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使用方言现象的语言学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媒使用方言现象的语言学评价

-------观电视节目《阿六头讲新闻》有感

【摘要】今年来国内一些地方电视台争相开办方言节目,引起学界和社会的广泛争论。本文从方言的产生、方言与共同语的关系、世界发达国家方言发展过程以及媒体应遵循的法规和责任等层面对此作了分析。方言是民族共同语的地域分支,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方言终将被共同语所替代,世界先进国家的方言发展也证明了这一趋向,国家法律和条例也说明,肩负新闻传播、政治宣传、文化建设等使命的新闻媒体也决定了应该选择汉语民族共同语即普通话作为基本工作语言,更好地实现舆论与文化的健康导向作用。

【关键词】新闻媒体;方言;普通话

一、近期传媒使用方言情况及其相关争论

近两年来大陆传播媒体上陆续出现了阵阵“新风”:电视台以方言作为工作语言主持娱乐节目、甚至用方言播报新闻、播出用方言译制的外国影片,报纸开出方言专栏等等,社会也因此产生持续的争论。

据笔者不完全的调查发现,近期在一些地方台播出的用方言表达并产生一定影响的节目就有不少,其中主要有:山东卫视的《剧来风》、四川电视台的《天府食坊》《经济麻辣烫》《超级品位》,湖南电视台的《越策越开心》以及名扬全国的杭州电视2台的《阿六头说新闻》等等。另外,一些纸质媒体也开辟了方言专栏,仅湖北而言就有多家报纸编排有方言栏目,如《楚天都市报》、《武汉晚报》、《楚天金报》等分别开设了“汉味茶馆”、“九头鸟”、“街巷故事”等专栏,方言特色浓厚。与此同时,一些外国经典译制片也被用方言换译并在电视台播出,如《猫和老鼠》《唐老鸦》等。

一时间,国内电视台似乎出现了明显的方言播报热,报纸也有开辟方言专栏的势头,而且有些节目在相对范围内拥有了较高的收视率,比如杭州电视2台播出的《阿六头说新闻》,其“综合AC尼尔森和央视索福瑞两个指数,收视率平均超过4个点”,“一下子窜到了杭州地区各档新闻节目收视率的首位”。[1] 该类节目之所以“成功”,有的人认为是电视台本地化的结果,是因为“这种用方言形式说新闻能够贴近市民,显得亲近一些。特别是有些东西用普通话是很难表达出来的”。[2] 可见,地方台用方言播报节目似乎成为获得新看点,“进行媒体竞争的杀手锏”。[3] 有人更因此而得出使用方言就是保护文化这样的结论:媒体以及民众使用方言是对方言的保护,也是对代表一个地方的文化传统的保护,并喊出了“只有地方的,才是全国的”口号。[4] 还有多位人氏呼吁地方政府以立法的形式确保地方话的存在与发展。[5] 当然,更多的是持反对意见的,认为方言的社会化扩大化,是一种逆潮流而行的反动。[6] 有人则从新闻传播的角度对新闻播报中采用方言的现象提出了中肯而切实的批评。[7] 一些网站也为此开辟了专栏,集中展示各种观点和争论。可见,近两年来,方言的使用传承,尤其是媒体使用方言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成为学界无法回避的社会现象。

我们都知道,自然语言是新闻传播的最重要语言,对任何一家代表政府或社会团体,负

有社会责任的媒体而言,按照国家法律法规以及行业内部规定选择合适的表达载体,应该说是不会存在异议。之所以近期我国大众媒体在传播语言载体形式上出现了上述混乱现象,产生如此截然对立的争论,我们认为有其复杂的社会背景。其中既有近期特殊的社会心理原因,也有新闻传播人员自身的素质等因素,更表现出一些人对方言及其相关问题常识的缺乏。本文仅拟从语言学的角度就方言本身的性质以及新闻传播媒体在传播载体选择上的责任等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或许对厘清某些不必要的误解、对一些新闻传播人员及社会公众在这一问题上建立起相对成熟的认识会有些帮助。

二、方言、汉语方言的来历

在相关争论中,赞同用方言作为播报手段或栏目表达语言的人,并没有一个人认为其价值仅仅在于迎合部分受众口味获得新的看点等,相反,总是从方言本身的性质和地位来找依据。我们觉得,有些论点是值得怀疑的。比如有人提出汉语方言代表了地方的文化,方言的失去就是语言的消失,是文化的消亡,甚至引用外国语言学家的论断作佐证:“一种语言从地球上消失,就等于失去一座卢浮宫”,[8] 有的研究者直接将媒体使用方言与其负载的文化使命联系起来,认为“方言见诸大众传媒追求的不仅是语言上的本土化,更是深层意义上的文化的本土化,反映出编辑、记者有强烈的本土意识,积极寻求、探索恰当、到位的方式展示地域文化,从而增强报刊的地方色彩”[9] 还有人用形象的比喻来解释普通话与方言之间的关系,为类似节目寻找理由:“普通话好比国有大中型企业,地方方言就像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占着主导地位,这也不妨碍私营企业有生存空间啊。”[10] 从以上讨论可以看出,在支持传播媒体使用方言的人看来,方言是与普通话有不同性质的符号系统,方言代表了地方文化,甚至作为语言系统而具有民族类型价值。且不论这些观点本身在逻辑上所存在的混乱,仅就对方言的认识来说,表明了他们对基本常识了解得还不够充分。下面我们将以汉语方言为代表,简单地就方言的来历、发展走向及其与普通话的关系作些介绍。

(一)方言以及汉语方言

按照著名方言学家袁家骅先生的理解,方言(dialect)“是共同语的继承或支裔,一个方言具有异于其他亲属方言的某些语言特征,在历史时期往往从属于民族的统一标准”。[11] 可见,方言是一个民族的共同语在不同地域内的表现变体,相对于共同语来说,方言是低层次的系统,在这个意义上看,将共同语与方言的关系比作国营企业与私营企业是完全不合适的。

从世界范围看,属于任何一种语言系统的方言,其形成原因大致有这样几个:社会的分化——如十三世纪初,蒙古帝国建立时,蒙语是统一的,但由于其疆域横跨欧亚大陆,社会产生了分化,方言随之产生;社会的统一——如北美印第安人结合成部落联盟时,就将原来各部落的语言在融合的同时,也产生了部落方言;大规模的人群迁徙——现代美国英语和澳大利亚英语,实际上就与英国人成规模迁徙直接相关;对社会交流不便的地理环境以及落后的社会形态——即便有民族共同语,一个社会如果出于相对封闭的自然或落后形态下,不同地域的人彼此之间长期缺乏交往,也会形成与地域相应的共同语分支。[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