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院士介绍
八位院士的故事

八位院士的故事
1. 邓稼先:中国科学院院士,被称为“两弹元勋”。
为了国家的核事业,他隐姓埋名28年,带领团队在艰苦的条件下研制出了原子弹和氢弹,为中国的国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2. 钱学森:中国科学院院士,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
他在美国留学期间,拒绝了美国的高薪挽留,毅然回到祖国,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3. 华罗庚:中国科学院院士,被誉为“中国现代数学之父”。
他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但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华,成为了一位杰出的数学家和教育家。
他的数学研究成果和数学思想,对中国数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李四光:中国科学院院士,被誉为“中国地质学之父”。
他在中国地质科学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研究成果为中国的石油勘探和开采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5. 竺可桢:中国科学院院士,是中国现代气象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气象研究所,培养了一批气象学人才,为中国的气象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6. 童第周:中国科学院院士,被誉为“中国克隆之父”。
他在生物遗传学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成功地将青蛙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鱼卵中,开创了中国克隆技术的先河。
7. 苏步青:中国科学院院士,是中国微分几何学的创始人之一。
他在数学领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的数学研究成果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8. 陈景润:中国科学院院士,是中国著名的数学家。
他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的“1+2”,被誉为“哥德巴赫猜想第一人”。
中国十大国宝级院士排名

中国十大国宝级院士排名中国科学院院士是中国最高的学术荣誉之一。
由于他们的杰出成就和贡献,许多院士被誉为中国的国宝级人物。
以下是中国十大国宝级院士名单,他们在不同领域的成就和贡献都不容忽视。
1.钱学森: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大家都知道吧,实际上诗人“李白”才是我们熟知的钱学森。
他是中国航天技术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是全球航天事业最受尊重的科学家之一。
2.于敏:是中国的杰出物理学家和“玻色子”的发现者。
他在超导、超流和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方面都有出色的成就,并获得了许多国内外著名奖项。
3.韩复榘:是一位著名的地质学家,曾被誉为“中国地质的泰山”。
他在勘探石油、地震预测和勘探地质学等领域都有卓越的贡献,被誉为“中国天然气之父”。
4.陈嘉庚:是20世纪初中国著名实业家和慈善家,他在中国近代改革和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他通过自己的工商业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在经济和教育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被誉为“半个中国”。
5.吴文俊:是中国著名物理学家和科学家,被誉为“中国物理学之父”。
他在超导与磁体、凝聚态物理学和物理学教育等领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被普遍认为是20世纪中国物理学的代表人物。
6.周培源:是一位著名的工科学家和教育家,他通过自己的教育和科研工作,在中国的航空、航天和光电信息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的成功,被誉为“中国工程学之父”。
7.汪嘉庸:是中国著名的海洋学家和科学家,被誉为“海洋科学之父”。
他在海洋地质、海洋生物和海洋化学等多个方面都有极为卓越的成就和贡献,对中国的海洋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8.邢慷:是中国著名的力学专家和科学家,被誉为“中国力学之父”。
他在力学、数学和航空核动力学方面都有出色的成就,不仅在科研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功,还在教育事业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9.高崇民:是中国著名的土壤学家和生态学家,被誉为“中国的土壤之父”。
他在土地治理、土地科学和生态学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和贡献,对中国的土地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中国科学院院士名单 中国工程院院士名单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名单(2009.12.21)中国科学院(683位)数学物理学部·艾国祥·白以龙·陈彪·陈和生·陈佳洱·陈建生·陈木法·陈难先·陈式刚·程开甲·崔尔杰·戴元本·丁伟岳·丁夏畦·范海福·方成·方守贤·冯端·甘子钊·葛墨林·龚昌德·谷超豪·郭柏灵·郭尚平·郝柏林·何泽慧·何祚庥·贺贤土·洪朝生·洪家兴·胡和生·胡仁宇·黄润乾·黄祖洽·霍裕平·姜伯驹·解思深·经福谦·邝宇平·李邦河·李大潜·李德平·李方华·李家春·李家明·李惕碚·李荫远·李正武·林群·刘应明·龙以明·陆启铿·陆埮·吕敏·马大猷·马志明·闵乃本·欧阳钟灿·彭实戈·钱伟长·钱学森·曲钦岳·沈文庆·沈学础·石钟慈·苏定强·苏肇冰·孙义燧·汤定元·唐孝威·陶瑞宝·田刚·童秉纲·万哲先·汪承灏·王鼎盛·王恩哥·王乃彦·王诗宬·王世绩·王绶琯·王迅·王业宁·王元·王梓坤·魏宝文·魏荣爵·文兰·吴文俊·吴岳良·夏道行·冼鼎昌·谢家麟·邢定钰·熊大闰·徐叙瑢·徐至展·严加安·杨福家·杨国桢·杨乐·杨应昌·叶朝辉·叶叔华·应崇福·于渌·于敏·俞昌旋·詹文龙·张殿琳·张恭庆·张涵信·张焕乔·张家铝·张杰·张仁和·张淑仪·张伟平·张裕恒·张宗烨·章综·赵光达·赵忠贤·郑厚植·周光召·周恒·周又元·周毓麟·朱邦芬·朱光亚·庄逢甘·邹广田化学部·白春礼·蔡启瑞·曹镛·查全性·柴之芳·陈冠荣·陈洪渊·陈家镛·陈俊武·陈凯先·陈庆云·陈茹玉·陈新滋·陈懿·程津培·程镕时·戴立信·段雪·费维扬·冯守华·高鸿·高松·郭景坤·郭慕孙·何国钟·何鸣元·洪茂椿·侯建国·胡宏纹·胡英·黄本立·黄春辉·黄量·黄乃正·黄维垣·黄宪·黄志镗·嵇汝运·计亮年·江龙·江明·江元生·蒋锡夔·黎乐民·李灿·李洪钟·李静海·梁敬魁·梁晓天·林国强·林励吾·刘若庄·刘有成·刘元方·卢佩章·陆婉珍·陆熙炎·麻生明·麦松威·闵恩泽·倪嘉缵·彭少逸·钱逸泰·任詠华·沙国河·申泮文·沈家骢·沈天慧·沈之荃·宋礼成·苏锵·孙家钟·唐有祺·田昭武·田中群·佟振合·万惠霖·汪尔康·王方定·王佛松·王夔·吴浩青·吴奇·吴新涛·吴养洁·吴云东·谢毓元·徐光宪·徐如人·徐僖·徐晓白·严东生·颜德岳·杨玉良·姚建年·姚守拙·游效曾·余国琮·俞汝勤·袁承业·袁权·张存浩·张礼和·张滂·张乾二·张希·张玉奎·赵东元·赵玉芬·郑兰荪·支志明·周其凤·周同惠·周维善·朱道本·朱起鹤·朱清时·卓仁禧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贝时璋·曹文宣·常文瑞·陈可冀·陈霖·陈润生·陈文新·陈晓亚·陈宜瑜·陈宜张·陈竺·陈子元·邓子新·段树民·方精云·方荣祥·龚岳亭·郭爱克·韩济生·韩启德·郝水·贺福初·贺林·洪德元·洪国藩·洪孟民·蒋有绪·金国章·鞠躬·孔祥复·匡廷云·李朝义·李季伦·李家洋·李振声·梁栋材·梁智仁·林其谁·刘建康·刘瑞玉·刘新垣·刘以训·刘允怡·娄成后·卢永根·陆士新·毛江森·孟安明·裴钢·戚正武·强伯勤·邱式邦·饶子和·沈善炯·沈岩·沈允钢·沈自尹·施教耐·施履吉·施蕴渝·石元春·苏国辉·孙大业·孙汉董·孙曼霁·孙儒泳·唐崇惕·唐守正·田波·童坦君·汪忠镐·王大成·王恩多·王世真·王文采·王正敏·王志新·王志珍·魏江春·魏于全·吴常信·吴建屏·吴阶平·吴孟超·吴旻·吴征镒·吴祖泽·武维华·谢华安·谢联辉·许智宏·薛社普·阳含熙·杨福愉·杨弘远·杨焕明·杨雄里·姚开泰·叶玉如·尹文英·印象初·曾益新·曾毅·翟中和·张春霆·张广学·张启发·张树政·张新时·张亚平·张永莲·张友尚·赵尔宓·赵国屏·赵进东·郑光美·郑国锠·郑儒永·郑守仪·周俊·朱兆良·朱作言·庄巧生地学部·安芷生·常印佛·巢纪平·陈俊勇·陈梦熊·陈旭·陈颙·陈运泰·程国栋·丑纪范·戴金星·邓起东·丁国瑜·丁仲礼·董申保·冯士筰·符淙斌·傅家谟·高俊·顾知微·郭令智·侯仁之·胡敦欣·黄荣辉·贾承造·金振民·李崇银·李德仁·李德生·李吉均·李曙光·李廷栋·李小文·李星学·林学钰·刘宝珺·刘昌明·刘光鼎·刘嘉麒·刘振兴·陆大道·吕达仁·马瑾·马在田·马宗晋·穆穆·欧阳自远·秦大河·秦蕴珊·邱占祥·任纪舜·戎嘉余·沈其韩·施雅风·石耀霖·苏纪兰·孙鸿烈·孙枢·陶诗言·滕吉文·田在艺·童庆禧·涂传诒·汪集旸·汪品先·王德滋·王鸿祯·王水·王铁冠·王颖·魏奉思·文圣常·吴国雄·吴新智·伍荣生·肖序常·谢学锦·徐冠华·徐世浙·许厚泽·许志琴·薛禹群·杨起·杨文采·杨元喜·姚檀栋·姚振兴·叶大年·叶笃正·叶嘉安·殷鸿福·於崇文·袁道先·曾庆存·曾融生·翟裕生·张本仁·张国伟·张经·张弥曼·张彭熹·张宗祜·赵柏林·赵鹏大·赵其国·郑度·钟大赉·周秀骥·周志炎·朱日祥·朱显谟信息技术科学部·包为民·保铮·陈桂林·陈国良·陈翰馥·陈俊亮·陈星弼·陈星旦·褚君浩·戴汝为·董韫美·冯纯伯·干福熹·高庆狮·郭光灿·郭雷·何积丰·侯朝焕·侯洵·黄宏嘉·黄琳·黄民强·黄纬禄·简水生·匡定波·雷啸霖·李启虎·李未·李衍达·李志坚·梁思礼·林惠民·林为干·林尊琪·刘盛纲·刘颂豪·刘永坦·陆汝钤·陆元九·罗沛霖·母国光·彭堃墀·秦国刚·阙端麟·沈绪榜·宋健·孙钟秀·王大珩·王家骐·王启明·王守觉·王守武·王圩·王阳元·王育竹·王越·王占国·王之江·吴德馨·吴宏鑫·吴培亨·吴一戎·夏建白·夏培肃·薛永祺·杨芙清·姚建铨·叶培大·张钹·张景中·张嗣瀛·张效祥·张煦·郑耀宗·郑有炓·周炳琨·周巢尘·周兴铭·朱中梁技术科学部·蔡其巩·蔡睿贤·曹楚南·曹春晓·陈创天·陈达·陈能宽·陈学俊·陈祖煜·程耿东·程时杰·都有为·范守善·高镇同·葛昌纯·顾秉林·顾诵芬·顾逸东·过增元·韩祯祥·胡海昌·胡海岩·胡文瑞·胡聿贤·黄克智·姜中宏·蒋民华·金展鹏·柯俊·李济生·李敏华·李述汤·李天·李依依·林秉南·林皋·刘宝镛·刘广均·柳百新·卢柯·卢强·路甬祥·闵桂荣·欧阳予·潘际銮·潘家铮·彭一刚·齐康·邱大洪·任露泉·任新民·邵象华·沈志云·师昌绪·宋家树·宋玉泉·宋振骐·孙家栋·孙钧·唐叔贤·陶文铨·屠守锷·汪耕·王补宣·王崇愚·王大中·王淀佐·王克明·王立鼎·王希季·魏寿昆·温诗铸·闻邦椿·吴承康·吴良镛·吴硕贤·伍小平·肖纪美·谢光选·邢球痕·熊有伦·徐采栋·徐建中·徐性初·徐祖耀·许学彦·薛其坤·严陆光·颜鸣皋·杨叔子·杨卫·杨槱·姚熹·叶恒强·叶培建·余梦伦·俞鸿儒·张楚汉·张光斗·张兴钤·张佑启·张泽·赵淳生·赵仁恺·郑时龄·郑哲敏·钟万勰·钟香崇·周干峙·周国治·周锡元·周孝信·周尧和·周远·朱静·朱森元·朱位秋·祝世宁·庄逢辰·邹世昌注:此名单为目前健在的全体中国科学院院士名单中国工程院(708位)全体院士名单(708人)一、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102人)丁衡高于本水马伟明尹泽勇王永志王玉明王兴治王浚王哲荣乐嘉陵冯培德卢秉恒石屏艾兴龙乐豪关杰关桥刘人怀刘大响刘友梅刘兴洲刘怡昕孙敬良朱英浩朱能鸿朵英贤阮雪榆何友声吴有生宋文骢张立同(女)张金麟张贵田张彦仲张炳炎张福泽李钊李明李鸿志李培根李椿萱李鹤林杜善义杨士莪杨凤田汪顺亭汪槱生沈志云沈闻孙苏哲子闵桂荣陆元九陈一坚陈士橹陈予恕陈福田陈懋章周济周勤之孟执中林尚扬林宗虎范本尧柳百成胡正寰赵煦钟志华钟掘(女)钟群鹏饶芳权唐任远徐玉如徐志磊徐滨士徐德民涂铭旌郭孔辉郭重庆钱清泉顾国彪顾诵芬高伯龙高金吉曾广商温俊峰谢友柏屠善澄屠基达崔国良戚发轫梁晋才黄文虎黄旭华黄先祥黄崇祺黄瑞松路甬祥管德臧克茂谭建荣潘健生潘镜芙二、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105人)马远良方家熊方滨兴毛二可牛憨笨王越王子才王大珩王小谟王天然王任享韦钰(女)卢锡城叶声华叶尚福叶铭汉刘玠刘永坦刘尚合刘韵洁孙玉孙优贤孙忠良孙家广庄松林朱高峰许居衍许祖彦邬江兴邬贺铨何新贵何德全吴佑寿吴祖垲吴澄宋健张乃通张光义张尧学张直中张明高张钟华张锡祥张履谦李三立李乐民李幼平李同保李伯虎李国杰李德仁李德毅杨士中汪成为沈昌祥苏君红陆建勋陈左宁(女)陈良惠陈俊亮陈敬熊陈鲸周立伟周仲义周寿桓周炯槃林永年林祥棣罗沛霖范滇元郑南宁金怡濂金国藩俞大光姚骏恩姜文汉姜景山宫先仪封锡盛胡光镇胡启恒(女)贲德赵伊君赵梓森钟山倪光南凌永顺徐元森徐扬生柴天佑郭桂蓉高洁童志鹏梁骏吾黄培康龚知本龚惠兴蔡吉人蔡鹤皋潘云鹤潘君骅薛鸣球戴浩魏子卿魏正耀三、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90人)丁传贤干勇才鸿年毛炳权王一德王泽山王国栋王淀佐王静康(女)王震西左铁镛关兴亚刘业翔刘伯里孙传尧师昌绪朱永濬江东亮严东生何季麟余永富吴以成吴慰祖张文海张兴栋张寿荣张国成张耀明李大东李龙土李正名李正邦李东英李冠兴李俊贤李恒德杨启业汪旭光汪燮卿沈寅初沈德忠邱定蕃邵象华邹竞(女)闵恩泽陆钟武陈立泉陈丙珍(女)陈国良陈景陈清如陈蕴博周光耀周廉欧阳平凯武胜金涌侯芙生姜德生柯伟胡永康胡壮麒赵连城赵振业闻立时唐明述徐匡迪徐更光徐承恩徐南平徐德龙桑凤亭殷国茂殷瑞钰袁渭康袁晴棠(女)顾真安高从堦傅恒志曾苏民舒兴田董海山屠海令崔崑曹湘洪黄伯云黄培云薛群基戴永年魏可镁四、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95人)于润沧毛用泽王仲奇王思敬王德民古德生叶奇蓁乔登江刘广志刘宝琛多吉孙才新孙玉发孙承纬安继刚朱光亚朱建士汤中立衣宝廉许绍燮阮可强何多慧何继善余贻鑫岑可法张光斗张宗祜张勇传张信威张铁岗李立浧李庆忠李焯芬杜祥琬杨奇逊杨裕生沈国荣沈忠厚苏义脑邱中建邱爱慈(女)陈念念陈森玉陈清泉陈毓川周世宁周永茂周邦新罗平亚范维唐范维澄郑健超郑绵平金庆焕洪伯潜胡见义胡思得赵仁恺赵文津闻雪友倪维斗唐西生徐大懋徐旭常秦裕琨翁史烈袁士义钱绍钧钱鸣高钱皋韵顾心怿顾金才傅依备彭士禄彭先觉彭苏萍曾恒一童晓光蒋洪德谢克昌谢和平韩大匡韩英铎常印佛康玉柱梁维燕黄其励雷清泉翟光明裴荣富鲜学福樊明武潘自强潘垣薛禹胜五、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96人)马克俭马国馨马洪琪文伏波方秦汉王小东王光远王浩王家耀王景全王梦恕王瑞珠冯叔瑜卢耀如叶可明宁津生龙驭球关肇邺刘先林刘经南刘建航刘济舟吕志涛孙伟(女)朱伯芳江亿江欢成许其凤何镜堂吴中如吴良镛张在明张杰张祖勋张超然张锦秋(女)张蔚榛李圭白李玶李道增李猷嘉杨秀敏沈世钊沈祖炎沙庆林邹德慈陈吉余陈志恺陈厚群陈新陈肇元周干峙周丰峻周君亮周福霖周镜孟兆祯林元培林俊德欧进萍罗绍基范立础茆智郑守仁郑皆连郑哲敏郑颖人施仲衡赵国藩钟训正项海帆容柏生徐乾清钱七虎钱正英(女)傅熹年曾庆元程泰宁葛修润董石麟谢礼立谢世楞谢鉴衡韩其为崔俊芝曹楚生梁文灏梁应辰黄卫黄熙龄雷志栋廖振鹏谭靖夷潘家铮戴复东魏敦山六、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36人)丁一汇丁德文方国洪王文兴任阵海伦世仪刘鸿亮孙晋良孙铁珩朱尊权汤鸿霄许健民张全兴张懿(女)李泽椿陈克复陈联寿周国泰周翔(女)季国标庞国芳郁铭芳金翔龙金鉴明侯保荣姚穆郝吉明唐孝炎(女)袁业立钱易(女)顾夏声梅自强蒋士成蔡道基潘德炉魏复盛七、农业学部(64人)于振文山仑马建章尹伟伦方智远王明庥王涛(女)邓秀新冯宗炜卢良恕石元春石玉林任继周刘大钧刘兴土刘守仁刘更另刘秀梵刘筠向仲怀孙九林旭日干朱英国余松烈吴明珠(女)宋湛谦张子仪张齐生张福绥李文华李宁李佩成束怀瑞汪懋华沈国舫沈荣显辛世文陈宗懋陈俊愉陈焕春周开达官春云林浩然范云六(女)侯锋荣廷昭赵法箴唐启升夏咸柱徐洵(女)袁隆平郭予元傅廷栋曾士迈曾德超程顺和董玉琛(女)蒋亦元盖钧镒雷霁霖熊远著管华诗颜龙安戴景瑞八、医药卫生学部(107人)于维汉于德泉巴德年王士雯(女)王正国王永炎王红阳(女)王忠诚王威琪王振义王琳芳(女)王澍寰卢世璧史轶蘩(女)石学敏刘玉清刘彤华(女)刘志红(女)刘昌孝刘耕陶刘德培刘耀孙燕安静娴(女)庄辉朱晓东池志强汤钊猷阮长耿吴天一吴阶平吴咸中吴德昌张心湜张运张伯礼张金哲张涤生李大鹏李兰娟(女)李连达李春岩李载平李瑞麟杨胜利沈倍奋(女)沈家祥沈渔邨(女)肖培根肖碧莲(女)邱贵兴邱蔚六陆道培陈亚珠(女)陈君石陈志南陈香美(女)陈洪铎陈赛娟(女)陈肇隆陈冀胜陈灏珠周后元周宏灏范上达郑树森侯云德侯惠民俞永新俞梦孙姚新生洪涛胡之璧(女)胡亚美(女)赵铠郝希山钟世镇钟南山闻玉梅(女)项坤三唐希灿夏家辉桑国卫秦伯益翁心植袁国勇郭应禄顾玉东顾健人高守一高润霖彭司勋曾溢滔程书钧程莘农葛宝丰谢立信曹雪涛盛志勇程天民黄志强黄翠芬(女)甄永苏樊代明黎介寿黎磊石戴尅戎九、工程管理学部(41人,其中28人为跨学部院士)巴德年王礼恒王玉普王众托王基铭卢良恕叶可明刘玠刘人怀刘源张刘德培孙永福朱晓东朱高峰许庆瑞何继善张寿荣李东英李京文杜祥琬汪应洛沈荣骏陆佑楣陈清泉罗绍基郑南宁金鉴明饶芳权徐匡迪徐寿波徐滨士殷瑞钰袁晴棠(女)郭重庆郭桂蓉钱七虎傅志寰程天民蒋士成翟光明潘家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2010-09-01两院院士名单。
中科院院士名单(按产业分类)

中科院院士名单网址:/sourcedb_ad_cas/zw2/ysxx/qtysmd/产业分类:(一)汽车产业:沈志云,翟婉明,(二)电子信息产业:查全性,王越,张煦,王崇愚,程时杰,刘永坦,韩祯祥,朱中梁,张煦,李启虎,简水生,黄宏嘉,陈星弼,吴一戎,王阳元,王启明,李衍达,黄维,陈俊亮,杨学军,徐宗本,王占国,王圩,侯洵,郭光灿,王越,刘盛纲,侯朝焕,(三)云计算产业:梁栋材,陈国良,侯朝焕。
夏培肃,杨芙清,张景中,保铮,李未,沈绪榜,张效祥,董韫美,陆汝钤,周国治,叶培建,包为民,林惠民,孙钟秀,梅宏,杨学军,怀进鹏,何积丰,张钹,过增元,张佑启,钟万勰,周巢尘,周兴铭,(四)低空产业(航空产业、直升机等):江龙,何国钟,严东生,包为民,陆元九,吴宏鑫,匡定波,陈桂林,李济生,任新民,高镇同,顾逸东,刘竹生,孙家栋,屠守锷,过增元,王希季,曹春晓,闵桂荣,邢球痕,颜鸣皋,余梦伦,吴承康,庄逢辰,谢光选,叶培建,朱森元,陈定昌,吴一戎,顾诵芬,胡海岩,申长雨,李天,于起峰,朱荻,赵淳生,陆元九,包为民(五)高端装备产业:梁思礼,王大中,谢光选,陈星旦,王越,张嗣瀛,梁思礼,欧阳予,陈能宽,宋家树,刘宝镛,闵桂荣,郑哲敏,吴承康,周炳琨,薛永祺,夏建白,吴德馨,王育竹,王守觉,刘国治,梁思礼,陈桂林,郑有炓,姚建铨,许宁生,林尊琪,郑耀宗,匡定波,保铮,郑建华,吴宏鑫,秦国刚,金亚秋,陈星旦,(六)生物医药产业:白春礼,程镕时,黄志镗,卢佩章,陈凯先,陈新滋,黄量,段雪,陈茹玉,彭少逸,陈宜张,刘新垣,韩济生,士新,沈善炯,施教耐,苏国辉,鞠躬,庄文颖,陈可冀,饶子和,邓子新,沈自尹,王大成,张树政,张学敏,魏于全,(七)文化产业:齐康,陈学俊,潘家铮,杨槱,郑时龄,吴良镛,林为干,黄民强,(八)现代物流产业:许学彦,(九)现代金融产业:不需要进行分类的版块:数学物理学部、地学部这两个版块的名单不用管。
中国科学院及工程院院士名单(大气科学方面)

中国科学院院士(大气方面的非气象局部门的院士)1.巢纪平气象学家1932年10月19日生于江苏无锡。
195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气象系。
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名誉主任、研究员。
2.符淙斌气候学家1939年10月14日生于上海。
196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气象系,1967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毕业。
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3.黄荣辉气象学家1942年8月17日生于福建惠安。
196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
1968年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生毕业。
1983年获日本东京大学理学博士学位。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4.李崇银气象学家1940年4月15日生于四川达县。
196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5.吕达仁吕达仁,大气物理学家。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1940年生于上海市。
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66年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获硕士学位。
6.穆穆大气动力学家。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1954年8月生于安徽省定远县,籍贯安徽定远。
1978年毕业于安徽大学数学系,1982年获该校应用数学硕士学位,1985年在复旦大学数学系获得应用数学博士学位。
7.吴国雄大气动力学和气候动力学家1943年3月20日生于广东潮阳。
1966年毕业于南京气象学院。
1983年获英国伦敦大学理学博士学位。
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8.伍荣生大气科学家1934年1月17日生于浙江瑞安。
195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
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9.曾庆存气象学和地球流体力学家1935年5月4日生于广东阳江。
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
1961年获苏联科学院数理科学副博士学位。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气象相关领域)1.陈俊勇大地测量学家1933年5月16日生于上海,籍贯浙江宁波。
中科大毕业的院士名单

中科大毕业的院士名单
1.陈涛: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于2001年毕业,现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半导体器件、集成电路和微电子技术研究。
2. 王阳明:数学专业,于2003年毕业,现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代数几何、代数表示论和数学物理的研究。
3. 刘明康:物理学专业,于1997年毕业,现为中山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理论物理研究,尤其是量子信息和量子计算。
4. 郭建群:化学专业,于1994年毕业,现为美国杜克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材料化学、能源转化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研究。
5. 冯仁吉:机械工程专业,于1985年毕业,现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主要从事机械制造技术和精密加工的研究。
6. 陈建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于1999年毕业,现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分布式计算、大数据处理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研究。
7. 王宏志: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于1998年毕业,现为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主要从事医学影像处理和分析、医学机器人和智能医疗等领域的研究。
8. 蒋宗礼:土木工程专业,于1995年毕业,现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主要从事地震工程、结构工程和桥梁工程的研究。
9. 郑南宁: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于1997年毕业,现为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新型能源材料和储能技术的研究。
10. 杨骏:生命科学专业,于2003年毕业,现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基因组学、遗传学和生物信息学等领域的研究。
中国科学院院士

自1994年~2002年,共产生5批46名外籍院士。
1 数学物理学部(191)艾国祥白以龙蔡诗东陈彪陈和生陈佳洱陈建功陈建生陈景润陈木法陈难先陈式刚陈希孺程开甲程民德崔尔杰戴传曾戴元本邓稼先丁大钊丁伟岳丁夏畦段学复范海福方成方守贤冯端冯康甘子钊葛墨林葛庭燧龚昌德谷超豪关肇直管惟炎郭柏灵郭尚平郭永怀郭仲衡郝柏林何泽慧何祚庥贺贤土洪朝生洪家兴胡宁胡和生胡济民胡仁宇胡世华华罗庚黄昆黄润乾黄胜年黄祖洽霍裕平江泽涵姜伯驹解思深金建中经福谦柯召邝宇平李林李邦河李大潜李德平李方华李国平李家春李家明李惕碚李荫远李正武廖山涛林群林同骥刘应明卢鹤绂陆埮陆启铿陆学善吕敏马大猷马志明闵乃本欧阳钟灿潘承洞彭桓武彭实戈蒲富恪钱临照钱三强钱伟长钱学森曲钦岳饶毓泰沈元沈文庆沈学础施汝为石钟慈苏步青苏定强苏肇冰孙义燧谈镐生汤定元唐孝威陶瑞宝田刚童秉纲万哲先汪承灏汪德昭王迅王元王承书王鼎盛王淦昌王乃彦王诗宬王世绩王绶琯王湘浩王业宁王竹溪王梓坤魏宝文魏荣爵文兰吴杭生吴式枢吴文俊吴有训席泽宗夏道行冼鼎昌肖健谢家麟谢希德熊大闰徐叙瑢徐至展许宝騄严济慈严加安严志达杨乐杨澄中杨福家杨国桢杨立铭杨应昌叶朝辉叶企孙叶叔华应崇福于渌于敏余瑞璜詹文龙张杰张殿琳张恭庆张涵信张焕乔张家铝张仁和张淑仪张文裕张钰哲张裕恒张宗燧张宗烨章综赵光达赵忠贤赵忠尧郑厚植周恒周光召周培源周同庆周又元周毓麟朱邦芬朱光亚朱洪元庄逢甘邹广田2 化学部(175)白春礼蔡镏生蔡启瑞曹镛曹本熹查全性陈懿陈冠荣陈洪渊陈家镛陈鉴远陈俊武陈凯先陈庆云陈荣悌陈茹玉陈新滋陈耀祖程津培程镕时戴安邦戴立信邓从豪邓景发方肇伦费维扬冯守华冯新德傅鹰高鸿高济宇高世扬高小霞高怡生高振衡顾翼东郭景坤郭慕孙郭燮贤何炳林何国钟何鸣元洪茂椿侯建国侯祥麟侯虞钧胡英胡宏纹黄宪黄量黄葆同黄本立黄春辉黄鸣龙黄乃正黄维垣黄耀曾黄志镗黄子卿嵇汝运计亮年纪育沣江龙江明江元生姜圣阶蒋丽金蒋明谦蒋锡夔黎乐民李灿李方训李洪钟李静海梁敬魁梁树权梁晓天林国强林励吾林尚安刘若庄刘有成刘元方柳大纲楼南泉卢嘉锡卢佩章陆婉珍陆熙炎麻生明麦松威闵恩泽倪嘉缵彭少逸钱保功钱人元钱逸泰钱志道任咏华沙国河申泮文沈家骢沈天慧沈之荃时钧苏锵苏元复孙家钟唐敖庆唐有祺田昭武田中群佟振合万惠霖汪猷汪德熙汪尔康汪家鼎王夔王序王葆仁王方定王佛松吴奇吴浩青吴新涛吴学周吴养洁吴云东吴征铠武迟肖伦谢毓元邢其毅徐僖徐光宪徐如人徐晓白严东生颜德岳杨石先杨玉良姚建年姚守拙殷之文游效曾余国琮俞汝勤虞宏正袁权袁承业袁翰青恽子强曾昭抡张滂张存浩张大煜张礼和张乾二张青莲张玉奎赵承嘏赵玉芬赵宗燠郑兰荪支志明周其凤周同惠周维善朱道本朱起鹤朱清时朱亚杰庄长恭卓仁禧3 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232)鲍文奎贝时璋秉志蔡翘蔡旭蔡邦华曹天钦曹文宣常文瑞陈桢陈竺陈凤桐陈华癸陈焕镛陈可冀陈世骧陈慰峰陈文贵陈文新陈晓亚陈宜瑜陈宜张陈中伟陈子元承淡安戴芳澜戴松恩邓叔群邓子新丁颖方精云方荣祥方心芳冯德培冯兰洲冯泽芳高尚荫龚岳亭郭爱克韩济生韩启德郝水贺林贺福初洪德元洪国藩洪孟民侯光炯侯学煜胡经甫黄家驷黄祯祥蒋有绪金国章金善宝鞠躬孔祥复匡廷云黎尚豪李博李朝义李季伦李继侗李家洋李竟雄李连捷李庆逵李振声梁希梁伯强梁栋材梁植权梁智仁林镕林其谁林巧稚刘承钊刘崇乐刘建康刘瑞玉刘思职刘新垣刘以训刘允怡娄成后卢永根陆宝麟陆士新罗宗洛马世骏马文昭毛江森钮经义潘菽庞雄飞裴钢蒲蛰龙戚正武钱崇澍强伯勤钦俊德秦仁昌邱式邦裘法祖裘维蕃饶子和沈岩沈其震沈善炯沈允钢沈韫芬沈自尹盛彤笙施教耐施立明施履吉施蕴渝石元春宋大祥苏国辉孙大业孙汉董孙曼霁孙儒泳谈家桢汤飞凡汤佩松唐崇惕唐守正唐仲璋田波童第周童坦君涂治汪堃仁汪忠镐王大成王德宝王恩多王伏雄王家楫王善源王世真王文采王应睐王正敏王志均王志新王志珍魏曦魏江春魏于全吴旻吴常信吴建屏吴阶平吴孟超吴英恺吴征镒吴中伦吴祖泽伍献文萧龙友谢联辉谢少文熊毅徐冠仁徐国钧许根俊许智宏薛社普阎隆飞阎逊初阳含熙杨简杨福愉杨弘远杨惟义杨雄里姚錱姚开泰叶桔泉叶玉如殷宏章尹文英印象初于天仁俞大绂俞德浚曾毅曾呈奎曾益新翟中和张春霆张广学张景钺张启发张树政张锡钧张香桐张孝骞张新时张亚平张永莲张友尚张肇骞张致一赵尔宓赵国屏赵洪璋赵善欢郑光美郑国锠郑儒永郑守仪郑万钧郑作新钟惠澜周俊周廷冲周泽昭朱洗朱既明朱壬葆朱兆良朱祖祥朱作言诸福棠庄巧生庄孝僡邹冈邹承鲁4 地学部(192)安芷生常印佛巢纪平陈旭陈顒陈国达陈俊勇陈梦熊陈庆宣陈述彭陈永龄陈运泰程纯枢程国栋程裕淇池际尚丑纪范戴金星邓起东丁国瑜丁仲礼董申保方俊冯景兰冯士筰符淙斌傅承义傅家谟高俊高由禧高振西谷德振顾功叙顾知微关士聪郭承基郭令智郭文魁郝诒纯何作霖侯德封侯仁之胡敦欣黄秉维黄汲清黄荣辉黄绍显贾承造贾福海贾兰坡金玉?金振民乐森璕李钧李崇银李春昱李德仁李德生李吉均李曙光李四光李廷栋李小文李星学林学钰刘宝珺刘昌明刘东生刘光鼎刘嘉麒刘振兴卢衍豪陆大道吕达仁马瑾马杏垣马在田马宗晋毛汉礼孟宪民穆恩之欧阳自远裴文中秦大河秦馨菱秦蕴珊邱占祥任纪舜任美锷戎嘉余沈其韩盛金章施雅风石耀霖斯行健宋叔和苏纪兰孙枢孙大中孙殿卿孙鸿烈孙云铸谭其骧陶诗言滕吉文田奇田在艺童庆禧涂长望涂传诒涂光炽汪集旸汪品先王仁王水王颖王钰王德滋王恒升王鸿祯王铁冠王曰伦王之卓王竹泉魏奉思文圣常翁文波吴传钧吴国雄吴汝康吴新智伍荣生武衡席承藩夏坚白肖序常谢家荣谢学锦谢义炳徐仁徐冠华徐克勤徐世浙许杰许厚泽许志琴薛禹群杨起杨文采杨钟健杨遵仪姚振兴业治铮叶大年叶笃正叶嘉安叶连俊殷鸿福尹赞勋於崇文俞建章袁道先袁见齐岳希新曾庆存曾融生翟裕生张本仁张炳熹张伯声张国伟张弥曼张彭熹张文佑张宗祜章申赵柏林赵金科赵九章赵鹏大赵其国郑度钟大赉周立三周明镇周廷儒周秀骥周志炎朱夏朱日祥朱显谟竺可桢5 信息技术科学部(82)包为民保铮陈桂林陈国良陈翰馥陈俊亮陈星弼陈星旦褚君浩戴汝为董韫美冯纯伯干福熹高庆狮郭雷郭光灿何积丰侯洵侯朝焕黄琳黄宏嘉黄民强黄纬禄简水生匡定波雷啸霖李未李启虎李衍达李志坚梁思礼林惠民林为干林尊琪刘盛纲刘颂豪刘永坦陆汝钤陆元九罗沛霖母国光彭堃墀秦国刚阙端麟沈绪榜宋健孙钟秀唐稚松王圩王选王越王大珩王家骐王启明王守觉王守武王阳元王育竹王占国王之江吴德馨吴宏鑫吴培亨吴全德夏建白夏培肃薛永祺杨芙清杨嘉墀姚建铨叶培大张钹张煦张景中张嗣瀛张效祥郑耀宗郑有炓周炳琨周巢尘周兴铭朱中梁6 技术科学部(204)毕德显蔡昌年蔡方荫蔡金涛蔡其巩蔡睿贤曹楚南曹春晓曹建猷常迵陈达陈创天陈芳允陈能宽陈新民陈学俊陈宗基陈祖煜程耿东程庆国程孝刚褚应璜慈云桂戴念慈党鸿辛邓锡铭丁舜年都有为窦国仁范守善高景德高为炳高玉臣高镇同葛昌纯龚祖同顾秉林顾诵芬顾逸东郭可信过增元韩祯祥侯德榜胡海昌胡文瑞胡聿贤黄克智黄文熙姜中宏蒋民华金展鹏靳树梁柯俊雷天觉李强李天李薰李国豪李济生李敏华李述汤李文采李依依梁守盘梁思成林皋林秉南林兰英刘宝镛刘敦桢刘高联刘广均刘恢先刘仙洲柳百新卢柯卢强卢肇钧路甬祥吕保维马祖光毛鹤年茅以升孟少农孟昭英苗永瑞闵桂荣欧阳予潘际銮潘家铮彭一刚齐康钱宁钱令希钱钟韩邱大洪任新民邵象华沈鸿沈志云沈珠江师昌绪石青云石志仁史绍熙宋家树宋玉泉宋振骐孙钧孙德和孙家栋唐九华唐叔贤陶宝祺陶亨咸陶文铨童宪章屠守锷汪耕汪胡桢汪菊潜汪闻韶王补宣王崇愚王大中王淀佐王景唐王立鼎王希季王之玺魏寿昆温诗铸闻邦椿吴承康吴良镛吴硕贤吴学蔺吴仲华吴自良伍小平肖纪美谢光选邢球痕熊有伦徐采栋徐建中徐士高徐性初徐芝纶徐祖耀许学彦薛其坤严恺严陆光颜鸣皋杨卫杨槱杨叔子杨廷宝姚熹叶恒强叶培建叶渚沛余梦伦俞鸿儒张维张泽张楚汉张德庆张恩虬张光斗张沛霖张兴钤张佑启张钟俊张作梅章名涛章梓雄赵淳生赵飞克赵仁恺郑时龄郑哲敏支秉彝钟万勰钟香崇周远周仁周本濂周干峙周国治周惠久周锡元周孝信周尧和周志宏朱静朱森元朱位秋朱物华庄逢辰庄育智邹世昌邹元爔7 外籍院士(28)巴顿伯奇费尔陈省身崔琦德泰丁肇中冯元桢傅睿思高锟葛守仁何毓琦黄煦涛霍克弗尔特霍西金斯简悦威杰尔井口洋夫科顿克里斯琴森库什莱恩雷文黎念之李约瑟李政道利翁斯林家翘林同炎罗伯特.康马库斯毛河光米歇尔莫里茨潘诺夫斯基丘成桐萨支唐沈元壤司马贺田长霖威利威塞尔吴健雄吴耀祖肖荫堂辛克维奇杨振宁姚期智张立纲张永山朱棣文朱经武卓以和中国科学院新增院士名单数学物理学部(6人):张伟平43 基础数学南开大学龙以明58 数学南开大学王恩哥50 凝聚态物理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邢定钰62 凝聚态物理南京大学吴岳良45 理论物理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俞昌旋65 等离子体物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学部(6人)张希41 高分子化学和物理清华大学宋礼成69 有机化学南开大学段雪50 化工(应用化学)北京化工大学赵东元44 物理化学复旦大学柴之芳64 放射化学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高松43 无机化学北京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学部(7人)孟安明43 发育生物学清华大学赵进东50 植物生理学、藻类学北京大学武维华50 植物生理中国农业大学陈润生66 生物信息学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杨焕明54 基因组学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张明杰40 结构生物学香港科技大学谢华安65 植物遗传育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地学部(4人)张经49 化学海洋学与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华东师范大学周卫健54 放射性碳年代学与全球变化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姚檀栋52 冰川环境与全球变化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穆穆52 大气动力学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部:1人技术科学学部:5人姓名学部学校评定年份何积丰信息技术科学部华东师范大学 2005吴培亨信息技术科学部南京大学 2005张钹信息技术科学部清华大学 1995俞昌旋数学物理学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7张伟平数学物理学部南开大学 2007邢定钰数学物理学部南京大学 2007龙以明数学物理学部南开大学 2007彭实戈数学物理学部山东大学 2005王诗宬数学物理学部北京大学 2005张家铝数学物理学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5张裕恒数学物理学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5龚昌德数学物理学部南京大学 2005葛墨林数学物理学部南开大学 2003陆埮数学物理学部南京大学 2003陈木法数学物理学部北京师范大学 2003洪家兴数学物理学部复旦大学 2003陶瑞宝数学物理学部复旦大学 2003邝宇平数学物理学部清华大学 2003朱邦芬数学物理学部清华大学 2003赵光达数学物理学部北京大学 2001周又元数学物理学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1邹广田数学物理学部吉林大学 2001田刚数学物理学部北京大学 2001王迅数学物理学部复旦大学 1999文兰数学物理学部北京大学 1999杨应昌数学物理学部北京大学 1997陈难先数学物理学部北京科学技术大学 1997陈希孺数学物理学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997孙义燧数学物理学部南京大学 1997方成数学物理学部南京大学 1995李大潜数学物理学部复旦大学 1995刘应明数学物理学部四川大学 1995霍裕平数学物理学部郑州大学 1993吴杭生数学物理学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993严志达数学物理学部南开大学 1993周恒数学物理学部天津大学 1993陈佳洱数学物理学部北京大学 1993张恭庆数学物理学部北京大学 1991张淑仪数学物理学部南京大学 1991潘承洞数学物理学部山东大学 1991王业宁数学物理学部南京大学 1991王梓坤数学物理学部北京师范大学、汕头大学 1991杨福家数学物理学部复旦大学 1991李家明数学物理学部清华大学 1991廖山涛数学物理学部北京大学 1991闵乃本数学物理学部南京大学 1991甘子钊数学物理学部北京大学 1991郭仲衡数学物理学部北京大学 1991胡和生数学物理学部复旦大学 1991经福谦数学物理学部西南交通大学,西南科技大学 1991 吴式枢数学物理学部吉林大学 1980夏道行数学物理学部复旦大学 1980谢希德数学物理学部复旦大学 1980徐叙瑢数学物理学部北方交通大学 1980曲钦岳数学物理学部南京大学 1980沈元数学物理学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980唐孝威数学物理学部浙江大学 1980魏荣爵数学物理学部南京大学 1980胡济民数学物理学部北京大学 1980黄祖洽数学物理学部北京师范大学 1980姜伯驹数学物理学部北京大学 1980卢鹤绂数学物理学部复旦大学 1980程民德数学物理学部北京大学 1980冯端数学物理学部南京大学 1980谷超豪数学物理学部复旦大学 1980余瑞璜数学物理学部吉林大学 1955周培源数学物理学部北京大学 1955周同庆数学物理学部复旦大学 1955王湘浩数学物理学部吉林大学 1955王竹溪数学物理学部北京大学 1955许宝騄数学物理学部北京大学 1955叶企孙数学物理学部北京大学 1955苏步青数学物理学部复旦大学 1955李国平数学物理学部武汉大学 1955钱临照数学物理学部中国科技大学 1955钱伟长数学物理学部上海大学 1955饶毓泰数学物理学部北京大学 1955段学复数学物理学部北京大学 1955胡宁数学物理学部北京大学 1955江泽涵数学物理学部北京大学 1955陈建功数学物理学部杭州大学 1955张亚平生物学部云南大学 2003郑光美生物学部北京师范大学 2003饶子和生物学部清华大学 2003魏于全生物学部四川大学 2003刘允怡生物学部香港中文大学 2003梁智仁生物学部香港大学 2001孙大业生物学部河北师范大学 2001叶玉如生物学部香港科技大学 2001陈文新生物学部中国农业大学 2001张启发生物学部华中农业大学 1999孔祥复生物学部香港大学 1999宋大祥生物学部河北大学 1999苏国辉生物学部香港大学 1999沈自尹生物学部上海医科大学 1997施蕴渝生物学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997 韩启德生物学部北京大学 1997庞雄飞生物学部华南农业大学 1997徐国钧生物学部中国药科大学 1995张春霆生物学部天津大学 1995陈慰峰生物学部北京大学医学部 1995 陈宜张生物学部第二军医大学 1995李季伦生物学部中国农业大学 1995吴常信生物学部中国农业大学 1995陈竺生物学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1995 裘法祖生物学部同济医科大学 1993孙儒泳生物学部北京师范大学 1993韩济生生物学部北京大学医学部 1993 郝水生物学部东北师范大学 1993李博生物学部内蒙古大学 1993卢永根生物学部华南农业大学 1993石元春生物学部中国农业大学 1991吴孟超生物学部第二军医大学 1991阎隆飞生物学部中国农业大学 1991杨弘远生物学部武汉大学 1991姚开泰生物学部湖南医科大学 1991翟中和生物学部北京大学 1991鞠躬生物学部第四军医大学 1991强伯勤生物学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1991 唐崇惕生物学部厦门大学 1991谢联辉生物学部福建农业大学 1991薛社普生物学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1991 陈子元生物学部浙江农业大学 1991朱祖祥生物学部浙江农业大学 1980王志均生物学部北京医科大学 1980吴旻生物学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1980吴阶平生物学部北京医科大学 1980赵善欢生物学部华南农业大学 1980郑国锠生物学部兰州大学 1980谈家桢生物学部复旦大学 1980唐仲璋生物学部厦门大学 1980汪堃仁生物学部北京师范大学 1980王世真生物学部协和医科大学 1980娄成后生物学部中国农业大学 1980蒲蛰龙生物学部中山大学 1980裘维蕃生物学部中国农业大学 1980陈华癸生物学部华中农业大学 1980陈中伟生物学部复旦大学 1980高尚荫生物学部武汉大学 1980梁植权生物学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1980蔡旭生物学部北京农业大学 1980刘思职生物学部北京医学院 1957吴英恺生物学部北京协和医学院 1955赵洪璋生物学部西北农学院 1955周泽昭生物学部第一军医大学、重庆医学院 1955杨惟义生物学部江西农学院 1955俞大绂生物学部北京农业大学 1955张景钺生物学部北京大学 1955张孝骞生物学部中国医科大学 1955林巧稚生物学部北京协和医学院 1955梁伯强生物学部中山医学院 1955刘承钊生物学部四川医学院 1955马文昭生物学部北京医学院 1955涂治生物学部八一农学院 1955侯光炯生物学部西南农业大学 1955黄家驷生物学部中国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 1955李继侗生物学部内蒙古大学 1955李连捷生物学部北京农业大学 1955陈文贵生物学部四川医学院 1955承淡安生物学部江苏省中医学校 1955冯泽芳生物学部南京农学院 1955武维华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中国农业大学 2007赵进东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北京大学 2007孟安明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清华大学 2007曾益新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2005 童坦君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北京大学医学部 2005方精云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北京大学 2005邓子新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上海交通大学 2005贺林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上海交通大学 2005汪忠镐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医院 2005 王正敏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2005 程时杰技术科学部华中科技大学 2007祝世宁技术科学部南京大学 2007胡海岩技术科学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7王克明技术科学部山东大学 2007任露泉技术科学部吉林大学 2007陶文铨技术科学部西安交通大学 2005薛其坤技术科学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清华大学 2005吴硕贤技术科学部华南理工大学 2005李述汤技术科学部香港城市大学 2005赵淳生技术科学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5都有为技术科学部南京大学 2005彭堃墀技术科学部山西大学 2003金展鹏技术科学部中南大学 2003郭光灿技术科学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3章梓雄技术科学部香港大学 2003黄琳技术科学部北京大学 2003陈国良技术科学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3范守善技术科学部清华大学 2003郑有炓技术科学部南京大学 2003朱位秋技术科学部浙江大学 2003杨卫技术科学部清华大学 2003秦国刚技术科学部北京大学 2001张楚汉技术科学部清华大学 2001郑时龄技术科学部同济大学 2001庄逢辰技术科学部解放军装备指挥技术学院 2001葛昌纯技术科学部北京科技大学 2001柳百新技术科学部清华大学 2001马祖光技术科学部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1高玉臣技术科学部北方交通大学 2001陈达技术科学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1唐叔贤技术科学部香港城市大学 2001陶宝祺技术科学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1999温诗铸技术科学部清华大学 1999张佑启技术科学部香港大学 1999郑耀宗技术科学部香港大学 1999顾秉林技术科学部清华大学 1999韩祯祥技术科学部浙江大学 1999刘高联技术科学部上海大学 1999刘颂豪技术科学部华南师范大学 1999陈星弼技术科学部电子科技大学 1999张嗣瀛技术科学部东北大学 1997林皋技术科学部大连理工大学 1997宋玉泉技术科学部吉林工业大学 1997伍小平技术科学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997姚建铨技术科学部天津大学 1997过增元技术科学部清华大学 1997雷啸霖技术科学部上海交通大学 1997李未技术科学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997朱静技术科学部清华大学 1995徐祖耀技术科学部上海交通大学 1995张景中技术科学部广州师范学院 1995周国治技术科学部北京科技大学 1995王立鼎技术科学部大连理工大学 1995王阳元技术科学部北京大学 1995熊有伦技术科学部华中理工大学 1995冯纯伯技术科学部东南大学 1995简水生技术科学部北方交通大学 1995彭一刚技术科学部天津大学 1995沈珠江技术科学部清华大学 1995程耿东技术科学部大连理工大学 1995王崇愚技术科学部清华大学 1993王大中技术科学部清华大学 1993钟万勰技术科学部大连理工大学 1993周兴铭技术科学部国防科技大学 1993齐康技术科学部东南大学 1993石青云技术科学部北京大学 1993钟香崇技术科学部郑州大学 1991周炳琨技术科学部清华大学 1991周尧和技术科学部西北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1991 吴全德技术科学部北京大学 1991杨芙清技术科学部北京大学 1991杨叔子技术科学部华中理工大学 1991姚熹技术科学部西安交通大学、同济大学 1991孙钟秀技术科学部南京大学 1991王选技术科学部北京大学 1991王越技术科学部北京理工大学 1991闻邦椿技术科学部东北大学 1991邱大洪技术科学部大连理工大学 1991阙端麟技术科学部浙江大学 1991沈志云技术科学部西南交通大学 1991宋振骐技术科学部山东矿业学院 1991孙钧技术科学部同济大学 1991母国光技术科学部南开大学 1991李衍达技术科学部清华大学 1991。
介绍中科院院士

原位复合法制备层状结构的壳聚糖/ 羟基磷灰石纳米材料
反应 机理
(1)
(2)
(3)
初期
壳聚糖膜
磷酸钙
反应机理示意图
反应机理
2θ= 20. 32°的峰是壳聚糖基质的衍射峰。 由于壳聚糖基质是非结晶, 故其峰 是弥散的宽峰。谱线a 上25. 68°,31. 86°处的峰与谱线b 上羟基磷灰石25. 74°,31. 66°处特征衍射峰位置基本一致,峰形相似。对比谱线a 和b 可以得 出, 用原位复合法制备的CS/ HA 复合材料中磷酸钙盐的成分为HA,但生成的 HA 颗粒在CS 中晶型较差。
由图( A) 可见,用原位法制备的CS/ HA 复合材料中羟基磷灰石颗粒是纳米尺 寸,宽30~50 nm,长100 nm,颗粒呈细条状。与共混法制备的复合材料相 比, HA 在CS 基质中分散均匀,几乎没有团聚。从图( B) 可以看出,用原位 复合法制备的CS/ HA 复合材料具有层状结构,这种层状结构对提高材料的弯 曲强度非常有意义。层间距为5~10μm,这种结构更加确证了层-层组装的复 合机理。
原位复合法制备层状结构的壳聚糖/ 羟基磷灰石纳米材料
• 结论:用原位复合法制备的材料具有层状 结构, CS/ HA( 质量比100/ 5) 纳米复合材料 弯曲强度高达86 M Pa, 比松质骨的高3~4 倍, 相当于密质骨的1/ 2, 有望用于可承 重部位的组织修复材料。
谢谢欣赏
原位复合法制备层状结构的壳聚糖/ 羟基磷灰石纳米材料
• 羟基磷灰石( Hydr ox yapat ite, HA) 具有极好 的生物活性和骨组织生长引导性。 • HA 种植体及用HA 改性的材料能诱导周围骨 组织的生长, 并与宿主骨直接形成牢固的 化学结合。 因此把HA 加入到CS 中可以提高 复合材料的骨结合能力,促进类骨磷灰石 在植入材料表面的形成, 加速骨缺损的修 复。
中国科学院全体院士名单

中国科学院全体院士名单数学物理学部·艾国祥·白以龙·陈彪·陈和生·陈佳洱·陈建生·陈木法·陈难先·陈式刚·陈永川·程开甲·崔向群·戴元本·丁伟岳·丁夏畦·鄂维南·范海福·方成·方守贤·冯端·甘子钊·高鸿钧·葛墨林·龚昌德·郭柏灵·郭尚平·郝柏林·何祚庥·贺贤土·洪朝生·洪家兴·胡和生·胡仁宇·黄润乾·黄祖洽·霍裕平·姜伯驹·解思深·邝宇平·李安民·李邦河·李大潜·李德平·李方华·李家春·李家明·李惕碚·李荫远·李正武·林群·刘应明·龙以明·陆启铿·陆埮·罗俊·吕敏·马志明·闵乃本·欧阳钟灿·潘建伟·彭实戈·曲钦岳·沈文庆·沈学础·石钟慈·苏定强·苏肇冰·孙昌璞·孙义燧·汤定元·唐孝威·陶瑞宝·田刚·童秉纲·万哲先·汪承灏·王鼎盛·王恩哥·王广厚·王乃彦·王诗宬·王世绩·王绶琯·王迅·王业宁·王元·王梓坤·魏宝文·文兰·吴文俊·吴岳良·武向平·席南华·夏道行·冼鼎昌·谢家麟·邢定钰·熊大闰·徐叙瑢·徐至展·严加安·杨福家·杨国桢·杨乐·杨应昌·叶朝辉·叶叔华·于渌·于敏·俞昌旋·袁亚湘·詹文龙·张殿琳·张恭庆·张涵信·张焕乔·张家铝·张杰·张仁和·张淑仪·张维岩·张伟平·张裕恒·张肇西·张宗烨·章综·赵光达·赵忠贤·郑厚植·郑晓静·周光召·周恒·周又元·周毓麟·朱邦芬·邹广田化学部·白春礼·包信和·蔡启瑞·曹镛·查全性·柴之芳·陈洪渊·陈家镛·陈俊武·陈凯先·陈庆云·陈小明·陈新滋·陈懿·程津培·程镕时·戴立信·段雪·费维扬·冯守华·高鸿·高松·郭景坤·何国钟·何鸣元·洪茂椿·侯建国·胡宏纹·胡英·黄本立·黄春辉·黄量·黄乃正·黄维垣·黄志镗·计亮年·江桂斌·江雷·江龙·江明·江元生·蒋锡夔·黎乐民·李灿·李洪钟·李静海·李亚栋·梁敬魁·林国强·林励吾·刘若庄·刘有成·刘元方·刘忠范·卢佩章·陆婉珍·陆熙炎·麻生明·麦松威·闵恩泽·倪嘉缵·彭少逸·钱逸泰·任詠华·沙国河·申泮文·沈家骢·沈之荃·宋礼成·苏锵·唐本忠·唐有祺·田禾·田昭武·田中群·佟振合·涂永强·万惠霖·万立骏·汪尔康·王方定·王佛松·王夔·吴奇·吴新涛·吴养洁·吴云东·谢毓元·徐光宪·徐如人·徐晓白·严纯华·严东生·颜德岳·杨学明·杨玉良·姚建年·姚守拙·游效曾·余国琮·俞汝勤·袁承业·袁权·张存浩·张礼和·张俐娜·张乾二·张希·张玉奎·赵东元·赵进才·赵玉芬·郑兰荪·支志明·周其凤·周其林·周同惠·朱道本·朱起鹤·朱清时·卓仁禧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曹文宣·常文瑞·陈可冀·陈霖·陈润生·陈文新·陈晓亚·陈宜瑜·陈宜张·陈竺·陈子元·邓子新·段树民·方精云·方荣祥·葛均波·龚岳亭·郭爱克·韩济生·韩启德·贺福初·贺林·洪德元·洪国藩·侯凡凡·黄路生·蒋有绪·金国章·鞠躬·康乐·孔祥复·匡廷云·李朝义·李季伦·李家洋·李林·李振声·梁栋材·梁智仁·林鸿宣·林其谁·刘建康·刘新垣·刘以训·刘允怡·卢永根·陆士新·毛江森·孟安明·裴钢·戚正武·强伯勤·饶子和·尚永丰·沈善炯·沈岩·沈允钢·沈自尹·施教耐·施蕴渝·石元春·舒红兵·苏国辉·隋森芳·孙大业·孙汉董·孙曼霁·孙儒泳·唐崇惕·唐守正·田波·童坦君·汪忠镐·王大成·王恩多·王世真·王文采·王正敏·王志新·王志珍·魏江春·魏于全·吴常信·吴孟超·吴旻·吴征镒·吴祖泽·武维华·谢华安·谢联辉·许智宏·薛社普·杨福愉·杨焕明·杨雄里·姚开泰·叶玉如·尹文英·印象初·曾益新·曾毅·翟中和·张春霆·张明杰·张启发·张树政·张新时·张学敏·张亚平·张永莲·张友尚·赵尔宓·赵国屏·赵进东·赵玉沛·郑光美·郑儒永·郑守仪·周俊·朱玉贤·朱兆良·朱作言·庄巧生·庄文颖地学部·安芷生·常印佛·巢纪平·陈俊勇·陈旭·陈颙·陈运泰·程国栋·丑纪范·戴金星·邓起东·丁国瑜·丁仲礼·冯士筰·符淙斌·傅伯杰·傅家谟·高俊·高山·龚健雅·郭华东·郭令智·侯仁之·胡敦欣·黄荣辉·贾承造·焦念志·金振民·李崇银·李德仁·李德生·李吉均·李曙光·李廷栋·李小文·林学钰·刘宝珺·刘昌明·刘丛强·刘光鼎·刘嘉麒·刘振兴·陆大道·吕达仁·马瑾·马宗晋·莫宣学·穆穆·欧阳自远·秦大河·秦蕴珊·邱占祥·任纪舜·戎嘉余·沈其韩·石广玉·石耀霖·舒德干·苏纪兰·孙鸿烈·孙枢·陶澍·滕吉文·田在艺·童庆禧·涂传诒·万卫星·汪集旸·汪品先·王德滋·王水·王铁冠·王颖·魏奉思·文圣常·吴国雄·吴新智·伍荣生·肖序常·谢学锦·徐冠华·许厚泽·许志琴·薛禹群·杨文采·杨元喜·姚檀栋·姚振兴·叶大年·叶笃正·叶嘉安·殷鸿福·於崇文·袁道先·曾庆存·曾融生·翟明国·翟裕生·张本仁·张国伟·张经·张弥曼·张彭熹·张宗祜·赵柏林·赵鹏大·赵其国·郑度·郑永飞·钟大赉·周卫健·周秀骥·周志炎·周忠和·朱日祥·朱显谟信息技术科学部·包为民·保铮·陈定昌·陈桂林·陈国良·陈翰馥·陈俊亮·陈星弼·陈星旦·褚君浩·戴汝为·董韫美·干福熹·郭光灿·郭雷·何积丰·侯朝焕·侯洵·怀进鹏·黄宏嘉·黄琳·黄民强·黄维·简水生·金亚秋·匡定波·雷啸霖·李启虎·李树深·李未·李衍达·梁思礼·林惠民·林为干·林尊琪·刘国治·刘盛纲·刘颂豪·刘永坦·陆汝钤·陆元九·梅宏·彭堃墀·秦国刚·阙端麟·沈绪榜·宋健·孙钟秀·王家骐·王启明·王守觉·王守武·王圩·王阳元·王育竹·王越·王占国·王之江·吴德馨·吴宏鑫·吴培亨·吴一戎·夏建白·夏培肃·徐宗本·许宁生·薛永祺·杨芙清·杨学军·姚建铨·张钹·张景中·张嗣瀛·张效祥·张煦·郑建华·郑耀宗·郑有炓·周炳琨·周巢尘·周兴铭·朱中梁技术科学部·蔡其巩·蔡睿贤·曹楚南·曹春晓·陈创天·陈达·陈能宽·陈学俊·陈祖煜·程耿东·程时杰·都有为·范守善·高镇同·葛昌纯·顾秉林·顾诵芬·顾逸东·过增元·韩祯祥·胡海岩·胡文瑞·胡聿贤·黄克智·姜中宏·金展鹏·柯俊·赖远明·李济生·李述汤·李天·李依依·林秉南·林皋·刘宝镛·刘广均·刘竹生·柳百新·卢柯·卢强·路甬祥·雒建斌·闵桂荣·南策文·欧阳予·潘际銮·彭一刚·齐康·邱大洪·任露泉·任新民·申长雨·沈保根·沈志云·师昌绪·宋家树·宋玉泉·宋振骐·孙家栋·孙钧·唐叔贤·陶文铨·汪耕·王补宣·王崇愚·王大中·王淀佐·王光谦·王克明·王立鼎·王希季·王锡凡·王曦·王自强·魏炳波·魏寿昆·温诗铸·闻邦椿·吴承康·吴良镛·吴硕贤·伍小平·肖纪美·谢光选·邢球痕·熊有伦·徐采栋·徐建中·徐性初·徐祖耀·许学彦·薛其坤·严陆光·颜鸣皋·杨叔子·杨卫·杨槱·姚熹·叶恒强·叶培建·于起峰·余梦伦·俞鸿儒·翟婉明·张楚汉·张光斗·张统一·张兴钤·张佑启·张泽·赵淳生·郑平·郑时龄·郑哲敏·钟万勰·钟香崇·周干峙·周国治·周孝信·周尧和·周远·朱荻·朱静·朱森元·朱位秋·祝世宁·庄逢辰·邹世昌注:此名单为目前健在的全体中国科学院院士名单外籍院士名单·阿夫拉姆·赫什科(Avram Hershko)·艾伦·黑格(AlanJ.Heeger)·彼得.威力(PeterJohn Wyllie)·蔡南海(Nam-HaiChua)·崔琦(Daniel Chee Tsui)·戴维·格罗斯(David Gross)·法捷耶夫(LudwigD.Faddeev)·冯元桢(Yuan-ChengFung)·弗朗斯瓦·马蒂(Francois Mathey)·弗里德·穆拉德(Ferid Murad)·盖伊·德泰(GuyBlaudin de The)·高锟(CharlesK.Kao)·葛守仁(Ernest Shiu-Jen Kuh)·哈迈德·泽维尔(Ahmed H. Zewail)·何毓琦(Yu-Chi Ho)·胡正明(ChenmingCalvin Hu)·霍克弗尔特(Tomas Hokfelt)·简悦威(Yuet WaiKan)·杰马里·莱恩(Jean-Marie Lehn)·井口洋夫(HirooInokuchi)·克劳斯·冯·克利钦(Klaus Von Klitzing)·雷文(PeterH.Raven)·黎念之(NormanN.Li)·刘必治(Bede Liu)·罗伯塔·鲁德尼克(Roberta L. Rudnick)·罗伯特·迪金森(RobertE.Dickinson)·罗格·欧文(D.Roger J. Owen)·蒲慕明(Muming Poo)·姚期智·野依良治(Ryoji Noyori)已故院士名单·孙家钟·李敏华·陈梦熊·吴建屏·曹建猷·曹天钦·常迵·陈芳允已故外籍院士名单·巴顿·陈省身·科顿·李约瑟·辛克维奇·张立纲·张永山。
中科大毕业的名人

中科大毕业的名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简称中科大)是一所著名的国内重点高等学府,培养了大量杰出的毕业生。
以下为其中一些中科大毕业的名人:
王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学家。
他是中科大物理系的第一任系主任,后来成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王选在高能物理研究领域有重要贡献,尤其是在强子物理的研究方面。
他是中国高能物理的开拓者之一,为培养了很多优秀的学生。
丁肇中: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学家,也是中科大的创始人之一。
他在高能物理实验研究领域做出了许多重要贡献,尤其是在测量粒子物理基本参数方面。
他还是中国最早提出实施电磁量子计算的科学家之一,为量子计算的发展做出了重要奠基。
倪光南:中国科学院院士,机械工程学家。
他在航空发动机燃烧喷嘴研究以及燃烧技术与能源转换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
倪光南是中国燃烧学科的开拓者之一,为国家重大工程项目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苏步青:中国科学院院士,化学家,是中科大的教授。
他在不对称合成领域进行了杰出的工作。
苏步青在手性有机化合物合成方面开创了新的方法和策略,为不对称合成化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陈灏:中国科学院院士,生物学家,是中科大的教授。
他在癌症生物学研究领域有重要贡献。
陈灏是肿瘤转移和转移抑制因
子的研究专家,为肿瘤治疗和预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这些名人代表了中科大在不同学科领域的杰出成就,他们在科学研究、学术教育和学科发展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们的成就不仅仅为中科大和中国科学界带来了荣誉,也为其他学生树立了榜样,鼓舞了他们在各个领域努力追求卓越。
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传记

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传记屠呦呦,中国科学家,中科院药物所研究员,现任中国科学院院士。
她以在抗疟疾药物研发领域做出的卓越贡献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为您讲述屠呦呦的传奇一生。
一、成长与求学之路屠呦呦于1930年生于浙江省内,自幼聪明好学。
在父母的悉心教导下,她对知识充满了渴望。
屠呦呦的父母非常重视教育,他们尽力为她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并鼓励她参加各种科学竞赛和学术活动。
这为她今后在科学界取得重大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屠呦呦早年就读于浙江大学药学系,获得了药学学士学位。
毕业后,她选择继续攻读研究生,专攻天然产物及药物合成的研究。
毕业后,屠呦呦顺利进入了中国科学院药物所,并成为该所的一名研究员。
二、药物研发的艰辛与突破屠呦呦一直致力于新药研发的工作。
她深知疟疾是世界上最常见的寄生虫病之一,因此将研发新型抗疟疾药物作为自己的研究重点。
屠呦呦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于1969年成功提取到了中草药青蒿素中的有效成分——蒿胺。
这一重大突破使得疟疾的治疗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然而,令人沮丧的是,蒿胺的副作用较大,限制了它在临床上的应用。
三、抗疟疾药物青蒿素的发现为了解决蒿胺的副作用问题,屠呦呦不断深入研究。
她经过无数次实验和反复验证,最终在1971年发现了抗疟疾活性更强、副作用更小的一种新的化合物,它就是著名的青蒿素。
屠呦呦的发现引起了国际科学界的广泛关注。
这一发现为世界范围内疟疾的治疗提供了全新的选择,对于减少疟疾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屠呦呦也因此荣获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并成为中国第一个获得该奖的女科学家。
四、青蒿素的推广与应用获得青蒿素的发现权之后,屠呦呦和她的团队投身于该药物的临床试验和推广工作中。
他们走访了中国广大的疟疾流行区,将青蒿素的疗效和用法介绍给当地的医生和病人。
青蒿素在治疗疟疾方面表现出优异的疗效,且副作用相对较小,成为了国际上治疗疟疾的首选药物。
屠呦呦的贡献使得世界范围内疟疾的治疗水平得到大幅提升,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
中科院院士介绍范文

中科院院士介绍范文中科院院士是指中国科学院院士,是中国科学界的最高学术荣誉。
他们是在全国范围内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卓越科技成就的科学家和技术专家,以其杰出的贡献和卓越的科学研究成果获得荣誉称号。
以下是对中科院院士的介绍。
中科院院士是中科院的最高学术荣誉,是中科院的核心力量。
他们以其在各自领域的卓越贡献和成就获得该荣誉称号,并成为了中科院的重要顾问和决策参与者。
中科院目前有两个学部:数学物理学部和化学与化工学部,每个学部下设若干个学科组。
院士由两个学部组织推荐和评选产生,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科学研究成果和对国家科技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力。
中科院院士的选举程序非常严格,在两个学部经过初步筛选后,需要经过全院院士大会的投票表决,才能最终确定产生新的院士。
院士选拔的基本原则是学术水平高,科研成果突出,并对国家的科技进步与创新发展做出卓越贡献。
中科院院士具有许多共同的特点。
首先,他们在自己的领域内有非常高的学术造诣和独特的学术见解。
他们通过深入研究和领域前沿的突破,为科学界和科技创新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其次,中科院院士注重学术独立性和创新性。
他们的研究往往能够发现新领域、创造新理论,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伟大的推动力。
再次,院士们一直致力于培养和培养优秀的年轻科学家。
他们教导年轻的科学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一大批才华横溢的青年学者。
最后,中科院院士是科学界和国家科技决策的重要参与者和决策者。
他们通过参与国家重要科技项目,制定科学发展规划等方式,为国家科技进步与创新发展提供解决方案和决策建议。
目前,中科院院士的领域包括数学与物理学、化学与化工学、生命科学与医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地球科学与资源环境、材料科学与工程、工程与材料科学、力学与遥感技术、天文学与空间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院士遍布全国各大科研机构和高校,成为国内科学教育和科技创新的引领者和重要推动者。
综上所述,中科院院士是中国科学界的顶尖学者,他们的贡献和成就对中国的科技创新和国家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科院院士和博士

中科院院士和博士中科院院士和博士是中国科学界的杰出代表,他们不仅具有深厚的学术造诣,还在科技创新、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中科院院士和博士的背景介绍、学术成就、科研经历、社会贡献等方面详细阐述他们的杰出之处。
一、中科院院士和博士的背景介绍中科院院士是中国科学界最高荣誉之一,代表了科技领域的最高水平。
中科院院士的评选要求非常严格,要求候选人在某一领域有卓越的学术成就和重要的科技贡献,同时还要有深远的国际影响力。
而中科院博士则是指在中科院工作的博士研究生,他们在科研方面表现出色,被选为中科院博士是他们职业生涯中的重要里程碑。
中科院院士和博士都是学术界的精英,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都取得了杰出的学术成就。
以院士为例,他们在各自的领域中创造了很多重要的理论成果和实际应用成果。
例如,我国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院士在物理学领域的杰出成就包括提出了“杨-米尔斯场”理论、发现了“杨-米尔斯子”等,这些成果对于推动我国物理学领域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而中科院博士们则在各自的科研领域中也不断地创新和突破,为推动学科发展和国家的科技进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三、中科院院士和博士的科研经历中科院院士和博士们的科研经历多种多样,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坚持不懈地探索科学的本质,不断地推陈出新,在自己研究领域中发挥极大的研究潜力。
许多中科院院士和博士都在国内外知名的大学、科研机构工作过,他们在这些机构中积累了丰富的科研经验和人脉资源。
有些中科院院士和博士也在企业中工作过,他们在企业中的工作经历为他们带来了不同的视角和思考方式,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科技创新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关系。
四、中科院院士和博士的社会贡献中科院院士和博士们不仅在学术领域中取得了杰出的成就,还为社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他们在科学普及、科技创新、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国家发展和人民福祉做出了贡献。
例如,中科院院士袁隆平在水稻育种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为中国的农业生产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而中科院博士们则在各自的领域中推动了科学研究的发展,为中国科技创新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中国著名科学家

吴文俊,男,1949年获法国国家博士学位。
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在拓扑学、自动推理、机器证明、代数几何、中国数学史、对策论等研究领域均有杰出的贡献。
当前国际流行的主要符号计算软件都采用他的算法。
曾获得首届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三世界科学院数学奖、陈嘉庚数理科学奖、首届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科学家奖、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第三届邵逸夫数学奖。
2010年5月,国际小行星中心将第7683号小行星永久命名为“吴文俊星”。
袁隆平,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1930年9月1日生于北京,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现任中国国家杂交水稻工作技术中心主任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湖南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客座教授、怀化职业技术学院名誉院长、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世界华人健康饮食协会荣誉主席、湖南省科协副主席和湖南省政协副主席。
1981年6月6日,袁隆平获第一个特等发明奖。
1987年11月3日,联合国向袁隆平颁发科学奖。
2006年4月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王选(1937-2006年)男,汉族,籍贯江苏无锡,生长于上海,九三学社成员,1958年9月参加工作,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计算数学专业毕业,大学学历,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所长,教授,曾担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和全国政协副主席。
他所领导的科研集体研制出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为新闻、出版全过程的计算机化奠定了基础,被誉为“汉字印刷术的第二次发明”。
而王选则被誉为“当代毕生”。
黄昆(1919-2005),世界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中国固体和半导体物理学奠基人之一、杰出教育家。
长期从事物理理论研究,敢于突破理论成见。
大胆从理论上预言了与晶格中杂质有关的X光漫散射,被称为“黄散射”。
他的多声子跃迁理论,以“黄-里斯因子”而著称于世。
他提出关于描述晶体中光学位移、宏观电场与电极化三者关系的“黄方程”和由此引伸的电磁波与晶格振动的耦合,即后来称为极化元的重要概念。
中国十大国宝级院士排名

中国十大国宝级院士排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是我国最高学术机构,其院士是我国科技界的最顶尖人才。
而在这些院士中,又有一些被称为“国宝级院士”,因其在科学研究领域的杰出成就和对国家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而备受瞩目。
第一位“国宝级院士”当属中国科学院院士、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的钱学森。
钱学森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开创者之一,对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第二位“国宝级院士”可以说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航天专家邵天杰。
邵天杰在我国航天技术研究和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载人航天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被誉为“中国载人航天之父”。
第三位“国宝级院士”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信息科学家尤石。
尤石先生在信息科学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尤其是在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和应用上有着深远影响。
第四位“国宝级院士”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学家朱照宇。
朱照宇是中国最负盛名的物理学家之一,在粒子物理领域有着重要贡献,被誉为“中国现代物理之父”。
第五位“国宝级院士”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电子科学家高维世。
高维世院士在电子科学领域取得了世界领先水平的成就,对我国电子信息领域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六位“国宝级院士”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生物学家袁隆平。
袁隆平院士是我国杂交水稻领域的开创者,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对中国粮食安全和农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第七位“国宝级院士”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航空专家舒华。
舒华院士在航空工程领域有着卓越成就,尤其在飞行动力学和飞行器控制领域有着重要贡献,被誉为“中国航空工程之父”。
第八位“国宝级院士”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化学家屠呦呦。
屠呦呦院士因在青蒿素抗疟疾药物的研究发现和应用中的重大突破而获得诺贝尔奖,被誉为“中医药之父”。
第九位“国宝级院士”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建筑科学家贺卫方。
贺卫方院士在建筑设计与科学研究领域有着杰出成就,尤其在生态建筑和节能环保建筑领域的研究上有着深远影响。
中国科学院全体院士名单

中国科学院全体院士名单注:此名单为目前健在的全体中国科学院院士名单(2011-10-8)数学物理学部·艾国祥·白以龙·陈彪·陈和生·陈佳洱·陈建生·陈木法·陈难先·陈式刚·程开甲湖南益阳浙江宁波福建福州湖北武汉上海福建福州福建惠安浙江杭州浙江温州江苏吴江·崔向群·戴元本·丁伟岳·丁夏畦·范海福·方成·方守贤·冯端·甘子钊·葛墨林重庆江苏南京上海湖南益阳广东广州江苏江阴上海浙江绍兴广东信宜北京·龚昌德·谷超豪·郭柏灵·郭尚平·郝柏林·何祚庥·贺贤土·洪朝生·洪家兴·胡和生江苏南京浙江温州福建龙岩四川隆昌北京上海浙江镇海北京上海江苏南京·胡仁宇·黄润乾·黄祖洽·霍裕平·姜伯驹·解思深·经福谦·邝宇平·李安民·李邦河浙江江山湖南衡山湖南长沙湖北黄冈浙江苍南山东青岛江苏淮阴广东台山四川大竹浙江乐清·李大潜·李德平·李方华·李家春·李家明·李惕碚·李荫远·李正武·林群·刘应明江苏南通江苏兴化广东德庆上海云南昆明重庆四川成都浙江东阳福建连江福建福州·龙以明·陆启铿·陆埮·罗俊·吕敏·马大猷·马志明·闵乃本·欧阳钟灿·彭实戈重庆广东佛山江苏常熟湖北沔阳江苏丹阳广东潮阳山西交城江苏如皋福建泉州山东滨县·曲钦岳·沈文庆·沈学础·石钟慈·苏定强·苏肇冰·孙昌璞·孙义燧·汤定元·唐孝威山东烟台上海江苏溧阳浙江宁波江苏武进江苏苏州辽宁普兰店浙江瑞安江苏金坛江苏无锡·陶瑞宝·田刚·童秉纲·万哲先·汪承灏·王鼎盛·王恩哥·王乃彦·王诗宬·王世绩上海江苏南京江苏张家港湖北沔阳江苏南京重庆辽宁沈阳福建福州江苏盐城上海·王绶琯·王迅·王业宁·王元·王梓坤·魏宝文·文兰·吴文俊·吴岳良·席南华福建福州江苏无锡安徽六安浙江兰溪江西吉安河南禹州甘肃兰州上海江苏宜兴广东英德·夏道行·冼鼎昌·谢家麟·邢定钰·熊大闰·徐叙瑢·徐至展·严加安·杨福家·杨国桢江苏泰州广东广州河北武清江苏南京江西南昌山东临沂江苏常州江苏邗江浙江宁波江苏无锡·杨乐·杨应昌·叶朝辉·叶叔华·于渌·于敏·俞昌旋·詹文龙·张殿琳·张恭庆江苏南通北京四川简阳广东顺德江苏镇江河北宁河福建福清福建厦门陕西临潼上海·张涵信·张焕乔·张家铝·张杰·张仁和·张淑仪·张伟平·张裕恒·张宗烨·章综江苏沛县四川巴县江西赣州山西太原重庆浙江温州山东莱州江苏宿迁浙江杭州江苏宜兴·赵光达·赵忠贤·郑厚植·郑晓静·周光召·周恒·周又元·周毓麟·朱邦芬·邹广田陕西西安辽宁新民江苏常州浙江乐清湖南长沙福建浦城江苏南京浙江宁波江苏宜兴吉林怀德化学部·白春礼·包信和·蔡启瑞·曹镛·查全性·柴之芳·陈洪渊·陈家镛·陈俊武·陈凯先辽宁丹东江苏扬中福建同安湖南长沙江苏南京浙江宁波浙江三门四川金堂福建长乐江苏南京·陈庆云·陈茹玉·陈小明·陈新滋·陈懿·程津培·程镕时·戴立信·段雪·费维扬·冯守华·高鸿·高松·郭景坤·郭慕孙·何国钟·何鸣元·洪茂椿·侯建国·胡宏纹·胡英·黄本立·黄春辉·黄量·黄乃正·黄维垣·黄志镗·计亮年·江桂斌·江雷·江龙·江明·江元生·蒋锡夔·黎乐民·李灿·李洪钟·李静海·梁敬魁·林国强·林励吾·刘若庄·刘有成·刘元方·卢佩章·陆婉珍·陆熙炎·麻生明·麦松威·闵恩泽·倪嘉缵·彭少逸·钱逸泰·任詠华·沙国河·申泮文·沈家骢·沈之荃·宋礼成·苏锵·孙家钟·唐本忠·唐有祺·田昭武·田中群·佟振合·涂永强·万惠霖·万立骏·汪尔康·王方定·王佛松·王夔·吴奇·吴新涛·吴养洁·吴云东·谢毓元·徐光宪·徐如人·徐僖·徐晓白·严东生·颜德岳·杨玉良·姚建年·姚守拙·游效曾·余国琮·俞汝勤·袁承业·袁权·张存浩·张礼和·张滂·张乾二·张希·张玉奎·赵东元·赵玉芬·郑兰荪·支志明·周其凤·周其林·周同惠·周维善·朱道本·朱起鹤·朱清时·卓仁禧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曹文宣·常文瑞·陈可冀·陈霖·陈润生·陈文新·陈晓亚·陈宜瑜·陈宜张·陈竺·陈子元·邓子新·段树民·方精云·方荣祥·龚岳亭·郭爱克·韩济生·韩启德·贺福初·贺林·洪德元·洪国藩·洪孟民·侯凡凡·蒋有绪·金国章·鞠躬·孔祥复·匡廷云·李朝义·李季伦·李家洋·李振声·梁栋材·梁智仁·林鸿宣·林其谁·刘建康·刘瑞玉·刘新垣·刘以训·刘允怡·卢永根·陆士新·毛江森·孟安明·裴钢·戚正武·强伯勤·饶子和·尚永丰·沈善炯·沈岩·沈允钢·沈自尹·施教耐·施蕴渝·石元春·苏国辉·隋森芳·孙大业·孙汉董·孙曼霁·孙儒泳·唐崇惕·唐守正·田波·童坦君·汪忠镐·王大成·王恩多·王世真·王文采·王正敏·王志新·王志珍·魏江春·魏于全·吴常信·吴建屏·吴孟超·吴旻·吴征镒·吴祖泽·武维华·谢华安·谢联辉·许智宏·薛社普·杨福愉·杨焕明·杨雄里·姚开泰·叶玉如·尹文英·印象初·曾益新·曾毅·翟中和·张春霆·张启发·张树政·张新时·张亚平·张永莲·张友尚·赵尔宓·赵国屏·赵进东·郑光美·郑国锠·郑儒永·郑守仪·周俊·朱兆良·朱作言·庄巧生·庄文颖地学部·安芷生·常印佛·巢纪平·陈俊勇·陈梦熊·陈旭·陈颙·陈运泰·程国栋·丑纪范·戴金星·邓起东·丁国瑜·丁仲礼·冯士筰·符淙斌·傅家谟·高俊·郭令智·侯仁之·胡敦欣·黄荣辉·贾承造·金振民·李崇银·李德仁·李德生·李吉均·李曙光·李廷栋·李小文·林学钰·刘宝珺·刘昌明·刘光鼎·刘嘉麒·刘振兴·陆大道·吕达仁·马瑾·马宗晋·莫宣学·穆穆·欧阳自远·秦大河·秦蕴珊·邱占祥·任纪舜·戎嘉余·沈其韩·石耀霖·苏纪兰·孙鸿烈·孙枢·陶诗言·陶澍·滕吉文·田在艺·童庆禧·涂传诒·汪集旸·汪品先·王德滋·王水·王铁冠·王颖·魏奉思·文圣常·吴国雄·吴新智·伍荣生·肖序常·谢学锦·徐冠华·徐世浙·许厚泽·许志琴·薛禹群·杨文采·杨元喜·姚檀栋·姚振兴·叶大年·叶笃正·叶嘉安·殷鸿福·於崇文·袁道先·曾庆存·曾融生·翟明国·翟裕生·张本仁·张国伟·张经·张弥曼·张彭熹·张宗祜·赵柏林·赵鹏大·赵其国·郑度·郑永飞·钟大赉·周卫健·周秀骥·周志炎·朱日祥·朱显谟信息技术科学部·包为民·保铮·陈定昌·陈桂林·陈国良·陈翰馥·陈俊亮·陈星弼·陈星旦·褚君浩·戴汝为·董韫美·干福熹·郭光灿·郭雷·何积丰·侯朝焕·侯洵·怀进鹏·黄宏嘉·黄琳·黄民强·黄纬禄·简水生·匡定波·雷啸霖·李启虎·李未·李衍达·梁思礼·林惠民·林为干·林尊琪·刘国治·刘盛纲·刘颂豪·刘永坦·陆汝钤·陆元九·母国光·彭堃墀·秦国刚·阙端麟·沈绪榜·宋健·孙钟秀·王家骐·王启明·王守觉·王守武·王圩·王阳元·王育竹·王越·王占国·王之江·吴德馨·吴宏鑫·吴培亨·吴一戎·夏建白·夏培肃·许宁生·薛永祺·杨芙清·姚建铨·张钹·张景中·张嗣瀛·张效祥·张煦·郑耀宗·郑有炓·周炳琨·周巢尘·周兴铭·朱中梁技术科学部·蔡其巩·蔡睿贤·曹楚南·曹春晓·陈创天·陈达·陈能宽·陈学俊·陈祖煜·程耿东·程时杰·都有为·范守善·高镇同·葛昌纯·顾秉林·顾诵芬·顾逸东·过增元·韩祯祥·胡海岩·胡文瑞·胡聿贤·黄克智·姜中宏·金展鹏·柯俊·李济生·李敏华·李述汤·李天·李依依·林秉南·林皋·刘宝镛·刘广均·刘竹生·柳百新·卢柯·卢强·路甬祥·闵桂荣·欧阳予·潘际銮·潘家铮·彭一刚·齐康·邱大洪·任露泉·任新民·邵象华·申长雨·沈志云·师昌绪·宋家树·宋玉泉·宋振骐·孙家栋·孙钧·唐叔贤·陶文铨·屠守锷·汪耕·王补宣·王崇愚·王大中·王淀佐·王光谦·王克明·王立鼎·王希季·王锡凡·王曦·王自强·魏寿昆·温诗铸·闻邦椿·吴承康·吴良镛·吴硕贤·伍小平·肖纪美·谢光选·邢球痕·熊有伦·徐采栋·徐建中·徐性初·徐祖耀·许学彦·薛其坤·严陆光·颜鸣皋·杨叔子·杨卫·杨槱·姚熹·叶恒强·叶培建·于起峰·余梦伦·俞鸿儒·张楚汉·张光斗·张兴钤·张佑启·张泽·赵淳生·郑时龄·郑哲敏·钟万勰·钟香崇·周干峙·周国治·周孝信·周尧和·周远·朱静·朱森元·朱位秋·祝世宁·庄逢辰·邹世昌。
江西籍中国院士汇集

江西籍中国院士汇集江西籍中国科学院院士40位(01)吴有训(1897-1977)江西高安人,世界著名物理学家和教育家,中国现代科学先驱,中国物理学界“四大名旦”之一,中国物理学会特设“吴有训物理学奖”。
1955年当选为首届中国科学院院士。
(02)余瑞璜(1906-1997)江西宜黄人,物理学家,生前历任西南联大、清华大学教授,吉林大学物理系主任、一级教授和吉林省人大副主任。
1955年当选为首届中国科学院院士。
(03)饶毓泰(1891-1968)江西临川人,物理学家和教育家,中国物理学界“四大名旦”之一,中国物理学会特设“饶毓泰物理学奖”。
1955年当选为首届中国科学院院士。
(04)吴学周(1902-1983)江西萍乡人,物理化学家。
1948年当选为首届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当选为首届中国科学院院士。
(05)杨惟义(1897-1972)生于江西上饶,昆虫学家,生前历任江西农学院院长、教授和中国科学院江西分院副院长。
1955年当选为首届中国科学院院士。
(06)吴征镒1916年生于江西九江,植物学家,现任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
1955年当选为首届中国科学院院士。
(07)陈桢(1894-1957)祖籍江西铅山,被誉为“一代宗师”的动物遗传学家。
1955年当选为首届中国科学院院士。
(08)黄家驷(1906-1984)江西玉山人,享誉中外的医学家和医学教育家,中国胸外科学奠基人,生前长期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1955年当选为首届中国科学院院士。
(09)盛彤笙(1911-1987)江西永新人,兽医学家,生前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一级研究员。
1955年当选为首届中国科学院院士。
(10)程孝刚(1892-1977)江西宜黄人,机械专家,解放前夕曾任上海交大校长、教授,解放后任上海交大副校长、教授。
1955年当选为首届中国科学院院士(11)(11)蔡方荫(1901-1963)江西南昌人,建筑工程专家,生前历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土木工程系主任、教授。
科学与中国巡讲团院士专家简介

“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团院士专家介绍一.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忠贤院士简历: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6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技术物理系。
曾在英国、美国的实验室进修和做访问学者。
除参加国防任务(1967-1972)外,一直从事超导研究。
1976年起开始探索高温超导体研究至今。
1987年与合作者独立发现液氮温区铜氧化物超导体,2008年发现临界温度50K以上系列铁基超导体。
曾获TWAS物理奖(1987)、陈嘉庚物质科学奖(1988)、Matthias奖(2015)、何梁何利科技成就奖(2014)以及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1989,2013)等奖项。
2017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1988年香港中文大学授予学荣誉理学博士。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摘要:报告题目:超导仍然是一个充满挑战与发现的领域武向平院士简历:男,1961年1月生,天体物理学博士,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协常委。
主要从事宇宙学的研究,包括宇宙中的引力透镜效应、星系团的动力学特性以及宇宙再电离探测,主持了在天山地区开展的“宇宙第一缕曙光探测”科学实验。
曾获中国青年科学家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科技部野外科技工作者先进个人、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等奖励。
摘要:浩瀚的宇宙,在经历了138亿年的沧桑岁月后,其未来命运将向何处去?天空中闪烁的点点恒星,在宇宙中的份量微不足道,恒星的光辉随着宇宙的演化终将散去。
而近年来宇宙加速膨胀的发现,进一步加速了灿烂多姿的宇宙走向消亡的进程。
黑暗主导着我们今天的宇宙,暗物质和暗能量将主宰未来宇宙的命运。
今天,当人们已经习惯使用暗物质和暗能量这些类似于宇宙“幽灵”的名词来描述宇宙的时候,却无法理解其中隐藏的奥秘,甚至无法寻找到这些无处不在的黑暗“幽灵”。
揭开暗物质和暗能量的神秘面纱必将带来一次物理学甚至是整个自然科学的变革。
高校中科院院士名单

高校中科院院士名单
中国科学院是我国最高科学技术智力组织,其下设有许多研究机构和高校,其中包括一些著名大学的中科院院士。
以下是一些高校中科院院士名单:
1.北京大学:丁肇中、郭宪治、陈景润、李政道、李迎九、罗家伦、唐纯玉、许宏、薛其坤、张任飞等。
2.清华大学:陈嘉庚、陈省身、邓稼先、费曼、黄宗羲、李政道、李约瑟、邵力子、沈鹏、王大珩等。
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钱学森、严济慈、张效祥、张锡侠、张大方、陶哲轩、杨振宁、周培源等。
4.复旦大学:陈景润、傅承谟、郝柏村、黄镇、李政道、李政道、卢嘉锡、钱学森、沈鹏等。
5.上海交通大学:郝柏村、洪济世、黄镇、刘镇华、彭桓武、钱学森、沈鹏、孙家栋、王珩等。
以上仅列举了部分高校中的中科院院士名单,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对我国的科技事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秉南,中科院院士,是水力学,和流动力学的专家。
林秉南院士是一中六位中科院院士中最年长的一位学长了,是1937届的高中毕业生。
高中毕业后,留学美国十载,专攻水力学和河流动力学,是这一方面大师级的权威。
1956年回来报效祖国,致力于开辟水力学和河流动力学领域的科学研究。
他在明渠不恒定流,高坝水力学和泥沙运动等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富有创造性的成果,而这些成果,不少是在国际上处于领先的地位。
林秉南历任中国水力水电科学院水力学所长、院长和荣誉院长。
是三峡工程可能性论证泥沙组组长。
林秉南在国际享有崇高声誉,受聘于美国科罗拉多州州立大学任客座教授,并且是国际水利研究会亚太地区分会主席。
梁栋材,中科院院士,生物物理学专家。
梁栋材,1946年入读市一中初一,1949年入读高一,1951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山大学化学系,55年大学毕业,而且是化学系的尖子。
他学习并精通两门外语;1955年-56年,在北京俄语学院学习俄语;1963年-64年,在上海外语学院学习英语。
他主要有两次出国进修和交流:1957年在前苏联科学院元素有机化合杨研究当研究员,并考取了副博士学位,另一次是在1965年-67年,在英国皇家研究所和牛津大学作为访问学者进行学术交流。
1960年,它分配到中科院物理所任助理研究员,这时期,他的科研成果主要有:测定了一批有机物的晶体结构;会同协作单位一道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用于晶体结构分析的计算程序库;60年代末,作为负责人之一,他参加了猪胰岛素晶体结构的测定,这使他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改革开放后,梁栋材迎来了科研的春天,在1978年,他又重新回到北京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当研究员直至到所长。
这期间,科研的条件大大改善,他研究的成果也是前所未有的丰硕:80年他亲自主持胰岛素三维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小组,攻关克难,众多项目的研究成果都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90年代他又开始组织对藻类捕光蛋白三维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并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和一等奖等等的多个奖项,他在国内外的权威刊物上发表了科学论文达100多篇。
学术专著有《X射线晶体学基础》等。
1980年梁栋材被选为中科院院士,85年被选为第三届世界科学院院士。
1987年-1992年连续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
刘颂豪
中科院院士,激光专家。
刘颂豪1930年出生在广州,是一中47届的高中毕业生。
1951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中科院,师从光学专家王大珩,龚祖同,从此,他就和“光”结下了不解之缘,开始了坚持一生的光学研究生涯。
几十年来,他的研究成果累累,论著齐身,桃李满天下,请看:
五、六十年,在长春成功研制出稀土光学玻璃和我国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
六、七十年代,在上海机光所专门从事激光技术的研究,主攻大能量,高功率的强激光器。
其研究成果在工农业和国防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1981年到85年期间,他在合肥光机所任副所长和所长,他领导成功建成了具世界水平的“激光光谱学开放实验室”
1981年,刘老回到广州。
87年被任命为华师大校长。
在他和历任领导以及华师大师生的艰辛努力下,终于把一间原以教学为主的省属高校,发展成为一所学科齐全、教学科研并重的高水平的综合性的师范大学。
在他的主持下,建立了全国第一个“激光生命科学实验室”。
2009年又建成了“中医药与光子技术重点实验室”。
紧接着刘老又为建设广州的“纳米光子学国家实验室”而昼夜操劳。
刘颂豪校友为新中国光学事业的发展奉献了自己全部的心血和智慧,他的一生可以说是绚丽的“追光人生”。
蔡睿贤,中科院院士,工程热物理专家。
蔡睿贤是48届一中的初中毕业生。
1952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学,学习热技术专业。
1956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清华大学当助教,一干就是17年。
1973年调到长春机车厂任工程师。
6年后,改革开放之初调到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
在清华大学工作期间,他非常幸运地得到在国际享负盛名的热工技术专家吴仲华教授的教导和栽培,使他的专业知识得到很大的进步。
然而,作为一个科学工作者,蔡老深知,科学的真谛在于不断地探索,发现和创新。
几经艰苦的研究,他提升和发展吴仲华教授创立的“中心流线法理论”和“叶轮机械三元流动理论”。
由此,他在1986年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
蔡老他也不会盲目崇拜国外权威。
在动力装置的热力分析中,他批判日本权威佐藤豪的错误结论,也指出了英国皇家学会高级会员,国际著名的热机专家荷碌在一篇论文中的不足和错误。
蔡睿贤院士几十年来为之奋斗的热工领域的理论和实践,其成就在国内或国外都处于领先的地位,这是毫无置异的。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蔡老在回忆起母校一中对他的教育时,他亲切地叮嘱学弟、学妹;从少要立志,学习要刻苦,锻炼要坚持,不要偏科,还写下诗歌一首,勉励一中的同学,期中两句是:“复兴中华几代事,端赖后人毕其功”。
中科院院士,化学工程专家。
余国琮是一中38届的高中毕业生。
余国琮青少年时代,正是贫穷落后的祖国处于一个多灾多难的年代,为了改变国家落后挨打的悲惨命运,他自少就树立了“科学救国”的远大理想。
高中毕业后,在抗日战争艰苦动荡的日子里,他考入了著名的学府西南联大。
大学毕业后,远赴美国。
在密执安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接着,又在匹兹堡大学完成了博士学位课程。
新中国成立后,在1950年,他毅然放弃了在美国任教的优厚待遇和舒适生活,回到祖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长期在天津大学任教,为新中国培养了一大批化学工程的高级的科学家和建设人才。
他本人则长期从事化工分离和蒸馏技术的研究,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是这一领域的权威,曾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和宴请。
在1991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余国琮还是一位杰出的社会活动家,曾任全国政协第七、八届常委(1988年-99年);天津市政协,第九届副主席(1993年-98年);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名誉院长,化工研究所名誉所长等职。
姜中宏,中科院院士,无机非金属材料专家。
姜中宏是一中49届的高中毕业生,后考入中山大学化工系。
大学毕业后,从事激光材料的研究,让这个尖端的科技的研究成果在国防和工农业的建设上,得到推广和应用。
从1984年到2006年期间,因为成就卓著,成果丰硕,获得了中国科学院的多个奖项。
姜中宏关于玻璃基础理论的研究成果,曾四次在国际相关的会议上,应邀作学术报告,引起与会者极大的兴趣和关注。
有关的学术论文,都已在国外的权威刊物上发表,并且有相当的专著问世。
六位中科院院士参考以下的材料,今列于后,以方便校核。
林秉南蔡睿贤姜中宏
第21期P5 第2期P14 第18期P5
梁栋材第8期P23
第8期P21 第15期P21
第18期P5 第18期P5
第21期P4 第21期P4
刘颂豪余国琮
第2期P10 第15期P15
第15期P31 第18期P5
第18期P5 第21期P4
第20期P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