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当代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中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当代性”

作者:何世剑刘翀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6年第04期

摘要:近年来,中国历史题材电视剧在借古喻今的同时不断追求“当代性”的审美品格,这种关乎当今时代社会发展现实的问题立场和叙事方式引发了当代人的审美反思与接受。中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当代性”主要体现为:在思想内容上影射社会现实问题,以当代价值观念为导向,满足当代受众审美诉求;在叙事艺术上以多视角、亦正亦娱的方式呈现,语言上既保留特定年代文风又贴近现代用语习惯;在人物塑造上实现从“二元对立”模式到多样性的转变,突出女性在历史发展中的潜在动力,表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良品格和美学精神。

关键词:历史题材电视剧;当代性;思想内容;叙事艺术;人物塑造

中图分类号:I207.3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448(2016)04-00-06

历史题材电视剧主要是以“辛亥革命”之前的历史背景、历史题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作为主要叙事素材进行创作的电视剧,涵括历史正剧、戏说历史剧、演义历史剧、穿越剧等多种类型。历史题材电视剧一个较为明显的品格是“演绎历史故事,观照现实人生”,通过激活历史上一些魅力人物、事件来调动观众的审美兴趣,引领观众参与其中感受体验。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历史题材电视剧承担了“以史为鉴,反观现实”的反思、批判功能,它不仅为今人了解历史、总结经验、开启心智敞亮了一扇窗户,也为受众反观当代、检讨现实、思索人生提供了一个视角。正如著名的哲学家克罗齐所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题材电视剧中的人物、情节、思想都与当代社会息息相关,蕴含着创作者对当今社会现实问题的自觉反思和理性剖析。它挖掘历史题材中的“正能量”和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涵,进行当代性表达与转化;它揭示社会发展演进的内在客观规律,整理不同历史时期产生的、引领时代发展的历史伟人的丰功伟绩,提供给今人以思想智慧和实践榜样;它根基历史、消费历史,却又贴近时代、现实和人民,充分展现当代人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诉求。近年来,在内容和形式上追求与当代社会语境相融合的历史题材电视剧不断出现。因此,体认、检视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当代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拟从历史题材电视剧的思想内容、叙事手法和人物塑造等三个方面予以论析。

一思想内容的当代性一部电视剧思想内容的高度、演绎历史精神的深度和反观现实问题的广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部电视剧是否具有可看性、吸引力和生命力,是否可让受众拍手叫好、沉思叫绝和回味称美,能否称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优秀作品。仲呈祥先生曾指出:“比较其他文学艺术形式更多地受制于舞台、局限于动作或囿于语言等因素,电视剧是一种讲故事、讲‘好故事’、‘讲好’故事的艺术。”[1]仲呈祥先生强调的电视剧要讲“好故事”,指的實际

上就是电视剧要有好的思想内容,“故事”的思想性、内涵性、精神性和趣味性要“好”。历史题材电视剧思想内容的“当代性”是这类电视剧引人叫“好”的重要方面,主要体现在:

第一,历史题材电视剧承载的思想内容涵盖了当今社会现实问题的方方面面,实际上是对现代社会的影射,充满现实意义

俗语有云:“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创作历史题材电视剧的重要价值就是以古喻今,以古明今,以古醒今,为当代的社会发展提供重要的“历史镜鉴”。一个国家、民族、家族内忧外患的境况、问题及应对策略成为历史题材电视剧叙事的核心内容。如《大秦帝国之裂变》《大秦帝国之纵横》《奢香夫人》等电视剧发生在社会动荡急需变革之际,改革的阻力、改革的创伤和改革的成败等引起我们对当下改革现实的深入思考,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和外交策略制定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讲述扬州商人故事的《大清盐商》一剧,适逢其时,应和党中央“打虎反贪”的伟大举措而播映,表面上论及清代乾隆盛世下两淮盐业及制盐制度的弊端,实际上是借古喻今,以历史再现的方式还原真实,批判当今时政的丑恶现象,揭露官场黑暗腐败事实。

以“宫斗剧”来说,它以后宫争宠斗恶、阴谋算计为主要特点[2],其流行在于深刻地剖析了历史上宫廷斗争的残酷无情、人性在恶劣环境浸染下变坏的原因,为现代官场、职场生活的改善提供历史镜鉴。宫斗剧兴起于香港TVB2004年经典剧目《金枝欲孽》;2012年,《美人心计》揭开了内地宫斗剧的帷幕;在历经“宫”系列、《步步惊心》等多部同类型电视剧之后,《甄嬛传》的播出将宫斗剧的盛行推至顶峰。《甄嬛传》根据流潋紫的同名小说改编。它通过女性在后宫勾心斗角的无奈折射出对封建制度的憎恶,通过如叶澜依、甄嬛等具有反抗意识的女性形象来实现宫斗剧从帝王臣工到女性视角的转变。尽管剧中人物离现实有一定的距离,但是各嫔妃在深宫中不择手段以期获得更高地位的生存方式俨然是现代社会职场、官场生存状态的缩影,故为现代受众所津津乐道。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何世剑等:试论中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当代性”

第二,历史题材电视剧中故事内容的精彩演绎满足了当代受众的审美诉求

历史题材电视剧描绘的世界既源于现实,又远离现实。受众进入审美体验状态之后,就到了一个无功利的审美世界。之所以说是“无功利”,是因为受众与现实以及影视作品保持了适当的“距离”。与现实保持距离,指的是受众不自觉地从现实世界“逃脱”,日常生活中的功利之事完全被抛在脑后;与影视作品保持距离,指受众是以一种审美体验者的角色与影视作品中的人物相识相知,而不是“当事人”[3]。当代历史剧平衡了受众的平民性与受众所期待的传奇性,使得观众与剧中的人物角色产生思想共鸣。以《甄嬛传》《奢香夫人》等侧重描述个人生平的历史题材电视剧为例,观众一方面能看到甄嬛、奢香等角色在大起大落中凭借智慧和运气化险为夷的传奇经历,另一方面能感受到不同角色在面对利益冲突和情欲纠葛时体现出的人性复杂。

历史题材电视剧中各类的争斗形式成为受众消解现代职场生存法则和社会残酷竞争的欲望投射。无论是《大清盐商》《天地民心》等剧中严重暴露出的官商勾结、尔虞我诈,还是《甄

嬛传》《美人心计》等剧中展现得淋漓尽致的勾心斗角、栽赃陷害,这些适用于权谋文化的演绎方式都能够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对应所在。互相利用、投毒暗杀等极端手段给予受众一种幻想空间,受众借助于这种幻想来实现对当代法治社会所明令禁止的一切期望。同时,社会压迫之下个人的潜力挖掘和坚韧不拔的励志精神也得到了大众认同,如《大秦帝国》中为了秦国富强而不懈努力的两代秦国国君、《天地民心》中坚守读书救国理想的祁隽藻、《茶颂》中守护边疆茶贸抵御侵略的段子苴等,都为大众所欢迎和肯定。至于历史题材电视剧中的爱情元素,也尽可能从当代社会中男女关系诉求出发来编造剧情,是以无论是描绘帝王家还是寻常百姓的爱情,大多以去繁求简的生活化状态呈现,让观众体会到爱情的平凡质感。

第三,历史题材电视剧在价值取向、思想建构时有意识地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无论是在古代社会还是现代社会,都需要一种核心价值观念来作为精神支撑,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建设提供内在动力,引领社会向更好的方面发展。哈布瓦赫指出:“集体记忆在本质上是立足现在而对过去的一种重构。”[4]我们所熟知和陌生的历史都不是原始的历史,而是集体记忆形成的,包括史书、教科书和影视剧在内都不是直接叙述历史事实,而是经过一定程度的过滤、筛选甚至虚构。

今天的历史剧创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对其较好的诠释。国家民委主任王正伟接受新华社专访时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56个民族共同的梦,是民族地区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梦,是56个兄弟民族一家亲的团结梦。”[5]他所强调的“民族团结梦”在《奢香夫人》和《茶颂》等少数民族历史题材电视剧中得到了典型的、形象的诠释。少数民族地区的同胞们对汉族、满族人民的态度变化从开始的偏见、排斥到磨合再到接受、主动亲近,背后的推动力实是对彼此价值观念的认同,从而呈现出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合流。而一旦产生民族冲突和离间民族友好关系的人或事出现,各族人民都毫不犹豫地奋起反抗,渴望民族团结与平等。如《奢香夫人》中驻贵州都指挥马烨对奢香摄政抱有偏见,大肆杀戮彝族人民、找借口对奢香施裸背鞭笞之刑,意在激起民愤逼彝族人民兵变造反,识破阴谋的奢香深明大义,忍辱负重换取地方和平;《茶颂》中普洱知府段子苴和掌印夫人南波娅在威胁面前勇敢抗争,为捍卫云南边茶贸易与企图破坏彝族、藏族关系的云贵总督之子斗智斗勇,彝、藏共同御敌。这两部电视剧的拍摄及广受好评是与它们诠释了“民族团结和谐”这一价值观念分不开的。

二叙事手法的当代性电视剧是叙事的艺术。“讲好”故事在一定意义上指的是采用合适的叙事手法来结构情节、塑造人物、烘托背景和表现主旨。历史题材电视剧在当代重新激活、闪耀荧屏,离不开其叙事手法的“当代性”表现,主要体现在:

第一,从叙事风格表现上来看,历史题材电视剧改变了以往单一的叙事模式,采用开放性、多视角、纵横交错、亦正亦娱的叙事手法,扩大了历史题材电视剧的表现空间和美学张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