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美术绘画与书法
明代早期吴伟二十三幅绘画作品赏析
明代早期吴伟二十三幅绘画作品赏析明代(1368-1644年)是中国书画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
这一时期的绘画与书法,是在沿着宋元传统的基础上继续演变发展。
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的逐渐稳定、文化艺术的发达,出现了一些以地区为中心的名家与流派。
整个明朝一代书画艺术的演变发展,大致可分为前期、中期、晚期三个阶段,但也不能截然分开,而是相互交替衔接的。
明代前期,这一时期是以仿“两宋院体”为主。
花鸟画方面,继承了黄荃父子工笔重彩的画风;山水画方面,有的宗法郭熙,而大多数人物山水画,则完全效仿南宋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虽师法古人,还展现出自己独有的面貌,形成了明代院体的特有风格。
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形象精确,法度严谨,色彩艳丽。
明画与宋画的区别主要是宋代院体画下笔凝重稳健,比较工整谨严,风格朴厚,而明代院体画,早期画风还比较严谨细密,多用水墨稍带写意,下笔轻快。
前期有院体画派林良,【秋林聚禽】,吕纪【残荷鹰鹭】吴伟【鱼乐图】戴进【风雨归舟】,这里介绍明朝早期吴伟绘画作品。
明代吴伟(1459-1508年),明代著名画家,字次翁,又字士英、鲁夫、号小仙。
江夏(今湖北武汉)人,画院待诏,孝宗时授锦衣卫百户及赐“画状元”的图章。
吴伟父亲早逝,年幼时被湖广布政使钱昕收养,来到江苏常熟。
吴伟从小就流露出绘画天赋,七岁时画了一幅画,并题字:“白头一老子,骑驴去饮水。
岸上蹄踏蹄,水中嘴对嘴。
”令老师十分惊讶。
后来,吴伟的画名逐渐传开。
十七岁时,他闯荡南京,受到成国公朱仪赏识。
朱仪惊呼吴伟为小仙人,从此,吴伟便以“小仙”为号。
代表作品有:《溪山渔艇图》、《渔父图》、《东方朔偷桃图》、《歌舞图》、《琵琶美人图》、《江山渔乐图》、《长江万里图》、《武陵春图》、《松下高士图》、《词林雅集图》、《画刘海蟾》、《雪渔图》、《灞桥风雪图》、《醉樵图》、《临流读书图》、《湖山清夏图》、《樵夫图》、《北海真人像》《寒山积雪》、《柳岸闲步图》、《芝仙图》、《松溪渔炊图》《学渔图》等。
明清时期的书法和绘画艺术
明清时期的书法和绘画艺术明清时期是中国书法和绘画艺术发展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文化达到了顶峰,艺术成就显著,更为深刻的是,明清时期的书法和绘画艺术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整个人类文化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明代书法的特点明代的书法艺术,始于明太祖朱元璋,整个时期分为南北两派。
以北方文人书法颇具特色,为实用主义的代表。
其艺术特点是大篆、隶、楷三体并重,接手古代书法之精华,但使其致用实用,语言平易近人。
明代文人书法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文征明、唐寅、郑板桥和杨时等等。
1.1 文征明文征明是明代文人书法流派的代表人物。
他的书法风格独具特色,表现出一种雄浑、刚健的气势。
他的字体形制精细、构图严谨、笔势豪放、用笔别致,连笔流畅。
文征明的书法创造了一种独特的风格,被后人称之为“文氏体派”。
1.2 唐寅唐寅是明代书画大家,为文人书法艺术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书法独具特色,笔画舒展激昂,洋溢着自由不羁的气息,既有古雅的气息,又有另类的创意。
这种独特的风格被后人称之为“唐人体派”。
1.3 郑板桥郑板桥是明代学者、书画家、篆刻家。
他的书法高雅秀丽,色彩和谐,舒展自然,表现出一种典雅的气质。
尤其是他的行书,他的笔触尤其清秀飘逸,被称之为“板桥小楷”。
二、清代书法的特点清代书法与明代书法相比,更显出一种内敛,而在艺术技巧上,更加细致入微。
清代艺术家对《兰亭序》、《颜勤礼碑》等名篇的传承和发扬,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清代书法艺术的代表人物有陈瑞周、张石田和文徵明后人王铎等等。
2.1 陈瑞周陈瑞周是清代著名书法家之一,他的书法作品几乎涵盖了各种体式。
他的行书狂草瑰丽奔放,运笔华丽,体现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陈瑞周的楷书以清秀脱俗出名,它的构成工整整齐,每一点、每一画都显得十分的自然,充满着生机。
2.2 张石田张石田是清代八大家之一,他的书法风格具有韵味和浪漫气息。
他的楷书曲直相宜、刚柔相济、自由自在,有一种随意舒适的感觉。
明代的文化和科技成就
明代的文化和科技成就明代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个时期,其文化和科技成就对中华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文化和科技经历了许多重要变革和创新,其成就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意义,对今天的世界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以下是对明代文化和科技成就的简要介绍。
一、文化成就1. 文学在明代,文学产生了重要变革,多种新的文体和形式得到了开发。
小说、戏曲、诗歌、散文等文学形式得到了充分发展。
《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著名小说的创作都是在明代完成的,这些小说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戏曲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丰富,著名的四大名剧《长生殿》、《西厢记》、《拜月亭》、《汉宫秋》等都是在明代创作的。
在诗歌方面,明代的杨慎、辛夷坞、纳兰性德等诗人的作品至今仍被广泛传诵。
2. 绘画和书法明代的绘画和书法达到了高峰,许多艺术家的作品至今仍被广泛欣赏和研究。
明代的绘画风格多样,有工笔画、水墨画、花鸟画等。
明代的四大家——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的作品至今仍被广泛收藏。
在书法方面,明代的著名书法家有赵孟頫、唐寅、李贽、徐渭、虞集等人,他们的作品精湛娴熟,是中国书法发展的重要代表。
3. 科学与哲学明代在科学和哲学领域的成就也非常丰富。
明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在天文观测领域做出了卓越成就,他发明了天球仪并用它进行精密的天文观测,成功地测定了四百多颗恒星的位置和亮度,并且计算出了太阳年的长度。
哲学方面,朱熹的理学成为了明代最重要的哲学学派之一,对中国的哲学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科技成就1. 航海技术明代是中国航海史上的黄金时期,中国船只和航海技术在世界上享有盛名。
明代的郑和七下西洋,开辟了中国船只到达美洲大陆的航路,并在此期间传播了中国文明和技术。
郑和率领的宝船也成为了明代船造工艺的代表,这些宝船拥有极佳的航行性能,被誉为人类造船技术史上的杰作。
2. 火器明代火器制造技术得到了极大发展,火铳成为了明代最重要的武器之一。
简要论述明代美术发展的特点
简要论述明代美术发展的特点
明代美术发展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继承传统:明代美术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前代的绘画传统,对唐宋元明等时期的绘画作品进行借鉴和学习。
明代画家在技法上继承了笔墨的写意风格,对传统绘画中的构图、用笔、色彩等技巧进行发展和创新。
2.注重写实:明代美术注重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描绘,追求形象的逼真和细腻。
明代画家强调对人物、山水等物象形态的真实再现,注重用画笔准确地表达出物象的形状、质感和细节。
3.追求意境:在注重写实的同时,明代美术也注重艺术的表达和意境的塑造。
明代画家通过变换构图结构、运用意象象征、艳丽夺目的色彩等手法,创造出富有情感和审美意蕴的艺术作品。
4.门类齐全:明代美术门类繁多,既有绘画,又有书法、篆刻、陶瓷等。
明代绘画包括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等多个门类,每种门类都有不同的发展特色和代表作家。
5.重视民间艺术:明代美术注重对民间艺术的借鉴和吸收,将民间艺术的表现形式和技艺融于文人艺术中。
民间艺术的形象和题材给予了明代美术更多的生动性和亲民性。
总体来说,明代美术发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注重写实和表达,门类齐全,丰富多样,而且与民间艺术相互借鉴,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艺术景观。
这些特点不仅体现了明代艺术的风貌,也对后世的艺术有着深远的影响。
明朝的文人书画与文化艺术
明朝的文人书画与文化艺术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王朝,它不仅在政治、经济和军事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在文化艺术方面独具特色。
明朝的文人书画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明朝的文人书画注重内涵和意境,追求自然之美和人文之美。
他们以山水、花鸟等自然景物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笔触和写实技法,表现了他们对大自然的独特感悟。
同时,他们也将自己的情感与思想融入到作品之中,通过构图和色彩的运用,传达出他们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
这种注重艺术表达的方式使得明朝的文人书画具有了深厚的思想内涵。
除了山水画外,明朝的花鸟画也得到了蓬勃发展。
明代画家徐渭的花鸟画独具一格,融合了南北绘画的特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他的画作表现了对自然万物的敏锐观察和独到见解,传递了他对生命力与美的追求。
同时,他还善于通过笔墨和色彩的运用,展现出花鸟的生动和灵动之美。
徐渭的花鸟画透露出一种平和与宁静的气息,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秘与和谐。
在书法方面,明朝的文人书法强调自然、利落的笔画和流畅的结构。
明代的名家如徐祯卿、杨凝式等,都以其独特的笔法和个人风格在书法界独树一帜。
他们的作品以豪迈、雄浑而著称,给人一种力量和美感的体验。
这些书家的作品不仅形美,更重要的是寓意深远,饱含了对生命和价值的思考。
除了书法和绘画外,明朝的文化艺术也在其他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明朝的戏曲是中国戏曲发展的重要阶段,尤其是京剧的形成和推广。
明朝的文人也对音乐、舞蹈等进行了大量的创作和研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湖州音乐和宫廷舞蹈。
这些艺术形式不仅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也为后世的文化传承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明朝的文人书画和文化艺术对于后世的影响非常深远。
他们注重创作的思想、审美和艺术观念成为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明朝文人书画创作的技法和艺术手法也为后世的艺术家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在当今社会,明朝文人书画的精神依然在各个领域发扬光大,成为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指引。
中国美术史:8.明清-近代美术
明清时期的美术
明代绘画
一、宫廷花鸟画派 二、宫廷山水画派(浙派) 三、吴派(山水画派)
一、宫廷花鸟画派
画风: 艳丽典雅、笔法工整而富有生意。
主要宫廷画家:
边文进(福建沙县人) 吕纪(浙江宁波人) 林良(广东佛山人)
林良 花鸟画
吕纪 花鸟画Page 4
边文进 花鸟画作品
Page 5
二、宫廷山水画派——浙 派(院派) (157)
1.陈淳(今江苏苏州人) 2.徐渭(今浙江绍兴人) 3.周之冕(今江苏吴江人)
陈 淳 花鸟画作品
徐渭
花鸟画 作品
位于浙江绍兴的徐渭墓
周之冕 花鸟画作品
159
明末画家 董其昌
★ 上海人。明政府
官员(礼部尚书), 上海一带的大地主。 他具有很高的文化修 养,是明朝末年中国 书画界的领袖,最著 名的山水画家、书法 家,无论对当时,还 是对后代,他都有十
郑燮 《竹石图》
金农作品
黄慎的人物画
第四节 明清书法
第二节 明 清 书 法 家 (348)
一、明代书法家
祝允明(草书)、文征明、 唐寅、董其昌、王铎(草 书)
祝允明 草书
祝允明 书法作品
文征明 书法作品
唐伯虎 书法作品
王铎 书法
二、清代书法家 郑燮、金农、吴昌硕、 何绍基、康有为
峰 画作品
陈树人
(1883-1948)
原
名哲,后改名韶,字树
人,以字行,号葭外渔
子。籍隶广东番禺(今
广州)。年十七学画于
居古泉(廉),与高剑
父为同门。留学日本,
先后毕业于西京美术学
校绘画科、东京立教大
学文科。
陈树人作品
明代画家文征明与明代绘画特点
明代画家文征明与明代绘画特点1. 文征明的生平和艺术成就文征明(1470年-1559年),字子昂,号南石,是明代著名的画家和书法家。
他出生于江苏无锡,早年曾在南京大书院学习儒学,后以才华出众而被聘为皇室画师。
文征明对于绘画艺术有着深厚的造诣,他尤其擅长山水画和花鸟画。
他的作品注重形神兼备,将写实手法与意境表达相结合,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文征明继承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精华,并且在创新中融入了自己的个人理念和感悟。
2. 明代绘画的背景和特点2.1 社会背景明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这个时期社会稳定繁荣,士人地位提高,艺术活动也十分活跃。
2.2 绘画特点明代绘画延续了宋元时期的传统,但也有一些独特之处。
- 强调写实和表现力:明代绘画注重对自然景色的准确描绘,同时也追求表达感情和意境。
画家们通过观察、真实再现以及个人感悟,创造出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和情感共鸣的作品。
- 重视构图和形式美:明代绘画注重画面的整体结构,善于运用对比、层次和节奏等手法来达到视觉上的平衡和美感。
- 多样化的题材和风格:明代绘画既有山水田园的宁静场景,也有宫廷宴会、神话传说等绚丽多彩的题材。
不同画家还各自追求风格上的差异,形成了多种不同流派。
3. 文征明在明代绘画中的地位与影响文征明以其卓越才华和个人艺术追求成为了当时绘画界备受关注的焦点。
他对于山水花鸟等题材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发展出了独特而精湛的绘画技巧。
文征明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他提倡以自然为师,注重细致观察和表现力,这种观念在后来的绘画界影响广泛。
他以真实写实的手法和审美理念,开拓了明代山水画的新境界,并对后世山水画家产生了重要影响。
除了对于技巧和形式方面的影响外,文征明更重要的是在艺术理念上给了后人许多启示。
他试图将书法与绘画相融合,通过笔墨之中表达出自己的情感与内心体验,注重创作中融入个人思想感悟和审美趣味。
4. 总结明代画家文征明以其独特而精湛的技艺在绘画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朱元璋的绘画与书法艺术
朱元璋的绘画与书法艺术朱元璋是中国明朝的开国皇帝,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
他不仅以政治才能和军事策略享誉一时,还以绘画和书法艺术展示了自己的艺术才情。
他的绘画与书法作品精湛而独特,展现了他的艺术造诣和个人情怀。
本文将就朱元璋的绘画与书法艺术进行探讨,了解他在这两个领域的艺术表现。
朱元璋的绘画作品丰富多样,尤其擅长山水画。
他的山水画以雄浑壮丽、饱满而融合了个人情怀的风格为特点。
通过笔墨的运用,他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表现得无比生动。
例如,他的《巫峡图》是一幅具有鲜明个人风格的山水画作。
这幅作品描绘了长江巫峡的雄浑壮丽景色,墨色如黛,山水线条朴实而有力,展现出朱元璋对大自然壮丽景色的独特感悟。
他的画作不拘泥于传统的形式,而是注重表达个人情感和内心世界。
这使得他的作品独具魅力,并给观者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此外,朱元璋的书法艺术也十分出色。
他的书法作品流畅而富有节奏感,展现了他对于笔墨的独到理解。
他熟练掌握了楷书、行书和草书等不同字体,并能够灵活运用于书写中。
他的楷书作品端庄而稳重,用笔舒展,字形工整。
他的行书作品则更添几分活泼与灵动,用笔丰满,线条流畅。
而他的草书则更具独特韵味,每一笔墨都充满了个人情感与自由奔放的气息。
例如,他的《帝王行书千字文》是一篇很有代表性的作品。
这篇书法作品以行书体书写了唐代文学家郑虔《千字文》,书法规整,笔画遒劲有力,充分展现了朱元璋的书法造诣和个人风采。
朱元璋的绘画与书法艺术展示了他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他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将自己对大自然和人生的感悟通过艺术作品呈现给观者。
他的作品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还体现了他作为一个皇帝的才干与深思熟虑。
总之,朱元璋的绘画与书法艺术作品曾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他的作品不仅展示了他的艺术才情和对艺术的追求,更融入了个人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他的绘画与书法艺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欣赏。
通过对他的作品的学习与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领略到这位伟大皇帝的卓越才华和非凡魅力。
明朝文化的地方特色与传承
明朝文化的地方特色与传承明朝是一个充满变革与繁荣的时期,其中不仅有众多的历史事件和政治变革,同时也涌现了大量的文化与艺术表现形式。
然而,虽然明朝在宏观层面上取得了许多成就,但在不同地区亦产生了许多地方文化的特色与传承。
本文将会就明朝时期地方文化的特色与传承展开论述。
一. 书法与绘画书法与绘画是历史上中国文化的两大特色,而明朝时期也是书法、绘画大展宏图的时期。
明朝时期,一些地区特别推崇书法大家,将书法作为当时文人雅士的标志之一。
例如在江西宜春市有一个文人书法被称为三百年老字号的赖氏书法,它是江西省唯一的老字号书法店,至今已经有近500年历史。
赖氏书法的特色是雕刻,书写的字迹深峻、勾勒精美,披露出江南文化艺术的精髓。
此外,绘画也是明朝时期人文艺术的瑰宝,不少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达到了非凡的高度。
而浙江一带的花鸟画则以自然、清新的风格闻名。
这种画法以花鸟为主,画面内容简洁明了,构图美观大方,色调柔和而鲜艳,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和装饰性。
二. 剪纸剪纸是我国特有的民间艺术,它不但有精美的工艺技巧,而且还表现了民间文化的真挚情感。
苏州剪纸是中国四大传统剪纸之一,其代表作品有“春晓花鸟图”、“西施倬园图”等。
其中,以“春晓花鸟图”最为著名,这幅剪纸画具有浓郁的江南文化特色,展现了苏州人物画、花鸟画的典型特点和剪纸艺术的精湛工艺。
与此同时,在汉中市的保安民间剪纸艺术中,剪出来的纸片不仅东西南北都有,还有上、下、左、右、前、后、外、内等多个方向,对剪刀、双手、眼、脚等协调性和准确性的要求也非常高。
其风格也完全不同于苏州剪纸,反而独具一格、别具一派,令人眼前一亮。
三. 剪纸灯笼与剪纸相似,剪纸灯笼同样是我国民间文化的瑰宝之一。
而河北保定剪纸灯笼显然是闻名全国的,由于制作难度极大,而且灯笼要在暗室里制作,所以工艺难度更大。
其特色在于灯笼的大小和形状可以随意制作,而且所选取的题材及装饰元素也非常丰富,包括了中国传统文化、民俗文化和很多地方特色文化元素。
明朝时期著名书画大师徐渭二十四幅经典书画赏析
明朝时期著名书画大师徐渭二十四幅经典书画赏析琴棋书画,古代被称作文房四艺,是文人墨客颇为称许的娱乐活动,古人认为,抚琴、弈棋、写字、作画,或者只是听琴、观棋、赏字、阅画,领会诗情画意,能赏心悦目,陶冶情操,有益于健康和长寿。
明朝时期出现的那些生活用品、山川河流,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科技水平,结合字画年代背景的记载,赏字更是别有一番趣味。
——题记1368朱元璋称帝,建立大明,1387年平定辽东,实现统一(1368年~1644年)。
历经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国祚二百七十六年。
为稳固统治,明朝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同时加紧了思想控制。
致使明代文化,始终处于非常紧张的冲突对立状态,是我国思想史上斗争颇为酷烈的一个时期。
明代行草书的社会需求与前此其他时代已经有了不同。
明代建筑趋于高大,同时商人阶层日渐庞大,附庸风雅的愿望颇高,这使得对挂轴一类作品的需求渐多,书法作品渐渐由案头走上墙头,书法家们籍此作出了许多探索,使传统行草逐渐发展出一些新的技巧和风格。
明初书法,先承元朝而下,基本继承的是元代的典型书风;成祖迁都北京以后,国势承平,复以文章翰墨粉饰治具,培养了一批御用书家,遂使台阁书风兴起。
刻帖一定程度上对书法的普及起着重要作用。
明成祖时,大力复兴文化,招募擅长书法的人,并授予中书舍人的官职。
这也进一步推动了习书之风。
明中叶,江浙一代经济逐渐发展,文化也因之而起,成为书法的核心地区。
一些文人淡于仕进,优游文艺,逐渐成为具有一定职业化特征的书画家,以出售书画为生。
这使其创作目的、风格追求都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一些变化,“文人化”的清雅气息逐渐有所减弱,而好异尚奇之风逐渐兴起。
书法艺术得到长足的发展,当时出现了一大批雄视一时的书法家。
以李东阳、沈周、吴宽为代表;正德、嘉靖时期以吴门书法为主体的真正代表明代中期书法的又一书法昌盛时期。
以祝允明、文徵明、王宠等人为代表。
晚明时期,国家内部的政治、文化斗争日趋尖锐,从心学中衍生的个性解放思想蓬勃发展,而外来的军事压力也渐渐增大,这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心理,并进一步影响了文艺活动。
明朝的绘与艺术成就
明朝的绘与艺术成就明朝的绘画与艺术成就明朝时期,绘画与艺术成就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在这个时期,许多杰出的画家和艺术家涌现出来,他们的作品不仅独特而且富有创意,对后世的艺术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介绍明朝时期的绘画与艺术成就。
一、画家的崛起明朝时期,许多画家开始崭露头角,他们以精湛的画技和独特的创作风格成为当时艺术界的翘楚。
其中最负盛名的是唐寅、徐悲鸿和仇英等画家。
唐寅以绘制人物画和山水画著称,他的作品表现了自然景观和人物的生活场景,并注重表达情感。
徐悲鸿则擅长绘制动物,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和强烈的社会意义。
仇英是明代山水画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着重表达自然山水的壮丽与宁静。
二、绘画技艺的创新在明朝时期,绘画技艺得到了极大的突破与创新。
绘画表现形式由宋元时期的写实主义转向了更加抒情的表现方式。
画家们开始注重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想,而不仅仅是客观地再现现实景象。
同时,绘画技法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画家们运用了更多种样的颜料和绘画材料,使得作品更加丰富多彩。
他们注重光影的运用,使画作更具立体感和艺术美感。
三、书法艺术的繁荣在明朝时期,书法艺术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许多著名的书法家,如黄庭坚和文徵明,以其独特的书法风格和造诣深厚的艺术才华而闻名。
他们的作品不仅在艺术上取得了很大的突破,而且对后世的书法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明代书法强调结构的均衡与和谐,追求笔势的流畅与力度,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书法审美观。
四、陶瓷艺术的独特魅力明代的陶瓷艺术以其独特的魅力闻名于世。
明代的瓷器制作工艺非常精湛,釉面光洁平滑,色彩明亮鲜艳。
明代青花瓷、景德镇瓷等瓷器成为了明朝时期的代表作品。
明代瓷器的造型多样,图案精美细腻,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与审美上的愉悦。
明代的陶瓷艺术对于后世的瓷器制作技术和装饰风格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宫廷艺术的辉煌明朝时期,宫廷成为了绘画与艺术的重要推动力。
明代的皇帝和贵族们对于艺术的支持与赞赏,使得宫廷艺术得到了极大的繁荣与发展。
明代士人雅俗共赏的艺术境界
明代士人雅俗共赏的艺术境界在明代,士人以文化修养为荣,他们对于艺术的追求达到了独特的境界。
他们既欣赏高雅的艺术,如绘画、书法、音乐,又对于民间艺术的表现形式有着浓厚的兴趣。
这样的雅俗共赏态度,正是明代士人艺术境界的鲜明表现。
明代士人对于绘画有着深入的研究和追求。
他们不仅在绘画题材上注重纳百巷,兼济天下,还对于绘画技法有着很高的要求。
明代画家文征明就被誉为“文人画派”的代表。
他笔下的山水、花鸟、人物,皆以鲜明的个性,富有生活气息的线条勾勒出了细腻的画面。
明代士人欣赏绘画,不仅欣赏其美学价值,更注重画作所承载的情感和思想。
他们喜欢从绘画中寻找自己的心灵寄托和情感共鸣。
在书法方面,明代士人同样有着卓越的表现。
他们以志在全真,意志高远而自珍为书法的标准。
明代书法家王守仁的书法代表了明代士人对于书法境界的追求。
王守仁笔下的字体工整、线条流畅,每一个字都充满力量,寓意深远。
同时,明代士人也注重书法与绘画、音乐的结合。
他们认为,书法、绘画、音乐是一体的艺术表现形式,相辅相成,有着共通的表达方式和内在联系。
音乐在明代士人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他们从音乐中寻找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慰藉。
明代书画家文征明在他的《士人与琴歌乐府之怪儗多》一文中提到:“音乐乃人之精神制造者,或感动者,或饶有美学。
”这种对于音乐的赞美,表明了明代士人对于音乐艺术的高度认可。
他们喜欢听音乐,参与音乐演奏,通过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对于士人来说,音乐不仅具有审美价值,也是一种放松身心、陶冶情操的方式。
明代士人不仅对于高雅艺术有着深刻的追求,同时也对于民间艺术有着极大的兴趣。
他们喜欢观赏杂剧、魔术等形式多样的民间艺术表演,将其视作一种文化娱乐的方式。
他们认为,民间艺术表演是真实生活的反映,具有朴实和独特的魅力。
这一态度体现了士人对于民间艺术的包容和理解,使得他们的艺术修养更为全面而深厚。
明代士人雅俗共赏的艺术境界,使得他们能够兼收并蓄,将多种艺术形式融合在一起。
明朝的艺术品珍藏
明朝的艺术品珍藏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时期之一,这个时期的艺术品珍藏丰富多样,成为人们研究明朝文化的重要窗口。
明朝的艺术品珍藏分为宫廷和民间两个层面,包括绘画、陶瓷、书法、玉器等多种艺术形式。
下面将逐一介绍明朝的各种艺术品珍藏。
一、绘画珍藏明朝的绘画珍藏以山水画、花鸟画和人物画为主要形式。
明朝山水画以黄公望和宋徽宗为代表,他们的作品注重笔墨的运用,充分展示了中国山水画独特的韵味。
同时,还有各个朝代以来的山水画名家作品,如南宋的李唐、北宋的范宽等。
花鸟画是明朝的另一项重要绘画珍藏,明代画家陈洪绶被誉为“花鸟巨匠”,他的作品精湛细腻,给人以美的享受。
此外,明朝的人物画也非常精彩,明朝画家倪瓒以他的人物画作品而闻名于世,他的画作形象饱满,传神逼真,给人以鲜明的艺术感受。
二、陶瓷珍藏明朝的陶瓷珍藏以青花瓷和景德镇瓷器为代表。
青花瓷是明朝最具代表性的陶瓷珍藏之一,其釉色蓝白纹饰独特,成为中国陶瓷艺术的经典之作。
而景德镇瓷器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釉色,成为明朝陶瓷中独一无二的珍品。
三、书法珍藏明朝的书法珍藏中最著名的是唐伯虎(号石涛)的作品。
唐伯虎以其豪放洒脱、奔放自由的书法风格,成为明代书法的代表人物。
其作品洒脱自然,笔触流畅,给人以清新的美感。
四、玉器珍藏明朝的玉器珍藏以白玉和和田玉为主要形式。
白玉被誉为“天下第一石”,在明朝时期得到广泛的重视和珍藏。
和田玉则以其质地细腻、纹理美观而闻名,是明朝玉器珍藏中的瑰宝。
明朝的艺术品珍藏不仅反映了当时的艺术风貌,也体现了明朝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繁盛。
这些作品的存在不仅为当代人了解明朝文化提供了重要参考,同时也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值得我们珍藏。
通过对明朝的艺术品珍藏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明朝艺术的卓越成就和对后世的影响。
这些珍品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承载着历史和文化的记忆。
明朝的艺术品珍藏是我们研究明代历史和文化的瑰宝,也是我们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遗产。
中国美术史课件PPT8-2明代晚期绘画
明 董 其 昌 仿 古 山 水 册 之 一 ( 局 部 )
明 董其昌 仿古山水册之仿杨升册
明 董其昌 昼锦堂图(局部)
明 董其昌 昼锦堂图(局部)
明 董 其 昌 秋 山 图
明 董其昌 仿古山水册之仿惠崇册
明 董其昌 山水图卷(局部)
明 董其昌 山水图卷
半生落魄已成翁, 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 闲抛闲置野藤中。”
明 徐渭 墨葡萄图
明 徐渭 墨牡丹图
姚黄魏紫懒迎眸, 只貌刘家水牯牛。 大叶大花惟墨沈, 莫教人拟绮为楼。
明 徐渭 山水人物花卉册页之一
明 徐渭 山水人物花卉册页之二
明 陈淳《葵石图轴》
明 陈 淳 花 卉 图 册 之 四
明 董 其 昌 王 右 丞 诗 意 图
·中国美术史·
第七章 明清时期美术
董其昌其他画学思想
1、 “变古”说,以“天地为师” 2、以“淡” 为宗 “以天真幽淡为宗”,“诗文书画,少而工,老而淡,淡胜 工,不工亦何能淡。” 3、绘画与自然的关系 “以蹊径之奇怪论,则画不如山水;以笔墨之精妙论,则山 水决不如画”。 4、“寄画于乐”
• 他与徽州版刻黄氏名手合作的版画,成就异常突出。形制或插图,或页子, 内容则寄托了关心国事民生的情感,歌颂具有反封建意义的水浒英雄与西厢 人物。在美术史上留下不朽声誉,对清代特别是清末“三任”发生了深远影 响。
明 陈洪绶 唏发图
“力量气局,超拔磊落,在仇(英)、唐(寅)之上” 明 陈洪绶 授徒图
·中国美术史·
一、晚明“松江派”大家——董其昌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 亭人。万历十七年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是明末著名的书 画大家、诗人、美术理论家和鉴藏家。
中国美术史明代美术汇编ppt课件
2、文征明
江南春图 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纸本设色 106x30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真赏斋图卷一 藏上海博物馆 纸本设色 30x107.8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2、徐渭
字文长,号青藤 道人。大胆泼辣、乱 头粗服的画风。
墨葡萄图 藏故宫博物院 纸本墨笔 166.3x64.5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山水、花卉、人物册之一 藏故宫博物院 纸本墨笔 26.9x38.3
枯树八哥图 藏扬州市博物馆 纸本墨笔 152x27.4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牡丹图 藏故宫博物院 纸本墨笔 152.5x67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古槎鸲鹆图 藏上海博物馆
纸本墨笔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4、仇英
春夜宴桃李园图 绢本设色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花鸟草虫册 藏上海博物馆 绢本设色 22.9x21.8
明朝的艺术与文学成就
明朝的艺术与文学成就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段辉煌的时期,也是我国文化艺术发展的巅峰时代。
在明朝的统治下,艺术与文学迎来了繁荣和发展,出现了许多杰出的作品和人才。
本文将探讨明朝的艺术与文学成就,展示这个时期的文化魅力。
一、绘画艺术明朝是中国绘画艺术的黄金时代,许多著名画家在这个时期涌现出来。
其中,文征明被誉为明代最杰出的画家之一。
他的作品注重表现对象的神态和意境,充满了浓厚的韵味。
文征明的作品《秋闺图》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绝妙的构图而闻名。
此外,明代的花鸟画发展迅速,成为了绘画艺术中的一大亮点。
著名的鸟类画家沈周以其细致入微的画风而成为时代的代表。
二、雕塑艺术明朝是中国雕塑艺术的鼎盛时期。
明代的青铜雕塑工艺首次达到高峰,许多精美雕塑作品相继问世。
在明朝的宫廷中,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以铜炉、铜香炉和铜鼎为代表的作品,彰显了明代工匠的精湛技艺。
此外,石雕艺术也在明朝达到了独特的高度,许多石刻作品代表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化内涵。
三、文学成就明朝的文学成就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一页,包括了诗歌、散文和戏曲等多个方面。
明代的诗人较之以往更加关注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象的观察。
晚明文人杨慎、戚继光和杨洪至等人的诗作,具有深情、豪放和抒怀之美。
此外,明朝的散文也取得了重要的成就,鼠目寸光、眼界开阔的吴伟业作品《遗山赋》以富有哲理的文字描绘了山水之美和人生之义。
至于戏曲方面,明朝的崇祯皇帝继承并发展了元代的传统,以杂剧《西华山》为代表,展现了明代戏曲的独特魅力。
四、书法艺术明代的书法艺术以楷书为主,以文德宗朱厚照的书法造诣最高。
他的书法作品以豪放的笔画和独特的风格为人称道。
此外,明朝的古籍整理和印刷技术也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明代的《四库全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大规模的古籍汇编,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总结:明朝在艺术与文学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从绘画艺术到雕塑艺术,从诗歌散文到戏曲,明代的艺术家们以其独特的才华和创新精神,为我们留下了一批珍贵的文化遗产。
明朝的艺术发展
明朝的艺术发展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段非常重要的时期,它不仅是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一个时代,也是中国文化和艺术的繁荣发展时期。
在这个时期,文艺复兴从欧洲传到了中国,对中国的艺术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一章:明代绘画艺术明朝时期的绘画,是中国传统绘画在很多方面的发展和推广。
明代以后,绘画的主要形式是“文人画”,这种绘画形式强调的是文学的内涵和墨水痕迹的诗意,这些艺术家多是以文学为出发点的画家,他们设计的画作通过墨水痕迹的自由表现,来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感受。
文人画美在典雅中不乏柔和之感,且不涉及世俗荒诞或华丽。
明代的绘画艺术也注重实践的创新。
例如,神勇干派的徽州画派就是一支非常有代表性的绘画创新派别。
徽州画派的特色,在于将板块画与水墨画结合在一起,既注重了形式的创新,同时也保留了传统的绘画技法。
第二章:明代雕塑艺术明代的雕塑艺术,继承了唐代与宋朝时期的传统,同时又加入了很多新的元素,这些新的元素往往表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
明代雕塑的特点,在于突破了传统技法,在尺寸颜色上有很大的突破和变化。
例如,明代加强了对雕塑表情的把握、体现个性。
这种表现形式可以提升艺术创作的品味和情感表达的深度。
第三章:明代书法艺术明代书法艺术有很大的特点,这些书法家在艺术创作的同时,呼吸着社会变革的气息。
明代书法的艺术表现形式,强调的是笔势的力度、气息、墨水痕迹的变化和创新。
明代书法艺术家和唐代与宋朝时期的书法家不同,他们强调的是在书写中,及时地融入社会生活的新意。
第四章:明代的音乐艺术明代的音乐艺术非常丰富,其中含括了歌、舞、乐等几个不同的方向。
在明代的音乐艺术创作中,强调的是民间口头传承和逐步完善,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将民间的音乐元素融入到音乐创作中,充分表现出音乐激情和艺术美感。
第五章:明代的戏曲艺术明代时期,京杭利商路逐渐形成,这条路线改变了中国东南地区戏曲地域体系,促进了各地戏曲文化交流和创新变革。
明代的戏曲艺术,不仅是地方性的艺术,同时也是整个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明清时期的艺术家及其作品欣赏
明清时期的艺术家及其作品欣赏明清时期,是中国艺术史上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时段。
在这个时期,有许多杰出的艺术家,他们的作品以其精湛的技艺、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最具代表性的艺术之一。
本文将介绍几位明清时期的艺术家及其作品,来一起欣赏他们的艺术之美。
一、唐伯虎唐伯虎是明代的一位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和文学家。
他的作品涉及多个领域,尤其以绘画和书法最为著名。
他的画以表现生活为主,喜欢描绘儒雅、潇洒、贵气的人物形象,尤其擅长画花鸟和山水。
他的书法则融合了楷、隶、草等多个字体的技巧,独具风格。
他的名作《千里江山图》是中国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作,展现出了对自然的崇敬、对历史的追忆、对祖国的深情。
二、郎世宁郎世宁是明代的一位著名书法家、画家和诗人。
他的书法以规矩、工整、方正为主,精通隶、楷、行、草等多种字体,也擅长篆刻和拼音文字。
他的画作则以人物形象为主,尤其擅长画壁画和庭院画。
他的名作《清明上河图》是中国艺术史上的珍品之一,通过描绘战乱时期的社会生活场景,生动地展现了宋代城市的繁荣和人民的生活状态。
这幅画也被誉为“东方荷马”。
三、仇英仇英是清代的一位著名画家。
他的画以变化多端的笔墨、敏锐的观察力和精湛的手法著称。
他的名作《游春图》、《红豆词》等作品,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和人们的欢快心情,被誉为“仇氏画派”的代表之一。
他的画风受到了很多后来人的追崇和模仿,成为中国画史上的经典之作。
四、朱耷朱耷是清代的一位著名画家。
他的画以以水墨山水和人物画为主,精于笔墨手法,善于表现自然风光和山水情调。
他的名作《古松图》、《四君子图》等作品,以极简的线条和高超的技巧,展示出了中国画的千年传统和继承发展。
他的画风对中国画的现代化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
五、齐白石齐白石是近代中国画坛的一位巨匠。
他的画以山水、花鸟和人物画为主,独具一格,有“齐氏写意”的美誉。
他的笔法粗犷大气、写意洒脱,想象丰富、造型独特,对中国画的现代化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明代中期文徵明十八幅绘画作品赏析(上)
明代中期文徵明十八幅绘画作品赏析(上)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
因先世为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
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苏州)人。
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鉴藏家。
文徽明像文徵明曾学文于吴宽,学书法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生平九次参加乡试均不中。
嘉靖二年(1523年),以岁贡生参加吏部考试,被授予翰林院待诏之职。
嘉靖五年(1526年),文徵明辞官归乡,专事创作。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二月二十,文徵明去世,享年九十。
其弟子私谥贞献。
文徵明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四绝”,其与沈周共创“吴派”。
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家”。
在文学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文徵明毕生嗜好交游,外师造化,汲取养料,创作量较丰,所作散藏于海内外一些公私典藏机构或藏家手中,文征明传世画作有《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石湖草堂》、《横塘诗意》、《虎丘图》、《天平纪游图》、《灵岩山图》、《洞庭西山图》、《拙政园图》、《雨余春树图》、《影翠轩图》、《绿荫清话图》、《绿荫草堂图》、《松壑飞泉图》、《石湖诗图》、《失竹》、《江南春图》、《古木寒泉图》、《塞村锺馗图》、《松声一榻图》、《好雨听泉图》、《兰竹》、《梨花白燕图》、《水亭诗思图》、《东园图》等。
明代中期文徽明《人日诗画图》赏析《人日诗画图》,现藏于上海博物馆本幅画作名曰《人日诗画图》,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画作作于弘治十八年(1505)乙丑人日(农历正月初七),文徵明与友人朱性甫、吴次明、钱孔周,门生陈道复及其弟陈津,雅集自家停云馆。
此作即以此次文人雅集为主题,绘竹树映带、溪水新涨之处,有茅屋数椽,图书满架,二三好友正围案清话,左侧一人正撑伞冒雨跨桥而来。
笔致简括秀润,点苔浓淡相宜,气息温雅,境地清幽。
画幅自钤:"停云生"白文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朝美术绘画与书法中国的传统绘画在宋元曾经出现过繁兴,不过宋代的绘画是以画院为主体,元代则文人画盛极一时。
明太祖建国后,推行文化专制政策,在这种政策影响之下,明初画坛只能向宫廷院体画的方向发展。
但是这时候的画家们,都是元末画派的传人,他们在画法上继承了元代画家的风格,还没有形成固定的院体画派,画风上较为多样,而且其中多有由元入明的画家,如王冕、王蒙、倪瓒等,他们当中虽然也有入仕为官者,但是却并未成为宫廷画师,当时以宫廷画师名义在朝的主要有赵原、周位、王仲玉、陈远、朱芾与盛著等人。
在明初的严刑峻法之下,思想上所受到的限制使明初的画师们无所适从,他们只能墨守陈规,而不敢有丝毫的创意。
这与中国绘画传统的精神恰恰是相背离的,因此明初的绘画,在几位由元入明的画师之后,便只能走上思想局限的院体画派的道路。
永乐以后,君主专制与政治稳定相辅而成,逐渐形成了“台阁体”文化现象,出现了“台阁体”的文风和书法风格,与之相应的画坛风格便是“院体”画风的进一步发展。
永乐时的宫廷画师范启东曾说:“长陵于书独重云间沈度,于画最爱永嘉郭文通。
以度书丰腴温润,郭山水布置茂密故也。
有言夏珪、马远者,辄斥之曰:‘是残山剩水,宋僻安物也,何敢焉!’”①启东,一字起东,名暹,号苇斋,人称苇斋先生。
昆山人。
永乐中被召入画院,善画花竹翎毛,兼工书法。
②郭文通,成祖赐名纯。
画法师承元代画家盛懋,所谓“布置茂密”的风格,并因此而受到好大喜功的成祖的欣赏。
成祖的这种好恶对于当时画坛风格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郭纯的山水,虽然在形式上是对元人绘画的继承,但是在绘画的精神上却同洪武中的宫廷画师们一样的拘守成法,而并无丝毫的创新,所以他只能代表洪、永宫廷绘画风格的尾声。
与郭纯同时的还有王绂(1362—1416)。
王绂,字孟端,号友石生,一号九龙山人。
无锡人。
洪武中以博士弟子征入京师,因胡惟庸案所牵谪戍山西朔州(今大同),建文中隐居无锡九龙山(惠山),永乐中以荐授文渊阁中书舍人。
他在绘画风格上师从王蒙,除山水画外,还擅长竹石,史称其“画不苟作,游览之顷,酒酣握笔,长廊素壁,淋漓沾洒”③。
他与稍晚些时候的夏珪(1388—1470),又都以墨竹闻名。
①叶盛:《水东日记》卷三《长陵所赏书画家》。
②《图绘宝鉴》卷六。
③《明史》卷二八六《王绂传》。
夏珪,字仲昭。
永乐十三年(1415)进士,历官太常寺卿。
时有“夏卿一个竹,西凉十锭金”之说④。
他与王绂虽然都以画知名,但都不是专职的宫廷画师。
两人都列名于《文苑传》,画风带有浓郁的文人画气息,所以被后人视作吴门画派的先驱。
从这些情形来看,当时的官廷绘画尚未形成固定的风格,尚处于发展变化的过渡阶段。
待到洪熙、宣德以后,来自闽、浙等地的画师给宫廷绘画带来了新的风格,明代的宫廷绘画一改元代的画风,重现宋代画院的传统,从而真正形成了明代的院体画派。
从洪熙、宣德到成化、弘治的八十余年间,是明代院体宫廷绘画最为兴盛的时代,先后涌现出了一大批技艺精湛的画家。
其中著名的有边景昭、赵廉、蒋子成、谢环、商喜、李在、周文靖、顾应文、倪端、孙隆、林良、王谔等人。
明代的院体画,到成化、弘治的时候,可谓是到达了顶峰。
宪宗和孝宗父子也都是长于绘事的,但是明代的院体画到这时候也开始走向衰落。
正德以后,吴门画派兴起,逐渐成为时代画风的主流。
“浙派”的代表人物是戴进。
戴进(1388—1462),字文进,号静庵,又号玉泉道人。
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故称之为“浙派”。
戴进的画,吸收了宋元各家的画法,在技巧上有极深的造诣。
明人评价他的画时说:“其山水源出郭熙、李唐、马远、夏圭,而妙处多自发之,俗所谓行家兼利者也。
神像人物杂画无不佳。
..死后人始推为绝艺。
”①今人评价他的绘画时也说:“正是由于戴进不囿于‘专攻一家而出于一家者’,故能高出宫廷画家一筹,自创新格。
”②在戴进的作品中,除去继承宋、元笔意之外,多有所创新。
如《风雨归舟图》中用纵向的刷笔来表现风雨的气势,《钟馗夜游图》则采用粗笔钉头鼠尾的描法,都超出了南宋院派的画法。
戴进卒于天顺六年(1462),其后虽有子戴泉及门人夏芷、方钺等承其衣钵,但戴泉资质有限,夏芷、方钺皆早逝,于浙派的绘画均无所发扬。
直到成、弘间“江夏派”吴伟再起,才得以重振戴进的画风。
吴伟(1459—1508),字次翁、士英,号小仙、鲁夫,湖广江夏(今湖北武昌)人。
所以成名后人称之为“江夏派”。
吴伟是浙派的继起,也是浙派的尾声。
近人评论说:“吴伟继戴进为浙派盟主,与北海杜堇、姑苏沈周、江西郭诩齐名。
用笔则雄健豪放,用墨则挥洒淋漓。
其纵横自如,痛快排傲之趣,固有墨飞笔舞之妙,然以过事驰骋,难免剑拔弩张之弊,只图快意,毫无蕴藉含蓄之致。
士气日少,作家气愈多,浸假而为霸悍俗浊之态。
习之者更肆为狂怪以骇世惊俗,已为画道之蠹。
至钟钦礼、郑颠仙、张路、张复阳、蒋嵩辈,私心妄用,焦笔枯墨,点染粗豪,板重颓放,狂态可掬。
异派之讥评蜂起,而浙派自身亦渐以不振矣。
”①其后在画坛上活跃的是“吴门四家”。
④徐沁:《明画录》卷七。
①徐沁:《明画录》卷二。
②单国强:《时起波澜的明代画法》,《中国古代美术史》第12 册。
“吴门四家”指的是明中叶以后定居于苏州的四位蜚声画坛的吴派名家,即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
沈周(1427—1509),字启南,号石田,一号白石翁。
长洲(今江苏苏州)人。
其父沈恒吉、伯父沈贞吉均以画名,故承家传而学画。
善诗文而生平不仕,纵情于江南山水之间,长于山水画,写生花鸟亦俱佳。
沈周的山水画作品,早期学元明之际的王蒙,用笔细缜,被人称之为“细沈”,后期改变风格,用笔粗放,人称之为“粗沈”。
沈周之后,继之而为吴门代表的是文徵明和唐寅。
文徵明(1470—1559),初名璧,以字行,更字徵仲,别号衡山。
文徵明在绘画上继承发展了沈周的风格,并师法王维、赵孟頫。
他的作品虽有浓重的文人色彩,却不仅于用墨,且重于用色,不止于粗放而且能工致精细,文采儒雅,颇增书卷之气。
所以他的作品深受当时文人士大夫们的欢迎,名声与门人都有超越其师沈石田之势。
与文徵明同时代的唐寅,也是“吴门四家”之一。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鲁国唐生、逃禅仙吏、梅花庵主人等。
吴县(今属江苏)人。
少年有才,弘治十一年(1498)乡试第一名,次年会试,因科场泄题案被牵,谪浙江为吏,耻而不赴,遂以卖画为生。
工诗擅画,于山水、人物、花鸟等无不通,尤长于人物。
唐寅在绘画风格上兼有文人画与院体画的特点,学者们一般认为这是与他文人的气质和以卖画为生的现实所致。
这也更增添了他的作品的自身特点,使之成为了雅俗共赏的艺术品。
他并且因此而名声甚著。
唐寅由于仕途的挫折,而将怀才不遇的情感以狂放的形式表现了出来,所以应该说,他虽然接受院体派职业画家的影响,但是更多的还是他的文人本色。
不过唐寅所处的时代,明代社会开始发生变化,以王守仁为代表的新儒家兴起后,开始强调个性的追求。
这对于唐寅等人在绘画上的突破不无作用。
唐寅曾受召于宁王宸濠府中,后因察知宁王有异志而佯狂归,筑室苏州桃花坞,与友人诗文作画其中,终于没有成为皇室的画师。
“吴门四家”的最后一位画家是仇英。
仇英(约1506—1555),字实父,号十洲。
太仓(今属江苏)人。
他与文徵明和唐寅等人的不同之处,在于他并非文人出身。
他年轻时曾为木工,喜绘画,后移居苏州并以院体派画师周臣为师,又与文徵明等人交往,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画风。
在“吴门四家”中,仇英是一位典型的画技派的画家,他曾经长期客居于当时著名收藏家项元汴家中,临摹“天籁阁”的藏画,用力甚勤。
所以仇英的画既有文人画的气蕴,又有院派画的传统,以笔墨细腻见长。
①俞剑华:《中国绘画史》第十三章《明朝的绘画》,第76、77 页。
吴门派的绘画追求文学与绘画的统一,强调画本身的意境,提倡神似。
对于其后中国绘画的发展影响颇大。
从吴门画派以后,晚明的绘画走上了两种完全不同的道路,一种是以徐渭、陈洪绶为代表的创新派的画家,一派是以董其昌为代表的书斋文人画派的画家,这截然相反的两种风格,构成了晚明画坛的主要特点。
徐渭(152—1599),字文清,后改文长,号天池山人、青藤山人、田水月等。
浙江山阴(今绍兴)人。
长于诗文、戏曲,工书画。
才华甚著而屡试不中。
嘉靖中受知于总督胡宗宪,入其幕下。
胡宗宪入狱后,畏祸佯狂避于富阳。
隆庆中又因杀妻被逮,晚年游于宣化(今属河北)、辽东及南北两京,贫困终生。
这种坎坷的经历造成了徐渭愤世嫉俗的性格特点,这在他的戏曲作品和绘画作品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他的绘画一反吴派文人画那种恬雅闲适的平稳,处处表现出一种情感的发泄与个性的追求。
这与当时社会上泰州学派传人那种反传统的思想特征是十分相合的。
他们都代表了当时明朝知识界强烈的思想变革要求。
徐渭的绘画因此而带有极强的随意性,不受任何局限,不求模仿。
他在吸收宋、元诸家和当时一些画家技法风格的基础上,创造出了自己的特点,开创了中国画大写意的手法。
对于后世中国写意画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
因此又有“青藤画派”之称。
晚明绘画史上另一位卓具成就的大师是陈洪绶。
陈洪绶(1598—1652),幼名莲子,一名胥岸,字章侯,号老莲。
浙江诸暨人。
青年时受业于当时的名儒刘宗周、黄道周门下。
崇祯时为监生,明亡后忠于明朝,不肯降清,入玉门寺为僧,改号悔迟、悔僧、九品莲台主者。
他的许多晚年作品创作于清初,所以也是清初画坛上的一杰。
陈洪绶是中国人物画的大师,在人物画法上具有独特的创新,并且着力于木刻人物画,对于以后版画的发展具有极重大的作用。
晚明时代是一个求变与保守交织的时代,虽然强烈的社会变革要求造就出了一批卓具改革精神的画家,但是作为当时文化主流的则依然是因循保守的士大夫绘画,其代表人物是“松江画派”的董其昌。
董其昌(1555—1636),字元宰,号思白,华亭(今上海松江)人。
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
官至南京礼部尚书。
长寿和高官对于他在书画方面声望固然有所作用,然而更为直接的原因还当是他在文人画方面的成就。
从绘画的技巧来看,董其昌确实堪称当时之典范。
但是由于他过于追求笔墨功夫,片面强调形式,逐渐陷入了缺乏自然真趣的书斋化之中,将其后的文人画引入了误区。
董其昌在当时画坛上影响极大,他与李流芳、杨文骢、程嘉燧、张学曾、卞文瑜、邵弥、王时敏、王鉴被后人称作“画中九友”,基本上垄断了明末的画坛。
董其昌强调绘画构图的所谓“三段法”,即远山、中川、近坡树的三层次入景。
这本来是出于透视学对于景物的观察结果,但是过于的强调则导致了程式化的弊病,使山水画离开了真实的山水,变得千篇一律起来。
事实上文人画的最大弊病本在于弃形求雅,它虽然可以打破画院的院派气,但却失去了造型艺术的基础。
因此明代成功的画家,都必须对于两者兼收并蓄,董其昌过于强调文人画的本身也就必然不利于其后绘画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