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整理--中秋节简介
2019年中秋节的来历简介

中秋节的来历简介
中秋节在农历八月十五开始,那一天的月亮可圆了!那时人们就有吃月饼、赏月亮的风俗习惯。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它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全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文化节日。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中秋节的由来及简介

中秋节的由来及简介中秋节的由来及简介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下面是中秋节的由来及简介。
中秋节的由来及简介篇1中秋简介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与春节、端午节、清明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而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又因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仲秋节;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节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
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大致有三种: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遗俗。
中秋节从2011年起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秋由来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
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
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因为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称为仲秋节。
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
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
《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
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优良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
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
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古人给予月亮许多传说,从月中蟾蜍到玉兔捣药,从吴刚伐桂到嫦娥奔月,丰富的想象力为月宫世界描绘了一幅幅斑驳陆离的胜景。
中秋节的简介及节日小知识

中秋节的简介及节日小知识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秋节的简介及节日小知识,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秋节的简介中秋节,中国传统节日,为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传说是为了纪念嫦娥奔月。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
根据我国古代历法,一年有四季,每季三个月,分别被称为孟月、仲月、季月三部分,因此秋季的第二月叫仲秋,又因农历八月十五日,在八月中旬,故称“中秋”。
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
《新唐书·卷十五志第五·礼乐五》载“其中春、中秋释奠于文宣王、武成王”,及“开元十九年,始置太公尚父庙,以留侯张良配。
中春、中秋上戊祭之,牲、乐之制如文”。
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又因为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中秋节”;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习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
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
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大致有三种: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遗俗。
中秋节的小知识起源中秋节美食首推月饼,其起源说法多种。
一说元代末年,江苏泰州的反元起义领袖张士诚(或说是朱元璋的谋士刘伯温)利用中秋民众互赠圆饼之际,在饼中夹带“八月十五夜杀鞑子”的字条,大家见了饼中字条,一传十,十传百,如约于这天夜里一起手刃无恶不作的“鞑子”(元兵),过后家家吃饼庆祝起义胜利,并正式称中秋节的圆饼为月饼。
在后来很长历史时期,甚至在上世纪末,许多月饼上还贴有一方小纸片!只可惜,近年所产月饼已不见小纸片踪影,月饼所含代代相传的“文化密码”荡然无存。
中秋节的介绍

中秋节的介绍中秋节的介绍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一、中秋节简介: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
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谓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
又因为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习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
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为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中秋节从2008年起被国务院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中秋节的由来及传说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
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
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因此秋中第二月叫仲秋,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大致有三种: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遗俗。
中秋节的由来的传说中秋节有丰富浪漫的神话传说,围绕著名为嫦娥的美丽仙女。
她的故事在中华大地广为流传,版本也非常之多。
相关联的有后羿、吴刚、玉兔、捣药、伐桂等等。
无论有多少版本,一点是共通的:嫦娥是射日英雄后羿之妻,王母感后羿射日之功,赠之不死仙药。
而嫦娥因故吃了仙药,无法逗留地面,飞天奔月而去。
有的版本中仙药是一粒,被嫦娥得之。
而更多版本是两粒:人服一粒长生,服二粒成仙。
2019中秋节全面详解,最全面的中秋节解释

2019中秋节全面详解,最全面的中秋节解释我们都知道中秋节是我国最为重要的传统佳节之一,每逢中秋也就是月圆人团圆的佳节,游子们也会在这一天回家与家人团聚。
中秋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于这个具有深厚含义的中秋节你了解多少呢?给大家总结的中秋节的诗句、来历、习俗、灯会、传说等相关的详细介绍。
我们一起走进中秋佳节,揭开这个节日的神秘面纱吧。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2019中秋节全面详解,最全面的中秋节解释。
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中秋节别称根据中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
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
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
关于“团圆节”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
《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
《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
……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也”。
中秋来历及由来“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
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
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三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称为“仲秋”。
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
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
《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
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古人赋予月亮许多传说,从月中蟾蜍到玉兔捣药,从吴刚伐桂到嫦娥奔月,丰富的想象力为月宫世界描绘了一幅幅斑驳陆离的胜景。
自汉至唐,墨客骚人纷纷吟咏月亮及月中之事,八月十五月圆时成为抒发感情的极佳时刻。
2019年我国传统节日中秋佳节的由来与习俗

农 历 八 月 十 五 是 我 国 传 统 的 中 秋 佳 节 , 中 秋 因 恰 值 三 秋 之 半 而 得 名 , 又 叫 团 圆 节 或 月 夕 、 仲 秋 节 、 八 月 节 等 。 有 关 中 秋 节 的 来 历 众 说 不 一 , 在 中 秋 节 的 演 变 过 程 中 , 古 老 的 礼 俗 与 众 多 神 话 传 说 及 中 华 传 统 文 化 中 其 他 诸 多 因 素 结 合 在 一 起 , 最 终 形 成 了 内 涵 丰 富 的 重 要 节 庆 。 这 其 中 最 有 名 的 就 是 围 绕 着 月 宫 的 一 系 列 神 话 , 如 嫦 娥 奔 月 、 吴 刚 伐 桂 、 唐 明 皇 游 月 宫 等 , 它 们 给 月 宫 挂 上 了 七 彩 霓 虹 般 神 秘 绚 丽 的 光 环 , 使 之 充 满 浪 漫 色 彩 。 唐 代 中 秋 赏 月 宴 饮 之 俗 已 颇 为 盛 行 。 从 流 传 下 来 的 众 多 描 写 中 秋 的 诗 句 中 , 可 以 看 到 当 时 已 把 嫦 娥 奔 月 等 神 话 与 中 秋 赏 月 联 系 在 一 起 了 。 唐 朝 初 年 , 中 秋 节 可 能 已 成 为 固 定 的 节 日 。 不 过 , 当 时 中 秋 节 似 乎 还 是 以 赏 月 和 玩 月 为 主 , 还 没 有 在 民 间 广 泛 流 行 。
第 1 页 共 2 页
第 2 页
2019年传统节日手抄报资料-中秋节的来历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 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 称谓“仲秋”, 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 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中秋晚上,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有烙“团圆”的习俗,即烙一种象征团圆、类似月饼的小饼子,饼内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压月亮、桂树、兔子等图案。祭月之后,由家中长者将饼按人数分切成块,每人一块,如有人不在家即为其留下一份,表示合家团圆。
中秋节时,云稀雾少,月光皎洁明亮,民间除了要举行赏月、祭月、吃月饼祝福团圆等一系列活动,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除月饼外,各种时令鲜果干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中秋节起源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
吃月饼是节的另一习俗,月饼象征着团圆。月饼的制作从唐代以后越来越考 究。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看来当时的月饼和现在已颇为相 近了。
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中秋节的资料简介

中秋节的资料简介中秋节,又称为月亮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
它通常在农历八月十五这天举行,人们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而月饼则是这个节日的最大特色之一。
下面是对中秋节的资料简介,包括其历史渊源、传统习俗以及庆祝方式。
一、历史渊源中秋节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农耕社会,据传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时期。
在古代社会中,人们将农耕和自然神话相结合,用八月十五这个日期来祭祀月亮,希望能获得丰收和幸福。
后来,这个祭祀活动逐渐发展成为中秋节的主要内容。
二、传统习俗1. 赏月:中秋节的最大特色是赏月。
这天晚上,人们会聚集在一起,观赏明亮的月亮。
月亮是中秋节最重要的象征之一,因此,赏月成为这个节日最受欢迎的活动之一。
2. 吃月饼:中秋节的另一大习俗是吃月饼。
月饼是一种圆形糕点,里面常常包裹着果仁、豆沙和咸鸭蛋黄等馅料。
人们会互相赠送月饼,以表达对彼此的祝福和团圆之情。
3. 玩花灯:在一些地方,人们还会玩花灯。
花灯是一种用纸、布等材料做成的手工艺品,其形状多样且色彩鲜艳,常常代表着吉祥和美好的寓意。
4. 翘首期盼:中秋节期间,人们会思念远方的亲人和朋友。
在这天,无论是否能相聚,无论身在何处,都会翘首以待,用心祝福彼此。
三、庆祝方式中秋节的庆祝方式多种多样,随着地域的不同,习俗也有一些差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庆祝方式:1. 赏月晚会:在一些城市,人们会组织盛大的赏月晚会。
届时,人们可以观赏精彩的文艺表演,品尝各种特色美食,并且共同欣赏到最美的月亮。
2. 举办家庭聚会:中秋节也是一家团圆的时刻。
很多人会利用这个节日,返回家乡与家人团聚,共度美好时光。
家庭聚餐成为这一天的重要活动,家人会一起品尝月饼、赏月,并相互送上祝福。
3. 举行传统活动:一些地区还会举行一些传统的庆祝活动,如绕月亮走、舞龙舞狮等等。
这些活动既能传承中国文化,又能增添节日的气氛。
总结:中秋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庆祝方式。
人们通过赏月、吃月饼、玩花灯等活动,表达对团圆和幸福的追求。
中秋节的资料

中秋节的资料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庆祝。
它是一个重要的家庭团聚节日,也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以下是关于中秋节的详细资料。
起源与传说: 中秋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祭月活动。
相传在古代中国,人们崇拜月亮,认为月亮是阴阳的象征,是人们生活的灵感之源。
因此,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人们会举行祭月仪式,以祈求好运和丰收。
中秋节还和一个著名的传说故事有关,那就是嫦娥奔月的故事。
相传古代有十个太阳同时升起,严重烧毁了农田和人民的生活。
后来,英雄后羿射下九个太阳,拯救了人民。
为了纪念这位英雄,人们在中秋节的晚上会举行祭祀仪式,并吃月饼来纪念后羿的功绩。
习俗与庆祝活动: 中秋节的习俗非常丰富多样,其中最重要的习俗之一就是赏月。
人们会在这一天晚上一起出门,赏月并举行家庭聚餐。
许多人还会在庭院或阳台上摆放一张桌子,摆上水果、月饼和茶,与家人、亲友一起欣赏月亮。
中秋节还有一个重要的传统活动就是吃月饼。
月饼是中秋节的特色美食,它有很多种类和口味,例如莲蓉、豆沙和五仁等。
人们通常会在赏月的同时品尝月饼,象征着团圆和美好的祝愿。
除了赏月和吃月饼外,中秋节还有一些其他的庆祝活动。
例如,人们会举行龙舟比赛,参与者划着装饰华丽的龙舟在江河湖海中竞速。
这项活动起源于古代人们划船祈求平安和丰收的习俗。
此外,还有一种叫做猜灯谜的游戏在中秋节也很受欢迎。
人们会在月亮下摆放灯笼,灯笼上写有谜语,参与者要猜出谜底。
这个游戏不仅考验智力,还增加了节日的欢乐氛围。
中秋节在中国各地的庆祝方式也有所不同。
例如,南方地区的人们会制作花灯,北方地区的人们会放风筝。
这些地方特色的庆祝活动使中秋节更加多彩。
意义与价值: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着团圆和家庭的重要性。
在这一天,人们会放下繁忙的工作,回到家中与家人共度团圆时光。
这个节日也是表达爱和感恩的时刻,人们会互赠礼物和祝福,表达对家人和亲友的思念和关爱。
中秋节还有着浓厚的民俗文化色彩,通过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和传统习俗,人们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中秋节的简单介绍5则范文

中秋节的简单介绍5则范文第一篇:中秋节的简单介绍中国农历八月十五,俗称中秋节。
“中秋”意为秋天之半,一秋之中。
中秋节还被称之为月节、拜月节、团圆节、八月节,以及追月节,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中秋节的简单介绍,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肯定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秋节的简单介绍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
夕月,即祭拜月神。
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
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
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
切月饼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
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
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
在北宋京师。
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
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
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
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
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
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
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
《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
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节的节日介绍

中秋节的节日介绍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时间在农历八月十五日,又称为月圆节、团圆节、月亮节、仲秋节等。
中秋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是中国重要的传统文化和民俗节日之一。
以下是对中秋节的整体介绍,包括源起、习俗、故事等方面。
一、源起中秋节起源于古代中国的商朝时期,当时的人们崇拜月亮,认为月亮是神灵的象征,具有神秘的力量。
可以说,中秋节最初源于对自然环境的敬仰和对社会团结的渴求。
在农历8月15日的时候,月亮进入一年中最圆的时刻,为了感谢上天的恩赐,人们开始庆祝并安排聚会活动。
二、传统习俗1.吃月饼:月饼是中秋节传统的食品,代表着团圆与美好的祝愿。
有很多种不同的月饼口味,有豆沙馅、蛋黄馅、五仁馅等,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制作方式和特色。
2.赏月:中秋节的最重要传统活动就是赏月,人们在这一天都会翘首期盼着晚上的到来。
到了八九点钟左右,人们就会烧一些升起烟花,然后一起欣赏月亮。
花灯、灯笼、烛光和篝火都是赏月配套的灯饰。
3.猜谜:猜灯谜和猜谜语是中秋节的另一个传统活动,大家把一些用红色或七彩卡片写的谜语挂在树上或者贴在墙上。
然后大家会聚集在这里猜迷题,通过猜谜解谜来加强互动。
4.祭月:人们也会在中秋节的晚上祭月,烧香、给月亮敬酒,表达对月亮精神家园的感激和祈愿,多用来祈求好运、平安、幸福、福寿等吉祥的愿望。
5.嫦娥奔月:中秋节还有一个深受人们喜爱的传说,就是有一个叫嫦娥的美丽女神,她在中秋节的夜晚从天上飞了下来,拥抱着一只玉兔,在月亮上生活。
这个故事代表了对中国传统神话和神秘叙事的崇尚和追求。
三、故事传说1.嫦娥奔月:相信很多人都听过关于嫦娥奔月的故事。
相传,嫦娥是海中仙女,她拥有一剂仙丹,吃下去后能够飞升上天,成仙成神。
她的丈夫姜子牙为了防止世人得到仙丹,就把仙丹放在了家里的某个地方。
但是一个叫做福神的下人有心窥视,想要偷吃夫人的仙丹,他就从禁地潜入姜家,找寻仙丹。
最终他偷偷打开箱子,却不小心将仙丹碰落,碎成了若干块。
中秋节简介

中秋节简介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时间在农历八月十五。
中秋节又叫“月夕”,故又称“月夕节”。
中秋节源于中国古代的祭月节,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崇拜月亮的风俗习惯。
月亮作为天地间的仙境之物,被赋予了神圣的意义。
中秋节的主要活动包括赏月、吃月饼、品尝柚子、赏花灯等。
在中秋节这一天,人们欢聚一堂,共同庆祝这个美好的节日。
赏月是中秋节最重要的活动之一。
人们在中秋节这一天会提前准备好一些水果、茶叶,找一个合适的地方,欣赏皓月当空的美景。
不管是在家中的庭院,还是在山间湖畔,人们都能够得以清晰地观赏到皓月当空的美景,感叹月圆人圆的美好寓意。
同时,也有一些民间的习俗用来给月亮祈福,比如在月亮下捉咱、摘花灯、弹月琴等。
在中秋节这一天,吃月饼是必不可少的传统习俗。
月饼作为中秋节的代表美食,形状圆润,寓意团圆和和谐。
传统的月饼口味多样,有蛋黄莲蓉、五仁馅等,口感独特,令人回味无穷。
人们通常会邀请亲朋好友一起分享月饼,并将对月的思念和祝福化为味道,共同品尝这一传统美食。
柚子也是中秋节不可或缺的食物之一。
柚子是一种夏季丰收的水果,酸甜可口,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传统上,人们会在柚子上贴上红纸片,写上吉祥的字词,以期获得好运和吉祥。
吃柚子也寓意着家庭的团圆和幸福。
赏花灯是中秋节的另一个传统习俗。
中秋节的夜晚,人们会点亮各种各样的彩灯,挂在树上、楼房上,或者放在湖面上漂浮。
花灯的形状多种多样,有动物、花卉、人物等,色彩斑斓,给人一种节日的氛围和喜庆的感觉。
人们还可以一起玩猜灯谜的游戏,猜对了就可以得到一些小奖品,增加了游乐的趣味性。
中秋节不仅是家庭团聚的时刻,也是祈求和谐、幸福的日子。
无论是远在他乡的亲人,还是同城但忙于工作的朋友,中秋节都是一次重要的交流和沟通的节点。
人们通过赏月、吃月饼等活动,表达思念之情,加深感情的联系。
总的来说,中秋节既是古老的传统节日,也是现代社会人们亲朋好友欢聚一堂的机会。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人们不仅可以感受到家庭团聚的温暖,还可以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2019年中秋节是几月几号

2019年中秋节是几月几号【导语】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下面是小编文库整理发布的《2019年中秋节是几月几号》,欢迎阅读参考!更多相关讯息请关注小编文库!篇一2019年中秋节是在9月13号,农历八月十五。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全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
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显圆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回娘家的媳妇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圆满、吉庆之意。
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如宁波、台州、舟山,这与方国珍占据温、台、明三州时,为防范元朝官兵和朱元田的袭击而改“正月十四为元宵、八月十六为中秋”有关。
此外在香港,过了中秋兴犹未尽,还要在十六夜再狂欢一次。
名为“追月”。
篇二中秋节为什么叫中秋节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
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
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
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
《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
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根据我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
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
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
篇三中秋节的由来1、“嫦娥奔月”的传说嫦娥奔月后,后羿日夜思念,便让侍女在月光下摆上供桌,上面放着嫦娥最爱吃的各种水果。
中秋节资料简介

中秋节资料简介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也是华人社区中最具有影响力的节日之一。
它始于中国古代的宗教祭祀活动,如今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家庭团聚、赏月、品尝月饼的文化活动。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一起欢庆,并向月亮祈福,以表达对亲人思念的情感。
来源中秋节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最早的记载可以追溯到商朝时期。
当时,中秋节是为了祭拜月神女嫦娥,希望让她能保佑人民丰收,免受灾害的侵袭。
后来,中秋节的意义逐渐演变,成为人们感恩、团圆和祈求幸福的节日。
日期中秋节的日期是农历八月十五,因此每年的具体日期都不同。
根据阳历计算,中秋节通常在九月下旬或十月上旬之间。
这一天正好是月亮最圆的时候,因此也被称为“月圆节”。
习俗与活动中秋节有着丰富多样的习俗和活动,每个地方的传统都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中秋节的典型庆祝活动:1. 赏月:中秋节的最主要活动之一就是赏月。
人们会在家中或户外观赏明亮的月亮,并且欣赏传统的月亮宝典,如《嫦娥奔月》等。
有时,人们还会在户外举办登月等活动。
2. 吃月饼:吃月饼是中秋节的传统之一。
月饼是一种圆形的糕点,通常有各种馅料,如红豆沙、莲蓉等。
人们会在家庭聚会或赏月时品尝月饼,象征团圆和幸福。
3. 点灯笼:在中秋节期间,人们还会点亮灯笼,增添节日的气氛。
灯笼通常采用红色或五彩缤纷的纸制成,上面绘有各种图案,如花、动物等。
4. 赛龙舟:赛龙舟是中秋节重要的传统活动之一。
人们组成龙舟队伍,挥舞着扁担,全力划动龙船,参加赛龙舟比赛。
意义与象征中秋节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象征意义。
这个节日象征着团圆和思念,是家人团聚的时刻。
人们在这一天会思念远方的亲人,希望他们能够身体健康、平安幸福。
此外,中秋节也象征着丰收与感恩。
在农历八月,正是秋天的时刻,人们庆祝丰收,感谢大自然给予的恩赐。
总结中秋节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它以丰富的习俗和庆祝活动展示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无论身在何地,中秋节都是华人们表达情感、团圆度过的日子。
中秋节简介

中秋节简介
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是指农历八月十五,即农历秋季的第三个月的第十五天,又叫月夕、秋节、追月节、玩月节等。
中秋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祭月节和祭月仙的活动,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家庭团圆和感恩的节日。
中秋节的主要习俗之一是赏月。
人们会在这一天点亮明亮的灯笼,让满月的光芒照亮整个夜空。
人们也会聚在一起,共同观赏明亮的月亮。
中秋节的月亮被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无论是远离家乡的人还是分散在外地的家人都会在中秋节时思念家人和亲人。
此外,中秋节也是一种联谊的方式。
许多地方都会组织和举办各种各样的中秋节联欢活动,如赏月联欢会、民间舞蹈和歌曲表演等。
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节日的庆祝方式,还让人们有机会结交新朋友和增进亲情。
中秋节期间,人们还会吃月饼。
月饼是中秋节的传统食品之一,以其圆状和浓郁的馅料闻名。
在中国,人们会互相赠送月饼,作为团圆的象征和表达感恩的方式。
吃月饼也成为了中秋节一种重要的传统习俗。
相传,中秋节还有一个重要的传说,即嫦娥奔月的故事。
故事中,嫦娥是一个仙女,因为误食了长生不老药而被送到了月亮上。
从此以后,她被称为月宫中的仙女。
中国人相信,在中秋节的这一天,能够通过祈祷向嫦娥传递自己的心愿。
总的来说,中秋节是一个团圆、感恩和庆祝的节日。
在这一天,人们会赏月、吃月饼、举办各种各样的联欢活动,并通过祈祷向嫦娥祈愿。
无论是家人还是朋友,中秋节都是一个相聚的时刻,让人们能够表达对亲人和朋友的思念和祝福。
这个传统节日代代相传,成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藏。
2019-中秋节的简介和传说-word范文模板 (2页)

2019-中秋节的简介和传说-word范文模板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中秋节的简介和传说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下面小编为大家搜集的一篇“中秋节的简介和传说”,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中秋简介】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主要节日之一。
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
自201X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201X 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中秋传说之一——嫦娥奔月】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
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
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
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
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
中秋节的相关介绍

中秋节的相关介绍中秋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为每年农历八月十五。
八月是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民间则称其为“中秋”,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中秋节的相关介绍,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肯定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秋节的相关介绍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
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
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
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
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
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
夕月,即祭拜月神。
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
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
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
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
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
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
在北宋京师。
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
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
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
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
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的简介

中秋节的简介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国传统农历中秋月圆之夜,通常在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
中秋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起初是古人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习俗活动。
后来,中秋节逐渐与月亮崇拜、家庭团聚、感恩、祭祀等元素结合在一起,成为中国的重要传统节日之一。
中秋节在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人们在这一天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最为传统的是赏月。
赏月是中秋节的重要活动之一,人们会一家人团聚在一起,欣赏皓月当空的美景,并且进行诗词赋予、赏月宴、玩灯笼、吃月饼等各种活动。
中秋节的象征物是月饼,通常是圆形,取其“团圆”的寓意。
月饼的种类繁多,有豆沙、莲蓉、五仁、蛋黄等口味,人们会互赠月饼以表达团圆之情。
此外,中秋节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些神话故事和传说的重要背景,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
这些故事给予这个节日更多的神秘和浪漫色彩。
总的来说,中秋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节日,人们通过欢度中秋、赏月、吃月饼等方式来表达对家人团聚、丰收和感恩的情感,同时也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之一。
中秋节简单介绍

中秋节简单介绍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于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中国传统佳节,与春节并称为中国的两大传统节日。
中秋节也称为“月夕”,源自古人祭祀月神的节日,是向月神讨生活平安的祈求,令人熟悉的传说是“吃月饼”与“赏月”。
中秋节历史悠久,举国上下千家百户都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也是家人团聚、赏月、吃月饼,烤肉等的传统习俗。
近几年来,中秋节也是家庭团圆的节日,家人相聚过节,过节时可以准备节庆糕点、节日装饰、烤火,还可以唱唱绕口令、踩高跷、放烟花等,共同庆祝中秋佳节。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秋节简介·中秋节对联·中秋节古诗词选·中秋节习俗·中秋节的由来·中秋节短信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
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
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
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
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
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
夕月,即祭拜月神。
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
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
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
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
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
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
在北宋京师。
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
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
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
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
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各位客商,女士们、先生们、同志们:金风送爽,中秋月圆。
值此中秋佳节来临之际,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中秋客商座谈会,大家欢聚一堂,共庆佳节,共叙友情,共谋发展,共同憧憬xx美好明天。
借此机会,我谨代表中共xx县委、xx县人民政府,向前来xx投资兴业的各位客商致以节日亲切的问候!向多年来关心支持xx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每一个地方都希望发展,每一个企业都希望成功。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一个企业要发展,最重要的战略选择就是打破区域界限,实现资金、人才、技术、市场的最佳组合,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xx独特的区位优势、强劲的发展势头、低廉的生产成本、不断改善的投资环境,一定能为投资者提供巨大的市场空间和难得的发展机遇,一定能为投资者提升在国内乃至全球的市场竞争力创造极为有利的条件。
各位客商远离故土来xx投资兴业,正是顺应了全球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合作化发展的朝代潮流,正成为推动我县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中流砥柱。
企业要发展,必须要有良好的投资创业环境。
我们对外开放的理念就是:替投资者着想,帮投资者成功,助投资者发展,为投资者服务。
因为我们坚信,只有投资者的成功,才有我们辛苦工作的价值;帮助投资者解决问题就是最好的投资环境;让所有投资者在xx获得成功,就是最好的投资信誉。
我们对外开放的目标,就是让所有的投资创业者在xx有一番作为、有一番建树。
实事求是地说,当前我县的经济发展环境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离各位客商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比如,部门检查过于频繁,优惠政策难以兑现;部门帮扶力度欠佳,问题协调解决不到位;部分企业招工不足,难以达产达标,以及受国家宏观调控紧缩银根、地根影响,外商融资困难,企业周转金不足;土地使用权证难以及时发放等等。
这些问题,有的属于外部客观环境造成的,有的属于我们自身工作不到位造成的。
不管是外部还是内部的原因,我们都有责任。
在这里,我向大家表示谦意,请各位客商给予谅解。
全县上下要始终坚持以招商引资为总抓不动摇,以工业园为主战场不动摇,坚定不移推进大开放主导战略,真正把商人当客人,把业主当家人,把老板当贵客,在全县范围内形成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围;真正使客商生产上便利、经营上获利、生活上安逸、政治上给待遇,推动xx开放型经济向纵深发展。
各有关单位要根据这次外商座谈会反映出来的问题,认真梳理、落实责任,集中时间、集中精力,限时解决。
对属于我们的问题,我们将进一步转变作风,加大帮扶力度,立即加以解决;对由于受外部影响的一些客观问题,我们也将全力协调,确保每个问题都有一个满意的说法,每个问题都有一个满意的结果。
各位客商,女士们、先生们、同志们,继往开来,全面建设小康xx任重道远,实现xx率先崛起困难不少。
但我们坚信,有各位客商的鼎力支持,有全县人民的奋发图强,xx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最后,祝大家节日愉快,身体健康,财源滚滚!● 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我道思亲之时更思你。
想你就在月圆时。
● 明月千里难以触摸,对你的思念无处寄托。
举杯邀明月,请她对你说:福多!钱多!快乐多!● 虽然我们相距很远,但在这花好月圆的中秋夜共同举杯,向月儿表达你我思念之情。
● 在这人月俩圆的日子里,远在他乡的我有一颗思念你的心,不知远在故乡的你是否也和我一样?● 祝福中秋佳节快乐,月圆人圆事事圆满。
● 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我道思亲之时更思你。
想你就在月圆时。
● 月到中秋分外明,人到中秋望团圆!祝您节日快乐!合家团圆!● 中秋佳节倍思亲,圆圆明月是我心。
明月千里寄思情,只愿你我更贴心。
● 在这月圆的时刻,我送一个迟到的祝福,愿你梦圆,情圆,人更圆。
● 中秋的月儿圆又圆,我的月亮却少半边。
千里遥寄相思苦,何年何月现欢颜?● 虽然没能吃到你的月饼,但我们想把我们波涛般的心情传递给你。
● 月圆的时候就是我想念你们的时候!无论我们的距离多遥远,都挡不住我对你深深的思念!● 亲情爱情,情系佳节。
家园月圆,圆满中秋。
● 越是月圆时,越是思念深爱的你!月亮代表我的心...我爱你!● 在这特别的日子里,送一份淡淡的清香,为你洒脱缤纷的祝福!远方的你,中秋节快乐!● 天上一轮明月,映证两颗冰心。
● 明月知我心,思念与日增,总想相依诉衷情,无奈人两地,永远祝福你!● 在中秋之夜,一同望着那轮明月读一份相思,一份牵挂,还有那缺憾的美,永恒的爱,好吗?● 中秋来了,月光如水。
想牵着你的手,一同享受月光浴,无奈——你我天各一方!● 深秋,又是一个思念的季节,我把思念写进贺卡,把祝福融入心田,想念,年年月月!● 月圆年年相似,你我岁岁相盼。
那满天的清辉,遍地水银,便是我们互倾的思念。
● 圆圆的月亮象面镜,你的心思能看见。
幽幽的夜色是张幕,我的星愿不可数。
● 国庆又逢仲秋月圆,伟大祖国大好河山,蒸蒸日上繁荣富强,神州共奔富丽康庄。
● 中秋,国庆,双喜临门;你侬,我侬,两心相许;欢乐,幸福,别无它感!●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多么想在那月圆的中秋之夜,跟你在一起去数那天上的星星。
● 月圆年年相似,你我岁岁相盼。
那满天的清辉,遍地水银,便是我们互倾的思念。
● 明月知我心,思念与日增,总想相依诉衷情,无奈人两地,永远祝福你!● 中秋来了,月光如水。
想牵着你的手,一同享受月光浴,无奈——你我天各一方!●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虽然我们不能在一起,不过十六我一定从心中和你一起看月亮的。
:)● 中秋佳节倍思亲,圆圆明月是我心。
明月千里寄思情,只愿你我更贴心。
● 天上月圆圆,世间人圆圆,心中事圆圆,天遂人意,舒心天怀!● 明月当空,相思甚浓。
中秋节快乐!● 亲情爱情,情系佳节。
家园月圆,圆满中秋。
● 有你的日子,月亮就是圆的。
中秋节快乐!● 秋天清,秋月明;落叶还散,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 在这特别的日子里,送一份淡淡的清香,为你洒脱缤纷的祝福!远方的你,中秋节快乐!● 举头望皓月,凝思意中人。
若得尔陪伴,一生终无憾。
● 明月千里难以触摸,对你的思念无处寄托。
举杯邀明月,请她对你说:福多!钱多!快乐多!● 将我的真心,放在你的手心,愿你好好珍藏,细细呵护!● 中秋佳节到了,我要把一年来对你的思念诉说给月老听!● 举头望皓月,凝思意中人。
若得尔陪伴,一生终无憾!● 千里试问平安否?且把思念遥相寄。
绵绵爱意与关怀,浓浓情意与祝福,中秋快乐!● 秋空给人以深深的思索,您留给我的瑰宝是哲人的深思明辨,还有那从容出世的信条。
● 你问我爱你有多深,今晚的月亮代表我的心。
● 桂花香,思故乡,你在他乡还好吗?●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举杯邀明月,共贺中秋时。
● 春天来了又走了,秋日的火焰灼遍林间,但记忆的小河春天永存。
● 国庆巧遇中秋万家欢,人生适逢盛世精神爽。
祝您节日愉快、合家团圆,与时俱进、心想事成。
● 送上香甜的月饼,连同一颗祝福的心...● 千里试问平安否?且把思念遥相寄。
绵绵爱意与关怀,浓浓情意与祝福,中秋快乐!● 越是想得近,越觉离得远。
你身在异乡,惟有明月与我长相伴。
何年何日,与君再团圆?●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今夜月正圆,正是思乡时。
中秋,让我们一起观月吧!● 中秋的月亮,在窗外静静地悬着。
我楞楞地看着它,仿佛它是一面明镜,你我在互相注视。
● 月亮代表我的心。
爱你一生!● 千里试问平安否?遥把思念相寄。
绵绵爱意与关怀,化做情意祝福,中秋快乐!● 共赏圆月一轮,喜迎中秋良宵!● 远思两乡断,清光千里同 !● 喜得天开清旷域,宛然人在广寒宫!● 天上一轮满,人间万里明!●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今夜月正圆,正是思乡时。
● 月儿圆圆,两情绵绵,咫尺天涯,何为佳期。
● 九夏芳辰八埏共庆,一轮明月两岸同圆。
共2页,当前第1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