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发展

合集下载

电网未来的发展目标——坚强智能电网

电网未来的发展目标——坚强智能电网

泵工案 : l t . g
2 0 2
电网未 来的发展 目标
一 一
坚强智能 电 网 Fra bibliotek李 林 ,王霁松 。 , 刘建树 ( 1 . 长春工程学 院 电气与信息工 程学 院 : 2 . 配电 自动化 工程研 究 中心 , 长春 1 3 0 0 1 2 : 3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 司 ,长春 1 3 0 0 0 0 ; 4 . 国网四平供 电公 司 ,吉林 四平 1 3 6 0 0 0 ; )
我们国家高度重视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它已上升到国家的战略层面面对新课题新挑战国家电网公司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的方针政策大力发展建设坚强智能电网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智能化水平的提高用户对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安全性电能的质量用电服务质量水平更为关注所以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势在必行
理 论 研 究
摘 要 :本文 简述 了坚强 智能电 网的发 展背景 、概念及特性 ,对发展 坚强智能 电网的必要性 进行 了阐述,对发展我 国坚强智 能电网提 出了合 理 化 的建议 。 坚强智 能电网是世界电 网发展的共 同 目 标 ,是满足人类未来发展要 求的必然选择 。建成坚强智能 电网能 为我 国经济 建设提供 有力的 保 障,为人民生活提供优质 的、舒适 的服 务,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 友好型社会做 出巨大的贡献。 关键词 :坚强智能 电网;特 高压 ;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 型 务平 台 ,实时监 控、测试、维 护、运 营和 管理。 ( 6 )优 化 :优化 电网资 产的利 用率 ,合理 配置 电网资产 ,降低 进入 2 1 世 纪 ,地球 上的资源 被大量 开发和 利用 ,不 可再生 资源 电网资产投资成 本和 电网资产 维护成本。 不断减少 ,全球气 候变暖 ,环境 污染严重等 问题严峻 ,智 能 电网的提 出使各 国找 到了发展方 向。为此 ,国家 电网公司结合 我国基本 国情 , 2 发展坚强智能 电网的必要性 坚持 以电为 中心 , “ 以电代煤 、以电代 油” ,确定发展 以特 高压 电网 现 如今 ,资源、能源是社会 发展的基本保 障,关 系到人 民生活 , 作为坚强骨干 网架基础 ,各级地 方电网公司协调发展 ,具 有数字化 、 关 系到国家的发展 。在全球 资源 、能源短缺 ,分布不平 衡 ,气候变化 信息化 、自动化 、互动化的资源节约 型和环境友好型 的中国特色坚强 日益加剧 ,环境污染越来越 严重的背景下 ,发展 、建设 坚强智能 电网 智能 电网发展 目标 。 已成为世界 电力的必然选 择 。未来几年 ,我 国将 全面 建成小康社会 , 逐步走 向工业化 、城镇化 、信息化和现代化 ,作 为经济 社会发展最重 1 坚强智能 电网概述 要的基础产业—— 电力行 业 ,对 电网的发展建 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1 . 1 坚强智 能电网的概 念 我国人 口众多 ,人均 资源 能源 占有量极低 ,能源 资源 与生产力呈现逆 坚 强智 能 电网的发展在 全世 界范围还处于 初级 阶段 ,学术上还 没 向分布 ,新一轮能源 革命 就要到来 ,迫切需要建 设坚强智能 电网 ,优 有一个 统一的定义 。美国 电力科 学研 究院定义 :智 能电网是 由众 多 化资源能源配置 ,推 动新型可再生能源建 设 ,节能减排 ,清洁能源 , 自动化 的输 电和配 电系统 构成的 电力系统 ,以协调 、有效和可靠 的方 要坚持 电为 中心 , “ 以电代煤、 以电代油 ”,多元发展 ,充分发挥 电 式实现所有 的 电网运作 ,具 有 自愈功能 ,能快速 响应 电力市场和企 业 网的基础性作用 ,为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 “ 两型 ”社 会的建设打下坚 业务需求 , 具有智能化 的通信架 构 , 能实现实 时、 安全和灵活 的信 息流 , 实的基础。 为用户提供 可靠、经济 的电力服 务。2 0 0 9 年5 月在 “ 特高压输 电技 术 我们 国家高度重 视坚强智能 电网的建设 ,它已上升到国家的战略 国际会 议”上 ,国家电网公司定 义坚强智 能电网 ,它是 以坚强骨 干 层面 ,面对新课题 、新挑 战 ,国家 电网公 司坚 决贯彻执行党中央 、国 网架 为基础 ,以通信信 息平台为支撑 ,以智 能控制 为手段 ,包括 电力 务院 的方针政 策 ,大力发展建设坚 强智 能电网 ,随着互联 网技术和信 系统 的发 电、输 电、变电、配 电、用 电和调度 各个环节 ,覆盖所 有电 息化技术 的发展和智能化水平 的提 高 ,用户对 电网的供 电可靠性 、安 压等级 ,实现 了 “ 电力流 、信息流、业务流 的高度一体化 融合 ,是 全性 ,电能 的质量 ,用 电服务质量 、水 平更为关注 ,所 以,建设坚 强 坚强可 靠、 经济高效 、 清洁环保 、 透明开放、 友好互 动的现代智能电网。 智能 电网势在必行 。 会上还提 出了 “ 智能 电网”的发展计划 ,并制定 了三步走方针 : ( 1 )在 2 0 0 9 -2 0 1 0年 ,是建 设坚 强智能 电网规划 的试点 阶段 , 3 发展坚强智能 电网的建议 这期 间要重点开展坚 强智能 电网的发展规 划 目标 ,试点先行 ,并 制定 结合我 国基本 国情 ,以国家宏 观政 策为导 向,从实际 出发 ,制 定 合理化 技术 和管理标准 , 积极探索关键技术 的研 发和所 需设备的研制 , 符合 自身的发展战略 ,试点先行 ,逐步推广 ,整体推动 ,努 力创新 , 为下一 阶段打 好坚实的基础 。 科学管理 ,建 设一个 以政府为主要 导向 ,各级 电力企业共 同实施 、社 ( 2 )在 2 0 1 1 —2 0 1 5年 ,是 全面建设 坚强 智能 电网阶段 ,需 加快 会积极参与 的宏大坚强智 能电网工程。加快开发大型水 电、风电、光 特高压 电网和城 乡各 级 电网建设 ,初步 实现 智能 电网的运行 控制 ,有 伏发 电和太 阳能发 电基地 ,高效 发展各 种清洁能源 ,全面推进 电能替 完善 的互动服务体 系 ,做 到关键技术和 装备实现重大突破 ,更好 的应 代 。加 大电动汽车生产 ,减 少石 油依赖 ,减少大气污染 。进 一步加大 用于 现有电力系统中 。 对特高压 的支持 力度 , 加强骨干网架建设 , 更好的服务于新能源建设 , ( 3 )在 2 0 1 6 -2 0 2 0 年 ,是全面建 成坚强 智能 电网的引领和 提升 从根 本上解决能源 困难 。 自主创 新 ,整合世界先进科 技资源 ,攻克技 阶段 , 要建成统一 的、符合 我国基本国情的中国特色的坚强智能 电网, 术难题 ,不断突破 自我 ,积极参 与智能 电网 国际标准制定 ,建立 完善 使技术水平和装备达到 国际先进行 列,引领世界共 同发展。 的高水平研究体 系 ,为参与 全球竞 争打 好基础 。 1 . 2 坚强智能 电网的特性 ( 1 )坚强 性 :在 电网发生 故 障时 ,用户仍 能持续供 电,不 发生 4 结 语 停电事故 ;在 自 然 灾害、外力破坏 、计算机病毒攻击和极 端气候条件 坚强智能 电网的建设 是一项高度复杂的系统工程 , 具 有巨大的研 下能保证 电网的安全运行 。 究和 应用价值 ,是 电网未 来的发展 目标 。坚强智能 电网的建成可促进 ( 2 ) 自愈 在 无需或仅需少量人为控制下 , 电网的运行状态能实时 、 资源 节约型和 环境 友好型的中国特色电网的大力发展。 在线 监测 、分析和 评估 ,引用预 防控 制技术 ,建立 了强大 的预警控制 系统 ,自 动诊 断故 障、隔离故障 、阻断故障的传播并使系统 自我恢复 。 参考文献 : ( 3 )兼容 :支持分 布式 发 电友好 接入 ,支持可再 生能源 的大规 [ 1 ] 杨洋 . 智能 电网研究综述 [ J ] .现代建筑 电气 , 2 0 1 4 ( s 1 ) : 4 2 - 4 6 . 模应用和微 电网的接入 ,完善 了需求侧的管理 功能 ,大大促进 了电网 [ 2 ] 陈 阜 东 .我 国 智 能 电 网技 术 的现 状 和发 展 趋 势 [ J ] . 电 气开 与用户 间的互动 。

沧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沧州坚强智能电网发展建设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实施意见

沧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沧州坚强智能电网发展建设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实施意见

沧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沧州坚强智能电网发展建设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沧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9.05.18•【字号】沧政办发〔2019〕7号•【施行日期】2019.05.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电力及电力工业正文沧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沧州坚强智能电网发展建设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实施意见沧政办发〔2019〕7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渤海新区、开发区、高新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沧州市人民政府与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签订的《关于共同推进沧州坚强智能电网建设战略合作协议》精神,加快建设各电压等级协调发展的沧州坚强智能电网,构建安全、可靠、清洁、高效的电力供应体系,提升沧州市电力用户“获得电力”水平,优化电力营商环境,满足沧州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电力需求,经市政府同意,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强化电网规划管理(一)按照《河北省电力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电力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电力发展规划编制电力专项规划,并纳入本行政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发展规划,并在项目选址上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做好衔接。

(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国网沧州供电公司)(二)需纳入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电力建设项目用地、架空线路走廊和电力电缆通道,电力部门应按照控规深度编制《电网设施布局规划》后,按程序将电力设施用地纳入城市、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确保电力设施与地块基础设施同步推进。

新建铁路、公路、渠道、广播、通信等工程建设,相关业主单位应按照电网规划征求电力部门意见后实施,并预留输电线路通道。

〔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务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国网沧州供电公司〕(三)切实维护电网规划的严肃性,对已纳入各级规划的电力建设项目用地、架空线路走廊和电力电缆通道的要予以保留和严格保护。

坚强智能电网的发展目标与方向问答

坚强智能电网的发展目标与方向问答

坚强智能电网的发展目标与方向问答什么是坚强智能电网?答:坚强智能电网是以特高压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网强为基础,以通信信息平台为支撑,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包含电力系统的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的各个环节,覆盖所有电压等级,实现“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的高度一体化融合的现代电网。

为什么必须以坚强为基础来发展智能电网?答:竖强的内涵是指具有坚强的网架结构、强大的电力输送能力和安全可靠的电力供应。

坚强的网架结构是保障安全可靠电力供应的基础和前提,强大的电力输送能力,是与电力需求快速增长相适应的发展要求,是坚强的重要内容;安全可靠的电力供应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前提和基础。

足电网坚强内涵的具体体现。

以坚强为基础来发展智能电网,可以提高电网防御多重故障、防止外力破坏和防灾抗灾的能力,能够增强电网供电的安全可靠性:可以提高电网对新能源的接纳能力,推动分布式和大规模新能源的跨越式发展;可以提高电网更大范围的能源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可充分发挥其在能源综合运输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所以,必须以坚强为基础来发展智能电网。

为什么要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的坚强智能电网?答: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电力需求较快增长的趋势在较长时间内不会改变。

同时,我国能源与生产力布局呈逆向分布,能源运输形势长期紧张。

但目前我国电网发展相对滞后,在能源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作用还不明显。

这些在客观上要求加快转变电力发展方式,提升电网大范围优化配置能源的能力,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的坚强智能电网足满足这一要求的必然选择。

特高压输电具有远距离、大容量、低损耗、高效率的优势,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的坚强智能电网,能够促进大煤电、大水电、大核电、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的集约化开发利用。

同时,特高压电网可以提升电网抵御突发性事件和严重故障的能力,进一步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使坚强智能电网建设具备坚实的网架基础。

电力:宁夏加快坚强智能电网建设

电力:宁夏加快坚强智能电网建设
能源 :
2 3 年全球 2 % 电力或来 自风镌 00 0 -
全球风能理事 会和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
今天发布了 《 全球风能展望 2 L) O O)报告。报告 预期 : 0 0 到2 2 年可满足全球 l%的 电力需求, 2 在 2 3 年更可达至 2 %。 00 2 根据报告 , 全球 风能装机容量 到 2 2 年可 00 达 l 亿千瓦 , O 可避免每年 1 亿吨的二氧化碳排 5 放, 这相 当于 “ 哥本哈根协议”中发达国家所作 的 22 0 0年减排承诺的 5 %一 5 0 7 %。而到 2 3 年 , 00 通过全球预期将达 2 亿千瓦 的风能装机容量 , 3 更可避免总计 30亿吨的碳排放 。 4 报告揭示 , 在过去1年 中, 3 全球风能市场每
联网、 云计算的相应个股。 陋
12 责任编辑 l 胡冠哲 hg@ ihn e c uz c i nt a a
电力 的 需 求 。
北美次之 。 预计到2 1 年 , o 4 亚洲就会成为总装机
最大 的市 场 。
报告预期 , 00 风能市场规模将会是 到2 3 年, 今天 的3 , 倍 所需投资规模达到 22 亿欧元。届 00
时, 将看到全球每7 分钟就树起一 台新的风力发
电机 。
除了其环境友好的优点 以外 , 风能产业也 正在成为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 为当前的 6 o万名 “ 绿领 提供直接和间接工作 。报告预 计到2 3 年 , 0 0 风能产业将为全球提供超过 30 0 万
年增 长达到 了2 .%。 0 9 , 86 而2 0 年 全球增长达到
电力 :
了 3 .%。 这 其 中 , 洲 地 区增 长最 快 , 洲 和 19 亚 欧

坚强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

坚强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

智能电网安全防护技术
01
02
03
安全防护技术概述
介绍智能电网面临的安全 威胁和挑战,以及安全防 护技术的发展趋势。
安全防护体系
详细描述智能电网安全防 护体系的构建原则、基本 架构和关键技术。
安全防护应用案例
分析智能电网安全防护在 不同场景下的应用案例及 效果。
04
坚强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实施 与监督
信息处理与安全防护
03
分析智能电网信息通信中的数据处理和安全防护技术。
智能电网调度与控制技术
调度与控制技术概述
介绍智能电网调度与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主要技术 组成。
调度与控制算法
阐述智能电网调度与控制算法的设计原理、实现过程和优化方法 。
调度与控制系统架构
详细描述智能电网调度与控制系统的架构,包括数据采集、数据 处理、控制策略和执行机构。
坚强智能电网定义
• 坚强智能电网是指以物理电网为基础,将先进的传感量测技术 、通信技术、数据处理技术、控制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等相结合 ,构建以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为特征的统一坚强智能化电 网。
坚强智能电网的特点
坚强智能电网具有以下特点
坚强可靠:能够抵御各类外部干扰和攻击,确保电力系统 的安全稳定运行。
试点工程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地区或企业,开展试点工程, 探索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总结评估
对试点工程进行总结评估,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实施方 案。
监督与评估机制
制定监督评估指标
定期检查
建立一套完善的监督评估指标体系,涵盖 技术标准体系的各个方面,确保实施效果 。
定期对坚强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的实施 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坚强智能电网·智能电网发展三阶段

坚强智能电网·智能电网发展三阶段

所谓智能电网,就是电网的智能化,也被称为“电网2.0”,它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先进的设备技术、先进的控制方法以及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技术的应用,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标,其主要特征包括自愈、激励和包括用户、抵御攻击、提供满足21世纪用户需求的电能质量、容许各种不同发电形式的接入、启动电力市场以及资产的优化高效运行。

智能电网的核心内涵是实现电网的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和互动化,简称为“坚强的智能电网(Strong Smart Grid)”。

在奥巴马欲以能源革命将美国重推全球经济顶端之际,智能电网概念也在中国风生水起。

定义之争、标准之辩、什么路径、如何选择等问题,一时难以厘清。

6月10日2009中国分布式能源国际研讨会,6月3日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智能电网研讨会,5月21日2009特高压输电技术国际会议,近日有关智能电网的会议密集举行。

早报记者近日获悉,我国目前正在规划2030年电网路线图,智能电网将在未来唱主角。

概念之争智能电网,即Smart Grid,原意为智能网格或智能网。

5月21日,国家电网公司在“2009特高压输电技术国际会议”上提出了名为“坚强智能电网”的发展规划。

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明确表示,政府未来将加大对特高压输电技术研究的支持力度,加快特高压技术发展步伐,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智能电网发展道路。

“我们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坚强的智能电网。

”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也在当天的会议上公开宣布。

国家电网公司已确立有关发展目标,即加快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具有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的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

这是智能电网概念在中国引爆的近半年来,决策层在此问题上首次公开作出表态。

国家电网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胡学浩近日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对智能电网做出的定义是:“以物理电网为基础,在中国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电网为基础,将现代化先进的传感测量技术、通讯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与物理电网高度集成而形成的新型电网。

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发展

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发展

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与发展“坚强智能电网”以坚强网架为基础;以通信信息平台为支撑;以智能控制为手段;包含电力系统的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各个环节;覆盖所有电压等级;实现“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的高度一体化融合;是坚强可靠、经济高效、清洁环保、透明开放、友好互动的现代电网..因此;“坚强”和“智能”是坚强智能电网的基本内涵..只有形成坚强网架结构;构建“坚强”的基础;实现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的“智能”技术特征;才能充分发挥坚强智能电网的功能和作用..特高压就为发展智能电网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我们提出的目标是加快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具有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的统一坚强智能电网..我们将要建设的坚强智能电网;是一个坚强可靠、经济高效、清洁环保、透明开放、友好互动的现代电网..在这个目标的指导下;国家电网将按照统筹规划、统一标准、试点先行、整体推进的原则;加快建设由1000千伏交流和±800千伏、±1000千伏直流构成的特高压骨干网架;在实现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同时;围绕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调度等主要环节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分阶段推进“坚强智能电网”发展..到2020年;将全面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使电网的资源配置能力、安全稳定水平、以及电网与电源和用户之间的互动性得到显著提高;使“坚强智能电网”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当前;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为抢占未来经济、科技发展制高点;发达国家普遍加快了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网络技术、节能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从能源供应的重要环节——电网的发展来说;则大力推进智能电网建设;智能化成为世界电网发展的新趋势..发展坚强智能电网可为我国带来以下益处:一是与欧美发达国家同起点发展智能电网的战略机遇..世界智能电网发展才刚刚起步;如果我们抓住这个机遇;就可与欧美发达国家在建设智能电网方面处于同一起跑线;是带动中国电力工业同步或领先于世界先进水平的重要战略机遇;也是中国电力及相关行业走向世界的一次良好机会..二是巨大的节能减排和化石能源替代效益..坚强智能电网通过提升发电利用效率、输电效率和电能在终端用户的使用效率;以及推动水电、核电、风能及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每年可以带来巨大的节能减排和化石能源替代效益;更充分地发挥电网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重要作用..三是更安全与可持续的能源供应..坚强智能电网通过提升电网的资源优化配置能力;促进大规模煤电、水电、风电等电源的集约化开发;实现大容量、高效、远距离电力传输;为满足我国持续增长的电力供应需求提供可靠的可持续能源资源保障;通过提升电网的智能化水平;大幅增强电网应对自然灾害等外界影响的能力;提升电网对于风电等清洁能源的适应性;提高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水平和供电可靠性..四是电力及相关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是涉及多个学科和行业的一项系统工程;不仅将直接创造大量的技术、设备及相关咨询服务的需求;还将借由用电方式的变化在智能家电等相关产业间接创造巨大市场;将为我国电力工业及相关的电子、家电、信息通信、控制等行业带来重要的跨越式发展机遇..五是促进中国电价机制的改革深化和电力市场的形成..通过发展坚强智能电网;将建立电力用户、电源与电网之间的友好互动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为了激励用户及电源参与互动;进一步促进削峰填谷、节能减排等效益的发挥;客观需要分时电价等电价机制的引导..同时;坚强智能电网还将为电力市场化建设提供透明、开放的平台支撑..六是发电企业和电力用户的切实实惠..一方面;通过发挥坚强智能电网“削峰填谷”作用;减少电力装机和发电企业投资;同时增加发电企业的机组利用小时数;提高发电机组的稳定运行水平和发电效率;增加发电企业的效益;另一方面;广大电力用户可以通过参与互动;减少电价较高的用电高峰时段的用电量;减少电费支出..坚强智能电网是5月21日国家电网公司在“2009特高压输电技术国际会议”上提出了名为“坚强智能电网”的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将分三个阶段推进“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第一阶段2009年-2010年预计投资5500亿元;其中特高压电网投资830亿2009年至2010年为规划试点阶段;重点开展规划、制定技术和管理标准、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和设备研制;及各环节试点工作..中国智能电网建设的过程中;总投资约7260亿元的智能化方面将带动信息化平台、调度自动化系统、稳定控制系统、柔性交流输电;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微机继电保护、配网自动化系统、用电管理采集系统等方面的市场需求第二阶段2011年-2015年预计投资2万亿元;其中特高压电网投资3000亿2011年至2015年为全面建设阶段;加快特高压电网和城乡配电网建设..总投资约6330亿元的特高压方面将带动特高压变压器、电抗器、断路器、避雷器、抚瓷、特高压开关设备等方面的市场需求..第三阶段2016年-2020年预计投资1.7万亿元;其中特高压投资2500亿2016年至2020年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粗略推算;电网建造过程中;特高压总投资将达6330亿元;另据相关数据显示;电网建造过程中;智能化方面的投资将达每年660亿元-680亿元;以2009年至2020年的规划时限为基准;智能化方面的投资最少将达7260亿元..中国智能电网建设的过程中;总投资约7260亿元的智能化方面将带动信息化平台、调度自动化系统、稳定控制系统、柔性交流输电;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微机继电保护、配网自动化系统、用电管理采集系统等方面的市场需求;而总投资约6330亿元的特高压方面将带动特高压变压器、电抗器、断路器、避雷器、抚瓷、特高压开关设备等方面的市场需求..据中科院首席能源专家武建东在其发布的《中国智能互动电网发展战略报告》中预计;2009年起;仅我国需要更的变电站就已超过百万;智能电表更是拥有3000万块~5000万块的需求;智能电网的建设有望每年拉动GDP一个百分点..由于智能电网的兼容性极强;且特高压加智能化可实现电力资源的大范围优化配置;这就为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由此;智能电网的发展必将大大利好于风电、光伏、核电、地热和潮汐等新能源领域;甚至是电动汽车的充电体系..如果政策放开;电网还可以开放宽带、电视盒通讯等业务;这将是一个比3G业务更宏大的产业空间;拉动内需的效应凸显..然而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政策、资金、科技、人才、管理等方面;需要在政府的组织领导下;调动各方面力量来共同推进..一是坚持统一规划..根据经济社会以及清洁能源发展的新形势和电网智能化的新要求;优化完善电网规划;进一步明确坚强智能电网的发展目标、建设思路和重点;形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规划;并建立滚动调整机制..应将坚强智能电网规划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能源发展战略规划体系..二是坚持统一标准..紧密结合现有国际电工标准体系;全面梳理国内外智能电网相关标准;建立涵盖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调度各环节以及信息通信平台的统一标准体系;保证智能电网建设规范有序推进..三是坚持自主创新..充分发挥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加强特高压、智能控制、信息通信、新材料、储能技术等关键技术攻关和设备研制..四是坚持试点先行..按照统一规划和统一标准;针对坚强智能电网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组织开展试点工作;积累经验;在试点基础上全面推进后续工作..五是坚持政府主导..加强规划编制、标准制订等方面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对智能电网建设给予必要的财税、资金和电价等政策支持..电网企业应同发电企业、电力设备制造企业、电力用户等各方面加强合作、相互支持;共同推动坚强智能电网建设..。

坚强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

坚强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

VS
改进措施
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和完善标准体系 ,提高标准体系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04
坚强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在 各领域的应用
电力工业领域
智能电网规划与设计
制定智能电网的规划、设计标准和规范,确保电网的安全、可靠 和经济运行。
智能电网设备与装备
制定智能电网设备与装备的技术标准,提高设备的互操作性和兼容 性。
监督机制与措施
监督机制
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包括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确保标准体系的执行和落实。
监督措施
定期开展标准体系执行情况的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标准体系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标准体系评价与改进
评价方法
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标准 体系进行评价,包括指标体系、权重分 配、评价方法等。
智能家居标准
制定智能家居的标准和规范,提升家居生活的便 利性和舒适性。
3
建筑信息模型(BIM)标准
制定建筑信息模型(BIM)的标准和规范,实现 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管理。
05
坚强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发 展展望
国际合作与交流
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加强与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合作,参与国际坚强智能电网技术标准 的制定,提升我国在国际标准领域的话语权。
跟踪国际技术发展趋势
密切关注国际坚强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动态,及时调整和 优化国内技术标准,确保我国标准与国际接轨。
完善标准体系
建立健全的坚强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涵盖各个领域和 环节,形成完整、科学、合理的标准体系结构。
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
加强人才培养
加大对坚强智能电网技术人才的 培养力度,鼓励高校开设相关专 业和课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坚强智能电网建设助推山西经济转型跨越发展

坚强智能电网建设助推山西经济转型跨越发展

1 ・ 3

西


2 1 年 第 3期 01
在2 0 - 2 1两 年时 间里 ,山西智 能 电网工作 加 大 09 00
和电能质 量 、提供更 加完 善 的服务 ,是更好 地推 动
经济社 会发 展 的重 要手 段 。经 预测 ,通 过坚强 智能
电 网建设 对 山西经 济社会 发展 的作 用和 效益 ,并提 出建设 实施 的相 关保 障措施 及政 策 建议 。 关键 词 :坚强智能 电 网;山 西经济社 会发展 ;能 源资 源优 化 配置 ;新 能 源利 用 ;节能减排 中图分类 号 :F 0 .1 4 76 文 献标识 码 :A 文章编号 :17 — 3 0 (0 0 — 0 3 0 6 1 0 2 一 2 1 )3 0 1 — 3 1
电网为骨 干 网架 ,各级 电网协调 发展 的坚 强 电网为 基 础 ,以信 息化 、 自动化 、互动 化为特 征 的 自主创
新 、国际领 先 的坚 强智 能 电 网…。在 国家 电网公 司
的统一 领导 下 ,山西坚 强智 能 电网建设 着力 突 出技
收 稿 日期 :2 1- l2 ,修 回 日期 :2 1— 4 1 0 1O 一 0 0 0 — 1 1
第3 ( 期 总第 16期 ) 6
21 年 6 01 月

西


N0 3 ( e. 6 . S r 1 6)
Jn 0 1 u .2 1
S ANXI EL H ECTRI POW ER C
坚强智能 电网建设助推 山西经济转 型跨越发展
王丽彬 ,赵嘉兴 ,王
( 西省 电 々 司 , 山 西 太原 山 公
末 基 本形成 安全 可靠 、经 济高效 、清洁环 保 、透 明

新闻稿 国家电网公司以加快建设坚强智能电网

新闻稿 国家电网公司以加快建设坚强智能电网

“国家电网公司以加快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打造能源配置绿色平台作为推进绿色发展的着力点,聚合电力产业和全社会的绿色发展潜力,预计未来十年可推动实现二氧化碳累计减排105亿吨。

”4月19日发布的《国家电网公司绿色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披露的数据显示,国家电网公司预计在2020年基本建成坚强智能电网,全力提升消纳清洁能源能力,助力电力系统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积极推动电力装备业和全社会节能,加快电动汽车发展,2020年将比2005年减排二氧化碳16.5亿吨,对实现我国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强度下降40%—45%目标的贡献度超过20%。

据了解,这是中国企业发布的首个绿色发展白皮书,向政府和社会公众传递了国家电网公司推进绿色发展的理性声音,提出了社会榜样型企业推进自身、产业和社会绿色发展的基本范式。

出席《白皮书》发布会的国资委研究局局长彭华岗对此给予了充分肯定。

《白皮书》指出,当前我国发展面临传统能源供应不可持续、环境承载容量不足和气候变化等严峻挑战,经济发展方式亟需绿色转型。

建设坚强智能电网作为能源配置绿色平台,是应对挑战,推动我国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战略支点,能够加快能源供应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全力发挥输电作为继公路、铁路、水路、航空和管道运输之后的“第六种运输方式”的强大功能,构筑“输煤输电并举”的国家能源综合运输体系;提供“节能”这一除石油、煤炭、水能、核能四种主要能源以外的“第五种能源”;同时有效控制环境污染,推进温室气体减排。

《白皮书》系统提出了国家电网公司的绿色发展战略。

首先,在国内企业中率先提出了“绿色发展”的明确含义,指出绿色发展就是坚持走实现能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产生活的环境友好、应对气候变化、增进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它以追求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生产生活的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或无污染为特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

其次,提出了推进自身、产业和社会绿色发展的基本范式,积极推进自身绿色发展,打造绿色平台、实施绿色生产;积极推进产业绿色发展,共建绿色产业;积极推进社会绿色发展,弘扬绿色文明。

积极探索 创新发展 加快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华东电网公司坚强智能电网建设之路

积极探索 创新发展 加快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华东电网公司坚强智能电网建设之路
网的 驱动 因素 主要 包括 以下几 点 :一 是应 对 经 济
有互联网” 电力线复合光纤 、 ( 载波 )网上 电表服 、 务、 智能电器的灵活控制 、 新型电力营销服务等。 新电网就是特大规模、 特高 电压等级 、 特大输
送能 力输 电 网的发 展 ; 大规 模 风 电 、 阳能 电源 的 太 接入 与 大规 模 电动 汽 车智 能充 放 电 、大规 模 智 能
新趋 势 。 华东 电 网公 司始 终 把提 升 驾驭 大 电 网 安 全稳 定 能 力作 为公 司 工作 的首要 目标 ,始 终把 防 止 电 网 大面 积 停 电作 为安 全 生 产 的 重 中之重 , 并 力 求瞄 准世 界 电 网发展 前 沿 , 新 电 网规划 思 路 , 革
转 变 电网发展 方式 , 提升 电 网掌控水 平 。在 国家 电
展, 传统 的用 电客 户也 将 发生 新 变化 , 电 网企 业 对 服 务 创 新 能 力 和 创 新 盈 利 模 式 提 出 了更 高 的 要
求; 四是 现代 企 业 建设 进入 新 时期 , 公司 必须 通 过
不 断提 高信 息 化和 综合 管 理水 平 ,通 过 加大 精 益
化 管 理 和信 息化 建设 方 面 的资 源投 入 ,依 靠 管理 与技术 创新 , 一步 增强企 业可 持续发 展能 力。 进
质、 互动 ” 。
网调 度 技 术 支持 系 统 华东 试 点 工程 目前 已全 面起 步 ,高 级 调度 中心 的各 项 成 果将 在 智 能调 度 试 点
工程 建设 中发 挥重 要作 用 。
作 为华 东公 司 这样 的区 域输 电公 司 ,最 为关
2) 向智 能 电 网 的 多适应 性 规 划体 系研 究取 面

发展清洁能源,建设坚强智能电网论文

发展清洁能源,建设坚强智能电网论文

浅议发展清洁能源,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摘要: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一个强大安全的新能源智能电网将为一个国家的持续发展提供巨大支持。

发展清洁能源,建设坚强智能电网,作为一个令人瞩目的能源战略举措具有其无可比拟的重要性和优越性。

本文就针对发展清洁能源,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性、紧迫性进行简要的阐述,并提出相应的建设措施,以期产生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新能源;智能电网;绿色;低碳经济所谓坚强智能电网,就是以坚强实体电网为基础、以信息化平台为支撑、以智能化控制为实现手段形成的统一整体,全方位覆盖电网建设、电能交易和技术管理等各个方面,贯穿电网设计、建设、运行、维护以及设备更新的全过程。

一、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性(一)建设坚强智能电网能够有效优化电网管理,实现电网调度的智能化。

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形成坚强通信网络体系,实现电网数据管理、信息运行监管等功能,优化智能电网的管理,实现电网管理的信息化与精益化。

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全面形成横向集成与纵向贯通的智能电网调度系统,满足各级电网调度要求,实现集中监控,提高电网在线智能分析能力、预警能力和决策能力,实现对各类新型发输电技术设备的高效调控,有效控制交直流混合电网的精益化。

(二)建设坚强智能电网能够优化资源配置,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按照《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的相关要求,坚强智能电网各级防线之间的协调性将更加紧密,其预防和抵御突发性事件的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能够有效防止大规模严重性故障的发生,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增了区域间的电力交换能力,提升坚强智能电网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三)建设坚强智能电网高效利用电网资产,实现用户与电网间的便捷互动。

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形成电网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体系以及其他相关体系,实现电网资产的智能规划。

同时,形成相应的管理流程与工作机制,实现智能电网设施全寿命周期内的统筹管理,提高电网资产利用效率。

同时,建设坚强智能电网能够建成智能用电互动平台,实现信息发布、信息查询服务等全过程服务,发挥电网基础设施的增值服务潜力,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智能服务,实现用户与电网之间的便捷互动。

智能化配电网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及方向

智能化配电网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及方向

智能化配电网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及方向摘要:本文对智能电网的关键技术应用现状进行了阐述,指出了未来发展坚强智能电网的方向,主要是:一要统筹考虑输煤和输电的关系,二是要坚持电网智能与坚强高度融合的原则,三是要积极参与、广泛合作。

我们认为,在国内,政府部门、相关企业等机构应积极宣传智能电网知识,提高公众对智能电网的认识和接受水平。

关键词:智能化;配电网;发展现状;趋势一、前言伴随着电网现代化的发展,人们对电力和安全可靠性和电能质量的要求逐渐提高,目前电力传输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

在这种情况下,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智能电网,通过智能控制可以有效地实现了动力互补、互助,推进通信及准确的供应,促进电力能源和安全级别的利用效率的提高。

基于此,文章从智能配电网的性能特点出发,对智能配电网中关键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了智能电网发展的趋势。

二、智能电网的关键技术应用现状1.1 ADA技术ADA技术是高级配电自动化技术的简称,作为配电网管理和控制方式上的一项重要进步成果,ADA技术实现了对分布式电源和配电系统的自动化和全面控制,促进了系统性能的优化。

智能配电网中的ADA技术,是一项非常复杂并具有高综合性的系统工程,电力企业中和配电系统相关的全部功能数据流和控制均包含其中,是智能配电网建设中的关键性技术。

和传统的配电自动化技术相比较,ADA技术对分布式能源的接入是支持的,实现着核配电网的有机集成,在柔性配电设备中能够进行协调控制。

同时,ADA技术还为智能配电网系统提供了实时仿真分析和辅助决策的效能,支持着高级应用软件和分布智能控制技术,在智能配电网中的应用,实现了对有源配电网的监控和信息的高度共享,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和可拓展性。

另外ADA技术实现了计算机硬件的连通,Web 实现了网页的连通,而网格试图实现互联网上所有资源的全面连通,包括计算资源、存储资源、通信资源、软件资源、信息资源、知识资源等等。

关于加快推进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意见

关于加快推进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意见

关于加快推进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意见[国家电网办[2010]1号]公司各单位、总部各部门: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坚强智能电网建设,服务低碳经济和清洁能源发展,履行社会责任,促进公司发展方式和电网发展方式转变,现就加快推进坚强智能电网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重大意义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是转变电力发展方式,实现能源和电力工业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我国一次能源以煤为主,清洁能源比重偏低,结构性矛盾突出。

到2020年,按照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要达到15%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清洁能源装机需要达到5.7亿千瓦。

我国的水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规模大、分布集中,且大多处于边远地区,需要走集中开发、规模外送和大范围消纳的发展道路。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城市化、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智能楼宇、智能社区、智能城市成为今后的发展方向,电动汽车、智能家电等也将推广应用。

这些都对电网的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和智能化水平提出了很高要求,给电网的安全运行带来了巨大挑战。

从基本国情出发,充分发挥特高压和智能化技术的综合优势,建设安全水平高、适应能力强、配置效率高、互动性能好、综合效益优的坚强智能电网,是清洁能源发展、节能减排、能源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战略选择,是落实国家能源战略部署,推动低碳经济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是立足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企业,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实践,对于深化“两个转变”、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二、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坚持统一规划、协调发展。

发挥规划统领作用,保障各级电网协调发展,保证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调度各环节及通信信息平台智能化同步规划、同步建设。

坚持统一标准、试点先行。

建立公司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提升电网通用设计水平,在试点先行的基础上,有序推进、加快发展。

国家电网招聘之公与行业知识题库附答案(基础题)

国家电网招聘之公与行业知识题库附答案(基础题)

2023年国家电网招聘之公共与行业知识题库附答案(基础题)单选题(共60题)1、坚强智能电网是以()为骨干网架、()协调发展的坚强网架为基础,以()为支撑,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包含电力系统的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各个环节,覆盖所有电压等级,实现“()”的高度一体化融合的现代电网。

A.特高压电网;各级电网;通信信息;平台电力流、信息流、技术流B.超高压电网;各级电网;通信信息;平台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C.特高压电网;各级电网;通信平台;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D.超高压电网;各级电网;通信平台;电力流、信息流、技术流【答案】 C2、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承担的政治责任主要包括有()。

A.贯彻中央决策、服务国家大局、落实国家战略B.贯彻中央决策、服务国家大局、支持公益事业C.服务国家大局、落实国家战略、促进经济发展D.贯彻中央决策、落实国家战略、支持公益事业【答案】 A3、依次填入划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A.蕴藉空灵深析透辟芍药海棠,秾华繁采寒梅秋菊,幽韵冷香B.蕴藉空灵深析透辟寒梅秋菊,幽韵冷香芍药海棠,秾华繁采C.深析透辟蕴藉空灵芍药海棠,秾华繁采寒梅秋菊,幽韵冷香D.深析透辟蕴藉空灵寒梅秋菊,幽韵冷香芍药海棠,秾华繁采【答案】 A4、根据以下资料A.20%B.24%C.28%D.32%【答案】 D5、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战略框架可以简要概括为()。

A.一个目标、两条主线、三个阶段、四个体系、五个内涵和六个环节B.一条主线、两个目标、三个体系、四个阶段、五个环节和六个内涵C.一个目标、两条主线、三个阶段、四个体系、五个环节和六个内涵D.一条主线、两个目标、三个体系、四个阶段、五个内涵和六个环节【答案】 A6、消防警察,是同火灾作斗争的人民警察。

其主要职责有()A.依法进行消防监督管理B.预防、警戒和扑灭火灾C.对企业专职消防队和群众义务消防队进行业务指导D.向群众进行防火灭火的宣传教育【答案】 A7、下列各句中,句子与修辞方法对应错误的是:A.您的关怀,让我们感受到长辈的慈爱;您的鼓励,让我们扬起了奋斗的风帆;您的渊博,让我们沐浴了知识的阳光;您的奉献,让我们领略了师德的风范:排比B.那边跑来了一群“红领巾”:比喻C.花儿在风中笑弯了腰:拟人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对偶【答案】 B8、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文件要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将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并建立职业年金制度;同时逐步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提高社保经办管理水平。

国 电 智能变电站相关标准介绍

国 电 智能变电站相关标准介绍

2标准实施意义3相关标准介绍2016年~2020年引领提升阶段,基本建成坚强智能电网,使电网的资源配置能力、安全水平、运行效率,以及电网与电源、用户之间的互动性显著提高。

2011年~2015年全面建设阶段,加快特高压电网和城乡配电网建设,初步形成智能电网运行控制和互动服务体系,关键技术和装备实现重大突破和广泛应用。

2009年~2010年规划试点阶段,重点开展坚强智能电网发展规划工作,制定技术和管理标准,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和设备研制,开展各环节的试点工作。

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三个阶段三统一1标准制定背景3相关标准介绍数字化变电站面向间隔的系统分散分布式的系统集中式RTU智能变电站1标准制定背景2标准实施意义系统性智能电网标准逻辑性开放性功能规范标准系列设备标准系列技术导则运行控制标准系列建设标准系列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Q/GDW383-2009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作为智能变电站建设与在运变电站智能化改造的指导性规范,规定了智能变电站的相关术语和定义,明确了智能变电站的技术原则和体系结构,对智能变电站的设计、调试验收、运行维护、检测评估等环节作出了规定。

适用于110kV(包括66kV)及以上电压等级智能变电站。

Q/GDW 414-2011 变电站智能化改造技术规范以《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为技术指导,充分吸收了公司智能变电站试点工程设计、建设及运行经验,结合变电站改造特点、安全运行实际需求和最新研究成果而制定。

规定了变电站智能化改造的基本原则、选择依据和技术要求,适用于110(66)kV及以上电压等级在运变电站智能化改造。

Q/GDW 640-2011 110(66)千伏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工程标准化设计规范Q/GDW 641-2011 220千伏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工程标准化设计规范Q/GDW 642-2011 330千伏~750千伏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工程标准化设计规范以《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和《变电站智能化改造技术规范》为技术指导,结合变电站智能化升级改造的特点,综合安全生产的实际需求而制定,用于规范110~750千伏变电站智能化改造的主要设计技术原则。

国内外智能电网的发展现状与分析

国内外智能电网的发展现状与分析

国内外智能电网的发展现状与分析摘要:随着经济发展和市场化改革的推进,电网与电力市场、客户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

客户对电能质量的要求逐步提高,可再生能源等分散式发电资源数量不断增加,传统的电力网络已经难以满足这些发展要求。

因此,发展智能电网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中笔者详细叙述了国内外智能电网的发展现状与形势,希望以此有所贡献。

关键词:国内外;智能电网;发展现状;分析一、国内智能电网的发展现状与分析1、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发展现状2009 年 5 月,在北京召开的“2009 特高压输电技术国际会议”上,国家电网公司正式发布了“坚强智能电网”发展战略。

2009 年 8 月,国家电网公司启动了智能化规划编制、标准体系研究与制定、研究检测中心建设、重大专项研究和试点工程等一系列工作。

坚强智能电网是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网架为基础,以通信信息平台为支撑,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包含电力系统的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各个环节,覆盖所有电压等级,实现“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的高度一体化融合的现代电网。

“坚强”与“智能”是现代电网的两个基本发展要求。

“坚强”是基础,“智能”是关键。

强调坚强网架与电网智能化的高度融合是以整体性、系统性的方法来客观描述现代电网发展的基本特征。

电网的“坚强”与“智能”本身也相互交叉,不可拆分。

坚强智能电网是坚强可靠、经济高效、清洁环保、透明开放和友好互动的电网。

坚强可靠,指具有坚强的网架结构、强大的电力输送能力和安全可靠的电力供应;经济高效,指提高电网运行和输送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促进能源资源和电力资产的高效利用;清洁环保,指促进清洁能源发展与利用,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提高清洁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透明开放,指电网、电源和用户的信息透明共享,电网无歧视开放;友好互动,指实现电网运行方式的灵活调整,友好兼容各类电源和用户接入,促进发电企业和用户主动参与电网运行调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与发展
“坚强智能电网”以坚强网架为基础,以通信信息平台为支撑,以智能控制为手段,包含电力系统的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各个环节,覆盖所有电压等级,实现“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的高度一体化融合,是坚强可靠、经济高效、清洁环保、透明开放、友好互动的现代电网。

因此,“坚强”和“智能”是坚强智能电网的基本内涵。

只有形成坚强网架结构,构建“坚强”的基础,实现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的“智能”技术特征,才能充分发挥坚强智能电网的功能和作用。

特高压就为发展智能电网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提出的目标是加快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具有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的统一坚强智能电网。

我们将要建设的坚强智能电网,是一个坚强可靠、经济高效、清洁环保、透明开放、友好互动的现代电网。

在这个目标的指导下,国家电网将按照统筹规划、统一标准、试点先行、整体推进的原则,加快建设由1000千伏交流和±800千伏、±1000千伏直流构成的特高压骨干网架,在实现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同时,围绕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调度等主要环节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分阶段推进“坚强智能电网”发展。

到2020年,将全面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使电网的资源配置能力、安全稳定水平、以及电网与电源和用户之间的互动性得到显著提高,使“坚强智能电网”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当前,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为抢占未来经济、科技发展制高点,发达国家普遍加快了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网络技术、节能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

从能源供应的重要环节——电网的发展来说,则大力推进智能电网建设,智能化成为世界电网发展的新趋势。

发展坚强智能电网可为我国带来以下益处:
一是与欧美发达国家同起点发展智能电网的战略机遇。

世界智能电网发展才刚刚起步,如果我们抓住这个机遇,就可与欧美发达国家在建设智能电网方面处于同一起跑线,是带动中国电力工业同步或领先于世界先进水平的重要战略机遇,也是中国电力及相关行业走向世界的一次良好机会。

二是巨大的节能减排和化石能源替代效益。

坚强智能电网通过提升发电利用效率、输电效率和电能在终端用户的使用效率,以及推动水电、核电、风能及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每年可以带来巨大的节能减排和化石能源替代效益,更充分地发挥电网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是更安全与可持续的能源供应。

坚强智能电网通过提升电网的资源优化配置能力,促进大规模煤电、水电、风电等电源的集约化开发,实现大容量、高效、远距离电力传输,为满足我国持续增长的电力供应需求提供可靠的可持续能源资源保障;通过提升电网的智能化水平,大幅增强电网应对自然灾害等外界影响的能力,提升电网对于风电等清洁能源的适应性,提高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水平和供电可靠性。

四是电力及相关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是涉及多个学科和行业的一项系统工程,不仅将直接创造大量的技术、设备及相关咨询服务的需求,还将借由用电方式的变化在智能家电等相关产业间接创造巨大市场,将为我国电力工业及相关的电子、家电、信息通信、控制等行业带来重要的跨越式发展机遇。

五是促进中国电价机制的改革深化和电力市场的形成。

通过发展坚强智能电网,将建立电力用户、电源与电网之间的友好互动平台。

在这个平台上,为了激励用户及电源参与互动,进一步促进削峰填谷、节能减排等效益的发挥,客观需要分时电价等电价机制的引导。

同时,坚强智能电网还将为电力市场化建设提供透明、开放的平台支撑。

六是发电企业和电力用户的切实实惠。

一方面,通过发挥坚强智能电网“削峰填谷”作用,减少电力装机和发电企业投资,同时增加发电企业的机组利用小时数,提高发电机组的稳定运行水平和发电效率,增加发电企业的效益;另一方面,广大电力用户可以通过参与互动,减少电价较高的用电高峰时段的用电量,减少电费支出。

坚强智能电网是5月21日国家电网公司在“2009特高压输电技术国际会议”上提出了名为“坚强智能电网”的发展规划。

规划提出,将分三个阶段推进“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
第一阶段(2009年-2010年)预计投资5500亿元,其中特高压电网投资830亿
2009年至2010年为规划试点阶段,重点开展规划、制定技术和管理标准、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和设备研制,及各环节试点工作。

中国智能电网建设的过程中,总投资约7260亿元的智能化方面将带动信息化平台、调度自动化系统、稳定控制系统、柔性交流输电,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微机继电保护、配网自动化系统、用电管理采集系统等方面的市场需求
第二阶段(2011年-2015年)预计投资2万亿元,其中特高压电网投资3000亿
2011年至2015年为全面建设阶段,加快特高压电网和城乡配电网建设。

总投资约6330亿元的特高压方面将带动特高压变压器、电抗器、断路器、避雷器、抚瓷、特高压开关设备等方面的市场需求。

第三阶段(2016年-2020年)预计投资1.7万亿元,其中特高压投资2500亿
2016年至2020年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

粗略推算,电网建造过程中,特高压总投资将达6330亿元;另据相关数据显示,电网建造过程中,智能化方面的投资将达每年660亿元-680亿元,以2009年至2020年的规划时限为基准,智能化方面的投资最少将达7260亿元。

中国智能电网建设的过程中,总投资约7260亿元的智能化方面将带动信息化平台、调度自动化系统、稳定控制系统、柔性交流输电,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微机继电保护、配网自动化系统、用电管理采集系统等方面的市场需求;而总投资约6330亿元的特高压方面将带动
特高压变压器、电抗器、断路器、避雷器、抚瓷、特高压开关设备等方面的市场需求。

据中科院首席能源专家
武建东在其发布的《中国智能互动电网发展战略报告》中预计,2009年起,仅我国需要更的变电站就已超过百万,智能电表更是拥有3000万块~5000万块的需求,智能电网的建设有望每年拉动GDP一个百分点。

由于智能电网的兼容性极强,且特高压加智能化可实现电力资源的大范围优化配置,这就为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

由此,智能电网的发展必将大大利好于风电、光伏、核电、地热和潮汐等新能源领域,甚至是电动汽车的充电体系。

如果政策放开,电网还可以开放宽带、电视盒通讯等业务,这将是一个比3G业务更宏大的产业空间,拉动内需的效应凸显。

然而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政策、资金、科技、人才、管理等方面,需要在政府的组织领导下,调动各方面力量来共同推进。

一是坚持统一规划。

根据经济社会以及清洁能源发展的新形势和电网智能化的新要求,优化完善电网规划,进一步明确坚强智能电网的发展目标、建设思路和重点,形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规划,并建立滚动调整机制。

应将坚强智能电网规划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能源发展战略规划体系。

二是坚持统一标准。

紧密结合现有国际电工标准体系,全面梳理国内外智能电网相关标准,建立涵盖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调度各环节以及信息通信平台的统一标准体系,保证智能电网建设规范有序推进。

三是坚持自主创新。

充分发挥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加强特高压、智能控制、信息通信、新材料、储能技术等关键技术攻关和设备研制。

四是坚持试点先行。

按照统一规划和统一标准,针对坚强智能电网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组织开展试点工作,积累经验,在试点基础上全面推进后续工作。

五是坚持政府主导。

加强规划编制、标准制订等方面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对智能电网建设给予必要的财税、资金和电价等政策支持。

电网企业应同发电企业、电力设备制造企业、电力用户等各方面加强合作、相互支持,共同推动坚强智能电网建设。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