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第二钢琴协奏曲研究

合集下载

浅析肖邦《降b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Op.35)第一乐章

浅析肖邦《降b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Op.35)第一乐章

浅析肖邦《降b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Op.35)第一乐章1. 引言1.1 简介肖邦《降b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Op.35)是十九世纪浪漫主义钢琴曲目中的杰作之一。

这首钢琴奏鸣曲共有四个乐章,而我将主要关注其中的第一乐章。

这首奏鸣曲在整个作品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具有复杂的曲式结构和丰富的音乐内容。

在接下来的分析中,我将从曲式分析、主题与变奏、技术要求、音乐特点和情感表达等方面来深入探讨这一乐章的内涵,以便更好地理解这部作品的艺术价值和音乐魅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肖邦《降b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进行深入剖析,希望能够为读者呈现这部美妙作品的精髓。

2. 正文2.1 曲式分析肖邦的《降b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Op.35第一乐章的曲式为三部曲式,即快板-行板-快板。

整个曲子由三个主要部分构成,每个部分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性质和发展。

快板部分以急促的节奏和激烈的音乐表现力为特点,展现了肖邦天才的创作才华和音乐情感的深度。

行板部分则是在快板的基础上增添了一些柔和的音乐元素,使整个曲子更加丰富和深刻。

最后的快板部分则是整个曲子的高潮和结尾,音乐的节奏和情感达到了顶峰,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整个曲子中,三部分之间的过渡自然流畅,旋律的发展也十分有条理。

肖邦巧妙地运用了不同的音乐手法和音乐元素,使整个曲子既有音乐的逻辑性和连贯性,又能够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和情感。

通过对曲式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首钢琴奏鸣曲的结构和内涵,欣赏肖邦作为作曲家的独特魅力和音乐才华。

2.2 主题与变奏主题与变奏部分是对于肖邦《降b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的重要分析。

这部分主要探讨了乐曲中的主题以及其在变奏中的呈现和发展。

该乐曲的主题非常明快和优美,以降B小调为基调,展现出浓厚的浪漫特色。

主题部分通过旋律的变化和层次的叠加,呈现出肖邦独特的风格和魅力。

在变奏部分,主题被反复呈现并进行了巧妙的变换,展示了肖邦对于音乐构思和表现手法的深厚功力。

肖邦的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

肖邦的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

肖邦的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肖邦的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肖邦(Frédéric Chopin)作为一位伟大的作曲家,他创造了许多动人心魄的音乐作品。

其中,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就是肖邦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

这篇文章将以此为主题,从乐曲的特点、演奏技巧和感受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乐曲简介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作品号为Op.21,是肖邦写给他的学生玛丽·维尔费尔德(Marie Wodzińska)的礼物。

这个曲子一共分为三个乐章,乐器组合为独奏钢琴和管弦乐队。

在演奏难度上,这个曲目是所有协奏曲里最为容易的一个。

二、曲子结构第一乐章:Maestoso这是一首充满青春朝气的乐章,它的开篇就带给我们冲动和欢快的节奏。

全乐章以强有力的主题开头,节奏感十分鲜明,仿佛一股热流从心底涌上来。

这个乐章共有两个主题,其中第一个主题是以强音弹奏,非常听起来非常有力。

而第二个主题则更为柔和,传达出一种内心深处的情感。

第二乐章:Larghetto这是一首冷静而深刻的慢板。

用不同的音乐手法,表现出肖邦优美细腻的音乐语言,通过曲子结构和情感交织,让我们如同被吸入一个名曲的漩涡。

慢板的主题会反复出现,又以极快的速度转化,从而形成一种音乐的魔力效果,让人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第三乐章:Allegro vivace这个乐章是整个协奏曲里节奏最快的部分,属于以织体为主的音乐作品。

即使看似随意,它也以其准确的乐理转换展示了肖邦的高超技巧和音乐功力。

全曲以斗趣的乐声结束。

三、演奏技巧对于钢琴演奏者来说,想表现出协奏曲的精髓就必须具备一定的演奏技巧和表现力,才能将最好的演绎呈现给听众。

1. 对琴弦的控制:肖邦的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需要演奏者注重琴弦的控制。

指法要求高度精密,尤其是要注重并灵活掌握八度跳音、箭头音等特殊技法。

2. 深入理解乐曲:演奏的关键在于理解乐曲的音乐结构,要想演奏好协奏曲,必须掌握每一个乐章的旋律、情感、速度和韵律等要素。

肖邦的《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

肖邦的《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

肖邦的《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1830年,春天来了。

树上的嫩芽已‎经开始萌发。

晴朗的夜空中‎,月亮射出银光‎,弥漫着温柔的‎,清絮。

在华沙泥泞的‎街道上,肖邦对自己的‎朋友莫里斯谈‎到刚刚写完的‎第二首钢琴协‎奏曲。

谈话中,冒出一个叫作‎康斯坦茨娅的‎名字。

莫里斯开玩笑‎地说:“怎么样?快结婚了吧?”肖邦的脸颊泛‎起红晕……1928年,在一次舞会上‎肖邦认识了音‎乐学院的一个‎女学生。

很快,他就爱上了这‎位蓝眼晴黑头‎发的姑娘。

但生性羞怯的‎肖邦,本敢向她倾诉‎爱慕之意。

年轻的作曲家‎把对康斯坦茨‎娅的爱恋,谱写到美妙的‎钢琴音乐中。

1830年1‎0月11日,肖邦在即将远‎离波兰的告别‎音乐会上,与康斯坦获娅‎同台演出。

次日,他高兴地对朋‎友说。

“昨天的音乐会‎颇为成功,我毫无紧张地‎弹究协奏曲。

康斯坦茨娅独‎唱时,身著白衫,头插蔷薇,看上去无限高‎雅。

”肖邦所说的钢‎琴协奏曲,是指他的《e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

但,写作在这以前‎的,是《f小调第M钢‎琴协奏曲》。

两部快奏曲时‎隔一年相继完‎成。

这两部被称为‎“妹妹篇”的协奏曲,肖邦说过,都是他写在“幸福时日”的作品。

肖邦的《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反映出一个二‎十岁青年对初‎恋之情的体验‎。

这部协奏曲并‎不着力于用大‎型乐曲形式揭‎示深刻、重大的社会内‎容,而是在侧重于‎钢琴演奏技巧‎的炫示中,写下了优美的‎抒情诗行。

或许由于惴惴‎不安的初恋心‎境,这部协奏曲并‎未题献给作曲‎家心中的恋人‎,而是赠奉给苔‎菲娜·波托卡伯爵夫‎人。

肖邦十六岁时‎就同她相识。

在作曲家临终‎前,伯爵夫人赶赴‎巴黎,病榻前为肖邦‎低吟一曲,使他感到慰藉‎。

1830年3‎月17日,《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在华沙由肖邦‎独奏,举行首演。

第一乐章。

小提琴奏出一‎个下行跳进的‎音调,构成一支奇异‎的旋律,显露出年轻作‎曲家耽于冥想‎的天真神情。

轻盈的旋律溪‎流,瞬间又激荡起‎大型乐队那山‎谷般的热烈震‎响,呈现出强烈追‎求的热情。

肖邦第二钢琴奏鸣曲浅析肖邦第二钢琴奏鸣曲

肖邦第二钢琴奏鸣曲浅析肖邦第二钢琴奏鸣曲

肖邦第二钢琴奏鸣曲浅析肖邦第二钢琴奏鸣曲一、肖邦音乐风格弗雷德里克·肖邦(1810-1849)是浪漫主义时期颇负盛名的钢琴音乐大师之一,是19世纪上半叶被誉为最伟大的钢琴诗人的波兰钢琴家、作曲家、教育家。

在古今中外音乐史上,像肖邦这样将全部生命都献给钢琴创作的音乐大师是绝无仅有的,他将一生都倾注在钢琴音乐上,他一生共创作了247首作品,大部分为钢琴作品。

肖邦的钢琴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他的作品的创作题材与祖国的生死存亡以及民族的命运有着密切的联系。

他的创作在继承古典音乐时期音乐风格特征的同时,结合本民族音乐风格特征,在诸如练习曲、叙事曲、奏鸣曲、前奏曲等音乐体裁进行大胆的尝试和创新以形成自身独特的音乐风格特征,开辟了钢琴音乐的新大陆。

肖邦的音乐作品旋律线条优美而流畅,具有很强的歌唱性,在作品创作上,肖邦突破了钢琴音乐传统的表达方式,他把具有本民族特色风格的音乐元素,以歌唱的特点加以创作,让音乐语言更加生动化和人性化,从而使音乐作品更加深入人心。

二、创作背景肖邦的这首第二钢琴奏鸣曲《葬礼进行曲》作于19世纪三十年代,此时他已在法国这个当时的欧洲文艺的中心有了立足之地,但是乏味的社交生活,对于祖国的思念以及精神上的孤单让他一直处于忧郁之中,这首作品写于1839年夏天,此时的肖邦远离了喧嚣的巴黎找到了心灵中的一片净土,者不宜降b小调进行创作的作品是与肖邦自身的脱离不去的感情基调相关的。

此时的肖邦无论是在创作的思想性还是艺术性上都开始趋于成熟。

三、作品结构分析肖邦的第二钢琴奏鸣曲一起真挚的爱国热情,乐章间迥异的风格对比而闻名于世。

该奏鸣曲套曲共有四个乐章组成,第一和第二乐章的风格是比较的相像的,而第三和第四乐章的音乐性格变化比较大。

第一乐章为庄严的慢板,主题动机比之前快了一倍,快板、激动不安的,降b小调,2/2拍,奏鸣曲式,明显的传达出一种焦躁的情绪。

先由低沉缓慢的4小节序奏,刚劲沉重的八度拉开了全曲的序幕。

浅谈肖邦《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的创作特征

浅谈肖邦《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的创作特征

浅谈肖邦《 f 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的创作特点肖邦是波兰作曲家、钢琴演奏家、浪漫主义钢琴音乐的代表人物,被后代誉为“钢琴诗人”。

他一世致力于各样体裁钢琴作品的创作,创作出了众多优异的作品。

这些作品内容丰富,感情诚挚,曲调热忱豪放,和声丰富多彩,构造灵巧自如,拥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f 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就是肖邦钢琴作品的代表作之一,融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民族主义于一身,是当时欧洲作曲技法的集大成者。

下边笔者就从构造、旋律、节奏、和声四方面研究这部作品的创作特点。

一、《f 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概括《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的创作始于 1829 年,于次年春季达成。

其是肖邦为管弦乐队同钢琴合奏而创作的一部大型作品,也是肖邦以交响音乐体裁创作钢琴作品的第一次试试。

这部作品在曲式构造与和声运用上表现出了浓烈的浪漫主义想象情味,在节奏的安排上表现出了鲜亮的波兰民间舞蹈音乐风格,在旋律写作上则充满了古典主义的装修性和歌唱性。

总的来讲,这部作品清爽明快、热忱蓬勃,是肖邦个人风格的全面显现之作,拥有极高的艺术赏识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

二、《f 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的创作特点(一 )曲式构造肖邦是一位既拥有古典情怀、又拥有革命精神的浪漫主义作曲家,这在曲式构造的安排上突出表现为以下两点。

第一是对古典主义曲式构造的沿袭。

在《 f 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中,肖邦应用了很多古典主义鼎盛期间的钢琴奏鸣曲构造组合手法,形成了一套属于自己的个性模式。

详细来讲,这部作品曲式构造的古典主义特点主要表此刻其乐章整体构造安排上,选择了巴洛克期间最常用的“快—慢—快” 三乐章形式:第一乐章为双呈示部奏鸣曲式,由交响乐队和钢琴共同奏出,整体风格绚烂、激动;第二乐章为复三部曲式,采纳了近似于歌剧咏叹调的无睁开伴奏形式,曲风抒怀优美;终曲乐章采纳了奏鸣盘旋曲式,整体上带有显然的波兰民族舞蹈风格,听来较为明亮、轻盈。

其次是对构造布局形式的个性创新。

肖邦《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的旋律分析

肖邦《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的旋律分析
小调第 二钢琴协 奏曲》 里也 多次 出现 ( 见谱例 4 ) 。 谱例 4 :
这种 模进 在 后 面 的部分 中还 有 。在 第 2 2 5 —
2 2 8小 节 ,出现 了似 乎是 第 1 0 1小 节 和 1 5 2小节
( 见 谱例 5 ) 综合 的节 奏音型 , 第 2 2 9 _ _ 2 3 2小节就是
第9 9、 1 0 0小 节
节后 半至第 7小 节第一 个音 对这个 动机做 了一个
倒影进 行 , 从 B管 向Ⅳ级和 弦 : 上六度 的跳 进 , 然
后再从 G音 向下级进到 E音 ( 见谱 例 1 ) 。
谱例 1 :
④第 1 4 9小 节 的 3 、 4拍 至 1 5 0小 节 的 1 拍 的 下 行四度再上行三度 的旋 律进 行是 肖邦 特有的“ 叹
化 同一种 材料 , 使 重复不 再显 得单 调 , 并 且有 助于
推动音 乐向前发展 ( 见 2 6小 节 和 2 3 0小 节 的 下 行 琶 音 类 似 第 1 5 2小节 的音型 , 而第 2 2 5小节和 2 2 9小 节的后 1 6 分音符 进行就类似第 1 0 1 小 节。
墼^ 磐
1 0 0小 节 的重 音 ( 见谱例 3 ) 。

挥, 每次都萌生一些新的因素 , 给原乐 思增 加一些新 的素材。” ‘ 这部协奏 曲中我们可以看到第一乐章 、 第二乐章和第 三乐章 的动机互为所用 ; 并且 , 他喜爱
在 钢 琴旋 律 中 大量 运 用 特 殊 的声 乐 器 乐 型 的 ( 花 腔
1 5 3 、 1 5 4的原样 重复 ; 第 二次是 第 1 5 5 、 1 5 6小 节 中
改变 和声外形 的模 进 ; 第三次是 第 1 5 7 、 1 5 8 小 节 中 的转调模 进 ;其 中在第 1 5 6 、 1 5 8小节 的后 三拍 , 改 变节奏 音型 , 是分裂模进 。每次重复 在和声上也 都 不一样 。由此可 以看 出 , 肖邦 擅长用各 种手法来 变

简论肖邦《第二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的音色表现方法

简论肖邦《第二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的音色表现方法

简论肖邦《第二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的音色表现方法作者:马茜来源:《师道·教研》2017年第08期摘要:肖邦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是将浪漫主义音乐基调与浓烈的波兰民族色彩结合创作出来的伟大作品。

本文试从作品的相同旋律、八度音程乐句、多声部层次、华彩旋律等四个方面对这部作品的音色表现方法进行深入了分析,归纳总结了各种不同的音色层次以及用怎样的演奏方法能得到这些不同的音色。

关键词:肖邦第二钢琴协奏曲;音色;表现方法肖邦在华沙音乐学院读书期间已经创作了不少的作品,涉及各种体裁,其中包括两首著名的钢琴协奏曲——作品11和作品21。

其中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这首协奏曲充满了诗人一般的心怀以及忧郁的热情,呈现出一种与其他作品中简洁单纯不一样的感觉,反应出肖邦既明朗、热烈,又具有淡淡的多愁善感的情调。

在写这首曲子的时候肖邦初次深深的陷入了爱河当中,据他在写给朋友的书信中所说,这位令他深陷爱河的女孩是一位名叫康斯坦雅.格拉德科斯卡的波兰女高音歌唱演员。

可惜这位女孩是在肖邦死后才通过文字获悉肖邦对她的爱慕之情。

虽然肖邦的这段感情没有结果,但从这首协奏曲当中还是能感受到当时他对这位女孩的炽热的情感和忧郁的爱恋。

他的情感世界在这里得到了生动、细腻的表现。

精细、华丽、富于色彩感的钢琴音乐织体,悠长的旋律主题以及末乐章浓厚的波兰民间音乐色彩是这部协奏曲成为独具风格的新颖之作。

本人认为,这部作品的音色表现方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双手相同旋律部分的音色表现方法第二呈示部引子部分由钢琴演奏,左右手奏出相同的旋律(例一)。

作者一上来选用的是2个f f的力度。

但我们知道,肖邦本人是十分瘦弱的,所以他所演奏出的f f力度实际并不是非常响。

很多人在演奏引子部分看到f f记号时发出的是“压”的声音。

虽然表面上达到f f的音响,但音色非常的难听。

我个人认为,这里的音色并不因为是小调而黯淡,反而应该是坚毅的、厚实的音色。

简论肖邦《第二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的音色表现方法

简论肖邦《第二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的音色表现方法

度 但 代 知道 ,
这 样 的地 方 征 往 容 易 破 演 奏 忽 略 , 人部 分 人 演 奏 … 的青 色 ^ 禾 重 . 少 了 肖邶 的 耶 种 “ 一 疋” 的 特 性 部的偏 后 邴分 ,从 仝l 『 I l 3 21小 节 J l : 始 仃连 续 儿 个 小 的 8度 和 夫 和 弦 乐l l 1 1
游例 :
磐… I 》 是他一生 - t t 最 蓖 要 的作 { J l 之 一 这 ‘ 奏I I 1 I 充
满 J ’ 人 一般 的心 怀 以 及 忧 郁 的 热 情 , 呈现 … 一 种 与
J 他作 r r 『 简 沽单 纯 不 ・ 样 的感 觉 ,反 廊 f n肖邱 既 明
习 .这 样 H求 的 青 色应 该 是 透 亮 的 :在 慢 练 中 尽 可 能 的 把 作 肯 标 识的 渐 灶 做 的 兮 张 此 ,汁 意 以大 指 作 为两 个 于 的重 心 .从 而 - 可以 把 占与 肯 接 连 接 起 来 ,
次 感 也就 m 求 r
_ r, 1 i 助 、细 腻 的表 脱 精 细 、华 丽 、富 于 色 彩感 的 钢 琴 乐织 体 .悠 K 的 旋 律 主题 以 及 末 乐 章 浓 厚 的 波
对 这 部 作 品 的 音 色表 现 方法 进 行 深 入 了分 析 .归 纳 总 结 了各种 不 同 的音 色层 次 以及 用 怎 样 的 演 奏 方 法能
得 到 这 些 不 同 的 音 色
关 键 词 : 肖邦 第二 钢 琴 协 奏 1 勾;音 色 ;表 现 方 法
『 l i 邺
沙 占乐学院 凄书 I ' H J 已经 创 作 r不 少 的
第 二 示 沸引 子 部 分 钢 琴 演 奏 ,左 ft 手奏 相

肖邦音乐的现代色彩——析《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的旋律特色修改

肖邦音乐的现代色彩——析《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的旋律特色修改

肖邦音乐的现代色彩——析《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的旋律特色修改肖邦音乐的现代色彩——析《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的旋律特色摘要:十九世纪初期,音乐界出现了很多以浪漫主义为代表的音乐家,而肖邦就是其中最为杰出的代表人物。

在他短暂而辉煌的一生为世人留下了无数经典的钢琴作品,在音乐的天幕上熠熠生辉,经久不衰。

在他所有的作品中,《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堪称最为经典的作品之一。

欣赏肖邦的《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可以感受到这首作品无论从节奏、和声、旋律还是音乐情绪及风格上都体现出了浪漫主义音乐与民间音乐元素的完美结合。

本文就这部作品的旋律特色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肖邦;《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旋律在欧洲音乐浪漫主义时期,涌现出一大批著名的钢琴家和作曲家,其中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当属肖邦。

虽然同处于一个时期,但是肖邦却与其他音乐家们的作品在风格特征上有着很大的差异。

从作品风格上看,肖邦的音乐充满了幻想和神情,无论是旋律还是和声都充满了色彩,而且是彻彻底底的钢琴音乐,这种音乐身韵是其他乐器所无法表达的。

《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作为肖邦的初期作品具备了上述所有的魅力和风格,因此被看做是浪漫主义时期的代表作品。

但是,如果只是能把握作品的风格,那么肖邦还不能称之为一位优秀的演奏家和音乐家,只有将作品的演奏技巧完全掌握,才能将乐曲发挥到极致。

本文将从《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的旋律特色进行重点研究。

一、作品乐章分析庄严的第一乐章,在风格上,肖邦将古典协奏曲的模式严格地沿袭了下来,然后将浪漫主义的手法运用在音乐表达和织体上。

在肖邦的钢琴曲作品中,钢琴始终是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乐器,只是在演奏时,加入乐队为整首乐曲进行和声和陪衬。

随着乐队弦乐的呈示,乐章缓缓展开,第一主题微微露出了忧郁的情绪,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深思。

呈示部过后,全体乐队都加入到演奏当中,忧郁的思索渐渐隐去,取而代之的是强烈的诉说。

紧接着,第一主题结束,第二主题开始,乐曲展露出作者对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起伏不定的心绪。

肖邦《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音乐内容简析

肖邦《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音乐内容简析

生 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对 《 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 曲》各 乐章的曲式、和 声、旋律 、织体等音 乐特征进行 了深入的分析 ,据此
总 结 出 其 个 性 化 的 艺 术 特 色。
关键 词 : 肖邦 :钢 琴 协 奏 曲 ;浪 漫 主 义 :音 乐形 式 弗里德里克 ・ 弗朗索瓦 ・ 肖邦 作 为 历 史 上 著 名 的 音 乐 家 , 曾创 作 出 诸 多 优 秀 钢 琴 作 品 ,在 十 九 世 纪 浪 漫 主 义 音 乐 家 中享 有 盛 誉 ,被 称 为 是 “ 钢琴诗人 ” 。1 9世 纪 初 ,波 兰 在 经 受 了 欧洲 列 强 的长 期瓜 分 与 奴 役 之 后 ,国 内涌 现 出 一 股 强 调 国 家 独 立 、
结束部是151181小节由c小调引出主题运用模进移位的方式进行至d小调和e小调随后过渡至ba大调巩固调性接着出现了v7iv6的阻碍进行进一步彰显其独特的和声理论随后进行至be大调短暂停留后进行至c小调融入钢琴华彩琶音从而暗示了这一部分主题的结束最终以vi的形式终止由此从整体上形成了收拢性的曲式结构
2 0 1 7 年第 四期 《 音乐创作》
音 乐 节 奏 ,增 加 了 装饰 音 ,最 终 以 f小 调 属 和 声 的 方 式 终 止 。连 接 部 是 1 0 1 — 1 2 4小 节 ,以琶 音 为 主 ,引入 大 跨 度 跳 跃 交 替 进
行和级进进行 ,不断转换调性,采用多种织体组合方式 ,从而 引出一个情绪激烈的主题 。副部是 1 2 5 — 1 5 1 小节 ,呈现 出一个 情感柔美 的主题 ,营造 出一种 朦胧 、忧 郁的情境 氛围,与连接 部大调色彩形成了鲜 明的对 比效果 。结束部是 1 5 1 — 1 8 1 小节 , 由C 小调 引出主题 ,运用 模进 移位 的方 式进 行至 d小调和 e小调,随后过渡 至 A大调,巩固调性,接着 出现 了 V — I V s 的阻

肖邦第二钢琴协奏曲

肖邦第二钢琴协奏曲

暗恋物语——肖邦《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之我感题记:用燃烧的激情谱写美丽的乐章,用不息的生命演绎浪漫的诗歌——波兰浪漫主义钢琴诗人肖邦。

纪念伟大的音乐家肖邦诞辰200周年。

寂静的深夜适合听肖邦,沉静下来才能体味到那些细腻的呓语。

这曲《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就是在这样一个万籁俱寂的凌晨走进我的世界的,曲中流淌的深情犹如这个夜晚,浓得化不开。

在肖邦创作的两部钢琴协奏曲中,第二首f小调创作于1829年,而第一首的e小调则创作于1830年。

不过《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比《e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较晚出版了3年,所以早一年完成的这部协奏曲便被排在了后面。

1830年3月,肖邦在华沙演出了《第二钢琴协奏曲》,同年10月,在告别华沙的音乐会上演奏了另一部代表作《第一钢琴协奏曲》。

随后肖邦携带一抔朋友们赠送的波兰泥土离开了华沙,出国深造,从此永远离开了祖国。

我认为这两首协奏曲是肖邦最纯粹美丽的作品了。

众所周知,《第二钢琴协奏曲》是部“爱的交响乐”,肖邦创作它时正值19青葱年华,他也曾直言这部作品“是在幸福的日子里完成的”。

1829年5月,肖邦自费去维也纳安排出版少年时期的作品,与此同时在卡特那特剧院上演了他由莫扎特歌剧《唐璜》中的二重唱改编的《把手给我变奏曲》(op.14)。

他独特的波兰风格无疑带给了维也纳人好奇的新鲜感,他自信而满足地回到波兰。

当时,肖邦还在华沙音乐学院进修,就在那时,他遇见了《第二协奏曲》的女主人公——歌唱音乐系的女同学康斯坦莎,肖邦暗中爱恋上了她。

这位生性敏感多情的“钢琴诗人”幸福地翻开了他爱情史诗的第一章。

十七八九的少年,哪个不曾品尝过暗恋的苦涩与甜蜜?此刻你是否想起那年偷偷喜欢的那个男孩或女孩?就只是默默地小心翼翼地揣着这份好感,或是和三两密友分享,却不愿被那个他(她)看穿心事。

暗恋也许是爱情里最美的样子,它干净而纯洁,因为不曾拥有,也无谓变形和失去。

所有的一切都是美丽的孤单心事,在心底最深处永远地以当初最美好的模样存在。

肖邦《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的音乐整体控制

肖邦《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的音乐整体控制

摘 要:本文以肖邦早期的大型钢琴作品《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肖邦早期创作风格及作品创作背景等历史内涵进行分析,从而探讨对这首协奏曲第一乐章的音乐整体控制。

关键词:肖邦;演奏风格;整体控制一、肖邦早期的创作风格少年时代的肖邦性情温和,活泼幽默,非常敏感。

肖邦师承的先辈不多,但尤其崇拜巴赫和莫扎特,喜欢意大利歌剧,他的旋律还受到贝里尼华丽轻盈的声乐风格影响,并吸收了胡梅尔和菲尔德的音乐风格。

这些音乐元素被他吸收后变成了其特有的完全独创的内容。

1829年肖邦在维也纳举行了两场音乐会,此行之后,他回到华沙停留了一段时间,在华沙停留这段日子,肖邦写出了《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

这一时期,肖邦的钢琴作品大多是表现青年时期浪漫抒情的气质,充满着青春朝气,还没有出现后期深刻的矛盾和冲突等创作风格。

其旋律的纤巧、细致、华丽,与当时意大利歌剧的声乐旋律有很多相似之处。

二、第一乐章的音乐整体控制第一乐章的主调是f小调,速度既定为138/每拍,表明这一乐章的速度不但很快,而且还很流畅,体现出青年肖邦充满青春朝气的活力;同时,Maestoso又提出了在速度略快的基础上保持庄严、优雅、高贵的气质,使主部的主题旋律从容、悠扬、高贵动人;副部主题与主部主题对比不大,仍然保持着从容、抒情的笔触及宁静高雅的情调。

整个乐章的力度为pp-ff。

第一乐章的sf、ff和f的力度相对较多,p和pp的力度相对较少。

因此,第一乐章的整体力度偏强,给人的总体感觉应是坚定、宏伟的。

其中,第一呈示部由乐队的弦乐组演奏,调性进行平稳,始终在f小调和关系大调bA大调之间进行,虽然结构短小简洁,但已经呈现了第一乐章的全部力度变化。

乐队的演奏力度在主部、连接部及副部为p-ff;在副部末尾即62小节的第四拍和63小节的前三拍,乐队出现了四个sf的和弦,而第四拍突然又回到p的力度,造成强烈的戏剧效果,之后弦乐组从p渐弱到pp,引出对比强烈的ff力度的钢琴“亮相”,以一发不可收之势,奏出一连串的辉煌的音符,结束第一呈示部。

肖邦《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艺术特点及演奏分析

肖邦《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艺术特点及演奏分析

肖邦《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艺术特点及演奏分析作者:柴娟来源:《北方音乐》2018年第09期【摘要】《 f 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是19世纪波兰钢琴家、作曲家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F.F.Chopin 1810─1849)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在这首作品中,肖邦充分发挥了自己独有的特质,展现了他最具独创性的艺术才能——在钢琴作品中运用大量“花腔式”旋律,引出延续的歌唱声音,使钢琴真正表现出像弦乐器或人声一样具有呼吸的良好“歌唱”能力。

本文从作品的曲式结构、情感变化、旋律以及民族风情等艺术特点进行深入的分析,在了解作品创作背景以及艺术特点的情况下,进行节奏、触键、踏板以及钢琴与乐队的融合等钢琴弹奏方面的重点讲解,有助于演奏者挖掘作品思想和艺术内涵,更好地进行钢琴演奏和音乐表达。

【关键词】钢琴;肖邦;协奏;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中图分类号】J616.3 【文献标识码】A弗雷德里克·肖邦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

他的作品以波兰民间歌舞为基础,同时又深受巴赫影响,多以钢琴曲为主,被誉为“浪漫主义钢琴诗人”。

《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是肖邦实际上首次涉足协奏曲体裁,在往后两百年间的音乐会上,仍然赢得大量掌声。

其中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情怀,以及炙热的赤子之心,穿越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久久打动人心。

一、肖邦《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创作背景弗雷德里克·肖邦一生中留下数量繁多的钢琴作品,但协奏曲仅为两部,分别为《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和《e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

《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创作于1827年,在创作时间上早于后者,但由于出版时间晚三年,故被称之为“第二”。

这首作品主要是献给波兰女高音歌唱家康斯坦莎。

肖邦在对她写的信件中,吐露着自忠实而诚恳的崇拜与爱慕,但是对方却丝毫不知道这段感情,直至肖邦去世,这些文字和信件才得以公之于众,让康斯坦莎了解到他的心意。

肖邦《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艺术特点及演奏分析

肖邦《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艺术特点及演奏分析

Phonetic Forum 音教论坛肖邦《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艺术特点及演奏分析柴 娟(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西 运城 044099)【摘要】《 f 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是19世纪波兰钢琴家、作曲家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F.F.Chopin 1810─1849)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在这首作品中 , 肖邦充分发挥了自己独有的特质 , 展现了他最具独创性的艺术才能 ——在钢琴作品中运用大量 “花腔式”旋律 ,引出延续的歌唱声音 , 使钢琴真正表现出像弦乐器或人声一样具有呼吸的良好“歌唱”能力。

本文从作品的曲式结构、情感变化、旋律以及民族风情等艺术特点进行深入的分析,在了解作品创作背景以及艺术特点的情况下,进行节奏、触键、踏板以及钢琴与乐队的融合等钢琴弹奏方面的重点讲解,有助于演奏者挖掘作品思想和艺术内涵,更好地进行钢琴演奏和音乐表达。

【关键词】钢琴;肖邦;协奏;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中图分类号】J616.3 【文献标识码】A弗雷德里克·肖邦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

他的作品以波兰民间歌舞为基础,同时又深受巴赫影响,多以钢琴曲为主,被誉为“浪漫主义钢琴诗人”。

《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是肖邦实际上首次涉足协奏曲体裁,在往后两百年间的音乐会上,仍然赢得大量掌声。

其中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情怀,以及炙热的赤子之心,穿越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久久打动人心。

一、肖邦《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创作背景弗雷德里克·肖邦一生中留下数量繁多的钢琴作品,但协奏曲仅为两部,分别为《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和《e 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

《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创作于1827年,在创作时间上早于后者,但由于出版时间晚三年,故被称之为“第二”。

这首作品主要是献给波兰女高音歌唱家康斯坦莎。

肖邦在对她写的信件中,吐露着自忠实而诚恳的崇拜与爱慕,但是对方却丝毫不知道这段感情,直至肖邦去世,这些文字和信件才得以公之于众,让康斯坦莎了解到他的心意。

肖邦 第二钢琴协奏曲op.21 介绍

肖邦 第二钢琴协奏曲op.21 介绍

====肖邦第二钢钢琴协奏曲op.211. 肖邦第二钢琴协奏曲op.21是浪漫主义 piano concerto。

2. 肖邦的故事和背景在介绍第二钢琴协奏曲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位音乐大师肖邦。

肖邦是波兰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以抒情和热情著称。

肖邦生于波兰,成长于华沙,从小就展现出了非凡的音乐天赋。

他的音乐才华早在少年时期就显示出来,并在巴黎成为了享有盛誉的钢琴教师和作曲家。

3. 协奏曲的形式和结构肖邦第二钢琴协奏曲op.21是在学习过莫扎特和贝多芬协奏曲的基础上创作出的杰作,它是肖邦着名的两部钢琴协奏曲之一。

这部协奏曲由三个乐章组成,分别是快板、慢板和结尾部分。

在这个协奏曲中,肖邦将钢琴和管弦乐相融合,创造出了优美而激动人心的音乐效果。

4. 音乐特点和表现肖邦第二钢琴协奏曲op.21的音乐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特色,充满了激情和抒情。

在这部协奏曲中,肖邦巧妙地运用了琴键、音阶和和弦等手法,展现出了惊人的技巧和丰富的情感。

这些音乐元素使整个协奏曲充满了戏剧性和表现力,令人感受到肖邦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想。

5. 我对肖邦第二钢琴协奏曲的理解与观点对我而言,肖邦第二钢琴协奏曲op.21是一部非常特别的音乐作品。

它不仅展现了肖邦无与伦比的音乐才华,更让我感受到了他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想。

每次听到这部协奏曲,我都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浓厚情感和激动人心的音乐效果。

这样的音乐作品,不仅给我带来了美妙的听觉享受,更让我对肖邦的音乐才华和情感表达产生了深刻的感慨。

6. 总结和回顾肖邦第二钢琴协奏曲op.21是一部令人惊叹的音乐作品,它以其独特的音乐特色和激动人心的表现方式著称于世。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不仅了解了这部协奏曲的音乐特点和表现,更深入地体会到了肖邦的音乐才华和情感表达。

希望此篇文章对您对肖邦第二钢钢琴协奏曲op.21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欣赏。

文章字数:3526以上是我撰写的关于肖邦第二钢琴协奏曲op.21的文章,希望能够满足您的要求。

肖邦第二协奏曲介绍

肖邦第二协奏曲介绍

肖邦第二钢琴协奏曲作品作于1829年,在肖邦最幸福的日子里写成。

这首曲子是献给他的初恋情人的。

当时,肖邦对华沙音乐学院学声乐的一位女同学很有好感,但是他不敢直接对她表示爱慕之情,只能将全部的感情投入在乐曲之中,因此在临别之际,肖邦用浑身的恋爱激情创编了这首协奏曲,珍藏在心田深处美妙的回忆里。

这丝情愫并没有开花结果,可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暗恋,这部乐曲才更加地扣人心弦。

肖邦曾在一封给友人的信中写到:“写这首舒缓的协奏曲时,我的心绪始终和她在一起”。

在爱情的激发下,这部作品很快产生了。

乐曲分析:乐曲分为第一、二、三乐章。

在第一乐章中,首先由小提琴奏出一个下行跳进的音调,构成一支奇异的旋律,显露出年轻作曲家耽于冥想的天真神情。

接着,小提琴的一个优美的乐句犹如奇妙的虹桥,把音乐引到第二个主题的身边。

第二主题为降A大调,并且不时插入第一主题旋律。

随之而来的华丽钢琴独奏,展开了更广阔的音响世界。

圆号与之为伴,弦乐与它同行。

第一乐章在管弦乐队沉闷的和弦中结束。

第二乐章中,弦乐与木管乐遥远地轻声对话,独奏钢琴从深深的低音区渐渐燃起了热情的火苗,中段,肖邦的热情酣畅地宣泄与倾吐,钢琴上的滚滚春潮灌耳而来,最后钢琴突然以一个强劲的低音,引来一串缓缓而起的三连音,攀援到稳定的降A主音上。

第三乐章为古典回旋曲式,钢琴灵巧地奏出舞曲的主题,是波兰的玛祖卡,它的旋转跳动可以把人们从缠绵的爱情中带到了更广阔的生活天地,在弦乐顿足般的同音反复节奏型中,钢琴粗犷地奏出第二主题。

随后宏大的管弦乐队要然而止。

圆号用马祖卡音调唤来钢琴的华丽音流。

协奏曲在马祖卡舞曲所独有的三连音节奏型的持续涌进中,迎来F大调。

最后钢琴华丽地配合乐队的激情和弦伴奏,使全曲在欢腾火热的气氛中结束。

肖邦音乐的现代色彩--析《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的和声特色

肖邦音乐的现代色彩--析《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的和声特色

h h h
五 、和 声数 列 的控 制
第 一乐 1 9 3 、1 9 4小节的骨干音和 1 9 1 小节 的低音进行相 同, 1 9 3 、 1 9 4 小节的低音 旋律使用环绕型加花,但其小节 的和声节奏 相较于 1 9 1 小节而言 ,精确 的拉宽了一倍 。
六 、暗 含的双 重调 性

境。
同样 的进 行 。
三 、转 调 的类型 1 .等和弦转调 肖邦作 品中大量应用了等和弦转调 , 他在进 行第一乐章 的创作过程中,将第二部分 中的 结 束部 分展开 中心部分 与一 系列转 调掺入
了等和弦转调 ;第三章显示部中链接部 的一 系列转调及展开中心部分 的一系列转调 。 2 .半 音 转 调 半音 转 调发生 在没有 中介和 弦 的前提 下进行 的直接转调 。但是 ,在转调前后,还 是会 有某 种和 弦间还是 会保持着 某种 关系 的,即保留有共同音 ,之后为了实现转调 的 目的,会采取升高或降低 某个半音 的方式 。 例如 , 第一乐章的展 开接入部分 , 有 1 8 2 — 1 8 7 小节 ,从显示部 I I结束 的 c小调,通过半 音转调 的方式 ,实现了 1 8 3 小节 的大下属 F 大调 的转换 ,为了回到 C小调上 ,要在 1 8 5 小节进行半音调的转换;在 1 8 7 小节,再通 过 半音转调的方式,转为小下属 f小调 。 大小下属调式的转换,是通 过半音转调 的方 式实现 的,具有回旋 的意味 。例如,在第三 乐章 的 2 1 3 — 2 1 5小节中,从降 E大调,经 降 G音 半音转调 ,降到了 D 大调。 3 .直接转调 《 f 小调第二钢琴协奏 曲》 ,第三乐章 7 2小节 f小调属和弦转到 7 3小节降 e小调 主和 弦;第 一乐章 2 1 8小节 由 f小调转 到升 f小调 ,带有强烈色彩感,无连接 的调性对 置 。充满现代和声色彩的是属于重 同名调 的 f小调转到升 f小调 ;充满象征意义的浪 漫 主义和声色彩的是重上下属调,由 f小调转 到b e小调 。 4 .极音调关系 基于表格中的参数,在第一乐章 的展 开 中心部分 ,即 2 3 0 — 2 3 9小节 ,调性和 声进行 过程是:有着 强烈的现代和 声功 能的是 A 大 调与 D 大调 , 重上下属调是中间部分 B — C — D , 充满 了鲜艳的浪漫主义和 声色彩 。 5 .全音阶式转调 第三乐章展开部中心部转调模式 ,在转 调和声进行上有两组全音阶式进行 。

对肖邦《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第二乐章的音乐本体解读

对肖邦《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第二乐章的音乐本体解读

对肖邦《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第二乐章的音乐本体解读作者:巴音玛来源:《北方音乐》2014年第07期【摘要】本文以肖邦的《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第二乐章为音乐分析对象,试图从音乐体裁阐释和作品本体分析的角度来诠释肖邦钢琴作品的浪漫主义风格。

【关键词】协奏曲;旋律走向;曲式;调性肖邦的《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创作于1829年。

它是肖邦为献给他的初恋情人康斯坦齐娅而作的。

肖邦曾在给他朋友的信中写道:“……由于我可能不幸,已有了自己的偶像,虽然我已半年没有与她说话,但我一直为之服务,我总梦见她,我的协奏曲的一个柔板乐章就是献给她的纪念……”本协奏曲采用古典协奏曲的快——慢——快的三个乐章的结构形式,其中第二乐章整体结构为三段曲式,主调为降A大调,节拍为4/4拍子,速度为小广板。

分为引子、呈示段、中段、再现段四部分。

这个小广板慢板乐章在套曲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与前后两个乐章形成对比。

引子共六小节,(1--6)小节,由五小节的乐队演奏加一小节的钢琴演奏构成。

在降A大调上进行。

旋律的进行为扭折型旋律线,上下行级进的旋律中,穿插有音程的大跳。

(见谱例一):谱例一:在引子部分,肖邦的和声,从降A大调的主一降A大调六级一重属和弦一三级的导一六级的属一六级。

频繁的用到了降A大调的六级和弦。

这在一般的大调性的作品中不常遇到,它会使大调带有了小调的色彩。

而肖邦在乐曲的引子部分就频繁的运用了六级,揭示了本乐曲的忧郁情绪。

呈示段共39小节,(7--45)小节。

为二重复乐段结构。

其中前乐段共19小节,(7—25)小节。

可以分为两个乐句,在降A大调上钢琴的旋律引出了主题的陈述,旋律具有神奇的流动性。

旋律的特色是运用了环绕型旋律,以一个音作为支点,周围相邻音作上下环绕进行,强调了这个被环绕的音,有一种间隔性同音反复的作用,但却比它更有了音乐的流畅性和歌唱性。

肖邦运用的环绕型的旋律线,让人们对康斯坦奇娅的形象展开了联想。

(见谱例二):谱例二:颤音与前倚音结合使用,在颤音之前运用了前倚音增加了旋律的流畅性和诙谐性,使音符的流动更加的灵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乐研 音 究
肖 邦第 二钢琴 协奏 曲研 究
■ 范晓荣
【 摘 要】 浪漫 主 义 时期 的 肖 邦 以其 独 有 的魅 力 ,特 殊 的风 格 。在钢 琴 艺术 发 展 史中 占 有 重要 地 位 。 文 章从 肖 邦 第 二 钢 琴 协 奏 曲 的 曲 式 结 构 入 手 。并 从 演 奏 诠 释 .版 本分 析等 方 面 进 行 探 讨 ,对 正 确 把 握 肖 邦 作 品 的 演 奏 风 格 有 一 定的 指 导 意 义 。 【 关键 词】 肖 邦 ;第二 钢 琴协 奏 曲 ;演 奏体 会 ;版 本分 析
美。
2用第二钢琴代 替乐 队协 奏时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
( ) 作 准 备 1 合 用第 二钢琴 替代乐 队进 行协奏 ,同样需 要两名 演奏 者互 相聆
l 黄河 口 之声 21 ̄ M o2 Ms
投藕热 线 :1 8 1 4 96 \1 0 51 8 I 7 { j 51 8 5 g 4 9
= 、第二钢琴协奏曲的演奏体会 1 演奏方法探究及其演奏体会 .
浪漫主义 时期的是钢琴 发展的高峰时期 ,肖邦作为浪漫 主义 时 期 的杰 出代表 ,他 的第二钢琴协 奏 曲从演奏角度可 以做如下分析 。
( ) 键 1 触
①触键位置 在 连 奏 时 ,需用 指 面 触 键 ,运 用“ ” 拖 的动 作发 出柔 和 的 声 音;在演奏跳音时,运用指尖部位“ ” 勾 的动作发出有弹性而短促的声
肖邦 ( 8 0 1 4 是浪 漫主 义时期最伟大 、最 具有独创性 的音 1 1 — 8 9) 乐家之一,在他 只有三十九年的一生中,肖邦诠释 了化 ‘ 琴诗人 ” 钢 的 浪漫情怀, 同时,他 的创作将钢琴 艺术发展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 虽然 ,肖邦的创作仅 限于钢琴,但他 的那些诗意、震撼人心的不朽之 作却代 表 了“ 黄金 时代 ” 的浪漫 主义 音乐。 肖邦一生虽然只创作 了两首钢琴协 奏曲,但都十分 出色 ,成为 许 多优秀的演奏家们热衷于弹奏的优秀作 品。第二钢琴协奏 曲在创作 时间上要早于第 一协钢琴协奏 曲,这 首作 品运用了大型交响音乐体裁 进行创 作 ,采用 了古典协奏 曲的三乐章结 构,布局和格 式都较为严 谨 ,作 品将 年轻人 的活力 、热情和朝气充分的展示 了出来 。这首作品 在世 界优 秀的协奏 曲中占有永恒 地位 。
义风格 。
手臂 、肘 部、肩部乃至全 身的力量 ,将 全身化为一个 整体来进行演
奏。
( ) 奏 3 节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在浪漫主义 时期 的作 品中,最难掌握的应该就是节奏 问题 了, 在赵 晓生先生的《 钢琴演奏之道 》 中提 出了弹性节奏的概念 。弹性节奏
无原则、无规律, 由音乐本身的需要决定 ,例如:在长音 时、旋律 高
( ) 2 力度
的处女作不一样 ,作 品不仅成功,而且 已经展现出了青年时期 肖邦的
非凡才 能。
浪漫主义 时期 的钢琴演奏 技术有了巨大的发展 ,所 以在用用 力
的部位上也有很大变化 ,演奏时不仅使用手指、更多的运用 了手腕、
2曲式结构分析 .
第一 乐章 庄严的M e t s ,f a s o o 小调,4 4 / 拍子 。本乐章采用奏鸣 曲式的双呈示部结构 ,作品中配置纯朴 的和声,洋溢着青春的气息, 强调 了生活的美好 ,呈现 出年轻 肖邦 的天真烂漫。轻盈 明快的旋律 , 瞬 间激荡起 的大型乐 队热烈的震响,呈现 出了强烈 的热情 。第一乐章 并不像 肖邦 其他作 品那样富于幻想 ,富于浪漫,更 多的是具有古典主
q q:5 9 4 4 \E i :1 一 9 @8 n c r 4 o 8 ma I wk 9 1 6 5 3 ia. o n
点时、乐句头音处等地方可 以适当将 时间拖长,根据借还原则在后部 时间上要有所偿还 。
第二乐章 缓板L r e e t ,降A a gh t o 大调 ,44 。第二乐章 是 肖邦 /拍 青年时代最 富有情感的篇章之一 ,是一首浪漫的夜 曲,这个乐章 寄托
了作曲家对康斯坦茨娅的深情 ,这个篇幅短小的乐章被演绎的非常完
开 演 出 了 这 部 作 品 ,演 出获 得 了极 大 成 功 。
②触键方 向 这 首作 品同其他 浪漫 主义 时期 的作 品一样 ,需要 运用 由外 向 里、 由里 向外 的各种不 同方 向及 角度的触键。
③触键速度 与深度
在作 品中重要 的音上 、需强调的音 上要弹奏的深些 ,需要做 到 触键慢速 ,弹奏深入,将手指弹到键底深处 ,已获得丰满 的声音;而 在作品乐句较轻的音符上 、时值较 短的音上 、经过音、乐句尾音处等
地方则不能弹到键底 。
与《 e小调第 一钢 琴协 奏 曲》 比较 , 由于《 小 调第 二钢琴 协奏 f 曲》 肖邦运用大型交 响体裁进行创作 的第一次尝试 ,虽然乐 队的还 是 不够丰满,也不如第一钢琴协奏曲那样绚丽,但在情绪 的表达方面, 它较前者更为纯真 ,更富幻想。作为处女作, 肖邦和很多其他作 曲家
音。

第=钢琴协奏 曲概述
1创作背景 .
肖邦创 作此 曲时仅有1 岁 ,乐 曲体现 了青 年无忧无虑的性格特 9 点,十分得美妙动人 ,诗意盎然的音乐表现出对恋人 的思念和 向往 。 肖邦于 13 年3 8 0 月在华沙 自己家里 的客厅第一次演奏 了这首协奏 曲, 由一个很 小的乐队作为伴 奏,听众 反映非常热烈 。于是他3 7 月1 日公

第三乐章 活泼 的快板A l g o v v c ,f 1 e r ia e 小调,3 4 。本乐 /拍 章带有明显 的民族特 点,民间舞蹈玛祖 卡的节奏 占有重要地位 ,肖邦 用玛祖 卡节奏描绘 了一 幅幅 民间的场景,形象非常生动。 肖邦在钢琴 上发挥 了辉煌 的演奏技 巧,抒发 了热 爱民族和 生活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