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第二钢琴奏鸣曲Ⅲ-葬礼进行曲(原版)钢琴双手简谱 钢琴谱 钢琴简谱

合集下载

浅析肖邦的 《葬礼进行曲》

浅析肖邦的 《葬礼进行曲》

浅析肖邦的《葬礼进行曲》
李竹
【期刊名称】《文教资料》
【年(卷),期】2016(000)003
【摘要】肖邦(F.F.Chopin1810—1849)《葬礼进行曲》,是把个人情感和对祖国人民的情感融合在一起的伟大乐章,蕴含着深刻的思想涵义和丰富的情感表达,是一部前所未有的经典之作.肖邦正是凭借对钢琴的热爱,把自己对祖国的情感深深地融入音乐创作中,他的音乐作品深受广大演奏者和听众的喜爱.
【总页数】2页(P70-71)
【作者】李竹
【作者单位】昭通学院艺术学院,云南昭通 657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用痛苦换来的欢乐”--贝多芬与肖邦的《葬礼进行曲》比较分析 [J], 候玎洁
2.浅析肖邦钢琴作品"葬礼进行曲"r——《降b小调钢琴奏鸣曲》(OP.35)第三乐章[J], 和凌玉
3.简析门德尔松《葬礼进行曲》op.62 no.3 [J], 张谊
4.生命的延续精神的升华——浅析贝多芬、肖邦、李斯特的钢琴作品《葬礼》[J], 屈洪海
5.浅析在歌颂英雄的时代《葬礼进行曲》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J], 于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常用钢琴小奏鸣曲20首(颠覆你对古典的认知)

常用钢琴小奏鸣曲20首(颠覆你对古典的认知)

常用钢琴小奏鸣曲20首(颠覆你对古典的认知)在古典音乐史上,奏鸣曲式随着各个乐派的风格不同也有着不同的发展。

从古典乐派时期开始逐步发展完善。

19世纪初,给各类乐器演奏的奏鸣曲大量出现,奏鸣曲俨然成为了西方古典音乐的主要表现方式。

钢琴奏鸣曲从起源开始一直由钢琴独奏,由于这个音乐体裁对钢琴技巧和表现力的发挥达到了顶点,故经常用来在音乐会上演出,并成为衡量钢琴演奏者水平的重要工具。

古典音乐不是想象中的枯燥无味、不如流行的大众化,它是一种音乐的起源,不信你听!莫扎特第十一钢琴奏鸣曲莫扎特一生共写了17首钢琴奏鸣曲,这些奏鸣曲主要不是为音乐会而是为家庭或个人演奏所用,深切寄托着他对个人生活经历的感受,具有很强的内向性。

《A大调第11号钢琴奏鸣曲》(K.331)全曲凝聚了莫扎特仁慈、至善、充满爱意的情怀,弥漫着诗歌化的旋律,是属于一首组曲风格的作品。

在这首奏鸣曲中既反映了现实生活的深刻内容,又把握了和谐完美的形式;既充满平民朴实的激情,又有理性的逻辑控制。

整首作品显示了他的独特性和非凡的想象力,在趋向于充实严谨的内在表情下强烈地表现出自己的个性,具有典型莫扎特情感和音乐语言的代表。

降E大调钢琴奏鸣曲海顿作为维也纳古典乐派的第一位大师,其钢琴音乐创作贯穿了他的整个音乐发展过程,他写了大量的键盘奏鸣曲,对后来的莫扎特和贝多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降E大调钢琴奏鸣曲》(No.62,Hob.XVI:52)是海顿的最后一首奏鸣曲,也是他最大型的一首奏鸣曲,被称之为他最伟大的奏鸣曲,也是18世纪末三部最有影响的奏鸣曲之一贝多芬第十四“月光”奏鸣曲聆听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相信很多人是从Piano SonataNo.14,Op.27 No.2,即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开始,又名“月光奏鸣曲”,分为三个乐章。

贝多芬作于1802年。

此“月光”奏鸣曲名满天下、家喻户晓,这一名的由来众说纷纭,但最多的是源于德国诗人路德维希·雷尔施塔布(1799-1860)形容这首乐曲的第一乐章为“如在瑞士琉森湖那月光闪耀的湖面上一只摇荡的小舟一样”。

肖邦的三首钢琴奏鸣曲探析

肖邦的三首钢琴奏鸣曲探析

肖邦的三首钢琴奏鸣曲探析
肖邦的三首钢琴奏鸣曲是他创作于青年时期的作品,分别是《降E大调第一钢琴奏鸣曲》、《降B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和《降B大调第三钢琴奏鸣曲》。

这三首奏鸣曲展示了肖邦独特的音乐风格和个性。

《降E大调第一钢琴奏鸣曲》是肖邦写于1827年的作品,也是他的第一首公开发表的作品。

这首奏鸣曲的特点是旋律优美、灵动多变。

整个曲子分为四个乐章,每个乐章都有着不同的情感表达。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第三乐章,即练习曲《刻钟》。

这段乐章以它的高难度和技巧要求而著名,展示了肖邦作为钢琴家的才华。

《降B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是肖邦于1837年创作的作品。

相比于第一钢琴奏鸣曲,这首奏鸣曲更加成熟、深沉。

它的调性选择了降B小调,这个调性通常被认为是悲剧和苦难的象征。

这首奏鸣曲由四个乐章组成,每个乐章都展示了肖邦丰富的情感表达和技巧。

其中最著名的是第三乐章,即出名的“葬礼进行曲”,它充满了庄严、哀悼的气氛。

肖邦的三首钢琴奏鸣曲是他早期创作阶段的代表作品,展示了他丰富的情感和高超的技巧。

通过这三首奏鸣曲,我们可以感受到肖邦作品中充满的激情、深情和浪漫主义的风格。

这些作品在钢琴音乐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并成为了肖邦音乐风格的代表作之一。

浅析肖邦钢琴作品“葬礼进行曲”——《降b小调钢琴奏鸣曲》(OP.35

浅析肖邦钢琴作品“葬礼进行曲”——《降b小调钢琴奏鸣曲》(OP.35

这首 乐 曲的结构 为三部 曲式,4 / 4 拍 ,速度 为l e n t o 慢板 。再现
部的材料 为首部材 料原样 再现 ,且 二者 材料多为 主题发展而 来 。中 部材料及 织体发 生变化 ,与首部和 再现部形成对 比 ,但材料 基本相
同,像是起 承转 合 的结构形 式 。主 题调性 始终 是降b d x 调 ,中部调 性在 降D 大 调上 。乐曲开头 l  ̄ J l l O d x 节就呈现 了一幅送葬 队伍 缓缓从
的旋律之 一。在这 一段 中作者仿 佛温柔 的诉 说着他身 处异 国对祖 国 的怀念 、沉思 、幻 想和憧憬希 望,使人 听了无限遐想 ,会产生 一种
美妙 的感 觉 。若 有若 无 、如梦 如幻 的旋律就 像 来 自天堂 的声 音 , 把人带入 深深 的遥远 的 回忆之 中。整个 中部 的核心音调就 是3 1  ̄ J 1 3 3 小节 。这 里 肖邦用 连贯 、大 跨度、协和 的八音分解和 弦作为左 手伴
辑 发展而 言,意味着 在主人 公奋力抗争 后仍会 出现 不可避免 的悲惨
结 局 一一 牺 牲 和 死 亡 。
的低音行进 ,很好 的控 制力度 、速 度 以及把握 住乐 曲庄严 、肃穆 的
风格 特征 ,从而向听众充分展示充满悲恸之情的葬礼行进画面 。■
【 参 考 文献 ]
[ 1 ]于润洋. 悲情 肖邦. 上海 音乐学院出版 社. [ 2 ]论 曲式 与音乐作 品分析 . 女拖着艰辛 的步伐为英
雄死 难者送葬 。音乐非 常沉重 ,速 度缓慢 ,右 手有两个 声部 ,左手

个 和弦为 一拍 ,象征着 队伍 的步 伐声 。主题 这些低沉 的和弦又 如
同丧 钟敲响 ,平缓 的行进 节奏为 之后的发展 定下基调 。它用庄严 的

葬礼进行曲分析

葬礼进行曲分析

葬礼进行曲分析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葬礼进行曲分析《降b小调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 [德]肖邦一、主题特征分析:1、宏观地观察:(1)旋律:旋律进行平稳,几乎全是直线式的进行,主要音围绕着降B这个音。

只在第三小节的第四拍和第四小节的第一拍出现了旋律的下行级进,从降D音下行级进到降B 音。

(2)和声:和声几乎不变,全部是I级到VI的进行,沉稳而有规律的反复出现,一方面造就了低声部沉闷、坚定、悲壮的气氛,也使旋律声部的音乐线条受到限制。

(3)调性:主题调性始终在降b小调上,并未发生变化。

这使主题的整体风格和气氛统一,不会冲淡乐曲所表达的深沉含义,也不会转移人们这种由乐曲音响所生发出来的感性情感。

(4)织体:低音部全是柱式和弦,全是I级到VI级的和弦连接。

旋律声部几乎没有形成线性织体,只是单音在不同节奏型上的重复,只在第三和第四小节交界处产生了一些变化。

(5)情绪:这首乐曲的调性是降b小调,4/4拍,慢板,弱起,和声和旋律几乎没有变化。

低音部沉重的低音回旋加上高音旋律声部的单音重复,再加之力度和速度的控制,使乐曲显得庄严和肃穆,充分显示出送葬队伍的悲恸之情。

(6)结构:这首乐曲结构为三部曲式,再现部原样再现首部的材料,中部调性转到降b小调的关系大调降D大调上。

其中首部和再现部的材料多是由主题发展而来,有的是移高音区重复,有的是加厚织体,还有的是移高度数重复。

中部材料及织体发生变化,与首部和再现部发生对比,但材料多是相同,类似起承转合的结构形式。

2、主题特征列表:主题特征可以分成两个部分,粗略的划分是分成两小节一个主题,分别是直线式的旋律进行部分和线型进行的部分两部分。

特征种类定量描述定性概括a音调节奏旋律是主音的连续进行,和弦I级和VI级交替进行,调性降b小调。

直线进行,呆滞而沉重。

b音调节奏旋律是从降D到降B的级进下行,并有主音的连续进行,和弦是I 级和VI级的交替进行,调性是降b小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