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学期通用技术期末测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上学期通用技术期末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3分,共36分)
1、技术的关键是:(B)
A、创新;
B、设计;
C、知识;
D、发明。
2、下列有关知识产权的说法,正确的是:(D)
①是对体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占有使用、处理和受益的权利;
②是一种无形产权;
③是从事智力创造性活动;
④是取得成果后依法享有的权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3、以下哪个不属于知识产权狭义上所包括的部分?(B)
A、著作权;
B、商号权;
C、商标权;
D、专利权。
4、汽车设计时,为了减少汽车运动的阻力,提高运动速度,需要应用以下哪种知识?(C)
A、机械学和力学;
B、燃烧学和热力学;
C、流体力学;
D、材料学。
5、下列哪个选项不是发散思维的特点?(D)
A、流畅性;
B、变通性;
C、独特性;
D、逻辑性。
6、《三国演义》“空城计”的故事中,司马懿是运用了什么思维方式?(B)
A、发散思维;
B、定势思维;
C、逆向思维;
D、联想思维。
7、爱迪生发明电灯泡是应用了:(B)
A、发现创造法;
B、改进创造法;
C、联想创造法;
D、主体附加法。
8、某设计公司接受电视机厂的委托,设计一款新型电视机外壳,规定两个月内交货。
该设计公司在三个月后才完成任务,成本价格为90元,但当时市场上已有另一厂家推出相似的电视机外壳,且成本价格为70元,于是电视机厂不接受该研究成果。
问这个设计违反了什么原则?(D)
A、经济性原则和最优化原则;
B、法律规范原则与可持续发展原则;
C、需要性原则和时效性原则;
D、经济性原则和时效性原则。
9、喷气式飞机的设计是属于哪一种组合设计?(B)
A、外形的组合设计;
B、原理的组合设计;
C、功能的组合设计;
D、系统的组合设计。
10、正投影的三个基本特征不包括:(C)
A、真实性;
B、积聚性;
C、平行性;
D、收缩性。
11、明确设计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不包括:(B)
A、判断问题是否值得解决;
B、判断问题是否需要解决;
C、判断问题是否当前可以解决;
D、判断问题是否能够解决。
12、设计能力通常受什么因素制约(A)
A、社会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
B、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
C、社会制度;
D、设计者的个人能力或团队综合表现。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2分,共24分)
13、刀耕火种、巢树而居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愿望和需求而进行的技术活动。
Y
14、发散思维又叫辐射思维,它的特点是采用与正常思维完全不同的方法,来思考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N
15、技术极大地改善了我们的生活,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
Y
16、“长对正”反映了主视图与左视图的关系。
N
17、对于一个物体来说,其主视图是一定的。
N
18、科学的任务是认识世界,而技术的任务是改造世界。
Y
19、定势思维是错误的,因而在技术创新中我们要克服定势思维。
N
20、发明和革新的结果都是用新的技术来取代已经陈旧和落后的技术。
Y
21、设计的能力指的是解决问题的技术能力,可以体现个人的能力以及团队的能力。
Y
22、正投影能如实地反映物体的形状和大小,是机械制图中被采用的基本方法。
Y
23、“有智不在年高,无智枉活百年”说明了人的智能不仅与遗传因素有关,还与后天的智能培养有关。
Y
24、通用技术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具有基础性和通用性的特点,是专业技术的大众化。
N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
25、技术创新从来源上可分为两大类:一是来源于有计划有步骤的设计,二是来源于_偶然的发现_。
26、技术发明和创新、设计能力的施展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有:主体因素、_社会因素_、__科技文化因素__、机会和机遇等等。
27、机械制图中,使用互相平行的光线作为投影线,称为平行投影法,它可以分为____正视图____和____斜视图____两种。
28、常用的思维方法除了发散思维、定势思维和逆向思维,请再写出两种思维方法:___抽象思维___、___形象思维___。
29、人类的_____需求______和______愿望_____是设计问题的来源。
四、画图题(本大题共6分)
30、根据右面物体的主视图和俯视图,画出左视图。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8分,共24分)
31、试写出技术引起的3次重大历史变革。
32、技术发明和技术革新的涵义是什么?请各举一例。
33、什么是定势思维,请举出两个克服定势思维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