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蛔虫病的流行与防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猪蛔虫病的流行与防治

摘要:猪蛔虫病主要是感染2~6月龄的仔猪,是仔猪的重要疾病之一。在农户散养的猪群中感染率很高,一般都在50%以上,在不卫生的猪场和营养不良的猪群中感染率更高。猪蛔虫病对仔猪危害最大,感染蛔虫病的仔猪发育不良,增重往往比同样饲养管理条件下的健康猪降低30%左右,严重者发育停滞,甚至造成死亡。本文主要讨论了猪蛔虫病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要点,并讨论了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猪蛔虫病;预防;治疗

猪蛔虫病是猪蛔虫寄生于猪的小肠所引起的一种常见多发的寄生虫病,是仔猪的重要疾病之一。猪场卫生条件差,猪只营养不良,拥挤,饲料不足,特别是缺乏维生素或微量元素时猪群感染率最高。据调查,我国猪只的感染率为17%~80%。仔猪常因感染蛔虫而生长发育不良,形成僵猪,甚至死亡。

病原

猪蛔虫是寄生于猪小肠中最大的一种线虫。新鲜虫体为淡红色或淡黄色,虫体呈中间稍粗、两端较细的圆柱形,似蚯蚓形状的大型线虫。雄虫长15~25cm,尾端向腹面弯曲,形似鱼钩;雌虫长20~40cm,虫体较直,尾端稍钝。虫卵近似圆形,黄褐色,卵壳厚,由4层组成,最外层为呈波浪形的蛋白质膜。虫卵大小为60um。未受精卵较长,多数没有蛋白质膜,或有而甚薄,且不规则,内容物为很多似油滴状的卵黄颗粒和空泡。

流行病学

猪蛔虫病流行很广,特别是仔猪蛔虫病,几乎到处都有。主要原因是:

1生活史简单

2蛔虫具有强大的繁殖能力

3虫卵对各种环境因素的抵抗力很强

临床症状

仔猪在感染早期,由于虫体移行引起肺炎,表现轻度湿嗽,表现轻微的咳嗽,

呼吸加快,食欲减退,体温升高到40℃左右。感染14~18d,可呈现嗜伊红细胞增多症。较为严重者,表现精神沉郁、呼吸短促和心跳加快、缺乏食欲,营养不良,被毛粗糙,有异嗜癖。多喜躺卧,不愿走动,可能经1-2周好转或逐渐虚弱,导致死亡。此外,病猪表现为渴欲增加、呕吐、流涎、拉稀等症状。

2成年猪

成年猪寄生数量不多时症状不明显,但因胃肠功能遭受破坏,常有食欲不振、磨牙和增重缓慢。

病理变化

1幼虫期

幼虫移行至肝脏时,引起肝组织出血、变性和坏死,形成云雾状的蛔虫斑,有时也称乳斑。移行至肺时,引起蛔虫性肺炎。临床表现为咳嗽、呼吸增快、体温升高、食欲减退和精神沉郁。

2成虫期

(1)成虫寄生在小肠时机械性地刺激肠黏膜,引起腹痛。

(2)成虫能分泌毒素,作用于中枢神经和血管,引起一系列神经症状。

诊断

根据仔猪多发消瘦贫血,生长缓慢或停滞,初期发生肺炎,抗生素治疗无效时可怀疑本病。

生前诊断可用粪便检查发现特征性虫卵而确珍。必要时可进行免疫学检查或驱虫诊断。

综合防治

1治疗:对蛔虫的有效驱虫药物很多,常用的有以下几种:左旋咪唑、甲苯咪唑、敌百虫、伊维菌素

2预防

定期驱虫:在规模化猪场,首先要对全群猪驱虫;以后公猪每年驱虫2次;母猪产前1~2周驱虫1次;仔猪转入新圈时驱虫1次;新引进的猪需驱虫后再和其他猪并群。产房和猪舍在进猪前应彻底清洗和消毒。母猪转入产房前要用肥

皂清洗全身。驱虫时应首选阿维菌素类药物。

保持猪舍、饲料和饮水的清洁卫生。

猪粪和垫草应在固定地点堆集发酵,利用发酵的温度杀灭虫卵。

近年来,随着集约化养猪业的发展,猪蛔虫病的感染也相对减少,但是为了更好地控制本病,我们应该做好预防工作,加强饲养管理。发现病情及时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用药,尽量减少耐药菌株产生,有效控制本病。

通过了寄生虫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学到了很多知识。特别是老师在给我们讲课过程中应用启发式教学来激发我们的学习兴趣, 通过多媒体首先展示出有明显临床表现的病人图像。并提出为什么会有如此的症状、体征? 激发我们的求知欲。例如老师每讲一种虫时,都会展示出一个案例,并提出案例是如何被感染的? 感染后为什么会出现此症状? 接着引入生活史、致病及防治的讲授,最后对病例进行分析,大大提高了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引入案例教学,增强了我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使我们对知识的理解更全面透彻,印象更加生动。而且每次的上课前的提问都会使我们加深对知识的记忆,提高我们学习的主动性。

同时,因为我们的课程较少,而教学内容较多,所以我认为老师可以采取典型性讲授与学生课后自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同时学校可以提供人体寄生虫学图谱(便于学生对寄生虫病的理解,加强与临床的联系)和寄生虫学的学习纲要(使学生能够明确学习内容、学习要求和学习要点,使学生能够有针对性的学习),增加学生的学习机会,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学校可以建立寄生虫学网络平台,鼓励学生进行人体寄生虫学的网络学习,拓宽知识面,加深理解。同时希望学校能够提供全面系统地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操作录像和人体寄生虫学试题库,加强对知识的掌握。以上就是我对寄生虫课程教学的一些小小的建议。在此,感谢汤老师教会了我关于寄生虫的知识。

参考文献

[1]杨锡林.家畜寄生虫病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

[2]葛兆宏.猪场兽医.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3]甘孟侯,蒋金书.畜禽群发病防治.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7.

[4]王天颐.畜病防治手册.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5]韩陆奇.猪病.中国商业出版社,1999:281-28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