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Joubert综合征2例
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综合疗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综合疗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https://img.taocdn.com/s3/m/187501c602020740bf1e9b1b.png)
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综合疗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针药结合康复训练综合疗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方法:从我院抽选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14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1例,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实验组采用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综合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上肢功能与上肢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
治疗后,实验组上肢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上肢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采取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综合疗法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针刺治疗;康复训练;中风后肩手综合征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是由于中风后引起的上肢功能性疾病,患有该疾病的患者上肢功能将会受到严重影响,从而影响其正常生活[1]。
为了更好的恢复患者上肢功能,临床上常采用康复训练的方式进行治疗,但是由于中风影响,效果不尽如人意。
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实施针刺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本文主要探究分析针药结合康复训练综合疗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具体操作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从2015年3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中抽选14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71例,男性39例,女性32例,患者年龄在53岁至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4.52±6.28)岁。
对照组71例,男性38例,女性33例,患者年龄在54岁至7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4.61±6.32)岁。
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数据差异不大,可比性较高。
纳入排除标准:第一,所有患者均被临床诊断为中风后肩手综合征。
第二,本次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且患者及其家属均已知情,签署知情同意书。
第三,无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精神障碍和认知障碍。
1.2方法实验组采取针刺联合康复训练综合疗法,具体操作如下:第一,针刺疗法。
针灸联合中医康复治疗认知功能障碍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
![针灸联合中医康复治疗认知功能障碍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https://img.taocdn.com/s3/m/b481682c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f9.png)
针灸联合中医康复治疗认知功能障碍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加剧,脑卒中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脑卒中患者常常由于自身的认知功能障碍而导致各种生活和社会交往上的困难,因此,如何针对性地治疗和改善认知功能障碍,成为了防治脑卒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那么,本文将会着重介绍在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中,通过针灸联合中医康复的治疗手段,在改善认知功能障碍方面的临床研究进展及疗效评估。
一、认知功能障碍的病因及其康复治疗的发展历程1. 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认知功能障碍是指一系列认知从简单到复杂、从个体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异常表现。
在疾病发生后,许多脑卒中患者的神经系统出现异常,这可能影响患者的认知功能表现。
如:大脑皮层的灰质受损,可以导致认知功能损伤;白质的损伤会导致剥夺不同脑区之间的通信。
此外,散发于各部位的细胞因子释放单元,可以抑制突触的形成和发展,并引起炎症反应。
这些炎症反应可能高度紊乱神经系统的化学平衡,导致认知功能的衰退。
因此,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既需要从对预防体系的认识有效防止多种病因的侵害,还需要理解或研究其发病机制和关键途径,制定个体化和精准化的治疗方案,为康复治疗提供支持。
认知功能障碍领域的康复治疗历经多个阶段的发展,包括功能康复、某些合并症的治疗以及特殊针灸手段治疗的涌现。
其中,功能康复通常是基于不同程度的辅助功能失调的影响下,从再恢复幸存神经组织活动的复杂过程中逐渐呈现的认知功能恢复为成年人正常水平,目的在于改善患者的梗塞程度,压制周围癫痫病发生的过程,提高患者的隐藏性功能恢复和前瞻性心理调节。
此外,某些制定专业性治疗计划的康复治疗技术,也非常重要。
中医康复学是在现代医学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一门学科,在许多康复治疗中已被广泛应用。
它通过在治疗过程中运用中医理论、方法和手段,全方位地改善患者的身体功能和精神健康,提高患者的理解力和维持平衡的能力,促进康复效果的达成。
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临床观察
![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临床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63693617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35.png)
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临床观察谈天明;鲍克申;廖迎春;段渊
【期刊名称】《实用中医药杂志》
【年(卷),期】2024(40)6
【摘要】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I期的临床效果。
方法: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结合康复训练,观察组给予针刺治疗结合康复训练,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
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疼痛程度、水肿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上肢运动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症Ⅰ期效果较好。
【总页数】3页(P1183-1185)
【作者】谈天明;鲍克申;廖迎春;段渊
【作者单位】湖北科技学院附属医院/麻城市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6.6333
【相关文献】
1.康复训练结合针灸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临床疗效观察
2.康复训练结合针灸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临床疗效观察
3.观察康复训练结合针灸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临床疗效
4.肩关节腔注射结合针刺董氏奇穴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临床观察
5.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综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临床观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针灸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针灸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https://img.taocdn.com/s3/m/db535ac526fff705cc170a80.png)
放位置不 当引起疼痛 。多采用物理 或康 复治疗 ,如冷热水交替 胶 布固定针座 ,留针 时在每一 根银针 的末端套 上一个 直径为 浸泡、 被 动活 动 、 微 波治疗 、 冰水 浸泡 、 封 闭以及神 经阻滞 等方 2 . 0 ~ 2 . 5 c m 的艾球 , 针刺完毕后点燃艾球 , 使银质针针尖升温 , 以 注意避免烫伤 患者 , 待艾 球燃 尽 , 针身余温消退后 法, 但单独使用一种康 复疗法效果欠佳 , 存在一 定局限性 , 本院 能耐受 为度 , 通过针灸联合康复治疗脑卒 中后肩手综 合征 , 取得满意效果 , 现 拔针 , 针 眼处 用无菌纱布按压防止 出血 。医护人员叮嘱患者 3 d 内不得接触水 , 避免感染 。 针灸 治疗每周一次 , 3周为一疗程。 观 报道如下 。
针刺点之间不跨越关节 , 针尖朝 脑卒 中后肩 手综合 征又称 反射性 交感神 经营养 不 良综 合 位选择不 同规格的无 菌银质针 , 征, 是脑卒 中导致患者偏瘫常见 的并发症 , 发病率极 高 , 约 占中 向病灶对准针刺部位行垂直或斜针进针 ,进针时可见毫针所过 风偏瘫患者 的 3 0 %~ 7 0 %【 l l , 目前 , 我 国医学界普遍认 为疾病的发 之皮肤微微 隆起 , 直达肌膜 附着 的骨面 , 引出强烈针感为止 , 两 e m, 根据疼痛情况 , 布针 l 2 — 2 4针 , 抽出针芯 , 生 与交感神 经系统功能 障碍有 关 , 患肢 因外力牵拉不 当或者摆 针之间 的距离为 l
提 高治 疗 效 果 , 值得推广 。 关键词 : 脑 卒 中后 肩 手 综 合 征 针 灸 治 疗 康 复 治疗 临床 疗 效
中图分类号 : R 7 4 3 . 9
文献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6 7 2 — 8 3 5 1 ( 2 0 1 5) 1 0 - 0 0 9 9 - 0 2
针灸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对早期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及ADL能力的影响分析
![针灸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对早期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及ADL能力的影响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48f481e7f1922791788e859.png)
针灸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对早期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及ADL能力的影响分析摘要目的:探讨针灸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对早期脑卒中患者的康复疗效。
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4年4月间入住康复科的脑卒中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对照组和综合组,两组均接受临床常规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并作比较分析。
结果:QOL总分评价中,1个月及3个月后和治疗前比较,两组的差异均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心理、环境、生理及社会四个方面的评分也大致符合此规律;综合组3个月后与1个月后的QOL评分比较,差异显著,表现为3个月后的总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1个月及3个月时综合组的QOL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QOL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合组及对照组在治疗1个月及3个月后的ADL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综合组的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ADL评分,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康复训练能提高早期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及日常生活能力,针灸针刺的联合运用能够明显促进生存质量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优于单纯的康复训练。
关键词:针灸针刺;功能训练;脑卒中;生活质量;脑卒中(Stroke)是脑中风的学名,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又叫脑血管意外。
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中最为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也是康复科常见的康复患者。
本研究将针灸针刺联合现代康复训练运用与早期脑卒中患者中,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观察分析,以探讨针灸针刺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对脑卒中患者疗效的促进作用。
具体过程见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5月~2014年4月间入住康复科的脑卒中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
入选标准:所有患者初次发病,经头颅CT和(或MRI)确诊,病程均<2周;符合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同时符合中医关于中风的相关诊断标准;生命体征稳定,神志清楚。
针灸、中药热奄包联合康复训练在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针灸、中药热奄包联合康复训练在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0f5dad79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69.png)
针灸、中药热奄包联合康复训练在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摘要】目的:分析针灸、中药热奄包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价值。
方法:将44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行康复训练,观察组加入针灸、中药热奄包疗法,比较效果。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在康复训练基础上,实施针灸、中药热奄包治疗,可增强疗效,减轻疼痛程度,促进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能力改善,值得推广。
【关键词】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针灸;中药热奄包;康复训练肩手综合征在脑卒中后十分常见,患者常有手、腕、肩关节等肿胀或疼痛等表现,运动能力可明显下降,患者生活能力可受到严重影响[1]。
现阶段,对于这一并发症,临床主要采取康复训练、物理疗法进行干预,不过效果并不十分理想[2,3]。
中医在脑卒中后遗症治疗中积累了丰富经验,本研究选取44例患者,通过分组对比,分析针灸、中药热奄包的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44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就诊时间:2021年2月至2023年3月;随机分组各22例。
对照组男、女为13、9例,平均(64.69±5.68)岁;平均病程(20.36±4.15)d;观察组男男、女为14、8例,平均(63.97±5.13)岁;平均病程(20.48±4.36)d;两组基线资料有同质性(P>0.05),可对比。
1.2 方法对照组行康复训练:首先训练上肢关节,先进行被动训练,之后循序渐进过度为主动训练,再进行常规的体位练习。
让患者取健侧卧位,在胸前放一软枕,避免手部、腕部悬空,指导患者展开抓握训练、冷热水浸泡、向心力缠绕,锻炼上肢关节。
之后指导患者依次锻炼肩部、肘部、手腕及手指各关节,再展开肘腕关节伸张、屈曲练习。
环颈七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
![环颈七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1bebd363169a4517723a3fa.png)
Clinical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2017 V ol.(9) No.8 -96-2结果观察组41例患儿中,显效26例(63.41%),有效13例(31.71%),无效2例(4.88%),总有效率为95.12%;对照组患儿显效15例(36.59%),有效18例(43.90%),无效8例(19.51%),总有效率为80.49%。
两组比较,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小儿脑瘫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肌肉张力异常、中枢性运动障碍等多种症状。
当下临床上对于小儿脑瘫的形成原因,尚无统一标准,但有部分专家认为可能与母亲妊娠期间主动或被动吸烟、酗酒、围产期胎位不正、产程过长、早产、急产、过期产等诸多因素有关,且有报告指出,大多数脑瘫患儿出生后有头部外伤、颅内出血、感染等相关病史。
而在常规针灸治疗的基础上加入智力训练,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所以,采用针灸联合智力训练的方式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效果更加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邹新艳,余志华,何雁梅,等.基于针灸和语言训练为主的治疗方法对脑瘫患儿语言发育迟缓影响的临床研究[A].//第五届全国儿童康复、第十二届全国小儿脑瘫康复学术会议暨国际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2:453-453.[2]侍孝娟,施炳培,卜怀娣,等.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Joubert综合征2例[A].//第五届全国儿童康复、第十二届全国小儿脑瘫康复学术会议暨国际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2:465-465.编辑:段苏婷编号:EA-4160620147(修回:2017-03-12)环颈七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Research on treating dysphagia after stroke by acupuncture朱晓明甘露*李光磊(黑龙江省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6)中图分类号:R25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860(2017)08-0096-证型:IBG【摘要】目的:比较环颈七针疗法与传统针灸取穴在脑卒中吞咽障碍的疗效差异。
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效果评价
![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效果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06cc44b5e45c3b3566ec8ba6.png)
153投稿邮箱:zuixinyixue@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年 第19卷 第32期·中医中药·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效果评价夏秋雅1,张娟2,朱东勋1*(通讯作者)(1.上海市松江区方塔中医医院,上海 201699;2.上海市松江区新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1612)0 引言脑卒中患者的主要特征在于患者脑血管阻塞,导致其脑部供血不足以及脑神经功能缺失,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它的特点是突然塌陷、偏斜、偏瘫和智力低下。
基于最新数据统计结果显示,脑卒中患者远远超过恶性肿瘤的危害,是中老年患者出现死亡的重要因素[1]。
此外,脑卒中患者容易产生身体瘫痪,无法沟通等情况等,为患者的家属带来强大的精神压力[2]。
现阶段,针灸联合康复训练能够最大程度的降低脑瘫患者的死亡率,有利于提高患者康复治疗的机率。
中风早期的针灸可以反复刺激外周感觉,增加中枢刺激,增加脑细胞的兴奋性,改善局部肌肉张力。
结合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3]。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传统针灸用于脑血管病患者的康复治疗很多。
本文收集我院脑卒中偏瘫患者,探讨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的肢体功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128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
并将这些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一般的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同时进行康复训练和针灸治疗。
对照组中男34例,女30例;平均(58.44±11.06)岁;观察组中男36例,女28例;平均(56.65±11.20)岁。
除心、肝、肾功能不全或其他疾病引起的偏瘫外,其余患者均经脑卒中CT/MR 证实。
经我院医德委员会批准,患者或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1.2 研究方法1.2.1 对照组给予康复运动治疗,反复康复训练是脑卒患者的基本治疗,旨在避免肢体肌肉废用性萎缩,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分析温针灸与康复疗法共同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效果
![分析温针灸与康复疗法共同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a1bc2b3cb8f67c1cfbd6b82e.png)
分析温针灸与康复疗法共同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效果发表时间:2019-09-19T16:10:57.007Z 来源:《健康世界》2019年9期作者:袁秀[导读] 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实施温针灸联合康复疗法的治疗效果十分确切,不仅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同时也能够大大提升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与生活能力,改善预后。
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 644000摘要:目的:观察与分析温针灸与康复疗法共同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效果。
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10月-2019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56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选择单一的康复疗法,在该基础上,干预组添加温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上肢运动功能以及生活能力。
结果:治疗前,两组V AS、FMA、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干预组患者的V 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FMA、MBI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实施温针灸联合康复疗法的治疗效果十分确切,不仅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同时也能够大大提升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与生活能力,改善预后。
关键词:温针灸;康复疗法;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效果肩手综合征在我国临床上又被成为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综合征.其被国际疼痛研究学会确定为局部疼痛综合症I型。
该疾病主要发病于脑卒中患者当中,据相关研究显示,大约有12.5%~74.1%的脑卒中幸存患者会诱发此病,一旦患病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其肩部与手指就会出现永久性的畸形,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与工作。
为此,该项研究主要针对温针灸与康复疗法共同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效果,随机选择了56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开展了相关研究。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10月-2019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56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各28例。
中药针灸康复训练等治疗脑血管病并发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研究
![中药针灸康复训练等治疗脑血管病并发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e334064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a0.png)
中药针灸康复训练等治疗脑血管病并发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研究冷泠摘要:目的:研究中药针灸康复训练等治疗脑血管病并发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脑血管病并发肩手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药物治疗,观察组进行中药针灸以及康复训练。
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使用中药针灸康复训练治疗脑血管病并发肩手综合征可以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建议推广。
关键词:中药针灸;康复训练;脑血管病并发肩手综合征;临床疗效脑血管病并发肩手综合征临床表现为患者的手部会突然出现关节性肿痛,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手部功能,还会影响患者的日常行为,从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是导致患者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1]。
因此,临床应选择有效的治疗方式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常规治疗一般使用药物实施治疗,但会有一定的局限性[2-3]。
因此临床使用中医进行治疗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本次就对中药针灸康复训练等治疗脑血管病并发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我院就诊的脑血管病并发肩手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名。
观察组男女比例为12:18,年龄分布为50~79岁,平均年龄为(58.69±5.24)岁。
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1:19,年龄分布为51~78岁,平均年龄为(58.94±2.56)岁。
组间患者资料比较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1)经临床确诊为脑血管病并发肩手综合征;(2)经过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入组前签订同意书。
(3)实验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1)患有严重精神类疾病的患者;(2)患有严重慢性疾病的患者。
1.2治疗方法对照组实施药物治疗包括:西药非甾体消炎止痛药、中药化痰祛瘀、活血通络[4]。
C5orf42基因突变所致Joubert综合征1例报道
![C5orf42基因突变所致Joubert综合征1例报道](https://img.taocdn.com/s3/m/339d7191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7c.png)
C5orf42基因突变所致Joubert综合征1例报道杨杰;梁松;吴兆芳;陈莉;姜琨【摘要】目的对1例临床诊断为Joubert综合征患儿进行临床和遗传学分析,明确其基因诊断,以提供康复指导和遗传咨询.方法采集患儿病史,采用新一代测序技术和目标序列捕获,对患儿及其父母进行基因检测,采用PCR结合Sanger测序法对发现可能存在的致病突变进行家系成员验证,并进行临床和分子遗传学分析.结果患儿表现为肌力肌张力低下,发作性呼吸急促,有水平眼震,生长发育迟缓,发育商低下,手足多指(趾)畸形,颅脑核磁共振(MRI)提示“磨牙征”“中线裂征”“高脚酒杯征”.暂无肝肾功能及视网膜异常.患儿C50ff42基因检测到3个杂合突变,分别是c.7351G>A(p.V24511)、c2315T>C(p.L772P)和c.8852_8855del(p.R2952Cfs*17),通过PCR结合Sanger测序法证实前两个错义突变来自其父亲,其母亲该位点无变异,第三个移码突变来自其母亲,其父亲该位点无变异.结论 Joubert综合征在婴幼儿时期可表现为异常呼吸,肌力肌张力异常,发育迟缓,头颅MRI表现为特征性“磨牙征”;结合临床病史和遗传学检测结果可推测C50ff42基因的c.7351G>A(p.V2451I)、c.2315T>C(p.L772P)和c,8852_8855del(p.R2952Cfs*17)杂合突变可能是该Joubert综合征的分子病因.【期刊名称】《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年(卷),期】2018(016)023【总页数】4页(P3570-3573)【关键词】Joubert综合征;基因诊断;C5orf42基因突变;PCR结合Sanger测序【作者】杨杰;梁松;吴兆芳;陈莉;姜琨【作者单位】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武汉430000;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武汉430000;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武汉430000;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武汉430000;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武汉4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R255Joubert综合征(Joubert syndrome,JS)于1969年由Joubert等[1]首次报道,1977年由Boltshauser和Isler[2]报道了3例相似病例,故又称Joubert-Boltshauser综合征,主要特征表现为先天性小脑蚓部及脑干发育不良,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少数为X连锁遗传,是一种极为罕见的大脑先天性发育畸形[3]。
中医针灸与康复训练结合治疗脑卒中临床疗效分析
![中医针灸与康复训练结合治疗脑卒中临床疗效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7d8e491f61fb7360b4c6581.png)
Clinical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2018 V ol.(10) No.5 -68-中医针灸与康复训练结合治疗脑卒中临床疗效分析Efficacy of acupuncture and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on cerebral apoplexy张会平(薛城区人民医院,山东枣庄,277000)中图分类号:R24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860(2018)05-0068-证型:IBG【摘要】目的:观察脑卒中患者实施中医针灸与康复训练结合治疗的临床价值及安全性。
方法:将13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予以中医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n=65)和对照组(予以康复训练治疗,n=65),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不同时间肢关节运动功能评分变化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等。
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9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肢关节运动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对比,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更为理想,P<0.05。
结论:中医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在脑卒中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脑卒中;中医针灸;康复训练【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safety and clinical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and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on cerebral apoplexy. Methods: 130 cases of cerebral apoplex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given acupuncture and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and control group (given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65 cases in each. Results: The total efficiency was 96.92%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limbs motor function score and quality of life sco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more ideal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Acupuncture and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on cerebral apoplexy shows a significant effect.【Keywords】Cerebral apoplexy; TCM acupunctur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doi:10.3969/j.issn.1674-7860.2018.05.029脑卒中作为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不仅严重妨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病情严重时,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针灸对Rett综合症患者的症状改善效果
![针灸对Rett综合症患者的症状改善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8fdcc8be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6c.png)
针灸对Rett综合症患者的症状改善效果Rett综合症是一种罕见的神经发育障碍,主要影响女性。
该疾病通常在婴幼儿期出现,患者在发育过程中会出现严重的脑功能退化,导致语言和运动能力的丧失。
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Rett综合症,然而,一些研究表明针灸可能对改善患者的症状有一定的效果。
本文将探讨针灸对Rett综合症患者的症状改善效果。
1. 针灸的基本原理针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插入细针来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
根据中医理论,针灸可以调整人体的气血流动,平衡阴阳,从而促进身体的自愈能力。
针灸的主要作用机制包括神经调节、内分泌调节、免疫调节等。
2. 针灸对Rett综合症的症状改善效果针灸在改善Rett综合症患者的症状方面具有一定的潜力。
一些研究表明,针灸可以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减轻肌肉僵硬和肌张力异常。
此外,针灸还可以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减少夜间惊醒和多梦等问题。
针灸还可以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减轻焦虑和抑郁等症状。
3. 针灸治疗Rett综合症的注意事项针灸治疗Rett综合症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针灸治疗应该由专业的中医师进行,确保操作安全和有效。
其次,针灸治疗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方案设计,包括选择适当的穴位和针刺技术。
此外,针灸治疗应该结合其他康复措施,如物理治疗和语言治疗,以达到最佳的疗效。
4. 针灸治疗Rett综合症的研究进展目前,针灸治疗Rett综合症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尚缺乏大规模的临床试验和系统评价。
然而,一些小规模的研究表明针灸可能对改善患者的症状有一定的效果。
未来的研究应该进一步探讨针灸治疗的机制和疗效,以及针灸与其他康复措施的联合应用。
5. 结论针灸可能对改善Rett综合症患者的症状有一定的效果,包括改善运动功能、睡眠质量和情绪状态等。
然而,针灸治疗仍需要更多的研究来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
对于Rett综合症患者及其家属来说,针灸可能是一个值得尝试的治疗选择,但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在治疗脑中风后遗症方面的临床研究
![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在治疗脑中风后遗症方面的临床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9d9c03b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5b.png)
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在治疗脑中风后遗症方面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研究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在治疗脑中风后遗症方面的临床研究。
方法选取2023年8月~2023年10月期间,来我院进行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的100例脑中风后遗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针灸组与常规组,通过对两组脑中风后遗症患者使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NIHSS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
结果观察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治疗后,发现针灸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常规组,且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现针灸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NIHSS评分与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的评分明显优于常规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脑中风后遗症病人开展针灸联合康复训练诊疗的临床效果较好,可以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改善脑部血液循环,进而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针灸康复训练;脑中风后遗症;临床研究脑中风是我国临床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此类型疾病因发病急、进展快等特征若不及时进行治疗,就会导致患者出现明显的后遗症症状[1]。
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方法是脑中风后遗症治疗首选方法,脑中风后治疗,增强脑保护,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流变学情况,缓解病症,具体内容阐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3年8月~2023年10月期间,来我院进行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的100例脑中风后遗症患者,作为本次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在治疗脑中风后遗症方面的临床研究的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患者分为针灸组与常规组两组,每组有50例患者。
常规组:常规组患者平均年龄(59.49±6.53)岁,平均病程(9.21±2.42)个月,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的康复训练治疗;针灸组:针灸组患者平均年龄(63.25±6.57)岁,平均病程(10.29±2.31)个月,常规组患者在实施常规的康复训练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针灸。
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Wallenberg综合征11例
![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Wallenberg综合征11例](https://img.taocdn.com/s3/m/546c7596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27.png)
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Wallenberg综合征11例陈可为;郭家奎【期刊名称】《上海针灸杂志》【年(卷),期】2012(031)010【总页数】2页(P752-753)【关键词】针刺;康复训练;延髓背外侧综合征;Wallenberg综合征【作者】陈可为;郭家奎【作者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0193;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天津3001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6.6Wallenberg综合征又称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是由于小脑下后动脉或椎动脉闭塞引起延髓背外侧部位的核团、传导束受累所致的一组临床表现的总称。
最常见的原因为动脉粥样硬化。
目前,此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对2009年1月至2011年10月间脑病病房收治的11例Wallenberg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1例患者中,男7例,女4例;年龄43~67岁,平均年龄57岁。
既往有原发性高血压病史11例,糖尿病病史7例,高脂血症6例,冠心病病史6例,房颤3例,吸烟史9例,酗酒史6例(均为男性)。
11例患者中,首次发病9例,4例患者有脑梗死家族史。
1.2 临床表现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患者临床表现不完全相同,但其主要表现为①眩晕、恶心、呕吐及眼震(前庭神经核损害);②病灶侧软腭、咽喉肌瘫痪,表现为吞咽困难、构音障碍、同侧软腭低垂及咽反射消失(疑核及舌咽、迷走神经损害);③病灶侧共济失调(绳状体损害);④同侧Horner征(交感神经下行纤维损害);⑤交叉性偏身感觉障碍,即同侧面部痛、温觉缺失(三叉神经脊束及脊束核损害),对侧偏身痛、温觉减退或丧失(脊髓丘脑侧束损害)。
其中,11例患者均表现为眩晕、恶心、呕吐;吞咽困难、构音障碍、咽反射消失的为 9例(81.8%);共济失调6例(54.5%);同侧Horner征9例(81.8%);交叉性偏身感觉障碍8例(72.7%)。
1.3 影像指标11例患者于发病后24 h内行头颅CT检查,无1例发现延髓病变,1例示基底节区陈旧性脑梗死软化灶,1例示右额顶区陈旧性梗死软化灶。
针灸治疗Joubert综合征患儿1例临床报道
![针灸治疗Joubert综合征患儿1例临床报道](https://img.taocdn.com/s3/m/728b9734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40.png)
针灸治疗Joubert综合征患儿1例临床报道
罗冠君;刘振寰
【期刊名称】《中医儿科杂志》
【年(卷),期】2009(5)4
【总页数】3页(P40-42)
【关键词】Joubert综合征;针灸;儿童
【作者】罗冠君;刘振寰
【作者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南海妇产儿童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6.6
【相关文献】
1.针灸治疗Meige综合征1例报道 [J], 杜宇征
2.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 Joubert综合征2例 [J], 侍孝娟;施炳培;卜怀娣;史惟;李惠
3.1例Alagille综合征患儿临床资料随访报道 [J], 汪洋; 张未
4.小儿推拿治疗怒南综合征患儿喂养困难的病例报道 [J], 胡琅琳
5.针灸、手法为主治疗单纯梨状肌综合征俄国患者100例报道 [J], 干德佳;干德源;干德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综合康复治疗1例 Joubert 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综合康复治疗1例 Joubert 综合征的疗效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3cf2237f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aa.png)
综合康复治疗1例 Joubert 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毕锋莉;赵萃;王金燕;贾竹亭;王德强
【期刊名称】《中国康复》
【年(卷),期】2014(000)004
【总页数】1页(P252-252)
【作者】毕锋莉;赵萃;王金燕;贾竹亭;王德强
【作者单位】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康复科,山东滨州 256600;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康复科,山东滨州 256600;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康复科,山东滨州 256600;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康复科,山东滨州 256600;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康复科,山东滨州 2566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9
【相关文献】
1.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肩手综合征患者疗效观察 [J], 商慧娟;费英俊;赵光;张倩
2.早期轻中度腕管综合征综合康复治疗的疗效观察 [J], 孟舒静;尚承炜
3.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J], 陈莉萍;王莹;李海峰;王伟
4.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J], 杨丽
5.综合康复治疗专业排球运动员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J], 李京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医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体会
![中医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24d9fd80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2b.png)
中医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体会发布时间:2023-02-28T06:48:42.561Z 来源:《健康世界》2022年24期作者:孙楠卓[导读] 目的探析中医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的效果孙楠卓长春人文学院,吉林长春 130117[摘要]目的探析中医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的效果。
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7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两组:A组(35例,康复训练)、B组(35例,中医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恢复效果。
结果在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FMA评分和ADL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经过治疗两组各项评分均有所改善,相较于A组,B组治疗后NIHSS 评分更低,FMA评分和ADL评分更高(P<0.05);B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94.29%>77.14%),具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中医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可修复受损神经功能,提升患者运动功能,促使患者更快实现生活自理。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中医针灸;康复训练;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前言:脑卒中是一种多发于中老年人群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在我国居民死亡原因中排在第三位,可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两大类,该病以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为主,严重时也可累及胃肠道系统、心脏、血液系统等,甚至威胁生命安全。
偏瘫是脑卒中的一种常见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同侧上下肢瘫痪,大多患者还伴有面部麻木、口歪眼斜、吞咽功能障碍等问题,为恢复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临床多通过康复训练的方式来唤醒休眠的脑细胞,重塑神经系统功能,但此种方法所需时间较长,且产生效果并不理想。
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发展,发现中医针灸对脑卒中偏瘫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其可以打通全身气血运行通路,促进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1]。
基于此,本研究将以我院7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观察对象,具体分析中医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中 国康 复理 论 与实践 2 1 年 7 第 l 卷第 7 C i J e ai F e y r t u. 0 2 V 1 1 , o 02 月 8 期 h R hb h o a , 12 1, o 8 N n l rP e J . 7
D : O3 6 /i n1 0 — 7 1 0 20 . 8 OI 1 .9 9 . s .0 69 7 . 1 . 0 js 2 5 2
s ym p o s o he e 2 c s si pr ve ,a he s or sofG r s o o nci n M e s r n r a e C o l i c pu t e c t m ft s a e m o d nd t c e o sM t rFu to a u e i c e s d. nc uson A u ncur om bi d w ih ne t
【 图分 类 号 l R 4 . I 献 标 识 码 】 B 【 章 编 号 】 10 —7 12 1)70 7 —3 中 7 28 文 文 0 69 7 (0 20 —6 80
l 文 著 录 格 式 l 侍 孝 娟 ,施 炳 培 , 卜 娣 ,等 . 灸 结 合 康 复 训 练 治 疗 Ju et 合 征 2 [ _ 国 康 复 理 论 与 实 践 , 0 2 1 本 怀 针 o br综 例 J中 ] 2 1, 8
r h biiai n i fe tveo ou r yn r m e e a lt to se f c i n J be ts d o .
Ke y wor : o be ts dr m e c uncur ; e b ltto ds J u r yn o ;a up t e r ha iia in
・
临床 观 察 ・
针 灸 结 合 康 复 训 练 治疗 J u et 合征 2 o b r综 例
侍 孝娟 ,施 炳培 , 1怀娣 ,史惟 ,李 惠 、
l 要 l 目的 探 讨 针 灸 结 合 康 复 训 练 治 疗 Ju et 合 征 的效 果 。方 法 对 2 Ju et 合 征 患 儿 进 行 回顾 性 分 析 。 结 果 摘 o br综 例 ob r 经 过 4 6 月针 灸 结 合 康 复训 练 治 疗 ,2 患 儿 临 床 症 状 明 显 好 转 ,粗 大 运 动 功 f n 量 评 分 上 升 。 结 论 ~个 例 i n
1 例 简 介 病
序列 正常 。 中线 结 构居 中 。 睡 眠脑 电 图 :两 侧 可见 睡 眠生 理 波 ,两侧 有 较 多 尖 波 、尖慢 波 及 高 幅 6 发 放伴 阵发 ,阵发 后 电 活 动 波
变 慢 ,电压 低 平 ,两 后部 明显 ,右侧 偏胜 。脑 电功 率
为 0 波 功率增 高 改变 。 、6 其 他 :染 色 体 检 查 :4 ,XX。尿 气 相 质 谱 检 6 测 :尿柠 檬 酸 和 2酮 戊二 酸 升高 ,线 粒 体 能量 代谢 异 .
C i e a itt nDeat e tC i rn H s i lf ua nvri, hn h i 01 2 C i hl R h blai p r n, hl e opt F d nU i st S a g a 10, hn d i o m d ao e y 2 a
Ju et 合 征 效 果 满 意 。 o br综
针 灸 结 合 康 复 训 练 治 疗
l 键 词 1 Ju et 合 征 ;针 灸 ;康 复 关 o br综
Ac p n t r m bn d wih Re a l a in f rJ u e tS n r me 2Cae p r S a -u n S n -e, u u cu eCo ie t h bitto o o b r y d o : s sRe o t HIXioj a , HI i Bigp iBU a —ie 1 Hu i , l . d a
11 例 1 温 × ,女 ,7 月 。 因 “ 头 不稳 ,不 能 ,病 X 个 竖 独 坐及 翻 身 ” 于 2 0 年 1 月 2 08 0 0日来 针 灸科 就 诊 。 患 儿 为头 胎 ,孕 3 周剖 腹产 ,出生 时体 质量 2 5 ,无 8 2 0g 窒 息 。体检 :神 志清 楚 ,视觉 反 应欠 佳 ,可 左右 追 视 物 体 1 0 ,上 下 追 视 欠佳 ,眼球 震 颤 ;听觉 反 应 可 , 8。
f :6 — 0. 71 78 68
Ju et 合征 是 一种 较罕 见 的颅 脑先 天性 发 育 畸 o b r综 形 ,病 变 部 位 主 要 在小 脑 蚓 部 u 。临 床表 现 为 肌 张力 降低 、共 济失 调 、运 动及 智力 发 育落 后 、呼吸异 常 及 眼球 运 动异 常 。本 院 于 2 0 年 收 治 2 Ju e 08 例 o b  ̄综 合 征 ,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针 灸结 合康 复训 练治疗 ,报 道 如下 。
Ab t a t Ob e t eT v s g t teefc o c p n tr o ie t h b laino o b r s n r me M eh d fns sr c: jci o i e t ae h f t f u u cue c mbn d wi r a i t o n J u e y do . t o s i a t v n i e a h e it t 2n
w ih J ub r y r ew e er viw e Re ulsAfe h r t e tofa up c u e c m bi dw ih r ha iia in f r4 on h ,t lnia t o e ts nd om r e e d. s t t rt e team n c un t r o ne t e b ltto o -6 m t s hec i c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