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课后练习题 附加答案
5.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13 精卫填海练习(含答案)课课练
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13 精卫填海练习(含答案)课课练13 精卫填海第一课时一、在加点字的正确注音后的括号内打“√”。
shǎo() rì() wéi()少.女名曰.故为.精卫shào() yuē() wèi ()二、看拼音,写词语。
dì wánɡ nì shuǐ fǎn huí xián tǔ()()()()xián dì fǎn nì yuē()接皇()往()沉()美其名()三、根据课文给写出下面词语的正确解释。
少女:溺:故:堙:四、选择填空。
1.这篇文言文出自于《》。
A.《三字经》B.《山海经》2.精卫"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的原因是:()A.善良的精卫不希望再有人像自己那样被大海淹死。
B.精卫不自量力,她只是在做无用功。
3.“以堙于东海”的“堙”读音是:()A.yānB.yīn13 精卫填海第一课时答案一、shào yuē wéi二、帝王溺水返回衔土衔帝返溺曰三、小女儿。
淹没。
因此。
填塞。
四、1.B 2.A 3.B五、游泳溺亡树枝和石块东海13 精卫填海第二课时一、辨字填空,组词语。
(1)曰日: 美其名()()记(2)违伟:()反()大(3)弱溺:()亡微()(4)古故:()诗()事二、翻译句子。
(1)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2)溺而不返。
三、课内阅读。
炎帝之少女,()女娃。
女娃游于(),(),故为精卫,常(),以堙于东海。
1.按原文填空。
2.精卫代表的是什么样的精神?请你写一写。
3.在生活中,你在哪些人的身上看到过这种精神?4.读完这个神话故事后,你有什么感想和体会?13 精卫填海第二课时答案一、(1)美其名曰;日记(2)违反;伟大(3)溺亡;微弱(4)古诗;故事二、(1)它原来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字叫女娃。
(2)溺水而死未能回来。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精卫填海》课后作业及答案(含三套题)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精卫填海》课后作业及答案1.让生字走入语境。
(1)炎dì()不但是农业之神,而且是医药之神。
(2)古语yuē():“nì()子如杀子。
”意思是:过分疼爱孩子反而害了孩子。
2.选字填空。
[返版] ()回()本()权迷途知()[衔街] ()来()道()坊()接3.给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入括号里。
衔:①用嘴含,用嘴叼;②心里怀着;③职务和级别的名号。
(1)他在抗洪抢险和地震救援中屡次立功,军衔.一再提升。
()(2)衔.泥的飞燕迎来春日的暖阳,为我们送来和煦的春风。
()(3)关汉卿的元杂剧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每次我看到“窦娥衔.冤”这一场都不禁为窦娥鸣不平。
()4.下面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与“炎帝之少女”一句相同的一项是()。
A.送孟浩然之广陵B.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C.久而久之D.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5.下面句子停顿错误的一项是()。
A.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B.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C.常衔/西山之/木石D.以/堙于/东海6.书读百遍,而义自见。
几个同学读完课文后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请你在正确的理解后面打“√”。
(1)晓云:《精卫填海》这个故事非常动人,充满神奇的想象力,用离奇的手法教给我们道理。
()(2)小林:精卫鸟非常执着,坚韧不拔,表现出了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3)小凡:大海广阔无垠,无边无际,小小的精卫根本就不能把大海填平。
《精卫填海》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做事要量力而行。
()7.阅读课文,完成练习。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1)结合对古文的理解,把下面句子中画横线的部分换成合适的字词。
(填序号)A.溺B.故C.堙D.少女①夏天我们在水边玩,要注意安全,防被水淹没事件发生。
()②炎帝的小女儿叫女娃。
()③晶晶生病了,因此今日不能做学校的领操员。
2023-2024学年小学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教材同步知识点与配套练习13《精卫填海》含答案
第十三课精卫填海【理解句子】理解重点句子才能明细课文内容精卫填海①炎帝②之少女③,名曰④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⑤而不返,故⑥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⑦于东海。
【注释】①本文选自《山海经·北山经》。
精卫,神话中鸟的名字。
②炎帝:传说中上古时期的部落首领;③少女:小女儿;④曰:叫作;⑤溺:溺水,淹没;⑥故:因此;⑦堙:填塞。
【翻译】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
(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因此化为精卫鸟,经常叼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
你学会了吗?我们来挑战一下下面的试题吧!【课内基础提优】打好地基,才能建起高楼大厦一、翻译下列句子。
1.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故为精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选择题1.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译文: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
B.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
译文:女娃去东海游玩,忘记了回家。
C.常衔西山之木石。
译文:(它)经常用喙衔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
D.以堙于东海。
译文:用来填塞东海。
2.朗读下列句子,停顿正确的是()A.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B.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C.常衔/西山之木/石D.以堙于/东海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选自《山海经·北山经》。
B.精卫是现实生活中的一种鸟,形状像乌鸦,头上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
C.《精卫填海》这个故事赞美了精卫锲而不舍的精神。
D.女娃生前与大海无冤无仇,却不慎溺水身亡,因此与大海结下仇恨,化身为鸟,终身从事填海的事业。
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本文第一句介绍了故事的主要人物及身份。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课后习题及答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课后习题及答案pdf资
源免费下载
名称: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课后习题及答案
类型:课后作业题
年级:四年级
科目:语文
版本:部编版
学期:上册
简介:
本文给大家分享的资源是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课后习题及答案,有需要的老师、家长和同学可以自行下载打印出来。
《精卫填海》这篇课文是一篇叙事古文,描述的是炎帝的小女孩因为溺水而亡,为了避免更多的人受到伤害,她死后化身为精卫鸟,从西山上衔来石子和树枝要把东海填平。
学习目标:
1.认识“帝、少、曰”等6个生字,会写“帝、曰、溺”等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使学生初步懂得精卫不畏艰难,持之以恒的精神,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意志和愿望。
课本原文: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翻译:
炎帝的小女儿,名字叫女娃。
有一次,女娃出游到东海,淹死了未能返回,因此变成了精卫鸟,经常嘴衔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子,用来填塞东海。
部编四年级上册语文13 精卫填海(同步习题及答案)
13 精卫填海第一课时一、在正确注音后的括号内打“√”。
shǎo() rì() wéi()少.女名曰.故为.精卫shào() yuē() wèi ()二、看拼音,写词语。
dì wánɡ nì shuǐ fǎn huí xián zhè()()()()xián dì fǎn nì yuē()接皇()往()沉()美其名()三、给词语写出正确解释。
少女:溺:故:堙:四、翻译句子。
(1)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2)溺而不返。
五、课内阅读。
炎帝之少女,()女娃。
女娃游于(),(),故为精卫,常(),以堙于东海。
1.填空。
2.写一写精卫代表的是什么样的精神?3.生活中,你在哪些人的身上看到过这种精神?13 精卫填海第一课时答案一、shào yuē wéi二、帝王溺水返回衔土衔帝返溺曰三、小女儿。
淹没。
因此。
填塞。
四、1.B 2.A 3.B五、游泳溺亡树枝和石块东海13 精卫填海第二课时一、辨字填空,组词语。
(1)曰日: 美其名()()记(2)违伟:()反()大(3)弱溺:()亡微()(4)古故:()诗()事二、翻译句子。
(1)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2)溺而不返。
三、课内阅读。
炎帝之少女,()女娃。
女娃游于(),(),故为精卫,常(),以堙于东海。
1.按原文填空。
2.精卫代表的是什么样的精神?请你写一写。
3.在生活中,你在哪些人的身上看到过这种精神?4.读完这个神话故事后,你有什么感想和体会?13 精卫填海第二课时答案一、(1)美其名曰;日记(2)违反;伟大(3)溺亡;微弱(4)古诗;故事二、(1)它原来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字叫女娃。
(2)溺水而死未能回来。
三、1.名曰东海溺而不返衔西山之木石2.不怕困难,与困难斗争到底的精神3.我在祖国的边疆战士身上看到了这种精神。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精卫填海》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精卫填海》同步练习题含答案①给句子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1.年少时应该好好读书,少玩电子产品。
(shào)2.游泳时遇到溺水应该如何自救呢?(lìnì)3.XXX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最高主宰。
(bìdì)4.今天大雾弥漫,不远处的高层建筑都隐映没在雾气中。
(yǐnyìng)二、字词乐园。
1.选字组词填空。
日曰弱溺 (曰出、XXX、美其名曰、沉溺、反复、街道、衔接)2.给加点字词选择恰当的解释。
1)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A.未成年的女孩2)溺而不返B.沉溺,沉醉3)以堙于东海B.填塞三、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B.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
C.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D.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四、理解句意,选择正确的答案。
1.对“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理解正确的一项是()B.女娃到东海游玩,沉溺东海美景不愿返回。
2.对“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精卫常常衔来西山的木石,用来填塞东海。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精卫填海》选自《山海经》,精卫以前叫大鹏鸟,因为触怒了XXX后变成了XXX,常常衔着西山的树枝和石子,用来填塞东海。
这则神话故事刻画了勇敢顽强的XXX的形象,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六、课内外比较阅读。
语段一XXX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选自《精卫填海》语段二夸父逐日XXX与日逐走,入日。
渴,欲得饮,饮于河,河竭。
——选自《山海经》XXX的女儿名叫女娃,她游泳时溺水不幸去世,后变成了XXX。
XXX经常衔着西山的树枝和石子,用来填塞东海。
这个神话故事描绘了XXX勇敢顽强的形象,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精卫填海》课时练习题精品配套2套含答案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精卫填海》课时练习题精品配套2套含答案13 精卫填海第一套一、积累与运用1.专项书写展示。
把下列句子抄写在横格上,注意字距和在横格中的位置。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这一趟旅行最少.(shào)得走三天。
B.沉溺.(nì)网络的危害太大了!C.你应该迷途知返.(fǎn),改正错误。
D.喜鹊把小树枝衔.(xián)入自己的新巢。
3.下列句子朗读停顿错误的一项是()A.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来源:学&科&网]B.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
故为精卫。
C.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犹如依旧鸦鹊无声山崩地裂B.叶柄架驶垂头丧气无原无故C.庞大大概悄无声息无可奈何D.清晰追问腾云架雾疑惑不解5.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每逢学校搞活动时,刘辉总是打头阵...,从来不叫苦叫累。
B.碰钉子...的事情在所难免,我们要学会迎难而上,勇于克服。
C.爸爸将车停在十字路口,等到开绿灯...后才走。
D.年轻时候,不栽跟头...,不碰壁,又怎么能成长呢?6.下面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说法正确的有( )(多选)A.课文选自《山海经·北山经》,“精卫”是神话中鸟的名字。
B.课文讲述了黄帝的小女儿女娃去东海游玩时不幸溺水,化为精卫,衔来西山木石填塞东海的故事。
C.精卫填海的起因是“游于东海,溺而不返”,经过是“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D.从精卫鸟誓填东海的行为中,可以感受到它敢于困难斗争到底的决心和坚韧执着的形象。
E.对那些不畏困难、不屈不挠地同困难做斗争的人,我们都可以赞扬他们具有精卫填海的精神。
7.选择正确的读音填空。
shǎo shào1.炎帝之少.( )女,名曰女娃。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3 精卫填海-课时练同步练习(附答案)
13 精卫填海第一课时一、在加点字的正确注音后的括号内打“√”。
shǎo() rì() wéi()少.女名曰.故为.精卫shào() yuē() wèi ()二、看拼音,写词语。
dì wánɡ nì shuǐ fǎn huí xián tǔ()()()()xián dì fǎn nì yuē()接皇()往()沉()美其名()三、根据课文给写出下面词语的正确解释。
少女:溺:故:堙:四、选择填空。
1.这篇文言文出自于《》。
A.《三字经》B.《山海经》2.精卫"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的原因是:()A.善良的精卫不希望再有人像自己那样被大海淹死。
B.精卫不自量力,她只是在做无用功。
3.“以堙于东海”的“堙”读音是:()A.yānB.yīn13 精卫填海第一课时答案一、shào yuē wéi二、帝王溺水返回衔土衔帝返溺曰三、小女儿。
淹没。
因此。
填塞。
四、1.B 2.A 3.B五、游泳溺亡树枝和石块东海13 精卫填海第二课时一、辨字填空,组词语。
(1)曰日: 美其名()()记(2)违伟:()反()大(3)弱溺:()亡微()(4)古故:()诗()事二、翻译句子。
(1)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2)溺而不返。
三、课内阅读。
炎帝之少女,()女娃。
女娃游于(),(),故为精卫,常(),以堙于东海。
1.按原文填空。
2.精卫代表的是什么样的精神?请你写一写。
3.在生活中,你在哪些人的身上看到过这种精神?4.读完这个神话故事后,你有什么感想和体会?13 精卫填海第二课时答案一、(1)美其名曰;日记(2)违反;伟大(3)溺亡;微弱(4)古诗;故事二、(1)它原来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字叫女娃。
(2)溺水而死未能回来。
三、1.名曰东海溺而不返衔西山之木石2.不怕困难,与困难斗争到底的精神3.我在祖国的边疆战士身上看到了这种精神。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精卫填海》课时练习题(含答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精卫填海》课时练习题(含答案)一、基础巩固1.炎帝之少女..()A.少年女子B.小女儿2.以堙.于东海()A.填塞B.土山C.埋没3.对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的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B.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C.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4.对“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女娃到东海游泳,淹死没有返回。
B.女娃到东海游玩,沉溺东海美景不愿返回。
C.女娃到东海游泳,沉到水中不愿起来。
D.女娃到东海游玩,淹死后没有回来。
5.下面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说法正确的有( )(多选)A.课文选自《山海经·北山经》,“精卫”是神话中鸟的名字。
B.课文讲述了黄帝的小女儿女娃去东海游玩时不幸溺水,化为精卫,衔来西山木石填塞东海的故事。
C.精卫填海的起因是“游于东海,溺而不返”,经过是“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D.从精卫鸟誓填东海的行为中,可以感受到它敢于困难斗争到底的决心和坚韧执着的形象。
E.对那些不畏困难、不屈不挠地同困难做斗争的人,我们都可以赞扬他们具有精卫填海的精神。
6.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精卫是炎帝小女儿溺水身亡后的化身。
( )(2)写“帝”的时候“立”要稍小,“冖”宽,上部点和下部竖居中对正。
( )(3)“衔”本来的意思是马嚼子。
( )(4)“少女”一词中“少”的读音是shǎo。
( )(5).《精卫填海》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要不畏艰苦,勤奋不止,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 )7.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并写下来。
(1)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课后练习题 附加答案
第一课时一、在加点字的正确注音后的括号内打“J”。
三、根据课文给写出下面词语的正确解释。
少女:溺:故:堙:四、选择填空。
1.这篇文言文出自于《》。
A.《三字经》B.《山海经》2.精卫"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的原因是:()A.善良的精卫不希望再有人像自己那样被大海淹死。
B.精卫不自量力,她只是在做无用功。
3.“以堙于东海”的“堙”读音是:()A.yanB.yin五、课文整体梳理。
传说精卫因为而填海,用西山上的和经过不懈 shao() 少女 . 名曰. shao( )二、看拼音, 写词语。
diwang n i shui() ( ) xiandi ()接 皇( ) ri()故为精卫 .yue()fanhui()fanniwei() wei() xiantu () yue)美其名()13精卫填海第一课时答案的努力,最后终于填平了的故事。
一、shaoyuewei二、帝王溺水返回衔土衔帝返溺曰三、小女儿。
淹没。
因此。
填塞。
四、1.B2.A3.B五、游泳溺亡树枝和石块东海第二课时一、辨字填空,组词语。
(1)曰日:美其名()()记(2)违伟:()反()大(3)弱溺:()亡微()(4)古故:()诗()事二、翻译句子。
(1)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2)溺而不返。
三、课内阅读。
炎帝之少女,()女娃。
女娃游于(),(),故为精卫,常(),以堙于东海。
1.按原文填空。
2.精卫代表的是什么样的精神?请你写一写。
3.在生活中,你在哪些人的身上看到过这种精神?4.读完这个神话故事后,你有什么感想和体会?13精卫填海第二课时答案一、(1)美其名曰;日记(2)违反;伟大(3)溺亡;微弱(4)古诗;故事二、(1)它原来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字叫女娃。
(2)溺水而死未能回来。
三、1.名曰东海溺而不返衔西山之木石2.不怕困难,与困难斗争到底的精神3.我在祖国的边疆战士身上看到了这种精神。
4.示例:这个神话故事刻画了英勇顽强的精卫鸟的形象。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精卫填海》课后作业及答案(含两套题)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精卫填海》课后作业及答案一、给句子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shǎo shào1.少.()年是清晨冉冉升起的太阳,是一个国家的希望。
2.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多少.()困难,谁也说不清楚。
3.大年初一,男女老少.()都穿戴一新,走亲访友。
4.大部分同学都准时来到了集合地点,只有少.()数人迟到了。
二、查字典填空。
1.“衔”用部首查字法先查,再查画;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再查。
“衔”可以组词,用这个词造一个句子:。
2.“溺”用部首查字法先查,再查画;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再查。
“溺”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淹没在水里;②沉迷不悟,过分。
用意思①组词:。
用意思②组词:。
三、先解释加点字的意思,再解释整句话的意思。
1.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衔:理:句子的意思:2.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溺:返:故:句子的意思:四、选择题。
1.“常衔西山之木石”的朗读节奏是()A.常/衔西山/之木石B.常衔/西山之/木石C.常/衔/西山之木石2.“炎帝之少女”中“少女”的意思是()A.小女儿B.年少的女孩C.几个女孩3.精卫填海的原因是()A.她向往自由B.她在东海溺水身亡C.她喜欢大海五、根据课文填空。
《精卫填海》中的“精卫”以前的名字叫。
“精卫填海”这个故事的起因是,经过是,结果是。
(用自己的话写)《精卫填海》选自,书中记载了很多神奇的故事,我知道的还有、、。
六、想象空间。
想象一下,大海看到填海的精卫,会对她说什么,精卫又会如何回答。
试着写一写他们之间的对话。
大海:精卫:大海:精卫:七、阅读古文,完成练习。
夸父逐日夸父与日逐走,入日。
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杖,化为邓林。
【注释】①逐走:赛跑。
②入日: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
③欲得饮:想喝水解渴。
④河、渭:黄河、渭河。
⑤大泽:大湖。
⑥道:半路上。
⑦邓林:桃林。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精卫填海》课后作业及答案(含三套题)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精卫填海》课后作业及答案1.选字填空。
[返版] ()回()本()权迷途知()[衔街] ()来()道()坊()接2.让生字走入语境。
(1)古语yuē():“nì()子如杀子。
”意思是:过分疼爱孩子反而害了孩子。
(2)炎dì()不但是农业之神,而且是医药之神。
3.给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入括号里。
衔:①用嘴含,用嘴叼;②心里怀着;③职务和级别的名号。
(1)关汉卿的元杂剧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每次我看到“窦娥衔.冤”这一场都不禁为窦娥鸣不平。
()(2)他在抗洪抢险和地震救援中屡次立功,军衔.一再提升。
()(3)衔.泥的飞燕迎来春日的暖阳,为我们送来和煦的春风。
()4.下面句子停顿错误的一项是()。
A.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B.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C.常衔/西山之/木石D.以/堙于/东海5.下面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与“炎帝之少女”一句相同的一项是()。
A.送孟浩然之广陵B.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C.久而久之D.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6.书读百遍,而义自见。
几个同学读完课文后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请你在正确的理解后面打“√”。
(1)小凡:大海广阔无垠,无边无际,小小的精卫根本就不能把大海填平。
《精卫填海》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做事要量力而行。
()(2)晓云:《精卫填海》这个故事非常动人,充满神奇的想象力,用离奇的手法教给我们道理。
()(3)小林:精卫鸟非常执着,坚韧不拔,表现出了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7.阅读课文,完成练习。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1)结合对古文的理解,把下面句子中画横线的部分换成合适的字词。
(填序号)A.溺B.故C.堙D.少女①夏天我们在水边玩,要注意安全,防被水淹没事件发生。
()②炎帝的小女儿叫女娃。
()③晶晶生病了,因此今日不能做学校的领操员。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13 精卫填海 课课练(含答案)
13 精卫填海第一课时一、在加点字的正确注音后的括号内打“√”。
shǎo() rì() wéi()少.女名曰.故为.精卫shào() yuē() wèi ()二、看拼音,写词语。
dì wánɡ nì shuǐ fǎn huí xián tǔ()()()()xián dì fǎn nì yuē()接皇()往()沉()美其名()三、根据课文给写出下面词语的正确解释。
少女:溺:故:堙:四、选择填空。
1.这篇文言文出自于《》。
A.《三字经》B.《山海经》2.精卫"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的原因是:()A.善良的精卫不希望再有人像自己那样被大海淹死。
B.精卫不自量力,她只是在做无用功。
3.“以堙于东海”的“堙”读音是:()A.yānB.yīn13 精卫填海第一课时答案一、shào yuē wéi二、帝王溺水返回衔土衔帝返溺曰三、小女儿。
淹没。
因此。
填塞。
四、1.B 2.A 3.B五、游泳溺亡树枝和石块东海13 精卫填海第二课时一、辨字填空,组词语。
(1)曰日: 美其名()()记(2)违伟:()反()大(3)弱溺:()亡微()(4)古故:()诗()事二、翻译句子。
(1)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2)溺而不返。
三、课内阅读。
炎帝之少女,()女娃。
女娃游于(),(),故为精卫,常(),以堙于东海。
1.按原文填空。
2.精卫代表的是什么样的精神?请你写一写。
3.在生活中,你在哪些人的身上看到过这种精神?4.读完这个神话故事后,你有什么感想和体会?13 精卫填海第二课时答案一、(1)美其名曰;日记(2)违反;伟大(3)溺亡;微弱(4)古诗;故事二、(1)它原来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字叫女娃。
(2)溺水而死未能回来。
三、1.名曰东海溺而不返衔西山之木石2.不怕困难,与困难斗争到底的精神3.我在祖国的边疆战士身上看到了这种精神。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精卫填海》课堂作业每课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精卫填海》课堂作业每课练习题及答案【基础达标】一、看拼音,写词语。
dì wánɡ nì shuǐ fǎn huí xián tǔ二、选择题。
1.这篇文言文出自于《》。
A.《三字经》B.《山海经》2.精卫"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的原因是:()A.善良的精卫不希望再有人像自己那样被大海淹死。
B.精卫不自量力,她只是在做无用功。
3.“以堙于东海”的“堙”读音是:()A.yānB.yīn三、翻译句子。
(1)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2)溺而不返。
2.炎帝之少女,()女娃。
女娃游于(),(),故为精卫,常(),以堙于东海。
①按原文填空。
②精卫代表的是什么样的精神?请你写一写。
③在生活中,你在哪些人的身上看到过这种精神?④读完这个神话故事后,你有什么感想和体会?【能力提升】五、阅读短文《燧人钻木取火》,回答问题。
燧人钻木取火遂明国不识.四时昼夜,有火树名遂木,屈盘万顷。
后世有圣人,游日月之外,至.于其国,息.此树下。
有鸟类鸮(xiāo),啄树则灿然火出。
圣人感.焉,因用小枝钻火,号燧(suì)人。
(选自《精编神话故事一百篇》)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识:至:息:感:2.“圣人感焉,因用小枝钻火,号燧(suì)人。
”翻译成白话文,意思是:。
3.短文中的圣人从哪里受到启发,发明了钻木取火?从文中找出来,用“”画出来。
4.你能解释一下“钻木取火”的道理吗?5.人类从自然现象或生活现象中受到启发,从而进行发明创造的事例数不胜数。
试着举个例子吧。
参考答案:一、帝王溺水返回衔土二、1.B 2.A 3.B三、(1)它原来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字叫女娃。
(2)溺水而死未能回来。
四、1.游泳溺亡树枝和石块东海2.①名曰东海溺而不返衔西山之木石②不怕困难,与困难斗争到底的精神③我在祖国的边疆战士身上看到了这种精神。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13课《精卫填海》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13课《精卫填海》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13.精卫填海一、看拼音,写词语。
nì xián fǎn huí沉()()接()yuē dì shào美名其()炎()()女二、比一比,再组词。
曰()溺()衔()返()日()弱()街()饭()三、选择填空。
1.这篇课文出自于()。
A.《三字经》B.《山海经》C.《论语》2.精卫“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的原因是()。
A.精卫自不量力,她只是在做无用功。
B.善良的精卫不希望再有人像自己那样被大海淹死。
3.“以堙于东海”的“堙”的读音是()。
A.yānB.yīn4.“故”在字典中的解释有:A从前的 B原因C所以,因此D故意。
请把下列“故”字意思填入括号。
①对于明知故.犯的行为要严加处罚。
()②这是什么缘故.。
()③故.为精卫。
()④我喜欢听奶奶讲故.乡的事情。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本文讲述了炎帝的女娃于东海后,变成用西山的填塞的神话故事。
该故事表现女娃的精神。
2.解释下列字词和诗句意思。
①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溺: 返:②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之: 曰:能力提升与训练五、课外阅读夸父逐日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杖,化为邓林。
1.给画线的字选择正确的意思,在正确的解释下面画“√”。
河渭(河水黄河) 未至(到去) 逐日(追赶驱逐)2.选择画线字的正确意思。
(填序号)①够得上某种程度②充足③脚(1)能够吃得上一顿饱饭,他已经很满足了。
( )(2)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 )(3)偶尔做次足底按摩,对身体很好。
( )3.试着翻译下列句子。
(1)夸父与日逐走,入日。
(2)未至,道渴而死。
4.从这个故事中你感受到了夸父的哪些优秀品质?点亮智慧与未来六、快乐书写曰衔13.精卫填海答案一、溺衔返回曰帝少二、子曰溺水衔接返回日子弱小街道吃饭三、1.B 2.B 3.B 4. D B C A四、1.小女儿溺水身亡精卫草木土石东海锲而不舍2. ①溺水淹没;返回;女娃一次去东海边游玩,不慎落入海中,再也没有回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精卫填海
第一课时
一、在加点字的正确注音后的括号内打“√”。
shǎo() rì() wéi()少.女名曰.故为.精卫
shào() yuē() wèi ()二、看拼音,写词语。
dì wánɡ nì shuǐ fǎn huí xián tǔ
()()()()xián dì fǎn nì yuē()接皇()往()沉()美其名()三、根据课文给写出下面词语的正确解释。
少女:
溺:
故:
堙:
四、选择填空。
1.这篇文言文出自于《》。
A.《三字经》
B.《山海经》
2.精卫"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的原因是:()
A.善良的精卫不希望再有人像自己那样被大海淹死。
B.精卫不自量力,她只是在做无用功。
3.“以堙于东海”的“堙”读音是:()
A.yān
B.yīn
13 精卫填海第一课时答案
一、shào yuē wéi
二、帝王溺水返回衔土衔帝返溺曰
三、小女儿。
淹没。
因此。
填塞。
四、1.B 2.A 3.B
五、游泳溺亡树枝和石块东海
13 精卫填海
第二课时
一、辨字填空,组词语。
(1)曰日: 美其名()()记
(2)违伟:()反()大
(3)弱溺:()亡微()
(4)古故:()诗()事
二、翻译句子。
(1)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2)溺而不返。
三、课内阅读。
炎帝之少女,()女娃。
女娃游于(),(),故为精卫,常(),以堙于东海。
1.按原文填空。
2.精卫代表的是什么样的精神?请你写一写。
3.在生活中,你在哪些人的身上看到过这种精神?
4.读完这个神话故事后,你有什么感想和体会?
13 精卫填海第二课时答案
一、(1)美其名曰;日记(2)违反;伟大(3)溺亡;微弱(4)古诗;故事
二、(1)它原来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字叫女娃。
(2)溺水而死未能回来。
三、1.名曰东海溺而不返衔西山之木石
2.不怕困难,与困难斗争到底的精神
3.我在祖国的边疆战士身上看到了这种精神。
4.示例:这个神话故事刻画了英勇顽强的精卫鸟的形象。
反映了古代人民征服水患的强烈愿望和不畏艰苦、勤奋不止、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
类文阅读-13 精卫填海
燧人钻木取火
遂明国不识.四时昼夜,有火树名遂木,屈盘万顷。
后世有圣人,游日月之外,至.于其国,息.此树下。
有鸟类鸮(xiāo),啄树则灿然火出。
圣人感.焉,因用小枝钻火,号燧(suì)人。
(选自《精编神话故事一百篇》)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识:至:
息:感:
2.“圣人感焉,因用小枝钻火,号燧(suì)人。
”翻译成白话文,意思是:。
3.短文中的圣人从哪里受到启发,发明了钻木取火?从文中找出来,用“”画出来。
4.你能解释一下“钻木取火”的道理吗?
5.人类从自然现象或生活现象中受到启发,从而进行发明创造的事例数不胜数。
试着举个例子吧。
【参考答案】
1.知道到休息感悟
2.圣人受到启发,感悟到钻木取火的道理,就试着用小树枝来钻火,终于引发火花,燃起火种,人们把这位圣人称为“燧人”。
3.有鸟类鸮(xiāo),啄树则灿然火出。
4.钻木取火是根据摩擦生热的原理产生的。
木材比较粗糙,摩擦时会产生热量,而且木材本身就是易燃物,所以就会生出火来。
5.示例:牛顿看到苹果落地,从而受到启发,发现了万有引力。
鲁班受到锯齿状树叶划伤皮肤的启发,发明了锯。
共工怒触不周山
昔者
..,共工与颛顼(xū)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
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选自《精编神话故事一百篇》)共工原来是一个驾波驭浪、争强好胜的水神。
他挑战权威,天不怕地不怕,要与黄帝之孙颛顼争夺帝位。
争战中,怒气冲天的共工一头撞向不周山,结果,撑着天宇的巨柱被撞折,兜着大地的网绳被撞断。
天空向西北倾斜,日月星辰一下也向西北移了位;东南大地塌陷,水土向那里流灌成了海洋。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昔者:争:
触:折:
2.“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的意思是:。
3.找出文中体现共工性格的句子,用“”画出来。
4.这篇神话故事解释了什么现象?
【参考答案】
1.从前争夺碰、撞折断
2.天向西北方向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向西北方向移动了;大地的东南角塌陷了,所以江河积水泥沙都朝东南角流去了。
3.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
4.这篇神话故事解释了日月星辰移动和江河向东南流的自然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