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春季仔猪大肠杆菌病的防治
猪大肠杆菌病的治疗方法

猪大肠杆菌病的治疗方法猪的大肠杆菌病是由一定血清型的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类传染病,主要是感染仔猪。
由于大肠杆菌的类型和仔猪年龄的不同,所以发生不同的疾病。
(1)仔猪黄痢病的治疗:①痢特灵0.2克,每天服2次,连服3天。
②土霉素0.2—0.3克,每天服3次,连服3天。
③氯霉素注射液l毫升,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3天.④磺胺二甲基嘧啶,磺胺5甲氧嘧啶,或磺胺6甲氧嘧啶与增效剂以5:1配合,或用配合好的新诺明,对治疗黄痢都有良好效果。
(2)仔猪白痢病的治疗:①土霉素或氯霉素,按每公斤体重50—100毫克,每天内服2次,连服3天。
②呋哺西林或痢特灵,每天0.1-0.3克,每天内服2次,连服3天。
③磺胺脒15克,次硝酸铋15克,胃蛋白酶10克、龙胆末15克,加淀粉和水适量,调成糊状,供15头小猪,上下午各1次,抹在小猪口中.④敌菌净加磺胺二甲嘧啶,按1:5配合,混合后每公斤休重60毫克,首次加倍量,每天内服2次,连服3天为一疗程。
⑤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5毫升含l0万单位),按每公斤体重0.5毫升肌肉注射,配合同剂量口服,每天2次,连用2~3天。
⑥链霉素1克,蛋白酶3克,混匀,供5头小猪1次分服,每天2次,连用3天。
此外,尚有许多中草药,如黄连,黄柏、金银花及大蒜等对治疗白痢病都有一定疗效。
近年来,考虑到抗菌药在治疗中容易产生抗药性,人们注意到应用生态制剂防止肠道疾病。
如用乳酶生,每次5一l0片;促菌生或止痢灵,每公斤体重0.5克,混合内服,每天2次,连用5天。
本药无抗药性,无副作用,用药期间注意停用抗菌药。
(3)仔猪水肿病的治疗:仔猪水肿病由于发病急,往往来不及治疗病猪就死亡。
未死亡而出现明显症状的病猪,由于大肠杆菌所产生的毒素被机体吸收,侵害器官和神经系统,纵然抗菌药杀灭了大肠杆菌,因所用药物无解毒能力,往往治疗效果不佳。
对慢性病例,用磺胺加糖注射液静脉注射,配合内服硫酸镁15~30克、双氢克脲塞20—40毫克、维生素B.100毫克,加水1次内服。
猪大肠杆菌病症状和治疗 猪大肠杆菌病治疗方法

猪大肠杆菌病症状和治疗猪大肠杆菌病治疗方法猪大肠杆菌病主要包括仔猪黄痢、仔猪白痢、仔猪水肿病三种主要病症,三种猪大肠杆菌病的主要症状各不相同。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猪大肠杆菌病的治疗方法,供养猪的朋友们参考。
一、猪大肠杆菌病的主要症状猪的大肠杆菌病是由病原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肠道传染病。
常见有仔猪黄痢、仔猪白痢和仔猪水肿三种类型,以严重腹泻和毒血症为特征。
1、仔猪黄痢:潜伏期短,短的在出生后12小时以内即可发病,一般不超过1周。
个别猪只突然发病死亡,其他仔猪相继出现腹泻,排出黄色浆状稀粪,内含凝乳小片,在病猪和病死猪的肛门附近常粘有黄色粪便,圈舍内到处可见患病仔猪排出的黄色稀粪,最后仔猪因脱水、消瘦、昏迷而死亡。
感染仔猪发病率可达到90%以上,仔猪黄痢死亡率高,有的可达100%。
2、仔猪白痢:病猪表现为突然发生腹泻,体温正常,圈舍内随处可见有白色、灰白色并带有腥臭味的粪便。
病程2~3天,大多数能自然康复,死亡率较低。
3、仔猪水肿:本病最特殊的表现是在眼睑、面部水肿,有时波及到颈部和腹下。
站立行走时就像喝醉酒一样摇摆不定。
捕捉时病猪叫声撕哑,病猪先拉稀而后便秘。
二、猪大肠杆菌病的治疗方法1、仔猪黄痢的治疗一般可以分2次给仔猪喂服由40~160mg三甲氧苄氨嘧啶、0.2~0.8g磺胺嘧啶、0.5g活性炭组成的均匀混合物,每天服用2次,直到仔猪痊愈。
硫酸新霉素,每千克体重口服15~25mg,每天2~4次。
庆大霉素,每千克体重肌肉注射4~7mg,每天1次;或者每千克体重口服4~11mg,每天2次。
环丙沙星,每千克体重肌肉注射2.5~10mg,每天2次。
2、仔猪白痢的治疗对病猪治疗前,最好将分离出的致病大肠杆菌进行药敏试验,并据此选择抑菌效果较好的抗生素。
同时,可对哺乳母猪用药,使其体内的病原性大肠杆菌被抑制,避免母乳被大肠杆菌感染,同时药物的有效成分能够进入乳汁,仔猪在吸食乳汁的同时吸入药物。
3、猪水肿病的治疗在患病仔猪的饲料中加入适量的盐类泻剂,连续使用2天,再肌肉注射硫酸链霉素、硫酸新霉素或卡那霉素,每天2次,连续注射2~3天。
猪大肠杆菌病的流行特点及防治

新农村2024.5猪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侵害初生仔猪和断奶仔猪而引起的一组肠道感染性传染病。
大肠杆菌感染是导致出生后头几天的新生仔猪腹泻、出生后一周到断奶仔猪腹泻及断奶后腹泻最重要的病原之一。
常见的有仔猪黄痢、仔猪白痢和仔猪水肿病。
猪在感染猪瘟、猪蓝耳病、猪伪狂犬病、猪圆环病毒病等病毒性疾病后,因影响其免疫力、损伤肠道黏膜,容易继发大肠杆菌感染,并严重影响仔猪成活率。
1.流行特点仔猪黄痢:也叫早发性大肠杆菌病,多见于出生后数小时到1周龄内的仔猪,尤其是1~3日龄仔猪更多见。
梅雨季节新生12~24小时内有仔猪感染病例,1周龄以上仔猪少见发病;盛夏炎热、潮湿多雨季节发病严重,春秋季节较少发生;集约化猪场发病严重,分散养殖的仔猪发病少;新建猪场、头胎母猪所产的仔猪发病严重,以后胎次的仔猪发病逐渐减轻。
同窝仔猪发病率可高达100%,致死率90%以上。
仔猪白痢:多发生于10~30日龄的仔猪,以10~20日龄仔猪更多见,1周龄以内、30日龄以上的仔猪很少发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气温骤变、暑热及阴雨连绵的梅雨季节较多;气候骤变、饲养管理不善、卫生条件不良、哺乳母猪缺乳等可使发病率明显上升。
仔猪水肿病: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多发生于断奶前后,育肥猪或10日龄以下的乳仔猪少有发生;越是营养良好、体格肥胖,生长快而健壮的仔猪越容易发病;饲料营养猪大肠杆菌病的流行特点及防治河北省盐山县农业农村局(061300)高健吕志鹏33单一,缺乏硒等矿物质、维生素E、维生素C等,以及饲养方式改变等,也容易诱发;发病无明显季节性,一般每年的4—5月和9—10月为高发期。
2.临床症状仔猪黄痢潜伏期很短,仔猪新生24小时左右就能发现首例病猪,之后24~48小时内传遍全窝仔猪。
最初,仔猪常突然腹泻,排出黄色、灰黄色、黄白色浆糊状稀粪,混杂小气泡并带腥臭,内含未被消化的凝乳块,拒绝吮乳,眼球下陷,无呕吐,终因严重脱水和自体中毒而昏迷致死。
新生仔猪大肠杆菌病的防制

新生仔猪大肠杆菌病的防制控制新生仔猪大肠杆菌病的原则是减少疾病的传播、减少传染源、增强母猪和新生仔猪的免疫力。
1、加强饲养管理。
有条件的坚持自繁自养,不从有病猪场引进种猪。
对妊娠母猪应加强产前产后的饲养和护理,仔猪应及时吮吸到初乳。
对封闭饲养的猪群,尤其要防止各种应激因素的影响。
搞好猪舍卫生管理,定期进行消毒,尤其要做好产房的卫生消毒工作。
母猪进入产房前应清洗、消毒和干燥;待产母猪分娩前3~5天进入产房最为舒适,不可超过7天。
以前发生过本病的分娩舍应进行彻底清洁消毒,杀灭潜在感染源。
可使用清洁剂、高压水强力冲洗和消毒,也可采用熏蒸消毒,对旧产床可使用火焰消毒,不同批猪进入产房中间空舍时间越长越好。
通过清洗、消毒减少环境中ETEC的数量,减少新生仔猪与ETEC的接触。
产房保持干燥、注意保暖及通风换气。
一旦发现病仔猪,应立即对全窝仔猪进行预防性治疗。
对病仔猪的腹泻物应使用消毒液处理后再清除,消毒液应现用现配。
此外灭蝇和灭鼠对于控制本病也很重要。
当发生本病时,不应进行主动交叉哺育仔猪。
2、药物防治。
可采用庆大毒素、卡那霉素、硫酸新霉素、磺胺类、氟哌酸、恩诺沙星、环丙沙星、诺氟沙星等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但易出现耐药菌株,从而降低药效。
因此,有条件的可先做药敏试验,筛选敏感药物用于治疗。
在使用抗生素治疗的同时,辅以对症治疗。
实质上严重脱水是许多仔猪真正的死因,给仔猪提供电解质和补充体液,以减轻脱水症状;对于严重感染的仔猪,可通过注射用药解决。
3、微生态制剂疗法。
仔猪出生后未吃初乳之前口服大肠杆菌无毒菌株NY~10株、调痢生、促菌生、乳康生等微生态制剂,使其在消化道大量增殖,占据肠道黏膜上皮绒毛细胞上特异性受体,并调节肠道菌群的平衡,抑制肠道病原菌生长,从而达到防制新生仔猪大肠杆菌病的目的。
但要注意的是在使用微生态制剂期间,禁止服用抗菌药物。
4、免疫预防。
虽然药物和微生态制剂对本病有较好的疗效,但控制本病重在预防,即通过免疫接种达到有效预防的目的。
仔猪大肠杆菌病的发病原因与防治措施

猪 黄 痢 比较 常见 的 产 肠 毒 素 性 大 肠 杆 菌 血 清 型 为
O 、 0∞ 0卵 , s 0 、 等 引起仔猪 白痢 的大肠杆菌血清型 主要 有 0 :鼹 0 :勰等 ,水肿 病 是 由具 有某 种粘 附 K 、 K 因子并 能 产 生外 毒素 的大肠 杆 菌 引起 ,血 清 型 主要
就母 猪 而 言 , 养 管理 不 好 , 料 品 质 差 , 饲 饲 突然 更 换
天, 给母猪投服或注射抗菌药物 , 最好用长效抗菌药 物 。也 可用 氧氟 沙星 03 04毫克 / 克肌 肉注 射 , .~ . 千 2
次 / , 续 给药 2天 进行 预 防 , 天 连 最好 实 行母猪 、 仔猪
在 2 ℃左 右 , 0 还应 为仔 猪提 供局 部 高温环 境 。 同时 , 应根 据季 节变 化做好 母猪 、 仔猪 的 防寒 防暑 工作 。防
止 圈舍 过 于潮 湿 , 尤其 封 闭式 猪舍 。 由于猪 的粪尿 、
在缺硒地区或饲喂缺硒饲料 , 可引起仔猪水肿病 。 仔 猪缺铁导致贫血 , 也可引起仔猪 白痢或水肿病 。
I防。仔猪 出生后 , 司 由口腔滴人庆大霉素 , 在饲料 中 添加土霉素等抗菌药物 , 既可防病 , 又能促生长。
微 生 态制 剂 具有 维 持微 生 态平 衡 , 物夺 氧 , 生 生
物拮抗 , 增强机体免疫力 , 合成各种酶和营养物质的
独 特 作用 ,加 上抗 生素 滥用 使 得 大肠 杆 菌耐 药 性 问 题 日益加 剧 , 因而微 生态 制 剂在 仔猪 黄 、 白痢 的 防治 中被广 泛应 用 。注 意在服 用微 生态制 剂期 间 , 能服 不
饮水 、 冲洗 、 消毒等都会使猪舍湿度过高 , 以, 所 对仔 猪 的影 响显 得较 为 突 出 。舍 内相 对湿 度最 高不 能 超
仔猪大肠杆菌病的综合防治

仔猪大肠杆菌病的综合防治作者:李静怡来源:《农家科技》2015年第03期仔猪大肠杆菌病在临床多见仔猪黄痢、仔猪白痢和仔猪水肿病。
这三种病易得、难治、难预防。
一、仔猪大肠杆菌病发病特点1.仔猪黄痢。
仔猪黄痢又称早发性大肠杆菌病,主要发生于1周龄以内的哺乳仔猪,以1~3日龄多发,病程短且致死率高,最急性的常于分娩后10多小时突然死亡,以排黄色或黄白色稀粪为特征,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严冬和早春发病较多,多由于圈舍污染、消毒不彻底、气候剧变、受寒冷和吃初乳不足所致。
2.仔猪白痢。
仔猪白痢又称迟发性大肠杆菌病,多发生于10~30日龄哺乳仔猪,以排灰白色、有腥臭味的糨糊样稀粪为特征,全年都可发病。
同窝仔猪间传播快,常一窝一窝发病。
3.仔猪水肿病。
仔猪水肿病又称猪胃肠水肿病或猪大肠杆菌肠毒血症,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所产生的毒素引起,多见于断奶后仔猪,以突然发病、头部水肿、共济失调、惊厥和麻痹为特征。
断奶后过量饲喂蛋白质饲料或饲料单一,易诱发本病。
二、仔猪大肠杆菌病的早期预防1.抓好母猪产前产后的饲养管理。
母猪产前和产后两天要适当限食,给母猪饲喂全价饲料,蛋白质水平不要过高。
保持饲料的相对稳定性,不喂发霉饲料和糟渣饲料,加喂青饲料。
产仔当天只供饮水,停喂饲料,以防初生仔猪食入过浓乳汁引起消化不良而腹泻。
2.给仔猪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
猪舍要干燥清洁,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
3.产前彻底消毒。
为使仔猪免受病原微生物侵害,在母猪进产房前一周应将床面、走廊、饲槽、圈栏墙壁等彻底清洗干净,然后再用3%的氢氧化钠溶液全面消毒,有条件的在母猪进产房前再进行一次火焰喷射消毒。
4.保证仔猪吃好初乳。
仔猪出生后应尽早吃初乳,在仔猪体弱或数量多的情况下,可在接产人员协助下让所有的仔猪吃好初乳,以获得免疫力。
5.加强仔猪消化器官的锻炼。
从仔猪出生后7天开始用炒熟的混合料诱食,15~20日龄正式补饲,到30日龄每头仔猪采食饲料达到120克,为断奶平稳过渡和预防腹泻打好基础。
猪大肠杆菌病的主要特征及防治对策

防治对策2023-11-07CATALOGUE目录•猪大肠杆菌病概述•猪大肠杆菌病临床症状及诊断•猪大肠杆菌病的主要特征•猪大肠杆菌病的防治对策•猪大肠杆菌病防治案例分析•相关参考文献01猪大肠杆菌病概述猪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引起的猪肠道和全身性感染的疾病,是养猪业中较为常见的细菌性疾病。
疾病定义本病以腹泻、脱水、电解质失衡和死亡为主要特征,对新生仔猪和断奶仔猪的危害尤为严重。
根据致病性不同,大肠埃希氏菌可分为产毒素型、肠道侵袭型和肠道致病型等多种类型,其中产毒素型是最为常见的一种。
疾病特点疾病定义与特点流行病学特点本病主要发生于新生仔猪和断奶仔猪,成年猪较少发生。
易感动物传染源传播途径流行特点患病猪、带菌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本病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也可通过母猪的子宫和脐带垂直传播给仔猪。
本病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于潮湿、寒冷的环境,特别是多雨、多变的春季和秋季。
病变部位本病的病变部位主要集中在肠道,但也可引起全身性感染。
病理变化肠道出现卡他性炎症,肠黏膜充血、水肿,肠内容物稀薄,有时可见黏液和血液。
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肠壁坏死、溃疡和穿孔等病变。
全身性感染时,可见多个器官发生炎症和坏死。
病理学特点02猪大肠杆菌病临床症状及诊断多见于流行初期,患病猪全身衰弱,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体温升高,出现腹泻、呕吐症状,粪便呈黄色水样,有恶臭。
部分猪出现咳嗽、喘气。
病程短促,死亡率高。
剖检可见皮肤、皮下组织、浆膜和内脏有大量出血点。
临床症状多发生于2-4周龄的仔猪,临床表现为急性胃肠炎,病猪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剧烈腹泻和呕吐,粪便呈灰黄色或黄色水样,含有凝乳块。
病猪迅速脱水、酸中毒,衰弱、昏迷,病程很短,死亡率高。
剖检可见肠黏膜充血、水肿、出血、肥厚,肠内容物呈黄绿色,有酸臭味。
以10日龄左右仔猪多发,病猪开始出现神经症状,如运动失调、步态蹒跚、弓背、颈部震颤、昏迷以及四肢划水样等。
浅谈猪大肠杆菌病防治措施

X u m u s h o u y i一、猪大肠杆菌病的具体病例猪大肠杆菌病是发病率相对较高的疾病,其通常是指能够发生病理性反应的大肠杆菌所引起的疾病的统称,具体有仔猪水肿、白痢和黄痢三种疾病,猪大肠杆菌病的传染性是非常强的,能够对猪群产生严重的危害,使得养殖户经济受损。
1、仔猪白痢仔猪白痢又叫迟发性大肠杆菌病,这种猪大肠杆菌病大多出现在年龄较小的哺乳期仔猪身上,主要表现特征为仔猪的粪便呈现出灰色浆糊状,并且伴随有腥臭味道,这种疾病可能发生在任意一个时间段,而且这种疾病的传染性特别的强,而且同窝仔猪之间更容易传播患病。
所以在防治这种大肠杆菌病的时候,需要在发病的初期就提高重视程度,在短时间内控制住病情,并对患病的仔猪及时进行处理。
2、仔猪水肿仔猪水肿又被叫做大肠杆菌毒血病,也被叫做胃肠水肿,这种疾病通常是由于溶血性大肠杆菌感染导致的,这种疾病通常在仔猪断奶之后的这段时间,而且这种疾病是突发性的,主要症状是仔猪头部水肿并且伴有麻醉感。
仔猪水肿这种大肠杆菌疾病在春季和秋季比较容易出现,而且出生日期较短并且吸收营养丰富的仔猪更容易患有此病,仔猪水肿发病率相对较高。
3、仔猪黄痢仔猪黄痢这种疾病也被叫做早发性大肠杆菌疾病,这种疾病多发于出生七天以内的哺乳期仔猪身上,此病患病时间很短,但是却有很高的死亡性,通常在仔猪出生后10小时内,就容易导致死亡。
仔猪黄痢的主要病理特征为粪便颜色呈现黄白色或者黄色,并且黄痢病会在任意一个时期发生,其中发病率最高的时期是开春或者整个冬季,这主要是由于冬季气温较低,猪舍内比较寒冷,而且养殖户不够勤劳,不经常打扫猪舍,使得猪舍的污染较为严重,气候突然变换也是引起黄痢的主要原因之一。
4、预防猪大肠杆菌病的措施养殖户应当坚持自繁自养,不确定引进猪种的患病史或者是否患病时不应引进新猪种。
在喂养猪饲料时也需要格外的注意饲料的情况,与此同时,还需要注意猪圈内进出的人员,最好是除了饲养员,其他人不进入猪圈,与仔猪、母猪发生接触。
浅谈猪大肠杆菌病防治措施

浅谈猪大肠杆菌病防治措施1. 引言1.1 猪大肠杆菌病简介猪大肠杆菌病,又称猪暴露性肠炎,是一种由大肠杆菌感染引起的猪类传染病。
该病主要发生在生长发育期的幼猪,尤其是离乳仔猪。
猪大肠杆菌病的主要症状包括腹泻、脱水、食欲减退、体温升高等,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猪的死亡。
这种疾病给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对于猪大肠杆菌病的防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猪大肠杆菌病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粪口传播和环境传播两种方式,因此保持养殖环境的清洁卫生是预防疾病的关键。
定期消毒、定期检测和加强养殖管理也是预防和控制猪大肠杆菌病的重要措施。
通过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猪大肠杆菌病的发生率,保障养殖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2. 正文2.1 病原学特点猪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动物传染病,主要感染对象为猪。
病原学研究表明,引起猪大肠杆菌病的病原体主要为大肠杆菌O157:H7和O145:H28等特定血清型的大肠杆菌。
这些大肠杆菌病原体在感染猪后,主要通过猪粪便排泄入环境,通过口-粪传播途径继续传播给其他健康猪。
大肠杆菌病的病原学特点还包括其强大的生存能力和感染性。
这些致病菌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可以长时间存活,甚至在一些特定的环境中,如污染的水源或饲料中,可以迅速繁殖并引发疫情。
大肠杆菌O157:H7等血清型的菌株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强,能够在干燥、酸碱度不同或低温等各种条件下存活,增加了其传播和感染的风险。
了解猪大肠杆菌病的病原学特点对于预防和控制猪大肠杆菌病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加强环境卫生管理、规范饲养操作以及定期检测和消毒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猪大肠杆菌病的发生和传播风险,保障猪群的健康和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2.2 传播途径猪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疾病,主要通过食物、水源和环境传播。
猪只要摄入带有大肠杆菌的食物或水源,就可能感染猪大肠杆菌病。
病原体还可以通过粪便、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危害性很大。
传播途径的主要途径包括直接接触感染者或携带者、食用被大肠杆菌污染的食物、饮用被污染的水源和接触被污染的环境等。
浅析仔猪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措施

猪 水 肿 主要 是 多 发 于 断 奶 后 缺 乏 矿 物 质 及 维 生 素 的 肥 胖 幼猪 。
皮肤苍 白,严重时衰竭而死。
4 病 变 特 征
死 于该病 的仔 猪尸 体脱水 严重 ,颈 部 、腹部 皮下水
1 病 原
大肠杆菌为两端钝 圆的小杆菌 ,具有周身鞭 毛 ,能运 肿 ,腹腔 脏器表 面和肠 浆膜 面有 白色絮状纤 维素 ,伴 随
2 病 因
大肠杆菌是家畜肠道中的正常栖息菌 ,在肠道 中会大 量繁殖 ,随粪便散布在周围坏境中 ,如粪便污染的地面 、
5 诊 断
该病症状较为 明显 ,结合 流行病学调查和部检变化 , 不难诊断。若有疑点 ,还可应用细菌学检查作辅助诊断 ,
饮水 、饲料 和用具 中。带菌母 猪作为主要传染源 ,排 出的 如此病死猪肠系膜 淋巴结或肠内容物分离到上述常见 的血 粪便 中的病原菌黏附于其皮肤和乳头上 ,仔猪在吃乳和舔 清 型 大 肠 杆 菌 ,且 对 仔 猪 实 验 ,能产 生 典 型 病状 ,则 可 作
舐母 猪皮 肤 的过程 中经 由消化道 感染 。在 仔猪健 康情况 为 诊 断 的依 据 。 下 ,一般不呈现致病作用 。只有因管 理不 当使仔猪 的生活 6 防治 措 施 环境变得 阴暗 、潮湿 、泥泞以及受 到天气突变 、过寒过炎 6 . 1 改善 饲 养 环 境 猪舍要做到干净不 潮湿,注意防寒保暖。垫草勤换 , 等外部 因素 的影响 ,仔猪的抵 抗力 降低 ,这时极有 可能感
春季仔猪大肠杆菌病的诊治

0 3 0 河北省唐 山市丰南 区农 业技 术高级 中学 636
刘 淑 荣
引起 的仔 猪的- .' - i 肠毒血 症 。其特 征是 胃壁 、结肠 ' t 系膜 、头部 及眼 睑等处水 肿 ,共济 失调 ,有惊 厥和
麻痹 症 状 。 呈 地 方 性 流 行 ,常 限 于 某 个 猪 群 ,生 长
.
严 重 的厚 2~3c m,可波及 胃底 部和 食道 部 。大肠 系膜 水肿 ,有 时直肠 周 围也发 生水肿 。胃底 和小肠 粘膜 弥漫 性 出血 。淋 巴结 出血水 肿 。心 包腔 、胸膜 腔和腹 腔有 较 多淡黄色 积液 ,漏 置于 空气 中凝成 胶
冻状 。
3 防 治
有 肠炎 和败 血 症 。多 发 生于 出 生 3 右 d左 的 仔猪 ,先 有 一头 发 病 , 很快 传 染 全 群 ,
厶 粪 。饲养 卫生不 良,母猪 乳汁太浓或 不
J- 足 ,气 候剧变 是本病 的诱 因。 L ̄ '
13 仔 猪水肿 病 是 由某些 溶血性 大肠 杆菌 -
甲基嘧 啶 、抗 菌增 效剂 、庆大 霉素 、痢菌净 等进行
治疗 ,配 合使 用 收敛 止泻药 和助 消 化药 、缓泻 药 、
为使雏 鸡有足够 的面积饮 食与 活动 ,防止环 境 不洁 、垫草潮 湿 ,鸡 群密 度必 须适 中, 以每 平方 米
・
38 ・
死亡率 高 。
31 预 防 本 病应 加 强 饲 养 管理 ,做好 经 常 性 消 毒 . 和 分娩 时的消 毒 。对 仔猪 黄 、 白痢要特 别注 意母猪 奶头 的清 洁 ,尽早哺 喂初 乳 ,提 前补 料 。预 防仔猪
的 1 仔 痢。 迟 . 猪白 又叫 发性大 2 肠杆菌 病,
猪大肠杆菌病怎么治效果好?治疗猪大肠杆菌病用什么药好得快?

猪大肠杆菌病怎么治效果好?治疗猪大肠杆菌病用什么药好得快?畜牧堂倪老师为你,讲解该疾病的治疗预防:猪大肠杆菌病用什么药?把止痢、抗菌以及消炎作为基本原则,在猪仔发病的初期,可以肌注卡那霉素或是庆大霉素,一天注射两次。
在发病中期可以口服硫酸新霉素,同时可以注射阿托品、恩诺沙星以及诺氟沙星治疗。
治疗猪大肠杆菌病的药物有哪些?1.仔猪黄痢对患病仔猪,口服或肌肉注射赐美键、恩诺沙星、庆大霉素、痢菌净和葡萄糖盐水等,能有效治疗该病。
2.仔猪白痢按每公斤仔猪体重取利福平7毫克,磺胺二甲基嘧啶0.01克,胃蛋白酶0.5克,次硝酸铋0.5克,干姜粉1.0克,共研末,与适量炒香的玉米粉充分拌匀,加少许开水调成糊状,喂给发病仔猪,一天两次,一般喂两次即停泻,喂2~3天排粪正常。
3.仔猪水肿病断奶后一个月内,每100公斤饮水或饲料中加1公斤~2公斤食醋或柠檬酸,以提高胃内酸度。
定期给予金霉素、土霉素、喹乙醇、亚硒酸钠、维生素B粉等药物,对防治仔猪腹泻和水肿病有明显效果。
猪大肠杆菌病控制策略减少大肠杆菌的传播以及感染的储存是至关重要的。
提高仔猪和母猪的免疫力也很关键。
了解风险因素会使生产商修改管理技术以便减少大肠杆菌,如广泛应用足浴,控制害虫,疫病暴发时停止猪群间的移动等。
分娩的卫生显得尤为重要。
猪舍应彻底清洗和消毒,母猪引入圈舍前清洗母猪。
室外猪群中,不同批次间的生产设施要移除,圈舍也需要进行处理。
为了减少大肠杆菌病爆发的可能性,其它病原体也需要考虑。
通过降低畜群内整个的感染压力,疾病发病率也会减少。
确保母猪尽可能的健康意味着母猪能够将**的免疫力传递给仔猪。
提高母猪的免疫力也应与反饲程序(使用感染仔猪的粪便)同时进行。
哺乳仔猪一般都在良好的条件下饲养。
不过断奶后,一切都改变了:环境,温度,分组和日粮。
采食量和日粮配方会影响到动物的易感性。
如果发生疫情,必须根据环境条件进行审查。
仔猪应该可以获得少量的教槽料以便断乳后的采食量并不会太大。
仔猪大肠杆菌病怎么防治

04
防治策略
疫苗接种和免疫程序
疫苗选择
选择与当地流行的大肠杆 菌血清型匹配的疫苗,以 提供更有效的免疫保护。
免疫时间
在仔猪出生后尽早进行免 疫接种,通常在出生后24 小时内完成。
免疫剂量
根据疫苗类型和生产商的 推荐,给予适当的免疫剂 量,以确保仔猪获得足够 的免疫力。
生物安全和防疫措施
清洁和消毒
大肠杆菌。
母猪饲料营养不足、环境卫生差 、温度变化大等因素也可能促进
仔猪大肠杆菌病的发生。
疾病的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仔猪大肠杆菌病的发生与环境卫生状况密切相关,如圈舍潮 湿、粪便堆积、通风不良等都容易导致疾病传播。
在气候寒冷、湿度大的环境中,仔猪容易发生腹泻等肠道疾 病,特别是在季节更替时。
03
诊断和识别
不同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对仔猪的致病性不同,其中O18、O80、O138、O139等血 清型与仔猪黄痢的发病密切相关。
大肠杆菌的致病性与其毒素产生有关,如LT毒素(肠毒素)菌后,其粪便中 会含有大量细菌,容易感染仔猪
。
母猪在分娩前后没有做好清洁和 消毒工作,也容易导致仔猪感染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临床症状
仔猪大肠杆菌病主要表现为急性败血症、腹泻、脱水等症状。病猪会出现食欲不振、精神沉郁、体温 升高等症状。
病理变化
仔猪大肠杆菌病的病理变化包括肠黏膜充血、水肿,肠内容物稀薄,肠壁变薄,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等 。
实验室诊断方法
细菌分离培养
采集病猪的粪便或肠内容物进行细菌分离培养,以鉴定大肠杆菌。
注意事项
遵循医生的建议,按照规定的用药时间和 疗程给药,确保仔猪体内的病原菌得到有 效控制。
避免滥用抗生素,以免增加病原菌的耐药 性。同时,在用药期间要留意仔猪的反应 ,如有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仔猪大肠杆菌病的诊断及防治措施

20237260试验研究仔猪大肠杆菌病的诊断及防治措施杨继忠(甘肃省甘南州卓尼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甘南 747600)摘要:仔猪大肠埃希氏菌病是一种由大肠埃希氏菌所引起的细菌传染病,同时也是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性疾病。
仔猪受到大肠杆菌感染之后,短时间内就能够向着整个群体快速传播蔓延,使得仔猪的成活率显著下降,增加养殖成本,即便是能够成活猪群也会表现为生长发育不良,生长迟缓,饲料的报酬利用率显著下降,严重损害生猪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必须提前采取措施进行针对性的防治。
本次研究在对仔猪大肠杆菌病流行病学进行探讨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病例明确了该类疾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希望对监床控制仔猪大肠杆菌病提供参考。
关键词:仔猪大肠杆菌病;诊断;防治措施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3-8655(2023)07-0004-03大肠杆菌在自然环境当中广泛存在,很多猪群一出生就会接触大肠杆菌,大肠杆菌就会在仔猪的消化道当中长时间定植,但大多处于潜伏状态。
另外大肠杆菌还可以利用患病猪的排泄快速向着整个养殖群体传播蔓延。
猪群身体抵抗能力相对较强,或者养成环境较好的情况下,大肠杆菌并不会表现出明显的致病性,同时还可以更好的抑制一些病原菌的入侵,促进机体合成维生素K3。
一般情况下大肠杆菌与猪群处于共生关系,但当猪群的身体抵抗能力下降,或者肠道组织出现损伤,不能够很好的消化利用营养物质,由于菌群繁殖受到抑制之后,致病性大肠杆菌就会大量繁殖产生肠毒素,诱发猪群出现典型的临床症状。
仔猪阶段的身体抵抗能力相对较差,胃肠道消化功能并不是很完善,一旦受到应激刺激就会给大肠杆菌的繁殖生长提供条件,养殖户需要提高重视程度,加强对该种疾病的有效防范。
1 流行特点1.1 病原特征周身大肠杆菌属于革兰氏阴性菌,属于肠道菌群的一种鞭毛,能运动,无芽孢,夹膜两端对原呈现短杆状。
该种病原在普通培养基上容易生长,37℃24 h就会形成透明,灰色的湿润菌落,肉汤培养基上会旺盛生长,并形成浅灰褐色容易扩散的沉淀物,一般不形成菌膜。
猪大肠杆菌病的预防措施

猪大肠杆菌病的预防措施普通大肠杆菌大量存在于动物的肠道中,仔猪出生后不久,肠道中就有大肠杆菌存在,在正常情况下,不仅不会引起痰病,而且还能合成B族维生素等。
某些菌株能产生大肠菌素,可抑制肠道中某些病原菌的生长,所以它对维护仔猪健康是有益的。
只有在动物受寒或因其他原因引起机体抵抗力下降和菌群失调时,才引起疾病。
(1)仔猪黄痢的预防。
加强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合理调配饲料,注意补给维生素和矿物质饲料,使母猪在怀孕期及产后有足够的营养。
常言说:“母肥仔壮”就是这个道理。
另外,在母猪产前将产房清扫干净,母猪乳房和乳头用0.1%高锰酸钾溶液擦洗干净,并把每个乳头的乳汁挤掉几滴,以冲除乳头孔的细菌和污物,然后再让仔猪吃奶,要让小猪尽快吃上初乳,以通过初乳分泌的抗体,使小猪得到保护。
仔猪生后肠内是无菌的,为了不使致病菌侵占肠道,可在生后立即投服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制剂。
这些细菌是对机体有益的正常菌,根据“先入为主”的规律,让正常菌先占据肠道进而阻止致病菌的侵袭和繁殖,可达到预防仔猪黄痢病的目的。
(2)仔猪白痢病的预防。
仔猪白痢病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因此必须采取综合性的预防措施。
积极改善饲养管理及卫生条件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在冬季产仔季节,要注意猪舍的防寒和保暖工作。
实行仔猪提前补料,以促进仔猪消化器官的早期发育,增加营养,提高仔猪抗病能力。
药物预防;在每5公斤饲料中均匀混入痢特灵或粗制土霉素l克,有防止白痢病发生的作用。
近年来,军事医学科学生物工程研究院成功地研制出预防仔猪黄痢和白痢病的双价基因工程菌苗MM-3和MM-4。
此菌苗是经基因重组和改造的活菌苗,对动物无毒性,但可产生免疫力,免疫方法。
在怀孕母猪预产期前20-25天,先给予2-3克小苏打拌少量饲料内服,以中和胃酸,然后将基因工程菌苗(约舍500亿活菌)混入饲料中喂给。
在临产前3天内再按同样方法免疫一次。
母猪经过口服免疫后,其初乳中就含有抗病原菌的抗体,初生仔猪可通过免疫母猪的初乳获得被动免疫,从而预防仔猪腹泻病的发生,也可给仔猪口服此菌苗,以解决被动免疫持续时间短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 母猪 猪体 进行 喷雾 消毒 。母猪 I 临产 前 还 要 用 质 量 分 数 为 01 的 高 锰 酸 钾 . % 溶 液 擦 拭 母 猪 的 乳 房 、臀 部 及 会 阴 部 位 . 同 时 挤 去 乳 、 中 的 奶 水 几 滴 , 以 大
黄 痢 ,2 3周 龄 发 生 的 仔 猪 白 痢 和 6~ ~ 1 5周 龄 发 生 的仔 猪 水 肿病 。 仔 猪 黄 痢 又 名 初 生 仔 猪 大 肠 杆 菌 病 .是 初 生仔 猪 ( 1周 内)的一 种 急 性 、 高 度 致 死 性 的疾 病 ,以 剧 烈 腹 泻 ,排 次 .临产前 1~0 5 2 d再 加 强 免 疫 一 次 。 这样 做 可有 效 提 高母 乳 的抗体 水平 , 使 仔 猪 在 母 体 内 获 得 被 动 免 疫 ,控 制 黄痢 、F 痢 等 大肠 杆 菌 病 的发 生 。 = 1 () 好 母 猪 产 前 补 硒 和 仔 猪 的 补 2做
羹
口 浅谈春 季仔 猪 大肠 杆 菌病 的防
包培根 ( 苏省 昆山 市花桥 动物 防 疫站 2 53 ) 江 1 3 2
猪 大 肠 杆 菌 病 是 由 致 病 性 大 肠 杆 菌 引 起 的猪 的一 种 急 性 传 染 病 的 总 称 。 包 括 仔 猪 初 生 后 1周 内 所 发 生 的 仔 猪
星 、恩 诺 沙 星 ,也 可使 用 庆 大 霉 索 等 , 可 以 根 据 病 情 选 择 2 3种 药 物 联 合 使 ~ 用 ,比使 用 一 种 药 物 效 果 更 好 。 () 于 已 发 病 的 仔 猪 尽 早 治 疗 。 2对 仔 猪 黄 痢 , 由 于 本 病 的 病 程 短 , 发 病 后 来 不 及 治 疗 ,但 如 在 窝 内 发 现 1头 病 猪 后 ,应 立 即 对 全 窝 仔 猪 进 行 预 防 性 治 疗 , 可 减 少 损 失 。 治 疗 方 法 :①
惊 厥 、 麻 痹 死 , 剖 检 可 见 各 组 织 发 生 水 肿 , 内 脏 以 胃 壁 、 肠 系 膜 、 肠 系
膜 淋 巴 结 水 肿 为 显 著 特 征 。 发 病 率 低
但 病 死 率高 ,多 发 于 6 l ~ 5周 龄 仔 猪 。
1 预 防措 施
3次 ,连 服 3 d 或 者 【 。 服 5 %氟 哌 酸
l 含 铁 2 ,钴 lmg、硒 1mg , mL f 5 mg ) 第 十天 再补 牲血 素 2 mL,对 减 少 大 肠 杆菌病的发生有很好的作用。
() 仔 同 治 提 高 大 肠 杆 菌 病 的 治 1母
疗 效 果 。母 猪 产 前 I 2 d ~ ,给 母 猪 投 服
铁 与 补 硒 T 作 。 单 纯 依 靠 注 射 疫 苗 免
疫 是 不 够 的 .平 时 要 供 给 母 猪 全 价 饲
并 要保 持 良好 的通 风 ,降 低 猪 舍 湿 度 注 射 亚 硒 酸 钠 维 生 周 素 E 注 射 液 1 ,提 高 母 乳 的 含 硒 0 ml 量 。 仔 猪 生 3 日龄 时 ,注 射 牲 血 素
() 格 消 毒 。平 时 坚 持 每 两 个 月 3严
对 圈 舍 进 行 一 次 大 消 毒 ,用 质 量 分 数 为2 %的 火 碱 溶 液 进 行 消 毒 。 母 猪 进 产 房前 也要用质量分数 为 2 %的 火 碱 溶 液 对 产 房 进 行 彻 底 消 毒 。母 猪 进 产 房 时 , 再 用 体 积 分 数 为 05 .%的 过 氧 乙 酸 溶 液
或 注 射 抗 菌 药 物 .对 预 防 仔 猪 发 生 黄 痢 和 白痢 也 很 重 要 。 仔 猪 发 病 早 期 给 母 猪 使 用 抗 菌 药 物 ,可 起 到 辅 助 治 疗 作 用 .采 取 母 仔 同 时 用 药 的 方 法 比 单 纯 仔 猪 用 药 效 果 更 好 。所 用 的 药 物 最
厶
猪 场 保 温 T 作 都 容 易 做 到 ,但 是 猪 舍
的 湿 度 总 是 容 易 被 忽 视 ,湿 度 问 题 要 比 温 度 问 题 更 为重 要 。 不 要 每 天 用 清 水 冲 刷 地 面 , 以 免 湿 度 过 大 。 为 了 防 疫 需 要 ,冬 季每 周 冲 洗 一 次 就 足 够 了 ,
好 用 长 效 抗 菌 药 , 如 磺 胺 嘧 啶 钠 等 注
射 液 : 口服 药 物 可 选 氟 哌 酸 、 诺 氟 沙
节 较 多 ,气 候 骤 变 、饲 养 管 理 的 卫 生
条 件 不 良可 使 发 病 率 上 升 . 发 病 率 高 但 死亡 率低 ,一 般 可 治 愈 。 仔 猪 水 肿 病 是 由 致 病 性 大 肠 杆 菌 引起 的断奶 后 幼 猪 的一 种 肠 毒 l 衄症 。
清 除 乳 头 内 的 病 菌 。 另 外 ,对 猪 舍 和 产 床 消 毒 ,要 经 常 更 换 消 毒 药 品 , 每 周 消 毒一 次 即 可 。
主要发生于 7 1 ~ 0周 龄 的 断 奶 仔 猪 。 特 征 是 突 然 发 病 、 精 神 沉 郁 , 食 欲 废 绝
或 口流 白 沫 , 头 部 水 肿 、 共 济 失 调 、
黄 色 、水 样 、 含 未 消 化 乳 的 粪 便 ,迅 速 死 亡 为 特 征 ,病 程 短 、病 死率 高 。 仔 猪 白痢 是 2 3周 龄 哺 乳 期 内 仔 ~
猪 常 见 的 一 种 肠 道 传 染 病 , 以 排 白 色 或 灰 白 色 、 带 有 腥 臭 味 、浆 糊 状 稀 粪 便 为 特 征 。仔 猪 白 痢 又 称 迟 发 性 大 肠 杆 菌 病 . 以 严 冬 、 炎 热 及 阴 雨 连 绵 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