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宗教文化差异演示文稿

合集下载

中西方宗教信仰的差异发言稿

中西方宗教信仰的差异发言稿

中西方宗教信仰的差异发言稿黄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上午好!我代表第五组的成员来给大家展示我们组关于中西方宗教文化差异的讨论结果。

马克思曾说:“宗教是人民的鸦片。

”宗教能给人们提供某种意义上的帮助,因此,人们信仰宗教也就不足为奇。

那么,什么是宗教信仰呢?宗教信仰则是以宗教的某些理论学说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活动指南,并把宗教的创始人作为崇拜的对象。

我们都知道,西方人主要信奉的是基督教,而中国人主要信奉的是佛教和道教。

西方人一出生就会接受宗教洗礼,从一些欧美电影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对宗教的虔诚。

由于地域和文化背景的不同,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则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接下来,我将重点给大家展示中西方宗教信仰的差异。

首先,中国宗教的大众信仰具有多元化的信仰特征;而西方宗教的群体信仰则具有一元化的信仰特征。

在中国宗教信仰中,是以“天、地、君、亲、师”五位一体为崇拜对象,认为:“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因此要求“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

这一信仰格局是从秦汉以来逐步形成的,以后成为中国宗教信仰的特征,无论任何外来宗教,要在中国汉民族地区生根、开花、结果都必须纳入这一宗教信仰模式之中。

这就是中国宗教多元化信仰特征的理论基础。

对于一般信教大众来说,心中并不明确有一个至高无上的神,而是根据现实生活的实际需要来确定自己所崇拜的神。

例如:从商者崇拜财神赵公元帅也有崇拜关羽为武财神;求子者尊奉子孙娘娘;从文者奉孔子为至圣先师;从武者尊关帝为武圣;从农者供奉土地公和灶王神.....概括起来,中国的宗教信仰,其崇拜对象有天地崇拜、圣贤崇拜、英雄崇拜、祖先崇拜、鬼魂崇拜等;其信仰形式,主要根据信仰者自已的需要、可因事、因时、因地而异、在心目中没有一个至高无上的绝对神。

俗话说的好:‘举头三尺有神明’这体现了中国大众信仰有极大的随意性和随机性。

因此,对于中国汉民族一般的信教大众来说,没有严格的教界之分,大多是既拜佛教的菩萨,又拜道教的神仙,还拜民间俗神和供奉自己的祖先,呈现出一种跨越教派的多元信仰特征。

中西方信仰文化差异ppt课件

中西方信仰文化差异ppt课件
与基督教不同,中国宗教关注的中心是人,主张“神人合一”。中国的神 人观摈弃了基督教神人之间的“启示”中介,直接切入天命的内涵,把生养宇 宙的主宰和宇宙万物的价值源泉皆内在于宇宙万物的本性之中。所以中国传统 文化和神人观不强调用独立于自身之外的上帝来启示自己,而是强调用省察克 制、修德养心来体悟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提倡“尽其道而死”的生死观和 从天道引悟出人道的价值观,从而期望从中获得最大的超越性归属感,达到最 高的“天人合一”之境界。
三·中西宗教文化差异对语言交际模式的影响
宗教是文化的一部分,那么宗教文化就会对交际模式产生影响。许 多西方人信仰基督教,崇尚自我和自身利益当先等,这些行为决定了他 们的语言交际模式。而中国人一直以来深受儒教的影响,重视集体主义, 讲究仁、义、礼、智,并在交际过程中考虑到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 为妻纲、尊老爱幼、朋友彼此忠诚这些基本道德条例。这些法则也都在 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国人的语言交际模式,也决定了两种语言中许多表 达方式的差异。
神与人的关系是任何宗教都必须回答的基本问题。西方的基督教文化认为, 基督教的一切理论都是以神为中心而建立的,它的核心是对神的本质的论述和 对神人关系的思考。上帝是宇宙的创造者,他创造自然万物、时间空间,他存 在于自然之外而不是自然之中,为自然立法,制定自然界发展与变化的规律; 上帝也是人类的创造者,上帝不仅创造了人类的灵魂和肉体,而且还创造了人 类的历史,进入到人类的历史之中,为人生和人类历史确定目的。人类的最大 幸福就是修复与上帝的父子般的关系,重新回到上帝的身边。人类修复与上帝 的关系,靠他自己单方面的力量是万万不能的,要靠上帝的恩典,基督的救赎, 还要全心全意地爱上帝、爱他人,并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
一·中西方宗教文化之比较
西方人大多数都

中西方文化差异PPT(可编辑)

中西方文化差异PPT(可编辑)

PART ONE
语言差异
语言反应一个民族的特征,他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 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 式和思维方式。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理解 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不同的民
族有不同的语言和文化,汉语言是音形义的结合体。每
一个汉字都有着深刻的内涵,尤其是语言环境变了,词 义就会发生变化。而西方语言的表达和理解则缺乏这种 广义、深意。它单一,简单,通俗,干脆。
分内容作为文字排版占位显示
(建议使用主题字体)
分内容作为文字排版占位显示
(建议使用主题字体)
分内容作为文字排版占位显示
(建议使用主题字体)
分内容作为文字排版占位显示
(建议使用主题字体)
02
礼仪差异
1.餐饮礼仪的差异 2.服饰礼仪的差异
PART TWO
礼仪差异
礼仪、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规则,是一种语言,也是一种工
由此可见饮食在中国人心目中的 地位,因此中国人将吃饭看作头 等大事。中国菜注重菜肴色、香、 味、形、意俱全,甚至于超过了 对营养的注重,只要好吃又要好 看,营养反而显得不重要了。
西方的饮食比较讲究营养的
搭配和吸收,是一种科学的 饮食观念。西方人多注重食 物的营养而忽略了食物的色、 香、味、形、意如何,他们 的饮食多是为了生存和健康, 似乎不讲究味的享受。
I feel very painful in my right hand.
My right hand is very painful.
结论
汉语是按时间顺序和逻辑发展关系由 先到后、由因到果、由假设到推论、 由事实到论证,而英语则相反。
简单句中英语语序比对:
中文:主语+时间状语+地点状语+方式状语+谓语+宾语 英文:主语+谓语+宾语+方式状语+地点状语+时间状语

中西宗教文化及艺术比较PPT课件

中西宗教文化及艺术比较PPT课件

11
宗教圣像
• 基督与佛 • 圣母与观音 • 圣徒与罗汉、天王、护法诸天。
2020/10/13
12
谢谢您的指导
THANK YOU FOR YOUR GUIDANCE.
感谢阅读!为了方便学习和使用,本文档的内容可以在下载后随意修改,调整和打印。XX 日期:20XX年XX月XX日
2020/10/13
5
禅宗的诞生
• 又称达摩宗;也因自称得佛心印,又称为佛 心宗。
• 六祖慧能是禅宗的真正创立者,主张教外别 传、不立文字,提倡心性本净、佛性本有、 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是世界佛教史尤其 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慧能以后, 禅宗广为流传,于唐末五代时达于极盛。禅 宗使中国佛教发展到了顶峰,对中国古文化 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中西宗教文化艺术 比较
2020/10/13
1
宗教概论
• 轴心时代 • 两大系列,六种高级宗教 • 印度教、佛教 • 琐罗亚斯的教、犹太教、基督教、伊斯
兰教 • 三大宗教
2020/10/13
2
佛教
• 佛教(Buddhism):世界主要宗教之一,相传 为公元前6-前5世纪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 尼泊尔境内)王子释迦牟尼所创,广泛流传于
13
2020/10/13
7
天人之际与灵肉分离(一)
• 非宗教的人生:天、地、人、天人合德、 天道、人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 下。
• 儒家所言: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 焉能事鬼。
• 死的价值在于生的意义。
2020/10/13
8
天人之际与灵肉分离(二)
• 对超越的向往:苏格拉底‘我知我无 知’;公元4、5世纪完成认知、行为和 信仰的融合,彼岸世界处于人类历史的 尽头。

中西宗教文化差异PPT

中西宗教文化差异PPT
21
烧 香 拜 佛
22
西方基督教文化具有理性主义的特点。对于“上 帝”,基督教总要力图做出一种合乎逻辑的,理性 的解释。首先,基督教上帝的观念得益于古希腊哲 学家对世界本体的哲学的理性的思考。其次,基督 教诞生的几个世纪里围绕上帝“三位一体”及理性 与信仰的关系等问题,展开了长期的讨论。基督教 正是通过上帝是什么这个问题进行不断的论证,使 上帝成为一个理性的存在。
理天地。君子者,天地之参也”。孟子曰:“居天
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在这
里,儒家将天道和人道合一,认为君子需依靠自己
的人格践行天的意志,成为天命的担当者。因此,
“天”不再是宇宙自然力量的体现,而成为了与现
15
实人伦相结合的人的理念。“天道”与“人道”实
质上就是同一的。
释 迦 牟 尼
宗教的主要特点
相信宇宙中存在着本质 的固有的基本规律,而 宗教的创始人掌握了这 些宇宙的基本规律,并 运用宇宙人生的真相教 化各种生命,开启生命 本来具有的智慧,从而 使人类及各种生命行使 离苦得乐过上真正幸福 美满的生活。
2
3
佛 教
4
基 督 教
5
伊 斯 兰 教
6
7
在汉语中,宗教本不为一联缀词。宗教的“宗”意 为祖先,“教”意为教化,合起来就是“祖宗之教 化”。
英语133 董妍
1
宗教是什么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 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 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 意识形态。宗教是一种 群体社会行为,它包括 指导思想,组织结构, 行为规范,文化内容等 等方面的内容。它是人 类在具有社会组织结构 后,有意识地发展的一 种社会行为,其根本的 目的是培养和维护人的 社会性,从而维护人类 社会组织的正常运行。

中西方文化差异ppt

中西方文化差异ppt

欧洲大陆的规则式园林无论在布局、构图及意境等多 方面,都给人以眼界开阔、构思宏伟、手法复杂、情 调浪漫之感.
建筑文化不同
中国
中国文化重人,中国 文化重道德和艺术, 中国文化重融合、统 摄且讲究并存与一体 性。文化传统的不同 反映在建筑风格上, 也就是中西建筑文化 的差异.
西方
西方文化重物,西 方则较重视科学与宗 教,西方则重不同时 代或多种流派的独特 精神。文化传统的不 同反映在建筑风格上, 也就是中西建筑文化 的差异.
二 宗教差异
西方宗教文化带有鲜明的超世俗主 义特征,而在中国的宗教文化中世 俗主义倾向明显。

佛教 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由公元前6-前5世纪印度的迦毗罗卫
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所创,他的名字是悉达多,他的姓是乔 达摩。因为他属于释迦族,人们又称他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 族的圣人。广泛流传于亚洲的许多国家。东汉时自西向东传入我 国。
中西方文化差异
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风俗
习惯,中西方的风俗习惯,中 西方的文化差异有它的深奥的 内涵。
一.饮食 差异
二.宗教 差异
三.建筑 差异
一 饮食差异
中西饮食观念的差异
中西饮食对象的差异
中西饮食方式的差异
中西饮食工具的差异
同中国人一样,英美 等 国家也习惯一日三餐。 早餐一般吃麦片粥 ,鸡蛋, 烤面包和牛奶等;中餐比 较简单,或从家中带点食 品,或到快餐店吃点三明 治喝点咖啡之类;晚餐正 式且丰富。一般比较齐全 的正餐包括1)开胃品, 如饮料,色拉,汤 之类; 2)主菜;3)甜食,点心, 冰淇淋或水果等。
杀 生
可参考书籍
和正 即 多 到 基 归教 圣 寡 重 督 正圣 洗 因 视 教 会礼 、 教 。 的 只也 坚 派 家 崇 采是 振 而 庭 拜 用七 、 异 是 形 两件 告 。 基 式 种。 解 关 督 不 圣抗 、 于 教 一 礼罗 圣 圣 社 而 ,宗 体 礼 会 足 即的 、 , 的 , 洗古 圣 天 基 个 礼典 品 主 本 人 和派 、 教 。 祈 圣信 终 规 集 祷 餐义 傅 定 体 和 。会 和 七 崇 家 、婚件拜庭 圣配圣形崇 公。事式拜 会东,和受

中西方宗教文化差异

中西方宗教文化差异

中西方宗教文化差异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Eastern and Western ReligionsReligion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shaping the culture of a society. It influences the way people think, behave, and perceive the world around them.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hemispheres have distinct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so do their religious beliefs and practices. This essay aims to highlight the major disparities between Eastern and Western religions, focusing on key aspects such as belief systems, rituals, and values.One of the fundamental differences between Eastern and Western religions lies in their belief systems. Eastern religions, such as Hinduism and Buddhism, are often characterized by a belief in reincarnation and karma. Followers believe in the cycle of birth, life, death, and rebirth, with the ultimate goal of attaining enlightenment and liberation from this cycle. In contrast, Western religions, like Christianity and Islam, focus on the belief in a single life on earth, with the promise of an afterlife, either in heaven or hell, based on individual actions and faith.In conclusion,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Eastern and Western religions are significant and permeate various aspects of society. The disparities in belief systems, rituals, values, and the role of religious authorities contribute to thedistinctiveness of each religious tradition. Understanding these differences is crucial in promoting intercultural dialogue, fostering mutual respect, and appreciating the diversity of religious beliefs and practices in our globalized world.。

中美宗教文化差异对比

中美宗教文化差异对比

中美宗教文化差异对比——以基督教和佛教为例摘要:中美两国是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最典型的代表,二者在宗教文化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美国是个非常宗教化的国家,人们的思想观念深受国内宗教及宗教团体的影响。

而我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宗教的影响程度远远没有美国之深。

本文针对宗教在中美两国的影响力、价值观导向、社会作用、用语习惯等方面的不同产开论述,以期能够从宗教的角度来深入了解中美两国的差异。

关键词:宗教;文化对比;中美差异。

一、前言宗教文化体现着一个时期内人的情感、思想和信仰,也反映着一个时代里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理念。

在社会生产力水平相对较高的今天,宗教作为政治工具的时代已经逝去,它重新成为一种信仰和文化的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宗教我们可以清楚地窥见人类社会,因此,正确地认识宗教文化差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美差异,更有效地进行交流和增进了解。

二、中美宗教信仰差异美国虽然是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有基督教、天主教、犹太教、东正教、佛教、伊斯兰教、道教等,但是基督教毫无疑问占有绝对优势,有数据表明,在美国有信仰宗教的人数中,约有85%的人声明自己是信仰基督教。

以基督教的教义《圣经》为例,它始终是美国最为畅销的书籍之一,年销量高达900万册左右。

所以,基督教实际上是美国的国教,基督教文化也是美国的主流文化。

中国人信仰比较复杂,主要信的教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等,但以信仰佛教的人数最多,但差距不是十分巨大。

三、中美信教人数的差异美国是个宗教色彩很浓厚的国家。

据资料显示有30多万个基督教教堂、犹太教会堂、清真寺以及其他宗教活动场所。

根据有关调查,82%的美国人认为自己信仰宗教。

前美国总统布什在清华大学的演讲中更是说有95%的美国人自称信仰上帝。

另一方面,美国是体育大国,但美国人花在宗教上的时间和金钱远比体育方面多。

据有关报道,美国一年参加宗教活动的人数约为观看各种职业或大学体育比赛人数的13倍,美国一年捐献给宗教事业的资金总额约为花费在橄榄球、棒球和篮球三大联赛上的资金总额的14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
烧 香 拜 佛22 Nhomakorabea.
西方
西方基督教文化具有理性主义的特点。对于“上帝”, 基督教总要力图做出一种合乎逻辑的,理性的解释。 首先,基督教上帝的观念得益于古希腊哲学家对世界 本体的哲学的理性的思考。其次,基督教诞生的几个 世纪里围绕上帝“三位一体”及理性与信仰的关系等 问题,展开了长期的讨论。基督教正是通过上帝是什 么这个问题进行不断的论证,使上帝成为一个理性的 存在。
化各种生命,开启生命
行为规范,文化内容等
本来具有的智慧,从而
等方面的内容。它是人
使人类及各种生命行使
类在具有社会组织结构
离苦得乐过上真正幸福
后,有意识地发展的一
美满的生活。
种社会行为,其根本的
目的是培养和维护人的
2
社会性,从而维护人类
社会组织的正常运行。
.
世界三大宗教
3
.
佛 教
4
.
基 督 教
5
古罗马神学家奥古斯丁在《论真宗教》及《论灵魂的
数量》皆用过Religare,代表人、神与灵魂间的重新
结合,以人神联盟说明人与神之间的密切关系。奥古
斯丁又在《订正》及《上帝之城》中使用Re-eligere
来表示人在信仰上的重新抉择及决断,人需要靠重新 9
考虑和选择与神修好。故Religio一词在拉丁语的原
概念则发生了转变。荀子曰:“君子理天地。君子者,
天地之参也”。孟子曰:“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
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在这里,儒家将天道和人道
合一,认为君子需依靠自己的人格践行天的意志,成
为天命的担当者。因此,“天”不再是宇宙自然力量
的体现,而成为了与现实人伦相结合的人的理念。
15
“天道”与“人道”实质上就是同一的。
.
伊 斯 兰 教
6
.
中西宗教词源差异
7
.
汉语
在汉语中,宗教本不为一联缀词。宗教的“宗”意为 祖先,“教”意为教化,合起来就是“祖宗之教化”。
《说文解字》:“宗者,尊祖庙也,以宀从示。示者, 天垂象见凶吉所以示人也,从二。三垂,日月星也, 关乎天文以察时变示神事也。”这表示对神及人类祖 先神灵的尊敬和崇拜。
“教”指教育、育化,上师下效,侧重在对神道的信 仰。
8
.
英语
在英语中,宗教Religion一词源于拉丁语中的 Religio,意指“连接”。
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M. T. Cicero, 前106-43年) 在其著作《论神之本性》中使用了拉丁文relegere, 意指在敬神行为上的“集中”和“注意”,与现代宗 教的含义挂上了钩。同时他还使用动词religere,指 在神灵崇拜上的严肃认真。
.
耶 稣
18
.
中国宗教的多神论与西方宗教的一神论的分 别是中西宗教精神的重要不同之处。多神论 体现了中国宗教中“天人合一”的精神。而 一神论则强调了基督教“天人相分”的精神。 这两种精神的分别给两种宗教的带来深远影 响。
19
.
中西宗教性质差异
20
.
中国
在中国,人们对待宗教的态度往往是功利主义的。人 们只注重人与神的关系,而非神本身的性质。一方面, 我们应当敬畏神灵,祈求神灵保佑。另一方面,神灵 应当对人们的善恶给予赏罚,这是神的职能所在。中 国人烧香拜佛、祭祀祈祷,多不是出于对宗教的信仰, 而是出于祈福求财等功利的目的。
11
.
中国古代
东汉之际,印度佛教传入中国;汉代末年,神仙道教 也土生土长起来;唐代之后,伊斯兰教逐步传入中土, 明代晚期基督教也姗姗来迟。而中国文化在唐代以后 有一个明显的走势是儒、释、道的“三教合流”,合 流后的中国文化以儒家传统的人伦价值观念和人生理 想为核心,杂糅了佛教重心性修炼的思维和实践方式, 辅之以道教永生信念的诱惑与恐吓手段,在宗教信仰 方面形成了一套奇特的多元化和泛神化的天人体系。 在这个神谱中,历史人物被神灵化的诸神占有着首要 和主导地位。所以人们一直崇拜的是与自己有着原始 血缘关系的先祖和有功于宗族的先人。
.
中西宗教起源差异
10
.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 它既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恒的,它有发 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对于宗教的起源和形 成,中西方古代宗教的形成有两大来源,一是 源于自然崇拜,二是源于祖先崇拜。可以说是 “在自然神和英雄神升腾并两相混合的同时, 各自独立性也在逐渐形成。自然神和英雄神的 混合及向上界升腾形成至上神”。
.
浅谈中西宗教文化差异
英语133 董 妍
1
宗教是什么
宗教的主要特点
.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 相信宇宙中存在着本质
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
的固有的基本规律,而
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
宗教的创始人掌握了这
意识形态。宗教是一种
些宇宙的基本规律,并
群体社会行为,它包括
运用宇宙人生的真相教
指导思想,组织结构,
12
.
西方古代
古代埃及人崇拜太阳神,连法老也要借助于它的光华 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在军人及百姓中灌输自己是太阳 神之子的教义,以增强皇帝的威严。庙中的祭祀也乘 机大肆吹捧,称法老为“统治着太阳”、“大神”, 借以让人们对其加以崇拜。法老则是神的化身,包含 着较多的神灵崇拜。到了古希腊,古罗马,他们都信 奉多神教,认为大自然和社会本身都有神各司其职, 各个城邦都有自己的保护神。到了罗马帝国晚期,皇 帝承认了基督教的合法地位,多神的信仰逐步被信奉 上帝一人的新型宗教所代替。
.
释 迦 牟 尼
16
.
西方
西方天人相离的世界观认为,世界由彼此相互分离 的“个体人”和“个体事”结合而成。也正是基于这 种彼此相互分离的观念,西方文化中才能产生诸如柏 拉图的脱离于任何经验物质世界的纯精神的“理念”。 上帝的观念也是如此。基督教认为上帝和人的关系是 外在的,上帝利用外在于自己的物质将世界“创造” 而成,但同时上帝和人又是很紧密的关系。这种外在 的关系使上帝便获得了一种超越性和独立性。首先, 西方人相信有彼岸世界的存在。在此岸世界生存的人, 都是有限的和有罪的,只有在彼岸世界的生活才是永 恒的和完美的。其次,他们认为人不可能左右上帝的 意志,上帝是高不可攀的。基督教的祷告、忏悔等宗 17 教活动,多是为了净化自己的心灵,以求来世的拯救, 而非出于功利的目的。这便形成了基督教客观的神人
13
.
中西宗教神人关系差异
14
中国
.
在中国宗教中,神与人是一种天人合一的关系。人
可以通过自身修养,即可成佛、成仙、成圣。中国佛
教认为众生无须长期修习,一旦突然觉悟到自身的清
净本性,就可以顿然成佛,所谓“自性迷,佛即众生;
自性悟,众生即是佛。”道教长生不死,得道成仙也
主要依赖于人的自我修炼。在儒家思想中,“天”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