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文学绪论

合集下载

魏晋南北朝文学绪论(课件)

魏晋南北朝文学绪论(课件)

陆机提出文学作品艺术美的五个标准:应(指意和辞的 互相配合响应)、和(指意和辞配合和谐)、悲(指文 章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雅(指文辞雅正)、艳(指 文辞美丽)。其中的"悲"、"艳"就是要文学作品能充分 体现鲜明的爱憎感情,文辞美丽,能真正感动人。这就 是强调了文学作品应有很高的艺术美。 其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文学固有的特色——抒情性鲜明突出。 文学固有的特色 抒情性鲜明突出。 抒情性鲜明突出 作品创作风格呈现多样化。 2、作品创作风格呈现多样化。 文学批评及文学理论的兴盛。 3、文学批评及文学理论的兴盛。 由于对文学内在性质及形式特征的进一步自觉, 由于对文学内在性质及形式特征的进一步自觉,人们对 文学的发展及其创作进行了探索和总结。 文学的发展及其创作进行了探索和总结。提出了一些崭 新的概念和理论,如风骨、神韵、形象,以及言意关系、 新的概念和理论,如风骨、神韵、形象,以及言意关系、 形神关系等,并且形成了重意象、重风骨、 形神关系等,并且形成了重意象、重风骨、重气韵的审 美思想。 美思想。
西汉时,汉武帝“摆黜百家、独尊儒术”,名教 指以正名定分为主的封建礼教。内容主要就是三 纲五常,故也有“纲常名教”的说法。成为西汉 巩固起统治的理论基础。但“名教”这个词的正 式出现是在魏晋时期,用来指以孔子的“正名” 思想为主要内容的封建礼教。由于东汉末封建统 治的危机和随后汉王朝的崩溃,名教也陷入了危 机,对儒家经典的烦琐解释的经学也无法赢得人 心。旧的价值观念和伦理观念的崩溃,时代危机 越演越烈,在这种背景下,一些思想家把眼光转 向《老子》、《庄子》,想继承汉初的“黄老之 治”,以道家统帅儒家,于是,魏晋玄学应运而 生。可以说,魏晋玄学是先秦道家思想发展的必 然。
2、黑暗的门阀政治与寒士的不平之鸣 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仕进之路,引起 庶族对士族统治的强烈不满。一些才高 的寒士自然心怀不平,士族和庶族的对 立成为这个时期的一个重要特点,寒士 的不平反映在文学创作中,也就成为这 个时期文学的一个特色。

古代文论魏晋南北朝

古代文论魏晋南北朝

2,文体辨析(南朝) 2,文体辨析(南朝) 文体辨析
• 南朝,文体辨析更加深入系统 南朝, • (梁)任昉的《文章缘起》分为84题,可见文体辨 文章缘起》分为84 84题 析的细致程度。 析的细致程度。 • 《文心雕龙》的上篇主要的篇幅就是讨论文体,共分 文心雕龙》的上篇主要的篇幅就是讨论文体, 33大类 大类。 序志》 原始以表末, 33大类。其《序志》说:“原始以表末,释名以章 选文以定篇,敷理以举统。 义,选文以定篇,敷理以举统。”对每种文体都追溯 其起源, 叙述其演变,说明其名称的意义, 其起源, 叙述其演变,说明其名称的意义,并举例 加以评论。 加以评论。 • 《文选》(亦称《昭明文选》)是按文体编成的一部 文选》 亦称《昭明文选》 文学总集,对文体有详细的辨析。 文学总集,对文体有详细的辨析。 • 文体辨析是文学自觉的重要标志。 文体辨析是文学自觉的重要标志。
第二节 《典论·论文》 论文》 典论 论文
典论·论文 论文》 第二节 《典论 论文》
• 《典论 论文》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最早 典论·论文 论文》 的专篇论文。 的专篇论文。 • 文章涉及到文学的地位和价值,文学创 文章涉及到文学的地位和价值, 作与作家的关系,文学批评态度, 作与作家的关系,文学批评态度,作家 风格论,文体论等重要内容。 论,风格论,文体论等重要内容。
3、文学批评的独立性
• 文学批评不再是哲学、经学、史学的附庸, 文学批评不再是哲学、经学、史学的附庸, 而是独立于学术文化之外的一门新学科。 而是独立于学术文化之外的一门新学科。 • 文学批评又与同时代的学术文化相互渗透, 文学批评又与同时代的学术文化相互渗透, 如与玄学、道教、佛教等的关系非常紧密, 如与玄学、道教、佛教等的关系非常紧密, 共同推动了六朝文学批评的繁荣。 共同推动了六朝文学批评的繁荣。

第五章-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PPT课件

第五章-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PPT课件
鉴赏才能。创作需要才能,鉴赏需要才能。“将 阅文情,先标六观”(《文心雕龙·知音》) ◆要有丰富的“阅历”。所谓:“圆照之象,务先博 观”,“凡操千曲而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要对作品的“六观”有深入的了解和研究。
B、鉴赏者的性情
魏晋南北朝的文论家一方面以肯定的方式对欣赏 者的才能提出要求;另一方面又以否定的方式论 述了关于鉴赏性情的问题。 ◆信伪迷真 ◆文人相轻,崇己抑人。“暗于自见,谓己为贤” ,“各以所长,相轻所短”(曹丕《典论.论文》 ) ◆ 贵远贱近,贵古贱今。“贵远贱近,常人之用 情也。”(葛洪《抱朴子. 广譬》) ◆味诗法与意象法。这两种方法是魏晋南北朝文 论家常用的文学鉴赏方法。比如钟嵘的《诗品》 从整体上看采用了“溯流别”,“第高下”的方法。
A、缘情说。 魏晋南北朝的“缘情说”有三大特 征:
◆强调外物对主体情感的感召右摇动。 “阴阳参舒,春秋代序,物色之动,心亦摇焉。” (《文心雕龙·物色》)“气之动物,物之感人, 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钟嵘《诗品序》)
◆强调“摇荡性情”之物,不仅是指“春风春鸟,秋 月秋蝉”之类的自然物象,同时也指“塞客衣单, 孀闺泪尽”社会现象。
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概述
中国古代文论发展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高 潮,这个时期的文学理论成绩斐然,至少有 四个“第一”:第一部文论专著----《典论论 文》,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陆机的《文 赋》,第一部诗话——钟嵘的《诗品》和第 一部体大精深的文论巨制——刘勰的《文心 雕龙》。诸如“缘情说”、“虚静说”、 “物感说”等诗学范畴、美学范畴在这个时 期发展成熟。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三大分支---“作家论”、“创作论”、“鉴赏论”,在 魏晋南北朝时期,均获得了巨大的丰收,达 到了一个新境界。所以说魏晋南北朝的文学 理论在中国诗学史、美学史上有着特殊的意 义。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第二版-第二卷-魏晋南北朝文学-PPT网络教学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第二版-第二卷-魏晋南北朝文学-PPT网络教学

第二节 动乱中文人的命运与文人的风尚
人生短促,生命脆弱。 命运难卜,祸福无常。 个人的无能为力 悲剧基调 放达(及时行乐、沉迷声色等)
魏晋文学共同主题:
1、生死主题
态度:提高生命质量,及时勉励建功立业;增 加生命长度,服食求仙;增加生命密度,及时 行乐;不以生死为念顺应自然。
2、游仙主题 《离骚》、《远游》开其先河,郭璞推向高潮。 3、隐逸主题 可追溯到《楚辞》中淮南小山的《招隐士 》
玄学的几个重要论题:崇有与贵无、名 教与自然、言意之辨、形神之辨、名理 之辨 。
“自然”和“真”
构成魏晋风流的条件:玄心、洞见、妙 赏、深情。表现:颖悟、旷达、真率。
第五节 佛教与佛经翻译对文学的影响
1、想象世界的丰富 2、故事性的加强 3、反切的产生和四声的发现 4、词汇的扩大 5、文学观念的多样化
四、萧统的《文选》
《文选》是现存最早的文学总集,选录 从先秦到粱代130人的作品,另有古乐府 和《古诗十九首》,共700多篇作品。
《文选》选文的标准
五、新的文学思潮
文学脱离政治教化的需要,寻求自身独 立存在的意义。
探求文学自身的特点,抒发个人的生活 体验和情感。
追求诗歌的形式美,即声律、对偶、用 事等语言技巧以及格律的完善。
特点:充满哀怨之情,选景紧扣主人公 思想感情。韵律上是逐句押韵,显得单 调。
深化了悲秋的主题
第二节 曹植
字子建 陈思王 “建安之杰” 才高八斗 “任性而行
不自雕励, 饮酒不节” (《三国志·陈思王传》
3、述志诗
曹植一生从未忘怀政治
《杂诗》“仆夫早严驾”表示愿意为伐吴 效力,最后“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 忧”。表达了同仇敌忾,为国展力的雄 心壮志。

绪论+第一章

绪论+第一章

《于玄武陂作诗》
兄弟共行游,驱车出西城。 野田宽开辟,川渠互相经。 黍稷何郁郁,流波激悲声。 菱芡覆绿水,芙蓉发丹荣。 柳垂重荫绿,向我池边生。 垂渚望长州,群鸟讙哗鸣。 萍藻泛滥浮,澹澹随风倾。 忘忧共容与,畅此千秋情。
《黎阳作诗》(其一)
朝发邺城,夕宿韩陵。 霖雨载涂,舆人困穷。 载驰载驱,沐雨栉风。 舍我高殿,何为泥中? 在昔周武,爰暨公旦。 载主而征,救民涂炭。 彼此一时,惟天所赞。 我独何人,能不静乱。
《典论· 论文》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 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 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
《典论· 论文》
《典论· 论文》论述的问题,主要有三 个:关于文人相轻问题,关于文与“气” 问题,关于文章的功能问题。
曹丕的文学成就与贡献
诗体方面:曹丕《燕歌行》是第一首完 整的七言诗。 文论方面:《典论· 论文》是中国古代 最早的文学批评专著。
曹植的诗文创作(前期)
还有一些作品抒写了友情,如《赠徐 干》、《赠王粲》、《赠丁仪》等。
曹植的诗文创作(后期)
后期创作,曹丕以魏代汉,对曹植的 猜忌与迫害日益加剧,曹植在无可奈何的 愁苦之外,更增添几分忧生之惧,这些都 使他后期的创作形成了悲愤哀怨的基调。
曹植的诗文创作(后期)
关于诗歌: 1、在政治迫害下,曹植诗歌有了更多 的离别之悲、忧生之嗟、悼亡之恨,这类 作品如《赠白马王彪》、《三良诗》、 《远游篇》、《朔风歌》、《野田黄雀行》 等。
曹丕的文与赋
辞赋作品现存26篇,建安文人中仅次 于曹植, 可分为两类:述军国大事、记个 人情怀。 前者如《述征赋》、《浮淮赋》 等,后者如《离居赋》、《永思赋》等, 以后者为多,从取材上可以看出与当时由 两汉体物大赋向魏晋抒情小赋过渡的总趋 势相一致。

魏晋南北朝文学绪论 PPT课件

魏晋南北朝文学绪论 PPT课件

魏晋玄学简介
魏晋清谈在魏太和初成形,主要有荀粲、 傅嘏jiǎ、荀徽等人。正始间达到高潮。
专题介绍
魏晋玄学
两汉经学
汉武帝独尊儒术。两汉时期,儒学的地位空 前提高,尊五经,以经取士。传经之学和注 经之学成为专门的学问,是为“经学”,成 为官方意识形态。 经学的特点是一章一句地解经,因此叫“章句 之学”。(到宋代,才打破汉以来一章一句解 经的文风,注重把握总体思想,即义理,故 宋学又称“义理之学”。)
魏晋玄学对文学的影响
玄学是影文学》刘孝标注引檀道鸾《续晋阳秋》 曰: 自司马相如、王褒、扬雄诸贤,世尚赋颂,皆体则 《诗》《骚》,傍综百家之言。及至建安,而诗章 大盛。逮乎西朝之末,潘、陆之徒虽时有质文,而 宗归不异也。正始中,王弼、何晏好《庄》《老》 玄胜之谈,而世遂贵焉。


2、玄学的主题 (1)“三玄”:《老子》、《庄子》、《周 易》——再加上《论语》,构成为玄学兴起 的基本思想资料。 “三玄”代表着先秦哲学 思辨的最高成果。 (2)讨论的主要问题:名教与自然之辨、本 末有无之辨、言意之辨。




3、主要发展阶段和派别: 第一个阶段是正始时期(240—249) ,是魏晋玄学的形成 期。以何晏、王弼为代表。他们试图沟通儒道,祖述老庄, 纵横易孔,以“无”为立论之本,开始探讨有无、本末、体 何晏,约 193—249年前后,曹操继子,曹魏集团的掌权大 用等抽象论题,振起玄风,开启了魏晋玄学。这一时期最为 臣 。“好老庄言,作《道德论》及诸文赋,著述凡数十 推崇的经典是《论语》、《老子》、《周易》 篇”。哲学上主张以“无”为立论之本,提倡“贵无论”。 第二个阶段是竹林时期,是玄学的拓展期。得名于当时非常 魏晋玄学的创始者之一。 活跃的 “竹林七贤”:阮籍、嵇康、山涛、向秀、刘伶、阮 王弼(226—249年),中国哲学史上少有的天才哲学家, 咸、王戎。这一时期《庄子》取代了《论语》的地位,正式 魏晋玄学最重要的奠基人,魏晋时期思想最深邃的哲学家之 构成了“三玄”。阮籍、嵇康是“竹林玄学”的代表人物。 一。著作有:《周易注》、《周易略例》、《老子注》、 阮籍和嵇康以名教与自然的关系为核心,将玄学探讨的领域 《老子微旨略例》、《论语释疑》等。 拓展到文学、美学、语言哲学等多个方面,并以自己的生命 《世说新语》:何晏欲注《老子》,注释到一半,去王弼处。 体证和实践玄学的精神,使魏晋玄学真正成为一种极具影响 王弼谈到自己注释《老子》的心得。何晏认为王弼的注释远 力的社会思潮。 胜过自己,于是放弃完成一半的注文,改而作《道德论》。

魏晋南北朝文学绪论

魏晋南北朝文学绪论
魏晋南北朝文学,历经多个历史阶段,展现了独特的文学风貌。此时期,文学逐渐获得独立地位,与儒学、玄学、史学并立,且对各种文学体裁和的建立,《文心雕龙》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新的文学思潮涌现,文学更多地抒发个人生活体验和情感。在发展历程中,建安诗歌以其政治理想的高扬和浓郁的悲剧色彩形成“建安风骨”,正始诗歌则反映了政治重压下的苦闷与抗议。太康诗歌词彩繁缛,而东晋诗歌中,陶渊明的作品将诗情与哲理结合,展现了平淡自然的风格。南朝诗歌中,谢灵运的山水诗和鲍照的七言乐府诗各具特色,齐梁诗歌则出现了永明体,为律诗奠定基础。北朝诗歌也有其独特风貌,如北地三才的创作。总体而言,魏晋南北朝文学在继承与创新中不断发展,为后世文学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础。

《 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PPT课件

《 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PPT课件

第二节 《文心雕龙》和《诗品》
一、刘勰《文心雕龙》
(一)刘勰 刘勰(约465—521),字彦和,生活于南朝梁代,文学理论
家、文学批评家。汉族,生于京口(今镇江),祖籍山东莒县 (今山东省莒县)东莞镇大沈庄(大沈刘庄)。
写作动机:想通过此书建立正确的创作“准的”,纠正他 认为当时不良的文风。
(二)《文心雕龙》的主要贡献
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
【学习提示】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这一时期被视作文学的“自觉时代”,出现了体系完整的文学理论专著, 如刘勰的《文心雕龙》和钟嵘的《诗品》等,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批 评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学习本章,可采用讲读法,引导学生了解魏晋南 北朝文学理论发展、兴盛的原因和标志,同时对《文心雕龙》和《诗品》 进行深入系统地学习。
1、文学史观。 2、比较全面地说明了文学的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3、总结了许多宝贵的文学创作经验。 4、阐述了文学批评的态度、方法和标准。
总之,《文心雕龙》以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占据 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钟嵘《诗品》
(一)钟嵘 钟嵘(约468—约518),字仲伟,颍川长社(今河南许
小结:
刘勰的《文心雕龙》是中国第一部美学和文学理论巨著, 也是中国有史以来最精密的批评的书,"体大而虑周"。钟嵘 的《诗品》是在《文心雕龙》以后出现的一部品评诗歌的文 学批评名著。这两部著作相继出现在齐梁时代不是偶然的, 因为它们都是在反对齐梁形式主义文风的斗争中的产物。
【阅读链接】
魏晋南北朝的文学理论,充分体现了文学审美观念的 发展,大量探讨文学内部的各种关系。当代研究古代文论 的学者以王运熙等为代表。推荐阅读王运熙和顾易生主编 的《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这部书论述全面,在一些问 题上提出了新的看法,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魏晋南北朝文学绪论

魏晋南北朝文学绪论

魏晋诗人生卒年统计表
卒因
总人数54 人
被杀 19人
因疾病、 饥馑、忧 愤、抑郁
而卒
15人
免官、辞 官、避乱
后卒
5人
不详 15人
百分比
35.2%
27.8%
9.3%
27.8%
享年
60岁以下
50岁以下
40岁以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统计人数42人 (表内可考大 致生卒年者)
34人
百分比(分段) 80.95%
24人 57.14%
第三节 门阀制度与寒士的不平
• 世族起源于汉代,汉代以经学取士,学术上的 家法传承造就了一批累世为官的名门望族。东 汉时期,世家大族垄断察举征辟,操纵乡闾清 议,门阀观念逐渐形成。建安时期,曹操命令 州郡督察豪强,“重豪强兼并之法”,还发布 “唯才是举”的教令。曹操死后,曹丕基本上 沿习曹操的主张,建立了九品中正制。
• 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人见讥之,伶曰“我以天地为栋 宇,屋室为褌[kūn]衣,诸君何为入我褌中。”
三、 文学理论体系的建立
• 刘勰《文心雕龙》的出现 标志着中国文学理论和文 学批评建立了完整的体系。 它的内容博大精深论述了 文学发展的外部原因和内 部规律,总结了许多宝贵 的文学创作经验。具有很 高的理论价值。
四、 从文体辨析到总集的编纂
萧统的《文选》是 现存最早的文学总集, 这是文体辨析的自然结 果。《文选》自唐代以 来赢得文人的广泛重视, 并逐渐形成“文选学”, 它在文学史和文献学上 的地位是值得重视的。
• 四百年历朝顺序
一、乱世与文人多遭杀戮的命运
• 1、动乱的社会:
• 自汉末献帝董卓之乱起,一直到隋重新统一中国,四百余 年,中国除西晋有过三十年的统一外,一直处于南北分裂, 群霸割据的局面,先后出现了三十多个国家。这种封建割 据,使社会生产受到空前的大破坏,割据者烧杀掳掠,混 战经年,人民惨遭荼毒。建安时,北方成为割据者们互相 攻杀的战场,繁盛的中原地区竟出现了这样的惨象:

魏晋南北朝文学概述

魏晋南北朝文学概述
❖ “崇本以息末,守母以存子”——试图用“无为”来 巩固“名教”
❖ 2、越名教而任自然(以道攻儒):蔑视礼教,要求 顺从自然,反对人为,大倡“旷达”之风。代表人物 是阮籍、嵇康。
❖ (1)阮籍(210—263):三国时期曹魏著名文学家、 思想家。
❖ “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 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晋书•阮 籍传》)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魏晋时期思想家们旳性 格冲突。一方面骄傲狂妄、自视甚高、有济世志,另 一方面又十分谨慎。阮籍与他内心鄙薄旳司马氏集团 也保持了长久旳良好关系。
❖ 自“党锢之祸”后,说话稍有不慎就会惹来杀身之 祸,士大夫就用清谈旳方式来讨论“玄之又玄”旳 抽象之理。魏晋时期,“清谈”之风盛行。
❖ 2、玄学旳主题
❖ (1)“三玄”:《老子》、《庄子》、《周 易》——再加上《论语》,构成为玄学兴起 旳基本思想资料。 “三玄”代表着先秦哲学 思辨旳最高成果。
❖ (2)讨论旳主要问题:名教与自然之辨、本 末有无之辨、言意之辨。
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
❖ 今文经指汉初由儒生口传,并用当初流行旳隶书统 计下来旳经籍。
❖ 古文经指汉代前期从民间征集或孔子故宅壁间所发 觉旳用先秦古籀(zhòu亦称“大篆”)文字写成旳 经籍。
❖ 今文经学注重阐发经文旳“微言大义”,结合现实 讨论经学,主张通经致用,以董仲舒为代表。
❖ 古文经学偏重考证训诂,希望恢复古史真面目,与 现实政治问题联络较弱,以刘歆为代表。
❖ 最能代表其哲学成就旳著作有《大人先生传》、《通 老论》、《达庄论》、《通易论》等,其著作被后人 编辑整顿为《阮步兵集》。
❖ 用生命体证和实践玄学旳哲学家
❖ 为了敷衍司马氏,阮籍不得不出来做官。他要求去当步兵校尉,原因是 据说步兵橱营人擅长酿酒,且藏有许多好酒。

魏晋南北朝文学题库

魏晋南北朝文学题库

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绪论一、解释:1、文学的自觉 2、文笔之分 3、生死主题 4、游仙主题 5、隐逸主题 6、文学家族二、填空1、魏晋南北朝文学是从汉末开始的,其终结应以隋文帝统一中国为标志。

其时间断限是公元年到公元年,它共经历了年。

2、魏晋南北朝文学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期是;第二期是;第三期是。

魏晋南北朝诗歌经历了、、的变化过程。

3、魏晋南北朝是“文学的自觉时期”。

文学自觉有3个标志:第一,。

第二,。

第三,。

4、魏晋南北朝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出现了一大批著作,自曹丕的《》始,有陆机的《》、刘勰的《》、钟嵘的《》等,再加上肖统的《》、徐陵的《》等文学总集的出现,形成了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高峰。

5、魏晋南北朝是典型的乱世文学,文人多遭杀戮的命运,使文学创作形成了一些共同主题,它们是、、。

6、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儒学禁锢的崩溃,形成了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其理论形态就是魏晋。

三、简答1、简述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繁荣情况。

2、魏晋南北朝的新的文学思潮是怎样产生的?它的意义何在?3、简述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发展历程。

四、论述1、动乱的社会对文学的主题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谈谈你对当时文人风尚的理解与认识。

2、门阀制度与门阀观念是如何影响魏晋南北朝的文学创作的?3、试述佛学对文学的影响。

第一章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一、背诵默写篇目:《蒿里行》、《短歌行》、《燕歌行》、《白马篇》、《美女篇》、《咏怀诗》(夜中不能寐)。

二、解释:1、三曹 2、七子 3、建安风骨 4、正始风力 5、嵇阮 6、《咏怀诗》三、填空1、建安时期的重要作家有“三曹”、“七子”和女诗人,“三曹”是指、和;“七子”是指、、、、、和。

2、建安文学的倡导者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杰出的诗人。

3、曹操的诗歌其中一部分诗反映了汉末战乱和人民遭受的苦难,如《》写“白骨露于野。

千里无鸡鸣”。

另一部分描写他本人的政治主张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如《》(“对酒当歌”)和《步出夏门行》的《》。

魏晋南北朝文学绪论

魏晋南北朝文学绪论

诗歌发展的基本线索: 曹魏至西晋为第一阶段 –以三曹、七子为代表的建安诗人 –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正始时期 –西晋太康时期的文章中兴,代表有三张、二 陆、两潘、一左,以及刘琨、郭璞。
东晋至南北朝为第二阶段,经历了玄言诗、山水 诗、宫体诗的变化。五个要点: –玄言诗 许询、孙绰 –陶渊明 田园诗 –山水诗 “庄老告退,山水方滋” –永明体 沈约、谢朓 –徐庾体 宫体诗 徐摛、徐陵、庾肩吾、庾 信 • 南北朝乐府诗相映生辉。
顾恺之《女史箴图》局部
晋 顾恺之 《列女图》(宋摹)
魏晋南北朝艺术
• 陶器由粗犷转向细腻,由实用转向唯美
•彩绘陶 双耳壶 春秋
•灰釉双耳壶 后汉
•青釉六系盘 口壶 南朝
• 书法由静态转向动态,由谨重转向飘逸
•汉代《曹全碑》
• 雕塑由粗犷写实变为清秀夸张
• 汉代“马踏匈奴”
• 梁代辟邪
本编内容
2、玄学的几个论题 崇有与贵无、名教与自然、言意之辨、 形神之辨、名理之辨 3、对文人产生的影响 淡化文人以从政为人生归宿的意识,完 成对古代文人的思想启蒙,对魏晋文人 的价值观念、思想作风、人生态度、审 美意趣以及文学风格,都产生重要的影 响。
4、形成“魏晋风度” 名士们开始追求一种任达旷放的生活, 从根本上说是产生了一种新的觉醒, 尤其是个体自我意识丰富; 故事性的加强; 反切的产生和四声的发现; 词汇的扩大; 文学观念的多样化。
(五)道教兴盛 1、道教兴盛于东汉顺帝时,孕育于我国古代的 巫和方士一流,讲炼丹、求仙、养生之道。 2、具有实用性,以各种方术来帮助人们享乐, 给人以虚幻的满足,所以受到士族低层的欢 迎。 3、政治上,道教成为封建统治阶级的有用工具。 4、诗文小说都受到不同层度的影响。

9.魏晋南北朝绪论

9.魏晋南北朝绪论
山水诗、 乐府诗
齐梁
永明体
梁陈
宫体诗
魏晋南北朝文学绪论
二、转折性:新变 转折性:

个体生命觉醒
文学创作自觉
论文》 《典论 论文》标志着文学自觉时代的到来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 ●
文学创作的样式、 文学创作的样式、风格多样化 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批评专著的出现 《文赋》、诗品》、《文心雕龙》 文赋》 诗品》 文心雕龙》
魏晋南北朝文学绪论
三、特有的阶级现象、思想观念 特有的阶级现象、

阶级现象 士族门阀制

思想观念 玄学:老庄思想的新发展; 玄学:老庄思想的新发展; 东晋后又吸取佛学成分
魏晋南北朝文学绪论
一、复杂性:朝代更迭,文学演进 复杂性:朝代更迭, 汉 末 农 三 国 鼎 西 晋
魏 朝

、 、 、
北魏、 北魏、北 、北
魏晋南北朝文学绪论
复杂性:朝代更迭; 复杂性:朝代更迭;文学演进 建安文学
三曹 七子
正始文学
竹林七贤
太康文学
形式主义、 左思
永嘉文学
玄言诗
晋末宋

魏晋南北朝文学绪论

魏晋南北朝文学绪论

魏晋南北朝文学绪论总体概况:1、五七言诗歌兴盛。

2、文学的自觉和文学创作的个性化。

3、以宫廷为中心形成了一些文学集团,从而呈现出一种群体性的风格。

4、成就最高的是陶渊明。

5、继承两汉文学将五言古诗和抒情小赋推到新的阶段。

第一节文学的自觉和文学批评一、文学自觉的标志第一,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门类。

第二,对文学的各种体裁有了比较细致的划分,更重要的是对各种体裁的体制和风格特点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

第三,对文学的审美特性有了自觉的追求。

二、文学理论和批评著作①(魏)曹丕《典论·论文》②(西晋)陆机《文赋》③(梁)刘勰《文心雕龙》④(梁)钟嵘《诗品》三、文学总集①(梁)萧统《文选》②(陈)徐陵《玉台新咏》第二节动乱中文人命运与风尚1、乱世与乱世文学2、文人的命运3、文学主题:①生死主题②游仙主题③隐逸主题第三节门阀制度及其观念下的创作1、士族的形成及其与庶族的对立2、寒士的不平3、文学家族4、宗族与伦理第四节玄学对文学的渗透1、玄学的概念2、玄学的特征3、玄学对文学的影响①崇尚自然②言不尽意③得意忘言第五节佛教对文学的影响一、佛教的传入二、佛经的翻译三、佛教的兴盛四、佛教与文学的关系①有关佛教的著作②想象世界的丰富③故事性的加强④反切的产生和四声的发现⑤词汇的扩大⑥文学观念的多样化第六节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发展历程建安——正始——太康——东晋——南北朝第一章建安文学指从汉末建安元年(196)到公元232年这段时间的文学,以曹氏父子为代表、以建安七子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学。

建安文学的特点1、创作具有个性化;2、其中诗歌的成就最高,3、五言诗创作达到高潮,3、乐府诗向文人诗转化,4、开启文人诗的时代;5、风格上慷慨悲凉,刘勰在《文心雕龙·时序》篇中论及此期的文学说道“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

”后世誉为建安风骨。

建安风骨建安风骨又称建安风力、汉魏风骨,是指建安诗人继承《诗经》、汉乐府优秀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一方面在诗篇中真实地描写汉末的大动乱、大分裂,表现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同时又在诗歌中抒发统一天下、建立伟业的雄心壮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魏晋南北朝文学绪论具体内容和要求:1、动乱的时代和乱世文学;2、门阀制度下的文学;3、人性的觉醒和文学的自觉;4、玄学、佛教对文学的渗透。

重点和难点:把握动乱时代与文学繁荣的辨证关系;阐明魏晋南北朝文学是一个酝酿着新变的时代,是一个活泼且富于开拓创新的文学自觉时代,没有这段文学的自觉与新变的酝酿,就没有唐诗的高潮,也没有唐代文学的全面繁荣。

历史概况(共三百六十多年)三国两晋赤壁之战,建安13年三国鼎立魏(220-265)45年,洛阳蜀(221-262)42年,成都吴(222-279)57年,建业西晋(265-316)51年东晋(317-420)103年五胡(匈奴、鲜卑、羯、氐、羌)十六国(西晋末年到北魏统一北方于公元304-439年)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成汉南朝宋(420--479)59齐(479-502)23梁(502-557)55陈(557-589)32北朝北魏(386-534)148,拓跋氏东魏(534-550)西魏(535-558)北齐(550-577)北周(557-58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概况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异常激烈各民族大残杀,大混乱,不同文化大交融大混杂顾炎武《日知录-两汉风俗》孟德既有冀州,崇奖跅(tuo)弛之士。

观其下令再三,至于求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者,于是权诈迭起,奸逆萌生、、、毁方败常之俗,孟德一人变之有余。

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更因思想通脱之后,废除固执,遂能充分容纳异端和外来的思想,故孔教以外的思想源源引入。

思想文化方面的变化思想文化方面的变化儒家经学意识形态崩溃老庄思想,玄学思想盛行佛教道教流行隐逸,求仙,饮酒,纵欲,及时行乐的风气流行魏晋玄学对宇宙,人生和人类自身的思维进行存哲学的思考。

崇尚老庄的思潮。

“玄”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王弼《老子指略》说:“玄,谓之深者也。

”玄学即是研究幽深玄远问题的学说。

魏晋时人注重《老子》、《庄子》和《周易》,称之为“三玄”,而《老子》、《庄子》则被视为“玄宗”。

魏晋玄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阮籍、嵇康、向秀、郭象等。

何晏和王弼何进之孙,拖油瓶,金乡公主,自恋,傅粉何郎,五石散,旧衣服,宽大,扪虱而谈玄学和清谈。

《无为论》《老子杂论》曹爽辅政魏齐王曹芳。

“高平陵事件”司马氏夺权王弼“得意忘言”正始十年(249)司马懿发动政变,杀曹爽、何晏等,王弼免官,是年秋病亡。

随着王弼、何晏两大玄学领袖及众多名士的凋零,以洛阳为中心的名士交游和清谈活动骤然消歇。

但在地方,有阮籍、嵇康、王戎、山涛等“竹林七贤”在河内山阳遇合,喝酒交游、清谈著论。

之后夏侯玄、嵇康分别在嘉平六年(252)和景元四年(263)被杀,此种清谈亦不复存在。

但清谈之风一直存在于曾在正始、竹林谈席中敬陪末座的年轻人以及其后的一代代人心中。

《世说新语·赏誉》引卫瓘guàn语曰:“自昔诸人没已来,常恐微言将绝。

玄学为文学营造了一种新的审美理想玄学中崇尚自然的思想,确立了魏晋南北朝的文学创作以“自然”和“真”为上的审美理想。

文学艺术从儒学伦常的樊篱中解放出来,摆脱了儒家强调的政治教化的需要,崇尚起老、庄的自然而放达的哲学,进而演化为以清淡为特征的玄学。

玄学日益而越来越多地被用来表现作家个人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追求。

由此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

梁武帝时代“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

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玄学家普遍研究佛理。

玄佛合流。

佛教为文学营造了新的文化氛围和文化土壤第一、拓展了人们的思维空间和想象世界。

第二、加强了中国文学的故事性。

第三、在佛经翻译中发现了反切和四声的。

第四、丰富了汉语的词汇量。

第五、促使文学观念多样化。

何晏卫玠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梁朝全盛之时,贵游子弟,多无学术……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

”清陈维崧《绮罗香·题宋既庭小照》词:“任纷纷项领儿郎,薰香剃面画衣袴。

”卫玠,被围观致死的花样美男。

潘安,水果左思,砖头孔融4岁让梨,10岁拜访李元礼,救张俭“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曹操灭袁绍,以绍子袁熙妻甄宓赐子曹丕。

孔融云:‘即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

操惊,问出于何典,融答:‘以今度之,想当然耳’。

”阮籍魏文帝司马昭欲为其子求婚于阮籍之女,阮籍借醉60天,使司马昭没有机会开口,逐作罢。

他的母亲去世之後,稽康的哥哥稽喜来致哀,但因为稽喜是在朝为官的人,也就是阮籍眼中的礼法之士,於是他也不管守丧期间应有的礼节,就给稽喜一个大白眼;後来稽康带著酒、夹著琴来,他便大喜,马上由白眼转为青眼。

阮籍当葬母,蒸一肥肫,饮酒二斗,然後临诀,直言:「穷矣!」都得一号,因吐血,废顿良久。

阮公邻家少妇有美色,当垆酤酒。

阮与王安丰常从妇饮酒,阮醉,便眠其妇侧,夫始殊疑之,伺察终无他意未婚美女和嫂嫂阮咸阮籍之侄与猪共饮的风流音乐家,七月七,村里晒绸缎,家穷,无物可晒,高高晾出大裤衩。

善弹直颈琵琶,直颈琵琶后改称阮咸,简称阮阮仲容先幸姑家鲜卑婢,及居母丧,姑当远移,初云当留婢;既发,定将去。

仲容借客驴著重服自追之,累骑而返,曰:「人种不可失!」即遥集之母也。

嵇康又因与钟会有隙,被谮于大将军司马昭,年四十遭杀害。

嵇康善鼓琴,以弹《广陵散》这首绝唱而著名 钟会窗外扔书,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吕安与其弟弟矛盾与山涛刘伶饮酒,锄头挖坑,神坛戒酒,《酒德颂》有大人先生者,以天地为一朝,万朝为须臾,日月为扃牖,八荒为庭衢。

行无辙迹,居无室庐,暮天席地,纵意所如。

止则操卮执觚,动则挈(木盍ke)提壶,唯酒是务,焉知其余?《抱朴子外篇疾谬》中魏晋世风礼教渐颓. 敬让莫崇, 傲慢成俗. 俦类饮会, 或蹲或踞. 暑夏之月, 露首袒体. 盛务唯在樗蒱弹棋, 所论极於声色之间, 举足不离绮繻纨袴之侧, 游步不去势利酒客之门. 不闻清谈讲道之言, 专以丑辞嘲弄为先.嘲戏之谈, 或上及祖考, 或下逮妇女. 往者务其必深焉, 报者恐其不重焉. 倡之者不虑见答之後患, 和之者耻於言轻之不塞. “宾则入门而呼奴, 主则望客而唤狗”.文学自觉1、个人的自我觉醒。

经学衰弱,玄学流行,佛儒道融合。

文人的学术思想、人格行为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

2、文学理论的自我觉醒。

淡化了政治倾向和社会功利性。

3、诗歌、散文、辞赋、小说、文论等创作很繁荣,成就很高。

“文学的自觉”:一是指文学创作的自觉;二是文学观念的自觉。

文学自觉的表现特征,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文学从学术中独立出来及文学自身价值的被发现与重视。

二是文学体裁分类的细致化。

三是创作上的个性化与对作家个性特征的认识。

魏晋以后,作家的作品则具有浓烈的个性色彩与鲜活的魅力,创作的个性化愈来愈明显。

与此同时,理论上对作家的个性化也有了认识。

四是文学审美特性的追求。

这种审美特性,一是其情感特征,二是形式上的美感特征。

文学创作对形式美的自觉追求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文学固有的特色——抒情性鲜明突出。

2、作家创作风格呈现多样化。

3、文学批评及文学理论的兴盛。

魏晋南北朝文学可分为两期:第一期是魏和西晋;第二期是东晋和南北朝。

魏和西晋又可分为三段:建安文学、正始文学、太康文学。

东晋玄言诗统治文坛近一百年,晋宋易代之际,出现了田园诗,宋初由玄言诗转向山水诗。

南北朝民歌的发展不平衡,宫体诗的兴盛。

建安文学当作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开端。

建安文学成就辉煌。

在曹氏父子周围聚集了许多优秀诗人,他们一方面学习汉乐府,描写社会动乱和民生疾苦;一方面歌唱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形成一种悲凉慷慨,刚健有力的风格。

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或“建安风力”。

正始是魏齐王曹芳的年号(240~248)。

在文学史上用正始文学泛指魏代末年的文学。

嵇康、阮籍对抗司马氏的残暴统治,崇尚自然,反对名教,其作品揭露了礼教的虚伪,表现了政治重压下的苦闷与抗议,与“建安风骨”是一脉相承的。

晋武帝太康(280-289)前后,西晋文坛呈现出繁荣的局面,钟嵘《诗品序》中说:“太康中,三张、二陆、两潘、一左,勃尔复兴,踵武前王,风流未沫,亦文章之中兴也。

”其中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左思。

西晋末年,在士族清谈玄理的风气下,产生了玄言诗,东晋玄佛合流,更助长了它的发展,以至玄言诗占据东晋诗坛达百年之久。

宋初由玄言诗转向山水诗,谢灵运是第一个大力写作山水诗的人。

山水诗的出现扩大了诗歌题材,丰富了诗的表现技巧,是中国诗史上的一大进步。

南朝著名的山水诗人除谢灵运以外,还有齐代的谢眺。

在晋宋易代之际,出现了一位伟大的诗人陶渊明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这个新的诗歌园地。

他将汉魏古朴的诗风带入更纯熟的境地,并将“自然”提升为美的至境。

他是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成就最高的诗人,对后世的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宋代诗人鲍照出身寒门,他的诗表示了对世族的不满和怀才不遇的苦闷。

南北的对峙和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南北文风的不同,南方清绮婉曲,北方质朴刚健。

南朝民歌清丽婉转,更多地反映了人民的真挚纯洁的爱情生活。

北朝民歌粗犷刚健,广泛地反映了北方动乱不安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深重苦难。

梁代末年,庾信由南入北,才给北朝诗坛打开新的局面在中国文学史上,魏晋南北朝是一个酝酿着新变的时期,许多新的文学孕育着、萌生着、成长着。

五言古诗继承汉乐府的传统,增强了诗人的个性,得到长足的发展并已趋成熟;一种诗化的散文即骈文的兴盛,成为这个时期重要的文学现象在汉代盛极一时的大赋,演变成为抒情小赋,并因骈文的兴盛而增加了骈俪的成分,骈文、骈赋在梁陈两代进入高峰;七言古诗在这时确立起来,并取得可喜的成就;南北朝民歌的新鲜气息,刺激着诗人进行新的尝试,再加上其他因素,到了唐代绝句便繁荣起来;小说在这时已初具规模,奠定了中国小说的基础,并出现了一批著名的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

文学形式诗歌建安诗歌:三曹,七子,蔡琰正始诗歌:竹林七贤太康诗歌:三张两陆两潘一左东晋玄学诗人:孙卓,许询田园诗:陶渊明,乐府诗:鲍照山水诗:谢灵运齐梁新体诗(永明体):谢眺梁陈宫体诗乐府民歌南朝:吴声歌西曲歌北朝:梁鼓角横吹曲南北朝时期的文骈文。

鲍照《芜城赋》江淹《恨赋》《别赋》庾信《哀江南赋并序》散文,郦道元《水经注》,杨衍之《洛阳伽蓝记》史传文《三国志》,《后汉书》志人小说。

《笑林》《世说新语》志怪小说《搜神记》《拾遗记》文学批评曹丕《典论论文》陆机《文赋》挚虞《文章流别论》刘勰《文心雕龙》钟嵘《诗品魏晋风度与诗化人生对酒放歌、临刑挥琴、尘尾清谈、兰亭流觞、东篱采菊社会离乱战争不断、朝代更迭频繁 PK 诗化生活魏晋风度的魅力以最解放的思想、最张扬的个性和最艺术化的生活消解了最黑暗的政权专制下最痛苦的人生境遇,它与春秋战国之诸子争鸣、晚明之文人的狂狷一样,是人文精神的大绽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