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菩萨兵》教案
苏教国标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菩萨兵
苏教国标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菩萨兵教案概述本教案主要针对苏教国标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本中的第二十五课《菩萨兵》进行教学。
本课通过讲述“菩萨兵”的故事情节,使学生了解佛家文化中对于“菩萨”的认知。
本课程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问答等,让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深入理解课程内容。
教学目标1.了解佛教文化中的“菩萨”概念;2.体验阅读故事的乐趣,提高对故事情节理解的能力;3.学习用语言描述人物形象;4.培养学生审美情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学习用语言描述人物形象;2.培养学生审美情感。
教学难点1.了解佛教文化中讲解的“菩萨”概念;2.对于语言形象的描述理解及综合运用。
教学内容和过程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呈现故事情境,生动展示“菩萨兵”形象;2.加深佛教文化中的“菩萨”概念认识;3.分析故事情节,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4.深入人物形象的描写和表现。
教学过程本课程分为五个环节进行,具体如下: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导入 1. 向学生简单介绍“菩萨”概念;2. 提问学生对菩萨的了解情况。
呈现故事情境展示故事图书,帮助学生形象理解“菩萨兵”形象。
分析故事情节1. 引导学生回忆故事内容;2. 分析讲解“菩萨兵”形象在故事情节中扮演的角色。
深入人物描写1. 学生理解人物形象描写,进行个人思考;2. 学生讨论写出自己心目中的“菩萨兵”。
总结 1. 提问学生本节课的收获;2. 归纳化整本节课所涉及的知识点。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概念和情节,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课程;2.问答法:通过问答引导学生思考,达到探究和发现课程知识的效果;3.讨论法:让学生针对故事中的情节提出自己的看法,开展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评价本次课程评价从以下方面进行:1.课程评价:学生能否掌握本节课程所涉及的知识点;2.学生评价:学生对本节课程的反应及评价;3.教师评价:教师对本次课程设计及实施过程的评价。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菩萨兵》教学建议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菩萨兵》教学建议一、教学目标1.了解传统文化中的菩萨形象以及菩萨兵的传说;2.学会阅读古代文言文;3.学会理解奇幻故事的情节和人物形象;4.学会进行创意写作,运用想象力描绘菩萨兵的形象和故事情节。
二、教学重难点1.阅读古代文言文的能力;2.理解奇幻故事的情节和人物形象的能力;3.进行创意写作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1. 教学内容本课程以《菩萨兵》为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部分:1.故事背景介绍;2.故事情节的讲解;3.描绘菩萨兵形象的创意写作。
2. 教学安排时间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第一课时故事背景介绍讲解第二课时故事情节的讲解讲解第三课时描绘菩萨兵形象的创意写作个人创作第一课时:故事背景介绍本课时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菩萨兵》的故事背景,并通过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和思考,理解文本的含义。
具体内容如下:1.让学生观察全文题目,思考“菩萨兵”是什么意思?2.讲解传统文化中的菩萨形象,让学生了解菩萨是什么;3.讲解菩萨兵的传说,引导学生阅读课文。
第二课时:故事情节的讲解本节课程主要是引导学生进行整个故事情节的理解,并对其中的重点部分进行解释和讲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
具体内容如下:1.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的故事背景;2.讲解故事情节,并引导学生对其中重点部分进行思考和讲解;3.总结故事,让学生思考故事的含义和启示。
第三课时:描绘菩萨兵形象的创意写作本节课程主要是进行创意写作,让学生自由发挥,运用想象力,描绘出菩萨兵的形象和故事情节。
具体内容如下: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到的知识;2.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自由发挥,进行创意写作;3.学生展示作品,进行评价和分享。
四、教学方法1.阅读课教学法;2.讲解法;3.创意写作法。
五、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评价;2.作品评价。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案——菩萨兵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案——菩萨兵教学目标•了解《菩萨兵》的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的道理和意义;•认识并掌握故事中的生字词和常用词语;•通过朗读和默写,提高语文水平,训练语感和语音语调。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中的道理和意义;•认识并掌握故事中的生字词和常用词语。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和默写,提高语文水平,训练语感和语音语调。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介绍故事的背景和作者,引起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2. 学习故事1.共同朗读先让学生听一遍故事,然后全班带领全班进行朗读。
2.小组合作将学生分为小组,教师为每个小组发放故事原文,让小组展开合作,分角色朗读,重点理解故事情节。
3.个人理解让学生一人独立阅读故事原文,理解故事情节,并向小组分享自己的理解和看法,让整个小组都对故事情节和意义理解更深入。
3. 词语学习1.学生自学让学生自学故事中重要的词语,阅读词语的意思和用法,并通过词语练习,提高词语记忆能力。
2.教师点拨根据学生自学情况进行点拨,重点讲解一些难点和易混淆的词语,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词语。
4. 语文练习1.写作练习让学生通过写作,巩固已学内容,在写作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词汇,拓展语言表达能力。
2.朗读练习让学生通过朗读巩固已学内容,训练语感和语音语调,提高听说能力。
5. 课堂总结总结整堂课的学习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
回顾故事的情节和意义,引导学生对故事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理解。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朗读、写作、词语理解等方面进行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问题,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菩萨兵》教案设计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菩萨兵》教案设计篇一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朱德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对藏族同胞的关心与爱护,感悟藏民与红军之间的鱼水深情。
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朱总司令的话,体会其中包含的意思。
2.理解红军被成为菩萨的原因。
三、教具准备:PPT课件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回忆,揭题导入1.回忆《朱德的扁担》,谈谈对朱德的认识2. 揭题3.指名朗读与课题相对应的课文段落4.解题:菩萨一样的兵,菩萨一样的司令说的是谁?5. 再读课题(二)探究体悟 1. 躲红军反动军队对老百姓做了哪些坏事?师穿插介绍红军(PPT)理解“藏族同胞……谁也不露面。
”( 1)抓住关键词体会藏胞的害怕程度( 2 )指导朗读朱德总司令得知后急得不得了,因为他担心——,他忧虑——,他不想看到——。
对比:反动军队的司令会着急吗?2.找藏胞(1) (PPT指名读( 2)加标点再读,体会语气( 3)对比:要是反动军队会去找找藏胞吗?(4)指导朗读(5)生自由读四至七段,思考:还能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他们有菩萨般的心肠?3.抢春耕(1 )汇报:“不能让藏胞来年挨饿……结果……” 指名读并说原因理解:朱德同志的第一句话就是怕藏胞挨饿。
因为种自己的地来不得一丝一毫马虎,所以朱德同志要求战士用心耕种。
指导朗读理解第二句话并指导朗读了解红军在长征途中所吃的苦,所受的累对比:反动军队会这么做吗?(2)汇报:“这也怨不得……抢种上。
” 挡住百姓眼睛的乌云是谁?朱总司令着急吗?为什么而急?对比:想藏胞之所想,急藏胞之所急( 3 )再读朱总司令的三段话4. 夸红军( 1)得知这一消息的藏胞悄悄返回家园,也许他们在想什么?(2)看到红军不仅不拿他们的一针一线,还打扫,整治,他们又会说什么呢?组内练说班内交流( 3)他们以前伤心流泪是因为——,他们现在感动得流泪是因为——。
(三)延伸内化1.过渡:同学们,几十年过去了,如今的解放军继承了他们的优良传统,不仅把种子种在了藏胞的心间,也种在了我们每个人的心坎里。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菩萨兵》教学设计一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菩萨兵》教学设计一一、教学内容简介《菩萨兵》是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本上的一篇寓言故事。
本篇故事的主要人物为菩萨兵。
在故事中,菩萨兵曾经帮助某些生命心怀邪念的小动物变得真诚和正义,然后他在这些动物中寻找出真正能成为正义保护者的人,赋予他们菩萨兵的力量,赢得修改天命的机会。
本篇教案主要通过《菩萨兵》这个主题,帮助学生了解到正义主义的概念,并引导他们从学习中汲取力量,变得更加积极向上。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认识正义主义的概念,了解正义主义的内涵,感受正义行为的力量。
2.通过学习故事情节,帮助学生分析正义保护者的特质,并引导他们重视积累自己的个人领导力。
3.引导学生理解武士道精神,知道如何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并在自己身上贯彻正义精神。
三、教学内容分析1.正义主义精神的引导:教师可以通过故事的讲述,引导学生了解正义的概念,认识正义的重要性。
故事中,菩萨兵所寻找的那些动物,在他给他们的考验中,表现出了他们所具备的正义和善良心。
压根下,只有那些对自己的心灵和内心有较清晰认识的人,才能获得菩萨兵的赐予。
引导学生重视文化积淀,加强自己内在的净化和强化,从而成为为正义牺牲、为正义而战的人才。
2.正义保护者的特质分析:菩萨兵的力量是通过寻找那些带有正义精神的动物,并把菩萨兵赋给了他们。
说明了作为正义保护者所必须的那些特质和能力。
这些特质不仅包括道德素质、思想洁净、勇气和决心,还包括高超的力量和技能。
教师可以上课时引导学生,通过对自己缺点和优点的梳理和总结,努力转变自己的短板,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让自己成为一个富有正义精神的人。
3.武士道精神的引导:教师可以通过讲述故事中菩萨兵的力量来引导学生了解自我价值和勇气。
菩萨兵使用他的力量让这些动物改正了他们邪恶的思想,受到了他们的敬仰和尊重。
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在做一个正义的保护者时,能够具备勇气、担当,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和自己朝着目标前进的努力。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菩萨兵》教学设计一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菩萨兵》教学设计一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的课本第三单元中的一篇故事——《菩萨兵》。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故事情节,理解故事的主旨,学习初步的语文表达技巧,培养学生良好的人生观和道德观。
二、教学目标1.知道菩萨兵的故事情节并理解故事主旨。
2.学习使用不同的语文表达方式描述故事内容。
3.培养学生人生观和道德观,体现文化素养。
4.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故事情节的理解。
2.良好的语文表达技巧。
3.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家国情感的培养与提升。
四、教学过程1. 热身环节在开始正式教学之前,可以通过唱歌、表演等方式活跃气氛,增加学生们的兴趣。
例如可以唱一首与故事主旨相关的歌曲——《我爱你中国》。
2. 导入老师对菩萨兵这个角色进行简单介绍,例如菩萨兵的形象、国家的重要性等。
3. 教学3.1 故事情节的理解教师带领学生阅读故事《菩萨兵》,并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通过提问的方式,促进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主动认识故事主旨。
3.2 良好的语文表达技巧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帮助学生学习使用不同的语文表达方式描述故事内容。
例如,让学生学习使用生动形象的描写、于情于理的比喻、巧妙的对比等。
3.3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家国情感的培养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让学生认识到菩萨兵的形象,这个形象代表着集体利益。
例如,通过故事中各种错误的做法,引导学生思考行为规范和原则等。
4. 实践教师让学生分组,自由发挥,进行小组讨论和表演,实践所学技巧和知识。
5. 总结教师针对上述教学内容进行课堂总结,并对学生进行回顾和点评,以便于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方式本课程依托文化多元性原则,以开放性教育的方式展开,采用问答、小组讨论、表演等方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课堂魅力和教育的乐趣。
六、教学评估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交流、鉴别表演、小组讨论、互动式教学、测试等方式,检验学生在本节课学习与掌握的情况,已达到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的要求。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菩萨兵》教案(精选5篇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菩萨兵》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菩萨兵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 通过学习菩萨兵的战斗故事,教育学生勇敢、坚强、团结、奉献的精神。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菩萨兵的定义和意义,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2. 教学重点:学习菩萨兵的战斗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菩萨兵图片、学习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菩萨兵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菩萨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自主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菩萨兵的定义和意义。
3. 课堂讲解:针对课文内容,讲解菩萨兵的选拔与训练,以及战斗故事。
4. 实践情景引入:设置一个情景,让学生扮演菩萨兵,体验菩萨兵的战斗精神。
5. 例题讲解: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6.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学习卡片上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7.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菩萨兵的精神品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菩萨兵》2. 主要内容:a. 菩萨兵的定义与意义b. 菩萨兵的选拔与训练c. 菩萨兵的战斗故事d. 菩萨兵的精神品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根据课文内容,简要介绍菩萨兵的定义和意义。
b. 请举例说明菩萨兵的战斗精神。
c. 谈谈你对菩萨兵的感想。
2. 答案:a. 菩萨兵是指在我国历史上,为了保卫国家、民族,勇敢战斗、舍生忘死的士兵。
b. 例:菩萨兵在战斗中,面对强敌,毫不畏惧,勇敢冲锋,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
c. 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菩萨兵的定义和意义有了深入了解,但在课堂讨论中,部分学生表达能力较弱,需要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搜集其他战斗英雄的故事,了解他们的英勇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的设定2.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3.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4.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答案的完整性6.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目标的设定1. 知识与技能:了解菩萨兵的定义、意义、选拔与训练,以及战斗故事。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案——菩萨兵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案——菩萨兵一、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菩萨兵》这篇课文,让学生了解佛教文化以及菩萨的概念。
•能够理解文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物情感,并且表达自己对于课文的感受和理解。
•能够回忆和掌握文中的重点知识、语言和句型,提高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延伸拓展:通过课文内容可以引导学生秉持善良、宽容、智慧和信仰,引导学生向善向美。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菩萨的概念和意义;•理解作者写作的意图,把握情节和主题。
难点•掌握文章中的精美语言和词汇;•感悟人物情感和主题思想。
三、教学内容及时间分配教学内容学习时间导入5分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15分钟词语解释、语言点拓展20分钟思考问题、交流讨论15分钟作文或绘画20分钟四、教学过程导入请学生看图片,展示有关于佛教的卡通图片,让学生自己谈谈自己对于佛教的认识以及菩萨的形象在心中的形象。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教师可以播放一个音视频,孩子在欣赏音乐同时,教师朗读课文。
读完后,教师可以提问学生最初对于菩萨兵的理解和设想。
词语解释、语言点拓展首先引入生僻字“菩萨”,让学生读一下这个字,然后询问学生认为“菩萨”是什么。
接下来讲解“菩萨”的概念,让学生理解这个词汇的意思和用法。
其次,教师可以让学生找出文中难理解的句子、精美词汇,解释意思。
教师也可以通过课文中的优美语言点,让学生感受课文的魅力。
思考问题、交流讨论•请学生总结出菩萨兵是怎么做到宽容和友好的;•学生们是否和主人公一样,曾经经历过诋毁、被嘲笑,想想当时的感受和处理方法;•菩萨信仰在我们生活中又有哪些具体表现。
作文或绘画请学生用一个三到四句话的短文或一幅图来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体会和感受。
五、作业布置请学生认真完成作文或绘画作业。
六、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可以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对于学生了解佛教文化有很大的意义,计划还可以继续完善,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发展。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菩萨兵》教学实录及反思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菩萨兵》教学实录及反思(一)教学时段及班级情况教学日期:XXXX年X月X日教学时段:第X节课教学对象: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X)班教学主题:《菩萨兵》教学时长:X分钟教学地点:教室(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够理解《菩萨兵》的主题和情节。
2.能够认识并掌握部分生字词。
3.懂得通过绘画反映读书的看法和感受。
过程目标1.能够积极参与教师提出的问题和活动。
2.通过课堂上积极讨论,培养小组合作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通过读书绘画和创意活动等,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团结合作的精神。
2.通过读书的教育,激发学生关爱生命的情感。
3.激发学生的美感和情趣,培养其审美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让学生观察图片,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佛教文化和佛教教义。
教师简要介绍哪些事情是佛教讲究的,如尊重生命、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净化等。
2.讲授(1)教师开始讲述《菩萨兵》的故事情节,同时将课文图片上的人物形象向学生展示,让学生形象化理解。
(2)通过读课文,让学生熟悉生字词的认读和运用情况。
(3)教师让学生一起合作、讨论本文的主题,引领学生从文本生动的人物形象中把握到了佛教思想中的关爱生命、平和宽容等主旨内容。
3.练习(1)让学生自己朗读一段文本,教师在旁边引导和纠正读音。
(2)将文本分给小组,通过小组讨论和讲述,为大家创造阅读情境,培养学生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4.创作(1)让学生通过绘画表达对《菩萨兵》的理解和感受,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想法和指导。
(2)教师布置“创作伴读”任务,让学生在组内自由发挥,谈谈读后感受,体验学习的乐趣。
5.评价教师针对本节课的讲授策略、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学习状况等方面进行评估,同时也可以以一些创意活动、课堂口算等形式让学生自我评价,并总结学生的表现,并为学生学习的动因注入新的力量。
(四)反思记录通过本节课结束,我有一些自己笃定的感受和体会,这对于我今后的教学工作有着很大的指导意义。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菩萨兵》教学实录及反思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菩萨兵》教学实录及反思一、教学背景本篇教案适用于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学内容,教学主题为《菩萨兵》。
本单元旨在通过精选的课文,使学生了解我国民间故事中的经典角色,特别是大家熟知的《六义》中菩萨兵英雄形象的历史故事,感悟传统文化的内涵,并理解和掌握课文中内容。
二、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内容,并理解课文大意;2.能够运用有关的汉字、词语,熟练写出课文中的重点词汇。
3.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发表自己的观点,在阅读中体验乐趣。
4.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情感态度,体现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本次教学的重点是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以及学生的高情意语文素养。
其中,要求学生初步掌握正确的读音,形成良好的口语表达习惯。
难点是如何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涵,感受其中含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表达自己的看法。
四、教学准备• 课文教学PPT;• 视频、图片、音乐等多媒体教具;• 学生阅读材料及相关辅助材料。
五、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首先,教师要通过课前导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通过短片、图片、音乐等多元化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初步了解《菩萨兵》的背景,提高学生对这一文化形象的认识。
步骤二:朗读接下来,教师要通过读音练习来帮助学生初步掌握课文内容。
按照小组点名的形式让学生读一段,并注重矫正学生发音错误。
此外,教师还可与学生一起合唱课文中的经典歌曲或看字读音练习。
步骤三:课文分析与思考请学生跟随PPT,对课文内容进行思考分析,并尝试回答一些提问。
例如:“在课文中,菩萨兵战胜了那些恶魔?”、“他们的战斗中透露出什么道理?”、“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是否也可以做出和菩萨兵一样的事情呢?”等等。
步骤四:图文并茂的教学方式为了加强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教师可以运用一些动画、图片、音乐等多媒体辅助教具,将菩萨兵的英雄形象呈现在学生的面前。
这样的教学方式既能让学生更加形象化地认识到课文内容,又能够通过视觉、听觉等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菩萨兵》教案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菩萨兵》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理解课文中的角色特点,感悟菩萨兵的精神风貌。
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
2.教学难点:理解菩萨兵的精神风貌,感悟课文中的道德教育。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previouslesson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思考:previouslesson我们学习了什么?二、学习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变化,让学生初步感受故事的氛围。
2.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理解句子,勾画出生字词。
3.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理解并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三、课堂讨论1.教师提问:课文中的菩萨兵有什么特点?3.教师提问:你们认为菩萨兵为什么能够得到百姓的尊敬?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故事?二、课堂讨论1.教师提问:你们认为课文中的哪个场景最让你感动?3.教师提问:你们认为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像菩萨兵一样的人?三、写作练习1.教师给出写作题目:以《我心中的菩萨兵》为题,写一篇作文。
2.学生构思,教师指导。
3.学生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同学们,我们学习了《菩萨兵》这个故事,你们对菩萨兵有什么样的印象?二、课堂讨论1.教师提问:你们认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像菩萨兵一样的人?3.教师提问:你们认为这个故事给你带来了什么启示?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四、课后作业1.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写一篇关于《菩萨兵》的读后感。
2.家长签字确认,监督孩子完成作业。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菩萨兵》的故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们感受到了菩萨兵的勇敢、善良和乐于助人的品质,同时也明白了在现实生活中,如何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菩萨兵》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1500字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菩萨兵》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1500字教学目标:1.知道二字成语“菩萨兵”的意思。
2.了解这个成语的来历。
3.理解文章的意思。
4.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文章的大意。
教学重点:1.学习二字成语“菩萨兵”。
2.理解文章。
教学难点:1.理解文章,复述文章的大意。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引入本课话题“菩萨兵”二字成语。
2.学生读一读古诗:“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唐代李白的《静夜思》)3.询问学生古诗的意思。
(教师可简要介绍唐代诗人李白及其诗歌创作背景,激发学生学诗兴趣)二、讲解(15分钟)1.教师出示“菩萨兵”二字成语图片。
2.讲解“菩萨兵”的意思,即指在战场上具备菩萨般慈悲心肠、扫除钱财利欲等贪念的士兵。
3.讲解“菩萨兵”二字成语的来源,即来自清代乾隆年间,广东人陈白沙做了梦,梦到观音菩萨派出一队兵,宣传和平和爱国主义。
陈白沙便将梦境写成了报告,并取了“菩萨兵”的名字。
后来这个名字就在民间传播开来,慢慢发展为“菩萨兵”二字成语。
4.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文化瑰宝?为何“菩萨兵”二字成语是文化瑰宝?5.出示《菩萨兵》课文,让学生认读。
三、朗读(10分钟)1.学生跟读课文。
2.教师指导学生调整声音语调,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四、理解(20分钟)1.学生自行阅读,《菩萨兵》。
2.提问学生:(1)文章主要讲了什么?(2)陈大爷为什么要去当“菩萨兵”?(3)陈大爷的表现有哪些值得称赞的地方?(4)故事最后给我们什么启示?3.分组分角色复述故事。
五、训练(15分钟)1.结合自身体验,想象自己作为“菩萨兵”应该怎样做,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展示自己的思考成果。
2.教师引导学生准确表述自己的思想,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六、作业(5分钟)1.阅读《聪明的一休》一个故事,就其中的一个问题进行思考:你能否用自己的语言,再给另外一个人讲解这个问题的答案?如何表达得更为清晰明了?2.预习下一课《卖火柴的小女孩》,注意点。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菩萨兵》教学设计
为了巩固学生对《菩萨兵》一课的学习,确保学生对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掌握,特布置以下作业:
1.字词巩固:请学生将本课所学的生字词进行复习,并运用其中的五个词语造句,要求句子通顺、表达清晰。
2.阅读理解:请学生从课文中选择一个段落进行仔细阅读,并用自己的话概括段落大意,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在写作方面,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句子表达能力,但文章构思和篇章组织能力尚需培养。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写作过程,指导他们如何运用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进行创意写作,提高写作水平。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方面的重难点:本课的生字词掌握、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概括、菩萨兵精神的领悟。特别是对于菩萨兵的形象特点及其所蕴含的道德观念,学生可能存在理解上的困难。
2.分步教学,循序渐进:将课文内容分解为若干个小部分,逐一进行讲解,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3.互动交流,深化理解: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菩萨兵精神的理解,通过同伴互助,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联系实际,情感共鸣: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明身边具有菩萨兵精神的人物,使学生感受到善良、勇敢、正义品质的重要性。
2.情感升华: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菩萨兵的故事,不仅是为了了解历史,更是为了传承和弘扬菩萨兵的精神。
3.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如查找关于菩萨兵的故事、进行家庭访谈等,让学生将所学内容延伸至课后。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给予指导和鼓励,确保教学内容与过程的有效实施。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使他们在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2.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认识到善良、勇敢、正义是人们应该具备的美好品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课文学习,使学生明白在现实生活中,要关爱他人,助人为乐,做一个有爱心、有责任心的人。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菩萨兵》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菩萨兵》教案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复述课文。
2.学会9/11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
认识2个多音字。
明白得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明白得藏胞什么缘故称红军为“菩萨兵”,体会红军对少数民族同胞的赤诚爱心,领会军爱民的优良作风与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能运用“热火朝天”、“干洁净净”等词语描写一个活动场面。
教具预备:投影图片、生字卡片教学时刻: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看投影,了解红军长征的背景。
2.板书课题,问:什么是“菩萨兵”?藏族同胞什么缘故称红军为“菩萨兵”呢?二、初读指导.1.自学.要求:(1)轻声读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学习生字词,不明白的词语用线画出来。
2.检查自学成效。
(1)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读。
(2)齐读词语。
(3)说说不明白的词语的意思。
糟践:侮辱。
热火朝天:比喻群众性运动或工作达到烈火、高涨的境域。
3.分段指名读课文。
想每段告诉我们什么?4.用一句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三、精读第一段.1.自由读。
2.指名说你明白了什么?3.指导读出感情。
四、作业.1.熟读课文。
2.用钢笔描红。
3.完成书后第三题。
第二课时一、听写词语.二、默读全文,想:藏族同胞什么缘故称红军为“菩萨兵”?画出有关的语句。
三、连续精读课文2—5自然段.1.指名读。
2.第二段表达了朱德的什么心情?如何样读?3.第五段朱德对藏族同胞的一片爱心的句子是(指名读),该如何读。
4.分角色朗读2—5段。
四、精读6、7自然段.1.自由读。
2.画出朱德同志对藏胞春耕工作关怀、重视的词语。
3.指名说说所画的词语。
4.你能通过读,把这种感情读出来吗?指导朗读。
五、精读8、9自然段.1.自由读。
2.默读摸索:藏胞什么缘故全都流出了兴奋的泪水?什么缘故会说出“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啊”?3.交流上面的问题。
4.指名读第8自然段,引读第9自然段。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菩萨兵》教案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菩萨兵》教案课型:语文阅读课教学目标:1. 了解《菩萨兵》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2.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3.通过故事情节,引导学生思考友情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1.教学PPT或者故事图片2.课本《菩萨兵》3.黑板或白板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或者故事图片导入课题,简要介绍《菩萨兵》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你们听说过《菩萨兵》这个故事吗?它讲的是什么内容?主要有哪些人物?”等等。
Step 2:阅读故事(10分钟)教师将故事进行适当删减或者简化,然后带领学生集中注意力,一起阅读课文。
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停下来,与学生互动,询问学生对故事情节和人物的理解。
例如:“小明为什么要与其他孩子一起玩?你们觉得这样的行为对于小明来说有什么好处呢?”等等。
Step 3:理解故事(1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内容。
例如:“小明为什么不愿意去当小菩萨兵?他最后的决定是什么?为什么?”等等。
Step 4:探究友情(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友情在故事中的重要性。
例如:“你们觉得小明最终能找到“好朋友”对他来说有多重要呢?你们在生活中有过类似的经历吗?”等等。
通过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友情的意义和重要性,并为学生提供一个分享自己故事的机会。
Step 5:拓展活动(10分钟)教师可以以小组活动的形式,让学生进行讨论和分享。
例如:“请和你的小伙伴们一起讨论,如果你是故事中的小明,你也不愿意去当小菩萨兵,你会做出什么选择?为什么?”等等。
Step 6: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册相关的阅读题,并要求学生用一段话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Step 7: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友情的重要性。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与同学们交流和分享,建立良好的友谊关系。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菩萨兵》教学设计一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菩萨兵》教学设计一课题:《菩萨兵》教学目标:1. 了解口头语、口号的表达方式和作用。
2. 能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中的语言和内容。
3. 通过课外阅读,了解铜雀台之战和郭嘉的事迹。
4. 感受文化传统和人文历史,培养爱国情感和文化自信。
教学重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语言和内容。
2. 学习和掌握口头语、口号的表达方式和作用。
教学准备:1. 学生手册。
2. 课文PPT。
3. 教学板书。
4. 课外阅读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与学生互动问候,然后通过问答形式导入新课。
二、展示(5分钟)教师出示课文《菩萨兵》的图片,并让学生描述图片中的内容。
三、课文学习(2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认真朗读课文,并讲解生字生词。
2. 向学生解释课文中菩萨兵的含义。
3. 分析课文中的相关语言和内容,加深学生对文化传统和历史文化知识的理解。
4. 让学生配合教师,一步步理解本课文中的口号和用词,并以此了解口头语、口号的表达方式和作用。
四、课外阅读(15分钟)1. 让学生在课外阅读资料中了解铜雀台之战和郭嘉的事迹。
2. 学生分享课外阅读的感受和所得。
3. 优秀学生向全班分享阅读体会。
五、思考、讨论和总结(10分钟)1. 师生共同思考,本次教学的核心和重点是什么?2. 教师让学生分享自己在本次课堂学习中的收获和所得。
3. 总结本次教学要点。
4.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学习感受和想法。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让学生阅读《菩萨兵》课文并默读3遍,掌握语言和内容。
2. 教师布置课外阅读作业,让学生在阅读中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菩萨兵》的教学,学生们对中国文化传统和历史文化知识的了解程度得到了更加深入的提高,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文化自信。
同时,学生对口头语、口号的表达方式和作用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注意到了学生们的积极参与和热情,通过互动和交流,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新知识。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7.菩萨兵_苏教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第七课菩萨兵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认读4个生字,能够书写10个生字,理解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先生领会朱总司令和红军兵士对藏族同胞的关心与爱护,感悟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
【教学重点】理解朱总司令的话,感悟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
【教学难点】领会藏胞对朱德总司令、红军兵士的感激之情。
【教学方法】合作、探求、交流【课前预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 师:同学们,你知道“菩萨”是怎样的吗?你知道哪些菩萨的名称?师:菩萨,顾念天下苍生黎民,想救众人于苦难。
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弥勒菩萨、地藏菩萨等。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就与菩萨有关。
2. 板书课题《菩萨兵》。
师:甚么是“菩萨兵”?藏胞为甚么称红军为“菩萨兵”呢?让我们一同来读读课文吧!二、初读感知1. 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1)自在浏览课文,圈出本课生字。
交流识字方法:经过熟字加偏旁识字:月——胞、胡——湖、余——涂、番——播、井——耕教师指点先生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段”摆布结构。
左小右大,留意右侧最初一笔是“提”。
“藏”上下结构。
上小下大,下半部分笔画要紧凑。
“区”半包围结构。
里面是两笔。
“译”摆布结构。
左小右大,留意右侧的笔画。
(2)教师范读课文,同学们标出自然段。
2. 课文次要写了甚么?红军长征途中,朱德带领红军兵士帮助藏族同胞春耕春种,以实践行动使藏族同胞返回本人的家园。
3.理解词语。
小组内合作学习,扫除生字、词妨碍,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
出示词语:yì bō yuàn hú tu zāo tà bāo gēng zàng qū ráo翻译播种怨不得糊涂糟蹋同胞春耕藏民地区富饶A. 教师领读B.男女生比读C.同桌互读。
多音字认读āi 紧挨挨ái挨打词语理解:糊涂:描述人脑子不灵活,犯傻,分辨不了是非。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菩萨兵》教学设计一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菩萨兵》教学设计一一、教学目标1.了解《菩萨兵》的故事情节,了解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2.培养学生的语感,启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能力;3.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基本技能;4.发展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语感,启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能力,发展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难点:如何将传统文化与学生生活有效结合。
三、教学准备教材: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菩萨兵》教具:课件、录音机四、教学过程1. 教师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问学生对“菩萨”和“兵”两个词的理解,慢慢引入今天要学习的故事《菩萨兵》。
同时,教师也可通过展示图片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故事讲解(10分钟)教师为学生讲述《菩萨兵》的故事情节,适时停顿,让学生预测故事发展和猜测其中隐含的意义。
3. 阅读理解(10分钟)教师组织全班同学分组认真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蕴含的传统文化,然后老师巡视课堂,解决学生阅读时产生的困惑。
4. 听力训练(20分钟)播放课文中的录音,让学生跟读,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语音语调和语感。
之后,教师为学生以身示范,或者分男女声表演故事中的人物台词,引导学生融入故事情境。
5. 创意表演(15分钟)教师分组指导学生准备表演环节,要求小组设计好角色扮演装备和小组表演方案,从故事中选派适当的人物和环节。
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发挥创意,将故事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表达学生自己的思考。
6. 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可用多种方式,如续写故事、画故事情境图、亲子阅读等多种方式集成作业。
五、教学反思本次课通过引入故事的形式,将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语感和联想能力的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展现自己的平台,促使学生的思考和发挥创意。
由于一些学生在口语表达能力上存在差异,导致本次课程中一些异质性,因此在教学后期,教师应注重个性化教学,进一步调控课程进度,确保全班学生学有所获。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菩萨兵》教案(精选5篇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菩萨兵》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菩萨兵》。
全文围绕朱德将军带领红军战士帮助藏族人民解除病痛、拔除穷根的故事,展现了红军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情深。
具体章节内容为第四单元第13课。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菩、萨、病情”等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掌握课文主要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红军与藏族人民的深情厚谊,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掌握本课生字、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红军与藏族人民的鱼水情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生字卡片、作业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朱德将军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朱德将军,进而引入新课《菩萨兵》。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新词,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新词。
3. 课堂讲解(1)教师检查学生对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
(2)教师引导学生讲述课文主要内容。
(3)教师讲解课文,分析课文结构,讲解课文难点。
4.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课文中的典型句子,指导学生分析句子结构,理解句子含义。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课堂讲解,完成课后练习。
6. 课堂小结七、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菩萨兵2. 板书生字、新词:菩、萨、病情、鱼水情深。
3. 板书课文结构:朱德将军带领红军战士帮助藏族人民解除病痛、拔除穷根。
八、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述课文主要内容。
(3)思考:课文中的红军与藏族人民之间有哪些感人至深的故事?2. 答案:(1)生字、新词抄写。
(2)课文主要内容概括。
(3)课文中的红军与藏族人民之间有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如:红军战士为藏族人民治病、送粮食等。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菩萨兵》教案设计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菩萨兵》教案设计教案设计一:古诗赏析教学目标:1.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并掌握《菩萨兵》这首古代诗歌的内容和意境;2. 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习理解《菩萨兵》的意思;2. 掌握古诗的基本韵律和修辞手法。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菩萨兵》的课文和相关注释;2. 学生准备纸和笔。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1. 让学生观察课文中的插图,猜测《菩萨兵》的内容;2. 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菩萨兵的印象。
Step 2:阅读课文1. 教师大声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2. 学生自读、默读课文,理解诗歌内容。
Step 3:诗歌分析1. 教师解释诗歌中的生字词、短语和诗句;2. 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意境、修辞手法和韵律。
Step 4:诗歌欣赏1. 让学生朗读课文,欣赏诗歌的美感;2. 学生自由发表对诗歌的感受和理解;3. 让学生将诗歌中的形象用画或写的形式表达出来。
Step 5:操练拓展1.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重新叙述《菩萨兵》的内容;2. 分小组让学生尝试修改、创作诗歌,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Step 6:总结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2. 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反思学习过程。
教学延伸:1. 可以让学生学习其他的古诗,进行欣赏和比较;2. 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古诗朗诵比赛,展示自己的才艺。
教案设计二:叙事理解与情感体验教学目标:1.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古代小故事《菩萨兵》的内容和结构;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习理解古代小故事《菩萨兵》的情节和主题;2. 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想象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菩萨兵》的课文和相关注释;2. 学生准备纸和笔。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1. 让学生观察课文中的插图,猜测《菩萨兵》的内容;2. 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菩萨兵的印象。
Step 2:阅读课文1. 教师大声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2. 学生自读、默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菩萨兵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正确读写“菩萨、藏民、春耕、动员、平平展展、同胞、糊涂、感激、尽心尽力”等词语;重点指导多音字“藏、挨”,尝试用“尽心尽力、热火朝天”等词语造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采用“要素概括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指导学生根据课文思路,抓住表示时间的几个词语分段复述,然后连起来复述全文。
3.感悟朱总司令的“三句话”,体会红军与反动军队的区别,感悟藏族同胞为什么称红军为“菩萨兵”。
4.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朱德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对藏族同胞的关心与爱护,感悟军民的鱼水深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感悟朱总司令的“三句话”,体会红军与反动军队的区别,感悟藏族同胞为什么称红军为“菩萨兵”。
难点:学生对长征这段历史缺乏了解。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以南各革命根据地向陕甘革命根据地会合的战略转移。
在这一年多的长征途中,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翻山越岭,1936年6月,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合,结束了长征。
师课件出示,简介长征。
2.红军长征途中经过了藏民居住的地区,当地藏民同胞却称他们为“菩萨兵”,你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今天我们就学习第7课。
板书课题:7 菩萨兵“菩”“萨”都是草字头,上下结构,请同学们伸出右手食指,跟老师一起书写课题。
(师生共同书写)齐读课题3.齐读课题,你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问题?问题预设:为什么称红军为菩萨兵?(二)借助预习单、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出示读书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有难度的地方要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识与写。
(1)同位根据预习单交流容易读错、写错的生字。
(2)展示预习单上学生对难写生字的书写,并由该学生指出书写的难点、关键点,大家共享学习收获,并针对书写难点进行书写点评。
3.根据预习单,检查预习情况(1)同位交流你自学到的生词。
(2)出示生字词语藏(zànɡ)族菩(pú)萨(s a)同胞(bāo) 翻译(yì) 糊(hú)涂(t u)怨(yuàn)不得耕(ɡěnɡ)地播(bō)种糟(zāo)蹋(t a)感激挨(ái)饿尽心尽力平平展展①指名检查,注意把握能否读准确。
重点强调:“藏、萨、糟”是平舌音,“菩萨、糊涂、糟蹋”等词语的第二个字读作轻声。
“藏、挨”是多音字。
藏 zànɡ( ) 挨ái( )cánɡ( ) āi( )(教师可根据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较灵活的采取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拼读、去拼音读、小老师领读、分组赛读、男女生赛读等方式读,将字音读准确,重点关注多音字。
)②展示预习单,随机纠错,重点强化学生对难写生字的书写,并由该学生指出书写的难点、关键点,大家共享学习收获,并针对书写难点进行书写点评。
(重点指导“藏、怨、播”等笔画比较多的字。
)3.检查初读情况。
(1)指名分段读文,重点检查读得是否正确、流利。
(针对学生读书情况教师及时订正,个别读的不够正确、流利的语句、段落教师可以范读指导。
)(2)教师范读语句,重点指导长句子的阅读。
请仔细听老师读一读这几句话,你觉得老师读得怎样?语气有哪些变化,哪些地方有停顿?或者有哪些地方值得你借鉴?课件出示:①藏族同胞吃尽了反动军队的苦头,一听说又有军队开过来,早就躲进了深山,谁也不敢露面。
②这么多天了,藏族同胞还在山里,怎么受得了呢?得想办法动员他们回来呀!③当他们看到红军把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土地整治得平平展展的时候,全都流下了感激的泪水。
(学生轻声跟着读,教师帮助学生做到字字清晰、准确,不读破句,不漏读、跳读、回读。
)(3)学生练读,指名朗读,师生共同评价。
(三)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课文给我们讲述了一个红军长征途中的一个故事。
你能找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吗?(红军长征途中、藏民居住地区、朱德带领的红军、藏族同胞)2.“要素概括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课件出示:①起因:红军长征途中来到了藏民居住区,藏族同胞却。
②经过:朱总司令着急,着急。
派人到,还帮藏民。
③结果:藏族同胞亲切的称他们为。
明确了一篇叙事文章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我们就可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了。
请同学们把老师提供的这些信息连起来,尝试着概括一下吧。
(小组练习、指名回答)(四)重点感悟——“菩萨兵”和“反动军队”1.文中的藏族同胞亲切的称红军为“菩萨兵”,你是哪儿知道藏民们将红军称为“菩萨兵”的呢?找找看。
课件出示:自由朗读,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是什么样的?(心地善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处处为他人着想,只做好事,不干坏事。
)你能把藏族同胞内心对朱总司令和红军发自内心的赞美吗?学生练读,指名读。
2.藏胞认为红军像菩萨一样,心地善良,大慈大悲,有一颗仁爱之心。
一开始他们是这样认为的吗?再找找看,藏胞得知又有军队来,有什么反映?课件出示:想象说话:藏族同胞吃尽了反动军队的苦头,同学们结合你看过的电视电影,想想藏胞可能吃过反动军队的哪些苦头?藏胞们吃尽了哪些苦头?指导朗读。
指名读,强调“吃尽了”。
3.引读:是的,反动军队一进入村庄就大肆掠夺,滥杀无辜,到处一片血腥。
藏族同胞真是——“吃尽了苦头”,所以当军队的马蹄声越来越近,脚步声越来越清晰时,难怪他们——“一听说又有军队开过来……”3.藏胞由一开始的又躲又跑(板书:躲、跑)到如今称红军为“菩萨兵”,究竟是为什么呢?(板书:→?)我们下节课继续阅读。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重点感悟——“菩萨一样的军队”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反动军队迫害百姓,藏族同胞深受其苦;可是他们为什么称红军为“菩萨兵”呢?想要知道其中的原因,请你仔细读读课文2--7自然段,看看红军战士们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画出有关句子。
学生默读圈画。
(相机出示朱总司令的三段话。
)2.交流朱总司令的第一句话:(1)自由朗读,你感受到了什么? (朱总司令牵挂着藏族老百姓。
)(2)把你感受到的读出来。
(3)是啊,朱总司令首先想到的是——藏胞,深山的生活也许一天两天还能熬得过去,可这么多天了,让人怎么受得了呢?谁还想来读读这句话?从你的朗读中,老师已经感觉到了朱总司令的焦急和担心,他一想到藏胞在深山里过着饥寒交迫,提心吊胆的日子,就焦急万分。
让我们一起读好这段话。
师生齐读。
3.交流朱总司令的第二句话:(1)朱总司令真是想藏胞所想,急藏胞所急啊!你们读读这段话,看看还能够体会到什么?(朱总司令担心藏胞耽误春耕,急藏胞所急。
)(2)是啊,如果不把地抢种上,会出现什么情况呢?朱总司令该多急啊!谁想读好这句话?朱总司令一想到藏胞来年可能忍饥挨饿,真是心急如焚哪!你能读好这句话吗?学生练读(重点指导体会“节气不饶人、赶紧”等词语。
)(3)朱总司令的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第四小节)“乌云”遮住了谁的“眼睛”?(藏族同胞)这里的“乌云”指的是什么?(结合反动军队对藏胞的迫害指导学生理解:乌云遮住了眼睛”)是国民党反动军队的迫害让他们再也不敢相信任何军队,面对着藏胞的不理解朱总司令却表现的那么宽容和理解。
那你能通过朗读把朱总司令的这份宽容和理解读出来吗?(指名读)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仿佛看见了一位对藏胞满怀体谅的朱总司令,让我们一起读好这段话,再次感受朱总司令的善解人意和内心的焦急担心。
4.交流朱总司令的第三句话:过渡:学到这儿,老师发现你们可真会读书,还能通过朗读将你的理解表现出来,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能感受到朱总司令一心替藏胞着想,有着菩萨心肠。
那请你们再读读朱总司令在春耕动员会上的发言,看又能感受到什么?(1)什么是“尽心尽力”呢?(就是全力以赴,毫无保留,全心全意)那朱总司令如此尽心尽力,是为了谁?(朱总司令想民所想,把藏胞的事当成自己的事。
这就是“尽心尽力”!)(2)你能用“尽心尽力”说一句话吗?(学生练习,指名说。
)(3)假如你就是朱总司令,春耕动员会马上就要召开了,你打算在会上怎么说? (指导学生以朱总司令的身份读好这句话。
)5.一句话一颗心,一件事一片情,让我们再次朗读将朱总司令的这三句话,感悟朱总司令和红军对藏胞的拳拳之心、浓浓之情。
.(二)感情升华 1.想象说话: 藏族同胞一个个悄悄地返回了家园。
当他们回到自己的家园时,看到的是什么?(引出“院子干干净净、土地平平展展”)他们看到这一切,会怎么感激朱德和红军战士呢?(引导学生想象说话,并进行角色扮演)2.是啊,千言万语,在此时都汇聚成了一句话,再次出示:“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呀!”引导学生读出对朱德和红军的感激,赞美,学生情感得到升华。
(三)词句训练红军的劳动场面让人印象深刻,这样的劳动场面,你想到了哪个词呢?(热火朝天)是的,当许多人齐心协力做一件事,如大扫除,植树时就可以用上“热火朝天”。
课件出示:①同学们在操场上 ,正玩得热火朝天。
②今天下午学校要检查教室卫生,同学们都 。
你能用“热火朝天”说一句话吗?(四)拓展延伸1.复述课文同学们都喜欢听故事,可是你喜欢把故事讲给别人听吗?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一个很好的故事,回家讲给你的爸爸妈妈或弟弟妹妹听吧。
可是究竟怎样把这个故事讲好呢?我们就来练一练。
在藏胞们躲进深山,久未露面时,朱总司令焦急地说在翻译抱怨藏胞糊涂时,朱总司令说 在春耕动员会上,朱总司令发出号召课件出示:(1)理清课文思路:①红军长征途中来到了藏民居住区,藏族同胞却躲到山里。
②朱总司令着急藏民生活,着急藏民春耕。
派人到山中寻找,还帮藏民耕种土地。
③藏族同胞亲切的称他们为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军队。
(2)抓住几个时间段:“一天”、“第二天”、“几天以后”。
(3)发挥想象,灵活运用课文中的词句,可以加入自己的语言。
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先分段复述,然后连起来复述,待会老师找同学到讲台给同学们讲故事。
2.给红军写信同学们,一晃到了秋天,收割时,藏族同胞想表达对红军的感激之情,请你们代藏胞们给朱德和那些红军战士写封信。
学生练写,交流。
尊敬的红军战士3.新时代的人民军队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像《菩萨兵》一样反映军民情的感人故事,九八年我国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是无数的解放军战士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不朽的长城。
“5.12”汶川地震,救灾现场有无数的解放军战士的身影,又是一群群菩萨兵,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护、挽救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老百姓再次称他们为最可爱的人。
(多媒体出示解放军战士抗击雪灾的图片,5.12抗震救灾的图片)板书设计:10、菩萨兵朱德急坏了怎么受得了尽心尽力藏民躲跑返回流泪(军民鱼水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