医康复医学知识点在医学领域中,中西医康复医学是一个重要的学科,它结合了中医和西医的优势,综合运用各种康复手段和方法,旨在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功能恢复。

本文将介绍中西医康复医学中的一些知识点,包括康复的基本原理、常用的康复方法,以及在康复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康复的基本原理1. 个体化:中西医康复医学强调针对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康复方案制定。

通过了解患者的病情、生活习惯和心理状态,医生可以制定出最适合患者的康复计划。

2. 综合性:中西医康复医学主张综合运用各种康复手段和方法,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运动训练等,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3. 阶段性:康复治疗需要根据疾病的不同阶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干预。

比如,在康复早期,重点是控制病情,减轻症状;而在康复后期,则着重强化训练,提高患者的功能恢复能力。

二、常用的康复方法1. 药物治疗:中西医康复医学中常用的药物治疗包括中药和西药的应用。

中药常用于调理身体气血,促进组织修复和恢复功能;西药则主要用于控制疾病的症状和炎症反应。

2.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是中西医康复医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包括热疗、电疗、磁疗、光疗等。

通过这些物理手段的应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疼痛,促进组织修复。

3. 运动训练:中西医康复医学中非常重视运动训练的作用。

通过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可以增强患者的肌肉力量、心肺功能和协调能力,提高身体的机能和灵活性。

4. 康复辅助器具:康复辅助器具是在中西医康复医学中常用的辅助设备,如矫形器、义肢等。

这些器具可以帮助患者恢复丧失的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三、康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 合理安排康复计划:康复治疗需要制定一个合理的康复计划,并按照计划进行系统而有序的康复训练。

同时,康复计划还应考虑到患者的意愿和能力,合理安排康复时间和强度。

2. 注意监测患者反应:康复治疗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和康复效果。

及时发现问题和调整康复计划,可以更好地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

中西医结合的康复治疗

中西医结合的康复治疗

中风后遗症
采用针灸、推拿等中医手法结合 现代康复技术,促进患者肢体功
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帕金森病
运用中药、针灸等方法调节患者 身体机能,减缓病情发展,同时 配合康复训练提高患者自主生活
能力。
癫痫
通过中医辨证施治,调理患者脏 腑功能,减少癫痫发作次数和程 度,辅以心理治疗帮助患者回归
社会。
运动系统疾病康复治疗
合心理治疗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

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的评估与调整
评估方法介绍
初步评估
通过望、闻、问、切四诊 ,结合现代医学检查手段 ,全面了解患者病情。
康复评定
运用康复医学评定方法, 对患者功能状况、生活质 量等进行系统评价。
辨证分型
根据中医辨证理论,将患 者分为不同证型,为后续 治疗提供依据。

促进身心健康
康复治疗不仅关注患者的身体功能 恢复,还注重心理、社会和环境因 素的全面管理,有助于患者身心健 康的全面发展。
降低医疗负担
通过康复治疗,患者可以更好地管 理自身健康状况,减少并发症和再 次入院的风险,从而降低医疗负担 。
中西医结合的优势
• 综合治疗:中西医结合可以综合运用中医和西医的理论和方法,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提高治疗效果。
• 促进医学发展:中西医结合可以促进医学的发展和创新。通过对中医和西医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深入研究,可以 推动医学理论的更新和完善,为医学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02
中西医康复理论概述
中医康复理论
整体观念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康复 治疗需从整体出发,调节阴阳平衡, 恢复脏腑功能。
辨证论治
针灸、推拿等非药物治疗

中医康复技术

中医康复技术

中医康复技术中医康复技术是传统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融合了中医理论、诊断、治疗和康复等多方面的知识,旨在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中医康复技术包括但不限于针灸、推拿、拔罐、中药熏洗、食疗等方法,这些方法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于多种疾病后的康复有着显著的效果。

1. 针灸康复技术针灸是中医康复技术中最为人们熟知的一种方法。

通过在人体特定穴位上施以针刺,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促进经络的通畅,从而达到治疗疾病和康复身体的目的。

针灸在治疗中风后遗症、肌肉萎缩、关节疼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2. 推拿康复技术推拿,又称按摩,是通过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的生理、病理状况,达到治疗和康复的目的。

推拿技术包括揉、按、推、拿、捏等多种手法,适用于肌肉劳损、关节僵硬、慢性疼痛等症状的康复。

3. 拔罐康复技术拔罐是一种通过在皮肤表面形成负压,以达到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瘀血、缓解疼痛等目的的康复技术。

拔罐对于治疗肌肉酸痛、风湿性关节炎、腰背疼痛等病症有着良好的效果。

4. 中药熏洗康复技术中药熏洗是利用中药煎煮后的蒸汽或药液进行局部或全身熏洗,以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清热解毒等作用。

这种方法对于皮肤病、关节炎、肌肉疼痛等病症的康复具有显著效果。

5. 食疗康复技术食疗是中医康复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通过合理的饮食调养来达到康复的目的。

食疗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选择合适的食材和药材,通过烹饪制作成各种药膳,以辅助疾病的治疗和身体的康复。

中医康复技术在现代医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以其独特的治疗理念和方法,为患者的康复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医康复技术也在不断地与现代康复医学相结合,形成了更加科学、系统、有效的康复治疗体系。

中西医康复医学知识点

中西医康复医学知识点

中西医康复医学知识点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康复医学逐渐成为热门话题。

康复医学综合了中西医学的理论与实践,通过运用各种康复技术和手段来帮助患者恢复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中西医康复医学的知识点。

1. 中医康复医学的原理和方法中医康复医学强调身心统一的观点,认为人体所有的功能、脏腑和组织器官都是相互关联且相互依赖的。

中医康复医学的方法包括针灸、推拿、按摩、中药疗法等。

针灸疗法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调整人体的气血流动,达到治疗和康复的效果。

推拿和按摩则通过手法的运用来调节和改善人体的功能。

中药疗法则运用具有特定药理作用的草药来治疗疾病和促进康复。

2. 西医康复医学的原理和方法西医康复医学主要依靠现代医学的理论和技术来实现康复治疗。

西医康复医学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康复治疗来改善患者的病情和功能。

西医康复医学的方法包括物理治疗、运动疗法、药物治疗等。

物理治疗主要利用物理手段,如热疗、冷疗、电疗等来达到治疗和康复的目的。

运动疗法则通过运动的方式来改善患者的肌肉力量、关节活动度等。

药物治疗则运用具有特定药理作用的药物来治疗疾病和促进康复。

3. 中西医结合的康复医学中西医结合的康复医学是当前康复医学的发展趋势。

中西医结合能够更全面地实现康复治疗的目标,提高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西医结合的康复医学在临床实践中运用了中医和西医的优势,既重视整体观念,又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

它综合了中医的经络学说、阴阳学说等理论,并借鉴了西医的解剖学、病理学和药物治疗等知识。

4. 康复医学在疾病康复中的应用康复医学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康复过程中,如中风后的康复、颈椎病的康复、脊柱侧弯的康复、创伤后的康复等。

在中风后的康复中,中西医结合的康复医学能够通过针灸、物理治疗、运动疗法等手段来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颈椎病的康复中,康复医学可以通过推拿、物理治疗等手段来缓解颈椎病的症状和减轻患者的疼痛。

康复中医知识点总结大全

康复中医知识点总结大全

康复中医知识点总结大全一、中医康复的理论1. 中医康复的基本理论中医康复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经络学说、脏腑学说、精气神学说等。

其中,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它是中医思想的起源,阐述了事物的相对,即阴阳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在疾病康复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理阴阳平衡,是中医康复的重要原则。

2. 中医康复的病因病机学说中医康复的病因病机学说主要包括外感、内伤、情志、饮食、生活方式等。

外感病因是指外界有害因素侵入人体,引起疾病的发生;内伤病因是指人体内部因素失衡,引起疾病的发生;情志病因是指情绪不畅,导致人体内脏腑功能失调,从而引起疾病的发生;饮食病因是指不良的饮食习惯,造成体内气血不畅,引发疾病的发生;生活方式病因是指不良的生活习惯和作息规律,影响人体的健康。

3. 中医康复的治疗原则中医康复的治疗原则主要包括辨证施治、扶正祛邪、调和阴阳、祛病强身、防病治未病等。

这些原则是中医康复的基础,它们指导着中医医生进行康复治疗的具体操作,使患者能够尽快康复。

二、中医康复的方法1. 中药治疗中医康复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是中药治疗。

中药治疗是使用中药材制成的药物来调理患者的身体,促进疾病的康复。

中药治疗的优点是疗效稳定,副作用小,适合长期服用,对于一些慢性疾病的康复非常有效。

2. 针灸治疗针灸治疗是中医康复的另一个重要方法。

它通过刺激穴位,调理经络,促进气血畅通,达到治疗疾病,康复患者的目的。

针灸治疗的优点是操作简单,疗效确切,适用范围广,对于一些慢性疾病和疼痛疾病的康复具有显著效果。

3.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中医康复的另一种方法。

它通过按摩人体的穴位和经络,调理气血,调和阴阳,促进身体的健康康复。

推拿按摩的优点是简便易行,无副作用,适合老幼妇孺,对于一些慢性疾病的康复具有良好效果。

4. 运动疗法运动疗法是中医康复的重要方法之一。

它通过适当的运动锻炼,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调理气血,促进身体健康的康复。

发布后对中西医结合康复体系的归纳和总结

发布后对中西医结合康复体系的归纳和总结

发布后对中西医结合康复体系的归纳和总结中西医结合康复体系是目前在康复医学领域中应用广泛的一种综合模式。

它融合了中医和西医的治疗理念与技术,旨在提供更全面、个性化的康复服务,以促进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发布后,本文将对中西医结合康复体系进行归纳和总结,让读者能够更全面、深刻地了解这一康复模式的优势和实施要点。

一、中西医结合康复体系的基本概念和原则1. 中西医结合康复的定义和目标中西医结合康复是指将中医和西医的康复理论与技术相结合,综合运用于康复医学实践中,以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为目标。

2. 中西医结合康复的原则- 综合性原则:中西医结合康复注重综合分析患者的整体情况,综合运用各种康复技术和方法进行个性化治疗。

- 阶段性原则:根据患者的康复阶段制定相应的康复计划,逐步推进康复治疗,避免过度干预或过早康复。

- 个性化原则:中西医结合康复针对患者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注重康复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 系统性原则:中西医结合康复采用系统化的康复治疗方案,包括综合评估、康复训练、康复保健和生活指导等环节。

二、中西医结合康复体系的实施要点1. 综合评估和诊断中西医结合康复需要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包括疾病病程、病情稳定性、患者的体质特点等方面的考虑。

通过中医望、闻、问、切和西医病史、检查等手段获取患者的全面信息,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2. 康复技术与方法的综合运用中西医结合康复体系将中医和西医的康复技术相结合,应用中医针灸、推拿和西医康复训练、物理疗法等多种技术和方法,根据患者的具体康复需求设计个性化的康复方案。

3. 康复训练与保健中西医结合康复注重康复训练的全过程管理,包括康复训练的策划、实施和评估,以及患者的康复保健和康复指导,使患者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康复效果。

4. 康复团队的协作与沟通中西医结合康复需要建立起康复团队,包括中医、西医、康复医师、康复技师等多学科专家的配合,进行协作与沟通,以确保康复治疗的连贯性和有效性。

中西医结合的康复治疗

中西医结合的康复治疗
02
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定义
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是将中医和西医的康复治疗方法相结合,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注重整体观念,强调个体化治疗,注重身心合一。
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包括中医针灸、推拿、按摩、拔罐、中药熏蒸等方法和西医物理治疗、运动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等方法。
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适用于各种疾病和损伤的康复治疗,如颈椎病、腰椎病、关节炎、骨折、脑卒中、脊髓损伤等。
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的方法
03
中医康复治疗方法
针灸疗法:通过刺激穴位,疏通经络,达到治疗目的
食疗:通过饮食调理,补充营养,增强体质
中药汤剂:使用中药熬制汤剂,内服外用,调理身体
推拿按摩:通过手法操作,调整气血,缓解病痛
西医康复治疗方法
物理治疗:包括运动疗法、电疗、光疗等
01
02
药物治疗:使用药物促进康复,如止痛药、抗炎药等
实际案例分析: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在心肺疾病中的效果和优势
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在心肺疾病中的应用
心肺疾病的特点和治疗难点
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的概念和优势
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在肿瘤疾病的实践
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的概念和优势
肿瘤疾病的特点和治疗难点
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在肿瘤疾病中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在肿瘤疾病中的效果和案例分析
03
04
实际案例:介绍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和效果
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在骨关节疾病的实践
骨关节疾病的特点: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
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的优势:综合运用中西医理论和技术,提高疗效
治疗方法:针灸、推拿、中药外敷、物理治疗等
治疗效果: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中西医康复医学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中西医康复医学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中西医康复医学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关键词】中西医康复医学康复医学是为了康复的目的而应用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诊断、评估、治疗、训练和处理的一门医学学科[1]。

按世界卫生组织的划分,则把它列为第四类医学[2]。

中医康复学是指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针对残疾者、老年病、慢性病及急性病后期者,通过采用各种中医药特有的康复方法及其它有用的措施,以减轻功能障碍带来的影响和使之重返社会[3,4]。

1中西医康复医学的特点1.1现代康复医学康复医学是以残疾者为中心着眼于功能和能力的恢复,致力于残疾者生活素质的提高,并以促成残疾者重新成为社会中自立的一员作为其最终目的。

治疗方法主要是各种有效的功能训练,以及应用康复工程进行代偿和重建等方法,辅以药物、手术、饮食疗法及其它。

所以它的治疗目的不只是疾病的痊愈,而是最大限度的使其身心功能,从生理上、心理上、职业上和社会生活上进行全面的、整体的康复[1]。

其特点如下:①以躯体残疾者以及伴有功能障碍的慢性病人与老年病人为主要服务对象; ②按照功能训练、全面康复、重返社会三项重要原则指导康复工作;③重视从社会医学的角度组织作业-职业-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康复治疗,帮助患者重返社会;④重视以专业协作组的方式对患者进行综合、协调的康复治疗;⑤重视康复治疗与康复工程相结合,以工程技术辅助功能评估和康复治疗,以提高诊疗质量[4~6];⑥重视功能评估和分析是现代康复医学的特点,它为康复治疗提供客观的准确的评估依据。

目前国际康复医学界使用的功能评估方法正向专业化、规范化、定向化方向发展,有一套科学的评估方法。

1.2中医康复学中医康复学是指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运用调适情志、娱乐、传统体育、沐浴、食疗、针灸推拿、药物等多种方法,针对病残、伤残诸证、老年病证、恶性肿瘤及热病瘥后诸证等的病理特点,进行辨证康复的综合应用学科[7]。

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指导,在强调整体康复的同时,主张辨证康复,创造出中药、针灸、按摩、熏洗、气功、导引、食疗等行之有效的方法[8],中医康复学在观念和方法上的特点,一方面来自中医、中药的优势,同时也与中国的社会传统文化有关,这些特点也是中医康复学的优势[4]:①整体康复与辨证康复相结合,强调个体化的综合治疗;②预防康复与临床康复相结合;③形体康复与精神康复相结合;④自然康复与药物康复相结合;⑤食疗康复与药疗康复相结合;⑥内治康复与外治康复相结合。

康复中医知识点总结

康复中医知识点总结

康复中医知识点总结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在康复领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

中医康复理论认为人体在受伤或患病后,需要通过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气血运行等方法来恢复健康。

中医康复治疗注重整体观念,强调以辨证论治的方法进行个性化治疗,达到疾病康复的目的。

本文将对中医康复的一些关键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中医康复的基本理论1. 阴阳五行理论:中医康复理论的基石之一是阴阳五行理论。

阴阳学说是古代中国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中国传统医学的基本理念之一。

阴阳学说认为宇宙万物都由阴阳两种相对而统一的对立面构成,阴阳的动态平衡是维持人体健康的基本保障。

五行学说也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金、木、水、火和土五大元素,这些元素之间相生相克,相互作用,构成了中医诊断和治疗的理论基础。

2. 气血理论:中医康复理论强调气血的重要性,认为气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

气的运行主要通过经络,而经络是连接脏腑、组织器官的通道,形成了人体生理调节、病理变化、康复的重要途径。

血主要是在脏腑中生成,经络中流动,它对脏腑组织器官的营养、激活和调节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3. 脏腑理论:中医康复治疗强调脏腑的功能调节和整体平衡。

中医认为脏腑是人体内脏器的总称,在脏腑理论中,脏器之间有着密切的相互关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保持脏腑的平衡、协调,对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4. 病机病因学说:中医康复理论强调病机学说,即病因和发病机制。

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是由于外感、内伤、情志、饮食、劳逸不节、环境等多种因素导致了体内阴阳失衡、气血运行不畅,引发了疾病。

康复过程中需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施治,找出病因病机,才能达到康复的目的。

二、中医康复的常用治疗方法1. 中药治疗:中药治疗作为中医康复的重要手段之一,以其疗效确切、作用广泛、副作用小的特点,在康复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康复过程中,中药可以根据病人的辨证施治原则,对病人进行综合治疗,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气血运行,增进体质,从而达到康复的目的。

脑血管病的中西医康复

脑血管病的中西医康复
➢ 特别提示:抑郁是中风后明显的并发症。抑制 了患者的动力使患者自己苦恼、被疾病的压倒、 限制患者参与治疗。抑郁的发病率占中风存活 者的1/3-1/2。临床表现包括:丧失能量占 83%、睡眠障碍占67%、抑郁沉思占60%、无 望占39%。大多数患者既有器质因素又有心理 因素。治疗包括:心理治疗、心理社会支持、 环境治疗和药物。
脑血管病的中西医康复
康复基础知识
脑血管病的中西医康复
康复医学定义
康复是综合、协调地应用各种措施,减少病 伤残者身、心、社会功能障碍,以发挥其身体、 解剖的最高潜能,使病伤残者能重返社会,提高 生活质量。
康复医学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促进病、 伤、残者康复的医学。研究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 评定和处理(治疗、训练)等问题。是医学的第 四方面,与保健、预防、临床共同组成全面医学。
脑血管病的中西医康复
脑血管病的中西医康复
康复治疗
➢ 吞咽困难的治疗
➢ 口面部肌群运动功能训练 ➢ 舌运动训练 ➢ 吞咽反射训练(咽部冷刺激) ➢ 声带内收训练(清嗓) ➢ 吸吮动作训练 ➢ 空吞咽训练 ➢ 吞咽治疗仪的使用见附图
脑血管病的中西医康复
脑血管病的中西医康复
康复治疗
➢ 社会心理方面的康复
脑血管病的中西医康复
脑卒中的中西医康复
脑血管病的中西医康复
脑血管病( CVD)又称脑卒中或 中风,是一组起病急、血管源性、引 起持续的神经功能缺损的临床综合征。 中风按病理诊断分脑梗死、脑出血和 蛛网膜下腔出血三大类,脑梗死包括: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脑血栓, 脑栓塞,腔隙性脑梗死 。
脑血管病的中西医康复
康复治疗
➢ 言语治疗
➢ 将近1/3-1/2的患者有言语功能障碍。治疗 的目标之一是改善患者的说、理解、读和写的 能力。对不能直接治好的语言障碍患者采用代 偿策略。最终目标是提高患者与家属的生活质 量。

康复复习题中西医康复

康复复习题中西医康复

总论中医康复的三观:整体观/辨证观/功能观康复、康复医学概念、康复医学的特点、康复医学的组成康复范畴、康复服务方式、康复服务对象康复医学的对象4康复医学对象主要是由于损伤以及急慢性疾病和老龄带来的功能障碍者和先天发育不良者。

功能障碍— 4是指身体、心理不能发挥正常的功能。

功能障碍分类—4功能障碍分为器官水平的病损、个体水平的残疾、社会水平残障康复的最终目标1康复以提高生存质量最终融入社会为目标。

康复措施1康复的各种措施包括医学的、工程的、教育的、社会的、职业的一切手段。

全面医学—保健、预防、临床、康复医学3康复医学的组成7康复医学理论基础、康复评定、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方案中常用的治疗方法7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心理辅导与治疗、文体治疗、中国传统治疗、康复工程、康复护理、社会服务康复评定定义7是对功能障碍的原因、性质、部位、范围、严重程度、发展趋势、预后和转归进行客观、准确的评定。

肌张力及肌力评定肌张力定义肌张力增高的两种类型掌握痉挛评定的两个量表:手法快速PROM评定;修订的Ashworth痉挛评定。

肌力的定义肌力测定的方法有哪几类、测量工具掌握徒手肌力检查的分级标准关节活动范围评定关节活动范围的定义、分类常用测量工具理解ROM异常的常见原因主要关节的测量方法和正常值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定义、分类常用的ADL评定量表Barthel指数评定方法ADL评定实施方法步态分析,步态周期,熟悉常见异常步态原理(刻件)平衡功能定义分类平衡反应-定义种类维持机制-三环节物理疗法定义运动疗法分类综合介绍、适应范围、常用运动疗法:关节活动技术关节松动技术四级手法及其适应证软组织牵引技术主动抑制肌力训练技术不同肌力状态的训练安排渐进抗阻训练神经生理技术种类、熟悉神经发育疗法的种类、共同特点(治疗原则、治疗目的、治疗顺序、治疗方法、工作方式)运动再学习(7部分、功能重组的条件是什么)BOTATH技术的理论基础(第一段)、基本技术点(四点)ROOD技术的基本理论(第一段)、四个阶段、运动模式(八个);了解基本技术BRUNNSTROM理论基础-各种原始反射;基本技术方法原理PNF技术-螺旋和对角线运动;运动处方主要项目物理因子疗法电疗法分类:低频电疗法、中频电疗法、高频电疗法低频电疗法:主要治疗作用、适应症功能性电刺激定义中频电疗法:主要治疗作用、适应症高频电的治疗作用短波、超短波的剂量分级及选择光波按波长分为(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的主要物理学效应(温热效应)超声波治疗作用作业疗法定义治疗作用常用作业疗法小儿脑瘫的康复定义219根据运动障碍的性质分型(痉挛型、共济失调型、手足徐动型和混合型)小儿脑瘫主要运动疗法(Bobath法、Vojta法、引导式教育法)中风康复Brunnstrom6阶段评价法204中风的抗痉挛体位205脑卒中康复治疗原则(早期开始、循序渐进、强化训练、主动参与、各部门协作、持之以恒)脑卒中急性期康复治疗目的:目的主要是预防并发症和继发性损害,同时为下一步功能训练作准备。

中西医康复复习06

中西医康复复习06

第一章 康复医学概论1、 康复的定义、全面康复、内容范围、服务方式、最终目标2、 康复医学的定义、对象、范围。

功能障碍、分类(三层次)全面医学概念3、 康复医学的组成和工作方式内容。

常用的治疗方法9种第三章 康复医学评定1、 关节活动范围评定的基本方法、工具、有关分析方法和注意事项。

2、 肌张力评定、肌力评定的基本方法、工具、有关分析方法和注意事项。

3、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的的基本方法、工具、有关分析方法和注意事项。

4、 步态分析,步态周期,常见异常步态5、 平衡功能 定义分类 平衡反应-定义种类 维持机制-三环节 评定目的-内容-方法第四章 康复治疗技术一、物理疗法定义二、运动疗法分类综合介绍、适应范围、常用运动疗法:关节活动技术、肌力训练技术、渐进抗阻训练、神经生理技术种类、运动处方内容133、常用设备134三、掌握各种物理治疗手段的具体操作过程和适应范围。

包括:直流电疗法(作用特点?)、低频脉冲电疗法、中频电疗法、高频电疗法作用特点、临床适用证光疗法-红外、紫外、激光疗法的基本特点四、作业疗法的定义、种类、作用、训练和常用方法,作业治疗处方第五章 康复医学工程1、 熟悉自助器具的概念、种类和功能。

2、 熟悉假肢、矫形器、轮椅与助行器具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3、 了解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的无障碍设计。

第六章 神经系统伤病的康复1、 熟悉脑血管意外后的康复评定、治疗目的、原则和基本方法。

各期的康复目标。

中风的Brunnstrom6阶段评价法204 中风的抗痉挛体位2052、 脊髓损伤的康复评定、治疗目的、原则和基本方法。

各期的康复训练要点3、 熟悉小儿脑性瘫痪的康复评定、分类 治疗目的、原则和基本方法。

三要素-两条件(刻件)第七章 骨骼肌肉伤病的康复1、 颈椎病的康复评定-主要分型、治疗目的、原则和基本方法。

颈椎病的康复目标(课件)确立颈椎病诊断必备三条件274、牵引治疗的注意事项(课件)二、骨折、软组织损伤的康复骨折康复机制和作用、各期的康复目标和注意方法三、类风湿性、骨性关节炎的康复理解各期的康复目的,主要方法;关节保护要点;能量节约技术第八章 其他伤病的康复1、 慢性肺疾患的康复评定、治疗目的、原则和基本方法。

中西医结合康复学重要知识点汇编

中西医结合康复学重要知识点汇编

中西医结合康复学重要知识点汇编1.中西医结合理论:中西医结合康复学是在中西医结合理论指导下进行的,包括研究中西医结合康复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

2.康复医学基础知识:包括康复医学的概念、发展历程、研究方法和康复医学的基本原则等。

3.中医康复学:中医康复学是中医学在康复学领域的应用,其中包括中医诊断、辨证施治、针灸、推拿、中药等技术在康复中的应用。

4.西医康复学:西医康复学是西医学在康复学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物理治疗、康复护理、康复心理学、康复工程学等技术和方法在康复中的应用。

5.康复评估与评定:康复评估是对患者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评估,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功能评定和生活质量评量等。

6.康复目标与计划:根据康复评估结果,确定康复目标,并制定康复计划,包括制定康复训练方案、康复指导和康复辅助措施等。

7.康复治疗技术:包括物理治疗技术(如运动疗法、热疗、电疗等)、康复训练技术(如体能训练、康复器械训练等)、康复护理技术(如生活自理训练、康复护理操作等)、康复心理技术(如康复心理辅导、认知行为治疗等)等。

8.康复辅助技术:包括康复辅助设备(如轮椅、假肢等)、辅助器具(如助听器、辅助呼吸器等)、生活辅助技术(如居家无障碍改造、康复用品使用等)等。

10.康复预防与保健:中西医结合康复学强调疾病预防和健康保健,包括康复患者的再发预防、康复机构的传染病防控、康复患者的心理健康教育等。

11.康复研究方法:中西医结合康复学注重科学研究方法的应用,包括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价、临床实验等。

12.国际康复学的发展:了解国际康复学的发展状况,掌握国际康复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与国际接轨。

以上是中西医结合康复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涵盖了中西医结合康复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以及康复医学的基础知识和技术。

这些知识点对于中西医结合康复学的学习和实践起着基础性的作用,有助于提高康复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康复医学复习资料总论1、中医康复的三观:整体观/辨证观/功能观(填空)2、康复医学原则:功能训练、整体康复、重返社会(1-9可能在同一大题)康复、康复医学概念、康复医学的特点、康复医学的组成:康复:通过综合、协调地应用各种措施,消除或减轻病伤残者的身心、社会功能障碍,达到和保持生理、感官、智力、精神和社会能力上的最佳水平,从而使病伤残者能重返社会,提高其生存质量。

康复医学:具有基础理论、评定方法及治疗技术的独特医学学科,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促进病伤残者康复的医学。

特点:1、功能取向 2、跨科干预 3、社会性强组成:康复医学理论基础、康复评定、康复治疗技术、临床康复。

康复范畴、康复服务方式、康复服务对象:范畴包括医疗康复、教育康复、社会康复、职业康复。

方式:康复机构内康复、上门康复服务、社区康复。

康复医学对象主要是由于损伤以及急慢性疾病和老龄带来的功能障碍者和先天发育不良者。

2、功能障碍:是指身体、心理不能发挥正常的功能。

3、功能障碍分类:功能障碍分为器官水平的病损、个体水平的残疾、社会水平残障4、康复的最终目标:康复以提高生存质量最终融入社会为目标。

5、康复措施:康复的各种措施包括医学的、工程的、教育的、社会的、职业的一切手段。

6、全面医学—保健、预防、临床、康复医学7、康复治疗方案中常用的治疗方法: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常用三个)、心理辅导与治疗、文体治疗、中国传统治疗、康复工程、康复护理、社会服务8、(大题)康复评定定义:是对功能障碍的原因、性质、部位、范围、严重程度、发展趋势、预后和转归进行客观、准确的评定。

9、肌张力及肌力评定:(1)肌张力定义:肌肉静止松弛状态下的紧张度称为肌张力。

(3)肌张力增高的两种类型:痉挛、强直痉挛性的肌张力增高伴发于锥体系损害,脊髓反射受到易化。

痉挛是一种由牵张反射高兴奋性所致的,以速度依赖的紧张性牵张反射增强伴腱反射亢进为特征的运动障碍。

折刀现象。

痉挛的分布特点:上肢易累及的肌群为屈肌群,下肢易累及伸肌群。

(上屈下伸)强直性肌张力增高见于某些锥体外系病变中的特殊张力变化,其肌张力增高有选择性,上肢以内收肌、屈肌与旋前肌为主,下肢以伸肌肌张力增高占优势。

无论做哪个方向的关节被动活动,对同一肌肉屈伸肢体时始终阻力增加,又称铅管样强直。

10、掌握痉挛评定的两个量表:手法快速PROM评定;修订的Ashworth痉挛评定。

(课本p34)痉挛的手法快速PROM评定级别评定标准轻度在PROM的后1/4出现阻力,即肌肉靠近它的最长位置时出现阻力中度在PROM的1/2出现阻力重度在PROM开始的前1/4出现阻力,即肌肉靠近它的最短位置时出现阻力修订的Ashworth痉挛评定级别肌张力程度评定标准0级无痉挛无肌张力的增加1级肌张力轻微增加进行PROM检查时,在ROM之末出现突然卡住然后释放,或出现最小阻力1+级肌张力轻度增加进行PROM检查时,在ROM的后50%突然卡住,当继续PROM检查时始终有小的阻力2级肌张力明显增加在PROM检查的大部分范围内均觉肌张力增加,但受累部分的活动仍算容易。

3级肌张力严重增高进行PROM检查有困难4级僵直僵直于屈或伸的某一位置上,不能活动11、肌力的定义::指肌肉运动时最大收缩的力量。

12、肌力测定的方法有哪几类、测量工具:有徒手肌力检查和器械检查两大类。

测量工具有握力计、捏力计、拉力计和等速测力器等13、(一定掌握)掌握徒手肌力检查的分级标准:Lovett分级法(表格在课本p24下)级别名称标准相当正常肌力的%0 零(Zero,O)无可测知的肌肉收缩01 微缩(Trace,T)有轻微收缩,但不能引起关节活动102 差(Poor,P)在减重状态下能作关节全范围运动253 尚可(Fair,F)能抗重力作关节全范围运动,但不能抗阻力504 良好(Good,G)能抗重力、抗一定阻力运动755 正常(Normal,N)能抗重力、抗充分阻力运动100关节活动范围评定14、关节活动范围的定义、分类:指关节运动是所通过的运动弧,分为主动关节活动度(AROM)和被动关节活动度(PROM).15、常用测量工具:通用量角器、方盘量角器、电子量角器16、理解ROM异常的常见原因:(1)关节本身疾病(2)关节外疾病17、主要关节的测量方法和正常值(参考p20)表2-1-3 关节活动范围检查关节运动测量姿位量角器放置标志0点正常值中心近端远端肩屈曲、伸展解剖位,背贴立柱站立,手掌朝向躯干肩峰腋中(铅垂线)肱肌外上髁两尺相重屈180°伸50°内收、外展同上同上同上同上同上180°内、外旋仰卧,肩外展肘屈90°鹰嘴铅垂线尺骨茎突同上各90°肘屈、伸解剖位肱骨外上髁骨峰尺骨茎突两尺成一直线屈150°伸0°腕屈、伸解剖位桡骨茎突前臂纵轴第二掌骨头两尺成一直线屈90°尺、桡屈解剖位腕关节中点同上第三掌骨头同上桡屈25°尺屈65°髋屈仰卧,对侧髋过伸股骨大粗隆水平线股骨外髁两尺成一直线125°伸仰卧,对侧髋屈曲同上同上同上同上15°内收、外展仰卧,避免大腿旋转髂前上棘对侧髂前上棘髌骨中心两尺成直角各45°内外旋仰卧、两小腿桌缘外下垂髌骨下端铅垂线胫骨前缘两尺相重各45°膝屈、伸仰卧股骨外踝股骨大粗隆外踝两尺成一直线屈150°伸0°踝屈、伸仰卧内踝股骨内踝第一跖骨头两尺成直角屈150°伸0°内、外翻俯卧踝后方两踝小腿后纵轴足跟中点两尺成一直线内翻35°中点外翻25°与书本的有点不同。

最后面有文字版的。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18、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定义、分类:指人们为了独立生活而每天必须反复进行的、最基本的、具有共性的一系列活动,包括衣、食、住、行和个人卫生、独立的社区活动等方面内容。

分为基础性或躯体性日常生活活动(BADL)和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IADL)。

19、常用的ADL评定量表:(1)BADL量表(2)PULSES量表(3)Katz指数20、Barthel指数评定方法(p44)21、(了解)ADL评定实施方法:1、直接观察法:评定者通过直接观察患A各项活动的实际完成情况来进行评定。

2、间接评定法:通过询问病人或家属的方式来收集资料和进行评定,有口头询问和问卷询问两种方式。

22、步态分析,步态周期,熟悉常见异常步态原理(ppt)(1)步态分析是利用力学的概念、分析手段和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知识对人体行走的功能状态进行对比分析的一种生物力学研究方法。

(2)(主要掌握)从一侧足跟着地到同侧足跟再次着地所经历的时间,分为二个相:支撑相和摆动相。

(3)常见异常步态(对应病):1、减痛步态2、偏瘫步态3、剪刀步态4、共济失调步态5、肌无力步态6、短腿步态7、慌张步态(具体原理看书p40)1、减痛步态:当各种原因引起患难与共肢负重时疼痛时,患者尽量缩短患肢的支撑期,使对侧摆动腿呈跳跃式快速前进,步幅缩短,步速下降,又称短促步。

膝关节疼痛时,膝关节屈曲,以足趾着地行走。

2、偏瘫步态:常有患足下垂、内翻、下肢外旋或内旋,膝不能放松屈曲,膝反张步态。

为了避免足部拖地,摆动时常使患肢沿弧线经外侧回旋向前,故又称回旋步、划圈步态。

上臂常呈屈曲内收,摆动停止。

临床所见的偏瘫步态可有较多的变异。

3、剪刀步态:又称交叉步,多见于脑瘫或高位截瘫患者。

因内收肌痉挛,步行时两髋内收,两膝互相磨擦,步态雀跃不稳。

内收肌严重痉挛使两腿交叉难分,步行成为不可能。

4、共济失调步态:小脑型的步行摇晃不稳,状如醉汉,故称酩酊步态。

5、肌无力步态:①胫前肌步态:胫前肌无力时足下垂,摆动期用增加髋及膝屈曲度以防足趾拖地,形成跨槛步。

②腓肠肌无力步态:蹬地动作的爆发力减弱,身体前移力量减小、运动减慢,导致步幅缩短,步行速度下降。

③股四头肌步态:在患腿支撑期不能主动维持稳定的伸膝,故患者使身体前倾,让重力线在膝前方通过,从而使膝被动伸直,此时髋微屈可加强臀肌及股后肌群的张力,使股骨下端后摆,帮助被动伸膝。

在支撑早期利用膝的持续过伸作为一种代偿性稳定机制常导致膝反曲。

如同时有伸髋肌无力,则患者常须俯身用手按压大腿使膝伸直。

④臀大肌步态:伸髋肌软弱时,患者常使躯干用力后仰,使重力线通过髋关节后方以维持被动伸髋,并控制躯干的惯性向前运动。

形成仰胸凸肚的姿态。

⑤臀中肌步态:髋外展肌软弱时不能维持髋的侧向稳定,故患者在支撑期使上体向患侧变,使重力线在髋关节外侧通过,以便依靠内收肌来维持稳定,同时防止对侧髋部下沉并带动对侧下肢提起及摆动。

两侧髋外展肌损害时,步行进上体左右摇摆,状如鸭子,又称鸭步。

6、短腿步态:一腿缩短超过2.5cm时,患腿支撑时可见同侧骨盆及肩下沉,故又称斜肩步,摆动时则有代偿性足下垂。

7、慌张步态:亦称帕金森步态。

23、平衡功能定义分类平衡反应-定义种类维持机制-三环节(1)平衡功能:指当人体重心垂线偏离稳定的支撑面时,能够立即通过主动的或者反射性的活动,使重心垂线返回到稳定的支撑面内。

这种能力就叫平衡能力。

平衡功能分为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两种。

(2)平衡反应定义、分类:指当平衡改变时,机体恢复原有平衡状态或者建立新平衡的过程,是人体维持特定的姿势和运动的基本条件,是人体为恢复被破坏的平衡作出的保护性反应。

除了一般的平衡反应外,还有两种特殊的平衡反应:保护性伸展反应和跨步及跳跃反应。

(3)平衡维持机制:感觉输入、中枢整合、运动控制24、物理疗法定义:是应用力、电、光、声、磁和温度等物理因子来治疗患者疾患的方法。

25、运动疗法分类综合介绍、适应范围、常用运动疗法:分类:1、被动运动2、辅助运动3、主动运动4、抗阻力主动运动(适应症参考p76)常用疗法:1、关节活动度训练 2、关节松动技术 3、关节功能牵伸法 4、肌力训练技术 5、增强耐力训练技术 6、平衡能力训练技术7、协调训练技术 8、牵引治疗技术 9、神经生理学疗法关节活动技术26、关节松动技术四级手法及其适应证:是指治疗者在关节活动允许范围内完成的一种针对性很强的手法操作技术,具体应用时常选择关节的生理运动和附属运动作为治疗手段。

(p79)麦特兰德根据关节的可动范围和操作时治疗者应用手法的幅度大小,将其分为4级:I级:治疗者在病人关节活动的起始端,小范围、节律性地来回松动关节。

II级:治疗者在病人关节活动允许范围内,大幅度、节律性地来回松动关节,但不接触关节活动的起始和终末端。

III级:治疗者在病人关节活动允许的范围内大幅度、节律性地来回松动关节,每次均接触到关节活动的终末端,并能感觉到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紧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