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中考历史复习中国近代史新时代的曙光(讲义)课件

合集下载

【初中历史】近代社会的曙光ppt 中图版

【初中历史】近代社会的曙光ppt 中图版

“永恒的微笑”
议一议:梦娜丽莎“神 秘的微笑”的含义是什 么? 达· 芬奇从人文主 义的立场出发,赋予 笔下下人物真实的个 性与情感。梦娜丽莎 以和悦的眼神看待世 界,以发自内心的微 笑,表现了人性的光 辉。
最后的晚餐
达· 芬奇《最后的晚餐》
安 德 烈
巴多罗买 彼得 约翰
耶 稣
多马
腓力
马太
西 门 达太
《神曲》插图
《神曲》中的人性---诗歌
封建社会
(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 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 最初一位诗人。 ——恩格斯
资本主义 社会
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
意大利诗人但丁 (1265~1321年)
地狱篇 炼狱篇 天堂篇
《神曲》采 用隐喻象征 的笔法,缩 写了当时社 会的政治和 现实问题
中文版封面
一、文艺复兴 1、 兴起的时间:14世纪 2、发源地:意大利 3、原因 意大利产生新兴的资产阶级,他 们对教会的精神控制非常不满。
文艺复兴的先驱——但丁
青少年时期刻苦学习,博览 群书,终成一位多才多艺,学 识渊博的学者、诗人。他身为 佛罗伦萨的行政官之一,因抵 制教皇插手内政,遭到教皇迫 害,被判终身流放,流落意大 利各地近20年,《神曲》即为 流放时所作。恩格斯称他是 “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 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 人”。
禁欲苦行 张扬个性 愚昧迷信 神权至上
(1)历史原因
无拘无束 麻木顺从 以人为本 追求享乐
中世纪的欧洲处在封建神学的严重束缚下
探文艺复兴之因
繁荣的佛罗伦萨
地处地中海的贸易中心 (2)14世纪 前后意大利的 佛罗伦萨等城市工商业发达 现实 手工工场出现 新兴资产阶级
• 14世纪前后,随着工商业的发展,资产阶级的力 量逐步强大起来。新兴的资产者为发财致富,尽 情享受人世的生活,必须冲破教会设置的各种清 规戒律。于是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 • 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 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 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 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恩格斯

广东专用2019中考历史高分突破复习第二部分中国近代史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讲义课件201812213103

广东专用2019中考历史高分突破复习第二部分中国近代史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讲义课件201812213103

1.成立条件:①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②阶级基础, 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先进知识分子和工人群众力量相 结合。③组织基础,早期共产党组织的建立。 2.标志: 中共一大 召开。 (1)时间:1921 年 7 月 23 日。 (2)地点:上海,后移至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
(3)代表: 毛泽东 (4)内容
1.背景: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促使先进知识分子反思。 2.开始标志:1915 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第二 卷起改名为《新青年》)。 3.阵地: 《 新青年 》和北京大学。旗帜:“ 民主 ”和 “ 科学 ”两面大旗。 4.代表人物: 陈独秀 、 胡适 、李大钊、鲁迅。
5.内容: (1)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3)掀起文学革命: 胡适发表 《文学改良刍议》 、 陈独秀发表 《文 学革命论》 、鲁迅创作第一部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 。 (4)前期主要宣传民主与科学,后期宣传 马克思主义。
11.(2018 河南)1921 年李大钊指出,中国现在没有一个真能 表现民众势力的团体, 若能成立一个强固精密的组织, 那么中 国彻底的大改革将有所附托。这段话表明李大钊的主张是 ( B ) A.建立中国同盟会 C.创办黄埔军校 B.成立无产阶级政党 D.实现国共两党合作
7.性质:是一次彻底地 反帝反封建 的爱国运动。 8.历史意义: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为中国共 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和阶级基础;是中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开端,具有划时代意义。
9.五四精神:彻底的不妥协的爱国精神;站在时代前列,忧 国忧民、不畏强权、勇于斗争、敢于承担历史重任;追求科 学民主的精神。
B )
B.解放思想势在必行 D.救亡图存大势所趋

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复习课件(共26张ppt)

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复习课件(共26张ppt)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3.代表人物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4.重要阵地 《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5.口号
民主 科学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
6.内容(1)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2)提
倡民主与科学;(3)提倡文学革命
以新文化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 的吃人本质,号召人们起来推翻“黑漆 漆”的吃人社会。
性质: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的爱国运动。 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展现了 伟大的力量。
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 生,在运动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划时代的意义: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 义革命的开端。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1917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
1、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设立中国 ____________________ ,集中领导全国的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工人运动。
2、从1922年初到1923年2月全国掀起了 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共举行大小罢工100 多次,参加人数达30万以上。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3、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时间: 1923年2月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三、中国共产党“二大”的召开 1、时间:
2、地点:
1922年7月
上海
3、内容: 最终奋斗目标——建设共产主义
最低纲领(民主革命纲领) ——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将中国统 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4、意义:
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 革命纲领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四、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革命纲领: 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

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中国近代史 第四单元 新时代的曙光 (共48张PPT)

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中国近代史  第四单元 新时代的曙光 (共48张PPT)

考点分析:本考点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代表 人物及其贡献、内容、后期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意义等。 要从思想解放的角度去备考,理解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 的批判与反思。
五四爱国运动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本史实及意义。
1.背景:(1)国内:北洋军阀独裁统治,镇压革命;民族工业发 展,无产阶级队伍壮大;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2)国际: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以 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 2.导火线: 巴黎和会 中国的合理要求遭到拒绝。 3.领导力量:陈独秀、李大钊等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 识分子。
5.内容: (1)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3)掀起文学革命: 胡适发表 《文学改良刍议》 、 陈独秀发表 《文 学革命论》 、鲁迅创作第一部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 。 (4)前期主要宣传民主与科学,后期宣传 马克思主义 。
考点分析:本考点主要考查五四运动的相关人物、导火线、 口号、性质、意义及五四精神,2019 年是五四运动 100 周 年,相信是考试的热点。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成立。
1.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1)俄国_________________ 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 了曙光。1919 年, 《新青年》出版“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 ,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刊载了李大钊的文章《____________________ 》 ,对马克思主 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2) 五四运动的胜利发展,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了 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 ____________ 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结 合起来。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成立条件: ①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②阶级基础,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先进知识分子和工人群众力量相结合。 ③组织基础,早期共产党组织的建立。 (2)标志:__________召开。 中共一大 ①时间:1921年7月23日。 ②地点:上海,后移至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 上。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第14课《中国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第14课《中国

背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设立了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 全 景 集中领导全国的工人运动


时间
1923年 号召工人“为自由而战,为 人权而战” 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 潮推向了顶峰
人 顶 口号 运 峰 动 的 高 涨 结果


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单枪
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D.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发挥了重要作用
9.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在它成立的大会上,被选举
为中央局书记的是( A )
10.(2018天津新华中学期末)中共“二大”与中共“一大”相比,最重要的贡献是 制定了 ) C( A.以工人运动为中心任务 B.为共产主义奋斗的目标 C.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马 克
背景
1917年,俄国
十月社会主义
革命的胜利,
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曙光 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主义研究专

主 义
传播
号”,刊载了李大钊的文章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对马克思主义 《 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随后,全国各地建立了 许多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

传 播 影响
马克思主义开始与
中国工人运动
结合起来
共产党 早期 组织 中 国 共 产 党 的 成 立
1920年夏,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 陈独秀 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 共产党早期组织。接着北京、长沙、武昌等地也先后建立了共产党早 期组织 时间 地点 1921年7月 上海→浙江嘉兴 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纲 。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奋斗目 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实现共产主义。大会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 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成立了党的中央领导 机构中央局, 陈独秀 当选为中央局书 记 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诞 生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 天辟地的大事

初中历史中考复习 0中考历史复习课件:能力提升 第二部分 第四单元 新时代的曙光(共37张PPT)

初中历史中考复习 0中考历史复习课件:能力提升 第二部分 第四单元 新时代的曙光(共37张PPT)





能力提升
二、综合题
21.青年学生是爱国的先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上要求吞并青岛,管理山东 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我们学界 今天排队游行,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外争主权,内 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举了!
——摘编自《五四运动史》
动。中日媒体对五四运动的报道不同,说明( C )
A.文献记录能准确还原历史真相
B.年代久远导致历史真相模糊不清
C.立场不同会影响对历史的解释
D.爱国就要排除一切外来因素




能力提升
20.(2019 毕节)下列选项属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背景 的有( C )
①十月革命的影响 ②中国工人阶级队伍发展壮大 ③ 北伐战争的胜利 ④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能力提升
4.“灯闪着,风吹着,蟋蟀叫着,我坐在床头看书。月 亮出来了,风息了,我站在院中唱歌。”这是末代皇帝溥仪 (1906—1967)在 17 岁时写的一首新诗。和文言文相比,这种平 易通俗的文风受益于( C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页能力提升Fra bibliotek5.(2019 广安)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中国,我很愤怒!我很愤怒!你们凭什么?凭什么把中国的山
东省送给日本人?中国人已经做到了仁至义尽,我想问问这份
丧权辱国的和约,谁能接受?所以,我们拒绝签字!”这份“丧
权辱国的和约”直接导致了( A )

精选-中考历史复习第一部分中国近代史第04课时新时代的曙光课件

精选-中考历史复习第一部分中国近代史第04课时新时代的曙光课件

最新
精选中小学课件
4
考点知识回扣 考点一 新文化运动
【课标要求】 知道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
位和作用。
最新
精选中小学课件
5
考点知识回扣
主题
具体内容
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通过吸取辛亥革命失败教训,认识到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 背景
意义 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旧民主
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最新五四精神 爱国(核心)、进步、科学、民主
精选中小学课件
9
考点知识回扣
【易错易混】 (1)五四运动的口号中最能体现其反帝反封建性质的是“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2)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的历史。前一个“天安门”指五四运动,从北京天 安门学生游行开始,即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后一个“天安门”指开国大典,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胜利。
背景 中国
阶级基础 组织基础
工人运动的发展和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1920年夏,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
最新
精选中小学课件
10
考点知识回扣 考点三 中国共产党诞生
【课标要求】 了解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史实;了解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史实,认识中国共产
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最新
精选中小学课件
11
考点知识回扣
主题
具体内容
五四运动之前,在中国知道马克思主义的人很少。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 背景

广东中考历史复习课件:广东中考中国史(近三年)综合题分析(21页PPT)

广东中考历史复习课件:广东中考中国史(近三年)综合题分析(21页PPT)

【解析】本题从“救亡存图”这一时代主题 切入,选取四个有代表性的阶段性事件,考查近 代中国国家地位的变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 向明显。第一问考查甲午战后中国面临的民族危 机及影响。第二问考查提炼表格信息的能力。第 三问通过材料前后对比,考查概括、分析能力。 第四问考查归纳总结能力。结合材料分析可得, 一方面,中国取得民族独立,可以让中国国际地 位提高,另一方面,经济实力增强,综合国力提
历史
综合题分析及热点专题训
广东中考中国史(近三年) 综合题分析
1.(2017年·广东)(13分)19世纪末以来,中国 人民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不断奋斗,中国国际 地位日益提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年前(1894年)郑观应还只能把他的 书名称作《盛世危言》;一年后,严复就在《救 亡决论》中第一次呼唤“救亡”这一口号,要求 通过改革改变现状,寻求新的出路。
1.过去,文学一直被视为集真、善、 美于一 身的高 雅文明 。随着 大众文 化的流 行,现 在,文 学成为 融市场 、消费 、爱欲 为一体 的娱乐 世界风 尘不羁 的浪漫 。 2.过去,文学是文明社会的“伟大的 传统”, 引领人 性走向 美与自 由的圣 殿。现 在,文 学更注 重追赶 时代经 验的步 伐,迎 合大众 感性的 一晌贪 欢。
感谢聆听,欢迎指导!
—朱荫贵《朱萌贵论招商局》 材料三:“抗日战争期间,招商局广大员工深 明大义……在江阴、上海十里铺、马当等六处沉船 塞港,招商局共献出船舶18艘…… 招商局员工冒着
材料四:1978年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招商局再次勇立潮头,独资开发了中国第一个对外 开放的工业园区—蛇口工业区,并相继创办了招商 银行、平安保险、中集集团等一大批知名企业…… 反映了中国企业在中国近现代历程中的精神与风貌 ,因而“极具标本价值”。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4单元 新时代的曙光 专题突破一 近代化的探索课件 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4单元 新时代的曙光 专题突破一 近代化的探索课件 新人教版

10.(呼和浩特中考)阅读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 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的脚步一刻也未曾停留。他们走 过了自强、变法和革命的历程,提出了①“师夷长技以自强”②“变者, 天下之公理也”③“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④“民 主、科学”等主张。他们的探索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逐渐深入,推动 了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
编后语
折叠课件作用 ①向学习者提示的各种教学信息; ②用于对学习过程进行诊断、评价、处方和学习引导的各种信息和信息处理; ③为了提高学习积极性,制造学习动机,用于强化学习刺激的学习评价信息; ④用于更新学习数据、实现学习过程控制的教学策略和学习过程的控制方法。 对于课件理论、技术上都刚起步的老师来说,POWERPOINT是个最佳的选择。因为操作上非常简单,大部分人半天就可以基本掌握。所以,就可以花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二 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 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并不是把它分作两次去做。讲到那政治革命 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外人断不能瓜分我中国,只怕中国人 自己瓜分起来,那就不可救了!所以我们定要由平民革命,建国民政府。
——孙中山《民族的、国民的、社会的国家》
思想界的清道夫”。他把“启蒙之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材料
中的“启蒙之水”是指( C )
A.师夷长技
B.实业救国
C.民主、科学
D.救亡图存
8.(长沙中考)有学者撰文指出:1840 年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一个
始而言技(学技术),继而言政(学制度),进而言教(学思想)的过程。这一系列
学习活动的共同目的是( A ) Nhomakorabea而代之以‘共和国家’”。他充分肯定了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体制的贡献是

历史新时代的曙光综合复习

历史新时代的曙光综合复习

历史新时代的曙光综合复习pptxx年xx月xx日CATALOGUE目录•引言•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当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世界当代史01引言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历史新时代曙光事件的理解培养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历史打下坚实的基础复习的目的和意义复习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坚持以时间为线索,按照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组织复习注重横向和纵向联系,将不同历史事件和时期进行对比和分析突出重点,把握关键历史事件和人物结合图表、数据等资料,增强理解和记忆效果本次复习的内容和结构•第一部分:历史新时代的曙光概述•新时代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脉络•新时代的主要特点和意义•第二部分:政治制度与国家治理•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和演变•国家治理的重点和难点•政治制度与国家治理的相互关系•第三部分:经济发展与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和进程•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和成就•经济发展与改革开放的相互关系•第四部分:文化交流与思想解放•文化交流的背景和主要形式•思想解放的含义和历程•文化交流与思想解放的相互关系•第五部分:国际关系与外交政策•国际关系的演变和主要特点02中国古代史夏商周时期周朝:分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东周时出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逐渐向封建社会过渡。

商朝:继承了夏朝的文明,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出现了甲骨文、金文等文字记载。

夏朝: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出现了青铜器、酿酒、制作玉器等工艺,建立了原始的军队和法律。

总结词:中华文明的起源、夏商周的更替、早期的国家形态、奴隶制社会形成详细描述01总结词:秦始皇统一六国、汉武帝巩固大一统、政治制度改革、文化与科技发展秦汉时期02详细描述03秦朝:统一了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实行了法律、货币、度量衡等方面的统一。

04汉朝:继承了秦朝的制度,并进行了改进,如分封制改为郡县制,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同时,文化科技方面也有很大的发展,如出现了造纸术、地动仪等。

广东专用2019中考历史高分突破复习第二部分中国近代史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讲义课件201812213103

广东专用2019中考历史高分突破复习第二部分中国近代史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讲义课件201812213103
第二部分
中国近代史
第四单元 新时代的曙光
目录导航
01 02
中考导航 知识网络
03
04
考点突破
历史图片
05 06
五年广东中考
课堂巩固
中考导航
考纲要求 1.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 人物,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 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近3年广东省题统计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3分(选择题)
B
B
C
C
B
D
A
B
B
B
B
C
C
D
A
2.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五四精神。 3分(选择题) 4分(综合题) 3.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分(综合题)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命题趋势】 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注意结合新材料,回到历史现场,理解不同派别对 学生行为的评价。
知识网络
考点突破
新青年 科学 陈独秀 胡适
民主
马克思主义
巴黎和会
内除国贼
北京 上海
学生 工人
北洋 曹汝霖
反帝反封建 新民主主义革命
共产党 社会主义 工人阶级 陈独秀
历史图片
新文化 新青年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中共一大
五年广东中考
五年广东中考
答案:D
D
B
课堂巩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性质:是一次彻底地 反帝反封建 的爱国运动。 8.历史意义: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为中国共 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和阶级基础;是中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开端,具有划时代意义。
9.五四精神:彻底的不妥协的爱国精神;站在时代前列,忧 国忧民、不畏强权、勇于斗争、敢于承担历史重任;追求科 学民主的精神。
1.背景: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促使先进知识分子反思。 2.开始标志:1915 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第二 卷起改名为《新青年》)。 3.阵地: 《 新青年 》和北京大学。旗帜:“ 民主 ”和 “ 科学 ”两面大旗。 4.代表人物: 陈独秀 、 胡适 、李大钊、鲁迅。
5.内容: (1)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3)掀起文学革命: 胡适发表 《文学改良刍议》 、 陈独秀发表 《文 学革命论》 、鲁迅创作第一部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 。 (4)前期主要宣传民主与科学,后期宣传 马克思主义。
【史料链接】 材料 正在这时,一个重要的事实发生了:中国工人阶级开 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在学生 “沿街跪求 ”上海商 人罢市之际,从 6 月 5 日起,上海工人自动举行声援学生的 罢工,罢工工人约六七万人。随后,北京、唐山、汉口、南 京、长沙等地工人也相继举行罢工。斗争如燎原之火蔓延全 国,扩展到二十多个省区、一百多个城市。五四运动突破了 知识分子的狭小的范围,成了有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和资 产阶级参加的全国规模的革命运动。 ——摘自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6.性质: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7.意义: (1)进步性: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 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 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2)局限性: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史料链接】 材料 新文化运动和学生爱国运动是互为因果的。新文化运 动使青年们摆脱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对国家危亡境遇的警 觉,更使青年们认真考虑 ……以什么思想来救中国。 ……经 过五四运动,介绍、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不可抗拒的 潮流。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考点分析:本考点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代表 人物及其贡献、内容、后期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意义等。 要从思想解放的角度去备考,理解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 的批判
考纲 五四爱国运动的 精神。
史实, 认识五四运动是中国 基本史实,五四
问题:材料反映出五四运动具有哪些特点? 分析:由材料可知,五四运动的特点包括,中国的工人阶级 第一次登上历史舞台,并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具有政治运 动和思想解放运动的双重性质,推动了中国人民族意识的觉 醒;体现了各革命阶级的团结;青年学生成了运动的先锋, 并把自己的活动与工农大众的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初步具有 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共产主义者在客观上对运动起了号召和 领导作用;运动中马克思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为中国共产 党的诞生准备了条件。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以此作答即可。
1.背景:(1)国内:北洋军阀独裁统治,镇压革命;民族工业发 展,无产阶级队伍壮大;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2)国际: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以 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 2.导火线: 巴黎和会 中国的合理要求遭到拒绝。 3.领导力量:陈独秀、李大钊等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 识分子。
问题:归纳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影响。
分析:由材料“新文化运动使青年们摆脱封建传统思想的束 缚,对国家危亡境遇的警觉,更使青年们认真考虑……以什 么思想来救中国。……经过五四运动,介绍、研究、宣传马 克思主义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 ”可知,新文化运动促进了 青年们的思想解放,启发青年们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 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4.口号:“外争主权, 内除国贼 ”“取消二十一条”“誓 死力争,还我青岛”。 5.经过: 时间 5月4日 中心 主力 斗争方式 罢课 罢工、罢课、罢市
北京
学生 工人
6 月 5 日 上海
6.结果:初步胜利。① 北洋 免 曹汝霖 约”上签字。
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②罢
、 章宗祥、 陆宗舆三人的职务。 ③拒绝在对德“和
3.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分(综合题)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命题趋势】 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注意结合新材料,回到历史现场,理解不同派 别对学生行为的评价。
知识网络
考点突破
课标
考纲
知道陈独秀、 胡适等新文 陈独秀、 胡适等新文化 考点 1 化运动的代表人物, 了解 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 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 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 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 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 和作用。 地位和作用。
1.成立条件:①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②阶级基础, 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先进知识分子和工人群众力量相 结合。③组织基础,早期共产党组织的建立。 2.标志: 中共一大 召开。 (1)时间:1921 年 7 月 23 日。 (2)地点:上海,后移至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
目录导航
01 02
中考导航 知识网络
03
04
考点突破
历史图片
05 06
五年广东中考
课堂巩固
中考导航
考纲要求 1.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 表人物,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 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近3年广东省题统计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3分(选择题) 4分(综合 题)
2.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五四精神。 3分(选择题)
考点分析:本考点主要考查五四运动的相关人物、导火线、 口号、性质、意义及五四精神,2019 年是五四运动 100 周 年,相信是考试的热点。
课标 了解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 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 意义。
考纲 中国共产党第一 召开,中国共产党 成立的历史意义。
考点 3 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史实, 认 次全国代表大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