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保安族服饰的文化内涵及其传承发展
甘肃民间民俗美术保护与发展现状分析
寸 音离竹 拒
V17 o( 1) o1N.2 2 . 2 0
甘 肃 民 间 民俗 美 术保 护 与 发 展 现 状 分 析
张 启 亮
( 兰州 工业 学 院 艺术 设计 系 , 甘肃 兰州 7 05 ) 3 0 0
摘 要 : 肃 有 着丰 富 的 民 间 民俗 文 化 遗 产 资 源 。 一 个 异 彩 纷 呈 的 民 间 艺 术 博 物 馆 . 民 间 民俗 美 术 种 类 甘 是 其
坏 严 重
术 、 腔脸 谱 、 秦 太平 鼓 、 山旋鼓 、 武 凉州 贤孝 、胃 夜 社火 、 源 天 水雕 漆 、 皮影 、 西秦 腔脸谱 、 社火 脸谱 、 葫芦脸 谱 、 白马 藏 族 面具 、 卜 寺法舞 面具 、 拉 楞 木偶 、 敦煌 古乐 器 、 版 画 、 木 山
丹 烙 画 、 绘砖 壁 画 、 峪砚 、 雕 、 毯 、 草 编织 、 彩 嘉 根 地 藤 纸织 画 、 尾荷 包 、 马 白马 藏 族服 饰 、 楞藏 族服 饰 、 峪藏 族 服 八 博 饰 、 尼 藏族服 饰 、 卓 保安 族服 饰 、 乡族 服饰 、 固族服饰 、 东 裕 舟 曲藏族 木楼 等等 . 切 , 以证实 陇原 大地 的文化遗产 这一 足 是 非常 丰富 的.它们 不仅 鲜 明地 记载着 黄河 文明 的发展进 程, 真实地 反 映 了陇原 大地 民俗 、 民风 和民情 , 而且 对于传 承 陇原 文 明 、 建设 先进 文化 、 强 民族情 感 、 系 民族 团结 增 维
有 着十分 重要 的意义. 但 由于 市 场 经 济 的快 速 发 展 、 来 文 化 的 冲 击 影 响 以 及 外
旧城改 造的推 土机 把大量 的老城 民居 中附着 的文化精
保安族宴席曲的表演样态及社会功能
保安族宴席曲的表演样态及社会功能保安族是我国56个民族中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我国西北部,是甘肃特有的少数民族。
保安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其民间歌舞丰富多样,主要有保安花儿、宴席曲、财宝神①、咪咪②等民族艺术,表现了保安族生活、习俗、审美等方面的状况。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保安族宴席曲。
一、保安族宴席曲的表演样态考察宴席曲是临夏州一带保安、回、东乡、撒拉等民族在婚礼上所表演的一种载歌载舞的艺术形式,节奏强劲,曲调优美,给热闹的婚宴增加了喜庆色彩。
临夏地区把演唱宴席曲的地方称之为“宴席场”,演唱宴席曲的艺人称之为“唱把式”或“唱家”。
保安族宴席曲融汇和吸收了回族、东乡族、撒拉族等少数民族宴席曲的特点,演唱内容和形式多样,称谓一致。
宴席曲与花儿截然不同,由于受到宗教和传统观念的影响,保安族宴席曲是在家里表演的一种艺术形式,因此又称为“家曲”,平时不允许在家中演唱,只是在结婚当晚闹洞房时表演。
(一)宴席曲的表演形式保安族宴席曲的表演顺序可分为《宴席进门曲》、《宴席歌舞曲》、《宴席出门曲》三部分。
其中,《宴席进门曲》属于整个表演的前奏;《宴席歌舞曲》是主体部分,这一部分中唱把式以载歌载舞的形式表演,也是整个宴席曲中占据时间最长、分量最重的一部分,共分为两部分展开,第一部分是固定程度的《叙事曲》,第二部分是《说唱曲》;《宴席出门曲》属于表演的尾声。
一家唱把式有四五个成员组成,一个是主唱,因此人们称之为“唱家”,其他人员多以助威和伴唱为主。
男方家在结婚前一两天拿上礼品去邀请当地有名的唱把式,少则邀请一两家,多则邀请四五家,为自己家中的婚礼助兴添彩。
宴席曲开始时间一般为夜幕降临以后,到时男方家院子里燃起篝火。
夜色下,当地同村的男女老少陆续来到主人院子中间。
当唱把式演唱着《宴席进门曲》走进主人家时,凑热闹的人们和参加婚礼的客人都站在庭院的台阶上进行呐喊迎接,所有到访的客人都激动不已,场面非常热闹,掀起了宴席曲的第一段小高潮:《宴席进门曲》③恭喜呀,恭喜地大恭喜呀,没拿上一包茯茶④着空讨喜;……当所有的唱把式到齐以后,首先东家长辈互说“色俩目”,⑤并“道喜”,⑥宴席曲在一派祥和热闹的氛围中开始了。
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
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16.05.24•【字号】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公告第20号•【施行日期】2016.06.01•【效力等级】自治条例、单行条例•【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正文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公告(第20号)《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已由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于2016年3月2日审议通过,甘肃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于2016年5月21日审议批准,现予公布,自2016年6月1日起施行。
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16年5月24日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2016年3月2日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2016年5月21日甘肃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批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保存工作,继承和弘扬优秀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自治县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以下简称自治县)行政区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保存和管理工作,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自治县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包括:(一)保安族口头文学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二)具有代表性的积石山花儿、积石山麻布戏、积石山秧歌、保安族宴席曲、民族舞蹈、绘画等表演艺术;(三)保安族腰刀锻制技艺;(四)民间文化传承人及其所掌握的传统制作技艺和代表作品;(五)民族特色传统饮食制作技艺及文化;(六)民间传统医药医学和保健知识、技能;(七)有民族民间特色和代表性的传统节日,民族婚礼、礼仪、习俗及其他有研究价值的民间传统文化活动;(八)民族传统体育和游艺;(九)集中反映县境内各民族生产、生活的传统民居建筑、服饰、刺绣、器皿、用具等;(十)与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形式相关的手稿、经卷、典籍等文献和谱牒、碑碣、楹联等;(十一)积石雄关大禹治水的传说文化;(十二)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甘肃民间美术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兰州文理学院
第一章测试1.民间美术的服务对象是()。
A:文人士大夫B:现代艺术家C:上层阶级D:人民大众答案:D2.“阴阳五行”的色彩观中提到的五种色彩是哪五种?()A:紫、青、白、赤、黑B:赤、橙、黑、黄、白C:青、赤、黄、白、黑D:绿、紫、青、白、赤答案:C3.甘肃民间美术往往是以表意性为特点,不写实。
这说的是甘肃民间美术的哪个造型特点?A:象征性B:意念性C:实用性D:符号答案:B4.魏晋南北朝时期,是()美术形成的高峰时期。
A:伊斯兰教B:佛教C:藏传佛教D:道教答案:B5.()时期是丝绸之路中西贸易繁荣的顶峰时期,也是甘肃历史上文化的鼎盛时期,当时所谓的“甘肃画廊”就主要形成于这一时期。
A:隋唐B:秦汉C:商周D:魏晋南北朝答案:A6.民间美术是劳动者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创作的艺术。
A:错B:对答案:B7.嘉峪关魏晋彩绘砖壁画,被誉为“世界最大的地下画廊”,这700多幅砖壁画,形象地刻画了古代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
A:对答案:A8.商周至秦汉时期,中西经贸往来畅通,同时这一期被专家学者喻为“文化运河”的丝绸之路正式开通。
A:错B:对答案:B9.明清时期,中原同边疆的交流日益频繁。
由于文化的闭塞,甘肃少受外界文化的冲击,民间美术遗存保存相对完好,现存的甘肃民间美术品种多样,有民间刺绣、竹草编织、剪纸、皮影,木偶、民间玩具以及少数民族的工艺品。
A:错B:对答案:B10.发现于甘肃()市西北约20公里处的黑山岩画表现了甘肃原始先民的生活。
A:敦煌B:瓜州C:张掖D:嘉峪关答案:D第二章测试1.年画题材内容丰富,下列木版画有祈愿早生贵子、生息繁衍等含义的是()。
A:门神B:麒麟送子C:龙凤呈祥D:天仙配答案:B2.甘肃木版画品种繁多,主要有门神、财神、等民间吉祥诸神像和吉祥纳福版画。
A:天神B:释迦牟尼C:灶神D:观音答案:C3.我国目前发现最早、堪称中国木版画史上的稀世珍品《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四美图》,画的是王昭君、班姬、绿珠、赵飞燕四大美人,现存俄罗斯东方博物馆,是在甘肃省发现的。
民族文化发展的地域性研究——以甘肃省为例
智库时代·144·智库观察民族文化发展的地域性研究——以甘肃省为例李 健(甘肃省民委民族研究所,甘肃兰州)摘要:每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传统民族文化,并且民族文化有着其独特的民族性和地域性,体现出了各个民族的发展史以及其独特而神秘的魅力,对其他不同文化属性的民族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合理有效的开发民族文化能够实现当地经济的稳定发展和社会进步。
本文以甘肃省的民族文化的特征和魅力为例,探讨当地人民如何利用其地域性在旅游发展中开发、利用和保护民族文化。
关键词:民族文化;地域性;经济发展中图分类号:G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4609(2020)04-0144-002民族文化是各个民族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的一种独有的包括建筑、饮食、服饰和娱乐等物质文化,同时也包含了一些公共道德标准、礼仪等传统精神文化。
每个民族在长期发展中都会形成属于自己的文化,其文化特征能够反映出该民族的起源和发展进程,为他们的生活环境和人文风俗打上了烙印,并且民族中发生的重大事件、民族传说以及迁移历史都会在民族文化中体现出来。
所以,充分认识民族文化对于社会发展以及当地的经济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一、甘肃省少数民族概述甘肃省自古以来就属于多民族混合聚居地,当下整个甘肃省已经有46个不同民族。
其中,长期生活的少数民族有16个,人数过千的民族有10个,这些少数民族主要是在回、藏、东乡、保安等,其中东乡族、裕固族、保安族是甘肃省三个较为独特的民族。
甘肃省现辖有2个民族自治州、7个民族自治县和接近40个自治乡。
这些民族主要分布在位于省交界处的边缘地带或者一些人口稀薄的严寒地带。
回族人民聚居在临夏回族自治州,还有一些散人口分布在兰州市、平凉市等地区。
藏族人民聚居在甘南藏族自治州,裕固族、蒙古族主要分布在祁连山的东部地段。
保安族和东乡族主要聚集在临夏回族自治州。
在这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中有着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闻名远扬的就有丝绸之路,正是由于丝绸之路的存在,让原本的汉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有了交融,使甘肃成为中西方文化的交融之地。
甘肃民间美术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兰州文理学院
甘肃民间美术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兰州文理学院第一章测试1.民间美术的服务对象是()。
参考答案:人民大众2.“阴阳五行”的色彩观中提到的五种色彩是哪五种?()参考答案:青、赤、黄、白、黑3.甘肃民间美术往往是以表意性为特点,不写实。
这说的是甘肃民间美术的哪个造型特点?参考答案:意念性4.魏晋南北朝时期,是()美术形成的高峰时期。
参考答案:佛教5.()时期是丝绸之路中西贸易繁荣的顶峰时期,也是甘肃历史上文化的鼎盛时期,当时所谓的“甘肃画廊”就主要形成于这一时期。
参考答案:隋唐6.民间美术是劳动者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创作的艺术。
参考答案:对7.嘉峪关魏晋彩绘砖壁画,被誉为“世界最大的地下画廊”,这700多幅砖壁画,形象地刻画了古代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
参考答案:对8.商周至秦汉时期,中西经贸往来畅通,同时这一期被专家学者喻为“文化运河”的丝绸之路正式开通。
参考答案:对9.明清时期,中原同边疆的交流日益频繁。
由于文化的闭塞,甘肃少受外界文化的冲击,民间美术遗存保存相对完好,现存的甘肃民间美术品种多样,有民间刺绣、竹草编织、剪纸、皮影,木偶、民间玩具以及少数民族的工艺品。
参考答案:对10.发现于甘肃()市西北约20公里处的黑山岩画表现了甘肃原始先民的生活。
参考答案:嘉峪关第二章测试1.年画题材内容丰富,下列木版画有祈愿早生贵子、生息繁衍等含义的是()。
参考答案:麒麟送子2.甘肃木版画品种繁多,主要有门神、财神、等民间吉祥诸神像和吉祥纳福版画。
参考答案:灶神3.我国目前发现最早、堪称中国木版画史上的稀世珍品《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四美图》,画的是王昭君、班姬、绿珠、赵飞燕四大美人,现存俄罗斯东方博物馆,是在甘肃省发现的。
参考答案:张掖4.目前国内水陆画主要集中在山西、河北、甘肃三省,仅有的900多幅,甘肃河西就有多幅,是全国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发现地。
参考答案:5005.按质地和制作工艺一般将唐卡分为三类,即:绘画唐卡、织物唐卡(包括刺绣、织锦、纟革丝和贴花等)和印刷唐卡。
保安族服饰及工艺美术的社会文化内涵
保安族服饰及工艺美术的社会文化内涵作者:张英福来源:《读与写·教育教学版》2019年第05期摘要:保安族主要生活在甘肃境内,是国内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
在其地域环境、经济生活、宗教信仰与生活氛围的影响下,保安族逐渐形成了其富有特色的服饰与工艺,并各自拥有了其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
关键词:保安族服饰工艺文化内涵中图分类号:G61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5-0116-011 引言一个民族的服饰与工艺品不仅是其民族精神的外化体现,更表现了其社会及历史的发展轨迹,在民族生活的长期发展历程中,保安族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服饰文化内涵与工艺美术文化内涵,而其究竟为何,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本文将就此作一个大致的叙述。
2 服饰里的社会文化内涵2.1 早期服饰保安族早期居住在青海同仁一带,由于当地气候较为寒冷,且又受周边民族(如藏族、土族)的影响,服饰注重保暖且款式接近周边民族。
早期的保安族男子常戴呢料或皮料制成的礼帽和一种黑布制成、蓝布镶边的圆形帽。
上着衬衫,下套大裆裤,外罩藏式长袍,腰系艳色腰带,并挂一把什样锦腰刀,走起路来显得英武精干、气势不凡。
冬季时,男子们则会穿上翻领大襟皮袄及长筒皮靴,以此来抵御严寒。
女子服饰通常按未婚和已婚来进行分类。
未婚少女们多戴以淡蓝或粉红色布料制成的圆形“绌绌帽”,且会围戴一种以红、绿色布料制成,上绣花卉蝴蝶图案的被称为“咪哪”的长带子。
而已婚妇女则多以黑布包头,上戴黑色或绿色的绸纱盖头。
除此之外,保安族女子若头上戴花也有讲究,未婚女子的花朵朝上,已婚女子的花朵朝下,以此作为区分[1]。
女子通常长着花缎斜襟衬衫,下着大裆长裤,外罩长袍或坎肩,鞋则多穿绣花鞋。
饰品以银饰居多,也会有金饰和玉饰。
2.2 后期服饰咸丰年间,保安族迁至如今的大河家地区居住,受当地自然环境以及周边民族(回族)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其服饰渐渐展现出回族服饰的特征,但依旧保留了一些传统服饰的特色。
保安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民族日报/2010年/3月/25日/第P06版临夏文化保安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马沛霆传统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是民族共同体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是该民族成员世代传承相沿的共识符号,是该民族共同体内聚和团结的象征。
也是体现民族特点不可缺的要素,结构着民族的深层心理,联系着民族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正如民俗学专家郝苏民先生所言:“文化像一条通向古今的长河,沿着一定的生态环境从远古流到了现在,又要从现在流向未来。
”一、濒危中的保安族文化遗产保安族人民在其长期的社会生活中,不仅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还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艺术,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增添了珍贵的精神财富。
保安族的文化遗产包括居住饮食、口头文学、手工技艺以及人生礼仪等诸多方面。
多少年来,这些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为陶冶保安族群众的情操,丰富保安族群众的生活都发挥着积极而有益的作用。
然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保安族文化的保护与利用状况却不容乐观,从保安腰刀、保安族服饰和保安族婚礼的濒危状况中就可见一斑。
在整个保安族经济、文化生活中,保安腰刀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堪称保安族文化的象征。
它是无数工匠经过长期的观察、摸索、实践、不懈的追求与探讨而形成的,是保安族人民抽象思维和艺术创造的产物,也是植根于保安族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的产物。
一方面,它始终贯穿着保安人的经济生活,成为保安人赖以生存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各类“保安腰刀”的式样、煅造技艺、方法以及修饰手段无不反映着保安人所经历的历史背景、思维观念以及文化价值。
虽然我们的政府以及各种社会力量在保护保安族传统腰刀工艺的态度一向是积极的,但由于现代经济社会的冲击以及其他现实因素的影响,刀具市场上出现了大量劣质的保安腰刀,而传统腰刀手工艺的地位更是每况愈下。
保安族的服饰文化无不折射出保安族当地独有的历史渊源、文化风俗、艺术传统以及宗教礼仪,更是外界认识和了解保安族的重要窗口。
然而由于长期以来保安族与众多民族杂居,加上当今社会服饰市场日渐活跃,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步伐的加快,服饰产品丰富多样,品种繁多,使保安族服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仅在服装上出现异像,而且生活风俗也在逐渐变化。
浅述保安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现状
浅述保安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现状作者:王延春来源:《青年文学家》2012年第14期摘要:独特的保安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保安人民珍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中华文化艺术宝库的基本元素,将其保护好,发扬光大,继续传承,不仅是时代赋予保安人民的非常紧迫的任务,也是文化工作者的一份责任。
关键词:保安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作者简介:王延春,女(1984.10-),大学本科学历,现供职于甘肃省临夏州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部,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中图分类号]:G269.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2)-14-0221-01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是一个多民族繁衍生息的地方,县境内居住着保安、东乡、撒拉、汉、回、土等民族,被誉为“大禹治水的源头”、“彩陶王的故乡”、“保安族居住的地方”,甘肃省特有的三个少数民族(撒拉、裕固、保安)之一的保安族就居住在这里,人口只有1.6万人。
保安族虽然是一个人口很少的民族,但其民族发展与文化传统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模式,可以说是“小民族,大文化”。
在历史的长河中,保安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艺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民间文化。
具有独特民族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主要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保安腰刀锻制技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保安族口头文学与语言》,除此之外还有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保安族服饰、保安族饮食和保安族婚礼等地市级保护项目。
一、传统手工技艺类保护项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安腰刀锻制技艺”保安腰刀的生产已有100多年的历史,随着时代的发展,能工巧匠们带着各自的“绝招”,在一起不断切磋打刀技艺,对于造刀的复杂工艺过程,像设计、锻打、淬火、镶嵌、砸铆等都有了新的突破。
传统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工序多者达80多道,少者也有30-40道,在诸多工序中有两道是至关重要的,即在锻打刀坯时加钢和炼烧以后的沾水,这正是衡量刀匠技艺的关键程序,也是“保安腰刀”的精髓所在。
保安族风俗习惯有哪些
保安族风俗习惯有哪些保安族风俗习惯有哪些保安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不太为人所知的一个民族,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保安族民族风俗习惯,希望大家喜欢!保安族风俗习惯保安族的服饰保安族的男子,平时喜欢戴号帽(用白布或黑布做的一种圆顶布帽),穿白衫,套青布背心;在喜庆节日时,戴礼帽,穿翻领大襟长袍,荣腰带,系腰刀,足登高统马靴,显得威武潇洒。
这种袍子很象藏袍,但又有别于藏袍,而是比藏袍稍短,还有不同宽度和不同色彩的加边。
腰带的长度一般都是围腰三圈还须外露一尺汗大约是一丈二尺到一丈五尺长。
冬季穿翻领皮袄,多褐色。
妇女喜欢颜色鲜艳的衣服:上身多是大襟袄上套坎肩,长袍一般刚过双膝,衣袖和裤边也都有不同花色的加边。
总之,过去的服饰都较宽大,都有各色加边,这就是男子冬天穿的白皮上衣,往往出加是红色边子,显得格外英俊。
此外,妇女们还喜欢戴盖头,通常少女戴绿色的,婚后戴黑色的,老年戴白色的。
保安族的婚姻解放前,保安族家庭一般是一夫一妻制。
夫权思想占统治地位,有天是一大天,丈夫是一小天的说法,妇女在家庭中处于从属的地位,受男子支配,处理重要事情要向丈夫讨口唤(充许之意)。
若夫妻不睦,男子可任意提出离婚,但妇女没有提出离婚的权利。
离婚后,妇女可以再嫁,俗称夫嫁由父母,后嫁由自己。
妇女无继续权。
男死无子,寡妇改嫁后,家产归亲属。
解放后,保安族男女婚姻获得了自由。
保安族的丧葬保安族实行土葬,但不用棺椁。
一般是早亡午葬,晚亡晨葬,麦体(尸体)停留最多不超过一天。
人亡后一般要请阿訇念经,要抓水(洗尸)、穿长凡(用白布裹尸),然后移科塔(清真寺内用的公共抬尸匣)抬往墓地,实行埋葬。
葬后三天,家里人还要去墓前悼念,以油香等食品分赠亲友,以示对亡人的追悼。
婚姻解放前,保安族盛行早婚,一般是男十七岁,女十五岁即可成婚。
婚姻多由父母包办,媒人说合。
其主要过程是:先由男方请媒人说亲,接着是下聘、认亲,最后结婚。
财礼各自繁多,用费较大,就拿手茶(干礼)一项,是低需五十至一百元等。
保安族服饰
保安族服饰文化服饰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是一个民族的“族徽”,民族服饰中蕴含着一个民族的历史变迁、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和审美观念等服饰元素。
1.定居青海同仁前的服饰公元13世纪,保安族先民从中亚被东遣至西域,头缠“戴斯塔尔”、身着袍衣的俊朗男人和轻纱覆面、盖头加身的美丽女子将浓郁的中亚气息带到了西域高原,在这片虽不热辣但却热情的土地上缱绻展开自我描绘的动人历史画卷。
袍衣,是当时青年、老年男性最常穿的服装,用手工棉布等柔软面料制成,恰身,无扣,通过折叠形成自然翻领。
最初多为白色,后期随着染色工艺的发展,也有了藏蓝、深灰、青、褐等色,通常在礼拜时穿着白色,而在外出时穿蓝色。
袍衣是从西域传承而来的服装,又和西域有所不同,一度从最初的无领、简单缝剪、布带固定进而演变为沿边流线型立领、立体剪裁、恰身敞怀。
到保安屯形成以前,袍衣一直是保安族男性的日常服饰之一。
随蒙古军队初到同仁时,盔甲、护膝与腰带是随军征战的保安族男儿必不可少的护身装备。
作为临时匠人的保安族兵匠来说,不直接参加战斗就不被允许像马背上的战士那样身着盔甲,但为了防范伤害,智慧的保安族先民便设计制作了类似盔甲样式的皮制坎甲,这种坎甲质地厚实,却不像盔甲般沉重,而是轻便随体、短小紧凑,坎甲上缝有口袋,既能防身还能随身携带必备物件,非常实用方便。
由盔甲演变而来的皮质坎甲自此便成为了当时随军保安族兵匠的普遍装束,而这种坎甲也随着人们的需要和季节的变换不断改进。
为了让坎甲更为轻盈合体,兵匠将全皮制坎甲改为麻布坎甲,只在护胸部位保留一片皮子;冬季为了御寒保暖,人们将坎甲做成夹层式,把麻或是羊毛、牛毛加进布里面,既护身又防寒,让跟随军队东奔西走的保安族匠人多了一份温暖与安全。
这种坎甲在之后的演变发展过程中便逐渐成为独具保安族民族特色的一种服饰——绑身子。
传统保安族男性头饰主要有“戴斯塔尔”、号头、号帽三种。
“戴斯塔尔”是包括保安族在内的信奉伊斯兰教民族的男士在礼拜或重要仪式活动中用的丝织头巾,长约一丈,颜色多白、黄、绿等。
关于甘肃非遗及保护、传承的若干思考
能 的 过 程 中 所 使 用 的 各 种 工 具 、实 物 、制 成 品 以 及 相 关 场 所 .”我 国 基 本 沿 用 这 一 定 义 :“指 各 族 人 民 世代相承的、与群 众 生 活 密 切 相 关 的 各 种 传 统 文 化表现形式(如 民 俗 活 动、表 演 艺 术、传 统 知 识 和 技 能 ,以 及 与 之 相 关 的 器 具 、实 物 、手 工 制 品 等 )和 文 化 空 间 .”国 家 非 物 质 文 化 遗 产 保 护 名 录 根 据 其 不 同 特 征 和 功 用 ,把 它 们 具 体 分 为 10 个 大 类 .
【收 稿 日 期 】2021G04G28 【作 者 简 介 】彭 金 山 (1949- ),男 ,河 南 南 阳 人 ,西 北 师 范 大 学 教 授 ,主 要 从 事 民 俗 学 与 中 国 现 当 代 文 学 研 究 .
— 11 —
上.除了陇南属 长 江 流 域,其 它 地 区 则 分 属 黄 河 流域及内陆河流域.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 分布 及 特 色,与 上 述 陇 中 东 黄 土 高 原、陇 南 山 地、 甘南高(草)原、祁连山地、河西走 廊 和 北 山 山 地 6 个 地 形 区 域 的 地 理 、物 候 环 境 有 着 直 何 更 好 的 传 承 和 保 护 本 省 的 非 物 质 文 化 遗 产 ,发 展 民 间 文 化 产 业 ,阐 述 了 作 者
长 期 以 来 关 于 这 一 问 题 的 思 考 ,从 “坚 持 保 护 优 先 原 则 ,确 立 本 色 传 承 的 主 体 地 位 ”等 六 方 面 ,提 出 了 相 应 的 应
第 37 卷 第 4 期 2021 年 7 月
兰 州 文 理 学 院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 ) JournalofLanzhou UniversityofArtsandScience (SocialSciences)
保安族文化
保安腰刀是保安族传统的手工艺制品,主
要产于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 县大河家镇、刘集乡及周边地区。长期以来, 保安族腰刀锻制技艺一直是维系整个保安族生 存的重要手段,也是保安族经济文化的命脉。
• 生产保安腰刀,已有150多年的历史。早期 腰刀是没有鞘的木头把子,后来发展成牛角 把子,但是。造型、刀口、式样仍然不够理 想。
保安腰刀是我们民族特有的工艺品,也是我们民族文学 艺术创作的主要源泉之一,保安族著名作家马少青的小说 《保安腰刀和蛋皮核桃》、保安族青年诗人马学武创作的诗 歌《腰刀情》获多种奖项。保安族画家王福祥创作的国画 《保安刀艺》曾在北京全国农民画展中崭露头露角,荣获二 等奖,后又在挪威、瑞士等国巡回展出。临夏州歌舞团编排 的《保安腰刀》曾进京汇报演出。保安族传统体育项目《夺 腰刀》在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上获“优秀表演奖”。 另外,《我帮阿爷打腰刀》是保安族小朋友最喜爱传唱的儿 童歌曲之一。
中国少数民族工艺美术
——保安腰刀
在中国传统的十八般兵器里,排名第一的 就是刀,刀是人类最早也是最普遍使用 的冷兵器之一。历史上,刀带给人类的, 绝大多数都是流血和杀戮,但在中国的 甘肃,有一个民族,却是因为刀而得以 繁衍生息,发展壮大。这就是著名的腰 刀民族——保安族。
一 保安族简介:
保安族聚居区位于甘肃、青海交界的积石山下,
• 唐人宝刀夸大食, 于今利器称米昔。
• 十年土涮松纹生, 戎王造时当月蚀。
7寸西瓜头折花刀
保安腰刀种类繁多,各具特 色,比较著
名的腰刀有:“什样锦”、“什样锦双刀”、 “雅王其”、“波日季”、“双落”、“满 把”、“扁鞘”、“蒙古刀”、“哈萨克刀”、 “鱼刀”等等。刀面上,分别镌刻着手、龙、 梅花等各种图案,这是区别腰刀的不同风格、 不同式样的主要标志。其中,最漂亮的还数 “什样锦”。这种腰刀造型优美,线条明快, 装璜考究,工艺精湛。最引人注目的是腰刀的 把子。
保安族文化概要
保安族文化概要保安族是中国的一个民族,属于汉藏语系,大约有百万人口。
其原籍在重庆市嘉陵江流域、风景秀丽的沱江流域和雅砻江流域,延伸至滇、贵、湘和豫的一部分地区,是“西南民族比较集中的原住民”之一。
保安族文化以保安族宗教文化为主体,同时受到若干汉文化影响,其典籍和宗教祭祀都有着深远的历史。
保安族拥有大量语言文化,主要有以下三类不同文化:一类为保安拼音文字,是一种拼音文字,具有大量汉藏文化,并且与拼音文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第二类是保安族文字,是传承千百年的文字,有大量保安族的传说故事;第三类是保安族歌曲文化,这是几个世纪以来最贴近保安族生活本质的文化,充满着浓浓的欢乐气息和互助友爱的情结。
此外,保安族也有着唱歌传说、舞蹈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手工艺等,都使保安族文化绚丽多彩。
保安族的宗教是拜天教,祖先崇拜和拜兽教的混合,为传统宗教系统构成重要的一部分,它主要依靠显行、角胡节、灾祸节、郊祀、草药点火等方式表达宗教信仰。
对于保安族的宗祭习俗,每年小正月15日,“正月正日八字正”字重复,这就标志着“北正教”进行宗教祭祖活动的特殊日期,属于保安族宗教文化中不可缺失的部分。
保安族的民间舞蹈文化,古时称之为彪婆、拽拽、理包督等,主要有若干种,其意义也各有不同,如“芦花操、席舞、捶鼓舞、鸡头舞”等,可指代不同意义,如芦花操可用来表达行礼之礼仪;席舞可指代歌唱舞蹈;捶鼓舞和鸡头舞则可表达年轻人的婚礼节庆,用以表达婚礼的歌颂、婚姻的美好、爱情的甜美。
此外,保安族还拥有工艺文化,有木制、革制、竹编、角制等,以及饮食文化等。
相传,由于保安族未接触过汉字,传统习惯上咀嚼水果来说讲,俗称“咀嚼文字”,也是保安族的一条传统习惯礼仪。
可以说,保安族从远古到今天,其文化可谓是源远流长,种种千奇百怪,绚烂夺目。
保安族人对文化之精粹和浓浓的宗教信仰气质,以及对民族自然文化的崇敬热爱和高度的歌唱、舞蹈文化,都让这个民族拥有鲜明的文化特色,成为中国民间文化的一支亮丽的明珠,世界也赋予它独特的魅力,并赢得无数人的喜爱与赞赏。
2020智慧树知道网课《甘肃民间美术》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第一章测试1【单选题】(1分)民间美术的服务对象是()。
A.文人士大夫B.上层阶级C.人民大众D.现代艺术家2【单选题】(1分)“阴阳五行”的色彩观中提到的五种色彩是哪五种?()A.绿、紫、青、白、赤B.赤、橙、黑、黄、白C.紫、青、白、赤、黑D.青、白、赤、黑、黄3【单选题】(1分)甘肃民间美术往往是以表意性为特点,不写实。
这说的是甘肃民间美术的哪个造型特点?A.象征性B.实用性C.意念性D.符号4【单选题】(1分)魏晋南北朝时期,是()美术形成的高峰时期。
A.伊斯兰教B.佛教C.道教D.藏传佛教5【单选题】(1分)()时期是丝绸之路中西贸易繁荣的顶峰时期,也是甘肃历史上文化的鼎盛时期,当时所谓的“甘肃画廊”就主要形成于这一时期。
A.秦汉B.隋唐C.商周D.魏晋南北朝6【判断题】(1分)民间美术是劳动者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创作的艺术。
A.错B.对7【判断题】(1分)嘉峪关魏晋彩绘砖壁画,被誉为“世界最大的地下画廊”,这700多幅砖壁画,形象地刻画了古代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
A.错B.对8【判断题】(1分)商周至秦汉时期,中西经贸往来畅通,同时这一期被专家学者喻为“文化运河”的丝绸之路正式开通。
A.错B.对9【判断题】(1分)明清时期,中原同边疆的交流日益频繁。
由于文化的闭塞,甘肃少受外界文化的冲击,民间美术遗存保存相对完好,现存的甘肃民间美术品种多样,有民间刺绣、竹草编织、剪纸、皮影,木偶、民间玩具以及少数民族的工艺品。
A.对B.错10【单选题】(1分)发现于甘肃()市西北约20公里处的黑山岩画表现了甘肃原始先民的生活。
A.瓜州B.嘉峪关C.敦煌D.张掖第二章测试1【单选题】(1分)年画题材内容丰富,下列木版画有祈愿早生贵子、生息繁衍等含义的是()。
A.龙凤呈祥B.天仙配C.门神D.麒麟送子2【单选题】(1分)甘肃木版画品种繁多,主要有门神、财神、等民间吉祥诸神像和吉祥纳福版画。
A.释迦牟尼B.观音C.天神D.灶神3【单选题】(1分)我国目前发现最早、堪称中国木版画史上的稀世珍品《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四美图》,画的是王昭君、班姬、绿珠、赵飞燕四大美人,现存俄罗斯东方博物馆,是在甘肃省发现的。
唯美的保安族花儿文化(小编带你一起了解)
唯美的保安族花儿文化(专业人士带你一起了解)“花儿临夏·在河之州”寓意11月27日,第十五届新疆冬季旅游产业交易博览会暨2021中国西北旅游营销大会在“中国雪都”新疆阿勒泰地区富蕴县盛大开幕。
开幕式上揭晓了“丝路之路•神奇西北”优秀旅游形象宣传口号名单,临夏州“花儿临夏在河之州”等30个市(州、地区)和县(区、市)的旅游形象宣传口号获此殊荣。
12月1日至12月6日,微游甘肃发起入选口号点赞投票活动,“花儿临夏在河之州”点赞票数达201869票,占总票数的34%。
为各位支持“花儿临夏·在河之州”的临夏人点赞!大家知道“花儿临夏·在河之州”的详细寓意吗?专业人士带您一起解读吧!花儿临夏在河之州“花儿临夏·在河之州”定为临夏全域旅游形象品牌,其记载着临夏历史之悠久,蕴藏着临夏文化之厚重,彰显着临夏山水之灵气,展现着临夏风光之俊秀,呈现着临夏成就之美誉,显示着临夏民风之淳朴,充满着美好生活之向往。
“花儿临夏”呈现了临夏是“中国花儿之乡”的美誉。
基于河州浓厚的“花儿”文化底蕴和广泛传播,2004年,临夏州被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命名为“中国花儿之乡”,和政县被命名为“中国花儿传承基地”、康乐县被命名为“中国花儿保护基地”、永靖县和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称为“民歌考察采录地”。
“花儿临夏”体现了临夏深厚的文化底蕴,寓意着河州是“花儿故乡”。
“花儿临夏”展示了临夏是个多姿多彩的大花园。
被称为“花中之王”的牡丹,在临夏几乎家家户户都栽种,历经千年、历久弥香,素有“牡丹随处有,胜绝是河州”的美誉。
在临夏大地随处都能欣赏到姹紫嫣红的各种花卉,临夏市大夏河畔的牡丹长廊、永靖县千亩郁金香、东乡县唐汪川的百年杏花园、和政县漫山遍野的梨花和丁香花、太子山下五彩缤纷的鲁冰花和油菜花、临夏县北塬的万顷花海等,成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把临夏编织成了花的世界、花的海洋,吸引着八方游客争先恐后来这里踏青赏花、游玩休闲、络绎不绝。
把手~托起的民族 保安族历史文化侧记
■岁月钩沉“一把手”托起的民族——保安族历史文化侧记东乡族/冯岩什样锦把子的钢刀子,银子(啦)包下的鞘子;青铜打下的尕镊子,挎上是格外地干散。
我的故乡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
在自治州的西北角,矗立着海拔约三千米的积石山。
积石山原先叫积石关,曾经被誉为河州二十四关之首,系祁连山系向南延伸的余脉。
据说,积石关便是大禹治水的源头。
积石山下的黄河之滨,有一处水草肥美、宜农宜牧的好地方——大河家镇,在此生活着一个以盛产腰刀而闻名于世的民族——保安族。
他们世世代代依偎在母亲河边,依托人文积淀厚重的积石山而生存,与之有着不解之缘。
我家是回族、东乡族、保安族等多民族融合的大家族,与保安族有着不浅的缘分。
大嫂、弟媳都是保安族,她们的父辈都是来自大河家地地道道的保安族。
故而,我与这个民族,与大河家,就多了几分亲切感与默契。
数年前的一个夏天,我随母亲、哥哥应邀来到了大河家,走亲戚外加旅游观光。
虽然此行显得有点匆忙,但我对大河家以及保安族聚居的“保安三庄”(甘河滩、梅坡、大墩),可以说有了身临其境的感受。
大河家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小镇,在这个弹丸之地,有汉族、回族、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土族、藏族等民族。
保安族是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十个少数民族之一,大多数教民属嘎德林耶派崖头和高赵家两个门宦,主要聚居在大河家镇大墩、梅坡、甘河滩等村,另有部分居住在刘集乡的高赵李家村与柳沟乡的斜套村等地,还有少数散居在青海河东地区和新疆的一些地方。
保安族与东乡族、裕固族并列为甘肃省的三个特有民族。
保安族同东乡族一样,有自己的语言而无文字,保安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
保安族人之间交流使用保安语,现在的大多数人兼通汉语,通用汉字。
历史上,历代统治者都不承认保安族为单一的民族,称他们为“保安回”、“番回”。
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批准,正式命名保安族,1981年成立了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
1953年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时,保安族人口不到五千;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保安族达到了两万人。
2020智慧树知道网课《甘肃民间美术》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1
第一章测试1【单选题】(1分)民间美术的服务对象是()。
A.文人士大夫B.上层阶级C.人民大众D.现代艺术家2【单选题】(1分)“阴阳五行”的色彩观中提到的五种色彩是哪五种?()A.绿、紫、青、白、赤B.赤、橙、黑、黄、白C.紫、青、白、赤、黑D.青、白、赤、黑、黄3【单选题】(1分)甘肃民间美术往往是以表意性为特点,不写实。
这说的是甘肃民间美术的哪个造型特点?A.象征性B.实用性C.意念性D.符号4【单选题】(1分)魏晋南北朝时期,是()美术形成的高峰时期。
A.伊斯兰教B.佛教C.道教D.藏传佛教5【单选题】(1分)()时期是丝绸之路中西贸易繁荣的顶峰时期,也是甘肃历史上文化的鼎盛时期,当时所谓的“甘肃画廊”就主要形成于这一时期。
A.秦汉B.隋唐C.商周D.魏晋南北朝6【判断题】(1分)民间美术是劳动者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创作的艺术。
A.错B.对7【判断题】(1分)嘉峪关魏晋彩绘砖壁画,被誉为“世界最大的地下画廊”,这700多幅砖壁画,形象地刻画了古代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
A.错B.对8【判断题】(1分)商周至秦汉时期,中西经贸往来畅通,同时这一期被专家学者喻为“文化运河”的丝绸之路正式开通。
A.错B.对9【判断题】(1分)明清时期,中原同边疆的交流日益频繁。
由于文化的闭塞,甘肃少受外界文化的冲击,民间美术遗存保存相对完好,现存的甘肃民间美术品种多样,有民间刺绣、竹草编织、剪纸、皮影,木偶、民间玩具以及少数民族的工艺品。
A.对B.错10【单选题】(1分)发现于甘肃()市西北约20公里处的黑山岩画表现了甘肃原始先民的生活。
A.瓜州B.嘉峪关C.敦煌D.张掖第二章测试1【单选题】(1分)年画题材内容丰富,下列木版画有祈愿早生贵子、生息繁衍等含义的是()。
A.龙凤呈祥B.天仙配C.门神D.麒麟送子2【单选题】(1分)甘肃木版画品种繁多,主要有门神、财神、等民间吉祥诸神像和吉祥纳福版画。
A.释迦牟尼B.观音C.天神D.灶神3【单选题】(1分)我国目前发现最早、堪称中国木版画史上的稀世珍品《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四美图》,画的是王昭君、班姬、绿珠、赵飞燕四大美人,现存俄罗斯东方博物馆,是在甘肃省发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