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优质课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必修二六国论教案(优秀6篇)

高中语文必修二六国论教案(优秀6篇)

高中语文必修二六国论教案(优秀6篇)高中语文必修二《六国论》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了解史论中借古讽今的写法。

2.学习本文论证严密的特点。

3.认识苏洵关于六国灭亡的观点:“弊在赂秦”。

教学设想1.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文是一篇史论,但它的针对性很强,带有明显的政论色彩,不同于纯粹论史的文章如卢照邻的《三国论》、苏辙的《六国论》。

从这个基本点出发,可以确定:教学重点是它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侵略者的妥协政策。

教学难点是它的史论内容,这是因为史论必须以史实为据,而它的叙史是高度概括的,这对历史知识不足的学生来说,肯定会有一定困难。

2.教学方法。

课文后的练习规定要背诵全文,自以采用诵读法为宜。

但这种诵读不是机械般反复进行的。

根据本文内容和布局的特点,除了应有的诵读准备如正音、疏通文义、品味语气等而外,最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掌握文章的理路,因为只有掌握了理路才能加快记诵的速度,并给学生的自行领悟创造条件;其次,教师还要讲述一点必要的史实,用来拨疑解惑。

这样的指导和讲述应当是十分精要的,不要侵占学生练习诵读的时间。

在完成诵读任务之后,为了使学生能进一步懂得文章立意和布局的道理,可以运用比较阅读法,将苏辙的同题文章拿来进行比较,让学生说说二者的异同。

运用此法要注意两点:一是学生有较好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二是要认真做好准备工作,不得草率从事。

3.课时安排:用了课时教读。

预习安排1.对照注释阅读课文,粗知大意。

2.朗读课文,主要是读好第1、2段,要求读音正确,能读出一点语气。

《六国论》教案篇二学习目标:1.诵读课文,理清思路。

2.了解六国破灭的原因及作者借古讽今的意图,培养中学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热情。

教法设计:诵读法、分析讨论法教学步骤:一、检查预习:(一)说出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含义。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武器2.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交替、一个接一个全都3.思厥先祖父。

他们4.子孙视之不甚惜。

看待5.与赢而不助五国。

《六国论》教案15篇

《六国论》教案15篇

《六国论》教案15篇《六国论》教案15篇《六国论》教案1 作品定位这是一篇史论,评议战国时期六国对付秦国策略的得失,阐述了六国____的原因在于赂秦,赂秦必然资敌而弱己。

文章以古喻今,借六国“赂秦”而亡,提醒治国的人汲取这个历史教训,不要重蹈覆辙。

阅读这篇文章,应该注意到作者并非单纯评论史实,而是采用借古讽今之方法。

文脉梳理六国论〔构造〕第一节提出中心论点: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不赂者以赂者丧论史〔第二节〕论证分论点一: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韩魏楚三国赂秦而力亏〔第三节〕论证分论点二:不赂者以赂者丧——齐燕赵不赂而亡-讽今〔第四节〕总结历史教训,申明政见议论抒情——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无使为积威之所劫〔第五节〕警告北宋王朝不要重蹈覆辙借古讽今——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又在六国之下资料展板1、字音词义①率〔shuài〕赂秦:全都,一概。

②思厥(jué)先祖父:这里相当于“其”。

③抱薪(xīn)救火:柴草。

④暴〔pù〕霜露:暴露。

⑤燕〔yān〕赵之君:燕国。

⑥洎〔jī〕:及,等到。

⑦革灭殆〔dài〕尽:副词,将近。

⑧为〔wéi〕国者:治理国家的人。

2.词语积累①通假字暴霜露,斩荆棘暴通曝,晒暴秦之欲无厌厌通餍,饱,满足当与秦相较当通倘,倘使,表假设关系理解通假字要注意如下两点:(1)通假字在文中运用假借意如:厌不当“厌恶”讲,而应理解为“满足”,即餍为饱,引申为满足(2)读音应读假借字音如当通倘,音tǎng莫读暮音mù②注意词语的古今异义(1)其实:即实际情况,较秦之所得,其实百倍,今义为“实际上”(2)祖父:古义祖辈父辈如“思厥先祖父”今义:父亲的父亲。

智力:古义智谋和力量,如可谓智力孤危颠覆:古义____,如“至于颠覆理固宜然”,今义翻倒,推翻。

③多义词理解:或〔1〕不定指代词,有的人:或曰,不赂者以赂者表〔2〕有时:一食尽粟一石〔3〕或许: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相(1)指代一方,他你我:相见恨晚(2)观看:伯乐相马(3)宰相,名词:况于将相乎(4)互相:当与秦相较以〔1〕介词,依靠,凭借如:秦以攻取之外〔2〕因为,由于如:不赂者以赂者表〔2〕用,拿,把如:以地事秦连词,相当于而表目的,来:举以于人动词:认为:以为神1作家简介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北宋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宋仁宗庆历七年,他27岁,因应试不中,归而尽焚前所为文,闭门读书,遂通六经、百家之说,终于形成自己的文章风格。

《六国论》优质课教学设计(精选10篇)

《六国论》优质课教学设计(精选10篇)

《六国论》优质课教学设计《六国论》优质课教学设计(精选10篇)作为一名教师,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六国论》优质课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六国论》优质课教学设计篇1【学习目标】1.了解苏洵,积累、梳理并归纳文言知识。

2.理解并掌握本文关于六国灭亡的观点、严密的论证及借古讽今的写法。

3.了解六国灭亡的原因、作者借古讽喻的目的及本文的现实意义。

4.比较《六国论》《过秦论》的异同。

【学习重点】:1、整体感知课文,初步体会作者缜密的构思和对比手法。

2、学习文言字词和固定句式。

【学习难点】1、提高学生对古今异义词语的准确识别,运用的能力。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多种论证方法逐层论证的手法和生动形象的语言特色。

3、比较《六国论》《过秦论》的异同。

【课时安排】两课时【学习过程】课前预习:1.阅读全文,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理清句意,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基础知识,提出疑难问题。

2.查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简介,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

3.朗读课文,注意读正字音、读清文意、读出感情。

一、激趣导入,培养兴趣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苏轼二十岁,到京师卞梁(开封)去考进士在京师等考期间,有几个自负的举人看苏轼年轻,瞧不起他,有意戏弄苏轼六个举人备了六个下酒菜,延请苏轼喝酒,苏轼欣然前往入席,一举人建议为助酒兴,喝酒要行酒令,酒令内容是每人说一个历史人物的典故,联系那样菜,那样菜就归谁吃,行令要从年纪大的到年纪小的其余五举人连声附和:“好、好、好!”“姜尚渭水钓鱼”,年最长者傲气满脸地端走了鱼;“秦琼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十足地端走了马肉;“苏武北海牧羊”,第三个毫不示弱地端走了羊肉;“张飞蜀都卖肉”,第四位不慌不忙地端走了猪肉;“关羽荆州卖豆腐”,第五个从容不迫地端走了豆腐;“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胸有成竹地端走了青菜全部菜被端走了,六个举人正准备高兴地吃菜喝酒,苏轼开口了:“各位,该我行酒令了!”他说出了六个字,不紧不慢地把六盘菜端到自己面前,然后笑眯眯地说:“诸位兄台,请!”原来苏轼行的酒令是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第一个大动荡、大碰撞,也是大融合时期七雄争霸并于秦,后世英杰多扼腕对这段历史,后人多有评说宋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苏轼和苏辙之父)就曾有过十分精辟的论述那就是《六国论》今天,就让我与大家一起来领略苏洵精辟与广博的分析。

六国论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小班

六国论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小班

六国论教案小班一、教案背景和教学目标《六国论》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著作之一,作者为战国时期的韩非子。

通过分析六国的政治状况和国家兴衰的原因,揭示了一些重要的政治道理和治国策略。

本教案旨在通过学习《六国论》,培养小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了解传统中国文化中的政治哲学。

教学目标:1.了解《六国论》的背景和作者。

2.理解《六国论》中的重要观点和思想。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通过学习《六国论》,了解传统中国文化中的政治哲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六国论》的背景和作者。

2.理解《六国论》中的重要观点和思想。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学习《六国论》,了解传统中国文化中的政治哲学。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介绍《六国论》的背景和作者,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知识讲解(15分钟)分析《六国论》中的重要观点和思想,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其中的核心内容。

3.思考讨论(25分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a.在《六国论》中,作者主要分析了哪几个国家的政治状况?b.根据《六国论》的观点,什么是一个强大的国家?c.为什么国家会兴衰?d.你认为,《六国论》中的一些思想和观点是否适用于现代社会?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4.活动设计(30分钟)让学生分角色扮演不同的国家君主,通过对话和互动,展示各自国家的政治状况和状态,并根据《六国论》中的思想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5.归纳总结(10分钟)总结本节课学习到的内容和收获,在学生认识上升到概述层次。

四、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和表现,评估学生是否理解了《六国论》中的重要观点和思想。

2.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中的表现和发言,考察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延伸1.要求学生阅读《六国论》的原文,加深对其中观点的理解和掌握。

2.引导学生通过了解其他中国古代的政治著作和哲学思想,进一步了解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观。

高中语文《六国论》教案设计(精选7篇)

高中语文《六国论》教案设计(精选7篇)

高中语文《六国论》教案设计(精选7篇)高中语文《六国论》教案设计篇1【教材分析】《六国论》是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课文,是高二第一篇文言文。

新教材非常重视古代经典诗文的阅读积累,全套教材编排的古代诗文作品,约占课文总数的40%,高一高二上学期文言文按时代编排,本单元为宋代散文,宋代散文继承唐古文运动的传统有所发展,题材更加广泛,形式更加多样,语言更加畅达,并且更长于议论,对后世的散文创作有深远的影响。

《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

现行高考《考试说明》对古代诗文的阅读作了三个递进层次的要求:①理解(能力层级b):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②分析综合(能力层级c);筛选并提取文中的重要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③鉴赏评价(能力层级e);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在实践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后两中能力的培养。

【学情分析】学生经过初中和高一上期的文言文学习,已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虚词,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却普遍存在着一种片面认识,错误以为文言文教学就是仅限于高考《考试说明》中(能力层级b)的培养。

从而忽视了(能力层级c)、(能力层级e)的提高。

导致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下降,不能真切“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充分的“吸收中外古今优秀文化的营养”。

针对以上的分析情况,本课教学目标设计如下知识目标课文中词语的积累和文章的背诵能力目标逐步培养学生分析文言文的习惯和能力情感目标感受和探究中国古代文人的济世救民的情怀和天下兴亡的观点【教学重点】分析文章的脉络,把握作者的思路【教学难点】学生学习文言文习惯的转变【教法设计】引导——启发——点拨要在开始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文言文的旧习,使学生明白“文言文”首先是“文”,而不只是简单翻译、背诵。

六国论公开课优秀完整教案

六国论公开课优秀完整教案
魏国
魏国位于中原地区东部,是战国初期的强国之一。魏国实 行的是“变法图强,谋求统一三晋”的策略。魏国的文化 注重实用和功利性,同时也重视文化和教育的发展。
04 思想内涵与价值观念探讨
忠诚、信义等传统价值观念体现
忠诚观念
在六国论中,忠诚是一个重要的主题。通过分析各国之间的合作与背叛,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忠诚的内 涵和重要性。同时,可以结合实际案例,如历史上的忠臣义士,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忠诚的价值。
燕国
燕国位于北方,与匈奴等游牧民族相邻。燕国实行的是“ 固守北疆,抵御外侮”的策略。燕国的文化尚武崇文,注 重忠勇和节义。
韩国
韩国位于中原地区,是周王室的同姓诸侯国。韩国实行的 是“变法图强,谋求中原霸权”的策略。韩国的文化深受 中原文化影响,注重礼仪和法治。
赵国
赵国位于北方地区,是战国七雄之一。赵国实行的是“胡 服骑射,强化军事”的策略。赵国的文化尚武崇文,注重 军事和骑射技艺。
课后作业布置
针对性作业
教师应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 的实际情况,布置具有针对性的 作业,以巩固和加深学生对知识 的理解和记忆。
分层作业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和 需求,布置不同难度的作业,以 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实践性作业
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实践性作业, 如实验、调研、案例分析等,让 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
意义。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运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 视频等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
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文章结构与写作特点
01
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先提出 论点,然后分别论述,最后总结 。
02
写作特点上,文章逻辑严密,条 理清晰,语言简练,富有感染力 。

初中历史网络教案,设计者:厉庄韩冬《六国论》教学设计(5篇)

初中历史网络教案,设计者:厉庄韩冬《六国论》教学设计(5篇)

初中历史网络教案,设计者:厉庄韩冬《六国论》教学设计(5篇)第一篇:初中历史网络教案,设计者:厉庄韩冬《六国论》教学设计《六国论》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教学对象:高一年级学生2、学科:语文3、课时:第一课时(共两课时)4、学生课前准备:(1)初读课文,梳理课文脉络(2)自学生字词,掌握实词虚词意思(3)熟读课文,初步翻译全文二、教学课题引导学生了解六国破灭的原因及其讽刺北宋王朝的借古鉴今的写作手法,从而在聆听历史的回声中以史为鉴。

1、体会苏洵明达而精湛的政治见解。

2、学会本文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在严密逻辑中渗入鲜明的形象感的手法。

3、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及其特殊语法现象,正确译文。

三、教材分析《六国论》是一篇在古今非常难得的、值得人反复吟诵的优美议论性散文,作者苏洵以雄浑优美的语言、严密的逻辑、精湛的观点论证六国灭亡的原因,以史为鉴,讽刺南宋王朝如重蹈覆辙,劝导南宋统治者以史为鉴,对辽夏采取斗争态度。

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并学会如何初步论证自己的观点。

教学难点:1、在阅读方面,理解作者的论证思路,体会其严密的逻辑性是要点。

2、在基础知识方面,对一些句子的翻译是难点。

如: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多媒体课件:1、关于六国的版图和秦国的版图及其背景介绍2、关于苏洵的有关介绍3、苏辙的《六国论》课文教学之前先自己研究课文思路和主旨,对文章能做到深刻理解。

然后用在百度在网上搜索《六国论》的相关教学材料,以适合的教案做参考,确定文章重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

根据教学需要,找相关的视频和图片,以期更好的完成教学内容。

四、教学设想本文应该通过筛选信息来理解把握课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以及论证论点的论据,通过对论据的理解把握作者对六国破灭的观点。

教学方法:自主探讨、研究文本为主,并设置问题加以点拨、引导。

六国论一等奖教学设计

六国论一等奖教学设计

六国论一等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六国论》的文章结构和论证逻辑,掌握其中的重要论点和论据。

2、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手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写作能力。

3、帮助学生了解六国灭亡的历史背景和原因,增强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掌握文中的重要文言字词和句式,能够准确翻译文章。

学习作者运用对比论证和引用论证的方法。

2、难点体会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意图,理解文章的现实意义。

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文言字词、文章结构和写作手法等知识。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六国灭亡的原因和文章的现实意义,激发学生的思维。

3、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体会文章的韵律和气势,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咱们先来做一个有趣的小测试。

假如你穿越回了战国时期,成为了一个小国的国君,面对强大的秦国虎视眈眈,你会怎么做来保住自己的国家呢?(让学生自由发言,激发兴趣)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苏洵在《六国论》中是怎么分析六国灭亡的原因的,说不定能给咱们一些启发呢!(二)作者及背景介绍苏洵,字明允,号老泉,北宋著名的散文家。

他的两个儿子苏轼和苏辙也都是文学大家,父子三人被称为“三苏”,一同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这篇《六国论》写于北宋时期,当时宋朝面临着辽和西夏的威胁,但是宋朝统治者却一味地贿赂外敌,以求苟安。

苏洵借六国赂秦而亡的历史教训,讽谏北宋统治者不要重蹈覆辙。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结合注释,初步理解文章大意。

2、教师范读课文,注意字音、节奏和语气。

3、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倾听,指出错误。

(四)疏通文意,积累文言知识1、小组合作,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

2、教师检查小组学习成果,重点讲解以下字词和句式:重要实词:弊、赂、率、厥、暴、洎、诛、劫重要虚词:而、之、以、于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五)分析文章结构和论证逻辑1、提问: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明确: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六国论公开课教案设计

六国论公开课教案设计

六国论公开课教案设计第一章:导入1.1 课程背景介绍《六国论》的作者苏洵及其历史背景阐述《六国论》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了解并分析六国兴衰的原因1.2 教学内容解读《六国论》的题目含义,明确“六国”指的是哪六个国家分析《六国论》的篇章结构,介绍文章的主要内容1.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阅读《六国论》原文,理解文章大意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论述角度和论证方法讨论:六国兴衰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分析这些原因的?第二章:六国之亡2.1 教学内容分析六国亡国的原因,如:内乱、外患、政治腐败等阐述作者如何通过对比手法,揭示六国衰败的必然性2.2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挑选一个六国亡国的原因进行分析学生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教师总结六国亡国的根本原因,引导学生思考历史教训第三章:齐国之霸3.1 教学内容分析齐国崛起的原因,如:地理优势、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等探讨齐国能够称霸的原因,如:强大的军事力量、明智的外交政策等3.2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阅读相关文献,了解齐国崛起的过程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支持齐国称霸的论据讨论:齐国崛起对其他六国的影响是什么?第四章:楚国之衰4.1 教学内容分析楚国衰落的原因,如:政治腐败、内乱不断、战略失误等阐述作者如何通过历史事实,揭示楚国衰败的必然性4.2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阅读相关文献,了解楚国衰落的过程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对楚国衰败原因的分析讨论:楚国衰落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第五章:总结与反思5.1 教学内容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回顾六国兴衰的原因引导学生思考历史教训,提出自己的看法5.2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学生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教师总结六国论的核心观点,强调历史的重要性第六章:秦国之强6.1 教学内容分析秦国崛起的原因,如:商鞅变法、地理位置、强大的军事力量等探讨秦国能够统一六国的关键因素,如:战略眼光、法家思想的支持等6.2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阅读相关文献,了解秦国崛起的过程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支持秦国统一的论据讨论:秦国崛起对其他六国的影响是什么?第七章:三家分晋7.1 教学内容分析三家分晋的原因,如:晋国内部矛盾、外部压力等阐述三家分晋对六国局势的影响,如:实力对比的变化、战略格局的调整等7.2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阅读相关文献,了解三家分晋的过程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对三家分晋的分析讨论:三家分晋对六国的影响是什么?第八章:赵国之兴衰8.1 教学内容分析赵国兴衰的原因,如:政治改革、经济发展、军事策略等阐述赵国在六国中的地位变化,如:从崛起到大衰败的过程8.2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阅读相关文献,了解赵国兴衰的过程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对赵国兴衰原因的分析讨论:赵国的兴衰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第九章:魏国之崛起与衰落9.1 教学内容分析魏国崛起的原因,如:改革、地理位置、强大的军事力量等阐述魏国衰落的原因,如:内部矛盾、战略失误等9.2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阅读相关文献,了解魏国崛起与衰落的过程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对魏国崛起与衰落的分析讨论:魏国的崛起与衰落对其他六国的影响是什么?第十章:六国论的启示10.1 教学内容总结六国论的主要观点,如:六国兴衰的原因、三家分晋的影响等引导学生思考六国论对现实生活的启示,如:国家发展、个人成长等10.2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学生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教师总结六国论的核心观点,强调历史的重要性重点和难点解析1.2 教学内容《六国论》是苏洵的代表作之一,其深度的分析和独特的观点使得这篇文章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六国论教案(精选10篇)

六国论教案(精选10篇)

六国论教案(精选10篇)国论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积累文中出现的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

2、能力目标:梳理文本思路结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意图,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强烈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积累文言词语,理清文章思路。

难点:体会借古讽今的写作手法。

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播放《秦始皇》电视剧中秦国统一六国的片段视频。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意味着持续五百多年的群雄争霸的春秋战国时代的终结。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所学知识,说说曾经称雄一时的韩、魏、楚、赵、燕、齐六个诸侯国,为什么会在短短十年的时间里相继灭亡?……现在,我们来学习《六国论》,看看一千多年前的文学家苏洵的观点是什么。

(板书:六国论)(二)梳理积累互助讨论学习。

全班学生按四人一组分成若干个小组,先组内交流、讨论、解决课前预习时遇到的文言词句方面的问题。

小组还有没弄明白的问题,再提出来师生一起讨论解决。

翻译下列句子。

提醒学生圈点句中的重要词语,注意特殊的文言句式。

1、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

2、为国者无使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哉。

(被动句、省略句)3、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

4、思厥先祖父,暴(于)霜露。

(省略句)(三)诵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自由诵读课文,并快速阅读文后赏析。

思考并回答问题。

1、提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如何提出论点的?明确:本文的论点是:“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弊在贿秦”。

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

2、提问: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论述这一中心论点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明确:一是“贿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分论点一),这是从贿秦的诸侯国来说的;二是“不贿者以贿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分论点二),这是从不贿秦的诸侯国来说的。

其作用是,总领全文,引发以下议论。

《六国论》教案设计(通用9篇)

《六国论》教案设计(通用9篇)

•••••••••••••••••《六国论》教案设计(通用9篇)《六国论》教案设计(通用9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六国论》教案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六国论》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掌握文中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并能运用有关文言知识解读文言作品;2、学习本文运用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领略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3、学生能通过对文本的研习,学习审视历史,反思历史,接受和借鉴历史经验,提高认识社会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战国七雄,论富有,秦国比不上齐国;论兵力,秦国比不上赵国;论地域的辽阔,秦国比不上楚国。

可是最后六国却全部被秦国一一灭掉。

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就让我们来看一下苏洵对这个问题的的阐述。

二、简介作者:苏洵,“三苏”,“唐宋八大家”。

三、自由、大声朗读课文,初步品味本文的语言之美。

四、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字词,小组讨论。

如不能解决,在课堂提出疑难,师生共同解决。

积累文中重点的实词虚词。

五、分析课文内容结构:1、出示秦灭六国时间表:前230年灭韩;前225年灭魏;前223年灭楚;前222年灭燕、灭赵;前221年灭齐。

2、在文中找到六国灭亡的原因。

同学在文本中查找,归纳概括为:韩魏楚因割地求和(展示韩魏楚以地赂秦大事年表),而燕国因荆轲刺秦,赵国因李牧被诛,齐国因与嬴而不助五国。

3、由此请学生将六国分为两类:赂秦者,韩魏楚;不赂秦者,燕赵齐。

再让学生在文中找到两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不赂者”“失强援”。

由此学生便水到渠成地找到了本文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六、分析苏洵写作此文的动机:1、讨论六国灭亡的原因:你怎么看待六国的灭亡?2、苏辙在《六国论》中提到“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

《六国论》精品教案

《六国论》精品教案

《六国论》精品教案
1.介绍苏洵其人和“三苏”同写《六国论》。

2.逐段阅读课文第1-4段,把握核心观点,分析论证思路。

(1)阅读第1段,把握作者对六国破灭原因的探讨——“弊在赂秦”。

(2)阅读第2段,分析其中的三组对比及其论证效果。

理解文中“抱薪救火”这一典故的作用。

(3)阅读第3段,比较作者在论述齐国、燕国、赵国灭亡原因时的不同侧重点,分析作者对历史进行假设的作用。

(4)阅读第4段,理解苏洵为六国指出的图存之道,分析本段对论点的总结作用。

(5)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

3.从论据的真实性、论据能否支撑观点等角度反思文章的论证过程。

(1)参照相关史书中的史料,找到文中的论据与史实不一致的地方。

六国论教案大班(3篇)

六国论教案大班(3篇)

第1篇教学对象:大班学生教学目标:1. 理解《六国论》中作者关于六国灭亡的观点,认识古代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和残酷性。

2. 掌握课文中重点字词的意义,如“率”、“厥”、“弥”、“判”、“速”、“洎”、“殆”等。

3. 品味文中的句子,提高文言文阅读和鉴赏能力。

4. 培养学生结合现实对国家大事进行评论的能力,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熟悉全文,结合背景理解作者的观点。

- 文中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难点:- 文中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和应用。

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求:- 简介相关知识,熟读课文,翻译课文第一段。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以“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为主题,引导学生思考历史兴亡的教训。

- 提出问题:秦灭六国,一统天下,为什么六国由强趋弱,最终灭亡?二、作者及写作背景介绍1. 介绍作者苏洵,强调其政治见解和文学成就。

2. 分析《六国论》的写作背景,包括北宋时期的历史环境。

三、课文翻译- 学生分组,翻译课文第一段,教师点评并纠正错误。

四、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第二课时教学要求:- 理解作者关于六国灭亡的观点,掌握重点字词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在《六国论》中提出的观点。

二、课文分析1. 分析课文中的论点,即“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2. 讨论作者如何通过对比、举例等论证方法,阐述自己的观点。

三、重点字词讲解- 介绍课文中重点字词的意义,如“率”、“厥”、“弥”、“判”、“速”、“洎”、“殆”等。

- 通过例句,让学生掌握字词的正确用法。

四、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第三课时教学要求:- 品味文中的句子,提高文言文阅读和鉴赏能力。

- 结合现实对国家大事进行评论。

一、复习导入- 回顾前两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品味文言文中的句子。

二、品味句子1. 选择课文中的经典句子,引导学生品味其意义和表达效果。

语文《六国论》教学设计示例三篇

语文《六国论》教学设计示例三篇

语文《六国论》教学设计示例三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模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语文>教学设计示例一教学目的1.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采用对比逐层论证的方法.3.掌握课文中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现象.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导入新课〝六王毕,四海一〞,在>里,杜牧用这六个字概括了秦灭六国.一统寰宇的历史进程.也许因为秦王朝过于短促,历二代便骤然灭亡,所以后人总爱在秦的暴灭上作文章,而忽视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秦为什么能够以少胜多,以小胜大?或,六国何以由强趋弱,转胜为败?历史学家语焉不详,文学家往往指斥不当.贾谊>主要指责秦之过,但对秦的胜利(六国的灭亡)之因也作了简要的剖析:在六国,〝争割地而奉秦〞,使秦国〝有余力而制其弊〞;在秦国,〝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横而斗诸侯〞.这种剖析顾及斗争的双方,是辨证的;但分析不尽准确,因为并非这六个国家都争着割地奉秦.>是历史上第一偏不鞭强秦之暴行,而剖六国之痼疾的文章,所以它具有历史的严肃性;它分析了忍辱求和.赂敌为安的悲剧结局,乃是有感而发,它具有现实批判的针对性(这一点,我们在学习课文中会进一步认识);它不足6_字,言简意赅,机锋雄辩,又有很强的文学性.〝三性〞合一,使得本文兼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二. 作者简介(学生自读注释一)补充两副写〝三苏〞的对联:萃父子兄弟于一门,八家唐宋占三席;悟骈散诗词之特征,千变纵横识共源.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三. 阅读课文学生先初读,扫清语音障碍;再齐读.四. 疏通字词学生自译.补充(板书):重要字词:率.厥.弥.判.速.洎.殆词类活用:小/大则 .义不赂秦.却.礼.西向.日削月割古今异义:其实.祖父.至于.智力.可以.故事通假字:厌.当特殊句式: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天下之大一词多义:暴.与.犹.亡.始五. 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二四题第二课时一. 检查作业完成练习二四题二. 分析课文1. 齐读课文2. 思考练习一.3. 提名思考回答: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哪一句?两个分论点是?分别是就哪些国家而言的?文章的论证段落有哪些?哪一句是对历史教训的总结?哪一句点明了写作意图?4. 教师简析(参考教师用书)5. 简介写作背景,进一步了解作者的爱国之情作者生于真.仁.英宗三世.其时,宋王朝虽然尚未疲弱不堪,但北有契丹(大辽),西有西夏,它们不断骚扰,国家不得安宁.1_4年,大辽举兵攻宋,当时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辽在澶州打了一仗,宋军大胜.形势如此有利,真踪却一味求和,订下〝澶渊之盟〞,规定宋每年向辽进贡银_万两,绢_万匹,自此,抗敌卫国只气锐减,委曲求全之风日上.后辽又连连加码,宋均慨然应答.1_4年,西夏元昊上书停战求和,宋却反而给西夏银.绢.茶.一代又一代的〝为国者〞皆被敌人积威所劫,以物供敌,以钱富敌.苏洵是睹之心忧,忧而思救,以为这和战国六国以地赂秦相比,有国之而无不及,下场更加不堪设想,于是写下了这偏醒世文章.所以,结合背景,我们能够更加体察到作者的一片爱国之情.三. 小结本文立论鲜明,论证严密,脉络清晰,结构严谨.语言上,长短相间.整散交错.确如王安石云:〝苏明允有战国纵横之学〞.文章字里行间包含着作者的感情,不仅有〝呜呼〞.〝悲夫〞这样感情强烈的感叹,就是在夹叙夹议的文字中,也洋溢着作者的情感,如对以地赂秦的憎恶,对〝义不赂秦〞的赞赏,对〝用武而不终〞的惋惜,对为国者为积威之所劫的痛惜.激愤,都溢于言表,有着强烈的感染力,使文章不仅以理服人,而且以情感人.四. 齐读课文五. 布置作业背诵课文;比较阅读>;学习苏辙>第三课时一. 检查背诵背诵中心论点句.写作意图句;背诵全文二. 比较>1. 都是史论文2. 都借古讽今,以史致用,都得源于作者的忧国情怀>讽谏汉武帝施行仁政,防止重蹈秦朝施行暴政而迅速灭亡的覆辙;>讽谏宋王朝要以六国为鉴,奋起抵御外侮.3. 论证方法:都运用对比论证方法.4. 中心论点的提出:>卒章显志,>开门见山.5. 语言:同:多排偶句,句式整齐;长短相间,错落有致.不同:>词采华丽,>浅显易懂.三.布置作业课外阅读另二篇>一是苏辙的>,见教材.一是李桢的>(节选)语文>教学设计示例二【教学目标】1.找出并提出文言知识疑难点,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积累总结文言实.虚词.活用情况和句式特点.2.把握文章的朗读节奏,品味朴素简劲的语言,体味文句意蕴,了解文章大意和写作意图,理解所总结的历史教训.3. 鉴赏论证结构,弄清论点和论据的关系,感受文章的雄辩力量和充沛气势.【教学重难点】1.理解下列重要实词的含义:弊.率.完.患.暴.判.速.再.数.当.礼.宜.故事.颠覆,归纳下列多义词的义项:得.非.或.相.势,掌握文中重要虚词的用法,总结归纳本文特殊句式和用法.2.理解苏洵如何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理清思路,弄清论点和论据的关系,了解六国破灭的及借古讽今的写作意图,从中总结历史教训.3. 揣摩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味本文所具有的雄辩力量和充沛气势.【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课前预习提纲:1.朗读课文,注意读正字音.读清文意.读出感情.2.阅读全文,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理清句意,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基础知识,提出疑难问题.3.查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简介,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一. 导入:同学们,唐太宗李世民曾感慨地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战国七雄如何演变为秦一统天下,我们来学习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二.作者简介:请学生根据注释或课外阅读介绍苏洵生平简介,教师订正补充:苏洵自号〝老泉〞,据说27岁才刻苦攻读,博览群书,潜心钻研,终于形成自己的文章风格,他下笔顷刻数千言,语言晓畅,雄辩有力,论文大多针对时政而发,议论锋利,说服力强,能切中时弊,深得欧阳修的赏识.嘉祐年间,欧阳修把苏洵的二十二篇文章(>_篇.>_篇.>2篇)推荐给皇帝,一时名动京师,文人竞相模仿,因此苏洵把自己的文集命名为>,课文>即选自>,原题>,后世选本多为>.〝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三.读准字音,了解大意.1. 点几个学生读课文,请其他同学评价,注意读准字音,读清断句.明确:老师补充强调易读错的字.赂(l ) 率 (shu i,全都,一概) 厥 (ju ,他的) 暴(p ,暴露)与(yǔ,相与,亲近)嬴胜负之数(sh ,运数,此句互文的修辞手法)洎 (j ,及,等到) 当(tǎnɡ,同〝倘〞,如果)与秦相较邑(y ) 为(w i,治理)国者无使为(w i,被)积威之所劫老师强调重要的断句:〝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用〝非〞否定后两种情况)〝较/(比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这)/实(实际上)百倍〞〝思/厥(其)先祖(祖辈)/父(父辈)〞〝而犹有可/以(能够凭借)不赂而胜之之势〞总结古今异义词对句子停顿的影响,引导学生找出文中其他的古今异义词:〝至于〞.〝再〞.〝智力〞.〝故事〞.(通过让学生朗读课文,检查课前预习情况,在学生评价的基础上,补充解决生字词和古今异义词问题.)2. 学生朗读课文,疏通文章大意,提出句子理解中的疑难问题.第一段:①补充史实:秦灭韩为前230年,灭魏前_5年,灭楚前_3年,灭燕灭赵前_2年,灭齐前2_年.〝互丧〞,先后相继灭亡.②〝率皆赂秦耶〞:设问兼反问.提出此问的根据是齐.赵.燕三国未赂秦.③〝盖失〞两句,用解释语气读.归纳本段大意:提出本文中心论点,即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第2段:(1)补充注释①〝秦以攻取之外〞秦在攻占土地之外.以,同〝于〞(让学生从旧课文中找出例子:〝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中的〝以〞).以,当释为〝在〞,课文注为〝用.凭着〞,误.②〝较秦之所得其实亦百倍〞〝较〞,直贯全句.〝所得〞,指受赂得地.〝百倍〞,极言其多,不是确数.全句意即秦受赂得地为攻战得地之百倍,诸侯赂秦失地为战败失地之百倍.③厥同〝其〞.先秦典籍中用得较多,以后不常用.作者这里是有意用古字.④〝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这是形象的描述.秦在六国之西,不可能〝四境〞而至.⑤然则承上发下语,这里用法同〝然而〞,跟〝可是〞大致相当.⑥判形声兼会意.半,物中分.⑦理固宜然按理说,本当如此,即俗语〝理所当然〞.⑧古人云古人,指苏代.这话是对魏安釐王说的,当时魏安釐王接二连三地以地赂秦,苏代不同意这种做法.(2)找出本段中的论断(〝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问:哪一个是主要的?(后一个.)说明理由.(照应开头〝赂秦而力亏〞.)〝至于颠覆,理固宜然〞跟这个论断是什么关系?(推论.)问:引古人语有什么作用?(旁证.)第3段:(1)补充注释①迁灭古代灭掉一个国家,要迁走该国的传国重器,如武王克商,迁九鼎于洛邑.迁灭即灭亡.下文〝革灭〞,革是除旧,也是灭亡的意思.②义不赂秦守义而不赂秦,即坚持不赂秦的正确原则.③斯用兵之效也这(是)用兵的功效.斯,代词,这.④〝后秦击赵者再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幽缪王迁)三年(前233年),秦攻赤丽.宜安,李牧率师与战肥下,却之.•封牧为武安君.四年,秦攻番吾,李牧与之战,却之. 七年,秦人攻赵.赵大将李牧.将军司马尚将,击之.李牧诛,司马尚免,赵忽及齐将颜聚代之.赵忽军破,颜聚亡去.以王迁降.八年(前_8年)十月,邯郸为秦(郡).•〞文中的话即是这段史实的概括.再,两次.为郡,指邯郸成为秦的一个郡.(按:〝秦实行郡县制.)⑤向使对过去的事作假定时用.⑥〝胜负之数,存亡之理〞〝理〞与〝数〞为互文,也是天数.命运的意思.(下一课>首句〝盛衰之理〞的〝理〞,义同此.)3.归纳本段大意:指出齐.燕.赵三国灭亡原因是〝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论证了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第4段.1.诵读的准备.(1)层次分析问:〝呜呼〞和〝悲夫〞二语在这段话中有怎样的作用?(各领出一层意思.)它们各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呜呼〞,惜其有良策而不用;〝悲夫〞,哀其结果之惨.)问:前一层跟上段末句是怎样的关系?(上段句末从消极方面说,不该用什么策略;这一层从积极方面说该用什么策略.)后一层有什么作用?(以六国灭亡作结,自然引出一般性结论历史教训.)问: 〝有如此之势〞这句话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承上启下.)四.了解文章大意.明确写作意图1.对照课本〝战国七雄形势图〞补充史实:在我国历史上战国七雄争霸时代,>中的〝六国〞即除秦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大的六国却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衰落.秦强盛起来后,积极向东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但他们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外交上,秦采取〝连横〞这一有针对性的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也相继灭亡.2.提问:六国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那么苏洵指出根本原因是什么呢?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呢?明确:本文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注意这是一句被动句,用〝破灭〞引出意念上的被动.并且接着强调〝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由于贿赂秦国导致实力亏损,才是被消灭的根本原因.3. 提问:联系课文后边的内容来看,六国是不是所有的国家都贿赂了秦国呢?哪些国家没有贿赂秦国?为什么说贿赂秦国才导致六国相继灭亡?明确:没有贿赂秦国的国家:齐.燕.赵.没有贿赂的国家是因为贿赂的国家而灭亡的,因为〝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失去了强大的援助,不能单独保存自己对抗强大的秦国.补充介绍秦灭六国的顺序:秦灭韩:前230年 .灭赵:前_9年 .灭魏:前_5年 .灭楚:前_3年.灭燕:前_2年.灭齐:前2_年4. 学生集体朗读课文第三.四段,概括第三段大意,并找出不赂的三国分别灭亡的原因.明确:第三段谈赂者是如何导致国力削弱终于使国家灭亡的,概述了韩.魏.楚三国赂秦的史实,论述了〝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第四段不赂三国灭亡的原因分别是,齐〝与嬴而不助五国〞.燕〝以荆卿为计〞.赵〝牧以谗诛〞.以三国的的事例为例,深化并具体论证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的道理.(针对六国灭亡,老师也根据实际情况补充些史实帮助学生分析理解)5. 学生个人朗读第五.六段,思考作者的写作意图.明确:学生结合注释可能的回答,文中通过议论六国灭亡,批评北宋朝廷贿赂契丹.西夏以求苟安的国策,告诫〝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师投影显示北宋与契丹.西夏地理位置图,补充讲解时代背景:北宋第一个皇帝赵匡胤是从军事政变中取得政权的.他鉴于唐末五代的藩镇割据,害怕武将拥兵自立,反对中央,因而实行了一系列防范武将军权过重.地方武装过强的措施,但这种做法却削弱了兵力.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专制腐败,军事上骄惰无能,外交上极端软弱.苏洵生活年代(1_4年),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打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规定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并在此基础上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北宋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历史与现实有时候是惊人地相似,一代又一代的〝为国者〞皆被敌人积威所劫,以物供敌,以钱富敌.苏洵睹之心忧,忧而思救,一个〝赂〞字把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复辙,于是写下了这篇醒世文章.6. 我们在学习前人对历史解读的同时自己也要学会总结.反思历史,大家回顾我们学过的历史,还有没有类似六国和北宋这样用贿赂以求苟安的史实呢?明确:学生可以反思历史事实,比较容易想到中国近代史,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联系现实,全世界人民该如何面对美国的四处干涉行为和目的,要汲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不要被美国的表面气焰吓倒,为了世界和平而团结协作.(这一部分,通过多种诵读形式,引导学生把握文意,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在最后归到写作目的时再补充讲解时代背景,引发学生对历史的回顾反思,还可上升到引发学生从历史发展观的角度思考苏洵见解的局限性.对问题的回答,强调学生相互之间的评价和补充.)五.总结论证方法1.集体朗读课文前两段.思考:作为一篇史论,作者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又严密地做了理性分析,并提出了两个分论点,那么这两个分论点能不能颠倒顺序?作者这样提出论点有什么好处?明确:不能,因为〝赂〞是主要的,〝不赂〞是次要的,下文第三.四段分别照应了这两个论点展开.论点的提出开门见山.提挈下文.总贯全篇.文章开头,单刀直入从正反两面提出论点,容不得人反驳.第二段,设问呈疑,代读者提出疑问,接着径自作出回答,对论点进行了补充,从而把论述向前推进一步.引导学生读出一气呵成.前后相应的浑然一体的气概.2. 小组合作,总结第三.四两段的论证方法.要求组员相互间合作交流.补充总结出完整的答案.明确:第三段运用对比论证,比较秦和〝赂〞之国不同的做法与结局,分别从三个方面展开对比:① 数量上,小邑大城;得百倍失百倍;大欲大患.② 程度上:得难献易;有限无厌;奉繁侵急.中间有形象的描述,如写先人创业的艰难过程,用〝暴霜露,斩荆棘〞;写成效来之不易,用〝以有尺寸之地〞,用夸张手法,极言其所得甚微.对于〝割城〞.〝赂地〞的具体方式,〝今日〞.〝明日〞,夸张地说明了〝赂秦〞的频繁,〝五城〞.〝十城〞,用层递的方式揭示赂秦的数量越来越大,换来的只是〝一夕安寝〞,实在是损失巨大,收效甚微.一个〝视〞字,一个〝又〞字,用类似漫画的手法刻画出割地求安者的痴态和秦国侵略者的贪婪.〝起〞与〝寝〞紧紧相应,突出秦兵来得急,苟安已不可得.这样描写把历史大事写得活灵活现,让读者如身临其境.在本段的最后,还采取引证法,引用>中的话,从道理上揭示了以地事秦的必然后果.通过三小层就赂秦国家灭亡的原因进行论述,有理有据,确凿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第四段运用例证法.假设论证和正反论证法.诸侯国直接原因根本原因感情色彩齐国与应嬴而不助五国智力孤危战败而亡鄙夷燕国以荆卿为计赞美赵国牧以谗诛惋惜分析三国不赂秦的国家灭亡的不同的原因,概括举例论证〝不赂者以赂者丧〞的论点,并在最后用〝向使〞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假设三国采取正确的措施,胜负存亡恐怕都是未知数,使论证更加深入全面, 中心论点更加鲜明有力,同时又为下文进一步假设作铺垫,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小组交流讨论,安排好组织协调的同学.记录的同学.负责交流的同学.回答问题的同学)总结全文本文在一个〝赂〞字上,即历史与现实的共同点,六国与北宋皆是采取屈辱求和的对外策略,以借古讽今的手法,运用对比.类比推理.比喻论证的方法,充分论证了六国破亡的原因,劝谏北宋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以六国为借鉴,对辽.西夏的侵犯奋起反抗.行文纵横恣肆,气势逼人,论断斩钉截铁,巧妙地使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论证严密,结构严谨,语言朴素简劲,富有表现力,是史论中的精品.这呕心沥血的文字,将作为历史的一面镜子,时时刻刻警示后人.六.布置作业:1.整理本文的文言基础知识,包括重要实词.虚词的含义,古今异义词,特殊句式及用法.2.完成>(必修教材配套练习)语言基础及内容大意部分练习.3.熟读课文,并阅读教材配套读本〝兴亡的评说〞三篇史论.语文>教学设计示例三[学习目标]1.学习运用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掌握本文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2.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和一词多义3.能背诵全文,并准确地翻译重点语句和语段[学习重点]理解文章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的妥协政策.[学习难点]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学习课时]2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选自>唐吴兢编著)如何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秦一枝独秀,且看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二.作者介绍:苏洵,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州眉山(现在的四川眉山县)人,北宋著名散文家.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纵横捭阖,雄奇遒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他三人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著有>,本文选自>.(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四川眉山三苏祠对联: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 )三.解题:1.六国,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 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逐渐强大起来,积极向东方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合纵对抗秦国,但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被秦国远交近攻瓦解,相继灭亡.2.战国七雄地图 (见课本)3.文体: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分为两种:(1)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2)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属于政论还是史论?史论.四.写作背景:宋朝是我国历史上比较软弱的一个王朝.宋太宗以后,国势就渐渐衰弱.宋朝初年,北边已经有敌国契丹,宋仁宗时,西边又出现了敌国西夏.宋朝受着这两个国家的威胁和侵犯,却不敢对他们进行坚决的抵抗,只想用屈服妥协的办法,向他们纳银输绢换取和平.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一○○四年),与契丹(后来称辽)缔结澶渊之盟,宋朝答应每年给契丹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宋仁宗庆历二年(公元一○四二年),契丹派使者到宋朝要求割给他们晋阳(现在山西省太原市)和瓦桥(在河北省雄县易水上)以南十县的土地,结果定盟由宋朝每年给契丹增加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庆历三年,西夏向宋朝上书请和,宋朝每年赠给西夏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宋朝这样一再向敌人屈服妥协,结果增加了敌人的财富,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带来无穷的后患,而实际上并不能换得和平.五.朗读课文,正音正字.。

2024版六国论优秀教案(通用)

2024版六国论优秀教案(通用)

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极的学习态度,共同探讨更多有趣的话
题。
下一讲预告
• 下一讲我们将继续学习古代历史散文的相关知识,探讨《阿房宫赋》等经典篇章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同时,我们还将 进行课堂互动和答疑环节,解答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希望大家能够做好准备,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THANKS
感谢观看
学生提问
六国论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回答
六国论的中心思想是“团结则存,分裂则亡”。通过论述六 国灭亡的教训,强调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提醒人们要珍惜 和平,避免分裂。
学生提问
如何理解六国论中的“弊在赂秦”?
回答
“弊在赂秦”是六国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六国为了苟安一 时,不惜以土地、财物贿赂秦国,结果削弱了自身的实力, 助长了秦国的侵略气焰,最终导致了自身的灭亡。
个人成长 六国论所蕴含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对于个人成长也具有 指导意义。我们应该勇于面对挑战,不断追求自我完善和 发展。
05 艺术手法与表现 技巧
对比手法运用
通过对比不同国家间的文化、 政治、经济等方面,凸显各国 之间的差异和冲突。
运用历史与现实的对比,揭示 历史的循环和现实的困境。
通过人物形象的对比,展现不 同立场和性格的人物形象,增 强故事的戏剧性。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形象地比喻六国以土地贿赂秦国的行为如同抱薪救火,自取灭亡。
写作风格与特点
逻辑严密
文章从引言到结论,逻 辑清晰,层层递进,使 读者易于理解和接受。
语言简练
作者运用简练的语言表 达深刻的道理,使文章 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感
染力。
善于用典
文章多处运用典故和历 史事件,既丰富了文章 内容,又增强了说服力。

六国论教案(优秀9篇)

六国论教案(优秀9篇)

六国论教案(优秀9篇)国论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用意,领会作者关心国家命运,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抗击强暴的思想。

2.结合单元知识短文,学习有关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翻译知识。

3.了解课文中部分文言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区别。

4.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对比方法逐层论证的方法。

教学设想1.设计预习提纲,让学生通过自学自练疏通课文,了解和掌握课文的有关文言文字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区别以及作者写本文的时代背景。

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通过朗读或复述有关内容,培养听、说能力。

3.对于翻译常识以及如何分析课文的论证,教师以方法指导为重点,引导学生在练习中获取新知识。

为此,要加强质疑方面的设计。

4.视学生程度,可在程度较好的班级印发苏辙、李桢的《六国论》全文或片断,扩展阅读面,并作阅读比较指导,以加强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要点1.预习全文,落实教学设想1、2。

2.研习课文第1自然段。

导入新课上一课我们学习了贾谊的《过秦论》,作者治史致用,借评论秦的兴亡引出可资当时最高统治者借鉴以治国的历史经验。

贾谊这种治史致用、关心国家命运的忧患意识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学习。

今天我们学习的《六国论》也是一篇史论,它的作者苏洵,也是一位充满忧患意识、关心国家命运的封建进步文人。

关于苏洵,课文注释中已经有简括介绍,如果愿意进一步了解,可参看宋史本传(见附录)。

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作者十分关心政治,论文大多是针对时政而发,议论锋利,说服力强,能切中时弊。

欧阳修很赏识他的论文,在嘉祐年间,曾把苏洵的22篇文章推荐给朝廷,一时名动京城,文人竞相模仿。

因此苏洵把自己的文集命名为《嘉祐集》。

课文《六国论》即选自《嘉祐集·权书》,原题《六国》,后世选本多题为《六国论》。

“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

苏洵的《六国论》到底切中了宋王朝的什么时弊?他在文中怎样通过评史来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这些主张有什么进步性和局限性?这是我们学习时要注意的。

《六国论》语文教案设计

《六国论》语文教案设计

《六国论》语文教案设计《六国论》教案篇一第一课时知识目标疏通文言字词句,归纳并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特殊文言句式。

能力目标学习本文运用设分论点,例证法、对比法、引证法等论证方法,并以此指导写作。

德育目标了解六国破灭的原因及作者借古讽今的意图,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在阅读方面,理解作者的论证思路,把握作者贯注在文章中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1、掌握一些文言知识和个别句子的翻译是难点2、学习本文运用设分论点,例证法、对比法、引证法等论证方法,并以此指导写作。

教学方法1、诵读法2、提问法3、讨论法教学步骤一、导入唐太宗曾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如何以史为镜,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的目的。

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秦一统,且看苏洵的《六国论》。

二、跟读课文录音,注意读清句读、读出情感。

三、学生自读课文,读时要求对照注解,疏通文意,并圈画勾点出自己难以解决的疑难字词,老师巡视时提出共同解决。

四、老师通过多媒体显示本文重要的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和句子翻译,学生讨论加以解决。

五、学生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赏析结构。

六、结合课后的“赏析示例”,理清文章的脉络。

1、提问:文章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分别从两个个方面论证这一中心论点的。

A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也。

B不赂者以赂者丧。

2、问:文章的第二段的中心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句话?明确: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3、问:文章的第三段的内容与第一段的哪句话意思相吻合?明确:“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4、文章第四段的作用是什么?文章第四段是对上面论证的总结和深化。

理清文章的结构,多媒体显示结构图。

在议论文中我们还要学习论证方法,请同学们思考本文运用几种论证方法?明确:例证法、对比法、引证法、喻证法。

5、思考探究:从本文的题目可以看出文章是要论述六国灭亡的原因,按理文章写到第三段就论证完整了,第四段如仅作上文的收尾,完全可以简化,可是文章不但论证得比较具体,而且作进一步的引申。

《六国论》优秀教案

《六国论》优秀教案

《六国论》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苏洵及《六国论》的创作背景。

2、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3、理解文章的论证思路和结构,学习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手法。

4、领会作者对六国灭亡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历史眼光和忧患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理解文章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

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意图。

引导学生对历史现象进行深入思考。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体会文章的韵律和气势,加深对文意的理解。

2、讲解法:对文言字词、句式和文章的论证思路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扫除阅读障碍。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六国灭亡的原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4、点拨法:在学生思考和讨论的过程中,教师适时进行点拨和引导,使学生的思路更加清晰。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时期是一个诸侯纷争、战乱频繁的时代。

最终,秦统一了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

那么,六国为何会相继灭亡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北宋文学家苏洵的《六国论》,看看他对此有怎样的见解。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1、作者简介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北宋著名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擅长于散文,尤其擅长政论,议论明畅而雄健有力。

2、背景介绍北宋建国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和五代军人乱政的教训,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但也带来了一些弊端。

北宋中期,朝廷面临着严重的边患和财政危机。

苏洵写这篇文章,借评论六国灭亡的史实,批评北宋朝廷对辽和西夏的屈辱求和政策,希望能引起统治者的警觉。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听准字音、节奏和语气。

3、学生结合注释,疏通文意,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四)文言知识讲解1、实词赂秦:贿赂秦国。

《六国论》语文教案设计优秀9篇

《六国论》语文教案设计优秀9篇

《六国论》语文教案设计优秀9篇国论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习运用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领略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2.理解:弊、率、完、患、暴、判、速、再、数等词语的意义。

归纳:得、非、或、相、势等多义词的义项,了解使动用法。

教学设想:本文不同于纯粹论史的文章,它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教学重点是理解它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的妥协政策。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了解作者及背景,整体把握课文,研习一、二段。

教学过程:1.作者简介:苏洵(1009-1066),字明允,四川眉山人,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在文学上取得显著成就,是经过一番刻苦读书、认真作文的过程的。

据他自述,少年时,他不爱学习,到了二十五岁,才开始知道读书。

自以为比伙伴们学得好,但后来取古人之文一读,才觉得古人的“出言用意”都跟自己大不相同,于是下决心将过去所写的数百篇文章全部烧毁。

然后,将《论语》《孟子》、韩愈的文章取来,终是诵读,读了七八年,才感到古代文章确实写得好。

时间一久,读之益精,自己胸中也“害然以明”,但还未敢自出其言。

又经过一番努力,胸中之言日益多,甚至不能控制自己,只好将它书写下来。

到了这时,落笔为文,才“浑浑乎觉其来之不易矣”。

这就是历史上关于苏洵焚稿、勤奋读书、刻苦作文的美谈。

苏洵为文,成就显著。

因此博得他同时代的文坛领袖欧阳修以及著名文学家曾巩的好评。

欧阳修指出:苏洵之文“博辩宏伟”。

曾巩认为:苏洵之文“其雄壮俊伟,若决江河而下也;其辉光明白,若引星辰而上也”。

三人(三苏)之文章,盛传于世。

得而读之者,皆为之惊,或叹不可及,或慕而效之。

自京师至于海隅障徼,学士大夫,莫不人知其名,家有其书。

2.导语设计: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

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如何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国论》优质课教学设计《六国论》优质课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了解苏洵,积累、梳理并归纳文言知识。

2.理解并掌握本文关于六国灭亡的观点、严密的论证及借古讽今的写法。

3.了解六国灭亡的原因、作者借古讽喻的目的及本文的现实意义。

4、比较《六国论》《过秦论》的异同。

【学习重点】:1、整体感知课文,初步体会作者缜密的构思和对比手法。

2、学习文言字词和固定句式。

【学习难点】1、提高学生对古今异义词语的准确识别,运用的能力。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多种论证方法逐层论证的手法和生动形象的语言特色。

3、比较《六国论》《过秦论》的异同。

【课时安排】两课时【学习过程】课前预习:1.阅读全文,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理清句意,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基础知识,提出疑难问题。

2.查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简介,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

3.朗读课文,注意读正字音、读清文意、读出感情。

一、激趣导入,培养兴趣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苏轼二十岁,到京师卞梁(开封)去考进士在京师等考期间,有几个自负的举人看苏轼年轻,瞧不起他,有意戏弄苏轼六个举人备了六个下酒菜,延请苏轼喝酒,苏轼欣然前往入席,一举人建议为助酒兴,喝酒要行酒令,酒令内容是每人说一个历史人物的典故,联系那样菜,那样菜就归谁吃,行令要从年纪大的到年纪小的其余五举人连声附和:“好、好、好”“姜尚渭水钓鱼”,年最长者傲气满脸地端走了鱼;“秦琼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十足地端走了马肉;“苏武北海牧羊”,第三个毫不示弱地端走了羊肉;“张飞蜀都卖肉”,第四位不慌不忙地端走了猪肉;“关羽荆州卖豆腐”,第五个从容不迫地端走了豆腐;“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胸有成竹地端走了青菜全部菜被端走了,六个举人正准备高兴地吃菜喝酒,苏轼开口了:“各位,该我行酒令了”他说出了六个字,不紧不慢地把六盘菜端到自己面前,然后笑眯眯地说:“诸位兄台,请”原来苏轼行的酒令是(嬴政并吞六国)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第一个大动荡、大碰撞,也是大融合时期七雄争霸并于秦,后世英杰多扼腕对这段历史,后人多有评说宋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苏轼和苏辙之父)就曾有过十分精辟的论述那就是《六国论》今天,就让我与大家一起来领略苏洵精辟与广博的分析。

二、知人论世(一)学生眼中的作者请学生结合课前预习及相关资料进行回答,也可以提出自己的见解或课前预习中的疑问。

(二)老师眼中的作者(老师ppt小结,给大家一张苏洵的名片)1.作者简介:苏洵(1000─1066)字明允,号老泉,宋朝眉山人。

与他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成为文学史上著名人物,“唐宋八大家”中他一门就占了三人。

朱德老总曾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

苏洵长于散文,善用比喻。

他十分关心政治,论文大多针对时政而发,议论锋利,切中时弊,说服力强,著作有《嘉佑集》。

据说苏洵27岁因应试不中,焚去以前所写文章,刻苦攻读,博览群书,潜心钻研,终于形成自己文章的风格。

由于他下笔顷刻数千言,语言晓畅,雄辩有力,深得欧阳修的赏识。

嘉年间,欧阳修把苏洵的22篇文章推荐给朝廷,一时名动京师,文人竟相模仿。

因此,他命名自己的文集为《嘉佑集》。

本文选自《嘉佑集》中的《权书》,原题为《六国》,一般选本改作《六国论》。

2、解题(1).六国: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代,为了独占天下,国与国之间经常进行战争六国就是指的战国七雄中秦国以外的齐、楚、燕、赵、韩、魏六个国家,它们都被秦国一个个地击破而消灭了“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国破灭之论”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2).“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散文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一般有两种,即政论文和史论文,政论文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史论文主要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

提问:本文属于政论文还是史论文?(史论文)三、检查预习1、读准下列句子,并说出句子的意思。

率赂秦耶()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抱薪救火()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燕赵之君()洎牧()以谗诛()革灭殆尽()2、对掌握的文言知识进行汇报,师生共同点评,教师在ppt中展示3、质疑环节,鼓励学生找茬质疑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解决。

四、整体把握(导、思、议、展、评)1、出示“战国七雄形势图”补充讲解史实:在我国历史上战国七雄争霸时代,《六国论》中的“六国”即除秦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

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大的六国却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衰落。

秦强盛起来后,积极向东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

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

但他们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外交上,秦采取“连横”这一有针对性的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

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

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也相继灭亡。

2、对于如此历史事实,苏洵有着怎样的见解,六国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那么苏洵指出根本原因是什么呢?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呢?3、、文章是以怎样的论述结构这个中心论点的。

(各小组进行讨论,小组汇总讨论结果。

)明确(2、3):第一部分(第一、二段),提出论点,并作理性分析,从“不赂者”和“赂者”两方面论证论点。

第二部分(第三、四段),以历史事实论证中心论点,分别从“赂者”和“不赂者”两方面进行论述。

第三部分(第五、六段)总结历史教训,点明写作目的。

总结:(思考后回答,幻灯片)本文第一段就提出了本文的中心点:。

第二段是以作为论据,论证。

第三段再从的具体事实来论述第一段中提出的“不赂者以赂者丧。

盖失强授,不能独完”这一道理。

第四段提出的看法。

最后一段借古讽今,。

4、本文既是一篇有见地的史论,也是一篇典范的文言文。

请从文章的论证结构探究其典范性。

(学生画出思维导图)明确:论证结构:(1)引论——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开宗明义)分论点一:“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分论点二:“不赂者以赂者丧。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2—3)本论——论证中心论点,从论证两个分论点来论述。

第2段:论证“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论证方法:例证法(小则获邑,大则得城,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引证法(以地事秦……火不灭)。

第3段:论证“不赂者以赂者丧。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论证方法:例证法(齐附于秦、燕赵用兵后亡),对比法(附于秦之非--用兵之效)(4-5)结论——总结六国破灭之教训,劝谕当朝统治者“无使为积威所劫”。

5、明确写作意图,借古讽今。

怎样理解作者的结论?学生结合注释回答,文中通过议论六国灭亡,批评北宋朝廷贿赂契丹、西夏以求苟安的国策,告诫“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补充:北宋与契丹、西夏地理位置图,补充讲解时代背景:北宋第一个皇帝赵匡胤是从军事政变中取得政权的’。

他鉴于唐末五代的藩镇割据,害怕武将拥兵自立,反对中央,因而实行了一系列防范武将军权过重、地方武装过强的措施,但这种做法却削弱了兵力。

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

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专制腐败,军事上骄惰无能,外交上极端软弱。

苏洵生活年代(1004年),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打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规定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

并在此基础上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

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

北宋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

总结:历史与现实有时候是惊人地相似,一代又一代的“为国者”皆被敌人积威所劫,以物供敌,以钱富敌。

苏洵睹之心忧,忧而思救,一个“赂”字把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复辙,于是写下了这篇醒世文章。

五、课外拓展我们在学习前人对历史解读的同时自己也要学会总结、反思,《过秦论》、《六国论》都是史论文,试着比较的两者的异同讨论明确:归纳相同点:[板书:体裁、题材、创作目的、写作手法]①体裁:两篇文章作者虽然所处年代有先后的差别,但表达思想都用了史论的方式。

②题材:两篇文章都是借战国时期秦与六国间的战争来议论的。

③创作目的:两篇文章都强调借过去的史实来讽喻当今的最高统治者,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④写作手法:两篇文章都采用了对比的方式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2..相异点的区分理解。

归纳区分相异点:[板书:主旨、结构、语言]①主旨:《过秦论》所体现的意图是分析秦王朝灭亡的历史原因,从反面总结出中心思想,即“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它的现实针对性是指西汉初期的政策,是劝谏西汉统治者要施行仁政。

《六国论》主要是论述了六国灭亡的原因,目的在于讽喻宋王朝要以六国为鉴,不为辽和西夏的“积威之所劫”,一味纳币输绢以求苟安,要“封天下之谋臣”,“礼天下之奇才”,奋起抵御外侮以维护统治。

(补充:贾谊生活在西汉初期,由于此前经过秦末战争的破坏,社会经济凋敝,人口减少,所以他极力主张行仁政以“安民”。

他曾向汉文帝反复宣讲仁义之道,认为“德莫高于博爱人,而政莫高于博利人”,“政莫大于信,治莫大于仁”。

他认为按照礼的规定,“国有饥人,人主不飧;国有冻人,人主不裘”。

他继承并发展了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认为民是国家、君主和官吏的根本,离开了民则国将不国,君将不君,官将不官,谁敢与民为仇,必将为民所埋葬。

因此,他极力向汉文帝宣讲仁政的道理。

)苏洵也是一个非常有政治抱负的人。

他说他作文的主要目的是“言当世之要”,是为了“施之于今”。

《六国论》是一篇政论文,苏洵从六国破亡的教训立意,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点,借古讽今:警告北宋王朝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②结构:《过秦论》的结构第一步:秦孝公至庄襄王不断扩展疆域,已形成了居高临下、高屋建瓴的架势。

秦始皇上台后吞并六国,一统天下。

第二步:叙述秦王朝胜利后所实行的种种错误政策:一为“焚百家之言”,一为实行高压政策,武力防范。

第三步:记述陈涉发难,天下云集响应,推翻了秦王朝。

第四步:在前文叙述的基础上议论,表明作者的政治见解。

《六国论》的结构第一步:开篇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第二步:将中心论点转化为两个分论点:一为“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一为“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第三步:总结历史教训,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