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性体育文化事业发展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针对秦皇岛市公共体育场(馆)提供公益性体育文化服务的现状进行调研,通过定性、定量的方法分析存在的问题;结合理论和实际问题,提出改善体育场馆设施与环境、构建良性发展机制、完善公益性体育服务的内容和形式等对策,以推动我国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公共体育场(馆);公益性;体育服务;秦皇岛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880(2011)02-0087-03
一、前言
公益性文化事业是指国家或社会不以营利为目的,向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休闲、娱乐、健身等公共文化服务的各项文化事业及其附属设施,它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公益性文化建设,不仅有益于提高人民的基本文化生活质量,满足人民基本文化生活需求,也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条件。在实施和推进秦皇岛市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的战略过程中,对体育场馆的科学利用和合理开发,将是整个战略布局的核心所在。
研究秦皇岛市公共体育场馆提供公益性体育服务产品的现状及对策,可以更好地发挥公共体育场馆主阵地的作用,进一步充分调动与发挥公共体育场馆面向市场开展经营活动的积极性,提高秦皇岛市公共体育场馆运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解决公共体育场馆运营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公共体育场馆提供公益性体育服务的积极性,可以更加有效地提升公共体育场馆国有资产的运作效率,进一步推动秦皇岛市乃至全国公共体育场馆管理体制的改革,并为有关部门提供积极、有益、可借鉴的决策参考。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秦皇岛市体育局下属的公共体育场馆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走访调查、问卷调查、数理统计和文献资料分析等研究方法。根据课题研究需要,课题组针对秦皇岛市公共体育场馆运作管理的模式、公共体育场馆提供公益性体育服务的维护经费来源、参与人数、参与项目和年度利用率等问题设计了“秦皇岛市公共体育场馆提供公益性体育服务现状的调查问卷”,问卷以公共体育场馆为调查对象,通过秦皇岛市体育场馆协会以上门送达或邮寄的形式进行,共向秦皇岛市体育局下属的公共体育场馆发放问卷25份,回收21份,回收率84%,全部有效。
三、结果与分析
(一)秦皇岛市公共体育场馆提供公益性体育服务现状
1.调查统计分析后的数据显示(如图1),2009年被调查的公共体育场馆的维护费用主要来自政府财政拨款,大概占50%左右,但由于物价和工人工资的不断上涨,原本紧张的拨款更是难以满足维护高质量场馆的需要。所以为保证场馆的正常运行,利用这些公益性体育场馆进行底价服务,吸引投资,以馆养馆,成为大家公认的良方。资金的来源包括群众体育消费、承办各类比赛和接受各种赞助等。
2.被调查的体育场馆提供公益性体育服务的项目比较集中(如图2),主要是羽毛球占35%、篮球占30%、足球占15%和器械健身占10%。通过走访调查了解到:绝大部分公共体育场馆之所以愿意在健身项目上提供公益性体育服务,原因在于这些项目主要是提供场地服务,并不需要增加其他的配套服务或较多的经济投入。且利用场馆经营的非繁忙时段以免费或优惠的价格向社会开放,提供公益性体育服务,一方面可以满足社会大众特别是中老年人及学生的健身需要,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公共体育场馆的利用率和社会效益。
3.调查统计数据显示,秦皇岛市体育场馆每周利用率差别很大(如图3),周一至周五白
天各体育场馆基本属于空置状态,周日至周四晚十七点以后各体育场馆会陆续吸引一定的锻炼人群,从周五晚十七点后至周日晚十七点,各体育场馆均呈现爆满状态。当然,也有特殊时期存在,每年的学生寒暑假期间,各体育场馆在白天的利用率也是很高的。通过访谈还得知,在每日晚十七点后和周末的人流高峰期,各体育场馆经常会出现参与人数过多,参与者多批次轮流等待的情况,而其余大部分时间则寥寥数人。
4.调查数据显示(如图4),即使各体育场馆采用政府拨款与自主经营结合的经营模式,但在有些气候适宜月份经费仍然是入不敷出,只在气候恶劣和学生放假的少数几个月份才能形成一定的利润,其他月份由于大部分时间缺乏健身人群而进入负盈利。通过对部分参与健身的群众访谈得知,一方面由于体育场馆提供的大部分项目在气候环境允许的情况下,室外也能进行活动;另一方面广大群众对公益性体育场馆健身缺乏必要的了解和认识。
(二)秦皇岛市公益性体育场馆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模式与观念相对落后
由于长期实行传统的政府管理型体制,各类体育场馆缺乏自主经营权,市场机制和价值观念淡薄,营销能力低下,很难有较好的经营业绩。目前,秦皇岛市公共体育设施的财政管理模式虽呈多元化,但占主流的还是政府统一规划拨款的管理模式,不利于提高公共体育场馆提供公益性体育服务的积极性,也不可能有相应的物质基础承担为社会提供公益性体育服务的能力。
2.主体项目匮乏,体育场馆利用率不高
目前,秦皇岛市几乎所有的体育场馆主体部分只能提供篮球、羽毛球、足球(室内)、乒乓球之类的简单的球类项目的服务,因为这些项目只需提供场地服务,并不需要增加其他的配套服务或较多的经济投入,也无法形成衍生服务。而对新兴的健身运动如太极、普拉提、瑜伽、健美操、水上、冰上等项目则缺乏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同时,体育场馆主体部分的服务设施缺乏轮换能力,造成如在球类健身人群稀少时,无法为其他类型的健身人群提供同样的服务。
3.经营理念缺乏创造性和主动性
从体育市场的角度出发,体育场馆虽不属于新型业态,可作为体育市场的一个新的经济因素重新进入市场。兴建场馆的费用可以完全来源于国家拨款,但如何经营却要因地制宜。从访谈中了解到,秦皇岛市大部分体育场馆仍然沿用旧有的管理体制,缺乏创造性革新,公益性体育服务已经演化成为一种自助活动,这是一种低层次的体育服务。另外,由于近年来秦皇岛市体育场馆运营成本呈不断上涨趋势,场馆经营管理者的压力越来越大,为了缓解运营压力,除了指令性要求,公共体育场馆提供公益性体育服务缺乏主动性。
4.政府和社会对公益性服务缺少有力支持
2008年奥运会后,政府对公共体育事业的发展越发关注,对公益性体育场馆的服务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没有相应的政策支持、激励机制、经济补偿,缺乏对公益性体育服务的强力支撑。调查显示,秦皇岛市大部分的公共体育场馆以目前的财政来源(拨款加底价营业)只能维持场馆日常的基本消耗,无力负担一定规模的公益体育事业。所以如果政府没有专门的激励机制或相关的优惠措施,秦皇岛市公共体育场馆提供公益性体育服务的工作就很难有实质性的进展。
四、改变秦皇岛市公共体育场馆公益性体育服务现状的对策
(一)改善体育场馆设施与环境
借鉴发达国家公共体育场馆的管理模式与经验,改善目前秦皇岛市体育场馆相对匮乏的体育服务能力,利用新的设备与设施,构建高科技体育场馆,实现一馆多用。并以高科技手段提高设施的轮换能力,实现一日多用,提高体育场馆的利用效率。这既有利于公共体育场馆更全面地为人民群众提供公益性体育服务,又使体育场馆本身有了创造新效益的硬件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