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
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

三、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 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
维护祖国统一,反对 民族分裂,坚持民族 平等、民族团结、各 民族共同繁荣。
三、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
2.全面贯彻党的宗教政策,正确处理宗教问题 宗教信仰自由是指每个公民既有信仰宗教、也有 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我们一方面要尊重每个公民信仰 宗教的自由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另一方面又要求宗 教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范围内活动。
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第二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第四节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第三节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一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二坚持共同富裕的目标三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发展的全面统一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一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一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二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二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三巩固和加强各族人民的大团结三巩固和加强各族人民的大团结第二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一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事业的根本力量1
二、加强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 在新的历史时期,虽然统一战线的性质、 任务和内部结构都发生了变化,但是中国共 产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决不能动摇。
三、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
1.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正确处理民族问题
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 实质,已经不是阶级矛盾和阶 级斗争问题.而是各民族人民 的内部矛盾,是各民族人民在 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 应该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的方法来加以解决。
二、建立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战 略任务 三、全面加强军队革命现代化正规化建设
11_第十一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

维护祖国统一
反对民族分裂
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
民族共同繁荣
前提和基础
根本保证
出发点和归宿
三、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
我国的宗教政策 要全面贯彻党的 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依法 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 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知识分子是推动我国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是先进生 产力的开拓者,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骨干和核心力量。
习近平向张存浩院士颁发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知识分子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1)知识分子是中国民主革命中首先觉悟的部分,是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依靠力量
1919年 “五四” 运动期间 北京学生 在街头讲 演
.农民阶级是基本依靠力量
基本依靠力量
国情与三农 地位和作用 决定
农业是社会基础
农村的稳定前提
农民的改革动力
(1)依靠广大农民,是由农业、农村、 农民的重要地位决定的 的现 农 基代 民 本化 是 依建 我 靠设 国 力人 社 量数 会 。最 主 多义 • 键国 农 问特 村 题色 现 。社 代 会化 主是 义建 的设 关中 • 问特 农 题色 业 。社 问 会题 主是 义建 的设 基中 础国
03
二、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新的社会阶层产生的原因
(1)经济领域的制度创新为新的社会阶层的产 生提供了制度基础。 (2)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变化,使社会 的劳动分工日益精细,为新的社会阶层的出现提供 了从业条件。
(3)产业结构的变化,促成了就业结构、社会 阶层结构的变化。
民族团结宝鼎
三、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
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 各民族共同繁荣。
毛概第十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 中,要不断提高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极端重要性 的认识,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和民主权利,切实 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人民”—— 在当代中国,一切赞成、支持和参加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建设的阶级、阶层和社会力量,都属于 人民的范畴,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的依靠力量。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 农民阶级,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先进 文化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
1、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 级的方针,这是由我们党和国家的性质、工人阶级的 特点及其历史地位决定的。 首先,我国是一个由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 共产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决定了工人阶级在国家 的领导地位。 其次,中国工人阶级是近代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特别是社 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是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生 产关系的代表。 再次,工人阶级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动力。
三、加强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
党的领导问题是统一战线中的核心问题。这不仅取决 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也是统一战线内部各方 面人士的共同愿望和共同利益所在。 新时期统一战线成员的大多数是社会主义劳动者、建 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统一战线的主体是社 会主义的。爱国主义是统一祖国、振兴中华的强大动 力。在爱国主义旗帜下,实现最广泛的团结。
第十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本章教学内容:
毛概第十一章

• 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坚持大团结大联合的主 题,坚持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的方针
中特 理论
第十
四讲 建设 中国
特色
社会 主义 的根 本目 的和 依靠 力量
• 积极促进政党、民族、宗教、阶层关系和海内外同胞关 系的和谐,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 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中国梦服务 • 为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服务 • 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服务
中国
特色 社会 主义 的根 本目 的和 依靠 力量
事业的根本力量
中特
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一、坚持一切为了人民 二、坚持共同富裕的目标 三、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
理论 第十 四讲 建设
中国
特色 社会 主义 的根 本目 的和 依靠 力量
中特
一、坚持一切为了人民
第一,一切为了人民是唯物史观的根本观点。
民族人民内部矛盾,应该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
加以解决。
三、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特色
社会 主义 的根 本目 的和 依靠 力量
一、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
(二)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
1、大陆范围内,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团 结全体劳动者、建设者和爱国者的联盟,这是统一战线的 主体和基础。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 2、大陆范围以外的,以爱国和拥护祖国统一为政治基
理论 第十 四讲 建设
中国
特色 社会 主义 的根 本目 的和 依靠 力量
其次,是由工人阶级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
再次,是由工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 历史地位决定的。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认识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认识一.对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了解二.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两大联盟三.为什么说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是重要法宝四.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意义五.总结指导老师:学号:姓名:□1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爱国统一战线(patrioticunitedfront),建立和完善广泛的统一战线,是建立、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的重要保障。
为维护国家安全作出重要贡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
根据邓小平理论基本任务和主要内容:(1)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的政治联盟。
(2)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基础上的,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统一战线。
(3)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特点是:具有空前的广泛性,是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4)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任务是: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为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服务,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服务,为促进"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服务。
(5)性质:邓小平强调,新时期的统一战线是"革命的爱国统一战线",是"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联盟"。
为什么坚持,也就是它的意义,作用,或者目的了。
在新的历史时期,统一战线仍然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和作用。
□2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两大联盟: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两个联盟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的两个联盟。
一个是大陆范围内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全体劳动者的联盟。
在这个联盟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另一个是同大陆范围外以爱国和拥护祖国统一为政治基础的团结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的联盟。
统一战线知识手册

统一战线知识手册统一战线知识手册中共西安市莲湖区委统战部2008年3月一、统一战线的涵义统一战线就广义而言,是指不同的社会政治力量(包括阶级、阶层、政党、集团乃至民族、国家等)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为了实现一定的共同目标,在某些共同利益的基础上组成的政治联盟。
简要的说,统一战线就是一定社会政治力量的联合。
我们现在讲的统一战线,专指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组织的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为了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实现各个时期特定的战略目标和任务,团结本阶级各个阶层和政治派别,并同其他阶级、阶层、政党及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在一定的共同目标下结成的政治联盟。
其实质是大团结、大联合。
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已经进一步发展成为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3-的联盟。
二、统一战线名称的发展变化从1921年7月1日党的建立开始,我党就开始了统一战线工作。
80多年来,我国统一战线的名称,随着不同政治形势发展变化,也产生了不同的名称。
至今前后出现过4个“统一战线”的名称:1.1921—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联合战线”或“联合阵线”。
2.1927—1945年(抗日战争前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3.1945—新中国成立初期(解放战争时期)——“人民民主统一战线”4.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至今—“爱国统一战线”三、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重要地位-4-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我们党不断取得胜利的一条基本经验,是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也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治国理政必须正确处理的一个基本问题。
一是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面对繁重复杂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统一战线作为团结各方面力量的广泛联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任务更加繁重。
二是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关系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问题,统一战线作为推动“一国两制”方针实施的重要力量,在推进祖国统一大业中的作用更加实出。
巩固和发展爱国主义统一战线ppt课件

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法宝
名称
革命统一战线
时间
1921至 1927
目标
打倒列强除 军阀
影响
CCP
Nation
极大地提高了知名度 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
土地革命时期的统 一战线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1927至 1937
1937至 1945
1945至 1949
打土豪 分田地
消灭日本侵 略者
扩大了在工农阶层的 部分地区实现土改 影响力
军事实力飙升至百万 国共实力开始逆转
推翻反动解 获得中间派的支持 放全国
中共夺取全国政权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 设时期的统一战线
爱国统一战线
1949至 1978
1978至今
建设社会主 义新中国
建设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
巩固新生政权 经济逐渐复苏
中国在曲折中前进
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事 中华民族空前的自信
巩固和发展爱国主义统一战线
1
主要内容
一、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法宝 二、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 三、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
2
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法宝
何
智慧背囊:小男孩搬石头的故事
为
统
一
《孙子兵法》——远交近攻!
战
线
?
博弈论:第三方力量
3
智慧背囊:小男孩搬石头的故事
“什么叫统一战线,统一战线就是把我们
的人(积极因素)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消 极因素)搞得少少的。” ——毛泽东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方力量),团 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 动的积极因素(第三方力量),化消极因 素为积极因素,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战胜困难、夺取革命和建设的胜利。P345
考研政治 毛概 第十四章 爱国统一战线

考研政治毛概第十四章爱国统一战线一、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联盟。
这一统一战线包括两个范围的联盟:一个是由大陆范围内全体劳动者和爱国者组成的以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联盟;另一个是广泛地团结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以爱国和拥护祖国统一为政治基础的联盟。
这两个联盟构成爱国统一战线的整体。
前一个联盟是主体和基础,后一个联盟不可缺少。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基本任务: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为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服务,为促进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和祖国和平统一服务,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服务。
二、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在新的历史时期,虽然统一战线的性质、任务和内部结构都发生了变化,但是共产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决不能动摇。
党的领导问题是统一战线中的核心问题。
新时期统一战线中绝大多数成员是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爱国是爱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体是社会主义的。
党的统一战线方针是: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作用。
三、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法宝统一战线作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法宝,在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方面具有特殊的优势。
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为了集中力量反对当前的主要敌人,逐步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同一切可以联合的阶级、阶层、政党或集团在一定目标下结成的广泛的政治联盟。
统一战线的任务历来是由党的总路线、总任务决定并为实现党的总路线、总任务服务的。
社会主义的爱国统一战线的性质,主题和根本任务

二、社会主义爱国统一战线的性质、主题和基本任务1.爱国统一战线的性质改革开放以来的统一战线,是社会主义爱国统一战线,即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爱国统一战线,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基础之上的,其根本性质是社会主义的。
它的战略目标和根本任务,是要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它的根本政治基础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它的构成的绝大多数是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其主体是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的。
所以,我国现阶级的统一战线又称作爱国统一战线。
2.爱国统一战线的主题和根本任务(1)爱国统一战线的主题实现最广泛的大团结大联合,是统一战线的安身立命之本,是统一战线永恒不变的主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亿万人民共同的事业,团结的人越多越好,凝聚的力量越大越好。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实现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及一切热爱中华民族的人们的大团结,是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胡锦涛同志强调,越是在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越是要巩固和加强这种大团结,为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
我们的事业越发展,我们就越要巩固和壮大统一战线;统一战线的优势越得到发挥,团结的人越多,我们的力量就越强大,我们的事业就越能更好地向前发展。
(2)爱国统一战线的根本任务统一战线的根本性质,决定统一战线的任务。
新世纪新阶段爱国统一战线的基本任务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党在现阶段的总任务。
其根本任务是争取人心、凝聚力量,为实现党和国家的宏伟目标而奋斗,即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要不断巩固社会主义劳动者之间的团结,充分发挥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根本力量的重大作用,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基础。
第十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讲述

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课堂教学目的及要求:第一、掌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
第二、理解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基本任务和重要意义。
第三、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历史使命。
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难点:新的社会阶层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第一节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一、一、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人民这个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各个国家的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
在当代中国,一切赞成、支持和参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阶级、阶层和社会力量,都属于人民的范畴,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
1.1.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是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是推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最基本的动力,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强大而集中的社会力量。
(1)工人阶级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处于领导阶级的地位第一、这是由工人阶级的特点决定的。
工人阶级同社会大生产相联系,是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
工人阶级大多集中在构成我国国民经济命脉的全民所有制的现代化骨干企业,创造着最大部分的社会财富,是对我国国民经济起决定作用的主要生产力,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导力量。
工人阶级的觉悟最高,纪律性最强,能在当代的经济进步和社会政治进步中起领导作用。
实行改革开放,进行现代化建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符合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因而工人阶级也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最基本的动力。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部活动与整个过程,都必须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
第二、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的。
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工人阶级是党的阶级基础。
没有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就没有党的领导地位。
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二、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 和基本任务
1、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 、
新时期的统一战线是工人阶级领导的, 新时期的统一战线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 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 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 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 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联盟。 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联盟。
一、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建设 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 和改革的重要法宝
front) ●统一战线(the united front)是中国革 统一战线( 命的三大法宝之一。即是说无论是革命时 命的三大法宝之一。 还是建设时期或改革开放时期, 期,还是建设时期或改革开放时期,统一 战线一直就是中国共产党胜利的法宝。 战线一直就是中国共产党胜利的法宝。 在新的历史时期,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领导的统一战线 的实质,就是要在一个共同的目标之下, 的实质,就是要在一个共同的目标之下, 实现全国各民族、各党派、各阶层、 实现全国各民族、各党派、各阶层、各方 面人民最广泛的团结。 面人民最广泛的团结。
●
讨 论
(1)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 class) (the working class) 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由以下三个方面决 定的: 定的: 一是由我们党和国家的性质决定的。 一是由我们党和国家的性质决定的。 二是由工人阶级的性质、特点决定的。 二是由工人阶级的性质、特点决定的。 三是由工人阶级的历史地位决定的。 三是由工人阶级的历史地位决定的。
第十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教学目的和要求
明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必须依靠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 必须依靠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 依靠各族人民的团结, 依靠各族人民的团结,依靠最广泛的 爱国统一战线; 爱国统一战线; 明确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社会主 义祖国的保卫军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重 要力量。 要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

第二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 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 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 机关,行使自治权。
第三 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任务
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 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促进 各民族共同繁荣。
第四 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文化, 逐步消除各民族在经济、文化发 展水平方面的差距,才能保证和 加强民族团结。 要帮助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群 众尽快脱贫致富
正确贯彻党的宗教政策
第一 实行宗教信仰自由制度。 第二 中国实行政教分离原则。 第三 努力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 相适应。 第四 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人民民族专政的坚 强柱石。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保卫祖国 的钢铁长城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 要力量。
Thank you for your view and admiring
• 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是资产阶级对人民群 众进行阶级统治和阶级压迫的工具。 • 1、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包括民主与法制、政 权组织形式、选举制度、政党制度 • 2、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是分权制 衡的组织形式——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 权的三权分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知识分子在改革 开放和和现代化建设中承担的重大历史责任 必须努力创造有利于知识分子施展聪明才智 的良好环境,对它们政治上充分信任,工作上放 手实用,生活上不断改善。
巩固和加强各族人民的团结
第一、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人数有1亿多。 第二、民族问题是一个关系到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 第三,各民族之间关系的协调。
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法宝
统一战线是我们党的一大政治优势。统一战线 的本质是大团结大联合,其根本任务是争取人心,凝 聚力量。我们党的战略目标,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统一战线历来是为党的战 略目标服务的,是我们党的一项长期方针。实现党的 战略目标的长期性,决定了统一战线存在和发展的长 期性。所以,统一战线与我们党的命运息息相关,与 我们党的历史共始终。只要共产党继续存在,只要党 的最终战略目标还没有实现,就必然会有我们党领导 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在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建设和发展对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民族的繁荣昌盛具有重要意义。
爱国统一战线是指在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人民利益统一的前提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为实现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而奋斗的广泛统一战线。
在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点和内涵。
首先,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基础上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党的基本路线指导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等基本国情和国家制度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在这一伟大实践基础上,爱国统一战线得以形成和发展,为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民族的繁荣昌盛提供了坚实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基础。
其次,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征程中。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总任务,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历史使命。
在这一伟大征程中,爱国统一战线得以形成和发展,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提供了强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支持。
再次,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
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正在发生深刻调整,各种全球性挑战和风险层出不穷。
在这一大变局中,爱国统一战线得以形成和发展,为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促进国际合作和全球治理提供了强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力量。
最后,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是在全面从严治党的伟大实践中。
全面从严治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期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的一项基本方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和根本保障。
在这一伟大实践中,爱国统一战线得以形成和发展,为党的建设、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提供了坚实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基础。
总之,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基础上的,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征程中的,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是在全面从严治党的伟大实践中的。
第二节 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第二节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建设社会主义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完成这一事业依靠谁、团结谁,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教学重点: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力量;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教学难点:爱国统一战线;民族宗教政策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一、工人阶级和广大农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农民是人民群众的绝大多数,因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首先依靠工人阶级和广大农民。
1、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力量。
我国工人阶级是近代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
它代表着先进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方向,这是其他任何阶级都不具有的阶级属性。
这一属性决定了他在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天然地成为所有劳动阶级反对剥削制度、实现自身解放的代表。
工人阶级在社会主义大生产中得到的训练,使它具有其他任何阶级不可比拟的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坚强的战斗力,从而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中坚力量。
工人阶级不仅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也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的先进的生产关系的代表,因而具有革命的坚定性和彻底性。
它不仅把消灭各种剥削制度作为神圣职责,而且也把建立社会主义的先进生产关系、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作为伟大的历史使命。
因此,它始终团结一切劳动阶级和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完成自己的神圣职责和历史使命而斗争。
正因为工人阶级具有上述优秀的品格和阶级属性,就使它必然成为无产阶级的阶级基础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阶级。
工人阶级在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工人阶级大多集中在构成我国经济命脉的现代化骨干企业,创造着大部分的社会财富,是对我国国民经济起决定作用的主要生产力,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导力量。
毛概重点

一、全面深化改革推进改革的原因: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依然粗放,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困难,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突出,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等等。
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加以解决。
总目标: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质改革的牵引作用。
改革任务: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怎样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党的领导,鉴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
二、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为什么、怎么样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1.最核心的是在改革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生搬硬套西方思想理论和制度模式,一切从实际出发,始终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不动摇,鉴定不一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既能够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能够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特色和优势。
毛概精髓

毛概精髓一、选择1、一国两制的内容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的2、1974年毛泽东划分三个世界3、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基本任务: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服务4、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5、执政理念: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6、周恩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发展7、和谐社会:诚信友爱,充满活力,民主生活,和平正义,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共处8、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无产阶级专政9、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互助,商业保留和慈善事业10、计划经济的作用:突破社会主义改革的实践11、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政协二、简答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长期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起,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我国基本实现为止,至少需要一百年的时间。
这种长期性,是由历史前提、现实国情和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决定的。
1.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决定了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我国原来处于经济文化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没有经历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阶段。
这样,当我国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进入社会主义的时候,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的程度,都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去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应有的发达的生产力基础,提高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程度,实现工业化,这个历史时期就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我国现实的国情决定了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不发达阶段。
建国以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但总的说来,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发展不平衡、科技教育文化落后、人民生活水平较低、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还不成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还不够健全,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小生产的习惯势力在社会上还有广泛的影响。
第三节 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盟
的 范 围
大陆范围外,以爱国和拥 护祖国统一为政治基础的、团 结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国外 侨胞的联盟
2、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基本任务
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团结一切 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 因素为积极因素为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 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服务,为促进香 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和祖国和平统一服务, 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服务。
一、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根本任务 三大法宝是新民主主义
革命胜利的主要经验
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和建设 的重要法宝
第11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的理论
1、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
统一战线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随着 阶级关系和中心任务的变化而有不同 的性质和内容。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与以往的统 一战线相比,其阶级结构和内部关系 发生了重大变化。
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
民族共同繁荣
前提和基础
根本保证
出发点和归宿
第11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的理论
2.贯彻党的宗教政策,正确处理宗教问题
处理宗教问题 的基本原则
立足本国国情
遵循客观规律
信教自由原则
政教分离原则
独立自主自办则
第11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的理论
第11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的理论
新时期爱国统一 战线的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已经 成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 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 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 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 泛联盟。
新时期爱国统一 战线的两个
两 个 联
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复习归总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中,建立和巩固统一战线是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经验,是近代史考查的重点。
在不同的时期,针对当时和主要矛盾和革命任务,形成了不同的统一战线。
下面是不同时期统一战线的汇总分析。
“分清敌友,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集中力量反对最主要的敌人,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是无产 阶级政党的策略路线。
实践证明,统一战线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重要法宝。
中国近现代史上的统一战线前后有五个。
如下:(1)国民革命时期:国民革命联合阵线(1924——1927)○1标志:1924 年国民党一大召开。
○2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3作用:领导开展国民革命,推动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
○4破裂:1927 年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2)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工农民主统一战线(1927——1936)大革命失败后,民族资产阶级退出统一战线,支持国民党的蒋介石集团。
因此,在此时期,统一战线只有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基本上是三个革命阶级的联合战线,故称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工农民主统一战线的目的是推翻国民党的统治;任务是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3)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37——1945)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又可称为第二次国共合作,包含中华民族抗日的各阶级,任务是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
○1背景原因:1931 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已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1937 年卢沟桥事变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目的:团结一切爱国力量,争取抗战的胜利。
○3过程: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937 年 9 月,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4作用:成为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保障。
(4)解放战争时期:人民民主统一战线(1946——1949)参加者有: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以及各方面的反将爱国分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陆范围以外: 以爱国和拥护祖 国统一为政治基 础的团结台湾同 胞、港澳同胞和 海外侨胞的联盟
主体和基础
重要组成 部分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基本任务
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坚持大团结大 联合的主题,坚持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关 系的方针,积极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 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外同胞关系和谐,巩固 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为实现“两个 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中国梦服务,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维护国家 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服务,为保持香港澳门长期 繁荣稳定、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服务。
反例
大家还记得2014年夏天的香港 “占中”事件吗?
中国西藏网讯 近日,香港歌手何×诗高调晒出 与达赖的合影,称“瞬间被驯服”
小测
1、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和平统一首先要确保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2、4500万海外华侨华人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 的宝贵资源。
3、新时期统一战线的两面旗帜是共产 主义、社会主义。 4、喜爱中国文化的美国人Mary属于爱 国统一战线的范围内。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 和基本任务
(课本P258)
统一战线
不同集团的人为了 相同目 土地革命 抗日民族 人民民主 社会主义 战线 时期的统 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 革命和建 一战线 设时期的 统一战线
1921年至 1927年 1927年至 1937年 1937至 1945年 1945年至 1949年 1949年到 1978年
时间
任务
打倒列强 除军阀
打土豪 分土地
消灭日本 侵略者
推翻反动 解放中国
建设社会 主义新中 国
新时期统一战线:
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 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 主义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 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 泛联盟。
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包括两个范围的联盟
大陆范围:以爱 国主义和社会主 义为政治基础的 团结全体劳动者、 建设者和爱国者 的联盟
√ √ × ×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