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湖南进士的时空分布
清代进士的时空分布研究
万方数据
+"
百名以上,骤降至乾隆十几年的二百余名,再降至乾隆二 十几年的一百余名,直至乾隆五十余年的一百名左右,持 续降低进 士 人 数,甚 至 出 现 了 清 代 单 科 最 低 的 进 士 人 数 — — —!" 人。 另外,乾隆帝大兴文字狱,把限制科举中额视作惩罚 汉族进士的一种手段,所以,每当出现与考官、士人有关 的文字狱时,他总是要以废除某省乡会试来要挟、恐吓, 把提高乡、会试中额看作对士人的一种恩典。所以,终其 一生,没有大幅度提高乡会试中额,进士人数也没有较大 幅度的上升,平均每科录取 "#$% & 人,不仅单科进士人数 最低,而且每科的平均值也是清代开科以来最低的。 乾隆帝专制的文化政策,将每科进士录取人数降到了 最低,不仅大批的士人沉抑科场,而且与清代大国的实际 也不相符。所以,嘉庆帝即位之初,由于嘉庆元年( "#’& ) 这一科,同时兼正科和恩科两种性质,就借登极之吉庆, 较大幅度地提高了乡会试中额,由乾隆六十年( "#’( ) 的 """ 人骤增至 ")) 人。同时下令增加中额, “ 会试额数,俟 礼部临期奏明人数,请旨酌量广额。乡试大省加三十名, 次省加二十名,小省加十名,满洲、蒙古加六名,汉军加 ! 自下一科,即嘉庆四年( "#’’ ) 起施行。据计算, 三名。 ” 这次乡试加额,总共约 *)$ 名左右,与此相关,进士中额 也有明显增加,嘉庆四年取中进士 ++$ 名。此后,一直至 道光朝中期,进士中额都以嘉庆元年的数额为基础,有所 增加,与乾隆朝相比,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但是,自道光中期之后,进士数额又有所回落。其原 因,与时局有直 接 关 系。咸 丰 年 间,太 平 天 国 发 展 旺 盛, 清廷因战事吃紧,长江中下游省份的科举考试都受到了不 同程度的影响,如咸丰八年( "!(! ) 乡试年,有广东、广 西、云南、贵州、江西、福建和江南七省停考,湖北推迟 至九月举行,浙江推迟至十月举行。咸丰九年乡试,又停 广东、广西、云 南、贵 州 和 湖 南 五 省 考 试。咸 丰 十 一 年 ,停考的省份更多,达到十省,几乎长江以南的地 ( "!&" ) 区都 涉 及,计 有 云 南、贵 州、福 建、江 西、湖 南、江 南、 ,又 停 考 六 浙江、四川、河南和山东。同 治 元 年( "!&+ ) 省,包括云南、贵州、江南、四川、浙江和陕西。这些省 份,不仅占全国 的 大 半,而 且 多 是 科 举 大 省,连 续 停 试, 势必减少了进士人数,出现了连续的回落。 太平天国之后,这些省份的乡试陆续补行,从同治四 年( "!&( ) 开始,进士中额大幅攀升,直至光绪朝科举废 除,基本每科进士都在三百名以上,形成了进士人数增长 的第三个高峰期,也是最后一个增长期。这个时期,虽然 国难当头,西方列强蚕食中国,朝野上下废除科举的呼声 越来越高,朝廷也被迫采取一些措施改革科举制度,但是, 广大士子对这种行将就寝的制度仍然热情不减,由此可以 看出科举制度在社会、士人心目中不可替代的地位,科举 的观念,真可谓深入人心。 综观清代进士人数的时间分布,具有以下特点: ", 清代进士人数分布呈不规则的 - 形。实际上由于 雍正朝历时过 于 短 暂,因 此,又 实 际 是 两 头 高,中 间 低, 即前期的顺治朝和末期的光绪朝高,康熙朝和乾隆朝低。 这说明,科举被清廷当作控制汉族士人的工具,当朝廷需 要得到汉族士人合作支持的时候,进士中额就高,当朝廷 实行专制统治的时候,进士中额就低。 +, 清代进士人 数 整 体 数 量 较 少。与 第 一 个 特 点 相 联 系,由于进士人数经常徘徊于低谷期,所以清代进士长期 保持在较低的人数上,读书人不断增长的数量和进士很低
道光十二年壬辰科湖南乡试同年录
道光十二年壬辰科湖南乡试同年录
道光十二年壬辰科(1832),湖南中式举人四十七名。
同年录中,平江人李昌迈的名字错录为李昌莲,但齿录没有错。
大主考:徐法绩(陕西泾阳县人,丁丑进士);胡鉴(浙江鄞县人,庚辰进士)
本科平江县录取五人,是清朝湖南历次乡试中,中举人数最多的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
平江县中式举人:钟仰德、李昌迈、陈作宾、余士镜、李传敏。
本科中式举人中,还有两位未来之星,一位是湘阴县左宗棠;一位是茶陵州萧锦忠。
巴陵县大儒吴敏树亦登本榜。
29、明清全国进士与人才的时空分布及其相互关系沈登苗中国文化研究
29、明清全国进士与人才的时空分布及其相互关系/沈登苗/中国文化研究/1999/59-66/北京/【正文】明清全国进士与人才的时空分布及其相互关系一简单的回顾早在本世纪二十年代,人们对历史人才的地理分布进行研究时,就以具体的历史人物和抽象的科举中式人数为取样对象。
前者如丁文江的《历史人物与地理的关系》(注:《科学》第八卷第一期(1923年)。
),以《二十四史》列传人物的籍贯为主要对象。
后者如张耀翔的《中国人才产生地》(注:《晨报副刊》第1480—1481号(1926年)。
),以清代进士的地理分布为研究核心。
此后数十年,除潘光旦、费孝通、何炳棣等的若干研究外,有分量的历史人才地理分布及变迁的文章不多见。
70年代末以来,历史人才地理分布的研究再掀高潮。
然这一时期的探讨仍以具体的历史人物和抽象的进士人数为两大素材。
典型的如陈正祥的《中国文化中心的迁移》(注:载陈正祥:《中国文化地理》,三联,1983年,第1—16页。
)、吴培玉的《我国历代人才的地理分布与流向》(注:载《人才研究》,1988年第二期。
)都以唐代诗人、北宋宰相和唐前后期的进士、明代三鼎甲等的籍贯分布来考察人才聚集地及其走势,直到80年代末,相关的研究基本上未涉及人才和进士在地理分布上的具体比较。
1991年第一期《教育研究》发表了缪进鸿教授的著名论文《长江三角洲与其他地区人才的比较研究》,对人才和进士的空间分布作了若干间接的比较,显露了进士与人才在地理分布中的一些内在联系,隐现了唐至清科举和人才中心城市形成和转移的轨迹,为后人的进一步探索起了筚路蓝缕的作用。
近几年,有关历史人才地理分布的佳作时有发表。
如陈国生的《〈明史〉入传人物本贯的地理分布及形成原因刍论》(注:载陈国生:《〈明史〉入传人物本贯的地理分布及形成原因刍论》,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第二期。
)、范金明的《明清江南进士数量、地域分布及其特色分析》(注:载《南京大学学报》,1997年第二期。
iData_清代进士群体区域分布的特点_以安徽为例的考察_刘佰合
州府、 颍州府、 泗州和广德州则在三个序列当中, 都 处于平均数或中位数之后, 是科举落后的地区, 又以 颍州府为甚, 每十万人口仅有进士 0.83 人, 约为徽 州的十二分之一。 庐州府、 六安州、 滁州、 和州的科举 水平大约处于全省中游。 颇有意味的是, 进士群体的 府际分布和安徽的自然地理状况有着内在联系, 科 举发达府州主要集中于沿江江南,科举落后府州主 要分布于沿淮淮北,而江淮之间地区恰恰也是全省 科举的中间地带。 进士群体区域分布的差异, 一方面 是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直接反映,另方面也与 各地文风高下密切相关。 二、 安徽进士府内县际分布的非均衡状态 清代安徽六十个县级行政单位 (含属州和直隶
· 47 ·
教育
EDUCATION AND EXAMINATIONS
考试 2012 年第 6 期
进士中心县的进士数,在各自所属府内高居第 一,占比都在三分之一以上,有的甚至达到或超过 70%, 与同府最低县的进士数相差多在 4.7 倍以上, 徽州和安庆三府超过 10 倍, 而凤阳府高达 24 池州、 除和、 广二州及太平府由于所领县数 倍。总体来看, 较少或其它原因, 进士分布相对较为平均之外, 其它 府州进士县际分布都有极明显的非均衡特点,且各 府州内的非均衡分布和它们在省内的科举地位没有 必然的内在关联。颍州府领六县一州, 共有 33 名进 士, 其中 26 人集中于阜阳县, 占比达到 78.8%, 其它 霍邱县有 4 人、 颍上县有 3 人, 清代安徽没有产生进 士的四个州县, 即太和县、 蒙城县、 涡阳县和亳州, 全 科举发达的安庆、 徽州两府不均衡情 部隶属于该府。 况已较突出,而科举最落后的颍州府却是县际分布 不均衡最彻底的地区。 进士中心县的形成有着非常复杂的原因,人口 基数大、 经济较为发达, 文风炽盛、 府治所在地、 科举 家族等因素, 单独或共同发挥作用, 导致区域性科举 中心县的产生, 正是科举中心县的形成与存在, 加剧 了进士县际分布的不均衡, 从某种意义上说, 较之省 内府际分布状态,府内县际分布的不均衡更为普遍 和严重。 三、 安徽进士区域分布的动态走向 清代进士群体在全国范围的空间分布是不平衡 的,安徽省内的府际及县际区域分布也呈现明显的 不均衡状态, 但非均衡是就整体状况而言, 并非一成 不变, 而是始终处于动态的变化过程当中。 为便于问 题的考察与分析, 我们以道光元年 (1821 年) 为界, 将清代科举考试分成前中期和后期两个阶段,前一 阶段经顺治 、 康熙 、 雍正 、 乾隆 、 嘉庆各朝, 开科 73 次, 后一阶段历道光 、 咸丰 、 同治与光绪诸帝, 开科 39 次。安徽前中期产生进士 696 人,后期进士 496 人, 与前中期相较, 后期进士群体的区域分布发生结 构性变化,现将清代安徽府州进士动态分布数据列 表 (见表 3 ) 。 清代后期,各府州占全省进士数之比与前中期 相较, 均有幅度大小不等的变化, 凤阳府、 安庆府、 六 安州、 庐州府、 泗州和宁国府占比上升, 其中凤阳府 · 48 ·
近现代湖南为什么人才辈出
近现代湖南为什么人才辈出近现代湖南为什么人才辈出?湖南地处内陆,在漫长的古代,没有发生过多少举世注目的重大事情,亦缺乏引领潮流的人物。
虽然出现过理学开山周敦颐,思想大师王船山,但总的说来,人才之少廖若晨星。
到了近代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岳麓书院大门上有副对联“唯楚有材,于斯为盛”,应该说很好的形容出了湖南地区数千年来人才辈出的盛况.据南京大学历史系编写的《中国历代名人辞典》统计,鸦片战争以前的整个古代共收3005人,湖南籍仅23人,占0.77%;鸦片战争以后的近代名人750人,湖南85人,占11.33%,以至于曾经出现过“湘人不倒,华夏不倾”的讲法。
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教授说,“清季以来,湖南人才辈出,功业之盛,举世无出其右。
”近代湖南人才辈出,先后出现五个重要的人才群体。
一是鸦片战争前后经世派人才群体,代表人物是嘉道年间的名臣陶澍、贺长龄及唐鉴、李星沅、劳崇光等,著名学者和思想家魏源、汤鹏等,主要代表人物陶、贺、魏。
二是19世纪50-60年代,即咸同年间的湘军集团,主要代表人物为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彭玉麟、郭嵩焘、刘长佑、江忠源等。
三是19世纪末,即甲午——戊戌年间的维新志士群体,主要代表人物是谭嗣同、唐才常、熊希龄、皮锡瑞等。
四是20世纪前十余年间,即清末民初,辛亥革命志士群体,主要有黄兴、宋教仁、陈天华、蔡锷、禹之谟、刘揆一、刘道一、谭人凤、姚洪业、杨毓麟、蒋翊武、焦达峰、陈作新等。
五是五四运动以后,新民主主义革命家群体,主要代表为毛泽东、刘少奇、蔡和森、彭德怀、李富春、贺龙、任弼时、胡耀邦等。
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算起,在出席中共一大的13人中,湖南籍有4人(毛泽东、何督衡、李达、周佛海)。
在他们所代表的全国53名早期党员中,湖南籍的有20余名。
胡耀邦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列举了46位杰出人物,湖南籍有16人。
占34.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在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的52名领导人中,湖南籍有10人。
明清民国时期湖南移民徙居广西及其地理特征
明清民国时期湖南移民徙居广西及其地理特征范玉春【摘要】[摘要]明清以降,湖南移民大量外迁,广泛分布在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广西也是明清以来湖南移民的重要移居地之一。
湖南移民在广西的分布呈现由北到南依次递减的地理特征,省会桂林和靠近湖南的全州、资源、灌阳、兴安等县接受湖南移民最多,桂西北和桂中地区构成了湖南移民的第二分布圈,在桂东南、桂南和桂西地区,湖南移民的分布相对较少。
【期刊名称】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0(046)006【总页数】5【关键词】[关键词]湖南移民;迁移;地理特征;广西明清以后,两湖地区成为中国移民的主要迁出地之一,移民规模庞大,地理分布广泛,对各地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变迁产生了深远影响。
对此,张国雄先生早在十年前就作过深入研究。
关于两湖移民的地理分布,张先生认为两湖移民进入四川、陕西等地,“构成了省际间移民的主流”;在少数民族聚居的云南、贵州、广西等地,也有大量两湖移民,而在上述三省中,“以贵州的两湖籍移民数量最多,广西则居末位”。
[1](p48,p62)由于历史原因,两湖移民进入广西确实不如“湖广填四川”那样声势浩大,但揆诸明清以来的方志和家谱等史料,发现这一结论远不能成为一个定论。
事实上,正是两湖移民的南下与广东移民的西进造就的大规模移民运动,才最后奠定了广西人口的民族构成及其地理分布格局,并对广西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区域分异产生了深刻影响。
本文拟对明清民国时期湖南移民徙居广西的历史过程及其地理分布等问题进行探讨,以期还原两湖移民运动的历史面貌,并进而揭示广西民族构成变化和文化地理分异的移民背景。
一受中国人口地理分布和人口迁移大势的影响,明代以前,进入广西的汉族移民主要来自中原和江南地区,明代以降,湖南和广东成为广西外来移民的主要来源地。
明、清、民国时期是湖南移民进入广西的高峰时期。
下面对上述三个时期湖南移民进入广西的情况作初步分析。
(一)明代卫所戍卒中的湖南移民。
清朝进士名录和籍贯
清朝进士名录和籍贯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从道光元年(1821年)到宣统三年(1911年)共240年。
在这240年中,科举制度一直是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
进士是科举中的最高等级,考取进士后便可以担任高级官员,成为社会的精英阶层。
今天,我们将通过清朝进士名录和籍贯,来了解这些能够在科举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人们,以及他们所生活的各个地方。
一、明清进士清朝的进士考试形式沿袭了明朝的制度,成为了封建中国的长官选拔制度。
这个制度实行了300年,历经明朝和清朝两个时期。
在这个时期,进士考试成为了社会的一种“文化大事”,参加考试的人数也居高不下。
据史书记载,从明朝开始到清朝末年,共有130多万人考取进士,其中近60%来自江苏、浙江和安徽三省。
二、清朝进士清朝进士考试是以四书五经为主要内容的科举考试,其难度可想而知。
在清朝时期,各地为、府、县三级进行考试选拔官员,特别重视进士的选拔。
许多人感慨,月下飞照尘土斑,是为士人痕迹,寒窗苦读终入官,是为榜眼人生。
其中,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湖南、山东、河南等省份的人数比较多。
三、进士籍贯清朝进士名录中,福建、广东、江苏等地的人数明显超过其他地区。
其中,福建省在清朝的进士总数中占比第一,并有历代进士占据榜眼、状元等高级职位。
其次是广东和江苏,江苏在清朝文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毕竟,江苏在历史上也一直是文明之地,割恶保良、抗倭救国、盘踞江南等历史事件中都能找到江苏官员的身影。
四、进士的家族清朝的进士考试竞争大,每年招收的人数较少,只有200多个。
此外,在某些望族中,多年来少不了走进士的人。
因此,进士家族成为了当时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
这些家族在清朝官场上具有特殊的影响力,以馆阁、重地等形式为来自同家族的进士和官员提供保障。
一个进士家族的典型代表是邱少云家族。
邱少云是清朝乾隆年间的进士,他的孙子邱维侠也成为了进士,担任过边防将领,并在边境的战斗中表现出色。
邱少云家族在乾隆十年(1745年)建立,历代共有20多位进士,其地位和影响力在当时的文化界和政治界都是相当大的。
清代各省一甲进士名单
清代各省一甲进士名单江苏实际117人,这里只找到115人徐州 1人李蟠康熙三十六年状元徐州淮安府 3人汪廷珍乾隆五十四年榜眼山阳县李宗肪嘉庆四年榜眼山阳县孙一致顺治十五年榜眼盐城县扬州府 11人顾图河康熙三十三年榜眼江都县陈倓雍正十一年状元仪征县江德量乾隆四十五年榜眼仪征县谢增道光三十年探花仪征县王引之嘉庆四年探花高邮县贾国维康熙四十五年探花高邮县王安国雍正二年榜眼高邮县季愈康熙三十九年榜眼宝应县王式丹康熙四十二年状元宝应县朱士彦嘉庆七年探花宝应县缪沅康熙四十八年探花泰州通州 4人马宏琦雍正五年探花通州胡长龄乾隆五十四年探花通州王广荫道光三年榜眼通州张骞光绪二十年状元通州江宁府 7人胡任舆康熙三十三年状元上元县戴瀚雍正元年榜眼上元县秦大士乾隆十七年状元江宁县董教增乾隆五十二年探花上元县伍长华嘉庆十九年探花上元县周开麒道光三年探花江宁县黄思永光绪六年状元江宁县镇江府 11人王文治乾隆二十五年探花丹徒县李承霖道光二十年状元丹徒县张玉裁康熙六年榜眼丹徒县蒋超顺治四年探花金坛县于振雍正元年状元金坛县于敏中乾隆二年状元金坛县冯煦光绪十二年探花金坛县马世俊顺治十八年状元溧阳县黄梦麟康熙二十四年探花溧阳县任兰枝康熙五十二年榜眼溧阳县任端书乾隆二年探花溧阳县常州府 20人吕宫顺治四年状元武进县钱名世康熙四十二年探花武进县赵熊诏康熙四十八年状元武进县钱维城乾隆十年状元武进县庄存与乾隆十年榜眼武进县刘跃云乾隆三十一年探花武进县杨述曾乾隆七年榜眼阳湖县汤大绅乾隆七年探花阳湖县庄培因乾隆十九年状元阳湖县赵翼乾隆二十六年探花阳湖县孙星衍乾隆五十年年榜眼阳湖县洪亮吉乾隆五十五年榜眼阳湖县华亦祥顺治十六年榜眼无锡县周弘康熙三年探花无锡县王云锦康熙四十五年状元无锡县邹奕孝乾隆二十二年探花无锡县秦蕙田乾隆元年探花金匮县秦勇均乾隆四年探花金匮县顾皋嘉庆六年状元金匮县季芝昌道光十二年探花江阴县苏州府 42人缪曰藻康熙五十四年榜眼吴县张书勲乾隆三十一年状元吴县石韞玉乾隆五十五年状元吴县潘世恩乾隆五十八年状元吴县潘世璜乾隆六十年探花吴县吴信中嘉庆十三年状元吴县吴毓英嘉庆十六年榜眼吴县吴廷珍嘉庆十六年探花吴县吴锺骏道光十二年状元吴县冯桂芬道光二十年榜眼吴县潘祖荫咸丰二年探花吴县洪钧同治七年状元吴县吴荫培光绪十六年探花吴县秦鉽顺治十二年探花长洲县缪彤康熙六年状元长洲县韩菼康熙十二年状元长洲县彭定求康熙十五年状元长洲县彭宁求康熙二十一年探花长洲县陆肯堂康熙二十四年状元长洲县王世琛康熙五十一年状元长洲县彭启丰雍正五年状元长洲县钱棨乾隆四十六年状元长洲县徐頲嘉庆十年榜眼长洲县陈初哲乾隆三十四年状元元和县吴廷琛嘉庆七年状元元和县陆润庠同治十三年状元元和县邹福保光绪十二年榜眼元和县孙承恩顺治十五年状元常熟县翁叔元康熙十五年探花常熟县归允肃康熙十八年状元常熟县汪绎康熙三十九年状元常熟县汪应铨康熙五十七年状元常熟县庞锺璐道光二十七年探花常熟县杨泗孙咸丰二年榜眼常熟县翁同龢咸丰六年状元常熟县翁曾源同治二年状元常熟县徐元文顺治十六年状元昆山县叶方靄顺治十六年探花昆山县徐乾学康熙九年探花昆山县徐秉义康熙十二年探花昆山县徐陶璋康熙五十四年状元昆山县徐葆光康熙五十一年探花吴江县太仓州 9人汪廷玙乾隆十三年探花镇洋县毕沅字乾隆二十五年状元镇洋县汪学金乾隆四十六年探花镇洋县陆增祥道光三十年状元太仓县王敬铭康熙五十二年状元嘉定县王鸣盛乾隆十九年状元嘉定县秦大成乾隆二十八年状元嘉定县徐郙字同治元年状元嘉定县沈文镐雍正十一年探花崇明县松江府 7人王鸿绪康熙十二年榜眼华亭县严虞惇康熙三十六年榜眼华亭县范棫士乾隆十七年榜眼华亭县朱赓颺光绪三年探花华亭县沈荃顺治九年探花青浦县张豫章康熙二十七年探花青浦县戴有祺康熙三十年状元金山卫====================================== =======浙江实际75人这里只有72人名单杭州府 23人沈锡辂康熙五十七年探花仁和县金德瑛乾隆元年状元仁和县金甡乾隆七年状元仁和县陈柟乾隆十三年榜眼仁和县吴鸿乾隆十六年状元仁和县倪承宽乾隆十九年探花仁和县胡高望乾隆二十六年榜眼仁和县沈清藻乾隆四十年探花仁和县蔡廷衡乾隆四十三年榜眼仁和县锺骏声咸丰十年状元仁和县汪德容雍正二年探花钱塘县周澍雍正半年状元钱塘县梁诗正雍正八年探花钱塘县王际华乾隆十年探花钱塘县吴清鹏嘉庆二十二年探花钱塘县许乃普嘉庆二十五年榜眼钱塘县吴福年道光二十五年探花钱塘县吴凤藻咸丰三年榜眼钱塘县洪昌燕咸丰六年探花钱塘县吴士鉴光绪十八年榜眼钱塘县陈元龙康熙二十四年榜眼海宁县查嗣韩康熙二十七年榜眼海宁县顾悦履康熙三十三年探花海宁县嘉兴府 13人张天植顺治六年探花秀水县沈廷文康熙二十七年状元秀水县沈昌宇雍正八年榜眼秀水县汪如洋乾隆四十五年状元秀水县周沣乾隆十六年探花嘉善县蔡以台乾隆二十二年状元嘉善县、沈初乾隆二十八年榜眼平湖县陈嗣龙乾隆三十四年探花平湖县钱福昌道光九年榜眼平湖县吕葆中康熙四十五年榜眼石门县陈万青乾隆四十六年榜眼石门县金鹤清道光二十五年榜眼桐乡县朱昌颐道光六年状元海盐县湖州府 15人严我斯康熙三年状元归安县沈树本康熙五十一年榜眼归安县孙辰东乾隆三十七年榜眼归安县王以衔乾隆六十年状元归安县姚文田嘉庆四年状元归安县钮福保道光十八年状元乌程县周学濬道光二十四年榜眼乌程县冯文蔚光绪二年探花乌程县蔡启僔康熙九年状元德清县孙在丰康熙九年榜眼德清县胡会恩康熙十五年榜眼德清县蔡升元康熙二十一年状元德清县徐天柱乾隆三十四年榜眼德清县俞陛云光绪二十四年探花德清县茆荐馨康熙十八年探花长兴县绍兴府 15人傅王露康熙五十四年探花会稽县梁国治乾隆十三年状元会稽县王增乾隆三十六年榜眼会稽县茹棻乾隆四十九年状元会稽县莫晋乾隆六十年榜眼会稽县孙念祖咸丰九年榜眼会稽县史致光乾隆五十二年状元山阴县朱凤标道光十二年榜眼萧山县张百揆道光二十年探花萧山县郁昆同治十年探花萧山县范衷乾隆三十六年探花上虞县卢文弨乾隆十七年探花余姚县诸重光乾隆二十五年榜眼余姚县邵瑛乾隆四十九年榜眼余姚县朱兰道光九年探花余姚县宁波府 4人史大成顺治十二年状元鄞县章鋆咸丰二年状元鄞县姜宸英康熙三十六年探花慈溪县杨九畹嘉庆二十四年榜眼慈溪县台州府 1人喻长霖光绪二十一年榜眼黄岩县温州府 1人孙希旦乾隆四十三年探花瑞安县====================================== ========安徽 21人程芳朝顺治四年榜眼桐城县吴国对顺治十五年探花全椒县孙卓康熙十八年榜眼宣城县吴昺康熙三十年榜眼全椒县戴名世康熙四十八年榜眼桐城县张廷璐康熙五十七年榜眼桐城县梅立本乾隆二十二年榜眼宣城县韦谦恒乾隆二十八年探花芜湖县黄轩乾隆三十六年状元休宁县金榜乾隆三十七年状元歙县吴锡龄乾隆四十年状元休宁县程昌期乾隆四十五年探花歙县王宗诚乾隆五十五年探花青阳县赵文楷嘉庆元年状元太湖县洪莹嘉庆十四年状元歙县龙汝言嘉庆十九年状元桐城县凌泰封嘉庆二十二年榜眼定远县戴兰芬道光二年状元天长县李振钧道光九年状元太湖县吕朝瑞咸丰三年探花旌德县孙家鼐咸丰九年状元寿州江西 18人涂逢震乾隆四年榜眼南昌县饶学曙乾隆十六年榜眼广昌县姚颐乾隆三十一年榜眼泰和县戴衢亨乾隆四十三年状元大庾县刘凤诰乾隆五十四年探花萍乡县陈希曾乾隆五十八年探花新城县汪守和嘉庆元年榜眼乐平县邹家燮嘉庆六年探花乐平县谢楷树嘉庆十三年榜眼宜黄县郑秉恬道光二年榜眼上高县帅方蔚道光六年探花奉新县汪鸣相道光十三年状元彭泽县曹履泰道光十三年榜眼都昌县刘繹道光十五年状元永丰县曹联桂道光十五年榜眼新建县胡家玉道光二十一年探花新建县李盛鐸光绪十五年榜眼德化县文廷式光绪十六年榜眼萍乡县山东 14人傅以渐顺治三年状元聊城县董讷康熙六年探花平原县邓锺岳康熙六十年状元东昌卫黄孙懋乾隆元年榜眼曲阜县汪镛乾隆四十年榜眼历城县苏兆登嘉庆四年榜眼霑化县贾桢道光六年榜眼黄县苏敬衡道光十六年探花霑化县孙毓溎道光二十四年状元济宁州孙如仅咸丰三年状元济宁州孙毓汶咸丰六年榜眼济宁州曹鸿勋光绪二年状元潍县管廷献光绪九年探花莒州王寿彭光绪二十九年状元潍县湖北 12人杨炳雍正元年探花钟祥县刘之壮顺治六年状元黄冈县熊伯龙顺治六年榜眼汉阳县帅承瀛嘉庆元年探花黄梅县刘彬士嘉庆六年榜眼黄陂县蒋立镛嘉庆十六年状元天门县陈沆嘉庆二十四年状元蕲水县蒋元溥道光十三年探花天门县金国钧道光十八年榜眼黄陂县欧阳保极咸丰十年探花江夏县何金寿同治元年榜眼江夏县余联沅光绪三年榜眼孝感县湖南 13人彭浚嘉庆十年状元衡山县何凌汉嘉庆十年探花道州石承藻嘉庆十四年探花湘潭县胡达源嘉庆二十四年探花益阳县萧锦忠道光二十五年状元茶陵县龚承钧同治二年榜眼湘潭县黄自元同治七年榜眼安化县曹贻孙光绪六年榜眼茶陵县谭鑫振光绪六年探花衡山县尹铭绶光绪二十年榜眼茶陵县郑沅光绪二十年探花长沙县王龙文光绪二十一年探花湘乡县夏寿田光绪二十四年榜眼桂阳县福建 10人赵晋康熙四十二年榜眼闽县吴文焕康熙六十年榜眼长乐县邓启元雍正五年榜眼德化县林枝春乾隆二年榜眼福清县廖金城嘉庆十四年榜眼侯官县林鸿年道光十六年状元侯官县何冠英道光十六年榜眼闽县黄贻楫同治十三年探花晋江县王仁堪光绪三年状元闽县吴鲁光绪十六年状元晋江县广东 11人庄有恭乾隆四年状元番禺县张岳崧嘉庆十四年探花定安县罗文俊道光二年探花南海县林召棠道光三年状元吴川县许其光道光三十年榜眼番禺县李文田咸丰九年探花顺德县林彭年咸丰十年榜眼南海县梁耀枢同治十年状元顺德县谭宗浚同治十三年榜眼南海县陈伯陶光绪十八年探花东莞县朱汝珍光绪三十年榜眼清远县顺天府 9人李奭棠顺治三年探花大兴县张永祺顺治九年榜眼大兴县黄叔琳康熙三十年探花大兴县田志勤雍正十一年榜眼大兴县俞大猷乾隆三十七年探花大兴县陈云乾隆五十八年榜眼宛平县龚宝莲道光二十一年榜眼大兴县袁绩懋道光二十七年榜眼宛平县陈冕光绪九年状元宛平县直隶 8人吕纉祖顺治三年榜眼沧州戴王纶顺治十二年榜眼沧州魏廷珍康熙五十二年探花景州陈惪华雍正二年状元安州邵玉清乾隆四十九年探花天津县张之万道光二十七年状元南皮县张之洞同治二年探花南皮县刘春霖光绪三十年状元肃宁县河南 5人李元振康熙三年榜眼柘城县王露康熙三十九年探花柘城县程元章康熙六十年探花上蔡县祝庆蕃嘉庆十九年榜眼固始县吴其濬嘉庆二十二年状元固始县陕西 2人王杰乾隆二十六年状元韩城县高岳崧同治十年榜眼长安县山西 4人乔晋芳道光十五年榜眼闻喜县温忠翰同治元年探花太谷县王赓荣光绪二年榜眼朔州王文在同治七年探花稷山县广西 5人陈继昌嘉庆二十五年状元临桂县龙启瑞道光二十一年状元临桂县于建章同治四年榜眼临桂县张建勋光绪十五年状元临桂县刘福姚光绪十八年状元临桂县四川 3人李仙根顺治十八年榜眼遂宁县江国霖道光十八年探花大竹县骆成骧光绪二十一年状元资州贵州 3人赵以炯光绪十二年状元贵阳县夏同龢光绪二十四年状元麻哈州杨兆麟光绪二十九年探花遵义县汉军旗 4人杨霁同治四年探花刘世安光绪十五年探花左霈光绪二十九年榜眼商衍鎏光绪三十年探花蒙古 1人崇绮同治四年状元满洲寿耆光绪九年榜眼正蓝旗。
论清代历科进士及历朝巍科人物的省级分布
论清代历科进士及历朝巍科人物的省级分布t◎沈登苗提要:清代全国各地进士与人才的时空分布基本一致。
较大层面的不一致,大多可用特殊性加以解释,即各地巍科人物的多寡和内部进士的集中程度及产生的 时段有关。
研究的现状要求我们对进士地理分布的统计缩到最小时空单位,即以县 为纬、以科年为经对全国进士做动态研究,如此方能反映进士在清代人文地理研究 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并有助于科举学的进展。
本文关于清代历科进士的省级分布、清代历朝巍科人物的省级分布的统计分析,为比较准确地进行县/科年为单位的动态 研究和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地探讨清代全国进士的时空分布打下一定基础。
关键词:历科进士巍科人物清代省级分布作者沈登苗,浙江慈溪人,独立学者(邮政编码315300)。
一旧题重拾20世纪90年代后期,笔者在缪进鸿教授等的无私帮助下,撰写了《明清全国 进士与人才的时空分布及其相互关系》(以下简称《关系》)一文。
文章明确提出并*本文在撰写过程中得到了毛晓阳教授、江庆柏教授、侯美珍教授的帮助,谨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186杭州学刊2018年第1期翔实论证了明清全国人才中心随着科举中心的转移而转移,科举中心实质上就是教 育中心和文化中心,也基本上是人才中心的观点,为研究明清全国的区域文化与人 才分布提供了一个参照系。
并认为,我们在整体上对科举制度的客观性、选拔人才 的公正性、考试内容的智力性不应怀疑,对科举的教育功能应重新评估[1]。
以此文 为基础,笔者接着又写了科举与教育、人才方面的一系列论文[2],在学术界产生了 一定的影响,同时还把有关资料应用到其他研究中[3]。
撰写《关系》时,仅进士的 统计表格就有数百页,根本不可能把有价值的资料都反映出来。
故在后续研究中,我在引用并标注出处时往往说明:含未发表的统计资料。
这些后续研究成果,均收 人我的论文集《文化的薪火》中(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
台湾成功大学的侯美珍教授来信热情鼓励,同时提出问题:关于进士人数的引 用(指《关系》发表后的若干引用),他人不能复查,影响了可信度,别人更不能 享用。
明清黄河三角洲进士地域分布研究
明清黄河三角洲进士地域分布研究李沈阳【摘要】明清时期,黄河三角洲进士的地域分布出现较大的变动,这与黄河三角洲科举世家的兴衰有着直接关系;科举世家主要是由移民的后裔发展起来的,在科举竞争中占据很大的优势;经济、人口、教育等因素可以作为考察进士地域分布不平衡的总体观照,但对移民区域来说,更应该关注主导性的因素--移民的影响.【期刊名称】《滨州学院学报》【年(卷),期】2010(026)001【总页数】5页(P30-34)【关键词】明清;黄河三角洲;进士;地域分布;影响因素【作者】李沈阳【作者单位】滨州学院黄河三角洲文化研究所,山东,滨州,2566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07明清时期,科举取士进入鼎盛,进士是构成人才的主要部分,同时也是考察地方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
近十年来黄河三角洲区域研究的成果,侧重移民、经济和文化三个方面,倾向宏大叙事,较少从黄河三角洲区域内部揭示其社会变迁[1]。
本文以明清时期黄河三角洲进士地域分布的变动为例,通过分析和比较不同因素对进士地域分布变动的影响,关注移民区域社会变迁的动力。
一、进士地域分布的时空变动在中国科举史上,进士时空分布的不平衡是普遍的现象,从全国范围来说,浙江、江西、南直隶(今江苏)、福建、山东是出产进士最多的五个地区;从山东省范围来说,鲁西大运河沿岸、鲁中和半岛地区进士的数量要多于其他地区。
这与当地的经济、交通、文化和社会因素的差异分不开的[2]。
黄河三角洲地处鲁北,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和经济区域,其进士的时空分布在明清时期也经历一个变动的过程,如表1所示。
从表1中可以看出,明代之前,黄河三角洲地区可考的进士主要集中在宋、金两个朝代,地域主要分布在惠民和阳信。
表1 唐-清黄河三角洲各州县进士变动表资料来源:咸丰《滨州志》,光绪《惠民县志》、《利津县志》、《蒲台县志》,民国《无棣县志》、《阳信县志》、《沾化县志》、《邹平县志》、《重修博兴县志》、《续修广饶县志》。
清代湘西地区乡试探究
清代湘西地区乡试探究王启敏,瞿州莲(吉首大学 历史与文化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摘 要:自清顺治三年(1646)至光绪八年(1882)的237年中,湘西地区共有80名生员在乡试中举。
清代湘西地区各厅县在乡试中呈现出举人的数量不一,地区分布不平衡的特点。
清代湘西地区举人数量时空分布的不平衡,是乡试优惠政策差异、各厅县文化水平高低不同、乡试盘费数量不一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关键词:清代;湘西地区;乡试中图分类号:D6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332(2018)06-0037-06基金项目:湖南省社科办项目“明清王朝治理‘湘西苗疆’政策研究”(16YBA311);湖南省社科联项目“永顺土司遗址现状与保护研究”(XSPCX012);湖南省民委民族文化研究基地项目“清代湘西苗疆科举制度研究”(17JDWT11)。
作者简介:王启敏(1993-),女,山东济南人,吉首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2016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史;瞿州莲,(1968-),女,土家族,湖南永顺人,吉首大学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历史人类学、民族历史文化。
科举制度自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实施直至1905年废除,共存在了1300年,成为中央王朝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
乡试作为科举考试的重要环节,成为科举制度研究中的热点,关于乡试的研究,学术界多集中于某个省或者某个朝代的研究,对于西南地区尤其是民族地区乡试的研究较少。
湘西作为民族地区,在清代划分为“土司区”与“苗区”。
改土归流前,“土司区”即清代的永顺、保靖、龙山、桑植等县;“苗区”即清代湘西苗疆的凤凰厅、乾州厅、永绥厅及古丈坪厅四厅。
本文以《湖南通志》中“选举志”为基本资料,以举人数量分布为对象,对顺治三年(1646)至光绪八年(1882)湘西地区举人数量及时空分布进行统计,并对举人分布不平衡的原因进行探讨,以期深化对科举制度的研究。
一、清代湘西地区乡试举人数量及其分布顺治初,南明政权尚有活动,社会动荡不安。
明清时期的湖南人才发展
一
( 杨笃生 , 1 9 6 0 ) 。在中国古代 , 湖南的地位基本是 无足轻重 的, 没有产生过有 重大 意义和影响的人 和事 , 文 化与人才 的发展 都是举步维艰 , 发展缓
慢。
、
明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以前 湖 南的 人 才概况
明清以前 , 湖南在漫长的历史长河 中, 人才数 量极少 。在古代 , 衡量一个地 区人才的标准是在
明代湖南进士空间分布特点的形成主要是因为这些地区环绕在洞庭湖区是湖南经济条件和农业开垦较容易的地区在元末明初大量的外来人口到此开荒种田优越的地理条件和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商品贸易的增加商业的兴盛也同样促进了教育事业的提高对培养人才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第 2 6卷 第 2 期
2 0 1 4 年 4月
六 盘水 师 范学 院学报
Ke y w o r d s : Mi n g nd a Qi n g d y n a s t i e s i n Hu n a n ; t a l e n t d e v e l o p me n t ; t h e c a u s e s
文化教育的发展 , 往往会带动人才 的涌现 , 文
摘 要: 明清时期湖 南人 才数量 比以前都 有较 大增 长 , 表现 在进士数 量的增加 。其主要原 因是 明清时期士人继承 了 湖 湘文化的精髓 , 为 湖南人 才崛起创造 了条件 ; 书院的发展 为人 才培养 打下 了重要基 础 ; 商品经济的发展 , 为湖 南人 才的
崛起提供 了发展 动力 ; 社会风俗 的变迁 , 是 明清时期 湖南人 才发展 的重要 因素 。 关键 词 : 明清湖 南, 人才 , 原因
历史上 比较的很寂寞 , 最早 的是屈原 ; 直到宋代 , 有个周濂 溪 ; 直到 明季 , 有个王船 山 , 真少得很 ” ( 蔡元培 , 2 0 0 2 ) 。所以, “ 咸同以前 , 我湖南人碌碌
清代进士历史地理分布研究
清代进士历史地理分布研究
吴根洲
【期刊名称】《考试研究》
【年(卷),期】2011(000)003
【摘要】对清代进士历史地理分布进行系统的研究应当基于进士的准确人数、每名进士的确切科年与籍贯。
江庆柏先生的《清朝进士题名录》为这三个方面提供了必要的研究基础。
研究发现,清代进士的历史分布呈W型;省际之间的地理分布呈不均衡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清代进士在省际之间分布的不均衡程度逐渐降低。
【总页数】8页(P72-79)
【作者】吴根洲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系,江西南昌3300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91.3
【相关文献】
1.明代正统年间进士地理分布考--兼与吴宣德教授《明代进士的地理分布》商榷[J], 陈之林
2.清代湖北进士地理分布特征及其原因探析 [J], 梁陈
3.明代景泰、天顺年间进士地理分布考--兼与吴宣德教授《明代进士的地理分布》商榷 [J], 陈之林
4.权势转移与“一府独大”:清代湖南进士的地理分布 [J], 王毓伟; 胡忆红
5.权势转移与“一府独大”:清代湖南进士的地理分布 [J], 王毓伟; 胡忆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古代湖南人才发展的五个波峰
古代湖南人才发展的五个波峰湖南人才,历史悠久。
早在距今约100万年的“中更新世”后期,湖南地区就有人类活动。
在史前史和原始时代,中国的许多传说人物都曾在湖南活动。
如炎帝、蚩尤、善卷、驩兜、尧、舜、禹等,都在湖南留下了许多遗迹和传说故事。
到楚国时代(约公元前770-公元前221年),湖南并入楚国版图。
当时“楚国人才最盛”,老子、老莱子、文子、公孙龙子、鬼谷子、许行、屈原、伍子胥、范蠡、文种、黄歇、申鸣、宋玉等,都是楚人。
他们有的就出生于湖南地区,有的虽不出生于湖南,却长期生活并活动在湖南,为湖南乃至中国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但是,秦统一中国以后长达二千年的封建社会时期,湖南人才却非常稀少。
当时,北方是国家的中心地区,人才也集中在北方。
湖南则是蛮夷边荒之地,人才稀少之区。
杨昌济指出:“考之春秋,楚地不到湖南。
此后二千余年历史上亦殊寥寂。
”在历代正史列传、野史人物记载,及现代出版的各种人物、人名字典中,都很少有古代湖南人才的名字,其对湖南人才的,占不到全国人才的1%。
但是,一方面,古代湖南人才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到清代前、中期,湖南人才已占全国人才总数的2%以上,而且出现了全国第一流的大思想家王夫之等杰出人才;另一方面,在两千年的历史中,湖南人才也曾有过高潮,即古代湖南人才曾经形成了五个波峰期。
“人才波峰”和“人才群体”是两个相似却又不同的概念。
我们在《现代湖南人才群体研究》一书中曾提出了近代湖南人才兴盛,产生了五个“人才群体”;与之对应,古代湖南人才则产生了五个“人才波峰”。
所谓“波峰”,《辞海》的解释是:“在任一确定的时刻,在存在波的空间各点(处于不同的振动状态),凡振动达到的正向最大值的位置。
而达到的负的最大值的位置则称‘波谷’。
例如,水波中凸起的最高处是波峰,凹下的最低处是波谷。
”可见,“波峰”是一个物理学的名词,我们借用以说明人才稀少时期所出现的人才高峰。
一、三国时期:古代湖南人才的第一个波峰由秦到南北朝的八百年中,湖南人才非常稀少。
清朝湖南岳州府平江县举人名录
清朝湖南岳州府平江县举人名录康熙朝举人(二人)魏时魁(康熙二十三年)钟正章(康熙三十八年)雍正朝举人(四人)魏自嘉(雍正二年)钟颖(雍正七年)潘郎韵(雍正十年)钟灵(雍正十三年)乾隆朝举人(十四人)李元时(乾隆元年)朱庆旦(乾隆元年,后登进士)彭昌凤(乾隆九年)钟圣芳(乾隆十二年)李笃(乾隆十七年)王道(乾隆三十年)童桂(乾隆三十六年)湛启云(乾隆四十四年)李文龙(乾隆四十四年)向曾贤(乾隆五十四年,后登进士)余远骥(乾隆五十七年)余远维(乾隆五十七年)李春芳(乾隆六十年)向魁鼎(乾隆六十年)嘉庆朝举人(十人)曾清贤(嘉庆三年)杨魁廷(嘉庆三年)黄修检(嘉庆十二年)潘树德(嘉庆十五年)江源佐(嘉庆十五年)黄修纪(嘉庆二十一年)李德振(嘉庆二十四年,大挑二等)单朝诏(嘉庆二十四年,后登进士)余宗训(嘉庆二十四年,后登进士)向贵铎(嘉庆二十四年)道光朝举人(十五人)向季贤(道光二年)王晋锡(道光五年)钟仰德(道光十二年)李昌迈(道光十二年)陈作宾(道光十二年)余仕镜(道光十二年)李传敏(道光十二年)李汉章(道光十四年,后登进士)张瓒昭(道光十五年)唐颂衢(道光十九年)黄崇文(道光十九年)余铎江(道光十九年)钟昌勤(道光二十三年,后登进士)李元度(道光二十三年)黄益增(道光二十六年,北闱)咸丰朝举人(三人)王家杰(咸丰元年)何忠骏(咸丰二年,北闱)余益甲(咸丰八年)同治朝举人(十人)何忠继(同治元年)彭德树(同治元年)钟焕(同治元年)黄洪熙(同治元年,寄籍长沙)朱承基(同治三年)严照藜(同治六年)易道南(同治六年)黄浚(同治十二年)凌艮谟(同治十二年)陈晋熙(同治十二年)光绪朝举人(十八人)周名福(光绪元年)杨舒萼(光绪元年)胡泽湘(光绪二年)邹振麟(光绪五年)王国宾(光绪五年)黄中理(光绪...年)凌盛熺(光绪十四年)董树人(光绪...年)江远翥(光绪...年)黄瑞兰(光绪十七年,后登进士)李文育(光绪...年)周昌岐(光绪...年)苏舆(光绪...年,后登进士)周士鸿(光绪...年)彭养之(光绪二十八年)余维翰(光绪二十九年,后登进士)钟维翰(光绪...年)钟期俊(光绪...年)总计:七十六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代湖南进士的时空分布王毓伟(湖南科技大学湖南湘潭411201 )【摘要】清代湖南进士整体发展过程以雍正二年和咸丰二年两个时间点为界限,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经历了落后到兴起再到鼎盛的转变。
终清一代,湖南由于进士团体的不懈努力,从科举落后之地一跃而成为国家仰仗的重要省份。
清代湖南进士时空分布受经济、考试地点、书院教育和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展现出了较为稳定的分布特征。
总体上湘中、湘北多进士,湘西、湘南为科举落后之地,长沙府在湖南科举中一枝独秀。
【关键词】清代湖南进士时空分布【中图分类号】K20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520(2018)04-页码-所占页数20世纪80年代以来区域史研究已经成为热潮,区域文化史也得到重视,各区域关于进士的研究著作也层出不穷,如厐思纯编著《明清贵州七百进士》一书详细地阐述了贵州地区科举文进士的情况。
然在学界专门论述湖南进士的文章著作尚少,本文结合《明清进题名碑录》、光绪十一年的《湖南通志》等资料,①在仔细整理进士名单、籍贯、中试年代的基础上,拟就清代湖南进士的时空分布展开论述。
雍正二年前的地理分布清朝初期由于湖南未能单独开设贡院,至雍正二年(1724年)甲辰科考试前,湖南整体科举情况均极为庸常,“可怜湖南数千里赋税之地,渐弃为科第沦落之乡。
”②顺治二年(1645年)清廷下旨:“开科以取士,薄敛以劝农,诚安民急务,顺归各省准照恩诏事例,一体遵行。
”③次年会试共取士373名,但湖南省无人上榜,直到顺治九年才有善化人黃鈊,武陵人陈维国、茶陵人尹惟日、澧州人俞崇修和田郡玉五人中进士。
此后除康熙六年(1667年)、康熙九年和康熙十五年三科外,湖南皆有举人中进士,然而每科进士人数很少,少则只一人,多则不过六七人。
至雍正二年,在清初30次科考中全国共录取了7298名进士,湖南进士人数只有68名。
见表1。
表1 雍正二年前湖南进士分布情况从上表看来,清代前期湖南进士的地域分布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长沙、常德、岳州三府是这一时期进士主要产出地。
造成这种分布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上述地区本身在湖南属于发达地区,伴随经济发达而形成书院教育事业繁盛。
在科举时代,湖南书院的教育水平远胜于县府州官学,湖南较有影响的书院如岳麓书院、城南书院、天宁书院等都分布于长沙、常德、岳州等地,这些书院培育了大批试子,在科举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另一方面是这三府所辖县较多,其中长沙府的19名进士来自于湘潭(8人)、攸县(4人)、善化(3人)、茶陵州(2人)、宁乡(1人)和益阳(1人)六地;常德府的17名进士来自于武陵(14人)、桃源(2人)、龙阳(今汉寿1人)三地;岳阳府的15名进士来源于巴陵(4人)、华容(4人)、澧州(4人)、安乡(2人)、临湘(1人)五地。
有如此多的县都产出进士,这三府进士人数多也就不足为奇了。
2.常德、岳州两府人数基本与长沙持平,出人意料。
自康熙三年诏令“湖广右布政使移驻长沙,辖长、宝、衡、永、辰、常、岳等七府,郴、靖二州。
”①。
长沙府作为湖南巡抚(此时称偏沅巡抚)驻地,自然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科举理应领先全省,但长沙府此时科举却未能领先,究其原因是受兵灾侵扰。
岳州府、常德府多进士是由于此地靠近洞庭湖区,湖广在清前期未分闱考试,湖南试子只能渡湖去往武昌参加乡试。
因此靠近洞庭湖区的岳州、常德试子在湖南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他们不必像湖南其他地区的试子那样长途赶考,也就不会耽误应考时间。
岳州、常德的试子更容易考取举人,夺取进士,故岳州府、常德府进士较多。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偏沅巡抚潘宗洛上疏:“因中隔洞庭……以致士多畏惧,裹足不前,其能至武昌而入场者十无二三。
”②靠近洞庭湖区的岳州、常德试子在湖南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他们不必像湖南其他地区的试子那样长途赶考,耽误应考时间。
岳州、常德的试子更容易考取举人,夺取进士,故岳州府、常德府进士较多。
3.辰州、郴州、永州和靖州这两府两州少产或不产进士。
这些地区地处湘西、湘南,自古以来便是湖南落后之地,被称为“边楚蛮荒”。
经济上的贫困造成士人无法享受到与富庶地区相同的学习资源。
加之,这些地区自古为苗族、瑶族等不以科举为意的民族聚居之所,汉族文化虽然流入该地区,但却不占绝对优势。
朴素踏实的民风使得主要以汉人四书五经为考试内容的科举在湘西、湘南地区没有引起广泛重视。
清前期由于湖广未分闱考试,湖南试子不说进士,就连举人都难高中。
偏远巡抚赵申桥曾上疏说:“第近科以来,自康熙二十三年甲子科至四十一年壬午科,湖广乡试中额不等,湖南总不及四分之一,或仅逾十分之三。
”③这使得偏居湘西、湘南的试子感觉科举无望,对科举的期待日渐消薄。
雍正二年到咸丰二年的地理分布康熙以降,湖南文化渐兴,士人对科考高中的愿望与日俱增。
雍正元年(1723年)清朝终于颁布上谕:“于明春即分湖南、湖北两闱考试。
倘为期已迫,预备不及,则于下科举行。
”①湖广分闱之后的第一年,湖南试子即在雍正二年甲辰科考试中高中8名进士,此后进士人数基本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湖南科举迎来一个崭新的阶段。
见表2。
表2 雍正二年至咸丰元年湖南进士分布情况随着单独贡院的设置,湖南进士的地理分布也出现了较之前有所不同的情况。
具体而言,这一时期的进士分布有以下三个特点:1.分布范围变广。
贡院单独设置之前,湖南只有六府一州有试子考中进士,而在这一时期8府、4州有进士分布。
永州府前一时期并没有进士而这一时期总计出现了16名进士,并在全省17府(州、厅)中排名第六,表明这一时期永州科举事业发展较快。
新成立的桂州直隶州也出现了2名进士,靖州,出现了1名进士,新成立的沅州府也考中2名进士,与前一时期相比,湘西终于有进士产出。
总之在这一阶段,湖南进士的分布范围较前一阶段已经扩大很多。
2.岳州、常德两府发展乏力,衡州府后来居上。
湖广分闱后,岳州、常德失去之前的优势,进士增长速度出现停滞状态,且由于石鼓书院的优质教育以及船山之学的影响,使得衡州府一越成为全省第二进士分布地。
3.长沙府一家独大。
这一时期长沙府共有220名进士,占全省的一半多,遥遥领先于全省其他州府厅,这与长沙府作为全省中心的地位相符合。
长沙府所辖的12县(散州)均有进士,长沙53人、湘潭44人、善化35人、宁乡22人、湘阴18人、湘乡15人、益阳10人、攸县6人、浏阳5人、茶陵州5人、安化5人、醴陵2人,这些数据表明长沙府整体上教育发展比较均衡,辖区内的各县和散州各方面综合情况就全省而言属优良。
咸丰二年后的湖南进士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起清废止科举考试。
自咸丰二年(1852年)到光绪三十年(1904年)①的52年中清举行24次科举,共录取6271名进士,湖南有279名进士。
之所以将咸丰二年作为湖南科举史上的又一个分界点,并不是出于人数和地域变化考虑,而是基于咸丰二年后湖南在全国地位变化的考虑,湖南进士群体开始在全国掌握政治话语权。
见表3。
表3 咸丰二年至光绪三十年湖南各州府厅的进士分布情况上表所反映的地理分布与雍正二年至咸丰二年的地理分布特征基本一致,说明湖南进士分布具有稳定性。
此时湘西的凤凰厅、永顺府终于有进士分布;沅州府却无进士;乾州厅和晃州厅终清一朝都未有进士出现,湘西确属湖南科举文化不兴之地。
南洲厅虽然没有进士,但它是光绪二十一年“以华容县属乌咀地置南洲直隶厅,以洞庭湖涨沙地并析华容、安乡等县隶之。
”②所以南洲厅没有进士分布也就情有可原。
湖南进士在这一时期成为清朝依靠的力量,湖湘文化再次成为全国主流思想。
嘉庆年间陶澍、贺长龄、贺熙龄等人高中后竭力宣扬已经被时代遗忘的经世致用的理学思想,而后在曾国藩、胡林翼等人努力下,理学群体不断壮大,湖南士人群体开始初具规模。
经世致用的思想也使得鸦片战争后原本放荡不羁的湖南试子希望通过科举取得在朝为官资格,从而改变腐朽的国家现状。
至咸丰元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湖南士大夫群体正式凝结起来。
正如杨毓麟在其所编写的《新湖南》一书中所说“咸同以前,载湖南人碌碌无所轻重于天下,一不几知存所谓天下之责任,知有所谓天下之责任者,自洪杨始。
”也是由于太平天国运动,“清学之发祥地及根据地,本在江浙;咸同之乱,江浙受祸最烈,文献荡然,后起者转徙流离,更无余裕以自振其业,而一时英拔之士,奋志事功,更不复以学问为重。
”③随着江浙考据学的衰落以及曾国藩统帅湘军的节节胜利,湖湘经世致用的理学思想再次熠熠生辉。
受这些中兴将相的影响,湖南试子无不希望在科场取胜而建功立业,以救国于危亡,湖南进士成为清朝不容忽视的一股力量。
太平天国运动后,清朝的历次重大事件无不受湖南人影响,如洋务运动时期曾国藩、左宗棠等人的活动;戊戌变法时期湖南成为全国最受关注的省份;清末新政时期翟鸿机协理新政,故杨度曾说:“中国如今是希腊,湖南当作斯巴达。
中国将为德意志,湖南当作普鲁士。
诸君诸君慎如此,莫言事急空流涕。
若道中华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
”①当前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湖南作为一个中部省份,其基础实力和机遇虽不如沿海省份,但在这一关键时期,如何转化劣势,加速湖南发展是湖南七千万人民的共同心愿。
本文虽是论述清代湖南进士分布的演变情况,但也展现了清一代湖南在全国地位的变化。
清代湖南进士的变化,恰巧反映出清代湖南省地位的变化。
清代的湖南由一个饱受战乱的残破省份一跃成为清朝政府不得不依靠的大省,且湖南人才辈出,堪称奇迹。
当今湖南在弯道超车理念的带动下,科技、文化和经济都有了明显的发展,百年大计,教育为先,借鉴清代湖南发展的经验,文化的复兴当是湖南振兴的关键。
【收稿日期】2018-09-06【作者简介】王毓伟(1996- ),男,汉族,湖南湘潭人,在读研究生,湖南科技大学。
研究方向:近代湖南地方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