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川区宏虹发石场采石场植被生态恢复项目方案
采石场复绿方案
采石场复绿方案在当今社会,环境保护变得愈发重要,采石场的开发和使用一直是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的活动之一。
为了减少采石场对环境的损害,许多地方都开始推行采石场复绿方案,以恢复受损的生态系统。
本文将探讨一种有效且可行的采石场复绿方案。
首先,采石场复绿方案的关键在于恢复土地的植被覆盖。
采石场开采后,通常剩下许多砂石和坑洞,这对土地的恢复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因此,我们应该首先填补坑洞并重新平整土地,为植物提供生长的条件。
其次,合理选择植物种类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采石场复绿过程中,选择植物种类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以及植物的耐受性来确定。
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抗旱、耐寒、耐盐碱等特性的植物,以便它们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下生存并且逐渐覆盖整个采石场。
此外,为了加快采石场复绿的速度,可以考虑人工引入一些植物和动物物种。
这些物种可以起到生态修复的作用,使生态系统逐渐恢复平衡。
例如,引入一些能够吸引种子散播的鸟类、蝴蝶等昆虫,可以帮助植物繁殖,加速采石场的复绿进程。
此外,采石场复绿方案还应该注重水资源的保护。
确保采石场附近的水源不受污染,保持水质的清洁和正常的水流。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可以建立排水系统,及时清除并处理采石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废弃物。
最后,进行采石场复绿方案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该加强监管,确保采石场的复绿计划得到有效执行。
同时,企业也应该担起社会责任,在采石过程中遵守环境保护要求,并主动参与采石场复绿方案的实施。
综上所述,采石场复绿方案是保护环境、恢复生态系统的必要举措。
通过填补坑洞、恢复土地、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引入适当的动植物物种以及保护水资源,我们可以逐步恢复采石场所在地区的生态环境。
同时,也需要社会各方一同努力,确保采石场复绿方案的顺利实施,为我们的地球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采石场复绿方案
采石场复绿方案曾经有一次,我去了一个废弃的采石场。
那场景,真是让人印象深刻。
放眼望去,满目疮痍,巨大的石壁陡峭而光秃,地上满是碎石和尘土,风一吹,尘土飞扬,迷得人睁不开眼。
那一刻,我心里就想,这么一片破败的地方,要是能重新变绿该多好啊!要让采石场复绿,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
咱们得先好好规划规划。
第一步,得对采石场进行全面的勘察和评估。
看看这地方的地形、土壤条件、水源情况等等。
就好比医生给病人看病,得先搞清楚病症,才能对症下药嘛。
比如说,如果发现土壤贫瘠,那咱们就得想办法改良土壤,增加肥力。
可以施一些有机肥料,或者引入一些能改善土壤结构的微生物。
第二步,就是进行坡面治理啦。
那些陡峭的石壁可不好对付,咱们得想办法让它们稳定下来,防止滑坡和崩塌。
可以采用挂网喷播的方法,在坡面上挂上金属网,然后喷上含有草籽、树种和土壤改良剂的混合物。
这就像是给山坡穿上了一件“绿衣裳”。
还有啊,在选择植物的时候,咱们得动点脑筋。
要选那些适应能力强、生长快、根系发达的品种。
比如说狗牙根、高羊茅这些草种,还有刺槐、火炬树这些树种。
它们就像一群勇敢的“小战士”,能够在艰苦的环境中扎根生长。
记得有一回,我在一个刚进行复绿的采石场看到,新种下去的树苗在风中摇摇晃晃,好像在说:“哎呀,这地方可真不容易啊!”但是,没过多久,它们就顽强地挺直了腰杆,长出了嫩绿的叶子。
这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
接下来,要注意浇水和养护。
刚种下的植物就像小宝宝,需要我们精心照顾。
得根据天气情况,合理浇水,不能让它们渴着,也不能浇太多把它们给“淹死”了。
在复绿的过程中,咱们还可以设置一些排水设施,避免雨水冲刷导致水土流失。
就像给采石场装上了“排水管道”,让水能够顺畅地流走。
另外,咱们还可以在采石场周边种上一些花卉和灌木,让整个环境更加美观。
想象一下,春天的时候,五颜六色的花朵绽放,那得多漂亮啊!最后,要定期对复绿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
看看植物的生长情况,有没有病虫害,土壤有没有得到改善。
采石场复绿方案
采石场复绿方案采石场是矿山开采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开采会带来严重的土地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
因此,采石场的复绿方案显得尤为重要,既能修复破坏的生态环境,也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绿化规划在采石场复绿方案中,首要任务是进行全面的绿化规划。
根据采石场的地形、土质和气候条件,制定合理的绿化方案。
应注重选择和引进适应力强、生长快的本地或外来植物物种,以加速土壤修复和植被恢复。
同时,要充分考虑土壤肥力,增加有机质含量,修复土壤结构,为植被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二、土地治理采石场复绿方案还需要进行土地治理工作。
首先,要对采石场的裸露地表进行覆盖,以减少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
其次,对于废弃的采石场挖掘坑,应进行适当的填充工程,使其恢复到与周边地区相平衡的地表高度。
此外,还可以采取植被技术与土地修复相结合,通过植物根系的拮抗作用修复和固定土壤。
三、水资源管理采石场复绿方案还包括对水资源的管理。
采石场开采过程中会形成水体,这些水体往往富含有害物质,不能直接排放到环境中。
可以设置沉淀池和生物滤池等设施,将含有悬浮物质和有毒有害物质的水体进行沉淀和过滤处理,以净化水体并提高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率。
四、生态恢复采石场复绿方案还需注重生态恢复。
可以在采石场周边进行湿地建设,以便吸收和分解来自采石场的污染物,并提供栖息地给许多野生动植物。
同时,应引进适应力强的植物物种,促进生态系统的自主恢复。
此外,还可以适当引入天敌控制病虫害的发生,维持生态平衡。
五、监管与评估采石场复绿方案在实施后需要进行定期的监管与评估。
建立科学的监测系统,对采石场复绿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定量和定性评估。
只有在对复绿过程进行科学监测和评估的基础上,才能保证采石场的复绿效果。
总结:采石场复绿方案是解决采石场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手段。
通过科学的绿化规划、土地治理、水资源管理、生态恢复以及监管与评估等措施,可以实现采石场的复绿与可持续发展目标。
这不仅有助于修复破坏的土地生态环境,也为后续的土地利用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局面。
生态修复工程施工方案(植被恢复与水体净化)精选3篇
《生态修复工程施工方案(植被恢复与水体净化)》一、项目背景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许多地区的植被遭到破坏,水体受到污染,生态系统功能逐渐退化。
为了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特实施本次生态修复工程。
该项目旨在通过植被恢复和水体净化,恢复受损生态系统的功能,提升区域生态环境质量。
二、施工目标1. 恢复受损植被,提高植被覆盖率,改善生态景观。
2. 净化水体,降低水体中的污染物含量,提高水质。
3. 建立稳定的生态系统,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
三、施工步骤(一)植被恢复1. 场地清理对施工区域内的垃圾、杂物、石块等进行清理,为植被恢复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2. 土壤改良对土壤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土壤改良。
可采用添加有机肥、腐殖土等方式,改善土壤结构和肥力。
3. 植被选择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和生态环境需求,选择适宜的植被品种。
优先选择本地乡土树种和草本植物,以提高植被的适应性和成活率。
4. 植被种植采用人工种植和机械种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植被种植。
种植密度应根据植被品种和生长特性确定,确保植被能够充分生长和发育。
5. 养护管理加强植被的养护管理,定期浇水、施肥、除草、病虫害防治等,确保植被的成活率和生长质量。
(二)水体净化1. 污染源调查对水体的污染源进行调查,确定主要的污染来源和污染物种类。
2. 截污工程建设截污管道和污水处理设施,将污水截流并进行处理,减少污水对水体的污染。
3. 生态护坡在水体岸边建设生态护坡,采用植被护坡、石笼护坡等方式,防止水土流失,净化水体。
4. 水生植物种植在水体中种植水生植物,如荷花、睡莲、芦苇等,利用水生植物的吸收、吸附和降解作用,净化水体中的污染物。
5. 水体曝气采用曝气设备对水体进行曝气,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促进水体的自净能力。
四、材料清单(一)植被恢复材料1. 苗木:根据植被选择方案确定的苗木品种和数量。
矿山恢复植被工程施工方案
矿山恢复植被工程施工方案一、项目背景矿山开采会破坏周围的生态环境,损害土壤和植被。
为了修复受到破坏的生态环境,恢复植被工程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针对矿山恢复植被工程进行详细的施工方案分析和规划。
二、前期准备1. 踏勘矿山现场:对矿山进行全面的踏勘,了解矿山现场的地形、土壤、水源等情况。
2. 分析现场环境:结合踏勘结果,对矿山的生态环境破坏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包括土壤质量、水资源状况、气候特点等。
3. 制定恢复植被施工方案:根据现场环境分析结果,制定合理的恢复植被施工方案,包括种植植被的种类、密度、分布等。
4. 编制施工方案和进度计划: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进度计划,明确施工的各项工作内容、时间节点和责任人。
三、工程实施1. 土壤改良:根据现场土壤质量和植被种植需要,采用适当的土壤改良方法,改善土壤结构和营养状况,提高植物生长环境的适宜度。
2. 物种选择:根据现场情况和当地气候特点选择适合的植被种类,包括乔木、灌木、草本等,既要保证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也要兼顾经济价值和环境适应性。
3. 种植设计:根据土地类型和地形地貌,合理设计植被的种植密度和布局,保证植被的生长和覆盖效果,同时兼顾景观效果和生态功能。
4. 施工方法:根据植被种类和生长需求,选择适宜的种植和保护方法,包括直播、移植、苗木栽植等,保证植被的生长和成活率。
5. 养护管理:种植完毕后,采取适当的养护管理措施,包括浇水、施肥、修剪等,保证植被的健康生长和持续覆盖效果。
6. 监测评估:在植被恢复工程过程中,定期对植被生长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修复措施,保障工程的顺利实施和预期效果的实现。
四、技术措施1. 土壤改良技术:选择适合的土壤改良材料和方法,在矿山恢复植被施工中使用,保障植被的健康生长和覆盖效果。
2. 植被种植技术:根据植被种类和生长需求,选择合适的种植方法和工具,保障植被的成活率和覆盖效果。
3. 养护管理技术:制定科学的养护管理方案,包括浇水、施肥、修剪等,保障植被的健康生长和持续覆盖效果。
采石场复绿方案
采石场复绿方案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采石场在过去几十年里充当着建筑材料的重要供应来源。
然而,采石过程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导致大片土地变得贫瘠,生态系统受到毁坏。
为了修复采石场的生态系统并实现可持续利用,我们制定了以下采石场复绿方案。
一、植被恢复采石场复绿的关键是恢复生态,植被的种植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
在采石场开采完成后,我们将选择适宜的树种进行大面积的植被恢复。
在选取植物种类时,我们将优先考虑具有土壤改良能力、耐旱抗寒能力强以及对土壤养分需求较低的树种,如松树、桦树等。
为了提高复绿效果,我们将采用多种植被的混合种植方式。
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增加植被的多样性,提高抗风蚀能力,还可以提供更多的栖息地和食物来源,吸引更多的野生生物迁入,促进生态系统的快速恢复。
二、水资源管理采石场的水资源是实现复绿的重要条件之一。
我们将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水资源的管理和利用,以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和节约利用。
首先,我们将对采石场进行地形调整,修建水源涵养区和水库,以收集和存储雨水。
这样可以减少雨水的流失,增加水资源的供给,并为植被提供持续的灌溉水源。
同时,我们还将修建防渗水池,防止未经处理的废水对地下水造成污染。
其次,我们将加大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力度。
通过建设人工湖泊、湖泊生态系统修复,将废水进行处理后引入湖泊,并引入水生植物和适宜的鱼类,提高水质,形成完整的水生态系统。
同时,湖泊周围植被的种植也可以进一步增加复绿效果,提升湖泊的生态功能。
三、生物多样性保护采石场复绿不仅仅是植被的恢复,还需要保护和恢复野生生物的栖息地。
我们将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首先,我们将划定特定区域作为野生动植物保护区,并建立相关的管理制度,确保野生动植物得以繁衍生息。
在保护区内,我们将禁止人类活动,减少对野生动植物的干扰。
其次,我们将鼓励周边地区的居民参与到采石场复绿工作中来,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保护野生动植物的观念。
通过开展环保教育和生态考察等活动,增强公众对采石场复绿工作的支持和参与。
2024年整理生态修复工程施工方案
《生态修复工程施工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生态修复工程旨在恢复受损的生态系统,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服务功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本生态修复工程位于[具体地点],该区域由于长期的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生态系统遭到了严重破坏,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植被退化等问题。
为了改善该区域的生态环境,提高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特制定本施工方案。
二、施工目标1. 恢复受损的生态系统,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服务功能。
2. 控制水土流失,减少土地沙化,改善土壤质量。
3. 增加植被覆盖度,提高生物多样性。
4. 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施工步骤(一)场地清理1. 清除施工区域内的垃圾、杂物和废弃物,确保施工场地干净整洁。
2. 对施工区域内的建筑物、构筑物进行拆除和清理,为生态修复工程创造条件。
(二)地形整理1. 根据设计要求,对施工区域内的地形进行整理,包括填方、挖方和平整等工作。
2. 对地形进行微地形处理,营造出自然、美观的地形景观。
(三)土壤改良1. 对施工区域内的土壤进行检测,了解土壤的肥力、酸碱度、质地等情况。
2. 根据土壤检测结果,采用相应的土壤改良措施,如添加有机肥、石灰、石膏等,改善土壤质量。
3. 对土壤进行深翻和疏松,提高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性。
(四)植被恢复1. 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被品种,如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等。
2. 采用播种、移栽等方式进行植被恢复,确保植被的成活率和生长质量。
3. 对植被进行养护管理,包括浇水、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等工作,确保植被的健康生长。
(五)水系修复1. 对施工区域内的水系进行清理和疏通,确保水系的畅通。
2. 对水系进行生态修复,如种植水生植物、投放水生动物等,提高水系的生态功能。
3. 建设生态护坡,防止水土流失,保护水系生态环境。
(六)监测与评估1. 建立生态修复工程监测体系,对施工过程和工程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
矿山恢复植被工程项目方案
矿山恢复植被工程项目方案一、项目实施目的1. 保护生态环境。
矿山开采对于周边环境造成了破坏,恢复植被工程可以有效的修复矿山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土地,保护水源,增加绿化覆盖。
2. 提高区域生态效益。
恢复植被工程可以提高区域的景观价值,吸引游客,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增加当地经济收入。
3. 促进生态平衡。
植被的恢复可以有效的改善空气质量,吸收二氧化碳,减少土壤流失,保护生态平衡。
4. 促进社会经济效益。
植被的恢复可以提供当地农民就业机会,推动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
二、项目实施范围本项目涉及范围包括矿山停止开采后产生的矿坑、渣场、厂区及开采场地等,覆土工程、种植工程、绿化工程等,对于恢复及改善矿山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三、工程实施步骤1. 土壤改良。
对于矿山地区的土壤进行改良处理,提高土壤的肥沃度,为植被的生长提供有利条件。
2. 植被覆盖工程。
对矿山地区进行覆土处理,为植物的生长提供土壤基础,促进植被的恢复。
3. 种植工程。
对矿山地区进行植物的种植,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植被特点选择适宜的植物进行种植,促进植被的恢复。
4. 绿化工程。
对矿山地区进行绿化工程,选择适宜的树木进行种植,增加绿化覆盖率,改善环境质量。
5. 定期监测。
对植被恢复工程实施后的状况进行定期监测,及时调整工程实施方案,确保工程实施效果。
四、项目实施方案1. 土壤改良工程1.1 对矿山地区的土壤进行化验,了解土壤的成分、酸碱度、肥力等情况。
1.2 根据土壤检测结果,制定土壤改良方案,选择合适的土壤改良剂对土壤进行改良处理。
1.3 实施土壤改良工程,提高土壤的肥沃度,为植被的生长提供有利条件。
2. 植被覆盖工程2.1 对矿山地区进行覆土处理,为植物的生长提供土壤基础,促进植被的恢复。
2.2 选择合适的覆土材料进行覆土处理,确保植被的生长。
2.3 实施覆土工程,增加土壤覆盖,为植被的生长提供有利条件。
3. 种植工程3.1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植被特点选择适宜的植物进行种植。
合川区宏虹发石场采石场植被生态恢复项目方案
合川区宏虹发石场采石场植被生态恢复项目方案重庆市合川区虹发采石场生态植被恢复方案一、项目概况石灰石矿产资源开发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是各类建筑的重要原材料。
但是矿山开采又造成了生态环境问题,导致了矿区生态退化与环境污染,严重制约了矿区社会经济发展。
在石灰岩矿山开采中,因剥离、掘进、选矿破碎所排放的废石、废渣占用土地,导致植被下降,生态环境不良。
必须搞好环境治理、矿业废弃地的生态恢复成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矿山生态环境破环会造成水土流失,它对人类社会持续发展构成威胁,控制矿山水土流失,有很多措施,而生物措施尤其是植被恢复是治理的有效方法,也是一种科学的生态恢复治理。
二、项目简介重庆市合川区虹发采石场地处合川区狮滩镇白银村三社,该采石场开采时间较长,开采规模较大。
目前先对开采后的约5亩矿山进行植被恢复。
该区域整体地貌为喀什特地膜,气候为块型的亚热带湿润气候。
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四季分明,云雾多,湿度大,日照少。
矿区具有良好的气候生态条件,特别是水热条件好,有利于植物成活、生长、繁育及更新,人工种植植被后易成活。
石灰石矿区主要为山地,浅灰色黄壤,土壤呈酸性,土层浅薄,石渣过多,养分缺乏,土壤条件差,是植被恢复特别困难地方。
同时,由于石1灰石大量开采,植被恢复应进行必要的土壤改良或回填土壤,封台、稳固边坡等工作和植树造林技术与养护管理措施。
植被恢复是在采矿平台封闭后进行,施工无交叉重叠,采矿作业对植被恢复无影响。
三、设计的主要目标,原则和依据(一)设计的主要目标植被覆盖率超过80%,其中乔木树种刺桐50%,灌木10%,竹子20%,草本40%,物种丰富,群落高度45m,乔、灌、竹、草结合,与周边植物的种类组成相似程度达25%,与周边山地景观融为一体,形成自然,免养护的森林化景观,达到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
(二)设计主要原则1、边坡稳定原则。
边坡稳定是生态环境治理的基础,没有边坡的稳定,也就没有稳定的边坡植被,因此首先要对边坡进行清理,排除边坡崩塌、危岩、滑石隐患,以达到边坡的基本稳定,同时根据山体形状设置配套设施(排水沟、挡土墙)。
施工现场生态保护与植被恢复计划
施工现场生态保护与植被恢复计划施工现场生态保护与植被恢复计划是指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为减少对周边生态环境的破坏,采取措施保护现场生态,同时在施工结束后,对受损的植被进行恢复和修复。
本计划旨在达到环境友好、生态持续发展的目标,同时确保施工工序的顺利进行。
一、施工现场生态保护措施1. 现场生态环境调查与监测在施工开始之前,要进行周边环境的调查与监测,了解野生动植物的分布情况、珍稀濒危物种的存在等。
根据监测结果,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确保施工不对这些生物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2. 施工现场的临时封闭和控制在施工现场设置围挡并张贴相关通知,禁止未经许可的人员进入工地。
同时,制定严格的施工规范,减少施工活动对周边环境的干扰。
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在动物繁殖季节或栖息地迁徙期进行施工。
3. 水源保护在施工现场设立沉淀池和沟槽,对施工废水进行处理,确保不流入附近水体。
建立水源保护区,避免施工过程中对水源的污染。
4. 土壤保护与修复进行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避免开垦过多的土地。
采取土壤固定护坡措施,防止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
对已受损的土壤进行修复,选择适宜的植被进行植被恢复。
二、施工结束后的植被恢复与修复1. 生态修复方案制定根据施工现场的特点和受损程度,制定相应的植被恢复与修复方案。
考虑到植物的适应性和能耐性,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进行恢复。
同时,进行合理的景观设计,使恢复后的植被更好地融入周边环境。
2. 先期植物种植在施工结束后的第一个适宜的季节,按照修复方案提前种植先期植物,以快速修复受损区域的植被。
这些先期植物一般具有耐旱、能耐等适应能力,能够帮助土壤保持和改良。
3. 主要植物种植根据修复方案,选择适宜的主要植物种类进行种植。
这些植物应具备较强的根系和适应能力,能够较快地生长并形成稳定的植被覆盖。
同时,要保持植物的真实性,尽量选择与原有植被相似的物种。
4. 植物维护与管理在种植后的一段时间内,对植被进行养护和管理。
包括定期浇水、施肥、除草等,保证植物的健康生长。
重庆市合川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合川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合川府发〔2017〕19号
重庆市合川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合川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正文:----------------------------------------------------------------------------------------------------------------------------------------------------重庆市合川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合川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合川府发〔2017〕19号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现将《合川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合川区人民政府2017年8月2日合川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根据国务院《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6〕31号)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贯彻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的通知》(渝府发〔2016〕50号)精神,为切实加强土壤污染防治,逐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保障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居环境健康,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全面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绿色本底,守住“五个决不能”底线,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宁静、绿地、田园”环保五大行动。
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为出发点,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风险管控、综合治理。
落实政府、部门和企业土壤污染防治责任,形成政府主导、企业担责、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土壤污染防治机制。
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把合川区建成集特色明显、产业高效、绿色生态、科技先进于一体的渝西特色丘陵现代农业样板区、重庆重要农产品核心保供区、重庆周末乡村旅游度假区和重庆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区,打造成为蓝天碧水、绿色低碳、集约节约、环境优美、和谐宜居的生态文明城市,实现生态文明水平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
植被恢复工程施工方案
植被恢复工程施工方案一、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生态环境遭受到了巨大的破坏。
植被恢复工程成为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绿化率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结合实际工程情况,提出植被恢复工程施工方案,旨在恢复生态平衡,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二、植被恢复工程概述植被恢复工程是指通过人工或自然手段,对已退化、破坏的植被进行恢复和重建,以改善土地质量、保护生态环境为目的。
植被恢复工程施工内容包括土壤病害处理、植物种植、种子播撒等。
三、植被恢复工程施工方案1. 确定施工范围基于现有植被状况和恢复目标,确定植被恢复工程的施工范围。
考虑土地利用现状、地形、土壤条件等因素,科学规划施工范围,确保施工目标的实现。
2. 土壤病害处理对受损土壤进行修复,采取生物修复、植物修复等方法,清除土壤中的有害物质,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保肥能力,为后续植被复苏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
3. 植物种植依据施工范围和恢复目标,科学选取合适的植物种类,进行植物种植工作。
在施工区域内进行土地整理、疏枝、修剪等预处理工作,然后按照设计方案进行种植。
4. 林地开垦对于一些被严重破坏的植被区域,需要对其进行开垦,重建林地。
在开垦前需要对土壤进行充分调查,确定土壤类型、肥力、含水量等信息,以便科学合理地进行开垦工作。
5. 种子播撒选择符合生态环境的种子品种,根据设计要求,对施工范围内适宜的地块进行种子播撒工作,以促进植被的恢复和生长。
6. 养护与管理植被恢复工程施工完成后,需要对植被进行及时的养护与管理。
包括浇水、施肥、修枝等工作,以保证植被的顺利生长和恢复。
四、植被恢复工程施工注意事项1. 施工期间需加强对外部环境的监测,避免施工对周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
2. 植被恢复工程过程中需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施工活动的合法合规。
3. 报批相关手续,确保植被恢复工程的合法性和可行性,获得相应的施工资质。
4. 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的噪音、粉尘等环境污染物的排放,保证施工过程的环境友好性。
采石场复绿方案
采石场复绿方案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采石场的开采日益增多,这不仅对土地资源造成严重破坏,还对环境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制定采石场复绿方案,对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土地修复计划1. 确定复绿区域:根据采石场区域的大小和复绿预算,制定复绿区域范围,并确保该范围包括采石场的所有开采区域。
2. 土地改良:对于采石后的土地,采取土壤改良的措施,如添加有机物质、改良土壤结构等,以提高其肥力和水分保持能力。
3. 植被恢复: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地类型,选择适宜的植物进行复绿。
可以选择具有生态适应性强、根系发达、对土壤有良好修复作用的植物种类,如沙柳、刺槐等。
4. 播种和种植:根据植物的生长周期和生境条件,制定合理的播种和种植计划,并确保适时进行播种和种植工作。
在播种和种植过程中,可以配合使用肥料和保护剂,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5. 定期维护:确保植物的生长状况,及时除草、浇水、施肥,以保证植被的健康生长。
同时,定期监测土壤和植物的状况,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措施。
二、水资源管理1. 降低水资源损耗:采石过程中常常需要用水来清洗矿石和冷却机械设备,为了降低水资源损耗,可以采用循环水冷却系统和高效清洗设备等措施。
2. 雨水收集利用:在采石场周边建设雨水收集设施,将雨水汇集到储水池中,用于冲洗设备、植物浇灌等用途,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3. 水污染治理:采石过程中产生的废水需经过处理才能排放。
对废水进行集中处理,通过沉淀、过滤、生物降解等工艺,降低水污染物的含量,确保排放水质符合相关标准。
三、生态修复工作1. 野生动植物保护:采石场复绿方案中应考虑到生境的恢复和野生动植物的保护。
可以设置禁止破坏和捕杀野生动植物的规定,并建立相应的保护区域。
2. 鸟类栖息地建设:采石场周边往往是鸟类栖息地的重要区域。
通过植树造林、建立湿地等措施,为鸟类提供适合生存和繁殖的环境。
3. 生态道路建设:采石场复绿方案可以考虑修建生态道路,连接不同的生态岛,提供动植物的迁徙通道,促进物种间的基因流动和生态平衡。
采石场恢复工程方案
采石场恢复工程方案一、采石场的环境影响1. 土地破坏:采石场通常需要大规模挖掘,导致土地的破坏和变质。
2. 水资源短缺:采石场的挖掘和作业会影响到周围的水资源,导致水资源短缺。
3. 生态破坏:采石场的开采会破坏周围的生态环境,影响植被和动物的生存。
4. 土地资源枯竭:长期的采石活动会导致土地资源的枯竭,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二、采石场恢复工程方案1. 土地恢复(1)植被恢复:在采石场结束后,应当进行植被恢复工作,重新植被覆盖土地,防止土壤侵蚀和水源污染。
(2)土地填充:对于已经挖掘的区域,应当进行土地填充,恢复土地的平整和绿化。
2. 水资源管理(1)水资源保护:采石场结束后,应当对周围的水资源进行保护,建立水资源保护区,防止水资源短缺和污染。
(2)水体恢复:对于采石场附近的水体,应当进行水体恢复工作,清理水体、恢复水质,保护水资源。
3. 生态保护(1)采石场周围的生态保护区应当得到严格保护,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生态公园等方式,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2)还原生态系统:在采石结束后,需要对当地的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和保护,恢复采石前的自然环境。
4. 社会经济发展(1)采石场恢复后,应当促进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鼓励发展绿色产业、旅游业等,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
(2)政府应当加大对采石场恢复工程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推动采石场的恢复工作。
三、采石场恢复工程方案的实施和管理1. 政府监管(1)政府应当加强对采石场恢复工程方案的监管和管理,确保方案的落实和效果。
(2)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对采石场的监测和评估,定期检查恢复工作的进展和效果,并对不符合要求的采石场进行整改或关闭。
2. 环保组织监督(1)环保组织应当加强对采石场恢复工程方案的监督和评估,推动采石场的恢复工作。
(2)环保组织应当与政府部门合作,共同监督和评估采石场恢复工程方案的实施和效果。
四、采石场恢复工程方案的意义和作用1. 保护环境采石场恢复工程方案的实施可以有效保护环境,减少土地破坏、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破坏。
采石场复绿方案
采石场复绿方案近些年来,大量采石导致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愈发明显。
针对这种情况,政府也开始关注并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其中之一就是采石场复绿方案。
采石场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开采后,所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比如造成的废弃石渣场,还有各种野生动物和植物无处栖身的情况。
因此,针对采石场,采取复绿方案的做法显得十分必要。
采石场的复绿方案,首要的是要进行土地整治和植被恢复。
因为采石过程中很多植被已经被土地上搬除走,需要重新种植,在土地上添加肥力,让植被得到恢复。
目前大部分采石场,在采石区采完石头后,会进行植树造林等工程。
但是这些工程不是完全能够满足恢复植被的需要,需要进行更为系统、全面的复绿方案。
其中之一的方法就是人工播种草籽,让种子在土壤中发芽生长。
由于土地质地和光照等条件的不同,对于不同采石场区域的复绿,也要进行科学、合理的种植策略。
有些采石场的土地质地较为干瘪,植被恢复较为困难;而有些则比较湿润,可以通过水的管理来实现种植植被的目的。
除此之外,采石场复绿方案还可以采用生态修复的技术,比如将一些小溪流些许修复,提升了生态环境的质量。
对于采石场所在的地区,很多时候周围还有其他的社区和村庄。
采石场的复绿方案如果要取得更好的效果,需要考虑当地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人口就业等综合因素,从而让采石场复绿方案对当地发展造福更多。
实际上,采石场的复绿方案虽然在举措上不是很复杂,但是具体执行起来还是有挑战的。
尤其是由于采石场的土地性质不同,很多采石场地理位置较为偏远、交通不便,所以资源整合和人力投入都比较困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力量联手合作,共同推动采石场复绿方案的实现。
总体来说,采石场如何实现复绿的问题虽然比较大,但是也离不开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
政府、企业和社会力量共同协作,实行生态修复、土地整治、植被恢复等措施,才能把采石场变成一个生态环境良好的地方。
这样一来,就能保护野生生物、形成一定的景观效果,并带动当地乡村经济发展。
2024年废弃采石场绿化初步方案
2024年废弃采石场绿化初步方案一、背景介绍2024年废弃采石场绿化是一个旨在对废弃采石场进行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的项目。
随着城市发展的不断推进,许多采石场因为工业需求的减少而被废弃。
这些废弃采石场占地面积大、地势险峻、矿石残留物污染严重,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因此,本方案旨在通过绿化的手段,使废弃采石场恢复成为生态环境友好的公共空间,提升城市形象,并改善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
二、目标与原则1. 目标:通过绿化措施,恢复废弃采石场的生态环境,提升公共空间功能,改善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
2. 原则:以生态恢复为主线,科学合理利用现有资源,注重生物多样性,注重可持续发展,充分调研和咨询相关专家意见。
三、绿化方案1. 地形修复:对采石场的地形进行修复,填平大坑,打造平坦的地面,加强承载能力,确保安全。
2. 地表水处理:采取生物修复、人工湿地、水体过滤等方法,对地表水进行处理,净化水质,提供良好的水环境。
3.土壤修复:通过添加复合材料、人工大气渗透系统等方式对采石场土壤进行修复,提高养分含量,改善土壤质量。
4. 植被覆盖:建立植被覆盖体系,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植物进行种植,形成良好的植被覆盖,提升生态功能。
5. 绿色景观建设:根据采石场的地形特色,设计出多样化的绿色景观,如草坪、花园、人工湖、健身区等,提供丰富的休闲娱乐空间。
6. 生物多样性保护:保护当地珍稀物种和濒危植物,引进适应性强的动植物,提高生物多样性。
7. 可持续发展:建立长期的生态保护机制,制定管理规划,进行定期维护和监测,确保绿化效果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四、实施步骤1. 调研与规划:通过深入调研,了解废弃采石场的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绿化规划和实施方案。
2. 土地整理与地形修复:对采石场的地势进行整理和修复,填平大坑,打造平坦的地面。
3. 土壤修复:通过添加养分和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质量。
4. 植被恢复:根据绿化规划,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植物进行种植,形成植被覆盖。
石场植被恢复实施方案
石场植被恢复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石场植被恢复是指对已经开采完毕的石场进行植被的重新恢复,以达到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的目的。
在石场开采过程中,植被往往会被破坏,土壤也会受到严重的侵蚀,这对于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石场植被恢复实施方案至关重要。
二、植被恢复目标。
1. 恢复植被覆盖率,通过植被恢复,提高石场地区的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2. 保护生态多样性,通过合理的植被恢复,促进当地生态多样性的恢复和保护。
3. 提高景观价值,植被恢复后,石场地区将呈现出更加美丽的景观,提高了地区的观赏价值和吸引力。
三、植被恢复实施方案。
1. 土壤改良,首先对石场地区的土壤进行改良,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保肥能力,为后续植被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2. 植被选择,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选择适合生长的植被种类,包括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以实现多层次的植被恢复。
3. 种植密度,根据石场地区的实际情况,确定种植的密度和间距,保证植被的生长和覆盖效果。
4. 生长管理,对种植的植被进行定期的管理和养护,包括浇水、施肥、修剪等,促进植被的生长和发育。
5. 生态监测,实施植被恢复后,需要对植被生长情况和生态环境进行长期的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四、植被恢复效果评估。
1. 植被覆盖率,通过对植被覆盖率的监测,评估植被恢复的效果,提高植被覆盖率是植被恢复的核心目标之一。
2. 生态多样性,通过对植被恢复区域的生态多样性进行调查和评估,了解植被恢复对生态多样性的影响。
3. 土壤保护,评估植被恢复对土壤保护的效果,包括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土壤肥力等方面。
五、结语。
石场植被恢复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实施。
通过制定科学的植被恢复实施方案,可以有效地改善石场地区的生态环境,提高地区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希望各地相关部门能够重视石场植被恢复工作,加强对植被恢复工程的管理和监督,共同为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做出积极的贡献。
采石场复绿方案
采石场复绿方案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环境保护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议题之一。
采石场作为对自然环境有潜在影响的行业之一,需要采取措施使其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因此,本文将提出一种采石场复绿方案,旨在通过植被恢复和生态系统重建,减轻采石场对周边环境的损害。
1. 问题背景采石场开采过程中,常常伴随着土壤侵蚀、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
采石活动不仅破坏了原有地表植被,还会导致表层土壤流失,污染地下水资源。
因此,必须采取措施恢复采石场的生态环境。
2. 植被恢复方案采石场植被恢复是复绿方案的核心内容之一。
通过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可以有效地恢复采石场的植被覆盖,减少水土流失。
具体实施步骤如下:2.1 选择适宜的植物根据采石场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土壤状况,选择适宜的本土植物种类进行种植。
这些植物应具有耐旱、耐寒、抗风蚀等特点,以适应采石场的复杂环境。
2.2 制定合理的种植方案根据采石场的地形地貌、土壤特性等,制定合理的种植方案。
例如,可以在高海拔地区种植高山植物,以便提高土壤的保水性和抗风蚀能力。
2.3 种植和管理按照制定的种植方案进行植物的种植和管理工作。
种植过程中应注意保护植物的根系,避免破坏采石场的土壤结构。
3. 生态系统重建方案除了植被恢复外,生态系统重建也是采石场复绿方案的重要内容。
生态系统重建旨在恢复采石场的生态功能,构建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态系统,以提供适宜的生境条件,改善采石场周边生态环境。
3.1 湿地恢复在采石场退坡和水体沉积区域,可以恢复湿地生态系统。
湿地植被的引入有助于提高水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促进水生生物的繁殖。
3.2 林地重建采石场退坡地可以进行林地重建,种植乔木和灌木等植被。
这样不仅能够提供遮阳作用,改善微气候环境,还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4. 监测和评估复绿方案的实施需要进行长期的监测和评估,以保证方案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通过定期的生态环境监测,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正。
采石场复绿方案
采石场复绿方案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采石场的开采已经成为了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
然而,采石活动却给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和影响,导致土地沟壑纵横,植被消失,水源枯竭等问题频发。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制定一套科学且可持续的采石场复绿方案。
1. 环境评估和规划在实施采石场复绿方案之前,首先我们需要对当前采石场的环境进行评估。
包括土地的质量、植被的丰富程度、水源的情况等。
通过评估结果,我们可以确定需要采取的复绿方案的具体内容。
同时,在规划复绿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到采石场周边的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需求,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2. 土地修复和植被恢复土地修复是复绿方案的核心内容之一。
首先,需要对采石场的开挖面进行修复和填补,填补松散土壤,加固采石坑壁,以防止坍塌。
其次,在填补完成后,需要进行土地的平整和修整,为植被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为了恢复采石场原有的植被,我们需要进行大规模的栽植工作。
根据评估结果,选取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进行栽植,包括灌木、乔木和草本植物。
同时,要进行合理的植物布局和植被多样化,以增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3. 水资源管理采石活动常常导致水源的枯竭,严重影响当地的水资源供应。
因此,在采石场复绿方案中,水资源管理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需要设置合理的排水系统,以及收集雨水等措施,确保水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循环利用。
此外,可以进行灌溉工程,为复绿区域提供充足的水源。
4. 生态监测和管理为了确保采石场复绿方案的长期效果,需要进行有效的生态监测和管理。
通过定期的调研和采样,对复绿区域的植被生长、土壤质量和水资源等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同时,建立相关的管理机构和制度,保证方案的顺利实施和持续性发展。
5. 社会参与和宣传教育复绿方案的成功实施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支持。
因此,在方案的推广中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向公众普及采石场复绿的重要性和意义,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到复绿工作中来。
采石场复绿方案
采石场复绿方案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建筑业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为了满足城市建设的需要,采石场成为了一个不可或缺的资源。
然而,由于采石场的开采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所以需要采取相应的复绿方案来修复这些受损的区域。
复绿方案是指通过一系列措施来将原本被采石活动破坏的土地恢复成适合植被生长的绿色区域。
这不仅可以改善环境质量,恢复生物多样性,还可以创造更美好的环境供人们休闲和娱乐。
采石场复绿方案的重点在于土地恢复和植被重建。
首先,就土地恢复来说,采石场的地质环境已经被破坏,土壤质量通常较差,含水量低,缺乏养分。
因此,复绿方案需要采取措施改善土壤质量,例如引入有机肥料和植物病虫害控制剂,增加土壤的肥力。
此外,还可以修复土地的水源问题,建设雨水收集系统,增加土壤含水量,提供植被生长所需的水分。
其次,植被的重建也是复绿方案的核心内容。
对于采石场来说,由于土地的破坏和环境的限制,植被的恢复面临很大的挑战。
因此,复绿方案需要选择适应当地条件的植物进行种植,例如生长速度快、耐干旱的植物。
此外,为了增加植物的生存率,可以采用覆土和灌溉等技术手段,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还可以在采石场周围种植乔木和灌木,形成绿色屏障,起到遮风挡尘的作用。
除了土地恢复和植被重建,还可以借助其他手段来进一步改善采石场的环境。
例如,在复绿方案中可以考虑引入蜜蜂及其他昆虫,促进植物授粉和传播花粉,提高植物的繁殖率。
此外,还可以建立人工湖泊或水塘,为采石场提供水源和湿地环境,吸引水生动植物栖息。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采石场复绿方案的实施需要在法律法规的指导下进行。
各级政府应该制定相关政策来支持和推动采石区的复绿工作。
同时,监管部门应加强对采石场的监督,确保复绿方案的有效实施。
总之,采石场复绿方案是修复破坏性开采活动带来的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
它不仅可以改善土地质量,恢复植被,还能够创造更美好的环境供人们享受。
然而,复绿方案的实施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包括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参与和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市合川区虹发采石场生态植被恢复方案一、项目概况石灰石矿产资源开发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是各类建筑的重要原材料。
但是矿山开采又造成了生态环境问题,导致了矿区生态退化与环境污染,严重制约了矿区社会经济发展。
在石灰岩矿山开采中,因剥离、掘进、选矿破碎所排放的废石、废渣占用土地,导致植被下降,生态环境不良。
必须搞好环境治理、矿业废弃地的生态恢复成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矿山生态环境破环会造成水土流失,它对人类社会持续发展构成威胁,控制矿山水土流失,有很多措施,而生物措施尤其是植被恢复是治理的有效方法,也是一种科学的生态恢复治理。
二、项目简介重庆市合川区虹发采石场地处合川区狮滩镇白银村三社,该采石场开采时间较长,开采规模较大。
目前先对开采后的约5亩矿山进行植被恢复。
该区域整体地貌为喀什特地膜,气候为块型的亚热带湿润气候。
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四季分明,云雾多,湿度大,日照少。
矿区具有良好的气候生态条件,特别是水热条件好,有利于植物成活、生长、繁育及更新,人工种植植被后易成活。
石灰石矿区主要为山地,浅灰色黄壤,土壤呈酸性,土层浅薄,石渣过多,养分缺乏,土壤条件差,是植被恢复特别困难地方。
同时,由于石灰石大量开采,植被恢复应进行必要的土壤改良或回填土壤,封台、稳固边坡等工作和植树造林技术与养护管理措施。
植被恢复是在采矿平台封闭后进行,施工无交叉重叠,采矿作业对植被恢复无影响。
三、设计的主要目标,原则和依据(一)设计的主要目标植被覆盖率超过80%,其中乔木树种刺桐50%,灌木10%,竹子20%,草本40%,物种丰富,群落高度45m,乔、灌、竹、草结合,与周边植物的种类组成相似程度达25%,与周边山地景观融为一体,形成自然,免养护的森林化景观,达到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
(二)设计主要原则1、边坡稳定原则。
边坡稳定是生态环境治理的基础,没有边坡的稳定,也就没有稳定的边坡植被,因此首先要对边坡进行清理,排除边坡崩塌、危岩、滑石隐患,以达到边坡的基本稳定,同时根据山体形状设置配套设施(排水沟、挡土墙)。
2、必须与周边森林景观相协调。
周边的自然植被是长期生态适应的结果。
因此,生态恢复树种、灌木、竹、草本植物的选择应以乡土植物为主,适地适材,以便人工植被与周边自然植被相融合,相协调而近式自然。
3、短期效果和长期效能相结合原则。
人工进行植被恢复,虽然可以在短期内见到效果,但要保证和保持长期效果,就要把当地自然植被与短期效果和长期效能紧密相结合。
保证以后植物群落结构的稳定能达到免养护目的实现。
4、经济适用原则。
由于矿岩边坡缺乏土壤和水分,需要人工填置或喷附植物生长基质。
人工栽种或喷播植物,应做到既经济又实用,在确保效果好的条件下,努力做到经济合理,充分利用矿区边坡人工植被绿化、美化、固土、持水和护坡的多重生态功能。
5、因地制宜和分类指导原则。
矿山边坡虽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开采后遗留下来的坡面,通常具有不同坡度和不平坡段。
因此要根据不同不平的坡面类型实行分类指导,做到因地制宜,该露则裸,该爬藤绿的地段就采用爬藤绿化。
采用适用的先进技术进植被。
(三)设计的主要依据1、《重庆市露天开采矿山自然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技术要求(暂行)》重庆市国土资源厅,2003年。
2、《重庆市露天矿山开采生态环境治理工程技术指南》重庆国土厅,2004年。
3、《重庆市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2002年。
(四)技术方案根据设计目标、原则和依据,结合重庆市合川区虹发采石场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矿山边坡特点,选择厚层基质喷播、植生袋围堰造坑植树、基质型容器苗种植、藤蔓植物上爬下挂复绿和坡脚挡墙回填土绿化等5项综合技术。
1、植物选择方案矿山植被恢复治理的关键是植物的选择,它关系到矿山生态治理的成败。
树种选择以“适地适树、生态价值、经济实惠、速生”为原则,以乡土树种为主,引进树种为辅。
①从现有栽培多种选择前期植被恢复,部分栽培植物表现良好的抗性、适宜性和生长状况,应从中选择表现性优良的品种栽培。
②从现有自然植被中选择自然植被是植物与环境相容的产物,是长期适应自然条件的结果,从现有的自然植被中选择树种稳定、数量多、生态范围广、适应性强的优势植物栽培,避免盲目选择。
可选择的树种有刺桐、慈竹、箭竹、白夹竹、油麻藤、地瓜藤、芭茅草等。
2、植被恢复模式由因矿区的地质环境的特殊性,决定植被恢复模式应结构多样,层次分明,通过乔—灌—草结合形式合理的林分结构,这种复层林冠的群体结构能使各个体有充分发育的条件,又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营养空间,获取更多的特质与能量,发挥林分最大的生产潜力,以实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维持和提高地力等生态的功能。
3、植被恢复技术措施①栽植密度与种置点配置栽植密度应根据立地条件、林种要求、树种特性及培育目的等因素综合考虑。
由于矿区立地条件差,应以生态培育为目的,树木以小乔木、灌木为主,本项设计不影响树木正常生长条件下,应适当密植,以便尽快形成森林景观,发挥森林的生态功能。
种植点配置是指一定密度的植株在造林地上的分布形成、分布形式不同,影响林分结构。
由因矿区植被恢复以生态治理为目的,应采用正三角形配置,该配置有利于水土保持。
②树种组成与配置方式树种组成:平台植被恢复采用乔木+灌木+草木树种组成,坡面植被遮盖采用藤本(向上攀援)+藤本(向下垂吊)树种组成。
配植方式:模式Ⅰ配置。
采用刺桐、刺槐+箭竹+草本搭配,各在每一个平台上栽种2行,株距均为2m,之间间隔1.4m,种植4行,行间混交,三角形配置。
坡面植被遮盖选用由下往上生长的油麻藤和由上往下生产的猕猴桃,株距1.5m;模式II配置:采用刺桐、臭椿+箭竹+草本搭配,各在每一个平台上栽2行,株距为2m,之间间隔1.4m,种植4行,行间混交,三角形配置,坡面植被遮盖选用由下往上生长的油麻藤和由上往下生长的野葡萄,株距1.5m。
模式Ⅲ配置:采用火炬树+箭竹+芭茅草搭配,每一个平台种置四行,行距1m,其中火炬树、箭竹各栽种1行,株距均为1.5m,芭茅草种植3行,株距0.80m,行间混交,长方形配置。
坡面植被遮盖选用由下往上生长的爬山虎和由上往下生长的蔷薇,株距1.5m;模式Ⅳ配置:采用大香樟+鸢尾+刺桐搭配用于石灰岩矿区的道路地段及回填矿区的绿化,道两侧各种植1行,株距3m,树周围40cm宽栽种鸢尾,回填矿区种植刺桐,株距3m。
4、栽植技术要点①平台土壤改良,根据现场调查,台阶平台上的土壤多为采矿后残留的母质、石质和表土的混合物,砾石含量高,养分匮乏,应强化施肥改良。
施肥改良最好结合整地进行,也可以在植被栽植时进行,每公顷设计施有机肥(农家肥)10000kg+复合肥3000kg施肥后及时翻入土壤中。
②栽培穴土壤改良,由于栽植穴土壤条件差,不利于植物根系发育与成活生长,设计在栽植穴内进行土壤改良与施肥改良。
植物栽种时,每穴施肥沃耕作土壤0.03m3于穴内。
③基质型容器苗种植技术:基质型容器苗种植技术是在厚层基质喷播基础上针对局部边坡地段木本植物缺少情况下,采用基质块苗补种完善的配套技术,同时利用基质块苗种植成活率高的特点,弥补某些虽然适宜边坡生长的木本植物却很难通过喷播方式出苗的种类的缺陷,设计密度为100~150株/667m2。
基质型容器苗是由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研制的专用于山体坡面,绿化的基质块苗,基质块高6cm,直径6cm,基质苗选用胡枝子、映山红、野桐、桅子、冬青、小腊、青冈等乔、灌木树种,苗高除映山约为10cm左右外,其他均为20~30cm。
④安排栽种季节:春季栽植易遇干旱,灌溉不便,影响成活。
秋季雨量充沛,气温高,利于植物根系的恢复,造成成活率高,宜选择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栽植。
⑤栽植方法:除草坪植物采用人工播种外,其他植物均设计人工植苗造林。
其技术要求为:裸根栽种时要“苗正根舒,适当深栽,分层复土,压实”;带土团栽植应保持土团,栽植时从侧方填土,与土团紧密结合。
藤本的栽植尽可能用营养杯中培养生长成活的带杯藤本植物,现场栽植时,应轻轻去掉营养杯,然后将根系附着的土团栽到合适位置,从侧方填土压紧;鸢尾等草本植物栽植应均匀,密度适宜,根不外露,草坪播种要下种均匀。
5、坡分类绿化①陡坡绿化技术设计根据峻陡坡裂隙和微细不平的变化特征,采用植生袋围堰造坑植树和藤蔓植物上爬下挂复绿两项技术,见缝插针叠置植生袋构筑种植槽,在通过植生袋构筑种植槽的基础上,分别采用多年生驯化小苗和1年生的基质型容器苗进行定植。
根据对峻陡边坡类型可植点的考察,以点缀定植为主,衬托悬岩,让植物傲立在峭壁中,同时在种植中配置2株藤蔓植物对峻陡边坡进行上爬下挂复绿。
峻陡边坡绿化设计立面布置见图1。
图1峻陡边坡绿化设计立面布置②缓坡绿化技术设计缓陡边坡占整个边坡面积的比例较大,在边坡的上、中、下部均有分布。
设计采用厚层基质喷播,植生袋围堰造坑植树和基质容器苗种植3项技术。
首先保证植生袋围堰种植槽的构筑,充分利用岩面上的局部凹坦地段,用植生袋构筑燕窝状种植槽(或窝),然后在种植槽内回填具有一定肥力的客土;其次进行厚层基质喷播;然后再在种植槽中栽种;最后进行基质型容器苗补植。
缓陡边坡绿化设计立面布置见图2。
图2缓陡边坡绿化设计立面布置6、配套土木工程措施①修整坡面:为了保证边坡的稳定,同时也为复绿工程提供有利条件,施工前必须对坡面进行修整,清除坡面的松散浮石、碎石和杂物,排除落石隐患,确保坡面基本平顺,方便喷附植生基质。
对局部较光滑的坡面进行粗糙化处理,并在坡面整理出各种大小的平台,均匀分布在整个坡面,以方便将来挂网、钉网和围堰造坑,为以后的植生袋叠置施工做准备。
坡面边坡绿化设计平面布置如图3。
图3坡面边坡绿化设计平面布置②修筑截、排水沟,排水沟都是边坡生态修复的配套设施工程,分别位于坡顶、坡面。
为防止山体雨水形成地表径流溃刷拟建植物的岩石边坡人工植被,需要在边坡上方的山体上开凿一条横向截排水沟和在边坡汇水处开凿纵向排水沟,使边坡上部山体的径流水流向边坡两侧和底部,以免植被受到雨水的强力冲刷。
③砌筑挡土墙:在边坡下部沿坡脚构筑一堵浆砌块石挡土墙,一方面起压脚护坡的作用,另一方面体现边坡的整体性。
挡墙高度12m,下底宽度50cm,顶边宽度35cm,外侧倾角80度左右。
挡土墙内回填种植土。
7、施工工艺总体施工工艺为边坡清理、施工放样、配套土木工程措施施工、绿化施工及养护管理。
边坡清理的技术要求已如前述。
施工放样,要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定点、定位放样,如确定围堰造坑的地点,截排水沟和坡脚挡墙的位置等;绿化施工:分别按设计要求进行各边坡类型的绿化施工。
养护管理:在建植初期,由于植物尚处于生长初期适应和缓苗阶段,因此需要一定时期的养护,然后逐渐进入免养护的自然发展阶段。
养护内容包括盖摭阳网、揭遮阳网、浇水、追肥、病虫害防治、苗木支护和补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