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金融与金融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金融与金融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
摘要:总结和反思金融危机的诱发根源 ,是为了探寻人类能够避免“经济劫难”的对策良方,但专家学者们显然不乏从制度缺失的层面来反思这场危机,而往往忽视在市场和政府双失灵下诊治金融危机的“伦理偏方”。金融危机背后所隐藏的“经济人”偏执、“自由”的扭曲与滥用、信用的漠视与践踏、工具理性的无限度扩张等,反映出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金融与道德的冲突无可避免。
关键词:金融危机、次贷危机、金融从业人员、道德
[正文] 2009年2月2日,温总理在英国剑桥大学演讲时说了一些耐人寻味的话:“道德缺失是导致这次金融危机的一个深层次原因。一些人见利忘义,损害公众利益,丧失了道德底线。”道德,作为一个哲学概念,跨越了经济学、社会学、伦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研究领域,而这一话题在当下频频被热议,就是由于它从多层面对整个社会造成巨大冲击。在各行各业中,往往是从事金融工作的人可以游走在道德的边缘,特别是在金融创新的领域。因此现今在金融学研究中提升“道德”的地位也具有极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道德是金融的隐形生产力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位,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良好的金融体系是形成健康而富有活力的经济体的必要条件,它实现了资金从储蓄者向具有生产性投资机会的资金需求者手中的转移。而金融领域也是道德活动的领域,也受其影响和制约,哪怕是再优越再发达的金融体系,也离不开最基本的道德准则。首先,金融活动主体受其信奉的道德准则所支配,用于处理各种经济关系和解决各类经济矛盾。参与金融交易的人总要基于社会的道德环境,按照自己认定的某些伦理原则进行金融交易,以谋求其金融资产的理想配置,获取收益。因此,道德应作为金融的内生变量发挥作用。其次,市场经济中,主体间相互联系形成一个环环相扣的编织网,然而道德便成为这个关系网的连接媒介之一,如果信用和道德的媒介发生变异或断裂必然会对整个关系网产生连锁性的破坏,贯穿于金融网络之中的伦理准则在无形中确保着经济运行的效率,整个金融体系发挥的一切作用无不建立在一条道德底线之上。因此,当人们在金融活动都自觉以道德为准则时,金融市场上的信息就更加真实可信,运行的成本就会大大降低,使得交易能有序进行,发展也会加速,那么金融市场地稳定前行也就得以实现。二、金融与道德的不和谐之音 1、金融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金融职业道德,就是金融从业者在从事金融活动中应该遵循的基本行为规范。它是由多层次要求构成的规范和意识,是金融活动的命脉。金融从业人员道德缺失会直接导致金融内部的腐败,金融从业人员盲目的追求利益最大化会使得金融所具有的经济调控作用失去平衡。近些年来网络和计算机技术运用广泛,金融从业人员凭借自身专业知识,利用金融业务的利息差、时间差、行际差等隐蔽手段谋取利润的案件也已经屡见不鲜逐,如金融从业人员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巨额公款为个人进行股票交易、利用变更电脑数据贪污或挪用公款等。金融经管人员更是可以利用自身的职位之便恶性的发放贷款、收受贿赂等从而导致国家财产损失严重。而金融从业者之所以有道德问题,归根结底可以说是经济利益与道德价值的矛盾。西方人往往追究这一问题产生根源在于委托——代理关系的制度约束不健全以及约束不力,却对于导致道德问题的人员品质、追求等方面因素却并无丝毫责难,这是不正确的。
2、从华尔街精英看金融职业道德
美国是当今世界金融体系最发达的国家,那么以它为例,众所周知,华尔街金融服务的操作和服务都极为复杂,需要精深的专业知识背景,缺乏金融专业知识的投资者根本无法通过自己的准确判断来购买金融产品,因此人们购买的依据通常是对华尔街金融精英的充分信任。可是经过了重重叠叠的中间环节,被投资者和最终的投资者相互之间根本无法了解,投资者已全然不知在市场上买的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产品,
市场价格也失去了传递风险的能力。此种情形下,希望就只有寄托在华尔街精英们的职业道德上了。
然而,资本对利润无限追逐的本性,造成了华尔街精英们热衷于金融创新,而花样众多的金融衍生品逐渐滋生了不可承受的道德风险。很多时候金融新工具的发明和金融从业人员对这些新发明的运用就是在试探法律的边界,如果落在合法这一边,结果就是伟大的创新;如果落在非法的那一边,则可能使人锒铛入狱。而华尔街的金融精英们拿着上百万上千万的薪水,在市场持续火爆经济高速发展的势头下,更是希望通过不断的金融创新、加大交易量,从而产生源源不断的利益。因为金融创新总是以规避和转嫁风险的形式出现,过度的金融创新,带来了虚拟经济膨胀,导致信用投资破裂资金断链。金融机构和相关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堕落,在他们抛弃了行业自律和道德规范时,市场交易所需的公开公正也就得不到任何保障,累积起来的道德风险无疑成了滋生金融危机的酵母。
三、金融危机是道德危机的表征
现如今,金融危机给全球带来的影响已不再限于经济领域,而是在更加广阔的社会背景、更加复杂的社会结构和更加深刻的文化系统中影响着人们的道德信仰、生活信心和精神皈依。
可以说,次贷危机就是美式道德观的一个因果报应。所谓次贷危机,即由于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的还款人违约,由个人信用危机诱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此次危机的爆发固然与经济周期率和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有关,但如果从道德的角度深层次审视这一经济事件,就会发现从华尔街的贪婪、到美国令人咋舌的信贷消费模式、到美国国家的强权主义和世界经济秩序的不合理以及美国对风险的高明转嫁进而将世界拖下水,这一系列行为的背后无一不涉及巨大的利益、隐藏着深刻的道德因素。在《次贷危机真相》一书中美国房地产抵押贷款的业内人士理查德·比特纳说到,“几乎在每个环节中都充斥了谎言与虚假的评估”。不得不说,在危机中,人性贪欲的极度、人们手段的极致,以及个人道德的缺失和商业伦理的寡薄已经远不是少数贪婪者的问题,而沦为一个社会和时代的问题。这种道德危机的集中体现便是现代社会从个人、机构到国家对诚信商业伦理的违背,对节制美德的冷落和抛弃,及其在金融危机发生和救市过程中对风险和责任的不断转嫁的损人利己行为。
次级贷款兴起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1980、1982、1986年美国分别颁布了《存款机构解除管制与货币控制法案》、《可选择按揭贷款交易平价法案》和《税务改革法案》,为次级贷款铺平了道路。1993年底,随着利率的走高,标准类贷款数量收缩,为了弥补这个缺口,经纪商和贷款公司开始创造次级抵押贷款。剖析次贷危机的过程就可观望见一幅各大利益集团连环欺诈的图象:先是商业银行给没有还款能力,信用级别低的穷人提供了住房贷款,原因是贷给信用级别低的人利率可以很高,而贷给信用级别高的人利率却较低;商业银行把所有的房贷集中在一起,产生出了按揭证券,以高利率卖给投资银行,这样一来商业银行从贷款风险的承担者变成了贷款的过手人、经纪人;而投行将这些“有毒的”抵押贷款打包证券化则是为次级贷款插上腾飞的翅膀,这就为次级贷款提供了二级流通市场;与此同时为了让投资者不心生疑惑,为次级债上了保险,保险公司在利益的诱导下,承保分担了风险。令人惊讶的是就是这些不值钱的次级债却被美国享誉世界的三大评级机构评成优质证券,而向来号称没有制度漏洞的美国监管成却成为真空,这些机构的准确度、客观性、透明度被利益吞噬得荡然无存。在一系列完美组合中,有4万亿美元的次级债、600万亿的充满“创新性”的金融衍生品卖到了全世界,造成了美国人民住房,全世界埋单的结果。金融工程真是魅力无穷,创造出来的产品令人眼花缭乱。引用电影《华尔街2:金钱永不眠》里Gekko先生的一句话:“They got all these fancy names for trillions of dollars of credit. CMOs、CDOs、SIVs、ABSes, I honestly think there's may be only 75 people in the world who know what they are.”抵押贷款行业再也不是借款人和银行双向关系那么简单的事情了,而是变成了一条将所有人都席卷进来的巨大的食物链,它在短时间内可以创造出来令人忘乎所以的繁华,也会在短时间内将所有人的财富吞噬殆尽。因为整条食物链存在与发展的基础都来自于借款人按期偿还贷款,如果借款人按期还钱,一切都很美好,所有人都是赢家,而一旦借款人没有能力如期还钱,整个资金链条立即断裂,所有人都逃脱不了损失的命运。那么,这个基础足够稳定吗?答案是否定的。在食物链的每一个环节中都存在着金融职业道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