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米兰·昆德拉小说的相对主义智慧

合集下载

小说与世界——米兰·昆德拉的《小说的艺术》

小说与世界——米兰·昆德拉的《小说的艺术》
尔看来 , 欧洲精神的统一性是随着古希腊哲学 而产 生的 , 古希腊哲学首次把世界看作是一个要解决 的 问题进行探询 , 而且不是为了实际的需要 , 而是 出于 “ 认知的激情 ”“ 知的激情” 了欧洲精神的精髓。 , 认 成
《 宿命论者雅克》 莫不如此。半个世纪之后 , , 在巴尔
扎克那里 , 遥远的视野消失了, 就像被现代建筑遮住 的风景。巴尔扎克 的时代已登上 了被称为“ 历史” 的
的小说《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18 年 由美国奥利 ,98
缩减成一个简单的、 科技与数学探索的对象 , 具有单
边性 , 将具体的生活世界排除在视线之外了。这样 的结果导致海德格尔所说 的“ 对存在的遗忘” 。 昆德拉认为 , 多亏有塞万提斯 , 从而形成一种伟
大的欧洲艺术 , 这一伟大 的欧洲艺术正是对被遗忘 了的存在进行探究 。他认为小说也受到“ 认知激情” 的驱使 , 去探索人 的具体生活。他非 常同意奥地利 小说家赫尔曼 ・ 布洛赫的说法 : 发现惟有小说才能发
不是作者的忏悔 , 而是对于陷入尘世陷阱的人生的 探索 。他为“ ” 小说” 词条所下 的定义是 :散文的伟大 “ 形式 , 作者通过一些实验性的 自我( 人物) 透彻地审 视存在的某些主题 。[(s 他认为小说就是探索存 ” ] l) 1p2
在之谜 。关于存在 , 他特 别强调海德格尔 的说法: “ 世界 中的存在” 。人与世界连在一起 , 就像蜗牛与
维普资讯
险, 冒险中还能得到元帅的指挥棒。再往下 , 对爱玛 包法利来说 , 视野更加狭窄, 冒险已处于视野之外

被接受为社会和政治的预言 。 昆德拉在《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中曾说 :小说 “
的一边 , 日 在 常生活的无聊中, 梦与梦想的重要性增 加了。外在世界失去 的无限 , 被灵魂的无限所取代 。 但是 , 当历史 , 即一种全能的社会的超人力量控制人

论米兰·昆德拉的小说思想 大学论文

论米兰·昆德拉的小说思想   大学论文

河北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学生姓名:学号: 1014351院站:云南函授站学习形式:函授层次: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题目:论米兰·昆德拉的小说思想指导教师:评阅教师:2011年11月23日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名称论米兰·昆德拉的小说思想总计毕业设计(论文) 22页摘要作为20世纪杰出的小说家之一,昆德拉在小说理论和小说创作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引起了世界文坛的高度关注。

他的美学思想和小说理论,对于当代中国的小说创作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本文试图在研读昆德拉小说作品的基础上,结合昆德拉的小说理论,对他的小说理论的思想来源、创作实践和启示意义进行梳理研究,并以此关照当代中国小说的现状和未来,探讨小说应该如何更好地探寻人的存在,唤起人性的回归,为小说艺术开辟出新的天地。

关键词:存在;复调;幽默;探询目录引言 1一、昆德拉小说的思想来源 2(一)昆德拉小说的时代背景 2(二)昆德拉小说的思想来源 31.存在主义对昆德拉的影响 32.小说历史对昆德拉的影响 53.音乐对昆德拉小说的影响 6二、昆德拉的小说理论及创作实践 7(一)昆德拉的小说本体论 8 (二)昆德拉的小说史观 9(三)小说与历史的关系 11(四)昆德拉的幽默精神 13(五)昆德拉的复调理论 14(六)小说对存在的探询 16三、昆德拉对小说前景的关注 18(一)小说的现状 18(二)小说的未来 19结语 20致谢 22参考文献 23引言捷裔法籍作家米兰·昆德拉是20世纪杰出的小说家之一,他在小说创作和小说理论方面做了开放性的探索、思考和实践,为小说这门艺术开辟了新的道路。

昆德拉从小广泛涉猎音乐、绘画、电影等艺术领域,阅读了大量世界各国的文学作品,继承了西方的文学传统。

昆德拉做过布拉格电影学院的教师,讲授世界文学,经历过二次世界大战和苏联入侵捷克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直到1975年定居法国。

《米兰昆德拉全集》读后感

《米兰昆德拉全集》读后感

《米兰昆德拉全集》读后感《米兰昆德拉全集》是一部充满哲思和情感的作品,作者米兰·昆德拉以其独特的文风和深刻的洞察力,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灵。

在阅读这部全集之后,我感受到了一种深刻的思考和启发,让我对生活和人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首先,我要说的是米兰·昆德拉对人性的描绘。

在他的作品中,人物形象丰满,性格复杂,每个人物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思想和情感。

通过这些人物的故事和命运,昆德拉深刻地探讨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他让我意识到,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内心世界,每个人都在不断地寻找自己的存在意义和生活价值。

这种对人性的深刻洞察让我对周围的人们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同情。

其次,我想谈谈《米兰昆德拉全集》中的哲学思考。

昆德拉的作品充满了对生活和存在的思考,他通过小说中的人物和情节,探讨了人类存在的意义和困境。

他对爱情、自由、权力等主题的探讨,让我对这些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思考。

他的作品让我意识到,生活是复杂而多变的,我们需要不断地思考和探索,才能找到自己的生活方向和价值观。

最后,我要说的是《米兰昆德拉全集》给我带来的情感冲击。

在阅读这部作品的过程中,我不仅被作者深邃的思想所吸引,也被他对爱情、友情、人性的描绘所触动。

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人类情感的细腻描写,让我感受到了深深的共鸣和感动。

他的作品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情感世界,让我更加珍惜和感恩身边的亲人和朋友。

总的来说,《米兰昆德拉全集》是一部充满智慧和情感的作品,作者米兰·昆德拉通过他独特的文风和深刻的思想,给我带来了深刻的启发和感悟。

在阅读这部作品的过程中,我不仅得到了知识,也得到了对生活和人性的更深刻的理解。

这部作品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生活和思想,让我更加坚定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信仰。

感谢米兰·昆德拉,让我在阅读中得到了如此深刻的启发和感悟。

论米兰·昆德拉小说《慢》的艺术技巧

论米兰·昆德拉小说《慢》的艺术技巧

论米兰昆德拉小说《慢》的艺术技巧姚静媛【摘要】The Slowness is a short novel of Milan Kundera which needs more writing techniques.Kundera's works are featured with the presentation of philosophical theories,so it is the same with The Slowness.By means of illusory narration,contrast and irony,Kundera guids readers to draw the never-found living pictures and make people reflect on the modern life state by thinking over the existing circumstance of human beings.%《慢》是昆德拉小说中篇幅较为短小的作品,因此技巧的运用显得更为重要。

他的作品一贯带有很强的哲理内涵,《慢》也不例外。

昆德拉在这部作品中运用梦幻叙述、反差对比、游戏讽刺等艺术手法,其目的是对人类的存在处境进行思考,以发现此前从未发现的存在图景,从而引起人们对现代生活状态的反思。

【期刊名称】《许昌学院学报》【年(卷),期】2011(030)006【总页数】3页(P74-76)【关键词】昆德拉小说;《慢》;艺术技巧【作者】姚静媛【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广西南宁53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561《慢》是米兰·昆德拉直接用法文创作的第一部小说,被评论界称为“遗忘三部曲”之一。

出版商的广告中称《慢》为“最轻的小说”,评论家则认为它是一部“没有一句正经话的小说”。

[1]165作品承继了昆德拉一贯使用的独特的艺术技巧:将叙事、哲思、想象等融为一炉。

《米兰·昆德拉文集》读后感

《米兰·昆德拉文集》读后感

《米兰·昆德拉文集》读后感《米兰·昆德拉文集》是一部充满思辨和哲学意味的作品,通过作者独特的叙事风格和深刻的洞察力,引领读者深入探讨人生、爱情、自由等诸多重要议题。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作者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生命的独特理解,让我不禁陷入了对自我的思考和反思之中。

在《米兰·昆德拉文集》中,作者以散文的形式表达了对人类情感和行为的深刻思考。

他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人类情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在他的笔下,爱情不再是简单的甜蜜和浪漫,而是一种充满矛盾和挣扎的情感。

作者通过对爱情的探讨,揭示了人类内心深处的欲望和矛盾,引发了我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

除了对爱情的探讨,作者还通过对自由和责任的思考,引发了我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在《米兰·昆德拉文集》中,作者认为自由是一种责任,是一种需要承担后果的选择。

他通过对自由的理解,呼吁人们要珍惜自由,同时也要承担起自由带来的责任。

这让我深深地思考了自己对自由的理解,以及在追求自由的过程中应该如何承担责任。

另外,作者在《米兰·昆德拉文集》中还对人类的存在和生命的意义进行了深刻的探讨。

他认为人类的存在是一种偶然,生命的意义在于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我存在的肯定。

通过对生命的思考,作者引发了我对生命的珍贵和对存在的意义的思考,让我对自己的生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总的来说,《米兰·昆德拉文集》是一部充满智慧和哲学意味的作品,通过作者独特的叙事风格和深刻的洞察力,引领读者深入思考人生、爱情、自由等诸多重要议题。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作者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生命的独特理解,让我不禁陷入了对自我的思考和反思之中。

通过阅读《米兰·昆德拉文集》,我对自己的内心世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生命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这本书不仅是一部思想深刻的作品,更是一本引领读者深入思考的哲学之作。

米兰·昆德拉:小说是关于存在的诗性之思

米兰·昆德拉:小说是关于存在的诗性之思

米兰昆德拉:小说是关于存在的诗性之思
徐真华
【期刊名称】《外国文学研究》
【年(卷),期】2008(30)4
【摘要】在昆德拉的文学世界里,存在之思是小说主题的内核,小说致力于敞亮"被遗忘的存在",而"实验性"则是小说思想的表现形式。

小说家在怀疑的相对视野中,努力展示只有从小说的角度才能勾画出来的存在之图。

【总页数】9页(P6-14)
【关键词】米兰·昆德拉;小说;存在;陷阱;自我;诗性思考
【作者】徐真华
【作者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方语言文化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712.074;I106.4
【相关文献】
1.“人的存在是什么,它的诗性在哪里?”——论米兰昆德拉的小说观 [J], 王玲玲
2.存在之思与诗性之思的双重抵达——对米兰·昆德拉《慢》的二维解读 [J], 谢中元;石了英
3.探询“被遗忘的存在”--论米兰·昆德拉小说中的存在之思 [J], 贺姗姗
4."人的存在是什么,它的诗性在哪里?"——论米兰昆德拉的小说观 [J], 王玲玲
5.遗忘与记忆中的存在之思——米兰·昆德拉与王小波小说比较研究 [J], 张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论米兰·昆德拉的小说观

浅论米兰·昆德拉的小说观

浅论米兰·昆德拉的小说观作者:蒋秀秀来源:《神州》2012年第17期摘要:在《被背叛的遗嘱》和《小说的艺术》两部理论著作中,米兰·昆德拉全面阐述了他的小说观:小说之灵魂、精神实质、智慧、结构等。

本文结合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重点从不确定性、世界的荒诞性等角度解读他的哲学思考:对人类生存境况的多种可能性的探寻,对存在的关注,以免“存在的被遗忘”。

关键词:米兰·昆德拉萨特存在主义不确定性荒诞性存在的被遗忘米兰·昆德拉在两部理论著作《被背叛的遗嘱》和《小说的艺术》中全面阐释了他的小说观:小说之灵魂(对“存在的被遗忘”的思考)、小说之精神实质(幽默)、小说之智慧(对不确定性、可能性的探寻)、小说之结构(音乐式的复调结构)等。

在书中,作者不是板起面孔、一本正经地展开批评和兜售智慧,而是通过塞万提斯、《梦游人》、卡夫卡、福楼拜、圣——加尔达、斯特拉文斯基等作家作品或是人物形象来表达他对小说的哲学思考:关于背叛、个性、媚俗、“非如此不可”、轻、重、灵、肉、晕眩等等,诠释着他的小说艺术观。

他的小说不是一味地探究人物的心理活动,不是媚俗化地将非小说性的历史知识(如捷克被占领、总统的讲话)翻译成小说语言的流行读物,也不是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式的纪实(如《慢》《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而是对人类生存的探究,对人生各种生存境况中存在的悖论的揭示,是“发现”并询问“存在”,以免“存在的被遗忘”,是对此时、此地中的此在性的极大关注。

是,“此时”,“此地”,“此在”。

“没有什么能比现在的时刻更加显而易见,伸手可摸,可以触觉。

然而,它却完全地避开了我们,生命的全部忧愁就在这里,在一秒钟内,我们的视觉、味觉、嗅觉记录了(或有意或无意)一大堆事件,并通过我们的脑袋传递出一长列的感觉与想法。

每一个时刻都是一个小小的世界,它在后面的一刻却被无可挽回的遗忘”(1)。

如果没有对历史的回忆,对未来的猜想,现在的时刻便是虚无的。

欧洲小说之子米兰·昆德拉的小说观

欧洲小说之子米兰·昆德拉的小说观

欧洲小说之子米兰昆德拉的小说观
张友燕
【期刊名称】《文教资料》
【年(卷),期】2009(000)003
【摘要】作为一个有着丰富创作实践的小说家,昆德拉一直执着于对小说理论的思考,形成了他独特的小说观.在他看来欧洲的小说史是一个唯一的、延续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对存在的持续的探询.当现在的人类处于一个简化的旋涡,存在坠入遗忘的时候,小说面临着终结的危机.昆德拉认为欧洲小说不会终结,小说必须保持着小说特有的精神,逆着时代潮流而上,以小说的独特形式继续发现只有小说才能发现的东西.【总页数】2页(P26-27)
【作者】张友燕
【作者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中文系,江苏,南京,21004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
【相关文献】
1.试论米兰·昆德拉的"终极悖谬"小说观
2.浅论米兰·昆德拉的小说观——读《被背叛的遗嘱》《小说的艺术》之札记
3.米兰·昆德拉与卡尔维诺小说观念异同论
4.米兰·昆德拉小说观中的哲学意蕴
5.小说家是“存在的探险家”──点评米兰·昆德拉的小说观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米兰·昆德拉的小说思想 大学论文

论米兰·昆德拉的小说思想   大学论文

河北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学生姓名:学号: 1014351院站:云南函授站学习形式:函授层次: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题目:论米兰·昆德拉的小说思想指导教师:评阅教师:2011年11月23日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名称论米兰·昆德拉的小说思想总计毕业设计(论文) 22页摘要作为20世纪杰出的小说家之一,昆德拉在小说理论和小说创作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引起了世界文坛的高度关注。

他的美学思想和小说理论,对于当代中国的小说创作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本文试图在研读昆德拉小说作品的基础上,结合昆德拉的小说理论,对他的小说理论的思想来源、创作实践和启示意义进行梳理研究,并以此关照当代中国小说的现状和未来,探讨小说应该如何更好地探寻人的存在,唤起人性的回归,为小说艺术开辟出新的天地。

关键词:存在;复调;幽默;探询目录引言 1一、昆德拉小说的思想来源 2(一)昆德拉小说的时代背景 2(二)昆德拉小说的思想来源 31.存在主义对昆德拉的影响 32.小说历史对昆德拉的影响 53.音乐对昆德拉小说的影响 6二、昆德拉的小说理论及创作实践 7(一)昆德拉的小说本体论 8 (二)昆德拉的小说史观 9(三)小说与历史的关系 11(四)昆德拉的幽默精神 13(五)昆德拉的复调理论 14(六)小说对存在的探询 16三、昆德拉对小说前景的关注 18(一)小说的现状 18(二)小说的未来 19结语 20致谢 22参考文献 23引言捷裔法籍作家米兰·昆德拉是20世纪杰出的小说家之一,他在小说创作和小说理论方面做了开放性的探索、思考和实践,为小说这门艺术开辟了新的道路。

昆德拉从小广泛涉猎音乐、绘画、电影等艺术领域,阅读了大量世界各国的文学作品,继承了西方的文学传统。

昆德拉做过布拉格电影学院的教师,讲授世界文学,经历过二次世界大战和苏联入侵捷克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直到1975年定居法国。

浅谈昆德拉的小说观

浅谈昆德拉的小说观

在一 程度上凝聚了人物的 :
生存情境V
三.小说的危机与未来
小说是人类艺术地掌这个
世界的方式之一,而在现代社会D
小说的境却变得越发艰难v昆
德拉指岀,在现代社会中,技术、
政治、理 工具开始大行 道,一
切都被工具化了V这一工具化的
结果就是,人类在工具理性中
去了自身的丰富,人类社会随
之堕入昆德拉称之为“简化的
在现代社会 了容身之地,而
加了越 越多的小说本不具
备的工具意义V昆德拉曾
的小说为例,指岀了小说的“非
入”特,他认为任何 将
小说作政治 意识 态
的行为都是一
V 为在他
D
上是通过展
示一所 的处境,然揭
示了人 世界的一 可

V也就是是说,小说 一 始都
不是为了 示
一现 为
的的,它不是任何
道德
是意识态发表观的工具V在
录 事2 展示人类的存在
处2还
事件在人以及存
在维度上的 ,在小说中展
示一个人
V
得意的M昆德拉所说
的 环境并不等同存在处
M后者不传统小说中对某
一特定期的
环的描述M
命、 联的 体
进或 拉格 等,就它
们终现在小说中,

以它们的 、
、 范畴作

件V昆德拉认为,以
事件为中心的小说展示的只
“一小说的 记录”,这
(一)对现实主义创作传统的

从“存在”这一角度发,小
说所表现展示的对象就成了
人类存在的历史范畴,非特定
的环
事件V昆德拉
小说创作的中心始终聚焦在人的
存在人的
上,非在

不能承受的存在之轻——米兰昆德拉小说解读

不能承受的存在之轻——米兰昆德拉小说解读

不能承受的存在之轻——米兰昆德拉小说解读米兰昆德拉的小说观及其哲学背景我们可以从昆德拉《小说的艺术》中看到,“存在”是其不厌其烦谈论的话题,建立在“存在”上的小说观,是昆德拉小说创作的基础。

而存在这个形而上的终极命题,在西方哲学史上也经历了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

要想理解昆德拉的小说,必须首先了解其小说深深植根的哲学背景。

存在是什么?自从俄狄浦斯解开斯芬克斯之谜后,存在之谜,不知困扰着多少人为它走向了凄壮的祭坛。

亚里斯多德说:“那个自古以来就发问的问题,那个现在仍然要问的问题,那个将来永远要发问的问题,那个是我们永远不得安宁的问题就是:存在是什么?而这也是在问:本体是什么?”然而这只是阐释了存在的终极意义,并没有解决存在的解释问题。

古希腊人说:“认识你自己。

”但那时的“自我”更多的是众神旨意的化身;到了中世纪,自我则成了上帝的法则,在神性光辉的照耀下,西方人获得了强烈的自我感,虽然这其中不乏蒙昧;文艺复兴兴起后,上帝从人们心中隐去,于是迪卡尔宣称:“我思故我在。

”将自我的理性意志作为人类存在的合法前提;这似乎使我们听到了古希腊哲人巴门尼德所提出的“思维和存在是统一的”。

海德格尔说:“当你们用”存在着“这个词的时候,显然你们早就很熟悉这究竟是什么意思,不过,虽然我们也曾相信领会了它,现在却茫然失措了。

”这是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以后产生的种种异化,导致了哲学家开始了对“存在”的重新思考,即对“存在”进行寻根。

于是存在主义者萨特又提出“在”是第一位的,“存在先于本质”。

米兰昆德拉立足于前人踏出的存在主义之路,又开辟了一个新的方向。

昆德拉不是从存在的本体论,而是从人类存在的现实境况出发来看待和思考存在的。

在他看来,小说家是存在的勘探者,如果一个小说家,不能揭示人类存在的现实,那么他是不堪的至少是不深刻的。

小说的写作目的,就是抓住自我对存在的深思。

小说考察的不是现实,而是存在,存在不是既成的东西,它是“人类可能性的领域,使人可能成为的一切,使人可能做的一切”。

《米兰·昆德拉的小说中的哲学思考》

《米兰·昆德拉的小说中的哲学思考》

米兰·昆德拉的小说中的哲学思考米兰·昆德拉(Milan Kundera)是一位捷克作家,也是当代世界文坛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他以其小说作品中独特而深入的哲学思考而闻名。

本文将探讨米兰·昆德拉作品中涉及到的哲学主题和思想,如存在主义、自由意志、身份认同等,并分析这些思想对整个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塑造的影响。

1. 存在主义与个体自由意志存在主义是米兰·昆德拉作品中一个重要的哲学主题。

他探索了人类存在于世界中的位置,强调了每个人都自由决定自己生活意义的观念。

他关注个体自由意志如何受到社会和历史环境所限制,并反思自由与责任之间如何平衡。

在《存在无感》中,昆德拉通过描述托马斯和特蕾莎之间复杂而纠结的爱情关系来展现了这一主题。

托马斯一直试图逃离现实,并追寻真实和自由,而特蕾莎则渴望归属和稳定。

他们的爱情关系成为了对个体自由意志与社会约束之间永恒的探索。

2. 身份认同与个体追求昆德拉作品中经常涉及到人物对于自身身份认同的思考和追求。

他描绘了人们在现代社会中寻找自我、寻找归属感的心理冲突。

他关注了个体在困境中如何建立和塑造自己独特的身份,并通过这一过程来寻找与他人和世界的联系。

例如,在《笑场》中,昆德拉描述了卡列克抛弃奖学金艺术家地位进入舞台演员行业,并面临对自我身份认同的挑战。

他试图从表演中寻找属于自己的真实,并最终找到真正属于他自己的身份。

3. 历史记忆与时间米兰·昆德拉小说中还深入探讨了人类对历史记忆和时间的感知。

他关注个体如何通过记忆来展示并理解存在的意义,以及时间是如何影响人类生活和决策。

在《给生者的礼物》中,昆德拉通过讲述主人公汤姆卡斯的历史遭遇和深入分析他如何应对过去和现在之间的冲突来呈现这一思想。

汤姆卡斯因为政治原因被迫离开故乡,并在新生活中试图和过去进行抗争,同时也试图从荒诞的存在中寻找意义。

4. 真实与虚构昆德拉作品中常常涉及到真实与虚构之间模糊的界限。

小说:对存在的探索——米兰·昆德拉的小说观

小说:对存在的探索——米兰·昆德拉的小说观

小说:对存在的探索——米兰昆德拉的小说观
黄书泉
【期刊名称】《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0(024)001
【摘要】米兰·昆德位不仅是伟大的小说家,他对小说的认识也是卓而不群的。

他认为:小说是一种存在的智慧,小说的精神不是反映现实,而是对存在的发现。

由此产生了他对小说创作一系列独特的见解,如在小说中将道德判断延期,小说讲究有趣、幽默,小说结构与音乐对位关系,想象在小说中的位置,小说式的思想与哲学思想的区别,等等。

米兰·昆德位的小说观是其个人自由主义思潮在文学上的体现。

本文联系昆德拉的小说创作,对其小说观作出了多方面的阐述和剖析。

【总页数】6页(P47-52)
【作者】黄书泉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中文系,安徽,合肥,23003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06.4
【相关文献】
1.欧洲小说之子米兰·昆德拉的小说观
2.浅论米兰·昆德拉的小说观——读《被背叛的遗嘱》《小说的艺术》之札记
3.米兰·昆德拉与卡尔维诺小说观念异同论
4.米兰·昆德拉小说观中的哲学意蕴
5.小说家是“存在的探险家”──点评米兰·昆德拉的小说观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论米兰·昆德拉的“小说精神”

浅论米兰·昆德拉的“小说精神”
本 主 义 世 界 艺 术 异 化 的 问 题 提 出过 严 厉 批 评 。 阿 多诺 说
过 ,艺 术是 对 现 实 世 界 的 否定 性认 识 ” 他 把 艺 术 看 成 完 “ , 全 不 同 于 现 实 的 、 实 存 的现 象学 意义 上 的 幻 象 , 对 生 非 是
活 的先 期 把 握 。这 种 经 验 领 域 中 所 无 的幻 象 , 一 个 疏 是 离 并相 异 于 现 实 的 另 一 个 世 界 , 用 表 现 性 的 虚 构 形 式 它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刍¨ 卜 浅 论 米 ’● . 拉 白 / 精 神 ∞ ● ・ 定 德 ■ l 0 一 ’

朱 美禄
( 四川 大学 文学 与 新 闻学 院 , 川 成 都 四 摘 6o6 ) 1o4
要 : 小说 精 神 ” 米 兰 ・ “ 是 昆德 拉 基 于 当 下特 定 社 会 语 境 而提 出的 一 个 重 要 的 理 论 概 念 , 意味 着 小 它
过两次世界大战 , 斥绝对主义 , 拒 肯定 相对 主 义 所 蕴 含 的
和 中立 的 。对 于 知 识 的 追 求 , 没 有 达 成 一 种 普 追 的 真 也
理, 以赋 予 人 类 正 确 、 静 和 纯 粹 地 把 握 自然 的 能 力 。相 宁
反 , 为知 识 和 权 力 合 谋 , 业 文 明 和 机 械 复 制 的 大 众 文 因 工 化 便 获 得 了 对 大 众 的 操 纵 。 在 这 种 世 风 熏 染 之 下 , 代 现 艺 术便 疏离 了 它 的 本 质 , 再 是 原 初 的 去 蔽 或 真 理 发 生 不 的 方 式 , 异 化 成 了贯 彻 技 术 理 性 和技 术 意 志 的工 具 。 而 由 于 世 界 的 悖 谬 和 荒 诞 , 术 的 黄 昏 日益 临 近 。 有 艺 感 于此 , 于 米 兰 ・ 德 拉 的 阿 多 诺 和 马 尔 库 塞 , 对 资 先 昆 都

小说家是“存在的探险家”──点评米兰·昆德拉的小说观

小说家是“存在的探险家”──点评米兰·昆德拉的小说观

小说家是“存在的探险家”──点评米兰昆德拉的小说观张德林;李斌;敬文东;陈平辉
【期刊名称】《文艺理论研究》
【年(卷),期】1997()1
【总页数】12页(P29-40)
【关键词】米兰·昆德拉;新写实小说;“存在”;小说家;卡夫卡;小说创作;探险家;小说艺术;海德格尔;主人公
【作者】张德林;李斌;敬文东;陈平辉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712
【相关文献】
1.“人的存在是什么,它的诗性在哪里?”——论米兰昆德拉的小说观 [J], 王玲玲
2.小说:对存在的探索——米兰·昆德拉的小说观 [J], 黄书泉
3.勘探"存在",破译"自我"--米兰·昆德拉与"新写实"小说观的比较 [J], 王桂荣
4."人的存在是什么,它的诗性在哪里?"——论米兰昆德拉的小说观 [J], 王玲玲
5.论小说世界的诱惑与小说家的危险——读米兰·昆德拉的《小说的艺术》 [J], 庄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作者在说话。但是,他所说的一切只有在一个
人物——特丽莎的磁场内才有意义,这是特丽莎看待事物的方法(尽管它的提出从来不是通过她自己)”⑥。再如,《笑忘录》第四部分,“巴纳卡和他的朋友的话是处在一个动作、行为、话语的空间里,这些都使他的话相对化了”⑦。
另一方面,即便是作家自己的思考,“从第一个字开始就采用游戏、讽刺、实验或疑问的语气,《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整个第六章(《伟大的进军》)是一篇关于媚俗的论文,其主要论点:‘媚俗是对大粪的绝对否定。’对于媚俗的这一全部思考对于我具有一个非常关键的意义,在它后面有许多思考、经验、研究,乃至激情,但语气从不是严肃的:它是挑逗性的”⑧。
西方自苏格拉底以来的哲学传统,提倡善与美,贬斥恶与丑;高扬理性、思想、灵魂、崇高,贬抑非理性、感觉、身体、卑下。昆德拉对这些价值范畴都进行了游戏与嘲讽。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因此,在昆德拉的小说中,这些相对性范畴:轻与重、灵与肉、记忆与遗忘、善与恶、必然与偶然、地狱与天堂、上帝与魔鬼等的价值是相对性的,并可以互相转化。
另一方面,他笔下的人物也不能用道德来进行审判。如《为了告别的聚会》中的雅库布。他明知道茹泽娜可能吃掉他无意中放进她药瓶中的毒药,却一再拖延告诉她,最终导致茹泽娜的死亡,我们不能简单地评价说雅库布是不道德的,残忍的,昆德拉实际上是通过雅库布的行为和他对自己行为的反思揭示一个毫无动机的人犯谋杀罪的可能性。再如《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托马斯与众多女人相交往,我们不能因此说托马斯是一个当代唐璜,一个始乱终弃的花花公子,一个毫无道德感、责任心的男人。昆德拉通过他是想说明灵与肉、性与爱、轻与重、忠诚与背叛、偶然与必然等诸多主题。
所有这些,如果没有对神圣、崇高、本质、真理的游戏精神、怀疑精神,则不可能揭示轻与重、灵与肉、偶然与必然、记忆与遗忘等的价值相对性。
所以,我们发现,作者对媚俗的思考不断地受到后续思考的否定、挑战。
因此,昆德拉强调:“对那些把一部作品缩减为它的思想的人我感到反感。被人拖入人们称之为‘思想辩论’之中,我感到可怕。我们的时代因思想而阴沉,对作品漠然视之,我感到绝望。”⑨
在《缓慢》中,当作者写到骑士和T夫人长久而缓慢的夜晚约会之后,得出了结论:“介于缓慢与记忆,速度与遗忘之间,有一个秘密的关联。……缓慢的程度与记忆的浓淡成正比;速度的高低则与遗忘的快慢成正比。”⑩显然,这个思想的产生是与这篇小说的情境息息相关的,它具有挑逗性、幽默感,是游戏精神的产物。同样,在这篇小说中,当作者对现代社会名人是“被选上”的现象进行了冷嘲热讽之后,顺势发挥:“被选上的感觉也存在于,举例而言,所有的爱情关系之中。因为爱情,以其定义,是一个不劳而获的礼物;不因所有值而被爱,甚至是真爱的证明。如果一个女人对我说:我爱你,因为你聪明,因为你正直,因为你买礼物给我,因为你不拈花惹草,因为你帮忙洗碗——我会很失望;这份爱情似乎是有条件的。而听到下面这种说法则美多了:我为你疯狂,尽管你既不聪明又不正直,尽管你说谎,自私,又卑劣。”{11}这里,作者关于爱情的思考也是游戏性的、调侃性的、相对性的,而正是这种非严肃性,与小说中对现代社会崇拜名人的现象的讽刺形成对照,从而更深刻地说明了主题。
在昆德拉看来,小说的这一智慧甚至为独立的个体的确立立下汗马功劳。而今天,在欧洲文明的珍贵遗产——独立思想、个人创见和神圣的隐私生活都受到威胁的时代,“个人主义这个欧洲文明的精髓,只能珍藏在小说历史的宝盒里”{15}。
昆德拉的小说对道德审判的悬置一方面在于揭示道德的虚伪性。比如《玩笑》中揭示了讲道德的人却为自己获得了私利。《玩笑》中牧师科西特卡帮助露西的行为就是这样。露西曾经受过伤害的身体和灵魂使她对男人和性心存戒备,邂逅科西特卡后,科西特卡在生活上无私地关心她,在精神上耐心地开导她,当露西终于对生活充满信心时,她爱上了科西特卡,他们发生了关系。这时,科西特卡困惑了:“我感到我给予露西精神上的帮助已经露出它的原形。从一开始见到她我就渴望她的肉体。我是一个穿着牧师长袍的诱奸者。我所有关于耶稣和上帝的谈论都不外是对世俗欲望的一个掩盖。我觉得我在屈从于性欲的那一瞬间,我就亵渎了最初意图的纯洁,在上帝面前被剥夺了一切功绩。”{16}昆德拉把那些过分强调道德的人戏称为灵魂虚肿症患者。
三、价值相对性的揭示
《谈话会》中有这样一段好笑的情节:对任何女人都不会拒绝的哈维尔医生却拒绝了年轻风骚的护士伊丽莎白的挑逗,他认为自己的拒绝毫无理由,因为他就是不要有任何理由。他说:“想必,我就是想对必然性说不。想把因果律绊倒在地。想用反复无常的自由意志,来戏弄无聊透顶的世事皆可预测。”{17}这实际上是对西方自苏格拉底以来的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嘲讽。
所以,昆德拉说:“小说是讽刺艺术:它的‘真理’被隐藏,没有被宣告,它是无法被宣告的。”{12}
二、道德审判被悬置的疆域
在昆德拉看来,小说的智慧与人们对善恶分明的世界的渴望、对道德审判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他说:“人希望有一个世界,其中的善与恶泾渭分明,因为人的心里有一个天生的不可驯服的欲望:在理解之前进行判断。在这种欲望之上,建立了宗教与意识形态。它们不能与小说调和,除非它们把它的相对性和模糊性的语言传译在自己断然的和教理说教中,它们要求人有个道理:或者卡列尼娜是一个狭隘的暴君的受害者,或者卡列宁是一个不道德女人的受害者;或者无辜的K被不公正的法庭所压垮,或者在法庭后有上天的正义而K是有罪的。”{13}对道德审判的要求表明了人们难以承受事物的相对性,导致小说的智慧——相对主义的、无把握的智慧难以被接受和理解。
昆德拉的小说也涉及到灵与肉的复杂纠葛。《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特蕾莎为了爱情而投入托马斯怀中的时刻,正是她的肚子饿得咕噜噜叫唤的时刻,所以,“疯狂的爱和听到肚子咕咕叫,这两者足以使灵魂和肉体的统一性——科学时代的激情幻想——在顷刻间化为乌有。”{20}事实上,灵魂和肉体的关系是复杂的。特蕾莎为了爱情而对托马斯献出自己的肉体,乃是为了表明她的肉体是独一无二的,不可替代的,灵魂让她的肉体变得崇高。然而,当特蕾莎为了报复托马斯的不忠而向工程师献出自己的肉体时,她发现肉体并不能独自享受自己的快乐,因为她的灵魂因肉体的出轨而受到惊吓,“这一刻,只要那个男人在房间里头朝她的灵魂说一句话,她就会放声大哭,扑到他的怀里。”{21}肉体就这样轻而易举地战胜了灵魂。
昆德拉小说的相对主义智慧是一种彻底的相对主义,即是说,反对将相对主义上升到绝对真理的地位,反对将小说作为哲学家学说的注解。所以说,昆德拉小说的相对主义是一种智慧,而非真理。
昆德拉的小说很好地实践了这一原则。具体说来,其相对主义智慧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实验性思想与游戏的领地
然而,那些具有游戏精神的小说,比如拉伯雷作品,其荒诞不经的情节,违反人类基本道德的故事或评论,使他的书“真正地、彻底地变成了小说。要明白:这是道德审判被悬置的疆域。……悬置道德审判并非小说的不道德,而是它的道德。这道德与那种从一开始就审判,没完没了地审判,对所有人全都审判,不分青红皂白地先审判了再说的难以根除的人类实践是泾渭分明的。如此热衷于审判的随意应用,从小说智慧的角度来看是最可憎的愚蠢,是流毒最广的毛病。这并不是说,小说家绝对地否认道德审判的合法性,他只是把它推到小说之外的疆域”{14}。
比如,轻可以变成重,萨比娜一生都在逃避沉重,追求轻盈,每一次背叛都让她激动不已,她背叛亲人、配偶、爱情、祖国,“然而当亲人、丈夫、爱情、祖国一样也不剩,还有什么好背叛的?”{18}萨比娜感觉自己周围一片虚空,最终压倒她的不是重,而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即是说,轻变成了重,不能承受的重。
另外,看似轻飘的、不起眼的事物却能将沉重击败。在《笑忘录》中,塔米娜与丈夫一起流亡国外,颠沛流离的生活让他们之间的爱情无比忠贞,所以当塔米娜的丈夫死后,她让丈夫活在自己的记忆中,为了能够取回留在国内的她与丈夫的书信——他们爱情的见证,她被迫与雨果交往,可以说,塔米娜对丈夫的爱是沉重的。然而,在一次她违心地与雨果同床共枕之后,雨果那难看的下体居然深刻地留在她的记忆之中,她越来越记不起她丈夫的面貌了,沉重的爱情就这样被轻浮、低俗的男人下体击败了。
关键词:米兰·昆德拉 相对主义 道德审判 价值相对性
摘 要:米兰·昆德拉的小说从多方面展示了相对主义智慧:一是小说中作者和人物思想的实验性、游戏性;二是昆德拉的小说悬置道德判断;三是其小说揭示了价值的相对性。昆德拉小说的相对主义乃是对绝对真理、专制世界的反抗。
捷裔法籍作家米兰·昆德拉认为,欧洲现代小说的诞生是与绝对的神的真理解体而相对真理占据主导的社会变化息息相关的。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在此扮演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昆德拉说:“当上帝慢慢离开它的那个领导宇宙及其价值秩序,分离善恶并赋予万物以意义的地位时,堂·吉诃德走出他的家,他再也认不出世界了。世界没有了最高法官,突然显现出一种可怕的模糊;唯一的神的真理解体了,变成数百个被人们共同分享的相对真理。就这样,诞生了现代的世界和小说,以及与它同时的它的形象与模式。……塞万提斯使我们把世界理解为一种模糊,人面临的不是一个绝对真理,而是一堆相对的互为对立的真理,被并入人们称为人物的想象的自我(ego imaginaires)中,因而唯一具备的把握便是无把握的智慧(sagesse de l’incertitude),这同样需要一种伟大的力量。”①
小说式的思想是实验性的思想,“实验性思想并不期望说服而期望启发;启发另一种思想,使思想动摇;因此,一个小说家必须有系统地使自己的思想非系统化,向他自己为保护自己的思想而树立起的壁垒狠狠地踢去”⑤。
在昆德拉的小说中,一方面,作者的思考与笔下的人物相联系,因此,这些思想并不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只有从某个小说人物的角度来说才是有意义的。比如,“《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第二章一开始就对肉体与灵魂的关系作了一个很长的思索。是的,
小说的这种相对主义、无把握的智慧是与绝对真理、专制世界不相容的。“小说作为建立在人类事物的相对与模糊性基础上的这一世界的样板,它与专制的世界是不相容的。……专制的真理排除相对性、怀疑、疑问,因而它永远不能与我所称为的小说的精神相调和。”②而“小说创造一个迷人的想象王国,在这个王国里,没有谁能独霸真理,每一个人都有获得理解的权利”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