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寄生虫病的流行情况或疾病谱变化

合集下载

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报告

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报告

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报告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报告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人民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然而,在全国范围内,人体重要寄生虫病依然是一项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

为了全面了解我国人群中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的现状,我们开展了一项国家级的调查研究。

调查范围涵盖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城镇和农村地区,共有20,000名居民参与其中。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感染率、危害程度、传播途径以及预防控制情况等方面。

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的感染率依然较高,其中以蛔虫病和血吸虫病为主要的寄生虫病。

在调查的参与者中,约有10%的人群感染了蛔虫,占比最高;而血吸虫感染率约为5%。

这表明我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的发病情况仍然严重,仍需加大防治力度。

人体重要寄生虫病对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蛔虫病感染者出现消化不良、营养不良等症状,严重者还可能引发肠梗阻等并发症;血吸虫病感染者会引发肝脏炎症,造成肝功能异常。

这些危害不仅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还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了不利影响。

调查还发现,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食物、水源和土壤。

近年来,随着食品安全和环境卫生水平的提高,我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的传播途径已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

然而,调查结果也表明仍有部分地区的食物、水源和环境卫生状况不理想,这为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的传播提供了土壤。

针对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的预防控制工作,调查显示,大部分受访者对寄生虫病的防治知识了解不深。

只有少数受访者能正确识别和预防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的方式和方法。

这表明在预防控制方面仍然存在认知不足和教育宣传不到位的问题。

与此同时,部分受访者在寄生虫病防治措施方面存在着误区,比如滥用驱寄生虫药物等。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建议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民众对寄生虫病的认识和防治意识。

加强对食品、水源和环境卫生的监管,确保人们的饮食和环境安全。

我国寄生虫病流行概况

我国寄生虫病流行概况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16.79×109/L EOS% 45%,EOS 7540×106/L”,
尿常规、大便常规正常。生化“AST 102U/L,ALT 198U/L,ALB 52.2g/L,
血寄生虫抗体示肺吸虫(+) GLB 31.2g/L,甲胎蛋白正常。腹部B超:“肝内多发片状高回声区,右肝增大, 内脏蠕虫蚴移行症 请结合临床” 。上腹部CT示肝实质弥漫性病变,考虑炎症性病变;肝内淋巴水肿;
型蚴 、病 皮
.
27
.
28
.
29
猪带绦虫和牛带绦虫鉴别
猪带绦虫
.
牛带绦虫
30
猪带绦虫和牛带绦虫鉴别
猪带绦虫
.
牛带绦虫
31
眼囊虫病
“米”猪肉 囊蚴
.
32
颅内占位病变
• 患者张××,男性,16岁广东新兴人。因“反复抽搐伴右下肢乏力半年”于 2008年10月17日入住我科。当地医院头颅MR(图1)示“左侧额顶叶交界处 及左侧额叶、顶叶多发病灶,增强呈多个环状及小结节状强化,考虑多发结 核瘤可能性大”,脑脊液常规、生化及压力均正常,诊断为“结核性脑膜脑 炎”。从2008年5月26日起外院开始使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链 霉素”四联抗结核治疗,并予鞘内注射异烟肼及抗癫痫治疗。抗结核治疗4月 余后发现病灶增大,抽搐症状无改善,遂停用抗结核药物,转入我院。曾饮 用生井水。入院体查:伸舌左偏,左侧鼓腮稍差,右下肢肌力Ⅳ+级,踝关节 背屈障碍腱反射亢进,右下肢巴氏征阳性。入院检查:血常规、大小便常规、 肝肾功能正常,腹部B超、心电图、胸片无异常。外院多次头颅MR片(图1、 图2)在我院会诊结果示:左侧额、顶、枕叶皮质下区多发异常信号影。

中国寄生虫病流行概况

中国寄生虫病流行概况

关键词:寄生虫病;流行病学建国50年来,在党的“预防为主”、“依靠科技和教育”的卫生工作方针指引下,经过广大医务卫生防疫人员艰苦奋斗,我国寄生虫病防治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1990年WHO报告在危害人类健康的最常见的48种疾病中,有40种属于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占总发病人数的85%〔1〕。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寄生虫病种类多,分布广,感染率高,今后防治任务仍然十分严峻,不容忽视。

1 我国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现况 1.1 两种不同的流行趋势特点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导致部分寄生虫病上升或下降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流行趋势〔2〕。

近年全国大量调查资料与过去对照表明:溶组织内阿米巴、姜片虫、蛔虫、鞭虫、钩虫等肠道寄生虫感染率明显下降。

究其原因可能是改革开放后,农村经济好转,生态环境发生变化,农村城市化,从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方面减少了感染机会,南方部分地区仍有感染高的情况。

相反,一些食源性寄生虫病(旋毛虫、囊虫、肝吸虫、并殖吸虫)和棘球蚴病,则呈明显上升趋势。

其流行程度加重,流行区在不断扩大,主要是缺乏预防基本知识,健康教育环节薄弱,卫生监督跟不上,另外,流动人口增加给卫生管理也增加了难度。

1.2 总体人群感染情况和庞大虫种对人健康的威胁1988~1992年,我国各地在卫生部领导下,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全国开展了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3〕。

全国共抽样726个县,2848个点,用统一标准、检查方法和质量控制要求。

全国共调查1477742人,寄生虫总感染率为62.632%(血吸虫病、疟疾、丝虫病、黑热病除外),其中原虫、吸虫、绦虫、线虫的感染率,分别依次为:10.315%、0.573%、0.195%、59.022%。

海南省感染率最高达94.735%,最低的黑龙江省为17.521%。

1988~1992年全国共查出人体寄生虫61种,包括第一批公布的56种,后又确认的5种。

许隆祺等复习我国历年来至1997年8月有关文献,认为在我国寄生的原虫、蠕虫和其他动物已达230种,其中原虫38种、蠕虫122种(包括吸虫54种、绦虫16种、线虫35种、铁线虫6种、棘头虫3种、涡虫1种以及环形动物门的蚯蚓5种、水蛭2种)〔4〕、软体动物门的蛞蝓3种、舌形动物门的舌形虫3种、刺胞动物门的水螅纲1种、节肢动物门蛛形纲19种、昆虫纲44种〔5〕。

2012~2021年寄生虫病住院病例统计分析

2012~2021年寄生虫病住院病例统计分析

2012~ 2021年寄生虫病住院病例统计分析近年来到我所就诊的寄生虫病发生了变化,多种食源性寄生虫病,如华支睾吸虫病、带绦虫病和囊尾蚴病、并殖吸虫病、片形吸虫病等仍然在我国流行[1]。

为了解大理及周边的寄生虫病流行趋势,对2012~2021年11月在我所住院患者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对我所2012~2021年11月住院患者进行病例总数、病种、性别、年龄、职业、地区、年度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2.1病种分类从2012~2021年11月共收治住院患者8147例,其中囊尾蚴病7634例,占93.70%;血吸虫病348例(慢性血吸虫病344例,占98.85%),占4.27%;片形吸虫病52例,占0.64%;并殖吸虫病35例,占0.43%;旋毛虫病29例,占0.36%;包虫病23例,占0.28%;广州管圆线虫病22例,占0.27%;肝吸虫病1例,占0.01%;蛔虫病1例,占0.01%;裂头绦虫病1例,占0.01%;姜片虫病1例,占0.01%。

2.2性别分布住院患者8147例,男性5221例,占64.08%,女性2926例,占35.92%。

2.2.1囊尾蚴病7634例,男性5058例,占66.26%,女性2576例,占33.74%。

2.2.2血吸虫病348例,男性84例,占24.14%,女性264例,占75.86%。

2.2.3片形吸虫病52例,男性22例,占42.31%,女性30例,占57.69%。

2.2.4并殖吸虫病35例,男性23例,占65.71%,女性12例,占34.29%。

2.2.5旋毛虫病29例,男性12例,占41.38%,女性17例,占58.62%。

2.2.6包虫病23例,男性12例,占52.17%,女性11例,占47.83%。

2.2.7广州管圆线虫病22例,男性7例,占31.82%,女性15例,占68.18%。

2.2.8肝吸虫病1例,男性。

2.2.9蛔虫病1例,男性。

2.2.10裂头绦虫病1例,男性。

我国五大寄生虫现状及其危害

我国五大寄生虫现状及其危害

我国五大寄生虫病的危害及现状传统上认为寄生虫病属于热带病范畴,但事实证明,经济和社会条件对寄生虫病流行的影响远大于气候的影响。

在不发达地区,特别是乡村贫困人群中,一种或多种寄生虫同时感染的现象屡见不鲜。

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动物区系分属于古北界和东洋界,动物群类极为丰富,寄生虫种类也繁多。

寄生虫病的危害仍是普遍存在的公共卫生问题。

我国定义了五大寄生虫:疟原虫、血吸虫、钩虫、丝虫、杜氏利什曼原虫一.我国五大寄生虫是什么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spp.)的生活史有前鞭毛体和无鞭毛体两个时期。

前者寄生于节肢动物(白蛉)的消化道内,后者寄生于哺乳动物或爬行动物的细胞内,通过白蛉传播。

黑热病是由杜氏利什曼原虫引起的。

杜氏利什曼原虫的无鞭毛体主要寄生在肝、脾、骨髓、淋巴结等器官的巨噬细胞内,常引起全身症状,如发热、肝脾肿大、贫血、鼻衄等。

在印度,患者皮肤上常有暗的色素沉着,并有发热。

钩虫(hookworm)是钩口科线虫的统称,发达的口囊是其形态学的特征。

在寄生人体消化道的线虫中,钩虫的危害性最严重,由于钩虫的寄生,可使人体长期慢性失血,从而导致患者出现贫血及与贫血相关的症状。

钩虫呈世界性分布,尤其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人群感染较为普遍。

据估计,目前,全世界钩虫感染人数达9亿左右。

在我国,钩虫病仍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寄生虫病之一。

疟原虫(Plasmodium)是一类最低等最原始的原生动物,它们的整个身体虽则只有一个细胞构成,却是引起疟疾的罪魁祸首。

疟原虫种类繁多,遍及全球,但寄生在人体的疟原虫在我国较常见的有三种:引起疟疾每隔一天发作一次的间日疟原虫;引起疟疾每隔三天发作一次的三日疟原虫;引起疟疾周期不规则的恶性疟原虫。

丝虫(filaria)是由吸血节肢动物传播的一类寄生性线虫。

成虫寄生在脊椎动物终宿主的淋巴系统、皮下组织、腹腔、胸腔等处。

雌虫为卵胎生,产出带鞘或不带鞘的微丝蚴。

大多数微丝蚴出现于血液中,少数出现于皮内或皮下组织。

中国寄生虫病流行概况1000字

中国寄生虫病流行概况1000字

中国寄生虫病流行概况
寄生虫病是一种由寄生在人和动物体内的寄生虫引起的传染病,是全球公共卫生领域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在中国,寄生虫病的流
行情况与地理、气候、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主要表现为以下情况:
一、弓形虫病
近年来,随着中国畜牧业的发展和生态系统的改变,弓形虫病
在我国也呈现出明显的流行趋势。

尤其是在中西部地区,弓形虫病
的高发区波及广东、湖南、贵州、云南等地,其中广东省的感染率
最高。

二、包虫病
包虫病是因摄入狗或猫肝内存在成虫或虫卵的生物细胞所致,
我国是世界上包虫病感染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包虫病在北方的内蒙古、青海、甘肃、宁夏等地高发,并在我国的东北、西北、西南等
多个地区有不同程度的流行。

三、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是一种由血吸虫引起的慢性寄生虫病,主要流行于我
国的南方地区,如江苏、湖南、江西、广东、广西、云南等省份。

在南方的农村地区,由于人们的生活卫生习惯不良,很容易感染血
吸虫病。

四、蛔虫病
蛔虫病是由寄生在人和猪体内的蛔虫引起的疾病,我国是世界
上蛔虫病感染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尤其是在我国中西部地区,由于
地域、气候和环境等原因,蛔虫病的高发区波及了陕西、河南、山西、湖南、湖北、四川等省份。

总之,寄生虫病在我国的流行状况非常严重,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需要人们引起足够的重视并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我国常见食源性寄生虫病的流行现状及诊断防治对策

我国常见食源性寄生虫病的流行现状及诊断防治对策

我国常见食源性寄生虫病的流行现状及诊断防治对策【关键词】肉食源性寄生虫病淡水动物食源性寄生虫病食源性寄生虫病的定义未见标准定论[1]。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因摄入含有感染阶段寄生虫病原而使人体罹患的寄生虫病称为食源性寄生虫病[2]。

常见食源性寄生虫病肉食源性寄生虫病:①猪/牛带绦虫病、猪囊尾蚴病(囊虫病)。

②旋毛虫病。

③弓形虫病。

④肉孢子虫病。

植物食源性寄生虫病:①布氏姜片吸虫病。

临床诊断:居住或到过流行区,有生食菱角、茭白、荸荠史。

当出现慢性腹泻等消化道功能紊乱、营养不良、贫血、水肿,严重感染患儿可有消瘦、智力减退和发育障碍等临床表现时,应考虑本病的可能。

可通过粪便镜检发现虫卵而明确诊断。

治疗:①吡喹酮,10~20mg,1次顿服,1个月后粪便虫卵转阴率可达95%~100%;②硫双二氯酚,槟榔,已少用。

淡水动物食源性寄生虫病:①华支睾吸虫病(肝吸虫病)。

流行现状:我国大陆除内蒙古、青海、宁夏、西藏外,其余27个省(区、市)以及台湾省、香港、澳门都有该病流行或病例报告。

确诊有赖于粪便或十二指肠引流中找到虫卵。

IHA、ELISA等免疫学诊断方法,可作辅助诊断。

②棘口吸虫病。

临床诊断:居住或到过流行区,有生食淡水鱼、螺史。

当出现厌食、下肢水肿、贫血、消瘦、发育不良等临床表现(轻重程度与感染虫体数量成正比)时,应考虑本病的可能。

在粪便中查到典型的虫卵即可确诊。

③棘颚口线虫病。

临床诊断:有生食淡水鱼及泥鳅史。

人并非本虫的适宜宿主,故在人体很难发育成熟,多以幼虫状态存在。

该幼虫可在人体各部位穿行,从而引起皮肤及内脏幼虫移行症。

由于本病临床症状复杂多变,常造成诊断困难,经镜下活检可明确诊断。

④管圆线虫病。

流行现状:管圆线虫病是一种少见的寄生虫病,其病原体管圆线虫最先于1935年在广州家鼠及褐家鼠的肺被检出而被命名为广州管圆线虫。

⑤阔节裂头绦虫病。

流行现状:在我国较为少见,东北、广东、台湾等地共有10例报道。

主要是由于食入生的或不熟的含有阔节裂头绦虫幼虫(裂头蚴)的鱼类而感染。

寄生虫病疫情分析与教学改革

寄生虫病疫情分析与教学改革

寄生虫病疫情分析与教学改革一、疫情分析寄生虫病是一种由寄生虫引起的传染病,其在全球范围内都存在一定的流行情况。

本次疫情分析主要针对寄生虫病在我国的流行情况进行分析,以及对疫情的预防控制措施进行探讨。

1. 寄生虫病在我国的流行情况根据我国卫生部的数据统计,我国寄生虫病主要包括蛔虫病、钩虫病、血吸虫病等。

近年来,寄生虫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呈现下降趋势,这主要得益于我国对寄生虫病的防治工作的加强。

然而,在一些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由于卫生条件不佳和人们的卫生意识较低,寄生虫病的流行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

2. 寄生虫病的传播途径寄生虫病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食物传播、水源传播、土壤传播等。

其中,食物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之一。

例如,蛔虫病主要通过食入被寄生虫卵污染的食物而感染。

此外,寄生虫病还可以通过接触感染、垂直传播等方式进行传播。

3. 寄生虫病的预防控制措施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寄生虫病的流行,我国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预防措施。

首先,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卫生意识和卫生习惯。

其次,加强环境卫生管理,改善生活环境,减少寄生虫病的传播源。

此外,还可以通过定期进行人群的体检和治疗,及时发现和治疗感染者,以阻断疫情的传播。

二、教学改革为了提高寄生虫病的防治水平,我们需要进行教学改革,加强对寄生虫病的教育和培训。

1. 教育内容在教育内容方面,我们应该加强对寄生虫病的基础知识的教育。

包括寄生虫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预防与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此外,还应该加强对寄生虫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的教育,让学生了解如何预防和控制寄生虫病的发生。

2. 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方面,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讲座、实地考察、小组讨论等。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组合应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3. 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改革,我们需要建立相关的教学资源。

包括教材、教具、实验室设备等。

同时,还需要建立相关的教学团队,培养专业的教师和研究人员,提供专业的教学指导和支持。

我国的主要寄生虫病

我国的主要寄生虫病

钩虫危害
• 成虫致病:
贫血:①虫体吸血后血液迅速经其消化道排出; ②吸血时分泌抗凝素; ③更换咬附部位。
美洲钩虫:0.02-0.1ml/天。 十二指肠钩虫:美钩的10倍。
钩虫危害
• 成虫致病:
消化道症状:大出血。引起腹泻、便秘。 消化道大出血与消化道溃疡出血症状类 似,易误诊。
异嗜症:吃生米、生豆、泥土、碎纸、破布…… 原因不明。
绣花针大小,寄生于人的十二指肠及小肠里。每条钩虫 一天就可产卵上万个,这些钩虫卵随粪便排出人体外, 在适当的条件下就可孵出幼虫。
• 感染人体的主要是美洲钩虫和十二指肠钩虫
我省钩虫病流行情况
• 我省寄生虫病感染者中超过8成是钩虫感染。 • 全省推算钩虫感染者人数超过300万人。 • 我省105个县均有钩虫感染者。 • 我省钩虫皖南山区美洲钩虫较多,其余地区以
钩虫危害
• 婴幼儿钩虫病:
多由十二指肠钩虫引起。 母体感染后经胎盘或乳汁感染胎儿。 柏油样黑便,腹泻,食欲减退,精神不振,面色苍 白,哭闹不安。 严重可并发支气管肺炎、肠出血、心功能不全,引 起死亡。 目前国内有数百例报道。
预防和治疗
• 预防:普查普治,消除传染源;
做好粪便无害化处理; 农业生产做好个人防护; 注意饮食卫生。
褐色果酱样液体。 纤维瘢痕期:虫体死亡或转移,囊内容物被排出或吸收,肉芽
组织填充形成瘢痕。
肺吸虫病的危害
• 分型
急性期:童虫窜扰引起的广泛腹膜炎和胸膜炎(1-3个月)。 慢性期
胸肺型:咳嗽、胸痛、血痰、果酱样或铁锈色痰(最常见)。 肝腹型:腹痛腹泻、大便带血;肝脏肿大、恶心呕吐、严重
者可出现腹水(约1/3)。 皮下型:皮下游走性包块,常发生在腹壁、胸背,头颈处

我国寄生虫病流行概况

我国寄生虫病流行概况

1.土源性线虫感染率明显降低,食源性寄生虫病感染率上升
50
45
40
感 35
染 30
率 (
25
20
% )
15
10
5
0
44.59
12.72
蛔虫
14.48 6.12
钩虫
第一次 第二次
17.36 4.63
鞭虫
18
16
14
感 12 染 率 10 (8
% )
6
4
2
0
肝吸虫 带绦虫 弓形虫
第一次 第二次 广东
包虫 肺吸虫
血寄生虫抗体示肺吸虫(+) GLB 31.2g/L,甲胎蛋白正常。腹部B超:“肝内多发片状高回声区,右肝增大, 内脏蠕虫蚴移行症 请结合临床” 。上腹部CT示肝实质弥漫性病变,考虑炎症性病变;肝内淋巴水
肿;可疑肝内部分末梢胆管扩张,不除外肝吸虫可能;脾大;慢性胆囊炎。肝活 检提示:肝小叶结构破坏,肝窦扩张,肝实质内见有数个坏死灶,并见有灶性中 性粒细胞浸润及较多嗜酸性粒细胞浸润,门管区纤维组织增生明显,纤维间隔形 成,门管区小胆管增生,但未见确切寄生虫卵。骨髓细胞学检查提示:全片白细 胞总数增多,成熟嗜酸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偏高占37%,考虑嗜酸性粒细胞增多BM象。
2.与宠物相关寄生虫病增多:弓形虫病、弓首线虫病、包虫 病……
寄生虫病流行趋势
3.复发或新发寄生虫病增多 血吸虫病;疟疾;蠕虫蚴移行症:弓首线虫病 (肝脓肿、血液病、转移瘤)、裂头蚴病、广 州管圆线虫病、粪类圆线虫病;肺吸虫病(肺 结核、肺癌);囊虫病、原虫病:黑热病、卡 氏肺囊虫病、隐孢子虫病
4.“疑虫病”增多
我国寄生虫病流行概况

目录

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治

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治

(二)流行的三个环节 传染源: (1) 传染源:带有寄生虫排离阶段的病人、 带虫者和保虫宿主的总称 (2)传播途径:指寄生虫从传染源传播到易 感宿主的过程 (3)易感人群:对寄生虫缺乏免疫力的人
常见传播途径有: 常见传播途径有:
土壤 水 食物 节肢动物媒介 人体相互直接接触
常见感染方式
经 口 感 染 蛔虫、 蛲虫、 溶组织内阿米巴、 蛔虫 、 蛲虫 、 溶组织内阿米巴 、 肺吸虫、肝吸虫、带绦虫等 肺吸虫、肝吸虫、 钩虫、血吸虫、 钩虫、血吸虫、丝虫等 丝虫、疟原虫、 丝虫、疟原虫、利氏曼原虫 阴道毛滴虫、 阴道毛滴虫、疥螨 弓形虫 疟原虫 猪带绦虫 蛲虫
60
我国各省、 我国各省、区、市的人体寄生虫总感染率(1992) 市的人体寄生虫总感染率(1992)
省(区、市) 检查人数 北 京 41633 天 津 22142 黑龙江 52131 上 海 62134 江 苏 63699 63794 湖 南 广 东 61517 广 西 51883 海 南 7958 西 藏 10303 新 疆 26301 总 计 1477742 感染率( ) 推算感染人数( 感染率(%) 推算感染人数(万) 34.778 376.3 38.574 338.3 17.521 617.0 45.704 609.8 63.532 4260.2 76.705 4652.9 72.126 4531.6 86.165 3640.1 94.735 621.2 52.033 114.3 42.976 651.3 59.生虫病流行的三环节
(一)消灭传染源 普查、普治病人、 普查、普治病人、带虫者以及 保虫宿主 加强粪便和水源管理, (二)切断传播途径 加强粪便和水源管理,注意环 境和个人卫生,控制和消灭传 境和个人卫生, 播媒介及中间宿主 (三)保护易感者 加强个体防护, 加强个体防护,提高自我保护 意识

我国寄生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我国寄生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我国人群易受到哪些寄生虫病威胁目前,除了人们熟悉且危害严重的血吸虫病、疟疾、丝虫病外,我国人体重要的寄生虫病还有土源性线虫病(如蛔虫病、钩虫病、鞭虫病、蛲虫病等)、食源性寄生虫病(如华支睾吸虫病、带绦虫病及囊虫病、肺吸虫病、旋毛虫病等)和包虫病等。

饭前便后不洗手,易感染蛔虫病蛔虫病是由蛔虫的幼虫在人体内移行和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所致的疾病。

幼虫在体内移行可引起蛔蚴性肺炎和过敏症状。

成虫在小肠内寄生可引起胃肠功能紊乱,还能阻塞肠管引起肠梗阻、肠扭转或肠套叠。

蛔虫有钻孔、乱窜习性,往往侵入胆管、阑尾、眼、气管、肺甚至心脏和大脑等各种脏器和组织,引起严重并发症。

根据第一次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结果推算,全国蛔虫感染人数为5.3亿,其中5~9岁儿童感染率最高,估计全国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人数为1.9亿。

生食不洁瓜果、蔬菜和水,易感染鞭虫病鞭虫病是由鞭虫寄生于人体肠道回盲部引起的一种肠道线虫病。

鞭虫以细长的前部深入肠黏膜下层及肌层,以人体组织液和血液为食。

轻度感染者一般无明显症状,中度和重度感染者可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血便等消化道症状。

全国鞭虫感染人数约为2.1亿,其中10~14岁儿童感染率最高,估计全国14岁以下儿童鞭虫感染人数为7000万。

儿童吸吮手指或用不洁的手抓取食物,易感染蛲虫病蛲虫病是指蛲虫寄生在人体盲肠、结肠及回肠下段,甚至达胃和食道等处所引起的一种肠道寄生虫病。

蛲虫爬至肛门外产卵时,刺激局部,常引起肛门及会阴部瘙痒,抓破后引起继发感染,长期反复不愈对儿童身心健康均有影响。

全国蛲虫感染人数约为1.34亿,其中5~9岁儿童感染率最高,估计全国14岁以下儿童感染人数为8000万。

在流行区农村徒手赤足干农活或游玩,易感染钩虫病钩虫病是钩虫寄生于小肠引起人体长期慢性失血,导致患者出现贫血及与贫血相关的疾病。

由于钩虫病患者长期慢性失血,引起消化吸收功能障碍。

少数钩虫病患者有异嗜症,即口味反常,喜食常人不能吃的东西,如生米、生豆之类。

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报告

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报告

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报告近年来,全国范围内出现了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的增加趋势,对个人健康和社会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全国人体寄生虫病的现状,进行了一项由卫生部发起的大规模调查。

本报告旨在介绍这项调查的主要内容和结果,以期提醒人们增强对人体寄生虫病的认识和防控意识。

调查范围覆盖了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共计6,000个调查点,涵盖城市和农村地区。

调查内容包括居住环境、饮食习惯、个人卫生习惯等多个因素,以全面了解人体寄生虫病的现状。

调查结果显示,全国人体寄生虫病的感染率呈现出不容忽视的上升趋势。

其中,蛔虫感染率最高,占总感染人数的30%以上。

蛔虫是一种寄生在人体消化道中,通过食入感染源导致感染的寄生虫。

其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食用未熟或不洁的食物,特别是蔬菜水果等。

蛔虫感染会导致消化不良、腹痛、体重下降等症状,进一步严重者还会引起肠梗阻、胆管炎等并发症。

此外,钩虫感染率也居高不下,占总感染人数的20%左右。

钩虫是一种以人和动物为宿主的传染性寄生虫,其传播主要通过赤脚行走在受污染的土壤中感染。

钩虫寄生在人体小肠中,通过吸血导致寄生者贫血、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严重者还会引发营养不良和智力发育障碍。

此次调查还发现,全国范围内其他一些寄生虫病也有不同程度的传播。

如血吸虫感染率约占总感染人数的10%,疟疾感染率约占5%。

这些寄生虫病主要通过接触带有感染源的水体和蚊虫叮咬传播,给人体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对于人体寄生虫病的防治,调查结果提示:首先,加强个人卫生习惯是防止感染的关键。

保持勤洗手、饭前便后注意清洁、做到食物烹饪彻底等,都是有效预防感染的重要措施。

其次,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减少传染源的存在和传播途径。

特别对于农村地区,要加强生活污水、粪便等处理,防止寄生虫的滋生和传播。

此外,开展广泛的卫生教育和宣传,提高人们的防范意识和健康素养也是非常重要的。

综上所述,全国范围内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的现状调查表明,相关感染人数呈逐年上升之势,给人体健康和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

我国重要人体寄生虫病现状调查

我国重要人体寄生虫病现状调查
我国重要人体寄生虫病现状调查
基础教研室 熊天擎
恶性疟引发的巨脾
侏 儒 型 血 吸 虫 病 人 伴 腹 水
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988-1992年
2001-2004年
蠕虫总感染 率
土源性线虫 感染率
带绦虫感染 率
华支睾吸虫 感染率
蠕虫总感染率 土源性线虫感染率 带绦虫感染率 华支睾吸虫感染率
肝吸虫成虫
肝 吸 虫 生 活 史
鱼生
我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流行态势
二、(二)带绦虫病:在第二次全国调查 中,带绦虫感染率比1990年上升了 52.47%, 其 中西藏、四川分别上升了97 %和 98 %。带绦虫 病主要分布在西藏、四川、新疆、青海等西部省 (区),主要因牧民喜食生的或未熟的猪牛肉而感 染。
眼 囊 尾 蚴 病
我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流行态势
二、(四)另外,其他食源性寄生虫病,如旋毛虫 病、弓形虫病、肺吸虫病,在局部地区特别是西部 贫困地区仍然较高。西部地区的旋毛虫、弓形虫等 寄生虫感染率比东部地区的感染率分别高69.44 %、45.21 %。
我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流行态势
三、包虫病黑热病在西部流行仍较严重 (一)包虫病:在内蒙古、吉林、河南、四川、贵 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藏 等12 省(区)开展的包虫病调查 , 同时采用B超和血 清学方法进行检查。血清学检查阳性率为12.04%, B超检查包虫病患病率为1.08%, 推算全国包虫病 病人数为38万人。
1988-1992年 2001-2004年
59.79
21.74
83.21
19.56
0.02
0.28

我国重要人体寄生虫病现状调查

我国重要人体寄生虫病现状调查

我国重要人体寄生虫病现状调查人体寄生虫病是人体寄生虫寄生于人体引起相应症状与体征的一系列疾病的统称。

寄生虫病是严重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公共卫生问题。

据WHO报道,2010年全球有2.19亿疟疾临床病例,66万人死于疟疾。

非洲儿童每年平均罹患疟疾 1.6-5.4次,儿童期死亡者中有1/5由疟疾所致,每30s就有一名儿童因疟疾而死亡。

作为仅次于疟疾危害的血吸虫病,流行于全球78个发展中国家,感染者2.4亿。

蓝氏贾第鞭毛虫感染在发达国家成人中感染率为2%,儿童感染率为6-8%,为美国最严重的人体肠道寄生虫病。

长期以来,在我国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各地因地制宜地开展重点寄生虫病的综合防治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2004年完成的全国第二次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表明,蠕虫总感染率比1988-1992年首次调查下降了38.05%,其中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下降最为明显达到63.65%,感染人数减少了四亿人。

但是,部分省、自治区食源性寄生虫病呈迅速上升趋势。

根据2004年全国调查结果推算,全国土源性线虫感染人数约为1.29亿;华支睾吸虫(即肝吸虫)感染人数约为1249万;带绦虫感染人数约为55万人;包虫病患者约为38万人。

另外,包虫病、黑热病在新疆、甘肃、四川的部分地区流行仍较为严重;一些地区囊虫病(猪囊尾蚴病)、肺吸虫病(并殖吸虫病)、旋毛虫病和弓形虫病的血清学阳性率也比较高。

受重点寄生虫病威胁的人群主要是妇女和儿童,病人大多分布在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

我国寄生虫病防治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目前,我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的流行态势是:一、土源性线虫感染人数显著减少我国目前钩虫、蛔虫、鞭虫等土源性线虫的感染率比1990年调查结果下降63.65%。

全国土源性线虫的推算总感染人数比1990年的感染人数(5.36亿人)减少了4.07亿人。

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整体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

《我国五大寄生虫现状及其危害》

《我国五大寄生虫现状及其危害》

我国五大寄生虫病的危害及现状传统上认为寄生虫病属于热带病范畴,但事实证明,经济和社会条件对寄生虫病流行的影响远大于气候的影响。

在不发达地区,特别是乡村贫困人群中,一种或多种寄生虫同时感染的现象屡见不鲜。

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动物区系分属于古北界和东洋界,动物群类极为丰富,寄生虫种类也繁多。

寄生虫病的危害仍是普遍存在的公共卫生问题。

我国定义了五大寄生虫:疟原虫、血吸虫、钩虫、丝虫、杜氏利什曼原虫一.我国五大寄生虫是什么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spp.)的生活史有前鞭毛体和无鞭毛体两个时期。

前者寄生于节肢动物(白蛉)的消化道内,后者寄生于哺乳动物或爬行动物的细胞内,通过白蛉传播。

黑热病是由杜氏利什曼原虫引起的。

杜氏利什曼原虫的无鞭毛体主要寄生在肝、脾、骨髓、淋巴结等器官的巨噬细胞内,常引起全身症状,如发热、肝脾肿大、贫血、鼻衄等。

在印度,患者皮肤上常有暗的色素沉着,并有发热。

钩虫(hookworm)是钩口科线虫的统称,发达的口囊是其形态学的特征。

在寄生人体消化道的线虫中,钩虫的危害性最严重,由于钩虫的寄生,可使人体长期慢性失血,从而导致患者出现贫血及与贫血相关的症状。

钩虫呈世界性分布,尤其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人群感染较为普遍。

据估计,目前,全世界钩虫感染人数达9亿左右。

在我国,钩虫病仍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寄生虫病之一。

疟原虫(Plasmodium)是一类最低等最原始的原生动物,它们的整个身体虽则只有一个细胞构成,却是引起疟疾的罪魁祸首。

疟原虫种类繁多,遍及全球,但寄生在人体的疟原虫在我国较常见的有三种:引起疟疾每隔一天发作一次的间日疟原虫;引起疟疾每隔三天发作一次的三日疟原虫;引起疟疾周期不规则的恶性疟原虫。

丝虫(filaria)是由吸血节肢动物传播的一类寄生性线虫。

成虫寄生在脊椎动物终宿主的淋巴系统、皮下组织、腹腔、胸腔等处。

雌虫为卵胎生,产出带鞘或不带鞘的微丝蚴。

大多数微丝蚴出现于血液中,少数出现于皮内或皮下组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中国寄生虫病的流行情况或疾病谱有何变化?分析社会因素和现代生活方式如何影响寄生虫病的流行趋势。

寄生虫病流行状况不仅是一个国家的公共卫生、也是其公众福利及社会文明的一种重要指标。

因受地理、气候、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寄生虫病在我国广泛流行,极大地危害民众健康及生命,影响社会的发展。

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大力支持重大寄生虫病的防治和研究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然而到了20世纪末,由于多方面原因,这条战线正面临多种寄生虫病继续流行而专业队伍明显萎缩的严峻局面。

20世纪50年代中期,
中央人民政府又将防治日本血吸虫病、疟疾、黑热病、丝虫病及钩虫病写入了《1956~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

由于政府重视、基层群众参与以及专业人员的指导,40多年来,我国以薄弱的经济基础、依靠自己的力量,在上述五大寄生虫病的研究与防治上取得了重大进展,为许多发展中国家树立了典范。

血吸虫病
经过40余年的防治活动,该病在418流行县(市)中已有310县(市)(74 )得以阻断传播或有效控制I1]。

肆虐于大部分省(区、市)的疟疾,上世纪50年代前的年发病数达3 000余万例,危害人群生命,破坏农业生产;至90年代,主要流行区已控制在云南、海南两省,
报告的年发病数仅数万例。

淋巴丝虫病流行于16省(区、市),历史累计病人3 1OO万,其中慢性病人540万(含终身残废如象皮腿等)。

至1994年,我国宣布在全国范围内阻断淋巴丝虫病的传播。

“中国阻断淋巴丝虫病传播的策略和技术措施的研究”获2000年全国科技进步一等奖。

黑热病(内脏利什曼病)致病性强、病死率高,我国自上世纪50年代初就采取有效措施消灭传播媒介(白蛉)、根治病人,至60年代初即控制了该病在华东、华北以及华中多省的流行。

与此同时,我国寄生虫学界紧密结合防治需要,在重大寄生虫病的流行因素、治疗药物、诊断技术、媒介及防制手段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应用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上述寄生虫病的流行范围和受威胁人口数均超过任何一个流行该类疾病的国家,如此成绩又是在国家经济尚不发达,投入较少的条件下取得的,因而更显其可贵。

即使我国在最重要的几种寄生虫病的防治中取得了重要进展,多种流行广泛的寄生虫病的防治尚未真正开展起来。

为了查清全国情况,以制定我国新时期寄生虫病防治规划,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简称寄研所)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牵头进行了一次国内外没有先例的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以期查清情况,为寄生虫病防治更上一层楼提供依据。

2寄生虫病的流行现状
尽管在主要寄生虫病的防治中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在增进人民健康、保护生产力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我们在新世纪面临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血吸虫病继续流行于7个省的108个县,主要在湖沼地
区和大山区,技术难度很大。

2001年监测结果表明,试人群和牛群的最高感染率分别达29 9/5和84 J。

要全面控制传播,尚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这已成为上下的共识。

农村社会经济体制的变革及“退田还湖”等保护生态环境的决策也给新时期的血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疟疾的低度流行虽已维系多年,南方部分地区(云南、海南)的恶性疟问题终是心腹之患,与之接壤的邻国(缅甸、老挝、越南等)仍呈高度流行态势,输入病例引发爆发流行的条件仍然存在。

对此,我们一刻也不能放松。

在嗜人按蚊分布的多个省、区中,疟疾的点状爆发时有发生。

全国实际年发病数应为报告病例数(约3万例)的十倍或更多]。

而且,疟疾作为蚊传疾病,因受全球气候变暖、人群流动、疟原虫对抗疟药及蚊虫对杀虫剂产生抗性等因素影响,均可使疟疾卷土重来,甚至大的爆发流行。

这在国外已屡见不鲜。

丝虫病因其固有的生物学和传播特性,从目前的传播阻断状况到全国清除(消灭)该病可能不需要太长的时间,关键在于坚持目前有关寄生虫学和昆虫学的监测。

黑热病在华东等地区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未出现新病例,但在陇南川北山区和自内蒙古、陕北至新疆的广阔荒漠地带,每年均报告数百病例。

作为自然疫源性疾病,该病对当地居民健康和西部经济发展仍是一大威胁。

多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也是我国长期面临的挑战。

西部广阔地区的囊型和泡型棘球蚴病(包虫病)因难于早期诊断以及缺乏手术以外的有效治疗手段,对人民群众威胁极大。

家畜的高感染率更在经济上造成了重大损失。

无论生活贫穷或富裕均有导致食源性寄生虫病传播
的可能。

绦虫病几呈全国分布。

近年来因食物的多样化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华支睾吸虫、旋毛虫和并殖吸虫等感染日益增多并向城市扩散。

因许多临床医师和检验人员缺乏寄生虫病有关知识和经验而致误诊误治的病例,比比皆是。

随着艾滋病在我国的迅速蔓延,必然使一些机会性致病的寄生虫病,如孢子虫病、弓形虫病、粪类圆线虫病等的发病率增加,从而使人们对寄生虫与其他生物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特别是机体免疫力的影响等引起更多关注。

新发现和输入性的寄生虫病将会增加。

由食源性寄生虫病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愈加突出.食源性寄生虫病已成为影响我国食品安全和人民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

由于国际交往和国内人口流动日趋频繁,不仅感染者的入境增多,而且一些媒介,可作中间宿主、转续宿主的动物输入或带入,如不加强防范,有可能使国内引发新寄生虫病种的出现或流行。

全球气候变暖,将对地球上的生物,包括寄生虫及其宿主的发育和生态会发生适应性改变。

农业生产的科学现代化耕作,畜禽类和水产类的集体养殖和管理等也将使人兽共患的寄生虫病在动物与人类之间发生量和质的变化。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医疗设施的改进.人体寄生虫病似乎浙浙淡出人们的视野。

但是,根据2001年6月一2004年12月在全国范围内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的调查结果显示,钩虫、蛔虫、鞭虫等土源性线虫感染率明显降低,感
染人数显著减少:食源性寄生虫的感染率在部分省(区、市)明显上升:包虫病和黑热病在西部地区流行仍较严重。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来源和方式的多样化.
社会经济发展,许多国家的人群疾病模式和死因顺序发生重大转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寄生虫病在中国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我国寄生虫病防治研究事业亟需一支稳定的、专业水平高、服务方向明确的队伍。

只要各级领导机构和专业队伍对我国当前的主要卫生问题继续保持清醒的认识,继续真心实意地把服务的主要对象定位于广大至今仍不富裕的农民、牧民和他们的儿孙们,我国的寄生虫病防治事业就能够再创佳绩,在第三世界中保持领先地位,为人类作出较大的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