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经济发展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香港经济发展史

香港是世界经济发展史上一个奇特的例子。在殖民地的背景下,加上中港之密切联系,形成了香港特有的中西交融文化。因此,香港在过去数十年的发展历程中,不仅受到西方经济的影响,亦同时受到内地的因素的影响。是故,香港的经济增长模式(Growth Model)也异于世界其他国家。以下,我们会先回顾历史,看看香港如何在独特的环境下发展成一个亚洲的枢纽城市。

战前的香港

港在南京条约签订后被割让予英国,随后,英国宣布香港为自由港,由此时起,世界各地的货物及资金开始在港聚集。凭着水深港阔的天然港,英国开始在本地建设货仓、码头等海港设备,令香港踏上了转口贸易的路。

1896年,苏伊士运河通航,大大缩短了由欧洲到香港之航程。而到了1911年,来往香港至广州的九广铁路亦正式通车。此两项建设加速了香港发展成转口港之步伐,令香港在20世纪50年代前在转口贸易方面独领风骚。

战后的发展

日本在香港三年零八个月的统治几乎令本港的对外贸易全面停顿,香港面临第一次经济打击。到香港重光后,本地外贸又重震声威,单是1947年至1951年五年间,香港外贸总额就增长32.4倍,平均增长达35.4%,大大超越了战前的水平。

可是,幸运之神并没有长期眷顾香港。1951年朝鲜半岛爆发战争,中国发起抗美援朝,联合国因此宣布对华实施禁运。由于中国一直以来是香港对外贸易的重要伙伴,本港经济因此而受到沉重打击。

这个突如其来的变化,促使灵活多变而且适应力强的香港人寻求新的出路─轻工业。在战后,大量内地人涌到本地,他们带着的资金及技术为香港发展工业创造了极佳的条件。

战后的西方工业国开始放弃成本不断上涨的劳动密集型工业,改为向资本密集型及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这正好为拥有大量廉价劳工的香港带来一个机会,发展出口导向的轻工业。在十多年间,香港的工厂数目增加了八倍,工业制品出口占总出口八成。

这是香港的第一次经济转型,而这次转型比同为亚洲四小龙的地区如台湾及新加坡早了六年至十

年,令我们早着先机,在亚洲工业领域上叱吒一时,连带航运业亦因此而受惠。

多元化发展

70年代是香港经济风雨飘摇的时期。台湾、新加坡及南韩等地均大力发展工业,出口额先后超越香港。其后欧美等地之工业国先后实施成衣入口配额限制,加上1973年石油危机引发之股市大泻,无疑是雪上加霜,令香港陷入前所未见之深渊。

面对如此严峻的困境,香港人发挥灵活多变的本色,推行三个多元化计划─即「工业多元化」、「经济结构多元化」及「市场多元化」。这些计划改变了以往集中发展单一行业的情况,多个行业如金融、贸易及房地产迅速发展,扩大了香港的经济基础。

金融服务业的起飞

80年代初,由于世界经济出现衰退,各大工业国采取激烈的保护主业,令本港产品出口面对很大的困难,加上香港前途问题令投资者信心大减,香港的经济全面低落。

直至1984年,中英两国公布《联合声明》,加上内地改革开放,香港在内地发展的带动下,转口贸易大幅回升,金融服务业借机发展,香港又从工业主导转型为金融中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