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国际贸易新理论及其对中国贸易发展的启示
谈国际贸易新理论及其对中国贸易发展的启示
国际贸易新理论及其对中国贸易发展的启示导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国际贸易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已经无法完全解释现实世界的贸易现象,因此,学界不断涌现出一些新的贸易理论。
本文将讨论国际贸易的新理论及其对中国贸易发展的启示。
新理论的出现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主要有比较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和要素比较理论。
然而,这些理论无法解释贸易中出现的一些现象,比如贸易逆差、垂直分工和多边贸易。
因此,学者们开始提出新的贸易理论来解释这些现象。
新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认为,经济中存在着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
企业之间的差异化和规模经济是推动国际贸易的重要因素。
该理论主要关注企业之间的竞争,并将国际贸易视为企业之间的竞争行为。
新新贸易理论新新贸易理论基于新贸易理论的基础上,引入了技术差异和产品分工的概念。
该理论认为,技术差异和产品分工是决定国际贸易的关键因素。
不同国家在生产中存在着技术差异,这些技术差异会影响到产品的相对成本,从而影响国际贸易的方向和规模。
新增长理论新增长理论认为,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和国际贸易的主要驱动力。
该理论强调创新对国际贸易的促进作用,认为技术创新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从而推动国际贸易的发展。
对中国贸易发展的启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之一,国际贸易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新理论的出现对中国贸易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
提高企业竞争力新理论强调了企业之间的竞争,因此,中国企业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加强品牌建设和技术创新。
只有具备竞争力的企业才能在国际贸易中占据优势地位。
加强产业链合作新理论中的垂直分工概念提醒我们,中国企业应该加强与其他国家企业的合作,构建更完善的产业链。
通过在全球产业链中发挥各自的优势,中国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贸易机会和经济利益。
注重技术创新新增长理论的重要观点是技术创新对贸易的促进作用。
中国应该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只有拥有先进技术的企业才能在国际贸易中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国际贸易新理论对我国外贸战略的启示
战略贸易理论 (t t i Ta e hoy 是保罗 ・ S a gc r e r) re d T 克鲁格曼( . P R. um n等提出来的 。18 年 , K g a) r 94 克鲁格曼在《 美国经济 学评 论》 上发 表了一篇题 为《 工业 国家 间贸 易新 理论 》 的论 文。克鲁 格曼认为 , 统的国际贸易理论都是建 立在 完全 竞争市场结构 传 的分析框架基础上的 ,因而 不能解释 全部的国际贸易现 象 , 尤 其难 以解释工业制成品贸易 , 从而提出应对 国际贸易理论 的分 析框架进行更新的主张 。1 8 , 9 5年 克鲁格曼 又在其与赫尔普曼
适应 外贸发展战略转 型。另外 , 由于我国 目前从 事加 工贸易 的 劳动力素质问题 , 资企业加工贸易升级换代难度 也较 大 , 三 使 得我国有可能 失去 一部 分中低档产品 的国际 市场 , 同时失去一 次参与新一轮国际间产 业转移 的机会 。
2 出 口产 品 的 整体 层 次较 低 , 、 主要 以 劳动 密集 型 产 品 为主
( . l n 合著的《 EHe ma ) p 市场结构与对 外贸易》 一书中 , 运用垄断竞
我国的劳动力资源丰富 , 价格低廉 , 外贸出口主要 是劳动 密 集型产 品。低附加值 的劳 动密集 型产业 阻碍了我 国的产业升
级, 僵化了我国的产业结构 。 3 在 国际分工中处 于不利地位 , 、 产品附加值低
现的国际贸易新理论中影响较 大的有 以下几种。 1 战略性 贸易政策理论 、
、
我国对外贸易的现状
1外 贸增 长 方 式 为粗 放 型 , 、 经济 发 展 水 平 较 为 落后
与世界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 中国家相 比 , 我国外贸规模扩 大较迅速 , 但仍 是粗放 型的 , 口产 品附加 价值低 , 出 技术 含量 低 。根据我 国目前 的经 济发 展水 平 , 国企 业在 短时间内难以 我
国际贸易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发展国际贸易的启示
国际贸易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发展国际贸易的启示摘要:当前世界贸易的发展相当迅速,而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更是增长快速.但当前国际贸易和发展呈现出与以前不同新特点、新问题和新趋势,而且这些变化对一个贸易大国的中国来说有很大的影响.为此本文对国际贸易的发展特点和趋势作了相应的分析,根据这些特点,提出中国应对这些变化的宏观思路。
关键词:国际贸易;基本趋势;问题;应对思路一、国际贸易发展的基本趋势(一)国际贸易将步入新一轮增长期全球贸易现已摆脱东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加速上行,贸易增长快于生产增长的势头将持续下去。
未来5一lO年,国际贸易增速将高于20世纪90年代的6.5%,保持在7%左右。
据世贸组织预测,全球贸易总额将由1999年的6.8万亿美元增至2005年的lO万亿美元和2010年的17万亿美元。
全球贸易额与总产值之比将从1990年的19%、1999年的23%,提高到2005年的28%,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愈加凸显。
在规模生产和技术改进的作用下,国际市场上大多数商品的价格将走稳走低。
随着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可能性增加,未来几年国际贸易增幅虽难以超过去年水平,但仍可保持较为平稳的增长态势,其主要原因是:世界经济仍处于上升期,使得国际市场供给充足、需求旺盛;科技革命和电子商务大发展,为贸易增长提供了后劲;贸易自由化深入开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实行市场开放战略。
(二)国际贸易结构走向高级化贸易结构的高级化是与产业结构的升级互为表里的,从其变化趋势看有三个突出特点。
一是传统初级产品比重下降,工业制成品比重持续上升。
二是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高速增长。
三是现代服务贸易迅猛发展。
(三)国际直接投资越来越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推动力量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国际贸易增长超过生产的增长,而国际直接投资的增长又超过国际贸易的增长。
东亚金融危机过后,这一发展势头重新显露。
1999年下半年以来全球贸易表现优异的一个重要背景就是国际直接投资增势迅猛。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对我国外贸战略的启示
将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在 “ 十一 五”时期 , 理论。主要观点是通过关税来抽取外国寡 完全竞争和 规模经济 条件下 ,通过关税 、
我 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战略也将面 临着新的 头厂商的垄断利润 ,用出 口补贴 为本国寡 出口补贴和 进 口保 护等奖 励和 限制性 措
选择。
头厂商争夺市场份额 ,以进 口保护作为促 施 ,对现在的或潜在的战略性产业 ( 部门、 进 出口的方式和手段 ,把垄断利润从外国 企业 ) 进行支持和资助,增强其竞争能力,
这使得 发展 我 国服务 贸 易有 了更好 的条
的基础在于主导产业优势 的建立 ,突出了 整 和 改 进
不 断进 取的创新机 制和充 分的创新能 力,
f ) 动 我 国实现从 贸 易大国向 贸 一 推 件 和基 础 ,我们 应加 快提 高服务 贸易 比 易强 国 的 转 型
具有非常重要的政策价值 。
的源泉又在于企业是否具有创新机制和创
新 能 力。 f ) 四 重视 发 挥 政 府 的 作 用
中全会提 出的要 求 ,实施互 利共赢 战略 , 不断提高 我国 的可持续贸 易能力。 f ) 四 实现 从 以货 物贸 易为主 向提 高
国 家对主 导产 业 的支 持 ,有利 于产
业 结构 的优 化 ,有 利 于培 育产 业竞 争优 服务 贸易比重转 型 服 务 贸 易是消耗 资源 少、附 加值 高
优势理论论证 了各 国应致力于生产 自己比 上不必为此付 费。某些产业或厂商能产生
( ) 二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国家竞争优 势理论 (h o ei e T eC mp ti t v
A v na eo ai s是 由 美 国哈 佛 大 学 da tg f t n ) N o 较优势的产品,在 国际贸易中换取其相对 巨大 的外 部经 济 ,促 进 相 关产 业 发展 和 出
国际贸易新理论对我国外贸发展的启示及对策
国际贸易新理论对我国外贸发展的启示及对策引言国际贸易是一个国家与世界其他国家进行经济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方式。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国际贸易理论也在不断发展与演变。
新理论的出现不仅为国际贸易提供了新的解释和指导,对于我国外贸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本文主要探讨国际贸易新理论对我国外贸发展的启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比较优势理论的启示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的经典基石之一。
它认为,一个国家在进行国际贸易时应该专注于生产自己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商品。
对我国外贸发展的启示如下:1.找准我国的比较优势产业。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我国在外贸发展中应该优先发展具有相对优势的产业。
通过分析我国的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找到我国可以在全球市场上竞争的产业,并进一步加强其竞争力。
2.加强国内产业升级。
比较优势理论指出,一个国家只有不断提升产业的竞争力,才能在国际市场上取得更大的优势。
因此,我国在外贸发展中应该注重加强产业升级,通过技术创新、品牌建设等方式提升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国内产业的竞争力。
二、新经济地理学的启示新经济地理学认为,地理位置和经济活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这对我国外贸发展也有一定的启示:1.充分利用区位优势。
我国地处亚洲大陆的中心位置,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庞大的消费市场。
因此,我国在外贸发展中应充分利用自身的地理位置优势,发展区域贸易、辐射周边市场,提高对外贸易的便捷性和效率。
2.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新经济地理学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助于提高整个地区的竞争力和效率。
因此,我国在外贸发展中应积极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市场的扩大规模。
三、全球价值链理论的启示全球价值链理论认为,国际贸易已经从简单的商品交换演变为全球价值链的扩展和分工。
这对我国外贸发展提出如下启示:1.加强产业链的参与和优化。
我国在外贸发展中应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通过与国外企业进行合作,参与到更高层次的产业链中,提高我国产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国际贸易理论演变对我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启示
收稿日期:2006-01-28作者简介:李惊雷(1967-)男,河南安阳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国际贸易与世界经济研究。
第22卷第3期2006年6月商丘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SHANGQIU TE ACHERS C OLLE GE Vol .22 No .3June . 2006国际贸易理论演变对我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启示李 惊 雷(河南财经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河南郑州450002) 摘 要: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的风起云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的今天,一国的对外经济利益的取得越来越取决于其在国际分工格局中的位置,如果经济要素禀赋在较为落后的产业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并且使之静态化,那么在国际分工中将处于不利地位,如果是贸易大国就有可能陷入“比较利益陷阱”,从而损害一个国家的长期发展。
仔细分析国际贸易理论的演变,我们可以从中获得一定的启发。
关键词:比较优势理论;规模经济;技术进步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600(2006)03-0125-02 2004年我国进出口贸易额达到11547.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5.7%。
其中出口5933.6亿美元,同比增长35.4%;进口5613.8亿美元,较上年增长36%,贸易顺差近320亿美元,对外贸易总额突破了万亿美元,超越日本成为第三大贸易国。
然而,贸易规模的扩大只能说明是数量的增长而非质量的提高,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我国的出口产品大都处于国际分工的低端生产环节上,或者说在国际分工的低端位次上我国的产品和生产环节上具有国际竞争力。
这是长期以来我国在开展对外贸易中基本上采取的静态比较优势的贸易发展战略的必然结果。
一、际贸易理论及文献综述威廉·配第(1662)最先提出了劳动价值论的最基本的命题,并且认识到了分工对生产率提高的影响。
亚当·斯密(1776)认为两国间的贸易基于绝对优势,而且对两国都有利。
基于国际贸易理论浅析中美贸易局势
基于国际贸易理论浅析中美贸易局势当前,中美贸易局势正面临严峻挑战。
国际贸易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局势,下面对中美贸易局势进行浅析。
在国际贸易理论中,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绝对优势理论认为,一个国家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相对于其他国家具有绝对的优势,可以通过专注于生产这种商品来实现贸易。
比较优势理论则认为,即使一个国家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没有绝对优势,但只要其相对成本较低,就可以通过生产这种商品并进行贸易。
在中美贸易中,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在很多制造业领域拥有绝对优势,可以通过出口这些产品获得贸易收益。
虽然比较优势理论主张贸易的双赢情况,但在实际情况中,贸易存在不平衡和不公平的现象。
中美贸易中,美国政府和一些企业认为中国存在不公平的贸易行为,例如知识产权侵权、市场准入限制等。
这些问题成为中美贸易紧张的根源。
与此相比之下,中国则指责美国采取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对中国进行贸易限制。
这些争端使得中美贸易更加复杂和困难。
在国际贸易理论中,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被视为贸易限制的主要手段。
关税是在出口或进口商品时由政府征收的税,可以增加商品价格从而减少进口,保护本国产业;非关税壁垒则是指除关税外的其他限制措施,例如配额限制、质量标准限制等。
在中美贸易中,关税逐渐成为双方施加对方的压力的工具。
美国政府在某些进口商品上加征关税,以保护本国产业;中国政府也采取了类似措施作为回应。
这些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不仅对两国经济产生直接影响,也会影响到全球贸易秩序和经济稳定。
在解决中美贸易局势中,国际贸易理论提供了一些启示。
通过对比较优势理论的运用,中美双方可以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开展互利共赢的合作。
双方可以通过对话和谈判寻求共识,并通过国际贸易规则和机制来解决分歧。
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可以发挥中介作用,促进对话和缓解紧张局势。
中美贸易局势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其中涉及到政治、经济、国际贸易理论等多个因素。
贸易自由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贸易自由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国际贸易日益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而贸易自由化更是国际贸易的重要标志之一,它不仅能够推动全球贸易的增长,还能够为各国提供更多的经济机会。
在中国,贸易自由化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和机遇。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贸易自由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一、推动中国对外贸易的扩大贸易自由化为中国对外贸易的开放创造了有利条件。
自1978年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对外贸易的规模不断扩大,而贸易自由化的引入更是为中国进一步融入全球经济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中国依靠低成本的劳动力和高效的生产能力,将制造业产品出口到世界各地,这使得中国的外贸市场得到了迅速的扩大。
同时,贸易自由化也给予中国更多的机会从其他国家进口商品和技术。
通过自由贸易的方式,中国可以引进更多的高品质商品和技术,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推动中国经济向高端制造和服务业转型升级。
二、加强中国的国际竞争力贸易自由化为中国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的竞争压力。
得益于贸易自由化的有效推进,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越发激烈,而中国有着庞大的市场和优质的生产环境,这为中国自身吸引和利用世界各地的资源提供了有利条件。
随着国际经济的发展,其他国家的竞争力也在逐渐提高,这对中国的发展提出了巨大挑战。
在这种竞争中,中国不断提高自身的制造业水平和技术水平,以及挖掘其他领域的潜力,不断推动其竞争力的增强。
三、推动中国经济以适应国际标准贸易自由化的推行也促进了中国市场的国际化发展。
贸易自由化的引入,使中国企业逐渐融入国际市场体系,适应并引领国际规则。
这同时也提升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信任度和接纳度,为中国进一步融入国际市场提供了广阔的机遇。
贸易自由化的推行了解了中国企业面对国际标准的机会和挑战。
一方面,中国品牌将有机会拓展新的市场,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另一方面,中国企业也面临着严峻的国际标准规范和竞争压力,必须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以符合国际标准。
论新贸易理论发展对我国贸易发展的启示
中 图分 类 号 : 2 F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23 9 ( O O 2 —1 00 1 7 — 1 8 2 1 ) 20 5 — 2
1 新 贸 易 理 论 的 出现
低 附 加 值 的 出 口战 略 是 否会 使 我 国所 谓 的 比较 优 势 陷 入 低
水 平循环 的陷阱?
2 0世 纪 8 O年 代 初 以来 , 克鲁 格 曼 、 尔 普 曼 、 兰 德 等 赫 布 发展经 济学家普雷 维什和辛 格 于 15 9 0年 提 出 了 “ 易 贸 人 在 分 析 论 述 规 模 经 济 和 不 完 全 竞 争 市 场 条 件 下 的 贸 易 格 条 件 恶 化 论 ” 。该 理 论 认 为 : 由于 贸 易 条 件 的 改 变 要 受 到 贸
解 释 。 产 业 内 贸 易 、 司 内 贸 易 以 及 著 名 的 “ 昂 惕 夫 之 公 里
的 差 别 , 可 以 回 答 : 统 理 论 把 世 界 贸 易 看 成 是 完 全 发 生 则 传
新 谜 ” 产 生 , 致 了人 们 对 传 统 贸 易 的 反 思 。 传 统 贸 易 理 论 在 像 小 麦这 类 商 品 上 , 贸 易 理 论 则 认 为 主 要 贸 易 品 是 像 的 导 飞 机 这 样 的 商 品 。 因 此 , 贸 易 理 论 既 是 对 传 统 贸 易 理 论 新 在 分 析 国际 贸 易 时 都 假 定 产 品 市 场 是 完 全 竞 争 的 , 与 当 这
也 代 国 际 贸 易 的现 实 也 不 相 吻 合 , 新 贸 易 理 论 的 出 现 很 好 的 继 承 , 是 对 国 际 贸 易 理 论 新 发 展 的 反 映 和 阐释 。 而
谈马克思的国际贸易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经济论文
谈马克思的国际贸易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经济论文一、马克思的国际贸易理论及其解读马克思的国际贸易理论是其《资本论》的重要内容之一,马克思花费了很大的篇幅详细讲解了国际贸易理论,最终形成了一个理论体系。
马克思的国际贸易理论主要分为以下四部分:国际分工理论、世界市场理论、国际价值理论、贸易政策理论。
马克思的理论全面系统,逻辑性强,从各个方面阐述了国际贸易的产生、发展与消亡。
随着当今国际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马克思的国际贸易理论对指导现实的意义越来越凸显。
因此有必要重现并再次解读其理论。
一国际分工理论。
关于国际分工的产生,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导致国际分工的直接原因,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以资本主义的工业革命以及科技革命为代表。
第三次科技革命使资本主义国家知识经济迅速发展,因而也带来了国际分工的变化,资本主义国家从事知识密集型产业,相对落后国家不仅要从事原材料的供应,还要从事工业品的加工。
这使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越来越悬殊。
发展中国家在农产品资源以及劳动力成本上的比较优势,使发展中国家陷入“比较优势陷阱”,导致发展中国家贸易结构不合理,进一步影响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阻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使落后国家“专业于”贫困。
二世界市场理论。
随着国际分工的发展,世界市场形成。
世界市场生来就是为资本主义服务的。
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更大的市场,突破国界的限制,通过向落后国家倾销商品来转嫁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所引起的经济危机。
二世界市场作为国内市场的延伸与补充,可以弥补国内市场空间的不足,为本国产品寻找更广阔的市场,缓解经济危机,但作用是很有限的,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不可能就此解决。
三贸易政策理论。
马克思外贸政策的两个组成部分:自由贸易政策理论和保护贸易政策理论。
马克思认为自由贸易为资产阶级倾销商品开辟了道路,自由贸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加剧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并且将这一矛盾由一国内扩展到世界范围。
国贸理论心得(精品5篇)
国贸理论心得(精品5篇)国贸理论心得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国贸理论心得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国贸理论心得(精品5篇)】相关方法经验,供你参考借鉴。
国贸理论心得篇1国贸理论学习心得体会在学习国际贸易理论的过程中,我对该学科的认识和了解逐渐深入。
这门课程涵盖了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投资与市场布局、国际贸易政策与理论、国际营销等方面的知识。
在学习过程中,我意识到了国际贸易理论在商业和全球经济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首先,我认识到国际贸易理论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
在学习国际贸易理论的过程中,我逐渐培养了全球视野和跨文化理解能力。
这种思维方式使我在面对问题时,能够从国际经济的角度出发,分析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案。
此外,这种思维方式也帮助我在生活和工作中,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和他们的需求。
其次,我深入了解了国际贸易理论的各个方面。
国际经济与贸易部分让我认识到国际贸易如何影响各国经济。
国际投资与市场布局部分则让我理解了国际贸易如何影响市场结构和竞争格局。
国际贸易政策与理论部分则让我了解了国际贸易政策的历史发展和贸易理论的发展。
国际营销部分则让我更好地理解了国际贸易中的市场推广和品牌建设。
最后,我意识到了国际贸易理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无论是商业决策、政策制定还是个人发展,国际贸易理论都能提供有益的指导。
例如,在学习国际贸易政策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了贸易政策的制定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国际经济形势、国内经济状况、贸易利益分配等。
这使我认识到在商业决策和政策制定中,需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而不仅仅是追求短期利益。
国贸理论心得篇2在进行国贸理论学习之后,我有以下几点深刻的理解和心得:1.国际贸易的概念和重要性: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
它促进了世界各地的经济交流,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2.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从重商主义到自由贸易,再到保护贸易,最后到全球化的今天,国际贸易理论一直在不断发展和演进。
新新贸易理论研究对我国外贸的启示
激 烈的 国 际竞 争 中获 得 贸易 利益 , 这 一 系列 的 问题 是 目前 我 国 对 外 贸 易 面 临 的重大挑 战 , 需 要 进 行 科 学 合 理 的 决
策
低, 从总体贸易额的增长到贸易过程中
的 价值 增 值 问题 , 从单 个 企 业对 外 贸 易 战 略 的选 择 到如 何 改 善 贸易 条件 , 新 新
济变量 , 然 后 从 模 型推 理 出新 的结 论 。
要 求分 析 搜集 微 观 经 济数 据 , 从 企 业 的 各 项 生 产 成 本 指 标 到企 业 生 产率 的 高
由 贸易 模 型 的发 展 而 推 动 了 贸 易 理 论 的发展 , 从 新 的理 论 出发 衍 生 出相 关 的 贸易 决策 行 为 , 为企 业 在更 复 杂 的经 济
环境下作 出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 同时贸
易 理论 也 在 另一 方 面 为 公 共 部 门 制 定 政 策 提供 参考 依据 。
贸易理论都要对此 进行具 体研究 。除
此之外 , 它 极 为 重视 和 强调 创 新在 企 业
对 于单 个 企业 而 言 , 本 身要 重 视企
业 的异 质 性 。 并 以此 为依 据选 择 合理 的
国 国际 贸易 的 发展 具有 重 要 意义 , 现 阶 段 针 对 我 国制 造 业 长 期 处 于 国 际 价 值 链 低端 的贸 易 现实 , 中国 的企业 如何 实 现 走 出 去 的梦想 , 又 如何 在 走 出 去 的过
程 中进一 步 发 展壮 大 自己 , 同时 又能 在
合现实经济情况特别是 贸易行 为的经
很 大 的突破 。 对 于 企业 的 异质 性 , 新 新 贸易 理论
国际贸易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发展国际贸易的启示
国际贸易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发展国际贸易的启示国际贸易是国家之间经济交流的重要形式,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拓展市场、提升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经济格局的变化,国际贸易发展趋势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和变化。
了解和把握国际贸易发展趋势对中国发展国际贸易具有重要的启示。
首先,国际贸易呈现出多样化和多层次发展的趋势。
随着科技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国际贸易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商品贸易,服务贸易的比重逐渐增加,知识产权贸易成为新的增长点。
同时,贸易形式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进出口贸易,跨境电商、外包服务等新型贸易方式逐渐兴起。
这对中国发展国际贸易提供了机会,我们应积极拓展服务贸易、知识产权贸易,加强与国际大宗商品贸易客户的合作,积极参与跨境电商和外包服务等新业态。
其次,国际贸易呈现出贸易自由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
自由贸易协定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推进,市场准入门槛降低,贸易壁垒逐渐去除,贸易自由化程度不断提高。
同时,跨区域贸易合作日益密切,区域一体化进程加快。
中国应积极参与贸易自由化进程,加强与重点区域的经贸合作,推动区域贸易一体化,积极参与和推动区域贸易合作协议的签署和实施。
再次,国际贸易呈现出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商务、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应用广泛,数字经济的发展对国际贸易产生深远影响。
跨境电商的兴起为中小企业参与国际贸易提供了机会,数字化贸易平台的建设能够降低贸易成本,提高贸易效益。
此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也在促进供应链的优化、物流的智能化和贸易便利化。
中国应加快数字化和智能化建设,发展电子商务,提高网络安全能力,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科技合作,积极推动国际贸易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
最后,国际贸易呈现出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趋势。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突出,低碳经济的发展和绿色贸易的兴起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方向。
国际社会对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绿色贸易和环境标准逐渐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要素。
新新贸易理论综述_发展与启示_王海军
经济问题探索 2009年第12期新新贸易理论综述、发展与启示王海军(中央财经大学,北京100081)摘 要:国际贸易理论经历了传统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和新新贸易理论三个发展阶段。
新新贸易理论是在评判的继承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的基础上,形成了异质性企业模型和内生边界模型两个理论分支,以此解释了异质性因素和组织制度对企业贸易模式的影响,本文对新新贸易理论的基本模型和理论发展进行了归纳和评述,最后分析了其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异质性企业;内生边界;贸易:启示前言国际贸易理论随着实践的发展依次经历了传统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和新新贸易理论三个阶段。
传统贸易理论可追溯到A da m S m ith的绝对优势贸易理论(A bso l ute advantage trade theory),之后经过D avid R i car do比较优势贸易理论(T rade t heory of co mparati ve advantage)和H ecksc her-Ohlin要素禀赋理论(HO 理论)等发展阶段,其核心思想在于用技术的绝对或相对差异来解释国际贸易的发生以及对贸易国双方福利的影响,进而指出国际贸易模式应该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垂直贸易。
然而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以K r ug m an和Brander为代表的学者提出了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和产品差异化假说,并建立了战略贸易理论(K rug man,1979,1980)和垄断竞争贸易理论(K r ug m an&Brander,1983),合称新贸易理论(N e w T r ade Theory),其对传统贸易理论中的规模报酬不变、完全市场竞争和同质产品等假设提出了严厉的评批,他们认为传统理论模型无法解释现实国际贸易中发达国家间的产业内贸易占大多数的典型化事实。
进入20世界90年代,国际贸易实践的发展使人们再次反思新贸易理论对现实的解释力,因为大量的经验证明,并非所有的企业都选择对外贸易。
新贸易理论对我国外贸战略的启示
( ) 贸 增 长 方 式 为 粗 放 型 , 济 发展 水平 较 为 落 后 一 外 经
国际竞 争力 的大小 是一 国兴衰 的标志。而竞争优 势则
来自 将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的综合能力的最终结果。
只有将 比较优 势 的潜在优 势最 终转化 为竞争优 势 , 真 才能 正形 成出 口竞争力 。大力 发展 高科技 、 化产业结 构是 提 优 高我 国国家竞争优 势的必然选择 。我 国创造产业的竞争优
( ) 二 发挥 政 府 作 用 , 大 国 内市 场 扩
近些 年来 , 国外贸规模 扩大较迅 速 ,但仍是粗 放型 我 的 ,存在 着出 口 数量轻质 量的现象 。这造成 了我 国 出臼 重 竞争 上的软肋 , 心竞 争力得不 到有力地提 升 。 核
( ) 口产 品 的 整 体 层 次较 低 , 于 产 业 链 低 瑞 二 出 处
■—— j 经困 —■I 匕 昌I 方Z J 盐
传 统贸 易理论认 为: 品价格差 异是 贸易产生 的最 直 商 接 的原 因 。而相对要 素禀赋 的差异是 产生商 品价 格差异 的
根本原 因 。 新贸 易理论则 认为 由于规模 经济 的存在 , 在考 界平 均 142的水平( 国这一 比例 为 126。我 国服务 贸 :. 美 :. )
易规 模偏小 , 整体水 平差 。我 国服 务业 总量不足 , 国民经 在 济 中 比重 偏低 , 务业 落后使我 国服 务贸 易的发展 受到很 服 大 制约 。 我 国的服务贸 易发展水平 落后 , 远远跟 不上货物 贸易 的发 展 , 特别是 保 险 、 物流 、 银行 、 等 , 和费用 中介 成本 高 , 质量差 , 服务 已经不 能满 足外 贸迅速发 展 的需 要 , 成为 外 贸增长方式转 变 的障碍 。2 1 年中国服务贸易逆差 29 00 1- 3 亿美元。逆差 主要集 中在运输服 务 、 险服务 、 保 专有权 利使 用 和特许 费用 及旅游 等服 务类别 ,逆差金 额合 计为 63 4. 5 亿美 元 。 三 、 贸易理 论对我国 外贸战略选择的 启示 新 战后 国际 贸易新理论从不 同角度揭示 了国际贸易产生 的原 因 , 合 当今 世界 对外 贸 易 的实际 情况 , 符 对于 我 国制
新增长理论的国际贸易发展观及其启示
新增长理论的国际贸易发展观及其启示引言国际贸易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理论认为,贸易的增加会促进经济发展和增长。
然而,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传统的贸易理论逐渐不能很好地解释国际贸易的复杂性和对经济的影响。
这导致了新兴的一种理论——新增长理论的出现。
新增长理论着眼于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复杂关系,并提出了一种新的国际贸易发展观。
本文将探讨新增长理论的国际贸易发展观及其对实践的启示。
新增长理论概述新增长理论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由美国经济学家基因-加洛曼(GeneM.Grossman)和埃尔汉·赖斯(Elhanan Helpman)等人提出的,它对传统的贸易理论进行了补充和扩展。
新增长理论的核心思想是经济增长与贸易之间的互动关系。
它不仅考虑了贸易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还关注了贸易对技术进步、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间接影响。
根据新增长理论,贸易的增加有助于技术的传播和创新的扩散。
当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时,它可以从其他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知识中受益,从而加速自身的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
此外,贸易的增加还可以促进产业的发展和优化。
贸易使得一个国家能够专注于其相对优势的产业,并通过扩大市场规模和降低生产成本来提高产业的竞争力。
新增长理论与国际贸易发展观新增长理论对国际贸易发展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观点。
传统的贸易理论认为贸易的增加将带来经济增长,但没有详细考虑贸易对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的作用。
新增长理论强调贸易的增加对技术进步和创新的推动作用,以及对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这种观点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为贸易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新的思路。
根据新增长理论,一个国家要实现经济增长和发展,不能仅仅依靠传统的比较优势模型和资源禀赋理论。
相反,一个国家应该致力于增强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能力,并通过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合作来推动技术的传播和创新的扩散。
只有这样,一个国家才能在全球竞争中获得持续的优势。
浅谈“新新贸易理论”的思想脉络及其发展论文
浅谈“新新贸易理论”的思想脉络及其发展论文一、新新贸易理论的提出背景传统的贸易理论主要关注国家间的比较优势、要素禀赋差异以及规模经济等因素对贸易模式的影响。
然而,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传统的贸易理论在解释现实贸易现象时遇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
例如,一些国家在某些产业上并没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却仍然能够成为该产业的重要出口国;一些国家的企业通过外包、离岸生产等方式参与全球价值链,但传统的贸易理论难以解释这种现象。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经济学家们开始尝试发展新的贸易理论。
在这个过程中,“新新贸易理论”逐渐崭露头角。
新新贸易理论强调企业异质性、市场不完全竞争以及企业行为对贸易模式的影响,试图更全面地解释现实贸易现象。
二、新新贸易理论的思想脉络新新贸易理论的思想脉络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
当时,一些经济学家开始关注企业异质性和市场不完全竞争对贸易模式的影响。
例如,Melitz(2003)提出了“企业异质性”的概念,认为不同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出口能力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会影响企业的出口决策和贸易模式。
Antràs和Helpman(2004)则进一步提出了“市场不完全竞争”的概念,认为企业在出口过程中会面临市场准入壁垒、贸易成本等限制,这些限制会影响企业的出口决策和贸易模式。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新新贸易理论逐渐形成。
新新贸易理论认为,企业异质性和市场不完全竞争是解释现实贸易现象的关键因素。
企业异质性会导致不同企业在生产效率、出口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从而影响企业的出口决策和贸易模式。
市场不完全竞争则会导致企业在出口过程中面临各种限制,如市场准入壁垒、贸易成本等,这些限制会影响企业的出口决策和贸易模式。
三、新新贸易理论的发展随着研究的深入,新新贸易理论逐渐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一方面,经济学家们开始关注企业异质性和市场不完全竞争对全球价值链的影响。
例如,Antràs和Helpman(2014)提出了一种新的全球价值链模型,该模型考虑了企业异质性和市场不完全竞争对全球价值链的影响。
谈国际贸易新理论及其对中国贸易发展的启示
谈国际贸易新理论及其对中国贸易发展的启示谈国际贸易新理论及其对中国贸易发展的启示摘要:首先对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的国际贸易新理论进行了概述,通过对其经典论文的解析得出了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几点启示,认为我国应采取战略性贸易政策,鼓励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竞争优势。
关键词:国际贸易新理论;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保罗·克鲁格曼在国际贸易、贸易地理及国际金融等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而他的理论的核心就是围绕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领域,提出了“国际贸易新理论”,引入了规模报酬和不完全竞争,用非比较优势的观点解释了当今国际贸易出现的新特点。
新贸易理论也成为国家贸易理论发展史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一、新贸易理论产生的背景二战后,国际贸易活动出现了新特点、新现象。
首先,1960年代末开始,由于日本、西欧在国际经济领域的地位迅速上升,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起来,使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受到极大动摇,并且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客观存在的贸易不等价交换,国际贸易活动在二战后大幅度增加,不是发生在经济互补的国家,而是在发达国家之间,这种贸易的相似性,改变了传统的对国际贸易的看法。
这就需要有一种新的贸易理论对世界贸易现象作更为客观和切合实际的解释。
其次,伴随国际贸易大幅增加的同时,贸易中增长最快的不是要素互补的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而是要素禀赋极其相似的工业化国家之间,各国之间进行的贸易之大多数也不是产业间贸易,而是发生在同一产品内部的产业内贸易。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贸易活动已不再完全取决于各国之间的资源优势差异,而更多的取决于一个国家在某个行业所具有的规模优势,比较典型的是大部分国际贸易活动是“飞机式的贸易”。
飞机制造所需要的经济规模使整个世界就只有为数不多的国家制造者,而且世界上也只有少数几个飞机制造中心,即使日本和美国两国之间没有差异,似乎也只有其中一个国家才会生产宽体喷气式飞机。
“新贸易理论认为,相当一部分国际贸易,特别是经济特征相似国家之间的贸易,其产生原因主要是报酬递增形成的国际分工,而不是国与国之间在资源禀赋上存在的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国际贸易新理论及其对中国贸易发展的启示摘要:首先对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的国际贸易新理论进行了概述,通过对其经典论文的解析得出了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几点启示,认为我国应采取战略性贸易政策,鼓励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竞争优势。
关键词:国际贸易新理论;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保罗·克鲁格曼在国际贸易、贸易地理及国际金融等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而他的理论的核心就是围绕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领域,提出了“国际贸易新理论”,引入了规模报酬和不完全竞争,用非比较优势的观点解释了当今国际贸易出现的新特点。
新贸易理论也成为国家贸易理论发展史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一、新贸易理论产生的背景二战后,国际贸易活动出现了新特点、新现象。
首先,1960年代末开始,由于日本、西欧在国际经济领域的地位迅速上升,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起来,使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受到极大动摇,并且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客观存在的贸易不等价交换,国际贸易活动在二战后大幅度增加,不是发生在经济互补的国家,而是在发达国家之间,这种贸易的相似性,改变了传统的对国际贸易的看法。
这就需要有一种新的贸易理论对世界贸易现象作更为客观和切合实际的解释。
其次,伴随国际贸易大幅增加的同时,贸易中增长最快的不是要素互补的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而是要素禀赋极其相似的工业化国家之间,各国之间进行的贸易之大多数也不是产业间贸易,而是发生在同一产品内部的产业内贸易。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贸易活动已不再完全取决于各国之间的资源优势差异,而更多的取决于一个国家在某个行业所具有的规模优势,比较典型的是大部分国际贸易活动是“飞机式的贸易”。
飞机制造所需要的经济规模使整个世界就只有为数不多的国家制造者,而且世界上也只有少数几个飞机制造中心,即使日本和美国两国之间没有差异,似乎也只有其中一个国家才会生产宽体喷气式飞机。
“新贸易理论认为,相当一部分国际贸易,特别是经济特征相似国家之间的贸易,其产生原因主要是报酬递增形成的国际分工,而不是国与国之间在资源禀赋上存在的差异。
”而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无法对此做出合理的解释。
最后,许多商品市场中完全竞争不是经常存在的,而不完全竞争则经常存在,少数垄断由于规模报酬递增而获得市场地位,从而导致国际分工,而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无法对此贸易现象做出合理解释:因此合理解释这些现象的国际贸易理论应运而生。
二、新贸易理论的基本观点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是建立在理想的理论模型之上的,假定市场是完全竞争,规模报酬保持不变,同时信息是对称的,由于比较优势所带来的价格的差异而导致的国与国之间的贸易。
其理论基础是比较优势理论,而这种比较优势是由各国的要素禀赋差异来决定的,一国使用相对充裕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便具备比较优势,在国际贸易中,各国出口比较优势的产品,而进口比较劣势的产品,即认为在报酬不变和完全经济的条件下,国际贸易从事的是“小麦式的贸易”。
比如一个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倾向于出口国内大量生产的劳动力密集型产品,而进口那些技术密集型产品。
而新国际贸易理论认为,相当一部分国际贸易,特别是经济特征相似国家之间的贸易,其产生原因主要是报酬递增形成的国际分工,而不是国与国之间在资源禀赋上存在的差异。
在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经济不可能达到完全竞争市场下的资源最佳配置状态,只能在次优的不完全竞争状态下运行,现实的市场经济正是处于此种状态,但成效确是显而易见的,各国通过国际贸易活动后,整个世界的福利水平都有所提高。
克鲁格曼在《重新认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中阐明了关于规模报酬递增导致国际贸易的新理论。
他在书中论述到:“为什么飞机会在西雅图制造,其原因很难说是因为这个地理位置具有制造飞机的经济特征,与之相反,其关键先是报酬递增这一定律使飞机制造肯定会集中在一个地点。
而西雅图又偶然使这个转盘上转轮所停住的地方。
”指出了规模经济在国际贸易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不仅如此,克鲁格曼并且利用模型证明了一个国家必须通过创新才能保其领先地位。
换言之,不发达国家或地区要追赶发达国家从而确定自己的竞争优势,努力的主要方向也即是技术创新。
没有技术创新,一个不会发展,一个国家更不会获得持久发展。
在《不完全竞争及战略贸易政策》中通过美日间贸易的例子,克鲁格曼证明了保护进口可以促进出口的观点。
他指出:“一个受到保护的国内市场实际上是一台出口的发动机,而且这种促进出口的办法可以成为一项成功的以邻为壑的战略”。
在此篇文章里克鲁格曼通过对美日半导体国际竞争的实证研究,进一步论证了该观点。
目前我国一些传统产业并不具备国际竞争优势,但是又极具发展潜力,这就需要政府给予一定的保护使之发展强大并且具备竞争优势。
克鲁格曼在国际贸易领域的理论贡献也主要体现在两篇论文中,一篇是“报酬递增、垄断竞争与国际贸易”;另一篇是“规模经济、产品差异与贸易模式”。
克鲁格曼在这两篇论文中提出了区别于传统贸易理论的国际贸易新理论,其核心思想是国际贸易的发生并不依赖国家之间的差异;在规模经济条件下,产业内贸易可以在两国完全相同的国家之间发生。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新贸易理论本质上是将传统贸易理论的要素禀赋差异说修正为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理论,更好的解释了二战后出现的国际贸易新现象。
三、新贸易理论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启示(一)大力支持战略性贸易政策这里所说的战略性贸易政策是不同于传统的贸易政策,这种政策是建立在不完全竞争、规模收益递增基础上的新贸易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本质上不是关于战略性产业的贸易政策,但却是一种有利于促进战略性产业发展的、政府有效干预的对外贸易政策。
而如今国际市场上具有不完全竞争和现代中规模经济的特征,因此如何使我国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如何扩大本国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成为我国在国际竞争中是否取胜的关键因素。
政府如果能从战略发展的角度给予那些有发展前途并且能发挥本国资源优势的产业一定程度的扶持,使其扩大生产规模,实现一定的经济效益,对本国经济发展都是有利的。
例如战后的日本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政府曾对一些产业有过保护,因而促进了那些产业的发展壮大。
克鲁格曼认为:“对一个具有大量劳动力但工资较低的国家来说,使用暂时的保护来形成比较优势的永久性转换似乎成效极佳。
”目前我国就是一个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劳动密集型国家,根据新贸易理论,由于规模经济的作用,必然形成以出口为导向劳动密集型产业。
而世界经济主导型的经济是高科技产业。
但劳动密集产业不能成为带动产业结构升级的领头产业,政府应担当起宏观调控的角色,对于一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给予一定的保护以增强其竞争力,并且始终鼓励发展新的高科技含量的产业,培育新的优势产业,带动全国产业的优化升级,以获得竞争优势。
克鲁格曼指出:“保护本国市场可以作为促进出口的一种手段。
”因此对我国国内市场一定程度的保护可以促进战略产业的形成和发展。
但是我们所说的保护,不是说政府保护一切国内,对于那些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产业不仅不能放任自流,更不能保护,而是要限制或取缔。
政府保护的是从战略发展的角度有选择的培育一批能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关键性的全国经济发展的领头产业,并且发展新的高科技含量产业,培育新的优势产业。
(二)重视的规模经营,形成规模经济新贸易理论认:“即使在不存在比较优势的情况下,规模经济本身也是贸易产生的原因,规模经济是内在于”。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发展,必然会带动市场规模扩大,我们运用经济学中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的理论分析,市场需求增多,一个国家便可扩大其在某个行业的生产规模,而生产规模扩大可以使该行业的产品成本下降,规模经济所带来的成本优势可以增强国际竞争力,但是如果这种相对优势没有发展起来,没有形成规模的话,它在国际市场上还是会处于竞争劣势。
目前我国多数国内走出去的规模较小,融资渠道少,因而拓展市场的能力受到限制,生产成本高,这就削弱了我国的市场竞争力,不利于我国整体经济发展。
因此培育我国外贸的规模经济也成为对外贸易政策中必须考虑的重点。
(三)促进创新,形成我国的竞争优势所谓竞争优势,不言而喻,就是在竞争中所形成自己的优势,这种优势能使永续生产和经营。
新贸易理论认为:“一国兴衰的根本在于能否在国际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而竞争优势的形成又在于一国是否具有创新能力和促进创新的机制。
”依据产业内贸易理论,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能促进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同种类差异产品之间的贸易,也是提高对外贸易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因此,我国要想提高国际竞争力,获得更多的贸易利益,必须进行创新,以形成我国的竞争优势。
而这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努力:首先在经营管理体制创新方面:我国一些大型的跨国公司受到以前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得到政府特殊“保护伞”的照顾,不能很好的适应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下激烈的市场竞争,因此要完善进出口商品经营管理体制,建立完善的反倾销、反补贴、反垄断法规,创造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
对于“用人”机制,也需要创新用人机制、分配机制和激励机制,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跨国经营人才(这也是我国跨国经营中比较欠缺的),为发展高科技产业提供智力支持。
其次在科技创新方面:要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形成促进科技创新体制;要加强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推进关键技术创新,不断增加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不断实现产品的更新换代,积极研制和开发新产品,改善我国的贸易条件。
再次在经营策略创新方面:要实施经营高效策略。
所谓经营高效策略是指一国通过低成本高效率地向国际市场提供产品或服务而营造优势的一种策略,与传统的成本领先策略不同,经营高效策略不仅要求一国想方设法降低出口成本,而且特别强调对国际市场需求的变动做出反应,营造速度领先和成本领先的双重优势。
最后在销售渠道方面的创新:销售渠道也即产品如何从生产者手中转运到消费者手中,在此过程中需要各种相互依赖的机构之间的协作。
这要求各个运作机构之间的效率提高亦或减少不必要的机构,可以大大降低国内出口产品的成本,亦为其争取了最佳的销售时机,提高国际竞争力。
因此延伸国际销售渠道和销售络,摆脱外商间接代理销售的被动局面亦为可采取的方法。
(四)大力调整我国产业结构竞争优势理论认为:“竞争优势来源于有竞争力的产业结构,国家竞争优势的基础是产业的竞争优势,要在对外贸易中获得更大的比较利益,必须致力于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提高,全球竞争突出表现为高科技水平的竞争,由此带来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表现为世界贸易格局上就显现出各国出口商品结构的知识、技术密集化。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的一些跨国在国际经营中虽然整体上不占据优势,但在产业链条上仍具有比较优势,因此也能参与国际生产和竞争。
依据比较优势原则布局产业结构,也能形成技术水平不同的、多层次的产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