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文献《兖州府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历二十四年《兖州府志》
专门史
一、《兖州府志》版本介绍
兖州为古九州之一,明代兖州府包括现今的山东省聊城、济宁、菏泽、泰安、临沂、五个地区中和枣庄市的三十余县(市)。
兖州地方志起源较早,明代及其以前撰修的有四种:(一)晋《兖州记》,荀绰编修。
(二)后汉《兖州山阳先贤赞》一卷,仲长统撰。
以上两种方志已近似于地方志形式,始有风土、人物、山川、物产、传记等记载。
至明时已无存留,仅见于其他书的著录。
(三)明万历元年《兖州府志》五十一卷。
兖州知府朱泰修,包大爟繤。
此志体例始备,记载亦较为详细,为后来编修的明万历二十四《兖州府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该书可惜今国内只存一部残本,现藏于宁波天一阁。
(四)明万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刻本,其在万历元年刻本基础上采其所长,避其所短,续补并增订了汉唐以来迄于明万历中期的史实和史料,弥足珍贵。
另外,清康熙年间和乾隆三十五年亦有刻本。
但综合对比,尤以万历二十四年刻本资料最详实,体例最为严谨,另外图书馆所藏也为明万历二十四年本,故我选择此版本进行研读。
关于万历刻本《兖州府志》此书原本国内久已失传,各图书收藏单位方志书目中均未见著录,只朱士嘉编《中国地方志综录》记载了日本宫内省图书寮藏有此书,60年代于山东巨野县发现此书,此书共五十二巻,发现时已缺失《人物志》二巻(巻36、巻37)和典籍志(巻38)一卷,后从日本省图书寮复制出所缺三卷,方使国内孤本得以补全。
原书开本宽大,版框高22.5厘米,宽17厘米,纸张洁白,刻印精美,分装12册,保存亦较完好,先藏于山东省图书馆。
齐鲁书社在补全所缺三卷后,影印为18开本,分装为六册。
于1984年出版,我所读的也是此版本。
二、编者
此书编纂者为于慎行(1545—1607),字可远,更字无垢,东阿人,隆庆进
士,任编修。
万历初年,充任讲官,后至东阁大学生,明朝著名文学家。
晚年退休归里,编纂了这部规模宏巨的《兖州府志》。
三、体例、结构介绍
万历二十四年本共计五十二卷,其志目分府境州县图考、州县沿革、建置、山水、风土、帝迹、圣里、国纪、天潢、职官、选举、田赋、户役、学校、兵戎、驿传、河渠、盐法、马政、古迹、陵墓、祠庙、寺观、官迹、人物、艺文、灾祥、丛谈等28项,整体来说,体例略仿万历元年本,但比万历元年本更为完备。
其详细目录及内内容设置如下:
巻前:序、修志氏名、图考。
卷一:沿革
先叙述做此志原因。
(以下所设各志前均为先叙述设此志的原因,以下就不一一点出)又按鲁、宋、卫、齐分野等分别叙述,后又从唐虞、三代、春秋、秦汉至明历代王朝列表介绍个州、道、部所辖郡国及州县,接着对兖州府及各县以朝代顺序依次讲述其沿革。
巻二:建置
就兖州府及府内所辖各县的疆域、城池、公署、分署、庙庭、行署、编户、铺舍、桥梁、别署等分别加以介绍。
卷三:山水志
做山水图经,又按各县其境内所辖山、水。
卷四:风土志
先叙《禹贡》《汉·地理志》《隋·地理志》《宋·地理志》《马氏通考》等对兖州府风土的记载,后就府内各县的风土做详细介绍。
卷五:帝迹志
主要对帝王、后妃在兖州的踪迹进行叙述。
卷六:圣里志(上)
此志详细记载了孔子生平及历朝修孔庙事宜。
巻七:圣里志(中)
主要记载四配世家:颜子、曾子、子思子、孟子及其弟子列传、曾子门人。
巻八:圣里志(下)
主要记载三氏子孙传略已经孔子后人等。
巻九:国纪志
先记叙了春秋列国:鲁、曹、滕、薛等诸侯国,后对前汉、后汉、曹魏、晋、元魏、北齐、隋、唐、宋、金、元诸王进行介绍。
卷十:天潢志
主要记述从鲁至明代的所封藩王及其支系,另有王府官属附、王府禄米附。
巻十一:职官志
记述兖州府及各州县知府、同知、通判、推官、知县、知州及儒学、税
课局、巡检司、马驿等官职的设置。
巻十二:选举志(上)
记府内进士(府学)及各县举人。
巻十三:选举志(下)
记岁贡、辟藨、将领等。
巻十四:田赋志
记述兖州府官民田地、夏税、农桑、丝绵、秋量、地亩花绒、马草、课
程、土贡、存量总数及各县情况。
巻十五:户役志
记兖州府及各县户口、银差、力差、里甲数额。
巻十六:学校志
记兖州府及各县儒学、书院。
巻十七:兵戎志
记总理河道、提督军务衙门、任城卫等及各县民兵、巡司弓兵等兵戎情
况。
卷十八:驿传志
记水路驿传道里、编泒规则总例(马匹、水夫、车夫、帮贴等)、州县
站地数目(兖州府及各州县)。
巻十九:河渠志
总述漕河职制、漕政沿革、漕渠正道等,对各州县河渠的流域、支流等
详加描述,另有黄河图说(实则无图),对历代治理黄河的情况作了详
述。
巻二十:盐法志
记盐政沿革、行盐引目、捕获私盐额数、食盐钞卖、王府食盐、境内制
盐等情况。
巻二十一:马政志
记马政沿革及兖州府及各县种马额数,另附录通判包大爟议。
巻二十二:古迹志
主要记述各州县古迹。
巻二十三:陵墓志
记各州县陵墓。
巻二十四:祠庙志
记兖州府及各县内祠庙。
巻二十五:寺观志
记兖州府内各县寺观。
巻二十六:官迹志(一)
记春秋战国—一三国时期官迹。
巻二十七:官迹志(二)
记晋——五代时期的官迹。
巻二十八:官迹志(三)
记宋——元时期的官迹。
巻二十九:官迹志(四)
记明朝官迹及历朝外传人物。
巻三十:人物志(一)
记春秋战国时期名人。
巻三十一:人物志(二)
记前汉——三国时期名人。
巻三十二:人物志(三)
记三国——晋时期名人。
巻三十三:人物志(四)
记南北朝——隋时期名人。
巻三十四:人物志(五)
记唐——五代时期名人。
巻三十五:人物志(六)
记宋、金、元时期名人。
巻三十六:人物志(七)
记明一朝与兖州相关名人。
巻三十七:人物志(八)
分孝义、列女、流寓、外传叙与兖州相关名人。
巻三十八:典籍志
分经、史、子、集对相关典籍记述。
巻三十九:艺文志(一)
记制诏(主要是历代帝王重修孔庙及追赠孔子诏书)、祝文(祭尧陵等)
巻四十:艺文志(二)
记秦汉——金时期碑记。
巻四十一:艺文志(三)
记金——明时期的碑记。
巻四十二:艺文志(四)
记明一朝碑记。
巻四十三:艺文志(五)
赋(汉——明朝)颂赞(汉——明)箴铭(汉——明)
巻四十四:艺文志(六)
杂体(晋——明)
巻四十五:艺文志(七)
诗歌(四言乐府歌)
巻四十六:艺文志(八)
歌诗(五言古体)
巻四十七:艺文志(九)
歌诗(七言歌行)
巻四十八:艺文志(十)
歌诗(五言近代)
巻四十九:艺文志(十一)
歌诗(七言近体)
巻五十:艺文志(十二)
歌诗(五七言绝句)
巻五十一:灾祥志
记历代兖州府县灾祥。
巻五十二:丛谈志
记备逸、志异、方伎等。
卷后:附于慎行府志自叙
四、方志特点。
因时间有限,未来得及对《兖州府志》仔细研读,加之受个人知识水平的局限,故对《兖州府志》的理解尚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在我看来,《兖州府志》主要有以下特点:
优点:
1、字体优美、排印精致。
字呈长仿宋体,粗细匀称,字形横平竖直,撇捺有力,
让人看起来颇为赏心悦目。
2、内容丰富,图文并茂。
卷首有《春秋府境列国之图》、《兖州府总图》、《兖州
府城图》以及所辖滋阳、曲阜、邹县、宁阳、泗水、滕县、峄县、成武、单县、金乡、鱼台、曹州、曹县、定陶、济宁、郓城、嘉祥、巨野、东平、汶上、东阿、平阳、阳谷、寿张、沂州、郯城、费县等县图30副,另有《阙里图》、《阙里圣庙图》、《孔林图》、《颜庙图》、《孟庙图》、《漕渠总图》、《黄河
总图》等图七副,副副珍玑、精粹严谨,这些原始的地图在很大程度上补充了叙述文字的不足,对了解明代兖州的地理情况参考价值重大。
3、编纂体例完备,力求详实。
山东监察御史姚思仁在该志序文中对其体例完备
情况说的十分详尽:“其沿革、建置则逼真禹贡、职方、地理志;其山水、河渠则逼真山海、水经、沟洫志;其帝迹、圣里、国纪、天潢则逼真五帝本纪、孔子三王世家……其丛谈则又逼尔雅、方言、论衡、博物等书”可以说,万历本《兖州府志》主要承袭于我国古代著名地理著作继而纪传体史书的编制体制。
4、内容严谨、考证精深。
每有考辨,则于文后附加案语,于经史无可考稽者,
则作为逸事异闻纳入全书卷末《丛谈志》,供作参考。
《人物志》大都考证精深,如《人物志》三之“诸葛亮”条后文案云“阳都故邑在琅琊境内,不可详其所在,而沂州故即丘城,相传为诸葛旧里,土人号为诸葛城,故系之沂州”。
《古迹志》中考证也颇多。
局限:
1、体例虽然极为完备,但是详略不甚合理。
如对孔孟大书特书,分《圣里志》
三卷对其做极为详尽的描写,可看出编修志书之人对孔孟之乡曲阜在兖州的自豪之情,虽为研究孔孟提供了重要价值,但整体看所占篇幅过大。
另外,于慎行的才能与嗜好偏于诗赋,故仅《艺文志》就占十二卷,未免过于繁杂。
清乾隆刻本兖州府志改《艺文志》仅五巻,大为缩减。
另外《山水志》与《河渠志》所叙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有重复。
2、迷信色彩浓厚,宣扬天人相关,另外还宣扬“真龙天子”“君权神授”。
主要
表现在《灾祥志》中,如汉“安帝延光元年,琅琊上言黄龙见。
时安帝听谗言,太尉杨震自杀,又帝独有一子,信谗言废之,是皇帝不中,故有龙孽”
《灾祥志》中类似例子多不胜数,概不多举。
《帝迹志》《天潢志》中也曾宣扬“高皇帝既受天命”“龙潜之迹在焉”
3、方志记述不够客观真实,“趋利避害”如对孔子大书特书,对宋朝梁山泊、
宋江起义等似乎有损乡里名声被视为“乱臣贼子”而丝毫未提及。
另外,《人物志五》中记李白“字太白,山东人”此处把李白归于山东人则缺乏考证,过于牵强,有很大的主观成分。
五、方志中的文化资源
兖州,作为古九州之一,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方志中所涉及的文化资源更是极为丰富,可谓不胜枚举,因篇幅有限,选取其中的部分资源主要列举如下:(一)自然文化遗产
1、峄山。
《山水志·邹县》载“峄山,在县东南二十五里,一名邹峄山,
《水经注》曰:峄山周回二十里,高秀特出,积石相临,殆无土壤。
石间多空穴,洞打相通,有如数间屋处,其俗谓之峄孔……”现在峄
山为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并享有“岱南奇观”、“天下第一奇山”
的美誉。
《孟子·尽心上》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中的“东山”即峄山。
现在亦以洞穴、泉水美而闻名,诸洞大如广庭、
小如斗室、纵横通达、曲径通幽、深邃莫测;且洞多有泉水,每每东
北风起,百泉涌涨,云气汹涌,“峄山戴帽”,大雨来到,其情景尤似
仙山。
2、熊耳山《山水志·峄县》载“其上有黄龙洞,旧传为黄龙禅师修真
之所。
洞中空阔委折,高数丈,远十余丈,深入必以火烛,之内更宽
敞,东壁有二石龙……旁多石乳,其中有白蝙蝠,大如鸽,盖饮石乳
而长生也……洞产朱砂”现在熊耳山位于山东省枣庄市,已开发为熊
耳山国家地质公园,以熊耳山为主题,集双龙大裂谷、溶洞群、迷宫
洞自然奇观等为一体,堪称天造地设、鬼斧神工之作,现为国家AAA
级景区,吸引了大量游客。
3、漏泽湖。
《山水志·费县》载“其西即陪尾山泗水发源处也,泽有五
穴。
春夏积水,秋冬漏竭,将漏之时,声闻数里……一名雷泽”现在
雷泽湖背靠蒙山,南望四开山,湖光山色珠联璧合,美不胜收。
历代
文人墨客不少在此留有诗篇,苏轼有“不惊渤海沧田变,来看龟蒙漏
泽春”的诗句,可见评价极高。
古兖州的自然文化遗产亦是不胜枚举,除此,《山水志》所记载的泗水、许由泉、汶水、黄河故道、蜀山湖、紫云山、尼山、许由泉、狐台山、微山、大野
泽等亦非常有名,概不多举。
(二)历史文化资源。
名人:
1、柳下惠:《人物志一》载“柳下惠,名展禽,鲁公族居柳下,谥曰惠……
孟子曰:柳下惠,圣之和者也”
2、孙膑:《人物志一》载“孙武之后也,生阿鄄之间”
3、匡衡:《人物志一》载“匡衡,字稚圭,东海承人也”
4、李绩:《人物志五》载“李绩,曹州离狐人也”(今菏泽东明县)
兖州可谓人杰地灵,名人辈出,除孔孟外,名垂千古的还有曾子、季文子、左丘明、诸葛亮、程知节等,概不多述。
书院:
1、尼山书院:《学校志》载:在县东南六十里尼山之麓”孔子父母“祷
于尼丘得孔子”,所以孔子名丘字仲尼,后人避孔子讳称为尼山。
现在尼山书院仍是尼山的一个重要景观,与孔子庙、五老峰、鲁源林、智源溪、坤灵洞、观川亭、中和壑、文德林、白云洞等被誉为“尼山八景”,电视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两人就就读于尼山书院,固然是杜撰,但是可见其声名之大。
2、曾子书院:《学校志》载“曾子书院在县南五山下,相传曾子读书处”
现在,嘉祥县政府着重打造曾子故里,决定重新建造曾子书院,先已划定院址。
祠庙:
伊尹庙:《祠庙志·曹县》载“伊尹庙在县西北十八里,不详所使,成化三年重修,县东南二十里为伊尹墓”
王右军祠:《祠庙志·沂州》载“王右军祠在普照寺内,即王右军故宅”
另外,还有至圣先师庙(孔庙)、孔林、尼山圣庙、亚圣公庙、济公庙、孟母祠、尧祠等,概不一一论述。
寺观:
香山寺:《寺观志·东阿县》载:香山寺在县西北十五里,香山之阳,弘
治年比丘洪成增修,嘉靖隆庆间比丘性然苦行修持,年近百岁更加修葺”此寺在明代较为有名,《艺文志》中有于慎行等多个名人游香山寺的游记。
现在香山寺已是残桓断壁,实为可惜。
古城:
故昌平成:《古迹志·嵫阳县》载“故昌平城,在府城东南八十里,春秋僖公二十九年,介葛卢来朝舍于昌衍之上,杜预曰鲁县东南有昌平城,史记孔子生鲁昌平乡即此地也。
除此,较著名的故城遗迹还有古鲁城、古穷桑城、故蛇丘城、古漆城、古公丘城、故昌邑城等。
陵墓:
1、少昊陵:《陵墓志·曲阜县》载“在县东北八里,陵前有石壇石像,有石碑,四高广哥二十余尺”
2、女娲陵:《陵墓志·济宁州》载“在州东南三十九里”
3、至圣先师墓:《陵墓之·曲阜县》载“在县北二里……”
4、亚圣公墓:《陵墓志·邹县》载:在县东三十里司基山之西麓……宋景佑四年,龙图学士孔道辅兖州访而得知,因于其旁建庙。
政和四年,奉诏重修,赐祭田百亩以给守者”
5、陶朱公墓:《陵墓志·定陶县》载“在县治东北陶山亦有陶朱公墓,皆
不可考也。
而水经所指朱公之陶则此地也”
另外《兖州府志·陵墓志》记载的较为有名的陵墓还有尧陵、蚩尤冢、比干墓、伊尹墓、彭越墓、鲁诸郡王墓、孟尝君墓、冉子墓、项王墓、晁错墓等。
其他:
1、钓鱼台:《古迹志·泗水县》载“钓鱼台,在陶山后薛河中,高一丈五尺,代经大水而不为损,土人云是范蠡种鱼处也”
2、射戟台:《古迹志·济宁州》载“射戟台,在州南门,相传为吕布射
戟处”
3、戚姬村《古迹志·定陶县》载“戚姬村,在城东北五十里,戚夫人故
里也”现仍存。
另外,关于《人物志·列女》中关于东海孝妇、秋胡子妻、鲁义姑姊等的历史传说也是重要的文化资源,有的还被列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