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新品种选育实施方案(2012年)

合集下载

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种石豆8号的选育

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种石豆8号的选育

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种石豆8号的选育牛宁;李占军;金素娟;赵璇;赵春华;王玉岭【摘要】石豆8号是由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以化诱5号为母本,冀豆7号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2011-2012年参加河北省夏播大豆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184.2 kg/hm2,较对照冀豆12号增产5.15%;2013年参加河北省夏播大豆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910.6 kg/hm2,较对照冀豆12号增产5.30%.2014年5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准予推广.石豆8号的主要特点是高油(22.11%)、高产、抗倒伏,适宜在河北省中南部夏播种植.【期刊名称】《种子》【年(卷),期】2016(035)002【总页数】2页(P100,103)【关键词】大豆;石豆8号;选育报告;栽培技术【作者】牛宁;李占军;金素娟;赵璇;赵春华;王玉岭【作者单位】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河北石家庄050041;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河北石家庄050041;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河北石家庄050041;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河北石家庄050041;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河北石家庄050041;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河北石家庄050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65.1石豆8号是由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依据高产、稳产、优质、抗逆、适应性广的育种目标选育而成的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种。

2004年以化诱5号为母本,冀豆7号为父本配置杂交组合,当年收获种子18粒。

2005年单粒点播种子,得到12株真F1代,混合脱粒。

2005年11月至2007年3月F2~F4 代南繁北育采用荚粒法进行定向选择;2007年株行试验中株行018号表现优异,比对照增产21.76%;2008—2010年连续3年参加计产试验,表现突出;2011—2012年参加河北省夏播大豆区域试验;2013年参加河北省夏播大豆生产试验。

2014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冀审定2014001号)。

大豆繁育项目实施方案范文

大豆繁育项目实施方案范文

大豆繁育项目实施方案范文一、项目背景。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对于我国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种植技术、品种选择等方面的限制,我国大豆产量和品质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因此有必要开展大豆繁育项目,以提高我国大豆的产量和品质,满足国内需求并提升国际竞争力。

二、项目目标。

1. 提高大豆产量,通过选育高产、抗逆、优质的大豆品种,提高大豆的单产水平,增加大豆的总产量。

2. 提高大豆品质,通过选育优质的大豆品种,提高大豆的蛋白质含量、油脂含量和抗病虫害能力,提升大豆的品质水平。

3. 推广应用,将繁育出的优质大豆品种推广至全国各地,以满足不同地区的种植需求,提高大豆的种植面积和总产量。

三、项目实施方案。

1. 建立繁育基地,选择适宜大豆种植的地区,建立大豆繁育基地,用于进行大豆品种的选育和试验。

2. 选育优质品种,通过杂交育种、基因编辑等技术手段,选育出高产、抗逆、优质的大豆品种。

3. 开展试验示范,在不同地区开展大豆种植试验示范,验证新品种的适应性和产量表现。

4. 推广种植,通过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和种子企业等渠道,将优质大豆品种推广至全国各地,帮助农民选择适宜的种植品种。

5. 提供技术支持,为种植大豆的农民提供种植技术指导和管理咨询,确保种植过程顺利进行并获得高产高质的大豆。

四、项目预期效果。

1. 提高大豆产量,预计通过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将大豆的单产水平提高至每亩500公斤以上,总产量有望增加20%以上。

2. 提高大豆品质,预计新品种的蛋白质含量、油脂含量和抗病虫害能力将明显提升,大豆品质得到有效改善。

3. 推广应用效果,预计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将在3年内覆盖全国大豆种植面积的30%以上,对大豆产业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五、项目实施保障。

1. 资金保障,项目实施所需的资金将由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共同投入,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2. 技术支持,项目实施过程中将得到农业科研机构、种子企业等相关单位的技术支持,保障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应用。

早熟高产大豆新品种吉育251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早熟高产大豆新品种吉育251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种子世界■中图分类号:S565.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3547(2020)06-0041-03早熟高产大豆新品种吉育251的选育及栽培要点*收稿日期:2020-06-08第一作者:王明亮,本科,研究实习员,主要从事大豆遗传育种研究,E-mail:*****************基金项目: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04-PS11)**通讯作者:孟凡凡,女,硕士,助研,主要从事大豆遗传育种研究,E-mail:**********************Breeding and Cultivation Points of New Early-maturingSoybean Cultivar Jiyu251with High YieldWang Mingliang,Zhang Yunfeng,Sun Xingmiao,Fan Xuhong,Zheng Yuhong,Wang Shuming,Meng Fanfan(Soybean Research Institute,Jili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N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for Soybean,Changchun 130033,Jilin,China )Abstract:Soybean [Glycine max (L.)Merr.]new cultivar Jiyu 251was developed in pedigree method by Jili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Jiyu 251is a new early-maturing soybean cultivar.It demonstrated some excellent traits such as high yield and strong resistance to adversity.The results ofregional trials during 2018to 2019showed that its average yield was 2629.58kg/hm 2,which was 5.41%种子世界■自2018年国家在政策上鼓励大豆种植以来,东北和内蒙等大豆主产区实施玉米及大豆生产者补贴,大豆补贴高于玉米,提高了农民的种豆热情,大豆种植面积有所提升[1]。

大豆科技自强行动实施方案

大豆科技自强行动实施方案

大豆科技自强行动实施方案一、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大豆产业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对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增收起着重要作用。

但是,我国大豆产业发展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如生产技术落后、种植结构不合理、市场竞争压力大等。

为了提高大豆产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必要制定一套科学的自强行动实施方案。

二、目标1. 提高大豆生产效率,提高农民收入;2. 优化大豆种植结构,提高大豆品质;3. 打造大豆科技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

三、实施方案1. 推广先进种植技术通过开展科技示范田,引导农民采用优质种子、科学施肥、合理密植等先进种植技术,提高大豆的产量和品质。

2. 加强品种选育和推广加大对高产、抗病、适应性强的大豆新品种选育力度,加快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提高大豆的抗逆性和产量。

3. 提升加工技术水平加强大豆深加工技术研究,开发新型大豆加工产品,提升大豆加工附加值,拓展大豆产业链。

4. 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大豆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大豆种植、加工、销售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提高大豆产业的科技含量和管理水平。

5. 打造大豆科技品牌加强大豆科技宣传推广工作,提升大豆科技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树立大豆科技领军企业形象,提高市场竞争力。

四、保障措施1. 政策支持加大对大豆科技创新的政策支持力度,出台相关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推动大豆科技创新。

2. 资金扶持加大对大豆科技创新的资金扶持力度,支持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大豆科技创新项目,提高大豆科技创新的实施力度。

3. 组织协调建立大豆科技创新组织协调机制,加强各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推动大豆科技创新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总结大豆科技自强行动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大豆产业的科技含量、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能够推动大豆科技自强行动实施方案的顺利实施,为我国大豆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大豆新品种蒙豆38号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大豆新品种蒙豆38号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3 . 3 播 种
毫 升 ,对 水 4 5 0 公 斤进 行茎 叶 喷雾 。
呼 伦 贝 尔 市 中北 部 2 1 0 0℃积 温 区 5 月 中下 旬 播 种 ,2 2 0 0 ~ 2 3 0 0℃积 温 区作 为救 灾 品种 可最 晚 在6 月 上 旬 播 种 ;行 距 6 5 ~ 7 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米 ,公 顷 播 种 量 6 0 ~ 7 0 公 斤 ,公 顷 保 苗 数 达 到 2 l ~ 2 6万 株 。播 前
神 孑世界 ■
3 . 2 . 2 种子包衣 播种前 用 3 5 %多 克 福 大 豆 种 衣 剂 包 衣 ,如 防治 大 豆 根 腐 病 可用 2 . 5 %的适 乐 时 悬 浮 剂拌 种 ,防 治 大 豆 根 潜 叶 蝇 ,蛴 螬 等 害 虫 可 以 用5 0 %的辛 硫 磷 拌 种 。
3 . 2 种 子 处 理
2 . 2 . 1 产量表现 2 0 1 0 —2 O 1 1 年参加 内蒙古 大豆 极 早 熟 组 区域 试 验 ,平 均 产 量 1 7 1 公斤/ 亩 , 比对 照蒙 豆 9 号增 产 1 1 %。2 0 1 2 年参加 内蒙古大豆极 早 熟 组 生 产 试 验 ,平 均 产 量 1 4 7 . 5 公 斤/ 亩 , 比对
3 . 5 收 获
每公 顷施优质有机肥 1 5 吨 ,结 合播种每公顷施入 磷酸二铵 1 5 0 公 斤 ,氯 化 钾 6 O 公斤。
3 . 4 田 间管 理
落 叶达 到 9 0 %时 ,进行人工收获 ;机 械联合 收割 ,叶 片 全部 落 净 ,豆粒 归 圆时 进 行 。 参 考 文献 :
蒙豆3 8号 株 高 7 O 厘 米 左 右 ,亚 有 限结 荚 习 性 ,秆 强 抗 倒 ,株 型 收 敛 , 白花 ,披 针 叶 、叶 色

大豆新品种长农28选育报告

大豆新品种长农28选育报告

农业技术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3年第4期大豆新品种长农28选育报告李海波,赵 宽,李琳英,兰 磊,蔡欣培,李 壮,程延喜*(长春市农业科学院,吉林长春 130000)摘要:大豆新品种长农26是长春市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选育成功的大豆新品种,2011~2012年,区域实验平均产量3 038.3 kg/hm2,比对照吉育72增产2.9%,2012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 484.0 kg/hm2,比对照吉育72增产8.8%,该品种2013年1月份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中晚熟品种,其主要特点是高油品种,丰产性、稳产性、抗逆性好,籽粒外观品质优良。

关键词:大豆;长农28;新品种选育0 引言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油料、饲料及经济作物,高达60%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使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近年来,我省的大豆种植面积越来越少,对进口大豆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

随着我国种植结构调整、黑土地保护等政策的深入开展,对于大豆新品种的需求越来越高,选育优质、高产大豆新品种,是目前适应当前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满足人民对优质大豆的需求、降低对进口大豆的依赖性的重要途径之一。

长农28就是在此背景下,由长春市农业科学院大豆所通过品种间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

原品系代号为长2009-LB4,2013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1 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2004年,以合交95-984为母本,以CK-P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组合号为04-283。

2005年于海南繁育基地加代种植F1,2005~2007年于试验田选种圃种植F2~F4代进行后代选拔,2008年种植的F5表现优异,被选入下一年鉴定圃。

2009~2010年,进行院内产量鉴定及品质比较试验,2010年品质比较试验代号为长2009-LB4。

2011~2012年,参加吉林省大豆品种中晚熟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抗病性接种(菌)鉴定。

2 品种特征特性2.1 植物学性状大豆新品种长农28为亚有限结荚习性,叶型为圆形、白色花、灰色毛;主茎型结荚,主茎节数20~22个,三粒荚多,荚熟时呈浅褐色。

大豆新品种新大豆17号

大豆新品种新大豆17号

阿勒泰地区地处新疆最北部,寒温带气候,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合大豆生长,是新疆大豆第二大种植区。

由于本区大豆生产用种基本是外引品种,存在品种与当地气候不相匹配,生育期或长或短,产量不稳,品质不高等问题。

因此,选育早熟、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的大豆新品种,是解决本区大豆生产的重要环节。

按照上述目标,阿勒泰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与新疆农科院粮作所合作,于2004年从外引大豆新品种黑河26选择变异优良单株,2005年从该株系中再选多个优良单株,编号05-1、05-2……。

其中05-1符合选育目标,进一步进行系统选育,至性状稳定。

2007年参加单位品种鉴定试验;2008年参加单位品种比较试验;2009-2010年参加自治区早熟大豆组区域试验;2010年参加自治区早熟大豆组生产试验。

2011年7月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命名为新大豆17号(审定编号:新审大豆2011年25号)。

1 主要特征特性1.1 植物学性状及熟期 株高76.01cm ,底荚高10.04cm ,株型紧凑,亚有限结荚习性,叶片披针形,花紫色,生长势强,结荚集中,株型整齐,植株较高,茎秆粗壮,抗倒能力强。

生育期115.5d ,比对照晚熟1.0d 。

1.2 产量性状 主茎结荚,分枝数1.30,单株荚数28.42,单株粒数64.93,秕荚率3.14%,百粒重22.8g 。

1.3 抗逆性 子粒圆形,属大粒种,种皮黄色,种脐黄褐色。

田间表现抗旱性中等;耐盐碱性中等;耐阴性中等偏强;抗病性强。

1.4 品质特性 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乌鲁木齐)检验,蛋白质含量37.36%,脂肪含量21.7%,脂肪含量达到高油大豆标准。

2 产量表现2.1 品比试验 2007年参加单位品种鉴定,667m 2产量为286kg ,比对照阿豆1号高54kg ,增产23.3%;2008年参加单位品种比较试验,产量为235kg ,比对照阿豆1号高87kg ,增产58.8%。

大豆新品种丹豆12号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大豆新品种丹豆12号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大豆新品种丹豆12号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要

大豆新品种丹豆12号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丹豆12号是一种新推出的大豆品种,具有耐旱、耐涝、抗病等优良特性,适合于中低产田种植。

以下是丹豆12号的选育和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1. 选育技术要点:选育丹豆12号的关键是要求发展高耐旱、耐涝、抗病、高产稳产的特性。

选种时要根据生产环境和早期筛选试验结果,选择抗病优良、耐旱耐涝能力强、丰产稳产的材料作亲本,进行人工授粉繁殖;同时对后代进行综合评价,选择最有优良特性的群体进行筛选。

2. 栽培技术要点:
(1)适宜生长环境:丹豆12号喜温暖、光照充足、排水良好的生长环境,适宜在日照时间12小时以上,年平均温度15℃以上,年平均降雨量500-800毫米的条件下种植。

(2)良好的土壤条件:在肥沃土壤、PH值6.0-7.0之间,有机质含量在2.0%以上的土壤中生长最佳。

(3)大豆品种选择:同时种植早、中、晚熟的品种以分散生长期,降低病害发生率。

(4)适宜密植种植:在丰产区,每亩种植量在12-15万株之间,密植可增加单位面积的产量,但要注意避免过度密植导致株间竞争过强影响产量。

(5)适宜施肥:丹豆12号对氮、磷、钾的需求量较高,应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合理施肥,建议根据生育期分别施入氮、磷、钾,以达到增产的目的。

综上所述,丹豆12号具有良好的特性,可以带来较高的产量。

但是在其种植过程中,选育和栽培技术要点都需要得到充分的重视和实践,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高产高油夏大豆新品种濉科8号的选育

高产高油夏大豆新品种濉科8号的选育

濉科8号是濉溪县科技开发中心依据高产、稳产、优质、多抗、广适的育种目标,遵从优中选优的原则,以中豆20为母本、平99016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的高产、稳产、广适夏大豆新品种。

2012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皖审豆2012003。

适宜在安徽省沿淮淮北地区夏播种植。

1 选育经过1.1 育种目标 选育熟期适中、高产、优质、多抗、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和农业生产栽培条件的新品种。

1.2 亲本来源 母本中豆20具有高产、广适、亚有限结荚习性等特点,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所育成的黄淮夏大豆早熟品种,1999年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父本平99016为中豆20自然变异后代,具有早熟、高产、稳产、抗性好、不裂荚的特点,平顶山市农业科学院从中系谱法选育的新品种平豆2号,于2007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1.3 选育方法 选择遗传背景丰富、综合性状优良的亲本材料配制杂交组合,把生育期适中和单株荚数、有效分枝数多作为选择目标,早代注重选择优势单株,高代注重田间总评选择优良株系、品系。

生育期进行调查记载及挂牌标记,成熟时单独收获计产。

品种(系)产量和适应性鉴定采取多年与多点、小面积与大面积的鉴定方法相结合,抗病性、子粒品质先期进行田间或室内感官评估,参试后委托权威专业机构鉴定、测试。

1.4 选育过程 1994年配制杂交组合:中豆20×平99016;1995年去伪劣杂交种,获得F 1;1997-2004年(F 3~F 9)系谱法定向选择;2005-2007年(F 10~F 12)进行株系、品系鉴定;2008年稳定出圃,代号SK2000-8。

2008年参加安徽省夏大豆预试,2009-2010年参加安徽省区域试验,2011年参加安徽省生产试验。

2 产量表现2008年参加安徽省大豆新品系鉴定试验(预试),6个试点5点增产、1点减产,平均产量2636.9kg/hm 2,比对照中黄13增产8.63%,达极显著水平,居23个参试品种(系)第5位。

大豆新品种东生7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大豆新品种东生7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6种植业农村实用科技信息1 选育方法及经过东生7号大豆原代号东生6173,由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以垦364为母本,黑河18为父本,经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

2012年1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

2 特征特性2.1农艺性状表现该品种为亚有限结荚习性。

株高70 cm 左右,无分枝,紫花,长叶,灰色茸毛,荚弯镰形,成熟时呈灰褐色。

子粒圆形,种皮黄色,种脐黄色,有光泽,百粒重20克左右。

蛋白质含量40.67 %,脂肪含量21.11 %。

接种鉴定中抗灰斑病。

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15 d 左右,需≥10 ℃活动积温2250 ℃左右。

2.2产量表现2009~2010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2656.9 kg,较对照品种丰收25增产8.6 %;2011年生产验平均公顷产量2603.6 kg,较对照品种丰收25增产9.2 %。

3 栽培技术3.1选地与整地大豆对土壤类型的适应性较强,但疏松肥沃的土壤更利于大豆获得高产。

重茬或迎茬将导致大豆病虫害加重,前茬大豆残留分泌物会抑制大豆植株生长,致使植株生长畸形,品质和产量显著降低。

种植大豆要选择大麦、小麦、油菜为前茬,大麦、油菜收获早,有利于早整地和积累土壤水分,并利于消灭杂草和加速土壤养分分解。

细致整地:根据前茬作物进行伏秋翻,深度22~25 cm,作业时不起大土块,不出明条、垡块,要扣严、不重、漏。

耕堑直,百米内直线误差不超过20 cm,地表10 m 内高低差不超过15 cm。

耙耢结合,达到平整细碎,10 m 宽幅内高低差, 不超过3 cm,平方米内直径3~5 cm 土块不超过10个。

耙深10~15 cm。

要求地头齐,不出三角抹斜。

起垄要直,50 m 直线误差不超过5 cm,垄距误差不超过11 cm,垄台误差不超过3 cm,垄幅误差在过3 cm 以内,起垄后镇压。

3.2增施农肥,合理利用化肥农肥作为一种完全肥料,可以平衡供给大豆营养,改善耕层土壤的生态环境。

高油大豆新品种东豆16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高油大豆新品种东豆16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杂 交 后 选 育 而成 。
2 0 1 1 年 八 宝 镇 农 业 技 术 推 广 站 组 织 农 户 种植 l 5 . O h .
平均 亩产量 1 9 5 . 0千 克 , 实 地 测 产 比 其 它 品 种 增 产 5 . O %~
1 0 . 0 %。
该 品 种综 合农 艺性 状优 良, 抗性及丰产性均突出, 2 0 0 7
东豆 l 6号 属 亚 有 限 结荚 习性 ,平 均 株 高 8 5 . 1 厘米 , 有 效分 枝 1 . 0个 , 主茎节数 l 8 . 3个 , 单株有 效荚数 5 1 . 5个 , 紫
花, 披针叶 , 灰 白茸 毛 , 成熟时荚皮褐色 , 籽 粒 圆形 , 种 皮 淡 黄 色, 有光泽 , 黄色脐 , 百粒 重 2 1 . 9克 , 紫斑 、 褐斑 粒极少 , 完 整粒率 9 5 . 0 %以 上 。 生 育期 l l 9天 。 2 0 0 9 — 2 0 1 0年 经 农 业 部 谷 物 及 制 品 质 量 监 督 检 验 测 试 中心 ( 哈 尔 滨 )连 续 两 年 检 测 , 该 品 系 籽 粒 粗 蛋 白含 量 4 J D . 1 l %。 粗 脂肪 含 量 2 2 . 6 5 %。 2 0 0 9年 和 2 0 1 0年 经 吉 林 省 农 科 院 大 豆 研 究 中 心 人 工
二、 特 征 特 性
2 0 1 2年 东 豆 l 6号 大 豆 品 种 在 省 内 适 宜 地 区 大 面 积 推 广 种植 。 四、 栽 培 技 术 要点
1 . 精 选 种 。种 子 要 做 到 精 选 , 挑 出小 粒 、 病粒 、 虫 口及 杂 质等 , 达 到 国标 一 级 方 可 做种 。
食心虫。
接种鉴定 。 该品种对 大豆花叶病毒 S MV I 号株 系表 现为中感

高油大豆新品种长农201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高油大豆新品种长农201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黑龙江农业科学2024(4):60-63H e i l o n g j i a n g A gr i c u l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s h t t p ://h l j n y k x .h a a s e p.c n D O I :10.11942/j.i s s n 1002-2767.2024.04.0060王楠,兰磊,赵宽,等.高油大豆新品种长农201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24(4):60-63,68.高油大豆新品种长农201的选育及栽培技术王 楠,兰 磊,赵 宽,李琳英,蔡欣培,金传军,张 萌,程延喜(长春市农业科学院/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长春综合试验站,吉林长春130111)摘要:为促进高油大豆新品种长农201的推广应用,本文从该品种的选育经过㊁特征特性㊁产量表现和栽培技术等方面进行简要介绍㊂长农201是长春市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于2012年,以长2010-B 251为母本,长农35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新品种㊂2022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吉审豆20220027)㊂2020-2021年参加吉林省联合体大豆中早熟区域试验,2年平均产量为3447.7k g㊃h m -2,比对照品种吉育303增产6.1%;2021年参加吉林省联合体大豆中早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766.7k g㊃h m -2,比对照品种增产8.1%㊂该品种具有丰产㊁稳产㊁抗病性好,适宜北方春大豆中早熟区域种植㊂关键词:大豆;长农201;选育;栽培技术收稿日期:2023-10-10基金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 A R S -04-C E S 10)㊂第一作者:王楠(1987-),女,硕士,副研究员,从事大豆遗传育种研究㊂E -m a i l :759774740@q q.c o m ㊂通信作者:程延喜(1965-),男,学士,研究员,从事大豆遗传育种研究㊂E -m a i l :370269514@q q.c o m ㊂ 中国是大豆的起源地,但是近些年大豆产业的发展落后于一些国家,排在世界第4位[1-2]㊂据预测,到2030年,世界大豆产量将达到3597亿t[3]㊂近些年国内对大豆的需求在持续增加,但是国内大豆的总体产量却没有相应增长[4],国内大豆单产㊁品质㊁抗逆性等都亟待提升,特别是单产产量低的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大豆产业的发展[5-6]㊂从大豆品种选择到田间收获,整个生长发育过程期间采取优化配套的栽培技术,以提升大豆的产量和品质,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7]㊂大豆富含丰富的脂肪和蛋白质,是重要的油料㊁饲料及食品加工源料[8],在改善和提升人们生活水平方面具有重要作用㊂吉林省是全国大豆主产区之一,有悠久的种植历史,素有 大豆之乡的美誉[9]㊂吉林省大豆种植面积主要集中在早熟㊁中早熟区的延边㊁白山㊁通化等东部山区[10-11],其中在延边敦化市山区雨量充沛的一部分地区,由于土壤中腐殖质含量高,以及昼夜温差大等原因,非常适合大豆生长发育[12]㊂长春市农业科学院以适宜北方春大豆中早熟区域种植的高产㊁高油㊁抗病和适宜机械化种植为育种目标[13]㊂2012年以长2010-B 251为母本,长农35为父本经过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多代,又经过多年多点试验,选育出适宜在吉林省大豆主产区种植的中早熟高油品种长农201㊂本文从长农201的选育经过㊁特征特性㊁产量表现和栽培技术等方面进行介绍,以期为该品种适宜种植区内示范推广提供参考,旨在推动吉林省油料作物产业高质量发展,对保障我国食用油料供给安全有积极的促进作用㊂1 亲本来源及选育过程1.1 母本长2010-B 251是长春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优良品系,亚有限结荚习性,圆叶㊁白花,平均株高90.2c m ,主茎型结荚,主茎节数18.2个,荚熟时呈褐色,出苗至成熟平均120d ㊂籽粒粗蛋白质含量39.51%,粗脂肪含量23.65%㊂1.2 父本长农35是长春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高油大豆品种,该品种2016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吉林省大豆中熟地区推广种植㊂该品种亚有限结荚习性,尖叶㊁紫花㊁灰毛,平均株高70.7c m ,主茎型结荚,主茎节数18~20个,四粒荚多,荚熟时呈浅棕色㊂出苗至成熟128d ,需ȡ10ħ积温2650ħ,为吉林省中熟大豆品种㊂人工接种鉴定,抗大豆花叶病毒1号株系,中抗大豆花叶病毒3号株系,抗大豆花叶病毒混合株系,抗大豆灰斑病㊂籽粒粗蛋白质含量为36.51%,粗脂肪含量为22.92%㊂64期 王 楠等:高油大豆新品种长农201的选育及栽培技术1.3 选育过程大豆新品种长农201是长春市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以高产㊁优质㊁抗病㊁广适性为选育目标,于2012年以长2010-B 251为母本,长农35为父本经过有性杂交,收获F 0种子,2012年冬季海南加代种植F 1种子,2013年种植F 2,选择优良单株,2014年种植F 3,选择优良单株,2015年种植F 4,选择优良植株,2016年种植F 5,选择优良株行并测产㊂长农201于2017年参加所内品种鉴定试验,2018-2019年参加所内品种比较试验㊂2020-2021年参加吉林省联合体大豆中早熟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㊂2022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吉审豆20220027㊂2 特征特性2.1 生物学特性长农201为中早熟品种,出苗至成熟平均121d ,与对照品种吉育303相同㊂亚有限结荚习性,平均株高85.5c m ,主茎型结荚,主茎节数16.6个,多为三粒荚,荚熟时呈褐色㊂圆叶㊁白花㊁灰毛,籽粒圆形,种皮黄色,微光,种脐褐色,平均百粒重15.7g(表1)㊂表1 2020-2021年长农201生物学性状数据年份株高/c m 主茎节数/个有效分枝/个单株有效荚数/个单株粒数/粒单株粒重/g 百粒重/g 202086.217.91.254.2124.720.715.8202184.815.21.363.5134.423.115.5平均85.516.61.358.9129.621.915.72.2 品质性状2020-2021年长农201经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及加工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长春)测定分析,结果显示:2020年粗脂肪含量为22.20%,粗蛋白含量为38.77%,蛋脂总和为60.97%;2021年粗脂肪含量为21.70%,粗蛋白含量为38.14%,蛋脂总和为59.84%;两年平均粗脂肪含量为21.95%,粗蛋白含量为38.46%,蛋脂总和为60.41%(表2)㊂表2 2020-2021年长农201品质分析结果年份粗蛋白(干基)/%粗脂肪(干基)/%蛋脂总和/%202038.7722.2060.97202138.1421.7059.84平均38.4621.9560.412.3 抗性表现由表3可知,2020-2021年经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人工接种鉴定,抗大豆花叶病毒1号株系,病情指数为30.86%;中抗大豆花叶病毒3号株系,病情指数为41.41%;田间自然诱发高抗大豆灰斑病,病情指数为4.04%㊂表3 2020-2021年长农201对大豆灰斑病和花叶病毒病抗性表现年份花叶病毒病(人工接种)1号株系3号株系病情指数/%抗性评价病情指数/%抗性评价大豆灰斑病(人工接种)病情指数/%抗性评价202024.87R 41.41M R 4.04H R 202130.86R33.33R1.39H R3 产量表现3.1 区域试验2020年长农201参加吉林省联合体大豆中早熟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3313.0k g㊃h m -2,比对照品种吉育303增产8.4%,6个试验点均增产,其中柳河试验点增产率最高,为15.4%㊂2021年参加吉林省联合体大豆中早熟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3582.3k g㊃h m -2比对照品种吉育303增产3.7%,5个试验点增产,其中柳河试验点增产率最高,为14.6%;两个试验点减产㊂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447.7k g㊃h m -2,比对照品种增产6.1%(表4)㊂16黑 龙 江 农 业 科 学4期表4 2020-2021年长农201区域试验产量表现试验点2020年小区产量/[k g㊃(10m 2)-1]区组1区组2区组3产量/(k g ㊃h m -2)增产率/ % 2021年小区产量/[k g㊃(10m 2)-1]区组1区组2区组3产量/(k g ㊃h m -2)增产率/%磐石原种场4.083.623.663786.72.63.884.444.684333.35.6蛟河拉法村2.773.12.922929.68.93.23.022.923046.7-2.7和龙县农场2.742.663.572990.02.84.374.234.134243.36.0舒兰先锋村3.133.033.223124.98.02.633.012.942859.4-11.6敦化腰甸村3.083.273.523290.012.92.873.312.812996.75.9柳河试验点3.613.544.133756.815.43.153.073.543253.714.6榆树吉育种业4.434.384.224343.38.0平均3.243.203.503313.08.43.503.643.613582.33.7两年平均3447.76.13.2 生产试验长农201在2021年参加吉林省联合体大豆中早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766.7k g㊃h m -2,比对照品种吉育303增产8.1%,增产点率为100%(表5)㊂表5 2021年长农201生产试验产量表现试验点产量/(k g㊃h m -2)增产率/%敦化腰甸村3362.08.8和龙县农场4317.59.7蛟河拉法村3539.012.4柳河试验点3486.711.6磐石原种场4065.95.1舒兰先锋村3274.13.3榆树吉育种业4322.05.3平均3766.78.14 栽培技术要点4.1 选地与整地选择营养物质,肥力均衡的地块,尽量不选择重迎茬地块,建议选择与其他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的地块,否则影响大豆产量和品质的提升㊂地块选择后进行整治,建议实行秋整地,采用深翻,深松起垄提高土壤的透气性,有利于保墒和大豆植株的正常生长[14]㊂4.2 种子选择与处理在播种之前应对种子进行筛选处理,筛除掉籽粒不完整㊁有虫食痕迹㊁混杂的种子,确保种子整体的生产质量和产量㊂对种子进行专业化处理,采用晾晒的方式使种子的酶元素被激活,有利于发芽速度加快㊂种衣剂是用于种子包衣㊁具有成膜特性的一类制剂,种衣剂既能使良种标准化,又具有植物保护作用等多种功能[15],种衣剂因具有杀灭地下害虫,防治种子病菌,提高种子发芽率,减少种子使用量等特性而被广泛使用[16]㊂利用种衣剂可减少发芽过程中病虫害的发生率,增强植株免疫力㊂可在对大豆种子包衣之前晾晒3~5d ,晾晒后的种子每100k g 采用350m L 咯菌腈-精甲霜灵悬浮种衣剂进行处理,完成种子包衣[17]㊂4.3 播种在大豆生产过程中,配套的栽培技术及雨养条件对大豆中脂肪含量具有一定的影响,脂肪含量差值可达0.5%~1.0%,因此,选择适宜的栽培技术直接影响大豆中的脂肪含量㊂脂肪含量与适宜的栽培技术措施密切相关,适期早播可有效提升大豆品种的脂肪含量[18-19]㊂当土壤8c m 土层地温稳定通过10ħ时即可播种㊂垄距60~65c m ,垄上双行单粒精量播种,双行行间距10~12c m ,播种深度3~5c m ㊂吉林省中部地区种植密度18万~22万株㊃h m -2,西部和东部地区宜为22万~25万株㊃h m -2㊂播种质量要求播深一致,覆土均匀,播后及时镇压,镇压后土层厚度3~5c m ㊂4.4 施肥合理施肥可以增加氮㊁磷㊁钾在大豆植株各器官的积累[20],对大豆植株的早期生长,减轻后期植株早衰[21]㊂而且早期施氮对植株利用土壤氮有正激发效应[22]㊂吉林省中部地区底肥施入尿素23~30k g ㊃h m -2+磷酸二铵53~83k g㊃h m -2+硫酸钾45~75k g㊃h m -2或施入大豆复合肥(氮磷钾含量大于45%)150~188k g ㊃h m -2㊂东部和西部地区底肥施入尿素60~75k g㊃h m -2,磷酸二铵98~120k g ㊃h m -2,硫酸钾90~113k g㊃h m -2,大豆复合肥188~225k g㊃h m -2㊂中部地区种肥施入尿素8~10k g ㊃h m -2+磷酸二铵18~28k g ㊃h m -2+硫酸钾15~25k g㊃h m -2或施入大豆复合肥(氮磷钾含量大于45%)50~63k g ㊃h m -2㊂东部和西部地区种肥尿素20~25k g㊃h m -2,磷酸二铵33~40k g ㊃h m -2,硫酸钾30~38k g㊃h m -2,大豆复合肥63~75k g㊃h m -2㊂追肥分为中耕追肥和叶面喷施㊂因缺肥而长势不好的地块,在大豆始花期进行,结合中耕培土施入尿素5080k g㊃h m -2㊂在始花期到鼓粒始期可以喷施叶面肥,采用尿素264期 王 楠等:高油大豆新品种长农201的选育及栽培技术5~7k g ㊃h m -2+磷酸二氢钾1.5k g㊃h m -2+钼酸铵0.15k g ㊃h m -2,兑水500k g㊃h m -2叶面喷施,喷施1~2次,两次间隔12~15d㊂4.5 田间管理查田补种:大豆80%拱土时,进行田间苗情调查,发现25c m 以上长度内无拱土苗,应扒土检查,发现缺苗及时补种㊂中耕:在大豆幼苗第一片复叶展开时,进行第一遍深松;当大豆苗高10c m 左右,进行第二遍铲趟,趟成张口垄;在大豆初花期,进行第三遍铲趟,深铲多培土,趟成四方头垄㊂4.6 化学除草选择登记的农药品种,按农药标签标注的用药量均匀施药,不漏喷㊁不重喷㊂农药使用应符合G B /T8321和N Y /T1276规定㊂苗前封闭灭草时期在播种后3~5d ,选择晴朗无风天气的早晨或傍晚喷施农药,中午高温时段不宜喷药㊂可选用乙㊃嗪㊃滴丁酯㊁异松㊃乙草胺㊁滴丁㊃乙草胺在播后苗前对土壤进行喷施㊂苗后茎叶除草在大豆苗后2~3叶期,杂草2~4叶期,防除禾本科杂草可选用精喹禾灵㊁烯禾啶或精吡氟禾草灵;防除阔叶杂草可选用灭草松或三氟羧草醚或氟磺胺草醚㊂大豆营养生长过旺时,在始花期,可使用在大豆上登记的植物抑制调节剂㊂4.7 病虫害防治大豆胞囊线虫病,可选多㊃福㊃甲维盐㊁苏云金杆菌㊁多㊃福㊃克㊁阿维㊃多㊃福种子包衣㊂蚜虫,可选用甲氰㊃氧乐果㊁S -氰戊菊酯㊁高氯㊃吡虫啉等㊂大豆食心虫,可选用氯虫㊃高氯氟㊁高效氯氟氰菊酯㊁溴氰菊酯㊁马拉硫磷等㊂4.8 收获贮藏大豆收获在叶片全部落净,豆粒归圆时进行,要求割茬高度以不留底荚为准,收割损失率小于1%㊂大豆籽粒含水量必须在13%以下才可以入仓贮藏,贮存温度要低于20ħ,空气相对湿度低于75%,应在干燥㊁通风㊁阴凉的常温库贮藏[23]㊂5 结语近年来,由于饮食结构的调整,我国高油大豆的进口量持续增加,2020年转基因高油大豆的进口量占当年大豆总产量的83%[24]㊂面对矛盾突出的供需问题,农业农村部提出千方百计加快高产高油大豆等关键核心技术突破㊂为此,长春市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以外引高油品种为依托选育出长农201,其粗脂肪含量21.95%,该品种适应性强㊁抗性优良,为吉林省高油大豆的推广及生产提供了可靠的保障㊂参考文献:[1] 王金陵.中国东北大豆[M ].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2] 郭泰,刘忠堂,胡喜平,等.辐射诱变培育高油大豆新品种及其应用[J ].核农学报,2005,19(3):163-167.[3] M A S U D A T ,G O L D S M I T H EPD .W o r l d s o yb e a n p r o d uc t i o n :a r e a h a r v e s t ed ,y ie l d ,a n d l o n g -t e r m p r o je c t i o n s [J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F o o d a n dA g r i b u s i n e s sM a n a g e m e n tR e v i e w ,2009,12(4):143-162.[4] 张昊,王文涛.大豆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长效机制研究[J ].湖南农业科学,2022(6):81-86.[5] 于洁,郝庆升.入世后中国大豆经济效用与产业安全效用分析[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15,37(1):120-126.[6] 刘念析,刘宝权,王博,等.优质早熟大豆新品种吉育232的选育及示范推广[J ].大豆科学,2021,40(1):142-145.[7] 张国庆.大豆高产栽培技术探讨[J ].种子科技,2022,40(13):48-50.[8] 范书杰.大豆绿色高产栽培技术及推广策略[J ].广东蚕业,2022,56(1):64-66.[9]王冬昭,郑宇宏,饶德民,等.早熟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种吉育297的选育[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22(12):111-113,3.[10] 吴迪,余晓洋,赵悦,等.基于比较优势下的吉林省主要粮食作物种植结构调整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3):23-25.[11]王明亮,张云峰,孙星邈,等.早熟高产大豆新品种吉育251的选育及栽培要点[J ].大豆科技,2020(6):41-43.[12] 邱强,赵婧,张明浩,等.2010年北方春大豆早熟区域品种适应性鉴定[J ].吉林农业科学,2011,36(6):4-6.[13] 于晓光,吴纪安,陈祥金,等.国审超早熟高产大豆新品种金源802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J ].农业科技通讯,2023(7):203-206.[14] 禹虹霞.高油大豆专用新品种抚豆34选育及高产高效栽培集成研究[J ].现代化农业,2022(8):5-7.[15] 吴艳涛,高世杰.大豆种衣剂应用效果对比[J ].现代化农业,2017(3):15-16.[16] 侯鑫格,颜士宇,郑永基,等.黑龙江大豆种衣剂品种的筛选与应用[J ].黑龙江科学,2021,12(8):42-43.[17] 魏改红.大豆绿色高效栽培技术研究[J ].河南农业,2023(26):10-12.[18]曹永强,宋书宏,董丽杰.大豆蛋白质和油分含量遗传研究进展[J ].大豆科学,2012,31(2):316-319.[19] Z H A N GS S ,D UHY ,M AY J ,e t a l .L i n k a ge a n d a s s o c i a t i o n s t u d y d i s c o v e r e d l o c i a n dc a n d i d a t e g e n e sf o rg l yc i n i na nd β-c o n g l y c i n i n i ns o y b e a n (G l y c i n em a x L .M e r r .)[J ].T h e o r e t i c a l a n dA p pl i e dG e n e t i c s ,2021,134(4):1201-1215.[20] C H O I S W ,C H A E W G ,K A N GG Y ,e t a l .B r e e d i n g of t e t r a n u l l s o y b e a n (G l yc i n e m a x )f o r l i p o x y g e n a s e ,k u n i t z t r y ps i n i n h i b i t o r ,l e c t i n ,a n d7Sα's u b u n i t p r o t e i n s [J ].P l a n tB r e e d i n g,2021,140(1):123-129.[21] 张慧敏,常鸿杰,王二伟,等.氮磷钾肥配施对大豆产量及性状的影响[J ].陕西农业科学,2022(7):35-38.[22] 侯慧云,高峰,高同国,等.施氮对大豆结瘤㊁固氮及产量影响的研究进展[J ].江苏农业科学,2022(8):42-48.[23] 孙花乔,孟小莽,何海涛,等.保定市太行山区大豆高产栽培技术初探[J ].种子科技,2023,41(9):67-69.[24]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农业农村部关于印发‘ 十四五 全国种植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农农发 2021 11号[E B /O L ].(2021-12-29)[2023-10-10].h t t p ://w w w .m o a .g o v .c n /g o v pu b l i c /Z Z Y G L S /202201/t 20220113_6386808.h t m .(下转第68页)36黑龙江农业科学4期C o m p a r a t i v eE x p e r i m e n t o fN e wR a p eV a r i e t i e s i nY a n g l i n gA g r i c u l t u r a lH i g h-T e c h I n d u s t r y D e m o n s t r a t i o nZ o n eD O N GZ h a o y a n g,Z H A N GX i a o l i,H A N H a i b i n,Z H A N GZ h i,Y A OX u e y a n(H y b r i dR a p e s e e dR e s e a r c hC e n t e r o f S h a a n x i P r o v i n c e,Y a n g l i n g712100,C h a i n)A b s t r a c t:R a p e s e e d i s t h e l a r g e s t s o u r c eo f e d i b l ev e g e t a b l eo i l i nC h i n a,a n dt h eH u a n g h u a i a n d i t sN o r t h e r nW i n t e rR a p e s e e dR e g i o na r e o n e o f t h e i m p o r t a n t r a p e s e e d p r o d u c t i o n a r e a s i nC h i n a.T h e r e s u l t s o f t h eY a n g l i n g r a p e s e e d p i l o t r e g i o n a l t r i a l c a nb e t t e r r e f l e c t t h ea v e r a g e r e s u l t so f t h ee n t i r eH u a n g h u a i t r i a l.I no r d e r t o f u r t h e r i m p r o v e t h e y i e l d a n d q u a l i t y o f r a p e s e e d,a c c e l e r a t e t h e p a c e o f v a r i e t y r e n e w a l,e x p l o r eh i g h-q u a l i t y r a p e s e e d,a n d i m p r o v e t h e e c o n o m i cb e n e f i t so f f a r m e r s,t a r g e t e dc o l l e c t i o no f r a p e s e e dv a r i e t i e s f r o m v a r i o u s p a r t so f t h e c o u n t r y i sn e e d e d,a n dc o n d u c te x p e r i m e n t a ld e m o n s t r a t i o n s.T h er e s u l t ss h o w e dt h a t t h e i n c i d e n c er a t eo f s c l e r o t i n i a s c l e r o t i o r u mi n2132a n dQ i n y o u64w a s23.81%,17.46p e r c e n t a g e p o i n t s h i g h e r t h a n t h a t i nC K.T h e p l a n t h e i g h t s o fQ i n y o u64,R o n g h u a y o u369,Q i n y o u116,a n dQ i n y o u7(C K)w e r e a l l h i g h e r t h a n180c m, i n d i c a t i n gp o o r l o d g i n g r e s i s t a n c e.Q i n y o u2185h a da l o w e r p l a n th e i g h t a n d l o w e rn u m b e r o f e f f e c t i v e p o d s p e r p l a n t,i n c r e a s i n gy i e l db y6.11%c o m p a r e dt oC K;A l t h o u g ht h ee f f e c t i v en u m b e ro f p o d s p e r p l a n t a n dt h e n u m b e r o f s e e d s p e r p o do f J i n y o u256w e r e l o w e r t h a nt h o s eo fY u n z a1810,t h eh e t e r o m o r p h i c p l a n t r a t e, l o d g i n g r e s i s t a n c e,n u m b e r o f e f f e c t i v e b r a n c h e s p e r p l a n t,t h o u s a n d s e e dw e i g h t,a n d y i e l d o f J i n y o u256w e r e b e t t e r t h a n t h o s e o fY u n z a1810,a n dt h e y i e l dw a s i n c r e a s e db y25.87%c o m p a r e dt oC K,w i t hs i g n i f i c a n t d i f f e r e n c e s a n d t h eb e s t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t r a i t s.T h e r e f o r e,b a s e do n t h e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p e r f o r m a n c eo f v a r i o u s c h a r a c t e r s,J i n y o u256c a nb e p r i o r i t i z e d f o r p r o m o t i o n i n t h eY a n g l i n g.K e y w o r d s:r a p e;b r e e d;c o m p a r a t i v e t e s t;a g r o n o m i c c h a r a c t e r(上接第63页)B r e e d i n g a n dC u l t i v a t i o nT e c h n o l o g y o fN e wH i g hO i l S o y b e a nV a r i e t y C h a n g n o n g201W A N GN a n,L A NL e i,Z H A O K u a n,L IL i n y i n g,C A IX i n p e i,J I N C h u a n j u n,Z H A N G M e n g,C H E N GY a n x i(C h a n g c h u nA c a d e m y o fA g r i c u l t u r a lS c i e n c e s/N a t i o n a lS o y b e a nI n d u s t r y T e c h n o l o g y S y s t e m C h a n g c h u n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T e s t S t a t i o n,C h a n g c h u n130111,C h i n a)A b s t r a c t:I n o r d e r t o p r o m o t e t h e p o p u l a r i z a t i o n a n d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t h e n e wh i g ho i l s o y b e a nv a r i e t y C h a n g n o n g201, t h i s p a p e r b r i e f l y i n t r o d u c e d t h eb r e e d i n gp r o c e s s,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y i e l d p e r f o r m a n c e a n dc u l t i v a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g y o f t h e v a r i e t y.C h a n g n o n g201w a san e w v a r i e t y b r e e d e d b y t h eS o y b e a n R e s e a r c hI n s t i t u t eo fC h a n g c h u nA c a d e m y o fA g r i c u l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s i n2012b y u s i n g t h e p e d i g r e em e t h o dw i t hC h a n g2010-B251a s t h e f e m a l e p a r e n t a n dC h a n g n o n g35a s t h em a l e p a r e n t t h r o u g hs e x u a l h y b r i d i z a t i o n.I tw a s a p p r o v e db y t h e J i l i nP r o v i n c eC r o p V a r i e t y A p p r o v a l C o m m i t t e e i n2022(t h e a p p r o v a l n u m b e rw a s J i s h e n d o u20220027).I n2020-2021,i t p a r t i c i p a t e d i n t h e s o y b e a nm e d i u m-e a r l y m a t u r i t y r e g i o n a l t e s t o f J i l i nP r o v i n c e a l l i a n c e,a n d t h e a v e r a g e y i e l d o f t h e t w o y e a r sw a s3447.5k g㊃h a-1,w h i c hw a s6.1%h i g h e r t h a n t h e c o n t r o l v a r i e t y J i y u303.I n2021,i t p a r t i c i p a t e d i nt h es o y b e a n m e d i u m-e a r l y m a t u r i t yg r o u pp r o d u c t i o nt e s to fJ i l i nP r o v i n c ea l l i a n c e,a n dt h e a v e r a g e y i e l dw a s3766.7k g㊃h a-1,w h i c hw a s8.1%h i g h e r t h a n t h e c o n t r o l v a r i e t y J i y u303.T h e v a r i e t y h a s h i g h y i e l d,s t a b l e y i e l da n d g o o dd i s e a s e r e s i s t a n c e,a n d i ss u i t a b l e f o r p l a n t i n g i nt h em i d d l e-e a r l y m a t u r i t y r e g i o no f s p r i n g s o y b e a n i nn o r t h e r nC h i n a.K e y w o r d s:s o y b e a n;C h a n g n o n g201;b r e e d i n g;c u l t i v a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g y86。

高油高产抗病大豆新品种龙豆3号的选育

高油高产抗病大豆新品种龙豆3号的选育

高油高产抗病大豆新品种龙豆3号的选育杨雪峰;齐宁;刘广阳;林红;来永才;李炜;肖佳雷;王晓楠【摘要】龙豆3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最新育成大豆新品种.该品种无限结荚习性,秆强不倒,植株繁茂有分枝,三、四粒荚多,百粒重23 g左右,脂肪含量高(22.39%),中抗灰斑病兼抗疫霉病.具有高油、高产、抗病、广适应性等优点,适合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大面积种植推广.2012年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审定推广.【期刊名称】《农业科技通讯》【年(卷),期】2013(000)011【总页数】3页(P193-195)【关键词】高油;大豆;龙豆3号;选育【作者】杨雪峰;齐宁;刘广阳;林红;来永才;李炜;肖佳雷;王晓楠【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哈尔滨150086;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哈尔滨150086;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哈尔滨150086;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哈尔滨150086;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哈尔滨150086;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哈尔滨150086;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哈尔滨150086;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科技信息中心哈尔滨150086【正文语种】中文黑龙江省具有肥沃的土壤、丰富的生态资源,是我国最大的大豆产区及优质大豆生产适宜区。

但随着近年来大豆比较效益的降低,加之我国大豆进口量的大幅攀升及国际市场对大豆价格的垄断控制,致使黑龙江省乃至我国大豆生产受到严重制约,种植面积逐年下降。

选育大豆新品种是提升我国大豆产业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之一[1-3]。

因此,应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育种水平[4],并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推广[5]。

龙豆3号的选育,为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优质、高产、广适应性的大豆新品种的推广提供了新的品种支撑。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2002年以龙品9501为母本,以龙0116F1为父本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

大豆新品种黑农68的选育与中试示范

大豆新品种黑农68的选育与中试示范
摘要 : 黑农 6 8是 黑 龙 江 省 农 业 科 学 院 大 豆研 究 所 以 黑 农 4 4为母 本 、 绥农 1 4为 父 本 , 经有性 杂交, 系谱 法 选 育 而 成 的 。2 0 1 1 年 经 黑 龙 江 省 农 作 物 品种 审 定 委 员会 审 定 推 广 , 2 0 1 2年 列 为科 技 部 农 业科 技 成 果 转 化 资 金 项
黑 龙 江农 业 科 学 2 0 1 5 ( 1 0 ) : 5 ~9
He i l o n g j i a n g Ag r i c u l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s
大 豆新 品种 黑 农 6 8的选 育 与 中试 示 范
刘鑫 磊 , 栾 晓燕 , 马 岩松 , 王 家 军 , 曲春礼 , 马长友 。 , 杨 忠文 ( 1 . 黑龙 江省农 业科 学院 大豆研 究所 , 黑龙 江 哈 尔滨 1 5 0 0 8 6 ; 2 . 黑龙 江 省 宾县 农 业技 术推 广 中心 ,黑龙 江 宾 县 1 5 0 4 0 0; 3 . 黑龙 江省 富锦 县 农业技 术推 广 中心 , 黑龙 江 富锦 1 5 6 1 0 0 ; 4 . 黑 龙 江省 木 兰县农 业技 术推 广 中心 ,黑龙 江 木 兰 1 5 】 9 0 0 )
13hm黑农68创造了单产4215kghm的高产纪录专家实地测产见表2013年黑龙江省富锦县锦山乡种植的黑农68单产达到了4050kghm2014年黑龙江省海伦县长发乡种植1最高单产量达到了4155kghm20122014年黑农68不同示范区产量比较tableyieldheinong68demonstrationarearadiationarea20122014年份years示范地点demonstrationplace示范面积hmdemonstrationarea单产kghmyield2012134215黑龙江省宝清县852农场核心区80黑龙江省宝清县852农场示范区2000黑龙江省宝清县852农场推广区1333黑龙江省桦南县曙光农场示范区10黑龙江省桦南县曙光农场推广区1333黑龙江省农垦海林农场示范区2000黑龙江省农垦海林农场推广区1333黑农68成果转化模式项目实施熟化了品种和技术解决了大豆优质高产同步的瓶颈技术问题通过培训宣传推广应用黑农68良种良法配套技术推进了大豆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和产业化实现了黑农68高产稳产优质高效加快了新成果的转化形成以品种为核心技术基地为依托企业科研推广和农户共同完成的成果转化模式为大豆生产提供科技支撑提高了大豆综合生产能力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实现了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政府增税进区域经济和中国大豆产业的发展达到了成果转化的效果

早熟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种克豆28号的选育

早熟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种克豆28号的选育

次整枝是待一级分枝顶部出现花序后,每个分枝最上部的一个二级分枝长出2片叶时进行打顶作为营养枝,其余的二级分枝全部打掉。

4.3 化控 当主茎现蕾后(6月中旬),结合第1次整枝进行第1次化控,667m2用缩节胺10g,兑水15L,叶面喷洒。

10d后喷第2次,667m2用矮壮素150g,兑水15L,化控后节间长度缩短8 10cm,株高降低70 80cm,可显著增产。

(收稿日期:2012-07-20)克豆28号是黑龙江省农科院克山分院大豆研究室于2002年以北豆5号为母本、东农46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

该品种的突出特点是高油、高产、综合性状优良,2010年列入黑龙江省良种化工程项目,2012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黑审豆2012017)。

1 选育经过1.1 亲本来源 北豆5号由农垦北安科研所提供,该品种无限结荚习性,紫花,披针叶,灰色茸毛,秆强,株型收敛,株高80 100cm,3、4粒荚多,子粒圆黄,脂肪含量21.44%,蛋白质含量37.30%,生育期112d,耐重茬,适应性好。

东农46号由东北农业大学大豆所提供,该品种无限结荚习性,白花,披针叶,灰色茸毛,株高80cm,有分枝,百粒重21 22g,脂肪含量22.93%,蛋白质含量38.44%。

生育期118d,中抗灰斑病,适应性好。

1.2 选育过程 确立早熟、高油、抗病强、秆强为育种目标,以当地推广的优良品种为核心亲本,采用品质育种高×高模式。

2002年以北豆5为母本、东农46为父本有性杂交,获得杂交种子,2002年冬季在海南培育F1;2003年分院种植F2 26行株系,淘汰伪交株行,选择优异株行,选拔优良单株25株,同时冬季南繁F3;2004年分院培育F4,选择优异株行,选拔优良单株30株;2005年分院种植F5,秋季决选克交05-1397等8个株行;同时采用近红外谷物品质分析仪进行品质分析,根据高油(脂肪含量21.5%)标准,2006年确立5个品系进入到分院品鉴圃,2007年根据产量、油分含量、综合性状选择克交05-1397参加黑龙江省7区预备试验,2008-2009年参加省区域试验,2010-2011年参加生产试验,2012年由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

大豆新品种绥农35号及配套高产栽培技

大豆新品种绥农35号及配套高产栽培技

大豆新品种绥农35号及配套高产栽培技作者:马丹丹来源:《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8年第4期摘要:大豆是我国常见食品,具有丰富的蛋白质,营养丰富,受广大群众喜爱,市场需求量很大。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种植大豆让其高产增收成了关键。

介绍了优质、高产、抗病大豆新品种绥农35号的特征特性、适应区域及产量表现,及在整地、施肥和田间管理等方面的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大豆品种;绥农35号;特征特性;栽培技术0 引言绥农35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和黑龙江省龙科种业集团有限公司大豆育种课题组,以绥农10为母本、绥农02-315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2012年1月通过了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黑审豆2012015)审定推广。

1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无限结荚习性,有分枝,中抗灰斑病。

株高90cm左右,白花,长叶,灰色茸毛,荚微呈弯镰形,成熟时显褐色。

平均蛋白质含量39.42%,脂肪含量21.77%。

2 产量表现2016年绥化市北林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对绥农35的产量及其配套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当年试验平均产量3 397.9kg/hm2,较对照(产量3 055.6kg/hm2)增产342.3kg,增幅11.2%;2017年在全区示范推广646.7hm2,实现了平均产量3 121.2kg/hm2,较一般生产田(产量2 856.8kg/hm2)增产264.4kg,增幅9.3%。

3 高产栽培技术3.1 选茬整地3.1.1 土壤条件是大豆高产的基础。

土壤水分状况、养分状况及土壤的一些物理性状是影响大豆产量的重要因子。

大豆合理轮作要选择地势平坦、耕层深厚和土壤肥力较高的地块,前茬以玉米、小麦等作物为主,不重茬,不迎茬。

3.1.2 细致整地是根据前茬作物进行耕翻,可采用平翻、垄作、耙茬、深松等整地技术。

深度22~25cm,作业时不起大土块,不出明条、垡块,要扣严、不重、漏。

整地后土壤水分含量(干土重%),播种时应为22%左右,确保种子正常吸水出芽3.2 种子处理3.2.1 良种精选采用人工或机械粒选,剔除虫食粒、病粒和杂质,种子质量达到:纯度、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90%,含水量不高于13%。

大豆新品种开育12号选育报告

大豆新品种开育12号选育报告

大豆新品种开育12号选育报告
李子升;李艳清;安景峰;安淑香;齐国锋;杨威
【期刊名称】《辽宁农业科学》
【年(卷),期】2003(000)004
【摘要】@@ 1 亲本来源及选育经过rn开育12号是辽宁省开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于1989年以开系"8525-26"为母本,开交"8157-3-3-1"为父本,人工有性杂交后,经8年选育而成.
【总页数】2页(P48-49)
【作者】李子升;李艳清;安景峰;安淑香;齐国锋;杨威
【作者单位】辽宁省开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辽宁,开原,112300;辽宁省开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辽宁,开原,112300;辽宁省开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辽宁,开原,112300;辽宁省开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辽宁,开原,112300;辽宁省开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辽宁,开原,112300;辽宁省开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辽宁,开原,112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65.103.5
【相关文献】
1.大豆新品种"吉农12号"选育报告 [J], 王振民;康波;邓少华;胡超越
2.大豆新品种吉育94号吉育95号 [J], 郑宇红;孟凡凡
3.优质大豆新品种吉育66号选育报告 [J], 王洋;杨光宇;马晓萍;纪锋;胡金海;许明;王英男
4.高油大豆新品种吉育89号选育报告 [J], 杨光宇;王洋;马晓萍;纪锋;杨春明;胡金
海;王英男;许明;高淑琴
5.大豆新品种吉育381选育报告 [J], 李明姝;姚丽颖;邱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蛋脂双优大豆新品种辛豆12的选育

蛋脂双优大豆新品种辛豆12的选育

蛋脂双优大豆新品种辛豆12的选育苏国修;赵紫鹏;常鸿杰;曹光磊;樊振杰;晋海金;牛欢;法丹丹【摘要】辛豆12是以高油大豆品种平豆1号为母本、高蛋白大豆品种豫豆22号为父本,经有性杂交育成的蛋脂双优大豆新品种.在2011-2012年河南省夏大豆区域试验中,辛豆12平均产量3 350.18 kg/hm2,比对照豫豆22号平均增产10.25%(P <0.01);2013年河南省夏大豆生产试验中辛豆12平均产量2 497.20 kg/hm2,比对照豫豆22号平均增产10.36% (P <0.01).中抗大豆花叶病毒株系SC3.该品种蛋白质(干基)含量为44.67%,脂肪(干基)含量为19.71%,蛋脂含量合计为64.38%,高于国家优质大豆标准(蛋脂总量63%).2014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豆2014003).【期刊名称】《河南农业科学》【年(卷),期】2016(045)009【总页数】3页(P33-34,51)【关键词】蛋脂双优;大豆品种;辛豆12;选育【作者】苏国修;赵紫鹏;常鸿杰;曹光磊;樊振杰;晋海金;牛欢;法丹丹【作者单位】平顶山市农业科学院,河南平顶山467001;平顶山市农业科学院,河南平顶山467001;平顶山市农业科学院,河南平顶山467001;平顶山市农业科学院,河南平顶山467001;平顶山市农业科学院,河南平顶山467001;平顶山市农业科学院,河南平顶山467001;平顶山市农业科学院,河南平顶山467001;平顶山市农业科学院,河南平顶山467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85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饲用和油料作物,2013年全国种植面积700万hm2,总产1 220万t。

河南省是我国大豆主产区,2012年种植面积20万hm2,总产500万t,主要分布在南阳、商丘、周口、驻马店等地区。

2002年以来,平顶山市农业科学院针对河南省夏大豆生产中存在的品质较差、产量波动大、品种稳产性差等突出问题,在对大量种质资源进行筛选鉴定的基础上,将选育优质、高产、稳产、广适大豆新品种作为大豆育种目标,以提高品种蛋白质含量和自身调节能力为重点,致力于选育优质、稳产性高和广适性好的大豆品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豆新品种选育实施方案
(2 0 12年)
选育高产、优质、专用型新品种应用于生产,是发展大豆的最经济、有效措施。

2012年是“十二五”计划开局第二年,为全面完成本项目研究规划和任务,并为今后育种工作奠定基础,制定本年方案。

一、试验内容与田间设计
(一)国家大豆区域和生产试验
我院今年参加国家大豆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的试材共2份。

其中,铁02007-3参加北方春大豆晚熟组生产试验,铁02064-17参加该组晚熟组第二年区域试验。

(二)省生产试验
我院参加该试验的试材4份,其中,铁03102-11参加早熟组试验,铁00076-2A-7参加中熟组试验,铁03060-2、铁03061-13参加晚熟组试验。

本院承担中熟组试验,试材为铁00076-2A-7、辽04Q047-1、辽04Q100-1,共3个品系,以铁丰33号为对照。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法,二次重复,小区面积为100平方米。

(二)省区域试验
我院参加试验的试材共11个品系。

其中,铁03102-11、铁03064-6参加早熟组试验,铁00076-2A-7、铁03074-10、铁04022-12、铁04034-2和铁04131-15参加中熟组试验,铁03060-2、铁03061-13和04022-9参加晚熟组试验。

我院承担中熟组试验,试材为辽04Q047-1、辽04Q100-1、铁00076-2A-7 、LY-4100B-8-5-5 、LY-30-3-1、铁03074-10、铁04022-12、铁04034-2、铁04131-15、沈农01-66 、K丰76-2、原丰88、辽04Q088-1、辽11品-58和辽02081,共15个品系,以铁丰33号为对照。

田间设计采用随机区组法,三次重复,小区为10米行长,5行区,面积30平方米。

(三)产比圃
参试材料共94份,其中大产比圃39份,小产比圃55份,以铁丰33号为对照。

田间设计均采用随机区组法,三次重复。

大产比圃分四组,小区为10米行长,5行区,面积30平方米。

小产比圃分四组,小区为5米行长,4行区,面积12平方米。

(四)选种圃
参试材料共1579份,以铁丰33号为对照。

田间设计采用间比法,小区为3米行长,2行区,面积3.6平方米。

每13份试材设一对照。

(五)杂种圃
参试材料共4个世代,807个杂交组合。

其中,F4161个组合,F3192
个组合,F2133个组合, F1321个组合。

田间设计均采用顺序排列,按种子量不定行播种, F4、F3、F2小区行长5米,每份行数分别控制在15、12、10行以内。

F1行长3米,1行区,视需要插入亲本行。

(六)株行圃
参试材料共8个品种245个单株,以本品种原原种为对照。

田间设计采用间比法,按品种顺序排列,每个单株种一个小区。

小区为2行区,行长3米,面积3.6平方米。

视单株数量,每个品种设3~5个对照。

(七)资源圃
参试材料共527份。

田间设计采用顺序排列,小区为3米行长。

(八)杂交圃及拟配杂交组合
参试材料共268份。

田间设计采用顺序排列,小区行长6米,不定行播种。

本年度拟配新杂交组合300个。

(九)不同年代品种比较试验
共24个品种。

田间设计采用随机区组法,三次重复。

小区为4米行长,5行区,面积12平方米。

(十)广适性品种鉴定试验
共10个品种。

田间设计采用随机区组法,三次重复。

小区为7米行长,6行区,面积25.2平方米。

田间调查项目按该试验要求进行。

(十一)大豆熟期组鉴定
共54个品种。

田间设计按熟期从早到晚由南向北顺序排列,三次重复。

小区为1.5米行长,1行区,面积0.9平方米。

田间调查项目按该试验要求进行。

(十二)东北大豆育成品种亲本表型鉴定
共361份。

田间设计采用穴区法,组内顺序排列,四次重复。

小区为1.6米行长,1行区,每区4穴,穴距40cm,两行间穴与穴交错分布。

田间调查项目及标准按该试验要求进行。

(十三)大豆养分管理试验
(十四)大豆根瘤菌试验
田间设计、调查项目及标准按该试验方案执行。

二、试验地安排、种植、田间管理及收获
(一)试验地安排
省区域试验、大产比圃、大豆养分管理试验、大豆根瘤菌试验安排在院内试验地,其它各项试验均安排在腰堡镇新屯村试验地。

全部试验用地约120亩。

(二)播前准备
试验地上茬为玉米,秋翻秋耙春起垅,垅距60厘米。

起垅前亩施大
豆专用肥(含量:N:P:K=12:18:15)30公斤,随肥播施杀虫剂,防治地下害虫。

(三)播种
试验地4月中~下旬播种。

省生试、省区试、产比圃、选种圃、资源圃、株行圃穴距20厘米,4粒下种,出苗后每穴留苗2株。

杂种圃株距10厘米,单粒点播。

杂交圃穴距80厘米,5~6粒下种,出苗后每穴留苗3株。

东北大豆育成品种亲本表型鉴定试验,5~6粒下种,出苗后每穴留苗3株。

播种后及时镇压、喷施除草剂。

(四)田间管理
大豆出苗后,除杂种圃外,其它各圃当植株第一片复叶展开后定苗。

试验地适时铲趟、除草,及时防治虫害。

各圃在8月13日前后使用敌敌畏防治食心虫。

(五)田间调查与室内考种
除有特殊要求的试验项目外,其它各圃均按《辽宁省大豆区域试验调查记载项目及标准》规定的调查记载项目及标准,逐区进行调查,做好详细记载。

(六)收获
收获前,省区试和大产比、小产比圃每小区连续取样10株,选种圃保留小区每小区连续取样5株,供考种。

省区试和大产比收获时,先去两边行及小区两端各0.5米后实收实打。

省区试中本院的参试材料和大产比中表现突出的材料的边行单收单脱;小产比、选种圃实收实打;各圃的小区产量均计入考种样重量。

资源圃院内保存部分采用摘荚法收获,
每份材料收400粒种子;繁种部分全区收获。

杂交圃根据需要收获,当年选配组合的亲本材料,年终须放入原始材料圃,此项工作由负责杂交圃的执行人负责完成。

杂种圃F5进行单株选择;F2,采用摘荚法收获,对其中表现突出的组合可选择少量单株; F1已去伪的组合全区混收,未去伪的单株收获,单株脱粒。

新配杂交组合,每个组合最少做30朵花,确保10个荚15粒以上,收获时,注明杂交组合、收获荚数、粒数及执行人。

三、人员分工
(一)主持人分工
项目主持人:傅连舜负责大豆项目全面工作
高产育种课题组主持人:董友魁负责本组工作
品质育种与栽培课题组主持人:张瑞朋负责本组工作
抗病育种课题组主持人:王树宇负责本组工作
专用大豆课题组主持人:傅连舜负责本组工作
专用大豆课题组第二主持人:刘丽丽协助主持人负责本组工作(二)试验分工
韩艳红省普通大豆区试、生试、株行圃、
不同年代品种比较试验
孙国伟省鲜食大豆区试、大产比(Ⅰ、Ⅱ组)、资源圃
刘丽丽大产比(Ⅲ、Ⅳ组)、鲜食大豆产比、杂交圃
林海波小产比(Ⅰ、Ⅱ组)、养分管理试验
朱海荣小产比(Ⅲ、Ⅳ组)、除草剂筛选试验
刘春颖选种圃(1-903区)
刘德恒选种圃(904-1742区)、东北育成大豆亲本表型鉴定
傅连舜王树宇F4
张瑞朋F3、根瘤菌试验
董友魁F2、院内繁种、广适性品种鉴定试验
王树宇大豆熟期组鉴定
F1(2011组合)由各课题组自行负责
曹桂阳试验辅助工作
大豆项目组
2011年5月7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